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艺术概论范文

艺术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艺术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艺术概论

第1篇:艺术概论范文

艺术概论是以简明扼要的方式概括地论述艺术的基本理论,侧重从美学、艺术学和文化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介绍各门艺术的审美特征与鉴赏方法。是研究艺术及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与基本规律的一门科学,是艺术教育重要的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与良好的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以及增强提高人文素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探索《艺术概论》课程教学的有效化

1、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教学观念的现代化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因为教学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学要反映新时展的脉搏和旋律.最终培养出具有现代意识和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应用性的优秀人才。因此,推进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与理念,是推进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重要前提。

2、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建设既能发挥教师指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将过去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老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拓展为利用网络资源、网上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等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依据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纲要和书目较自由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基础来选择学习内容,以及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更符合人类的思维特点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创建现代新型的教学结构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综合感官的有效刺激。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其学会学习,促进全面发展。面对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等艺术教育必须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来确立人才培养模式。因此,艺术概论的教学改革就要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来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使之既能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时代精神,又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和对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要求。从而真正使吉林艺术学院的学生成为德、智、体、美方面全面发展。

三、《艺术概论》课程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设计

1、实施“分级”教学方法的改革,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艺术学院分为表演类专业、造型类专业、综合类专业、成人艺术学习等。不同专业类型学生有着明显的不同,即使同一类专业中也有着细化专业的差异。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专业特色,进行分级教学,针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艺术概论教育,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强调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个性化。

2、在教学目的上,不再片面强调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层次.而是强调学生能通过学习艺术概论这门课程.能以所学艺术原理分析、解决具体艺术问题,强调学习这门课程的可操作性。因此在教学中,没必要按教材逐章节讲授,可以选择同学感兴趣的艺术问题,将艺术家的人格与艺术现象密切结合起来,把艺术作品也艺术家的创作联系起来。将理性化的艺术理论教学与感性化的艺术审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将艺术理论学习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组织学生观看有价值的艺术多媒体资源包括有教学意义的影视资源,展开分析讨论和交流互动,使学生通过心灵、情感,包括人格的渠道进入到艺术发展的生命流程,感同身受优秀中外艺术家人格力量的浸染与震撼。使学生在对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人格精神、审美形象和情感世界的全面把握中,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审美观。丰富教学实践,有组织地进行学生的展演活动和各专业学生之间的展演活动的互动。包括学生的展演活动的互相观摩和学生各专业的交叉。

3、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针对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弊端,根据现代教学理论及发展趋势,改革被动的、陈旧的教学方法。重新建立新型教学关系,改变教师与学生在教学方面的矛盾对立态势和敷衍态度。在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风气.帮助学生产生理论学习的兴趣,以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深入思索,形成深刻的理论思辩,使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全面发展,以新颍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回到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强调在教学中教师的导学功能。引领学生寻找知识海洋中的航标与源流,以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学术视野和思想视野。

(1)、建构和谐教学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理解

古人说:“亲其师则信其道。”这说明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多么重要,其实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仅是为了改变紧张的教学气氛,更是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交流环境.更好完成理论学习任务。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对他们宽容和理解,多进行赏识和鼓励。艺术概论课堂对艺术基础理论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有共同关注的对象,能更好的拉近师生的关系,容易找到共同语言,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以自身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来引导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的学习。

(2)、采用理论讲授与声像结合的教学方法。

艺术概论教学,可以利用学生们形象思维活跃的特点,开展形象教学辅助理论讲授的方式,来逐步形成学生理性思辩的思维模式。在具体教学中可以通过大量中外优秀艺术作品,进行声象展示,优化教学视听环境。这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艺术概论》教学长期以来因脱离实体而导致的对艺术对象描述及分析的“苍白无力”,学生对其理解易产生盲目性和偏差性的情况,又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欣赏到优质的艺术作品,并使其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得以拓展。运用艺术学的基本理论,进行美的鉴赏与分析,并据此引导学生尝试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动手撰写艺术创作申述和艺术作品品评等文章.以达到艺术基础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提高学生们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增强其对艺术作品的感悟能力、鉴赏能力,同时也了解了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在艺术实践中运用艺术理论加以引导。

(3)、网络教学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一个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平台。艺术概论课程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只要条件许可,完全可以建立一个网络艺术概论教学的新模式。这种方式教学方法灵活,学生可以自行选择学习的内容,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在网络上对学习内容的讨论更自由,更开放,也可以有让更多的发表个人见解的机会。刺激学生的主动思考.深入思考。但网络教学缺乏对学生的约束,需要学生自觉学习。所以通过网络化实验教学配合原有的教学方法,彼此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学形式要有集中,有分散;有讲授,有讨论。

(4)、实践性教学

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学习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可以把艺术理论问题生活化、情景化、社会化.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生活实践、探究实践。使学生自己在艺术实践中发现艺术理论的一些规律,使其学习到的内容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比如艺术创作理论、艺术作品理论、艺术接受理论等完全可以和学生的写生、演出、创作相结合。从而使学生的理论学习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理论来源于实践,应用于实践,要从生活走进课堂,又要从课堂走向生活。并从实践——认识——再实践的学习,拓展学生思维,使其理论学习成为其真正的能力。当然实践性教学要信赖于学生的自觉性和自主性.并要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之后才能实现的。

4、建设更新“艺术概论”课程的教材与内容。

“艺术概论”教学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教材的更新建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的加快,信息传播的瞬间化,学科专业理论知识的老化周期越来越短,学生在校期间所接收的专业知识常常在若干年之后就开始面临更新,为此。抓住教材内容的建设的十分重要.重新撰写一部既能体现艺术学科的整体风貌和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符合不同学生文化背景和兴趣特点的艺术概论教材。力求使新编的艺术概论教材切实能达到:突破传统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突出强化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突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会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2篇:艺术概论范文

当前,在全国普通高校响应教育部推行应用型本科建设的阶段,笔者对艺术概论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新的思考,在应用型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以艺术概论为例,对当前课程教学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理念做了解读、对践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等内容展开了讨论。

关键词:

应用型课程建设;艺术概论;改革

艺术概论是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中最基础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课程,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正确认识艺术和理解艺术,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掌握一种进入艺术世界的方法,让学生可以了解艺术的发展规律、审美规律,使艺术修养得到提高,从而进行艺术鉴赏和艺术创作,这门课程在基础教育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然而,其生存现状却不容乐观,边缘化情况严重。许多学生对于人文艺术的认可和了解知之甚少,在专业艺术院校的学生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在数字媒体时代背景下,艺术概论这样的理论课程面临着新的挑战,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艺术概论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对应用型课程改革理念的正确理解

在产业结构转型的背景驱动下,国家对普通本科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其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于是许多高校加入转型队伍中。在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初始阶段,由于理论指导的不完善,使得课程改革五花八门。有的高校过分强调艺术的实践教学,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高,而理论课程的课时远远不足;部分院校则将多年前高职高专的课程设置模式重现于今天的课程改革当中,改革宗旨与改革手段出现失衡。

(二)数字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条件也带来了冲击

数字技术及其终端平台的不断发展,技术手段的变革深刻地改变了文化的传播方式,对现今的教育体系造成了冲击,导致教师和教材权威的地位下降。学生获取知识的来源广泛、便捷,手机里面的各种App可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相应的信息,微信、微博、网络节目像开源数据库一样,各种信息源源不断。搜索引擎在关键词的引导下,相关信息便呈现在面前。在这种情况下,以往由专业教师经数十年科班教育才能获取的艺术理论和艺术史相关的知识,如今在弹指间就可以获得,教师和教材的功能毫无疑问地被数字媒介分担,其神圣性也随之消减。

(三)教学模式单一

艺术概论课程主要是对艺术活动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并对艺术活动的系统、种类、特点和基本性质等做出阐述,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教师寄托于教材的生搬硬套,将概念化、模式化的知识体系原封不动地讲授给学生,减弱了教学效果,原本抽象的知识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转化;另一方面艺术概论课程还把各门类艺术作为它的研究对象,因此对教师知识构建的全面性提出了较高要求,据了解,多数青年教师在本科教育过程中,普遍倾向于专业化教育模式,对其他艺术领域全面了解的寥寥无几,除本专业之外,对其他门类只是略知一二。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授课过程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要么死磕教材,要么边教边学。任何理论知识的沉淀都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会经过输入、提炼、整理、思考、输出等过程。理论课程的教育模式在侧倾的恶性循环中得不到有效改善,形成了课程模式的单一化。

二、艺术概论课程的改革路径

(一)正确理解应用型课程改革的理念

应用型课程改革不是做加减法,砍掉多少理论课就增加多少实践课,课程改革是课程结构的优化和重构。有些院校不仅将艺术概论设置为选修课,并且在测试环节中没有严格的要求,使原本就轻视理论的局面更加严重了,与应用型院校的建设宗旨背道而驰,完善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需要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其在推进应用型课程建设、提升技艺的同时,更加需要注重素质和修养的提升。我国在全球化的今天需要的是高素质、高技能的本科型人才,而不是回到多年前高职高专单纯的技艺培训阶段。

(二)情景性教学

情景性教学首先要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专业知识相结合。艺术概论课程看似是概述,实质上是对各艺术门类的发展轨迹和特点的认识,并且要在学会艺术鉴赏的前提下才能完成,所以在授课期间要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将具体知识情景化,这需要大量的案例支撑。笔者所教授的学生是广播电视编导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了让学生更容易理解,笔者会将经典影视剧、小说、文学朗读、电视节目等学生熟悉的艺术进行举例,这些艺术门类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之后再延伸到其他艺术门类。体验也是情景化教学的形式,学校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比如组织学生参观美术展、欣赏音乐会、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作品或者收藏的艺术品,也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艺术门类以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与同学们进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探索、发现,然后在自己的创作中加以运用。

(三)注重教师角色转变,保持对学生的积极期望

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推进课堂教学的原动力。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的时候,老师应该扮演指导者、参与者的角色,避免干涉学生的思维与表达。老师应在使学生对课程内容感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对艺术有所感悟,并且鼓励其敢于将自己的观点和感受表达出来,如果老师过多点评学生观点的对错,无疑是在无形中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抑制了学生的表达欲望,不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知行合一,将理论知识嵌入到实践运用中

艺术概论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鉴赏与思考是静态的,将静态学科体系之上的显性知识蕴含在动态体系之中,就要求在学生创作作品时,要联系所学理论知识对作品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杜晓杰.数字媒介时代艺术概论课程改革探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50-51.

第3篇:艺术概论范文

艺术概论是艺术类高等院校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必修课,是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及基本问题进行专门性研究的学科。目前,艺术领域中的动画专业炙手可热,很多学校都开始培养动画大学生。但诸多原因导致动画专业学生理论修养欠缺、创新能力不足。所以,作为“授之以渔”的基础平台,艺术概论教学对于提升动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循序渐进点石成金

艺术概论课程偏重于理论的传授,大多数学生对这类课程有一定的抵触情绪,要想让动画大学生接受并喜欢这门课,就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来达到“为创造而教,为创造而学”的目标。

1.1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艺术概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融入到学生之中,不只是单纯的讲授者,还应该是一个亲切的倾听者,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创造让学生发表见解的情境。如“动画属于哪种艺术”这个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先谈谈心目中艺术的定义,再来分析动画是否符合艺术的条件,属于艺术分类中的哪一项,之后,老师再根据大家的答案总结出什么是艺术和动画艺术的归属。这样学生参与其中,自身主动思考,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更透彻,更全面。另外,运用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在寓教于乐的课堂气氛中,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培养其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1.2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

创新思维是针对传统思维而言的一种求异、求新、求变的思维,创新思维转变是动画专业思维训练的重点。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艺术概论教学不仅是知识的讲解,更重要的是培养动画大学生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要让学生成为开拓型、创造型的动画人才,就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多设置生动的例证启发学生。如美国迪士尼的动画片《花木兰》,改编的是中国家喻户晓的木兰从军的故事,但在东方文化的外衣之下,完全是西方的精神理念贯穿其中,让我们中国人看了都觉得耳目一新。通过这个例子,也让学生思考如何突破自己,如何在固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颠覆。同时,艺术概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以及教学结果的评价,都应该围绕着服务于动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而进行。

2开阔思路放飞想象

想象在动画创作中无处不在,可以说动画艺术的每一次进步与发展都凝聚着想象的智慧,可见想象是动画创作的重要条件。只有扎根在知识与经验上的想象,才能闪耀思想的火花。所以,艺术概论教学要通过多种途径使动画大学生不断开阔思路,经验越丰富,知识越渊博,想象力的空间就越广阔。

2.1拓展知识储备,培养创新意识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创作的动画作品题材极其广泛: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史诗、随笔、散文、小说、哲学著作、漫画、影视等各种样式的素材都曾出现在他的作品中,这和宫崎骏深厚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思维是分不开的。每一个动画大学生都应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把大千世界的事物收入囊中,并能从习以为常的生活中发现新的内涵,做出对自然和生命的独特思考。艺术概论课堂也是拓展学生知识面的一个平台,在教学中不但要加入大量绘画、音乐、建筑、雕塑、文学、影视、新媒体等艺术门类的知识,还可以加入更多的人类历史、地理、哲学、考古、动植物学等人文、自然科学方面的内容,这些对于动画创作都是有力的素材积累。另外,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馆,举办学生参与度较高的艺术讲座,播放名家讲坛,观摩优秀艺术作品也都不失为拓展知识的好方法。如讲授艺术构思的时候,介绍了2010年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商标的故事》,这部短片的取胜之处就在于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信息量。学生看过之后也能感受到这种构思的成功离不开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独特的创造精神。

2.2提倡发散思维,锻炼想象能力

发散思维,是指以一个问题为中心,思考方向往外散发,寻求更多的答案。发散思维充分表现出了思维的创造性成分。这就好比大脑活跃的程度,把想象的能力全部开发出来,才有可能提高创造力。艺术概论教学的有限时间里应鼓励学生通过侧向、逆向、横向等多种方式思考问题,倡导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想象力是由多种能力决定的,它以敏锐的观察力和良好的记忆力为基础,运用分析力、综合力、判断力、推测力、注意力和选择力,进行创造性想象活动。笔者在课堂上曾通过一些想象训练了解动画大学生的想象力程度,结果发现多数同学的思维局限在有联系的想象之中,而不是那种天马行空的跳跃式想象。所以,在艺术概论的课堂上应尽可能通过多种渠道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如任意的想象接龙练习,就是学生提高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再如,给同学们看一个没有结局的动画脚本,让大家发挥想象力,补充结尾。这种题目会引导学生主动想象,激发学生的想象欲望。

3理实并重兼收并蓄

动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动画作品中要体现电影的技法、绘画的笔触、音乐的效果、文字的功底、科技的前沿……这就要求动画大学生要发展成知识复合型人才,要比其他行业人员具备更广博丰富的人文底蕴,更融会贯通的专业技能。而艺术概论教学就要调动一切因素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

3.1手脑并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成功的动画大学生既要动手画,又要用脑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所以,艺术概论教学中不但要把理论通过生动的例子阐释清楚,还要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如讲到艺术创作的过程,就让学生每人创作一个动画脚本,自己感受一下艺术作品是如何创作出来的。这就使得艺术理论不再流于表面,而是真正和学生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现在很多动画大学生都存在“重技法,轻理论”的片面想法,试想一个理论知识匮乏、概念模糊、视野狭小、艺术思维混乱的人如何能创作出高品位的作品。对动画专业学生来说,艺术理论能够为其动画创作指明方向、明确任务,是指导他们今后创作的重要储备,技法训练是他们动画创作的功力支撑,两者应齐头并进,不可偏废。

3.2深化底蕴,通识与专业相交融

第4篇:艺术概论范文

( 1 )审美认知作用。

首先,艺术对于社会、历史、人生具有审美认识功能。

其次,对于大至天体、小至细胞的自然现象,艺术也同样具有审美认知作用。

( 2 )审美教育作用。

主要指人们通过艺术欣赏活动,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思想上受到启迪,实践上找到榜样,认识上得到提高,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人的思想、感情、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人们正确地理解和认识生活,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艺术作品,使读者、观众和听众感受与领悟到博大深厚的人文精神。

艺术应当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教育”,二是“净化”,三是“”,也就是说,艺术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知识、陶冶性情、得到。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一个特点是“以情感人”。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二个特点是“潜移默化”。

艺术审美教育作用的第三个特点是“寓教于乐”。

(3)审美娱乐作用。

主要是指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的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通过阅读作品或观赏演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正是因为它能给人们带来审美的愉悦和心理的。

第5篇:艺术概论范文

1.《历代帝王图》是我国____朝的绘画作品。「

A.唐 B.宋 C.明 D.元

2.油画作品《格尔尼卡》是____的代表作之一。「

A.梵高 B.高更 C.伦勃朗 D.毕加索

3.《安魂曲》是____的作品。「

A.贝多芬 B.莫扎特 C.海顿 D.舒伯特

4.在湖北随县出土的编钟是我国____时期的乐器。「

A.周 B.春秋 C.战国 D.秦

5.踢踏舞是____的具有鲜明特色的舞蹈。「

A.日本 B.韩国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6.被改编为戏剧的同名小说《茶花女》是____的代表作。「

A.大仲马 B.小仲马 C.墨西哥 D.斯里兰卡

7.导演过《绳索》的大导演希区柯克是____人。「

A.美国 B.苏联 C.意大利 D.法国

8.《花木兰》原是____作品。「

A.京剧 B.昆曲 C.豫剧 D.评剧

9.《威尼斯商人》是英国作家____的作品。「

A.乔叟 B.莎士比亚 C.艾略特 D.维吉尔

10.提出“童心说”这一文艺思想的是____.「

A.李贽 B.王守仁 C.袁枚 D.袁中道

11.画论上的“气韵生动”是____提出的。「

A.张彦远 B.顾恺之 C.吴道之 D.谢赫

12.在诗学理论中提出体现艺术情感特征和形象特征“滋味说”的是____.「

A.陆机 B.萧统 C.钟嵘 D.刘勰

13.文艺的社会功能方面,____提出了“净化说”。「

A.柏拉图 B.贺拉斯 C.亚里士多德 D.康德

14.德国美学家黑格尔的重要美学论著是____.「

A.《判断力批判》 B.《美学》 C.《论崇高》 D.《诗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22空,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根据造型形式来看,雕塑一般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16.一般说来,我国古代的园林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北主大型的______园林,另一类是江南小型的______园林。

17.王献之是我国______时期的大书法家。

18.“颜筋柳骨”指的是唐代大书法这______和______。

19.根据作品存在方式,艺术一般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

20.艺术批评的形态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读者批评。

21.审美效应一般有三个阶段:______、______、______。

22.诗歌根据其性质,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

23.灵感的特征包括______性、______性和______性。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艺术活动的构成。

25.简述艺术作品的层次。

26.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

27.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

28.简述工艺美术的特点。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第小题25分,共50分。

29.结合某艺术作品,论述审美想像的特征。

30.联系实际,论述艺术创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B 4.C 5.C 6.B 7.A 8.C 9.B 10.A 11.D 12.B 13.C 14.B

二、填空题

15.圆雕 浮雕

16.皇家 私家

17.东晋

18.颜真卿 柳公权

19.时间艺术 空间艺术 时空艺术

20.社会 传记 心理 文本

21.共鸣 净化 领悟

22.叙事诗 抒情诗

23.突发 超常 易逝

三、简答题

24.我们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

(3)艺术作品;

(4)艺术传播与接受。

25.艺术作品的层次可以简单划分为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3)艺术意蕴。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是艺术主体对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26.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

27.(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

(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28.(1)实用与审美结合。工艺品首先应当具有实用性,审美性应当寓于实用性之中。因此,工艺品总是按照实际使用的要求来进行设计、选材、造型、色彩装饰等,艺术处理和加工等问题教要结合实用要求来考虑。

(2)工艺美术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工艺品是具有实用性的日常生活用品,满足着我们的物质需要;同时工艺品十分注重造型设计,并且尽量发掘材料和装饰的潜力,注意运用色彩、线条、形体等多种形式因素以及夸张、变形、均衡等多种艺术手法,来创造外观形式美。由于工艺美术比起其他艺术种类,更加直接地受到物质材料和生产技术的影响,因此更需要高超的艺术构思和制作技巧。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

(1)审美想像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经过有目的的组织和改造,创造新的艺术形象或情境的过程。

(2)审美想像是艺术家从事创造活动以及获得审美经验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3)想像又分为再造性想像(知觉想像)和创造性想像,艺术家的创造活动主要依靠创造性想像。

(4)结合具体的作品,分析想像的特征有:第一,审美想像离不开表象记忆;第二,审美想像是积极的、能动的和创造性的;第三,审美想像要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情感的逻辑。

30.答案要点:

(1)与艺术创造相关联的客体是主体观照、实践和创造的对象。艺术创造客体是包括社会生活、自然界和人在内的客观世界,它应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或经过提炼而具有审美价值。

(2)艺术创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交流运动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这是艺术活动的核心。

第6篇:艺术概论范文

人们习惯于把审美的焦点集中于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关系上,所以生活美所体现的是与生命关联的各种生命共同体。从居室美化到工作环境,再到城市文化景观公共艺术化,给人们提供生活安定、社会和谐的秩序感、以及生机盎然的环境氛围和生命的意境。

关键词:

艺术;环境设计;解决

艺术概论这门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艺术理论课程。

对于艺术生而言,理论性强的课程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满堂灌的授课形式对于感情丰富的艺术生早已行不通,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时“提出问题、保留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思考后进行讨论和总结。

“把某物看作是艺术,需要某种眼睛无法看到的东西,一种艺术理论的氛围,一种艺术史知识,这就艺术界”。环境设计主要针对的是室内设计的学生,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会自觉不自觉的进行各种环境装饰。学生对环境设计艺术的提高首先要先增加理论知识,并且要增加对艺术作品的了解和理解;通过大量有代表性的作品等来影响学生在艺术上的认识;加大典型艺术作品案例的讲解熏陶来积累各种素材;运用模拟环境激发学生潜在的艺术情感。未来环境设计发展会呈现多种趋势;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注重文化内涵、地域差异化、不同设计领域的交融、艺术化等等。这些发展趋势都将系统的解决人类内心需求和现实之间矛盾的过程。

环境艺术的最高境界在于小到一个居室,大到整个城市,既有千百种不同的各具表现力的物象形态,又有内在的秩序和综合的整体精神。环境设计做为一种综合的多种形态的造型艺术,在形式上更追求多样统一与协调。例如;中式传统室内的装饰手法,是中国人含蓄气质的体现。常见的有“鱼”“鹿”“蝙蝠”等,原因是他们的谐音都有隐喻,代表着福气,情操和品行等等。这些自然物为中国人借物咏志提供了极为契合的形象。在室内装饰中,无论是商务、办公还是居住生活,有机的借助自然物、工艺品装饰,不仅可以获得无形的经济价值,同时还可获得美学的文化,美化了生活、也扮靓了心情。

我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室内度过的,因此,人们设计创造的室内环境,必然会直接关系到室内生活,生产的质量。室内环境的创造除了与冷暖、光照等方面有要求之外,还与建筑的类型、主人的性格相适应的室内环境氛围。从整体来说还和人类的经济活动、价值观念、哲学思想、民俗民风等密切相关。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把世俗的经济要求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表达,把资产阶级的经济说成是一切时代、一切阶级、一切人的要求。好的设计价值观念的体现是设计师在空间作品构思过程中确立的主导思想,它赋予作品文化内涵和风格特点,令作品更具有个性化、专业化。设计所体现的哲学思想,丹纳在《艺术哲学》的书中解释到,“探求艺术发展的原因时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是由环境决定的,环境又是由种族决定的。”任何一个名族的的艺术都是由名族的境况和人们的心理以及生产关系决定的。这些倾向也会因为民俗民风的不同而不同,人和动物是一样的,存在着不同的天性。所以说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是有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和制约组合而成的。

当环境由众多的物体组成一个封闭的空间,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室内空间环境,室内装饰就是美化室内空间环境,掩饰室内空间环境的缺点,突出其优点,使室内空间环境变得舒适、美观。室内装饰工程就是对有使用价值的室内空间环境的美化过程,是对各种装饰材料进行技术和艺术加工,美学修饰和艺术组合的再创造过程。室内装饰的美观同样表现在“内在美”和“外观美”。

室内装饰的“内在美”是装饰的本质,是给人们提供精神享受的根本所在。从构成室内装饰的材料质感上及各种造型体的集合中表现出来。同样,室内装饰的“外观美也如实地衬托出室内装饰的“内在美”。

有句话不是说:“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不能够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对艺术来说:“不了解艺术实践的历史,就不能够真正理解艺术活动的规律”学习艺术概论应注意结合自身的艺术体验。当今社会生活中,几乎人人都离不开艺术。例如视觉文化,它不单单是一个视觉的欣赏更是一种艺术文化的传承,在这个全新的视觉文化领域里就要求我们对艺术的基本知识理论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通过作品的鉴赏和评价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加深对艺术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通过视觉艺术的优秀作品来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力。

结束语:艺术概论是艺术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艺术的概念它不是永恒不变的,每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不同,有感性的理解也有理性的认识。环境设计也正是在实践艺术的感性和理性的结合。正因为如此,我们必须理解与掌握艺术概论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李萍.编著.《实用美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9月

第7篇:艺术概论范文

一、课程教学的定位与目的

《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是高校艺术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之一。主要理论模块包括艺术设计的历史、艺术与设计、设计与科技、设计方法、程序与管理、设计的哲学、设计与文化、设计师与设计以及面向未来的设计等丰富的内容。本课程要求教师全方位描述并阐释艺术设计的一系列理论问题,涉及艺术设计的概念、范畴、方法、程序、美学等众多方面,不仅具有普遍性,而且需要具有深刻性。从课程在设计学课程体系中的定位而言,要求通过理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将美学与艺术科学的基本概念运用到设计问题的适当表述之中,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并加以改进;能够理解设计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社会与文化因素,了解国内外传统文化差异,并能够将中国传统民族民俗元素融入设计思想中;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在创新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具有科学的环保意识;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文学艺术修养和文化品位,有健康的人文科学素质。由此可见,《艺术设计概论》课程除了要求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理论课学习掌握一些专业的知识和原理外,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较先进的、科学的、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为学生今后的设计学习与实践提供理念支撑与方向指引。从某种角度说,正确的观念较之知识的堆砌对学生的成长更有价值和意义,这一点理应成为高等院校基础理论课程建设的重中之重。

二、多年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的成效与不足

自上个世纪80年代设计类课程逐步引入我国的艺术类高校以来,《艺术设计概论》等基础理论课程就不断在各大院校兴起、建设和改革,并在现代化科技的辅助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对后续的专业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初步奠定了基础。具体的成效表现在以下几点,同时也仍有进一步的提升空间。

1.多媒体教学成为授课常态。随着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目前高校理论课授课的基础设施与条件早已与国际接轨,电脑、投影、音响等多媒体教学方式成为教师授课的常态。尤其是本课程关于艺术设计概念、思维、作品与过程等,必须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形象而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理论内容顿时生动和丰富起来。再者,各大高校均在软硬件的建设方面投入大量经费,使得多媒体教学的手段不断丰富和发展。然而,“形式”并不直接等同于“内容”,在课程中所展示的内容才是授课质量的关键保障。简单地照本宣科,粗略辅以图片或视频,并不能够真正激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认知神经。这就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设计好多媒体教学课件,不断更新内容,将所讲知识理论与形象图文有机结合,并通过有节奏感的安排,以及讲课的艺术性,让学生始终保持注意力和兴奋度,融入创新的理念,拓宽学生的视野。换言之,课程内容的设计要比教学方式的改进更为重要,教师授课能力的提升仍是我们课程建设的重心所在。有鉴于此,今后我们的艺术理论课程应当进一步在提高教师多媒体课件的建设质量上下功夫,要多鼓励教师参与校内与校外的听课、交流与协作,适当组织课件评选,打磨课件质量,让教师能够在课件的设计上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智慧,力求达到讲课时间短,能高度浓缩知识点与理论,同时使学生记忆深刻的效果,为其他板块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网络教学新模式方兴未艾。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又被注入新的活力,网络教学业已成为迅速发展起来的新型教学模式。艺术设计概论课程也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上信息资源进行理论教学,构建网络课程的新平台。主讲教师在课堂外将需要扩展的图文、视频、资讯等分门别类地放置在课程中心上,并提出一些前沿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在网上开展发言讨论。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在线互动,及时答复和解决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有争议的问题。网络教学模式将是未来理论课程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方法。尤其是在建设慕课(MOOC)教程上网后,将进一步提升教师授课的质量,推动课件水平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增强。此外还可以对校外人员开放,从而进一步满足大学服务社会的功能。因此,大力发展网络教学是高校课程建设的广阔空间,仍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加之我们的社会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学生对于手机的依赖甚至超过了电脑。是否可以进一步将网络教学的阵地拓展到手机APP的应用或者微信的平台上呢?如果能够建设到这个层面,那必将有助于增进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教学模式的改良,以及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

3.案例教学有待进一步研究。《艺术设计概论》课程要求学生能够把握艺术设计本质特征及其范畴等的概念,能够从多方位的角度思考与设计相关问题,从而具备解决艺术设计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为日后开展艺术设计工作做好准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能介绍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还要能从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理论高度,深入浅出地让学生有更为感性的认识。实践证明,要在有限的课时内系统地阐述其中丰富的原理是不可能的,甚至结果适得其反。从这个角度而言,就需要有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以补充,由此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锻炼学生专业的思维能力。而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其中一种成效显著的解决方案。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案例分析,融入课程所需要传达的理论与观念,并加以学生之间的课堂讨论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就能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传达辩证的思考方式、前沿的设计理念、高层次的审美追求,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然而,在案例的选择和分析上,我们却很少对课程建设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案例对于学生的兴趣激发、问题的产生与解决、创新意识的引导、历史观念的形成、审美水准的提高等方面尚缺乏论证与锤炼。所设的案例需要解决哪些重点和难点、达到哪些教学效果和目的、学生如何反馈以及成效如何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在案例讨论的教学课程中得以全面的评估,如此才能真正将案例教学的优势与理论教学的要点融会贯通,起到相得益彰的作用。

4.课外认知有待加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任课教师自然会把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教学上,很少顾及学生在课外的认知需求。实际情况是学生在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后,便会将理论与知识放在一边,孤立地看待课堂内容,甚至不知道如何加以应用和贯通。这是高校理论类课程的普遍显现,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要求,那就需要在课程建设方面提供一定的通路,使学生能够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隔膜,达到举一反三和理论联系实践的最终目的。可以借鉴的做法就是适当安排课外认知实习课时,给学生创造参观与考察的条件,将课外作业与课外认知有机结合,而非书本到书本、理论到理论的抽象学习。尤其是艺术设计这门课程,是要为今后学生的设计实践起指导作用的,就更应当加强课外认知的要求。例如,组织学生参观设计博物馆、博览会以及考察相关专业的设计市场,让他们能够更具象、更直观地感受设计的内涵,然后通过作业的方式要求学生能够将所见事物与所学理论相联系,开启他们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心智,这一点也是本课程设置的关键因素所在。

第8篇:艺术概论范文

《洛神赋图》相传为东晋大画家_____的作品。

A.王羲之

B.钟繇

C.顾恺之

D.张芝

【正确答案】:C

第2题

梵高是_____画家。

A.荷兰

B.法国

C.英国

D.丹麦

【正确答案】:A

第3题

的《卡门》组曲是法国19世纪作曲家_____的代表作。

A.德彪西

B.比才

C.舒伯特

D.帕格尼尼

【正确答案】:B

第4题

作曲家刘天华《汉宫秋月》是_____曲。

A.古琴

B.板胡

C.丝竹

D.二胡

【正确答案】:D

第5题

《霓裳羽衣舞》是_____代宫廷乐舞。

A.汉

B.唐

C.宋

D.元

【正确答案】:B

第6题

《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是_____的代表作品。

A.欧里庇得斯

B.索福克勒斯

C.阿里斯托芬

D.埃斯库罗斯

【正确答案】:B

第7题

影片《远山的呼唤》是_____的重要作品。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苏联

【正确答案】:C

第8题

我国影片《林则徐》、《在烈火中永生》、《聂耳》男主角的扮演者为_____.

A.谢添

B.赵丹

C.秦怡

D.李默然

【正确答案】:B

第9题

《草叶集》是美国作家_____的作品。

A.海明威

B.惠特曼

C.梁启超

D.德莱塞

【正确答案】:B

第10题

_____在文学上积极鼓吹"小说界革命"。

A. B. C.梁启超 D.黄遵宪

【正确答案】:C

第11题

"吴带当风"是指_____的绘画风格。

A.吴道子

B.曹不兴

C.苏轼

D.吴镇

【正确答案】:A

第12题

唐代诗人李贺被称为_____。

A.诗仙

B.诗圣

C.诗鬼

D.诗佛

【正确答案】:C

第13题

"美是生活"是_____提出来的。

A.亚里士多德

B.普洛丁

C.车尔尼雪夫斯基

D.列宁

【正确答案】:C

第14题

《等待戈多》、《秃头歌女》是_____戏剧的代表作。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批判现实主义

第9篇:艺术概论范文

(一)

1.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

参考答案: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3分)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并且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艺术即起源于此。(4分)德国美学家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3分)

2.简述艺术构思的含义。

参考答案:是指艺术创作者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以特定的创作动机为引导,通过各种心理活动和特定的思维方式,对原始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在头脑中形成艺术意象的过程。(6分)艺术意象是艺术创作者的审美情感与客观事物相融合的产物。(4分)

3.简述艺术批评的基本类型。

参考答案:在艺术批评出现过多种批评形态.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社会历史批评;(3分)

(2)心理学批评;(3分)

(3)文本批评;(2分)

(4)接受批评。(2分)

(二)

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答案:(1)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相当紧密。(4分)

(2)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另一方面,艺术以审美的方式对道德观念进行思考并加以表现,从而影响人们的道德观念。(6分)

2.简述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艺术体验。

答案: (1)艺术体验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它是创作主体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情感、想象、联想等心理要素,对特定的审美对象进行审视、体味和理解的过程。(4分)

(2)艺术体验通常包含三部分:材料的储备和审美经验的积累;审美发现和审美领悟的发生;创作欲望的萌动及动机的生成。(6分)

3.简述摄影艺术的含义和分类。

答案: (1)摄影艺术是采用摄影技术和手法获取静态图像来反映客体世界,进而表现主体审美情感的艺术。(4分)构图、光线和色调是其主要造型手段。(2分)

(2)摄影艺术包括肖像摄影、建筑摄影、风光摄影、舞台摄影等。(4分)

(三)

1.简述艺术接受活动中的社会历史批评。

答案:(1)社会历史批评立足于“客体世界”来评价艺术,强调艺术作品必然自觉或不自觉地打上这个社会历史环境的印记。(4分)

(2)艺术作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它对社会历史生活的深刻反映程度以及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力。(4分)

(3)如19世纪法国丹纳在其《艺术哲学》中从种族、环境和时代三要素出发,进行艺术批评。(2分)

2.简述艺术风格。

答案: (1)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4分)风格是艺术家创作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2分)

(2)风格既包括艺术家个人的风格,也包括流派风格、时代风格和民族风格等。(4分)

3.简述园林艺术的含义和分类。

答案: (1)园林艺术利用多种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将山水、花木、建筑等要素组合成为统一的景观。(3分)

(2)园林艺术体现了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有机融合。园林艺术在广义上是建筑艺术的一种类型。(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