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公路施工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路施工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路施工论文

第1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路基施工的管理问题经常困扰着工程建设者们,也是工程建设者们一直探索和要解决的问题,如何确保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加快进度,提高经济效益,一直是工程建设者们探讨的问题。

路基作为道路的基础,在公路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它是工程设计蓝图与原地质地貌直接结合部,受自然环境影响因素较多,施工难度较大,并且施工工期较长,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比例相对较少,因此路基工程施工经济效益相对较差。本人根据多年施工管理经验总结,认为需把握好几个关键环节。

一、施工准备阶段

路基施工准备阶段是路基工程施工总体部署、调查作业范围水文地质及工程量、制定施工方案、编排施工进度计划以及开工前的人员、机械、材料等方面准备的阶段,该阶段准备充分与否是直接关系到路基工程施工能否正常进行的关键环节,因此我们要认真对待并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在工程所在地要详细调查了解公路沿线(包括路基基底)及土源等作业范围内的土质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含水量情况,制作标准击实试验和土的强度试验(CBR值),制定施工方法。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往的施工经验制定出路基各种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及路基基底处理方案,防止在施工中出现盲目性,避免走弯路,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二)调查了解工程所在地全年气候特点,统计往年在施工期由于阴雨影响的天数,制定相应的作业方案及相应措施,并注意气象形势预报,以便根据天气变化情况及时调整作业计划和作业方案。

(三)详细调查工程实际工程量,根据工期要求及工程量划分作业段,编排施工进度计划,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并且日进度计划要考虑雨天或其它不利因素的影响。根据日进度计划,组织人力、机械、材料,制定有力措施,实现日进度计划的落实。

(四)论证施工工序、作业方案,对第一道工序至最后一道工序的作业方案全过程进行论证,排队检查有无人力、机械闲置浪费的环节,前后工序是否矛盾,如何解决,使工程施工尽可能地达到最优化。

(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良好的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正常进行的保证,缺乏质量保证体系就容易造成工程质量低下、返工,给工程带来隐患,从而就影响施工进度、企业的信誉和经济效益。因返工造成的工期延误和经济损失这方面的教训也是很沉重的,因此,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不仅是企业眼前利益的保证,而且是企业走向现代化企业的重要保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不能只停留在纸上,而要在实际施工中一步步去落实,让它真正发挥作用,要建立层层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兑现的制度,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实行全员质量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六)土质最大干密度的确定。

压实度是路基工程的最重要质量指标之一,因为只有保证路基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它才能承受行车的反复荷载作用和抵御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而土质最大干密度直接影响压实度大小,对同一土质来说它的数值大小直接影响工程质量的高低,但由于公路工程沿线各类土质分布情况较为复杂,在作业范围内各类土质分层状况及厚度也不完全一致,各类土质的最大干密度差别也较大,再加上施工作业的千变万化,使土质变得混杂,最大干密度的确定难度较大,这就需要我们不仅根据土质分布路段及土质类别进行确定,更需要根据每一回填层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当然土质变化不大、最大干密度变化就小,对工程质量影响就小,最大干密度就容易确定。因此,最大干密度确定既不要盲目套用高标准,使得施工难以进行,造成浪费;也不要降低标准,使得工程质量低下,要根据施工现场土质情况进行确定。

(七)技术交底

在工程施工开始前要把施工部署、整体安排、施工规范、设计要求、合同要求、作业流程和规程、施工要点向施工管理人员、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全面交底,使全体人员全面了解工程施工的要求和施工重点。也便于施工方案和工期计划的落实。

二、施工阶段

路基施工阶段是路基施工全面展开、生产出成品的阶段,是按照已制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组织落实阶段,是施工过程中遇见实际问题的阶段,也是对施工计划、施工方案调整、完善的阶段和保证落实工程质量、工期的阶段。要抓好下面几个关键环节。(一)路基施工试验段

在对路基施工全面展开以前,首先要分别对一般路基基底、坑塘路段、软土路基、路基回填层按照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试验段施工,通过试验段的施工检验施工方案是否可行、有效,通过试验来确定不同机具压实不同土质的最佳含水量、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作业段的流程时间是否满足工期要求,工程质量是否满足技术要求,施工方法是否经济,通过对试验段的总结、研究,选择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人机组合,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经过工程质量、经济、工期的验证施工方案可行,然后全面进行施工作业。不可盲目不分情况展开大面积作业。

(二)质量控制

根据试验段总结的施工方案、作业流程及工程质量要求认真进行施工,按照质量保证体系分工及施工要求对每一工序进行严格自检,对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进行返工处理,认真分析返工原因,如属人为原因造成的要对有关责任人强化教育或采取经济处罚措施,如属客观原因,要及时研究对策,对施工进行调整。返工就是浪费,就是经济效益的损失,每一工序的合格才能保证成品的合格,每一工序出现次品就容易造成不合格的产品,因此强化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质量责任制是保证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三)流水作业

流水作业是我们施工管理人员经常提倡和采用的施工方法,因其施工最经济、最方便、施工进度较快、便于管理,而被广泛用于工程施工,在路面工程结构施工中,流水作业容易布置和展开,也比较直观,但对于路基工程就比较复杂,由于路基填筑层次不等,再加上坑塘、公路构造物、沿线需拆迁的建筑物等障碍,使流水作业难以部署和展开,但是作为路基施工,流水作业最终的目标是追求路基达到设计标高的路段的连续性,为路面结构层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这个目标,我们去编排流水作业计划,同时根据恢复定线及原地面高程、路基设计高程推算出各施工路段的回填层次(包括坑塘等),根据这些不同的层次,寻找出较为普遍的层次,这些较为普遍的层次和少于普遍层数的路段就是路基施工的面,超出普遍回填层数的路段就是特殊路段,也就是路基施工中的特殊的点,路基施工就是这些面和特殊的点的集合,面是可以保证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点是制约整个路基流水作业的展开的,二者是对立的统一体,要实现整个路基的流水作业,就要消除这些特殊点的制约,就要针对这些特殊路段采取特殊措施,如采取增加施工力量,对沿线需拆迁的地段加大协调力度等措施,去消除这些特殊路段对路基施工的影响,保证路基施工流水作业顺利开展。

(四)工地例会

第2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就是在公路施工过程中运用的一系列系统、程序及其他技术管理手段促使施工质量达到要求和标准的目的,这是一系列复杂的综合活动,因此企业要投入的技术活动也是复杂多样的。一般来说,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制定技术方案;二是在整个公路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日常技术管理;三是工程测量管理;四是工程试验管理;五是工程变更管理;六是工程技术档案管理等。施工技术管理涵盖了整个施工前期的图纸审查和方案设计、施工过程中的现场管理、质量控制以及施工之后的工程验收等各个领域的技术工作。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规定期限内及质量要求情况下,尽量使得施工成本最低化,工程效益最大化。

2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意义

公路施工技术管理采取的科学管理方法是依据国家公路技术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来开展技术工作。施工技术管理关系着多方的利益,特别是对公路施工质量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第一,施工技术管理直接影响到了施工方的最终受益以及企业树立的形象和信誉。施工企业不仅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和条件,还需要相匹配的管理这些技术和设备的能力。第二,公路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公路的差异性较大,施工的具体情况也是千差万别,对施工的要求各有千秋,受环境影响很大。再加上施工技术本来就是多种类型和状态的技术工种交叉在一起互相交错使用,种类颇多,因此在如此复杂的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就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过程有序的开展,最终保证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减少后期成本。第三,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产业的技术更新都是日新月异,公路工程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等也是层出不穷,这对施工技术管理也就有了相应的要求,而且施工技术管理就更加重要。施工技术管理的好坏最终决定了整个工程的好坏和成败。抓好施工技术管理,做好公路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对施工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强化控制,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动态实时监管,使得施工效率最大化,资源配置效率最大化,对质量、进去和成本全方位管理,这样才能提升公路质量,从而促使公路建设取得成功并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之,公路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整个公路工程施工的关键点,是推进整个工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3加强公路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措施

3.1工程施工前的技术管理在公路施工前,大量的准备工作是做好整个工程的重要保障。前期准备工作包括明确工程进度、具体要求等,要按照现场施工环境,制定出科学可行的现场施工方案,明确技术核定和变更等的相关技术规章制度,最大程度确保工程在人力、技术等方面协同合作,使工程顺利预期完成。施工前主要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一是技术负责制度的确立。以总工程师为领,至上而下明确每一个级别的分管领导,每一个级别要设立相应的技术管理机构,确立总工程师、主任工程师、专职工程师、技术负责人等机构管理者;二是要确定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技术管理工作要依章办事才能顺利推进,使得技术获得目标明确,工作内容和责任也明确;三是确定图纸会审和设计变更技术核定相关机制和制度。图纸会审是指对工程图纸是否合规合格进行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看图纸设计的结构、技术设备以及原材料的质量、数量、规格及质量等等是否与要求相一致。图纸会审的最重要目的是要保证图纸准确,因为图纸是施工的重要依据,如果图纸有误将直接导致施工失误带来严重后果。技术核定则是在施工过程出现调整时,需要各个相关部门统一技术、质量和经济等方面的意见,并做好文字纪要以作依据。四是确定技术交底制度。在分部和分项工程施工之前,施工工人要事先了解和把握施工的技术、工艺、材料、施工规范、质量评定、安全等方面的技术方式方法,这些都需要技术人员事先跟施工工人进行交底,使他们明确每一个施工技术点,保证工程如预期开展;五是确定工程竣工验收制度。

3.2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技术管理顾名思义,现场技术管理就是在施工现场的技术管理活动,这也是整个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所在,因为所有的准备工作都是为了现场施工而做的,而后期的验收质量如果也完全取决于现场施工进展如何。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是会审图纸并按照图纸施工;其次是确定并不断优化和完善具体的施工方案,并依据方案开展施工;三是要定时检查施工的进程以及计划的执行状况;四是仔细做好施工记录,对隐蔽工程及时检查并记录下来;最后是要对施工所有的资料进行整理汇总,核对施工进度和质量。

3.3工程施工后的竣工验收技术管理在完成了整个公路工程之后,施工单位要组织人员对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公路工程主要是以试通车辆为主要验收方式全面检查公路质量的好坏,然后完成竣工报告,对工程进行预验收,撰写交工报告和全面技术总结。需要指出的是,这里验收的过程质量必须要与之前签订的合同中规定的过程质量标准相符,工程必须要达到使用条件或者是满足生存要求。

4结束语

第3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在石灰土施工中,要想确保石灰土施工的质量,需要对石灰土的强度进行控制,而影响石灰土强度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是土质。因此,为了保证石灰土强度能够达到使用标准,必须要选择适宜的土源。在做石灰土时,粘性土是最为合适的土,特别是塑性指数在12~20之间的粘性土,且利用这种粘性土做成的石灰土的强度也符合施工要求。研究显示对石灰土强度造成影响的因素有两种,分别是土中粘粒含量以及土的塑性指数。正常情况下,当土中粘粒含量增多且塑性质素增大时,石灰土的强度也会得到提高。另外,砂性土也可以用以制作石灰土,但在做石灰土前,需要对砂性土进行处理。因此,砂性土的强度不符合石灰土的制作标准,所以在制作前需要利用增加石灰剂量或加入水泥等方法提高砂性土的强度,从而确保砂性土的强度能够达到相应标准。

2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公路工程石灰土施工包含多个环节,如备料、拌和与摊铺、碾压及成型养护等。

2.1备料

备料是指依据设计要求按公路工程施工不同路段,分别计算出不同路段施工所需材料的具体数量。为了保证公路工程的施工质量,选择使用的施工材料的质量必须要达到施工要求,特别是石灰的质量。一般情况下,在施工前7d左右需要对生石灰进行消解,以使其形成熟石灰粉,并利用10mm筛熟石灰粉进行筛选。当生石灰被消解成熟石灰粉后,不能再被长时间存放,应及时使用。对于还未使用的生石灰块,应采取棚盖或覆土等方式进行妥善储存。石灰土制作所需要使用的土的选择必须要符合施工要求,一般塑性指数在12~20之间的粘性土最合适。另外,石灰土中10~20mm的团块含量必须要低于石灰土总量的5%,而硫酸盐和腐殖的含量也应分别低于0.8%和10%。

2.2拌和和摊铺

对石灰土进行拌和较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厂拌法与路拌法。厂拌法与路拌法对土质的要求不高,因为不同类型的砂土、粘土及粉土都能够与石灰进行搭配,而对石灰土进行拌合往往也是利用相应机械设备搭配两种拌和方法中的二次掺灰法进行拌和。但是,厂拌法与路拌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不同的施工位置需要使用不同的拌和方法。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石灰土一般是在道路基层与底基层的施工中较常使用,但这对石灰土的抗压强度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在7d规定时间内,石灰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0.5MPa才符合要求。由于石灰土在经过拌和后,其中的有效石灰剂量会随着化学反应的发生而减少,因此最常使用的拌和方法是厂拌法。石灰土摊铺速度往往受到拌和速度的影响。如果石灰土拌和速度低,则应降低摊铺速度,以免摊铺机长时间处于停机状态。另外,石灰土摊铺的松铺系数需要根据实验来获得,且在摊铺完毕后应立即进行压实。

2.3碾压

石灰土施工质量的衡量需要依靠石灰土压实度,只有拥有准确的压实标准,石灰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才能更好地实现,而石灰土压实度的获得需要依靠标准击实试验。必须严格按照试验规程,求得最大干密度。石灰土压实度的准确性才能得到保证。在石灰土碾压过程中,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无法准确的控制石灰土的含水量,则石灰土碾压很容易失败。在施工过程中,将石灰土含水量控制在最佳含水量±1%左右为最宜,这也是石灰土碾压的最好效果。但是,随着石灰土施工季节、温度等条件的变化,石灰土含水量的控制范围也应发生改变,以便确保石灰土碾压一致能够达到最佳效果。另外,由于灰剂量对石灰土压实度有很大影响,如果某些位置布灰少,则很容易出现压实度过高的现象;而布灰多的位置,又很容易出现压实度不够这一问题。因此,在利用路拌法或厂拌法对石灰土进行拌和和摊铺的时候,必须要重视石灰土摊铺的均匀性,以便确保石灰土碾压效果能够达到最佳。

2.4成型养护

在石灰土碾压结束后且检验合格后,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养护。尽管石灰土成型养护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是为了达到保湿的效果。成型养护的时间应保持在7d左右,且养护应在封闭状态下进行(洒水车除外)。另外,水车洒水的时候必须由低向高进行洒水,并且要以前进的方式进行洒水。石灰土成型养护工作队公路工程施工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如果养护措施不完善,则很容易出现干缩裂缝现象,板体结构也会出现问题,因此应当重视养护工作。

3结束语

第4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1.1完善技术管理制度

在公路施工中,施工技术部分来制定该工程中相应的方针政策,主要涉及技术、安全、生产、设备、环保等方面。关于企业本身的生产、安全、设备、技术等方面的管理条例,以及在施工过程中进度情况和施工协调性问题都需要技术部分的即使解决。作为公路工程施工的核心部门,技术部分不但需要负责施工技术上的学习及交流,还要负责完善公司技术管理的工作。正因如此,施工单位有必要建立统一的管理体系,该体系应该以技术部门为核心,其他部门协调其工作。该管理体系要根据各个部门的特点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分期分部门对其进行考核,以督促各部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建立专门的技术管理体系对于公路施工单位来说也是很有必要的。高效地组织技术管理工作需要合理的技术管理体系为支撑基础,还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和规范为约束作为保证。一个好的技术管理体系可以保证公路施工的顺利进行,也可以作为施工完成质量的评定标准。施工技术管理制度必须明确,这样才能有效地监督工程进行的质量,才能更好的实施管理措施。

1.2准备阶段的技术管理

施工准备工作的正常进行是整个工程顺利进行的前提。充分了解工程的特点、工期情况、甲方要求是施工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然后才能编制该工程的施工方案及进行技术审核工作。施工的准备阶段也需要单位各部门的配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立各级技术负责制度。主要是以总工为主,对各个人的任务由上到下进行合理分配,各级各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任务,并要及时协调其他部门的工作。

(2)建立图纸方面的制度。将各个人的工作任务分配好之后,进入图纸审核阶段。该阶段针对施工图纸的合法完整性及技术设备、材料采购等方面进行审核,确保工程顺利竣工的情况下降低工程成本。此外,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是有交叉性的,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所以在审核阶段要对有施工阶段冲突的地方重点提出并找出解决方法。最后要对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写规范上进行明确的规定,方便之后的工程档案管理工作。

(3)建立技术交底制度和工程验收制度。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各种材料及特殊技术不明确的地方,设计方应该对施工方有一个交代即为技术交底。施工技术人员要对图纸中的所设计的技术问题进行咨询,明确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设备、材料数量等问题。工程验收是整个工程中很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应该制定合理的制度保证工程质量。

1.3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现场技术管理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需要施工技术人员从各个方面进行控制、协调,严格依据施工准备阶段所编制的方案进行施工。对于工程监理部门,要及时检查施工的进度及质量情况并记录,确保按合同工期交工。施工的技术管理工作虽说要按照相应的准则进行,但也不能太刻板。施工单位管理层要经常去现场了解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管理工作上的调节,同时提出技术管理工作上的创新,围绕提高工程质量及降低施工成本来工作。

2结语

第5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在沥青摊铺完成后,要对其进行碾压,压路机对于沥青铺完后进行碾压的通行对于路面平整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表面有以下几点:(1)压路机吨位重,进行操作时的速度及压实时间十分重要,在操作的过程中,沥青铺完之后,温度依然很高,这个时候进行动作,那么会把混合料压变形及粘连,因此造成平整性不佳,反之温度偏低,压路机由于吨位重,急停或突然启动都会对路面造成影响,所以在停止操作之前,先要把振动装置关闭,这样才能避免凹陷现象,如果需要启动,一定要在冷却之后的沥青上进行操作,这样就不会损坏路面的平整性。(2)碾压路线要提前规划,同一横断面宣进行折返。(3)碾压沥青路,不是次数越多越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过多路面会形成推移现象,次数不够那么严密性不强,通车之后很容易就会出现例如车辙的现象。

2材料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中的面层摊铺材料对于路面的平整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其它材料与沥青配合比例及拌和都是十分重要的。(1)沥青混合料假如油石过多,就会让路面出现壅包和泛油,反之则会出现松动现象。矿料的品质不佳,就会造成抗压能力不足,细长扁平颗粒存在的量过大,这样会造成路面各种故障的出现。(2)当拌和设备出现故障,例如刚开炉或者温度偏低,含水量过高,这会导致料温高低不同,这样就会出现拌和不均匀的现象。花白料如果出现,会造成难以通行的结果。当温度高沥青极易出现老化,质量也会随之下降。当拌和动力不足,停顿时间长,就会形成道坎。或者是设备不健全,操作人员技术不佳等原因,都会使拌各出现不均匀的现象。

3控制路面平整度的解决对策

路基建设需要做好基础工作,例如填筑,对于地面的不平整现象要及时处理。填筑之前就应该把地面上及坡面进行基底处理。坡面小于1∶5的时候,清理表层就可以,当坡度大于1∶5,那么就需要以台阶的形式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滑移的问题。但是台阶的尺寸是有规范的,首先要依据地理环境及地质进行考量。而对于路基填料还是以砂砾、塑性指数高,含水量少的土,才能进行填料,例如淤泥等粘性大,含水量高的泥土不适合用于填料。移动式基准梁是基准线的常用标准,不仅可以摆脱“走纲丝”的不足,更能提高精准度。摊铺机过程中,熨平板温度保持在85℃~90℃,同时对于坡度也需要检测清楚,这样才能保障路面的平整性。在摊铺过程上,速度要保持匀速,保持在2-6m/min范围之内。而对于SMA及沥青混合料速度要保持在1-3m/min。压路机在通行的过程中,碾压方式、速度都必须按照要求进行,同时对于路线及方向也需要严格按照路线展开,这样可以避免混合料推移或者出现裂痕的现象。以轮胎压路机为例,不仅需要检测各个轮胎的新旧,同时还要检测轮胎的压力,只有新旧、压力相等。当硬件条件丰左时,碾压路面会出现轨迹,沥青路面平整度超标。而钢轮压路机以撞雾喷水意志力为基准,这样可以有效防止混合料粘连现象,各个轮胎压力都有专业人员进行维护,并且采用油水进行轮胎表面的喷洒,浓度在1∶3之间,这样可以避免路面不平整现象。值得注意的是,压路机需要停在冷却后的沥青路上,这样就不会出现小坑槽,路面平整性较好。

4结语

第6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路施工招标投标管理

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模式自建国以来,几经变革,到八十年代至今,公路建设投资渠道呈现出多元化格局,公路工程建设模式也更加灵活多样,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及监理制已成熟并稳步推开,公路工程项目走向了市场。1992年5月颁布的《公路工程监理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建设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必须实行招标投标制度和监理制度。"实行招投标制度的意义在于通过招投标引入竞争机制,防止垄断和地方保护主义现象,减少建设市场的行政干预,规范业主行为。

1存在的问题

根据本人近几年参加公路施工招投标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有些地区及部门对公路施工招投标制度理解不够,在指导思想、具体操作等方面的偏差,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有些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对施工企业资格审查控制不严

有的地方不具备投标资格的无独立资质的二级法人也参加招标,导致一些虚报资质等级的挂靠企业中标(一些有资质的施工企业,只负责出资质,任人挂靠,收管理费了事),这种"高资质投标,低资质进场,无资质施工"违反基建程序的做法在很多地方都有,是当前工程建设模式的一大漏洞,直接影响工程施工的质量。

1.2国内招标项目和民间集资(包括引进港资、外资)标段划分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合理

一般公路工程施工标段的划分应根据工程规模、建设条件、机械化程度及对工程施工有利的原则来进行。广东某地近20km长的二级公路,当地政府及建设单位,按长官意志行事,竟将标段划分为最小近200m,过多施工单位的进入,影响了工程的连贯性,不利于机械化施工的开展。

1.3有些地方工程建设市场较为混乱

存在着"五无"(无规划、无报建、无证设计、无证施工、无质量监督)工程,工程仍监管不到位,制止不力,工程基建程序不能认真执行,招投标行为图于形式。有的施工企业在同一次招标中既以总公司名义,又以分公司名义参加投标,"一标两投",或者对同一份投标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报价;同时,有的建设单位不按招投标规定选择总承包施工单位,对分包管理不严,界限不清,在工程承发包中任意肢解工程及转包工程,层层转包现象相当严重,工程质量、工期、投资都得不到有效控制。

1.4有些地区尚未完全打破地区和部门垄断,统一开放的建筑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

有些地方特别是在县一级,公路等专业工程项目没有完全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或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目的,对中标企业硬性供应原材料,这是与《招投标法》相悖的。如广东某地一国道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为支持本地水泥企业的发展,强制中标施工单位使用本地水泥。由于水泥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造成一批桥涵结构物强度不合格,必须进行返工处理的有7道涵洞和一座小桥的实心板,使索赔工程量大增。

1.5投标定标过程控制不严,工程交易中心运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首先,有的建设单位没有法律、合同方面的专门人才,对涉及施工招投标制的工程经济及管理方面的业务不熟悉,制定评标细则时考虑不够全面,招标文件编制较粗糙,特别是工程量清单与实际出入较大,导致标底不准确,变更较多影响招投标文件的公正性。其次,由于监督机制不健全,泄露标底、串标等情况时有发生;评标办法不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科学合理的评标办法;同时施工企业由于自身需要,为达到中标目的,有意压低报价,采用微利标、无利标甚至亏损标,致使投标书编制缺乏规范性。

1.6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建设工程承发包过程中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时有发生

有些建设单位利用招标权收受"回扣",对按国家规定应实行公开招投标的项目,进行指定招标或议标,搞"暗箱"操作,选择与自己有关系的施工企业进行施工。这是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工作中失职、赎职行为。

2改进措施及对策

施工招投标是工程建筑市场经济中的一种竞争方式,是双方当事人依法进行的经济活动,通过公平竞争择优确定中标人,是邀约和承诺的实现,能够充分发挥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作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和国家法规的健全,国家加大对公路工程施工招投标的管理力度,工程建筑市场将逐步走向有序化、规范化。为在工程招投标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有章可循,把人为因素消除到最小限度,消除不正当竞争方式和行为,真正体现竞争的公开、公平、公正。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2.1首先必须实行公路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

对于公路工程建设项目,为使管理机制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必须建立项目法人公司,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做到资本管理机构与营运机构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招标投标制是在建筑市场中沟通与融合投资法人责任制和工程项目总承包负责制的桥梁和枢纽。

2.2认真做好施工企业的资格预审和后审

承担公路工程施工项目的单位,必须是经建设主管部门审批,取得公路工程施工资格证书,具有法人资格的施工企业。为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施工单位的资格预审工作可委托政府招投标中心进行。为避免优秀施工队伍的落选,资格预审及后审可适当增加那些参加过同类工程项目并得到质量奖项的施工单位的预审及后审分数。建设单位应选择有资质且素质高、信誉好的施工企业来承担项目。

3.3建设单位要严格按招投标程序办事

①招标的组织者与具体操作者要行为公正,对其工作内容要严格保密。

②要认真编制招标文件,工程量清单要尽可能准确,以确定合理标底。

工程定价模式要尽可能采用国际通用的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统一量,放开价,工程造价要随行就市。

国内工程施工招标中的定标原则一般是标价不得超出标底的指定范围(-20%~+10%),否则将作为不合理标价而不能中标。

③编写合同应全面、详细、慎密,技术规范内容应详实、准确、可操作。

完善投标、评标、定标过程,制定严密的评标细则,做好投标文件的技术评审,并采用百分制的综合评分法、专家论证法或其它先进方法进行评标。FIDIC的评标原则是"最低价中标",这与国内一贯使用的"接近标底"和"最低价"中标是有所区别的。作为邀约和承诺的条件,施工招标文件中一定要注意将评标时采用的方法、规则写清楚。

④要做好招标过程中关键时间的控制,这包括:

a.编制招标及投标文件的时间;

b.投标截止时间与开标时间;

c.评标时限与签订合同的时间等。

2.4施工单位为达到中标的目的,应下大力气提高投标书的编制质量

①组建精干、高效的投标领导小组,对人员合理分工,作好标前准备工作。

②通过现场勘察和调查,在了解材料单价基础上,做好价格分析。

③编制科学合理的报价。施工招投标是在工程质量标准明确、工期基本确定的情况下进行的,标价也就理应成为投标竞争的重点。检查投标书和工程量清单的报价是否合理,有无不平衡报价,是合理报价的关键所在。

④要熟练运用工程概预算定额及企业内部定额编制投标价,以增强招投标竞争力。

2.5要确保整个招投标过程受国家法律保护和约束,以强化合同管理,规范工程招投标行为。

参考文献

第7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1、概述

黄土在我国分布较广,黄土面积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6.6%,华北、西北地区的黄土地层分布连续,厚度较大,发育较典型。在黄土地区开挖隧道成型好,易于施工。只要断面形式及设计参数合理,施工方法得当,支护及时就能充分发挥黄土的自身承载能力的作用。

某黄土高速公路隧道为分离式隧道,上行线隧道长1501m,其中Ⅰ类黄土段537m,纵坡0.52~1.45%;下行线隧道长1310m.Ⅰ类黄土段394m,纵坡1.13~2.54%,隧道中心间距113.4m,隧道中间设三处人行横洞,一处行车横洞。该隧道采用新奥法(NATM)设计和施工,现已建成通车。说明新奥法适用于黄土介质,且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2、水文、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隧道区域内有一条主要河流和三个支流通过。

支流分别从西侧和南侧汇入主河,向东流去。河流为季节性河流,流量受季节影响。

隧道位于黄土梁峁区,黄土披覆在起伏不平的基岩顶面之上,并承袭了下伏基岩的古地形。在稳定提升的新构造运动下,黄土经流水长期侵蚀,形成现今梁峁起伏,河谷深切的地势。总的地形是南部和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北部和东部相对较低,高差为305m.梁峁上天然植被很少,因梁峁至沟底的各种流水侵蚀活跃,谷坡的崩塌、滑坡、泄溜很普遍,水土流失严重。在主河及支流河谷中,均可见河漫滩口及一、二级阶地,此种地形分布面积大而且连续。阶地类型主要为堆积阶地,但冲蚀层厚度较薄,一般为10m左右。在较大的冲沟口处,多分布有冲洪积或坡洪积堆。

黄土隧道顶部覆盖着新第三系上新统三趾马红土层(N2),为棕红色粘土,夹钙质结核,底部常见砂砾石层。结构致密,呈硬塑状,属低液性粘土。天然含水量较低,一般在10%左右,无胀缩性,垂直节理发育,堆积厚度变化较大,2-40m不等。

在三趾马红土之上为中更新统离石黄土(Q2eol),属浅黄色、褐黄色、粉质粘土,夹有数层古土壤,含钙质结核,为硬塑状,结构较致密,天然含水量很低,垂直节理发育,厚度10m—100m.隧道地区地层中主要发育两级节理,一组近南北向,一组近东西向,节理密度大多为2~3m一条,局部地段0.5~1.0m一条。在强风化带,节理裂缝的张开程度和密度明显增加,沿节理裂隙附近,岩石风化程度增强,强度明显降低。

3、黄土隧道工程施工

3.1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黄土隧道施工前,应做好黄土中构造节理的产状与分布状况的调查。对因构造节理切割而形成的不稳定部位,在施工时要加强支护措施,防止坍塌,以保施工安全。

施工中应遵循“重地质、超前报、管超前、弱爆破、少扰动、短进尺、架紧贴、强支护、早喷锚、勤量测、修设计、调自承、严治水、紧封闭”的施工原则,施工工序紧凑,精心组织施工。

开挖方法宜采用短台阶法或分部开挖法(留核心法),初期支护紧跟开挖面施作。

黄土围岩开挖后暴露时间过长,围岩周壁风化至内部,围岩体松弛加快,进而发生坍塌。因此,宜采用复合式衬砌,开挖后以喷射混凝土、锚杆、钢筋网和钢支撑作初期支护,以形成严密的支护体系。必要时可采用超前锚杆,管棚支撑加固围岩。在初期支护基本稳定后,进行永久支护衬砌。衬砌背后回填要密实,尤其要注意拱顶回填。

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的防排水系统工程,并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以免地面积水侵蚀洞体周围,造成土体坍塌。在有地下水的黄土层中施工时,洞内应施作良好的排水设施。水量较大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将地下水位降至隧道衬砌底部以下,以改善施工条件,加快施工进度。在干燥无水的黄土层中施工,应管理好施工用水,不使废水漫流。

3.2黄土隧道施工注意事项

⑴首先做好洞口、洞门及洞顶的排水系统,并妥善处理好陷穴、裂缝,以免地面积水浸蚀洞体周围,造成土体坍塌;

⑵施工中如发现工作面有失稳现象,应及时用喷射混凝土封闭,加设锚杆,架立钢支撑等加强支护。混凝土喷射机压力不宜大于0.2Mpa;

⑶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拱脚下墙脚处断面,如超挖过大,可用墙体同标号混凝土回填或用浆砌片石回填。如发现该处土体承载力不够,应立即加设锚杆或采取其它措施进行加固。钻锚杆孔时,宜采用干钻;

⑷黄土隧道施工,宜先做仰拱,如果不能先作仰拱时,为防止边墙向内位移,应在开挖与灌注仰拱之前,加设横撑梁顶紧,以防墙体变形;

⑸锚杆宜采用早强砂浆式锚杆。若拱部位于砂层时,为防止喷射混凝土层塌落,可将Ф8mm的密钢筋网,置于紧贴开挖面,作为初喷混凝土层固定支撑。

4、黄土隧道管棚与支护黄土隧道施工时应严格按照黄土隧道的施工方法组织施工,在进洞之前先做好洞顶排水天沟等排水系统。

进洞时洞门先作超前支护,大管棚预注浆。大管棚采用Ф89×4mm,自拱顶向两边按间距40cm环形布设,倾角σ=2°~5°,每环30根,每根长10×2米。

在管棚施作时应着重检查以下项目:

⑴检查开挖的断面中线高程和开挖轮廓线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⑵钢拱架安装垂直度允许误差(±20mm)、中线及高程允许误差(±5cm)均应在允许误差之内;

⑶在钢架上沿隧道开挖轮廓线纵向钻设管棚孔,其外插角应不侵入开挖轮廓线,钻孔由高孔位向低孔位进行,孔径宜比管棚筋直径大20~30mm;

⑷检查接头管箍及注浆孔打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⑸管棚注入水泥浆时,封堵塞应有进料孔和出气孔。在出气孔流浆后,方可停止压浆。

在大管棚的掩护下,人工与机械配合采用环形开挖,中心留核心土,环形开挖从两侧边墙开始,最后开挖拱顶处,一次进尺控制在0.75~0.8m,坚决避免出现一次进尺太多。为使初期支护及早成环,开挖核心土时应距拱部开挖面不大于5米。

初期支护紧跟掌子面施做,断面成型后立即喷射不小于5cm厚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安装钢拱架及锚杆后,再次喷射混凝土。黄土围岩钻孔易夹钻,如等锚杆安装好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进度将受影响,也不利于施工安全。如采取锚杆后行,且距离控制在2~3个循环之内,在喷射混凝土时先喷一半,锚杆检查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再将剩余混凝土部分喷平的方法,即安全又解决了施工进度问题。

核心土挖除后,应及早施做仰拱混凝土,浇筑仰拱混凝土前,要清理浮渣和淤泥,保证仰拱坐落在新鲜岩面或原状土上,仰拱一次浇筑长度为6m,及早使衬砌成环,确保围岩稳定不变形。

黄土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监控量测系“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图纸和规范执行,只有通过对围岩进行监控量测,才能正确地掌握围岩与支护之间的收敛动态,掌握围岩与支护的动态规律,并结合地质超前预报,客观评价围岩稳定性,进一步了解围岩的弹塑性区域,裂隙发育程度等,从而达到合理调整初期支护参数及调整预设计。

5、黄土隧道防排水施工控制

黄土隧道最怕水,因此,黄土隧道必须做好防、排水工作,使建成的隧道不渗、不漏,也是隧道施工成败的关键。在黄土隧道的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施工,因地制宜的采取“以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综合治理原则,达到排水畅通,防水可靠,不留隐患的目的。具体方法是:初期支护期间,表面无水区的5m内,渗漏水区3m内,从拱腰至墙脚,每侧打不少于3个引水孔,孔深50cm,然后环形设Yas排水半管,外用1cm厚砂浆封闭半管表面。如遇局部有渗水、涌水,应调整半管安放位置,或视情况增加半管使用数量。排水半管布设好后,应仔细检查初期支护表面有无渗、漏水现象,检查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铺设土工布(400g/m2)前,应检查初期支护表面是否平整,如有钢筋或锚杆头外露,应割除并用砂浆抹平,使喷混凝土表面凹凸高差不超过土±5cm;喷混凝土表面符合要求后再铺设工工布,既能保护防水板免遭破坏,又能起到渗水作用。土工布用衬垫贴上,再用射钉枪钉上水泥钉锚固,水泥钉长不得小于50mm.拱顶平均3-4点/m2,边墙2-3点/m2.土工布铺设20m后,再铺设改性LDPE防水板,铺设的防水板必须符合国标(GB12953——91)中各项指标的要求,为减少接缝,采用幅宽5~7m的防水板。采用专用熔接器热熔粘接防水板接缝,搭接部分不得小于80mm,粘接剥离强度不得小于母体拉伸强度的80%.采用真空加压法检测防水板接缝粘接强度。在0.2Mpa压力作用下5分钟,粘接强度不得小于0.16Mpa.防水板铺设固定工艺见图2隧道纵向排水采用中心排水管沟和行车道边缘两侧设纵向排水沟的方法,将衬砌的水排出洞外。纵向排水管沟在隧道设计中是常见的主要方法,但要注意在施工中杂物、地下水夹带的矿物质、泥砂在排水管沟内积蓄,将排水系统堵塞,使排水系统失去作用,影响建成的隧道正常运营。为防止排水管沟堵塞,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沿隧道纵向全长与隧道同坡设置Ф160×5mmPVC半花管,在1/2断面内梅花状每隔5cm钻一个Ф6mm的圆孔,再在半圆管上部用1-2cm碎石充填。为了便于对纵向排水管沟的定期疏通,施工中经常采用管道疏通机进行疏通。为使积水及时排出洞外,在两侧墙脚每隔50m对称布设检查维修孔。管沟内积蓄的水经检查孔由横向排水管沟(PVCФ160×5mm)通过行车道边缘排水沟或中心排水管沟排出洞外。为便于维修,在边缘排水管沟或中心排水管沟每隔200m设一处沉淀检查井,排水系统形成即便于维修检查,又能“畅通无阻排水”的网络体系,通过动态排水,实现隧道不渗水、不漏水,确保正常运营。

第8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关键词:公路;路基;施工

1引言

公路路基施工是整个公路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稍有偏差,将给整个工程埋下质量隐患。例如,在公路施工中常会遇到诸如软土路基,黄土路基等不良路基,如不加以特别处理,会引起填方路堤施工后沉降或不均匀沉陷,路面纵横坡变碎,平整度下降,导致行车颠簸等,严重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因此,路基施工应根据施工当地地形、地质状况、公路等级、所在地区的气候、结合施工填挖方平衡等来选择施工方法。

2路基填压

公路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路基填料的性质及其压实的程度。从现有条件出发,改进填土要求和压实条件是保证路基质量经济有效的方法。

2.1路基填料

现行《公路路基设计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定了对路基填料的要求。对路基填料的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给了量化的标准,采用承载比实验(CBR)值表征路基土的强度,引入了路床的概念。对上路床的填料提出了限制条件,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以下0cm-30cm的路床填料,其CBR值应大于8,对下路床及下面的填土也给出相应的规定值。

2.2路基压实

当前路基施工,普遍采用了大吨位的压路机,碾压效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对于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起了很好的作用。规范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面底面以下80cm-150cm部分的上路堤其压实度必须≥95%,对其它等级公路当铺筑高级路面时,其压实度亦应按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标准采用。此外,还增加了对路堤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93%的规定。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路基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对于特殊路基的处理技术也日渐成熟和完善。

(1)过湿地区路基的填压。过湿土地基的填筑比较简单,一般采用填砂砾垫层和加铺土工格栅的方法,该方法简单易行,处理效果较好。但路基的压实是相当困难的,规范对此作出了若干调整:一是压实度标准可根据试验资料确定或较表列数值降低2—3个百分点;二是对于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的粘质土,用于下路床及下路堤填料时,可采用规定的轻型压实标准;三是改善填料的性质,在土中掺加生石灰,通常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也可采用新型吸水材料加固。

(2)黄土路基的压实。与其他公路路基黏性土相比,黄土尤其易受水的侵害,是一种特殊的黏性土。常将黄土路基划分为两类:非湿陷性黄土和湿陷性黄土。其中,湿陷性黄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其作为路堤填筑材料时,由于受水浸湿后,本身结构被迅速破坏,应有强度减小,若施工不当则会发生很大的下沉量,引起路基失稳,特别是高路堤地段的填筑更是会引发一系列的工程病害。因此,黄土路基的压实也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

①冲击压实:冲击压实处理地基的原理是用一定的冲击能量使土体里的水分扩散固结并挤密压实土体而达到加固土体的目的。冲击压实技术只适合于浅层湿陷性及湿软性黄土地基的处理,且其有效影响深度一般不超过80cm,冲压遍数以30遍左右为宜。在冲压施工的过程中应注意:保持最佳含水量;受冲击压实机的机型限制,被冲压的路基长度一般不应小于120m,宽度不宜小于15m;每一层冲压前,应先沿路基边沿冲压5遍左右,以减少在冲压过程中冲击能对路基的侧向挤压作用;用冲击压实机进行路堤边沿压实时速度应稍慢,否则,可能引起车身滑出路堤;冲压时应注意轮迹的连续性,特别是调头处,不要预留空白带而影响压实效果。

②强夯施工:又称动力固结法,是用起重机械将8t~40t夯锤起吊到6m~25m高度后,自由落下,给地基以强大的冲击能量的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冲击应力,迫使土体孔隙压缩,土体局部液化,在夯击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良好的排水通道,孔隙水和气体逸出,使土粒重新排列,经时效压密达到固结,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的一种有效地基加固方法。

3路基排水

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水的侵蚀会造成许多路基病害的。同时,从环境保护和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公路排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地下排水,即减少地下水、农田排灌水对路基稳定性及其强度的影响;二是路表排水,除将路面、地面的水迅速排出之外,应最大限度地减少雨水对路基、路面质量的影响,减少因路表水排水不畅或路表水下渗对路基、路面结构和使用性能产生的损害。

地下水排水设计可以采用适当提高路基最小填土高度或在路基底部设置隔水垫层等办法。在施工前开挖临时排水边沟,排除施工期地表水并降低地下水,同时在路基底部掺加低剂量石灰处理,设置40cm厚的稳定层等,可起到较好的效果。路表排水设计,一是可以通过路面横坡、边沟、边沟急流槽等将路表水迅速排出路基以外。二是设计中央分隔带纵向碎石盲沟、软式透水管及横向排水管将施工期进入中央分隔带的雨水及运营期中央分隔带的下渗水迅速排出路基之外。三是设计泄水孔以迅速排除桥面水。四是采用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或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路面渗水的排水设计,沿路面边缘设置由透水性填料集水沟、横向出水管和过滤织物组成的路面边缘排水系统,通过设置沥青封层、土路肩纵横向碎石盲沟和排水管,将渗入路面面层的水引出路基之外。由于通过沥青面层下渗的水量有限,设计中应在每10m左右设置一道Ф5cm横向排水管以确保路面下渗水的排除。

4路基防护

路基防护主要有三个方面。

(1)坡面防护。坡面防护的目的是防止地表水流的冲刷、坡面岩土的风化剥落以及与环境的协调。通常措施是采用石砌圬工防护,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但由于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存在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现在,种草防护技术应用较为广泛,边坡较高则采用砌石框格种草防护,起到改善生态环境、美化景观和坡面防护的三重效果。石砌圬工防护的使用仍较普遍,混凝土预制块护坡多用在路堤边坡,连片的及带窗孔的护面墙用于路堑边坡。破裂的或易于风化破碎的岩石路堑边坡采用锚杆挂铁丝网或高强塑料网格喷浆或喷射混凝土以及喷射纤维混凝土防护也有较好的效果。但考虑到石砌圬工及混凝土防护造价高、易破损等诸多问题,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建议大力推广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美化景观的种草防护技术。

(2)冲刷防护。传统的方法是用砌石、抛石、铁丝石笼和挡土墙防护,改进后可以用高强土工格栅代替铁丝做石笼,用聚脂或聚胺脂类土工织物混凝土护坡模袋做成的护面板防护受水冲击的边坡,很能适应土体不均匀沉降。

(3)支挡防护。挡土墙用于支挡防护目前仍占主要。①石砌的重力式挡土墙多用于石料丰富、墙高较低、地基较好的场合;②钢筋混结构的悬臂式挡土墙、扶壁式挡土墙和板柱挡土墙其受力比较合理,墙身圬工体积小,也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基的防护;③垛式挡土墙易于调整墙的高度,并采用预制构件拼装,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挡土墙。

参考文献

[1]张克林.高速公路路基施工技术发展浅析[J].现代公路,2008.

第9篇:公路施工论文范文

1.1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项目管理的概念是上个世纪由西方发达国家引进过来,发展时间较短,理论结构还不完善,目前项目管理研究存在严重的实际与理论脱节现象。对于项目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系统还不完善,大多数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从事管理工作后,主要是向有管理经验的丰富的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能很好的将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种现象导致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难以迅速得到提高。另外,施工企业不重视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和管理制度,培养和吸引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1.2忽视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可行性研究是继项目建议书之后,从技术、经济以及运行效益等方面对拟建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为后续的投资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是施工图设计的基本依据。目前投资对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够重视,造成后续施工图设计方案与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的方案区别较大,导致施工过程的资金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增加了项目管理的难度。

1.3与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完善

公路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以施工企业的管理为主,业主、建设主管部门以及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的现场管理进行监督。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管理与监督没有具体的分工,业主与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管理监督制度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依据。另外,目前招标管理不完善,不能通过公平竞争确定中标单位,建设单位采用议标甚至假招标的形式确定施工单位,对中标施工单位管理与建设单位的监督缺乏相应的依据。项目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不完善给项目管理带来的极大的不便。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2项目管理标准化的实施

项目管理标准化建设涉及路基路面工程、边坡防护工程、隧道以及桥梁工程等整个交通工程。标准化建设包括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四个方面。标准化建设提高公路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因此积极实施公路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能够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以及控制工程成本。

2.1项目部与实验室建设标准化

项目部是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核心,项目部建设应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保证管理人员能够在一个积极和谐的工作场所和温馨的生活环境,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项目部建设应体现标准化管理的理念,建筑面积必须达到合同规定的建筑面积,并有相应的实验室、会议室以及资料室等。另外,按照合同规定搭建职工食堂、职工宿舍等标准化临时设施。试验室是施工现场材料、构件以及整个结构质量控制的关键,因此应建设标准化的实验室。对实验室进行分类管理,例如将力学实验室、水泥实验室以及土工实验室等进行明确区分。各个试验室应根据实验室类别设置空间面积、配置试验设备,并编制相应的试验操作,设置合理的管理制度,试验操作更加标准化,降低试验结果受人为因素影响程度。

2.2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的标准化建设

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是保证公路质量的一项有效措施。梁板以及小型构件预制标准化建设不仅要强化预制过程还要实行管理标准化。通过编写方案,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渐完善标准化体系,最后达到“管理标准化、加工工厂化、操作规范化”。1)预制场建设标准化根据工程需用量以及合同规定,并综合考虑预制、运输以及拼装等综合因素,建立标准化的大型临时设施。例如,采用隔离的形式依次建立混凝土搅拌站、构件预制区、构件养护区、钢筋加工区、预制成品存放区。2)构件预制以及钢筋加工程序化构件生产过程中对于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以及脱模剂的使用严格按照实验确定。振捣时间、频率以及构件的养护严格按照规范规定,构件达到规定强度分类集中堆放。构件的生产的程序化,对构件的外观以及质量的控制有着重大意义,不论是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还是加工技术考虑,采用程序化生产都非常有利。

3公路工程项目质量、工期以及成本管理

公路工程质量是实现公路效益的前提条件,质量控制管理必须得到项目管理部的高度重视。业主以及监理单位必须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照合同及规范规定施工。进度控制是项目部管理的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影响着项目投资效益。成本管理是对影响项目成本的各个施工工序进行有效管理,目的是以最低的成本投入实现最大的效益。项目管理部要提高项目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管理水平,应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管理体制。

3.1项目质量管理

项目质量管理应加强施工现场、施工工艺、原材料质量以及质量检验的管理。施工现场应做到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将质量管理责任到具体的人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组织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学习与交底,使施工严格按照规范与设计图纸。定期召开现场管理人员工作会议,及时沟通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保证施工现场有条有序。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严格按照程序,对于质量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准进场。另外还需对经常的原材料的规格、型号以及质量指标等进行验证。对于场内的原材料应分类妥善保管,保证原材料的清洁,防止原材料的污染,尤其是钢筋应分类存放,防止钢筋锈蚀,影响钢筋的使用性能。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实事求是地记录检测数据,为施工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数据,每道工序施工必须在前一道工序检验合格的基础上进行。

3.2项目工期管理

项目工期控制随项目的实施而不断变化,因此项目工期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项目管理部首先根据施工现场地质条件、施工要求以及合同等条件,针对性的编写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进度计划。施工进度计划编写时应以影响工期的关键工序为主线,并根据项目的实施不断调整工期计划,保证项目按照合同规定的工期顺利完成。进度控制的关键是通过比较实际进度与目标进度的偏差,采取一定的纠偏措施及时补救。

3.3项目成本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