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会教育范文

社会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会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会教育

第1篇:社会教育范文

英语的学习不能被当作一门孤立的学科,而应该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并且应该始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对幼儿的社会教育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的。英语教育可以与社会教育活动灵活地融合渗透。

关键词:

英语教育;社会教育;融合

当前,在我国,幼儿英语教育日益受到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重视。幼儿接受英语教育,是基于对幼儿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和活动的意识的培养,以及语言交流能力的培树,通过对英语这门语言的学习,是幼儿们能够感悟、尊重、理解多元文化的存在,为今后正规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幼儿的教育活动分为语言、健康、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这些领域的教育活动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虽然这些领域的教育活动不是以语言学习为主,但都离不开语言这个表达工具。英语教育分属于语言领域,英语的学习不能被当作一门孤立的学科,而应该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并且应该始终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对于幼儿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教师要重视英语的交际和工具的属性。幼儿英语教育活动应该在融合其他学科的同时,扩展幼儿的词汇范围,使幼儿对英语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使英语成为幼儿学习的对象,逐渐让英语成为幼儿学习和交流的工具。对幼儿的社会教育要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以及家庭生活的。英语教育可以与社会教育活动灵活地融合渗透。例如,幼儿对各种节日会非常感兴趣,可以引导幼儿用英语表达自己对节日的认识以及喜好。也可以充分利用真实的场景来帮助幼儿掌握英语的表达。以下为一个英语教育与社会教育相融合的案例:

一、活动名称

Whereistheschool?

二、活动班级

大班

三、活动目标

(1)学习短语turnleft,turnright,掌握句型“Whereis…”;(2)在交通模拟中作出正确的反应;(3)体验当小小驾驶员的乐趣,在游戏中学习英文表达。

四、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各种交通工具模型;(3)交通标志牌。

五、活动过程

Step1Asusualonestudenttellachildren’sstory.Step2Letthestudentswatchavideoaboutaboytellingdi-rectionstotwopersons.Afterwatchingaskstudentswhathap-penedtoNick.Teacher:Haveyouevergotlost?Andwhatwillyoudo?Student:Iwillcallmymotherorasksomebodyfordirec-tion.Step3Revision:Reviewtheexpressionsaboutaskingdi-rections.Useatapestrytohaveapractice.T:Lookatthetapestryandwhocantellsomeexpressionsaboutaskingway?Presentation:Givetheprocedureofgivingdirections.Firstteachthemhowtogivedirections.Usetheanimationformtoteach.Nextteachthemhowtodescribetheposition.Letthestudentswatchthepositionofadogandahousetolearntheprepositions.Training:a)ViewingexercisesLetthestudentswatchaeasymapandlearnsomevocabula-ry.b)ListeningexercisesListentothetapeandfillintheblanksbyusingpreposi-tions.c)OralpracticePointaplaceinthetapestryandletthestudentsgivethedifferentexpressions.TeachthedialogueinEnglishchantd)GamePlayagame.Givesomeplacepicturestostudentsandaskonestudenttoaskandtheotherstudenttoanswer.e)GroupWorkShowthemfourscenesaboutaskingdirections.Givethemsomeminutestoprepareandthenletthemshowtheirperform-anceinfrontoftheclass.f)ProfessionalbehaviororientationtrainingLetthestudentsthinkabouthowtoteachchildrenaboutthetopic.Thenletthemshowtheperformance.Step4Summary:Useflowchartstosummarizetheproce-dureofaskingandgivingdirections.

六、活动延伸

(1)家园共育:幼儿在生活中会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句子“Whereis…?”。(2)在模拟场地让幼儿灵活地边玩边运用所学单词、短语、句型。

参考文献:

[1]周晓敏.我国幼儿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考试周刊,2015(76):189.

[2]宋占美.阮婷、宋占美———学前双语课程整合模式的构建与探索———基于中儿园双语教育课程模式的比较[J].社会科学家,2014(3).

[3]杨桂青.英语教育与生活融合的实践与探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07(2).

第2篇:社会教育范文

日本的社会教育,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1603年)。当时的“石门心学”和“报德教”的结社活动实际上就是社会教育[1]。但作为与学校教育相对应的社会教育,则产生于明治维新(1868年)以后。根据二战前后日本社会教育性质的不同,把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划分为二战前的奠基阶段和二战后的重振阶段。 

(一)奠基阶段:二战前的日本社会教育研究(1868年—1945年) 

在1937年二战全面爆发之前,即1868年到1936年,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活动不断活跃,处于研究的形成、发展阶段,为二战后日本的社会教育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社会教育著作成果的出现。据表1,二战前社会教育著作数366部,占总著作数的15.94%;论文较少,且多以著作形式出现。日本最早的两部社会教育著作——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1892年)和佐藤善治郎的《最近社会教育法》(1899年)就出现在这一时期。其中,山名次郎的《社会教育论》是日本教育史上第1本有关社会教育的单行本[2]。此外,还有相原熊太郎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12年)、丸山良二的《日本社会教育的研究》(1921年)、乘杉嘉寿的《社会教育的研究》(1923年)、川本宇之介的《社会教育的体系及设施经营》(1931年)、春山作树的《社会教育学概论》(1932年)、吉田熊次的《社会教育》(1934年)、小尾范治的《社会教育概论》(1936年)等。社会教育方面的论文有:下村寿一的《关于教化总动员》(1929年)和西谷谦堂的《裴斯泰洛奇的社会哲学思想和社会教育思想》(1930年)等。 

(2)社会教育杂志的发行。二战前发行的社会教育杂志约46种,占总杂志数的42.2﹪(如表1所示)。而且,二战前日本的社会教育杂志主要由各都道府县市教育机构、各类大学、各种团体等发行。如明六社机关杂志《明六杂志》(1874年)、东京修身学社机关刊物《修身学社丛话》(1876年)、日本国教大道社创办《日本国教大道丛志》(1888年)、政教社发行机关杂志《日本及日本人》(1888年)、神道学会发行《随在天神》(1890年)、躬行会创刊《躬行丛志》(1902年)、中央报德会发行《斯民》(1908年)、社会教育研究会发行《社会与教化》(1921年)等。足见,二战前社会教育杂志丰富,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教育研究的突出方面。 

资料来源:利用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藏书检索·申请系统(NDL-OPAC)及国土信息学研究所NII的信息检索系统CiNii,以“社会教育”为主题词,分别对日本社会教育著作和论文进行了统计。 

(3)社会教育相关法规的颁布。1899年,日本颁布了最初的社会教育法,即《图书馆令》,这是日本首次以独立法令形式确立社会教育设施[3]。1911年,文部省设立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颁布《通俗教育调查委员会》官制,开展有关社会教育的调查,这标志着日本社会教育行政的真正开始。1921年,文部省把通俗教育改为社会教育,新设第4科,成为独立的科,这是社会教育在制度上的一大进步。1924年,文部省正式把以往掌管通俗教育的第4科改称为社会教育科,负责图书馆与博物馆、青少年团体与妇女会、成人教育、特殊教育、民众娱乐的改善、通俗图书的认定及其他有关社会教育的事务[4]。 

(4)社会教育研究内容的多样。这一时期,日本社会教育研究者不仅对社会教育的概念、目的、主题、对象、方法、内容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而且对实业补习教育、公民教育、成人教育、壮丁教育、青少年团体、青年训练所等社会教育实践层面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如樱井吉松的《公民教育论》(1893年)、上村安太郎等的《实业补习教育论》(1894年)、宝文馆编的《入营准备自学书:壮丁教育》(1907年)、文部省普通学务局编的《少年团体的概况》(1922年)、鹿儿岛登左的《新公民教育的研究》(1923年)、杉村勇次郎的《青年训练所教练指导要领》(1931年)等。 

(5)社会教育专职人员的设置。这一时期,日本政府设置专门负责社会教育事务的专职人员,为社会教育及其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人员保障。1920年,文部省特设社会教育专职官,并要求各地方官厅的学务科内专设负责社会教育的主任官,称为社会教育主事。1921年,各府县为响应文部省通牒,纷纷设置社会教育主事。 

第3篇:社会教育范文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社会教育实习;问题

一、前言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它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促进其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为核心目标,引导幼儿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完整而幸福的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幼儿发展指南》对社会教育的地位、目标与内容以及实施给出了明确的规定和具体的教育建议。然而,相比于健康、语言、科学、艺术四个领域而言,社会领域教育的实践依然被认为是最为复杂,最为繁难的。[1]目前关于幼儿园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入职后的幼儿园老师,学校二年级的中期实习,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环节,为三年级的顶岗实习和未来入职提前做好准备。[2]对这一阶段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意义。

二、社会教育实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社会教育必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幼儿园社会教育与许多相关学科,相关知识有密切联系,主要涉及社会学、伦理学、地理学、经济学、文化学、心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所以,除了掌握适合领域的学科特点和基本知识之外,它还要求教师要具备宽广的通识性知识。在新制定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试行)中,在职业道德与基本素养方面,同样规定了幼儿教师要了解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一般知识以及具有较好的文化修养。[3]可以说,具备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常识,是一名幼儿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然而,实践中却发现,学生的社会常识性知识比较欠缺。比如一节社会课《各地名胜》上,当问孩子们假期里父母带自己去了哪些风景名胜区的时候,有孩子回答说去了自己家附近的小公园,也有的孩子回答游乐场等等,这是因为孩子不清楚风景名胜的概念,需要实习生进行很好的语言转换才可以。

(二)社会领域与相关课程领域相混淆

幼儿园五大领域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能力的发展,然而社会领域作为一个独立的课程领域被提出,同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由于学生对社会领域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等这些基本知识掌握的不够深入,导致实践中社会领域很容易与其他领域相混淆。从实习反馈中明显看出,学生普遍认为社会教育是一个很难把握的课,稍不注意就会上成其他领域的课,造成实践中社会领域教育活动的偏离。除此之外,部分学生将社会教育活动简单地理解为讲故事给孩子听。先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然后总结一下其中的道理。这些都反映了学生对社会领域的认识不清晰。

(三)对幼儿园社会教育内容的理解不全面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几乎涉及了幼儿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研究将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即自我意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和多元文化[4]。然而由于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的薄弱,导致学生对社会教育内容的认识很不完整。如有学生在实习笔记中写道“平时很少看指导老师给他们上社会课,所以在我的印象中,社会教育应该就是对他们一日常规的指导吧”;也有学生在实习日记中写道,社会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性格等等;对师幼互动以及同伴互动的意义缺少认识;对多元文化也仅仅理解为认识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等。这些都是对社会教育内容的片面认识。

(四)随机教育意识欠缺,家园沟通能力需要提升

研读学生的实习笔记和反思不难看出,部分学生已能通过随机教育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但只是纯粹出于偶然。对随机教育的理解比较肤浅,使用比较随意。在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方面,学生已经意识到家园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对家园沟通的技能技巧却显得非常欠缺。这些都严重地削弱了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效果。如何与家长沟通是一门学问,这是我们学生所欠缺的东西。

(五)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能力欠缺,社会教育活动形式单一

社会教育的方法分为一般方法和特殊方法。一般方法包括以语言引导为主的方法,以情境教学为主的方法和以直接直觉为主的方法。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社会教育活动上所用的方法基本是以讲解法、谈话法为主。而角色扮演、移情训练、行为练习等方法学生极少使用。由于学生缺乏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育方法以及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知不到位,社会课很容易就变成了讲某个道理的讲故事活动。学生在社会教育教学中教学方式方法的单一,进而导致社会活动的枯燥无味,幼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

(六)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具有初步的社会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能力是幼儿园社会技能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然而由于学生知识和技能经验的欠缺,导致学生在设计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另外在教学实施中,缺少灵活机智的应变能力。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很多学生没有分清楚重难点,盲目以为社会认知才是活动的重点,而没有意识到良好行为能力的养成和幼儿情感的激发;在活动实施过程中,面对孩子的反应,老师缺少灵活应变的能力。

三、对高校社会教育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有针对性地巩固学生的幼儿园社会教育知识

1.透彻理解和掌握幼儿园社会教育目标

学前儿童社会领域教育目标的制定,是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开展的起点和归宿。[4]只有明确。而适宜的目标,才有可能选择恰当的内容和方法。实践中学生对不同领域之间相互混淆、将认知目标作为活动的重点,而忽视社会情感的激发以及社会行为技能的养成,这些正是源于对社会教育目标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中,应通过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关于社会领域教育目标、《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幼儿在人际交往与社会适应方面的学习和发展目标进行重点解读;通过列举实例、课堂练习的方式把社会领域与其他领域相区分,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社会教育与相关课程领域之间的关系;另外掌握不同年龄段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从而制定的适宜的目标。

2.立足于幼儿生活选择社会教育内容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源于儿童生活的教育,也是为了儿童生活的教育。“社会课要想把他上好,就必须贴近幼儿的生活,便于幼儿理解,在熟悉的程度上理解,进而产生社会情感。”这是其中一位实习生的实习反思。大量的社会教育活动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只有将社会教育的内容真正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才能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活动的进行才会更加顺利。当然,社会教育不是单纯对适应孩子的生活,而是对孩子生活的引领。这也需要老师能够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必要的删减、补充和修正。

3.提高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方法的能力

在一个社会教学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的选择和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活动质量的高低,因此有效使用多种社会教学活动方法显得尤为重要。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学习优质的社会教育活动设计,进行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练习,尤其是社会教育活动方法的选择和使用。学生采用分组的方式同课异构,模拟上课。活动要特别注意使用社会领域教学活动的特殊方法如行为练习法、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等,重点引导学生学生对活动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讨论分析;也可以通过优质课观摩等方式,学生从中学习活动更加有效地活动组织和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见习和实习实践课程,掌握和提升社会教育活动技能。

(二)丰富学生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

在社会常识方面,学生需要具备关于人与自我、他人、社会的基本常识以及具有幼儿园社会领域教育所必须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幼儿教师首先要具备自信、乐观、坚韧的性格和个性,另外,学生自身要不断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具有开阔的眼界和知识面。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通过家园合作、随机教育、领域渗透等多种途径来提高社会教育的效果。作为高校教师,应鼓励学生养成反省的习惯,意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上选修课、听讲座;博览群书,加强经典阅读;积极投身各种实践活动等方式和途径来丰富自身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阅历。

(三)高校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社会性发展水平

社会教育是一门身教重于言传的课程。对教师自身的社会性发展也有一定的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社会领域的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成人应注重自己言行的榜样作用,避免简单生硬的说教。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因此教师要格外严格要求自己,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用真善美来影响和熏陶幼儿。作为高校教师,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寻求自身和学生社会性水平的共同发展。

(四)引进一线的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

邀请幼儿园社会教育名师来高校授课,或者采用开设讲座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就幼儿园社会教育实践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如何有效使用社会领域教育教学方法等问题,通过呈现幼儿园真实的案例,现场教学等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学生通过教学观摩,案例评析等方式进行讨论思考,从而掌握社会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的技能技巧。另外,高校的教师要积极和幼儿园合作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机会,到幼儿园进行听评课的指导,与幼儿园指导教师就社会活动展开交流;积极参加幼儿园公开课、研讨会、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比赛等,积极参加社会教育活动实践,和幼儿园形成良好的合作沟通机制,真正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参考文献:

[1]刘晶波.不知不觉的偏离,关于当前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困境的解析[J].幼儿教育,2013,(10).

[2]秦东方,王方,杨永刚,钱结海.创新教师教育专业“一见二实三顶岗”见实习模式的理论与实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

[3]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育部考试中心[J].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及大纲(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第4篇:社会教育范文

一直以来,我们主要致力于学校教育的研究,社会教育则变成了学校教育的辅助品,仿佛教育的全部含义就是学校教育,而无其他。但不管是从教育的属性、教育的形态以及教育的本义来看,教育都不应该只局限于学校教育。

1.从教育的属性来看,社会性教育与生俱来的属性,是教育最根本的属性

自有了人类社会便产生了教育,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实践活动。这个教育是在社会生产和社会实践中进行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教育的属性日益增多,如生产性、阶级性、历史性等。

2.从教育的形态来看,教育的最初形态就是言传身教式的社会教育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语言的出现等等才有了所谓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形式。

3.从教育的本义来说,教育的原初含义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有意识的思想、知识、技能的传授以及人的培养的社会活动

所以对于教育,应该以一种完整的方式表述:“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教育的形态绝对不应只包含学校教育。那么,为何对社会教育的探索却如此缺乏呢?尽管从我国几乎所有的教育学刊物、著作、辞典,都可以查阅到有关教育的概念、教育的广狭义之分。按照教育的广义概念看,教育应该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等各种形式。依照这样的科学界定,我们至少应该有两套教育学理论体系,一是社会教育体系,二是学校教育体系。但是却几乎所有的与教育有关的法律、理论等都集中在了学校教育,甚至是青少年学校教育之上。我认为,对此方面的探究的缺失主要来自于几个方面:(1)对于教育概念的理解狭隘;(2)对于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不足,造成研究方法的缺乏;(3)社会教育的成果往往需要较长时间看到,这不像学校教育的教育成果显而易见。

二、相较于更有局限性的学校教育来说,社会教育有着诸多优势

1.社会教育具有多样性

社会教育是以社会全体成员作为对象,这就是说只要是对社会全体成员施以影响的各种活动的主体,都可以看作社会教育实施的主体。政府、团体或私人(主要是通过他们所设立的文化教育机构来进行)等都是社会教育的主体。

2.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

社会教育的对象就是社会的每一个具体的成员。社会教育对象已日益普遍,社会教育的服务对象已远远超出青少年的范畴,而扩展到了全社会。社会教育的宗旨就在于发展全民教育及终身教育。社会教育对各个年龄阶段,各行各业人员都有重要意义。社会教育的这个特征说明社会教育在现代社会里其意义愈加重要。

3.教育内容丰富,具良好的开放性

社会教育把教育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休闲娱乐等联系起来,没有年龄、空间、时间的限制。这使得社会教育的内容纷繁复杂,同时也容易导致社会教育的不确定性。

4.教育形式具多样性

很少受阶级、地位、年龄资历限制,能很好地体现教育的民主性。在以往社会教育的开展中,影院、博物馆、图书馆、公园等都是可以进行社会教育的场所,开展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培训班式、讲座式、函授式、媒体传播式(如广播、电视、报纸、杂志、影院等)、展馆式(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等)、自学式等。网络社会教育将成为社会教育发展的新趋向。

5.教育方式具补偿性

社会教育不仅面向在校接受教育的人,同时还面向广大社会劳动者,而且更能满足人们对终身学习,终身受教育的需要,让普通大众享受到自主学习的权利。

尽管社会教育的风气现在越来越浓,各种社会教育机构也如雨后春笋般萌生,这种趋势整体是好的,但是却因为相关法律法规、理论基础的缺失,而出现了一些令人不乐观的趋势。

三、针对社会教育力量薄弱采取的措施

1.搞好有关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

可以向一直坚持重视社会教育的日本借鉴相关经验,让社会教育有规律可循、有方向可走、有方法可参考。

2.建立相关法律

这一方面可以充分保障普通民众享受自主学习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是对社会教育机构的规范。

3.重视教育的过程,切忌只是关注短期的教育收益与结果

淡化这种对于技能证书、等级证书的观念。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过于功利的看法只能破坏社会教育的功能。

4.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通过学校教育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模拟社会实践,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学习无处不在的观念。

最后希望我们的教育能够越来越开放,能够接受越来越多的方式方法,能够容纳越来越多的人群,让我们的社会真正变成一个学习型社会,让我们的教育不再只是着重培养会学习、会考试的学生,而是培养一个健全的人。

第5篇:社会教育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社会教育;青少年家长;职业类型

中图分类号:G7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6)03-0211-05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青少年实施必要的社会教育,是完善青少年人格、培养勇于担当品质的重要手段。大部分青少年还处于求学阶段,他们处于家长的严格管束之下,其活动也还受制于家长,因此,青少年家长在青少年社会教育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青少年家长不仅在家庭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还承担着青少年社会教育的职责,这部分职责不属于家庭教育而是社会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从家长的视角对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进行探讨,可以为解决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一、社会教育、青少年社会教育意涵

“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下位概念。社会教育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由于“社会”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广义的社会教育是指教育对象所受到的一切教育的总和,现在所说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被囊括其中,“社会教育”几乎等同于“教育”。对于这一点,学界的观点基本一致。就此而论,“社会教育”一词虽发轫于近代,但社会教育本身则早已伴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古代的“教化”便是一种重要方式。对狭义上的社会教育的界定,由于视角不同,对其的理解也不完全一致。王雷从社会教育的功能角度,将社会教育概括为:“国家和社会公共团体在学制系统以外,为了提高国民的素质,利用一切文化教育设施,对全体国民所进行的一种教育”[1],这一概念虽指出了社会教育的功能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但对实施社会教育的主体界定却比较狭窄。与此相对应,侯怀银和张宏波将私人教育机构也作为社会教育的主体之一,认为:“社会教育是指由政府、公共团体或私人所设立的社会文化教育机构对社会全体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独立的教育活动”[2]。但此概念对社会教育的界定过于宽泛,实与广义的社会教育无异,也就无法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区分。佘双好在追溯国内外社会教育发展的基础上,从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相比较的角度,认为:“社会教育是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相对应的,区别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促进个体社会性发展的教育活动的总和”[3]。这一概念指出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不同,却没有对社会教育的主体进行明确,因此也不尽完善。在借鉴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为:社会教育是不同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是为了促进社会成员的社会性发展和社会进步,由政府、公共团体、社区、私营社会文化教育机构等机构对全体社会成员所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系统性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一概念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社会教育是一种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完全不同的教育形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个体的社会性发展;社会教育的主体是多元的,可以是政府、公共团体、社区,也可以是私营教育机构;社会教育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社会教育可以采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生活的等多种方式。对“社会教育”之内涵进行明确之后,进而我们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是指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外的、根据青少年的个性特点所进行的一切社会教育活动的总和,即教育性社会经验的总和[4],包括青少年人际关系、交往技能、自尊与尊人、自我认知、健康护理等多方面知识与技能。那些在学校教育之外进行的、以提升青少年的学业成绩为目的的活动,如特长班、补习班等教育形式,实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少年社会教育。

二、研究设计

本文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2014年9—10月份对武汉市江岸区部分青少年家长进行的调查。调查采用多段抽样(MultistageSampling,即分段抽样或多级抽样)的方法,首先从参与暑期项目的13个街道中随机选出8个,再对所选街道的全部社区进行调查,按照不大于1∶5的原则,随机对参与项目的青少年的家长发放问卷,每个街道发放的问卷在50-100份之间。调查共发放问卷650份,回收问卷545份,36份无效问卷被剔除后剩余有效问卷509份。就有效样本来看,性别方面,男性219人(43.0%)、女性291人(57.0%);年龄方面(均为30岁及以上),30-39岁287人(56.4%)、40-49岁163人(32.0%)、50-59岁47人(9.2%)、60岁及以上12人(2.4%);职业方面,公务员26人(5.1%)、事业单位人员55人(10.8%)、国有企业人员70人(13.8%)、私营企业人员136人(26.7%)、社会团体人员68人(13.3%)、农民11人(2.2%)、军人34人(6.7%)、离退休人员29人(5.7%)、其他人员80人(15.7%)。总体而言,本次调查的男女比例接近1∶1,年龄范围以30-49岁为主(合计88.4%),涵盖不同的职业类型,样本特征较为合理。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问卷中的数据输入SPSS18.0软件,并运用交叉分析法,探讨与青少年社会教育相关的一些问题是否受家长的性别、年龄、职业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三、统计结果分析

(一)家长最关心青少年的事项分析

通过对家长关注青少年事项的考量,可以推知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成长的整体态度。当问及“您最关心孩子的哪一方面”时,47.3%的家长选择了“心理健康”,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对学习成绩的关心程度(23.8%),还有22.2%的家长最关心孩子的“身体素质”(见表1)。几年前,有学者曾对武汉市的46所中学和10个社区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43.5%的家长整天围着孩子的分数转[5],这种状况在这里并没有得到验证。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明,家长的观念已有所转变,逐步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这一转变相印证,当问及“您最愿意让孩子参加的校外活动”时,近半数(48.9%)的家长选择了“综合素质拓展训练”,其次20.4%的选择了“郊游参观”,与课业学习直接相关的“特长培训”位于第三位(15.9%),最后是“各种比赛活动”(14.8%)。这进一步说明,现在的青少年家长不再仅仅关注青少年的学业成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获得综合素质的提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类型的家长对青少年的期望是否不同呢?我们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分别与“最关心孩子的方面”进行了交叉分析,所得的p值分别为0.129、0.447和0.266,均大于0.05,也即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对青少年的期望的影响并不显著(限于篇幅,不在此报告交叉表的详细结果),说明青少年家长思想的转变不是个案,而是一种普遍现象。

(二)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分析

社会教育是教育系统(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与人生观有重要意义[6]。当问及社会教育对青少年的影响时,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49.1%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一样重要,31.0%的家长认为有一点儿影响,只有1.0%的家长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无关紧要。这说明被调查者对社会教育重要性的认知度还是比较高的。对社会教育的“重视”仅仅代表一种观念上的行为,思想只有与实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社会教育的作用。当问及在自己的孩子受教育过程中,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这三方面的结合情况时,59.3%的家长认为是“学校教育占主导,适当融合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12.4%的家长选择了“学校教育为主,家庭教育次之,没什么社会教育”,更有6.3%的家长认为这三者“基本没有结合”,认为将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仅有21.4%,还有0.6%的家长选择了“其他”。可见,尽管大多被调查者都认为社会教育对青少年成长非常重要,但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方面,却又缺乏应有的重视。是否不同的家庭将这三种教育结合的程度不一样呢?和前面分析“最关心青少年的方面”时的思路相同,我们也将年龄、性别和职业类型等三个变量分别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程度进行了交叉分析。由于性别和三种教育的结合状态不相关(p=0.059>0.05),本文只报告年龄、职业类别和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三者结合程度的交叉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由表3可以看出,自三者“基本没有结合”直至“三者结合良好”这几种状态,30-39岁的青少年家长所占的份额都最大,但随着青少年家长年龄的增长,所占的比例有下降的趋势,换言之,青少年家长的年龄越大,则青少年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度越低。以“三者结合良好”为例,30-39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这四个年龄段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1.6%、7.9%、1.2%和0.6%,下降趋势更为明显,50岁成为一条重要的分界线,50岁以下的家长和50岁以上的情况差距很大。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年龄越大的家长,其思想观念相对越落后或保守,最终造成了这种差异的产生。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在实际生活中,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年龄越大的家长,重视程度越低,这些家庭的青少年也更缺乏必要的社会教育。表4的p<0.01,说明所比较的变量之间的影响非常显著。由此进一步发现:适当融合社会教育及三种教育形式结合良好的青少年家长均为私营企业的员工,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私营企业工作压力较大,他们对孩子的期望值也就非常高,在教育孩子时也更加注意孩子的全面发展,以期让孩子以后不再从事这种辛劳的工作,实现“鲤鱼跳龙门”之梦。在三者结合良好的家长中(在“基本没什么结合”以及“学校教育占主导”两种状态中也是如此),农民家长所占的比例最低(仅为0.2%),在这几种职业类型中,农民的文化层次比较低,因此可以这样推测:文化程度高的青少年家长相对而言更加重视、也知道如何对自己孩子进行必要的社会教育。当然,农民家庭青少年的社会教育在这几类人群中相对较差,也可能有经济上的原因,即相对于其他人群,农民也没有太多的经济能力让自己的孩子获得社会教育方面的提高。但由于问卷中没有涉及经济问题的题目,这里只能猜测,其真实性还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验证。一个有趣的发现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孩子这三种教育基本没有结合的比例最高(1.7%),作为公务员的家长也不太重视青少年的社会教育,这和通常的观念并不相符,其中的原因还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厘清。

(三)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分析

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是公共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形势下,这种公共服务的提供方式是否能够多元化呢?如果多元化,是否会得到公众的认可与支持呢?当问到“青少年社会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下列几种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方式中,您认为最好的是什么”时,53.2%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采用政府购买的方式,由各种社会力量代政府提供,只有30.5%的被调查者认为须由政府直接提供,还有8.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以自己找机构(见表5)。这说明对被调查者而言,社会教育的供给方式是可以多元化的,政府完全可以不再是这种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这一点在后续的问题中得到了进一步证实。在问及对“无论是政府直接提供青少年社会教育,还是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只要能最终达到对青少年教育的效果即可,提供方式本身并不重要”的态度时,48.3%的被调查者表示赞成,23.8%的表示比较赞成,11.6%的表示非常赞成,这三者的比例之和(83.7%)远远高于对此持“非常不赞成”(2.9%)与“比较不赞成”(13.4%)态度这两者之和(16.3%)(见表6)。这一项的平均值为3.28,也可看出青少年家长比较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这进一步说明,在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提供的提供方式上,公众正逐渐摆脱对政府的依赖,公众注重的是服务的效果,而不是具体的提供方式。对于青少年家长赞同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主体多元化的原因,可以从另外一道题目中体现出来。当问及对“由具备一定条件的社会力量为青少年提供社会教育,与政府直接提供比较起来,专业性更强,效率也会更高”的态度时,6.3%的被调查者表示“非常赞成”,26.0%的表示“比较赞成”,48.7%的表示“赞成”,“非常不赞成”与“比较不赞成”之和不到两成(19.0%)(见表6)。可见,在此问题上,青少年家长的意见也是比较统一的,大都认为由社会力量提供会优于政府。

四、结论与讨论

首先,青少年家长处于“理性的无知”①状态:青少年家长对于社会教育的观念发生了变化,逐步认识到了社会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但在实际中却又不将社会教育置于应有的地位。从前面的分析可知,青少年家长所关心的已不再单纯是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成为新的关注点,也认识到社会教育对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的重要作用,但却又没有将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很好地结合,尽管也出现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少年家长的孩子社会教育与其他两种教育结合程度不同的状况,但整体而言,社会教育还处于附属于学校教育的尴尬境地。其次,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提供方式可以多元化。多数青少年家长认为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的提供,服务效果重于服务形式,故可不以政府为主导,只要社会组织的专业性较强,有相应的资质,口碑好,具有公益性①,那么政府可以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由社会组织代政府为青少年进行社会教育。这种由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方式,较政府直接提供会更有效率。针对上述问题,从现实的角度看,以下两个方面是要着重予以考虑的: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家长关于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的引导与支持。尽管现在的青少年家长对青少年社会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重视,但还大都停留在观念的层面,意识通过实践才能转化为生产力,才能真正有助于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改善。青少年家长“理性的无知”的原因应该与目前青少年面临巨大的学习、升学等的现实压力有关,因为我们国家在倡导素质教育很多年之后,“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很大[7]。政府还应该加大对青少年家长,特别是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低的青少年家长的引导力度,进行有关青少年社会教育重要性,如何加强青少年社会教育,如何实现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与和家庭教育良好结合,并采取必要的措施,提升这些家庭的青少年的社会教育状况,比如建立这些家庭青少年的数据库,让这些青少年和社会教育较好的青少年结成帮扶对子,定期为这些青少年组织有针对性的社会教育活动等。同时,各种媒体也应依据不同的历史主题就青少年社会教育问题对青少年家长进行不同的扶持与指导。另一方面,大力推进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工作。由于大多数青少年家长比较认可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供给主体的多元化,那么,购买社会教育服务就不仅是政府转变职能的一种方式,更是顺应民意的行为。为此,政府可以积极探索,大胆尝试,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社会教育活动。在购买青少年社会教育服务方面,一些地方已开始了尝试与探索,并形成了几个有代表性的项目[8],已经有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但有一点还应该明确,不论是政府直接提供还是委托社会力量提供,一定要由政府对具体的社会教育项目内容进行掌控,也即政府的掌舵人角色务必予以保障,以确保社会教育的本原属性不变,并保证所购买项目的持续性。

参考文献:

[1]王雷.关于社会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1-4.

[2]侯怀银,张宏波“.社会教育”解读[J].教育学报,2007,(4):3-8.

[3]佘双好.青少年社会教育的本质与内涵[J].中国青年研究,2007,(12):5-10.

[4]龚超.香港青少年社会教育理论探源及启示[J].青年探索,2010,(4):33-41.

[5]覃国慈,刘先和,冯桂林.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网络体系培育青少年健全人格——武汉市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调查报告[J].湖北社会科学,2011,(11):161-166,

[6]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社会教育与青少年全面发展[J].中国青年研究,2013,(3):5-9.

[7]直面青少年社会教育的困难与挑战[N].中国青年报,2013-01-09.

第6篇:社会教育范文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孩子是父母的、父母宁可自己受苦受累也要培养孩子成才”“孩子将来出头父母脸上有光”等观念是中国家长们关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写照。孩子的发展问题是大问题,在教育上,家长千方百计为孩子搭建平台,倾心尽力地扶持。在当前学校教育对于促进孩子全面发展的功能有所缺位的情况下,家长们纷纷送孩子参加各种各类社会教育培训。

1.家长安排孩子参加培训的主要动机

为了了解家长们安排孩子参加社会教育培训的主要动机所在,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由于部分家长动机的多样性,此项作了多选,由此总百分比超100%,具体见表1。上述选择表明:

(1)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更加迫切。表现在教育上,家长们已不再满足于学校教育的“有书读”,更希望孩子“读好书”,获得个性的充分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随着我国对素质教育的重视以及改革的不断深化,人们的教育观念和行为也相应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家长对于孩子发展的认识已越来越全面。特别是小学阶段,原先所代表的一种文化课“分数”观已渐行渐远,孩子综合素质的发展才是根本所在。

(3)社会教育培训具有开放性、兴趣性、自愿性、丰富性等特点,注重孩子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品质和综合素质的培养,能够较好地满足家长对于孩子快乐成长、全面发展的需求。

2.家长对于培训的更多要求

家长对于培训机构的诉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更加宽松的培训环境。家长们希望培训“不要像课堂那样严肃,多些轻松的环境”。为此,培训者不能为培训而培训,需要依据一定的教学规律,在教学方式、评价方式、教学进程以及物理环境等方面营造较为宽松的氛围,让孩子在一个舒畅的环境中更好地激发兴趣爱好,发展自己的潜能。二是培训收费更加合理。家长们认为“参加培训的费用太贵”,希望“最好在费用上有明确的说明,最好能便宜些”。鉴于主要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性质,家长们希望他们能告知各类培训项目具体的费用支出,以便有针对性的选择;同时希望最好能根据实际的培训支出需要,适当降低收费,以便能让更多的孩子选择更多的培训机会,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三是加强培训方与家长的交流。家长们希望“教师能多和家长沟通”。社会教育培训的发展时间较短,特别是一些私立的培训机构,更是“办办停停”循环不止。他们在办学过程中更多地认识到了家长的“功利心”和“虚荣心”,而很少深入了解家长真正的心理需求,从而鲜见与家长“走在一起”。为此,家长们希望培训者能创设一定的平台和途径,能多些与家长“一起探讨孩子发展”的机会。四是进一步提升培训效果。家长们希望“控制培训人数”、增加“培训时间”,适当“布置点作业”。培训机构需要从孩子真正得到发展的视角出发,合理制定培训计划,科学实施培训规程,更好地提升培训效果,满足家长及孩子的需求。

二、参与社会教育培训的孩子态度

孩子的天性是玩乐,“在玩中学”是其最愿意的学习方式,故而当前很多“欢快”的图书和学习软件都是以此为开发基础,深受孩子喜爱。但同时,孩子的发展不能随性而为,需要作一定的“规范”,从而实现自身的社会化。那么,作为社会教育培训的主体,孩子们在其中的“自我”状态到底如何,我们在调查的基础上予以分析。

1.孩子选择培训项目的自主性

当前参与社会教育培训的主要是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其身心发展远未成熟,因而生活、学习方面等安排更多地有赖家长的决定。所以,安排孩子参加什么类别的培训、报送几个项目等,除了家庭的经济因素外,主要在于家长的观念及目的。由此,孩子们作为参加培训的主体,是否完全失去了自,一切按家长意志办事了呢?我们对此进行了调查,从结果来看,孩子在报选社会教育培训项目时,主要是父母和自己商量后决定的,完全由他人安排培训项目的占22.31%,而完全由自己决定的比例不高。说明在选择参加相关培训项目时,孩子的自主性相对不高,家长的意愿居于主导地位。

2.孩子对于培训的喜好程度

参加社会教育培训毕竟是孩子自己,父母本初的愿望能否达成,最终在于孩子的“努力”。而根据孩子的发展特性,兴趣、喜好是其全身心投入到一项活动中的原发点,也是相关发展的起点。由此,希冀通过社会教育培训,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素质有所增进,为后续的学习和成长奠定更好的基础,首先需要孩子“爱”相关的培训项目。也就是说,孩子对于培训项目的喜好程度,关乎到孩子能否“认真”参与培训,从而有所收益。从统计结果看,绝大部分孩子对于自己参加的培训项目是喜欢的,其中非常喜欢的比例很高,而没有感觉的或者不喜欢的孩子不是很多。说明孩子们对于所选择的培训项目比较喜欢,在参与培训的过程中也比较快乐。

3.孩子对于培训效果的看法

从结果来看,大部分孩子认为通过培训,自己在相关方面的素质有比较大的发展,其中有明显提升的所占比例相对也比较高,而没有获得多少进步甚至起反作用的相对比较少。说明社会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基本上是不错的,得到了孩子们的认同,这也与家长关于培训效果的看法相吻合。选择结果表明:

(1)社会教育培训各类项目的实施效果基本满足了孩子发展的需求。培训组织者在项目设置、开展形式等方面基本做到了以孩子发展为本,追求孩子素质提升的效果,从实际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其寻求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须作为。

(2)社会教育培训中很大一部分是技艺型项目,孩子多为初学者,受训后的初期效应必然是比较明显的。

(3)孩子或者说家长对于参加培训后所能提升的程度要求相对不高,因而只要在培训项目上有一定的发展,心理就会得到满足。

(4)从孩子角度来说,参与培训主要在于开心快乐,同时有关兴趣和素质有所增进则更好,至于一定要体艺考级获得好成绩、思维训练拓展后提升学业成绩等不是关心的主要所在,因而对于培训的效果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三、社会教育培训的成效及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和启示

社会教育培训是学校教育的一种延伸、补充,两者同属素质教育范畴,同等重要。而从社会教育培训视角出发,对于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影响和启示。

1.在培训绩效方面,社会教育培训作用更大

学校教育在正常的教学安排之外,有时也额外为部分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评比进行辅导培训,地点一般在专用教室或教师办公室,时间一般是正常放学时间之后。我们对某校参与培训获奖后的学生,从培训项目数、培训时间量及培训绩效(学生获奖数)三个方面,就学校与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一学年内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观两者在培训上的作用大小,具体见下图。由图可知,在培训项目、培训时间和培训绩效上,社会教育培训都明显高于校内培训。究其原因,一是学校教育活动以“课堂”为主阵地,以系统的课程实施为主要方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渗透于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很少以专项教育培训活动来促进学生某方面的发展;二是由于学校很少将学生辅导列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学生在校内的辅导培训很多是出于教师个人的行为;三是学校教育时间有国家规定,而辅导培训一般只有在放学后开展,这使得专项培训时间难以保证,从而也影响了培训绩效。而社会教育培训由于时间充分,培训有针对性,对于孩子参加相关比赛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同时,社会教育培训项目丰富多彩,孩子们有更多的选择。

2.社会教育培训内容丰富,空间宽广,凸显实践操作,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我们对某社会教育培训机构的项目设置进行了统计,从内容来看,项目涉及学校文化课学习拓展、体艺素质提高、信息科技素养提升、社会活动能力培养等方面,基本涵盖了素质教育各领域;从形式来看,有文化辅导、技艺训练、社会实践等,形成了认知与技能、动脑与动手、静与动的学习形式体系,凸显了实践操作性;从场所来看,以室内培训为主,若干项目延伸至社会、大自然,构建了多样的学习平台。由上可见,其一,社会教育培训从学校教育相对封闭的课堂体系转向了更为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体系,较好地改变了原有课堂由于学科性过强、过于严密而使许多新知识、新技艺较难融进去的情况;其二,社会教育培训由以知识为本的课堂转向以生全面发展为本的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和主动学习,作用发挥的空间更为宽广;其三,社会教育培训课程设置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课本,局限于学校的有效教育空间,而是一种开放性的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活动综合起来的大课堂。

3.社会教育培训对学校教育的启示

社会教育培训因其特点和相关有利因素,较好地满足了家长和孩子发展的需要,深受他们的欢迎。由此,从更好地为孩子成长服务视角出发,社会教育培训在如下方面对学校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1)进一步重视艺术与技能教育。学校教育管理者要真正树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观念,有组织、有规划地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比如:一是要保证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的正常实施,并注重相应师资专业水平的提升;二是要开足开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个学段、每个学期都应制定系统的课程计划,分阶段分目标实施;三是积极发掘课内外、校内外的人力、物力资源,加强课程资源的建设;四是开展学生发展相关主题研究,在实践中构建相应的操作规程,不仅为学生发展服务,同时可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2)创新教育途径与形式。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特别是体艺素质、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要研究转化利用社会教育培训的内容、途径和形式,依托少先队组织,积极建设课堂内外发展平台。比如开展特色中队、小队创建系列活动,在特色创建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素质状况及资源可利用情况,确定特色发展主题,制定发展目标,开拓形式多样的途径,最后通过多类平台进行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相关方面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相应的体艺技能、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等,为学生后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3)积极开拓教育空间。学生发展的需求就是教育的内容,为此,学校教育需向校外拓展,开展群众性教育活动,以此培养孩子的自信、自律、自护、自立、责任心、合作精神、社会交往能力、管理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等综合素质。可以说,立足校内培养,同时将教育的空间拓展到校外,开展多类别、多形式的展示、实践活动,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社会教育培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如今97.7%的孩子都参与了社会教育培训,可见,当下的一代孩子是被培训的一代。为此,需要明晰当前的培训在具体项目上孩子有什么收获,总体来说对孩子的成长在哪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1.孩子口中培训的收获

孩子是最真诚的,他们的看法代表了社会教育培训的实际功效。我们对部分参与培训的孩子进行了访谈,以从培训的主体参与者口中了解他们在培训中的收获,以下是孩子们的描述:生1:我参加跆拳道训练有3年了。跆拳道的道义是: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屈。学了跆拳道以后,我觉得我自己在很多方面都有了进步。它不仅增强了我的体质,还让我的意志更坚韧不拔。跆拳道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也收获了很多。生2:这几年,我特有收获,不信?你瞧———大家都说我是小小舞蹈家,可不是,我今年还去了安徽淮南市参加比赛呢!不错吧!由上可见,不管是文化类辅导,还是体艺类辅导,在带给孩子们欢乐的同时,也带给孩子们切实的收获。通过各类培训,孩子们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和维持,形成了自己的特长爱好,培养了良好的思想行为习惯,综合素质得以有效提升。

2.培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探析

(1)培训对孩子起到了有益的“保育”。在纷繁的社会中,各种对孩子很具诱惑力的赢利性闲暇场所大量存在,如网吧、游戏室、赌博机等。虽然国家明令禁止,但仍有不少企图不良的经营者偷偷允许未成年人进入。同时,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一些氛围不良的家庭,如有些家长忙于自己的事务而疏于孩子的管束教育、有些家长自己沉迷于网络或赌博而让孩子也沾染了不良的习气。各类社会教育培训为孩子提供了学习交流、启发心智、培养兴趣、增长见识、增进友谊的服务平台,能让孩子在每年180多天的休假日里远离不良诱惑。在其中,孩子可以尽情地玩、快乐地学、健康地运动和专注地探究,从中受到健康的文化艺术熏陶和磨练了身心;还有青少年宫等公益性较强的培训机构会专门设计大型主题教育活动,从正面引导孩子明辨是非,从小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人。

(2)培训引发、稳固了孩子的兴趣,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绝活”。在兴趣的引领下,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投入到自己所喜欢的培训项目,思维会处于兴奋状态,变得更加敏捷,从而使培训过程变得轻松愉悦,培训效果得以提高。这种状态下,孩子容易在某一培训项目的探求上获得成功,而成功的喜悦更激发了他们向更深一层领域探索的欲望,激励他们更自觉地进取,由此孩子的兴趣得以很好的稳固,更为其后续发展提供了更强的动力。

(3)培训树立了孩子的自信,让孩子在“我能行”中健康成长。社会教育培训项目丰富,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获得展示自己最佳才能的机会;培训氛围比较宽松,孩子们在其中不会感到压力和束缚,思维可以自由驰骋、技艺可以无限制发展;评价不作硬性要求,培训者因不需要对孩子进行量化评定而公平对待他们,孩子会得到更多的激励。由此,相当一部分孩子在社会教育培训中选择并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才能,并取得了某些在学校里得不到的成绩和荣誉,从以前总是“我不行”到“我能行”到“我成功了”,在这种不断的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另外,这种被优化的性格也会带回到学校,促进他们的文化知识学习,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第7篇:社会教育范文

【关键词】博物馆 社会教育 活动形式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0-0201-01

教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其含义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博物馆教育就是广义教育的一种,是“学校之外,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它是以实物组成的陈列及其他辅助形式(巡展、临展、讲座、报告会等)让观众了解历史文物知识,诱发观众的感想和思考,达到直观的教育目的。近年来,博物馆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教育活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首要前提

陈列展览是博物馆向公众进行社会教育的主要手段,也是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博物馆开发社会教育项目的首要工作。博物馆紧紧围绕历史文化资源,深入研究文物亮点和观众需求。博物馆“”基本陈列,运用了多种高科技多媒体现代展示技术,通过视频、音频、动画、图片、文字等加以组合应用,紧扣主线,以林则徐故事为蓝本,勾勒出所掀起的壮阔波澜。充分体现了是“中国近代反侵略斗争之序幕”及“人类禁毒旷古未有之壮举”的重要意义和历史地位。馆内的临时展厅,经常举办近代史,国情教育、书画艺术、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展览,让观众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从整体上扩大了博物馆对外的影响。

二 学校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场所

博物馆是青少年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提高青少年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而博物馆与学校共建,也成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中展出的实物适合青少年具体形象的思维特点,有助于他们在具体实物和抽象概念之间顺利接洽,这对于他们学习新知识与重温已有的知识都很有好处。然而,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博物馆和学校间的联系和互动工作仍未到位。要想让青少年亲身体验感受,近距离了解祖国悠久历史,追寻本区域的文化之根,博物馆可利用馆内文物资源及展览优势,在各节假日开展符合青少年特点、激发兴趣的互动教育活动,创造博物馆品牌教育项目等。博物馆每年在重大纪念日“沙角之战”“虎门保卫战”、清明节、“5・18”、“6・26”等都组织中小学生,通过流动展览、专题讲座、重走古战场、历史人物故事会、诗歌朗诵、表演等多种互动形式,纪念、歌颂中牺牲的英烈们,将文物展览元素知识融入其中,寓教于乐,让未成年人在参与中收获知识,增强他们的爱国热情,提高他们的社会意识。

三 创新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出路

传统的宣教工作专注于阵地讲解,且手法单一,效果不佳。宣教工作的出路在创新。唯有创新,才能把宣教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才能赋予宣教工作以鲜活的生命。近几年来,博物馆大力挖掘与历史文化资源,先后编排以音乐、舞蹈、朗诵、小品等,以流动博物馆的形式,让展览、讲座、报告会等向社会延伸,分别在馆内、各镇(街)、企业、学校、部队、社区等进行演出,并积极参加各种旅游推介会。这种宣教新形式,改变了过去单一说教的方法,将历史文化内涵物化为艺术活动,将静止的文物和史实转化为舞台表演,形象而生动地再现历史风云,让广大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和教育,走出了一条富有生机活力的社会教育创新之路。

四 志愿者是博物馆社会教育的坚实后盾

志愿服务已经成为社会文明和进步的标志,博物馆当然也需要志愿服务来强化社会教育力度,扩大社会影响,发挥教育作用。很多博物馆抽调优秀讲解员,通过全方位培训,专门培养一批志愿者,组建志愿者团队,使之成为弘扬历史、普及文博知识、提高民众修养的文明使者。博物馆就根据当地的社会状况和自身实际,招募了一批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他们基于对文物历史的喜爱和对社会的无私奉献,积极参与志愿工作。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节假日期间,志愿者们为观众提供特色讲解、维持馆内日常秩序、发放资料、组织观众填写问卷等服务,用他们真诚的爱心和行动,倡导了文明新风,传播了社会文明,营造了和谐氛围,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博物馆的服务水平。展望未来,博物馆将继续做好志愿者工作,力争做到服务多元化、活动品牌化,继续充实志愿者队伍,扩大博物馆影响力。

总而言之,社会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博物馆的社会教育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社会对博物馆教育需求的不断增加,博物馆应注重互联网和以数字化多媒体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朝着多功能、信息化的全方位文化中心发展,积极创新宣传教育手段,使得教育的内容及方式更加丰富多彩,进一步凸显其教育功能,为普及下一代历史文化知识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社会教育范文

“社会脑假设”(Social brainhypothesis)理论是由布拉舍(Brothers.L)于1990年提出的一种脑认知进化理论。布拉舍等人研究发现,包括人类在内的灵长类动物存在一个认识和理解表情、揣摩意图的神经机制,即“社会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社会脑”承担着了解或推测他人的目的、意图、信念等信息的处理任务,使人类得以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往,所以说,“社会脑”对人的社会认知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社会脑”的生长与学习时间、大脑新皮层面积以及社会环境有直接关联。正因为有“社会脑”,储存和利用社会信息的能力才通过种系相传保留了下来,因此,它对种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生物学意义。同时,“社会脑”处理的信息常被用以应对或适应新环境,因此,“社会脑”大脑皮层的发展保障了人类的生存和环境适应。反过来,也正因为人类需要学习、掌握复杂的社会技能而使“社会脑”的生长发育成为了可能。

布拉舍等人的研究表明,“社会脑”由社会认知的神经网络构成。其中包括眶额叶皮质、前额叶皮质、颞上回以及杏仁复合体。在社会认知的神经网络中,除了上述部位,承担信息处理的还有右侧顶叶、基底神经节、侧顶枕叶联合区等部位。人的面部表情识别工作则由较为特定的梭状回、杏仁复合体以及颞上回来执行。犹如人在社会中所编制的网络那样,“社会脑”其实也是分布在大脑各个区域的一个处理人际关系的网络。

根据这一脑科学研究成果,我们认识到,如能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让幼儿有更多识别他人面部表情的机会,更多处理人际关系的机会,更多学习社会交往技能的机会,就能更好地促进他们“社会脑”的生长发育。这不仅可在行为层面和心理层面为他们将来获得社会成功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能为他们的社会性发展奠定坚实的生理基石出。

二、“一脑三育”的实践研究

1.社会交往中的礼仪教育实践

诚如西班牙小说家松苏内吉所言,“礼貌是人类共处的金钥匙”。如何让幼儿掌握这把人类共处的金钥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可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来实施礼仪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中国悠久的、优良的礼仪传统,同时学习世界各国的社会交往礼仪。

礼仪教育将有助于规范幼儿的日常行为,成为他们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剂。我们可从“礼”着手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把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餐饮礼仪、着装礼仪、乘车礼仪、问候礼仪、告辞礼仪等基本的社会交往礼仪作为幼儿每日的必修课。一日生活中,我们要尽可能为幼儿提供有利于形成礼仪行为的机会,帮助幼儿逐步积累社会经验,学习怎样做人、怎样生活。例如,在大班主题活动“重阳节”中有“走进敬老院”等社会实践活动,在中班主题活动“出游记”中有“我们一起去秋游”等社会实践活动,在小班主题活动“我爱幼儿园”中有“快乐的幼儿园”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让幼儿有机会充分运用所学的礼仪知识,逐渐形成讲礼仪的习惯,而且也鞭策着周围的成人作好幼儿的表率。

2.社会生存中的安全教育实践

在幼儿阶段,社会生存教育应聚焦于安全教育,让幼儿学会辨识来自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各种外显或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的威胁,并能通过适宜的应对措施来消除这种威胁。幼儿只有身心都是安全的,才有可能在社会上生存。

本文所言的安全教育主要是指通过开展一系列与生命保护和社会生存有关的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向幼儿传授生存的知识或经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幼儿的生存意识和能力。为此,我们在相关课程中设计了模拟自然灾害的场景、进入有陌生人的实践场景,并设计了有关识别家中危险、掌握可求助资源(识记119、110电话号码等)等系列活动,引导幼儿通过生动形象的情景模拟和场景体验,了解生活中哪些情形是不安全的,如果遇到危险情形应该如何有效应对。这些训练看似平常却包含很多学问,不仅可让幼儿学习掌握安全生活的技巧,而且可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然,安全教育不仅可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还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有机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教师可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科学的引导。

3.社会情绪中的情绪管理能力教育实践

“情绪管理”(Emotion Management)这个名词是由丹尼尔・戈尔曼(Daniel Goleman)提出的,他认为情绪管理能力是一种善于掌握自我、善于调节情绪的能力,也是一种及时排解社会生活中由矛盾冲突或负面事件引起的不适反应的能力。善于管理情绪的人皆能以达观的态度、乐观的心情来及时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本文所言的情绪管理能力是指幼儿对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的认识、协调和控制的能力,即驾驭情绪的能力。具有这种能力的幼儿不仅可确保自己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还能和家长、教师以及同伴保持良好的人际互动。如果说婴儿的基本情绪大多受生理需求支配,那么幼儿的基本情绪则与社会情绪的关联更为密切,因此情绪管理能力的社会意义也愈加突出。

在开展幼儿社会教育时,我们设计了“心情晴雨表”“忌妒”“自卑”等活动,以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情绪管理,进而能以合适的方式准确了解自身的情绪状态,促使幼儿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并且乐意学习将消极情绪状态调节到中性情绪甚至积极情绪状态。

培养幼儿的情绪管理能力还需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之中。例如,让中、大班幼儿通过感知同伴的情绪来调节自身的情绪,懂得只有尊重他人,依靠教师、同伴和家长,才会产生并保持良好的社会情绪,或学习控制负面情绪的发生;让幼儿学会情绪管理,也是让他们学会及时排解生活中因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学习以合适的方式缓解自己紧张的心理。

附:忌妒(大班)

实施目标:

1.理解什么是忌妒,学习辨识忌妒的情绪。

2.学习一些简单的排解忌妒情绪的方法。

3.知道忌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并能尝试调节,形成健康的心理。

实施准备:

经验准备:有过忌妒他人的情感体验。

材料准备:《亿童亲亲社会》、“忌妒”操作单、家园互动卡“忌妒”。

实施过程:

开心晨谈

教师提问,引发幼儿对话题的关注。

引导语:你最喜欢什么东西?如果你没有,而其他小朋友有。你心里是什么样的感觉?这种感觉好吗?

体验时光

一、故事导入

教师讲述故事《白雪公主》,帮助幼儿加深对忌妒的理解。

二、感知理解

1.引导幼儿了解忌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

①皇后为什么要除掉白雪公主?

②你们喜欢皇后吗?为什么?

小结:忌妒就是看到别人拥有自己想要的东西或者觉得别人比自己能干时,心里产生的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忌妒是一种不健康的情绪。

2.鼓励幼儿说出自己忌妒的经历。

引导语:你有没有忌妒过别人?忌妒过谁?为什么忌妒他(她)?

3.引导幼儿翻阅《亿童亲亲社会》,欣赏画面,并诵读儿歌“忌妒”,进一步加深对忌妒的理解。

引导语:儿歌里的小朋友忌妒什么?他觉得忌妒是种什么样的感觉?和你的感觉一样吗?他是怎么调节自己的?

4.师幼共同总结排解忌妒情绪的方法。

小结:忌妒是一种不好的情绪,需要我们克服。如果忌妒他人拥有某种东西,我们可以向他说出来,并赞美他所拥有的东西;如果实在喜欢,可以告诉爸爸妈妈自己也想拥有,不要藏在心里。看到别人获得表扬时,我们应该替他感到高兴,祝贺他并向他学习。看到别人比自己能干时,应该当面说出自己对他的赞美。只要我们能爱别人、爱自己,能为别人的进步感到高兴,就能战胜忌妒心理了。

三、操作体验

1.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忌妒时会怎样做,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排解忌妒情绪的方法。

引导语:当你忌妒别人时,你开心吗?忌妒是一种什么感觉?忌妒别人时你会怎么做?

2,引导幼儿拿出“忌妒”操作单,完成练习。

3.师幼共同整理物品,结束活动。

快乐区角

1.幼儿自由分享,说说还有哪些排解忌妒情绪的好方法。

2.教师指导幼儿在区角活动时与同伴或回家后与家长一起玩《游戏》册中“我的情绪我做主”的游戏。帮助幼儿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3.教师对幼儿活动中的表现给予评价,并完成《家园互动卡》中“教师观察”部分的工作内容。

离园活动

1.发放《家园互动卡》,提醒家长在家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并完成“家长观察”部分的工作内容。

2.提醒家长注意疏导孩子的忌妒心理,以培养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实施建议:

在日常教育中,教师应观察班上所有幼儿的表现,对反应较慢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注;另外,尽量不要开展具有竞赛性质的活动,以减少幼儿之间的不良竞争,避免引发幼儿的忌妒心理。或者在开展相关竞赛活动时有意识地引导幼儿理解竞争要建立在友好的基础上。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抓住机会告诉幼儿要相互合作、帮助,为彼此取得的进步而高兴。对于那些忌妒心较强的幼儿,教师应加强引导,注意鼓励,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有效克服忌妒心理。教师还应经常有针对性地表扬每个幼儿,让每个幼儿都能获得被关注、被欣赏的体验,以有效防止幼儿产生忌妒心理。

资源链接:

故事《白雪公主》。

第9篇:社会教育范文

一、家风使主流价值观

从贵族走向平民最早论述家庭的经典是源于上古时期的被称为“群经之首”的《易经》。《易经》中有一个专门讲述如何治家的卦,叫“家人卦”,其卦象是——风在上,而火在下,意喻着风借火势,火借风威,即“家和万事兴”。先秦时期孟子在《大学》中提出齐家治国的逻辑,“所谓治国必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自此家国情怀成为中国人永远的精神归宿。南北朝时颜之推的《颜氏家训》对家庭教育的意义、内容、原则、方法做了全面详细的论述。此外,《朱柏庐治家格言》、《家书》、《了凡四训》等诸多家风、家训都流传至今,为后人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成为官方和民间共同信奉与遵守的意识形态,国就是一个扩大了的家,家中的孝子就是国家的忠臣。《论语》有言,“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中也说,“孝者,所以事君也;悌者,所以事长也;慈者,所以使众也。”国家的精神命脉系于家庭之中,培养一个好的家庭成员成为头等国家大事,家庭教育成为安邦定国的必经途径。家国共同体的形成与家风的作用是不可分的。在家庭中,生动具象的日常语言作为家庭成员交往的中介与载体,其内容和形式时时刻刻都在继承、投射和演化着社会秩序,成为文化濡化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机制。书籍、戏剧等媒介的存在与发展使社会道德、规范、习俗、契约等各种社会秩序得到标准化和规模化的延续和传播,对于社会的稳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国传统社会,传播技术的发展全面改变了中国社会的面貌和状态,特别是印刷媒体的发明对教育有着极强的推动作用。在文字和纸张发明之前,家庭教育是一种私人性质的活动,以价值传承和技能传承为主要目的的家族教育基本上以父子相传、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以心传心,不立文字。经过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与研究,在上古时期文字被创造出来,写在甲骨、简牍、金石、布帛上,尽管费时费工,但是人的思想得以凝固,从而在时空上具备了传承的可能;到了汉代,纸张被发明出来,书写材料更加方便;隋明了雕版印刷术;直至北宋的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效率更高的活字印刷术。印刷术的普遍应用为文化教育的普及提供了重要而直接的物质条件,家庭教育的思想从庙堂和政治的藩篱中解脱出来,家风在民间得到大规模的传播推广,家族教育向平民化方向发展。

二、家风促使国家的科举取士制度

全面普及在家风的鼓舞下,儒家文化得以下移与普及,全社会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向心力,使得国家的文教政策及科举取士制度得以顺利进行。“科举制的出现,把选士制度和育士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实施儒家‘学而优则仕’原则的途径。”它的逻辑是让科举考试考得好的读书人掌握话语权,在形式上公平公正地解决了统治权力再分配的问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发展权,极大刺激了全体民众学习的积极性。一方面,在科举制的鼓舞下,家庭非常注重对子女的教育以及家庭伦理的落实。科举制的公平性使人们对教育抱有绝对的信任,坚信通过教育可以向上流动,从而改变自己和家族的命运,这是中国人共遵共信的信仰。“科举制有许多优点。在这个制度下,没有操纵的提名,没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没有两党可耻的争霸,没有混乱或腐化的选举,没有仅凭巧言而登上仕途的现象。在最善的本意之下,它是民主的,因为它给人争取领导和职位的机会是平等的;在最好的形式下,它是贵族的,因为这个政府是由每一代的显贵中,公平地选出最有能力的人来主持的。在这个制度之下,全国上下一心往着学习的道路上走,而产生的英雄和模范多是有识之士,而非土豪劣绅。一个国家,在社会上和政治上,由有哲学和人文科学涵养的人来治理,实在是令人羡慕的。”正是因为科举制禀持的是“学而优则仕”的逻辑,让读书好的人作官,所以一个品德高尚的读书人掌握了行政权之后,往往能为民造福;退一步说,读书人如果没有能当官,仍在原阶层从事各行各业,那么他们也能保持一种高层次的文化追求,成为好的社会成员。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也成为影响社会流动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可以促进个人的向上和水平流动,并保证了全社会思想的纯正和社会的稳定。中华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儒家伦理的核心是家庭伦理,家庭是形成社会凝聚力的重要组织,是社会群体网络发展的起点和环节,是维系整个社会的重要政治和文化力量。孔子主张对全体民众进行道德和礼仪教育,“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家庭教育培养的就是有道德、有礼仪、有学问的社会成员,他们在家庭内部能处理好父子、兄弟、夫妇的关系,在家庭外部也能协调好朋友、君臣的关系;他们遵守社会流动的规则,进则进入庙堂治国平天下,退则回归家族安份守业,并将向上流动的希望寄托于下一代,所以社会呈现出平和、进取、祥和、有序的文明精神和流动秩序。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爱和平等为核心的共同道德规范成为全体人民普遍奉行的价值观,形成了全社会判断是非善恶美丑的统一标准,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纯正和向心力。家风追求的是实现个体对家族和国家的贡献,“修身、齐学、治国、平天下”是中国读书人的大情怀与大归皈,从而实现了小我与大公的统一。

三、家风使家庭道德教化

从宏观走向微观被誉为世界教育学雏形的《学记》中这样说,“发虑宪,求善良,足以搜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意思是执政者政令以求得社会良善风气的形成,这样的做法虽能取得小名声,但还不能触动众人;执政者亲近贤良之人、体恤偏远之人,这样的做法虽能感动众人,但还不能教化全体民众。执政者如果要所有民众都受到教化以形成良好的民俗,只有通过教育这条渠道。可见,早在战国时代社会精英们就发现了这样的规则,即:从上而下的道德说教和道德感化的作用是极其有限的,只能在一小部分人身上起作用,而真正普及性的教化应体现于老百姓真实具体的“俗事”之中,只有在每个老百姓身上发生的自下而上的改变才是真正长治久安的、不可逆转的改变。家风、家训、家规极为有效地促使了社会精英对儒家思想的宣传从宏观领域向微观领域的深入。从内容上看,早期家庭教育的内容与治国的方针相联系,它高高在上,显得过于宏大与抽象。但是随着印刷媒介的发展,文化重心开始下移,寻常的耕读之家也有了使用文字、记录文字、传播文字的机会,这大大丰富了家庭教育的内容,涉及到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方方面面。事实证明,这样的传播是有效的,它避免了脱离民众实际需要谈道德教育的抽象与空谈,而是从具体的人、具体的家庭的实际出发,从他们的最基本的需求和意识出发开展教育,真正地做到“化民成俗”。于是,在民间自发地创造出家风这种形式并兴盛起来。家风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的经验总结,用以劝导和制约本家本族成员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例如,成书于隋代的《颜氏家训》,就是中国流传最广的家训之一,全书共七卷二十篇:《序致》、《教子》、《兄弟》、《后娶》、《治家》、《风操》、《慕贤》、《勉学》、《文章》、《名实》、《涉务》、《省事》、《止足》、《诫兵》、《养生》、《归心》、《书证》、《音辞》、《杂艺》、《终制》,全面涉及到当时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如修身、治家、处事、为学、闲暇、宗教、书画等等,内容之广、之杂、之细,令人叹为观止。在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创造出简洁、通俗、真实可信的家风家训,个性化、平民化的家风在其他阶层也得以广泛延伸与重构,自此,家风成为中国人修身、齐家、治国安邦的重要途径。

四、家风使家庭教育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