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

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

第1篇: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

关键词: 从旁指导 培养 能力 阅读

随着新课改在教学中的逐步深入,人们培养学生能力的意识逐步增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主要利用导学案,以课文教学为主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养成预习习惯,降低阅读难度

预习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阅读效率的高低。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之所以对自主阅读有很大的为难情绪,主要原因在于不认识的单词多,句子长。因此,在预习案中,我主要通过设置单词识记短语互译等形式的预习题目,减少学生学习课文的“拦路虎”。例如:在人教新目标九年级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一单元的预习中,我就设置了“英汉互译和问题设计”两个类型的练习。问题是这样设计的:

需要注意的是,在预习题目的设计上要做到:预习题目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预习题目的起点要低;预习题目的跨度要小;预习题目的容量要大等。预习题目的设计与预习效果有密切联系,是提高预习效率的关键。

二、学案过程引导,指导学生阅读

(一)问题引路,听力相伴。

英语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简单的问题快速听读和阅读课文,从而达到整体理解课文的目的。为了加强教学各环节的联系,我根据各个段落的内容设置了相关的问题。本着简单、直接、无障碍的原则设计听力问题,起到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的作用。例如: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1 SectionA的对话,我是这样设计的:

( )1.Who was talking with Rick?

A.Anna B.Hellen C.Jenny

( )2.When did Hellen go on vacation?

A.Last month B.Last vacation C.Next month

( )3.Whom did Hellen go to Guangdong with?

A.his friends B.his parents C.his family

( )4.What did Hellen do in Guangdong?

A.go swimming B. took some photos C.takes some photos

(二)问题深化,精读课文。

借助听力,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之后,设计更深层次的问题让学生回答,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此环节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允许使用词典或书中词汇表及课文诠释,以课文教学为中心。学生围绕问题精读课文,做到“有的放矢”,教师侧重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重、难点的点拨。为了防止课堂教学变成孤立的活动,提高师生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教师不能独霸讲台,要把讲与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篇章入手,以课文为中心,把各项基础知识融入课文教学中,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各有侧重,层层深入。

(三)问题牵线,整体掌握。

在学生掌握了课文中的生词、词组、句型、语法及重点和难点之后,教师要善于利用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进行课文阅读,进而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学生整体掌握课文之后,再组织学生进行课文角色表演、填空练习、编创故事等活动比赛,培养他们用英语表达思想的能力,真正达到学英语的目的,即使用英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例如:在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Unit2的课文学习中,我就利用表格中的问题,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此环节要求学生迅速阅读课文,完成表格,然后利用表格叙述课文,如下:

According to the survey,15% of our students exercise every day ... finally,we know it is good to relax by ... but we think the best way to relax is through exercise.

(四)利用导学资源,强化阅读。

英语阅读教学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在课本教学资源的基础上,我根据学生知识结构、认知能力、阅读速度、阅读量的要求,选择符合本单元或本课特点的配套材料,供学生课堂练习或作为课后阅读材料,以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如:人教新目标九年级Unit2“I think that mooncakes are delicious!”,该单元主要以“Mid-Autumn Day”为话题展开,而在练习的设计中我则延伸到了万圣节、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复活节等话题,所选的材料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相关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融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设计的题目难度也不大,在巩固了所学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又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延伸,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学生的阅读效率。

(五)设计多样练习,优化阅读。

为了加强对课文的理解,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练习,从理解主句、关键词入手,挖掘文章内容的深层意思。在深层理解的基础上再做一些练习,针对学生理解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我主要把阅读与听、说、读、写多种形式结合来加以训练。如阅读材料可以作为听力材料,可以改为完形填空,可以作为讨论的话题,还可以当做书面表达要求学生进行改写、续写等,既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还有助于学生巩固阅读。如在人教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一单元的阅读后,我就设计了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写出作文“My vacation”:

(1)Did you go on vacation in summer vacation?

(2)Where did you go in summer vacation?

(3)How did you go there?

(4)Whom did you go with?

(5)What did you do there?

(6)What did you see there?

(7)Did you buy any gifts for your friends?

(8)Did you have a good holiday?

(9)How did you feel?

三、正视现实,解决问题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不平衡性,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生学习差距是客观存在的。教师首先要承认差距,正视差距的存在。其次,要精心设置学案导学的问题,使问题具有启发性、概括性、针对性,面向全体。最后,在学习过程中,对于不同程度的同学,在课堂上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让他们回答,对他们的一丁点进步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起学好英语的心理优势,这样既带动了能力较弱的学生,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达到了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注重指导,促进阅读

在阅读课教学中,老师应积极思考,努力为学生提供刺激和诱导的任务,加强对阅读基本技能的训练指导。教师的指导既可以是口头的,又可以是练习形式的;既可以是知识点拨,又可以是方法指导;既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又可以是小组内同学间的相互指导,总之,对于学生的指导是多样的。有了自由的发挥空间,不同的语言能力、不同的信息摄取量、不同的知识结构,就可以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学生才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所提高、不断进步。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要多思考、多研究,合理安排教材内容的同时,精心准备导学案练习配合学习。教好课文和上好阅读课相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教师指导和学生自学相结合,以此增加阅读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认为:只要我们持之以恒,“教”得适度,“导”得适时,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步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敏勤.教法就是学法,教案就是学案.天津教育,2006(3).

第2篇: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

【关键词】微课堂;英语教学;教学环节

一、解读微课堂,微言大义

“微课堂”,顾名思义,就是比正常课堂教学时间短,内容少的课。从时间上来说,授课时长短,一般在20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25分钟。授课内容更加精简,主要围绕某个知识点(教学重点、难点、疑点)或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教学目标趋于单一或集中,比较直接、快速地反映作者的教学基本功。教学形式简单,一般没有学生,只是面对评委授课;教学性质上,具有甄别评估功能,为教师招聘、资格认定、能力评估等工作提供较为快捷实用的可靠依据。因此教育界的这种“微文化”代表了“微言大义”――简洁、快速、浓缩和优质高效。

二、 设计微课堂,研精究微

那如何才能上好微型课呢?

1.备教材:精心取舍选题,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不是内容的压缩,而是内容的精确把握。一节微课能否设计得好、教学效果是否佳,知识点的选择和分析处理非常重要。因此,在设计每一节微课时,一是要慎重选择知识点。知识点尽量选择热门的考点、教学的重难点。比如我们新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 Section A 时,教材中出现了7个表示文具的生词,还有名词性物主代词his,hers,mine,yours以及名词的复数形式。新句型有:Is this/that ...?Yes,it is./ No,it isn’t. It’s his/hers. Are these/those ...?Yes,they are./No,they aren’t. They’re his/hers. 基于此教学内容,根据学情,我把教学重点放在新单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和新句型的练习上,语法教学的度要把握好,目标达成度要高。二是要对相关的知识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和处理,使它们更符合教学的认知规律,学习起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我们新授Go for it!七年级上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Section A 时,我们要遵循语言习得的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而进行教学,pencil,books,eraser,schoolbag,dictionary等为新词,我们就要以“旧词带新词、旧句带新句”来进行教学,What’s this in English?It’s a pen. Is this a pen? No,it isn’t. It’s a pencil.由此学生就能迅速跟上教学节奏,达到课堂教与学的高效。三是要将知识点按照一定逻辑分割成很多个小知识点。再如Go for it!七年级上册新教材在每个单元的Section A 听说训练后增加了2d,目的是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完整的语境和范例,但是对话语段太长,其中还包含本单元的新单词、新语法,因而中等及以下学生表演有困难。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处理,首先结合旧知将新语言点和重要句型拿出来进行操练,然后将整段话分解成几个小段,要求学生分段练习,并分段表演,这样就化解了难点,学生表演的积极性很高。

2.备学生:“师本”转向“生本”,实现“以学定教”

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设计的过程首先就是深入研究学生的过程。认真研究学生的学科认知特点和规律、知识基础、经验、能力情感因素及身心特征,才能准确把握学情,才能为教学设计建立良好的前提条件。“为学习者设计教学”,任何教育都要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微型课中,同样毫不例外。

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注意力易分散、求知欲强,爱表现等特点,我在课堂中将尽量采用鲜活的图片或实际课本教材作为教学实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预估教学,做到“场上无学生,心中有学生”。

因此,微型课在学生“缺位”的情况下,教师反而要更多地考虑到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真正体现“强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终端,是教育的本性,把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教育价值原则(郭思乐语)”,达成课堂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实现以学定教。

3.备流程:优化教学环节,构建完美流程

(1)开门见山,切入课题

微课堂时间短,老师在导入环节上不能起步太远、半天入不了正题。因此,必须迅速切入课题。可以设置一个题目或问题引入课题;可以从以前的基本内容引入课题;可以从生活现象、实际问题引入课题;也可以开门见山进入课题。如我在新授英语Go for it!九年级Unit 10 By the time I got outside,the bus had already left. Section A Grammar Focus~3c时,我运用情景悬念法导入:How do you get to school,by bike,by bus or on foot?Have you ever been late for school?Who was late for class yesterday?

(2)目标具体,凸显重点

微课堂的时间短,但任务重。在教学时教师经常讲得面面俱到,在15分钟的时间内,好像方方面的问题都讲到了,可好像什么都没有讲清楚。导致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切忌空泛,做到具体可测,才能抓住重点。

(3)课堂流程,紧凑高效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微课堂中,要在更为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所以不要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但更注重在短时间内让老师或评委明白设计者是如何突出课堂重点的,它追求环节的紧凑和高效。因此,老师要对预设的基本环节进行展示: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合作探究,彰显自我―疑难解疑,点拨升华――当堂检测,自我提升―结归纳,盘点收获―作业布置,学以致用等,展示娴熟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和丰富的课堂经验,进而赢得听众的好评。

(4)展现魅力,扬长避短

根据微课堂的不同课型,老师可以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老师可以结合自身优势,进行充满激情地讲授,环环相扣的讲授,循循善诱的讲授,启发思维的讲授,创造拓展的讲授……除单纯地讲授课题内容之外,还可以激情朗诵,可以设计问题,可以引发思考,可以相互比较,可以深入探究等等。总之,老师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发挥自我特长,演绎精彩的微课堂。

(5)设计板书,简短精悍

第3篇:九年级英语上册教案范文

【关键词】教学目标 设定 叙写 建议

一、引言

英语教学中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教学目标的设定有直接的联系。有些英语教师课后对自己课堂的教学效果不甚明了,就是因为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设定缺乏系统的认知,他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因过于宽泛、笼统而无法检测,以致到了下课时间,教师仍然无法知晓自己的课堂效果如何。本文对一些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进行了分析、解剖,提出了一些设定和叙写英语课堂教学目标的建议。

二、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崔允等(2009)认为,教师需要学会分解课程标准,即如何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学生与资源等具体情况,将课程标准特别是内容标准部分分解成具体的、可操作的、可评价的教学、学习目标。

1.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活动(任务) 的实施与教学评价。可具体描述为:

教学过程体现了从教学目标出发,通过学生的各种活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的全过程。

2.教学目标是影响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没有考虑学生的发展,教学目标只包含语言知识,说明该教师把语言知识当成了唯一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就可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教学过程就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即使掌握了“知识”,也不能灵活加以“运用”;如果设定教学目标没有考虑学生的心理因素和认知规律,就可能造成教学步骤无法顺利实施;如果教学目标没有考虑评价的内容,就无法认定教学是否达成了目标。

三、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目标不全面。教学目标应包括三维目标,即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但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或者教案编写过程中,只重视知识目标,忽略了能力目标,更少顾及情感目标。课堂是德育教学主阵地,是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的抓手。激趣课堂,乐活课堂,让学生体验快乐学习应为教学追求的目标。教学设计应体现新课程理念,倡导体验式合作性学习方式。知识、能力和情感应该三位一体,设立教学目标才能整体着眼,细处入手。

有一位教师这样叙写教学目标:Teaching aims and demands:1. Help the students revise the use of Absolute Construction and master it by doing plenty of exercise; 2. Let the students learn by heart the members of the sentence and the structures of the sentences with “Absolute Construction”。(目标1)这位教师的教学目标只包含知识目标,没有涉及能力和情感方面。

2.目标太宽泛。有一位教师在一节公开课中这样定位“能力目标”:Listening and speaking skills, reading and writing skills,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目标2)另一位有近30年教龄的教师开设的语法公开课“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中设定的教学目标是“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usage of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目标3)。这位老教师在教学目标中所述“使学生学习有关不定式的被动结构的用法”,并没有明确让学生学到什么程度,显得很笼统。以上两例教学目标都很宽泛、笼统,并不是具体的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3.描述失主体。“目标3”句子中用的谓语动词是“enable”,有些教师表述为“get/let the ss to…”,这些句子的主语都是“教师”。从教师描述教学目标所用的谓语动词可以看出,课堂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这样的教学设计有悖于新课程倡导的“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四、科学、规范地设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时,应依据“课标”对学习目标的要求。《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以下简称“课标”)对听说读写的能力要求都做了分级分层设定,对各项能力的要求用了“理解、体会、领悟、运用”等词来表述逐步升高的能力目标。

以基础知识方面为例。课标对词汇教学的“五级目标”做了具体的描述。一是了解英语词汇,包括单词、短语、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等形式,这里指的是词汇的“形”;二是理解和领悟词义的基本含义以及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这里描述的是词汇的“意义”;三是运用词汇描述事物、行为和特征,说明概念等,这里涉及的是词汇的“用法”,特别使用了“描述”和“说明”这两个动词。

对语法的描述是:1. 理解附录“语法项目表”中所列语法项目并能在特定语境中使用;2. 了解常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和常用表意功能;3. 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4. 理解并运用恰当的语言形式描述人和物,描述具体事件和具体行为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时间、地点及方位,比较人、物体及事物等。

现针对一些教学目标设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课例,以知识技能维度教学目标为重点,提出设置和叙写教学目标的一些建议,并提供一个目标范例以供同行参考。

(一)细化分解目标

某教师为一节课设定的知识教学目标是:1. words: next, next to, shirt cool, other; 2. Key Sentences:(1)―What does he/she look like? ―He/she is tall; He/she has big eyes…(2)―what color is this T-shirt? ―It’s red. (3)―What color are these shoes? ―They are gray. (4)We do not have the same look. (5)The girl in yellow is Maria. (6)He is in black cap and shoes.(目标4)

分析:该教师只罗列了一些词和句子,没有对学生可能达到的目标进行分解和细化。我们可以分级设定教学目标,实施分层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叙写:

1.初级目标:通过阅读教材中提供的对话,了解next,other等词在对话文本中的意义;

2.中级目标:模仿对话中词的用法,用这些词造句;

3.更高目标:运用对话中出现的词,口头或笔头描述自己同桌或朋友的外貌。

针对对话中出现的“key sentence”,则可以这样描述:了解、领会表达人物外貌的一些句式,通过模仿,学会运用这些句式口头或笔头描述人物外貌。

(二)描述具体行为

教学目标中要描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可以用行为动词进行量化和描述。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形成的可观察、可测量的具体行为。如写出、列出、认出、辨别、比较、对比、绘制、解决、背诵等。

“目标3”中“Enable the students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usage of the passive voice of the infinitive”可以增加行为动词进行描述:通过观察、对比已接触过的含“动词不定式被动式”的句子,辨别该语法项目在不同语境中的用法,根据提供的情景写出几个含“动词不定式被动式”的句子。

限制目标行为,应有一定行为条件。其意思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

(三)突出目标主体

笔者有幸参加了一节“国家级”的评课活动,该节课教材内容是人教版?新目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授课教师在“Teaching aims”中只罗列了一些词汇和语法项目,目标表述中没有主语。

规范的行为目标开头应是“学生应该……”。“What are you doing for vacation?”的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描述:

1.听说:学生应该初步了解对话文本中涉及的话题,即讨论并确定“旅行目的地”;

2.语法词汇:学生应该初步了解现在进行时表达“将要发生的动作”这一用法,学习可以用于表达这一话题的一些词汇,如hike, away, get back, send等;

3.读写:在阅读对话和练习操练之后学生应该能用上述词或词组以及现在进行时表达这一话题,并能口头或笔头描述自己将要出行旅游的目的地和将要在旅游景点做的事情。

(四)设置评价目标

评价教学是否有效,可以通过测试和课堂观察,或者过程性评价量表来衡量。崔允等(2009)认为,设置评价目标应关注几个问题:一是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相应的内容主题。这就要求教师设置的练习和教学内容的主题要有关联度。二是评价目标与学习目标有同样的认知要求。如果教师设置的练习在难度上和教学内容相差甚远,就无法检测学生是否达到目标。三是评价方法与学习目标是相匹配的。

“目标4”只将“词汇和句式”作为教学目标,没有设置评价目标。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就变成了容纳这些“知识”的容器,教师不知道他们装下多少,更不知他们“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如何。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可以叙写为:初级目标――了解、理解……;中级目标――模仿……,用这些词造句;更高目标――模仿……,运用……口头或笔头描述人物外貌。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这些任务时的表现,可以检测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同时帮助教师判断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

(五)实践操作范例

有一位英语教师在进行“仁爱”版初中英语九年级教材第五单元(课题是“Knowing about China”)教学设计时确定的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如下:

1.能够从课文中找出定语从句;

2.掌握that, which的用法;

3.会找出文章的大意及各段的大意。

如果对以上三个目标进行分析,“目标2”表述不明确。首先,that和which应是关系代词,其次,“掌握它们的用法”到何种程度?是识别、领悟还是理解包含这些关系代词的句子?或是能够用这些关系代词来翻译、造句?“目标5”也不具体:如何理解“学习并运用”?由于目标过于笼统,教师在课堂上无法了解学生是否达成了目标,以致课后被问及“是否完成教学任务”时只能回答“不清楚!”。这节课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教学目标可以这样描述:

1. 在文章中找出包含定语从句的句子;

2.了解关系代词that和which在定语从句中的作用,并用它们造一个含定语从句的句子;

3.理解文章表述的内容并把握全文和各段落的主旨大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