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股票投资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系统风险是指有整个国民经济变动而造成的市场全面风险。影响股价的系统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经济状况、经济周期、利率、通货膨胀率、经济政策、物价水平、投资者结构、人们心理预期和股市人气状况等。非系统风险是指某个股票或者股票组合所特有的风险。它包括每股税后利润、每股净资产、发行价格、股本量、流通盘大小、地区因素、行业因素等。下面我们以上海股市为例来分析一下我国证券市场中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的结构特征。股票投资的总风险由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部分组成。
由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和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等市场结构性因素,我国股市的价格行为呈现出较强的波动性,这种高风险特征已经引起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国内很多学者也因此对我国股市的投资风险结构做了详实的研究,发现我国股市的风险结构具有与成熟股市不同的特点。在我国股市中,单个股票的价格波动受市场大势的影响非常大,从而导致各个股票价值运动的相关性增强,收益率之间的相关系数必然较高。大部分股票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0.7,这和我国股市在一轮市场行情的大幅调整中,个股通常呈现齐涨齐跌的现象是相吻合的。
在我国股市发展初期,系统风险在总风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然而,随着我国股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运作机制的逐步成熟,市场的风险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张人骥(2000)采用1993年1月1日至1998年12月31日的日收益率数据,考察了上海股市风险结构的动态变化特征与趋势。结果表明,上海股市的系统风险比例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齐涨齐跌”的现象正在逐步弱化,与早期相比,目前的投资者在进行投资组合选择和投资决策时更多的考虑公司本身的特点,行为模式已从前几年的“重大盘,轻个股”逐步转变为“重个股,轻大盘”,股票后面所蕴含的公司特征正在逐步得以体现。
由于系统风险在单个股票的投资总风险中占有较大比重,同时各股票的价格运动表现出强烈的一致性,因而通过投资多元化分散风险的效果将极其有限。施东晖(2000)使用50个股票的双周收益率数据计算它们各自的方差;然后随机地选取一种股票,其收益率方差为4.18%;将这一股票与另一随机选取的股票组合起来,构成等比例投资的两种股票的组合,方差降为4.13%左右;按同样的步骤,一步一步加入随机选取的股票,可以看到,当组合中股票数目达到20种以上时,单个股票的非系统风险几乎已完全分散掉了,此时投资组合的方差很快接近极限值3.180/0,这一数值约为原先单个股票风险的78.2%。可见在我国股票市场上,投资多元化只能分散掉大约20%的风险量,降低风险的效果并不明显。
我国已有一些学者对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风险和收益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施东晖(1996)《上海股票市场风险实证研究》。施东晖所使用的数据简述如下:
研究样本:1993年底106家上市公司,按规模将样本分成15个组合,每个组合由样本股票等比例投资组成,组合1包含流通股本最小的一些公司,组合15则包含流通股本最大的一些公司。
研究期间:从1994年1月至2000年4月底,共76个月。
收益率计算:实证研究中采用的收益率为股票双周收益率。计算公式为,
变量定义:实证主要涉及收益率(R)、系统风险(β)、非系统风险(S(E))、公司规模(SL)、净资产收益率(ROE)和权益市值比率(BM)等变量。β和S(E)可由公式Rt=αt+βtRm+ξt回归得到。
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我国股票市场上的风险收益关系并不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结论,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此种现象主要归因于两个原因:①我国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首先,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信息。从中国股市的实际运作来看,由于市场发展尚不规范、不成熟,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行为不规范、投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等现象较为严重。其次,我国股市不具有完全竞争。由于投资者群体结构、规模经济和进入限制等诸多因素,中国股市的市场化和竞争程度还相对较低。②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投资组合的非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我国股市的参与者大部分是散户投资者,b影响公司股票价格的主要因素不是上市公司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由此可见,CAPM关于投资者持有高度分散化股票组合的前提假设也不符合中国股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因此非系统风险也会影响股票的收益。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成立是以有效市场假设为前提的,中国股市定价行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不符,也就意味着中国股市缺乏资本配置效率,就不能有效地通过股票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最优地配置稀缺资本,不能有效地促进企业发展和经济增长,而只能带来稀缺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进一步发展和规范我国股票市场,说到底就是了要提高我国股票市场的效率。大致有以下措施:①扩大股票市场规模。②提高上市公司质量。③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④规范政府监管。
摘要:本篇首先分析了我国证券市场股票定价的特征。文章认为我国现行证券市场的股票定价与CAPM的结论相悖:公司特征因素在我国股票定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公司特征因素模型更适合描述中国股市的定价机制。然后,文章围绕建立我国股票的特征因素模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因素定价模型
参考文献:
[1]才宏远.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现状分析.中国金融.2005.(4).
一、投资者行为研究
(一)中国股市投资者行为分析
1.股市投资现状。近几年来,中国上证指数波动幅度很大,受金融危?C的影响,上证指数从2007年10月16日的最高6030.086点,于2008年11月5号跌至1706.703点,其后,维持一段时间的小幅震荡,于2015年5月22日达到了近几年的高点4529.422点,随后出现了大的波动,于2016年1月跌至2749.7854点。在2007年至2009年期间,震荡跌幅超过4000点,2015年至2016年震荡约3000点,可见中国股市的波动幅度很大,暴涨暴跌的现象严重。然而股市的大跌大涨不利于吸引稳定的投资者,使得短线投资变多,容易造成短期投资的现象加剧,这个现象又加剧了股市的波动,形成恶性循环。可见中国股市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并且中国股市上的股票价格没有办法去保证其合理性,股票市场运作缺乏有效性及资金的合理流动性。
2.投资者行为特征。
(1)行为金融理论下的特征
a)羊群效应
羊群行为是指在信息不完全的环境下,行为主体因受其他人行为的影响,进而忽视自己的私有信息而模仿他人行动的决策行为。由于羊群行为具有传染性,因此存在于多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羊群行为现象又称为羊群效应。在中国股市上的一些较大波动,虽然没有什么经济政策的大变动或者经济状况的改变,但只要某些传闻就有可能导致恐慌性抛售,进而引起股票的下跌。
b)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估某事件时,通常会先选定一个起始点,进一步考虑相关信息,并通过反馈的信息对所确定的起始值进行调整最终做出判断和得到解决方法。在中国股市中,投资者容易以利润的获取、价格的上涨等信息作为起始信息,对宏观调控的新信息不够重视,使得投资盲目和宏观调控的效果不理想。
c)处置效应
处置效应是指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更倾向于选择卖出盈利的股票而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在中国股市中,政策的利好消息可能会促使一些业绩优良的股票价格回升,但是由于处置效应,本可以继续上涨的股票由于投资者在盈利情况下的抛售而压制了其升幅,外加一些业绩差的股票的持续下跌,本来有回升趋势的市场又表现出整体的下跌行情。
(2)中国股市投资者的现状
a)主要以散户为主
中国股市投资在1万以下的比例约为24.46%,1~10万的比例约为48.37%,10~50万的比例约为20.89%,50万以上的比例约为26.28%。可见投资在10万以内的占了50%以上,说明散户投资是中国股市投资的主体,会对股市造成一定的影响。
b)换手率高
换手率是反映股票流动性强弱的指标。股价波动幅度较大,且整个市场换手率表现出极高的倾向,则说明该股市投机性强。中国的股市换手率远远超过了世界成熟股市的水平指标,说明中国股市还处于一个不成熟的状态,投资者的行为对投资影响大。
c)投机心理严重
中国股市投资者心理大多为从众心理、赌博心理、投机心理。在这些心理的趋势下,投资者容易产生“羊群效应”,盲目买入或者抛售股票,所以投资者大多以短线投资为主,这不利于股市的发展。
(二)影响投资者行为的因素
1.政策因素。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对股市的变动产生影响,当利好政策出台后,投资者交易频率会有明显的上升,且持续相当长的交易日。由于中国的股票市场机制仍不够完善,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个人投资者的投机行为,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
2.信息不对称。中国股市的信息的和政策的透明度不高,会导致投资者只顾眼前利益,更乐意进行短期投机。其次,投资者容易盲目跟风,对于股市的内部信息不熟悉,容易盲目跟随投资机构,从而投资机构容易利用投资者的这个心理对投资者进行操控,不利于理性投资。
3.个人因素。
(1)需求和动机因素
作为个体的人除了生存需要外,还有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亲合需要等。投资者的生存需要对其投资行为起主导作用,其投资股票的主要动机是获取经济利益以满足其生存需要。所以投资者容易因为股利和涨幅而盲目选择,那么公司会根据投资者的需求和动机制定“诱因”,从而就增加公司对个人投资者的吸引力。
(2)心理因素
投资者由于信息、专业知识等内在因素和天气等外界的因素,更多地依靠启发式思维进行投资决策,往往产生的心理也不一样,会对投资造成一定的影响。
二、政策建议
在中国股市中,由于投资者受到外界和自身的因素限制,导致投资过程表现出非理性的行为,不利于股市的健康发展。本文针对投资者的情绪对股市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一)提高政策的透明化
投资者因为缺乏相关信息而导致投资的判断出现问题。所以政府应该提高股市政策制定和实施的透明度,减少股市的波动对投资者的影响,完善相关的体制制度来帮助投资者作出正确的判断。
(二)加大对上市公司的治理
上市公司应该加深对投资者的认识,规范内部的运作,促进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完整性和规范性,建立相关的制度来防范风险。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提高公司自身的市场竞争力,给予投资者丰富的回报。这样才能促进公司的稳定发展,减少波动,促使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有利于股市的发展。
关键词:股票价格;价格预测;灰色系统;股票投资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8-0000-01
一、股票投资价值使用灰色系统模型的原因
股票市场价格走势一般是很难判断和预测的。股票价格面对市场信息会做出如何反应,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也无法做到。这是由于,我们缺少知晓影响市场传导系统的结构和传导模型的信息,无法精准掌握公司状况、金融政策、国际市场、利率政策以及投资者心理承受能力等因素变化,以及这些对市场价格的影响方法,只能似懂非懂进行预测价格走势,这样得到的效果肯定不会特别理想。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大批的金融学家和分析家开始着手研究,如何找到最好的方法来预测股票市场的价格走势。而在他们的共同研究下,确实也找到了无数令人惊奇的预测方法。并且这些预测方法在金融学家的推动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是却也遭遇了很大的难题,因为科学体系的不成熟无法对股票价格变动趋势进行合理的解释。例如我们必须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巨大的数据系统,才能轻松的使用这些预测方法,而且这些所需要掌握的数据都是要很长时间的以来的,才能得到“大树定力”的效果,所以很难被普通投资者使用。同时市场股票价格走势与股票内在价值步伐不一致,因此投资者都希望能另寻一种既能简单使用,又能适应市场环境的预测方法。于是灰色系统理论被引用到股票投资价值中。
二、股票投资价值灰色系统模型
灰色系统理论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灰色系统”一词是被在1981年邓聚龙教授的上海学术报告中首次使用。随后他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灰色系统的论文,为灰色系统的理论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引起更多学者对它的兴趣,参与到它的研究中。可实际,灰色系统是由英国科学家的“黑箱”概念的基础上演进而来的,它融合了自动控制和运筹学。灰色系统是一种包含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的系统,主要用于信息不完全的系统,利用已知的信息来探索和预测未知信息,从而知晓整个系统。灰色系统理论和模糊数学、概率论方法一样都是来探索不确定性系统,具备使用“少数据”寻找现实规律的良好能力,解决了数据不充分或是系统周期太短的问题。如今灰色系统理论被应用于各个领域,譬如经济管理、生态系统、工程控制等领域。同时在股票投资领域也得到了应用,下面探讨下灰色系统如何在股票价格走势上得到利用。
研究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我们认识股票价格的重要方法,可是它的研究需要专门的知识支持,而且受人们是否合理与准备的判断未来现金流所影响。股票的价格又是很多信息综合反应的结果,不同的股票,有不同的价格反应信息机制灵敏性,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想要找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以及这种差异产生的轨迹和强度是什么,我们都无法把握,更别说把握股票的“内在价值”。股票的价格反应了所有与之相关的信息传导机制和灵敏度。可是虽然我们不知道它的传导方式和灵敏强度,但是我们能采用相应的方法通过价格的历史变化信息来判断价格未来趋势,从而获得股票价格的反应机制信息。于是为了测试和反应它的传导机制和灵敏度,我们建立了灰色系统理论。
灰色系统理论利用搜集和整理系统原始数据,来寻找其发展规律。灰色系统表明,所有灰色序列都能展现本有的规律,在使用一种生成弱化其随机性后,也就是说,利用灰色数据序列来架构系统的反应模型,然后就能利用这个模型来预测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灰色系统模型利用微分方程来反应系统的客观规律。
有了灰色系统理论,想要掌握市场价格走势和方向,我们并不需了解是什么信息影响了或是如何影响了股票价格,例如公司的基本面变化、宏观的经济因素变动、市场参与人数增减与否等等会对价格产生影响的综合因素,我们只要加入能改变原有的价格趋势的新信息,这些信息是用来驱动市场价格变化的,可这些新信息的影响也不是立马能实现的,它的实现需要一个不断消化的过程,这就是通常我们所说的记忆功能,它是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驱动力,但是有也有一定“惯性”,灰色系统在股票投资上的利用,正是要解决如何利用这种驱动力来预测未来价格的走势。
三、灰色系统模型在股票投资价值上的应用
(一)时间转折预测
我们用某一股票的日收盘为例,把某个时间的某个点当起点,当局部低点和高点间波动200点以上时,就认为是一次市场指数转折,把从低点到高点的变化当做一个阶段,因此,我们选用局部最低点与最高点,在选用毗邻的指数相差在200以上的点,算出它们距离起点的月份,用来进行量化分析指数的走势。通过灰色微方方程可列出指数转折点的时间方程,而且通过方程式对指数未来转折情况进行预测。
(二)新陈代谢模型、事后检验
事后检测通过模型来比较预测值和市场实际值而得到的。而从实际应用中发现,只通过每一个数据系列来进行长期的预测走势和时间点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新信息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而历史信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价格在信息的记忆和预见能力又有限,于是,随着市场的发展,信息对系统的影响会不断地减弱,所得到的误差也会越来越大,所以我们需要采用新陈代谢GM模型,通过不断用新数据替换老数据来最有效的展现新信息对于市场价格走势的影响。
四、结束语
由此看出,我们能利用灰色系统模型来预测股票指数变化情况,从而能更好地、更有效地作出投资决策,最大程度上地降低投资上的风险。可是灰色投资价格模型也有局限性,它只能用于短期的预测,时间越长预测的误差越大,因此,在实际运用中,我们要给模型不断的添加新的信息,摒弃那些预测作用越来越小的老数据,以减小预测误差。
参考文献:
[1]李祚泳.灰色系统理论和应用的最新进展[J].大自然探索,1992(01).
[2]李国平,王址道.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股市大盘组合预测方法[J].商场现代化,2005(04).
[3]徐维维,高风.灰色算法在股票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仿真,2007(11).
[4]邓聚龙.灰色系统理论教程[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
【关键词】财务报表;投资价值分析;股票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44-01
一、股票投资价值及投资价值分析
(一)股票价值和股票价格
1.股票的价值。股票的价值可以从其票面价值、账面价值、清算价值及内在价值几个角度进行分析,股票的票面价值即股票在发行时标注在票面上的金额,由于时间的变化和公司的发展,公司净资产会发生变化,股票面值与每股净资产逐渐背离,与股票投资价值之间也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股票的账面价值也即是股票净值和每股净资产,是公司每股股票所包含的资产净值,是股东权益与总股数的比率。股票的清算价值是公司清算时,每股份额所拥有的实际价值。公司账面价值是会计核算上的价值,公司清算时候的资产往往会低于其账面价值。股票内在价值是股票未来收益的折现,也被称为理论价值。股票内在价值是股票市场价格的基础,发现和计算股票的内在价值是投资研究和分析的主要任务,投资者可以根据股票内在价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发现目标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2.股票的价格。其主要可以分为股票的理论价格和市场价格,股票的理论价格是根据现值理论而来的,将股票按一定的必要收益率和有效期限把未来收益折现,即为该股票的当前价值。股票的市场价格就是股票在二级市场上交易的价格。股票的市场价格由价值决定,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股票投资价值和股票投资价值分析
所谓投资价值,就是指某特定投资对象所具有的为投资者带来收益的价值。股票投资价值就是指目标股票所具有的为特定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价值。
股票投资价值分析,是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和手段,分析评估特定股票或股票组合为投资者带来预期收益的能力。通常情况是为了通过投资价值分析,寻找有成长潜力、盈利能力或是价格被市场低估的股票作为投资对象。
(三)影响股票投资价值的因素
1.影响股票投资的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公司净资产、公司盈利水平、公司股利政策、股份分割、增资和减资、公司资产重组等。2.影响股票投资的外部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宏观经济趋势、国家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会从整体上对股票价值产生影响;行业的发展态势、行业政策等会对该行业内公司以及股票产生巨大影响大;证券市场上股票投资者的心理预期会对股票价格走势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证券投资分析的主要方法
(一)基本分析法。
基本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内在价值”的投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证券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水平来判断投资机会。它主要是依据经济学、金融学、投资学和财务管理学等原理,通过对宏观经济指标、国家政策、行业、市场以及公司基本情况等的分析,评估判断出证券的投资价值及合理价位,供投资者决策参考。
(二)技术分析法。
技术分析法是根据证券在资本市场表现及变化,来分析证券未来价格变化趋势的分析方法。它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三个假设之上的:市场的行为包含一切信息、价格沿趋势移动、历史会重复。
(三)证券组合分析法。
理性投资者具有在期望收益率既定的条件下选择风险最小的证券或者在风险既定的条件下选择期望收益率最高的证券这两个倾向。证券组合分析法就是依据投资者对收益的偏好和风险厌恶程度,来确定最优证券投资组合,并进行组合管理的投资分析方法。
三、股票投资价值的估算方法
(一)现金流折现法。
现金流贴现模型是运用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来决定普通股票内在价值的方法。按照收入的资本化定价方法,任何资产的内在价值是由拥有资产的投资者在未来时期内所接收的现金流决定的。由于现金流是未来时期的预算值,因此必须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返还成现值。也就说,一种资产的内在价值等于预期现金流的贴现值。对股票而言,预期现金流即为预期未来获取的股息。该方法常用来分析目标股票的长期投资价值。
(二)市盈率法。
市盈率法是股票市场中确定股票内在价值的最普通、最常用的方法。如果我们可以计算或者估算出目标股票的市盈率和每股收益,即可推算出股票的价格。市净率法原理和市盈率相同,也被广泛应用。这两种方法常用来分析目标股票的短期投资价值。
(三)资产评估值法。
就是把上市公司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一遍,扣除公司的全部负债,然后除以总股本,得出的每股股票价值。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小于这个价值,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该股的市场价格大于这个价值,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四)销售收入法。
就是用上市公司的年销售收入除以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如果大于1,该股票价值被低估,如果小于1,该股票的价格被高估。
四、财务报表在投资价值分析中的功能和作用
从股票市场运行的历史来看,能够真正明确影响股价波动的关键因素是很少的,在这些很少的因素中,人们更多的关注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质量、盈利水平以及企业成长前景等信息。作为投资者而言,很难能够直接到公司查看到完整、有价值的其内部因素,而外部资料也需要庞大的收集和加工能力。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正是公司在内外部环境影响下公司运行状况最综合最直接的表现,而财务报表信息可以加工出任何(绝大部分)的价值分析指标。因此,它为投资者做投资价值分析提供了别无选择的,也是最好的分析资料。实践表明,财务报表信息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投资者和分析人士越来越倾向于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分析股票的投资价值。
财务报表分析是相关者客观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分析企业经营管理能力、衡量企业业绩和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自身发现问题、改进工作、挖掘潜力、提高效率的重要依据,是企业合理实施投资和融资决策的主要参考,还是企业与社会和公众信息交换的重要途径。财务报表分析对不同使用者的作用会有一定的差异,共性上可以总结为:评价企业的过去、反应企业的发展现状、预测未来发展趋势。
1.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准确评价企业的过去。财务报表是对企业在过去的经营事项的数据反应,他是对企业过去决策、运行状况、业绩成果的直接评价,他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企业的成绩、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这不仅对于正确评价企业过去经营业绩十分有益,而且还可以对企业投资者和债权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2.财务报表分析可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现状。财务报表是企业财务状况的动态报表,某一时点上的报表数据可以反映出某些现状的指标。如能及时反映企业资产状况、权益结构、偿债能力、支付能力、盈利能力、运行状况、现金流量等方面的指标,对于客观反映和评价企业现状具有重要作用。
3.财务报表分析可用于预测企业的未来。评价过去的经营成果、评价当前的运行现状,并通过预测分析、资产评估等方式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为未来发展决策指明方向。不同的使用主体对此作用均有迫切的需要。
参考文献:
随着旅游市场的不断发展,旅游企业股票投资已成为现代社会投资的重要手段。因此,对旅游企业股票投资进行合理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获取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全国21个旅游企业2013年三月份的财务数据,运用会计中的企业财务分析方法,对其中影响旅游企业股票的5项主要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为我们判断旅游企业股票价值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关键词】
旅游企业股票投资;财务分析;股票价值
0 引言
目前,旅游企业股票投资已成为投资者的主要投资途径,它在给投资者带来巨大收益的同时,又伴随着巨大的风险。所以投资者将会更加重视上市旅游企业的经营业绩和其股票的品质。
本文首先描述了影响旅游企业股票价值的因素。并计算每个上市旅游企业的股票在5项财务指标下的排名,将这21个上市旅游企业进行相应评价。最后对旅游企业股票价值做了量化评价,为我们的旅游企业股票投资提供了科学决策的依据。
1 评价指标的选取
在选取旅游企业股票投资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考虑指标反映投资价值的全面性,还要考虑到指标体系的科学性,各个旅游企业股票指标之间是否有可比性,可操作行和数据收集的有效性等问题。(1)财务分析的对象是上市旅游企业定期公布的财务报表。用于投资分析及决策的主要财务指标有:净利润增长率、股东权益比率、净利润现金含量、销售毛利率、净资产收益率等。
2 指标类型的意义
一个企业的净利润多,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好;净利润少,企业的经营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企业经营效益的重要指标。股东权益比率反映企业资产中股东投入的份额,该比例越高说明股东所投入资本占总资产的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净利润现金含量指标越大表明销售回款能力强,成本费用低,财务压力小。销售毛利率是指销售毛利与销售收入净额的百分比。毛利率越大,说明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越强。净资产收益率指标越高说明企业盈利能力越强。(2)
3 实证分析
3.1 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本文通过对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21支旅游企业股票的2013年三月份的财务报表中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得到我们原始数据,本文数据主要来源于银河证券网站。
对于表一,华侨城的股东权益比率较低,说明其财务风险大,容易削弱公司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而世纪游轮的股东权益比率过大,意味着企业没有积极地利用财务杠杆作用来扩大经营规模。丽江旅游、联合、大东海的销售毛利率较高,说明这三个企业通过销售获取利润的能力强。如果销售毛利率为负值,则净资产收益率肯定为负值,企业肯定不会盈利。但毛利率为正值的话,净资产收益率不一定为负值。联合和九龙的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都为负值,说明此企业没有盈利,处于亏损状态。从净资产收益率这个指标来看张家界、华侨城的盈利能力较强。同时,股东获取的投资报酬水平也较高。西安旅游和大连圣亚的净利润现金含量最大,表明销售回款能力较强,成本费用低,财务压力小。(3)
3.2 计算综合实力得分
首先计算各支股票的每个因子在各项财务指标中的排名,然后计算出各个旅游企业的综合排名。股票的综合排名与股票价格的真实价值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股票综合排名能够全面得出公司经营情况,给投资者的投资做出相应判断。(4)
通过表2可知股票的综合指标情况,同时可知,综合排名在前面的股票股价值相对较高。旅游投资者可以根据以上的表2进行参考。选择综合排名靠前的旅游企业进行投资,这样的风险较小。
4 总结
本文通过对上市的21支旅游企业的财务数据进行财务分析,对21支股票做出综合因子得分排名,对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给予一定的指导作用。市场的风险是多方面因素共同的结果,本文只是对其中的几个简单方面做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及简单分析,从而构建出了股票价值理论模型。在理想状态下的股票价格与本文对企业的排名成正相关的关系,所以股票价格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由其相应的综合因子排名表示,所以本文的因子排名模型能够说明股票价格的相关影响问题(5)。
【参考文献】
[1]葛家澍,林志军.现代西方会计理论[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1-36.
[2]黄明,郭大伟,刘俊琴.企业会计模拟实验教程[M].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2-56.
[3]李晓梅,江先学.会计与财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33-89.
[4]刘澜飚,魏华.经济学基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5]尹惠斌,王花球.金融专业实验教学课程体系研究[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5:44-45.
[关键词] 投资组合交易成本蚁群算法
一、引言
由Markowitz(1952)提出的均值-方差(MV)模型在投资组合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投资分析中的一种有效的工具。Markowotz分别用期望收益率和收益率的方差来衡量投资的预期收益水平和不确定性(即风险),建立了均值-方差投资决策模型。随后, Markowitz(1959),Mao (1970)讨论了均值-下半方差模型,在收益分布对称的情况下,下半方差刚好是方差的一半,但均值-下半方差有效前沿与均值-方差模型有效前沿完全一致;Konno(1991)研究了用均值绝对偏差来衡量投资组合的风险,提出了均值-绝对偏差模型(MAD模型),简化了投资组合优化的运算;Konno和Suzuki (1995)研究了均值-方差-偏度模型,基于收益不对称分布的情况,是对MV模型的补充。这些研究使得投资组合模型越来越接近实际,但也越来越难于用传统的数学规划方法进行有效地求解模,许多学者把目光转向应用仿生算法求解投资组合模型,解决模型的实际应用问题。
蚁群算法作为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仿生算法,具有较强鲁棒性、优良的分布式计算机制、易于与其他方法相结合的优点,被成功用来解决如TSP、武器-目标分配问题、频率分配问题、电力系统故障诊断等问题。近年来也有学者将蚁群算法应用于证券投资组合问题的研究,孙永征,刘亮(2008)将混合行为蚁群算法应用到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研究中去,建立了基于混合行为蚁群算法的股票市场投资行为演化模型,研究投资者的五种行为对股票价格及市场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投资行为与股票价格及市场稳性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谢燕兰(2008)利用经典MV模型和股票技术分析中成交量、收益率等指标,以银行作为投资避险的工具,构建了一个针对国内股票市场的证券组合投资优化模型。然而,这些研究成果没有考虑到股票投资过程中必然存在交易成本因素,从而降低了模型的实际应用价值。假设交易成本是线性函数,本文提出考虑交易成本的股票投资组合模型,利用蚁群算法求解所建模型,并且讨论了模型参数的设置对投资回报的影响。
二、蚁群算法下的投资组合模型
1.经典的MV投资组合模型
根据投资者均为理性经济人的假设,Markowitz理论认为投资者在证券投资过程中总是力求在风险一定的条件下,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者在收益一定的条件下,将风险降到最小。则Markowitz模型可表示为以下两种单目标的模型:
(1)
其中,n为持有资产的数量,xi代表每种资产的持有比例,ri(i=1,…,n)为每种资产的期望收益率,σij表示资产i和资产j(i=1,…,n;j=1,…,n)的协方差。
2.基于蚁群算法的证券投资组合模型
蚁群算法(ants colony algorithm)是由Dorigo等于1990年为了解决组合优化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模拟蚁群觅食行为新型进化算法。概括而言,就是将蚁群的觅食行为视为一个复杂的路径优化问题。算法的主要机理可从两个方面来描述:(1)集体性,算法寻优过程是一种带有信息交换的并行过程,具有全局搜索的能力;(2)路径的适值标准,当蚂蚁在从巢穴去食物源(或者从食物源返回巢穴)时,会在走过的路上留下一种化学物质(pheromone),被称为信息素,这种信息素的强弱与它们所走的路的长度成反比。蚂蚁根据信息素的强弱以一定的概率来进行路径选择,形成了正反馈搜索过程。以上特征使得蚁群算法成为求解组合优化问题的一种简单、高效的手段。
在证券投资组合模型中,股票投资收益率相当于蚂蚁运动过程中留下的信息素,为了避免算法运算时间过长陷入停滞,Dorigo在蚁群模型中引入了启发函数加速模型的收敛,对应于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启发函数相当于投资组合的风险,算法运行的结果是使得组合实现最小风险下的最大收益。具体如下:
(1)转移概率的计算
转移概率直接关系到蚁群算法的寻优效率和执行结果,由下式得出,在证券投资组合模型中,蚁群通过对风险和收益的均衡确定转移概率:
(2)
其中,信息素τi(t)按照如下规则更新:
(3)
(4)
(5)
其中,为信息素的变化量,ri为第i个证券的收益率,α、β是模型参数分别反映了蚂蚁在运动过程中所积累的信息和启发信息在蚂蚁选择路径中的相对重要性,ρ是信息素的挥发系数,通常情况下设置ρ
(2)启发函数的定义
启发函数用来加速算法收敛,并且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本文采用单只股票的标准差衡量其风险,从而构造启发函数,如下:
ηi=1/ρi (6)
(3)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是股票投资的一个重要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投资者都是从已持有的投资组合开始,确定如何在股票市场上进行调整。股票投资仓位的调整必然需要交易费用,交易费用通常是新旧股票组合之差的V型函数:
(7)
其中,ci(t)表示第i只股票第t期的交易费用;
ki≥0,i=1,2,…,n,表示第i只股票的交易费率;
,Mi(t)表示第i只股票第t期投资额,假设初始投资金额M(0)=100万,各股票初始仓位Mi(0)=25万。
则n只股票第t期总交易费用为:
(8)
(4)投资回收总额
个股仓位根据上述转移概率公式(2)结果进行仓位调整,第i只股票在第t期末的投资回报为:
Mi(t)=M(t-1)×xi(t)×[ri(t)+1]-ci (9)
总的投资回收额:
(10)
三、蚁群算法基本流程
设有n只股票m名投资者,股票的收益率为ri为第i个证券的收益率,τi(t)为股票i上的信息素,并设置每只股票的初始信息素。
步骤1:参数初始化。令时间t=0和循环次数NC=0,设置最大循环次数NCmax,将m个蚂蚁置于n个元素(股票)上,初始化,令τij=const,(0)=0,其中cinst是常数;
步骤2:设置循环次数NCNC+1;
步骤3:蚂蚁数目KK+1;
步骤4:将各蚂蚁的初始出发点置于当前解集中;对每个蚂蚁k(k=1,2,…,m),按概率状态转移Pkij公式(2)移至下一个元素(股票)j;
步骤5:若元素未遍历完,即k
步骤6:根据公式(3)、(4)、(5)更新每条路径上的信息素量;
步骤7:若满足结束条件,即如果循环次数NC≥NCmax,则循环结束并输出程序计算结果,否则跳转到步骤2。
四、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为了使算法结果具有可比性,本文使用谢燕兰(2008)文中基本数据作为样本,以2007年7月6日~2008年1月15日的国内A股证券市场每日交易资料(股价、收益率)作为运行资料,令初始投资资金为100万,运用MATLAB编程得到各模型2007年7月6日~2008年1月15日的投资回报。由于蚁群算法所需参数较多,需要讨论模型参数变化对运算结果的影响。
图1~2选取了三组六个具有代表性的算法寻优结果,可以观察到本文模型较谢燕兰模型(212.6万元)获得了更好的投资回报,三个参数α,β,ρ的设置对算法最终寻优结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其中α对投资组合回报影响较为显著,随着α的增大投资回报显著增加,α=3时投资回报为356.67万元,而当α=0.7时,投资收益仅为259.8万元,也就是说当投资者在第一天在某只股票的投资获得较高的收益时,第二天继续增加此只股票投资仓位;β和ρ的变化对投资回报的影响显著性不强,α和ρ不变,当β=0.3时投资回报为271.56万元,β=3.5时投资回报为279.27万元,这是由于国内A股市场交易规则中涨跌停板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股票投资的风险,而投资时间间隔越长,对当前投资组合的影响越不明显,这和股票投资技术分析的结论一致。
五、结论
本文利用基本蚁群算法对投资组合模型进行了优化,主要提出了考虑交易成本的股票投资组合模型并对其进行了有效求解,与此同时讨论了模型参数变化对算法寻优结果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蚁群算法能够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求解传统的数学方法难以解决的投资组合问题,并且具有整体优化,高效迅速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Markowitz H M.,Portfolio selection [J]. Journal of finance, 1952, 7:77~91
[2]Markowitz H M.,Portfolio Selection: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s[M], Wiley: New York, 1959
[3]Mao J C T., Models of capital budgeting, E-V versus E-S[J].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1970, 5: 657~675
[4]Konno H., Yamazaki H. Mean-absolute deviation portfolio optimization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okyo Stock market [J]. Management Science, 1991,37:519~531
[5]Konno H., Suzuki K. A mean-variance-skewness optimization mode[J].Journal of the Operations Research Society of Japan, 1995, 38: 173~187
[6]孙永征刘亮:基于混合行为蚁群算法的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模拟[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2007,42(6):35~40
[7]谢燕兰:蚁群算法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应用[D].苏州: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关键词:沪深300指数;期货;避险机理
中图分类号:F83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1
一、前言
股票现货投资者为了规避个别风险(单只股票价格的剧烈下跌)造成的风险损失(属于非系统风险),一般性地采取“不把鸡蛋放入一个篮子”的战略,即采取有效的持有投资组合方法,这是通过分散风险的战略手法,这一手法是可以有效地规避个别风险有效措施。但是,这一投资组合当遇到系统性风险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在很大的概率上会出现整个投资组合内的所有标的股票全线暴跌,这就需要利用期货工具来规避这类系统性风险。下面我们就推导一下利用沪深300指数的避险原理的基本机理和操作手法。
二、约束条件
条件一:投资组合与沪深300指数波动特征非常近似。
非常近似指的是波动方向的一致性和波动幅度的一致性。这是取得完美套期保值效果的重要保证,也是能够规避价格系统风险的核心和基础。
条件二:合约总值近似的原则。
合约总值近似,就是现货股票组合的市值要与期货合约持仓量的总金额数近似或者相同的原则。
三、投资者持有现货股票组合时刻避险机理的推导
按照套期保值的机理,在第一交易部位持有现货股票组合时,应建立沪深300指数空单合约与之对应,而待到第二交易部位时出售现货股票组合和平仓空单完成全部过程。
图例说明:通过图1可以展示,横轴表示沪深300指数变动方向,纵轴表示了持有资产价值变动情况。显而易见,线段OX(与纵轴夹角45度)表示了现货股票投资组合的价值变化;而线段YZ表示了沪深300指数合约建立空单时的合约价值变化。
推导过程如下:
当股票投资者持有一个现货股票资产组合时,寄其希望于股价上涨时可以挣到钱,而由于系统性风险原因造成现货股票组合价格下跌时产生必然损失的情形发生的时候,这部分损失可以通过股票指数期货的赢利来抵补,于是在持有现货股票组合的同时采取套期保值策略在第一交易部位出售沪深300指数期货合同(做空)。
假定P0为第一交易部位的沪深300指数合约的指数,则V0为这一时刻的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所能折合的价值数(金额)。当沪深300价格变动时要么处于上涨位置的P+;要么处于下跌位置的P-。;此时此刻交易部位就到了第二交易部位。
仅当第一种情形发生时:
当处于第二交易部位时,如果沪深300指数从P0下降到P-时候,现货股票组合的资产总价值从V0降到了V-,实际损失金额为线段V0V-;而此时此刻沪深300股指合约价值从V0降到了V―,(从图中观察是P0P-,按照等腰直角三角形原理,得出P0 P-= V―V0)此时平仓空单得到了的V―V0对冲收益。
V0V―= V―V0
因此,得到结论:经过套期保值沪深300指数合约带来的收益正好抵补现货股票组合的损失!
仅当第二种情形发生时:
当处于第二交易部位时,如果沪深300指数从P0上升到P+时候,现货股票组合的资产总价值从V0上升到了V+,实际获利金额为线段V0V+;而此时此刻沪深300股指合约价值从V0上升到了V+,(从图中观察是P0 P+,按照等腰直角三角形原理,得出P0 P+= V―V+)此时平仓空单获得了的V―V0对冲损失。
V0 V+= V+V0
因此,得到结论:经过套期保值现货股票组合的收益正好抵补沪深300指数合约带来的损失!
四、实盘应用中的技术处理问题
投资的重要意义在于先不赔钱,然后才有资格讨论挣钱的问题。下面我们讨论实盘操作中的技巧问题。
第一,处于明显的牛市或熊市状态下的处理。
具体处于长期走势判断来说,似乎投资者都能够判断牛市还是熊市,在牛市来临时放弃做空思想,积极做多股票,在熊市出现时降低现货股票的持仓仓位加之指数期货保值战略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这在实盘操作中仅仅存在理论意义和指导意义,因为,较为明显的牛市或者熊市持续的时间较长,一般多达几年之久,这在沪深300指数期货合约(合约月份)的选取上就出现了问题。这还需要不断变换不同期限合约的头寸才得以实现保值。
因此,一般的股票投资者往往采用调整现货持仓量的方法来规避系统风险往往忽略通过股指期货采取保值手段。
第二,在中短期行情中难以判断股价走势的处理
股市行情的变动在大部分时间里,处于中短期行情难以判断走势形态的时候比较多,这就正好利用股指期货来套期保值。但是,套期保值的结果是以放弃可能的投资收益来防范了未来可能的投资损失,这让更多股票现货投资者感到不知所措。
既要保证现货资产不受损失,又要抓住现货资产获利机会,这就成为广大投资者的夙愿。实现这一投资策略的手段就是股票期权合约。但是,我国尚未开展此类业务,要想达到这样的理想状态,依据我国股票投资市场现有情况分析,真正的技巧应在于现货股票组合的选取技巧上!
通过调整现货投资组合改变现货股票投资组合的波动系数(即:β系数,β系数代表了当股价指数变动1%时,该投资组合预计变动的百分率)的方法比较有效,β系数表明一种现货股票组合的价格随股价指数变化而上下波动的幅度。不难理解具有较大β系数的证券或证券组合会面临扩大的系统性风险;低风险具有接近于零的β系数。
在实战中,可以分析现货股票的价格波动特征选取领涨抗跌型股票组合就成为广大投资者最为偏好的现货股票投资组合,在此组合下加之股指期货合约相配套就可以实现即可规避价格下跌的风险又能在价格波动中获得收益。
关键词:投资结构;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中美
中图分类号:F830.59;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2—0092—04
一、中国对美国投资的结构特征
根据美国财政部和商务部经济分析局的统计数据,中国自1978年开始对美国投资,当年投资价值为5百万美元股票。中国自2002年开始统计对美国的直接投资数据,当年的投资余额为3.85亿美元。到2009年中国对美国的投资总额已经达14640亿美元,占外国对美投资总额的12.2%,成为仅次于日本(15335亿美元)的世界第二大对美投资国。此时,中国对美国的投资结构呈现出以下特征:
1.直接投资增长缓慢,证券投资增长迅速
中国在美直接投资始于1981年设立的中国银行纽约分行。此后,投资开始缓慢增长。1994年福耀玻璃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800万美元在南卡罗来纳州建立工厂,1999年万向集团在伊利诺依州建立美国万向公司,2000年海尔集团的美国子公司海尔美国在南卡罗来纳州投资4000万美元建立生产基地,2004年联想集团收购IBM公司的Pc事业部。2008年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超过12亿美元,到2009年减至近8亿美元。而中国对美证券投资在1989年为2亿美元,1994年增加到182亿美元,2000年达到922亿美元后增长更为迅猛,不到10年时间里超过日本(2009年为12693亿美元)成为世界上对美证券投资额最大的国家,占世界对美证券投资总额的15,2%。到2009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六大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但对美巨额投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只占0.1%。该比例与新兴经济体的水平比较接近,但极大低于日本、西欧以及世界整体水平。
2.证券投资中股票投资增长缓慢,债务证券增长迅速
1984年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仅为1百万美元,1989年达到2亿美元,1994年达到180亿美元,2000年达到908亿美元,到2009年时达到13863亿美元,占世界对美债务证券投资的18.8%。而同期中国对美国的股票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中国于2000年实施QDII制度,对美投资中股票持有上升,2006年股票投资38亿,2007年增到285亿,2008年达到995亿美元,2009年时对美股票投资市值为777亿美元(占世界对美股票投资的3.4%)。虽然股票投资绝对数增长较大,但在中国对美证券投资的比例最多只占到9.3%。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证券投资近92%以上是债务证券投资,股票投资的比例非常小。该比例与新兴经济体的水平比较接近,但极大低于日本、西欧以及世界整体的水平。
3.债务证券投资中关国国债的比重持续下降,机构债的比重上升迅猛
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美国国债的比例持续下降,由96%降低到2008年6月末的48%,随着次贷危机的爆发,美国国债持有比例又迅速提高,持有额达到9156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的最大外国投资者,与世界整体和其他经济体的形态基本一致。美国国债持有比例自2002年低于日本,到2009年时与新兴经济体和日本的持有比例基本相同。同期中国持有“两房”债券为主的美国机构债迅猛增加。1994年的持有额仅为5亿美元,2004年即达到1277亿美元,成为美国机构债最大的外国持有者。在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的比重由1994年不足3%提高到2002年的40%。2008年前新兴经济体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美国机构债的比例一直高于中国,有的年份甚至高出10个百分点。2007年6月到2008年6月即次贷危机初露端倪的一年里,各经济体对美国国债和机构债投资出现变化。新兴经济体整体增持美国国债1572亿美元,但是仅增持美国机构债78亿美元;西欧国家增持美国国债161亿美元,而仅增持美国机构债10亿美元;日本增持美国国债54亿美元,同时增持机构债400亿美元。同年,中国增持美国国债近578亿美元,机构债增持1564亿美元,使机构债在中国对美债务证券投资中几乎占到一半,即使之后逐步减持,到2009年6月末,中国持有美国机构债4543亿美元,与其他经济体相比仍然是最高的。此外,中国对美的债务证券投资中,收益率比较高的公司债的投资比例相对于其他经济体是最低的。
二、美国对华投资的结构特征
美国于1979年开始在我国进行直接投资,到1982年时,美国对华直接投资额为4900万美元。美国财政部从1994年开始有对华证券投资的记录,当年余额为20.85亿美元。到2009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与证券投资存量分别达到494亿美元和1023亿美元,对华投资总额达到1517亿美元,占美国全部对外投资的1.6%。美国对中国的投资结构呈现以下特征:
1.证券投资在波动中增加
自上世纪90年代国际直接投资进入新一轮发展以来,美国也加大了对海外投资的步伐。在此期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增速远超过美国对外投资的增长幅度。美国对华直接投资大致经历了两个,一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所带动;二是在2002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的几年,由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投资快速增长所带动。2008年美国对华直接投资的投资规模较上年大幅度增长达到594亿美元,占中国利用外国直接投资总额比重的14.5%。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中国金融对外开放的程度有限,美国对华投资几乎完全是直接投资。之后,随着我国金融开放度的逐步扩大,美国对华的证券投资逐步增加,自2005年开始增长幅度较大,证券投资在对华投资总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与世界整体和其他经济体的形态更加接近。
2.美国对华证券投资中股票投资逐步成为主导
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的证券投资主要分为国外证券市场投资与国内证券市场投资两大类。美国投资者对境外中国证券的投资主要涉及在中国境外上市的中国公司发行的股票与中国政府、金融机构或公司企业在国际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证券。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大陆境内的证券投资是指美国投资者购买中国公司与政府在中国境内发行的股票和债券,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投资于境内上市外资股,即B股;二是合格境外投资者(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以下简称QFII)购买的A股;三是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国债、企业债券和可转让债券、金融债务。随着中国股票市场B股市场的发展和实行证券投资的QFII制度,以及中国公司境外上市的增加,美国对华股票投资增长迅猛,其市值从1994年的9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09年的1016亿美元,在对华证券投资中的比重也由43%升至99%,高于世界整体及其他经济体的水平。
三、中美相互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1.中国对美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首先,英国经济学家Cantwell et a1.(1990)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理论显示,发展中国家对外直接投资的地理分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化,一般遵循以下发展顺序:周边国家一其他发展中国家一发达国家。中国近些年的对外直接投资地理分布也基本符合这一顺序。其次,国际投资选择的信息摩擦理论显示,直接投资的信息密度与信息摩擦度既定情况下,投资方向由投资主体的性质所决定。Itay and Razin(2005)在信息经济学框架下建立模型解释信息不对称下国际投资的选择问题,提出在国际投资选择中存在着管理效率与流动性之间的替代关系。研究显示,由于涉及所有权与管理责任的转移,需要与东道国频繁的互动并对运行其中的东道国市场有透彻了解,直接投资的信息密度最大,而一旦获得资产,直接所有权又使资产的流动性降低;由于资产再出售时的“柠檬”问题,直接投资的沉没成本或清算成本很高,也由此对信息摩擦更为敏感。在均衡状态下,具有较高预期流动性需要的投资者受低价格冲击的可能性大于管理效率的冲击,会选择成为组合投资者,而具有较低预期流动性需要的投资者则选择成为直接投资者。因此,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经常是预期流动性需要低的大型金融资源丰厚的跨国公司,而组合投资者总体上是对流动性冲击比较脆弱的投资者。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主要的对外直接投资输出国之一,但对美投资中直接投资的比例非常低。从中国企业方面看,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主创新的技术竞争优势、存在企业体制障碍、企业管理系统和方法落后、当地化运作水平低等;从美国方面看,市场准入限制与商业行为政治化倾向也构成中国企业进入美国的障碍。中国对美国的投资主要是外汇储备投资,其安全性与流动性要求高,在流动性与管理效率或收益性的选择中,需要以流动性或安全性优先,难以进行直接投资。日本、新兴经济体的外汇储备量也非常大,也是以官方机构对美投资为主导,因而其证券投资的比例也都相当高。
由于中国对美的投资主要是官方的外汇储备投资,因而其证券投资构成也同样受流动性冲击预期的影响,要选择流动性强但收益相对较低的证券,也就是选择信息密集度进而信息摩擦比较小的证券。Porteset a1.(2001)的研究发现,标准化程度更高的金融产品如美国国债的信息密集度较低,信息摩擦的影响比股票或公司债券小,美国机构债也具有类似特征。尤其是近些年来,美国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的发行主体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股票市场中,美国本土非金融公司的股票净发行常年为负值,外国公司股票发行大量增加,1994—2009年外国公司在美国发行股票的市值由6268亿美元、占市值的近10%增长到39774亿美元,占市值的20%;在公司债券市场中,同期美国非金融性公司发行债券的余额占比由49%降低到36%,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商ABS发行的各种资产支持证券余额由19%提高到27%,2007年最高达到34%,外国公司发行也占相当的比例。发行主体结构的变化使美国股票和公司债券的信息密度进一步提高,因此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美国国债和规模庞大且发行主体相对单一的美国机构债,往往是对流动性冲击和信息密集度敏感的外国投资者的主要选择,世界各国官方机构对美证券投资的结构也证实了这一点。各国官方机构对美的证券投资中,比重最大的是美国国债,其次是以两房债券为主导的美国机构债,而公司股票与公司债券的比重都非常低,与中国对美证券投资的结构非常相似。而西欧国家的外汇储备低得多,对美投资的主体主要是私营机构,因而其对美证券投资结构明显与外汇储备规模庞大的经济体差别很大。
2.美国对中国投资结构形成原因分析
论文摘要:我们在利用传统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很少考虑到项目在投资和管理中的选择权问题,实际上,选择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古以来就无所不在。文章首先介绍了金融期权,然后对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方法进行较为深入的探讨。
一、引言
过去,我们在利用传统方法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评估时,很少考虑到项目在投资和管理中的选择权问题,实际上,选择权作为一种客观存在,自古以来就无所不在。如人们在经营过程中,会根据经营的状况选择是否继续经营,或者扩大、缩小经营,甚至是放弃经营。这种经营的灵活性使 企业 可以在经营中因势利导,适应形势的变化,降低经营的风险,提高经营的效益,体现出了一定的价值。而今,随着 经济 的进一步 发展 ,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如股票期权、可赎回债券等的相继出现以及衍生金融市场的建立,使得人们可以方便地在市场上进行选择权交易,选择权的价值被进一步体现了出来。如果我们在评估过程中,尤其在对高科技企业这种选择权价值占企业价值绝大多数的企业评估过程中,还沿袭以前的做法,不考虑选择权的价值,必然会扭曲企业价值。
针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局限,近20年来,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很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思路,比较典型的是期权定价的方法。ross(1978)曾撰文指出,风险项目潜在的投资机会可视为另一种期权形式——实物期权,并由此引发了对实物期权估价理论的深入探讨。近年来,随着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美国两位经济学家——myron scholes robert c·merton,以表彰他们在金融领域应用数学工具,解决了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问题,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如何利用这一理论,以解决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在评估领域,比较地研究集中在对实物期权法的研究。在下面的研究中,笔者将首先介绍金融期权,从而引出对风险投资的实物期权方法的探讨。
二、金融期权
金融期权是未来一定期限内的选择权。其持有者在支付一定金额的费用(权力金)后,享有在将来某一时间某一时期内以预定价格(执行价格)购买或出售一定基础资产的权利。它有两种基本形式,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看涨期权是一种持有者按约定的价格买入某种资产的权利;看跌期权则是一种持有者按照约定的价格卖出某种资产的权利,按照执行期的不同。期权又可分为欧式期权和美式期权。欧式期权的持有者只能在未来某一确定的时间买卖某种资产;美式期权的持有者则可以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买卖某种资产。因而美式期权比欧式期权更加灵活。期权有三个主要特征,它们是:不可逆性、不确定性和灵活性。期权持有者付出一定的成本(不可逆性)后,面对预先不能准确预测的环境(不确定性),就有权力但是没有义务(灵活性)行使期权。期权是否被执行,完全取决于持有人,如果最后不执行,其最大的损失仅以付出的权力金为限。
以基础资产为股票的欧式看涨期权为例,投资者以价格p买入一份执行价格为e的该看涨期权。股票的价格用s来表示。并假设到期日的股票价格为st,到期时间为t。则到期日时,期权持有人持有期权的价值为max(st-e,0)持有人的损益情况π如图1所示。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当st-e>p时,投资者执行期权,可以获得盈利;当0<st-e<p时,投资者执行期权,亏损部分初始成本;当st-e<0时,投资者放弃期权,亏损全部初始成本。对于欧式看涨期权的卖方而言,由于买卖双方实际是零和博弈,买方盈利时卖方必然亏损,则卖方的损益状况与买方正好相反,当st-e>p时,买方执行期权,卖方亏损;当0<st-e<p时,买方执行期权,卖方赚取部分期权费;当st-e<0时,买方放弃期权,卖方赚取全部期权费。卖方的损益情况可用图2表示。
三、实物期权方法
在风险投资中,由于项目的期权价值是以实物资产为基础的,因此,其有别于金融期权,被称为实物期权luehrman(1998)认为,项目的npv与期权价值高度相关,二者在t=0时相同,任何 计算 npv的数据均包含有计算c的价值,因此不必放弃传统的现金流量贴现系统。但同时指出,传统方法遗漏了投资带来的后期决策柔性所带来的额外价值。因此,在实物期权理论下,风险投资项目的价值由两部分组成:一是项目的内在价值,它是静态的、被动的、直接的净现金流量的贴现值;二是投资带来的期权价值,是由经营柔性带来的,该期权的价值可用期权定价模型计算出来。其项目价值可以表示为:项目价值=静态的被动净现值npv+柔性经营的期权(投资机会)价值c。
静态的被动净现值npv的计算可采用传统的dcf法,而柔性经营的期权(投资机会)价值c则可采用二项期权定价模型或black-scholes模型。由于与二项期权定价模型相比,利用black-scholes模型计算期权价值所需的参数较少,大大减少了计算所需的信息量。因而,在评估的实践中,多数采用的是sblack-schkles模型。其计算公式为:
下面我们从分析black-scholes模型中的变量入手,以股票看涨期权为例,结合风险投资期权的特征,在对比股票期权与风险投资期权特征的基础上,具体使用black-schoes模型计算风险投资项目期权价值时各参数的取值。
1.基础资产的价值(s)。股票看涨期权中基础资产的价值指的是基础股票的价格,这个价格实质上体现了此股票所有远期流量的现值估价——包括红利、资本收益等等。在风险投资中,基础资产的价值指的是风险投资项目中所能得到的全部流量的现值。
2.期权的行使价格(x)。行使价格是期权到期时的预定价格。在股票期权中,行使价格是在购买期权时约定在未来一定时间购买股票的价格。在风险投资中可以将风险项目有效期内预期的投资支出i看作期权的行使价格。由前面分析的结论:执行价格越大,期权的价值越低。因此,对于风险投资而言,对相同的项目,投入成本越高,利润空间越小,投资价值越低。
3.基础资产变动的方差(σ2)。对于股票期权来讲,基础资产变动的方差是指与股票有关的远期现金流入价值变动率的方差,而标准差的值则被称为基础资产的波动率(σ)。就风险投资而言,波动率是指与被投资项目有关的远期现金流入价值变动率的标准差,由于期权具有锁定损失的特征,不论风险多大,其损失最多就是已投入的资本,而风险越大则同时意味着获得更大收益的可能性。因而投资项目的风险越大,投资价值就越大。与传统投资不同,风险在这里成为一个十分有利的因素。因而被投资项目未来可取得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越高,期权价值越大。
4.有效期(t)。有效期t为期权到期的时间。在风险投资中,它的等值含义是指上一轮投资距离下一阶段投资的有效时间。在这一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权对是否继续投资进行决策,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经营的情况对投资时机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期的长短取决于投资协议、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到期日越长,期权价值越高,越适宜等待相关信息推迟投资;到期日越短,期权价值越低,越宜于投资。
5.无风险利率(r)。对股票投资来说,无风险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主要指政府债券)的年利率。在风险投资中,与股票期权中的含义一致,无风险利率指的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二者在含义上相一致,但却是有实质性差异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市场与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差异,应用投资套利理论,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市场均衡的状态是投资组合的收益为无风险利率的状态,而对于风险投资市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高不确定性的特殊性,投资者无法使用套期理论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必须要以高回报来补偿其无法规避的风险,市场的完全均衡难以达到,只能达到所谓的次均衡状态,此时收益率是一个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率。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要高于股票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因此,如果按股票的无风险利率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参数,则按该模型 计算 出来的评估价值有失偏颇。
6.基础资产的预期红利(d)。在股票投资中,红利指定期付给股东的钱。而在风险投资中,红利则是由期权有效期内流失的价值来表示的。这可能是为暂时回避竞争或为保留期权所发生的费用,也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已实现投资于类似的高技术风险项目,提前获取红利或占领市场而发生的损失。如同股票的红利为股票投资者创造了现金流,但却减少了股票的价值一样,对风险投资而言,现金的流失也意味着期权价值的减少。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的结论列表如表1。
由以上分析可知,实物期权法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经营柔性价值的缺点,增加了风险投资灵活性的潜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决策中通常低估项目价值,丧失投资机会的状况。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并非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全盘否定,它结合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对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评估方法——收益法的一种重大改进,使之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状况。它的出现为 现代 评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是一种较为合理和 科学 的评估方法。
参考 文献 :
1.宋逢明.期权定价理论和1997年度诺贝尔 经济 学奖.管理科学学报,1998(1)
2.abelab.“options,the value of capital and investment”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1,iss:3,1996,p:753-778
3.赵秀云,李敏强,寇纪凇.风险项目投资决策与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0(3)
4.羊利锋,雷星晖.实物期权方法在投资项目评估中的运用.决策借鉴,2001(6)
5.周晓宏,程希骏.期权理论在风险投资项目评估中的应用.运筹与管理,2002(1)
4.有效期(t)。有效期t为期权到期的时间。在风险投资中,它的等值含义是指上一轮投资距离下一阶段投资的有效时间。在这一有效期内,投资者有权对是否继续投资进行决策,并且可以根据项目经营的情况对投资时机进行合理选择。有效期的长短取决于投资协议、产品的生命周期、市场竞争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到期日越长,期权价值越高,越适宜等待相关信息推迟投资;到期日越短,期权价值越低,越宜于投资。
5.无风险利率(r)。对股票投资来说,无风险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证券(主要指政府债券)的年利率。在风险投资中,与股票期权中的含义一致,无风险利率指的是风险投资资金的时间价值。但笔者认为虽然这二者在含义上相一致,但却是有实质性差异的。这是因为风险投资市场与股票市场有很大的差异,应用投资套利理论,对于股票市场来说,市场均衡的状态是投资组合的收益为无风险利率的状态,而对于风险投资市场来说,由于风险投资高不确定性的特殊性,投资者无法使用套期理论来实现完全的套期保值,必须要以高回报来补偿其无法规避的风险,市场的完全均衡难以达到,只能达到所谓的次均衡状态,此时收益率是一个高于无风险利率的利率。也就是说,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要高于股票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因此,如果按股票的无风险利率作为风险投资的资金时间价值参数,则按该模型计算出来的评估价值有失偏颇。
6.基础资产的预期红利(d)。在股票投资中,红利指定期付给股东的钱。而在风险投资中,红利则是由期权有效期内流失的价值来表示的。这可能是为暂时回避竞争或为保留期权所发生的费用,也可能是由于竞争对手已实现投资于类似的高技术风险项目,提前获取红利或占领市场而发生的损失。如同股票的红利为股票投资者创造了现金流,但却减少了股票的价值一样,对风险投资而言,现金的流失也意味着期权价值的减少。我们可以将上述分析的结论列表如表1。
由以上分析可知,实物期权法是一种全新的评估方法,它克服了传统评估方法没有考虑经营柔性价值的缺点,增加了风险投资灵活性的潜在价值,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过去决策中通常低估项目价值,丧失投资机会的状况。并且由于这种方法并非对传统评估方法的全盘否定,它结合了传统评估方法的优点,是对使用最为广泛的传统评估方法——收益法的一种重大改进,使之更加符合风险投资的实际状况。它的出现为现代评估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是一种较为合理和科学的评估方法。
参考文献:
1.宋逢明.期权定价理论和1997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管理科学学报,1998(1)
2.abelab.“options,the value of capital and investment”quarterlyjournal of economics vol:111,iss:3,1996,p:753-778
3.赵秀云,李敏强,寇纪凇.风险项目投资决策与实物期权估价方法.系统工程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