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合作学习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合作学习理论是一种以小组活动为主要形式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在教学中,我根据这一理论,在班级教学的背景下,将班级里的50多位学生按优中差搭配、整体接近的原则分成13个由4个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教师针对某一课文面向全体学生提出教学目标,然后组织引导或者巡视辅导,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一定目标的学习任务,最后将小组的活动成绩与其他的小组进行对比,来实现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教学氛围。通过这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达到“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的目的,让学生主动探讨、合作互助、主动发展,在快乐中成长。
起初,我担心小学生的词汇量不足,会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实践中发现,这其实正给合作学习提供了空间,让学生有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汉语的字词往往是多义的,而我们小学生对字词的理解往往是它的最初意义或核心意义,对一些引申、比喻的意义缺乏了解,这需要在阅读中去充实,以免误解或费解。最关键的是阅读的文章,它的结构、思想是连贯统一的。很多学生缺乏联系上下文理解的习惯而导致理解能力不强,阅读质量不高,而合作学习能比较好地保留学生个体思维的完整性,有利于整体涵咏、整体阅读。
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时,我这样进行合作学习的教学。
一、合作学习生字词
生字词是小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课文、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础。小学低年级,主要是教师引导、带领学生学。到了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也掌握了生字词的学习方法,具备了自学、合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去交流、沟通,这样时间可能多花一点,但印象是深刻的,效果是明显的。
学生在尝试正确流利地朗读《秦兵马俑》之前,我明确提出要求:①画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读读,小组内谈谈。②尝试理解生词。对画出的生词,先尝试结合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小组内求助、求证;如果联系上下文有困难,可以查字典、词典后再回到文中去理解。③会写、会用。就是能正确书写、默写,为准确运用这些生词做准备;小组合作,故意挑错。④教师从“读准音、认清形、明白意、会组词、会运用”五个方面去检查,结合课下习题,并投影出示:“把词语补充完整:惟( )惟( )、绝无( )( )、南( )北( )、昂首( )( )、所( )( )靡、( )( )无双、( )( )欲试、扶老携( )。”学生再补充、整理。
学生比较好地理解了标题:秦,是秦代;俑,是古代陪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陪葬的军队和战刀偶像。同时,也较好地理解了课后习题“体会‘举世无双、所向披靡’等成语在文中的意思”。
二、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字词的障碍扫除之后,就该整体理解文章的意思了,我提出合作学习的任务:①划分段落,归纳段意;②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③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
学生经过独立阅读、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全班达成一致:①第一段总领全文,第二段写规模(三个俑坑的总面积、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的数量)与工艺,第三到第五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第六段总结全文、点明中心。②结合段落划分发现:文章从“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两个方面来介绍兵马俑,二者靠“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来连接,很明显,这句话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③看到兵马俑――感到气势恢宏、工艺高超――折服――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对第三个任务,我创设情境,能过看兵马俑的视频来强化印象,刺激感受)
随后,师生共同总结整体阅读的注意点:理清结构,注意概括性的语句,抓住关键词语等。最后,让学生带着整体理解去尝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多次的教学尝试,让我深切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优势。小学高年级,学生之间的差异开始、拉大。合作学习提倡首先在小组范围内解决问题,然后再扩大交流范围,非常适用于基础各异、层次参差不齐的状况。同时,学生在合作中感受竞争、体验乐趣,能较好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能力的发展。同时,合作交流的过程,也是自我检验、同学评价的过程,从而加深对词语的领会、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 合作学习 体育教学 教学研究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营造宽松、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位学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发挥,个性得以张扬。运用合作学习,为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使学生更有兴趣地学习,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合作学习的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发现了将合作学习应用于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色列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种教学中,对于营造课堂教学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良好的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世界各国研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在美国,“合作学习”与“掌握学习”一起被人们誉为当代最受欢迎的两种教学策略,逐步发展为一个教学理论研究领域与教学流派。
二、合作学习的定义和特点
1.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
2.合作学习的特征
(1)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活动为主体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
(2)合作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的合作互助活动;
(3)合作学习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
(4)合作学习是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换为小组之间的竞争;
(5)合作学习是由教师设计教学,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度。
三、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必须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学理论或教学经验来看,若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则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
1.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合作学习的运用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它并不适合所有内容。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必须对教学内容进行划分,选择那些便于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内容,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发挥“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功能和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集体项目的教学必须提倡合作学习。例如:在篮球、排球教学时,必须让学生知道合作,不能只注重强调个人能力的发挥,即使排球的主攻手能力很强,如果没有一传的到位,没有二传的隐蔽传球,则主攻手也很难成功扣球。
2.合作学习就是要进行“互动式”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空间和自由分配的时间。这种教学思路并不是“放羊式”教学,而是通过群体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练、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解动作的要点,并做示范,让学生对动作有总体上的认识,在让学生模仿的过程中,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他们体会该动作的要点,明确怎样才能完成动作,同学之间互相沟通,自主练习,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要做到“严而不死,活而不乱”、“统而有法,放而有序”。
3.合作学习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实际制定有利于展开合作的目标结构,精心设计问题、任务。这就是说,该教学模式对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比赛时,例如:田径接力比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把身体条件好和差的同学搭配,这样学生才有积极性,认真热情地比赛;假如直接按点名册分组,会造成人员分配不均,失去比赛的意义。
4.实施合作学习,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帮助学生认识到掌握合作技能的重要性,训练学习“接受他人见解”的技能。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运用体育技能的情境,鼓励别人参与,同时提供在体育学习中进行社交的机会,掌握社交技能,并及时提供反馈信息。学生的性格各不相同,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鼓励那些性格内向的同学参与到教学之中,多给他们合作学习的机会。这些都是在体育教学中改变学生合作行为的关键。
5.在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学习及相互讨论的时间,并对学困生进行个别辅导。在教学生跨栏时,教师在教完起跨腿、摆动腿示范动作时,让学生模仿练习,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独立学习,体会动作完成的要领。在课上交流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不随意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裁判或中断。
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我们必须学习;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策略,我们必须研究。合作学习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成功和创新意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使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让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2]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3]刘吉林,王坦.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北京:人民教育,2004(2).
[4]雅各布斯等著.林立,马容译.共同学习的原理与技巧.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
[5]叶澜,郑金洲,卜玉华.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中央教科所编译.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教学(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6.
关键词: 合作学习 英语教学 小组
一、合作学习及其理论基础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成为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目前,合作学习已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大、中、小学的各科教学中,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学生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其实效令人瞩目。因此,世界各国研究一致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合作学习有着深厚而宽广的理论基础:
社会互赖理论。社会互赖理论假定:社会互赖的结构方式决定着个体的互动方式,依次也决定着活动结构。积极互赖(合作)产生积极互动,个体之间相互鼓励和促进彼此的学习努力。在合作的目标结构下,个人目标与群体目标是一致的,个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群体其他成员目标的实现,个人目标的实现与群体的合作相联系;在竞争的目标结构下,个人目标的实现与群体目标的实现是负相关,若某一成员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其他成员就不能实现自己的目标;在个人单干的目标结构下,个人的利益与他人没有关系,个人目标的实现不影响他人目标的实现。
控制理论。控制理论是一种需要满足理论,它认为,学校是满足学生需要的重要场所。学生到学校来学习和生活,主要的需要就是自尊和归属。不爱学习的学生,绝大多数不是“脑子笨”,而是他“不愿学习”。只有创造条件,满足学生对归属感和自尊感的需要,他们才会感到学习是有意义的,才会愿意学习,才有可能取得学业成功。而小组合作学习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个实现自我价值和归属感的舞台。
教学工学理论。其认为,影响课堂学习质量及社会心理气氛的因素主要有三个:任务结构(task structure)、奖励结构(reward structure)和权威结构(authority structure)。在合作学习的各种具体方式中,改变最为突出的主要是奖励结构。研究业已证明,奖励结构是合作教学赖以提高学业成绩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斯莱文曾经指出:奖励结构所具备的功能是合作教学的特色所在。
动机理论。其主要研究学生活动的奖励或目标结构。道奇(Deutsch,M,1949)曾界定了三种目标结构:合作性结构、竞争性结构和个体性结构。从动机主义者的观点来看,“合作性目标结构(与竞争性相反)创设了一种只有通过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因此,要达到他们个人的目标,小组成员必须帮助他们的成员做任何有助于小组成功的事,而且,或许更为重要的就是要鼓励同伴们去尽最大的努力”。
凝聚力理论。与动机论有些联系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合作学习对于学习成绩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社会凝聚力为媒介的。实质上,学生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是因为他们相互关心并希望彼此都获得成功。这种观点与动机观的相近之处就是它强调从动机而不是从认知上解释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实施
众所周知,教学是一种双边活动,既有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只有把这两个作用有效地结合起来进行教学,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学理论来看,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任何教学都不能成功。合作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小组活动。据笔者观察,大多数教师是在授课过程中遇到出现的问题时才临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场面似乎挺热闹,但实质上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合作意识的培养未必有促进作用。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才能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
1.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所谓“组内异质”是指合作学习小组在构成上应体现班级的缩影,充分考虑各组成员间的组织能力、学习品质、性格特征等的差异,让不同性格,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以保证组内各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确保组内各成员的主动参与和互助合作。“组间同质”是各小组的总体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公平竞赛的开展。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分组原则,一方面使得各异质小组的构成达到合理配置,从而会产生更多的合作性思维和更多的信息输出和输入,有助于提高学生理解讨论的深度、推理判断的质量和保持长时间记忆的精确性;另一方面又使各小组处于大体均衡的水平上,增强了小组的信心,促进了组内成员对学习任务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2.明确合作任务,营造合作氛围。
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时要确定小组内每个成员所承担的任务,所扮演的角色,如小组长(group leader)、记录员(secretary)、汇报员(reporter)、检查员(inspector)等。小组成员要尝试各个角色,实现角色互换。这样才能在合作学习中充分发挥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每个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教师在设置任务时应注意任务的具体性、层次性和科学性,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语言、感悟语言规律、表达观点及谈论有关话题。学习活动的话题要贴近学生的个人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践,任务应不超出学生的语言能力范围。只有这样,学生才乐意完成任务。
合作小组课前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或者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课文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也可在预习课文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教师可安排“课前几分钟报告”活动,让学习小组在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样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小组讨论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教师认真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
3.教师主导、合理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教师不仅是合作学习活动的设计者,而且是参与者、引导者,因而要担负起更大的引导和调控的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任务是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活动过程,包括学生分析、任务选择、目标设置、策略匹配、教学方式与评估等。但要使合作学习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还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指导。此外,小组合作学习也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英语思维能力、丰富的跨学科知识和信息,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在具体英语课堂实施中,教师可运用量化考核制度,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得分,集体也相应加分,小组中任何一位同学因作业、成绩等原因失分,小组集体扣分,同样,任何一位同学由于表现出色而获得的分数亦可加给组内其他成员。在整体评价量化考核实施过程中,优生在小组中已不再高高在上,而是成为小组成员欢迎的对象,学困生也不再是班级中被遗忘的角落,而是被一个个充满爱心的合作小组同学包围着。在这种评价机制的激励下,优生可以得到发展,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学困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班级合作小组形成了一个积极融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学习效率。
三、结语
合作学习策略应用于英语教学可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充分体现学习辅助者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学习,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又能优化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提高和完善;并且同时促进学生情感等非认知品质的培养和提高,并最终达到人人进步、全面发展的目标。该策略在笔者所执教的班级试用了两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学生的认可。该班(2005级物理班)的过级率为57%,创造了整个专业中英语四级通过率历史上的新高。当然,任何策略或理论都不是万能的,要想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环境下充分发挥该策略的潜在优势,仍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努力,共同探索。
参考文献:
[1]王坦.论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02,(2).
[2]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3.
[3]章兼中.全国第三届中学英语(初中)优质课决赛分析[J].中小学英语教学,2001,(9).
[4]邓飞,李云南.合作学习策略与大学英语教学.高等农业教育,2005,(10).
[5]张法科,赵婷.合作学习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外语界,2004,(6).
关键词: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英语教学(English Teaching)英语课程标准(Standard of English Curriculum)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其第一部分“课程改革的目标”中要求“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育部也于2001年秋季颁布了《英语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以此作为英语课程改革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标准》指出,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自己学习的优势与不足,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格”。
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是时代的要求。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是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合作学习理论的研究者认为,在合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景中,合作学习是最有效的一种学习情景,但目前却是运用得最少的一种。学生之间的合作应当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流。以此理论,我们在中学英语教学中作了一定的尝试。
一、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理论起源于20世纪社会心理学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国家的专家们将合作学习理论应用于课堂,并发现了合作学习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美国当代著名教育家J?R?嘎斯基认为:“从本质上讲,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形式,它要求学生们在一些由2~6人组成的异质性小组中一起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在每个小组中,学生们通常从事于各种需要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活动。”在合作学习中,有五个基本要素:(1)积极的相互依赖(Positive Interdependence)――学生们知道他们不仅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2)小组及每个小组成员的责任感(Small Group and Individual Accountability)――小组成绩取决于小组总的任务的完成情况,小组成绩将影响个人的成绩记录;(3)面对面的建设性的相互交流(Face-to-face Promotive Interaction)――学生们有机会相互解释所学的东西,有机会相互帮助、理解和完成作业;(4)小组合作技能(Small Group Skills)――期望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对小组的活动提供指导,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5)小组的自我评估(Group Processing)――各小组必须定期评价共同活动的情况是否良好,应怎样提高其有效性。合作学习的方式主要有同伴教学法、小组游戏竞赛、小组辅助个体和共学式等等。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使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在课堂教学中开始引入小组活动,由此引发了对合作学习的探讨。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 合作学习在英语听写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要求五级要“学会使用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八级要“学会使用3000个单词和400~45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提高了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D?A Winkins)指出:若没有语言和语法,尚可传达一点点信息,若无词汇,就不能传达任何信息。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简言之,外语学习,词汇为本。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初中阶段这种练习多数在课堂内进行。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2. 合作学习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一~九级的“目标描述”对“说”的要求难度依次递增。《标准》在五级的“目标描述”别要求:“能就简单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简单的观点和意见,参与讨论;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例如:(1)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变换搭档。(2)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地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3)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
朗读对话:学生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教师一般要求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语能力较弱,但为了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他们也不甘示弱,会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讨论问题:合作小组同学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笔者把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效果比较好。下面是经过整理的某一组各人的意见: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 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 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 总之,合作小组活动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3. 合作学习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合作小组讨论可以有以下一些主要内容:
(1) 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 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
和概括能力。
(3) 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 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合作小组讨论这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做出正确的推论(deductions)和合理的推断(inference)的能力以及在真实环境中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的讨论话题(topics),应力求具有开放性。在对一些深层次问题的理解上,通过合作小组讨论最易出现一题多解的精彩局面。例如,在教SB2(B),Unit 15 A Famous Detective 时,我们根据课文内容的线索向各个合作小组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How can you connect a gun with a locked metal chest?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result of the story? 通过讨论,各小组都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想象丰富且言之有理。
4. 合作学习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标准》对初中和高中的写作目标分别作了详细的描述。如五级的“目标总体描述”对“写”的要求是:“能根据提示起草和修改小作文。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大量的研究结果证明,在写作开始前,应该给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可写的内容。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的程序进行。下面将课内合作写作所遵循的程序进行简要说明:
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教师从学生讨论后提供的话题或练习中选出两个题目,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从两个选题中定出一题,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根据选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或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补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同组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精彩的句、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抄写,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语言输入、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相互传阅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既做学生也做先生,同时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教师批改时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实分制,对于精彩的句、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每次成绩都进行登记。第二天用课前5分钟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并要求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这样做,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认真地写、主动地合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事实证明,合作写作的经验能导致以后学生个体写作成绩的提高。
三、结束语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Learning:The Treasure Within)指出,学会合作是21世纪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同时,“合作学习”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所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就中学英语教学而言,在《标准》提高了对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要求、课堂要努力实现从“传授和讲解语言知识”向“培养语言能力”转变这一教改背景下,每位英语教师面临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利用积极因素、采用更适合于学习者语言能力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提高课堂效率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合作式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一条可能的途径。实践证明,在中学英语听说读写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式学习,能促使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对自己学习负责的人,并真正在学习实践中学会学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9.
[2]曾琦.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J].学科教育,2000,(6):7.
[3]郭书彩.外语课堂合作学习中的情感和认知因素[J].国外外语教学,2002,(2):20.
[4]叶芗美.建构主义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年(优秀论文增刊):42-43.
[5]黄远振.新课程英语教与学[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132-133.
[6]朱惠芳.研读《英语课程标准》调整阅读教学策略[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3,(9):26.
[7]张庆林.元认知的发展与主体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204.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某职业高中2015级某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其中A班学生人数为51人,B班学生人数为53人。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实验对比法,A班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B班采用的是合作教学法,实验时间为期25学时,实验前后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50米跑、座位体前屈、1000米跑)进行了测量。
三、实验设计
本实验选取的时间段为2017年3月-2017年6月,教学内容主要是田径及篮球的基本技术,通过教学使得学生能够简单掌握相关的技术,并且要保证两个班级的教学内容相同。
(一)教学步骤。
将合作学习应用到高职体育教学当中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步骤来进行:
首先,进行合作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教学顺序、教学目标及训练步骤。教学顺序需要从核心出发,实现动作概念及质量的完善。教学步骤则应该以讲解、小组合作、示范及组间竞争为主。
第二个步骤是对教学目标进行明确,并以此来开展教学活动。课堂上教师可以依据教学目标、通过各种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
第三个步骤是进行异质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对体育知识讲解完成之后,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在该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
第四步骤是实现组间的交流,当组内完成学习及讨论之后,依据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组间交流,完善和开拓学生的思维。
第五步骤是进行检测,在体育技术教学完成后还需要进行检测,及时对学生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
第五步是进行补救,实现对教学目标的修正。
(二)教学案例。
以双手胸前传球技术为案例,教学活动实施过程如下:
讲解及示范:首先应该进行讲解和示范,为学生建立起初步的印象,使得学生再投入到学习中的时候更有积极性,讲授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讲解内容的精要性、动作示范的正确性。
小组合作活动:然后集体授课结束后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了,教师在该过程则应该进行巡回指导,尽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合作机会。小组合作活动应该采取组内自学、组间学习的结合方式,该环节当中的教学内容应该属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而作为教师则应该针对组内的情况对成员进行角色和位置的调整。
反馈及改进:教师可以依据课堂走向、学生的学效果等对教学是否顺畅进行反馈,然后针对课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体性的改进。
评价总结:通过总结让学生实现自我监督能力、自我鉴定能力的提高,使得学生更好的认清每节课,更好的理解教师教学的中安点,也可以对课后的学习方向和方法进行总结,实现体育教育的生活化实现。
四、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前后测结果对比:
通过上表对比可以看到,通过为期一学期的分别采用传统教学和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学生的各项测量指标成绩都有所提高,这也说明了不管是传统教学还是合作教学都会对学生的测试产生影响,但是我们看到合作学习和传统教学相比,能够使得学生的成绩提高的更为明显。另外笔者还对两个班级的学生心理倾向进行的侧量,发现采用合作学习的班级学生在体能聚力方面提升的更为显著、在社交行为方面采用合作学习方法班级学生整体的指数都有提高。所以通过上述实验结果证明,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采用合作学习相较于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整体体育成绩、学生的社交行为、学生的体能聚力方面的提升作用都是较为明显的。所以在高职体育教学当中采用合作学习理论是可行的,并且对于学生身?w素质提高、心理方面都有有效的改善作用,所以笔者认为作为体育教师则应该在课堂上除了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之外,还应该从学生的心理、学生实际出发,还课堂、还学习给学生,使得学生可以在合作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方法、理念等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语文;学习兴趣;评价机制
初中语文学困生是指对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并不是由于智力的因素,而是由于学习方法不当,思维习惯不同,学习兴趣不高等产生的学习困难。在初中语文课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就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学习,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交流,不断促进自身的进步。
一、初中语文学困生的成因
1.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高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或是在语文学习中遭受挫折或失败,老师、家长也没有进行及时的沟通,导致学生对语文失去学习兴趣,缺乏自信心,产生挫败感。
2.语文学习方法不当
初中语文的学习既包括课文诵读,也包括文言文理解、背诵和语段解析等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方法很重要,要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反之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就会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付出更多的精力,而不能收获更多的语文知识,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合作学习理论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中的运用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合作学习理论的运用首先要坚持主体性原则,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学困生更多的肯定和表扬,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来,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2.科学性原则
在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践中坚持科学性原则,要求教师进行科学的分组,并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讨论,共同学习。首先是要根据班级总量进行科学的分组,同时小组人数要适宜,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其次是要组织学生进行科学的学习,小组共同合作学习要明确学习目标,在发散思维的同时进行有目的的讨论,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合作学习理论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践探索
1.转变观念,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
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践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首先需要教师转变观念,明确教师角色,营造一种合作学习的氛围。首先,教学观念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困生积极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其次,师生观念的转变,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与沟通,有效进行互动,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轻松的合作学习氛围。
2.选好主题,合理分组
初中语文的学习运用合作学习理论要有一个明确的主题进行共同学习,教师在选择主题时要仔细研读教材,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选择,然后根据合作学习的主题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进行动态管理,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担任小组组长,这样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在学习语文修辞手法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修辞手法的运用,并让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举一个例子,这样不仅有利于掌握修辞手法,还能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奠定良好的
基础。
3.丰富合作学习的形式
合作学习理论在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的实践过程中可以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采取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是小组讨论,也可以是集体讲授。通过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困生的语文兴趣,丰富他们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语文新课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小组代表发言讲解文章的主旨大意、见解和思路,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这样相互之间共同学习。
4.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
科学的评价机制具有激励作用,是合作学习理论转化语文学困生的保证。所以建立科学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首先是评价主体多元化,既要有教师的评价,又要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以及学生的自我评价,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并弥补自己的不足。其次是评价内容全面化,既要评价学习结果,又要评价合作学习的过程,对学习态度积极的学生及时给予肯定,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扬,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转化初中语文学困生,还会使每一位学生都乐于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相互之间取长补短,拓展思维,共同分享,不断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促进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构主义信息技术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4-173-02
从上世纪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提出的学习理论层出不穷,近100年来,教育方式的变革日新月异,远远超出了以往几千年的积累。近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现代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的思维和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的重大进步,诞生出多媒体技术教育模式,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使我们的教学工作突破原有的旧模式,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使我们的教学资源得到了新的整合,可变抽象为形象等等。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出的一些观点恰好能更好地体现信息技术的知识特点。
1关于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技术
1.1建构主义知识观和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它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是由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取决于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这些特点与信息技术简直不谋而合。
按照这种观点,科学知识包含真理性,但这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的较为可靠的假设,而不是解释现实的最终答案,随时都会有新的假设出现(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速度快,学生必需要适应知识的更新速度)。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对新知识的分析、检验和批判(学生要对知识报有“不迷信权威、不形成定时思维”的态度)。另外,知识在各种情况下应用并不是简单套用,在不同的情境中学习的知识总有其特异性,所以,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是需要不断深化,把握它在具体情境中的复杂变化,使学习走向“思维中的具体”(对知识要活学活用,信息技术需要创新)。
1.2建构主义学习观和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学习是通过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要通过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助来完成;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活动情境而抽象地存在的,学习应该与情境化的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信息技术和学习也同样如此。例如计算机语言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主动地去建构知识体系,那么他永远也不可能完成一个哪怕是小程序的项目;另外,在信息技术中,很多项目的完成都需要团队的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学习者的知识体系会得到完善和扩大。
1.3建构主义教学观和信息技术
建构主义对学习和教学进行了新的解释,它强调知识的动态性,强调学生经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学生作为自己的知识的建构者,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我们的教学需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加强引导性,以此来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活动。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更应如此。由于知识的动态性和相对性以及学习的建构过程,教学不应是传递客观而确定的现成知识,而是激活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实现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改造和完善。
2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说是一个经历了岁月考验的学习理论。我国在2000多年前就有了合作学习的思想。《诗经·卫风》中指出“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教育名著《学记》中也提出“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20世纪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大力倡导“小先生制”。这些提法、行为都体现了合作最基本的理念——互相帮助,共同发展。在西方,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奥勒留、托马斯·阿奎那等人都曾在著作里论述过合作学习的思想。公元1世纪,古罗马昆体良学派强调一个观点“大家一起学习,可以互相激励,促进学习”。文艺复兴时期捷克的大教育家的夸美纽斯也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学生不仅可以从教师的教学中获得知识,还可以通过别的学生获取知识。启蒙时期,法国的卢梭、英国的洛克、美国的杰弗逊和本杰明·富兰克林都曾指出过合作的思想。
虽然对合作学习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是多种定义都共同认为合作学习是以生生互动合作为教学活动主要的取向的,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为其共同特征。当然,还存在以师生互动、教师间互动及完全互动为特征的合作学习。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都有五个共同的基本要素(嘎斯基著,王坦译:《合作掌握学习的策略》)。(1)积极的相互依赖,使小组成员确信他们“同舟共济”;(2)面对面的交互作用,确保小组成员能直接交流;(3)个体责任;(4)合作技能,即与他人在小组中协同学习所需要的组织能力、交流能力、协同能力、相互尊重的态度等;(5)集体自加工,小组成员采取自我检查或反馈方式考查集体学习进行得如何并提出改进措施。
人,生活在社会中,在这个集体中有各种各样的关系存在。不管是竞争也好,依赖也罢,群体总会产生互赖的关系。就学生而言,学习是一个与他人一起进行建构的过程,只有与同伴一起才能更好的认知、更快的解决问题。从学生的心理需要而言,他们也需要被关注、被认同,能够自我实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协商、互动和协作对知识建构有重要的意义。
(1)他们可以实现智慧的分布和共享:通过小组协作的形式对活动任务进行分解,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不同侧面的子任务,这样学习小组就可以共同进行单个学生无法完成的复杂探究任务。围绕某个探究主题,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成为某方面的“专家”,他们彼此交流探究成果,分享经验感受,共同贡献于集体任务,达到共同建构知识的目的。(2)他们可以进行认知整合和思想改进:通过协作互动,学习者可以表达多元化的理解,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争论,从而达到观点整合和思想改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知识,发展多视角的理解。(3)他们的思维能慢慢地外显化和精致化:为了和他人交流、共享自己的想法,学生必须首先将自己的思路及观点明确化,并提供足够的证据支持,进行自我解释。这样,学生的知识和思维策略都被外显化和精致化了,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反思监控,提高思维和学习活动的质量。
建构-合作学习模式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以小组协作为组织形式,以学生合作为主要活动,以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这种学习模式通常会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被使用。
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使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学习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知识得到弥补和加强,并且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实践,使学生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建构;因为学习成员之间的认知差异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墨守成规,敢于突破;而在合作学习的同时,学习成员间情感、知识的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这种学习模式是现在学校教学手段的有效补充,也具有极为广大的前景。
教育不只是向学生传递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在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的同时,也能让他们愉快健康地成长。因此,合理组织学习小组,耐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科学的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优化合作学习的评价和引导,让合作学习趋于理性化,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的发挥它应有的功效是我们应该长期关注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郑金洲.合作学习[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2]刘玉静,高艳.合作学习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冯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1 合作学习理论
合作学习是教学策略,也是学习手段。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就是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通过鼓励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教学目标。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所强调的是集中授课、集体学习的形式。教学的对象为小组,而教学计划也是教师引导,以小组成员共同学习的形式完成教学内容。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培养更为倾向于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的能力。学习合作是学生的被动听课转向主动参与,讨论式学习。对于合作学习的教学评价,则是将完成个人学习目标建立在小组集体学习的基础上,强调学生的集体意识。剖析合作学习理论的内涵,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层面。首先,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教学活动是以小组学习作为基本形式的。其次,合作学习的动力资源是教学因素互动式合作所形成的动态反应。因此,合作学习是建立团体合作的基础上的,以团体成绩作为奖励的重要依据。篮球教学合作学习理论应用模式见下图。
■
2 在高职篮球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理论的必要性
2.1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篮球运动所强调的是团队精神,要求队员通过集体合作的方式完成任务,因此需要每一位参与者都要建立起全局观念。现在的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具有极强的个性,鼓励他们参加篮球体育项目,可以培养学生树立团队精神,并提高合作能力和组织能力。在篮球运动中,需要每一位队员都积极默契地配合,通过不间断地传球、掩护、接球等等动作,直到投篮,都需要每个人从团队的角度定位自己,并积极地参与其中。可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不但深化了体育教学新的课程改革目标,而且还提高了篮球教学效率和质量。
2.2 运用合作学习理论,实现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高职高专的学生对于篮球知识和技术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那么在篮球教学中就要差别对待。从具体的教学角度而言,对于篮球技术具有较高水平的学生而言,如果进行篮球的基础教育,无疑是浪费时间,而且会因学不到新的知识而丧失了学生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兴趣。如果讲解太过深奥的篮球知识,很难于被篮球水平较差的学生所领悟。另外还有介于两者之间的学生。引用合作学习理论设计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的划分要保证小组综合水平基本均衡,实施小组相互协作式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鼓励、相互帮助,以提高小组的篮球技术整体水平。
3 高职高专篮球教学中合作学习理论的应用策略
在合作学习理论中,教师要做好合作任务的分配工作,进行监督、干预和评价。在教学中,教师将教学任务提出来,由学生自己选择任务完成的方法。另外,还要制定出各种合作学习方法,如组内竞赛法、组间竞赛法、分工学习法等等。
3.1 为调动学生参与篮球教学的积极性,举行小组间篮球比赛。篮球是多数高职高专学生所喜爱的运动,但是对于体育课中的篮球教学却总是提不起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于篮球体育教学的参与意识,可以设计小组篮球比赛开展篮球教学。为了赢得比赛,小组之间的篮球比赛就会充满竞争的味道,进而督促小组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具有自我表现的欲望。让学生一展自我篮球技巧,不但可以使学生将篮球天赋施展出来,而且还可以发挥学生篮球技术的潜在能力,提高篮球竞技水平。教师的作用是针对于小组成员的相互协调性予以指导和控制,并根据比赛的节奏派发组员间任务,以获得合作学习理论的效应。采用篮球竞赛方式开展篮球教学,在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同时,还可以使学生享受到竞技的乐趣,并达到了锻炼身体的效果。
3.2 讲解传球和接球技术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传球、接球是篮球运动中的基本技术动作,需要篮球队员之间默契合作,以提高篮球整体队伍的篮球技术水平。在篮球比赛中,传球、接球是两个队员之间协作完成的技术动作,团队的协作水平直接关乎到篮球比赛的质量。篮球的传球,涉及到手指、手腕和手臂的力量,要获得良好的传球效果,就要将三者的力量协调好,力求动作连贯而有力。此外,为了提高传球的质量,还要对传球的速度以及传递的准确度进行练习。接球的时候,除了要将传过来的球接住,还要注意接球动作的连贯性以及接球的姿势,传球、接球是两个连接的技术动作,传球的质量要由接球者来反馈,接球的质量要通过传球者来检验,相互之间的联系,确定了合作学习基础。在篮球体育比赛中,传球、接球是联系赛场队员纽带,作为团体合作战术,对于比赛的结果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3 在篮球教学中,组织形式多样的个性化教学设计。在篮球掩护配合战术的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设计三对三的篮球对抗形式,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的划分上,按照学生的能力分成为多个小组,实施同级别的对抗赛。教师作为篮球教学的引导者,要格外关注篮球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请同组的学生指导,建立团队学习的氛围,也可以根据小组配合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做到因材施教。
3.4 注重篮球合作学习过程方法的多元化评价。在篮球教学中,要以整体成绩作为最终评判的依据,并给予奖励。在合作学习中,评价是最为关键的环节。对于学生以客观而准确地评价,不但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鼓励和促进的作用,而且还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按照合作学习理论的教学评估方式,要将小组整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那么每一位组员都要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并通过相互合作,才有可能获得预期的结果。当阶段性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就要对小组成员所掌握的篮球技巧进行测试,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及时矫正。为了提高篮球教学水平,教师对于考核中所发现的问题要重点讲授,并以典型示范和重复教学的方式,以保证学生达到练习的标准。
按照新的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篮球学习的评价要更为注重学生提高的过程。评价的主体由原有教师评价转为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方式。对于篮球教学的评价,其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于篮球学习的自主性和自觉性,通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以鼓励学生不断地向更高的目标挑战。通过评价,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进步幅度,以评估自身的发展潜力。
在课堂评价中,以评价小组参与为主。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为学生的进步而喝彩,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参与评价的学生,可以培养理解他人、善于倾听的品质,让学生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并敢于针对自己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质疑。篮球合作教学模式具有个性化、创造性的特征。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于课堂中,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交流。
关键词: 新课改 合作学习 高中大班英语口语教学 互动
1.合作学习的基本含义及发展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和策略。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互动是课堂中培养交际能力的关键。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强调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它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有效地沟通与交往。由于它在改善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认知品质等方面成效显著,因而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2.合作学习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专注于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小组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也相应地被引入到课堂中。《英语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对新课程改革有推动作用。
2.1合作学习体现团队精神
个人责任感和相互依赖确保了合作学习的成功。合作学习小组一般由4―6个人组成,尽管大家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不尽相同,但是目标和责任是共同的。
2.2合作学习突出互动特色
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合作学习都有别于传统教学观念。它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是学生之间的互动。英语教学是一种人际交流、信息互动的过程,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够不同程度地参与其中,学生个体能相互学习,在探讨解决问题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更能使学生在探讨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启发。
2.3合作学习提供参与平台
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能按照各自能力和特长分工合作。通过组内交流和讨论等探究活动,学生各抒己见,使其语言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自信心也能相应增强。
3.合作学习在大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英语课程的构成主要是通过每个单元的讲解,让学生从中习得词汇、语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我认为在高中大班英语口语教学中引入合作教学理论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1课堂合作学习
课堂是学生习得英语的主要场所。特别在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科目比较多,又面临升学压力,学生主要的学习时间是在课堂内度过的。教师利用好课堂,把合作学习与英语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对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1.1小组组建。由于高中班级的人数比较多,个体差异也比较大,因此在分组的时候应该尽量考虑到学生的性别、能力、英语基础、个性等因素,尽量做到以优带差,以外向带内向。
3.1.2教学设计。合作型学习活动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分组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直接影响到合作型学习活动的类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不同类型的合作型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可以将合作性学习活动进行如下的分组。
3.1.3小组活动。教师教授完每个单元后,为了让学生掌握和巩固所学知识,教师需要精心设计出复习思考题和语言技能训练题、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首先,教师给学习小组分配学习任务,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小组活动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如自主探索、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集体学习、经验交流等。
3.1.4小组汇报。小组学习结束后,各个小组的汇报员代表小组向全班阐述各自的观点或答案。汇报时必须用英语,可以拿稿子,但是不能照着稿子念。这样可培养训练发言者的口语能力,以及用英文思维表达想法的习惯。汇报员必须由组员间轮流担任。从而让每位成员都能充分地参与其中。
3.2课外合作学习
除了课堂有限的学习时间外,课外开展合作学习也可以积极地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学生的知识并不都在课堂中获取,学生的能力并不都在课堂内培养,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也并不都在课堂上激发,所以,课外合作学习必定是课内合作学习所不可缺少的部分,是课堂内合作学习的延伸和补充。
3.2.1寝室的合作学习。据了解,部分学生非常希望有练习口语的机会和伙伴,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愿意加入,这些学生只能作罢。我认为,其实室友就是最佳的练习伙伴,在宿舍构建英语角,模拟真实语境。英语教师可以规定每周固定的一个时间(比如每周四晚9:00―10:00),学生在晚自习后,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寝室英语角”活动。每个学生都使用英语交流。由于室友之间关系密切,亲密度高,个体害羞心理自然减少。经过长期的培训,学生的口语表达会有很大的进步。
3.2.2课外活动组织。适当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观看英语电影、欣赏英文歌曲、举办英语晚会、开展英语主题班会及各类英语竞赛等,可以提高学生讲英语的兴趣及英语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自发组织英语学习活动,如“疯狂英语”、“英语角”等。每学期定期举办一次班级或年级的英语话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活动。
4.结语
英语教学的目的并非仅限于语法知识的灌输,而在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现代英语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已逐步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采纳,学生也从被动的听课者、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合作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口语训练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李洁莉,顾群超,马力飞.大学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有效性的实验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