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地质类专业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质类专业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质类专业论文

第1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质类专业;内涵式发展;教育教学质量;专业整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指出高校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树立科学的高等教育发展观,坚持稳定规模、优化结构、强化特色、注重创新,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能源需求的扩大,地质类人才的需求十分强劲,地质类专业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由于最近两轮(1998年和2012年)地质类专业调整幅度很大,各高校地质类专业的设置和对专业内涵的理解差异较大,对地质类专业办学带来较大影响。随着新一轮专业调整的出台,地质类新专业的设置社会认同度较高,各高校也基本形成共识,为地质类专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文即在此大背景下围绕地质类专业设置,探讨如何以提高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快专业整合,大力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以满足国家战略发展要求,培养出更多高质量的地质类人才。

一、地质类专业发展现状

1.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1952年教育部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将国内各大专院校相关专业进行调整,组建了一批建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当时地质类专业划分较细,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相继又建立了一些与之有关的新专业。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设有地质类专业的学校共有61所,分别隶属于15个部委、8个行业公司和省市政府。其中,工科类地质专业15个左右。1993年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简介》,工科类地质及相关专业达10多个,主要有:矿产地质勘查、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应用地球物理、应用地球化学、勘察工程、石油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等专业。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本科专业目录中,将“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部分)”、“勘察工程”、“应用地球物理”和“应用地球化学(部分)”等专业合并为一个基础较宽、口径较大、方向较多的新专业——“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将“地质矿产勘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勘查”、“应用地球化学(部分)”等专业合并成为“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同时,1998年国家教委颁发的引导性目录中,将所有工科地质类专业合并成一个引导性专业——“地质工程”(见表1)。由于各高校原属于不同的行业部委管辖,其侧重点不同,为了保持原行业的需要和特色,在相同的专业名称下(尤其是地质工程专业),各学校根据需要各有不同侧重,例如有的侧重煤炭,有的侧重石油,有的侧重有色金属,有的侧重工程等方面。因此,同一个专业,各学校设置的课程就有很大差异,培养规格也不一样,这对于专业评估、管理等方面都造成了困难[1]。

2012年新颁布的专业目录将地质类专业设置为3个:地质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资源勘查工程。其中“地质工程”专业主要为传统的工程地质与岩土钻掘(探矿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主要为传统的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遥感地质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主要包含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等矿产资源的勘探(见表2)。

目前开设地质类专业的高校共92所,其中,地质工程专业45所、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51所(其中大部分属现地质工程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63所、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8所。同时2013年有7所高校申报地质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资源勘查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1所高校申报还申报了油气田开发地质新专业。

开办地质类专业的高校中既有教育部直属,也有省属和民办高校,包括中国地质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大学、西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东北大学、河海大学等著名高校。

2.国外地质类专业教育现状

严格来讲,国外的高等院校内没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专业,地质工科教育一般分在工程领域,所设的地质类专业大多没有细分,只设地质学或地球科学专业。所设课程除了数、理、化等基础课外,主要是地质学科的基本原理类课程,如构造地质学、岩石学、矿物学、地层学、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古气候学、结晶学等,方法技术类课程较少。从设立的课程可以看出,他们培养的学生主要侧重于地质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且招生规模较小[2]。但是,要求学生对地质工作方法有全面的掌握,在高年级学习了一定的专业课程后,一般要求学生利用假期参加地质工程实习,因此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加之,国外学校拥有先进的仪器设备,学生在校期间可自由使用,培养出来的学生一般也都具有较强的独立实践工作能力。在走向社会后很快能适应自己的工作。

3.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所取得的成绩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几代地质工程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取得了斐然的成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取得的主要成绩有:

(1)地质类专业不仅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同时也为国家建设、科技发展和文化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我国地质类专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据重要地位。尽管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但几十年来其进展十分迅速,不仅培养的地质类专业人才数量居于各国之首,而且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在逐步提高,一些领域的研究水平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断上升,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大。

(3)专业建设得到良性发展和壮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对工程建设和资源能源需求不断增大。不仅对地质类专业人才需求强劲,而且也促进了地质类专业的发展,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繁荣昌盛、方兴未艾的局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

尽管取得上述成就,但就地质类专业而言,由于近些年地质类专业目录变化较大且较频繁,客观上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改革进程,地质类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还任重道远,后期还应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颁布的新地质类专业设置为基础,加强地质类专业的整合和建设,以提高地质类专业的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内涵式发展的理念,不断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改革和建设。

二、地质类专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毋庸讳言,目前地质类专业教育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着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我国地质类专业教育与国际接轨仍有差距。尽管我国地质类专业在国际上已经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与国际接轨仍有不足。例如:人才培养标准与国际上工程教育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人才培养方面的国际交流开展得还不够,在专业设置、教育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与国际上有着不小的差距。

(2)毕业生创新能力教育不足。目前地质类专业在一定程度上仍是以传授知识为主,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比较薄弱;各高校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差异较大,缺乏统一的人才培养标准。

(3)课堂教学质量有待提高。目前,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教师考评总体“重科研、轻教学”的冲击,教师投身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下降,名教授上讲台比例还较低;教学内容更新较慢,科研与教学联动不够[4];在教学方法上启发式教学不足、师生互动少,讲课形式较单一,考试方式刻板,导致课堂教学质量降低。

(4)实践教学还比较薄弱。由于地质类专业实践性强,开展实践教学需要的条件较高,因此大多数高校地质类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缺乏专业教学实践基地,地质基础弱化;毕业论文偏多、毕业设计较少;实验室教学参观多、动手少;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少[5,6]。

(5)专业教材的建设滞后。一方面,受教师编写教材积极性不高的影响,地质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类似,都存在教材更新慢、建设严重滞后的现象,尤其是缺乏高质量的系列化教材;另一方面,部分课程的教材又出版较杂,多是简单的重复性出版,多雷同,少特色,真正高水平、适用性强的教材少。

三、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主要措施

基于地质类专业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单靠个别教师、个别团队甚至个别高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7,8]。应充分发挥教育部高等学校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教指委”)研究、咨询、指导、评估、服务的作用,吸引各高校的广泛参与,把握全局,顶层设计,系统制订举措,以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核心,全面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1)教指委和高校要协同创新,共同推进地质类专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教指委要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地质类专业教育的研究、咨询和指导工作,按专业、工作内容的不同成立不同的工作组,与各高校紧密协作,达到各高校最广泛的参与,共同推进地质类专业的改革和发展。

(2)发挥教指委桥梁和纽带作用,加强高校与行业的联系,建立多层次交流服务平台,强化咨询和服务功能。要在教育部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学会、中国矿业协会、中国地质教育学会等相关部门和学术组织的参与,建立与之有效的联系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搭建多层次交流服务平台,如国际交流平台、行业与高校密切合作平台、委员互动交流平台、院长系主任交流平台,以及服务于教师与学生的各类平台等。

(3)系统组织高校地质类专业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发挥教指委的研究职能,分若干课题组实时跟踪本领域的国际学科发展前沿和学术动向,针对各高校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共同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例如在如何推进国际化教育、如何制定能与国际接轨的培养标准、如何加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可以统筹开展研究。

(4)开展多层次教学改革经验交流。针对地质类专业特色,组织各有关高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改革经验交流和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研讨,促进各高校的交流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5)启动地质类专业教材规划与建设。发挥教指委的指导职能,成立专家工作组,深入调研教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对地质类专业教材和教学参考书的编著、修订和出版等进行认真规划和建设,规划出版高水平的系列专业教材和丛书。

(6)推进地质类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资源共享。强化地质类专业本科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和工程训练内容,促进建立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基地、实训基地(野外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的建设,并尽早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

(7)制定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标准。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充分发挥教指委的作用,与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地质教育学会等密切合作,在专业规范的基础上制定地质类专业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

(8)协助推进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协助地质类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切实推进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在对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认证试点的基础上,召开全国地质类专业认证工作动员大会并对认证标准进行加深理解,从2014年全面推进地质类专业的认证工作。

(9)协助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等各项创新活动。协助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地质教育协会,推进本领域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紧缺人才培养等重大计划,促进地质工程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参考文献:

唐辉明等. 地质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M]. 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8.

叶斌,陈永贵. 中日地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2011(4):60-64.

毕孔彰,胡轩魁. 高等教育与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J]. 中国地质教育,2002(4):9-15.

曾勇,隋旺华,董守华等. “地质工程专业主干课程群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建设与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10(4):15-18.

张发明,高正夏,袁宝远等. 地质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J]. 中国地质教育,2006(3):60-65.

吕新彪,王华,马长玲. 地质工程教育改革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地质科技管理,1999(6):44-46.

第2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从专业结构看,国外发达国家大多专业方向丰富,专业设置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过去环境科学专业受母学科制约,专业方向划分过细。目前我国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教育正在向宽口径、适应面广等方向发展,以改变过去那种在本科就开始培养“专业人才”,以至分配面窄,很难适应实际工作的状况。从办学要求看,无论在国内和国外,其办学导向都是与社会需求尽量取得一致。在培养目标上,各国普遍强调要对学生能够进行全面的文化素质培养,在“知识”“能力”和“做人”三方面做到有机统一和结合;在国外,比较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我国对本科生的培养目标多年以来强调培养“专家”和“专门人才”,着眼于毕业后的职业,要求毕业后能“专业对口”。因此,培养学生只重深度,不重广度,近年来虽已逐步扩大培养口径,但还不够。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这种缺陷已经暴露出来,表现最突出的是毕业生工作适应面窄,适应能力差。致使毕业生就业困难。

在课程体系和学分制实施方面,国外设置的课程类别大致与我国相同,全部课程包括公共基础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国外实施学分制与我国一个明显的不同点是,国外学生在选修上的自由度非常大。专业课数量众多、涉及面广,在指定选修课和必修课中也设置若干门课程让学生自由选择,甚至允许在校内其他系或学院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在我国,学分制中规定的必修课学分多而选修课学分少,而且在选修课中,也只有本系开设的选修课程或一些全校性的选修课可供选择,而这些选修课少到若漏选一门则可能学分不够,使学生在近乎完全同一的模式中学习,这就造成了培养出的人才知识结构单一,难以应付实际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国外不严格限制学习时间,学生只要修满学分即可毕业,而我国依然实行四年制本科教育。

二、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方向

环境科学的独特性决定了高校环境类专业所需基础课内容广,专业课门类多。然而,学生在校时间有限,如何在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以培养“综合型”人才为目标,制订出较为合理的教学计划,至关重要。

1.拓宽基础,文理渗透环境问题不仅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工程范围内的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经济问题。在解决具体的环境问题时,往往需要综合考虑环境、资源、技术、经济、市场等多方面的因素。因而,课程设置时应考虑多渗入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的内容,加强文理渗透,提高人文修养,尤其是必须进行经济、管理、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教育。欧美发达国家高校环境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无统一模式,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具有宽厚的基础,几乎数理化、天文、地质、生物及社会科学等方面的内容都设有必修课或选修课。基础课主要集中在数学、化学、力学、经济、人文及行为科学等方面。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环境类专业其文科课程约占总学分的13%,体现了文理渗透、加强素质教育的意图。美国杜克大学环境学院还开设职业写作、职业技能等多门职业素质教育课程。Brown大学环境科学中心执委会成员的职责之一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各自的特点和爱好制订有效的和多样化的专修课程计划,使所选课程密切相关,并以一体化的论文为终点。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2.发挥特长,办出特色我国目前办环境类专业的院校不少。各高等院校应发挥各自特长,办出自身特色,不应强求统一模式。要注重专业课程的补充更新,通过开新课或在原有的课程中补充若干新章节来更新充实教学内容,使之能及时敏锐地反映学科的新进展以及当前环境决策和举措中的新观点和新动向,尽可能使学生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3.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自由度目前,我国高校选修课程占总学时比例小,可供学生选择的范围非常有限。这样的教学计划必然导致同校同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都相似,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国外高校这方面做得较好,如德国Stuttgrat大学选修课约占总学时的30%。英国的一些大学为解决因师资不足造成选修课缺乏现象,甚至可跨校、跨国选修课程。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与借鉴。此外,可让学生自己选择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与内容,并让他们在高年级阶段围绕该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关的专业课。这样同一学校同一专业毕业的学生,所学的专业课可能差别较大,以避免知识结构单一。

4.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环境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培养学生从事科研和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显得特别重要,因而不可忽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实验室工作、项目设计、野外实习等形式。对于实践性强的课程,讲课时间应少于实践课时间,精讲多练。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可以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加强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技能、实验能力、科研和工程设计能力,同时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方法,参与学术交流。让学生在大学阶段多参与一定的科研工作或参与完成实际工程,对提高就业率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三、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探讨

1.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块和内容体系我国环境科学专业的课程模块大致如图3所示。环境科学专业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应体现强化专业基础,拓宽专业方向,重视专业技能的改革的基本原则。其基本思路就是:第一,把环境科学的课程体系作为一个系统,按照课程体系的知识结构层次和认识规律的要求,确定各门课程的地位和作用,组织、选择和合理安排课程的教学内容及相应的教学要求。第二,按知识体系的功能与作用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基础、技术基础、工程原理基础和专业基础以及专业课五个基本模块,各模块所设基本课程见图4所示。这样的课程结构能更好的反映不同层次的课程所能提供的知识内容,更能反映社会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在具体办学当中,各大学依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对学生的不同要求对于专业课程的安排各有不同。如综合性大学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涉及到了化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环境伦理学、环境生态学等各个方面;工业类大学则侧重工业的特点,开设了一些偏重于环境工程方面的课程,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规划等作为其主干课程;地矿类大学将其专业课偏重于地质学方面的内容,如中国地质大学开设了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地学等地质类的课程;师范类大学侧重环境管理和生态学方面的培养,主要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生理学、植被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等作为其主要专业课程;林业类大学主要开设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水土保持学、生态学等偏重于资源和水土保持方面的课程而体现出其专业特色;化工类大学主要开设了有机分析、现代生命科学导论、分子生物学、化工工艺学等偏重于生物和化学类的课程作为其基础课程,体现出其在化学工程和生物工程方面良好的专业基础;农业类大学则十分重视土壤、资源和生态方面的课程,主要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壤地理与调查、土壤-植物-环境分析、养分资源管理、资源环境信息技术、普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等课程。

2.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改革目前,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还仍然比较薄弱,还不能完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适应,不能满足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的需要。因此,为培养合格的环境保护人才,全面提高环境科学专业学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环境科学实践性教学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则显得尤为必要。针对环境科学专业的性质和培养目标提出环境科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认识性环境实习、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四个环节。认识性环境实习。主要包括:①一定区域内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的现状,如森林、灌木、草原的天然分带性,草原生态环境现状,干旱戈壁、沙漠环境现状,城市环境特征及现状;②环境演化及其环境效应,如河流源区的森林涵养水源效应,沙漠绿洲的形成演化及其环境效应;③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如干旱内陆河流域的水环境问题,戈壁、沙漠生态环境及问题,矿山环境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④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防治技术,如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土地荒漠化及沙漠治理技术,“三废”污染防治技术等。(2)环境专业课程设计。环境专业所开设的专业课程都是实践性很强学科知识,这就决定了所有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应包含有实践教学的内容。例如,《环境监测与评价》必须要有各种监测仪器使用操作的实践教学内容,也包括对取得的数据进行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水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有污水净化机理的实验和污水处理工艺流程等实践教学内容;《大气污染控制原理与技术》课程应安排大气颗粒污染物物理性能检测、大气污染物净化等试验和安排去火电厂参观烟气除尘装置;《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及资源化》课程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固废的收集、转运、分类贮存,压实、破碎、分选、固化,发酵堆肥,热解、焚烧,填埋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技术过程。(3)生产实习的内容。环境科学专业生产实习的内容既包括专业课程设置所涵盖的内容,也包括教科书中还没有反映的相关内容。主要有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调查分析方法,环境质量监测技术,环境影响评价方法,污染控制原理和治理技术方法,环境地质灾害预测评价,环境政策、法律和环境管理等。环境生产实习要求学生亲自参与环境保护实践工作,如参与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分析,对大气、水、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监测,参加一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4)毕业论文的内容。毕业论文实行导师制,即由一名本专业讲师以上职称的老师或校外相关技术人员担任导师,指导3~5名学生进行毕业论文的写作。内容可涉及环境科学相关专业所有知识点。

四、结语

第3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考核方式 思路 改革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面向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所开设的专业综合特色课程,是集机械、电子等基础课程知识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课程,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并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阐明机电一体化技术原理。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特征,因此,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重视和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又重视相关理论的应用,加强实践环节的学习和运用[1-2]。针对该课程以上特点,如何开展课程的考核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本文在综合分析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分析探讨了不同考核方式优缺点,提出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为高校机械设计制造类专业《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参考。

1.《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作为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在机制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融合了机械技术、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将机械技术、检测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等多种技术融于一体,体现了“以机为主、以电为用、机电有机结合”的原则,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突出特点,课程对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设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课程在学生所学专业课的基础上,从机械电子结合的角度介绍机电一体化的主要研究内容及应用领域,结合机电一体化典型设备,讲述相关系统产品的组成原理及工作过程,使学生了解机电一体化的组成及发展方向,掌握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及产品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有关机电一体化仪器、设备的应用。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以期达到课程教学目标,即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促进学生系统了解机电技术学科知识,掌握机电一体化产品系统设计方法,提高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3-4]。

2.当前主要的考核方式及其特点

2.1试卷考试。

试卷考试主要通过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有开卷考试、闭卷考试及半开卷考试等形式。试卷考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知识点的学习水平,但是,学生突击背复习题应付考试现象较为普遍,而且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单纯采用试卷考试很难实现课程“提升学生机电有机结合的实际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而且课程考试一般在结课后一次性完成,无法完全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整体学习效果,缺乏对于课程的过程管理。

2.2平时成绩与试卷考试相结合。

针对试卷考试存在的过程监控不足等弊端,许多院校在考核过程中引入平时成绩考核环节,平时成绩主要由期中考试测验、出勤、平时作业等组成,一般权重在20―40%。课程总评成绩最终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组成,期末成绩为试卷成绩。该种方式对课程的过程管理进行了监控,提高了学生平时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学习、积极思考,课下认真完成作业,但是该种考核方式对于课程考核权重及平时考核项目的设置要求较高,教师需对平时作业的布置、创新类实践项目设置等平时考核环节进行较好的把握。

2.3结课论文。

结课论文通过学生在课程结束后提交结课论文的方式完成课程考核,结课论文考核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初步的科研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对于课程论文,一般要求选题结合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内容,原则上一人一题。

结课论文考核方式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是在实施过程中,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要求学生在结课后期较短时间内完成质量较高的课程结课论文难度较大,易出现论文分析肤浅、运用课程理论知识点不足等问题。

2.4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考核方式[5]。

基于传统考核方式存在的问题,相关人员提出CDIO考核方式,该方式以项目设计为导向,强调学习评估方法和学习成果相结合。考核模式采取“4+3+1+2”考核方式。具体做法是:在考核前一个月左右给学生布置一批应用性比较强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面的课题,学生在这段时间内有针对性地查阅有关资料,编制程序框架,调试程序并进行仿真,在考前一周,进一步强化学生的上机调试能力,适当缩小命题范围,减小难易程度,突出重点,命题采用分类随机抽签的方法,学生在上机考核过程中,规定时间,一人一机,分组进行,教师重点考核其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及实践技能,并进行答辩。答辩时,教师针对考题进行提问,考核成绩最终由平时、上机技能、答辩情况及调试结果综合评定,从而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准备情况、理解程度及实践技能。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鼓励成立兴趣小组,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明确职责,利用实验室的开放,对自己的课题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实物模型,通过当场演示,讲解分析,教师注重过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分工、设计、演示情况和答辩情况综合打分,得出本门课程成绩。这种考核方式的优点是引导学生平时注重学习,有的放矢,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日常教学活动,上课互动性好,能有效地激发学生上课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2.5采用职业技术资格考试来代替传统考试[6]。

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劳动者具备某种职业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证明,与学历文凭不同,职业资格证书更多地反映了特定职业的实际工作标准和规范,以及劳动者从事这种职业所达到的实际能力水平。它是劳动者求职、任职、开业的资格凭证,是用人单位招聘、录用劳动者的主要依据,也是境外就业、对外劳务合作人员办理技能水平公证的有效证件。

职业技术资格证书涉及知识、技能、能力和素质等多个角度,并侧重于技能、能力和素质的提高。因此,在利用其取代传统考试的同时,需对照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从认知、操作技能与能力和职业素质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考察其可行性,并将其作为选择和确定结业考试内容的依据。目前,可参照“数控中级工”、“维修电工”等工种中的一类或多类项目进行考虑,学生通过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后申请课程免考的方式进行。

3.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思路

基于《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特点,结合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考核过程中,可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将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核向多种形式并重的方式转变,将理论考核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向转变,将组织方式由学校组织向社会认可的职业资格考试方式转变,具体思路如下:

3.1丰富考试考核形式,强化其合理性。

为了提高考试考核的公平性与合理性,考试考核的形式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方式[7]。考核过程中,合理引入平时成绩考核,将现有的一次性考试考核转变为多次考核,通过综合课堂表现成绩、随堂测验成绩、平时作业成绩、实习成绩等多方面的指标决定最终的综合考核成绩,在此基础上,确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合理分配考核指标权重,以期合理、公正地反映学生对于课程的学习效果。

3.2完善考核内容,强化考核过程管理。

为了使课程考核能够真实反映学生学校效果,课程组需在进一步分析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完善课程考核内容,形成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试题库,并结合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方向,及时更新完善考核内容,根据实际及时修正考试内容,提高考核内容更新效率。在平时考核环节,需进一步加强过程管理,完善平时考核方式方法,提高其可操作性。

3.3拓展考核组织方式,多渠道实现课程考核。

在考核组织方式上,突出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8],通过课程学习,在合理分析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确立适于课程考核要求的职业资格类别,建立与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试考核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全程考核的考试考核体系,实现课程的多方式考核,使学生在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同时,达到国家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从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与应用能力。

4.结语

本文在综合分析《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现有考核方式的特点,提出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的思路,然而课程考核改革是一个长期过程,要改变先前的考核模式,必须引导学生注重平时学习和技能训练,同时要求教师加强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这对教师、对学生都将是一种挑战。因此,要想切实做好《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务必制定好长期策略,注重积累,保障落实,只有这样,才能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董爱梅.《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08,41:11-12.

[2]朱国云.基于过程化考核的机电一体化实训教学实践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05:110-111.

[3]叶慧群.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34:145+147.

[4]刘延霞,宁玲玲,马广勇.《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09:111.

[5]袁健,朱龙英.基于CDIO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2010,02:18-20.

[6]朱敏红,闫红蕾.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时空,2012,06:24-25.

[7]肖海平.探究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考试考核方法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5,24:1.

第4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经管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Investigate

--For Example Changlo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bstract】In this paper, Huashang Colledg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operation with Changlong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s an example, focusing on the importanc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build a practice teaching base, analysis of the common problems building campus practice teaching base exists for these problems are discuss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independent professional practice of teaching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chool of bases.

【Key words】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actice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随着独立院校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入,学院更关注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而校企共建的实践教学基地是进行学生各种实习、实训活动,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因此如何建设好一批稳定、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是当前独立学院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广东财经大学华商学院与长隆集体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进行探索,并取得一些成效与体会。这些体会能力为独立院校校企共建实践教学基地提供参考。

1 建设经管类专业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的重要性

经管类各专业是应用性较强的专业,学生必须在实践能力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以适应社会要求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能将企业与学校培养经管类专业人才的标准结合起来,共同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提高就业质量,提高更广泛的就业机会。同时加强专业建设,培养“双师型”的教学队伍,促进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是实现校企共赢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国家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这些文件的出台,都反映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2 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存在共性的问题

2.1 教育观念比较陈旧

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高校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仍然存在。部分教师认为实践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附属,因而只注重课堂的理论,忽视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所以对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足够的认识和重视,缺乏对校外基地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2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缺乏规范性标准

目前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基地建设是基于企业与学校或个人的某种关系建立的,他们之间只是一种形式上的任务,而不是合作关系,一旦发生人员的变动,基地便难以继续,从而影响了基地的稳定性,独立学院尤其突出。基地建设只停留在表面上,这样基地建设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国家对高校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没有相关的建设标准,这也是导致了基地建设的不规范性。

2.3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费不足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经费的支持,由于经费不足,实践教学的效果和校企之间的合作稳定性都将受到影响。

2.4 实践教学基地管理不到位

主要有三种表现:其一,由于实践教学的时间进行集中,企业一次性接受的人数有限,加之专业扩招之快,学生人数之多,基地较分散等原因,使基地的建设与教学管理难以保证;其二,校企单方管理;其三,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运营中没有监督和管理机制。

3 经管类专业长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3.1 经管类专业教育需转变观念,重视实践教学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经管类专业的教育需转变观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首先,要合理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再次,教师们要积极参与实践教学的教研教改活动,通过改革,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和实践能力。随着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实施,教师对经管类专业教育观念有所改变,一个从传统教育模式向创新教育模式转变的热潮在各高校兴起。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势在必行。

3.2 实践教学基地的选择与建设

选择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标准为:一是,行业龙头企业,企业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完备,管理与安全保证制度健全;二是,专业对口,满足专业实践教学大纲的要求;三是,校企之间有良好的运行关系和校企互赢互利的共同点;四是,双方领导重视并愿意承担各自的责任与任务。

根据上述四项标准,华商学院将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群定为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广东长隆集团有限公司是我国旅游业大型化企业集团,是广东省旅游龙头企业集团,经营集主题公园、豪华酒店、商务会展、高档餐饮等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世界级大型综合旅游度假区,旗下拥有广州长隆与珠海长隆两大板块。该基地主要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方向培养的学生,进行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联合培养。

3.3 构建长隆基地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基地质量保障体系,使基地的建设与管理更加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组成:

3.3.1 组织保障

为确保基地建设与管理稳步发展,校企成立了三级管理机构,一级由双方单位的主管领导、分管领导组成实践教学基地指导委员会,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方案、规划、制度制定。二级由双方单位具体部门领导、主管人员等组成基地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施,实践教学工作指导、协调等工作。三级是实践教学指导小组,由各岗位的基层领导、指导教师、管理人员组成,主要负责实践教学全过程的监控与管理。

三级组织机构,责任明确,分工具体,相互协作,共建共管长隆实践教学基地。

3.3.2 制度保障

校企双方制定一整套适合基地的管理、安全制度责任及协议,规范基地建设和教学管理,明确三方的责、权、力,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以保证校方、企业、学生的共同利益。如《长隆实践教学基地管理办法》、《实习三方协议》、《学生管理手册》、《实习安全责任书》等。

3.3.3 过程监控

在每个实践教学活动中,校企双方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负责工作指导、协调、监管;双方指导教师负责全程管理监控;教学方面有计划、总结、质量分析;教学结束后双方对学生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实践成绩;同时评选优秀实习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及奖励。

3.3.4 评价保障

1)制定实践教学基地评估指导,每年评估一次;

2)企业对学校组织实践教学工作进行评价;

3)建立合理的评价考核保障机制,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基地更好的发展。

3.4 改革校外实践教学模式

(1)构建校企共管的三级组织机构,共同管理、监控基地的建设与教学过程管理;

(2)共同制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案,对经管类各专业选定长隆集团培养方向的学生开展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工作;

(3)旅游管理专业(酒店方向)的学生实行“3+0.5+0.5”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专业的全部学生第7学期集中到长隆酒店、横琴酒店进行专业实习、毕业实习,部分学生直至就业。

3.5 课程体系建设

根据长隆集团有限公司对经管类专业人才的要求及岗位工作任务对学生的要求,建立相应的“企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发3-5门“企学结合”的课程和课程标准。

3.6 校企共建指导教师队伍

长隆基地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是由校企双方共建,企方主要指派经验丰富的优秀骨干承担指导教师;校方指派青年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他们通过指导学生来了解企业经营、服务状况,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并且可以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身实践教学的能力,从而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

3.7 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基地建设经费

长隆基地建设与运行经费,采用学院实习经费计划拨一点,省、校级质量工程项目给一点,企业资助一点,学生自己出一点的办法筹集实习经费。基地经费严格管理,专款专用,保证基地建设与运行的顺利进行。

4 结束语

近年来,华商学院在与长隆集团校企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基地考核机制、师资培训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通过深入的探讨,以促进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孟祥宾,魏泽.论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2]艾训儒.新时期高校校外实习基地建设问题及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12(1).

[3]宋殿辉,孙广,季晓依.独立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认识和实践[J].物流科技,2009(2).

第5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阶梯式;科研素质;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具有独立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人才[1]。对大学生而言,创新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但知识并不能替代学生的创新能力[2]。实践性教学是高等学校本科人才培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探索构建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吉林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构建了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阶梯式的科研实践训练体系,并制定了相关实施办法和质量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主要科研素质训练实践环节构建

构建基本原则:课内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以科研引领和支撑,构建阶梯式的多级科研素质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主要环节包括课内环节和课外环节,课内环节主要包括课内实验、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等;课外环节主要包括专业调研、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训练项目、专业竞赛、参与老师科研项目等。

2.主要科研素质训练实践环节的内容

2.1主要课内实验

根据环境工程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强化主干课程课内实践的内容和训练项目数,增强基础专业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环境工程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原理、物理性污染控制、环境水文地质学基础、环境水文地球化学、水处理实验技术、固废废物处理与处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环境生物技术等实验。

2.2主要实习环节

主要实习环节包括认识实习、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1)一年级认识实习及实习基地认识实习的主要目的与任务在于:通过参观给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厂、卫生垃圾填埋场、污染场地、环境监测站和典型地形地貌等,了解和熟悉给水、污水处理工艺和大气污染控制工艺、构筑物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水土污染状况,为后续专业主干课程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了解城市环境污染调查、监测、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明确当前环境污染控制和综合治理基本策略和原则;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分析判断环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在环境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方面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2)二年级教学实习及实习基地教学实习的目的与任务在于:掌握城市水、土、气、固体废物、污染场地等环境污染的调查、监测、评价的基本工作方法和技术要领;掌握污染场地的基本调查方法,污染现状的评价,污染风险的预测方法;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分析判断环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对城市环境污染现状、污染场地的调查、评价等方面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3)三年级生产实习及实习基地生产实习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在于: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基础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掌握给水、排水、卫生垃圾填埋场、大气污染控制、污染场地控制与修复等处理工艺及构筑物设计方法,并绘制构筑物设计图纸;了解国家相关的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专业的有关技术规范和规定。培养设计计算、编写设计文件或设计论文、使用规范手册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学会广泛地搜集国内外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水平和状况;培养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技术的观点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4)毕业论文(设计)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归纳、运用和提高的关键环节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环境工程专业通过过程档案对毕业论文(设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主要环节包括动员与师生对接、选题与方案论证、实施、评审、答辩、成绩评定及归档总结等阶段。本专业对教师立题方面严格审查,对毕业论文(设计)质量评价实行指导教师、论文评阅教师双重把关,确定答辩资格。成立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集中开展评审、评优等工作,组织学生进行论文答辩。

2.3课外实践环节

环境工程专业2013版的培养方案中明确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除修满教学计划要求的学分外,必须取得8学分课外实践学分。课外实践学分可通过专业调研报告、大学生开放性实验、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CS-TD大赛及其他相关学科竞赛等获得。3.科研训练保障措施对于课外实践训练,主要质量保障措施包括:(1)科研素质训练项目学分计入培养计划课外科研素质训练项目经考核合格后,相应的学分列入培养计划,规定达到毕业基本要求学分,最低需要获得8学分,上不设限。(2)所有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向学生全面开放在正常工作日,教学、科研实验室全天候向本科生开放,学生在实验员老师的指导下实验,或者与相关研究生组成课题组共同在进行科研项目训练,同时也锻炼他们自己管理实验室的能力。(3)发挥指导教师与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教师应全面掌握学生取得学分情况和成绩,协助学生小组项目选题,指导督促项目申报和结题等相关工作。通过学生社团组织相关学科竞赛、专业实验技能大赛、各类专业调研大赛。学生社团成员通过科技学术实践项目训练和自我管理,有利于他们成长。

参考文献:

[1]阳浙江.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初探.人才资源开发.2008.03.6-8.

第6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矿行业;紧缺专业;对策

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颁布后,我国地矿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并不断扩大海外市场,导致对地矿类专业人才的强烈需求,使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业困难的地矿类专业成为紧缺专业。虽然各设置地矿类专业的高校招生规模不断适度扩大,但毕业生宽广的就业领域使供不应求的局面未能有效改变,尤其是适应国际地勘市场工作需要的高水平复合型地矿人才的稀缺,制约了地矿行业国际化发展进程。笔者结合多年的就业工作体会,认为可以采取以下对策解决紧缺专业人才引进问题。

一、加强招聘宣传

用人单位广泛深入的宣传会给在校大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大学生加深对单位的了解,从而吸引毕业生到地矿行业就业。宣传的方式多种多样,效果也有差异,多种方式共同应用效果更佳。

1.持续宣传。面对地矿类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只有持续广泛深入地宣传才能引起毕业生的密切关注。厅局级领导要高度重视招聘宣传工作,亲自带队到学校开展合作交流,这样容易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相关学院与部门的大力支持。宣传要深入到学院、班级甚至宿舍,只要有诚恳的招贤态度,总会吸引学生到单位就业。近年来,西部地矿行业的单位通过持续深入的宣传,已经吸引了我校数百名毕业生前往就业,有效缓解了地矿类人才紧缺的局面,毕业生积极面向西部和基层就业已成为学生的自觉选择和学校的就业特色。

2.校友宣传。毕业生对往届校友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他们往往尊重校友、信任校友。优秀校友来学校进行招聘宣传容易赢得同学们的信赖,师兄师姐的成长感受和发展历程容易使毕业生产生共鸣,能帮助毕业生树立在西部与基层建功立业的信心与决心,对毕业生工作后的成长和价值观的实现具有启发意义。在校园招聘宣传过程中,毕业生敢于向校友问一些对其他招聘人员不敢问或不便问的问题,会对未来的工作职场有较深入的了解。从招聘实际效果来看,凡是优秀校友来校宣传招聘的,效果普遍好于其他人员。

3.社会实践。毕业生对单位的了解越深入,签约后的稳定性越强。积极邀请或接受学校老师组织地矿类专业学生到单位开展社会实践,了解单位的工作状况和当地的生活条件与风土人情,可以增强学生对单位和地区的认同感。通过单位介绍、热情接待和参观考察,可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一部分参加过单位社会实践的毕业生会自愿到单位就业。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回校后要开展社会实践报告,畅谈他们的感受,也起到了在学生中宣传单位的作用。实践来看,凡是接待过学生社会实践的地矿单位都能接收到紧缺专业的毕业生。

二、实行联合培养

对于紧缺专业的人才最直接有效的引进方法就是采取定向招生培养、定向就业培养、订单式培养等联合培养模式,具体操作如下。

1.定向招生培养。它是地矿单位与高校首先签订定向招生协议,共同商定招生专业和人数,录取时学生与地矿单位和高校共同签订定向就业三方协议并享受优惠录取政策,学生到校后享受单位提供的奖学金的培养模式。如新疆地勘局等多个西部地勘单位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订了定向招生培养协议。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每年定向单位来校招聘时,学校组织用人单位与学生座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听取学生的心声,并让学生了解单位人才需求状况,同时对学生提出要求和希望。暑期学生到定向单位进行社会实践,了解单位的基本状况和工作情况,增强定向生的归属感。自2003年以来学校先后为地勘单位定向培养地矿类专业学生380多名。有效缓解了定向单位地矿专业人才紧缺的局面。

2.定向就业培养。它是学校鼓励学生面向西部基层地矿行业就业,与地矿单位签订毕业生定向就业协议,学生享受学校提供的优惠政策,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就业的培养模式。定向就业培养一般是学校主动为地矿行业培养专业人才采取的举措。如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自2003年10月开始实行“西部高水平人才培养计划”,学校先与地矿用人单位征求硕士研究生人才需求计划,然后统一协调各单位的分配名额,制定选拔方案。对志愿服务西部的优秀本科生,学校免试推荐其攻读统招公费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到定向单位就业,工作年限不少于5年。自实行“西部高水平人才计划”以来,已有200多人被选入,其中两批毕业生80多人已到陕西地矿局等单位报到工作。

3.提前选拔培养。它是用人单位直接到校从二、三年级统招统分学生中进行宣传并公开遴选自愿到用人单位就业的学生,提前预订急需的专业人才,经双方洽谈双向选择确认后,由学生与用人单位提前签订“就业协议书”,用人单位向签约学生提供奖学金或帮助缴纳全部学费,学生毕业后凭学校发放的报到证直接到单位报到的培养模式。根据双方协商,学生还可以在签约单位进行生产(毕业)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如目前已有甘肃地勘局、胜利油田等多家单位到我校提前“预定”学生。该方式还可以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4.订单合作培养。它是用人单位根据特色专业人才的需要和学校教育资源,到学校提前选拔低年级相关专业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然后订制突出某种能力的特色培养计划进行培养的模式。如当前我国许多地勘单位的勘查项目已经扩展到海外,但出现了语言交流障碍,懂专业技术的人才语言交流能力欠缺,而语言交流能力强的专业技术欠缺,不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用人单位可与学校共同为在学校选拔的地矿类专业人才制定语言(特别是小语种)学习培训方案,或选拔语言(特别是小语种)专业人才制定地矿类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一至二年的系统学习,培养成为复合型人才,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三、招聘国内外留学生

为适应地矿单位走向国际化市场的需要,解决急需的既懂专业知识又懂相应国家语言的复合型人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引进人才。

第7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ERP;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3―0136―04

一 引言

实践教学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关键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手段。用实践教学推动理论教学,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是高等院校培养学生的发展方向。管理学科属于应用性学科,要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人才,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实践教学普遍受到了高等学校管理类专业的重视,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相继开展,如实习、实训、模拟、课内实验、课外实践等环节,然而由于受到实践场所、实践内容、实践方式、师资力量以及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实践效果不明显,多数学生仍不能对企业的管理过程熟悉和了解,学生毕业后很难马上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实践和创新能力较差。为了培养和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重个性的管理类应用型人才,必须要加强管理类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展管理实践教学的理论研究,积极探索适应时代要求并符合管理类专业特点的实践教学模式和研究平台,这是拥有管理类专业的院校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于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已有较多的研究,如文献[1]-[4]探讨了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相应措施,文献[5]研究了模拟企业环境下的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但对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专门的研究确很少见。本文以此为出发点,通过系统分析与研究,提出一种基于ERP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企业实践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需求

相对于理论教学而言,实践教学由于其教学场所、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形式等方面的差异,使得其教学过程较难控制。管理类专业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主要是面向企业,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掌握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进而加深和促进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吸收和理解。由于管理类专业学生在入学前缺乏企业管理的实践经验,因此,深入了解企业并熟悉企业的各项业务及管理流程对于管理类专业学生来讲至关重要。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是指课程体系中与经营管理类课程相配套的实践环节,根据我们的调查,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主要经营管理实践环节为:

1 管理认识实习

管理认识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学习管理理论和方法之前开展的实践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熟悉和了解企业的管理现状和生产经营过程,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管理认识实习一般在2-3学期开设。

2 具体管理职能实践

具体管理职能实践包括营销管理、仓储管理、采购管理、运营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等实践环节,管理类各专业受专业需求、教学资源及条件的影响开设内容不尽相同,开设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课内实验、课外实践、调查、模拟、实习等方式。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企业管理的各项业务职能,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

3 管理综合实践

管理综合实践是在掌握各项管理职能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管理理论与方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生产管理实习、ERP实践、企业经营模拟对抗、毕业实习以及毕业论文等环节。综合实践环节的开设受到以上两项实践环节开设的影响。

上述实践环节虽然内容繁杂、形式多样,但其实践内容多是围绕企业进行,以企业为核心,着重训练学生了解和掌握企业业务流程,进而具备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应用技能。

三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

经营管理实践最重要的载体是企业,各项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围绕企业进行的,然而在现实情况下,由于受到资金、实践场所、教学资源、人力等方面的限制,使得实践教学活动不能顺利开展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下:

1 实践基地建设困难

实践基地是学生进行校外实习或实践活动的场所,管理类专业的实践教学基地一般应选择能满足实习要求的大中型企、事业单位。近年来,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得在校学生数量成倍增长,进而导致对实践基地的需求成倍增加。然而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以及企业担心接收实习生会影响自身的正常工作,增加用人成本,因此将接收实习生视作一种负担,这些因素导致学校很难联系到足够的实习单位以满足扩招后日益增多的学生实习要求,即使联系到实习单位,实习单位也很难满足实践教学的需求[3]。此外,由于企业管理部门的特殊性,往往容纳的管理专业实习学生数目极为有限,这也为实践基地建设带来困难。

2 实践内容很难深入

实践基地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实践教学活动的效果。经营管理实践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企业的各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由于担负企业重要的管理职能或保守企业机密等原因致使实习生无法深入完整地接触企业的运作过程,通常只是从事简单的工作,在专业知识的运用与专业技能的锻炼方面收获甚少,实习活动大多流于形式,远远达不到预定的实习要求[3]。

3 校外实践教学组织困难

校外实践教学由于其实践场所在校外,而且实践地点可能较为分散,这就需要有充足的教师对实践教学活动进行组织和指导。然而,由于受到师资人数的限制,学校很难做到这一点,这就使得大部分的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缺少监管或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其实践效果可想而知。

4 实践内容很难统一

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践基地,缺少相应的接收企业,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往往形式各异,实践内容之间衔接不够紧密,也很难统一,实践效果不好。

四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与ERP

由于上述问题的出现,使得经营管理实践很难开展或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我们认为,关键在于缺乏统一的、易于开展的实践平台。随着ERP系统的出现及广泛应用,使得解决上述问题成为可能。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的核心业务功能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ERP系统的核心功能包括销售管理、生产管理、采购管理、质量管理、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决策等方面,涵盖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体,完全可以满足学生对企业各项业务管理实践的需求。以ERP系统为核心,构筑数字化企业实践平台,开展各项管理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显著提高实践效果。

五 基于ERP的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

基于以上分析,结合我校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经验,我们提出“1+4”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以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1+4”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是指一个统一实践平台和四种实践教学方式。具体含义如下:

一个平台:是指ERP平台,即一套完整的企业ERP软件系统。这里所说的ERP软件系统一定是真正的软件系统,而非教学模拟的软件系统。由于ERP系统的功能差异较大,我们建议作为实践教学平台的ERP系统应选择功能完备、运行稳定的国内外大中型管理软件厂商的产品。

有了实践平台,还要有实际企业数据资料,这是极其重要的。对于企业数据资料,我们不建议使用ERP系统自带的演示数据,而是要收集、整理实际企业的资料数据。为了满足模拟实习的需求,除了ERP系统要求的资料数据外,我们还需要准备并制作关于企业基本情况、现有产品、组织机构、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多媒体资料数据,以供讲解和演示使用。

四种实践教学形式包括:模拟企业实习、经营管理实训、ERP综合设计、ERP沙盘模拟。

1 模拟企业实习

模拟企业是以现实的企业为原型,通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以ERP系统为基本数据平台,同时制作相应的视频讲解、系统演示等多媒体数据资料而形成的企业模型。模拟企业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模拟企业的实践使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经营管理过程,增强对企业的认识,以便为后续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模拟企业认识实习主要包括三大部分内容:一是企业基本情况的视频介绍,使学生了解企业的规模、组织机构、产品、市场、利润等方面的基本信息;二是各部门业务流程讲解,使学生了解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组织与操作过程,让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三是基于ERP的企业经营管理演示与体验,使学生初步认识ERP,了解现代化管理手段与管理方式在企业中的运用以及ERP系统的基本操作。上述内容中的一、二部分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第三部分内容应在实验室中进行,以便让学生有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模拟企业实习由于在校内开展,避免了传统的企业认识实习由于受各种原因影响而导致的实习不深入、不具体的缺陷,可以显著提高实习效果。

2 经营管理实训

经营管理实训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专门的或较为综合性的训练,一般是结合一门或几门理论课程来开展,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深入了解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业务流程,并能达到独立操作的能力和水平。经营管理实训的主要内容可包括:财务管理实训、供应链管理实训、生产管理实训、人力资源管理实训、客户关系管理实训等,实训的主要内容如表1所示。实践中也可以对上述内容进行进一步的综合后再开展实训教学,如财务管理实训和供应链管理实训可以综合为财务供应链实训等。实训方式以统一的企业ERP平台为基础,采取上机操作和模拟训练为主。管理类各专业可根据自身的培养要求有重点的进行选择实训内容。

3 ERP综合设计

ERP综合设计是在系统学习相关管理理论知识以及相应的企业经营管理实训之后开展的实践教学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ERP系统的实施能力。ERP综合设计的主要内容是根据给定的企业基本信息以及业务资料,以ERP系统为平台工具,由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完成给定企业ERP系统的数据初始化工作,并根据给定的业务资料,按角色分工不同,协作完成相应的业务,最后写出设计报告。

ERP综合设计是对学生所学经营管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一次综合提升和检验。为保证实践教学效果,本实践环节应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企业基本信息资料与业务资料的真实性与完整性,真实性主要是指所给的企业信息及业务资料应与实际企业相符,不脱离实际和任意简化;完整性主要是指所给的资料应涵盖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业务,这样可以保证实训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二是,实践中要注意人员分工,通过人员分工可以保证实际训练环节与企业实际工作相符,有助于锻炼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人员分工一般根据企业的岗位来进行设置,常见的分工方式为:总经理、财务主管、生产主管、采购主管、销售主管、库存主管、人力资源主管、信息主管等。

4 ERP沙盘模拟

ERP沙盘模拟是以沙盘为主要工具,利用实物沙盘直观、形象地展示企业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模拟企业的实际运行状况。通过不同企业之间的经营模拟对抗,让学生在市场分析、制定战略、组织生产、整体营销和财务结算等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运作的全过程,参悟科学的管理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同时也对企业资源的管理过程有一个实际的体验[6]。

通过上述四个环节的实践训练,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系统的熟悉和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具备较强的业务操作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进而发展成为满足企业需要的应用型管理人才。

六 结论

企业经营管理实践能力是管理类专业学生拥有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之一,也是学生将来就业所必备的岗位技能之一。本文通过分析,指出管理类专业经营管理实践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种“1+4”的经营管理实践教学模式,即以ERP系统为平台,采用模拟企业实习、经营管理实训、ERP综合设计、ERP沙盘模拟等实践教学形式,系统培养学生的经营管理实践能力。根据我们的实践经验,这种实践教学模式具有内容体系完善、教学方式灵活、教学易于开展等优点,能显著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郎群秀.经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举要[J].职业技术教育,2003,24(34):26-29.

[2] 曾小彬.试论经济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1):1-4.

[3] 黄祖平等.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平台[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59-61.

[4] 张余华.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9,20(6):89-92.

第8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石油工程专业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095-02

“地质类”课程所涉及的知识一方面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学好后续课程如油藏工程等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然而对于石油工程专业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缺乏对这一类课程的重视程度。在很多学生看来,“地质类”课程是地质专业学生学的课,与他们以后要从事的工作没有多大关系。也正是基于很多学生的这一想法,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的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越是这种情况,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紧迫性就越迫切。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效果探讨了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的方法。

一、“地质类”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地质类”课程是石油工程专业学生必修的一类专业基础课。该类课程目前我校设置了油田地质基础、石油测井、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这三门课程,从不同侧重点讲述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条件、油气藏特点与分布规律,油气层综合识别与评价,储层研究与评价方法,各类地质图件的编制,储量计算基本方法等。通过该类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油气地质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油田地质方面的正确思维方法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从事油田勘探开发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地质类”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重视程度不够。石油工程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石油天然气工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宽的知识面,能在石油工程领域内从事工程设计、科技开发、生产管理与施工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目前我校石油工程专业主要有两个培养方向:一个是钻井工程,另一个是油气田开发工程。很多石油工程专业学生认为他们毕业后所从事的主要工作是钻井与油气田开发方案设计、提高采收率以及油气田增产改造措施等工作,只有“三大”工程(钻井工程、采油工程和油藏工程)才是他们的主干课程,只要这些课程学好了就能够胜任以后的工作,觉得“地质类”课程仅仅是一类锦上添花的课程,没有多大意义。基于学生的这种认识,表现在:对该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平时上课没有几个人做笔记;总是希望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要超出课本内容且与最终考试有关;课后基本不复习或思考问题;考前突击死记硬背;上课基本上就是要个学分,以达到毕业要求。正是这一“错误”观念的存在导致学生从思想上对该类课程不够重视。

2.教师教学手段单一。“地质类”课程的传统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以“板书”为主,演示图表不规范,而且信息量有限,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易引起现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无法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现在在大量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许多教师把多媒体作为教科书的翻版,一页一页低着头顺着多媒体往下念,没有发挥多媒体这种教学手段的真正作用。可以说是只念不解,基本不考虑学生课堂气氛,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有的看书、有的玩手机、有的睡大觉,根本谈不上取得什么良好的教学效果。

3.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学生在校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工作以后的现场应用。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单一地强调如何将书本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大家,认为学生只要将书本知识掌握好了就可以满足以后学习或工作的要求,那就大错特错。现在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授课时只讲书本上的内容,很少将所讲授的基本知识和原理与油田生实践相结合,很少讲授学科前沿理论,导致学生没有兴趣学习该课程。造成教师好像很卖力、学生好像很无奈的困境,其实教育如果解决不了学生的尴尬,那就是教育的尴尬。

三、提高“地质类”课程教学效果方法

1.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学生坐在同一个教室里,读一样的书,听一样的课,同一个老师讲解,而学习成绩却有很大差别。究其原因是:是否用心听,是否与老师产生共鸣。

人类从不厌倦于对知识的了解与学习―只要这些知识能够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针对学生不够重视“地质类”课程的情况,我们首先要给学生介绍该门课程主要要讲授哪些基本原理与方法,能够解决什么问题,与后续相关课程的关系等,使学生明白该门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位置及在油田生产实践中的重要性,这样就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以“地质类”课程石油测井为例,首先应该从测井手段的提出、石油测井能够解决的主要问题以及与后续开发地质课程的关系入手,讲述石油测井在石油工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使学生能够清醒地认识到这门学科在他们将要从事的工作中所能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讲授过程中再配合油勘探开发实例,对比分析石油测井技术的应用与油田勘探开发效果的关系,必定能够唤起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热情和重视程度。油田地质基础、油气田开发地质学也需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教学。这几年笔者在课程第一节课绪论部分讲完后,总是花一点时间,用具体事例给学生讲:一个人如果没有良好的习惯,没有严谨的作风,没有过硬的本领,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计划,没有可行的措施,没有吃苦的精神,那么这个人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不会有突出的表现,甚至会被社会淘汰。从目前情况来看,这对提高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有一定的效果。

2.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多媒体教学是计算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表现,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把多媒体的使用像做大会报告那样的话,就失去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于:一方面是传递的信息量大,另一方面是演示的图表规范,节约了老师在课堂上绘制图表占用的时间。但是,如果把所有要讲的内容全部集成到多媒体里,学生就会产生视力疲劳感。在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况下,如果再辅以“粉笔+黑板”的传统手段,在黑板上将重要知识点予以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将两者有效地结合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必然会使课堂效果最优化。

3.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问题,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就像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不是单方面的问题。在大学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们有些教师仍然延续上个世纪大学精英化教育的思维,想象着学生应该怎么样,总是把他们平时的样子与觉得该怎么样去比较,这种思维是现代高等教育最大的障碍,如果这样我们就没有办法与学生建立联系。

教师上课,学生听不明白或不够重视,那么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在教学这个环节过程中,学生是上帝,上帝没有听懂,上帝没有错,我们的教师都是高职称、高学历,所讲述的知识与方法肯定也没有错,那么唯一错的就是内容层次安排、言辞清晰度及知识密度出现了问题,导致教师所讲授的知识没有被传递。究其原因,是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投入不够,没有把自己放在学生的角度来看待如何才能把该门课程学好;没有下工夫把该门课的知识结构与层次理清;没有下工夫思索针对现在个性化很强的学生如何优化教学方式。只有当学生从内心感受到了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学热情、教学技艺,这个感受就会被传递,学生就会热爱这个老师,爱学这门课,同时这种感受也会向淋雨一样浸透他们,在未来的人生中缓慢滋养。

诚然,现在大学教师压力比较大,不但要承担大量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许多科研任务,同时又要应对考核发表科技论文。但大学的主体是教学,这是绝对不能改变的事实,无论什么原因都不能成为消极教学的借口,况且教学、科研、并不矛盾,而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难点仅仅在于教师如何去很好地协调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4.加大课堂随机提问力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上不间断地提问无疑非常重要。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可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我们可以采取随机点名提问,要求学生当场回答;也可以提出问题留给学生思考,下一节课随机请多名学生回答,并对他们的回答进行逐一点评,对回答好的进行表扬,对差的进行鼓励。通过不断地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融会贯通,从而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自身多年教学经验证明,上课经常提问到的知识点,学生都掌握得非常好。

5.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来自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理论与实践的有力结合有助于强化教学效果。如果在课堂教学中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会使学生感觉到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取得不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会及时地把自己科研中遇到的与所讲课程内容相关的现场实例带入课程,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比如:在讲解油田地质基础课程油藏类型部分过程中,笔者在讲授完一种油藏类型的定义及书本典型案例之后,都会将自己熟悉的某油田实际的该类型油藏进行详细解剖,引导学生寻找书本理论定义与现场实际油藏特征的差异性。然后还会给出一组地层数据与油层数据,让学生利用软件绘制出该油藏的剖面图和平面图,并分析油藏特征,同时简单讲解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所采取的不同开发方式,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地质理论知识的重要性。

四、结论与认识

“地质类”课程作为石油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一方面是学生学好后续专业课的基础,另一方面这些知识也始终贯穿于油气勘探开发全过程。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师对教学热情的投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够强化教学效果,才能够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给他们传授的是找到自己生活之路所需要的才能与力量,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1]徐波.石油工业概论课程教学探索与续践[J].石油教育,2009,(1):79-81.

[2]聂翠平,李琪.石油工程专业双语教学的探索与认识[J].石油教育,2006,(4):89-90.

[3]王凤琴.“石油天然气地质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06,(4):109-111.

[4]庞军刚,吴少波.传统与多媒体方法在“沉积岩石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地质教育,2010,(3):78-80.

第9篇:地质类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校 艺术设计 教师现状 解决办法

截止到2011年2月全国共有1328所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艺术设计专业在校生约120万人,在校专业设计老师约5万人,年招生数29J5人,设计教育十年式的发展,高校只顾自身利润的得失,完全忽视学生的感受,不顾家长的期盼以及社会赋予的教育使命,不仅从招生上致使学生素质直线坠落,也导致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全面退化。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现状堪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责任心的下降,职业道德缺失

教师不专心上课,应付教学,得过且过,对学生放任不管不问,不关心院系专业的发展,只顾自己,以自我为主。上课留学生在课堂做作业,自己在外面溜达,以学生回寝室做作业或市场教研等理由而旷课,导致很多学生对教师有怨言甚至反映到校领导层面。除了上课很少主动抽出时间辅导学生,与学生沟通。甚至有些教师心胸狭窄,小肚鸡肠,搬弄是非,从道德上根本就不符合教师最基本的要求。

艺术教师在学校受教育过程中,由于艺术专业的特性养成了自由放松的状态,甚至部分教师有了松散不负责任的心态,在课堂上不认真教学,课后不充电仅凭学校学到的知识教学生,有的老师上几节课后就放学生自由活动,完全丢失了教师的责任心,甚至有的教师酒后打架斗殴,教师队伍素质整体退化。

二、专业实践能力过差

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许多教师只重视理论不注重实践,专业能力低下,也不会主动给自己“充电”,不思进取,凭着自己的老本昧着良心不断欺骗学生,只会一些虚空理论,自以为是,不懂装懂,从不做实际设计项目,甚至也不做虚拟设计、参加设计比赛,整天只说不做,严重背离了设计这一实践性的特性,使教师没有实践的经验和第一线的设计心得,甚至有教师最基本的设计草图都不会画,设计理论与实战实践的严重脱离,造成教师只会纸上谈兵,实践能力的低下导致难以将真正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三、教师队伍非专业化

非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也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学理论的教实设计、学绘画的教“视觉传达”,学机械制造的教“产品设计”、学文学的教“动画剧本”……。另外很多艺术系主任都不是艺术专业出身,故很难完全把握艺术教育规律,不在乎其对设计教育了解多少,结果胡乱指导专业发展,胡乱管理专业教师,成了名副其实的“学历暴发户”和“职称暴发户”。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下滑是由众多原因造成,归纳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育产业化的畸变

教育产业化其实就是逐利化,在缺失道德底线背景下的招生就是逐利的招生,“以钱为纲”,教育朝钱看。由于艺术设计类学费收费高且教学投资较低,不像理工科那样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导致很多高校为了增加学校经济收入,获得最大经济利润,肆无忌惮的扩招(比如西安美术学院)和建设新的设计专业。更令^可笑的是在全国一千多家综合大学中毫无例外地都设有艺术设计专业,即便是体育学院、农业大学、音乐学院、医学院、地质与财经大学也都纷纷开设艺术设计专业,唯恐搭不上这班赚钱的快车。全国设计类学生总数不断膨胀,学生素质不断退化,高考学生理科学不好学文科,文科学不好学表演学音乐学体育,形象不行、唱的不好、体质不好只好学美术,大部分学生学美术是抱着投机的心态。由于不喜爱这个专业导致学生不愿意学,学生素质不断下降,缺乏思考,创新,务实的精神,得过且过的状态,导致设计混混的滋生,致使教师教学积极性的下降,教学不尽心尽力,最终导致教与学的恶性循环。此外教师队伍整体上承受着扩招后数倍于十年前的授课压力、令自身几乎没有了喘息“充电”、从事科研与设计实践的时间与空间,无暇改进课程并跟进设计行业的发展,不能向学生传授新知识。

其次,教育管理体制的僵化

我们国家的教育一直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目前设计教育体系不是因为需要这些课程开设而是因为沿袭过去的习惯按照现有人员的能力而开设的,在现行教育体制的牵制下,高校设计教育与产业的发展基本脱节,高校设计教育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产业。设计教育不能随市场、产业的变化随机而变。导致高校教师没有实践设计机会。

1.缺乏实践经验

设计专业属于实用型专业如果教师缺乏实践,那么学生在社会上将难以胜任岗位,高校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直接进入学校,没有进行相应实践锻炼,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学校也没有相应的教师实践培训l机制,而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双师型资质,即教师+设计师,才能真正的教导学生,将实践设计经验传授给学生,笔者就遇到过一位老师设计一张A4大小的名片的事情。

―方面教师本身来源于学校,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还是侧重理论轻实践能力培养,在学校学习中就缺少实践能力的锻炼,加上从小受到教育思维定势的原因,很少人主动去公司,工作室,打工实践,这样就造成对设计实践能力的缺失。另―方面高校与市场需求的脱节,不能满足市场,反映滞后,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2.科研制度的导向偏离

设计类科研以论文的发表才作为科研成果,而不是设计作品或是专业水准大赛获奖作品,这就如同诗人的诗不算成果,而诗人的论文算成果那样荒谬。设计专业与其他文理科不同,因为设计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在市场经济下与产业紧密结合起来。而现行的科研制度只注重设计理论的研究忽视设计创造价值这一根本特性,严重误导了教师只重视没有实践而得来的“虚空理论”,轻视设计实践,使得教师实践与理论脱节,只会纸上谈兵,同时职称评定注重论文的发表,更加迫使教师一切向理论看齐。

科研考评要求更看重的数量、课题的多少,当然在理工科专业是必须的,因为这些专业最后的成果、最好的呈现方式就是论文与课题,但艺术类中不一定,油画专业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画了多少张优秀的作品或参加了什么展览,学设计的老师评判的好坏应该是他做了多少设计项目,参加了什么展,获了多少奖,这才是艺术专业教师的真正科研,而非写了多少论文。

科研考评机制对论文有核心论文的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但缺少获奖的科研积分奖励,尤其是国际大赛的奖励,现今中国设计师已经走向国际设计舞台,在众多国际顶级设计大赛屡获佳绩,这些奖项的评定考评制度的制定是必须的,从学校扩大声誉利益以及鼓励教师专业深度发展利益出发,这些获奖无疑是必须支持的,虽然比赛较多,比赛层次不一,但不能因为难以判定获奖层次而不鼓励教师参赛,这样只会使学校失去美誉传播机会和教师丧失设计研究的积极性,对专业发展严重不利。

3.缺少务实的人事制度

(1)过于重学历、职称轻能力

高校设计教师的引进多是高学历人才,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师理论水平相对高但实践能力差,尤其是年轻教师刚从学校读完硕士或博士生,随后直接进入学校教书,由于在学生时代接受的理论多实践少,且读研究生时更重视理论研究缺少下企业实践,这样的知识水平结构教书就造成了当下的恶性循环。

由于人事制度在引进人才时只看重学历和职称,所以造成教师队伍理论强于实践。不少院校的院长、系主任是由非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担任,只看其是否是教授、副教授,是否是高学历,但对专业不懂,造成专业难以发展的困境。

(2)奖惩不明

高校奖惩差距不大以及执行力弱对教师产生的负面消极的影响,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大锅饭局面使有能力的老师不愿意付出过多,没有能力的老师可以整天混日子,成为与混混学生相对应的混混教师,甚至有学生投诉频繁的教师因有编制而学校也只好口头警告,而不是像企业那样给予果断解聘。

对高校设计专业教师的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点解决:

一、回归精英化教育

从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大众化、规模化回归到教育精英化、优质化,将重理论教育逐步转为以实践为导向的项目教学上,让同学们真正掌握技术与艺术,严肃校风校纪,杜绝教学的随意性,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作风,减轻教师授课负担,留给教师充足时间去“充电”,去从事设计实践跟进设计行业发展,优化课程,减少招生量,进行符合专业特性的小班制教学,实行真实的师徒制教学,这样才能大大提升教学质量。

二、科研导向,鼓励实践

针对设计专业的实践性这一特点,承认实践设计作品和专业水准设计大赛获奖作品为科研绩分,从科研上承认艺术设计作品,鼓励教师进行艺术设计创作,通过制定科研积分,将艺术设计作品获奖、参展、发表列入科研积分考核办法并制定对应的积分及说明,由于艺术类专业特殊性应考虑到教育部、文化部主办的艺术类的美术类比赛非常少,比如全国美展5年一次,这样还应考虑其他同性质部门比赛予以承认,对国际性大赛、国际出版物的作品发表给予承认,这样才能从实际客观给予艺术设计教师发展以鼓励,回归到艺术设计专业的本质上来,当然由于艺术认定的专业性与复杂性,高校应根据艺术设计发展规律,进行积分的调整与修改,在承认设计作品大赛的基础上,适当减少论文数量的要求,从而鼓励教师多实践多设计多参加比赛,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任人为贤,优胜劣汰

防止安插人情教师,杜绝人情教师进入,以德和才引进优秀人才,根据专业选择对口的教师,任命专业对口教师担任领导职务,不唯学历,招聘有责任心有才能的教师,不拘―格降人才,注重教师的实践设计能力,任命专业优秀有责任心的教师担任院系领导,拨正专业教学思路。

制定惩罚分明的制度,鼓励教师做好本质工作的基础上努力为专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精力,对消极怠工、混日子的教师给予严惩,情节严重者给予开除,只有这样良好的竞争机制,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专业的良性发展。

四打造教师学习环境

设计院校一定要给教师充电的机会,为教师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环境和条件,给教师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安排教师用一学期的时间去企业实践锻炼,组织大家观看相关展览,到企业与优秀企业家、设计师进行深度交流,让他们在工作中学习设计一线实践知识并将理论与实践真正的结合起来,并且能够通过不断地学习来补充教学工作带来的知识透支,这样才能传授给学生真正的实践知识和新鲜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