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新教育范文

创新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新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新教育

第1篇: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目标;特征;误区

[作者简介]何云,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教师,湖北 荆州 434023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5-0189-03

当前,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教育作为培养国家建设人才的主要基地,进行创新教育就显得更为必要和迫切。因此,近年来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以培养适应时代要求的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创新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所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教育是创新这一概念在教育领域的具体应用。它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它以发掘人的创造潜能、弘扬人的主体精神、促进人的个性和谐发展为宗旨,通过对传统教育的扬弃,探索和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模式。而对于为什么要实施创新教育这个问题,许多论者从宏观角度作了分析,认为实施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对教育的挑战。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已不再是陪衬,而是提升为社会与经济的基础之基础。知识经济需要创新知识、创新人才,同时也离不开创新教育。

一、创新教育的目标

创新教育,就是实现优质教育,它包括了优质学校教育、优质在职教育、优质家庭教育等。其目标是多元化的,但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创新教育的目标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培养:

1.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标,除了使学生具有广泛的科学知识之外,还要使学生具有好奇心、高超的构想力(即“无中生有”的能力、“能够把不可见的东西描述得栩栩如生”的能力)。培养学生勇于在迷途中开拓新路的能力和敢于向前途莫测的世界迈进的勇气。

2.道德素养。在培养学生的非学术素质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提高学生的道德智商。给学生上德育课,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和尊重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及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3.文化素养。所谓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具有人文知识。在人文知识中,应包括中外历史、地理、社会发展、民族风情、社会习俗以及文化背景等等方面的知识,至于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伦理、人情、常规等等也应包括在内。

4.能力素养。华南师范大学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的桑新民教授认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应达到的目标是:自学能力强、创造性学习能力强、获取知识的能力强、知识面宽、兴趣广泛、各有专长、表达能力强、交往能力强、实践能力强、适应各种环境变化能力强、承受能力强、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并善于理解和尊重他人[1]。

5.学习素养。学校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乐于学习,善于沟通,勇于承担,敢于创新。使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达到全面发展,提高学习素质,向个人特长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并长期坚持自主学习,实施终生学习,这就是具有了学习素养。

6.做人素养。创新性教育的关键问题,就是普遍地提高全体学生的文化科学知识水平和素质。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提高学生的做人素养。为此,应通过转变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价值观,消除以考试分数作为划分学生优劣高低的唯一标尺、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唯文凭论(即重文凭不重水平)等。根据学生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总之,培养学生具有上述六个方面的素养,就是实现了创新性教育的教学目标,就能使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从而达到全面发展。

二、创新教育的特征

作为教育发展的新模式,创新教育有着与传统教育不同的特征,这主要体现在:

1.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式教育。与传统教育相比,创新教育培养的是创新人才,追求人格发展的特异性与和谐性相统一。创新意味着尊重个性。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从学生个性出发,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展,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目的。在传统教育里,学生是分数和书本的奴隶;在创新教育中,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人。

2.创新教育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现代教育思想的体现,其内涵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培植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创新本身就意味着超越,相对于传统教育,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在积累前人的知识基础之上不断的创新,超越前人。创新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以积极主动的精神去丰富、创新和发展前人的知识。因此,我们说创新教育是一种超越式教育。

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意义上说,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而从教育模式的角度来看,创新教育则是高层次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所培养的不是一般的素质,而是代表人类本质最高体现的创新素质。

三、创新教育的现实意义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从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角度来看,实行创新教育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顺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世界更迭,中国的发展受到多方面的挑战,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和入世的挑战下,国家的创新能力日益成为影响国际竞争胜负的关键变量之一。许多学者从知识经济和人世挑战的角度论述了创新教育。1998年可以称之为“知识经济”年,知识经济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热点。在人们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中,人们发出这样的呼吁:知识经济需要创新教育。有学者认为,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知识经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竞争。因此,必须通过教育来培养创新人才。知识经济中最重要的资源是人力资源,投资于人成为发达国家的战略选择。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创新教育和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教育必须肩负起培养创新人才的历史重任。知识经济的竞争,就是创新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发展创新教育是必然和明智的选择。在人本化、多元化、国际化的国际教育大形势下,树立创新教育思想、培养创新人才刻不容缓。

2.有利于推进教育改革。实行创新教育是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改革不是局部的短期行为,而是全方位的长远大计。推进创新教育也就是落实素质教育。教育改革,除了指向教育体制、课程教材和教育评价之外,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对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我们实行的改革,所要追求的

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创新型教育模式,逐步取代传统的接受型教育模式。因为接受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过去的以继承为主的知识教育,而创新型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培养创新能力为主的教育[2]。

3.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面向21世纪,我国需要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人才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重要资源。目前,我国国民素质的状况,从总体来说是不容乐观的,明显存在着数量不足和品位不高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实行创新教育才能更快地培养和造就出国家急需的精英型人才、创造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四、我国现行高教模式所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等教育大多是客体式教育,培养方式过于单一,专业设置过窄过细,缺乏交叉学科的学习,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薄弱,学生缺乏宽广厚实的综合知识。

2.培养目标大多以书本知识的掌握为主,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长期以来,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积累,以掌握知识的数量作为评价学习的标准。评价学生能力的时候,混淆了一般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3]

3.激励机制不健全,缺乏促使青年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的良好环境,也缺乏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大学教师行列和促使教师不断创新的机制,教师缺乏创新的积极性,创新能力低,创新成果少。

4.教学方式呆板僵化,不少课程采取的是刻板的“填鸭式”教学。这种僵化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被动的听众,缺乏积极参与的思维活动。

5.教材和教学设施落后,与当前科学技术和我国经济的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许多大学教材二三十年不变,教学设施仍是几十年前的水平,更新速度缓慢。

6.学生没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一进大学就被限制了专业,并按学校安排的课程上课,缺乏自,难以充分发挥出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天赋。

五、创新教育实施存在的误区

创新教育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体系的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更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优化等许多方面,但最关键的是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受传统教育理论和教育观念的束缚,我们在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把创新教育等同于智育,即把创造力的培养片面理解为智育的范畴。这种理解看到了创新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造力,但忽略了创造力既是个体产生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思想观念和解决独特性问题的能力,也是个体在社会和教育实践上所表现出来的求新、求异意识和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性的心理能力,因而误以为只有通过智育,通过知识的学习和创新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第二个误区是把创造教育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割裂开来。在创新教育的实践中,有些教师虽然看到了通过各种教育措施发展学生创造力的必要性,但在具体的操作上仍然使用陈旧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忽视对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性的维持,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程序操作和公式化的活动安排。缺乏个性的训练只能使学生掌握一些凝固的技能技巧,难得有创造的艰辛体验和成功的乐趣,其宝贵的精力和智慧潜能耗费在大量的机械模仿和训练中,因得不到有效开发和伸展而过早泯灭。因此,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在对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充分调动上,在创造性活动中培养学生自觉的创新意识。

第三个误区是认为只要开设了创新教育课就是创新教育。创新思维是包含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中的素质,表现为善于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勇于探索与实践验证,并将探索的目光投向未知的天地。单纯的思维训练课或所谓的创造技能训练,可能会促使学生的思维或技巧发生某些量的变化,但很难对学生创造能力的质的飞跃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创造力的发展是以学生的个性的充分、自由发展为前提的,只有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适宜的土壤和环境,在高素质的教育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促使学生的自我表现和个性优势的发挥,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六、结语

创新教育是现阶段素质教育的新要求、更高要求,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中国自古以来,就具有创新的传统美德。然而,从近现代开始,国外对创新教育的研究与重视程度已远超中国,特别是美国关于创新的研究更是遥居世界各国之首。对此,本文从探讨创新教育的目标、特征等内容,结合知识经济的时代特征与我国现阶段创新教育研究的历史背景与发展状况,从哲学、人类学、人学以及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一定的理论分析。为避免走向教育误区,加强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施,实现创新教育的民族化、本土化、科学化,及促进我国创新教育的研究成果成为世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部分,为世界创新教育的研究、发展作出奉献,具有深远的意义。然而,创新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本文在这方面的探讨仅仅是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赵惠源,陆恒,李建华.创新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

第2篇: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 教学方法 教师形象 师生关系 教学材料 考试办法

创新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造就创新人才。笔者认为:为了能在教学中产生教有所爱、点有所通、启有所发、导有所悟的最佳效果,创新教育应从五“新”谈起。

1、教学方法“新”。革新教学方法是创新教育的灵魂。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经常以学生为知识容器,严重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欲望,试题古板单调,过分强调学生背诵的功夫,且只允许背标准答案,不能有超出标准答案之外的发挥。长期以来,学生形成了一种依赖心理,不需要也不必要对标准答案以外的东西进行探讨,只需要把书背好就行了,没有一点创新精神;教师也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僵化模式,自身的创新水平也逐渐下降,且代代相传,影响了人的素质的提高,从进化论而言也缺乏科学性。

革新教学方法,首先体现在教育思想上。要摒弃束缚人发展的教育模式,运用以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手段来培养年轻一代。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想人之未想,发人之未发,逐步培养他们在探索过程中另具慧眼、独辟蹊径的素质。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每位同学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要怕学生出错,更不要阻止学生出错。学生敢于说出不同的观点,说明他在思考、在探索、在创新。他就是在犯错误的同时培养了探求真理的潜在意识。

教学方法的革新还体现在教学手段上。一根粉笔、~本书、一张嘴巴、一块黑板,日复一日,再精彩的讲解也会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实物展示、音乐启迪、课本剧表演、多媒体教学,各种方法穿行,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教师形象“新”。良好的教师形象如同一则好的广告,具有一种引人入胜的效应。时代在变,受教育的对象在变,我们的观念也要跟着变。教师应重新设计自我形象,一改过去那种严肃有余、活泼不足的冷峻模样,要把自己设计成学生言行的偶像。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学生若对某位教师感兴趣,往往也对他的课感兴趣。新时代的教师形象应该是:衣着美观大方,性情活泼健康,态度亲切和蔼,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感召力。在外部形象上吸引学生,学生才愿意跟你亲近,进而对你的课产生兴趣。达到师生和谐统一,教与学相得益彰。良好的教师形象本身就是一种美,对学生的心理可以起到陶冶的作用。

3、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在所有的东西中间,人最需要的东西乃是人”。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之中,忧学生之忧,乐学生之乐,既是师长又是朋友,既是“父亲”又是兄长。课外师生间可以畅所欲言,课内却能够井然有序。如果平时对学生居高临下,那么你上课就一定是唱独角戏,课堂一片死气沉沉,严重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如果每节课你都把身心融入到学生中,当引导者的同时努力做他们的观众和听众,让学生唱主角。这样,教师一个眼神,就会弓1来学生会心的微笑;一个手势,便能得到迅速的反应:一句话语,则又带出一片琅琅书声,教师导、学生演,形成一种无言的理解和沟通,达到一种无形的默契与和谐。这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疏通了渠道,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得恰到好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人文基础。

4、教学材料“新”。现行的教材中有很多内容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那些过时的,无助于开发人的智慧的以及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的东西应大刀阔斧的调整,否则,浪费了师生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说,反而会起到副作用。教材应适应历史的潮流,反映时代的特征,为现实社会服务。作为教师,应花大力气挖掘新教材,不断地在课堂上展示新素材、新观点和新思路,力求教出自己的风格,教出自己的特点。教书好比画画,课本只是树干,更美的树叶和花瓣要靠教师去描绘、去发展。教师一定要做到用新办法、新教材,教出新成果。

5、考试办法“新”。生产关系可以促进或者制约生产力的发展。同样,考试制度也可以促进或者制约教育的发展。应试教育在我国这么根深蒂固,这是与多年来的考试制度息息相关的。因此,要搞素质教育,首先要改革考试制度,只有把这个独木桥改成阳关道,千军万马才能冲锋陷阵、各显其能。在这一点上,国外特别是欧美国家做得比较好。他们注重“广积粮”,我们却注重“深挖洞”。挖得太深,往往挖到“牛角尖”上去了。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考察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才是真正的目的。如有一套小学毕业考试题,语文和数学考试题摈弃了传统的出题模式,解答时只需列出算式就可得分,这样按步骤给分,避免了小学生由于答案中的一点小问题而遭全盘否定的局面。

第3篇: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小学创新教育定位

据教育进展国际评估组织对世界21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机能力最强,但创造能力却在所有参加调查的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五。作为一个有着一度让人骄傲的四大发明的古国来说,创新已不能不被重视。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担负着这一历史任务的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因此,在中小学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伟大使命。本文拟对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和实施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正确认识小学实施的创新教育

近几年来,人们对于中小学创新教育的认识虽然不尽相同,对创新教育作了不同的阐释,但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教育。应该说这一认识揭示了创新教育的本质。大家都认为中小学生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艺术家等的创新。教育活动中,学生的创新是一种特殊的创造——创造他个体世界中前所未有的东西。正如心理学家米德所说“一个20世纪的儿童自己发现,在直角三角形里,勾股边的平方和等于弦边的平方,那么他也就完成了跟毕达哥拉斯一样的创造性欣慰,尽管这个发现的结果对于文化传统来说等于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在多数情况下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其目的是通过这类创新性活动让其从创新的教育走向创新的人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创新大都表现为综合的一种创新素质,其主要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

2夯实基础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条件

创新并不是异想天开,而是在扎实的基础知识上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运用创造思维,举一反三,发现和创造新的知识。即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一个人创新的必要条件。对一个人来说,只有具备了丰富的知识,才能发现各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触发联想,产生迁移和连结,形成新的观点和新的认识,达到质的新的飞跃。小学阶段的重要任务,就是要给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强调小学教育的基础性还体现在开展创新教育的定位问题,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把目标定在基础上,如前所述,即以培养学生的基础创新素质为主,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造思维等。切不可起点太高,大搞攻关创新和创造发明。

3还学生以自由是创新教育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首先要解决儿童头脑、双手、嘴、空间和时间五个方面,唯有这样,儿童才能大胆地想象、大胆地思考;其双手才能在大脑的指挥下大胆地去干;才能大胆地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才能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拓展感性的视野,扩大认识的眼界,发掘内在的创造力;才能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提高实践的能力。可见自由是创新的前提,教师要解放思想,解放学生、创设适应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自由的学习环境。还学生以自由,首先要为学生提供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

环境塑造人,环境影响人。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是学生充分思维的必要条件,是学生创新的前提。教师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创设情景,设计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有思维空间的问题上;要运用启发式、讨论式,让学生尽可能地自己操作,自己探讨推导,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要让学生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地参与问题解决的情景中,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第三,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给学生充足的自由思维的时间,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行探究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保证。教师要避免提出问题后学生无思维时间马上回答的现象;克服学生的学习时间安排安全受教师控制、学生主动获取、形成、发现知识过程的学习时间被忽视的倾向;改变学生缺乏自我选择学习的机会、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在学习活动中处于被动的状态;还要修改教学时间的机械平均分配,既缺乏灵活性又不利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学习活动的连续与完整的刻板程序。

4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是创新教育的开始

教学过程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又是学生的发展过程,主动参与便是学生创造性成长的开始。主动参与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从认知、情感与行为各方面都积极地投入到学习的全部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要注意以下两点。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当一个学生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自觉地心情愉快地去主动参与,并不觉得所从事的活动是一种负担,甚至会为攻克某一难关而废寝忘食。可见,兴趣是一个人主动参与某种活动的动力机制。教学中,我们刻意通过创设问题的情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兴趣;通过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活动,在竞赛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知识产生渴求欲望,从而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

(2)让学生体验成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然而,学生的这些倾向或心理素质,最初只具有潜在的而非真实的动机性质,还没有特定的内容和方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尽量创造让学生“成功”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的意识。

5培养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关键

创造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而且可以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至少能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首先,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多种思维训练。在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加强多种思维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教师自身要具有创造性。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教师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才能的学生。创新型教师是指善于吸收最新教育教学成果,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育教学之中,并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特色,有独到的见解,教学中能够发现并较好地使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的教师。作为创新型教师,应具有以下基本素质:要拥有新的教育观念和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要有真挚的教育情感;要具有创新精神和机智的应变才能;具有开放的人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要具有民主的组织管理艺术,善于启发学生的创造活动,鼓励和喜欢学生的求异、创新等。

总之,中小学进行创新教育是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关系到培养世纪人才的百年大计,不是一个简单而轻松的话题,更不能随着人的意愿一蹴而就。它涉及面广,需要社会各界与教育界的联动,更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付出长久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创新教育结出丰硕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朱明达·谈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J]·小学数学教学,1999(1~2).

第4篇:创新教育范文

无论知识还是技能,教学时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思维空间和时间。教师授课时既要讲知识的结论和技能的要求,也要讲知识的产生过程和技能的练习方法,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行其然,更要明白所以然。恰当、充分地运用启发式,多提“为什么这样做、还有什么方法”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在探索中获取基础的、有发展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主动学习,虽然各人有各人的区别、特点、诀窍,但也定然是有规律的,教师要善于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有了思维过程的双向公开,形成心灵的沟通,其效果一定是我们所期盼的。

2.开辟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

俗话说:心灵则手巧,手巧心更灵。近代科学的研究也无可辩驳地证明,手和脑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就是说,我们让学生学习某项劳动技能,并不是一定要他将来从事这项职业,而是通过知识技能的迁移、艰苦的锻炼,促其全面发展,使其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基础。

劳技课、劳动课的内容是以劳动实践为基础的,这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在教学的时间安排上也有明确的规定:“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上是1:2”。这就促使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的学习观都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不再是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和传授书本知识,而必须在劳动实践中进行恰当的指导。学生也不再是死记硬背,而要在劳动实践中操作、体验、探索……。总之,实践非常重要,学校应舍得投入,为学生创造、开辟更多更好的实践机会。

3.营造充满探索气氛的教学环境

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氛围,充满探索气氛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的信念,这是开展创新教育的必备条件。这个任务当然地落在教师的肩上。要搞得好一要靠教师的意识,二要靠教师的素质。有研究显示,“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是创新力形成的两个最重要的条件。因此,树立全新的教育目标,形成轻松、活泼的校风班风和人际关系,才能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力培养的“气候”和“土壤”。这些工作主要是靠教师来完成的。

因为创新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具体目标的制订应该切合实际扎扎实实,决不可以贪快、求高,超越学生实际、违背教育规律。如果能够结合劳动、劳技课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归纳出培养创新人才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那将是非常重大的成果。

下面是一些领导、专家关于创新教育的提法,供教师参考: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给他们一个构思的机会,要给他们创造的时间,要给他们异想天开的条件。反之,今天留作业明天交,不交还得惩罚,学生就会变成一个被动的人,很难变成主动的人去主动地创造。

在劳动课劳技课上,在他们动手操作的实践中,一定会产生创造的冲动。

孩子的创造冲动要保护、培养,此之前更应启发、激励。

另外,“好奇心和活跃的想象力是科学家的重要财富”;“需要是发明创造的动力”;

“具备创新素质的人将对所做的工作充满热情、活力”。

我们的思维方式多年来存在问题,往往是趋同的—一件事说好一片,说不好也是一片,这还有什么创新!要敢于谈自己的看法,敢于思维别人不去思维的东西。

创新教育的教学也是需要内容的——如自行车气嘴这类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的内容,但重要的是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中要避免模式化的东西。

第5篇: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

要真正地把创新性的人才培养纳入实质性的轨道,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创新的观念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创新的价值观

所谓创新的价值观就是指,要充分认识创新在整个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与作用,要使创造力的伟大价值深入到每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乃至全社会的每个公民的心灵深处。从社会的每个个体成员来说,应该把创新素质看作是一个人最具有价值的一种能力体现,看作是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获得更高层次发展的体现,要认识到创新能力不仅是一个人的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与精神状态以及综合素质的体现。作为学校的教师而言,应该树立起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自己神圣职责的坚定观念,任何一个阻碍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教师,就是他教育工作的最大失败,是最大的教育渎职,是最不称职的教师。作为学生而言,如果他们没把自身创新素质的发展看作是努力追求的目标,那就是缺乏理智的典型表现,他们不仅是对自己缺乏责任感的人,同样也是对社会缺乏责任感的人。总之,我们要使所有的社会成员,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树立起以创新为荣的进步观念,把不断探索,积极创新,推动社会进步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在这样的创新价值观的支配下,对整个社会成员的创新素质发展会起到持久有力的激励和推动作用

在树立创新价值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形成创新素质可塑性的观念思想,要打破对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神秘感。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人类社会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这充分说明,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和教育实践也都证明了这一点,只是每个人创新潜能的表现形式可能不同而已。作为教育工作者来说,我们必须充分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我们应该坚信,只要我们通过恰当的教育方式,一定会使学生的创新潜能变成现实。

二、要树立创新的教育功能观

正确的教育功能观即要求我们要对教育的作用和本质作一个新的理解和认识。当代的教育应该超越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之功能,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作为自身的使命和任务。通过教育的手段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才能,这才是当今教育的真谛。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学会生存”报告中曾指出,“人们愈益要求教育把所有人意识的一切创造性潜能都能解放出来,人的创造能力,是最容易受文化影响的能力,是最能发展并超越人类自身成就的能力,也是最容易受到压抑和挫伤的能力。教育具有着开发创造精神和窒息创造精神这样双重的力量”。这表明,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育是一把双刃剑,教育能否发挥其固有的正面功能和作用,其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是否对教育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旦我们在思想意识的深层认识到教育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作用,我们才会积极探索和挖掘教育中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积极因素,而避开传统教育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消极因素。反之,我们的教育活动就可能在无意识中助长挫伤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消极因素。心理学家皮亚杰也曾指出,教育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培养有能力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使教育从传统的传授、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功能模式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育功能模式。新的教育功能观是21世纪知识经济创新旗帜下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三、要树立创新的人才观、学生观、教师观

人才是指那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个体。整个人类在21世纪的征途中,各个国家与民族竞争的焦点越来越表现于创新实力的竞争。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标准也发生了明显的转变,新的人才观的重要标准就是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的人才才能为社会的发展起到支持和推动作用。著名的计算机专家谭浩强教授指出,现在衡量人才的标准已由知识的积累改变为知识的检索和知识的创造。人们应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有效的方法获得原来不知道的知识,这就是一项本事,在这基础上再去发展知识。只靠背书获得高分的人在新世纪中将是没有出路的。这表明,在21世纪知识经济社会中的人才标准己与传统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的人才标准产生了质的飞跃。在新的人才标准下,人们对学生、教师以及学校的认识评价观念也必将实现一次新的超越。

第6篇:创新教育范文

关键词 创新教育;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

人既是现实的存在,又是超越现实的存在。作为现实的存在,人是环境的产物;而作为超越现实的存在,人又以其主动的活动否定现实改造现实。人以超越现实的理想去把现存的现实变成人的理想所要求的现实。这种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创新的过程。创新教育从时间的维度来审视,就是一个立足于现实并以现实为基础,指导年轻一代不断地构建未来的过程,而从空间的维度来审视,则是指导年轻一代面对现实的环境,以其主动的实践改造环境的过程。创新教育正在于通过批判思维的教育理念,激发受教育者不断进行自我反省,向人类已经获得的现成物或结论不断地提出新挑战,展现新的世界。人既是社会的创造物,也是人自己的创造物。人在创造社会的同时也在创造着自我。创新教育就是提升人自己所拥有的创造意识,培养他把创造意识变成现实的能力。

一、创新教育的内涵

目前,创新教育定义不下百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把创新教育定义为,以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造力或创新人格等创新素质以及创新人才为目的的教育活动;另一类则把创新教育定义为,是相对于接受教育、守成教育或传统教育而言的一种新型教育。笔者认为对创新教育的定义,既要考虑创新教育的历史和已经形成的规约,又要考虑到创新教育已有的升华和将来的发展。从广义上说,创新教育就是为了使人能够创新而进行的教育。凡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素质、提高人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育都可以称之为创新教育。对于学校教育来说,创新教育是指把提高人的创新性当作重要培养目标之一,并在全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加强学生各种创新素质的培养,使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性都得到有效提高的教育。创新教育既是一种反映时代需要的新思想、新理论,也是一系列“为创新而教”的教育教学活动。

二、创新教育的内容

早在20世纪初,就有人提出“创新”这一概念,当时主要是经济学家从技术应用的角度提出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创新这一词的意义也在不断扩展和深化。从字面上看,创新既包括事物发展的过程又包括事物发展的结果,主要包括新的发现发明、新的思想和理念、新的学说与技术以及新的方法等一切新事物。而通过创新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力,进而实现上述新事物的教育,也就是创新教育。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教育的核心。或者说,创新教育也就是根据创新原理,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的个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使学生一方面牢固、系统地掌握学科知识,同时发展创新能力。

创新教育的第一方面内容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包括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解放思想和创新激情。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左右,当时许多领域的科学家都把寻找自己的“哥德巴赫猜想”作为攻坚的目标,我国著名数学家陈景润当时也把这一被喻为“数学桂冠的明珠”――“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作为自己的努力目标。正是在这样强烈的创新意识的鼓舞和推动下,他投入了常人难以想象的精力和热情,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教育部副部长韦钰也指出,创新是产生于激情驱动下的自觉思维,创新思维是产生于由于热爱、追求、奋斗和奉献所产生的精神境界高度集中,浸沉于那样的环境里所产生的自觉思维。这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三本护照”之一的“事业心与开拓精神”或彼德・圣吉“五项修炼”中的“自我超越”境界。

创新教育的第二方面内容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它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这种创新性思维能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迁移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使学习活动顺利。可以说,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创新教育与教学必须着力培养这种可贵的思维品质。

创新教育的第三方面内容是创新技能的培养。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是在创新智能的控制和约束下形成的,属于创新性活动的工作机构。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主要的信息加工能力、一般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位,尤其在我国目前的学校教育中,更要加强以实验基本技能为中心的科学能力和科学方法的训练。

三、在教学中实践创新教育

(一)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其特点是:教师为完成认识性任务,并把此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也是以此为中心,教师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这种教学把丰富复杂、变动不拘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教育科学在某种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的发展的科学,或者说是研究人如何在活动中实现自身发展的科学。没有教育活动的开展,就不可能产生教育影响,也就无所谓学生的发展。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活动教学。活动教学是学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中有意义的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认识方面的发展。因此,学校教学改革的使命之一,就是对传统教学的改革、完善和发展。

(二)实施课程与教材改革。传统课程教材存在学科中心、知识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的倾向,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系统性,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心理规律和学习兴趣;重视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忽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发展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当前,应该要改变一套教材用多年的局面,逐步实现教材多样化、弹性化、特色化、个性化。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由本校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自行编制教材;应该构建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并举的课程结构,特别要加大选修课、实践课的比重;要促进课程的综合化,避免出现分科过细彼此孤立隔离的课程状态,强调课程教材设计的整体性,可按问题和专题系列设置课程,将各科相关知识综合到教材中。

(三)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是达到教育目的的主渠道。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统一性教学,教师独占课堂,造成“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这样

不但费时费力,而且教学效率低。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为创造性教学。这里的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或以培养学生创造性为核心目标的教学。课堂实施创造性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息息相关。传统课堂的“统、独、死、费”的特征严重束缚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要让课堂教学成为学生充分发挥独创精神的空间,就必须由教师来创设思维活跃、畅所欲言的环境氛围。学生提出创新想法必会承担错误的风险,紧张或不够宽松的课堂环境会造成学生“启而不发”或“沉默不语”的状态。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的思维趋向活跃,并对学生所犯错误具有高度的包容精神。

(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态度。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创新性人才的培养直接关系到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创新性人才既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很强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既要有很强的智力与能力,又要有独立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既要敢于冒险、敢于竞争,又要善于与人合作;既要有丰富的知识,又要有较强的实践与操作能力。在传统教育思想支配下,一个循规蹈矩、只会死记硬背、缺乏主动学习精神的人很难成为创造性人才。自主学习的本质要求是使学生学会能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教师能够创造性地教学。自主学习理论从根本上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自觉自愿地学习。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营造宽松的教育氛围。教育在学生多种潜在发展可能性向现实发展确实性转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创造各种条件,为学生发展提供各种舞台。要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不提倡用单一的学业考试成绩来评价和管理学生。应营造出民主、和谐、宽松的教育环境,这是实施创新教育必不可少的保障机制。

四、创新教育在理工科教学中的实践

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说,如何使所学的理论真正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是我们实践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学生花在实验室的时间相对较少,大部分实验都有现成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只是“按部就班”地做,一旦出现问题,就茫然不知所措。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多开设设计性、综合型实验,这对于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学习兴趣是科技工作者的基本素质要求,是激发探索欲望和深入研究的起点。但传统的实验方法把学生限制得太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力和积极性,致使不少学生对实验课不感兴趣。所以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要改变过去“照方抓药”的实验方式,使学生掌握实验的主动权,从而认识到它的实施过程也就是巩固理论、扩展知识面、开发智力的过程。它使以往所学的知识在紧张的思维设计和巧妙的具体应用中得到升华,并使学生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中得到乐趣。

(二)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改变了传统实验方式,教师只给出一个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实验,整个实验过程包含了硬件的制作和软件的开发。学生可以共同讨论、处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有些问题是课堂教学尚未涉及且有相当难度的问题,但经过实地观察、讨论分析、反复试验,问题得到了解决,达到了有机地将理论和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起来。正如学生所说,刚接受任务时真不知从何人手,后来在教师的精心指导和自己不断探索中顺利地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实验,原来十分抽象、模糊的概念变得实在、清晰,原来支离破碎的知识变成了有机整体。这实际上是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反复提升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工作态度,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创新精神。

(三)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设计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对教师也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师资水平的提高。首先,学生提供的设计方案、具体实施方法可谓“五花八门”,这就要求教师具有较全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才能从容不迫地给予合适的评价。其次,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学生为了赶时间,动脑思考较少,在实验中只充当配角,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也较少。开设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则不同,一切都要学生自己动手,学生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现象,提出诸多的问题,有些是教师从未遇到过的。这就要求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充实自己,以解决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教师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实践证明,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极大提高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由于实验内容接近工程实际,基本技能训练范围很广,培养了学生将科学知识付诸工程实际的实践能力,促进了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收到很好的效果。

第7篇:创新教育范文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而创新教育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客观要求。当今社会是知识经济社会,社会生产力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促进社会各方面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也给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教育创新再发展,教育将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面向未来,只有以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指导我们的教育改革,这样才能加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师生互动关系的建立对学生的人格的发展和心理健康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因此,师生互动必须是以成长和发展为根本目的互动,课程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起到载体作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与创新教育新理念相结合,使创新教育体现创新性、社会性。

第一,创新教育应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意识就是培养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树立创新目标,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创新意识应付诸于教学实践过程中,理应把师生互动彻底的完全的搞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贯穿创新意识的主旨,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动机,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

第二,创新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由于对问题和现象执著、热爱、探索、发现和论证所形成的精神境界的高度集中,是思维集合的精华。它是指发明和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它要求重新组织观念以便产生某种新的产品,创新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师生互动的顺利开展,使形式更加多样化,情趣化、形象化、多效化的创新效果。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进行发掘、进行拓展、进行创新,把创新思维始终贯彻于师生互动的整个全体过程之中。这就需要我们不要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程源于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课程中学生也是一个能够自发进行内部重组的个体。首先教师要从整体上改变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和相信学生,使学生树立起自信,不能以教师的特殊地位强加学生不愿意接受的意见,而要通过学生适于接受而又符合教育理念和要求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尝试,引导学生得出既符合规律又具有创新思维体现的结论,让创新思维在师生互动中得到体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和学习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的兴趣,进而进行创新。其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关系,应该积极的引导,让学生感受到每一个具体认识活动都是他自己选择并自己负责的。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能够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使师生互动更具创新的鲜明化、具体化、丰富化。

第三,创新教育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注意创新技能的培养

创新技能主要包括创新主体的掌握和应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要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就不能垄断师生交往的过程,搞一刀切。课程是开放的,教师不必在讲台上从头灌到尾,课堂可以进行开放式的小组讨论,这是人与人之间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多元并进,让学生的创新技能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得到培养、得到锻炼、得到优化升级。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就要充分注重情感互动的作用,传统的师生交往是一种技术性知识传授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计划和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内心世界考虑的为之甚少。在课外,师生间也只是表面形式化的联系,这种师生交往在理性的压制下,非理性的情感受到排斥,疏远了师生间心灵的实质流,而新型的师生互动要求充分挖掘情感资源,释放感性力量,师生之间的自然情感得到真挚的流露,这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交融和升华。情感的交流是建立师生互动关系的基础,教师与学生只有通过情感交流,才能达到和谐共鸣,才能把创新技能充分的体现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把创新意识、创新思维贯穿到师生互动的每一个环节,从而形成学生独有特性的创新技能。

第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注重创新人格的培养

创新过程不仅仅是纯粹智力活动过程,它还需要创新情感为动力,以创新人格为特征,创新情感塑造创新人格,创新人格有利于创新性成果的产生。因此,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准确的把握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形成的条件,关键要把握住创新情感培养和建立,使学生在问题中思索,探索新的方法,丰富自己的理论,开阔自己的思路,养成在师生互动的形式下,问题具有创新性,结果具有创新思维的体现。这里既不能限定师生互动结果也不能刻意的追求创新,应在自然中创新,在规律中寻找创新。师生互动具有具有探索性、实践性,互动过程充满不确定性,这就应该有多种选择,每一种选择都会产生一种效果,一种效能,不确定性意味着互动是无限的、多样的、开放的、多维的,因此,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思考问题的主体性、积极性作用,培养学生创新人格的形成,使师生互动的结果更加丰富、形象,这符合创新教育的条件下的师生互动要求,符合社会教育的价值取向。

第五,师生互动要体现创新教育全面发展学生智慧品质的要求

人的创新能力是人多种智慧品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应注重开发学生的智慧品质,从而培养和发展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发展学生的智慧品质。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体现创新教育全面发展学生个性品质的教育要求。教育在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方面应注重合作、顺从、与他人保持一致。但对于发挥人的创造性是远远不够的。个性品质应包括对自己能力的自信,行动上的独立性,能较好的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成就动机水平高,善于自我鼓励,对事物有持久的探究欲望,在生互动过程中应当积极的发展学生有利的方面,在互动过程中积极的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

第六,在师生互动中应体现学生的主体精神

师生互动过程中要处处注意抓住机会或创造一定的条件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创造热情、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追求精神上殷实的生活,学生不但是学习活动的接受者,还是师生互动的主体参与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得出结果,还要让学生明白得出结果的过程及其根据。教师不仅注重学生的整体性还要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差异性、个体性,教师不再是师生互动的唯一评判者,应尊重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相互评价。使师生互动出处于民主的氛围当中。

第七,师生互动过程中应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学生整体的每一部分潜能的激发,特别应注重“中差生”创新意识、思维的培养和训练,让他们变得更加热爱知识、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上游的同学应侧重他们的自主创新,在互动中发现问题,寻找新的途径,解决问题更便捷,从而使原问题得到巩固,便于理解,为全体同学都能逐步良好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第八、师生互动应体现创新教育全方位、全过程的要求

师生互动应把创新教育的所有环节都渗透到其中,按照创新教育全方位、全过程、多角度的要求,积极开展师生互动,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得到培养、发展、形成、巩固再提高。实施创新教育是对原有的师生关系、师生互动改造,而不是对原有的师生互动模式的补充和添加。

第8篇:创新教育范文

艺术类院校的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是时展的主旋律,是师德建设的灵魂,他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发展中,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体现在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中。因此,艺术院校的创新教育首先要坚持以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为标准,把师德的继续教育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始终,让广大教师树立投身教育、敬业爱岗、执着追求的师德风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教师创新性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还有,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开设教育经验传授课堂,创造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动手动脑能力为重点,促进教育艺术类学生人文涵养,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待锻炼,加强创造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形式,补充锻炼提高艺术类学生综合能力、实际水平。那些照本宣科,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体现不出学生创新的意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并大大缩小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扩展,不能使学生健康地发挥才能,结果必将使人才会慢慢淡化,知识没有了生计,艺术创造走向阴淡。

3.教师的要有创新的主动性。教职工队伍是实现学校创新教育的主力军,如果教职工队伍死气沉沉,很难想象学生会有创新思想。教师要有创新为责任的意识,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将创新教育作为一种责任来落实和实施,讲课不能老生常谈,要常讲常新,做事不能应付了事,要追求卓越;服务不能推托凑合,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或者学校的管理人员都要有一种创新的主动性。同时,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重点,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多层次开展艺术实践,多途径的促进学生的自我锻炼与完善,保证艺术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二、创新教育要改变办学理念

艺术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艺双馨”的专门艺术人才、文化人才为育人宗旨的教育方式。在参与文化构建方面,艺术类高校以往主要是面向文化事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同样是文化事业中的各类单位,而“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教育模式也成了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高校里的学生往往被“教育”的很“听话”,对“标准答案”近乎盲从,学生的个性几乎彻底被泯灭。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热的兴起,文化资源向产业化转型加速,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所进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更要努力探索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将更有助于艺术院校的年轻人去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在于其丰富多样的表达手段,更在于其多姿多彩的演绎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艺术类院校应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弘扬“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体制上采用发展的体制,竞争的体制,进取的体制,在教育中注重强化创新性艺术实践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和统一,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实践,以情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对优秀的创新学生可多鼓励其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演出,比赛等,在优胜中求优,在不足中求胜,在激烈竞争促使大学生自觉地积累知识、大胆创新,发挥能量,如此,个性化的艺术才会诞生。

第9篇:创新教育范文

艺术类高校的艺术教育是以培养符合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艺双馨”的专门艺术人才、文化人才为育人宗旨的教育方式。在参与文化构建方面,艺术类高校以往主要是面向文化事业,人才培养的方向也同样是文化事业中的各类单位,而“强调共性、忽视个性”的教育模式也成了创造性和创造能力培养的最大束缚,高校里的学生往往被“教育”的很“听话”,对“标准答案”近乎盲从,学生的个性几乎彻底被泯灭。但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热的兴起,文化资源向产业化转型加速,人才培养方向也要随之发生变化,所进行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更要努力探索和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成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储备库和人才培养的最佳孵化器。因此,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将更有助于艺术院校的年轻人去探索、理解、接受和运用模糊性与主观性的事物,充分挖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艺术的魅力在于创造,在于其丰富多样的表达手段,更在于其多姿多彩的演绎形式。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艺术类院校应改变传统的办学模式,弘扬“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理念,在办学体制上采用发展的体制,竞争的体制,进取的体制,在教育中注重强化创新性艺术实践与基础教育的协调和统一,教师应多指导学生课外创新实践,以情趣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创新,对优秀的创新学生可多鼓励其参加社会的公益活动演出,比赛等,在优胜中求优,在不足中求胜,在激烈竞争促使大学生自觉地积累知识、大胆创新,发挥能量,如此,个性化的艺术才会诞生。

二、创新教育要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艺术类院校的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1.教师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勇于探索的创新意识是时展的主旋律,是师德建设的灵魂,他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发展中,体现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体现在对学科前沿知识的探索和研究中。因此,艺术院校的创新教育首先要坚持以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为标准,把师德的继续教育贯穿于师资队伍建设的始终,让广大教师树立投身教育、敬业爱岗、执着追求的师德风范,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2.教师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教师创新性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吸收最新的教育科学成果,努力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并将其积极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再次发现、重组知识,联系社会实际,动手、动脑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性个性品质,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还有,教师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适时开设教育经验传授课堂,创造第二课堂,以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动手动脑能力为重点,促进教育艺术类学生人文涵养,综合素质,协调发展,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待锻炼,加强创造第二课堂,丰富教学形式,补充锻炼提高艺术类学生综合能力、实际水平。那些照本宣科,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激发学生创作激情,体现不出学生创新的意识、创新理念、创新思维,并大大缩小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扩展,不能使学生健康地发挥才能,结果必将使人才会慢慢淡化,知识没有了生计,艺术创造走向阴淡。

3.教师的要有创新的主动性。教职工队伍是实现学校创新教育的主力军,如果教职工队伍死气沉沉,很难想象学生会有创新思想。教师要有创新为责任的意识,每一位教职工都要将创新教育作为一种责任来落实和实施,讲课不能老生常谈,要常讲常新,做事不能应付了事,要追求卓越;服务不能推托凑合,要力争做到尽善尽美。不论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教师还是专业课教师或者学校的管理人员都要有一种创新的主动性。同时,根据社会人才的需要,针对艺术院校学生的基本状况,以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为重点,注重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多层次开展艺术实践,多途径的促进学生的自我锻炼与完善,保证艺术尖子人才脱颖而出。

三、创新教育要以学生为本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是我们要完成“怎样培养人”的基础,艺术类院校的创新教育也要以此为基本点。

1.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生必须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获得艺术上的成功。通过艺术实践提高舞台经验、心理素质,使专业综合素质达到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创造出己的艺术作品,成为创造型人才,社会所需人才。我们目前在认识上往往有一种误区,认为一个人只要有才就一定对社会有用,但实际上从整个社会来考量,才能并不比社会适应能力更重要,只有适应社会的人,他的本领才能真正发挥出来,才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它能够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是人类文化的沉淀和人类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结晶,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艺术人才的教育培养,要多途径,多形式,艺术院校要充分发挥各种课程体系的作用,并结合教学第二课堂及文化演出等方式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综合能力。艺术教育绝不是单纯的传授和训练艺术技能,增长知识、增强人的道德水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感知、欣赏和实践来培植并丰富大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2.要关注学生需求。

实践教学基地是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相结合培养的重要场地,是艺术类大学实践办学的特色体现和创新举措,是促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走向工作岗位的预演习。艺术类院校实践教学基地是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锻炼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专业综合素质,从而培养锻炼出社会所需的特殊技能人才。特别是目前,社会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关心将来的就业情况,因此,学校要在学生职业生涯指导的创新上倾注更多的精力,按照社会的需要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关注学生需求,为学生多创造锻炼机会,在实践中充分展示学生本身所有的思维知识、技能和创新意志,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打下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