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文学常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数学教学;问题情境教学
教师创设适当问题情境,学生能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问题解决的途径、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由于高中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以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习积极性
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转化为一种对知识的渴求,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利用高中数学新教材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原来的教材相比可以说是信手拈来、得心应手。章前图的解说;章前引言的实际问题;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甚至有些联系实际的例题、习题均可作为创设问题情景的材料。当然,如果你把这些素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加工,效果就会更好。在讲解三角函数中《函数的图像》这节课时,就是利用课后习题中求弹簧振子的振幅、周期、频率这个题目引入本节课,把它做成一个FLASH课件,创设问题的情景,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把学生的学置于问题之中,使整个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能力培养过程。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情景,使教学活动在知识和情感两条主线的相互作用下完成,知识通过情感功能更好地被学生接受、内化。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教学中,老师设置如下情景:(1)在阳光下观察直立于地面旗杆AB及它在地面的影子BC,旗杆所在的直线与影子所在直线位置关系是什么?(2)旗杆AB与地面上任意一条不过旗杆底部B的直线B1C1的位置关系又是什么?
从规定的旗杆与地面垂直的情景出发,发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归纳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直线与平面中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就说这条直线与平面垂直。
二、构建良好的问题情境,使学习材料的意义被充分地揭示出来,使学生易于理解,也就是使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明朗化;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心向,从而使新知识获得实际意义,最终实现有意义的学习。
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概念探索过程中,比较典型的错误是将“任意一条直线”错误地理解为“无数条直线”,其原因在于对词语“任意”与“无数”的理解不到位、区分不清楚,针对这一现象设置了如下问题:
判断命题:“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无数条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就与这个平面垂直”是否成立。
问题判断中引导学生用铁丝表直线,用三角板两直角边表两垂直直线,桌面表平面,用学生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任意”与“无数”的理解。
问题(2)用纸剪一个ABC,过A点作ADBC,沿AD把ADC折起,问①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②由折痕ADBC,翻折之后垂直关系,即ADCD,ADBD发生变化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在折纸试验中,学生会出现“垂直”与“不垂直”两种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分析“不垂直”的原因。学生再次折纸,进而探究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条件,再经过讨论交流,使学生发现只要保证折痕AD是BC边上的高,即ADBC,翻折后折痕AD就与桌面垂直,再利用多媒体演示翻折过程,增强几何直观性。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出“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平面”,以及直观过程中获得的感知,将“与平面内所有直线垂直”逐步归结到“与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垂直”,进而归纳出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同时指出要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是否垂直,取决于在这个平面内能否找到两条相交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至于这两条相交直线是否和已知直线有公共点是无关紧要的。
通过实践操作既能优化课堂教学,使学生轻松的获得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能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味,并且受到时代特质的教育。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灵活处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精心创设各种教学问题情境,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去发现问题,总结规律,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又使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恰当的教学情境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能保持持久的学习热情,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总之,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在“情”与“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得到强化,使他们为求知而乐,为探索而兴奋和激动,这就为他们奠定了终身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物理 实验教学 问题
随着素质教育的日益普及,高中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学生对参与实验教学的兴趣也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但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方面的教学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导致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仍然暴露出了不少问题,值得我们审慎待之。
一、高中物理实验现状分析
1.受重视程度不够。受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高中物理教育者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观念。他们认为实验教学耽误时间,对学生分数的提高无所裨益,在这样的思想下教师往往只为学生简单地示范一下实验过程,而不安排专门的时间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这导致原本兴趣盎然的实验教学变成了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学生们难以获得良好的实验教学学习效果。
2.投入力度不足。高中物理实验的操作性很强,所牵扯的专业性仪器设备比较多,如蹄形电磁铁、线路实验板、校准试验仪、槽码、滑动变阻器、向心力演示器等。另外,开展实验教学还需要配备专门的实验场所。并且,为延伸教学课堂范围,还应大力推广多媒体实验教学设施的应用,将网络同高中物理课堂连接起来。上述设备仪器场地等的配置,都需要学校为此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然而实际上很多学校出于资金和场地的限制,甚至是对实验教学不重视的原因,对此投资不够,从而影响实验教学的开展。
3.学生参与度不高。出于对学生能力的不放心、学生的人身安全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教师在实验进程中全程代劳,对实验准备、实验进程、实验注意事项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不允许学生在实验中有自己的想法。更有甚者,则在实验前就公布了结果。上述情况的存在,降低了学生对参与物理实验的兴趣,不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物理科学真知的精神。
4.评定机制不完善。当前,高中物理实验成绩的评定机制建设还很不完善。多数高中物理结业考试未包含有物理实验成绩,或只对实验进行理论的考查而没有实验技能的考查,以致无法反映出物理实验的真实状况。部分现有评价机制多集中在对实验结果的评定上,对实验整体进程却缺乏行之有效的评价手段。
二、提高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
面对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试验教学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提高高中物理教学实验效果的首要环节就是要从思想上转变看法,提高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教师要引导、鼓励学生通过完成实验独立探索物理学真知,对实验中发生的物理现象能够形成自己得到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增加对实验教学的投入力度。学校应增加对实验器材和场所的投入。仪器设备购买上,应事先充分听取物理教师的意见,优先保障基础实验和重要实验所需,对于那些使用不频繁、投资高昂的仪器,提倡实行校际间资源共享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的利用效率。对那些确实因为办学实力不足导致教学建设资金匮乏的学校来说,可通过社会、政府等渠道筹集资金,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
3.促进实验教学多样化发展。教师要使实验教学朝着多样化方向模式发展,对每堂实验课都要进行精心细致的设计,对每个实验步骤都要事先进行仔细的规划,将物理实验的应用性、趣味性、探索性和问题性重点突出出来,使学生在完成实验的过程中,既能够掌握必要的物理知识,也能够体会到物理实验的魅力。提倡多样化的实验教学模式,如实验设计法、自主教学法、合作学习法、小课题作业法等,都是经教学实践证明的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应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中予以大规模的普及应用。
4.建立完善的成绩评价机制。必须对高中物理实验成绩评价机制进行不断的优化完善,使其能够反映出高中生学习物理实验的真实状况。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传统教学考核中“一考定终身”的错误方式,转变到对学生平时学习成绩的综合评定上面。可将学生学习物理这门课程的成绩划分为理论考试成绩、实验操作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三个部分,实验考试成绩在总成绩中要占据一定的比重,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对物理实验的重视程度。实验考试成绩要把学生平时的出考勤、动手操作情况等学习态度,和对实验的理论、操作步骤和方法等学习成果相结合,才能确保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
结语:
必须认识到,改善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相关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实验教学的理念方式,真正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革新实验教学模式,才能确保试验教学效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燕飞.高中物理之实验教学探索[J].学苑教育.2014.01
[2]李新荣.改革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J].学周刊.2014.01
[3]黄志华.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和应对策略[J].学周刊.2014.01
[4]谢慧英.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数理化学习.2013.06
关键词:语文教学 ; 学习兴趣; 引导探究 ;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素质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趋势,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最终目的是造就创新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新创能力,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作为基础工具的语文教学,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优势。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在教学实践中,本人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一、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动力。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的培养。传统教学收不到好效果的原因,主要是过去繁琐的直观教学过多的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无法把思想集中到所学的问题上,教师忽略了对学生兴趣培养,那么要如何才能做到更好的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个人的想法是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比如创设新颖的的环境导入课文,提出有趣的疑问,讲做事,做游戏等,通过这些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会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才有动力。例如: 在教学巴金先生写的《鸟的天堂》以课时,新课一开始我是这样设计的:今天穿了一身运动装,脚蹬一双旅游鞋,头戴一顶太阳帽,手拿一幅中国地图,一进教室,就引起学生的骚动,还传来窃窃私语:“老师今天怎么了?”“是呀,怎么这身打扮”这一身打扮首先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我接着说:"今天我不当老师了,我当以次导游""导游?导什麽游?"此言一出,立即有学生发问。"游《鸟的天堂》呀".我说,"鸟的天堂就是一棵大榕树,它是全国的旅游胜地……"课文讲完后,我还让学生当导游来解说。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更浓了。
二、引导探究,品味作品的精髓,培养创新意识
引导探究是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多种探究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探究中显示自己的才华,并在教师的激励、启发和诱导之下,通过"学、思、疑、问、探"等多种方式,去挖掘自己的内在潜力,获得新知、增长能力、体验解决问题后的成功的喜悦,培养创新意识。
如阅读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第四段“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到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怎样激活这段文字呢?我设置了几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脚踏上去”的动作?作者为什么不说“没有声音,没有气味”,却说“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让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调动以往的生活体验,回答说:“雪”、“似花非花的雪花”、“雪后观景”。通过引导,想像出这样的画面:秋天的清晨,作者起来打开房门,惊喜地看到院子里槐树的落蕊铺了一地,于是就像早上醒来才发觉夜里静悄悄地下了一场大雪那样,怀着欣喜而又好奇的未泯童心,去踏上几脚,却发现“声音也没有”,掬起一把,闻一闻,“气味也没有”,同雪一样清爽……“一叶落而知天下秋”。 通过教师的引导探究,让学生透过文字想象课文情景画面,透过语言看到生活,置身于作品之中,理解课文作者的意图,品味作品的精髓,引导创新意识,获得人生感悟和美的享受。这样锻炼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又能让学生走近了作者,走进了作者笔下凄美的意境之中,给学生铺上了创新之路。
新的教材设置很多主题探究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提供的情景,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在探究活动中再现生活情景。这种活动情景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启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创造智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多加运用。
三、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来自质疑,问题是创新的关键,它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质疑的情境,将学生置于“问题”的环境中,启发、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探索。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所蕴含的创新教育素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教师扮演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引导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从不同角度去进行思考、质疑,然后提出不同的见解和看法。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应该予以肯定与表扬,以提高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四、组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一种能积极改变自己、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师为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应组织各种形式的语文活动,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能力。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创新想象和创新思维提供丰厚的原料。语文教学中的活动完全可以组织得丰富多彩,如课前演讲、时事报告、社会热点,课堂中的辩论会、放映一些专题音像资料,课后撰写小论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地解放他们的思维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体系,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搜集、利用信息和解剖问题的能力,也可以培养他们与人合作、与社会和谐相处的能力,发展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我们可以把一些教学内容改编成独幕剧、小品和相声等等,让学生担任角色进行表演,使学生在担任角色和观看表演的过程中领悟教材。例如在教《皇帝的新装》这篇课文后,笔者组织学生排演课本剧,让学生亲手制作演出的道具、设计演出的服装。结果收效颇丰,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课本剧也演得有声有色。学生的表演过程就是一个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创造过程,一个提高的过程。
五、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以其生动的画面、鲜明的色彩、直观的演示在教育领域中得到空前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整合教学内容,把握学生的心里特征,创设逼真的教学环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象、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积极主动地学习有价值的语文知识,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加精彩,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在丰富多彩的练习中,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能力得到提高。活跃了课堂,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对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很好的条件。
六、加强课外阅读,发挥想象力,引导创新
【关键词】“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人物课例 作文教学
新课程强调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强烈的“学法”意识。而邱学华教授的“尝试教学法”实质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的预习先学是保证,教师的引导后教是重点,课堂上的强化训练是主线。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获取新知、掌握学法的过程,教师通过示范引路使学生自悟学法。
在英语高考中,作文占据了整张卷子的25分,是我们教学的重头戏。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的作文在这种模式下能有质的变化?下面就一个写人物的基础写作课例,浅谈一下如何能把“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模式灵活地用于高中英语作文教学中。
一、“先学”
在布置作文任务之前,教师可让学生收集相关词组短语,并可以翻译一些与这个话题有关的复合句,以便了解学生的疑难问题,在授课过程中能有所侧重。一上课,老师应该跟学生简短地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让学生在思想上和资料上有所准备。另外,我们在先学活动中先积累一定的相关单词和短语句型,这样一来,在课堂上训练的时候就能快速进入主题。
预习题目:翻译句子:
1.概况:王先生,出生于富裕家庭,毕生致力于教学事业中。
2.外貌: 王先生,我们的历史老师,是一位优秀的老师。他有一双黑眼睛。
3.兴趣爱好:他不仅对科学有兴趣,而且对集邮也有兴趣。
4.职业,主要事迹:他致力于教学事业。2006年,打破世界纪录后,他成了青年们的偶像。
5.教育背景:1999年,他被哈佛大学录取。大学毕业后,他出国继续深造。
答案:(1)Mr Wang,the son of a rich family,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teaching.(同位语)
(2)Mr Wang,our history teacher,is an excellent teacher with big eyes(同位语,with)
(3)Not only is he interested in science but also he loves collecting stamps.(句型,倒装).
(4)He devoted himself to teaching career.
(5)In 2006,having broken the world record,he became the idol of the youth. (分词)
(6)In 1999,he was admitted to Harvard University.
(7)Having graduated from college,he went on further abroad.
二、“后教”
1.明确教的内容。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自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明确教的方式。应该是兵教兵,会的学生教不会的,教师只评定对不对,完整不完整,对“不对”的要帮助更正,对“不完整的”要帮助补充。
3.明确教的要求。要不折不扣达到大纲规定的要求,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寻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
三、“当堂训练”
教师要保证训练的时间在20分钟左右,让学生在实践中,把之前预习的内容和刚刚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训练的内容重在应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创造性地“做”。它能够检测课堂教学的效果,反馈准确的信息便于教师课外有针对性的辅导,布置延伸、拓宽性的作业。另外,在这个阶段,学生预习中学生所呈现出来的问题,教师应该有所侧重地跟学生点明。由于基础薄弱,很多学生在写作上暴露出种种的语法问题。就这篇小作,作文中的问题呈现如下:1.5个基本句型掌握不牢固,谓语动词缺漏或多余。2.语态时态混乱3.缺乏固定句型结构,没有增分点。4.中式英文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这个模式的特点就是教和练有机结合在一起。即教中有练,寓教于练。展示了学生问题后,我们就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学生互相讨论学习其中的问题和改正方法。而教师则走进其中,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帮助。
四、“综合评价”
1.落实基本功,落实五个基本句型。五种基本句型虽然能表达一定的意思,但无法自由地表达思想,因此还必须对学生进一步进行扩展句子训练。
2.强化作文训练,落实作文模式。在高中的作文教学当中,尤其是小作,给学生总结出一定的作文模式是很有必要的。我们应该有目的地强化各类型的作文,确保学生在高考前写过所有的类型文章。
3.落实关键性有用词组和句型。对于一些高级词汇和句型,教师都要在这个阶段逐步渗透。比如一些从句,和一些Not only…but also…等等,一些with 结构,倒装句来提高作文的档次。通过长短句的交换结合,高级句型的合适使用来抓住评卷老师的眼球。
当然,不能生搬硬套地使用 “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先练后讲,先学后教”的模式,课型是动态的,学生的思维呈运动状,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积极状,因此,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训练程序。
参考文献:
一、粗心大意,“马失前蹄”
这一类的失误,主要是因为同学的粗心大意造成的,大多数情况下,如果细心一点,是可以避免的,常见的失误如下:
1. 化学方程式的等号与箭头问题,一般情况下,有机反应用“”,无机反应用“=”,但很多同学在书写有机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常会习惯性地写“=”。
2. 错别字,同学们平时可能会粗心大意,常常会写一些错别字,常见的错别字如下:金刚石(对)-金钢石(错)、干燥剂(对)-干躁剂(错)、坩埚(对)-坩锅(错)、碳元素(对)-炭元素(错)、三脚架(对)-三角架(错)、油酯(对)-油脂(错)、铵盐(对)—氨盐(错)。当然,错别字的情况很多,同学们要养成规范使用文字的习惯。
3. 计算过程过程也常有失误,近三年来,广东高考化学除了对阿伏加德罗常数简单计算的考查,也重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如计算平衡常数K(2010年31题、2012年32题)、平衡转化率(2011年31题),并要求保留有效数字,而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在计算过程中,常常不注意单位的使用或单位的换算,或者是有效数字保留不正确。计算是一个严谨完整的过程,动一发而牵全身,同学们可要“三思而后行”。
因粗心而犯的错误情况也很多,这只不过是考试过程中常见的例子,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认真、踏实、细心,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二、化学用语,含糊不清
要学好一门科学,首先要掌握这门科学的语言,同样,化学也有自身的表达方式,但有部分同学对化学概念、化学用语的使用含糊不清,导致屡屡犯错。
1. 不规范使用化学符号: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符号、核素符号、结构示意图(原子、阴、阳离子)。同学们常犯的错误是漏了离子符号的电荷数或“+”“—”号位置不正确,有时也会错误书写离子结构示意图中的核外电子数,还有,个别同学字迹潦草,大小写字母不分,或者Cu、Ca这两种符号因潦草书写而无法区分。
2. 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分子比例模型、分子球棍模型混为一谈,这一方面,同学们只要平时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对比区分,应该能顺利掌握。
3. 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式书写失误:
(1)不配平或遗漏生成物。下面的例子是同学们常错的化学方程式:
同学们经常会忽略了水解后酚羟基也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或者是漏掉水分子。漏掉小分子是有机反应方程式书写的一大失误点,同学们要多加留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物和生成物不写状态,或者历经千辛万苦,将焓变算出来了,但却忘了给焓变加上“+”(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3)在书写电极反应时式,电解池和原电池混为一谈。
反应式的考查是高考的热点,同学们要注意归纳总结。
4. 文字表达不规范,实验探究题是高考近年必考题型之一,近三年来分值比例为16%,而文字表达更是重中之重。同学试判断以下说法是否妥当?
例1:用试管取稀盐酸,然后滴入石蕊试液。
例2:用小试管取2mL稀盐酸,然后滴入2~3滴石蕊试液。
对于例1,很多同学第一反应是,平时实验都是这样操作的啊!但是我们稍微反思一下,应该用什么试管呢?取多少稀盐酸呢?滴多少石蕊试液呢?显然这句话没有表达清楚,而例2清晰了表达实验的操作过程。所以关于实验探究题,我们要学会规范表达。
(1)步骤要清晰,一般可以将检验实验分为四个步验:取样(非常重要)——加试剂(如酸化、检验试剂等)——描述现象——下结论。同学们常常会漏取样这一步骤。
(2)要有“量”的意识。加多少试剂要看实验情况,如除杂要适当过量,而指示剂,我们点到为止,通常为2~3滴。
总之,实验表达的规范,在于正确,清晰,所以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不防多看看自己的表达方式和正确的表达过程有何不同,慢慢改进。
三、大“敌”当前,惊慌失措
很多同学看到文字多的题目,就像看到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山,压力山大!同学们在解大题的时候,常常没有理解题意,不能充分利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即“突破口”。但广东理综除了8道选择题外,另外有4道大题,总分占64%。所以,解好大题是关键。这里给同学们举个例子:
例(2011广东化学32节选)由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有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处理后可用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图)
这是一道化工流程题,对于这样的题目,同学们要冷静思考,题目到底是要研究什么——要除去粗铝中含有的钠和氢气。怎样分离呢?这就得看流程图的提示了,第一个关键信息——坩埚中精炼,700℃,通入Cl2,我们知道,铝、钠、氢气此时均能反应,但不要忽视题目补充的信息:NaCl熔点为801℃;AlCl3在181℃升华,可知,此时钠转化为固态的NaCl,氢气转化为气态的HCl,铝转化为气态的AlCl3,而后续步骤提示“高纯铝液”可知铝没有完全转化,而且剩余的铝为液态,这样就很明朗了,渣是氯化钠固体,尾气是HCl和AlCl3,冷凝后,气体A是HCl,气体B是AlCl3。
一、明确教学目标
明确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没有明确的目标,犹如“盲人骑瞎马”,到处乱撞,其结果是不堪设想的。因此在教学每一单元前,我们要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单元教学的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确立单元教学目标,要体现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要求。例如,我在教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记游散文时,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阅读方面:了解课文所写景物的不同特点;体会文章在景物描写中蕴含的情趣和哲理;理解写景抒情散文融情于景、托物传情的特点;学习课文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比喻、拟人、引用、排比等修辞手法状物写景的方法。
2、写作方面:学习定点观察和移步换景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按游踪顺序状写较多的景物,学会写较复杂的游记。
3、听说方面:能口头向全班同学介绍一个地方、一处风景,突出特点,明确方位,仿到口齿清楚,表达明白。
对以上教学的总目标不仅教师要了然于胸,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因此在开始教学之前,我首先将这一目标告诉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数,在学习过程中才有明确的努力方向。
二、学习单元理论知识
学习知识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习单元理论知识。现行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按文体划分单元来编排的,每一单元都由教学要点、课文和单元知识与训练组成。单元知识与课文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单元知识有统驭课文、帮助学生正确阅读理解课文的作用。所以在教学课文之前,应指导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归纳知识要点,再运用单元理论知识去分析理解单元课文。如,教学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五单元的四篇古典小说时,因学生对古代小说的特点还较生疏,所以在教学肘,除了帮学生温习小说的三要素外,还应指导学生认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中国古代小说的特点》,进而归纳出有关我国古代小说的知识要点:(1)小说起源于劳动,古代神话传说可以说就是小说的渊源。(2)古代小说的发展阶段:先秦两汉的萌芽状态--魏晋南北朝的笔记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明清章回体小说。(3)我国古代小说的特点:a、注意人物言行和细节描写,在矛盾冲突中展现人物形象。b、情节曲折,故事完整。c、语言准确简练,生动流畅,富于个性化。d、叙述方式明显带有说书人的印记。这样,通过学习知识短文,梳理知识要点,学生对我国古代小说的有关知识就有了明白、清晰的印象,这就为下一步古典小说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三、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教读示范
教读示范就是在教师带领下,依据单元教学目标,运用所学的单元理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理解讲读课文,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阅读的具体实践活动。教读示范,实际上就是通过教师的示范教学,教给学生一把分析、钻研同类课文的钥匙,起到典型引路的作用。教读示范必须做到三点:(1)要突出重点,体现单元教学目标。(2)要落实知识,用课文印证单元理论知识,揭示知识的规律性。(3)要侧重指导学习方法,“授之以渔”,引导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之具备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能力。例如教读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两篇讲读课文《景泰蓝的制作》和《南州六月荔枝丹》时,我引导学生着重分析、研究以下问题:①两文抓住了景泰蓝和荔枝果实哪些特征来说明的。②理清两文的说明顺序。③分析两文综合运用下定义、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④分析两文准确、简明的语言特色以及科学小品兼用文艺笔调的写作方法。结合课文实例,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研究;落实说明文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读写说明文的方法和规律,学生就会自学说明文,能力得到提高。
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读深化
叶圣陶指出“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自读是学生由老师讲解到个人自学的过渡阶段。所谓自读深化,就是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教师在教读课文中示范讲解的方法去自学单元自读课文。通过自读实践,使单元知识得以进一步的巩固深化,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达到不教自会的境界。这一步教学,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只作点拨提示,切忌越俎代庖。有时,为了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自读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诱导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钻研课文。例如,教学高中第一册第二单元的两篇白读课文《为了的嘱托……》和《火刑》,根据单元理论知识和课文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两文表现了吴吉昌和布鲁诺两位科学家怎样的精神和品质?②两文各采用了什么样的线索来组织材料?③两文各按什么样的顺序记叙的?④两文各采用了哪些人物描写的方法来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以上问题,学生可以通过比较阅读的方法,采用讨论的方式去完成。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读写能力,巩固深化单元知识,又可以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
数学教学不能简单的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解题教学”,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不仅要关注数学的科学教育价值,而且要关注数学的人文教育价值,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数学问题的产生、演变,还要关注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在学习思考过程中所产生的智力愉悦,使学生领悟数学知识的丰富、数学方法的精巧、数学思想的博大、数学思考的美妙。那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让数学栩栩如生?如何让知识形成过程活跃、愉快?如何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一、开展数学文化视角下的数学探究活动
案例:等比数列求和公式的推导
方案1:人教A必修5的推导:
一般地,对于等比数列1,2,3,…,n,…,
它的前n项和是Sn=1+2+…n,
根据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上式可写成
Sn=1+1q+1q2+…+1qn-2+1qn-1,①
我们发现,如果用公比q乘①的两边,可得
qSn=1q+1q2+…+1qn-1+1qn,②
①-②得,(1-q)Sn=1-1qn,
当q≠1时,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的公式为
Sn=(q≠1)
因为n=1qn-1,所以上面的公式还可以写成Sn=(q≠1)
以上推导简练完整,是数学的演绎推理在课本中的体现,但遗憾的是教材对此推导之所以然一概从略,对于这种推导方式学生不明白怎么想到会将Sn乘以q?学生只有看完全部推导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教学,也许只能是停留在对具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技巧的灌输阶段,其结果是教一个,会一个,很难使学生做到举一反三。这里有两个问题需要思考:(1)课程是什么?(2)我们怎样教?传统的理论认为课程就是传授知识,即将前人的经验一代一代地传递下去,而现代课程理论则认为,课程还是一种对话、交流、体验和发展。请看第二种教学方案。
方案2:
(1)引导学生从特殊化入手去发现规律。
若q=1则Sn=n1
若q≠1
当n=2时,S2=1+2=1+1q=1(1+q)
当n=3时,S3=1+2+3=1(1+q+q2)
Sn=1+2+…+n=1(1+q+q2+…+qn-1)
上面的式子较长,能化简吗?
再从特殊化入手,我们知道(1-q)(1+q)=1-q21+q=
(1-q)(1+q+q2)=1-q31+q+q2=
于是S2=,S3=,按此规律S1可表示成S1=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能猜想Sn的表达式吗?
此时学生已能猜想Sn=,(q≠1)
(探究和寻找规律是文化意蕴的基本表征,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必要途径和有效方法。数学史上许多重要的发现和创新都是源于大胆的猜想,源于对数学规律性本质的探究,因此,要培养学生大胆猜想的意识和数学概括能力,鲁宾斯坦指出:思维都是在概括中完成的,这样的处理比课本上的处理要好。)
(2)证明
如何证明我们的猜想?
根据我们对上式的分析,实际上只要证明(1-q)Sn=1(1-qn)即可
由于(1-q)Sn=Sn-qSn,这就启发我们将
Sn=1+1q+1q2+…+1qn-2+1qn-1,①的两边同乘以q,得:
qSn=1q+1q2+…+1qn-1+1qn,②
①-②于是就有了课本的推导过程(并指出这一方法叫做错位相减法)。这样的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用“归纳―猜想―演绎”的教学方式取代课本纯演绎的教学方式,课堂上展开数学探究,学生真正是在做数学,此时对证明方法的探究还没有结束,教师还可以问学生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教师将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开展探究活动,相互之间进行对话交流,体验、感受、发现证题的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于是还可以得到以下两种证法:
证法2:由2=1q,3=2q,…,n=n-1q
得1+2+3+…+n=1+(1+2+…+n-1)q
Sn=1+(Sn-n)q故Sn=(q≠1)
证法3:Sn=1+2+…+n
=[(1-q)(1+2+…+n)]
=[(1+2+…+n)-q(1+2+…+n)]
=[1+q(1+2+…+n-1)-q(1+2+…+n)]
=(q≠1)
以上教学过程突出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体现探究精神的可贵与价值所在。任何认识活动,都是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构成的,数学文化也包括人类在认识和发展数学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探索精神、进取精神和创新精神。
文化其实也是一种人类智慧,中学数学的每一个知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就都能体现数学文化。
目前,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相对比较薄弱的也正是探究能力的培养和文化背景的挖掘这两个方面,而这两者之间又有着密切的联系,因为一个富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也往往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方案2展示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揭示了渗透于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归纳-猜想-证明等),在亲历探究过程中,学生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的帮助,但学生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在本案例中采用方案1只需一个课时便能教会学生解题,而方案2也许要用二课时,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如果我们的立足点不仅仅是解题,眼光放在学生今后更长的人生路上,到了那个时候如果学生还能感悟数学,那么现在多花一节课是值的。
二、开展数学文化视角下的“阅读材料”教学活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每一章都编有阅读材料,如人教A版中的“观察与猜想”、“阅读与思考”、“探究与发现”等栏目,湘教版中的“问题探究”、“数学文化”、“多知道一点”等栏目。这些栏目的内容涉及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探究等多方面的知识,能够起到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作用。
“阅读是学生通往知识世界的一个最重要的窗口”,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数学阅读的教育功能,将数学阅读纳入到数学课堂教学基本环节中去,在数学文化的视角下开展数学教学活动。
案例:人教A必修3(P57)阅读与思考“一个著名的案例”
本阅读材料说的是一次著名的失败的统计调查,背景是1936年的美国总统选举,一份著名的“文学摘要”杂志进行了一次民意调查,调查的焦点是兰顿和罗斯福谁将当选下一届总统。
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这一“著名案例”,以案例为问题情境展开对“随机抽样”有关内容的学习。教学过程展开如下:
活动一:阅读“一个著名的案例”,学习巩固有关概念。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并请学生结合阅读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如:这里的总体是指全体合法选民组成的类,但是要调查每一个选民的意向并不实际,因此要在总体中抽取一部分选民来调查,这一部分选民就称为总体中的一个样本。
活动二:问题探究。
“文学摘要”杂志是怎样选取样本的?预测结果出错的原因是什么?
背景分析:1936年是美国选举年,“文学摘要”杂志社通过电话薄和车辆登记薄上的名单进行调查并预测兰顿会以53%对47%的压倒优势获胜,但结果是罗斯福以62%对38%的优势赢得大选。这么大的误差是怎么得来的?
学生结合阅读材料,经过分析认为:“文学摘要”杂志只对电话薄和车辆登记薄上的名单进行调查,这导致筛选掉那些没有电话或没有汽车的穷人,这样的样本没有代表性。教师对学生的分析给予肯定并指出抽样程序应以公平方式选择个体作为样本中的成员。那种在抽样过程中将某一类个体排除在样本之外所表现出的系统倾向称为选择偏性。
还有学生认为在选定的人群中也有可能存在不回答问卷的人,这也可能使结果产生偏差。教师赞同学生的认识,那些被选入样本的人不回答问卷称为不同答偏倚。实际上在收到问卷的一千万人中只有二百四十万人做了回答,这些人代表不了被测的一千万人,更不用说全体选民。
活动三:交流学习体会
教师请学生谈谈学习体会,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提出可以在广场、大型商场等地进行随机抽样,有的学生提出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的方法避免本案例中的不回答偏倚,也有的学生概括性地指出样本的选取要避免选择偏性,还要避免不回答偏性等等,学生体会到随机抽样的重要性。教师随后指出统计调查方法有统计报表制度、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等,以下我们将学习简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教师要求在学了随机抽样之后,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做一个问卷调查,并从中推断结论。
本节课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生意识到样本的抽取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意义。通过对“著名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从数学的思维出发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可以为人类文化提供方法论基础,在极大地丰富人类文化的同时,也推动着人类文化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对“阅读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补充,“阅读材料”不仅可以让学生读一读,也可以让学生去做一做,用事实和数据说话,用数学的方法、观点来认识、理解、汲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
三、在数学文化视角下构筑亲近数学的多彩舞台
创建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的教学环境,运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在数学文化的视角下欣赏数学之美――融情,讲述数学历史――抒情,开展趣味性、实用性、多样性的数学活动――激情。如数学游戏、数学调查、数学讲座、数学竞赛、数学辩论、数学模型制作、几何图形设计、数学问题探究、数学建模等校本、研学活动,这些活动都能使学生认识数学,体验数学,感受数学文化,在活动中受到熏陶和磨炼。
研究性学习案例:为什么三个臭皮匠能顶上一个诸葛亮?
[背景]湘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八章介绍了概率的加法公式和事件的独立性,并将问题推广到n个事件两两互斥和n个相互独立的事件,目的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概率加法公式和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问题]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是为什么?可以用数学的知识和方法加以解释和说明吗?
[研究]
(1)知识回顾
①概率的加法公式:如果Ω的事件A1,A2,…,Am两两互斥,则
P(A1∪A2∪…∪Am)=P(A1)+P(A2)+…+P(Am)
②如果实验的全集Ω1,Ω2,…Ωn是相互独立的,则对
A1?哿Ω1,A1?哿Ω2,…,An?哿Ωn,有
P(A1∩A2∩…∩An)=P(A1)P(A2)……P(An).
(2)知识拓展
当A,B为非彼此互斥事件时,事件A,B中至少有一个发生的概率也有相应加法公式。
若A,B为任意两个事件,则P(A∪B)=P(A)+P(B)-P(A∩B)
一般地,对于任意的n个事件,有:
当事件A1,A2,…,An两两互斥时,P(Ai∩Aj)=0,P(AiAjAk)=0,…,
P(A1∩A2∩…∩An)=0(i,j,k=1,2,…,n)
P(A1∪A2∪…∪An)=P(A1)+P(A2)+…+P(An)
(3)问题研究
假定“臭皮匠”A、B、C独立解决问题的把握分别为P(A)、P(B)和P(C)。现测得P(A)=0.48,P(B)=0.52,P(C)=0.60,三位“臭皮匠”对问题的思考是各自独立的,但又非彼此互斥事件,那么问题能被三位“臭皮匠”之一解决的可能性大小是多少呢?
学生1的解答:由刚才的知识拓展可得
P(A∪B∪C)
=P(A)+P(B)+P(C)-P(A)P(B)-P(B)P(C)-P(A)P(C)+P(A)P(B)P(C)
=0.48+0.52+0.60-0.48×0.52-0.52×0.60-0.48×0.60+0.48×0.52×0.60
=0.90
学生2的解答:从对立事件来分析,三位“臭皮匠”中至少有一人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是:
P(A∪B∪C)
=1-[1-P(A)][1-P(B)][1-P(C)]
=1-(1-0.48)(1-0.52)(1-0.60)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三位“臭皮匠”各自解决问题的把握都不大(约只有一半的把握),但他们凑起来,就能顶上诸葛亮90%的把握,这也说明人多力量大的道理,设想当“臭皮匠”人数增多时,他们的智慧合在一起就可能超过诸葛亮。比如,我们班有50位同学,面对某一个难题,每个同学能解答的概率都只有0.2,现将全班同学团结起来,一起解这道题目,能解出这道题目的概率就是:
P=1-0.850=0.99998
学生对结果感到震惊,课堂的气氛都被调动起来了,可见团结就是力量,“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言极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的乐趣,这种由思考而带来的智力愉悦正是数学文化的魅力。实践表明,开展数学文化视角下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为学生搭建亲近数学的多彩舞台,可以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在生活之中,学生通过亲身的活动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与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自强不息,对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有不懈的探究,不倦追求的意志。同时,这一教学活动还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如试卷的设计是否也可以适当涉及数学文化的内容?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
高中生面临着来自升学和就业的双重压力,所以题海战术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重点,然而这并不能真正有效地提升中学生的语文素质。从新课改实行以来,将语文的阅读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重点已经成为提高高中语文教学效率的重中之重。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来谈一下高中语文如何能够实现有效阅读。
一、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注重预习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的感悟和体验建构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应当培养学生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为教学指明了方向。以往的教学中也会安排预习,往往由于目标不够具体明确而流于形式。关于预习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尝试,比如每篇课文学习之前,学生须上交问题本,用简洁的语言写出预习课文后发现的几点问题,提问角度不限,但是自我思考的结果;或者根据每篇课文的不同特点,设置一个主要问题,让学生书面完成,我将这样的预习作业定为常规,并让学生养成习惯。古语云“非学无以致疑”。“学”在先,“疑”在后,学生完全自读,凭对文章的第一印象质疑,问题源于学生的真实想法,而且提问的角度不限,使学生有广阔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思维处于发散的状态,可触及到文章的任何角落。这样的预习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文学作品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所以阅读教学中必须认真品读语言,鼓励学生个性化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体验。
二、有效阅读的研究反思
阅读其实是有规律可循的,要想实现高效的阅读,阅读的方法和思路必须是对正确的。语文的有效阅读的研究重点应当放到对阅读策略的研究上。《语文课程课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当“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按照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不同的个性,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以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纵然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果没有阅读量的累积,还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作用。阅读的方法来源于大量的阅读,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方法,还要进行一定数量的阅读。
三、探究式阅读的训练
高中生面对的依旧是高考,而且目前来说,这对高中生还是一次转折点,所以高中阅读就带有比较强的功利性。学生要想考上理想的大学,光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必须建立阅读的层次感。语文教师要借助学生对阅读的自觉性,引导他们把兴趣爱好保持下去,让他们认识到对各类文体的阅读方法,培养他们的感悟能力。教师也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作为阅读教学的主体,要富有创造性地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参与阅读实践,从而有效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四、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教、教师讲,很少有学生的阅读。新课程强调体验和感悟,实际上就是强调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阅读。很显然,体验和感悟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学生只有通过阅读才能够体验,才能够感悟,才能够因文悟道。能力依赖于知识,更依赖于方法,方法是能力的桥梁。新课程新教材强调了阅读能力的层次和要求。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力求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切入点,从学生的思维的形式和模式入手,借助语言学、语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的原理和规则,追根溯源,开发出一套快速而行之有效的语文阅读的具体方法,以此贯穿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凭借这种方法并且熟练地驾驭这类系统的方法进行阅读,准确地把握各种各样的阅读材料,达到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真正达到语文教学“教是为了不教”的最终目标。并且,教师运用这样的方法进行教学,能使教学方法的改革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课堂教学模式得到有效的更新,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真正落到实处。
五、分层施教,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1.分层次训练,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机会由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的差异,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便有差别,如果对每个学生的训练都同一标准,则势必是强者智力过剩,弱者畏难扫兴。在阅读教学中,采取分层次训练的方法,既有保证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基本要求的统一尺码的训练,又有因人而异训练的兼顾,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参与训练的机会,能够提高班级整体水平。
关键词:化学复习;自主学习;问题情境
一、新课程下出现的相关问题
目前“化学复习难”“老师经常炒冷饭,学生没有新鲜感”,这是每一位化学老师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谓的“问题式教学法”就是需要提出相应的问题,并将此作为解决相应问题的线索,这个线索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课程的,它不仅改变了过去“老师教,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而且还改变了过去课堂上重复讲解知识点的问题,所以需要由老师提供必要的复习途径,加以一定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能够进行分组讨论、交流、启发,从而提出情境问题的教学办法,然后达成一定的共识,最终找到高三化学复习的方法,从而解决问题。
二、新课程下高三化学复习的难点
现在高考都是以能力立意为命题,更加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以达到强调知识覆盖面的目的,加强测试考查方面知识的随机性。所以,今年的“热点”并不是明年高考的“热点”,会出现课本中的任何一处都是“热点”,没有主次之分。由于高中化学基础知识非常散乱,会给高考化学复习带来非常多的困难,如果按照常规性的复习方法一定会让学生觉得非常乏味,从而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三、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尝试
以“氯及其化合物”复习课采用的问题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问题一就是生活和生产过程中哪些是重要的含氯元素;如何感知学习元素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样使学生能够自动地进行学习;问题二是你能否写出几类物质相关性质的化学方程式,所以对于已经学过的知识,我们需要构建知识网络来进行铺垫。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知识体系,它主要以实验为教学情境,在千变万化的实验现象中,让学生能倍感不解和惊奇,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比如,在上化学课时,上演一些“魔棒点灯”“烧不坏的手帕”和自制“葡萄酒”等实验,这样就可以使学生爱上化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