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政治责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证明责任内涵之主观证明责任———主观证明责任的双重内涵主观证明责任,又称行为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提供证据的责任、形式证明责任,是指一方当事人为了避免败诉,通过自己的行为对争议的事实加以证明的责任。是从当事人提供证据行为的角度解释证明责任,把证明责任解释为当事人为避免败诉,有向法院提供证据的必要。证明责任有抽象和具体之分。抛开具体的诉讼程序,就一个要件事实发问,由谁负担在诉讼中对要件事实举证,此为抽象证明责任;若法官已经获得一定的事实信息并形成暂时的心证,此时由哪一方当事人提供证据,则为具体证明责任。[2]主观证明责任存在抽象和具体双重内涵。在诉讼程序开始前,法律事先设定了由哪一方当事人就何种事实承担举证责任,因此为主观抽象证明责任;在诉讼程序进行当中,法官对于事实已经获得一定的信息,此时应当是由谁提供证明、尤其是提供反证的问题,因此为主观具体证明责任。主观抽象证明责任独立于诉讼而存在,其分配与客观证明责任呈现出一致性;而主观具体证明责任则与具体诉讼有关,强调法官基于阶段性的心证,为了进一步查明案件事实而将提供证据的责任在双方当事人之间转移。普维庭认为,抽象证明责任是独立于每个诉讼的风险分配,因此它纯粹是一个法律问题;而具体的证明提供责任则取决于每一次的证明评价,即属于事实问题,原则上它仅仅是作为法官对事实评价的附随而存在。基于此笔者认为,可以将主观具体证明责任的概念排除在证明责任内涵之外,仅将主观抽象证明责任纳入证明责任的内涵。
(二)证明责任内涵之客观证明责任———从举证责任到客观证明责任的跨越客观证明责任,又称结果意义上的证明责任,是指当某个事实存在与否不明确时,某一方当事人将承担以该事实为要件的、于己有利之法律效果不获认可的危险或不利益。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许多学者将这一规定概括为证明责任分配的一般规则,即“谁主张,谁举证”。然而,这一说法并不精确,在法学研究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例如,若双方当事人同时主张同一事实,直至审判结束时该事实仍然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应当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不利的后果?“举证责任”是否仅存在于诉讼中?针对以上问题普维庭提出,客观证明责任这一概念已经将举证责任囊括其中,“举证责任不过是这个概念及其所揭示的理论体系在诉讼上的体现而已。”[3]客观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的区别主要有两点:其一,客观证明责任主要属于实体法,是基于某一具体请求权而对一方当事人承担败诉风险的预分配,因而不能被转换或倒置,而举证责任则可以在同一诉讼中多次被“转换或者倒置”;其二,客观证明责任与具体的诉讼活动无关,属于抽象的证明责任,而举证责任则是具体的证明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对某个具体的请求权的具体要件来说,这时候应当由谁提供证据才是有意义的。综合以上分析,证明责任的内涵应当分为两部分:一是从当事人的角度出发,如果不对某待证事实提供证据,则当该事实真伪不明时就必须承担不利的后果;二是从法官角度出发,当穷尽证明手段后待证事实依然处于真伪不明状态时,由哪一方当事人承担败诉的风险。其中第二部分是证明责任的基础。由于判决最终要由法官依据法律及已知事实作出,而非当事人在证明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因此可以认为第一部分是对第二部分的同义表达。因此,证明责任的本质即客观证明责任,是待证事实真伪不明时,一方当事人所承担的危险或不利益。
二、证明责任制度的核心———证明责任分配理论
目前有关证明责任分配的学说中,规范说是通说,当然诸多学者在对法律要件分类说的批判和对现代型诉讼特征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各种证明责任分配的新理论。
(一)规范说概述规范说是由德国著名法学家罗森贝克创立的证明责任分配学说,罗森贝克以民事实体法规为出发点,在对法规要件进行分类的基础上构建了该学说,故日本学者新堂幸司又将其称为法律要件分类说。
(二)对规范说的批判及新学说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规范说由于注重法律规定的外在形式而暴露其先天性的不足,其最初的稳定性走向机械性,预测性导致滞后性,难以实现诉讼双方当事人在个案中存在的实质上的公平正义。因此,许多学者另辟蹊径,提出了证明责任分配的新学说。1.盖然性说该学说主张以待证事实发生的盖然性高低,作为分配证明责任的依据。该学说的提出的目的是为了避免裁判中认定的事实与实际发生的事实不一致,以有利于实现法律的公平与正义。然而该学说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缺乏明确的标准,对证明责任的分配更多的取决于裁判人员的自由裁量,这不但对裁判者的自身素质有着极高的要求,在实践中也减少了法的可预见性。2.危险领域说该学说依据待证事实属哪一方当事人控制的危险领域为标准,决定证明责任的分配。危险领域指“加害方能依据法律上的或事实上的方法进行实际控制的生活领域”。[5]笔者认为,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我国的民事诉讼属于“法规出发型”诉讼,法官依据已证明的案件事实是否符合实体法所规定的要件事实,而按照实体法的规定作出裁判。因此区分基本规范与对立规范,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是完全可行的。因此应当坚持罗森贝克的“规范说”。但是,当出现特殊诉讼情形时,可以借鉴有关证明责任分配理论的新学说如危险领域说、盖然性说,以促进该类型纠纷的公正、高效解决。
三、证明责任制度的价值
一、行政管理的基本概念分析
行政管理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在我国和其他国家,其使用范围都是很广泛的。无论是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还是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都被叫做行政管理。但是,作为一个社会科学研究的学科专有概念,我国理论界普遍把行政管理定义为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一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政管理的实质是国家权力的运作过程。明确行政管理的实质,可以把政府对社会事务的管理活动同公共机构、社会团体、经济组织等内部事务的管理活动明确的区分开来,有助于人们深刻地认识政府活动所具有的特殊性,更加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行政管理的实质及其规律性;其次,行政管理是一种管理活动管理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组织活动。明确国家行政活动的管理属性,可以把行政管理同国家的立法活动、司法活动区别开来,突显行政管理的执行功能,这有助于更好地借鉴和吸收其他管理活动中的有益经验和作法,提高行政管理的操作和技术水平;再次,行政管理活动的主体和客体有着明确的规定性。
二、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
1.精简原则。
所谓精简,就是各级政府的规模要适度,行政机构的设置和人员编制要少而精。新时期坚持精简原则,一是机构、层次、编制定多少,必须严格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凡属重叠和多余的机构、层次、人员,一律合并和撤销。二是随着行政工作的发展,应把某些事务交给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去管理。三是建立和健全各种工作制度,提倡科学方法,以降低国家行政管理中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提高工作效率。
2.统一原则。
所谓统一,就是保持各级政府的行政管理过程的完整统一性。任何国家都只能有一个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因此,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无论是权力下放,还是分级管理,都不能破坏国家行政管理的完整统一性。遵循统一原则,首先是要坚持行政目标的统一性,各级政府必须以共同的总体行政目标为基础,进行目标同一的行政管理。在目标统一的前提下,分解政府职能,建立政府内部的各层次和各部门,并依此明确它们的职、权、责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其次是要坚持行政领导的统一性,实行首长负责制,形成明确的上下级行政领导关系,防止政出多门,多头指挥现象,保证各个行政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
3.效能原则。
[关键词]开放获取 社会责任 法律有效性 可持续性 支撑机制
[分类号]G255.75
科技信息开放获取正在塑造新的学术交流机制,也在不断扩展其内涵和意义。本文将对开放获取的内涵变化、责任意义以及相应的实施战略进行分析。
1 开放获取:发展中的内涵
1.1 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
开放获取正式提出时的主要目标是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2002年2月的《布达佩斯开放获取计划》提出推动科技文献的开放获取,即用户通过互联网免费阅读、下载、复制和传播作品,并提出开放获取的两种实现形式:开放出版,即期刊以免费获取方式,供公众开放阅读;开放存储,即作者在后将论文存储到机构或专业知识库,立即或延迟一段时间(一般为6到12个月)后开放。2003年10月,德国马普学会发起柏林会议,通过《关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知识开放获取的柏林宣言》,将开放获取的对象扩展到科研论文、数据、参考资料、照片图表、学术类多媒体资源等,并提出了开放获取的两个条件:①作者或版权所有人承诺向所有用户提供免费的、不能撤回的和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复制、利用、传播权利,只需保证以适当方式表明作者权利;②作品的完整版本应以标准格式存储到在线存储库中以支持作品的开放获取和长期保存。同年6月《毕士达开放获取出版声明》,宣布支持开放获取,强调通过科学领域的行为准则为作品的负责任的使用建立约束。
1.2 科学数据的开放获取
2004年1月,经合组织(OECD)科技政策委员会《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宣言》,提出要建立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的开放获取机制,要建立透明的关于数据作者权、拥有权、使用伦理及其他限制、知识产权保护、使用者责任等的说明规则,通过标准化提高数据的互操作性,建立搜集和传播数据的最佳方法与技术等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原始性、完整性和安全性,建立数据管理最佳方法和专门服务来促进全球数据共享的高效率等。同时要兼顾开放获取为科研创新带来的利益和保护合法权益所需要的限制间的平衡,在设计科研数据获取机制时应与国家的法律体系保持一致。2006年12月,OECD又颁布了《开放获取公共资助研究数据的原则和指南》,指出“公共资助的研究数据”是由政府机构研究获取的数据,或利用任何级别的政府资金资助的研究产生的数据。科学数据主要指用来作为科学研究主要来源的事实记录(数值分数、文字记录、图像和声音等)。实际上,科学数据开放获取中已经涉及到关于数据收集、处理、利用、保存和管理等一系列机制,已经成为科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
1.3 教育资源与教育过程的开放获取
2007年9月,在南非开普敦举行的开放教育会议上了《开普敦开放教育宣言――解放开放教育资源的潜力》指出,教育者和教育机构通过创造和传播大量的开放资源,建立和推广各种支持内容创建、合作学习、知识共享、交互讨论和开放传播的教育技术,不但使更多人获得高质量的教育,而且能使教育本身更有效,一种新型的以教育者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共同创造知识和共同推动知识发展的教育模式,一种以参与、交互、创造为特征的教育过程将应运而生。2008年,麻省理工学院出版了《开放教育:通过开放技术、开放内容和开放知识推进教育发展》,指出开放教育不仅提供了开放的教育资源使得更多的人能更方便地获得更好的教育资源(包括通过虚拟试验或可网络操作的仪器而获得的实验资源),更重要的是利用诸如Web 2.0技术使每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主动的创造者和教育者,教育过程可以真正成为沉浸式、参与式、交互式、合作化和自适应的过程。这种开放教育所支持的知识的可复用性(reuse)、可融汇性(remiX)和可重定向性(re―purpose)将创造融汇的(biended)和无边界的(Bounda―ry-less)的教育模式,对好奇心的激发、学习过程的参与和交互、跨领域的发现和理解、新知识的产生和优化等将产生深远影响。开放教育将造就新的教育生态(Educational Ecology)。
开放获取的内涵不断扩展,不仅是覆盖越来越多的信息资源种类,而且逐步把信息的收集、处理、管理与保存等机制都纳入开放环境,把知识资源和利用知识的手段与过程纳入开放机制,实际上是建立开放的知识基础设施和开放的教育与知识创造过程。“开放”对教育和知识创造的影响不断深入,不仅能使教育和科研更广泛、更平等、更经济,而且将创造参与式、交互式、充分合作和有机融汇的教育与科研模式,大幅度提高传播知识和创造知识的效率。当教育与科研无障碍地向广泛的参与者乃至社会开放,向交互与合作开放,向交叉与融汇开放,向复杂与变化开放,很可能为教育和科研本身带来革命性变化。
2 开放获取:深化的意义与责任
开放获取的提出最初源于学术期刊的大幅度涨价,这种涨价大大超过图书馆订购经费的增幅,逼得图书馆不得不减少期刊订购,造成了所谓的期刊危机(Serials Crisis)。电子期刊出现后,出版商设立了许多限制,将图书馆订购电子期刊的使用限制在一定范围,形成所谓的许可危机(Permissions crisis),阻碍了对学术研究成果的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但是,开放获取不仅仅是图书馆的问题或信息获取的问题。由于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对于科学发展的不可或缺性,开放获取成为重要的科学事业问题;由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有责任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应用,开放获取也成为科学界的职业责任与社会责任问题;由于科学资助机构有责任保证公共资金资助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公平利用和长期保存,因此,开放获取还是一个重要的社会和政治问题。全面认识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有助于梳理开放获取的各类责任主体及其尽责努力要求。
2.1 开放获取的经济意义与责任
从经济上讲,开放获取模式将在整体上大幅度节省科学交流的成本。据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统计,即使美国最富有的私立研究型大学所能担负的文献购买能力也不到他们希望为用户提供的文献量的70%,而连年增长的期刊价格使得很多图书馆不得不忍痛删刊、停刊。开放获取通过倡导免费获取学术信息资源,可以大大减少经济原因对信息传播、学术交流和科学发展的阻碍,具有明显的经济意义。Welleome Trust的研究指出,与传统的出版模式相比,开放获取出版能节省多达30%的费用。由欧洲粒子物理研究中
心牵头的SCOPE3计划测算,高能物理领域文献开放出版的费用只是现在相应期刊订购费的1/5或更少。考虑到全球非订购机构也能通过开放获取获得学术期刊信息,开放获取将为公众带来重要的经济利益。因此,科研资助机构和科研机构应认识到,资助和推动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提高科学交流的效率,提高科研投入的回报率,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是科研资助与管理的责任之一。
2.2 开放获取的科学意义与责任
科学的生命力在于交流。没有科学知识的广泛交流,知识不可能得到传播、验证、修正、集成和发展。在当今网络化的地球村里,开放的交流意味着更好的合作和竞争。因此,任何限制、阻碍科学知识交流与传播的机制在本质上是反科学的。在25位诺贝尔奖得主致美国国会的公开信中提到:“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方式,作为科研工作者和纳税人,我们反对妨碍、延迟、阻碍由政府税金资助的科学知识获取的种种障碍,这其中也包括我们自己的工作成果”。而且,有关研究已经初步证明,开放获取拓宽了文献的传播范围,增加了读者数量,提高了研究成果的显示度和影响力。仅仅将发表的论文存储在开放的机构知识库中,研究论文就比不实行自存储的论文引用率要高,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影响的增加还会加快。
更重要的是,从社会的角度讲,科学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研究成果变成社会广泛应用的知识,变成创造社会福利的产品和方法,变成社会成员科学素养的组成部分。科学界的社会责任之一就是促使科学知识尽可能广泛、快速、经济和方便地为尽可能多的人所共享。所谓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往往体现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研究知识)只能被少数科研教育机构获取,而社会大众,包括那些急需这些知识的企业和教育机构,都难以获得这些知识,这将严重影响到科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实现,严重影响到社会对科学本身的认识、认可和支持。促进开放获取是科学界促进科学自身发展和实现科学的社会价值的职业责任。
2.3 开放获取的政治意义与责任
对于公共资金支持的科研成果的开放获取是具有重要政治意义的公共政策问题。在许多国家,科技研究主要是依靠公共资金支持的,公众为大多数科学研究埋单,公众有权利获得这些研究所产生的知识。但由于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科研知识(尤其是前沿科研知识)只能为少数科研精英机构所获得,多数公众实际上被剥夺了对研究知识的获得权。在发展中国家,多数优秀研究成果都在国外商业性学术期刊发表(而且往往是用非本国语言撰写),一方面本国作者的知识产权(至少是网络传播权)落到出版商手里,公共投资的科研成果成为国外出版商向本国索取高额利润的工具;另一方面又使本国公众(包括未来的科学家们)被剥夺了利用这些知识进行学习和创造的权利。这使得社会在知识权上的公平难以真正实现,公共投资的公平利用难以真正实现,国家自主的科学知识资产及其社会共享能力和长久保存能力难以真正形成。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在积极采取行动。OECD在2005年的关于科学出版的报告中指出,政府应通过扩大研究成果传播范围使公共投资的科学研究获得比较好的回报;2006年美国25所大学的教务长在给高等教育界的公开信中提到,广泛传播学术研究成果对于实现高等教育推动知识进步、促进知识传播的长期使命至关重要;澳大利亚政府和研究理事会也积极强调开放获取的政治责任意义,要求公众资助的研究要保证公众获取来满足公众利益,通过开放获取使公共资助科研的经济和社会收益最大化。
对于科学家、科研机构和政府,开放获取不是一项善举,而是一个责任。对于科学家和科研机构,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从事科学的道德责任和政治责任,是对纳税人应尽的义务和持续得到公共资助的必要条件,也是科研经费使用及其效率评价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的客观保证。对于政府及其科研资助部门,保证研究成果的公共可获得性是一项政治责任和管理责任,通过促进科研成果的广泛传播、有效共享和长期保存,保证科学知识尽快转化为社会福利和人民素质,提高科研投资的回报率,体现公共投资的公平性,提高科学研究的透明性和可问责性,保证国家科学知识资产的安全和永续利用。
3 开放获取:任重道远的战略突击
开放获取的理念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得到全面推进,许多国际组织、国家和教育科研机构已采取积极措施推动开放获取:2007年10月,欧盟理事会批准它的科学研究委员会提出的开放获取建议,支持对公共资助的研究信息实行开放获取;2008年3月,欧洲大学协会批准了它的开放获取工作组的建议,支持建立开放获取的政策、组织机制和支撑机制;美国NIl4在国会立法授权下,从2005年5月起要求受资助者自愿实行开放存储,从2008年起要求受资助者强制实行开放存储;英国研究理事会(RCUKs)在2005、2006年连续支持开放获取的立场声明,它所属的BBSRC、ESRC、MRC已经制定了强制实施开放存储的政策,加上Wellcome Trust的强制开放存储政策和2007年6月英国癌病研究所公布的开放存储政策,使得开放获取授权覆盖了英国医学研究总量的90%以上;德国科学基金会(DFG)于2006年1月提出鼓励受资助的研究人员将研究论文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研究论文;法国科研中心(CNRS)于2005年3月提出了自身的开放获取政策;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在2008资助规定中鼓励受资助者实行开放存储,并要求对开放存储进行报告;加拿大社会科学和人文研究理事会(sSHRC)在2004年发表了支持开放获取的原则声明,并在2006年启动对开放出版期刊的资助;2007年9月,加拿大健康研究院(CIHR)要求受资助的研究成果实行开放存储或开放发表;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理事会(NSERC)在资助经费使用规则中明确允许将开放出版论文的费用作为研究费用;美国哈佛大学、加州大学、德国洪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许多科研教育机构都制定了开放获取的政策,各类出版商也逐步采取了多种方式来部分支持开放获取。
目前,开放出版期刊达到3680余种,开放知识库已达1200多个。但是,由于开放获取对科学交流的机制和权利等都带来重要影响,也引起了不少疑惑。分析和澄清这些疑惑,有助于建立积极的开放获取战略。
3.1 从战略高度落实开放获取的责任机制
尽管开放获取已经全面推进,但在遇到法律、政策、经济、机制等方面的阻力或不确定性问题时,还经常出现“责任缺失”,即主导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和可以调动必要资源来保障开放获取实施的责任主体缺失,导致政策和条件缺失。这往往是由于对开放获取的意义与责任的认识缺位所造成的。本文已经指出,开放获取不仅仅是信息获取的问题或者图书馆的问题,而且更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无阻碍的交流而健
康发展的问题,是科学成果能否通过社会化传播而有效实现其社会价值的问题,是保障公众平等获取科技信息、保障公民学习权的问题,是保障公共投资的透明性与可问责性的问题,而且还是保护国家科技知识资产的问题。正如德国外交部文化与教育专员Rolf―Di―eter Schnelle指出,“开放获取再也不仅是专家们讨论的事情,它已经成为欧洲政治议题的一个部分”。
需要澄清开放获取的责任意义来促使责任主体的到位。实行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是科学家的职业责任、社会责任和道德责任,是科研机构的政治责任、社会责任、道义责任和运营责任,是科研资助机构和政府机构的政治责任、管理责任和道义责任。正是科研机构、科研资助机构和科学家,对科技信息的开放获取负有首要的和不可推卸的责任,而且,这个责任不仅仅是相关的政策,还包括通过经济、管理和人员的投入,完善法律,建立实施支撑机制,实行有效的激励与考核措施,并将这个过程纳入社会监督之中。
3.2 理直气壮地坚持开放获取的法律有效性
开放获取常被误解为与著作权法冲突,但实际上,开放获取政策有坚实的法律有效性基础。2008年9月,美国46名法学教授发出公开信,针对有人提出NIH开放存缴政策构成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的指责,从法律角度系统说明NIH的政策并不构成非自愿权利转移,不是强制性合同,也没有侵犯出版者和作者的权利。由于NIH政策的标本意义和内容的法律意义,这里引用部分该公开信论述如下:NIH政策只是对资助条件的合同约定,研究者可以选择不接受NIH资助,从而不受这个限制,但如果研究者接受NIH资助,就意味着研究者自愿接受资助合同的条件,因此不存在非自愿的著作权转移。由于受资助者接受NIH资助条件远早于受资助成果的出版,当受资助者与出版商签订出版协议时,受资助者的成果权利转移必须遵守先前的资助合同,因此NIH政策并没有剥夺出版商的任何可以合法获得的权利。由于NIH要求开放存缴的是作者的最后定稿手稿,不是出版稿,因此不涉及出版商版权。由于NIH政策涉及的是合同条件,所以不属于著作权法律或国际协议中的限制与例外的约束范围。
NIH政策的法律效力还来源于知识产权关系中的政府目的许可(Government Purpose License),即对于接受政府资助的研究成果,政府有合同上的权利来获得成果的著作权或使用权,包括为了公众利益和政府活动来复制、传播、制作衍生作品等的权利。NIH在资助政策中明确规定,为履行政府职责,NIH必须获得非排他、不可撤销和免费的许可,以便联邦政府可以复制、发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或允许别人使用受资助研究的成果。我国著作权法中,这种政府目的许可体现在对法人作品权利、职务作品使用权利、委托创作作品的合同约定权利、以及“国家机关为执行公务在合理范围使用已发表作品”权利的规定上。
而且,无论是开放出版还是开放存缴,已建立起以创作共用协议(Creative Commons)为代表的授权机制来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和公众的合理使用。
3.3 旗帜鲜明地改造传统学术交流模式
传统的商业化学术期刊确实在科学发展中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模式已经逐步被大商业出版商所绑架,越演越烈的期刊危机和许可危机就是明证。当垄断出版商的期刊价格增幅连续16年三倍超过消费者指数增长时,当最富有的大学都无法应付迅速上涨的期刊价格时,这个学术交流模式肯定出了大问题。开放获取顺应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在打破出版商商业化垄断的同时,有力地促进了学术信息的广泛获取、共享和公平利用。同时,开放出版继续保持了专家编委和同行匿名评审等质量保障机制,并不会影响期刊质量,例如开放出版期刊PLoS Biology和PLoS Medicine的影响因子都达到同领域期刊影响因子最高组。而开放存缴本身是对已经出版的论文进行存缴和开放获取,其质量保证取决于的期刊,与是否开放获取无关。其实,开放获取对作者和研究机构的学术交流有着积极影响,已有研究数据表明,开放获取论文比非开放获取论文得到更多的浏览量和引用量。
毋庸置疑,开放获取确实冲击着已经被出版商绑架的传统学术信息交流模式,但这是一件好事,使得社会能有效地促进和保障科学交流与知识共享。
3.4 满怀信心地支持开放获取以提升可持续性
由于开放出版期刊没有稳定的订阅费,往往依靠作者论文处理费、基金资助、广告收入等来维持期刊的运行,许多人对开放出版期刊能否可持续存在疑问。而且,某些开放出版期刊收取较高的作者论文处理费,也带来对青年研究人员和发展中国家研究人员的不公平以及利益交易的危险。但是,开放出版期刊的主要传播形式是网络版,免去了昂贵的印刷、订阅管理、发行等成本,又有许多功能丰富的期刊出版开源软件支持,使得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版成本可以远低于传统期刊。而且,许多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已经将科研成果的出版作为科研本身的成本之一予以支持,例如已提到的资助机构允许将论文处理费作为研究经费,还有一些机构采取集团付费方式承担论文处理费(加州大学各分校、加州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马普学会、弗朗霍夫学会、利兹大学、曼切斯特大学等与BioMed Central的集团作者协议和马普学会为其所有成员支付New Journal of Physics的论文处理费),这样,开放出版期刊的可持续性得到积极的提升;开放出版期刊可持续性的另一影响因素是作者的认可度。确实,相当多作者对新兴的开放出版期刊的质量和影响持怀疑态度,但随着诸如PLoS Biology这样的高影响力开放出版期刊的出现,随着开放出版期刊整体的积累和成熟,科学界正日益接受开放获取文献。2006年获得菲尔茨奖的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证明庞加莱猜想的三篇论文,就只是在arXiv知识库中非正式“发表”,而这丝毫不影响他的科学贡献。还应看到,开放存缴正成为开放获取的主流,在机构知识库支持下,开放存缴对作者和社会不产生重要的成本负担。
当然,支持开放出版本身和建立管理机构知识库需要成本,但由于科技期刊和知识库本身在传播、保存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科研机构和资助机构越来越将此作为知识基础设施的组成部分来建设,把这看成是教育科研机构正常运行、且能产生长远积极效用的投入。因此,可持续性已经不是影响开放获取的根本障碍。
3.5 努力尽责地为开放获取建立系统的支撑机制
关键词:军队保密工作;保密干部;素质;能力
素质和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素质是能力的内涵,能力是素质的表现。素质、能力与工作任务要求的吻合与统一,是做好任何工作不可或缺的先决条件。当前的保密与窃密斗争,既是技术的较量,又是管理的较量,但归根结底是人的较量。为此,强化保密干部的“五项”素质,提高保密干部的“七种”能力,是加强新形势下军队保密工作的重要举措。
一、保密干部的“五项”素质
(一)政治素质。军队保密是一项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决定了从事军队保密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军队保密干部,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政治立场,始终以维护国家安全和军事利益为己任;其次,要有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洞察力,准确把握保密与窃密斗争的发展趋向;再次,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够准确地理解、把握和运用有关政策;最后,要思想作风过硬,能正确对待名利得失,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保密工作。
(二)专业素质。军队保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仅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就涉及到信息基础的建设、信息系统与业务应用系统的开发、信息管理体系等专业知识。它要求保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还要具备一定的军事保密理论与实践素养。在信息化条件下,尤须具有一定的信息安全保密专业知识和技能。
(三)品德素质。保密的执法性、服务性特点,决定了保密工作的“配角”地位。按照“作风正、纪律严”的要求,加强保密干部队伍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要在保密干部队伍中积极倡导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修养、刚正不阿的执法精神、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遵纪守法的模范作风,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军队保密工作。
(四)科技素质。开展保密工作,仅靠传统的手段、方法和一腔热情已远远不够,还需要懂得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方法。从事保密管理工作的干部,应尽可能多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科技知识;而保密专业技术人员,则应当深入学习科技知识,及时发现和防范技术泄密窃密行为。
(五)创新素质。保密干部是否具有创新素质,是衡量综合素质高低的尺子,也是保密工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这就要求保密干部勇于解放思想,提高创新素质,坚持用科学精神、求实态度和创新思路,研究解决新情况、新问题,以推动保密工作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
二、保密干部的“七种”能力
(一)筹划指导能力。“一计胜于百万兵”。提高筹划指导能力,应注意把握三点:一是见微知著,能够从全局的高度观察和思考问题,提出具有前瞻性的对策。二是善于综合,能够把头绪繁多的工作、各种看似互不关联的现象综合在一起,并运用到决策、计划和工作指导中去。三是注重创新,注重研究新问题,拿出新对策,以指导军事保密实践的不断发展。
(二)组织协调能力。保密工作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决定了保密部门对上请示、对下指导、横向协调的工作特色。比如: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密,涉及多个部门,需要通过有效的组织协调,把各方优势聚合起来。为此,保持上下左右工作渠道的畅通,就成为保密干部必须十分注意锻炼的能力。
(三)政策法规运用能力。军队保密关系国家安全和军队利益,具有很强的政策性,涉及宪法、刑法、保密法、军事设施保护法以及国家安全、新闻出版等多方面的法规。从具体的保密管理工作讲,信息的产生、传递、存储、销毁等各个环节,保密工作的筹划指导、组织协调、宣传教育、监督检查、技术防护、泄密查处等工作,无一不需要依法实施。
(四)调查研究能力。新形势下的军队保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加以解决。因此,保密干部应当养成调查研究的良好习惯,掌握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善于收集、筛选、分析、综合各种原始素材,并从中研究提炼出科学观点,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材料。
(五)文字表达能力。保密工作的指导性有相当部分要靠文字形式来体现。能够将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决策思想,经过抽象概括,用文字清晰地表达出来,完成法规制度的起草、宣传材料的编写、调研论文撰写、会议文件的筹备等相关工作,是军队保密干部、特别是身处领导机关肩负“指导”职能的保密干部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广播媒体正处在振兴、崛起、自强和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成长期,也处在激烈的媒体竞争期。其要在新形势下获得生存空间,就必须探究各种新方法、新理念。广播新闻编辑要做好本职工作,承担起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
新闻节目是广播电台的“立台之本”,是电台节目的“重中之重”,亦被称之为广播的“支柱”。作为广播编辑,要注重编辑技巧的多样性,多创精品,满足受众的需求。
一、强化广播新闻的时效性
新闻从业人员要有高度的新闻敏锐感和政治责任感。广播新闻采编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应当努力做到在事情发生的同时或发生以后就马上报道,尽最大可能增加“今天”、“刚刚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为此,电台要建立一整套从稿件采写到编发的“抢时间”工作流程,做到快采访、快写稿、快编稿和快播出,做“全天侯”24小时的编辑记者。电台每天从凌晨到深夜有许多档新闻节目,可以不断报道最新收到的消息,遇到特别重要的大事,电台可随时停播其他节目播送重要新闻。让听众及时听到丰富多彩、简明扼要的最新消息,才能发挥广播所长,增强其在媒体中的竞争力。
二、增强头条新闻的指导性
新闻节目中,领导活动、会议报道是常规报道,但并不是所有的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都有头条价值。选择头条新闻,要破除5种思维定式:1.过分强调对中心工作的指导,忽视对中心工作以外的指导;2.习惯于大而化之的笼统的指导,忽视具体化的有个性特点的指导;3.看似重视思想性,实际上还是具体的业务指导;4.重视狭窄范围的指导,忽视广泛意义上的指导;5.比较习惯于采取直接体现什么精神的生硬的指导,忽视循循善诱的指导。笔者认为,那些围绕大局、弘扬主旋律的新人、新事、新经验、新成就、新风尚以及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关心问题的新闻才应上头条。
三、提炼新闻提要的鲜活性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恰当运用修辞,能增加标题的文采和吸引力。广播与报纸不同,它没有标题但广播可做“提要”。如何做好“提要”,对吸引听众,实现新闻节目的整体价值,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从全局着眼,选择最重要的、最新鲜的、最吸引人的和人民群众关系密切的新闻写提要,在准确、鲜明、生动、简洁、清楚上下功夫。听众听了这样的提要能了解新闻的意义,了解电台对这一新闻事件的态度和立场。因此,有人说,好的新闻提要是“一句话”的评论,起点睛作用。
四、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具备创新精神
创新是发展的灵魂,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增强竞争力。创新包括多方面的要求:一是内容创新。要做到内容创新,需要广播新闻编辑加强对报道主题的选择,增强与民生有密切关系的题材,争取播报更新鲜、更深入细致的新闻。要有平民意识,贴近民生,做到扩大信息源,扩大信息层次,满足听众日趋复杂多样、不同层次的兴趣和需求。二是形式创新。只闻其声,不见其画面是广播的一个弱势,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其他的优势。广播新闻可以加大新闻中的互动环节,如主持人与记者电话连线互动、与听众电话联系讨论新闻热点或采用有特点的现场音响来制作新闻,增强广播的感染力和可听性。三是策划创新。广播新闻要想吸引听众,必须注重节目的策划创新,要把握重点,把重点新闻放在前面位置,因为价值高、信息量大的新闻可以有效地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同时策划时要从听众的需要出发,多考虑如何增加信息的密度和有效信息的含量。此外,在策划时要全盘考虑,除了选编重点稿件,还要注意选编社会新闻、娱乐新闻等多种类型的稿件,使听众从中获取多方面的信息。
五、增强言论的感染力
编辑“发声”有利于新闻主题的深化,可以采用短评、编前话、述评、本台评论、编后语等多种形式。广播新闻编辑虽然已形成了一定的规律,但应该看到,这种规律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广播新闻编辑工作不仅要求编辑具有一定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较强的思维能力,还要求编辑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社交公关能力,创新开发能力和科学管理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关系,这样才能使编辑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 江小萍.从获奖看广播新闻的四个趋势[j].新闻前哨,2003(7).
【论文摘要】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综合素质的提高关系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目前高校的学生思想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还存在有许多缺陷,必须加以改革。
1.我国高校大学生素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思想道德素质?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总体情况是是积极向上的,但由于一些不良社会环境,以及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形式化、应试化,一些消极腐朽的东西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都渗透到大学校园,这不可避免地给当代大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使一些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一定的冲击。如有些大学生缺乏奉献精神、早恋与网恋日益加剧、超前消费和浪费现象严重等。
1.2专业知识素质与能力素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学校贯彻拓宽知识口径的教学方针,学生的专业知识有了较大提高。但也也存在着专业素质偏低、知识面较窄、人文素质欠缺、实际能力较差等问题。
1.3心理素质
现今许多大学生的心理成熟程度往往滞后于其生理和智力的发展,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与障碍深深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造成了人格的扭曲。特别是很多大学生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家长的过分保护、溺爱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如有的学生离开父母来到大学后难以适应环境,不会与同学、老师相处,关系处得很紧张甚至恶化,时间一久,就会导致不良的心理状况,并导致身心疾病。
1.4身体素质
在现代大学校园里,一些学生不能参加正常的体育课,天气稍有变化.就会感冒发烧,每年的新生军训,总有学生晕倒送医院的事发生。如在上海、成都、重庆三市的复旦大学等六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在发展需要中大学生把发展体质放在第十位。有人对湖北省境内的理工类、文科类、医学类、财经类、师范类5所普通高校554名在校本科生(男298人,女256人)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柔韧性素质进行了测定,把结果对照《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发现未达标者占群体的25%。
2.提高大学生素质的措施
2.1改善高校的育人的物质环境
古人云: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学生的各种素质正在不断的发展中,很容易就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学校良好的综合环境,促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的更新自己,以适应这样好的优良环境,自身的素质也会自然提高,相反就会有消极的结果。那么怎样创造好的环境来提高大学生素质呢? 转贴于
首先,创建优美自然的生态育人环境,凸现生态教育的无穷魅力。
现今许多校园,特别是大学校园都建有大面积的水泥硬化的广场或或门厅,如果改建成自然的绿色生态景观,如仿自然生态小山——小瀑布垂流,凹间小道蜿蜒,旁有溪流潺潺,鸟儿溪间飞翔,溪旁偶见仙台厅阁;仿自然水体——芦荷丛丛娃儿鸣,湿气升起负离子;仿乡土生态化的绿化模式——不同地域的自然符号,原生态的乡土…。校园掩映在这样一个自然生态化的景区之中,一方面使学生亲自感受乡土自然的气息和乡土生态文化及对生态化的直观认识和和保护生态的意识,是一个生态教育的绝好场所;另一方面优美自然的环境具有增进学生健康,陶冶学生心灵、熏陶学生行为、启发学生美好想象的作用。
其次,建设符合学校特点的建筑和点缀艺术,让艺术或文学点缀合理的分布在学校不同的空间。不同性质的学校的建筑风格应有不同的风格,并且用艺术或文学合理点缀校园,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整个校园,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点缀。
2.2改善高校的育人的精神环境和人文环境
首先高尚师德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在学生面前。教师就是一本无字德育书,学生时刻都在阅读。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著名教育家斯霞也曾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因此,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思想建设的首要工作。教师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应学校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深入学习师德规范,培育一大批爱岗敬业、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先进典型,才能形成先进带后进的风气,以带动整体师德的整体提升。同时,教师过硬的专业素质,才能培育出高素质的学生。
其次,学生思想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基。 当前,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不断增多的热点难点问题难免会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十分重要要。重点硬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建设,保证教材的科学性、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切实改进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努力贴近学生实际,提供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案例式、实践式等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提高教师素质。教师要有深厚的理论素养、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道德品质,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四是加强领导,为课程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提高教师素质创造良好的条件。只有这样,师生才能有高尚的追求和不断进取的动力,才能成为社会建设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一、一个转变
一个转变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在许多师生家长心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升学就是目标。对“创新力”“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等不甚了解。因此要进行“创新型”学生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
1、培养目标转变,努力把培养目标从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现代社会,劳动者不再仅仅被理解为四肢健全、肌肉发达孔武有力的人,而是知识化、技能化、富于创造力的人,也就是新型劳动者,是善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劳动者,所以我们教育的培养目标要实现实践能力与理论能力并举的新型劳动者。
2、教学地位转变,切实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状态中改变过来,培养他们主动进去,创造探索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在教学中切实改变过去的填鸭式教学,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生活的实际,将自己在生活中交朋友的困惑与课本知识相结合,自编自导自演,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表演积极性和自我表达欲望,不仅牢牢记住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3、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要以课堂为平台,从单纯传授“知识型”教学模式中提高层次,不断改进,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在讲解教科版八年级思想品德《交友的智慧》一课时,我将整个课堂模式转变为一个谈话类节目,选择一个同学做节目主持人,我做嘉宾,另外选一个同学做专家讲解,用于丹的《益者三友》引入本课,以一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交友的困惑为主线,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开始分析,将困惑提出,结合“割席绝交”的动画故事,让学生们从不同角度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合理化建议,评价他们之间的点滴,在这个过程中允许错误的观点存在,然后由我运用课本上的知识解答他的困惑,由专家最后给出建议和意见,从而得出要善交益友、乐交诤友、远离损友的结论。在本节课中,让学生做主体,我只是引导,在准备阶段学生的热情也很高,不断出谋划策,这样课堂的气氛很活跃,整个课堂学生积极踊跃地发言,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
二、两个结合
1、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培养“创新型”学生作为一座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注意培养能力。在教育中贯穿知识性,也要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性。在讲解《交友的智慧》时,我转变思路,将安全教育与政治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分析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对学生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了教育与教学的双结合。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基础教育,大好全面发展基础,第二课堂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能即使获得科学技术新发展,一个创新型学生应该同时受到两个课堂的培养,使他们从两个渠道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发展动力、引力、智力、魄力等,真正成为创新型学生。在讲解知识之前,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搜集各种教学需要的素材,每周都有一节第二课堂,让学生展示自己一周的进展,这样在有形的教学模式中无形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开展“三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学生
1、进行创新性志向的教育。志向是一种内在强大动力,没有创新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的志向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激发爱国热情,如何引导学生振兴中华的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而开拓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课题,如果学生没有爱国之心,就谈不上为未来而创新,为此,我结合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新农村建设基地,亲眼目睹家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同学们让学生观察思考中提高觉悟,同学们一听介绍一边看变化,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其次树立创新性学习的典范。在这方面,我注意发扬不同类型学生创新性学习方法,增强说服力,让那些既能发扬效率学习,又能正确处理学习与体育训练典型学生在课上介绍自己的经验。这样,在班级内出现了进行创新学习的热潮。
2、培养学生创新的才干。怎样使学生在创新性教育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是从三个方面开展的:
第一,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治自理能力。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推到第一线,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交给他们自由支配,自己准备一节课轮流上台执教,三周后交流经验,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他们的才干。
第二,在第二课堂中,增长学生才干。我认为第二课堂是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而开设的。因此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为了启发求知欲,发挥特长,提高素质有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学生比较自由的天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一个转变
一个转变就是教育思想的转变,正确的教育思想,是教育创新的先导。在许多师生家长心中,还存在不同程度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升学就是学习的目标。学生被动地记忆知识为主,对“创新力”、“创新思维”、“创新型人才”等,不甚了解。因此要进行“创新型”学生培养,首先要转变教育思想,做到:
(1)培养目标转变,努力把培养目标从片面追求升学率思想包袱中解放出来。
(2)教学地位转变,切实把学生从消极被动状态中改变过来,培养他们主动精神,创造探索精神,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3)教学方式转变,教师要从单纯传授“知识型”教学模式中提高层次,不断改进,并创造新的教学方法。
二、两个结合
(1)教育与教学相结合。在教学中,把培养“创新型”学生作为一座桥梁,把两者连接起来,注意培养能力。在教育中贯穿知识性,也要在教学中强调思想性。
(2)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第一课堂是基础教育,打好全面发展基础,第二课堂是侧重于培养学生兴趣,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能即使获得科学技术新发展,一个创新型学生应该同时受到两个课堂的培养,使他们从两个渠道中获得信息,丰富知识、培养发展动力、引力、智力、魄力等,真正成为创新型学生。
三、开展“三创新”教育,积极培养“创新型”学生
意识是行动的指导,为了使青少年学生成为立志创新型人才,做富有开拓精神的现代化接班人,我们从树立创新的志向,培养创新的才干,开展创新性的活动三个方面进行教育:
(1)进行创新性志向的教育。志向是一种内在强大动力,没有创新志向,就不会有创新的行动。创新的志向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本身固有的,而是来源于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思想政治课主要是对学生开展理想教育,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首先,开展社会调查激发爱国热情,如何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为祖国、为人民而开拓创新,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新课题,如果学生没有爱国之心,就谈不上为未来而创新,为此,我结合学生的思想,在思想政治课的第二课堂组织学生到新农村建设基地,亲眼目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面貌,让学生从观察思考中提高觉悟,同学们一边听介绍一边看变化,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其次树立创新性学习的典范。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在这方面,我注意发扬不同类型学生,引导创新性学习方法,增强说服力,这样,在班级内出现了掀起创新学习的热潮。
(2)培养创新的才干。怎样使学生在创新性教育过程中增长才干,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我是从三个方面开展的:第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自治自理能力。在教学中,我把学生推到第一线,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能力,每周拿出一节课交给他们自由支配,自己准备一节课轮流上台执教,三周后交流经验,这样不仅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培养了他们的才干。第二,在第二课堂中。增长学生才干。我认为第二课堂是补充第一课堂的不足而开设的。因此第二课堂是指在教学大纲以外,为了启发求知欲,发挥特长,提高素质,有要求、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教学活动。第二课堂学生比较拥有自由的天地,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三,就是结合爱科学月和国家开设最高科学技术奖 ,努力作好宣传。在科学月,我组织学生宣传科普知识,学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先进事迹,介绍我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成就与世界各地科技动态。然后要求他们写出心得体会。
(3)开展创新性活动 这是引导学生树立创新志向,培养创新才干的天地,要培养创新精神,就要把创新性活动开展起来。我结合学科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小制作、小论文、演讲比赛等活动。指导学生在市局开展的爱护地球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的好成绩。
【论文关键词】网络文化;道德教育;大学文化
大学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培养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发展民族新文化的重要任务。网络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领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严重地冲击着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新形势下,高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创新大学生道德教育,以科学的态度认识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大学先进文化的内涵
大学先进文化应当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科学性和示范性、自由性和创新性等特征。它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和基本规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大学文化作为大学精神的母体.必须从属于先进文化,衍生于先进文化,与先进文化保持着最密切的联系.引领大学文化向着科学、理想的方向发展。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大学作为知识和科技的密集体,直接与社会生产相联系,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是追求先进文化的殿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洛韦尔曾说.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的需要.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的时问历程的考验。大学之为大学.不仅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物的仃在,而且它是一种精神存在。这种精神是以先进文化为其生存境界的。
二、网络道德教育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信息网络向人类社会的广度扩展和深度延伸.为人类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问和先进高效的手段,并形成一种崭新的网络文化。借助于计算机网络这个强大的承载工具,网络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对人们的生活观念、思维方式、思想行为等方面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未来的数字化校园中,网络文化的影响力将会大大提高,校园传统文化将会在网络文化的冲突、对抗、吸收、融合中汇人大学校园主流先进文化中。
(一)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需求。大学文化的核心在于思想道德建设,本质在于“化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网络文化的发展,给大学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重大课题。因此.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本质需求。
(二)网络道德教育是大学文化的时代特征。在大学先进文化建设中,坚持以德治网、以德治校,才能取得大学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而网络文化又是信息时代大学文化的新内容、新特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体现大学文化的先进性。
(三)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文化功能的充分实现。网络道德是新媒介环境下的大学文化之魂,是大学文化先进性的特征指标。研究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这一大课题,是大学文化建设的本质、使命和责任的要求,它有助丁大学文化内涵的丰富提升,有利于大学文化对师生的导向功能、化育功能、陶冶功能的有效实现。
(四)网络道德教育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中对传统和现代优秀文化的继承、弘扬和创新。大学文化建设,关键在于进行文化创新。而网络道德教育恰恰是人学文化创新中最富有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最新内容。因此,在网络道德教育中,继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道德文化、吸取和借鉴世界优秀的道德文化成果,并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大学道德文化建设经验,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内涵的丰富,有助于大学文化建设新途径的开拓以及大学文化建设模式与方法的创新。
三、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建设先进大学文化
同志早在2000年6月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强调了:要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网络文化的渗透使大学生道德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校德育工作者要审时度势,不断创新.努力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机制,提高德育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统一步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在网络文化的强势渗透的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学部和学生工作处要步调一致、协同配合,确立正确的舆论导向,高度重视网络道德教育.增加网德、网风、网络法纪的教育和网络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在五光十色的网络文化面前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拒绝道德堕落。
(二)加强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网络使高校德育环境和高校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建立具备网络管理经验和现代思维的高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显得尤为紧迫。在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中,重视管理环节.加强管理队伍的培养和配备.使管理者在厚德博学的基础上.具备网络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网络渠道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有效措施,实行科学化、人性化、制度化的网络管理,使管理者的行政行为化为道德教育效能。这是网络道德教育的关键,也是网络道德教育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
(三)开辟优秀网站,丰富德育内容。互联网已成为传播思想文化的新载体和开展舆论斗争的新阵地。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代感,树立牢固的阵地意识,建立和扩大网上思想政治网站,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在网上充分展现的科学理论.让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直接上网竞争,使青年学生在各种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相互碰撞、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选择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
(四)“网内”、“网外”结合,真正形成“大政工”局面。网上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具备许多优势,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使得教育内容的形态从平面化走向立体化,从静态变为动态,从现实时空走向超时空,从而大大增强教育效果.还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社会化。通过网络,高校可与政府机关、大学生家庭相连,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家庭、社会力量的有机结合,真正形成“大政工”局面创造了条件。但是.网上开展思想教育也有一些不足。比如网络虚拟空间明显缺乏人文关怀,单凭网上交流往往看不出大学生思想症结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网思想政治教育,其针对性、有效性也就难以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大力开展“网内”思想教育的同时,还要做好大学生“网外”思想政治教育,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