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苏教版语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材为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的看法。
一、说教材
(一)横向看教材
1、体裁多样化。本册教材安排的习作内容,不但有记实性的作文,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写一个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有想象作文,还有“按新闻报道的方法,写一次体育比赛或学习竞赛”等等,让学生有耳目一新之感。
2、内容生活化。教材内容努力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鼓励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素材”。例如:“写自己身边的小能人(可以是语文、数学、体育、艺术等学科成绩优异的同学,也可以是电脑、制作、发明等方面的能手)”。小能人就在自己的身边,他(她)和自己朝夕相处,自己对他(她)了如指掌。
3、培养观察能力。重视观察能力的培养是写好纪实作文的基础和前提,不论是写人、记事,还是写景都离不开细致的观察。习作教材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观察习惯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例如,《习作1》指出“《二八月,看巧云》的作者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二八月的云巧在形状和色彩这两个方面。”告诉学生要经常观察,长期观察,养成观察习惯,才能有较大的收获。还告诉学生“观察时注意自然现象的变化,善于比较”。习作4的例文《龟山汉墓参观记》,作者就没有对整个参观过程中看到的景物一一介绍,而是重点写了甬道、歌舞厅、排水沟。这也是在告诉学生:观察也要突出重点。
4、激发想象能力。《课标》指出:“在习作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习作7:“月缺月圆”是怎么回事呢?课文《望月》中的小外甥说,月亮是天的眼睛,它每个月都要睁大了看人间一次,困了,就要闭上。这是多么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呀!
(二)纵向看教材
1、学生的习作逐渐由“扶”到“放”,例文减少
苏教版教材提出“从模仿起步”,从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本册习作教材七次习作只有5篇例文,重视学生习作逐渐由“模仿”到“借鉴”,由“扶”到“放”的循序渐进过程。高年级学生,既注重引导学生多方借鉴主题单元中的“范文”信息,相似激活;又重视仿效“例文”,由扶到放。
2、用了相似话题重复出现,逐渐提高习作要求的方式
教材采用了相似话题重复出现逐渐提高习作要求的方式,让学生在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习作练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与表达能力。
3、采取长线与短线并重的方式。
a.长线结合:学习书面语言,是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语言的过程。学生通过熟读、背诵课文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经验……坚持下去,范文里的规范语言就被吸收进来,丰富原来的认知。
b.短线结合:教材根据课文的内容或者表达方式,安排了随学随用的小练笔。例如:学完第三课《早》后让学生小练笔,写一处场所;同时第四单元习作安排写参观游记。
二、说建议
(一)习作素材
1、充分利用好习作教材资源。
尽管我们经常听到“不是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教”这样的说法,但毫无疑问,教材是教学最重要的凭借,是最好的教学资源。
2、仅仅依靠教材是不够的,尽管教材是精品,就像人生活一样,不但要品,还要吃一些粗粮、蔬菜等。习作教学也要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学生的写作空间。
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写作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乐于习作的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习作。科技活动,体育活动,读书活动为作文提供了不错的素材。养蚕、护蛋、简单易行的小实验,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一把。
(二)习作方式
除了单元习作、日记和小练笔,专项小练习的方式也很值得一试。专项小练习要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储备,培养 “得心应手” 的能力,将存储于胸的话语,按照常见的表达方式转化成文从字顺书面语言的能力。
专项小练习主要特点就是,缩小习作练习范围,降低习作难度,缓和学生心里的抵触情绪。1、把字数的规定降低,上学期的《恐怖作业》《吹气球》《猜字谜》要求150字以上,大多数都在300字以上。2、突出专项训练。例如专写心理活动。
(三)评价
二、读一读,把它们送回家。(15分)
ɑn y inɡ u re qiu w bi j zhi er s yu p ie
声母:
韵母:
音节:
三、给下面的音节标上第三声的声调。(3分)
ɡuo shui jiɑ dɑo qiu xiɑn
四、看图、选音节、写下来。(16分)
dú shū qì qiú huā ɡǒu chēlún
lǎo hǔ yuè liɑnɡ nào zhōng xiān hè
五、照样子、写一写。(6分)
例:ɡ—ǔ(ɡǔ) chá(ch)—(á)
j—ǚ( ) dùn( )—( )
l—iù( ) què( )—( )
sh-u-ānɡ( ) juān( )-( )-( )
八、把汉字和拼音连起来。(10分)
xínɡ 卧
shí 弓
wò 行
ɡōnɡ 龟
ɡuī 食
chuánɡ 座
zhōnɡ 钟
tínɡ 餐
一、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特点
苏教版古诗词教学突破了高中语文的局限性,拥有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在素材的选择上不仅收录了经典,也根据新课程的要求对具有强烈时代气息的创新作品进行收录,并且提供了开阔的自主学习空间,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整体的提高,学习能力也得到增强。
苏教版古诗词教学对语文教材进行了补充,为高中语文提供了强大的教学资源。苏教版古诗词对语文教学特征进行了统一,要求学生不仅对古诗词的基础知识进行掌握,对古诗词的文学艺术性也要有更多的关注,还要重视经典作品所保护的情感和内涵,进而在教学中收获审美体验、提供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苏教版古诗词教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写作实践、文本研习以及积累与应用。对学生鉴赏古诗词、品评古诗词起到了引导作用,让学生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思想和语言魅力,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拓展。同时兼顾鉴赏古诗词的鉴赏术语和鉴赏知识,使学生的古诗词知识得到积累,并与实际的现代生活相关联。通过了解学习古诗词所具有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在实际的生活中得到应用。
二、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问题和原因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对于古诗词并没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兴趣不高自然也就没有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含量,阅读的范围也比较有局限。没有学习兴趣就会缺乏阅读热情,以古诗词作为爱好去阅读、鉴赏和学习的学生很少,很多教师也是应教学要求才去阅读古诗词的。缺少对古诗词的热情,高中语文的教学形式就不能达到多样性创新性,学生和教师没有更多的对话,也就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为缺乏。受到高考的影响,很多学生认为学习古诗词是没有必要的,高中语文教师也难免会为了应付高考而进行教学,学生和教师都缺乏对阅读及背诵古诗词的意识。为了高考可以得到高分而进行的教学是生硬的,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学生在古诗词教学中也就缺少了对美的发现能力和鉴赏能力。学生对古诗词所具有的美领略不到,自然对作品中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不深,也就表达不出情韵以及古人的情怀感受,整体的语文素养也就得不到提升。
三、苏教版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策略
(一)意象教学
所谓古诗词中的意象,是指诗作中客观物象经过创作者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的艺术形象。“象”是作者通过对事物、情景描述中含寓的“情”,是通过对“情”的流露来表达自身的“志”,故“象”是情志的结合。那么抓住古诗词中的“意象”来展开教学,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将会更有效。
例如在欧阳修的《踏莎行》中: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髻。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在此文中,侯馆和溪桥点明了征途,对一个事件的地点做出了描述,梅残柳细则对时令作出了说明,同时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痛心流泪,是写“行人”的愁苦之象,其有具体的时令和地点,是实象所在,也有行人离愁之情寓于其中,虚实结合,情景相融,特别是“行人更在春山外”这一句,把情景相融一体,将客观和主观世界通过此句展现,是“景”的一种升华,更是“情”的升华。故此,在古诗词的教学中,要注重“意象”教学,要先把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实景作具体讲解,然后再对作者的“情志”作分析,最后把整篇文章情景结合、妙语之处指给学生,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诗学素养。
(二)古文新意教学
古文新意教学一般针对于古诗词中意象较为模糊的作品来展开,故而可以在尊重原作品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去对诗文中的意象进行解读,这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诗文探究能力。
例如在李商隐的《锦瑟》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在此诗中,诗文的内涵意象较为模糊,因此,学生可以借用自己的人生阅历去理解诗文中所展现的画面、所表达的情志,让学生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诗文理解,不应以教师对文章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认知观点。如果学生能够对自己的理解自圆其说,无论学生的观点正确与否,其都是教学成果收获的一种表现。
(三)多角度切入教学
下面就选修教材的内容要素与使用现状研究述评如下。
一、具体模块内容要素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模块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内容、语文教育的特点和要求、教师的教学需要、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以及语文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来确定的。近年来,针对选修教材,从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直至现当代名篇名著都出现了一些研究成果,不过,对各模块的研究并不平衡,其中讨论较多的是以下几个模块。
1.《唐诗宋词选读》模块
卢俊阐述了《唐诗宋词选读》中的“导言”部分设计特点。《唐诗宋词选读》中,“导言”是从诗歌史的角度,以优美的语言点出本专题的意蕴或鉴赏重点,能够调节学生的欣赏情绪,并有利于学生初步形成唐诗宋词“史”的观念。①
于扬对《唐诗宋词选读》中的插图进行分类与评价,在肯定其丰富性的同时,指出了插图存在的不切实际、随意性强、简单浅显等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增加贴切的诗意画、词意画;仔细斟酌人物画像;增添一些书影;每章前附图要慎重;推敲摆布位置;适当尝试“留白”与“补白”等。②
2.《唐宋家散文选读》模块
黄厚江对《唐宋家散文选读》的选文系统进行分析,总结出两大优点:(1)选文兼顾八家,风格多样。既大体符合家各自在散文史上的地位,又不拘泥于学界的分类,同时考虑到与必修教科书对有关作者已有选文的互补。这样既便于对这些散文大家有一个全貌的了解,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阅读到风格多样的一流散文。(2)选文文体丰富,别具一格。唐宋家在以散代骈的同时,还用心于对各种文体的改造和创新。如韩愈的赠序,形式不拘一格,传记则融传记、寓言、传奇小说和杂文于一体。而柳宗元对寓言和山水游记,欧阳修、苏轼对赋体散文,都有开创性的发展。比较全面地接触和学习我国古代散文的各种文体, 是这门选修课程相对于其他同类选修课程的明显优势。③
3.《现代散文选读》模块
冯为民认为选修教科书中的“资料链接”可视为是对新课标有关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理念的形象诠释。《现代散文选读》的“资料链接”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对不少一线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关注度、重视度不够的有效矫治。它充分体现了选修课程“个性化”特质,具有开放的态势和多元的风格,有较大的选择空间,为高效的“教”和实实在在的“学”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④
高中阶段选修教材存在的瑕疵。陈兴才认为语文教材选编在重视选文品质的前提下必须重视便于教师讲授和学生接受的学情,而《现代散文选读》的选文却呈现出基于选编者个人喜好与情感体验,忽视教师与高中学生阅读需求的“强体验”与反经典倾向。这两种倾向不仅削弱了教材的可读性与耐读性,还影响了语文教材的文化价值传承功能。⑤
4.《〈红楼梦〉选读》模块
认为《〈红楼梦〉选读》注重介绍红学界的研究成果,如在第二部分的“解读举隅”以及第三部分的“资料链接”部分,编者列举了一些红学界专家的研究成果,而这些内容占了本书一半以上篇幅。此外,这本教科书图片较多。在开头彩页部分,分别列出甲戌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书影,以及主要人物的画像,还有《大观园图》。在每一部分的大标题之下,都有一幅题有“通灵宝石,绛珠仙草”的插图。为帮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红楼梦》,在第一部分有三张“红楼图表”,均是来自周汝昌等红学家的著作。大量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以及丰富恰当的配图,对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红楼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⑥
5.《短篇小说选读》模块
认为《短篇小说选读》注重引导,而非知识积累。每单元的导读,只有简短的几百字,对单元主题作提纲挈领式的介绍,而不是把文学知识都编写进课本。该模块的选文难度较大,虽然不乏莫泊桑的《项链》和冯骥才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这样易懂的选文,但大部分选文相对高中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而言,是很难理解的。此外,这本选修教科书在设置思考练习题的时候,过分强调学生读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忽视了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很多课后思考题采用的是“为什么”“谈谈你的看法”等提问方法,而没有具体引导学生如何去鉴赏小说。⑦
6.《中外戏剧名著选读》模块
宗华认为《中外戏剧名著选读》模块在内容要素上存在两个问题:(1)教材选文、材料等不具代表性或不当。如“舞台上的时空”专题选入的《茶馆》,在结构上,与狭义的开放式结构有一定距离,现在人们一般采用的是顾仲彝先生的提法,将《茶馆》归类为人像展览式结构。(2)教材“资料链接”“活动・探讨”“名著推荐阅读”部分的材料、练习题和名著推荐等与其所在专题的中心结合得不够紧密。如“寻找与等待:现代派的新突破”专题,它后面的“资料链接”没有紧扣“寻找”和“等待”这两个主题来选择材料,仅仅在空泛地介绍《青鸟》和《等待戈多》两部剧作的写作特色和文学价值。⑧
7.《写作》模块
陈卫华认为《写作》“走进现场”、“活动体验”、“写作实践”、“资料链接”这四个板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联系,构成了一个循序渐进的写作实践过程。每一个板块都有文章阅读并配以思考题,将写作知识、范文例文和写作练习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读读、想想、写写中学习写作知识,通过实践获得写作体验,通过感悟提高写作能力。教材重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为写作实践提供了有效操作的平台。⑨
8.《〈史记〉选读》模块
朱兵指出为了使学生在体验“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经典阅读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善于探究问题的良好思维习惯,《〈史记〉选读》的编者在课文旁作了精心的注解。这些内容丰富的注解,或是详尽的译文,或是批注,或是名家的评点等等,为帮助学生理解选文内容,深入分析文本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艺术特点等作了有益的尝试。⑩乔德平则认为《选读》所选课文大致涵盖《史记》“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是原典教学的极好教材,但是也存在一些瑕疵,如注释有立说失据、望文生义、当注不注等问题。???
二、使用研究
教科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教科书的使用研究对于改善教师教学质量和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具有重要影响。在搜集到的研究成果中,有很多是广大一线教师和课程教材研究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所做的使用现状分析和教学经验总结。
1.使用现状研究
对于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使用现状,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分析总结出了教科书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毕晓祥指出,实际上众多学校的选修课的设置安排上均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单方选择设置选修课程,不够合理,难以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难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大部分学校不会考虑多角度设置课程,而更多的是从高考的角度来选择。高考语文卷上考什么样的题目,就设置什么样的选修课程。据一般调查,各学校选修《选读》和《唐诗宋词选读》的比例最大,而选修《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和《现代诗歌选读》的比例最小。大部分的选修教科书被束之高阁。此外,选修课程课时安排不合理,选修课程未按规定开足,难以丰富学生的人文底蕴,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陈亚认为选修课实际的教学受到现实的制约:(1)教师因为高考的限制而放不开手脚,既然是高考要考的,就必须确保万无一失。刻意用考点复习的方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2)教师课程理论知识的欠缺和专业知识的薄弱影响了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语文选修教师资源与学生需求之间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如何化解这对矛盾将成为一个新的难题。(3)苏教版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还是比较重的,但是开设时间不足一个半学期。这样安排较为仓促,学生很难高质量的完成选修课内容的学习。此外,集中时段开设的选修内容不一定能够与必修内容衔接紧密,可能会导致选修与必修内容之间的断层。(4)学生在对选修课选择上,普遍存在功利性。在班级编排上,也存在学校排课难、课程开设难、教师监控管理难的问题。(5)在学生评价方面存在模糊化、简单化、人情化、随意化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很多研究者为了选修课程能够更有效地实施,从不同层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1)对教材编写者而言,应当精简和重组教学内容,适当减少选修模块数量。结合高中学生学情,编写一些趣味性和实用性兼顾的教科书,还要注意选修和必修教科书的衔接问题。(2)学校层面,一方面,学校应当灵活地设置语文选修课程,跳出高考的圈子,加大经费投入,挖掘课程资源,建立起有自身特色的语文选修课程体系。既给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来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又便于学校教学的管理实施。另一方面,应当加大语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力度,努力提高语文教师素养,保证选修课程质量。(3)对教师而言,既要不断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又要不断探求与选修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要避免教学的学术化,不以传授系统完整的学科专门知识和理论为重点,而要立足于语文活动,致力于实际的应用。要充分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培养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其个性化的发展,全面提高其语文素养。(4)学生应当重视选修课的学习,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选修模块。在具体的学习中,应当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体验、合作和探究。
2.教学策略研究
语文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教学一线的中学语文教师除了对教科书使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之外,还结合高中语文选修课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运用一定的课程与教学的理论提出了相关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在16个模块中,《唐诗宋词选读》和《选读》这两个选修模块在具体的教学实际中几乎成为了必修,很受重视。因此,在教学策略的研究中,大部分教师还是侧重于这两个模块,对其他选修模块关注较少。
刘敬珍结合自己教学《唐诗宋词选读》模块的实践经验,探讨了根据诗词的特点用不同方法导入新课的问题。包括以评论导入高屋建瓴,以诗词导入温故知新,以历史背景导入有理有据,以故事导入激趣生情等方法。???刘敬珍还通过分析教材内容并结合教学实践案例,从拓展背景知识、拓展相关诗词和拓展教学渠道三个角度探讨了《唐诗宋词选读》拓展性教学的问题。???司庆强在实践研究中构建了《唐诗宋词选读》对话生成的“一体双翼”教学策略,即以课堂教学资源优化为主体、唐诗宋词“再创作”为左翼、文本选编为右翼。???
张翼对如何进行《选读》的有效教学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一定要重视经典名篇和课文的诵读和背诵指导,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要善于创设情境,吸引学生,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体验,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活动成为他们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张敏尝试了四个层面的指导阅读方法,即分别从文言文的角度,史传文的角度,文学作品的角度和研究性阅读角度来分析教材中文章,简称“立体教学法”,从而促进学生从传统的文学文本中最大限度地吸收营养,达到有效积累的目的。???石群英认为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是激发和保持学生积极、强烈的探究欲望,实现课程价值的重要手段。于是他在《选读》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了五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研习鉴赏式、拓展探究式、活动体验式、论文指导式、氛围营造式。???黄艳在教学实践中意识到,尝试编演课本剧是一种有利于引领史记文言教学走向互动,走向生活,走向智慧的理想的教学方法。她将课本剧编演的过程分为教师激趣――学生编剧本――学生排演――师生互评四个步骤,并对每一步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三、几点思考
经过本文的梳理,我们不难发现研究者们主要运用了调查研究、比较研究、经验总结、内容分析等方法,研究视角有内容和使用研究,也有编写理念、体系结构研究等。研究者们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这套教科书,既能客观地指出它的特色所在,又能保持一种怀疑和批判的态度,揭示它各个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毋庸置疑,这些研究对于苏教版教科书的不断完善和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推进和深入是功不可没的。然而,细究这些研究成果,我们认为,学术界对该教科书的研究还存在盲区。
1.对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理论建设欠缺
1996年,国家教委印发《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首次规定“普通高中学科类课程分为必修、限定选修和任意选修三种方式”。2003年,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但到目前为止,对语文选修课程设置及教科书编制的相关理论研究还很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语文选修教科书编制的质量和研究的水平。
2.对语文选修教科书的实践研究不均衡
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人们的注意力多集中在语文选修教材与教学的实践层面的探讨上。然而,我们也不难发现,由于受高考和学校选修课程设置的影响,目前对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研究并不均衡。在苏教版16个选修模块中,古典诗词、现代散文、文言名著为主导的模块无疑是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是研究的重点。而其他模块的相关研究有的屈指可数,有的则被忽略,如《现代诗歌选读》、《新闻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当代语言学习》和《实用阅读》这五个模块没有研究者给予关注。
3.语文选修教科书研究者之间的合作较少
从研究人员组成来看,多为个人的研究,其中在校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占了一定的比重,缺少集体的研究,特别是课程教材开发与研究人员、教研员与一线教师之间的合作研究。
在总结和反思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科书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之后,我们更真切地感到教科书的编写着实是一件艰难又复杂的工程,同时,我们也深信经过教科书编者、教研员和一线教师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教科书一定会日趋完善。
注释
①卢俊:《浅析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教材设计特点》,《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年第2期。
②于扬:《让画意与诗情相得益彰――谈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的插图》,《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③黄厚江:《领略古代散文的美丽风景――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宋家散文选读〉编写思路及教学建议》,《古典文学知识》,2006年第4期。
④冯为民:《谈谈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中的“资料链接”》,《中学语文教学》,2008年第9期。
⑤陈兴才:《从“强体验”看语文教材选编的反经典倾向――就苏教版高中〈现代散文选读〉教材与编者商榷》,《语文教学通讯》,2011年第2期。
⑥⑦:《高中语文选修课小说部分教科书评价研究》,华中师范大学,2012。
⑧宗华:《〈中外戏剧名著选读〉内容评析》,《新语文学习》,2010年第6期。
⑨陈卫华:《苏教版〈写作〉选修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现代语文》,2012年第1期。
⑩朱兵:《关注“旁注”――苏教版〈史记选读〉教学建议》,《教学与管理》,2011年第8期。
???乔德平:《关于苏教版〈史记选读〉中的若干问题》,《文教资料》,2012年第3期。
???毕晓祥:《论如何有效设置高中语文选修课程》,《科学大众》,2011年第3期。
???陈亚:《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开设现状研究》,《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刘敬珍:《〈唐诗宋词选读〉导入探究》,《文理导航(中旬刊)》,2011年第11期。
???刘敬珍:《〈唐诗宋词选读〉拓展性教学尝试》,《科技视界》,2013年第7期。
???司庆强:《“一体双翼”:〈唐诗宋词选读〉对话生成的教学策略》,《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2010年第1期。
???张翼:《浅议如何进行〈史记・选读〉的有效教学》,《文教资料》,2011年第19期。
???张敏:《〈史记・选读〉的立体教学法尝试》,《新课程》(教研版),2010年第7期。
???石群英:《〈史记・选读〉》多样化教学方式例谈,中学语文教学,2007年第11期。
一、 回归教材研读考纲,复习基础知识
很多高三学生在高考语文复习的时候都会感到无从下手,需要复习的知识点太多,一时间找不到头绪。针对这样的情况,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制订明确的具有针对性的复习计划,从而提高学生复习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回归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蕴含的知识点,加强对语文基础知识的复习,尤其是名篇名句的默写和文言文的理解等。无论高考语文题型怎么变换,只要掌握扎实的语文基础,就一定可以轻松面对。
苏教版语文教材在课文选编上进行着不断的尝试和改进,所选课文都具有鲜明的代表性和知识性,对高中生学习语文知识具有引导作用。在语文高考复习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研读高考考纲,考纲是高考语文复习的依据,也是对苏教版语文教材知识点的深度归纳。在研读考纲时,教师不仅要关注高考语文的考试范围和新增内容,还要关注高考语文的各种题型及命题走向,让高中生可以灵活开展语文复习。
二、 重温历年高考真题,明确命题方向
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历年高考真题,带领学生重温历年真题,让学生有效把握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命题方向等,增强学生的语文解题能力。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近三年的本省高考语文真题和一些有价值的外省高考语文真题作为学生复习的重要材料,来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便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找到提升自身语文水平的有效方式。
尤其是在高考备考的最后阶段,学生心理压力大,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做好心理辅导工作,帮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调整状态,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教师可以将做语文高考真题的时间调整到每天上午,这样就与高考语文的考试时间相仿,可以促进高中生合理调节生物钟。在高中语文复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纠错本,将做真题时易出错的知识点记录下来,并经常翻看,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有利于避免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再次出现。
三、 培养阅读习惯,拓宽写作思路
高考语文复习要注重阅读训练,学生不仅要全面阅读语文教材,还要阅读与高考有关的各类文章,包括现代文、文言文等。只要高中生在语文复习的时候突出重点,发挥自身的优势,一定可以提高语文成绩。
首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深入阅读苏教版语文教材,扫除字词以及语文知识结构的障碍,查漏补缺,训练他们的知识归纳能力,提高语文应用能力。在阅读语文教材时要着重体会语音知识、文学常识、修辞手法、标点知识、写作知识、文言知识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语文教师开展全面复习,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语文学习的头绪。
其次,教师还要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文章。比如阅读现代文不仅可以提高语感,增强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还能够增加高中生的写作素材,形成运用文中语言材料组织答案的能力;阅读符合高中生认知水平的文言文,有利于提高高中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文言文语感。而且高考语文试卷考查的知识点大多是开放性的,并不是孤立的,所以高中生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语文知识专题复习,重视模拟考试
对于高三学生来说,高考已经迫在眉睫,但是在复习的时候仍需要把握系统性和合理性原则,不可胡子眉毛一把抓,要灵活运用各种语文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语文高考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专题复习,按照专题进行详细的讲解,以达到全体学生共同进步的目的。在进行专题复习时,教师要充分结合苏教版语文教材,根据语文学科的考试特点和近年来的试题特点,选择有层次性的训练内容。
同时,教师还要提高学生对语文模拟考试的重视程度,让他们把每一次模拟考试都当作高考。很多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复习时总是喜欢题海战术,这样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会让学生反感。因此,教师要尽量做到精讲精练,大胆舍弃无用的复习资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跃起来。对学生来说,必须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毅力,勇于面对高考,自觉去学习语文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班级共有学生60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学生取得了一些进步,如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等方面。但二年级学生学习成绩两极分化严重,后进生面大,在书写、学习品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缺陷。另外,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差,势必会影响整体水平的发挥,所以,尽可能转化后进,提高先进,发展后进是本学期重点。
经过一学年半的学习,学生已都能较熟练地掌握汉语拼音,能正确拼读音节,能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能按汉字的笔画、笔顺、偏旁和结构分析识记字形,初步学会结合词语理解词义,能运用学过的词语造句说话,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听说习惯。能正确朗读课文,但距离感情朗读还有一段差距,能认识自然段,认识句号、逗号、问号、叹号等标点符号,初步学会写铅笔字,写字姿势基本正确,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执笔方法不够正确。
二、教材分析:
三、本学期主要工作目标
教学内容方面:
1、复习巩固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
2、认识450个汉字,会写388个生字。认识的字能读准字音,结合词句了解意思,不作字形分析,不要求书写。要求会写的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意思,正确书写,练习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生活中自主识字。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会使用音序查字法,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4、喜欢阅读,对阅读有兴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的课文和自己喜欢的课文片段。
5、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主动积累词语。
6、能阅读浅显的课外读物,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学习使用句号、问号和叹号。
8、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和愿意与人交流的意识,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主要内容,能主动与别人交谈,讲述简短的故事和见闻。说话时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9、对写话有兴趣,能把看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了解日记的格式,学习写日记。
学习习惯方面: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兴趣,认真看书的习惯,培养认真的学习态度。
四、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册教材从内容上看,主要任务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学习373个生字(其中要求写的283个)。继续培养识字能力,会用部首查字法查字,能运用笔画或结构分析字形。写字姿势正确,字写得端正、清楚。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词语的积累运用、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发现、探究、解决问题也是教学重点。难点是识字、写字和课文的朗读。
五、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通过语言文字训练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语言训练和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联系实际,进行行为指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重视识字教学,教给学生识字方法。重视形近字、同音字的比较,加强边读边写,试默自查;重视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运用中掌握所学的生字。
3、阅读教学要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培养阅读能力。开始训练默读。重视朗读训练,在朗读中发展学生的语言和思维。课堂上要有充分时间进行朗读训练,要人人都有读的机会。教会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感悟,以朗读传达对文字的感悟。
4、重视字词句的训练,要把字的教学放在词和句的教学之中,让学生在语言环境中学习生字。词句教学要抓重点、难点,为学生设置思考的路子,训练学生逐步学会阅读。重视自然段教学,为中高年级的段、篇训练打好基础。
5、听说训练要在学生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给学生创造各种听话、说话的机会,激发学生听说的愿望,保证训练时间,坚持大面积训练,及时纠正语病,让全班学生都有练习说话的机会。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7、继续加强对写日记的引导与督促,坚持日记的批阅与讲评,评选“日记之星”。
zhuan xin shuo hua lao dong wu ya zu guo
( ) ( ) ( ) ( ) ( )
li hua huang he yi jing chang cheng qing kuai
( ) ( ) ( ) ( ) ( )
二、读下面的字的读音,用“”将不正确的音划掉 (5分)
村(cun chun) 时(si shi) 进(jin jing) 岁(shui sui) 最(zui zhui)
响(xang xiang) 呢(ne ne) 块(kui kuai) 角(jiao jao) 领(leng ling)
三、看拼音,猜谜语(不会的字,用拼音) (2分)
1、zi se shu ,kai zi hua ,zi hua luo le jie zi gua ,zi gua li mian you zhi ma . (cai yi zhong shu cai) ( )
2、kan ta shi lu de, qie kai shi hong de, chi ta shi xi de, tu chu shi ying de . (da yi zhong shui guo) ( )
四、字的笔顺、笔画和书写练习 (6分)
例:才: (3画)
路: ( )
树: ( )
院: ( )
五、组词 (10分)
鲜( ) 房( ) 夜( ) 爱( ) 绿( )
常( ) 校( ) 想( ) 放( ) 师( )
六、连一连,下面哪两个字合起来可以组成另一个字,请写下来
(10分)
牙 里 几 女 羊 口 门 令 尸 日
木 鱼 立 鸟 页 耳 西 云 向 寸
( )( )( )( )( )( )( )( )( )( )
七、在( )里填上合适的字 (4分)
一( )手 一( )书 一( )牛 一( )路
一( )鲜花 一( )瓜地 一( )小兔 一( )白菜
八、同音字组词 (4分)
( )位 ( )光 雨( ) ( )识
zuo mu sheng zhi
( )立 ( )头 学( ) ( )有
九、在横线后面填上意思相反的字词(不会的字用拼音)(5分)
前— 冷— 快— 马虎— 细—
十、选词填空 (2分)
快 块 做 作
1、太阳( )要落山了。 1、我写完( )业了。
2、爸爸给了我一( )钱。 2、他( )事总是那么认真。
十一、把搭配合适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4分)
果树 盛开 柳树 醒了
雪花 发芽 桃花 来了
柳枝 开花 燕子 红了
鲜花 飞舞 青蛙 绿了
十二、把下列词语组成句子,再加上标点符号 (6分)
1、敌人 放牛 在山坡上 王二小 就叫他 看见 带路
2、他是 小八路 一个 爱学习的 勇敢的
十三、用下面的标点写两句话 (4分)
1、 !
2、 ?
十四、古诗练习 (9分)
1、默写本学期所学过的一首诗,不会的字用拼音 (5分)
2、把诗词和意思及诗名和作者用直线连起来 (4分)
眠 再 《草》 王之涣
荣 完 《春晓》 白居易
尽 睡觉 《古朗月行》 孟浩然
更 草木茂盛 《登鹳雀楼》 李 白
十五、造句 (4分)
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十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5分)
一个自认为是的“聪明人”,骑着毛驴赶路,肩上背着个包袱。别人问:“你为什么不把包袱放在驴背上呢?”骑驴人看了看问话人,说:“我哪能那么傻,毛驴驮着我,已经够累了,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不把毛驴给压坏了吗?”
1、 用“——”画出骑毛驴的人说的话。(0.5分)
2、 用“ ”画出别人说的话。 (0.5分)
3、 选择正确答案,在括号中填序号。(2分)
(1)、“自以为是”的意思是( )
A、 认为自己的做法正确,不接受别人的意见。
B、 别人认为他的做法很对
(2)、“再把包袱放在它身上”中的“它”是指( )
A、骑驴人 B、别人 C、驴
一、 读一读,写一写。要把字写得很漂亮哦!
kāi mén rì yuè bái yún liù gè chū rù
rén kǒu chū rù fēi niǎo rén kǒu dà mǐ
二、请给下面的字组词。
日( ) 田( ) 九( ) 门( )
月( ) 中( ) 无( ) 入( )
三、数数有几笔,填在屋子里。
四、谁和谁是一对,请帮它们拉拉手。
远 chuān 漂亮 liǎng àn
窗 yuǎn 两岸 xiāng cǎo
穿 chuāng 香草 piàoliɑng
圆 yuán 暖和 shuō huà
热 xià 说话 guǒ pí
夏 rè 果皮 nuǎn huo
五、请你想一想,再连一连。
拍 电话 来 远
捉 皮球 冷 去
看 迷藏 近 有
打 电视 无 热
暖和的 冬天 小河里 有一台电视机。
寒冷的 云朵 屋子里 有十只小鸡。
雪白的 衣服 草地上 有两条小鱼。
六、选 字 填 空。(在要选的字上打对号)
1.我们不能只看眼前,要(目 木)光远大。
2.小学生要爱护花草树(目 木)。
3.我家有(八 入)条小鱼。
4.去超市要从(八 入)口进。
5.夏天天气很(冷 热)。
6.冬天天气很(冷 热)。
七、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条 ②只 ③片 ④杯 ⑤群 ⑥朵
一( )小狗 一( )小河 一( )白云
一( )草地 一( )牛奶 一( )白鹅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
1、 春去花还在,( )来( )( )惊。
2、 弯弯的( )( )( )( )的船。( )( )的船( )两( )尖。
3、 雪( )( )肚( )( )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 )。”
4、 阳光像金( ),洒遍( )野、高( )和( )河。
九、照样子,写句子。
1、例: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蓝蓝的天空像 。
闪闪的星星像 。
2、例: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关键词】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分析思考与对策
1. 前言
随着我国新课程的实施,语文教材从"一本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走向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多年来,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也有其不足之处。
2.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问题
2.1苏教材单元之间缺乏紧密联系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比人教教材,在很多方面,是有突破的,它给予了学生广阔的知识天地,富有时代性。但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它的单元构造方面的不足之处也显露出来了:
第一,从苏教材体例编排上看,基本上都是按人文性来编排的,但是这样子编排会导致单元间衔接不够紧密,逻辑性不够强,会影响学生学习体系的建构,影响学生学习能力的增强。
第二,相关人员做过一些调查,学生是否能明确学习目标"以及"教材练习是否能明确学习成果,形成正确的自我评价"的回答上,其回答"较少"和"不能"的分别占到60%、55%,由此可见,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逻辑性建构是很弱的,对于相关知识的知识目标内容的掌握也是很低的。
2.2教材设计人文性强,工具性弱
教材过分强调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地位太弱。"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材在设计时是必须遵循的。苏教材在课文选用上注重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融合,但是在课文的学习、字词的掌握以及阅读理解方面,却达不到规定的培养目标。苏教材重视了人为性,却忽视了工具性。
3. 对策思考
3.1教材要多融入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特色
语文教材在编写教师时要多结合地方特色、民族特色,这样既充分利用各地特色文化,又能增加教材的趣味性与亲切感,也更切合新课标理念,更有利于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我国课程教材开发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苏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要汲取农村与民族特色的优秀文化,而非盲目追求"城市本位",确定地方性与民族性兼容,结合现代教材编制的先进思想,开发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教材。教材教学内容在选取上应贴近民众教育生活实际,贴近广大师生的现实教学生活,从而促进教育心理共识。教材在开发与编制上也要具可操作性,不能刻意追求新颖别致的教学策略,应该务实于学生的学习。
3.2尽量保持名家名作
苏教材在选用名家名作时,大幅度增删改动,破坏了文章原有的大家风范。比如现在的《燕子》文章,文笔很美,但比起原文,韵味全无。还有郭沫若先生的《白鹭》,虽然课文稍有点难度,但是结合教师讲解,学生是可以理解体会的,但是课文却被改编,结果是弄巧成拙。
3.3加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
教师是使课程改革最前缘的实践者,教师对课程教材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教育改革顺利发展的前提。新课程构建一种积极互动的课堂,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理念,培养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成为课堂活动的合作探究者。因此,教师的恰当角色定位有助于教材预设目的的实现。
第一.教师培养模式要突破"大学本位"培养模式,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将师范类院校教师培养工作与农村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将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切实将教师专业发展置于第一线教育教学培养中,在真实环境中,发现不足,然后弥补不足,提高自己。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恰当地安排学生课堂学习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校可以组织定时听课、教学技能竞赛等,增加机会让新教师锤炼教学技能。
第二,要提高教师各方面待遇。教师承担着教师育人的光荣使命,教师对工作的投入程度如何直接会影响学生的学习。2010年国家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因此,不论是从学生层面上来说,还是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说,都应该提高教师待遇,切实保证教师全身心投入教学。
结语
每个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教材在编写时要达到与众多学生的共鸣是不容易的。教材在设计时既要重视人文性,还要重视工具性。既要重视普遍性,还要重视民族性、地域性。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探究与改进是一个艰难而长远的过程,需要我们大家共同的努力。只要我们大家努力探讨与认真研究,一定会使苏教材更适合学生学习。
参考文献
[1]余清华.引领学生走进诗的殿堂——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教学[J].新课程学习,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