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上完数学课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上完数学课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上完数学课总结

第1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结课;问题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75-1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重视教学质量的问题,因此,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课改和课程实施的追求方向。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由多个教学环节紧密相连的统一体,而结课就是整个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是教师了解整个课堂教学实际效果的手段。而且,教师只有做好教学中结课这一部分,课堂教学部分才算真正地圆满完成。精彩的结课方式不仅可以展示教师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常见的结课方式有:归纳总结,突出重点;设置悬念,引人深思;情感激励,产生共鸣等等。然而,目前的初中数学课堂结课教学中却存在的一些问题,所以,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是十分必要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存在的问题

经调查发现,初中数学教师在结课方面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结课意识淡薄。一些数学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形成自己固有的看法和见解,正因为此,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教学行为方式,而在这些固定的教学方式中,表现出教师结课意识淡薄的现象,有些教师是由于自身教学水平的限制,不能进行及时的归纳总结,不能促使新的数学知识融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中,而有些数学教师则是因为他们认为课程内容太过于简单,不屑于做结课的环节;其次,结课方法单一。在日常的数学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在结课时往往习惯于采用单一、乏味的结课方式,通常在结课时宣读板书的标题内容或者是复述一遍所讲的课堂内容,这种结课方式可以说只是形式,它既不重视学生的参与,也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深化知识;最后,结课把握度不够。有些数学教师在进行结课时,会出现用时过长的现象,有些教师甚至在下课铃声响了还在进行总结,大量事实证明,拖堂进行结课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因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是有限的,此时,再强行给学生进行灌输,会让学生产生反感等情绪,不利于数学知识的学习。而有些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课前有设疑伏笔,而结课却无释疑照应的问题。教学课堂通常表现为导入情景很精彩,而在结课时却不能与导入时设置的问题相照应,这样的课堂教学往往显得有头无尾,留有缺憾,当然,这一现象通常出现在新的授课过程中。

二、解决初中数学教学中结课问题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解决好数学教学中的结课问题,首先,数学教师应该起模范带头作用,改变自身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思维,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反思,不断挖掘实践知识,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水平;其次,认真并正确对待结课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这是每名优秀教师所需具备的教学态度,越是临近课程结束,学生的注意力越容易并教师所吸引,因此,一个恰到好处的结课能够起到承上启下、发人深思等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激起学生对下次数学课程教学的兴趣和期盼;再次,建立良好的教师教学机制。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制度很多时候都影响并严重束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发挥,同时,也不利于教师对课堂的设计和思考;最后,数学教师还应采用形式多样的结课方式,而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结课方式主要有归纳总结法、问题回顾法、设置悬念法、对比法、情感激励法及实践活动法等,本文主要介绍如下几种方法:

1.归纳总结法

归纳总结法是目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使用的方法,它是指教师在课程结束时,用简洁精练的语言把整个课堂的主要内容进行串讲并加以总结,从而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思路。这种结课方式较为简单,数学教师可以直接按照板书来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借助其他的手段来进行总结,如:小黑板和多媒体等手段。例如:在学习完正余弦和正余切的诱导公式后,可以对知识进行如下总结:首先,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转化为0°到360°的三角函数;然后,再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再次,强调诱导公式的口诀记忆方法:“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最后,运用公式进行求解练习。当然,教师在进行归纳时,要精心准备并突出重点内容,除此之外,数学教师还必须注意结课的内容与整个课堂上所讲内容应保持一致。

2.设置悬念法

数学教师在进行结课时,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有吸引力的问题给学生,以此设置悬念,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这种设置悬念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使新、旧知识很好地联系起来,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时,在结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单项式和一个多项式相乘,应该如何进行运算呢?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过乘法的分配率,大家想想,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与乘法的分配率是不是有某种神秘的联系?这样就可以为下节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一课埋下伏笔,做好辅垫。

第2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是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所发生变化的一种预设,是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任务的指南,是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系统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需要以总体培养目标、教学目标为准则,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进行系统设计。要使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必须关注教学目标的期望功能、调控功能和激励功能,同时在设计时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多元价值、体现课堂教学目标层级递进、关注课堂教学目标动态生成,使数学课程标准阐述的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方面的目标融合统一,从而达到整体提高。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数学课程总目标是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与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课堂教学除精心设计“导入”外,也应注意教学结尾-"结课"的设计,做到有始有终,而不能草草收场,龙头蛇尾。

结课好坏,也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许多优秀教师都很注重恰到好处地结课,或归纳总结,强调重点;或留下悬念,引人遐思;或含蓄深远,回味无穷;或新旧联系,铺路搭桥等,显示出了精湛高超的教学艺术。但仍有教师经常忽视结课这一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听到下课铃声,说一句“今天就学到这里了”然后下课;或提前完成了教学内容在等待中听到铃声就离开;或兴之所至,一拖数分钟仍“恋恋不舍”……。因此,教师很有必要研究一下结课的艺术。

艺术化的结课可收到曲终意长,言尽旨远,调停思涌的效果。依循教学结果的艺术原则,教学结课的方式很多,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或课堂临时出现的情况灵活运用,机变创新。下面简单介绍笔者平时教学中常用的结课方式。

1.延伸式结课

有些课在讲完之后,不应是学生学习结束,而应把课尾作为联系课内外的纽带,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扩展。如在学完《乘法分配律》后得出的公式是:(a+b)c=ac+bc。我出了一个课后思考题:学校买来蓝球和足球各5个,蓝球每个60元,足球每个100元,问:学校买足球比买蓝球多花多少元?

最后得出:100×5-60×5=(100-60)×5

叫学生课后思考并验证:(a-b)c=ac-bc是否成立。这样就把学生从课堂上激起的学习兴趣延伸到课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课本,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2.总结回味式结课

文学名家常言“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总结回味式结课,即一堂课结束时,用准确简炼的评言,以浓郁的色彩,艺术的含蓄,提纲契领地把整节课的主要内容概括、归纳,给学生以完整、系统的印象,促进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培养其综合概括的能力。

总结可以由教师来做,也可以启发学生做,教师再加以补充修正。前苏联教育家达尼洛夫和叶希波夫认为:“通过总结学生在课上所学习的主要事实和基本思想来结束一节课是对学生很有帮助的。“因为在他们看来”一节课的结束工作,做得认真,合理而灵活,就会使学生感到一节课的完整性”。

3.悬念式结课

讲究课堂教学艺术的教师一般都深知:“结课是一节课的结束,但最忌的却是真的结束了”。所以,他们仍在教学结课时常常用设立悬念的方法,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时嗄然而止,从而给学生留下一个期待探索的未知数,激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强烈欲望,使“且听下回分解”成为学生的期待。

第3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发现,是善于观察的成果;发现,是总结经验的来源:发现,是奋发向上的条件。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发现,当然我也不例外,我发现了头发有“电”,这种电叫 “静电”。

这是我无意中发现的。记得那节数学课,老师要求我们剪下些长方形。上数学课了,我拿出这些纸碎,放在桌上。老师要求我们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长方形的特点和它的性质。因为那时候是冬天,大家都穿着棉袄,正因为天气冷,我就懒起来了,不洗头发,所以就有头屑,常常要抓一下头发。这节课,我的头屑毛病又复发了,我不由得用手挠了下头发,又放到桌子上了。此时,长方形小纸块突然粘住了棉袄。我顿时被吓了一跳。

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晚上,我等爸爸回来后,迫不及待地问:“爸爸,您看看棉袄有很大的魔力,能吸住这个长方形。”说着,就像今天上数学课那样展示跟爸爸看。“怎么不行的呢?早上还行的。”我焦急地问自己。爸爸心平气和地问:“今天你是怎么弄的,再仔细想一想。”我想了一会儿,“哦!今天我先是擦了一下头发,小纸块才粘住棉袄的。”我开心地说。说完就像今天那样展示了一遍,果然,纸粘住了棉袄。这时,爸爸笑着对我说:“哈哈!这是因为头发有“电”叫‘静电’,其实不是用手抓头发就能使棉袄粘住纸块,而是你在抓的过程中,棉袄跟头发之间发生摩擦,产生出静电,当你把手放在桌上时,小纸块就会因静电而吸住棉袄。”顿时,我恍然大悟。

想要发现,就要留意周围的事物,那样你就有好的发现。

第4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活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11-0115-02

数学难学,也难教,这是目前中职学校师生普遍面临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中职学校采取宽进招生,入学不设门槛,中职生数学基础薄弱;另一方面,数学是基础学科,对中职生而言,比起专业课来,数学并不是主要学科,导致师生思想上不重视;再加上数学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初中时就对此感到头痛,到了职高还要学,既烦躁,又难学,没了兴趣,上课干脆应付了事,有的昏昏欲睡,有的逃课。要解决这些困难和问题,要求中职数学教师从自身出发,在数学教学中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活力,争取向课堂要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数学的教学任务。笔者拟立足中职数学教学,从教师本身出发,就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活力谈谈个人看法。

教学理念是提高中职

数学课堂教学活力的基础

教学理念是人们对教学和学习活动内在规律认识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的看法和持有的基本态度和观念,是人们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

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能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为主要目标。积极的数学课堂教学理念,首先,教师的课堂教学思想要转变,重点是对学生要有信心。有的中职数学教师感觉教书没有成就感,就是因为学生基础太差,对数学没有兴趣,课堂积极性不高,教师也跟着受影响,教书的积极性也不高。因此,要改变这种思想,教师要坚信“只有教不好的教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凡是能来听课的学生都是好学生,相信自己能教好他们,也要相信他们能学好自己所教的内容,教师只有相信自己的学生,并且不断改变自己,才能把课堂教学搞好。其次,教与学的角色要转变,数学教师不应把自己当成数学的绅士,高高在上,深不可测,而是要把自己等同于学生,在课堂上对自己所教的内容与学生一起探讨,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要让学生占主要地位,教师只是引导,讲台不只是教师的专有,学生也可以到讲台来教学生。

创新是提高中职数学

课堂教学活力的关键

教学主要通过课堂来完成,课前的思想、备课等只有真正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才能起作用,因此,要做好以下几点:

课堂上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创新 数学课堂不同于专业课,大多是理论性而非实践性的教学,有的内容比较容易讲解,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而有的内容太抽象,不容易讲解,学生也不易接受。所以,教师要熟练应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并注入一些新的思维、手段和模式,通过总结,形成一种能让学生容易接受,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数学教学常用的方法有讲授法、演示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究法、任务驱动法、行为导向教学法等。一节课中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用讲授法讲课,课堂往往比较沉闷,可灵活加入一些问题探究,采用个别提问或分组讨论的方式,完成所讲内容,课堂就会活跃。例如,在设计《指数函数》教学时,由生活中的两个实例“细胞的分裂和机床成本”导入新课,教师给出两个简单函数(1)y=2x(2)y=(■)x让学生完成,学生交流讨论,教师小黑板展示总结评价多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灵活应用,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教师对各类教学方法掌握并运用得非常熟练,课堂上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情境应用并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要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素材要生动形象、贴近生活。不管是问题的提出或设置,例题的讲解,练习的安排,尽可能联系生活实际。中职的学生不喜欢理论性太强的数学,如果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就不会感到感到枯燥乏味。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经济、交通、能源、环境、信息、军事、科技等都有联系,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去挖掘。例如,讲到数列时,可结合银行的房贷政策列举还贷的算法,数学史上的高斯、国王与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讲到曲线时,可联系股票交易中各基金的走势图;讲到概率与统计时,可联系超市中的有奖销售、歌手大赛的评分、体育彩票的中奖概率;讲到角的知识时,可联系生活中的钟表、手机制造的模具精密角度、航天科技中的精密计算;讲到排列组合时,可联系学校的各类球赛或最具影响的CBA联赛和NBA联赛的赛程安排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很好的数学素材。

数学虽然抽象,但数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如能在授课时充分发挥自身智慧,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数学将不再那么枯燥乏味,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对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如此课堂才会有活力。教学是让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讲完就完的事情,教学成败是以学生接受的程度为衡量标准,而学生接受知识则取决于其能否主动参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要通过灵活的组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让学生思考问题。联系基于工作过程的一种模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教师可适当点拨。例如,学习函数这一节,让学生思考:任务是什么?(函数的概念),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有哪些?(自变量、因变量、定义域、值域),要完成这节课的任务需要准备什么知识?(集合知识、初中函数中的自变量x与因变量y、数学的运算等常见知识)从哪几方面入手?(生活实例去理解、总结,后归纳为数学模型)我该如何去做?(先明确目标,再实际动手,不懂再问)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也有助于他们的专业的学习以及今后的工作。(2)让学生参与讨论问题。通过分组的形式,让各组自行完成本组任务,组内进行讨论,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学习集合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可让学生分组观察下面的集合:①A={本校某模具1班的全体学生},B={本校模具专业的全体学生};②A={1,2,3,4,5},B={1,3,5};然后,让学生组内归纳并得出结论。(3)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自己的方案去解决问题,这样的解决方案是否有错误?还会有更好的方案吗?在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实际就是一种让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目前,有些中职生的课堂练习并不乐观,一些学生并不跟随教师的步伐走,甚至不理会。因此,让学生解决问题,必须在让学生有压力的情况下进行,可采用分发任务书、分组完成等方式。例如,学习弧度制时,让学生解决弧度制与角度制的换算公式并完成一些练习,可分别让各组列出解决方案,各组形成共识之后再上交方案稿。(4)让学生总结和评价问题。首先,让各组组长对本组解决方案稿进行解释说明,总结评价,再由其他组的同学对其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评价和总结。教学的总结与评价要搞活起来,这是师生互动最好的环节,把讲台和黑板让给学生,让学生对自己的结论进行总结和评价之后,再去评价他人的结论,可使学生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拓宽解决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教师的总结和评价是对学生的肯定,也是对学生在学习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偏差的指正。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若再给一次机会,又会怎样解决同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路跟着教师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

课堂的教与学实际上

也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

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新形势下,中职生源来自农村和留守家庭比较多,教师要从关爱、尊重、信任学生中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注重自己的情感投入,唤醒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意识,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的哪怕是一点点的表扬、鼓励,都会唤起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灵火花,特别是对那些数学学习的困难生来说,更需要教师的表扬。因此,要求教师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要从关心的角度去教育和引导学生。比如,对上课捣乱、数学又学不好的学生,可以这样引导:某某同学今天可是非常积极,数学课堂这么活跃,肯定有什么高兴的事,我建议让他来给大家讲讲,也让我们一起分享如何?对于一上数学课就想睡觉的学生,这样引导:某某同学今天真是很努力,身体不是很舒服,但还要坚持来上课,这种精神值得表扬。教师善于调节语言,课堂更会和谐更有活力。此外,教师课后要找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单独谈话,找出原因,通过教师自身的真心实意凝聚师生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活力的提高。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

提高课堂教学活力的保障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学素养,要有负责任的精神,面向全体学生,对每一个学生的学业负责,不要因为学生的数学成绩差而打击学生或置之不理。有的教师上数学课讲得津津有味,却对讲台下倒成一片熟视无赌;有的教师早早收场,一节课讲十几分钟,其他时间自己做练习。久而久之,学生厌学问题会更严重。此外,面对中职数学课堂,教师要善于控制局面,对课堂上违反纪律的学生,应通过自己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情感去开导感化学生,让学生明白教师对自己是多么负责任,而不是只是批评了事,甚至动怒于学生。教师充满活力和激情会感染学生,课堂会很容易活跃。

数学教师要不断地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提高专业素质。既要研究学生,也要研究教学的方法。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理论,通过总结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不研究学生,就没有针对性,不研究教学教法,就会成为本本主义。

因此,数学教师要从思想和行动上真正不断改变教育教学的思路,提高专业素质,才能使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活力和生机。

参考文献:

[1]黄春艳.中职数学“活”、“动”式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等职业教育,2010(17).

[2]邓兆华.让数学课活起来——谈中等职校数学课程改革[J].科教文汇,2009(13).

[3]徐昱辉.中职数学教学探讨[J].黑河学刊,2010(6).

[4]谢桂培.中职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探讨[J].教育导刑,2009(6).

[5]秦修民.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J].现代教育,2011(1).

[6]苏福增.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效率的“三法”[J].科技创新导报,2011(20).

第5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例如: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同类项”一课的教学:

一、创设情境引入

小明为一个矩形娱乐场所提供了如下的设计方案,其中半圆形休息区和矩形游泳池外的地方都是绿地。

问:(1)游泳区和休息区的面积各是多少?

(2)绿地的面积是多少?

这一环节有课件的配合,确实对激发学生兴趣有一定的作用,但创设情境的出发点只是为了有创设情境的环节而创设情境,且没有想到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二、新课

老师借用问题一:ab-mn-1/8/πr2,ab+bc+ac进行项与系数的讲解,顺之完成随堂练习。紧接着就展示问题二:长方形由两个长方形组成,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从而有了8n+5n,老师要加入-7a2b+2a2b分析归纳的“同类项”。

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由学生自己深入研究

研究完先跟周围的同学说一说,再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出示思维图

追问:字母相同且相同字母的指数相等,板书出这一重点句。

引导学生总结出寻找方法:

1.先看所含字母。

2.再看相同的字母的指数。

强调:满足这两个条件的项才是同类项,与项的系数及字母的先后顺序是无关的。

过渡:演示课件,将学生带入另一美的境界。……请同学们比一比,谁写得好,就把谁的拿给大学来学习。

这节课是在学习了代数式的基础上学习的。重点是同类项的概念与辨析。如果课上安排得当,本节课的知识难点不是很难突破。

若在实际教学时,对教材本身研究不够,只求形式,导致本课有些背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当让学生自己研究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课上会出现多种尴尬场面。

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每节数学课都要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目的。

五、汇报研究成果与总结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为下一次的探究做好准备。

第6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小结;实施策略

一、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重要性

(一)整理知识脉络,加强小学生的记忆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其大都缺乏较强的学习意识,特别是针对具有发散性、逻辑性思维的数学而言,其学习的意识则更为薄弱,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通常缺乏一定的自制力,且学习的兴趣也相对偏低.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课堂小结,来有效地补充这一缺陷.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不能一味地讲解新的数学知识,而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定期的检测和回顾,这样才能对数学知识进行良好的巩固.同时,教师还要帮助小学生们学会建构数学知识体系.由于学生学完一章节的数学知识,其记忆的知识点可能存在紊乱和差错,因而,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脉络进行合理的整理,这样才能实现提炼深化、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为以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小结的精美设计,不仅能对已讲授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时,还能为之后的数学知识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样就能确保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能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小学数学课堂小结,主要对已经讲述过的数学知识内容、教学的模式方法,及学生学习的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学生的思想能够有效地被激起,从而产生启迪智慧、画龙点睛的作用.目前小W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排斥的心理,这主要是由于学生掌握的学习方法还不够高,从而使得其自身的好奇心以及真正的本领都没有充分地发挥出来.课堂小结作为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只要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就能有效地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莫让小学数学课堂小结流于形式的策略

(一)采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正确梳理知识点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课堂小结的融入能够促使其变成一个整体,而在数学课堂教学的结尾处,对当堂课所讲述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更好理解和掌握其中的重难点内容,同时,还能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复习,从而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课堂小结模式,能够让学生对数学知识点以及其中存在的关系,进行直接、明了、清晰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数除法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其作为总支点,除数、余数、循环小数以及商等作为二级分支,而在此分支的循环小数,三级分支又以无限小数以及有限小数为主,然后,在无限小数之后,四级分支则以无限循环小数以及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为主.采用这样的思维导图进行数学课堂小结,学生就能对各个分散的数学知识点以及其中存在的内在联系进行清晰明了的掌握,这样学生就能实现系统的、全面的复习,从而防止出现数学知识点被遗漏的现象.同时,在采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对教学的相关细节进行回忆,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就能得到充分的激发.另外,按照思维导图所罗列出来的重难点内容,教师还能引导学生对数学例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查找,这样就能达到计划性教学的目的.

(二)采用激励性评价,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过程中,教师还需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课堂表现进行张弛有度的评价,这样既能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同时,还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尾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评价.教师在课堂小结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学生采取一些激励性的评价,这样才能防止小学生由于批评性的语言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另外,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激励性评价的手段,将小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和赞赏的话语,这样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学习上充满自信,同时,对于数学学习也能始终保持一定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课堂小结充分发挥出作用,教师则需要学会如何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促使小学数学课堂小结不仅仅是流于形式.

三、总 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小结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结尾之处的课堂小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以及知识点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复习和掌握,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学会构建一定的课堂小结知识体系,这样一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真正达到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春梅.浅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小结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7):48.

[2]杨燕.让小学数学的课堂小结精彩起来[J].课程教育研究,2015(23):148-149.

[3]刘佳.如何有效地进行小学数学课堂小结[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24):58.

第7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动态高效课堂教学不是指某种具体的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教学理念,既是我们研究的目标,也是我们研究的过程。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对当前课堂教学的变革具有科学而现实的指导性,动态高效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点拨反思,延伸课堂,把课堂的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适时发散,将知识延伸到课外。

近期,听过数位数学教师的课,总体上的感觉是他们的教学基本功非常扎实,对数学知识的形成、展开与升华过程,分析问题和与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感受颇深。但他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忽视课堂小结这一环节的现象,可能是由于45分钟课堂的原因吧,几位老师安排的课堂容量都比较大,显得课堂时间总是不够用,对课堂小结也就一带而过,草草收场;有的甚至由于下课时间到了也就不进行课堂小结。笔者从动态发展性课堂教学结构的第五环节出发,认为课堂小结不应该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因为这对学生系统、有效地掌握课堂知识有很大的作用,能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将课内延伸到课外。

那么,在动态高效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课堂小结呢?当然不同的老师会采用不同的方式,目前大多数老师使用的是传统的小结方式,即“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点,接触了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这种课堂小结方式的优点是条理清楚,要点突出;层次分明,可不足之处是缺乏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削弱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长期的实践中,我认为以下形式比较合理。

1知识梳理式

这种结尾方式是绝大多数教师采用率最高、最常见的一种方式。每节课结束时,为了让学生较为系统地掌握本节课的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准确简练的语言,对该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提纲挈领的说明,并对教学重、难点和关键问题加以概括、归纳和总结。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梳理知识可以采用四种不同的方式:

1.1阅读式:在课的结束时安排适当的时间给学生看看课本。

1.2问题式:师生通过提问的方式,在一问一答中将课堂上的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形成系统结构。

1.3

口诀式:即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精心编制口诀让学生朗读、记忆的总结方法。

1.4图表式:用图表或列表的方法归纳总结当堂课所学的知识,或揭示已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趣味游戏式

这种方式是根据儿童喜欢做游戏的心理特点,把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通过游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浓厚的兴趣得以保持,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结束新课。

3拓展延伸式

这种小结方式,就是在让学生熟练掌握已学过内容的基础上,把所讲授的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进一步启发学生把问题想深想透,更多地领会和接触新知识,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其举一反三的能力。

3.1比收获:由1~2名学生说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老师做补充;

3.2谈疑惑:由1~2名学生谈自己在本节课学习中的疑惑,老师做解答;

3.3提建议:由1~2名学生对本节课的教与学提出建议,老师和同学针对自己的情况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一节课下来同学们对当堂内容基本都能消化。这样小结的方式,我认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概括能力。

比如我在上完厉四年级下册小学的移动这一节后进行课堂小结。我首先提出由哪位同学说说自己学完本节课的收获?

生1:这节课学习了小学点移动的规律。学会了如何将一个小数的小点移动引起小数变大变小的规律,

生2:关键要抓住小数点往左移还是往右移,向左移小数就变小了,向右移,小学变大了,每往左移一位,小数缩小了10倍,每往右移一位,就扩大了10倍。

生3:小数点移位的规律,我认为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就是1000倍,……

生4、小数点的移动,好比我们坐座位,向前移就变小了,向后移就变大了。

这时全班同学都点头大笑,并用掌声鼓励他的精彩发现,确实如此,小数学点的移动变大还是变小,不少学生还是有点糊涂,经这位同学一点,形象多了,“向前移小,向后移大”印像深刻。

4问题启发式

在课堂结尾时,教师提出一些与本堂课有关的富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在课余时间去思考、印证,以造成悬念,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从小培养孩子热爱数学的兴趣。

5影音赏析式

第8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课堂形式 寓教于乐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学生有了兴趣,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情,所以‘学’和‘乐’是分不开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位有经验的数学教师会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课堂变成好玩的、有趣的教学互长乐园。笔者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浅谈如何营造寓教于乐的数学课堂氛围,让数学课堂充满乐趣。

一、合理设置情景,结合实际学习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对数学教学的一个要求。数学教师如果在课堂上能够合理设置各种趣味情景,合理选用素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认识百分数》里,教学了百分数的意义。这节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合理选择列算式还是列方程解题。我设计了一个画一画的教学情境:一个西瓜切成两半,再把其中的一半分为4块,每一小块占整个西瓜的百分比是多少?由于贴近生活,对西瓜比较熟悉,学生们兴致勃勃的用笔画,探讨百分比,最终在热烈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学习了百分比的知识,自然而然非常快乐地融入到今天学的内容中去了。创设情境在于准确定位教学知识起点,恰到好处地为学生对百分比意义的认知扩展起到联结与促进作用,学生感悟了数学的奇妙和魅力。

创设教学情境要让学生进行数学课堂的联想训练。如从用了20%想到还剩1-20%;从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4,第二天看了全书的1/5想到两天看了全书的1/4+1/5,这些联想是为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举一反三学习进行服务的。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挖掘和利用实际问题里的基本的数量关系,作为列方程或列算式的依据,让小学与初中的教学相衔接,为学生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强教学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加强和学生之间互动、引导学生之间互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动性。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个人思考、同桌前后桌互动、小组讨论和动手实践等灵活的方式来加强互动交流。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在课堂导入时和学生进行了交流互动:笔者让学生画三角形,直角、钝角三角形都可以。笔者让2个学生随便说出2个角的度数,告诉他们第三个角的度数,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氛围立马活跃起来。这时导入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教学课程,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兴趣得到了提高。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充分理解了三角形内角和的算理,也牢固的掌握了算法。在数学课堂中,以学生为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的教学课程当中去,从而在合作探究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也是活跃课堂氛围的一个重要途径。

教学中教师还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去感受,从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用橡皮做学具,让学生在观察橡皮的过程中观察、感受、思考长方体的长、宽、高等特性。同时分组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区别和联系,再总结观察,看哪一组总结的最完整、最全面,最后数学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这样关于长方体的知识学生也在谈论和学习中学会了。

这种教学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学习兴趣,又能把数学知识寓于分组讨论和总结中,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

三、让学生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长期以来,数学课堂给人的印象一般是“枯燥”“乏味”,如果没有一定的教学技巧,很容易让课堂变成“灌鸭”。如果让孩子们在他们喜受的游戏中学习数学知识就能使孩子们将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如在教学《分一分(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这一课时,笔者设计了“分一分”的游戏。课前我准备了2个苹果,带着苹果上数学课引起了学生们的注意。我请几个学生上台进行“分苹果”的游戏,学生兴味盎然,2个苹果分成4份、8份,从而自然引出分数的产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印象深刻,充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另外,我还设计了把一个圆纸平均分成2份、4份等游戏,再次让每个学生都在游戏操作中感受分数的意义。

数学课堂中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从而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促使每个学生都充分知识的形成过程,教学的三维目标也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学完“角的初步认识”,教师设计这样一道题:下面这个图形中藏着几个顽皮的角,谁有本事把它们全找出来?

第9篇:上完数学课总结范文

活动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形式。一切关于人的科学研究都应该是对人的活动的研究,特别是研究人的实践的科学,更是要以人的活动研究为本。学校的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的实践部分,是学校生活的真谛,没有学校教育活动,就不可能产生教育影响,也就无所谓学生的发展。而学校的核心,是教学的基本形态,没有活动,也就没有教学,也就谈不上教学。

心理学的研究早就揭示出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规律:儿童在学数学时,都要以浓缩的形态再现整个人类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对立统一规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小学儿童活泼、好动,小学数学活动化教学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有现实性、可能性和必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以"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将主题活动穿插在教学过程中,或者以活动主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过程。通过活动,保持学生持续的新鲜感和良好的学习状态;通过活动,保持长久的高涨学习情绪;通过活动,走到学生之间,走进他们的心灵,倾听他们对于问题的看法,还可以使老师能从几个学生出现相同错误的情况中了解学生理解上、运用上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保持教学过程持续监控。

那么活动化教学具体以什么形式为依托如何实施呢?下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让歌谣给数学课带来音乐的美感

数学教学中,借助儿歌或歌谣教学主要是针对现阶段学生的逻辑能力弱,将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把数学问题、结论、规律以儿歌或顺口溜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让学生在朗朗上口的表达方式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数学人教版教材给了我们一些很好的例子: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蛤蟆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让学生总结儿歌的规律,进而理解数量关系得出算式,巩固理解乘法口诀。对于中高年级,我们还可以让学生发挥聪明才智,自己编写儿歌或歌谣,加深学生的理解与记忆。这些简单易懂的儿歌会加深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教学活动中,在诵读、唱背与编写这样有节奏与韵律的儿歌与歌谣的活动中,使学生快乐地掌握数学知识。

2.让游戏给数学课带来激情与欢乐

游戏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小学生来说,游戏让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游戏让他们更容易理解知识。在教学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数学游戏,使全体学生更积极的参与到数学游戏中来,在游戏中乐学、善学,充满激情与欢乐,从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游戏运用时期及效果:(1)游戏运用揭题,激发学习兴趣。(2)课中游戏应用于突破重难点:数学游戏是寓数学教学内容于游戏之中,以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方式。讲授新知前运用游戏,可以降低难度;讲讲授新知时运用游戏,理解难点;讲授新知识后运用游戏,巩固对重点的解理。(3)课尾游戏强化练习:在巩固阶段,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下降,注意力逐渐分散,如果在这时能有效组织游戏,可以再次激发学生兴趣,加深理解知识,减少错误,提高学生的整体知识应用能力。

3.让猜想给数学课带来智慧与乐趣

数学猜想,实际是一种数学想象,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和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建立在事实和已有经验基础上的一种假定,是一种合理推想。学生在猜想过程中,新旧知识的碰撞会激发智慧的火花,思维会有很大的跳跃性,提高数感,发展推理能力,锻炼数学思维。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我们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猜想,发表独特见解,不断地去发现,去探究,去解决,主动地学习新知。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设计问题:同学们,大家想一想,猜一猜,三角形的面积会与它的什么有关系?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动手操作进行验证,并把验证方法在小组内交流,然后进行汇报。

4.让故事给数学课带来深思与喜悦

不愿意学习数学的孩子并不少,但不爱听故事的孩子确实是少之又少,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实践证明,在数学中充分适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活动,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老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更有益于关心儿童健康发展。如:《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课是以三角形竞选新国王的情境中展开的,并把这个故事贯穿课堂全过程。由于三角形王国中的老国王去世了,各种三角形来竞选国王,竞选国王的标准是谁的内角和大谁当国王。让学生参与到这个童话故事中,帮助他们选国王,对过动手操作来验证三角形内角和,让他们理解不再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

5.让实践活动给数学课带来新活力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