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等教育范文

初等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等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初等教育范文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因此各国在其经济文化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都把初等教育定义为实施义务教育或普及教育的目标。作为一名初等教育者,要认清初等教育的重要性,紧抓初等教育的核心,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现代化应用人才。

 

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当今世界各国都开始重视教育问题,如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及高等教育,然而不论哪个阶段的教育,对于提高国民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

 

现阶段,我们国家更是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案,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初等教育作为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基础,必须要紧抓初等教育的核心,才能够才能做到又好又快的推进素质教育。

 

首先,谈谈初等教育。初等教育包括从幼儿园到初中毕业的一切教育,是对公民所实施的初等程度的教育,包括儿童的初等教育和青壮年的初等教育。它是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是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次,谈谈初等教育的核心。初等教育的核心,是面向不同的学生,把每个人都培养成人才。抓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个亮点,培养学生诚实、朴实、礼貌的传统的优秀品格,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自然的人,让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因为禁止或强迫思想不仅是愚昧的,也是绝不可能的,因为思想具有超越一切的力量。

 

肉体受到监狱、刑罚、痛苦、贫困乃至死亡威胁,但思想仍能自由地思考。思想是客观的,只能疏导,而不能禁止或强迫,禁止或强迫思想往往适得其反。古人想用麻木化愚弄国民,殊不知,正确与错误总在比较中加以鉴别、认识,在自由的学习、自由的思考后,才会明辨是非。

 

生命原本是最自然、美好的,花开花落、阴晴圆缺,都是生命自己的规律和形式。给她以充足营养、宽松的环境,才是对生命最根本的呵护,寻找合适的显现形式,按自己的心性自然地生活,应是一项崇高的事业。

 

孟国泰说:真教育,请遵循;勿操纵,宜尊重;勿洗脑;宜引导;勿填鸭,宜疏导;勿奴役,宜解放;勿掐断,宜点燃;勿泯灭,宜唤醒;勿羁绊,宜松绑;勿钳制,宜放手;勿笼养,宜放生;勿冷漠,宜发现;勿谴责,宜赏识;勿异化,宜转化;勿扭曲,宜通和。

 

最后,谈谈初等教育的实施,学校都在搞初等教育改革,有的是学案教学,有的是高效课堂教学等,都是搞形式主义,而没有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教育没有灵魂,把学生当成老师的复印机或传话筒。强迫学生学习,学生失去兴趣,没有创造力。

 

孟国泰说:真正的教育是“疏导、引导”,是“导育”。只有导育,才是“尊重人、幸福人、相信人、发现人、发展人、创新人、成就人,让人成其为人”的不二法门。因为把教育独立与学生实际生活脱离关系,有三大弊端,学科与真实生活断绝,生活自生活,学科自学科;学科变成纸上的假东西;学科在实际上不能应用。

 

成人把自己的种种知识用尽方法缩成一小块,是学生熟读背诵,自然毫无意义。这种成人认为真理的东西,对于学生本来没有意义,学科与真实生活脱离,要学生用心去学,学生对他当然没兴趣,没兴趣自然觉得学起来困难,自然逃学。倘若人们把要学的东西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生没有不喜欢的,因为好学正是孩子的天性。

 

初等教育包括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因为初等教育的目的并不是使儿童读许多书,得到许多丰富的知识,而在养成将来应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也要求知识,但知识应该从养成活动的能力、技能和习惯中来。人要生活不能不去活动,等到习惯养成后,自然得到了有用的知识。

 

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学校是二者之间一座过渡的桥。教育的目的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里去做一个有用的一员。儿童在没有教育以前,有一种天生的本能,好奇和冲动。教育就应该以这些东西为根据,为基础。儿童之所以很自然,一方面,有它自己的本能,有父母的教育;另一方面,又有社会环境的需要。

 

教育就是利用他的本能及环境,使他朝我们预定的方向去。教育就是用最容易的方法输入社会实用的知识。父母教育的时候,须将利用他的本能欲望,造成种种环境条件。孟国泰说:教育乃导育。教育之道,乃导育之道。导是道的源泉,道是导的归宿。

 

导快乐,得快乐之道;导学习,得学习之道;导创新,得创新之道;导做人,得做人之道。真正的教育不是牵着人的“鼻子”走,而是要顺应人(尤其是儿童)的天性,通过“好动”和“互动”,让人从“被动”走向“主动”。实现人的主动发展,让人自觉、自主、自动、自愿、自由地成长,是真正教育的最佳体现。

 

品格培养包括居官清廉、做事勤奋、生活节俭、诚实守信、交友谨慎、勤读书、学做人、精忠报国、安全意识、责任意识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缺乏的教育。只有知识,没有良好的品格,就不能好好地做人,甚至犯罪,成为人民、社会和国家的罪人,使知识失去意义,使教育失去意义。因此,有了知识的教育和品格的培养,才能让他们成为人才,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总之,初等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基础好了才有好的教育。要搞好初等教育,必须抓住初等教育的核心。

 

第2篇:初等教育范文

 

声乐课程是初等音乐方向教育的必修课之一。在目前声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着片面的之中是技能训练而忽视其他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现象。在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改革的今天,如何转变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改进声乐教学模式,突出师范特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们继续探索与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声乐课程建设的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明确培养目标与任务

 

(一)注重学生思想素质培养

 

作为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还要学会育人。教学中要始终坚持以“音乐”为本,以“育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是学生通过声乐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建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维、勇于创新的精神。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通过声乐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育达到转变学生思想、感动学生心灵美化学生品格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注重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培养

 

声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不仅是教学生解决“怎样唱”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解决“如何教唱”的问题。目前在师范院校中场套用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的培养模式,在教学中不太重视知识理论的培养,不太重视教学法的传授。导致有些学生常常“演唱”能力不错,而让他们讲讲“怎样歌唱”就显得力不从心,不知从何说起,“教唱”的能力和水平显然不够。因此,师范声乐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加强学生知识理论水平的培养,注重对学生进行相关学科的知识文化培养。

 

(三)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强调初等教育师范性不应只是一种概念,更重要的是使受教育者在接受各种知识学习后获得从事教师职业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包括两大部分:意识作为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即演唱、演奏、伴奏、指挥、音乐技术理论及相关音乐文化等能力;二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即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及教育观念转化到课堂的能力等。

 

二、改进教学模式与方法

 

(一)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与方法

 

师范声乐教学内容与形式许多年来一直仿效艺术院校的教学模式,过分的强调学科的独立性,重技巧,轻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形式,单调而简单。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需要。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坚持立足师范、面向社会、强化多能、突出特长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形式上,要体现师范性特点。注意采用声乐小课与小组课、集体课、观赏课、实践课相结合的灵活多样的形式;在教法上不仅让学生懂得如何去学,而且还懂得如何去教,培养学生的多专多能;并把教师示范法、语言激励法、讲授形象法、师生互动法、手段现代法等新的教法理念引进课堂,进一步丰富教学方法;在进行声乐知识和技能传授时,还要注意与其他相关学科基础知识的连接,与其他相关文化的连接。

 

(二)创造师生平等、互动的教学环境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灵和情感上的融洽与交流是学生学好声乐的先决条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交流合作、探索发现。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来理解声乐作品的内涵,自由的展开思维、想象与表现。师生之间在民主、平和的心理状态下,发表不同的意见和观点,进行自由的讨论、提问等教学活动。

 

(三)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励为手段

 

声乐学习中,由于学生之间在歌唱生理条件上存在的差异,往往会给某些学生的歌唱心理带来不良影响。多运用激励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及时地运用语言、文字、掌声、微笑和眼神等激励手法给以表扬和充分肯定,由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主动参与声乐教学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快乐,以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同时也努力地将自己塑造成为擅长运用各种激励手法的艺术师。

 

三、加速声乐教材的改革

 

(一)选择适合师范生特点的声乐教材

 

目前全国师范音乐专业适用的声乐教材,一般选用高等师范或艺术院校的教材,而适合于初等师范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材却寥寥无几。在声乐教学中,教材选用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声乐教学的质量问题。所以,针对我们初等教育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对象,选择和编写一整套适合于学生特点的声乐教材以适当务之急,是教育教学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注重多元化的教材内容

 

在声乐教材选择上,要注重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让学生了解我国更多的、优秀的、具有民族民间特色的声乐作品。注意教材与世界各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相结合,强调声乐艺术与其他相关文化间的沟通。并注意声乐教材的广与精、难和易、大与小的结合,充分体现教材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和完整性。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一)对学生声乐学习的考评期主要内容应包括

 

学习态度与学习方法有效性的考核;声乐知识、声乐技能与相关文化知识的考核;教学实践能力(含见习、实习活动)与应具备的教师素质的考核。

 

(二)建立科学的考核标准有助于声乐课程的建设和发展

 

对于学生的专业学习考核,既不能用权威的标准来衡量,也不能用专业演员的标准来衡量,更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音乐实践成果。同时,也不能禁用延长一两首作品来衡量学生的专业能力。这种考核标准已不适应目前社会人才快速发展的需要。而应该把学生对该课程基础理论的掌握、对正确声音的辨别能力、对演唱作品的分析能力、边弹边唱的能力和课外活动辅导能力等纳入评分标准,客观、全面地衡量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考评方法和形式要灵活多样

 

由于生源的音乐素养参差不均,淡化考评的紧张气氛尤为重要,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的考评环境,有利于学生正常发挥水平稳定心理的恐慌因素。

 

考核形式上:可采取口试、笔试、演唱、演奏、表演汇报、即兴表演等多种音乐活动形式。

 

考核方法上:平时考核(小组进行)、阶段考核(集体进行)、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还可以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之间互评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结合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总之,初等教育音乐学科的考评应建立在培养目标和工作任务上,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就目前音乐方向的学习情况来看,提高平时成绩的比重是很有必要的。

 

综上所述,初等教育音乐本科声乐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与国际音乐教育接轨的需要。在声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吸取、探索、总结与提高,为推进处等音乐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努力。

第3篇:初等教育范文

 

教育分流是指依据考试成绩和学术性测验成绩,将学生分层别类,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采用不同的方法,教授不同的教育内容,使学生成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教育分流成功的个案当属新加坡。作者将在介绍新加坡初等教育分流的基础上,分析西藏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教育分流的必要性、方向和内容。

 

一、新加坡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分流

 

新加坡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行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基础教育由淘汰制转向分流制。新加坡独立后,一直实行单一学制,要求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学习同样的课程参加同样的升学考试,没有留级制度,不能通过考试的只能退学,只有不到14岁的学生可以重读。调查表明,新加坡小学毕业生有29%未能通过小学毕业考试,有36%的中学生未能通过中学毕业考试,仅有14%的学生能进入大学前的预科,这些人中又只有9%的学生能够通过大学前的考试。因此,政府重新制定了基础教育体制,实行分流制,并于1995年把教育分流作为国家教育制度确定下来。

 

第一次分流——语言分流:新加坡基础教育阶段规定在小学开始的4年,学生主要学习英语、母语和数学3门课,小学四年级结业时,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流进入3种不同程度的班级。90%的学生分流进双语班,继续双语学习直到小学毕业;极少数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被分流到以单语学习为主的班级,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和数学知识;还有一种延长双语班,是为那些未能通过分流考试,但已通过二年级考试的学生开设的。五六年级为定向阶段,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分别进人3个语言流学习,即1)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也作为第一语言,大约有10%学术能力和语言能力俱佳的学生进入第二语言流学习;2)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第二语言,这部分学生约占总数的70%~75%;3)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母语作为熟练的口语,占学生总数的15%~20%。

 

第二次分流——课程分流:进入中学后同样实行分流制,学生按照能力进入中学的特选课程班(speeial course)、快捷课程班(Express Course)和普通课程班(Normal course),前两种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两种语言,经过4年中学学习后通过中学毕业考试(GCE“O”级水平考试)。普通课程班的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后,将继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少数人可以多学1年,然后再通过中学毕业考试。

 

从新加坡实行教育分流政策来看,教育分流的主要作用和目的:一是为了节约资源,提高教育的投资效益,为社会选拔精英,并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二是因材施教,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从这个角度而言,教育分流有利于学生个人和社会发展,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从社会分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和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各级各类人员需求来看,分流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二、对西藏的启示

 

1.西藏义务教育分流的必要性

 

在中央政府长期以援助为主的各种优惠政策下,在传统的自然农牧社会中,用“输血”方式建立起来的西藏工业是半传统半现代的产业部门,“其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之间很少沟通,二者涨落的相关性很小,唯独在西藏,二元经济结构中的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相比,后者产值比重占大头,国民收入一半以上来自于农村,而且西藏的现代工业部门是镶嵌型的,缺少根基,与农业部门‘绝缘’程度很高。”因此以西藏原有的传统农牧业为一元,以人为援建的城镇二、三产业为另一元,便形成了西藏目前特有的“非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现代产业部门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较差,而传统农牧业生产需要大量的人力,因此,农牧民很难向第二产业移动。西藏流动人口基本为内地人,区内藏族的流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他们几乎只参与农牧区内部生活。在此经济环境下,农牧民子女对教育的需求更多地停留在“参与农牧区内部生活”层面上。由于农牧业人口大量滞留在农牧区,而学校教育又以城市为中心,中小学毕业生处于“升学无望,就业无门”的境地。

 

就农村教育功能而言,有研究者认为是“为部分社会精英提供社会流动的途径,为农牧民子弟打好参与现代生活的基础”。既然教育只能为部分社会精英提供社会流动,也就表明教育必须分流,使一部分继续学业,另一部分流人社会,西藏农牧区中小学教育也必然具备这两种功能。相对“为部分社会精英提供社会流动”而言,为“农牧民子弟打好参与现代生活的基础”更应该进入我们的视野,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因为西藏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仍集中在第一产业上,近年来农牧区多余出来的一些劳动力城镇也无力吸收,只有少数“敢闯、胆子大”的农牧民进入拉萨和日喀则两个大城市,绝大部分农牧民宁愿滞留在农牧区也不走出区外务工,这种现象受农牧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传统的影响,区外务工的成本很高,包括经济、生活和精神等各个方面。同样,西藏农牧区现代化水平也处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也即现代化程度不高,那么农牧区中小学教育的功能“为农牧民子女打好参与农牧区生活的基础”更贴近西藏的实际。那么究竟接受多少教育才能很好地参与农牧区生活呢?徐勇认为:“就当今大多数农村自身的实际需要来说,小学毕业已基本够用,更多学习是满足农村外部的需求。”至2009年底,西藏总人口290.03万人,其中农村人口221.00万人,占76.2%,城镇人口69.03万人,占23.8%,乡村从业人员119.36万人,占54.01%,也即西藏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牧区,在农牧区生产与生活。按照徐勇的观点,这部分农牧民只需要接受小学程度的教育即可,这个判断非常合理,在内地适用,更符合西藏农牧区的实际情况。

 

从目前西藏农牧区中小学学生实际到校率来看,进行教育分流是非常必要的。学生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兴趣不大,但他们对熟知的一些操作性的知识兴趣十分浓厚。对于这一部分学生,在掌握基本的读、写、算基础上,在初等教育阶段就可以进行分流,掌握一技之长。有的学者可能会认为这会损害整个教育的效益,不利于民族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发展。从整个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理解当然正确,但我们在看待问题时要考虑问题的情境性。刘易斯在研究经济增长时发现:“在某个地方和某个时候,某一阻碍增长的因素可能比其他因素更为突出。”具体到西藏农牧区而言,以传统农牧业经济、封闭型经济、供给型经济为主,靠天种地与放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一些在其他省区行之有效且可以推广的简易的科技成果在西藏却很难运用。这种情况,虽然农牧民的人。

 

力资本存量的确较低,但这并不是阻碍西藏经济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较高的人力资本在贫瘠草原能创造出什么呢?就连舒尔茨也引用人类学家霍伯(Adamson Hoebel)的观点,指出某些地区的贫困并不是由于人力资本的缘故。舒尔茨说:“文盲的含义是什么呢?人民是文盲这一事实并不意味着,他们在配置自己所拥有的要素时对边际成本和收益所决定的标准反应迟钝……虽然教育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率,但它并不是有效地配置现有要素存量的前提。有一种看法,认为这些贫穷农业社会没有足够的精明强干的企业家利用现有要素作出令人满意的成绩,这十之八九是错误的。”

 

2.教育分流的设计

 

考虑到学生本身不太愿意呆在学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对学习的兴趣不高等因素,我们可以在初等教育阶段进行教育分流。而不强迫学生统一学习以学术取向的课程内容。新加坡在初等教育阶段的教育分流,可以作为西藏中小学教育分流的模式。

 

第一次分流:小学四年级。西藏小学最初的4年以学习藏语文、藏数(学)为主,汉语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只有在拉萨市才有以汉语教学为主的课堂),其他如社会、科学等课程均为藏文教材。在这一阶段,要加强学生藏文读、写、算等能力。在小学四年级结业时,根据考试成绩将学生分成两种不同程度的班级:藏文班,学习基础的文化知识和数学知识。根据西藏目前学生汉语学习的状况,预计进入藏文班的学生占绝大多数。鉴于西藏目前没有完全的藏文高校,且中学阶段都会转为以汉语教学为主(有的县区在初中阶段也使用藏文教材)的现实状况,学校需鼓励学生选择双语班,保证掌握双语学生的人数。如果实在难以接受双语课程,可在五年级或六年级时转入藏文班。双语班,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入双语班继续学习直至小学毕业。在进行藏汉双语学习时,各地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别设置两种不同的语言班:汉语作为第一语言,藏语作为第二语言(或者藏语和汉语都作为第一语言),这部分学生基本集中在各地(市)区,约占小学生总量的5%;藏语作为第一语言,汉语作为简单/熟练的口语,这部分学生约占95%。这部分学生主要集中在农牧区,因为农牧区没有学习与使用汉语的环境,学习汉语的困难非常大,而且,他们生活的圈子就在农牧区(比如除拉萨以外的地区,特别是阿里或那曲地区,可能一些人从来没有去过拉萨,有的连地区都没有去过),汉语也无用武之地,这就好比内地农村老太太,其生活圈子就在农村,不会说普通话并不影响其生活一样。因此,对一部分学生只能要求其进行简单的汉语交流。这也是客观环境所导致的。也许在学期间所习得的一些简单汉语在若干年没有与汉语信息接触的情况下,汉语能力会飞速下降。

 

第二次分流——课程分流:进入中学后同样实行分流制,学生按照能力进入中学的重点班、普通班和职业班,前两种要求学生掌握两种语言,经毕业考试后(也可说是第三次分流),部分进入高中继续学习。职业班的学生,在完成中学学业后,一部分将继续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部分将获得一定的技术知识,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步人社会。课程分流要求对不同的班级设置不同的课程,以区别培养目标。重点班以传授文化课继而升学为主,普通班的文化课学习要渗透生活常识,让学生学有所用,能够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职业班的学生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

 

在中小学进行分流并向初中学生传授一定的职业技术,就需要慎重考虑传授何种技术知识,使学生能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虽“升学无望”,但“就业有术”。据统计,包括西藏职业技术学校在内的所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农林类占16.33%,信息技术、医药卫生、商贸旅游、文化艺术与体育、社会公共事务占65.94%(D,毕业生就业通过公开招考获得的工作,由国家财政发工资。也就是说,中(高)职毕业生的就业路径与大学生一致,都是通过公开招考。而一些体现西藏民族传统特色的技术未能在职业学校中体现,中小学职业班可填补此空白,比如,在职业班或普通班可传授藏式建筑、服装烹饪、卡垫、绘画等知识,特别是绘画基础知识掌握后,学生可进一步学习画唐卡。这类体现民族特色产品市场非常大。比如唐卡,西藏传统唐卡,绘制技艺精致,矿物颜料配方与着色独特,有艺术魅力,深受人们青睐。随着人们对西藏唐卡的了解越来越多,西藏唐卡成为来藏游客购物的必备品。唐卡每年有2亿市场份额,但西藏唐卡只占3成,而尼泊尔唐卡占到7成。西藏传统手工特色产品还有诸如古老的民族手工艺艺术,它们风格迥异,独具特色,令无数游客为之着迷:江孜的地毯、杰德秀的围裙、扎囊的氆氇、浪卡子的藏被、加查的木碗、拉孜的藏刀、拉萨的金银器具、仁布的玉器、定日_的石雕等……这些传统手工技术都可以成为教育分流后学生的课程。

 

三、结语

 

这种分流可能会受到对西藏教育不了解的各界人士的批评。他们会质疑,为什么对一部分学生进行“向上流动”的教育,而另一部分学生只进行普通和职业教育?这是对教育公平的损害。这是一种不负责的言论和判断。我们认为符合学生要求的教育才能关注学生个人的发展。试问,如果在初一的某个教室里,学生学业水平从小学三年级至初一不等,那么在学生学业水平参差不齐甚至是差距甚大的情况下,学习一门课程时,按初一水平教授,学业水平较低的学生听不懂,为满足这一类学生,需降低教学要求,这是否是会损害学业能力较高学生的利益;但若按教学要求进行,满足了学业成绩较好学生的学习需求,又将损害了另一部分学生的利益。解决的办法只有分班教学,按学生的能力分别进行不同的教学,否则,不仅不利于个人发展,也将不利于西藏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果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不回农牧区,他们能否成功地在区内城市获得认同或走出区外谋生,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普九”和提高民族素质都很重要,而知识的传播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我们常常陷入教育是万能的困境——“只要将那种受过教育的人多余出来的知识传播给大众,就能够实现对‘无知识的征服’,并且由这种征服而可以开创一个新时代。”然而,我们实在没有多少理由可以相信,“一些人所获得的最优知识如果在某个时候能为所有的人都拥有,那么我们就可以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了。”因此,在西藏现阶段我们应避免强行进行低水平的“普九”,不如用另一种方式“普九”,即进行教育分流。湖北襄樊市板桥镇中学从1995开始在初中进行职业技术渗透,并成功地留住了差生,提高了巩固率。对“普九”而言,采取的是同源分流,最后殊途同归,可整体提高教育质量。总的来说,为了巩固西藏自治区“普九”成果,全面提高普及水平,在义务教育阶段进行教育分流是可行的实施方案。

第4篇:初等教育范文

 

一、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梳理

 

《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我们站在哪里?2007~2008年度分析》等重要文献对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的状况,从不同维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m这些统计和分析为我们解读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宏观图景提供了分析数据和相关论据。

 

(一)农村初等教育中的非正式教师问题

 

在教师问题方面,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发达国家正在进行师资优质化努力,而发展中国家还大量存在非正式教师。这些非正式教师包括准教师(parateacher)、兼职教师(parttimeteacher)、社区教师(communityteacher)。在印度,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中的准教师、兼职教师和社区教师三者总计所占比例高达12%,初级小学中准教师、兼职教师、社区教师三者总计所占比例最高,为17.5%(详见表1)。

 

印度初等教育中非正式教师所占比例较大,成为了印度初等教育师资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同时,其他一些重要教师问题在非正式教师群体中也表现地更为明显。

 

(二)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资源配置问题

 

教师资源配置是否充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生师比。世界各国生师比相差较大,总体而言,越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越低,越不发达的国家(或地区)生师比越高。从世界范围看,生师比分别为撒哈拉以南非洲(43:1)、南亚(42:1)、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26:1)、中东^北非(23:1)、东亚(22:1)、东欧和中亚(17:1)、经合组织(16:1)。[2]通常生师比超过30:1就被认为是生师比较高的国家(或地区)。印度农村初级小学、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生师比分别为:37:1,34:1,31:1。

 

从国际比较维度来看,印度生师比较高。由于生师比较高,印度农村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小学平均每所学校教师数量分别为2.83人、4.02人、6.64人,显然教师数量严重偏低。[3]从师资配置看,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缺乏问题比较突出。

 

(三)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性别问题

 

教师性别角色是学生性别角色习得的重要榜样,是学生性别角色成长所必须的。同时,父母对不同教师性别结构的安全感也是教师性别结构安排需要考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印度绝大多数父母认为,至少有一个女教师在场时会让他们感到他们的女儿更安全。这个问题在三年级和三年级以上变得更加重要。[4]据统计,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男女教师比分别为165.1%、161.0%、236.1%、128.1%、223.5%(详见表2)。

 

按照统计数据,印度初等教育3名教师中才可能有1名女教师,但在印度农村还有很多学校的教师数量少于3名,甚至还有许多单师学校,显然这些学校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女教师,这影响了家长送女孩到学校就读的安全感,也一定程度影响了女孩接受初等教育的机会。

 

(四)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学历教育和日常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印度初等教育教师学历以高中和本科为主,研究生也占了一定比例。从本科和研究生学历所占比例来看,初级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9.8%,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13.6%;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35.0%,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14.2%;高级小学本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38.6%,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比例为27.9%(详见表3)。可以看出,初级小学、小学、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有中学的高级小学,这几类学校的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教师所占比例逐渐增加。同时从总体数据来看,印度初等教育教师学历偏低,教师学历中高中、初中、初中以下学历所占比例较大。

 

从学校类型看,与有中学的小学(19.7%)和有中学的高级小学(28.6%)相比,初级小学(46.5%)、小学(46.3%)、高级小学(34.2%)的教师接受培训的比例较大,但整体的绝对比例仍然不大。

 

(五)农村初等教育中的教师教学工作

 

印度教师迟到、早退和缺勤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成为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早在1999年《基础教育公共报告》中就指出,在时间和精力这两方面教学活动已经减少到最低限度,可怕的是,这种情况并不局限于少数不负责任的教师,这已成为整个职业的一种生活方式。印度教师每天在班级只待两三个小时,而不是规定的5-6个小时。[5]相关研究指出,印度尼西亚教师缺席率为19%,印度为25%,乌干达为27%。[6]而且对6个发展中国家的跨国研究表明,小型学校,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环境与基础设施薄弱的学校情况更加严重。[7]从印度全国来看,初级小学、小学和高级小学、有中学的小学、有中学的高级小学的教师工作日内用于非教学任务的比例分别为13.3%、13.5%、14.9%、14.3%和13.8%。

 

二、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原因分析

 

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出现的这些问题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从教育外部来看,印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支持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薄弱,这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形成的根本原因,也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解决的根本障碍,克服这一障碍需要较长时间的努力。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落后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形成的直接原因,初等教育处于数量扩张阶段这一现实加剧了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严重程度,使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表现得更加严峻。

 

(一)农村经济基础相对薄弱

 

2007年,印度人均GDP为965美元,世界排名第132位。无论从人均GDP的绝对值,还是世界排名看,印度经济基础都相对比较薄弱。经济的落后制约了初等教育的普及,而城乡差距使印度农村初等教育发展面临更大的经济压力。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为缓解初等教育给农村经济带来的压力,许多发展中国家都雇用一定比例的非正式教师,印度也是如此。这些非正式教师在工资待遇方面一般都比正式教师低,多数只是正式教师的40%左右。[8]同时,由于农村经济落后,农村教师岗位缺乏吸引力,许多教师和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学校任教也使农村教师成分复杂。农村的经济水平与其导致的农村吸引力缺乏相互负面强化,无力全面聘用正式教师和农村缺乏正式教师同时存在并相互负面强化,直接造成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较低和在职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最终影响了农村师资水平与教师教学表现。

 

(二)教育整体发展水平落后

 

几十年来,印度采取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政策,提高了高等教育的入学率。但是,印度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并不高。由于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路线,使得目前印度初等教育教师中不乏研究生、本科学历的教师,但与之并存的是相当比例的高中、初中和初中以下学历教师。从性别维度看,1991年,年龄为7岁及以上的3.30亿妇女只有不到40%的识字率,这意味着在印度有2亿多女性文盲。

 

20世纪90年代以来,印度女性的高文盲率可以在一定程度解释印度女教师人力资源储备不足和女教师缺乏的状况。

 

(三)初等教育处在数量扩张期

 

20世纪50年代后,印度开始重塑精英主义取向的教育,同时确立了优先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路线。1986年,在新的教育政策推动下,印度开始扩大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机会。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快速发展,并得到了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印度入学人数由20世纪50年代的0.22亿上升到1.56亿。95%的印度人口在1公里之内有初级小学,85%的印度人口在3公里之内有高级小学。[9]初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加给教师需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印度不得不允许各种来源的教师进入教师队伍,以解决由于初等教育规模迅速增长而带来的教师需求。

 

印度初等教育学校广泛布局为初等教育普及提供了更多的教育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客观后果,这就是学龄人口分散,小规模学校较多。据统计,2005~2006学年,在印度农村地区,平均每个农村班级为43名学生,从平均班额看,印度农村学校班额是比较理想的。但是,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人口分布原因,单班和单师学校的比例分别为14%和18%,同时,由于教师数量缺乏和其他条件限制又存在一些超大班级,平均每个班级超过60名学生的学校占学校总数的21%。[10]小规模学校的大量存在是印度农村教师缺乏的重要原因,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教师短缺的状况,从而出现了超大班额和小班额并存的情况。

 

三、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对策研究

 

面对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印度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力图从各个层面加以解决。例如,通过各种措施补充教师,缓解农村初等教育教师不足的压力;通过业绩工资奖励和专业发展政策,吸引高层次人才,提高初等教育教师的专业水平等。

 

(一)师资补充政策

 

由于初等教育处于普及期等原因,印度生师比偏高。从平均生师比看,农村初等学校平均生师比是比较低的,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存在许多小规模学校,因此,当小规模学校显示出较低的生师比时,并不表明这些学校有充足的师资。为了降低生师比,为初等教育配置更充足的师资,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初级小学生师比应该低于40:1,高级小学生师比应该低于30:1。[11]这一规定为增加初等教育教师提供了政策空间,如果这一政策得到全面贯彻,将在一定程度缓解农村师资不足的困境。

 

(二)招聘女性教师政策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由于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情况,教师性别是影响女性学龄人口入学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学校女性教师少,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率会降低;而这又导致女性受教育机会受到影响,使女教师的人力资源储备不足,从而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印度政府为促进女生入学,考虑到印度特定的文化背景,加强了增加女性教师的政策倾向。在印度国家教育政策(1986)、行动计划(1992)等政策措施中,都表达了对补充女教师的关注。印度政府对各邦发起的一项计划中,倡导和支持每个学校必须至少有2名教师,其中1名应该是女教师。[12]招聘女教师的政策,对农村教育发展有多维促进作用,当然这一政策的落实对于普及阶段的印度初等教育的最直接作用在于它可以调整农村初等教育教师性别结构,提高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率。

 

(三)改革教师薪酬政策

 

与许多国家一样,教师工资奖励政策是印度农村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重要政策之一,是印度社会关注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教育文献的重要主题和内容。当然,教师绩效工资是一个存在争议的教师激励政策。印度安得拉邦政府的农村小学教师激励项目的一次随机评价表明,教师绩效工资促成了学生成绩的明显进步,而且对代课教师的投入在提高学生成绩方面也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但是推广绩效工资有两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是不能确定奖励工资的最佳比例,太低不能达到充足的刺激效果,太高显然也不合适;二是随着时间的延续,对提升的收入习以为常之后,奖励工资对教师努力和学生成绩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小。[13](四)教师专业发展政策印度国家教育政策(1986)和行动计划(1992)重新规划和定位了印度的教师教育机构,规划和重新定位的教师教育机构包括县教育与培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高级教育研究院和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县教育与培训学院的主要培训对象是初等教育阶段的教师。教师教育学院附设于大学,培训的主要对象是中等教育阶段的教师。高级教育研究院除了行使教师教育学院的培训职责外,还培训各级教师和教育研究人员。教育研究与培训委员会的培训对象是中小学教师。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加强教师培训的要求,要求建立邦和县级教师培训体系。

 

四、启示

 

印度和中国同属于发展中国家,有很多共同点,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压力。但由于中国和印度的国情差异以及之前所选择的教育发展战略的不同,印度解决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具体做法显然并不能直接用于中国。但是,对印度初等教育教师问题的研究无疑对中国农村教育教师政策的制订有着重要的启示借鉴意义。

 

(一)降低生师比,为充实师资提供政策空间

 

从国际比较视角来看,印度基础教育生师比是偏高的。对此,2008年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提出了一个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的生师比要求。虽然从其绝对值来看,仍然比较高;但是从印度的现实状况看,要在一个五年发展规划达到这个目标仍然需要努力。印度规划委员会“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对生师比的要求为农村初等教育师资充实提供了政策空间,相对适中的生师比要求设定,也考虑了这一政策实现的现实基础。降低生师比是国际社会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合适的生师比为教师对不同学生个体的关注提供了可能性。

 

(二)注意师资建设中的教师性别问题

 

教师群体的性别结构对教师队伍和学生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性别除了对学生发展具有心理学和社会化意义外,在不同文化和性别观念中,性别会成为直接影响女性学龄人口入学的重要因素。从教育学意义来看,增加女教师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可以促进女童入学。因为一个学校是否有女教师会影响到家长对学校的心理感受以及女性学龄人口在学校中的心理感受和现实处境,从而影响女性学龄人口的入学机会。

 

另外,女性教师对女生具有深刻的人类学意义,女性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女生感到通过努力将来自己也可以成为职业女性,也可以在事业上获得成功。

 

(三)提高工资待遇,吸引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

 

在印度,业绩奖励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是奖励的合理比例的确定以及奖励期待造成的奖励效果衰减。但是,提高教师行业的工资无疑增加了教师岗位的吸引力。长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的比较劣势,成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瓶颈性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可以从素质分布上改变农村教师的整体素质在职业人群中的位置,而农村教师整体素质在各种职业人群中的素质分布中位置现实地和根本地决定着农村教师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前景。

 

因此,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突破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低下的窘境,吸引大量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是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关键。

 

(四)提高农村初等教育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第5篇:初等教育范文

 

初等教育学现在已经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独立学科,然而关于其是否有必要成为一门二级学科一直是学者们争议的焦点。为了推动该学科的独立发展,确定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首先需要我们渐渐明确的一个问题:初等教育学要“学”的是什么?即其研究的到底是什么?初等教育学作为一个学科来说是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值得我们思考,而这一点也是其作为一门学科不断走向发展和成熟的重要支撑。

 

一、初等教育学的基本学科概念

 

厘清学科内的基本概念问题是学科建设发展的起点,因此,需要在某些基本概念问题上达成共识和统一,这样才能在矛盾和发展中推动学科的建设。

 

(一)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正在建设发展的二级学科,拥有独特的研究对象是初等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前提之一。但有关初等教育学研究对象的问题,学术界尚未达成明确一致的看法。同样作为二级学科并且发展逐渐成熟的高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很明确地提出将高等教育作为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因此,很多学者直接借鉴高等教育学的研究成果,认为也应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但我们不禁会问,到底什么是小学教育?关于小学教育我们又该如何理解呢?针对小学教育的概念性问题,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解释:第一,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与其他学科并列的独立学科;第二,认为小学教育是一个独立的教育类专业;第三,认为小学教育是教育体系当中与其他教育阶段平行但具有重要基础特性的阶段。由此看来,不同角度理解下的小学教育也存在着概念性的分歧。那么,如果初等教育学这门学科将小学教育作为其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定位究竟是小学教育这个专业本身还是小学教育这个阶段过程?若以小学教育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那么与之相关的专业发展性问题应作为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若以小学教育这个教育过程阶段作为研究对象,那么在小学教育这一基础教育阶段过程中涉及到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应作为研究的重点来思考;抑或是这两者皆应有所研究。因此,想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理论研究的内容,首先需要研究者对研究对象及其相关的基本概念问题做出明确一致的界定。

 

(二)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

 

逻辑起点是对理论体系的基本问题进行回答所必须使用的关键概念,是理论体系中最简单,最抽象的概念,和历史起点具有一致性, 是对认识角度、构成事物的基本矛盾、事物的细胞或细胞形态、构成事物的原始的基本关系等的集中体现和高度概括。那么,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构成其最基本的、本质的、一般的单位是什么?而这一基本单位同时也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的最基础的概念。很明显,若将小学教育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并不适宜。因此,有学者提出将小学儿童作为初等教育学的逻辑起点。小学儿童恰恰是小学教育中最简单、最一般的本质规定,是构成小学教育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单位,且满足了逻辑起点的四个要件,因而是初等教育学科建设的逻辑起点。

 

对于上述观点,笔者也秉持一致的看法。因为“立足学生,以儿童为本”是小学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宗旨,小学教育的一切理论和实践都应是以“小学儿童”为基点并围绕其展开。而这一点从教师、教学、学校等这些学校教育的构成要素上都有所体现。例如,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小学儿童”是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制定的核心理念,同时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立足点。从我国新颁布的2012年《小学教师专业标准中》可以清晰感受到“学生为本”的教师教学宗旨,而国外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等所颁布的全国教师专业标准中也明确表示学生及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衡量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指标。因此,小学儿童无疑是初等教育学学科研究中最基本、最本质的单位。

 

(三)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与其逻辑体系、研究内容等密切相关。初等教育学不是教育学理论在小学教育中的简单应用,而是依据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借助儿童发展心理学等基础学科的研究成果,针对小学儿童特点、小学教师专业特性、小学教育实践等探讨形成自身的基本理论,以小学教育的现象、问题、规律为研究对象,并致力于解决小学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认为,首先,初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是一门科学理论,这里不仅强调其理论性,同时更需关注其科学性。科学理论性质的的体现不仅在学科本身,即发展本学科独特的理论体系;还包括吸收相邻学科的科学知识,如心理学、生理学等,除此之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知识及研究成果也应纳入学科的发展之中。其次,初等教育学也应是一门应用理论。因为它还关注小学教育现实当中存在的问题,从实践问题中生成理论以指导实践。

 

(四)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

 

要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范畴,首先需明确初等教育学的学科位置及它在学科体系中与其相关他学科的关系。初等教育学虽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最终发展的明确目标是成为与高等教育学这样的相关学科所平行的二级学科。但同时,作为教育科学体系当中的一门学科,教育学是其一级学科。因此,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明确与教育学的学科范畴的区别,确定其独特的研究内容是促进其学科范畴日益明晰的重要条件。

 

二、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

 

按照潘懋元教授的解释:“学科的科学理论体系,一般认为首先应当确定它的逻辑起点,从逻辑起点出发,借助逻辑手段,按照学科的内在规律,层层推导,逐步展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构成严谨的逻辑系统。”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其逻辑起点是小学儿童。小学儿童则是形成初等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命题中最基本、最简单的单位。因此,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要以小学儿童为起点,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探讨小学教育的基本规律,从而形成初等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同时,笔者认为值得强调的是我们是围绕“小学儿童”展开研究,进行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建构,而非“儿童”,这一点是需要引起研究者们的注意。以 “儿童”为逻辑起点所建立的理论体系是儿童学,而我们所强调的“小学”儿童则不仅关注儿童,同时还关注儿童的社会角色身份及儿童参与成长活动的“场”。

 

三、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研究

 

研究的方法论与研究方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研究的方法论是指研究者的基本立场、研究角度和相应的一套概念和假定,是研究者进行问题研究的思维模式和指导思想。研究者借助这样的视角来关注、思考、研究教育理论或教育活动。笔者认为,作为一门尚未成熟的学科,初等教育学方法论问题的研究可以借鉴其他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但同时也要在发展中不断突出自己的特色。因此,就需要初等教育学的研究者们在研究过程中打开思维、大胆创新,通过学科交叉或迁移,生成新适合于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

 

例如,现在有些学者采用现象学的方法论、生命哲学的方法论等新兴的研究角度来研究小学教育进而发展初等教育学,相信这样的指导思想会使初等教育学学科的发展站在一个更加宏观的高度。其实,不管是教育学还是初等教育学,它都是一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复杂学科,这样的学科特点都要求其方法论的研究要多元化、动态化。因为研究内容的复杂性和发展性所需要的指导方法论也应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所以,我们不强调初等教育学的方法论是固定的,但却需要研究者创造出一些能够支撑学科发展的范式,这些范式的发展和变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学方法论系统化的基础。

 

四、“元初等教育学”研究

 

元研究是学科发展中自我反省意识发展的必然。“元初等教育学”的研究则是对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本身问题的研究,而非小学教育当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对于初等教育学来说,作为一门正在建设和发展的学科,其尚未建立和形成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但笔者认为,尽管初等教育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研究仍处于朦胧的状态,我们仍可以借用“元研究”的思路,采用倒置的研究方式推动学科的发展。比如,我们可以站在“元初等教育学”的高度来思考初等教育学的理论陈述、理论体系、发展机制、学科构建、进步方法等,以理论的构想来推动实证的研究也是促进学科向前发展的方式。

 

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以正向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研究以促进问题的发展和解决,但若我们能够站在另一个更高一层的方法论层面上来指导研究,这无疑会使我们促进学科发展的研究方向更加明确。

 

五、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

 

初等教育学的学科建制问题,归根到底是建设支撑初等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理论实证问题。就需要我们思考下面这些问题:该学科建设的必要性、学科建设的意义;学科建立后需要研究什么,需要什么样的人来研究,研究又是为了什么,所研究的这些成果能否支撑学科的发展,支撑学科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等等。这些与初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相关的基本问题包括学科建设的价值、学科建设的动力、学科建设的核心,以及推动学科建设的“问题”和“人”即研究内容和研究队伍的建设都是发展初等教育学学科建制的关键。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和明确是促进初等教育学这个学科日益丰富、日益成熟的前提。

 

初等教育学目前还是一门正在建设发展的学科,然而学科的发展和成熟,一定是在这些基本问题和基本内容的研究过程中促进和推动的。就目前而言,对于学科本身的一些基本问题,研究者们还尚未达成一致。因此,就需要我们对这些基本的概念性问题和理论逐渐形成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促使学科的发展走向明朗化和系统化的成熟。

第6篇:初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等教育专业;高职院校;审美品格

中图分类号:G71

高职高专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初等教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更具有特殊性,既要考虑到小学教育现状对师资的要求,又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来考虑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终身发展的密切联系。作为教师应如何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结构,已成为师资培养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作为人的审美活动中对美的认识、理解和表达的审美品格的培养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一)加强审美品格培养完善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经历了40多年的风雨历程。在飞速发展中,为培养人才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高职高专院校要想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积极发展高职高专教育,正确定位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尤为重要。梳理我国各历史时期的相关文件发现,国家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具有一些规律性可供教育者遵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就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

尤为突出的体现在"加强审美品格的培养,在初等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侧重于审美创造性的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能够适应新时展需要的初等教育专业型人才。"[2]

如今,初等教育的专业化使"审美品格的培养不仅成为传播社会知识、表现内心情感、满足审美需求的重要途径,而且要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3]高职高专初等教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具有一定的自身特点,这种特殊的培养目标是由此类学校的特殊教育定位所决定的,具体来说,初等教育专业培养的师资,将面向小学阶段的儿童进行施教,他们将担负起启蒙儿童心智、培养儿童情操的重任。为此,提升教师的审美品格,可以将教师的教育目光指向美好而通透的教育境界和多元化的思想范畴。同时也可以启迪教师的教育智慧,以达到在教育教学中以明确的教育思想、独特的教育风格、完美的教育情境,来感染和熏陶小学阶段的学生,促进其健康发展。

(二)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自我实现

从人类社会发展史和审美发展的历程上看,一个高度发达的社会必将注重整个社会的审美品格的提升。追根溯源,人类对美的追求是从未停歇的,这是一种本性的展现,更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高度发达的社会,既是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又是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而且高度的精神文明对人类审美生活的要求将更加完善。离开对美的追求,精神文明将不复存在,崇高的精神境界和高尚的审美理想也将迅速瓦解。

由于审美需要包含着对美的追求,而这种追求是一种实现人的全部潜能的愿望,因而这是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功利主义的巨大力量虽然使人们无法摆脱,但人们却无法忘记心中最为原始而真实的心理需要,这就是从心底里萌生的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审美活动中人的身心可以得到暂时的解脱,从而使心灵的重负得以减轻。

"马斯洛需要理论将审美需要列在第六层次,第七层次是自我实现,可见,审美需要实际是自我实现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学艺术是人类审美创造活动的典范形式,理所当然地是属于满足人们审美需要的一种活动。"[4]初等教育是一种创造性教育活动,正如艺术家渴望创作,其动机之一就是要把自己的情感表现出来,创作者在作品中情感得以宣泄。而作为未来小学教师的师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自我实现,以达到美好情感的自然流露与表达,审美品格的培养恰恰可以做到这一点。为此,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品格,有助于帮助学生超越现实的局限,使生活中的美与愉悦在审美活动中得到充分展现。

(三)加强审美品格培养满足高职院校初等教育专业人才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固然与其职前培养有着密切联系,但专业外的某些素质,也对其专业发展产生着主要影响。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又各不相同。[5]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格局,在物质财富日渐丰富之余,人们对审美品质的需要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提升。审美开始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审美因素已经成为衡量社会生活水平高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决定性因素。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生活要素也要求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去审视。可以说,社会物质生活的飞速提升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泛而丰富的具有艺术性的审美空间,并逐渐构成较为浓厚的艺术审美氛围。为了使平庸,低俗的审美趣味转向更为完善的审美格调为人们的审美品格的养成还应有积极的引导。

优良的审美品质是教师专业发展中影响很大的因素,它直接影响其教育教学的质量。教师只有具备多元而开阔的审美品质,才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重任。而教师的专业发展又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滋养和进步的。教师面对着社会因素的影响,反过来教师又要以其自身的认识与理解来汲取周围环境的营养,进而去影响学生。

第7篇:初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等教育;动漫艺术;美术教学;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7-0209-01

动漫文化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而愈加普及,其所覆盖于商业、媒体、教育以及娱乐等诸多领域,因其蕴含独特的艺术特点,使其在当今艺术文化领域中占有不可或缺的一席之地。将动漫艺术应用于初等教育美术课堂中,不仅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可能,同时也能够优化初等教育阶段学生的知识结构。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动漫所独具的相关特性,使其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了颇具魅力的教学资源,不仅可以应用于对于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亦可提升学生的美术专业技能,从而满足学生个体的发展以及当今素质教育的需求。

一、动漫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

众所周知,现代动漫艺术综合了较多的艺术形态,取材的自由标志了其可以运用传统美术的一切手段,同时,亦可综合众多混合媒材。抛去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动漫艺术最为直接的作用即是极大的扩充了美术教学资源。由于动漫影片极富趣味性,将其应用课堂导入有着其他资源不可比拟的优势,利用动漫元素可以轻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无论是动画还是漫画,借由其夸张的造型,轻松幽默的视觉感受或者甜美缤纷的色彩,都可以用于调节课堂的授课氛围,学生喜爱的动漫影片或是动漫形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刺激其动手创作的欲望,在潜移默化中便带动了其学习动机的形成。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之下学习,既调整了学生的学习心态,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想象力,顺应了兴趣教学的原则。由于动画表现手法多样,其既可以作为传统美术教学的辅助资源,又可以扩张学生的创新视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青少年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是动漫文化最为直接的受众群体,而动漫作品深入浅出,易于学生的欣赏与理解,符合其审美需求。

在初等教育课堂教学中增添动漫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有利于其对动漫制作流程的理解,普及动漫基础知识,为高等教育动漫教学提供有利基础。

二、动漫艺术应用于美术课堂的优势

动漫艺术应用于美术课堂,其最显著的优势即是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生动的角色造型可以为观众带来无限遐想,诙谐幽默的内容可以引人入胜,可见趣味性是动漫艺术的灵魂与精髓。不同种类的动漫题材也蕴含着不同种类的幽默,如黑色幽默、讽刺幽默、冷幽默等等,不同种类的幽默为动漫艺术的娱乐效果提供了多种可能。而这些因素正是吸引青少年注意力,满足其视觉心理的直接因素,是寓教于乐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动画制作手段的多样性为美术课堂教学提供了多种选择的可能。由于动画制作方法不局限于传统绘画,在现代,多种造型手段与方法,多种材料与技术都被应用于动画制作之中,故将适宜的动画题材作为传统绘画的扩展与补充有着极其可行的道理。比如以油画、版画、国画为实现手段的动画影片即可作为绘画教学资源在课堂上为学生开阔视野。而动画制作手段同时亦可作为手工课的兴趣牵引点,可以引导学生对综合材料产生兴趣,进而引发其动手欲望,如沙画、粘土、剪纸动画等题材的动画短片,一定可以激发出学生参与的热情与积极性。

三、动漫艺术于青少年的教育作用

动漫艺术的核心价值是其所蕴含的哲学理念以及人文思想。将动漫艺术的这个核心价值应用于教育中的手段在我国早有先例。建国初期,由于经历了抗战与政权的确立,我国动漫艺术在内容上充满政治与道德说教,在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都留有较重的教育氛围。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成立,老一辈艺术家所秉持的宗旨即是:明确以少年儿童为主要服务对象,但在题材和形式上也考虑到成人的欣赏趣味,力求做到"老少咸宜",从此中国动画在追求传统美学之外还肩负着讲述哲理抑或宣扬美德的重担。1962年张松林导演的《没头脑和不高兴》立意于儿童教育,主要帮助儿童改正缺点。动画的角色造型简单而有趣,情节诙谐幽默,在当时受到了很大的欢迎。徐景达导演的《三个和尚》将深刻的哲理融合到简单有趣的动画情节中,在当时的国际上备受赞誉,此种方法更适宜当今的动漫教育。

由于青少年处于身心发展阶段,其价值观以及行为习惯远远没有形成自己固有的模式,所以在这个时期,学生的主要思想与行为来自于对他人的吸收与模仿。而动画影片由于富有趣味性以及幽默感,可以带给青少年前所未有的新奇感受而备受推崇。那么由于接触的频繁以及在内心深处的认可,动画就会对青少年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动漫艺术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作用取决于其所被接受与接触的程度,一部不被青少年认可的动漫作品是绝对不能发挥其教育引导性的,青少年更加喜欢富有娱乐精神,情节充实,具有鲜明个性的动漫作品,这也提醒了教育工作者以及动漫制作人员切不可在教育的过程中犯说教的老毛病,如何将优秀的人文思想以及深刻的哲理借由合理的叙事手段传达出来,是动漫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8篇:初等教育范文

1.现代教育技术与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本身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数学课堂教学对比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要相对枯燥.而初等教育专业数学课程的教学对象又是一群活泼好动、对新生事物充满好奇心、将来要担当教育大任的孩子.仅采用原始的黑板加粉笔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数学教学,已经不能满足课堂的需要,现代教育技术的产生恰好能弥补这一缺陷.

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以现代信息技术(目前主要指计算机技术、数字音像技术、电子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远程通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等)为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学媒体和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以实现教学过程、教学资源、教学效果、教学效益最优化为目的,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应用到数学的日常教学中去,有助于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和“一边倒”模式,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结构,营造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

2.现代教育技术对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的积极影响

2.1抽象问题直观化,复杂问题简单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的功能及特点,使学生更容易、更直观、更显着地感受到数学内容带来的刺激,有利于记忆的形成.例如在进行正弦型函数_v=Asm(u^+^)图像的教学时,学生要做到真正理解参数A,?4在变化过程中对图像的影响,教师要借助许多图像来加以讲解.利用几何画板教学工具软件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节省作图时间,而且可以让参数A,p根据需要连续变化,使学生可以从图像上直观感受到这些参数对曲线的影响.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数学也变得生动、有趣、易学.这些是仅依靠黑板讲解根本实现不了的.

2.2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是一群初中刚毕业的孩子,他们的思维正处于活跃期,对自己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也特别强.相对于传统的“黑板十粉笔”的教学形式而言,他们对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手段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例如在讲解复数概念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再现当年发现复数的全过程,克服了概念教学的枯燥与抽象,使得学生能够有意识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加工与建构,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2.3增强课堂教学的开放性,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现代教育技术融人数学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知识的建构者,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例如在三视图的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是靠教师动手做模型来分析讲解投影以及三视图的画法,学生理解起来抽象,有一定的困难.几何画板引人数学课堂,就能轻松解决这个问题.利用几何画板技术模拟空间几何体,使得学生对各个侧面各个角度的投影和视图都能有更直观、更形象的理解,在了解了三视图形成过程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初等教育专业的学生将来承担着我国基础教育的大任,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更要有加工知识的技能,只有在我们的日常教学过程中加以渗透与应用,将来他们在课堂上才能将先进的技术手段运用得得心应手,真正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

2.4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标的核心是素质教育,而数学课程标准的目标是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重点是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提倡“以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融人到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来,正是在这样的理念下应运而生的.课堂上,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中心,教师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同时,还可在课堂上引人“创造体验”模式,通过数学实验让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做中学,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实验的乐趣,发现数学内在奥妙,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5拓宽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维

校园网站的建设,个人博客的开通,都可以成为学生课外学习数学的电子资源.教师可以将课堂电子教案和数学软件到校园网或微博上,为学生提供独立学习与研究数学的机会.同时,学生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如远程教育资源,网上图书馆等,既丰富了课外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处理能力.

3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初等教育专业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1导致本末倒置

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明确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仅是为了强化日常教学,是一种技术手段,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辅助地位.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教学方式.因此,现代教育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应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单纯为了使用现代技术手段,而盲目取代黑板加粉笔.

3.2抽象思维弱化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来,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将某些抽象的概念与图形变成直观的形象,这对于知识的理解无疑是有益处的.但数学是一门特别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削弱很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若教师长期使用多媒体的教学形式,将会弱化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与学习数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教师应积极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直观形象思维进行有效整理,使之上升为抽象思维,使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辅相成,优势互补.

3.3重知识,轻技能,轻情感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数学课堂教学,可以改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形成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但是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不能代替师生之间的情感传递和交流,计算机快速精准的计算,并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载体,更是人与人之间感情交流的平台,培养学生技能的手段.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过度重视课件的展示,而忽略情感教育与技能教育,那将离教育改革的目标越来越远.因此,在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格外注意学生技能的培养,缩小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教学效率.

第9篇:初等教育范文

[关键词]初等教育;基础化学;科学教师

基础化学旨在培养学生的理学思维,积累化学相关的基础知识以及掌握实验技能实操能力。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基础化学课程与生活中的相关实例结合起来,加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毕业后成为优秀的小学科学教师奠定基础。

一、初等教育基础化学教学现状

(一)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据笔者调查,在初等教育基础化学教学中,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意识比较薄弱,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不扎实、不牢固,在听课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有的学生上课玩手机,还有的学生存在课后作业抄袭的现象。

(二)学生基础不扎实,缺乏化学兴趣

化学的学习一般是在初三的时候第一次开设,刚刚接触到化学的学生如果没有养成良好的兴趣,就会影响到以后的学习兴趣。这类学生的成绩普遍在中档或者偏下的水平,自身基础本不扎实,根基打得不稳,会导致他们进入高校后化学学习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知识脱节的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本该掌握的基础知识并没有掌握好,在课堂上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讲解基础知识。

(三)学生化学实验技能一般,动手能力不够

化学是一门以动手实验探究物质性质为主的学科,因此,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化学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初中时的化学实验条件有限,一些学生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实验技能训练,养成良好的动手能力。进入高校后,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室充满好奇,对于试剂和仪器设备又重新认识,会导致任课教师在上课期间所讲实验理论和操作安全等知识均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部分学生在动手实操的时候不按规则进行,达不到锻炼实验技能的效果。

(四)学校的奖惩制度不完善

大部分学生来自各地乡村,毕业后可以回到当地小学任教,学生觉得毕业后工作已有保障,加之学校对于学生旷课、迟到、作业抄袭等现象并没有出台明确的奖惩措施,学校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没有条款约束学生的自制力,导致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种情况具体反映在学生刚刚进入高校的第一年普遍出勤率以及听课率还是不错的,但是进入大二,学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逃课现象,即使人到教室听课,心也在课堂之外。

(五)教师授课及相应的教材缺乏针对性

针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大部分学校没有针对性的授课方案甚至是适合校情的教材。学生的程度不同,接收知识的快慢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均有差别。初等教育的学生听讲比较认真,但是需要逐细去讲解相应的内容,否则不仅达不到接受知识的效果,可能连基本作业都无法完成。笔者在授课的时候发现,单一讲授一个知识点,学生比较难接受,但是,如果结合实例去讲解,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该知识点,并可以达到活学活用的程度。

二、改革策略

(一)贴合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

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从根本上来讲,教师应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只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听老师灌输相应知识。上课前,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相关预习工作,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再去听教师讲解,这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效率,还可以提高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一些相关作业及探究开放题等,让学生课后主动思考,消化理解本节课的相关知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习惯得以改善,也可以培养举一反三的开阔性思维。

(二)更改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和从教能力

1.教学方式手段现代化,全方位培养人才

教师可以建立网络平台,教师教案、课件及课外学习辅导资料全部上网,教学资源全面信息化共享。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的同时,也可以在课后上网仔细研修,线上线下互相结合,全方位培育人才。

2.课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教师在授课之前可以给学生布置自主学习任务,提出相关问题,由学生根据本次的学习目标及学习内容通过图书馆查阅、网络搜集等形式收集相关资料及文献。小组先自主讨论学习,探究如何解决问题,形成报告并制作PPT汇报。教师根据汇报的结果及形成的报告和是否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及相关知识的介绍给出评价,算出平时成绩,激励学生认真对待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任务。

(三)加大实践培训,提高学生实践实验素养

1.突出创新实践主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开设教育调查、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等多门实践课程,实施“教育实践五年不断线”工程,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实践教学的有关规定。创新学院每年立项上百个创新实践项目,学生按项目组建创新实践团队,认真参加创新实践活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有限时间

教师可以在有限的实践课时中提高效率,合理安排化学实验内容。化学实验一般归纳为三种类型:验证型、设计型和综合型。其中验证型的实验可以适当减少一些,适当增加设计型和综合型的实验,此两类实验中一般都会包含观察实验现象和验证实验结果的步骤,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得到基础实验操作的锻炼,还可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3.强化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平台

基础化学实验室需要强化的部分分为硬件和软件的建设,所谓软件是指教学团队结构的优化,需要学校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高素质实验教学团队,承担实验化学教学任务的教师一般要求进校一年以后,经过在实验岗位上参与预备实验等工作的锻炼之后方可承担实验教学任务,在刚进校的一年里也可以适当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积累一定的任教经验。硬件即为基础化学实验室的基本条件设施。笔者学校现有实验教学中心下属化学实验室、准备室等8间,实验中心还在不断扩建中,其中对于化学实验室的投入也在相应增加。强化基础化学实验室建设可以为教师和学生的科研提供物质保障,为学校提供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的基础平台。

(四)更改考核方式,督促学生不临时抱佛脚

1.实行“学籍预警”,打破“保险柜”幻想

笔者学校对每位学生每一学期的考试成绩都会作一个评估,成绩差的学生若达到《学籍管理制度》中警告、降级、劝退标准,学校都会给予提前警告,提前做思想工作,最终坚决给予警告、降级、劝退处分。如此一来,可以清除少数学生认为一经录取就进入保险柜,不认真学习,不遵守学校纪律,反正可以不交学费,还安排工作的“保险柜”幻想。

2.微调期末试卷结构,偏向学生知识综合应用能力考核

笔者学校调整了试卷的结构,更改了以往的惯性思维,降低了基础客观题的比重,同时提高综合知识应用的题目分值。增加主观开放性试题,考核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调整后的试卷体现了基础化学课程体系中专业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考核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考核,更体现了课程之间的交叉融合。

3.强化基础化学实验部分的考核,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主动性

目前大部分学校基础化学的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只用期末试卷来考查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的情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重视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自主实验能力,基础化学的考核需要增加实验的部分。首先,学生需要进行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通过相应考试后方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其次,笔者学校每学期增加实验操作技能考试,占期末考试成绩的30%~50%,教师根据每位同学操作的规范性和实验结果及数据处理的情况给出分数。最后,期末考试试卷中增加实验理论试题,考查学生对于实验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的掌握。

(五)全面优化课程体系,培养师范生核心素养

1.固守教育专业本位,认真调整课程结构

笔者学校坚持“面向乡村,面向小学,面向教育”三个面向,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大幅增加教育理论和教师技能课的课时,开齐开足教师教育类课程,从根本上解决“如果教”的问题;本着“够用、适用、能用”原则,优化学科课程结构,稳妥地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2.大力开发隐性课程,将专业学习延伸到课堂外

笔者学校通过第二课堂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教师职业技能课外训练活动创新项目及学科竞赛活动等形式,开发大量隐性课程,为学生创造锻炼机会,拓展学习领域,延伸训练时间,全面快速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六)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补充扩展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