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司马光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发表见解“追求无忌”,偏离了文章原意
聋生认知水平不高,在学习语文时,大多以自己对生活的直观认识形成的经验,或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作出天真无邪的发言,这本无可非议。可近年来,一些语文老师“疑问让学生提,见解让学生说”,课堂上也常听到“没关系”“不要紧,你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在评价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时,不少老师同样亲切有加,以表扬为主。附摘录于某聋校的《司马光》一文的教学实录:
师:你觉得司马光砸缸救人的做法好吗?
生:大家都慌了,有的去找大人,有的哭起来,只有司马光的办法又快又好。
生:不好,砸坏了公园的缸,又可能把缸里的小朋友砸伤。
师:你觉得第二个同学说得有道理吗?
生:对,小石头都会砸伤人,这么大的石头还可能会把缸里的小朋友砸死。
生:缸片飞出来,也会把外面的小朋友砸伤。
师:这位小朋友真会动脑筋,想得真周到。
这位老师对这“无忌的童言”可谓是格外保护,表扬有加。其实,本文是赞扬司马光在危急时刻不慌不忙、急中生智,而对司马光评价在老师的“怂恿”下严重偏离了对课文原意。教者应充分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引导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二、朗读教学“主观臆想”,淡化了朗读指导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感情朗读,需要情感的投入、语调的变化、停顿的转换,需要内行的老师在朗读基调上的准确引导。把握不准课文基调,朗读教学就惨了。附摘录于某培智学校的《一夜的工作》的朗读课例:
师:此时此刻,你能读读最后一段话,表表你的心意吗?(语调亲切地引导)……
师:带着你喜欢的语气读,你认为该怎么读,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在老师的启发下,出现了好多种读法。
生:(读)“看啊,这就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你们看见过这样的总理吗?”(学生始终用低沉缓慢的语气读前三句,最后一句用亲切询问的语气读)其实,这段话是作者看了总理一夜工作后发自肺腑的赞美,朗读时的语调是“高声”赞美,可在老师“亲切地引导”下,学生只能循着亲切的基调,低沉地读书了。
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因此,阅读教学的整体构架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纬”,坚持“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1)充分诵读,触发语感。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将诵读贯穿于课的始终,采用灵活多样的诵读方式。诸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个体自由诵读、同桌之间互相诵读、选点诵读、根据自己的领悟诵读等。(2)潜心品读,领悟语感。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3)积累运用,积淀语感。积累就在于“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三、学习方式“一味合作”,取代了独立感悟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于是,合作学习成为部分教师追求的标杆,成为实践新课改的课堂标签。然而,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场面:教室里热热闹闹,气氛活跃,似乎人人参与其中。但仔细一看:A组学生压根儿没有合作讨论,是在闲聊;B组学生围坐在那里,聆听个别好学生的主讲,充当“陪坐”或“听众”的角色;C组学生合作正渐入佳境,但时间已到,只得打住……这样的合作学习,或蜻蜓点水,或干脆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而已。没有让每一位小组成员都有动手、动口、动脑的机会,并解决问题,这样的合作学习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倡导新的学习方式?(1)鼓励质疑,解放学生的头脑和嘴巴,使他们敢想、敢说出自己的见解;(2)恰到好处地运用讨论、探究等合作学习手段,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让学生在独立感悟的基础上展开合作,在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处开展合作,在合理有效的指导下进行小组合作,以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习惯与合作精神。(3)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把自主、合作、探究变成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需要,习惯的培养至关重要。
一是历史教学缺失了问题意识。易中天先生品三国,一般是先提出问题,由问题来引发人们的好奇,然后易先生再来“品”,通过问题来加强与观众间的互动。如第十六集《得寸进尺》中,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赤壁之战后,曹操又进行了三次战争,即破马、韩,征孙权,伐张鲁。三次战争时间都不超过一年。曹操甚至宁肯半途而废,也要返回邺/,!/城。那么,曹操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每次都匆匆忙忙地赶了回去,究竟要做什么?是什么事情他一直在牵挂着呢?这是易中天先生常用的方法,每一集的开头都这样引入,即先叙述相关的史事,创设一个矛盾的情景,再从史实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我们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往往缺乏教师跟学生间的互动,或者设置的问题太简单,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有些教师把问题设置成了填空题的形式,把本来丰富多彩、给人以智慧的历史搞成了干巴巴的“木乃伊”,在有些学校,历史课成了“鸡肋”,什么人都可以教,兼职的、年老的、体弱多病的,使教历史成了“福利”,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历史教学,使历史教育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问题意识正在悄然流失。
二是历史教学缺失了个性解读,缺少“品”的意识。虽然我们也强调“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往往不能“跳出教材看教材”,仍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比如有的老师在讲解祖国统一大业必将实现时,往往只局限于课本,从一国两制和发展两岸关系符合人民的利益方面来讲解,这两个问题课本上明确的答案,教师再来讲解,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讲解这个问题时,应该有个人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可以再从国际社会角度来“品”,国际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像美国、日本等国家,没有一个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的,这些国家的支持为我们维护国家统一扫除了外部障碍;二是从中华民族传统的价值观方面来“品”,谁想分裂国家、破坏统一,谁就会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中国人历来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已任,这种价值观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约束力;三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的认同感,两岸人民都是炎黄子孙,同祖同根;四是应跟现实联系起来“品”,台湾同大陆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台湾经济的振兴对大陆的依赖性越来越大,从房地产价格的攀升、大陆观光团对台湾旅游业的影响等方面来加以说明。老师如果能从以上方面来讲解,在课本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和拓展,相信会引起学生的兴趣,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三是缺失对历史故事的重新解读。易中天先生讲故事,往往是为了说明一个观点,教给人们一种为人处事之道,而我们许多历史教师往往是为故事而故事,讲故事就是为了增加点趣味,博得一点廉价的笑声。如有的教师在讲解司马光与《资冶通鉴》时,往往会补充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借以说明司马光聪明,聪明是不可复制的、是学不了的,仅仅知道司马光聪明是不能让我们的学生聪明起来的。教师在讲解这个故事时可以换一种角度:从理清做事的方法入手来讲解,即救人的方法有两种:让人离开水,或让水离开人,我们一般想到的是让人离开水,即把人从缸中拉出来,而司马光急中生智,运用了让水离开人的办法──砸缸,让水流走,从而达到了救人的目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解决问题时应回到问题的“原点”,然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通过对这个故事的“品”,让学生逐渐养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技能,为他们提供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这个故事,我们老师也应该学会运用这种方法去解决我们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如我们现在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的能力,我们就可以考虑我们的备课存在哪些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的环节?我们可以设置成这样一个检核表:(1)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问题有哪些?(2)学生的兴趣点是什么?(3)讲解和点拨的问题是什么?哪种讲解和点拨方式更好?(4)需补充的史料是什么?(5)强化训练和检测的问题是什么?通过上面五个问题,来解决传统备课中忽视学生的现象。再如,学习孝文帝迁都时,通过课本中提供的迁都洛阳的故事,通过师生的“品”,让学生学会如何在现实生活中互相退让、实现共赢。
四是缺失了必要的史料教学,历史教学要“论从史出”,易中天先生常常让史料说话,通过史料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从而使他的品三国很有历史的味道。而我们许多教师往往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而没有告诉学生结论是怎样得出的,缺少说理性,没有起到“授之以渔”的作用,就像《西游记》中的算命先生袁守诚,只告诉渔夫“在泾河湾头东边下网,西岸抛钓”,而没有告诉渔夫 “定获满载鱼虾而归”的原因。
【关键词】小学语文 对话理论 核心素养
通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对话理论的方式,可以在课堂上建构出实施对话式的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模式。教师将课堂教学和对话理论在教学的时候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可以通过对话的形式来开展对课文的解读。重视在语文课堂上使用对话理论,可以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新的情境,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兴趣都被调动起来。基于对话理论的原则,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贯穿开展,将能够在语文教学的各方面取得成效。
一、平等对话,尊重个性理解
在以往学生和老师的认识中,往往将作者和作品本身的位置尊放得过于高远,在品读文章的时候总是怀着一颗敬畏的心,这样的劣势地位会导致学生们不敢质疑。学生们本能地认为教材中的一切知识都是完全正确的,作者的思想是不容置疑的。
为了不让学生们有盲目从众的心理,教师应该给他们创建一个平等对话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不再只是死记老师的讲解,而是有了自己的思想,可以对文本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和理解。教师根据课本的内容,给学生们搭建一个平等的与课本对话的平台。在讲《》的时候,我让学生们去默读课文,然后去思考:当年,鸦片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什么样的灾难?我让学生们提出一些对文章的疑问?我给学生展示了几张当时的人们在烟房抽鸦片的图片,我希望他们能思考出文章中没有提到的内容。我问学生们鸦片会怎么害人?学生们说出了体力衰退、意志萎靡、丧失劳动力、家破人亡、穷困潦倒这几点。然后我让学生们自由地发挥,并将自己的任何观点都提出来。有的学生说,当时鸦片那么害人,可是刚开始几乎没有人愿意去阻止它,说明当时的官员已经变得麻木,这个时候林则徐站出来了,进行了,但是其他地区的官员并没有响应,这说明清朝的气数已尽。
所以教师在学生们阅读文章的时候,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平等的交流平台,可以让学生们有自信、有感情地与文本进行交流。教师是所有参与者的组织者,有如交响乐的首席一样,教师是参与者中的核心和灵魂。
二、图文结合,放飞多元想象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在阅读知识、能力和方法上都较缺乏,对话方式和思路都比较单一。教师可以借助图文结合的方法,借助教材中的插图,帮助学生拓宽思路。
在讲《游子吟》这首诗的时候,我给学生配了一张柳树旁,一位老母亲送别儿子的图片。然后我让学生们结合图片来理解诗的主旨,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仅仅30个字,就写出了孟郊对母亲的感恩和思念。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诗文和图片来写一写当时送别的景象。学生认真地思考过后,开始在纸上进行创作。孟郊要出远门了,母亲在深夜的时候还在油灯下一针一线地缝补衣裳,她心里还想着,这次儿子离开,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当孟郊与母亲分别的时候,母亲告诉儿子早点回来,孟郊点点头就走了。孟郊抚摸着衣服上又细又密的针脚,心里想,母亲的慈爱,就像是太阳的光辉。他将自己比作小草,无论如何都无法报答太阳的恩情。学生在这样的方式中,放飞自己的想象,既深刻地理解了文章要表达的感情,还训练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作能力。
学生们借助文章的插图,通过阅读文字,仔细品味,可以了解到文中人物的内心,感悟古诗词中的意境。在教学的时候,通过多种方式,不同角度的解读,都能丰富文章的意义。
三、小组合作,强化口语交际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站在同一个地位、同一个水平上进行交流。他们对某个话题进行交流谈论,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们的知识积累,提高思维辨析能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强化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
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人生阅历、知识积累、性格特点、生活环境,所以他们对文章的内容肯定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既能帮助他们迸发灵感的火花,还能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获得新的情感体验。我通过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们成为对话的主体和主人,在对话的时候有心理安全感,充分体现语文教学对话的精神。在讲《司马光》这节课的时候,我给学生们出示了几组图片,让他们通过讨论,然后尝试去编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情节。学生处在伙伴群体中,能够放松心情,灵感也会更多,对于提高学生们的专注力很有帮助。学生们通过理解图片的含义,然后在组内进行讨论,我在旁边听他们讨论的成果。学生们讨论出来的是,司马光看见小伙伴掉进水缸内,旁边的人都不知所措,只有司马光沉着冷静,他分析到如果等到大人过来后小伙伴可能有危险,他们又不能将水缸放倒,于是他萌生了将水缸砸破,让水流出来,进而解救小伙伴的计策。学生进行对话的时候,就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他们通过相互讨论、相互借鉴、相互启发、相互完善,畅所欲言,在畅所欲言的过程中思维在碰撞中绽放火花。
每个人对事情都会有不同的见解,学生们在一起讨论的时候,可以将不同的观点进行整合,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还可能想到一些新颖的观点。
四、批判反思,引导积极创新
反省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批判反思是学生们与内心对话的最好的方式。学生们具有批判反思的意识以后,在阅读教学对话的过程中就能够去检查思维辨析的过程,就不会对他人的理解有盲目的随从性。它和倾听是有所不同的,是无法根据肉眼的观察来判断的。
这种批判反思的意识在学生对话中是十分重要的,当学生们具有这种意识之后,就不会盲从地相信别人的见解,而是会敢于提出自己内心的质疑。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经常让学生们去结组讨论,教师的本意是让学生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在小组中能够结合他人的意见,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在讲《卧薪尝胆》这节课的时候,吴王夫差为复仇,努力练兵终胜越国,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辱负重,最终夫差命丧姑苏山。我告诉学生们蒲松龄的一句名言:“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句话的后部分就是对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成大业的称颂。我问学生们越王为什么能够以少胜多打败吴国?我让学生们去讨论然后得到最终的结论,在学生们讨论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听到自己的见解和别人有出入的时候,特别是和一些好学生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会出现沉默不语的现象,对自己的见解不自信。我不希望这样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成为少数学生的发言途径,这样一来,那些学生以后就会一直去盲从他人的意见而没有自己的见解。我特意去问那些不敢发言的学生,令我意外的是他们想到的是其他同学想不到的,但是分析得都很对。其他的学生基本都在去分析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的性格特点,勾践忍辱负重、励精图治,夫差骄傲自大、沉沦堕落。我特意问的学生,说出了君王听取谋事意见的重要性,勾践如果没有范蠡的帮助,肯定不能打败吴国,吴王正是没有听取伍子胥的意见留下后患。
我希望每个学生都可以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学生们带着批判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盲从、不轻信。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才可能有创新的观点,才能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
对话理论和语文教学已经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师将对话理论自然、充分地融入平时的教学中,让课堂充满希望、生机和活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案例A :妈妈的爸爸叫“dada”
期终测试刚刚结束,我校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在答品德试卷时所填的答案让阅卷老师笑出了眼泪。考题是这样的“妈妈的爸爸叫( )”孩子的答案是“dada”( dada是右玉方言,普通话是“爸爸”的意思)
孩子的答案让人捧腹大笑,可是我们这些搞教育的人面对这样的答案,是否应该进行反思呢?反思一下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的现实原因——难道仅仅反映出孩子“对标准答案不记”吗?不是,孩子出现这样的答案还反映出孩子的成长环境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我们细细的思考一下,在我们右玉县,我们的妈妈怎么称呼我们妈妈的爸爸呀?对呀!不就是称呼“dada”吗?孩子错答该题的原因是:第一:审题时,错误地理解为“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什么?”第二:孩子受成长环境的影响,顺理成章地写下了“妈妈的爸爸妈妈称呼‘dada’”
2 案例B: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
我家孩子这次考试中用“有的….有的….还有的….”造句时,竟然写下了我常常指责她的一句话:“你有的新橡皮,有的新文具盒,还有的新书包,还要花钱乱买文具。”我看着孩子的试卷哭笑不得。作为家长,我生气的是:孩子学习《司马光》一课时不认真,以至于没有体会了“孩子们有的吓哭了,有的不知该怎么办,还有的跑回去找大人。”这句话中“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意思。作为家长,让我可笑的是,孩子对于我这句常常责骂她乱花钱的话还是记忆很深的。对于孩子我不知该怎么去告诉孩子——此“有的….有的….还有的….”非彼“有的….有的….还有的….”
【摘 要】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展开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构建教学活动的过程。生成性课堂教学所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瞬间生成的教学资源,是从传统的说教式的课堂中解放出来的新的课堂形式。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Wittrock,1986)对生成性学习模式进行了最早的研究,时至今日,生成性学习理论对当代教学过程观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本人现处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第一线,此文主要以课堂实践为案例,提供生成性教学课堂实践中总结的实操技巧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生成性教学;小学语文;动态生成
一、生成性教学的观点
生成性教学研究者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积极参与其中并非被动的接受信息,而是主动的构建自己对信息的解释,并从中做出推论。后现代教育理论代表派纳(William F.Pinar),他认为课程由静态的预定性和限制性转向动态的过程和经验,是“一种内心的旅行”。多尔认为“人们应当认识到最后的目标和最初的预计有可能不一样”,知识的真正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和认知取向而建构起来。因此,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参与,倡导师生对话和尊重学生的多元化理解;注重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生成性特征,认识到课堂的非线性和非确定性特点,充分认识预设和动态生成二者之间的内在和谐关系。
二、生成性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指导意义
课堂教学中,教师面对的每个学生,他们的遗传素质、家庭条件、学习水平、生活经历完全不同,因而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个性心理世界,正是这种差异性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变数,同时也隐含了更大的生成性。生成性教学的理论强调教学的过程性,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形成一种开放的、互动的、动态的、多元的教学形式。因此,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发展和社会现实生活的变化,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经历被激发、被调动、被欣赏、被尊重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也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因而,教学是在“精心预设”基础上的“绝妙生成”。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语文课程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中的瞬间动态,并有效运用新型课堂教学生成,把握好连续兴奋点和教学生长点,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把封闭的课堂变成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开放课堂。
三、在实践中开发生成动态课堂
一堂课无论教师如何预设,在课堂实际生成过程中,一定会出现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新过程,甚至衍生出新内容。而学生在课堂个性化生态表现活动中,更是促使课堂生成的关键。如何结合二者,激发课堂的生机与活力,让课堂在师生对话中追求生命的快乐,我从自身的课堂实操中略作反思探讨。
(一)引导参于:让学生从“发现学习”中体验动态课堂
案例:《找春天》
教学预设:创设情境——自读——交流感悟
实际教学过程:
A.自读之后,谈谈“你在哪里找到春天”时,学生大多从“课文中能看见的春天部分”来回答,这不算意外,但发言的同学十分踊跃,每一个同学都想说出自己看到的春天。于是我尽可能地记录并板书:
小草从土里钻出来,桃花开了、杏花开了、杜鹃花开了、小溪解冻了……
B.随后,教师让学生看一段春天的视频,提问:除了我们所看到的春天美景,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去感受、寻找春天呢?
C.问题一提出来,大家又七嘴八舌地进行交流讨论后,许多同学都发现还可用听、闻、触等方法。有同学提出:“我发现课文中也可以用这些方法来找!”我立刻抓住了这个动态:“好!同学们用刚才自己发现的方法,再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春天。”结果大家都认真自觉地再次去感悟课文。
这堂课在孩子们自主感受发现的乐趣中进行着,自然而又流畅,一气呵成,连我自己也没料到会如此顺利,而这种始料未及就是课堂动态生成的特性。
(二)重新生成:以课堂突发事件为引子推动课堂教学
案例:《三个儿子》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复习——读悟——探究——讨论
实际教学过程:
A.在读悟后,发现孩子对孝顺父母这个主题只停留在认识层面上,没有带入感情,于是我念了一段钱志亮的阅读视频《父母的告诫》。认真听着看着的同学越来越多,越来越静,当读到结尾“扶我一把吧!用爱跟耐心帮我走完人生?”时,班上有个别同学眼眶中盈满了泪水。一切就顺其自然的发生了。
B.这时有一位男生站起来:“老师,我想问一下视频中的老人是不是老师的妈妈?”我迟疑了一下说,“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随后我哽咽着,娓娓地讲起了一段母亲与自己的故事。在我闪闪的泪光中,孩子们都流下了眼泪。我说:“父母的确不容易,他们关爱我们,为我们付出了一切,同时,他们也需要我们的关心、帮助和体谅。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
C.接下来,有8位同学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的感想。有的说亲人关爱自己的事,有的说我要回家帮妈妈做家务活,有的说我想告诉爸爸我很爱他……听完后,我说:“在这世界上有这么爱我们的人,是多么幸福啊!来,快擦干我们的小花猫脸吧!回家用实际行动报答父母。”孩子们又都破涕为笑。
在这节课上,本来用母亲的照片是为了自己能读得更有感情,可孩子的偶然发现并提问,成了整堂课的引子,反而不用刻意去按照预设来进行,而是顺应了这个偶发事件。整节课的教学难点迎刃而解,孩子们也在泪水中快乐地感悟到父母的爱。
(三)主动构建:充分调动学生的独立性,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案例:《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第二课时
教学预设:课前资料收集——六人小组展示——进行知识抢答
实际教学过程:
A.在小组展示时,有同学说:“老师,刚才展示的两组在野外迷了路怎么办所用方法相同。”我立刻问道:“那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经大家讨论后,决定两小组合作归类后,再集体汇报。
B.在进行野外知识抢答时,又有同学提议说:“老师出的题都是课文中的,太简单。可不可以我们用自己收集的资料出题考其它小组,互相比赛,优者为胜?”我对提议表示赞许,全班一片欢声雀跃。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不仅需要大家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有小小的领头人。在这次教学中,我数次“隐藏”了自己,而让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积极开动脑筋,从而促成快乐动态课堂在学生的自主建构中自然形成。
(四)开放交流:在学生“言之有理”时,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并因势利导,助其通,畅其流
案例:《司马光》
教学预设:初读——分析——交流感悟——拓展
实际教学过程:
在交流“你觉得司马光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大家学习的品质”时,大多数学生都说出聪明、机智、勇敢。然而,一位学生却发表了出乎意外的见解。
生1:“从课文的图片看,缸又高又大,我觉得司马光用石头砸,会很危险,砸碎的片会伤到自己,我以前也被玻璃片伤过。”
师:“你说得有道理,又联系了生活实际,真不错!”
然而,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位学生的感受竟然引起了不少学生的共鸣。
生2:“我觉得司马光那时候小,可石头那么大,他可能无法搬起石头砸缸。”
生3:“我想可以找一根棍子,它比石头轻,也可以砸破缸。”
……
师:“同学们不迷信书本,善于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真是太棒了!不过大家不能光停留在发现问题上。我建议,这一次的班级议会主题:‘遇到危险紧急事件时,小学生应该怎么做?’”
生(齐):好!(脸上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在这一次的教学案例中,我以学生即兴提出的生活经验为起点,顺水推舟,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致疑,使学生体验到思考的快乐。在新课程的具体实操中,教学预设往往与课堂的真实情景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师要能敏感地捕捉教学过程中的价值点,通过瞬间生成加以智慧的教学技巧重构教学,这必将会生成较之“基础知识”更具有再生力的环节。正因为有了如此灵活有效的课堂,“茅塞顿开”、“怦然心动”、“心领神会”、“浮想联翩”这些美好的境界才会出现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
(五)矫正反馈:出现“认识误区”时,要机智地“拨乱反正”,帮助学生领悟根本
案例:《酸的和甜的》
教学预设:回顾——研读——交流——演读
实际教学过程:
生1:“狐狸很狡猾,骗了小松鼠,我们不要像狐狸那样去骗人。”
生2:“小松鼠和小兔子太容易相信别人的话了。”
生3:“我觉得这只狐狸很聪明,很会动脑筋,我听了许多故事都证明狐狸很聪明,我妈妈说,只要聪明动脑筋,做什么事情都可以成功。”
听了此回答,我发现必须马上调整教学环节,就给学生讲了《动脑筋致富》和《骗子没有好下场》两个故事,使学生明白真正的聪明、有用的聪明应放在何处。听完故事后,孩子们又纷纷站起来,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新见解。一堂课在同学们的轻松讨论中结束。
在此案例中,家长的片面之词,使孩子对“狡滑”与“聪明”混淆不清,并暂时产生了错误的价值观。我没有马上否定和指出,而是抛出两个小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矫正了自己认识上的误区,并在笑声中领悟到课文的深意。
(六)灵活调整:当出现不同“声音”时,采用迂回战术,从个人经验中提炼“大智慧”
案例:《浅水洼里的小鱼》
教学预设:复习——读文——拓展——实践
实际教学过程:
一位学生质疑道:“这个男孩的力量太小,他这样是徒劳无功,一个人在海边也很危险。”
师:“你能在读中体验之后,提出自己的想法,这样做很好。对于他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是怎么看的?”我不急着表态,而是将问题抛给学生,引发了一场唇舌之战。
生1:“不能因为力量小,就不去做力所能及的事。”
生2:“我不同意你的意见,他应该叫他的家人和好朋友一起来做这件事。”
生3:“可我从这句话中读出来小男孩是在争取小鱼生命的一分一秒。”
生4:“可他一个人最多只能救几十条鱼,如果利用这个时间先叫更多的人来,是不是可以救更多的鱼。”
……
师:“同学们的争论很精彩,对问题的认识越来越充分,感悟也越来越深。大家觉得小男孩保护小动物的想法有没有错?”
生(齐):“没有错──应该保护动物。”
在此案例中,我既没有把课文中心直接抛给学生,也没有让学生太脱离文本,而是“欲擒故纵”、“迂回包抄”杀了一个漂亮的“回马枪”。教师充分尊重学生是教育的主体,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把个体感悟带入到集体互动中,从而加深感悟、明辨是非,从而自然而然地获得了对大自然的有益启迪。
四、在实操中反思总结生成动态课堂
学习研究专家莱夫(J.Lave)和温格(E.Wenger)认为:知识蕴藏在实践共同体中,蕴含在社会实践中,即“知识的位置在于某一实践共同体之中”。学习就意味着参与共同体和成为共同体的一部分,个体和共同体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互生成。随着新课标理念被更多教师所运用实践,现行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势必会擦出五彩斑澜的亮丽火花。一线教师日常教学课堂中会经常出现许多的“意外”,如一个笑话、一个冷不丁的质疑问题、一个动作、一个眼神、一次意外都有可能促成新的课堂构建的产生,而如何利用好这些“拐点”,就需要我们教师在多次的实操中反思并总结,关注语文课堂的变化,关注学生的情绪波动,以临阵不乱的心态、幽默机智的语言,洞查瞬间,重组动态生成,使学生“活”起来、课堂“亮”起来,从而使语文学习绽放出瞬息万变的魅力。有了这样的互动轻松氛围,语文课堂自然就会生出神奇的魔棒,点化无限的奇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版
[2]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2006第9期
[3]汪霞.《后现代异域的课程话语一多尔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评析》.《全球教育展望》,2003年第6期
[4]施良方.《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7
[5]李晓红,任庆世.《做创造的教师》.四川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
关键词:小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
“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发问在科技进程中的重要性。事实上,正是一个又一个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推动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前进。“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所以,问题是一切思维活动的源泉,也是我们教育研究的重中之中。尤其小学阶段,我们必须要注重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这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们早已形成的共识,而且已取得喜人的成绩,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和范例。但是由于地域环境的不同,学生的认知也不同,这些成果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不断完善,不断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只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了,才能引导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发现,有个别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比较敏感,总是会问一些问题,尤其爱问几个为什么。这些问题其实就是他们的思考和发现,值得我们教师关注,但在农村教学实际中,这些问题往往被教师忽视或搁置,何况,绝大部分学生也不敢发问,不爱发问。所以,如何抓住机会,适时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尤为重要。
(一)积极创造适合学生发现问题的外部环境,即创设一个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宽松人文的教学环境
事实证明,在宽松、自由、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无拘无束、畅所欲言,才能大胆地提问和讨论。可是,由于受农村学校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课堂中,更多的是维护教师个人权威的规定:必须保持安静,不许随便讲话,不许打断教师讲课,不许问与课堂无关的问题……太多的“不许”制约着学生的思维,也遏制了他们发现问题的意识,所以,我们教师必须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积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关注他们的想法,保护他们的自尊,让他们敢于把自己的疑问表达出来,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且尽可能地给他们科学合理的评价,给他们发现问题的机会,这是我们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和保障。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必须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践行新课改理念,成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实践者。
(二)积极创设适合学生发现问题的内部环境,要催生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发现问题的自觉意识和浓厚兴趣,喜欢问这问那,教学就成功了第一步。
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发问的兴趣?一是引入相关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述爱因斯坦凡事总爱问个为什么终于成为著名的科学家;牛顿因为看见苹果落地就要问个为什么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因为看见水壶开了壶盖会跳起来,就要问个为什么,最终发明了蒸汽机的故事,引导教育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努力去想一想为什么。
二是开展专题活动,催生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结合幼儿园的专题学习经历,在小学低年级,我们可以选择具体的生活场景,开展专题活动,引导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通过讨论等方式解决,如找朋友、玩游戏等,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等,为他发现更多的新问题,找到更多的新方法来创造机会。
三是借助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教学过程就是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过程。传统教学中,这个过程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讲解,让学生接受、理解知识。新课改要求教师创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并鼓励教师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借助教学内容,增进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比如,在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发现问题,猜测字意。在看图识字、看图说话练习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通过学生的积极讨论和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他们就能很好地完成识字、说话任务。
四是建立评价机制,增强学生兴趣。有效的评价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之一。“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确,学生的问题兴趣也是夸出来的,没有教师的正确评价,就没有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给教材和教师挑错,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另一方面要大力表扬敢于发表并坚持自己意见的学生,适时评选有独特见解的“小问号”,予以表扬、加分。通过不断的实践,使学生发问的兴趣越来越高涨。
二、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
解决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学生敢问、爱问、善问的问题,而引导学生从敢问、爱问到会问,这是问题意识培养的又一关键环节。
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如教学生在自学中质疑:学生预习课文时,要求“提出一个你觉得最有意思或是最关键的问题”;在审题中质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在课中质疑:在词、句及标点符号运用上、文章的内容上,以及课文矛盾处质疑……也就是在学生想知道处、易出错处、理解片面处引导他们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狼和小羊》时,学生提出:狼直接扑上去吃掉小羊就行了,为什么故意找借口?这个问题其实正是课文的寓意所在,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也就理解了课文的寓意。
所谓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自主、创造性地对教学情境进行体验,并在体验中形成和发展正确的认识和情感,从而成为真正自由独立、情知合一、实践创新的“完整的人”的教学活动。吕叔湘先生的大语文观表明,语文教学只有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拓展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要达到这一目的,体验性教学是重要的途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十分重视体验性学习。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在“课程目标”中提出要“注重情感体验”;在“实施建议”中提出,编写教材要“注意为学生设计体验性活动专题”,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评价要根据“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而进行。“体验”一词,贯穿于“课标”三个部分的各主要方面。由此可见,“体验”既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具体的语文学习过程中,受各种主客观条件制约,我们不可能一学到某篇课文,就开展与之相应的课外实践活动。更多的时候,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曾有的实践经验或体会,通过操作、实践、朗读、联想和想象等方式,用自己的心灵和文本对话,去体验、感悟作品的内涵。体验性教学,强调教学中体验情境的创设,强调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我感悟、自我反思、自我建构,尊重学习主体的个性差异,可以更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诸多不足,是切实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二、语文课堂体验性教学的实施现状
体验性学习,突出的是学生的“学”,而非教师的“教”,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的发挥。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我们不难发现,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偏颇。
1.体验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目标是否清晰适切,决定着教学效果的达成与学生素养提升的程度。我们经常看到教师的备课本上常常出现“感受”“理解”“养成”“了解”等字词,但并不意味着课堂上我们的教师真正有效地引导学生体验了。将体验引入教学,必须要有明确的体验目标、体验目的,否则很可能会造成盲人摸象的结果。
体验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具体细化,彰显体验的特色内涵,要把体验目标与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区分开来。以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二册《识字5》为例,教学目标可以这样呈现:(一)认知目标:(1)通过资料和图片认识夏天常见事物,如台风、雷雨、桃子、梅子、西瓜、蝈蝈、青蛙、知了、葵花、茉莉、荷花。(2)知道它们的特点,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二)技能目标:(1)朗读词串,初步感受词串的韵律。(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记住字形,能正确书写。(3)知道这些词语都围绕着第一个词语“夏天”来说,这是一种总分关系。(4)能围绕夏天特点,在所学词语中挑选几个说几句话。(三)体验目标:(1)就生活中接触过的这些事物,谈谈自己的认识。(2)搜集关于夏天的资料,进一步丰富学生对夏天天气、植物、动物、水果的认识。(3)说说夏天的生活感受,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有了清晰的体验目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可以有的放矢,从容创设体验情境,让学生自然进入情境,感受情境,生成学习认识,达成学习目标。
2.体验情境创设不到位
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可能凭空产生,这就需要教师努力创设与教学内容更为匹配、适应的体验情境。
大多数教师在实施体验性教学时注意到了这点,但是仍然出现了不少生硬的做法。如有的老师在教到《司马光》一课中的孩子掉入水缸时,立即抛出了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小朋友掉进了水缸,你是怎么着急的?学生面对这样突然而来的问题,有些茫然,不知如何应对:我为什么着急?我会怎么着急?这件事与我有关吗?应该说教者关注到了学生的内在情感体验,可是由于缺乏有效体验情境的创设,教师的提问与学生学习心理的距离比较遥远,自然激发不了学生进行体验的热情。
3.体验内容选择不恰当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体验的,如果学生整体认知水平较高或者学习内容比较容易,过多的体验设计反而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
教学《识字“燕子、布谷、蜜蜂”》时,一位老师这样引导:同学们,大家对小燕子都很熟悉,我们重点学习这三个词中的“燕子”。谁来说说燕子的外形,模仿一下它是怎么飞的?学生踊跃表达,积极模仿燕子飞行。看似热闹的学习气氛,实际上是低效的,因为这个词串中,“燕子”是春天的象征,而学生对于“燕子”的外形早已熟知。此处的说外形、模仿飞行,只是学生对燕子认知的再现,并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体验内容选择的不当,必然影响体验性教学的效果。
4.体验过于注重形式
有些教师设计了所谓的课堂体验环节,唱唱跳跳、表演、操作等体验形式连番使用,看起来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学生叽叽喳喳、开开心心,但是如果我们追问一下:学生围绕着什么内容进行体验?体验到了什么?他们是否全身心投入了?他们产生了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还是仅仅在接受老师安排的指令?这些追问,可能不少教师心中都没底,因为事前他们并没有仔细想过这些问题,仅仅是把体验当成了一种调动学习氛围的简单的教学活动方式罢了。
三、提高语文课堂体验性教学有效性策略
1.创设有效的体验情境
拉近文本与现实距离最好的办法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与学习内容相似或相近的教学情境。根据文本内容的不同,学生年龄的差异,可以创设不同的体验情境。例如,对低年段孩子,可以出示实物,在观察中引起思考,使儿童因好奇而要学,或描绘画面,呈现形象,产生美感,使儿童因爱美而想学;对中年段孩子,可以联系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儿童因贴近生活产生亲切感,形成关注而想学;对高年段孩子,需要触及儿童的情感领域,唤起心灵的共鸣,使儿童因情绪的驱动而想学。
为体验而创设的情景要典型有效,能够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能够将书本内容和生活世界真正关联起来,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情绪体验。
如教学苏教版一年级(下)《司马光》一课时,可以进行这样的尝试。
出示文字: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慌了”是什么意思?(大部分学生茫然)
师:(问一位同学)你看见好伙伴掉进水缸里,生命有危险了,旁边的小朋友哭了。你能给我们展示一下这个哭的小朋友的样子吗?
学生情不自禁地哭了起来。
师:(再问其他同学,语气慌张)怎么办,怎么办?好伙伴掉进水缸了,有小朋友喊起来了。你能告诉我们,这个小朋友会怎么喊,喊什么?
生:快呀!快来人啊!小东掉进水缸里啦!……
师:(转向第三位同学)不能站在这儿等呀,你赶紧去找大人帮忙呀!
生:(立刻边跑边喊)快救人啊……
此时,班级中一个孩子哭,一个孩子喊,一个孩子边跑边找大人,秩序有些混乱。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好伙伴掉进水缸都着急了,有的哭,有的喊,有的找大人,大家都――(学生齐说)慌了!
“慌了”是人内心的感受,很难用语言准确表达出来。上述片断,展现了当时孩子们发现有人掉进水缸里的真实状况,与后面司马光的“没有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对“慌了”这一只能内心体会、难以言语表述的词语有了直观而具体的理解,进一步提升了体悟品析语言文字的能力。
2.合理选择有效的体验类型
体验有各种类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目标和需要,有选择地开展体验性教学。
(1)实践体验和心理体验
实践体验是学生在实践中亲身经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识和情感,心理体验则具有回顾和反思的性质,是学生在心理上重新“经历”别人或者自己以前的经历。例如教学五年级下册《埃及的金字塔》的时候,对于墓穴大小的文字体验,可以让学生以学校的篮球场为参照,或者到附近比较大的广场进行实地测量,然后将数据和课文对比,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加深了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钦佩之情。
(2)成功体验和挫折体验
教学中的成功体验,一般是个体完成某项学习或活动任务后产生的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挫折体验则是通过一系列有一定难度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或者学习的艰苦,鼓励他们在困难面前多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并付出相应的努力以完成学习或生活体验的过程。例如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一课时,老师让学生把自己的板凳当成轮椅,在保证上身不动的情况下捡起地上的笔,仿照桑兰完成各种原本对他们来说很容易的小动作。学生在体验之后说了自己的感受,老师再追问:“桑兰这样要生活多久才能康复?”学生说:“一辈子。就算康复了也不能离开轮椅,不能在赛场上展示风采了。”这和她健康时的出色形成了对比,所以桑兰承受的不仅是暂时的疼痛,还有永久告别赛场和不能站立等痛苦,这一切都是对一个人意志的考验和折磨。这样的挫折体验,学生的感触颇深。
(3)期待体验和现实体验
期待体验指的是学生憧憬未来的体验,这是自觉产生的一种向往。例如教学《雨后》,孩子们特别希望能像文中的小伙伴们一样痛快地在雨后踩踩水。老师可以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让学生去雨中适当地嬉戏一番。在真实情境的体验后,学生有感而发,纷纷写出了精彩的习作。
现实体验是指学生对当前正从事的互动产生的体验。例如教学《世界多美呀》中“母鸡蹲着孵小鸡,一蹲蹲了许多天。”
师:请大家做个蹲的动作。
生:(做动作)感觉很好玩。
师:谁来说说自己怎样蹲的?
(学生介绍,教师帮助归纳重要词语:屁股不着地,留有一定空间,因为要孵小鸡。)
师:再做做这个动作。
(学生做动作,以为一会儿老师就会让他们起来。没想到两三分钟后,学生开始抱怨蹲累了,老师还是没有吱声。五分钟后,老师才让学生站起来,学生开始体会到蹲并是舒服的姿势。)
师:母鸡要蹲多少天,你们知道吗?(板书)21天。
学生惊呼。
在现实的体验后,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母鸡的不容易。
3.尊重学生体验的差异性
由于学生主体性水平不一,兴趣爱好各异,对事物的理解不同,体验的程度与收获也各不相同,因而体验便带有很强的个体差异色彩。教师应正视并珍惜这种差异性,在学生体验的历程中,起到适切的引导和帮扶作用,同时留给学生各自不同的空间、时间,鼓励他们在各种体验中获得成长。
(1)倡导互动,实现整体融合
有效的体验教学的重要特征是学生的高度参与,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的机会与可能。当学生在体验中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解时,教师要通过解释、提问和其他方式,引领学生将各种体验形成正确的联系,使得相互独立的零散的体验融合起来,形成整体的认知,从而升华体验。在体验教学中,教师不能预设并规限太多,而应是学生体验的组织者、推动者、引导者、支持者、评议者,并努力和学生共同体验、分享体验。
(2)保持节奏,促进能力发展。
体验的节奏必须符合体验任务的难度,适应每个学生的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室后排指导和参与一个小组的体验活动,必须也能关顾到前排学生进行的体验活动。当教师很好地组织课堂,将干扰降低到最小,课堂节奏就快了。教师应该避免在无关紧要的话题上“陷入僵局”,避免离题万里,以及花太多时间指导一个或者一组学生,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两头学生为代表,同时关注中间阶段多数学生的感受。
(3)实践操作,提高体验效能。
为学生提供的体验要有可操作性。例如一节作文指导课,课前教师让学生准备一些物品,如绿豆(红豆)、装满沙子的瓶子、脸盆(塑料或者不锈钢)、铃鼓、擀面杖、桶等等。教师先让学生欣赏以雨为主题的音乐,给学生简单介绍一些乐器知识,欣赏完后问学生从音乐中听出了哪些乐器,它们在乐曲中分别有着怎样的作用。接着让学生把带来的物品拿出来,说说自己手中的物品可能会制造出大自然中的何种声响,并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相互合作,创作一首短曲,用语言描述出来。最后学生倾听各组创作的乐曲,想想在什么时候可以用自己手中的“乐器”进行呼应,全班学生和乐伴奏。课后的作业是学生自由组合成小乐队,用自制“乐器”演奏一段乐曲,并用文字描述乐曲内容。
这样的体验设计取材广泛,操作性强,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契合学习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是行之有效的。
4.激活潜在的体验因子
体验是个持续的过程,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进行的体验,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进行,不断强化。很多时候,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感受是“心知肚明而说不出”的,他们对有些内容只是一种感觉,而不能清晰地表述出来。这部分的体验进入学生的潜意识,在未来的某次体验中,这些潜在的体验因子可能被唤醒、激活。因此,体验的效能不仅表现在某一节课或者某次活动上,更对学生的素养形成有着长远的影响。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文内容;学生成长
一、从课文中汲取涵养,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孩子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进步,并不断超越自我。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把学生带到课文中的意境中去,体会作者的心理、思想、意识观念,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文的独特魅力。
比如对《山雨》这篇课文的指导中,教师应该让学生从景色中看到作者的万千思绪,将朱自清那种“润物细无声”的笔触与情感世界呈现给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朱自清那种细腻的情感、文人骚客精锐的观世眼光。在课堂上还要给学生朗读这篇课文的经典段落,对景色描写一段的朗读,要注意忽而平稳、忽而深沉、忽而急促的范读节奏感的呈现,阅读时要把自己融入当课文环境当中,一边朗读一边还要用精编的解释语言呈现那种富含诗情画意的境界思想,让学生深刻地领会文章的主体概念。
对《静夜思》这首诗进行讲解时,必须对作者本人的经历讲述出来,对这首诗的惆怅的思乡之感情讲述给学生,让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伟大诗人多愁善感的一面,达到与古人心与心的近距离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对于《小壁虎借尾巴》、《司马光》、《乌鸦喝水》等课文来说,要让学生发现人、事、物发展过程中各自表现出来的特征,不要给他们下某种定义,先要听听学生心中的想法,让他们大胆讲出自己的疑惑,再针对他们的问题进行循序渐进地解决,让学生不断理解课本内容。
二、给学生讲述课文内容,要讲到学生心里去,不能读读就算,让课文里的人、事、物上找到鲜活的灵性,将这些闪光点抽丝剥茧,抽离出适合学生阅读、学习的重要的知识体系,这个只是体系必须具有“人文科学”的一面,教师正确解读课文,学生准确接受课文信息,才能学到更好的东西。
现代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巨大发展、巨大变革的时代,金钱至上、物质第一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学生从小就接触这些信息,将来也会调入“拜金主义”的深渊,所以教师要课文中“仁义道德”、“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内容展现给学生,还要正确解读文学作品产生的年代,对那个时代背景能够全面了解,通过阅读、学习课文,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将来才能找到更好的“人生轨迹”。
《伯牙绝琴》、《詹天佑》、《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等课文都是非常经典的文章,里面展现的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人物,教师需要解读他们身上“心怀天下”的精神魅力,从细节上处理一些阅读困难,俞伯牙与钟子期为什么可以培养出“无言胜有言”感情、詹天佑是怎样通过努力建设铁路的、鲁迅叔叔是在怎样的状况下寻求救国之路的,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大开眼界。
三、因为文学是比较注重感性效果的,而人的感性思想正是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的一个法宝,必须将学生的感性的一面激发出来,用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句子、经典人物内心描写等内容感染学生的心,教师既要成为净化学生心灵的“透明水晶”,又要给学生指明一条通往“精神圣地”的道路。
同时,对于《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草虫的村落》这样的“科教”文章来说,它具有教育意义,怎样让学生从中学到科学知识是语文教师的主要责任,必须深入到这个科学领域之内,可以在课堂上将图画、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近距离的感受科技的魅力,将课堂“打扮”成更加鲜活的教育圣堂,利用现有资源,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实惠”,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语文教学环境当中,让学生善于通过自主学习来建立自己灵活的知识体系,才能取得获得更大的进步。
总结:教师只有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展开深入的分析与关注,才有可能真正弄清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兴趣所在,从课文内容中找到更多的趣味性的东西,将其活力激发出来,才能确保学生能够从中“受益”。在把握困难和兴趣的基础上开展的教学,才会有针对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1]蒋呈隆;;基于学习需要的校正式语文阅读教学流程[J];新课程学习(中);2011年05期
[2]步进;;如何确定教学内容――“依据文本体式”和“根据学生学情”的统一性[J];语文学习;2011年Z1期
一、形成思维定势的原因
1.日常生活概念的干扰。
例如在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学生往往易受词的生活意义的影响,如果词的生活意义与几何概念的科学意义一致,有利于概念的形成,反之则起负迁移作用。如“垂直”在日常概念中总是下垂,是由上而下,所以当学生在接受“自线外一点向直线作垂线”时就由于日常生活经验的干扰,只能理解“点在上方,线在下方”这一种情况,以致产生认为点在其它方位时作垂线是不可能的错觉。
2.常见熟题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干扰。
通过教师讲、自己练等形式,许多学生积累了一定量的“经验题”,学生一旦遇到类似问题,便不假思索,以偏概全地分析问题,按原来形成的“熟路”解答和得出“答案”。同时,初中生受年龄和认知心理的局限,对数学的本质属性理解不深,容易被非本质属性所迷惑,由于已有知识经验的积累限制,对后面新知识容易产生思维障碍。
如:若方程4x2-(m-3)x+1=0的左边可以写成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________。许多学生在解决此题时会很轻率地认为m-3=4,m=7。而造成错解的原因是被一次项前的“-”所迷惑,其实不然,m-3也可等于-4,因此m的值为7或-1。
3.已有认知策略的干扰。
学生利用迁移规律通过已有知识的推导学习新知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不失为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捷径。思维过程中的正迁移固然对学习有启迪作用,但已形成的认知策略对后继学习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反思与评价的习惯,善于从策略上、方法上评价与反思,方可使学生不拘常规、不死套模式,加速思维的优化与畅通。
4.教师教学习惯的干扰。
某些教师的教学习惯有时也会成为思维定势的根源。基础年级的教师往往因知识比较简单,教学中总是按照固定的思路模式讲课,学生被动地按照一定的程序机械重复地进行某种练习。心理学实验表明:某种单一的信息反复刺激大脑,就会产生思路上的惯性,势必造成知觉偏差,这样会抑制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活动,扼杀学生的解题思路,妨碍学生去发现新的东西。
那么面对思维定势我们应采取哪些策略呢?
二、克服思维定势的应对策略
1.建构促进调整。
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是随着认识结构的扩充和更新而产生,并又随着认知结构的更新与完善逐渐地部分地得到克服。只有建构才有利于“同化”、“顺应”,有利于消除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如教师教学“周长与面积”时,可让学生比较图中甲和乙谁的面积大?谁的周长长?以防学生受“面积大,周长也较长”这一不正确的经验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扩充完善原有的认知结构。
2.变式练习与题组教学同行。
教材知识的单线型发展,也是造成学生思维定势产生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在对新教材的处理上,常采用题组进行教学。选取的题型一般为基本题与变式题整体出现,使学生不因结构的定型化而产生思维定势。这也有利于知识的横向联系。
3.比较扫除障碍,反思克服惰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有鉴别才能避免定势的负效应,把干扰及时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找出异同、发现问题,使学生对知识的可利用因素和易混的因素进行辨析,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角度变换思维方向,由于学生解题时常会按习惯的单一思路去思考数学问题,因此教师应及时地纠正学生的不良思维习惯,强化正确的思维方法。
4.剖析错例,及时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