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武汉大学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统计;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1-0181-0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体系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就业制度由过去的“统包统分”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改革,再到现在建立的“双向选择、不包分配、竞争上岗、择优录用”的就业模式;“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影响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带来就业人数的剧增等因素,给学校的就业工作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为大学生就业铺路,将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1 就业情况统计结果
根据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统计数据,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2004-2006届3年共有本科毕业生217人,其中2004届本科毕业生123人,2005届本科毕业生60人,2006届本科毕业生34人。学院按照事业单位、企业、政府机关、攻读硕士研究生、出国深造、自主创业、未就业等七类进行分类统计。
1.1 总体情况分析
按照分类统计结果,从总体上看,武汉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生主要是到企业就业,到企业就业的比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38.7%,接近四成。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次之,占到毕业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在次是攻读研究生的,毕业生总数的21.2%。去政府机关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排行第四,为7.8%。
按照培养方案的设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应该更多的去公共部门工作,即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而从这样的结果来看,武汉大学该专业的学生近40%到企业单位就业,去事业单位工作的只有25%,而去政府机关工作的还不到8%,二者合计33%左右。主要原因是,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对于该专业学生没有特别的倾向。而政府体制改革也将大大缩减毕业生去事业单位的人数,加上近几年事业单位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本科生进入事业单位非常的难。毕业生只能去企业工作,或者继续攻读研究生。
1.2 各年份情况比较
我们再对各年份就业情况进行比较,就可以从动态的变化中看到就业趋势的变化。
(1)毕业生去企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从2004届毕业生到2006届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比例由30.9%上升到50%。结合2007届本科毕业生目前(截至2006年12月底)的就业情况,这个比例从2004年到2007年的趋势是明显上升的。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企业单位对人才的需求量持续上涨,同时随着中国加入WTO时间的推移,外资企业在中国设立法人机构也越来越多,这也给高校本科毕业生,特别是像武汉大学这类学校的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且外资企业招聘的很多岗位对专业要求不高,这也是该专业毕业生去企业的人数比例快速上升的一个原因。毕业生去企业就业比例显著上升与近年来事业单位招录对学历要求越来越高有一定的关系。
(2)毕业生去事业工作比例的比较。
与到企业就业的比例明显上升的趋势正好相反,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则是明显下降趋势。2004到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各年份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分别为30.9%、20.0%和17.6%。截至到2006年12月底,2007届本科毕业生到事业单位就业的比例下降到了10%以下。从2004年的三成到2007年的不足一成,事业单位这个本来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单位却逐年遭到毕业生的冷落。
与其说是遭冷落,不如说是门难进。事业单位相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更加强调的不是能力和实用性,而是学历。由于社会风气的原因,事业单位比企业更加讲究“拥有博士学历的员工比例”、“拥有硕士学历的员工比例”等指标,而不是注重员工本身对于单位本身、对于社会公益的贡献。加上政府机制改革,众多原来在政府机关里工作的人员被调整到下属的事业单位工作,使得事业单位接收应届毕业生的名额被挤占,名额少则只能用学历来抬高门槛。以上两点成为本科毕业生放弃专业对口,不去事业单位就业的原因。
(3)毕业生去政府机关工作比例的比较。
将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进行比较,我们可以看到,几年来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率略有下降,但趋势不明显。用χ2检验,按α=0.05水准,不能认为各年份到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类型分布(构成比)不同。也就是说,各年份去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没有统计学差异。
由于公务员录用现在采取公开统一招考,招考要通过多次笔试、面试,人才选拔相对理性客观,所以每年进入政府机关工作的毕业生比例不会有明显变化。即使出现差异,也可能是受到每年学生的自身状况、考试难度、报考人数的不同的影响。
(4)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
由于各年份学生报考国内院校的研究生的志愿,不论是学校还是专业,都有较大差异,申请国外或者港台地区的研究生也存在偶然性,各年份的数据不便进行比较。由于本文主要是讨论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变化和趋势,在此就不对毕业生继续深造比例的变化进行讨论。
2 问题和讨论
当前就业形势日趋紧张。这其中的原因有客观的社会因素,也有学生自身的个体因素。高等院校扩招速度超过社会岗位增加速度,本科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一次性就业率”已成为考核高校工作优劣的主要指标,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将直接各学校以及各专业的招生质量,高校间、各学科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就业成为学生入学时考生、家长都会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一个专业的建设也起着指明方向的重要作用。
(1)科学认识学生的就业分布情况,转变教育理念。通过上面的统计可以看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到私人部门就业的比例超过了到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工作的比例,这并不能说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失败。这和当前就业竞争激烈、整体就业形势不佳有较大的关系。这也要求我们转变教育理念,本科阶段更重要的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重在教给学生一个科学的思维方式,为学生今后在事业、学习方面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同时,因此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宽口径、高素质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通过四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习,增强学生对公共部门、私人部门及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科学认识社会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管理能力。
(2)加强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招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学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所学的专业知识和事业单位、非营利组织等密切相关,可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领会工作要求,为这些单位的发展做出贡献。近年来,学生到事业单位就业比例下降,除了就业整体环境不佳的原因,和宣传不到位也有一定的关系,以后应当加强和事业单位的合作,积极向他们推荐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优秀学生,达到双赢的效果。
(3)课程设置上增强管理类相关专业的设置,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从最新的专业培养方案上可以看出,我们加强了对管理类相关课程的设置,涵盖了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领域和管理的过程,这种管理取向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就业有较大的好处。不管是在公共部门还是私人部门就业,熟悉管理的各个方面和过程,都将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4)教育学生面对现实,主动择业。由“统招统分”到“自主择业”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是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必然结果,大学生应从积极意义来看待和理解这种变革。对就业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也要抱正确的态度,应认识到这是体制转轨时期的必然现象。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自主择业”、“公平竞争”、“双向选择”,这种就业观最突出的价值理念是自主性和权益性,即就业双方的自主选择,该选择既是其权力也是其利益所在。因此,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专业,大学生都应该在就学期间接受职业导航和就业辅导的相关教育,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改变过去等、靠、要的被动就业观念,主动出击,寻找适宜自己发展的一片天地。
(5)顺应社会需求和传承专业学术的矛盾。社会的发展需要大学生积极地参与,需要高校的教育。毕业生作为高校一个即将出厂的产品,一毕业就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合格与不合格,好用和不好用,不管是对于企业、事业单位还是政府机关都很重要。任何机构都希望招聘、录用的人能够为机构创造价值,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适应岗位。学校作为产品的生产者,理应适应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研究和及时调整专业设置,培养能够较快适应社会的学生,对于学生就业、提高就业率会有较大作用。
一、专业介绍
1.环境设计,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国计划招生60人。
培养目标:环境设计具有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的特点,本专业方向培养系统掌握环境艺术设计基本原理,综合素质全面,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独立担任环境景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主干学科:美术学、建筑学、设计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相近专业:建筑学、风景园林
2.视觉传达设计,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国计划招生5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知识面宽、综合素质全面,系统掌握艺术设计基本原理,具有较高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能独立担任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网页设计、平面媒体和媒体视觉形象创意策划的专业设计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美术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相近专业:广告学
3.动画,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国计划招生50人。
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是数字技术与设计、造型艺术完美结合,培养掌握动画与视觉特效设计所需的专业知识、理论与设计方法,能从事动画与原画设计、动画创意与编导以及数字动画制作的复合型专业设计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美术学、电影学、计算机科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相近专业:数字媒体艺术
4.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四年制本科,面向全国计划招生50人。
培养目标:产品设计(珠宝首饰设计)专业是艺术、工艺、材料、化学、营销和管理等诸多知识的综合和交叉。要求学生系统掌握首饰设计及工艺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视艺术思维设计与表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有开拓创新新精神的高级珠宝设计和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设计学,珠宝工艺学,宝石学。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首饰及相关艺术品设计、珠宝品牌规划设计、艺术首饰及定制首饰设计、宝石琢型设计、珠宝包装展示与广告设计、珠宝企业形象设计、珠宝设计及工艺专业研究、珠宝及奢侈品设计策划与管理等工作;主要到大中型珠宝企业、高级珠宝及奢侈品定制公司、装饰品及工艺品企业等就职,也可到大专院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
二、招生对象及条件
符合教育部有关高考报名条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文化考试,有美术专业省级统考的省份统考合格,身体健康,无色弱、色盲者均可报名,文理兼招。
三、报名与考试
(一)报名办法
1、若考生选择的考点采取网上报名,考生则须登陆相关网上报名系统、按相关规定进行报名。湖北、广东、湖南采取网上报名。其中,广东考点的报名网址是nhyg.org/baoming2014/app/dizhidaxue/www/default.asp;湖南考点的报名网址是hneao.cn/ks/
2、未设考点的考生需登录中国地质大学招生网美术报名系统zhaosheng.cug.edu.cn/Art2010/报名,持系统打印《网上报名确认信息表》到我校指定考点现场确认、报名和考试。
3、其他设有考点省份的考生,持考生本人二代身份证原件、艺术专业联考证参加考点的现场报名。
(二)考点及考试时间安排:
省份
考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备注
广西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2.12-2.13
2.14
除湖南以外,报名和考试均在所在考点进行,不接受外省考生报名
河北
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
2.11-2.12
2.14
山东
山东潍坊招生办
2.11-2.12
2.14
安徽
安徽艺术职业学院
2.12-2.13
2.14
江苏
南通大学
2.12-2.13
2.14
广东
佛山市艺术高级中学
网上报名1.13-1.30
现场缴费2.11-2.12
2.14
河南
河南郑州铁六中
2.12-2.13
2.14
江西
南昌大学
2.12-2.13
2.14
湖南
考生报名后分配
提前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预存报名费
网上报名缴费确认
2.11-2.12
2.14
湖北
湖北省考试院杨汊湖
标准化考场
网上报名缴费
2.10-2.16
3.5
山西
太原师范学院
2.11-2.12
2.14
浙江
浙江理工大学
2.11-1.12
2.14
报名和考试均在所在考点进行,可接受未设考点的外省考生报名
辽宁
鲁迅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
2.11-2.12
2.14
陕西
西安美术学院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基本概况自2001年招收首届公共管理专业硕士(MPA)研究生以来,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充分利用武汉大学优越的办学条件和丰富的办学经验,主动与政府部门合作,努力拓展办学空间,为社会提供人才培养服务。2001年至2015年,已连续招生2139名,已毕业学生1327名。围绕MPA专业学位教育工作,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大教学管理力度,教学质量稳步提高,MPA研究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很大提升,学位论文总体质量较高,MPA研究生毕业后的反响普遍较好,人才培养质量受到社会广泛赞誉。武汉大学MPA教育的办学成效第一,MPA研究生素质普遍提高。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紧密切合社会公共管理部门的实际需求并充分利用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的综合优势,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教学过程的具体实施,都严格把控MPA培养质量关。学员通过对公共管理专业理论的系统学习,既夯实了MPA研究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又增强了运用专业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第二,MPA学位论文质量高。自首届MPA研究生撰写学位论文起,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就按照学校有关规定及《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论文实施细则》以及《武汉大学MPA教育中心关于学位论文印制规格的规定》,严格论文导师遴选程序和论文指导规范,加强指导,严格答辩,保证质量。在全国MPA首批院校中较早地实行了MPA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和优秀MPA毕业论文评选制度,加上从2010年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开始的论文重复率检测制度,武汉大学MPA毕业论文100%参检,符合要求后进入匿名评审程序。正是这些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汉大学90%以上的MPA学位论文符合选题实践性强、格式规范、内容充实、理论联系实际、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或学术水平的要求。第三,MPA毕业生质量高。自开办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以来,武汉大学在招生录取工作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每届MPA研究生的录取分数线都确定在与武汉大学在全国高校综合实力排名相称的水平上。MPA专业学位教育中心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并且严格教学管理、规范培养程序,在已毕业的MPA研究生中,有相当一部分通过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系统学习和训练增强了工作能力并提高了管理水平,进而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进步,他们中获得提拔任用者有之,研究成果受到有关部门重视和采纳者有之,更有不少的MPA研究生考取博士研究生继续深造。
武汉大学MPA教育的主要办学特点
办学目标思路清晰,学科基础优势明显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能、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能熟练从事政府部门及非政府公共机构管理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针对上述目标,学校明确了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的办学思路,即依靠学校力量、依托所在学院,面向实际部门、服务地方建设,发挥学科优势、打造特色方向,强化教学管理、保证培养质量,拓展办学空间、稳步创新发展。武汉大学公共管理学科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基础,积累了较为雄厚的教育资源,教育教学质量深受社会赞誉。
办学组织保障有力,管理制度建立完善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继续教育;转型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和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经济转型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等都需要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这些都离不开高校继续教育的支撑。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继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加快高校继续教育整体转型发展,才能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新的问题与发展机遇,高校继续教育只能结合自身实际,着力推进继续教育战略转型,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常态下继续教育发展新趋势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创建的新形势。
一、科学定位求效益
引领社会前进,提供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和技术,以大学的精神文化辐射和影响社会,帮助社会解决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理论和实际问题,促进社会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是高等院校的基本职责。大学的继续教育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方面;是大学与行业、企业、社会相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纽带;是学校主动、直接、有效为经济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形式。继续教育办学方式与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办学层次与类别逐步向高层次、专业化、大众化和服务国家战略发展等方向发展。
(一)形成独具特色的继续教育品牌,增强学校美誉度
高校的继续教育要打造继续教育品牌,逐步形成与高校总体发展战略相适应的培训品牌结构,要有所为有所不为。配合高校的培训品牌打造计划,形成合理的继续教育产品储备和更新制度,依托学校较强专业学科背景和教学科研优势,注重品牌项目的深度开发,形成品牌效应,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品牌课程与品牌项目。继续教育品牌与特色的形成促进了学校办学声誉与良好形象,从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大学知名度。
(二)通过校企合作拓展高校知识创新能力和办学支撑
高校通过开展继续教育活动,直接服务于企业和社会,提高了学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得到了企业、社会在资金、政策、资源等方面的支持。与此同时,学校继续教育通过加强与行业、企业、科研和技术推广单位的合作,可以更好地集成优质资源,促进资源共享,从而提高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增强学校高等教育综合实力,使大学真正成为国家和地方解决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基地。
(三)开展国际合作和交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高校,特别是著名高校有国际交流的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国际化的今天,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把国际上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教育模式和先进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通过培训转移到培训工作中去。同时,及时整合国内外资源,优化办学层次和结构,形成具有国际水平的培训体系。
(四)市场化办学,优化办学模式,丰富人才培养结构
高校继续教育办学具有市场化属性,能及时掌握社会人才供求信息,这些信息更有利于高校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优化办学层次,调整办学结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和多规格的教学,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各类人才。
二、转型发展拓空间
高校应根据自己的学科、人才优势以及客观条件,选择最适合自身特性和发展空间的路径,找准市场定位,利用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优势,培育一批高质量继续教育特色、品牌项目,凝练出各自鲜明的特色,形成继续教育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这是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存之道,也是必由之路。
(一)学历继续教育稳步规范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历继续教育的对象、类型、重点和方式都在发生变革,呈现新的发展趋势,关注新变化,研究新问题,应对新挑战,武汉大学目前在学历继续教育方面重在调整结构、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内涵发展。
武汉大学学历继续教育的基本做法是:一是以改革促转型,优化政策空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依靠高校学科优势,密切联系行业、企业,打造一批与地方经济社会紧密相关,层次高、专业强、受欢迎的特色专业; 进一步完善继续教育梯形层级培养体系,稳步发展专科教育,大力发展本科教育,逐步开展本科后继续教育,特别是高层次继续教育,培养“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高等专业人才。二是以需求促服务,拓展生源空间。全面提高学历继续教育教学管理和支持服务水平,积极探索不同办学形式的整合、融通和衔接,推动招生考试、学分互认与学位制度等改革,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转换制度,在课程、学分、管理、证书等方面进行沟通,实现不同类型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三是以规范促管理,提升质量空间。通过不断完善制度建设来规范管理,强化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加强继续教育管理与监督,建立科学化、系统化、常规化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继续教育有效实施。四是以特色促竞争,打造品牌空间。
(二)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
武汉大学在非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上正着力坚持走具有本校特色的办学之路。近几年来的发展,学校主要着力推进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是注重实效,体现高端。强调实用技能,传播前沿知识,开展高端培训,力求精品,使学习者从趋向于有用目标的动力中获益,使受培训者能够学以致用。二是体现学科,办出特色。围绕武汉大学突出的学科专业优势,坚持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之路,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择优扶重”地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三是注重教学,创新模式。特别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培训、高端培训等项目中坚持构建以研究为基础的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采用探索式教学模式,优化课程结构,开设一些研讨式课程,充分利用研究中的新知识点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他们的思维。四是增值服务,构建网络。武汉大学通过强化非学历教育培训质量评估与过程管理,注重为学员提供个性化服务与后续服务,始终保持“参加培训学员就是武大校友”的理念与特色,通过多种方式构建学员培训网络与交流平台。
三、特色路径强特色
(一)科学规划
武汉大学继续教育转型升级没有简单地模仿其它高水平的大学,而是结合武汉大学发展战略与学校继续教育办学现状,结合武汉大学所处的地域环境与办学条件,结合武汉大学内部学科发展水平与优势等综合考虑。
1.明确思路
武汉大学将继续教育纳入学校的整体发展规划,2010年和2016年分别制定并向全校了学校继续教育事业“十二五”“十三五”发展规划,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学校继续教育转型发展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多年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始终围绕武汉大学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学校资源优势,积极推进优质资源建设与共享,不断优化办学和服务体系;着力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学校继续教育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以“服务促管理、质量求生存、特色拓市场、文化树形象、创新谋发展”的务实理念;积极谋求继续教育规模、结构、质量、效益、速度健康、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高质量、高效益”“多层次、多形式、多类别”“特色化、精品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继续教育办学格局,形成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办学体系。
2.优化机制
武汉大学对继续教育学院发展战略定位:坚持以发展和质量建设为主线,队伍建设为核心,按照“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开放有序,创新发展”的要求,以传统学历教育为基础,以继续教育办学实体、各办学院系、全国干部培训武汉大学基地、教育部高校师资培训交流武汉中心、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继续教育中心、武汉大学师资培训中心等为平台,大力发展党政干部培训、高端培训、师资培训和行业培训等,推进继续教育市场化,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办学模式和办学风格。
3.分步实施
积极推进继续教育转型,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尤其是干部培训、行业培训、高端培训、师资培训;挖掘潜力,主动发展传统成人教育;规范管理,平稳推进网络教育和考试工作,推动继续教育整体工作有新突破和大的发展,促进学校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基于这个思路,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干部职工集思广益,统一思想,分别于2011年、2012年、2015年对学院机构调整进行了分步推进,明确非学历继续教育布局,组建多个培训办学实体部门,同时,注重学历继续教育资源融合与科学发展,专门成立学历教育中心,大力推进成人教育与网络教育多元化融合办学,并尝试探索并拓展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二者互融互认学分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创新策略
多年来,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办学实体充分运用现代企业的经营机制、竞争机制、激励机制、监督机制,积极整合校内外办学资源,发挥高端培训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办学实体在全校非学历教育中的示范引领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更好地履行了社会服务职能;创新发展模式,挖掘潜力,提高发展后劲,积极营造与办学学院(系)分工协作、相互支持、和谐友好、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
1.整合资源,盘活武汉大学现有的品牌资源
依托多个优势项目打造教育品牌,如以“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武汉大学基地”为依托组建了干部教育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干部教育培训业务拓展,以教育部高校师资交流武汉中心组建师资培训中心,专门负责师资培训业务的拓展;以武汉大学教育培训中心为依托大力开展文化产业、金融产业、高端经理人才培训等项目;以国际教育中心为依托大力开展国际教育培训与各类语言培训。同时,根据社会需求,成立基础教育中心专门负责中小学教育方面的培训,成立成长发展中心主要负责九型人格等方面业务。这样就充分发挥武汉大学的现有优势与我们已经开展的培训业务优势,组建多个实体中心,争取做到遍地开花又有的放矢。
2.主动探索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与衔接
充分利用武汉大学网络教育试点多年的办学经验与优势,成立了学历教育中心,专门负责拓展与探索网络学历教育与企业、行业内训相结合的新模式与新机制,这方面已经探索了两年,初见成效。
3.机制更灵活,运作更高效
组建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办学实体,我们在人、财、物、资源调配与绩效分配等方面给项目负责人足够的权力与空间,并明确目标责任制度与考核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办学实体员工的积极性。
4.利用优势资源,成熟一个发展一个
在业务与项目发展中,结合每个培训项目的发展前景与办学业绩,对有前景的比较成熟的项目,就鼓励项目经理人独立出来,成立一个新办学实体,这样有利于项目成本核算,对项目经理与实体负责人的发展空间拓展得更宽。随着业务多元化发展,根据“成熟一个独立一个”的原则,已经成立了近10个办学实体与项目部。
(三)沟通衔接
根据多年的继续教育办学实践,武汉大学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不仅能相互沟通与衔接,更能相互促进与优势互补,在大力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市场化的同时,所积累的市场经验与客户资源为学历继续教育发展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1.通过与企业的沟通与联系拓展学历需求空间
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都将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作为自己的教育目标。让企业积极参与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沟通与融合的研究与实践中来,有利于学校更好地依据市场实际和企业需求,分析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课程特点和课程标准,找准学历与非学历教育的证书与课程的学分互换依据,保证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沟通与融合的科学性。
2.根据企业需求开发开发非学历教育项目
在开展非学历教育时,特别是在开展总裁培训班和企业内训中,根据企业对员工素质培训的需要,对部分员工开展网络学历教育、成人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也带动了学历教育需求与市场拓展。
3.建立课程衔接与学分机制
通过建立课程衔接与学分转换制度实现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一体化,实现两种教育“一肩挑”。如:设立专人专职、聘请相关专家来负责开发出受市场欢迎的非学历教育优质项目,然后与学历教育的师资、资源建立长期、共赢的合作关系,探索实现两种教育合作融通的更好方式。
大数据时代,高校继续教育面临新的机遇与新的选择,武汉大学继续教育将顺势而为,用新的更高的姿态迎接挑战,为探索有特色的高校继续教育发展路径尽心尽力。
参考文献
暑假过后,又将要迎来大学的开学,然后将会有一批大一的新生进行到大学,那么大一新生的开学时间是什么时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武汉大学秋季2021开学时间表出炉,欢迎大家来阅读。
2021武汉大学开学时间新生开学时间:8月19日 非新生开学时间:9月5日
武汉大学简介武汉大学(WuhanUniversity)简称“武大”,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珠峰计划”、“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为欧亚-太平洋大学联盟、大学通识教育联盟、中国高校行星科学联盟、法学教育创新联盟、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
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后历经方言学堂、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国立武昌师范大学、国立武昌大学、国立第二中山大学等时期,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5195亩,建筑面积273万平方米;设六大学部34个学院(系)及3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有4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7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3808人,普通本科生29504人,各类研究生27805人,另有外国留学生1830人。
大学新生开学有哪些注意事项一、处理好与室友的融洽关系
不出意外的话,室友是要与你共度四年的同窗,所以你们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一个和谐融洽的寝室氛围会让你的大学生活更加美好。
二、不要盲目地办理一些学长学姐推荐的优惠卡之类的东西
除了电话卡以外,其他的那些卡你基本不会用到几次,虽然学长学姐们说的很好,那只是因为他们以此推销作为兼职。
三、在第一学期就报名参加英语四级考试
一来是刚刚经历过高考,还有不错的英语底子在,二来你需要留足够的时间考六级,毕竟很多人得考好几次才能过。
四、尽量将大一的课程成绩考好
虽然刚升入大学对周围的一切都很好奇,想去探索好吃好玩的地方,但是大一的课程基本都是基础课,而基础课直接跟奖学金和保研资格挂钩,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应该尽力搞好学习,以后你就会感谢我的。
五、不要参加太多的社团
社团是可以参加的,能认识新的朋友,学到新的技能,感受新的快乐,但是参加太多反而会顾此失彼,最后没有一个搞好。
(一)调研背景
中国话剧的产生和发展是以学生业余演剧活动为基础的。九十年代后,各大高校纷纷成立戏剧社团,各类比赛、演出层出不穷,高校戏剧成为专业戏剧以外的靓丽风景线。近期,南京大学文学院为校庆所创作的学生话剧《蒋公的面子》引起广泛关注,创造了校园戏剧演出奇迹。相对于主流戏剧日益小众化、边缘化的现状,高校戏剧异军突起,以学生为主体,以戏剧社团活动为主要形式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校园戏剧对校园文化有不可忽视的关系。校园戏剧是校园文化的创造成果和展现形态,更是校园文化建设活动的目标追求和实践载体。校园戏剧作为一种戏剧形态,自身具备着戏剧的多元功能与作用,包括娱乐功能、应用功能、认知功能等。结合戏剧功能作用与大学文化建设相关内容,可知校园戏剧对大学文化建设的贡献作用主要包括:素质教育、美育教育、文化传承、精神产品创造等作用。
据统计,武汉目前高等院校已发展到85所,在校人数位居全国、全球大城市中第一名。武汉地区各大高校以戏剧社团为平台,积极开展戏剧活动,在具有地区特色的同时也具有高校戏剧活动的典型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武汉地区产生了极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话剧社团,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晨雨剧社、未名剧社、勾沉剧社。武汉大学的踪点剧社、文华剧社。华中科技大学的蓝天剧社等。
而在当前的研究中,关于校园戏剧活动还缺乏深入的调研分析。因此我们结合武汉高校的地区特色来考察非专业校园戏剧的发展和影响,进而促进校园戏剧的发展进步。
(二)调研目的
1. 考察武汉高校戏剧社团的发展历史、现状及特点,了解戏剧社团对应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情况。
2. 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戏剧活动与高校社团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多重交互关系。
3. 考察戏剧活动对学生个性化发展、专业学习、创新思维、协作能力、审美取向等方面的影响。
4. 找出武汉高校戏剧活动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探索性的建议。
(三)调研对象
本次调研的对象为武汉高校的话剧社团及该校的普通学生。武汉高校武汉的高校数目众多,本次调研选取的高校为拥有成熟、且具有代表性的校园话剧社团的高校。符合条件的高校有6所,分别为华中师范大学(师范类院校)、武汉大学(综合性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工科类院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财经类院校)、武汉理工大学(理工类院校)、中南民族大学(民族特色院校)。调研涉及的话剧社团共有九个,包括:晨雨剧社、勾沉剧社、未名剧社(华中师范大学);文华剧社、踪点剧社(武汉大学);蓝天剧社(华中科技大学);首义剧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溯源剧社(武汉理工大学);月亮化石剧社(中南民族大学)。
二、剧社与高校戏剧活动
与剧社有关的部分我们主要考察了剧社知名度和剧社特点两个部分。
(一)剧社知名度
我们把衡量剧社知名度的标准设为三点,分别是:社员观点、本校知名度和校外知名度。社员对本剧社的了解程度不同剧社间差别不大。在本校和外校的知名度上,大部分剧社认为本校的知名度高于在外校知名度。只有月亮化石剧社认为本剧社在本校的知名度比在外校知名度低。
各剧社与本校其他剧社的沟通度基本一致。蓝天剧社和月亮化石剧社与其他剧社的沟通程度明显高于其他社团,而武汉大学的两家剧社和首义剧社则明显低于其他社团。
由此可见,社员对本剧社的了解表现为多剧社高校的剧社要明显低于只有一家剧社的高校。各剧社与外校其他剧社的沟通程度差别迥然。本校只有一家剧社的蓝天剧社和月亮化石剧社与外校社团的沟通明显较多,而武汉大学的两家剧社则较少与外校社团接触。
(二)剧社特点
关于剧社特点我们设定了三个衡量维度。其中区分度最高的是原创程度,其次是编导能力,舞美效果区分度最低。在我们调查的剧社中,文华剧社的原创比例很高,而同为武汉大学剧社的踪点剧社则原创较少,改编较多。编导能力和舞美效果各家剧社也没有明显区别。
由于在剧社的特点中原创程度是最能反映剧社特色的,各剧社对自己的原创性都有不同的追求。编导能力和舞美效果各个剧社的水平差不多。
(三)剧社存在问题
关于剧社存在的问题,多数剧社认为资金和场地是最主要的问题。各高校对于话剧活动的支持力度不同,所提供的资金也有多有少。大多数社团每年从学校获得的资金都在千元左右,这个数字远低于剧社一年的开销之和。因此高校剧社往往采取售票或拉外联的方式来筹集资金。如华中师范大学的晨雨剧社、华中科技大学的蓝天剧社等都设置了外联部。
其次是指导老师和专业培训的缺乏。由于很多剧社缺乏专业的指导老师,社员只能“自己玩”。剧社往往依赖高一届学长进行口耳相传的教授和培训,一旦剧社社员中出现年级断层,几乎就意味着剧社的专业积累要从头开始。
三、社员与高校戏剧活动
社员的个人层面主要针对剧社社员,包括社员的个人素质和社员的活动积极性。
(一)社员专业素质
社员的个人素质主要表现在对话剧专业知识的了解程度上,各剧社表现较均衡。社员对于话剧演出的接触多数是在大学才开始,对于戏剧专业知识的了解起点都较低。这些社员中,只有少数“骨干”在大学前就对话剧演出有所接触,大多数社员在进入社团前对话剧的了解只局限于初高中的语文课本。
社员中文科生和理科生数量基本平衡。除了少数建立时隶属于文学院的剧社(如华中师范大学的勾沉剧社),其他剧社的社员中来自文学或艺术专业的学生并不占压倒性优势。
社员的专业素质主要来自剧社的培训和进入剧社后的自学。因此社员素质直接受到剧社指导老师、培训机制及个人兴趣的影响。
(二)社员活动积极性
社员活动的积极性方面主要表现在参与话剧活动的次数上。其中,社员参与表演的次数较多,而参与编写剧本和导演的次数普遍较少,各剧社均值都在1次左右。参与表演的次数与其在本校、外校及电影院观看影视戏剧的程度基本成正比关系。从观看的次数来看,看电影的次数最多,其次是观看本校话剧,观看外校话剧最少。华中师范大学三大剧社较为平均,参与次数都较多。踪点剧社的观看频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社团,而文华剧社则较少观看其他话剧。溯源剧社各项普遍偏低,但是在校外观看话剧最多。
来自不同剧社的社员在参与话剧活动的积极性普遍很高。自费观看话剧活动的意愿与参与话剧活动的兴趣基本呈正相关。
(三)社员参与原因
社员参与戏剧活动的原因基本上都是来源于兴趣和自我锻炼。社员参与戏剧活动的兴趣普遍较高。而参与戏剧活动的积极性和其观看戏剧活动演出的积极性成正比。参加戏剧活动的次数越多的人,也更倾向于观看话剧表演,甚至会自费去观看话剧演出。
有趣的是,社员们参加剧社的原因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在我们采访的社员中,多名社员表示最初是抱着“试试看”和“玩一玩”的想法报名的。而在加入社团后,他们才真正喜爱上了话剧。
四、校园文化特色及其与戏剧活动的相关性
在校园文化特点的衡量上,我们采用了五个维度:活跃性、艺术性、创新性、多元性、开放性。剧社成员对于本校校园文化的特点的认识与普通学生的观点基本一致,少数院校有不同观点。
(一)校园文化特点
首先是剧社成员的观点。通过各高校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五个维度的表现基本呈正相关。
各大高校中,华中科技大学表现为典型的严谨、学术、保守、单一、传统特点。武汉大学表现为典型的活泼、文艺、创新、多元、开放特点。其他各高校发展较为均衡。华中师范大学各项均衡发展,且体现出严谨端庄的校园氛围。武汉理工大学表现为较多元和较学术。中南民族大学表现为较多元和较开放。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社员认为本校各项发展的较为均衡。但是在校园普通学生的调查中,该校的学生却认为本校的校园文化较活泼、较文艺、较开放。
在有关校园文化的问题中,拥有多剧社的华中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的各剧社间没有显著差别。各高校都有自己的特色。作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师范类院校,华中师范大学展现出严谨和端庄的一面。
(二)校园文化与话剧活动关联性
在认为本校话剧活动和本校校园文化的关联程度上,剧社内成员表现的比普通学生更为乐观积极。华中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的学生普遍认为关联程度较高。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的社员认为关联程度较低。而各校的普通学生都认为关联程度不高,只有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生认为校园文化与话剧活动有关联。
剧社成员普遍认为话剧活动和校园文化间的关系很大,而普通学生并不太认同这一点。在我们的调查中,甚至有很多普通学生表示并不了解本校的戏剧社团,仅仅知道名字而已。
五、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第一,在本校一家独大的剧社和多社共存的剧社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一家独大的剧社的凝聚力和认同感要高于多社共存的剧社。一家独大的剧社和其他剧社的沟通程度也要高于多社共存的剧社。同一学校的不同剧社往往各有千秋,都具备自己的独特优势。精简的队伍具备更强的凝聚力,同校各剧社间的竞争一定程度能够促进剧社特色的发展,但有可能会不利于社员集体认同感的确立。
第二,剧社的特色往往反映在原创程度上。剧社的原创程度取决于剧社的理念,具有原创意识的剧社有着更强的魅力。但是眼下在高校戏剧的受众更倾向于轻松搞笑或经典剧目,因此更具深刻思想性的原创剧目并不太受欢迎。很多剧社为了吸引观众只能压缩原创剧目,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高校戏剧的发展。
第三,经费支持、专业指导和场地支持是眼下制约各剧社发展的最大因素。剧社的编导能力和舞美效果的往往由学校的专业指导以及经费和场地支持决定。因此各剧社间的编导能力和舞美效果别并不太大。
第四,各校社员的个人素质伯仲之间,社员多而杂不如少而精。华中师范大学由于有三家剧社,剧社人员总数在各高校中最多,因此存在部分社员专业素质不高的问题。
2017年大学评价将包括中国大学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本科院校竞争力总排行榜、中国一流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重点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一般大学竞争力排行榜、中国民办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独立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中国高职高专教育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科技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创新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类型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分地区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学科门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类竞争力排行榜、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竞争力排行榜等16类共617个排行榜。
有关本次大学评价的两本专著《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2017-2018大学排名与高考志愿指南》将由科学出版社于近期出版发行。
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是我国高等院校中第一个综合性的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是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评价咨询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中介性实体机构。中心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图书馆、计算机中心、图书情报研究所、数学与统计学院等单位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组建而成,是一个文理交叉的跨学科重点研究基地。自2004年起,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开始按年度连续《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
2017年1月12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ECCEQ)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nseac.com)隆重推出《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2017-2018)》。这是RCCSE连续第14次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结果。这一结果是各种中国大学评价中评价指标最系统全面、评价思想最科学先进、评价方法最合理严谨、评价结果最准确权威的。
本次大学评价的院校对象为国内具有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资格的院校(不含军事类院校和港澳台地区高校),总计达到2581所,其中含973所普通本科院校(包括136所重点大学,681所一般大学,156所民办本科院校)、262所独立学院、1346所高职高专院校(包括310所民办高职高专)。分10种类型、12个学科门类、92个专业类和近523个本科专业分别评价其实力和水平。
上世纪90 年代,美国大学协会(Association of American College)对美国经济学教育进行了一次全面调研(Siegfried et. al. ,1991)。[1]该调研指出美国经济学项目的改变仅在于对学生数学和技术层面训练的加深,而这些训练却未必能培养学生用经济学方法发现和解释问题的能力。调研认为当时的经济学教育并未达到培养学生获得理性探寻真知的思想习惯的目标。Neilson(2010) 遗憾地指出,[2]尽管距调研已有20 年之久,Siegfried et. al. (1991)所指出的问题并未在美国经济学教育界得到根本的改变。
2008 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对经济学和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之声日盛,较为有特色的是2009 年10 月成立的新经济思维机构。该机构将经济学教育改革列为重点项目之一,并资助了2013 年的经济学公开课程计划。该项目汇集了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的经济学者,共同探讨与改革本科生经济学教育,以期使经济学教育贴近现实,且兼具包容性与复杂性。
反观我国的经济学教育,虽然通过学习西方经济学教育模式,我国经济学教育创新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却少有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或关注西方自身的反思与批判( 张世春,2004[3];李俊慧,2012[4])。近几年,我国学者对于经济学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经济学教育或对比中外经济学教育(王红(2005),[5]王淑梅、赵鑫和纪流河(2010),[6]丁刚和罗暖(2010),[7]齐晓辉(2011),[8]张文龙和余锦龙(2011),[9]高越(2012),[10]刘汉宾(2013)[11]等);二是基于我国经济学教育现状探讨我国经济学教育本土化或改革( 李冬艳(2011),[12]程远(2012),[13]马先标(2012),[14]姬超和颜玮(2013)[15]等)。其中,较多文章仅为对国外经济学教育正面的概括性介绍,缺乏微观层面的调研或数据支撑,并且,对于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主要涉及使用西方经济学理论对我国现状进行分析,而非对其理论适用性的探讨。简言之,相对于学习西方教育的思潮,我国学者对西方经济学教育的反思与批判之声式微。
由是可见,我国经济学教育界尚缺乏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有效评估,以及对国外经济学教育者的反思与批判的有益思索。鉴于评估与思索应建立在对经济学教育现状的了解之上,我们对我国本科经济学专业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了调研,以弥补国内此类文献的缺失。具体而言,课程结构包括专业学分安排和课程设置两方面,课程内容主要涉及三类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和定性课程。之所以未涉及数学和计量类课程内容的调研,是因为其内容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调研中,我们力求避免价值判断,以期客观地反映我国经济学专业的教育现状。
因我国高校众多,本调研选择了985 或/和211 大学中的十二所大学,包括北京大学、东南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调研专业仅限于经济学专业,其他授予经济学学位的专业不在调研范围之内。从统计意义上看,虽然所选大学相对于全国整体的经济学本科教育样本较少,但通过这些大学可以了解我国经济学教育一般现状,做为评估我国经济学教育的有益起点。调研资料皆来源于各高校近三年的专业培养方案以及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20]-[31]
在这十二所高校中,北京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皆按经济学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可在第二学年或第三学年选择经济学作为专业方向。如南京大学的学生可在第一学年末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保险学和国际贸易五个专业中填报专业志愿。清华大学仅设置了经济与金融专业,并无单独的经济学专业,因此,我们将选择其专业中的经济学部分作为代表进行调研。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和厦门大学皆设置两个经济学项目,武汉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基地班;复旦大学设立了经济学和数理经济学方向专业;厦门大学设置了经济学专业和经济学本科国际班。我们对这三所高校所开设的两个项目都进行了考察,因此本调研共涉及15 个经济学项目。
二、课程结构
(一)学分安排
各高校都对学生获得经济学学位设定了最低学分要求。为了便于学分对比,我们将各高校所设置的课程分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学科大类/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方向性/核心课程、专业与跨专业选修课程和实践类教学五类。表1 列出了各高校对不同类别课程的学分要求。大部分学校将数学类课程列为学科或专业基础课程,有些高校将其设置为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在表1 中,我们用括号注明其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中所包含的数学学分。
十二所高校要求的学位学分均值为155. 5 学分(标准差为14. 2)。对获得学位总学分要求最高的是吉林大学;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除去实践类教学的学分,课堂教学学分的均值为142. 7 学分(标准差为10. 2)。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国际班)。
各高校对专业必修课程(包括数学课程)和选修课程(包括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分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对专业必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浙江大学;最低的是武汉大学。对专业选修课程学分要求最高的是武汉大学;最低的是厦门大学(经济学)。必修与选修课程学分要求的差异可反映出不同高校的学生安排自身课程结构的自由程度选修课学分越高,学生自由安排课表的程度就越高。
(二)课程设置
我们主要关注于除通识类/公共基础类课程之外的专业课程设置。总体而言,各高校都较重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数学和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安排,且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如:
第一学年:经济学原理(微观、宏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政治经济学;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中级微观,中级宏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其它专业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第三学年和第四学年:少量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大部分高校在第一学年或第二学年,也将会计学或/和管理学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
不同高校对宏微观课程的设置和时间安排会略有不同。如厦门大学将经济学原理安排为一个学期的课程,其他高校(若开设该课)皆为两个学期的课程。东南大学和复旦大学只开设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门课程,并未单独开设原理课程。东南大学将两门课程都安排在第二学年,而复旦大学分别安排在第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和第二学年的第一学期。只有浙江大学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和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
一些高校将线性代数安排在第二学年开设,且各高校对数学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吉林大学和武汉大学(经济学)要求C 类数学,其他高校(包括武汉大学基地班) 要求A 类或B 类数学课程;(2)厦门大学(国际班)、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 和中山大学都开设了数学分析课程;(3) 北京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八所大学开设了数理经济学课程,其中厦门大学和浙江大学将该课程设置为必修课;(4) 有些高校还开设了其它数学类选修课程,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数理经济学方向)开设了随机过程、动态优化等课程;南京大学(学术型)开设了应用随机过程、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课程;清华大学开设了实分析课程;武汉大学开设了数据统计分析方法和数据统计实践课程。独树一帜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开设了大学物理C 课程,并被列为专业必修课。
除上述课程外,各高校所开设的专业必修与选修课程多有重叠,主要差异体现在课程标签为必修或选修。在专业必修课方面,复旦大学和浙江大学开设了12 门;东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10 门;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开设了8 门;清华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 开设的最少,为4 门。大部分高校在第四学年仅开设1 门至3 门的专业选修课程。
在双语教学方面,所有高校都不同程度设置了双语课程。此类课程开设最多的是中山大学和厦门大学(国际班)。中山大学的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必修课程均采取中英文分班授课;厦门大学(国际班)在介绍中称采用全英文教学经济学本科。
三、课程内容
(一)微观经济学
各高校皆指出微观经济学应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复旦大学在课程介绍中写道: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应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 . . ,还应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总体而言,各高校所讲授的内容较为一致,并且,在课程内容安排上,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如南京大学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内容包括消费者行为、需求、厂商与生产理论、成本、完全竞争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完全垄断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寡头市场产量和价格的决定、生产要素价格决定;工资、地租、利息、利润和外部效应与公共产品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包括最优化的数学表达;经典的需求和生产理论;不确定下选择;一般均衡与福利分析;不完全竞争模型与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和外部性与公共用品。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六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哈尔R范里安的《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经济学原理课程教材。各高校教材的使用也有所交叉,如南京大学将平狄克的《微观经济学》作为微观经济学原理的参考教材,而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将其分别作为中级微观经济学的参考教材和使用教材。
此外,有些高校也会使用其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南京大学和浙江大学的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分别采用刘东、梁东黎和史先诚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和李建琴、史晋川编写的《微观经济学教程》。
只有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了高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所有高校皆在第二、三和四学年开设有关微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比较普遍的课程包括博弈论、产业组织理论、信息经济学、劳动力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课程。此外,北京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法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开设了有关行为和实验经济学课程。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吉林大学开设了卫生经济学。比较特别的课程是山东大学的品牌经济学,吉林大学的创业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和非赢利性组织机构经济学,以及复旦大学的能源与气候变化经济学。
(二)宏观经济学
各高校对宏观经济学原理的课程教学安排较为一致。中国政法大学和浙江大学在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中加入了经济学流派的介绍。相对于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思想更具有多元性。如清华大学在中级宏观经济学课程介绍中写道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中最具有争议,最为紊乱,但也是最具有兴奋点的学科。. . . . . 在不同答案的背后,则是不同框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因此,中级宏观经济学一方面与微观经济学课程相同,是原理课程的延展、深入以及数学程度的加深,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不同高校对不同宏观经济思潮的侧重。总体而言,大部分高校都偏重于新古典经济学和凯恩斯经济学,但比重安排略有不同,而浙江大学则主要侧重于新古典经济学思想和数理模型的训练。
此外,宏观经济学更注重政策分析。吉林大学和复旦大学都指出经济学教育应立足于我国国情,不应简单照搬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如复旦大学写道:尽管宏观经济学已具有很多自然科学的特征,但它归根结底是一门社会科学。各国的经济运行千差万别,. . . ,因而简单地照搬西方教科书是远远不够的。南京大学也强调了在课程中应加强对中国现实经济运行的理解,能够使学生建立初步顶天立地的研究思维,并在课程中加入了中国转型经济专题以及结合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的案例分析。山东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中国政法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山大学也开设了有关当代中国经济的课程或研讨课。
就教材而言,各高校普遍使用的和参考教材包括七本:曼昆的《经济学基础》;曼昆的《宏观经济学》;萨缪尔森和诺德豪斯的《经济学》;多恩布什的《宏观经济学》;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布兰查德的《宏观经济学》;和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其中,曼昆的《经济学基础》通常作为宏观经济学原理课程的教材。
相异于微观经济学,更多的高校采用课程负责人或主讲教师所编写的教材,如,复旦大学使用袁志刚、欧阳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浙江大学分别使用叶航编写的《宏观经济学教程》和何樟勇、宋铮编写的《中级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和中级宏观经济学的教材;南京大学采用了梁东黎编写的《宏观经济学》作为其宏观经济学原理的教材。
与微观经济学教学安排相同,除了浙江大学在第三学年开设高级宏观经济学课程外,其他高校在第二、第三和第四学年皆开设有关宏观经济学某一领域及其应用的必修或选修课程。较为普遍的课程包括发展经济学,财政学,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学,国际贸易,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学,区域经济学等课程。一些高校也开设了研讨类课程,如厦门大学(经济学)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专题和中国政法大学的中国现行经济政策与理论探讨课。
(三)史学类及其它定性类课程
首先,各高校对史学类课程(经济史、经济思想史以及名著导读类课程) 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对史学类必修课程要求最高的是北京大学、吉林大学和厦门大学(经济学),皆开设了四门必修课程。东南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中山大学未开设史学类必修课程。另外,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二门至三门的选修课程。中山大学开设的史学类课程最少,只有一门经济史的限选课程。
从内容上看,除了《资本论》导读明确指明所授内容外,各高校对于其他课程的内容安排存在较大差异,其原因在于课程内容和教材的选择主要取决于主讲教师。以中国经济史为例,中国政法大学所讲授内容的时间跨度为自秦汉到我国改革开放之前;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则将课程的重点放于近代。
在史学类课程中,复旦大学的外国经济思想史和北京大学的中国经济思想史较具特色。复旦大学的课程主要从经济学范式转换的角度对西方经济学思想的发展进行阐述和解读,并且在课程中加入了我国古典思想对重农学派和斯密经济思想影响的探讨,将无为和道法自然的思想与西方自由放任的思想相联。北京大学的课程主要探讨夏商周以来中国人对于资源的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的永恒矛盾及其解决方法,包括先秦孔子、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商鞅、韩非子以及商家学派等经济思想,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经济思想。
在其它定性类课程方面,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厦门大学(经济学) 和中山大学皆开设了经济法课程,其中厦门大学(经济学)将该课程设定为必修课程。武汉大学(经济学)开设了社会学、中国哲学史和西方哲学史的选修课程。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经济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开设了经济学方法论的选修课程。所有高校皆未开设经济哲学课程。
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对不同项目的课程安排可以看出,定量课程要求的提高会伴随着定性类课程的缩减与淡化。该趋势在西方经济学教育中也有所体现。
四、结论
本文调研了我国十二所高校15 个经济学项目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比可以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首先,各学校对学生获得学位的最低学分要求存在差异。获得本科学位总学分要求的均值为155. 5,课堂教学学分(除去实践类教学)要求的均值为142. 7。对课堂教学学分要求最高的是中国政法大学,为157学分;最低的是厦门大学(国际班),为125 学分。总体而言,各高校对经济学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同质性。
关键词: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毕业设计;过程管理
作者简介:吕艳萍(1955-),女,湖北英山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查晓明(1967-),男,安徽怀宁人,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湖北?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改项目“电气工程专业本科生毕业设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项目编号:JG2009007)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2-0107-01
本科毕业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对于增强学生自身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与就业能力有着其他环节不可替代的作用。电气工程与自动化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工科专业,具有强弱电结合、软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的特点,因此毕业设计在该专业的培养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毕业设计的质量受到了较大程度的影响,传统的毕业设计模式越来越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主要问题表现为:一是毕业设计选题内容过于陈旧,与工程实际或科研课题结合不紧密,多人一题等;二是指导教师思想上重视不够,对学生放任自流;三是毕业设计时间与考研、找工作的冲突,导致学生无法将充分的精力投入到毕业设计中;四是缺乏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制度执行不到位。
针对上述问题,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结合专业教学特点与培养目标,深入分析,敢于碰硬,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认真落实执行。
一、严把选题关
毕业设计选题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毕业设计质量的高低。学院非常重视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从毕业设计开始起前一年左右就酝酿毕业设计的选题,强调毕业设计选题要突出可行性、实用性与创新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为此,学院采取了以下措施。
1.及时更新毕业设计选题内容
选题多以实际工程、科研项目、新兴热点为基础,鼓励教师将自己科研课题中的部分专题作为毕业设计选题,淘汰往年内容陈旧的选题;同时增加反映本学科最新发展动态、电力系统最新成果并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题目。
2.强化毕业设计选题审批工作
对指导教师提交的毕业设计选题申报表,经所内审批后,由学院设立的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根据“专业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可行性”原则,对其难度和工作量进行进一步审查筛选,通过层层把关,及时剔除或更改不符合要求的选题。
3.选题实行双向选择,坚持一人一题
学院将通过审批的课题名称、指导教师、设计内容、所需人数等信息向学生公布,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和情况填写选择表,经毕业设计指导委员会汇总整理后返给指导教师,严格执行一人一题、每个教师指导的学生不能超过5人的规定。对于选题过分集中或较少的情况,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统筹调整安排。学院在选题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对读研学生,鼓励由导师直接指导其毕业设计,以便于学生较早的进入指导教师的研究领域;对参加武汉大学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3.5+1.5”联合培养项目的学生,则由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指导毕业设计,利用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对已确定工作单位的学生,允许他们到就业单位完成毕业设计,使他们能够更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
实施以上措施以来,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选题质量明显提高,结合生产和科研单位需求的实用型课题所占比例大大增加,其中不少涉及到新能源、智能电网、电动汽车等新兴领域,在毕业设计总题目数量明显增多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更新率,这就大大扩充了学生的可选范围,拓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二、引进项目管理体系以强化过程管理
针对以往毕业设计过程中出现的指导教师与学生的懈怠问题,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将本次改革的重点放在强化过程管理上,学院引进项目管理体系来监控毕业设计全过程,即结合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的特点将毕业设计过程按阶段细化为多个环节,每个环节均对教师和学生提出明确要求,学院实施“选题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开题总体设计详细设计开发、编程实验、验证毕业论文撰写”和“每周例会中期检查论文形式审查预答辩答辩”的工作流程,跟踪毕业设计全过程,保证毕业设计工作能收到切实的成效。
1.开题答辩制度
第七学期选题结束后,指导教师马上下达任务书,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和寒假进行资料的收集和准备,了解所做课题的现状、目标,考虑拟采用的方法或技术路线,提出完成毕业设计的初步计划,撰写《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第八学期开学两周后进行开题答辩。答辩小组由研究方向相近的指导教师组成,重点审查毕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工作量是否饱满、预期质量等,并提出修改意见。若开题答辩未获通过,则要求学生认真修改后再进行答辩,及时避免了毕业设计中可能走的弯路。
2.周志制度
武汉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从2011年开始,每个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都发一本周志,由学生填写,指导教师签字。周志内容包括:本周所完成的主要工作、取得的成绩、遇到的困难及存在的问题,敦促学生日有所学;指导教师每周至少要检查一次学生的周志,掌握每个学生的进度,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面临的困难。这一制度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和教师的责任感,提高了师生保质保量完成毕业设计任务的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