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农村文化生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村文化生活

第1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改革开放;农村文化生活开展

引言

在我国的文化建设中,农村文化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要让人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就要坚持创新原则,并且不断的添加新的元素。积极组织各种活动,例如读书节、文化节和艺术节等等,面向农民,服务农民,通过多种多样的文艺活动来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只有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才能让他们对文化活动关心和参与,在参与活动的同时享受文化生活带来的乐趣。农民也能够通过活动,对自己家乡的文化底蕴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加深他们对家乡的热爱。

1、农村文化生活问题和现状

近年来,由于建设的需求,政府征收了大量的居民活动用地,没有了可以进行文化生活的场地,而且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电脑、手机等以及逐渐取代了农村的秧歌队、电影队等,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也因为收入不佳,转向了其他工作。没有专门的人员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开展进行管理,资金的缺乏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在市场利益的驱动下,越来越多有才艺的人,开始寻求新的市场,即使有一些留守的艺人,也会因为年龄问题放弃工作。所以,农村的文化生活已经越来越少,而且缺乏趣味,难以维持。

农民的思想、道德、习俗等等方面,都是包含在农村文化之中的,传统的农村文化主要有以下特点:

在物质生活方面,能够看到的、有形的物质,例如土地、房屋等等,基本能够满足农民对于物质文化的需求。土地是农民最为重要的物质,在土地中收货的食物,是农民要求的基本物质文化。农村的文化造成了农民行为与城市居民很大的不同,农村社会是以地缘和血缘进行相互联系的,邻里之间比较熟悉,小范围的居民之间一般都有血缘关系,所以,维持农村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是一辈一辈流传下来的传统。

对于农民,有着勤劳朴实的优点,善良并且豁达。农村不够发达的交通条件也制约了农民对外面的世界的了解,农民主要依靠土地劳作来盈利,没有足够的回旋空间,对于新事物的态度上,他们非常谨慎,防止新事物给自己的财务带来影响和破坏,对于新式的农村文化建设方式,不敢轻易的接受。自己的观察和主观评价是对待事物的主要态度,经验才能够代表一切。

2、如何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建议

随着政府和国家对农村文化的重视程度增加,农村活动场地逐渐增多,“文化广场”已经在很多乡镇出现,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来到这里放松。由于这里是人群的聚集地,所以可以组织一些演出、才艺展示等等,丰富人们茶余饭后的生活,多组织农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沟通,塑造他们新时代农民的形象;在组织活动这个方面,政府和有关部门也要注意资金的投入,有了资金,才能够购买进行文化活动所需的器材,例如音响和灯光等,也要组织人员进行定期检查、保养和更换,因为这些器材超过使用年限的话,就不能为农村文化活动的展开提供服务;如果农民自发组织活动的话,对于器材的要求不高,可以将旧设备进行修理,二次使用,不仅能够节省资金,也能够让农民拥有自己的文化生活设备。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政府还可以组织“作品下乡”的活动,这也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好方法,农民群众可以欣赏高质量的作品,陶冶自己的情操,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对于很多的农村居民来说,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比较低的,所以,“作品下乡”是能够使农民负担最小的文化生活方式。这其中,下乡作品是非常关键的。要使用群众在平时生活中自己创作的或者发现的作品,能够反映农村的真实生活。通过这些作品的下乡,为群众指明了发展方向,也能引领农村大众进行良好的农村文化生活,把先进文化作为目标并逐渐努力。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工作中,文化活动种类比较少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政府和社会的推动下,农民进行文化生活频繁了,但是质量仍然不是很高。随意在农村文化建设中,要提倡“创新”和“新颖”,才能让农民耳目一新,培养农民对农村文化生活的兴趣。

政府和相关文化部门,应该培养一支高水平的人才队伍,进行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给他们带来先进思想和文化。人才队伍中应该有专业的表演人员,有很高的艺术素养和水平。在下乡时为农民表演,同时也能够对农民自己组织的表演进行指导,提高他们的表演水平,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在农村,有很多具有潜力的歌唱者、表演家,文化工作者要尽力挖掘,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农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有一些文化工作者具有很强的创作性,可以让他们深入到农村群众身边,和农民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合作,创作文化活动作品,并且传授给农民表演知识,提高他们的兴趣。对于农民来说,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更能贴近他们的生活,体现他们的生活特点和现状,所以,要让农民积极参与到农村文化活动中来。文化工作者也要尽力培养他们的表演能力,让他们学会基本的导演和表演知识。组织小型的晚会,鼓励农民群众同时做演员和导演,让他们充分体验到丰富的农村生活带给他们的多角度的乐趣。对于农民群众,也要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水平,学习先进知识,培养先进思想,对农村的文化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文化资源,投入人力和资金,做好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同时也要防止不良文化的侵入,对农村文化建设做好监督工作,完善体制,让农村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发展的进程中贡献一份力量。

结束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从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温饱问题解决后,农民群众对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视,吃饱穿暖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精神文化的迫切需求就要求了农村文化建设的改进,发展好农村文化生活,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水平才能提升,才能紧随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脚步,成为现代化、文明的农民。

参考文献

[1]田翠翠.新时期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研究[J].大江周刊:论坛.2013,(08):113.

第2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一、因人而异,开展不同年龄层次的群众文化活动

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一定要考虑到不同农民群体的文化需求差异,因人而异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1.针对农村老年人群开展文化活动。大部分老年人热衷于戏曲和民俗风情的表演,乡镇广播和文化站应该充分利用有线电视网经常在固定时间段选放越剧、婺剧、说书、小品、相声等特别节目。紧密结合老年农民养生保健的需求,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开展生活知识培训。积极创造条件兴办老年文化娱乐和健身活动场所,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从而安度晚年。

2.针对青壮年劳动力开展丰富的文化活动。当前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动力一般文化程度不高,大多缺少专业生产技能,闲暇之余往往以看电视、听歌或打牌消磨时光。这个群体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对“求知、求乐、求美、求健”乃至自我实现等潜在的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很大。因而紧密结合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大力建设和完善一批满足青壮年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文化站、图书室、文体活动中心,倡导他们学文化、学技能,有效普及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满足他们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

3.针对广大学生有效开展提高性文化活动。在切实加强对农村游戏室、网吧、录像室等娱乐场所的管理,坚决禁止中小学生进入的情况下,农村文化站应该紧密联系学校开办特长培训班,为农村孩子提供学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

二、因地制宜,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

1.坚持“三贴近”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一定要紧密贴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以创建文明村居、文明家庭等为活动载体,科学引导广大群众学习科学,反对迷信,有效提高文化道德水平,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积极向上的和谐的社会风尚。有效利用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七夕”节等传统节日,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深化活动内涵,开展民间文艺汇演、灯展、义务送春联字画以及体育竞赛活动,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发挥民间戏曲文化优势,组织“庄户剧团”,唱“地方戏”,让群众自娱自乐。而对群众自发组织的广场卡拉OK、健身操、戏曲弹唱等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也要给予科学指导和大力扶持。

2.大力开展广场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参与度。我们要充分利用本地的人才优势和群众的文化基础,在村镇文化综合服务中心的引领下,把本地的几个地方分别建成某一文化形式的活动点,如太极拳活动点、健身操活动点、戏曲表演活动点等,这也是开展村镇文化活动的一种有效形式。在此基础上,充分发动和组织群众,大力开展村镇广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比如流行歌曲卡拉OK赛、红色歌曲大家唱、民歌对唱、中老年交谊舞、广场舞、排舞、太极拳表演、武术表演、健身球、柔力球等。建设村镇广场文化,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首先,广场文化要避免政治、经济色彩过浓,避免过于功利性。广场文化应该有利于减轻人们日常劳作的疲劳和压力,使人们精神享受的愉悦的生活方式。其次,市场文化要考虑大多数人的审美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再次,要具有导向性和激励性,广场文化应当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宗旨,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必须铲除那些低级趣味,与精神文明建设相背离的腐朽的和落后的精神垃圾。参与村镇广场文化活动的表演者从无数观众的掌声中和赞美声中得到愉悦,得到心里满足,觉得自己有创造美的力量,他会更加完美地表现,以此更加丰富群众文化。

农村广场文化阵地是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发动群众、鼓舞群众的得力助手。它将起到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技术推广,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作用,所以农村文化阵地应因地制宜,积极有效地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

1.以政府为主体,积极推动发展。按照“突出重点、兼顾全面”的原则,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广场文化中心建设作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龙头,强化农村文化阵地,活跃农村文化活动。近年来,各级政府十分重视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逐步增加对文化事业的投入。随着政府整理对广场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多,广场文化活动的项目也同步增加,且以递进的方式向高层次发展。

第3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生活世界;新农村;社会建设;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C912.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9-0058-02

新农村建设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诸领域。一般说来,社会建设侧重于村民的社会交往层面,文化建设侧重于农村居民精神文化生活领域。本文将借助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框架,通过梳理社会发展的一般性脉络,在社会理论层面上诠释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内涵及其发展方向。

一、生活世界

世界,按哈贝马斯的观点,大致可以划分为生产与生活两块领域。其中,生产领域(又称为系统)负责提供物质再生产,主要由生产方式及政治―法律二子系统来承担。生产方式承担提供物质功能,主要由货币作为互动媒介。政治―法律系统负责承担提供物质分配与秩序,主要由权力作为媒介。可见,货币与权力构成系统世界的主要媒介。社会学研究表明,系统世界的发展表现为复杂性的增长。对于社会个体来说,系统世界是一种外在的存在,是社会成员各种微观行为的总体性宏观结果。

生活世界则是社会主体互动过程中形成的日常生活空间。依德国学者赫勒的观点,亦即一种不断在重复着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世界恒久存在于人类社会,并不是哈贝马斯的发明,却由哈贝马斯系统阐述。在《交往行为理论》卷一中,哈贝马斯提出,生活世界是主体间认可的共同世界。在卷二中,他更进一步将其解释为某种文化式传递的、借助语言组构起来的诠释模式储库。互动双方凭借此类储库,形成对主体内心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理解。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及个性三部分构成。文化作为解释体系的知识库,为交往过程中的参与者提供理解世界的工具。社会作为合法秩序的知识库,调整社会成员间的相互关系,达到社会的团结。个性则使行为主体能够有意义地言说与行动,将自身置于正常的交往过程中,并促成其自身的同一性。

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及文化建设。其中,经济、政治建设的领域,正是哈贝马斯所说的系统世界。社会、文化建设,着眼于为人们提供社会交往规范与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对应哈贝马斯所提及的生活世界。因此,按哈贝马斯的理论逻辑,我们可以说,村民的生活世界,正是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的施力点。

二、重建村民生活世界的必要性

生活世界是一种特定的不断被塑造的社会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剧烈的社会变迁,会带来生活世界的强烈反应。按哈贝马斯的观点,这种演进表现为生活世界各个组成部分的不断再生产。具体言之,文化再生产,表现为文化知识的积累,保证了文化传统的持续性,也为社会成员提供了日常生活实践的知识储备。社会再生产表现为向社会提供有效的规范,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的社会关系,达致社会的团结与稳定,亦即社会一体化。个性再生产,则完成社会成员的自我认同、社会归属与代际传递,亦即个性社会化。如果生活世界的再生产进程扰、打乱,其组成部分则会出现混乱与反向发展:文化领域内,生活的意义丧失。社会领域内,反常、失范现象出现。个性领域内,人们饱受精神疾患。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剧烈的社会变迁。在经济领域,国家取消集体生产的公社制度,允许家庭自主经营,集体经济萎缩,市场成为配置经济要素的核心机制。政治领域内,国家权力大幅退让,退让出来的政治空间由村民自治予以补充。随之,社会领域内,村民的相互交往出现了“去政治化”特征,回复到日常生活范式。村民的文化生活领域内,随着公共生活的衰落,在国家政权日益退让、大众文化浪涌而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诸神狂欢,呈现出社区文化碎片化特征。阎云翔所说的无公德个人大量出现,孝道不行,温良不再,村庄出现伦理性危机。

当代中国农村社会经由多年的市场化进程,也呈现出生活世界殖民化的某些态势,亦即生活世界再生产过程扰,各组成部分之间不协调,甚至断裂。

1.货币为媒介的市场化原则通行于村庄日常生活世界。主要体现有二:一是在经济交换领域,使用价值慢慢转化为需求偏好,村民成为经济领域的被主宰者,沿着消费社会既定的逻辑,在商品生产者、销售者,甚至国家有意识地导向下,成为对商品永不满足的追逐者。二是村民的交往过程日益卷入市场化原则。金钱成为衡量社会行动价值的一般等价物。以传统的社区互助为例,帮工现象日益被换工、雇工取代。邻里之间的帮忙会被简化为日工。[1]更令人震憾的是,获取金钱正在成为衡量个人能力及社会地位的优先的评价标准。赚钱这一目的,取代其不过是保障及改善生活水平的手段的定位,成为村民关注的首要目标。一些在村庄外从事易或黑社会行为的人,并没有成为村民心目中的公害人物,反倒引起相当多数村民的羡慕与敬佩。

2.权力为媒介的不平等机制贯彻于村庄生活世界。一般说来,社会不平等主要表现为三个层面:经济、政治与文化。农村经济层面上的纺锤型结构,决定了村庄成员在较低收入基础上的“中产化”趋势。在文化层面上,农村社区的教师群体保持着相对优势,其经济收入也相对可观,但对于村民来说,这种维度上的不平等很难对村民日常生活产生“外部性”影响,不会给村民带来压抑感。因此,村庄社区结构中的不平等现象,主要表现为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交往。

政治精英与村民之间的交往,普遍存在非对等现象。本是礼尚往来的礼物流动,在政治精英与普通村民之间,表现为礼物链断裂,或是单向流动,等等。请工,这一东北移民农村常见的社会互助行为,目前基本由农村社区政治精英独享。作为政治组织的村委会,仍是村民心目中的官僚机构。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村委会表现出明显的行政化特征来。村委会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村组法》规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村委会负责“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但在受访过程中,村委成员很少提到村委会的自治功能及其运作,相反,他们多次提到“上级”及其任务安排。二是甚至村委会内部,也表现出明显的科层化特征。村务实行村委会主任负责制。此制类似行政部门的首脑负责制。主任负责制要求村委会主任实行文官式管理,以强化村委会成员的责任意识。村委会成员实行明确的分工。副主任之设,强化了主任与副职之间的差别。主任与村委会成员之间的互动,具有明显的上下级关系。在2000年之前,当村委会成员的待遇尚在每年1000-2000元之间时,村委会成员对这份职业并不十分看重。在2002年之后,村委会成员待遇明显好转,村委会成员的职业就相当有吸引力了。这就强化了村委会主任在村庄生活中的权威。[2]

3.社会规范的失范趋势。迪尔凯姆很早就注意到,剧烈的社会变迁会导致传统的社会规范失势,而新的社会规范又迟迟不至,在这种状态下,社会成员会无所适从,从而引发社会问题。当代中国农村高度弥散,山高皇帝远,处在政治权力的末梢,甚至成为公共权力的盲点。国家权力不断向上收缩,社区公共权力孱弱无力,一些地方混混儿成为地方权力真空的补充者,亦即社区秩序的维护者。如,在东北农村调查时,我们发现,破坏他人财物(如点燃柴禾堆、稻草堆,毁损庄稼等)的非道德、非法行为,以暴力垄断地方贸易的黑社会行为,在村民们看来,国家管不了也不愿意管,因此,就出现了成王败寇式的“能做出这事儿的都是有能力的”社区舆论。不孝乃至虐待老人之举,几至司空见惯。

4.文化生活的荒芜。村中少见主动的(读书看报)阅读习惯,亦难见村民们的集体活动。自白到黑,人们蜗居在自家宅院,看电视成为村民最重要的休闲方式。打麻将、聊天,仍是村中常见的公共休闲。虽然村民收入近年来有明显提高,如笔者在东北某村调查,人均4000元收入左右。村民生活中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却未带来相应的生活方式的转型。生理及感官需求的满足仍是村民生活的重心。

5.现代公民个性的缺失。主要表现为自立的现代公民性格缺失。尽管制度设计提供了参与渠道,广大农村总体上仍表现为顺民型的政治文化。公众意见仍停留在街头巷尾,人们懒于或不习惯于参与政治活动,政治组织用政治决策换取了民众的忠诚。在村庄公共用品的提供方面,村庄缺少建设性的生成机制,几乎全靠外部输入。村民群体成为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失语者及缺位者,被动地接收,消极地投入,形成新时期的“等、靠、要”心理。

三、通过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构建生活世界

既然生活世界由文化、社会及个性三部分构成,那么,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似乎也可沿此路径予以展开,即可分化为社会建设、文化建设与个性建设。

社会建设,意在达致在社会规范认同基础上的社会高度整合,亦即社会一体化。依柯尔伯格的道德意识发展理论,哈贝马斯也将社会规范的发展路径设定为三阶段,前习惯水平,习惯水平与后习惯水平。对于文明社会来说,习惯水平由政治―法律所确立的秩序观所决定。其特征是,“倾向于固定化规则的权威及对社会秩序的维持。正确的行为乃由恪尽职守、表现对权威的尊重以及为社会之缘故而对既定社会秩序的维护所构成。”后习惯水平则是普遍伦理原则倾向,具体说来,人们行为的正确性的判定标准,不再系于具体的道德规则,而是存在着普遍性的关于正义、人类权利的交互性与平等性、人的尊严之尊重等普遍化原则。[3]可见,社会建设的要旨,乃是确立政治―法律所型构的权威与秩序。当代中国农村出现的治理危机,其端正在于传统权威的解体、国家权威的撤退、地方权威尚未形成。只有在确立了习惯水平的平台之后,才能谈及普遍伦理。

文化建设,意在向社区成员提供认知社会的框架与体系。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教育成就巨大,但与城市相比,客观上仍存在较大差距。新世纪以来,农村教育政策屡出新措,在笔者看来,若着眼于文化建设,还需要贯彻终身教育理念,加强成人教育;推进社会化教育,尤其是电视媒介的教育功能;文化下乡。

个性建设,意在培育与社会价值观念相符的现代人格。在当代中国二元社会特征仍很明晰的前提下,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之个性建设的意义尤为重要。在笔者看来,此域建设需要,一是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尤其在社会保障领域内,通过二次分配领域内的“去商品化”手段,弥补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不平等。推进“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夯实公民人格尊严的物质基础。二是培育参与型政治文化,树立公民意识。三是发展社区公共物品的共生机制(如公共池塘型),培育自主、自力的社区行动者。

要之,新农村社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社会工程,旨在提供一种符号化的社会结构及相关的日常生活方式,亦即,通过协调生活世界各个组成部分的运行机制与步调,平衡生活世界的再生产进程。

参考文献:

第4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农村 生活化作文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A-0048-01

小学生学习语文除了对基本字词的识记之外,还要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文字表达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作文中。由于农村教学资源有限,学生在作文中经常面临困境,如语言空洞、套话过多、内容陈旧、东拼西凑等。作文和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为了改变传统作文教学形式,让作文教学更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灵感,教师就需要在作文教学中加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以及描绘生活,让作文变得简单易于接受。以下,笔者主要对农村小学的生活化作文教学策略进行探究和分析。

一、善于观察生活,积累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是教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生活,积累作文素材的有效途径。当前农村学生的学习资源相对匮乏,对生活的了解和认知较少,他们在写作时常常陷于“闭门造车”的困境,作文中难有精彩之处。要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教师就要引领学生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获取写作资源,无论是学校的一草一木,还是村里的河流湖泊,或是身边的家庭成员等生活中重要的元素,都可以成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学生观察时,对于某一事物要从多个角度去研究和分析,一边观察一边思考,在思考过程中不仅仅依靠双眼,还有头脑和其他感官及时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这样才能积累写作素材,写出有血有肉的文章。如教师让农村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仔细观察家乡中某一处或几处最有特色的景物,看看这些景物都有哪些特点,并且把这些特点一一记录下来,按照自己的记录顺序去描述。除此之外,还要写出自己对家乡景物的情感,在写作文之前做好观察准备工作,如想一想家乡的树叶都是怎样的,它们在各个季节会有怎样的变化,山峦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形态?为了积累更多的写作素材,学生养成随时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这样学生的写作就会变得更加轻松,对生活的认知进一步加深。

二、获取生活体验,激发写作热情

小学生的形象思维占据主导,但由于缺乏生活体验,他们对自己记录过的生活内容容易淡忘,导致缺乏写作的热情。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时,就需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让学生置身于自己熟悉的生活当中,调动起感受生活点点滴滴的情感,让学生在内心产生一种记录生活的渴望,充分激发其写作热情,在心灵上有更多的碰撞,引起情感共鸣,这样写作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从生活中获取资料,理顺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比赛活动,如拔河比赛、歌咏比赛等,并记录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在比赛过程中获得全新的竞技体验,有同学们的尖叫声、喝彩声以及拉拉队的加油声等,激烈的活动场景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把活动过程、同学的表现和自己的心理活动记录下来,在创作时用上这些素材,自己仿佛又回到活动当中。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结合情绪体验,写作就会游刃有余。

三、在生活中抒感,描绘生活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真话、讲出真情。真实情感是打开作文大门的一把钥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描绘出真实的生活,并且表达出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才更加动人,更耐人寻味,充满个性色彩。家庭是充满爱的港湾,孩子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他们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体验到帮助别人以及做家务的快乐。教师要求学生写关于“亲人”的话题,学生将作文和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习作中流露出真实的情感,如:“同学们,我们在生活或是电视节目中会看到很多感人的亲情画面,也有很多感人的情境,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亲人的感受,用文字来表达情感呢?”学生从自己最亲近的人的外貌、语言以及行雍蜕裉等方面入手,描绘真实的生活,体验真实的生活,以此抒发真实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加真实、精彩。教师带领学生观察农村的山水田园风光,家乡一年四季的不同变化,有春天的乍暖还寒,夏的赤日炎炎,秋的丰硕果实,以及冬的白雪皑皑,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就地取材,描绘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和景色,发现其美感,激发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及对家乡的情感。这样教学,避免了学生胡编乱造,作文空洞无物以及套路陈旧等问题,还锻炼了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

第5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关键词:生活化理念;农村小学语文;教学

中国分类号:G623.2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因此,要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课堂与社会生活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课堂学习应该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学生能从中获得生活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并在这里体会生活的苦与乐,感受生活的悲与喜[1]。“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语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能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验情感,激发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演示、表演等活动都是再现生活的常用方式。

1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内涵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为此,我对小学语文的生活化教学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语文课程标准》根据语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强调语文课程的生活化,要求进一步密切语文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把语文学习的背景扩大到学生整个的生活世界[2]。

2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目前,教研活动虽然在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中已占一定的位置,但因具体实施中只强调以备课、上课为中心,忽视了每位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教研活动的范围限得太小,往往停留在就理论课上,缺乏从理论的高度上来审视教学,缺乏对教学过程的反省和探究,教研活动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教研组内创设一个既能引起每位教师热情,又能使他们通过教研探究全面提高教学素质的问题情趣,分析教学经验之间或理论与实际之间的矛盾等,探索“探究性教研活动模式”来顺应现代教学发展的要求。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拘泥于预先设定的固定程式,以知识代言人形象成了课堂的主宰,忽视学生的生命存在,忽视人的完整发展,过多地关注知识,过少地关注人的情感、态度、学习知识的能力和投入度,其教学模式一般为“告诉一接受”。学生主要在教师的带领下被动地学习,以听教师的讲解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主。教师常以自己的设计和思想去规范学生,教学活动基本上是按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进程一步步进行,学生不过是一出又一出教案剧的配角。教学的评价也是重结果而不重过程,价值取向单一,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的惟一标准[3]。

3生活化理念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把小学语文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实践能力。问题可以是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自主发现获得,也可以是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启发下获得;可以是语文学科内部的问题,也可以是和其他学科有关的问题;可以是单一性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问题;可以是单纯的语文问题,也可以是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问题。

3.1从理念上总体把握语文课程的生活化

语文教育脱离生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根本症结所在:它人为地割裂了语文与生活的天然联系,造成了语文教育内容的封闭和狭隘,教学过程的机械和呆板,教学目的的单一和浅俗。“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便是传统语文学习封闭性的生动写照。学生学习负担重、语文学习费时多且效率低,阅读,写作和语言交际等语文实际能力却不能应付一般需要,更缺乏现代人所具备的创新意识,便是这种教育所产生的后果。现代课程理念认为,学生利用自己经验学到的和教育者试图带给他们的一切,都是课程;凡是有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的活动及所能开发与利用的物质的、精神的材料与素材,都是课程资源,如图书、音像资料、网络资料、风俗习惯,文史掌故、时事新闻、自然风光、与众不同的人和事等。并且,学生作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首先接触的、而且接触最多的是生活世界,而不是科学世界。因此,学校教育不能和生活脱节,如果学校教育远离了生活这个大课堂,就意味着失去了课程的另一半世界[4]。

3.2课程目标应体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新课程所要求的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语文综合素养。要培养这种以促进入的发展为宗旨的语文综合素养,必须将语文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而以往的语文学习却往往与此大相径庭,孤立地学习拼音,孤立地“集中识字”,再把孤立的课文“支解”成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阅读,不重视引导学生运用生活体验领会文章的妙要;写作,不重视引导学生开发生活源泉,只在写法上做文章。其结果必然导致学习与生活的脱节。语文课程内容的生活化要求,在语文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上,不仅要使;艺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更应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语文的意识;不仅应关注学生现在达到的语文水平,更应关注学生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语文素养。

3.3教学内容应加强开放性,向生活拓展

语文教材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但绝不是惟一资源。另一方面,语文教材的内容本身都来源于生活,为语文教学内容向生活的开放拓展奠定了基础。“教室的四壁不应成为水泥的隔离层,应是多孔的海绵,通过各种孔道使教学和生活息息相通”。语文教学理应打破教室的壁垒,变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使学生联系丰富多彩的生活学习语文。

结论

总之,语文学习更是和生活息息相通、天然地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教育理应回归和顺应它与生活的联系,向广阔的生活开放,并且教师还要有意识地以语文课堂为轴心,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向生活的相关领域拓展,让语文学习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做到课内学习与课外生活紧密结合,使语文教学形成一个辐射型的整体网络结构。

参考文献:

[1]王丽霞.新课标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3,33:126.

[2]屈小萍.对小学语文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学周刊,2014,07:121.

第6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 建好农家书屋工程 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农家书屋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服务 盼“农家书屋”成为留守儿童的家 把农家书屋办成留守儿童的温馨家园 希望农家书屋成为留守儿童的家 图书馆关怀农村留守儿童的文化生活刻不容缓 农家书屋: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 农家书屋 乡村的文化粮仓 试论“农家书屋”的建设 浅谈“农家书屋”的建设 农家书屋的建设与发展 农家书屋建设的几点思考 试论农家书屋的建设 结对关爱活动丰富留守儿童课余文化生活 公共文化建设之农家书屋浅论 从农村留守妇女文化生活现状谈乡镇图书馆建设 基于农村文化公共产品供需的农家书屋模式解读 父亲的农家书屋 治理困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研究:以农家书屋为例 论基层文化设施农家书屋的建设实践与经验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法制网. 农村留守儿童缺失亲情关爱重庆市人大调研组建议完善配套政策破除体制机制障碍[EB/OL]. [2012-04-11]. http://.cn/bm/content/2012-04/11/ content_3487364.htm?node-20731.

[3] [英] 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M]. 连树生,译.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4] 中国科协,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纲[N]. 中国教育报,2003-02-14(7).

[5] 蔡璐,伍艺. 农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网络平台的构建[J].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2):203-206.

[6] 武渝生.“农家书屋”建设的重庆实践[J]. 重庆社会科学,2012(3):94.

第7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一、县级剧团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县级剧团在中国是一个庞大而又有着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基层文艺团体。县级剧团更是以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了解群众,了解农村,了解农民的独特优势发挥积极作用。它既是我们民族传统戏剧艺术的普及性载体,也是满足广大农民观众的娱乐生活需求,向农民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有效工具。为促进农村文化建设起着正确的引导和推进作用。

二、农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对物质文明满足的同时,对精神文明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标准也越来越高。根据浙江省百村农民文化生活调查:共选取了全省134个行政村,每个村随机调查了30位村民。在“最迫切的文化生活需求”一题中,设计了看戏看演出,健身锻炼,参加演出,上网等多个选项,结果提及率最高的就是看戏看演出。不论是文化基础薄弱的地区,还是文化生活较为丰富的地区,农民都传达出希望各级各部门多送戏下乡的心声。由此可见,县级剧团在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中是一支不可缺少的团队力量。一年一次的“三下乡”往往安排在元旦春节期间,也只是象征性的到农村转一转,个别地区由于文化阵地的退化,电视还是农民的主要“学习工具”,麻将扑克还是生活主要娱乐项目,甚至封建迷信活动,脱衣舞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相对广阔的农村天地“三下乡”惠及的只是小部分农村,很难满足广大农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为此,基层农民要求“三下乡”变为“常下乡”的愿望愈发强烈。

三、基层文艺团体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

为最大限度的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宁波鄞州越剧团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不局限于经典传统剧为目的演出,更注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结合不同阶段开展形势任务教育。通过越剧表演,越剧小戏,音乐快板及综艺节目等形式,使人们在娱乐的同时得到教育。

1、基层文艺团体要准备好农民喜爱的、有教育意义的文艺节目

宁波鄞州区委宣传部主办的鄞州区和美家园“幸福快车,欢乐新村”文艺巡演中,剧团精心组织以文化直通车形式为农村人民送去旨在宣传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丰盛粮食。剧团先后排演了宣传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音乐快板《八荣八耻记心上》;针对社会不良风气的现代剧《碧玉簪,劝赌博》;纪念越剧百年诞辰,以越剧百年发展史为内容的戏曲流派练场《百年越剧颂》;通过梁山伯回家路上的所见所闻反映鄞州农村巨变新风貌的越剧表演《新十八相送》;以借古讽今的方式,通过剧中人物浪荡公子几经坎坷,终于改邪归正的古典越剧《望儿坡》;反映了鄞州文化名人爱国爱乡的赤子情怀和挚爱艺术,热爱和平的心路历程的越剧《藜斋残梦》;讴歌鄞江它山堰治水英雄王元玮清正廉洁形象的《洪涛奇情》,在诙谐幽默中阐释“肃贪”为主题的《富贵荣华》;又以亲情为主题,好人有好报的悲喜交加的《一缕麻》等剧目。这些借古讽今,寓教于乐,以情晓理,情感交融,紧扣时代脉搏,弘扬主旋律的剧目,演出所到之处,盛况空前,场面十分感人。所谓“炮炮打响”。

2、基层文艺团体需要广泛加强文艺巡演

宁波鄞州越剧团紧紧围绕农村文化建设,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培养扶持乡镇,农村业余文艺团体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在2007年国庆节鄞州首届群众文化艺术节期间,越剧团还选派艺术骨干帮助指导钟公庙镇,姜山镇,张家潭村等业余文艺团体的演出工作。2008年鄞州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新光大舞台”演出活动。越剧团计划给邱隘镇文艺小分队,咸祥民乐队,下应甬剧团,横街文宣队等二十几个文艺团队派出一位联络员,为他们提供优质艺术指导服务。这些文艺团队届时将陆续在每月月底的鄞州区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星光大舞台”演示活动中亮相,繁荣农村文化事业。

四、结语

总之,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必须有艺术文化的支撑。专业艺术剧团是优秀文化载体。以送文化,种文化的行动,满足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体现着“文化为人服务”的宗旨。县级剧团以其所处的特有地位,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是党的政策的传播者,是文化惠农的实施者,构建和谐农村的参与者,推动和繁荣农村文化市场的光荣使者。基层剧团,在今后的道路上,需克服困难,加强管理,规范办团,政策鼓励,支持发展,资金扶助,出好戏,出精品戏,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力争使基层剧团在艺术质量和管理方面全面跨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曾庆玲.实施农村文化工程丰富农民文化生活[J].群众,2009/03.

第8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推进“管办”分离,将工作重心从办大节庆文化转移到发展农村文化、基层公益性文化上来,让更多的基层群众享受文化成果。出台具体的实施办法,将农村文化建设的方向、任务、内容、要求等指标进行细化。健全工作机构,强化人员培训,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和完善培训机制,加强农村业余演出队、业余电影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农家书屋、农村义务文化管理员等业余队伍的培训,努力建设一支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群众社团为补充的新农村文化工作队伍。要采取奖罚并用,根据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状况,定期开展评比表彰活动。同时,定期对农家书屋、文化站等文化阵地建设实施督查,发现问题,限期改正,对造成阵地流失或长期不能有效组织好阵地活动的单位予以批评。(4)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富起来的农民一方面迫切需要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另一方面能够满足农民需要的文化活动少之又少,只有培养农民自己的文艺力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民文化生活。一应该加强阵地建设。建好村文化室、图书馆、电影院和各类文化特色户,使农民的文化活动有场所有器材。政府要对购置的电脑、图书、文化用品器材提供一定财力和物力支持。二要加大对农民文化的培训力度,壮大文化艺术骨干队伍。组织培训班,使他们成为农村文化骨干,成为农村文化燎原的火种。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民文化活动,在农

浅谈对活跃农村文化的一点思考三是多送法下乡。农民朋友现在最缺乏的就是知法、懂法,多搞些法律知识讲座,并结合农民、农村中的实际情况来宣传法律,这也是农民最需要的。如果在农闲时经常能做到以上这“三送”,那么农村的文化生活肯定能活跃和丰富起来。

(2)突出公益性质,完善投入机制

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积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快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重点文化设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特别是广播电视‘村村通’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家书屋建设,努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由此可见,中央政府对繁荣农村文化、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高度重视。因此,要加大保障力度,使农村文化事业经费的增长随着经济的增长逐步提高,要把农村文化经费纳入各级政府特别是乡镇(街道)政府的预算管理,建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群众享受”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把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宫、文化室的硬件建设列入各地新农村建设规划,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对文化站、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和正常运行费用,列入政府建设计划和财政预算,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和优惠。把繁荣和活跃进农村文化生活,加强农村文化市场管理,净化农村文化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做到工作重心下移、文化资源下移和文化服务下移,努力维护和实现农村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用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占领农村文化阵地。

(3)转变政府职能,完善考核体系。

第9篇:农村文化生活范文

一、当前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甚至滑坡,主要原因是一些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投入不足、组织不力。长期以来,一些地方政府基层干部思想上文化意识弱化,存在经济“硬指标”、文化“软指标”的模糊观念,对文化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和谐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致使农村文化建设列不上地方的发展规划,挤不上财政支出项目,原有的公益文化资产流失,阵地萎缩,队伍不稳,农村文化机构形同虚设,有的地方甚至瘫痪。

农村文化生活贫乏,难于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一些偏远贫困自然村,农村文化土壤荒漠化,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活动场所和配套设施不到位。农民群众没有场所可以开展文化活动,没有文化活动可以休闲参与,缺少获知信息的平台,他们的精神生活显得十分匮乏。物质生活的丰富亟须精神生活的跟进。健康的文化活动不开展,低俗的东西必然乘虚而入。同时,由于缺乏正确的思想指引,某些农村也成了赌博、迷信等不良陋习的温床,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污染了社会风气,也影响了农村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因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刻不容缓!

二、培育农村文化土壤,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路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离不开农村文化建设。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今,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农民依然守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方式,很多地区的农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很难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也与日益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相适应。怎样让文化的清泉流进农村,如何使农村这片文化荒漠尽快向文化绿洲转变?笔者认为,必须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1.首先要认识到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要的是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与时俱进、适合新农村建设科学发展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科学的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够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

2.加大投入,推动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毋庸置疑,政府保证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仍是农村文化健康发展的基础。各级政府只有把文化建设纳入农村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之中,纳入财政预算,建立刚性、长效的投入机制,才能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同时通过积极的政策鼓励、引导,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渠道投入,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厦门市在“十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补助经费,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区、镇、村也相继规划、兴建、启用了一批功能全、设施强的文化设施。厦门市体育局投入引导资金200万元,在全市农村实施了“村村篮球场计划”,新建篮球场96个。湖里区先后投资6000多万元建成了区文化活动中心及6幢镇、村级文化中心大楼,10座老人俱乐部,40个篮球场。

3.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积极健康发展

农村文化工作队伍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力量。农村文化能否得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建设和稳定、充实这支队伍。乡镇要建立健全的文化站(文化服务中心),配齐专职人员,稳定文化工作队伍。要大力发掘社会人才,培养文化骨干,建立一支扎根基层、融于群众的农村文化协管员(文化义工)队伍。另外,还要建立文化人才下乡制度,加强对农村文化队伍的培养。如厦门市建立村级文化协管员队伍,每个行政村配备一位农村文化协管员,制定文化协管员管理办法。厦门市文化馆专门下基层举办农村文化协管员培训班,对他们进行岗前培训,让他们在农村文化工作中发挥作用。通过强化“软件”建设,保证各层面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保障农村文化工作的积极健康发展。

4.文化部门下乡“种文化”,培育农村文化生长点

每年新年前后,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在全国各地的农村如火如荼地开展,热潮不断。送演出、送电影、送书下乡确实活跃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但为使农村文化可持续发展,应把“三下乡”变为“常下乡”,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

培养农村文艺骨干。农村的文化活动应由农民唱主角,应培养更多的农民艺术家,把农村本土艺术发扬光大,这样才能使农村文化永葆活力。要充分发挥散布于广大农村的“本土艺术家”的积极性,这些活跃在农村民间的文艺人才,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他们的艺术修养直接来源于农村,在地缘上和情感上与农民有着天然的相通性。培养和激励“本土艺术家”,不仅可以保护大量的民间文化,让民间文化发扬光大,还可以活跃广大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如厦门市同安区有一批地地道道的农民,执著地爱着农民画。于是,同安区文化馆美术干部经常下乡对他们进行辅导,培育出梁金城、柯朝汀、王其仁等一大批农民画家,同安区也因此而发展成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同安农民画不仅培育了农村文艺骨干,活跃了农民文化生活,同时丰富了农村文化内涵。

培育农村文艺队伍。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既需要上面送文化下乡,更需求培育农村本土的文艺队伍。如厦门市文化馆每年开展的文化下乡活动,虽然起到了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但没有根本解决农村艺术活力与生机问题。从今年开始,侧重对贫困农村业余文艺团体进行扶持以及对文艺骨干的培养,激发农民群众的艺术天赋和潜力,提高他们参与艺术活动的热情。在“文化下乡”慰问演出中,采取了与当地农民联合演出的形式进行,演出以当地农民准备的节目为主,文化馆派人进行指导并组织示范节目参演,提高当地农民的艺术水平。又如厦门市翔安区新圩镇金柄村的农民喜爱民间舞蹈,厦门市文化馆舞蹈干部下农村对当地农民进行舞蹈培训,帮助他们组建拍胸舞表演队伍。文化馆还拿出资金为表演队制作音乐、服装、道具,使这支由农民组成的民俗表演队伍扎根在农村,活跃在农村,在农村土壤里发展壮大。

开展文化艺术扶贫。各种文化扶贫活动对于满足农民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文化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如果能把文化扶贫工作与农民自发的文化活动结合起来,更有益于活跃农村的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的文化需求。如福建省艺术馆倡导开展“艺术扶贫实施工程”,厦门市文化馆作为“艺术扶贫实施单位”,将“艺术扶贫实施工程”作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到偏远农村对贫困学校师生和普通农民进行艺术培训:派出专业老师到钟宅村小学进行音乐、舞蹈培训;到前场村进行曲艺艺术指导;对翔安区新圩镇民俗表演队、农民管乐队、新圩中心学区的音乐、舞蹈老师及学生进行辅导培训;帮助组建农村民俗表演、曲艺表演等队伍,为农村培训了一批批文艺骨干,促进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5.营造农村文化氛围,开展农村特色文化活动

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运用导向机制,创造良好的农村文化氛围。在农村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以下两点:一是继承传统优秀的民俗文化,如民间艺术、传说故事等。这些看似微乎其微的文化艺术,却能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人、影响人、塑造人,在一定程度上维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二是用先进的文化破除人们生活中残存的封建文化和陈规陋习,扩大先进文化在农村的覆盖面,增强先进文化在农民生活中的渗透力。

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让农民在参与文化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提高文化科学素质,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有活动才有凝聚农民的吸引力。通过文艺调演、文艺大赛等多种形式,开展具有农村特色、农民喜爱的文化活动,使农村文化活动搞得热热闹闹,把农民吸引到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来。如第三届厦门市群众文化艺术节举办了“农民歌手大奖赛”,在全市农村掀起“村村有歌声”的热潮。厦门市海沧区举办“温馨海沧”农民唱好歌活动,参赛歌手都是自愿报名的农民,歌手赛在全区15个行政村(居)轮流举行,走遍全区各个村落,所到之处深受当地农民的热烈欢迎,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前所未有。由此可见,这种活动对接了农民的文化需求,给农民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使农民成为文艺活动的主角,提高了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通过这些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不仅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还可以将先进文化“常驻”于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