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技术教学反思

第1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语文教学内容都适合运用信息技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文本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都适合在微机室进行。比如一些篇幅较长经典古文,一些文笔细腻的抒情散文,一些说理论事的哲理诗歌等。它们要么是基础知识量大,学生需要很多的笔头练习,要么是诵读任务量大,学生需要不断的朗读、赏析、思辨,都不适合在微机室进行的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我在确立《我三十万大军胜利渡过长江》这节整合课时,充分考虑到这是一则消息,课文较短,生字生词较少,学生读写量不大;更重要的是考虑到这篇文章很有历史背景,学生对当时时局的了解和把握,直接影响到对主题的理解。

二、把握语文的主体地位,合理设计教学环节

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其主体是语文课程,而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设计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时,如果出发点是学校微机室的装备条件和自己掌握的教学软件特点,认为它们能干些啥,自己的课堂上就进行些啥,就特别容易为花样而花样,为形式而形式,容易忽视甚至不顾语文文本的特点,容易偏离语文的教学目标。语文课被信息技术喧宾夺主,成为信息技术课。学生成为单纯的计算机操作者,或者只是观看课件的观众———语文味严重缺失。因此在设计时,首先要充分考虑到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考虑到语文教学目标的确立和达成,考虑到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其次再考虑到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学校微机室的装备条件和掌握的教学软件特点,并根据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和学校微机室装备条件、掌握的教学软件特点,灵活处理教学目标的达成途径、教学环节的进行方式和学生语文能力训练的活动形式。这样,才能使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充满语文味。笔者设计这一堂课之前,认真研究了这则消息的文本特点,确立了符合语文课堂的教学目标,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练习熟悉了学校微机室的红蜘蛛电子教室软件,一共设计了引入激趣、目标展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质疑问难、整理笔记、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布置作业九个教学环节。

三、通过听、说、读、写,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要充满语文味,那么什么是语文味?怎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充满语文味的课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对程老师的定义进行了形象而生动的阐释。王崧舟说“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王崧舟还说具体地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笔者认为,在微机室上的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课,教师不能长时间让学生操作电脑,去完成一个又一个预设学习任务,甚至是充满信息技术操作难度的任务,而应该通过听和读,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经历、阅历和文化积淀,去体味、感悟作品;通过讨论、分析、比较、探究、写作,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去理解、鉴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文体美、语言美和情感美的认同与赞赏,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和文化品味的同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表现欲和创作欲。

四、合理设计信息技术难度,适度减少信息技术的操作过程

课前有同事建议,我们面对的都是农村来的学生,可能信息技术水平不高,应该把常用的搜索引擎和一些可能用到的网址罗列给学生,还要事先下载好一些资料,提供给一些不会网上下载资料的同学。为此,笔者专门咨询了上课班级的计算机老师,同时调查了学生现有的信息技术水平。之后,笔者果断舍弃了这些做法。同时对于后面的小组合作环节的“电子手抄报”,我事先准备了4个word版精美的电子手抄报模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从感兴趣的方面,利用网络搜集相关知识,办一张电子手抄报,传到教师机,在后面的“成果展示”环节展示给同学看。笔者觉得整合课要合理设计信息技术难度。难度太低,学生提不起兴趣;难度太高,课堂上也还得指导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影响课堂进度不说,也喧宾夺主。

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加强合作交流

第2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探究性学习 分层次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9-0051-01

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基础学科,要求学生既要学好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教学环节的策划、安排上不能让教师一人唱独角戏,要善于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性学习。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把每节课的知识脉络掌握好,还要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对理论知识加以实践、验证。因此要求我们信息技术教师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是新课标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呢?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我们的学习方式应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设计,合理组织学生在合作中学习,真正发挥成员在小组中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作用。教师不应放心不下学生,应该大胆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积极主动的给学生提出创造性意见。比如,当学生为学习的内容或观点发生争论不休时,教师要做适当的统一;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拦路虎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当学生对某个问题苦思不得其解时,教师要做适当的讲析……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水平才能有所提高。同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基础、学习能力、性别等差异在小组中进行人员的合理分配。

另外,自主、合作、探究,这三方面组成一种整体的学习方式,相互作用。比如单方面强调自主,有可能变成各行其是,所以自主宜与合作互补;而提倡自主和合作,是为了更好有效进行探究活动。

二、学会欣赏学生,多鼓励学生

教师对学生的鼓励与欣赏,不仅仅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甚至长远的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态度。不同的学习心态,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学习效果。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调控好学生的学习心态,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多鼓励他们取得的任何一点成绩,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自己的信任、欣赏,更有自信地大胆尝试。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长处,作为一个好老师,应该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人格,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赞赏学生。一个学生,从几乎一无所知到接触并使用计算机,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错误。如果总是斥责学生,学生往往产生厌学心理。所以上信息技术课时,要努力营造和谐的气氛,对学生的进步要及时表扬和鼓励。这样不但真正让学生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我们得课堂井然有序。因此,多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让他们在自信、成功的心态中学习,对教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乃至培养健全人格都非常重要的。

三、精心处理教材,分层次教学

初中生信息技术课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方面。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而有的学生却从未接触过计算机,一切还都要从零开始。

2、学习态度和兴趣方面的差异。有的学生对这门课很着迷,求知欲望强烈,乐于并且善于积极主动地学习而有的学生对这门课程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甚至有的由于各种原因讨厌这门课,缺乏主动学习的欲望。

对于个体差异,我们就应当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我一般根据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把学生划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的学生为优等生,他们有一定的电脑知识,对电脑很感兴趣。有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B层学生为中等生,基础较好,理解接受能力较好,但在学习的主动性不太强;C层学生为后进生,理解接受能力一般或稍弱,基础差。层次的划分是动态的,学习期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层次调整,使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以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组织教学的时侯应有所侧重。在操作课的内容选择上,也要注意难易结合,有时候采用同样的练习,“一刀切”常常效果不佳。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性学习为主,让学生从模仿中慢慢找出规律。对于善于主动学习的学生,给其提出较高层次的任务目标后,教师并不告诉学生完成任务的方式,而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这样既节省老师的教学时间,也给学生更多的练习机会和知识技能。

四、教学方法多样化,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是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途径。如果总是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在短时间内可能效果不错,但长期下来,学生便会慢慢地失去兴趣。因此,在课堂上,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以亲切的教学语言,设计不同的切入点,运用独到的构思,发挥各自的专长,能突出学生兴趣,让学生参与活动。对学生的体验与参与尤为重要。

第3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 信息技术 教学反思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之必要

(一)职业道德要求。作为一个称职的老师,应该常常反思,学生学习目标是否达到,个人是否已经做到最大努力,是否在混日子,是否爱学生,课堂时间是否充分灵活运用,教学内容是否与目标有关联,学生是否能够掌握教学内容。

(二)突破固有教学的要求。教师教学有着固有的模式,而一旦定格,难以改变,包括思维定势、权威定势和书本定势等。教师应该在反思中进行思维创新,寻求师生交流新方式及新的教学表达。

(三)个人完善的要求。教师在反思中进步,认清自己,进行自我批评教育,并努力寻求自身的完善,达到教学成果的提高,随着时间推移,个人素质也会相形见长。反思能激发教师的学习追求,反思产生困惑,困惑推进学习进步,进而在书海中徜徉,得到知识的提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论述

(一)反思总要求

1.反思的寻本溯源。教学是个历史过程,教师应该从历史动态过程发现自己的不足,结合学生意见,进行教学完善。

2.学习反思。教师应该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学习他人长处,开展听课交流,与自身缺陷作比较,去粗取精,提升自我。

3.讨论反思。教师相互之间可以以讨论的方式,定期进行交流,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分享经验,总结技巧,到达共同提高。

(二)反思具体的操作办法

1.书写教学日记。教学日记记录着教师当天教学情况,是教学主动探求自身教学不足的主要方式,应该真实记录,不偏不倚,直面错误更要肯定经验,做到持之以恒。

2.自我反思表格外化。教师可制作简单表格,以视觉形式外化,着重主管感觉,做到课后反思与周度反思结合。

3.互动讨论。相比与教师的自我反省、反思,通过自我寻找矛盾、自我监督、自我评价来说,互动讨论突破了反思的局限。教师们互动讨论借鉴,群体献智献策加强了交流,丰富了教学经验。

4.论文撰写和课题反思。教师应有写论文的思想准备,针对课堂提问、学习探究、课程引入、概念讲解等,自行撰写研究论文,这能从根本、大局上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目标,青年教师更不可推卸。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做到教学的反思、改进、提高。这样的感受是撰写过论文的教师都有过的。课题研究指教师以小问题大处理的方式,对困难问题进行谈话、观察、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寻求问题产生根源,进行课题方案研究设计,集中众智,得到解决之道。虽然各种原因使得课题研究困难,所以有借鉴性数少。其实课题研究应该小问题大入手,结合实际。

充分利用科技图像。对有条件的学校,保存着优秀教师教课录像,教师可以自行发掘,在观看过程中记录觉得该学习的地方,思考这样做的目的,为什么,以及换我该怎么做。对于自身的录像,应敢于直视,发现其中的不足,思考改进方法。在视频播放完毕后,应该进行对整体有所把握,考虑是否应该更改教学流程,教学过程是否能进一步完善。

(三)反思需要内涵的提升

虽然反思能够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得到自我的提升,但反思大多只限于皮毛,难以根究其内涵。我们常常发现一些经典教学课堂示范,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配合紧密,自学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无一不应用其中,在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教师与学生都大放光彩,为之激动。但是,在每年的教学实践中,此种课程少之又少,原因是因为这种只存在于教学参观与比赛中,教师内心上对此产生排弃。那么,教学不仅要反思,而且要在内涵上下功夫,做到教学质量的根本提高。我认为内涵的提升应该做好几个方面问题。

反思正面性。根本目的是使教学行为兼具艺术性与科学性,从感性的高度提升为理性认识,从各层面发挥反思闪光点。可以对下面几种情况进行思考:何种情景可以促使教学实践成功发挥;教学应该以何种理念作为支撑即理论性支持;应该怎么样进行教学;从成功教学案例中给我们的启发点等。

反思负面性。即对教学实践中缺点的反思,教学活动难免存在不足,应以理性的态度对其归纳分析。应该进行以下思考:教学活动中的难处;难处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即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下次教学我会怎样改正发挥;从中我学到了什么启发等。

反思对比性。即对不同的教学行为对比反思。如大部分老师都担任着几个班的教学任务,教学针对不同的教学行为,进行正面与负面反思,然后理性对比,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发。这种自我的对比反思,对教师个人要求较高,要有正面的勇气。因为同一教师的不同教学,主体的同一性决定了教师有先入为主的观念,所以,应该冷静理性分析问题,思考问题,推动自己教学成果的不断进步。

三、结语

高中信息技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师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各方面进行理性反思,提升反思的内涵。

【参考文献】

[1]顾志方.VB选择结构的教学与反思――高中信息技术选修课教学案例分析[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14):25,27.

第4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计算机 教学反思

随着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和计算机技术日益普及,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和计算机文化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从近几年的教学状况和教学效果来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学习的起点不一

许多城市的中学已普遍开设了计算机基础课,而日益增加的家庭计算机又为部分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使相当多的学生在入学前就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部分学生对计算机非常精通。来自城市的学生,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应用水平普遍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入学前计算机水平较高的学生上课感到内容太浅,而入学前程度低的学生又感到听不懂、跟不上,课后难以消化。学生学习起点不一,给教学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2、教学内容过于系统

由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是为了将计算机作为工具来使用,他们今后是计算机的应用者,因此,他们所需的计算机知识应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目前教学使用的教材和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要求过于完整和系统,从二进制的转换、操作系统发展到网络体系结构,使理论授课内容非常庞杂,难以突出重点。另外,在授课的安排上,因学生首先接触到的内容不是面向应用的,而是一大堆的概念和术语,使学生原本认为非常有趣的得十分枯燥乏味,影响了学生应有的学习热情。

3、教学模式陈旧,学生学习个性无法发挥

计算机基础课虽然改进了教学手段,使教学内容表达趋于直观,增大了课堂信息量,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教与学的关系还是“你教我学”,所不同的是将教材的内容搬上了计算机投影的大屏幕,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地位,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生获取的知识和信息的渠道只能来自于课堂上的教师讲授。事实上,学生缺乏的是学会如何学习,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与学习内容相关的信息。另外,由于同一学习起点的学生也存在着学习上的差异,采取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难以适应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利于因材施教。因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忽视,甚至被压抑,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学科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我们在普教中,是仅为了编程开设程序设计课吗?我们是仅为的计算机应用而开设的信息技术课吗?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门学科,尤其是中学的这门学科消失的时间会不会不太远了?因为,许多教学内容象windows98、word2000甚至windows xp在将来的应用会落后、消亡。而编程的vb、qb甚至c++都有可能会被更好的语言代替。

信息技术课除了技术的应用以外,还有没有更加深层的东西了吗?

全国信息技术教研中心特邀教研员郭善渡老师到我校听课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在powerpoint教学中发现学生们对艺术字特别感兴趣。一节课后,看到许多学生的作品中,只有设计好的艺术字标题。见不到完成的多媒体作品了。我们再回顾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在进行网络部分的教学中,也发现到了学生们学会了上网,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进行充分的浏览,迷失在互联网这个信息的海洋中。“被信息的海洋淹死了”而忘记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在画图课中就对翻转与变形感兴趣,却得不到比原来更好的作品;在字处理教学中就对剪贴画感兴趣,却忘记了学习任务的本身……

那么,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是不是应当在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培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应用中的方法与策略。使学生们明确什么是手段、什么是工具、什么是目的、如何利用手段与工具达到自己的目标?

计算机的应用固然是我们信息技术课的重要任务。而使用这些工具的方法,使用工具完成任务或者作品的策略,是不是也应当或者将要是信息技术课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信息技术课中,技术更重要还是信息更重要?

其实,仔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回答,当然是信息更重要了。技术是为学生获取和传输信息、处理和分析信息、应用信息的而服务的。

那么在这个基础上反思我们的信息技术课。我们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教材中相关于技术方面的内容多,还是相关于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部分的多?可以说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教材、教学内容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在介绍:如何使用字处理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多媒体制作软件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网络的各部分技巧、如何使用图形与图像处理软件的……。而不是利用字处理软件、多媒体软件、网络软件……完成作文中无法完成的图文作文、完成音乐与图文配合等等。而不是在信息的海洋如何更好的搜寻到需要的信息、如何利用软件将信息加工成为我们的各种成果。

我们的信息技术课的发展能不能少一些学科本位论,多从教育的角度考虑一下自己的发展呢?

是不是我们的学科会成为这样的一个学科。有着自己根本的任务,深化自己的教学内容;同时有着广阔的外延,与许多学科相结合。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正如美国学者比尔的“三层塔教学法”中讲到的一样。最终将各门学科通过共同的问题,互相联系起来。信息技术学科在这种联系中重点体现出本学科的方法、手段与策略。

第5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创造性地设计教学结构,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自主自愿地学习信息技术课。学习兴趣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在信息技术课起始课教学中,要从计算机的产生、发展、最新动态和计算机网络的有关常识的介绍,国内外计算机技术的比较,同时结合本地区、本校利用计算机进行经济管理、教育科研、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大限度地让学生了解到计算机的重要作用,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应根据其特点,针对一些计算机术语、理论性概念作有针对性讲解,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形象具体,然后让学生通过大量的操作来验证所学习的知识,熟练的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在学生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加强辅导,在通过屏幕监视器或到学生中间进行指导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多让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用这样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加深记忆。

三、让学生有成功感

课堂中多展示学生作品,利用成功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多展示学生的作品,给予表扬鼓励,会使学生有成功感,感到莫大的欣喜,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从而对计算机学习产生更为强烈的兴趣。在课堂上,我有时会选一些同学示范操作,或者演示自己的作品,伴随着老师和同学们的赞美,这些同学都会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之中。课堂中我让每个同学都把作品上传到局域网中,这样,只要进入网上邻居的同学都能看到,当看到有同学欣赏自己的作品时,他们会充满成就感。同学们在交流作品时,彼此之间也会相互启发和激励,取长补短,使自己的作品水平得到提高。利用成功的体验,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合适的方式,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技术知识就像语文、数学、外语一样,已成为现代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部分。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课越来越重要,适合时展的优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必将逐步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总之,只要转变教育理念,不停地探索求新,不断反思出现的新问题,我相信是一定能够更好地把握课堂,得到高效能课堂教学效果的。要上好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使用易于学生接受的语言和教学方法,让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使我们的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驾驭计算机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巧设课堂前奏

在计算机机房上课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巧妙的设置课堂前奏。学生大多想自己操作,不想老师多讲。可以告诉学生在课堂的时间安排上有以下三种方案:第一,讲一节课,不操作;第二,讲 30 分钟,操作 15 分钟;第三,讲 15 分钟,操作 30 分钟。大家希望采取哪种方案啊?学生会说第三种方案。这时抓住机会巧妙安排:大家要想让老师采取第三种方案,必须集中精力听课,否则就采取第二种方案,甚至第三种方案。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比较集中。

五、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

在学习Word2000时,我就在课前搜索了一些资料,让学生拼图游戏,自己做连环画,做圣诞贺卡等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教学必须符合学生的天性以及发展的规律,这是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回归生活,让课堂与生活紧密相联这是新课程教学的基本特征。在课堂上运用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让他们学以致用是两个非常好的突破点。这也是维持课堂纪律最长久最有效的方法。

六、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课堂上做到严肃自由、主动探索。严肃是一种规范,自由能使学生思维解放。在保持较好的课堂纪律的同时,要让待发展生敢于提问,让优生敢于质疑。这可以运用知识竞赛法,作品展示法,学科整合法。老师善于把教学过程营造成有利于学生积极进取、能吸引学生兴趣的环境。这样,教学就能够离开僵化走向灵活、离开凝固走向丰富多彩,离开混乱走向秩序。

七、精讲多练

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学,这样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而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让学生掌握要领。此外,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从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实际操作时,教师加强巡回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发现的问题。

八、加强课堂教学的互动

师生互动,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上要得到体现。互动可以在小组合作中体现,小组合作实际上是一种优、差的合理搭配。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优生发挥特长,施展才能,差生尽其所能,学有所得。这实现了学生资源的共享利用。这种互动能够调动优、差生的积极性,将会明显的改善课堂纪律。

九、努力提升教师自身的魅力

第6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6-263-01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是高中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国非常重视高中学生信息技术教育,不仅开展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教师也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然而,现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仍存在教学反思深入度不够、教学反思环节不完整以及教学反思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贯彻落实教学反思以及加强教学反思经验的交流,不断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现状

1、教学反思深入度不够

现目前,我国并未将信息技术纳入到高考中,使得学校和学生对信息技术重视度不够,导致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的反思深入度不够。现目前,教师进行的教学反思大都仅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和教学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未能深入思考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应用的成功之处及课堂教学对学生宏观及微观层面的教育问题。此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深入度不够还体现在教师教学反思时间有限上。现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时间大多都是在课后,课前及课堂中教学反思相对较少,然而课前反思能够提高课堂预设的科学性,课堂中反思是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课前反思、课中反思以及课后反思缺一不可。

2、教学反思环节不完整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通常包括认识教学现象和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措施以及对措施进行实践验证。对措施进行实践验证能够有效检验上述三个环节形成的问题解决措施是否科学有效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教师进行教学优化的重要环节,然而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往往忽略了对措施进行实践验证这一重要环节。

3、教学反思方法较为单一

现目前,大多数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反思时,其反思方法都相对单一,大多都采用在备课记录上通过反思日志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反思。针对课堂教学中某一事件或偶然观察得到但不成系统的记忆而进行的教学思考,这是教学反思的存在价值,若教学反思仅仅进行简单的日志记录,无法发挥教学反思的价值。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系统观察,收集相关教学数据进行反思和总结,提高教学反思价值,同时还可以结合微格教学、录像法以及博客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反思,促进教师间教学反思的相互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措施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因此应当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反思,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

1、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

科学的教学反思观念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能够有效提高教学反思质量,因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很多信息技术教师受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较大,对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意识不强,认为在教学不存在问题时没有必要进行教学反思,这种错误教学反思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应当不断对教学进行系统的反思,并树立正确的反思观念,同时还应当具备发展眼光和问题意识,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教学行为进行多角度思考,从而科学合理制定和设计高效的问题解决方案。

2、落实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内化教学的过程,为了发挥教学反思的真正作用,还应当借助实践进行检验,教学反思只有经历了实践的检验才能发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因此,教师应当落实教学反思。教师应当根据反思结果,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再进行教学实践检验,不断发挥教学反思的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作用。为了落实教学反思,教师应当注重课前、课后反思,在课堂中对教学反思进行验证以及改进,并对反思经验进行及时总结,注重教学反思经验的积累,以文本形式记录教学实践反思结论,不断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论。

3、加强教学反思经验交流

不同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对同一教学现象的教学反思结果各不相同,因此,应当加强教学反思的经验交流。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经验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可以通过和其他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和相关专家进行教学反思经验交流,教师可以和理论著作进行交流,如查找资料、书籍等方式。此外,由于学生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之间进行交流,促进教学反思经验的交流,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现目前我国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反思方面仍存在着教学反思深入度不够、教学反思环节不完整以及教学反思方法较为单一等问题,因此,教师应当树立正确的教学反思观念、贯彻落实教学反思以及加强教学反思经验的交流,不断加强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反思,提高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率。

参考资料:

[1] 王海燕.常会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9(10):86-89.

[2] 孙红亚.高中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反思的现状与思考[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5).

第7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计算机知识;网络教学

引言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个以动手能力为主的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教师的教学内容也难以适合每一位学生,但无论是我们的教学内容还是我们的教学方法,都有学生不太满意,反映出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还很不理想,师生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在问题发现与解决沟通中进行的,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进行反思,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不断探索,找到一套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放在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生活中所遇到信息问题的能力上。

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思的意义

高中是人生中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阶段,教师在这个阶段起着关键作用,教学中提高教学水平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教学反思便是有效方法之一。

1.1通过反思可以广泛深入的思考问题

通过反思,可以使教师能够发散思维,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且能够发现自己和他人原有认识的错误和不足,摆脱原有旧的思维模式,找到问题解决的多种方法,反思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整合的过程,能够将各种知识同化和迁移,完善思维过程,更加深入的思考问题。

1.2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教学水平

首先,反思可以完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课堂教学过程中必然要遇到很多问题,教师通过反思问题,在通过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这样就可以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教师在持续的学习过程中,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和技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3通过反思可以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在反思中能够不断积累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经验,尤其是一些典型事例的思考,长时间积累后,大脑中形成丰富的知识库,经过梳理后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之成为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善于理性思考的教师,为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学反思的方法

2.1转变教学观念

教学过程的主体是学生,但教师是主导者,新课改背景下,教育在不断发展,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观念,教学反思不仅仅是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更重要的是反思支配这些教学行为的教学观念。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以学科知识结构为依托,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会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思考方法与自学能力。教师应该明确教育目的,使教学观念真正转变为教育观念,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评价观等。

2.2反思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它课程相比,更能应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信息世界,更能运用多样化教学模式,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应用某一种教学模式存在较多问题时应该总结分析后运用其他教学模式。常用的教学模式有:练习模式,演示、讲解模式。

练习模式:这一模式强调学生的上机技能操作,因为学生要想熟练掌握计算机相关应用技巧,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上机操作才能掌握。可以选取多种多用的练习方式,在进行上机操作练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有针对性的练习内容。例如,讲完网络浏览软件的使用后,可以要求学生课下去上网,课上再体会一下,讲完Frontpage2000后可以要求学生制作个人档案、个人主页等。每完成一项教学内容,就及时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练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熟练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演示、讲解模式:有些知识,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讲解,电教设备即可演示丰富的信息,使学生从感性上获得大量的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课堂教学软件,将操作过程通过教师机演示给学生,并适当讲解,使学生观看到了完整的操作过程,这样,不仅易于传授所学内容,还能有效控制课堂进程,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了配合演示模式的教学,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及学生接受能力,有针对性的制作课件,使课程内容生动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变难为易,使学生易于接受。

2.3联系生活,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实践证明,信息技术教学一定要联系实际,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引路人,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去钻研。如:学习Excel软件时,学完数据搜集相关知识时,应该让学生制作一份《个人消费统计表》,分析自己的生活费都花在了什么方面,哪些方面是可取的,哪些方面是不应该花销的,然后计算出总开支。

结束语

作为高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教育理论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和反思,结合教材教案和学生特点,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和考核计划,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培养出适应时展的具有丰富知识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卢顺利.反思:浅谈高中信息技术课如何进行教学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6期

第8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一、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问题

1.教材内容更新速度慢很难适应社会发展。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很快,新技术、新名词层出不穷,这就需要信息技术教材不断地更新更具时代特点。而当前所使用的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内容与信息化的社会发展及学生的学习需求不太适应,教材内容相关知识落后,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要,更不能反映出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信息技术教材好多章节所举的案例都是十多年前的事情甚至有些是20世纪80、90年代的事情,其新颖性、技术性与现在的案例无法相比,导致学生的兴趣度不高。

2.教材的连续性和连贯性失衡。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开设信息技术课,信息技术教材应该是一个逐步提高和加深的过程,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高中信息技术教材部分内容还和初中、小学的相重复。比如第四章的文本信息加工,主要讲利用Word进行文本的编辑、排版,据我对班上学生的了解,这些内容学生在初中的时候都有学过,甚至部分同学还利用Word制作的电子小报还获过奖,到高中上信息技术课,再让他们学习文本格式设置、段落设置,他们还感兴趣吗?本人觉得,应该教学生一些感兴趣、实用强的内容。

3.教材非零起点产生问题。高中信息技术教材建立在初中的基础之上,教学起点由零起点向非零起点转变,可是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受地域性的限制。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很多生源都来于农村,之前几乎就没有上过信息课,一切都是从最基础的开始;另一部分学生来自城里,很多同学家里都有电脑,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明显要高于农村的学生。若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按教材来教,那就忽视了对零起点学生的教育,缺乏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过渡。因此,对于信息技术教材非零起点产生的问题,笔者建议教师有选择性地将基础知识加入到课堂教学中,这样可以关注到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二、对教材的再认识形成科学的教材观

新课改提出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也是教材的开发者,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教材的二次开发课程观、教材观。教材的二次开发是指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了解学生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调整和加工,提高教材的适应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教材二次加工的策略

1.以课程标准为主导。高中信息技术教材是依据于《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编制的,并指导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因此,教师在对教材二次开发之前,一定要准确领悟和理解《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以课标为主导,实施二次开发。

2.深入分析学情。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中心和主体,应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基础,使教学内容具有层次性,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长。因此,教师在教材二次开发的过程中,将教学目标细化,考虑学生的多样化、个性化的学习需要,关注学生间的差异,实现三维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3.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传统教材则是注重课本知识的掌握与巩固,教学事例落后,缺乏新颖性。只有当信息技术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时,才会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因此,在对教材二次加工的时候,尽可能选择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内容。例如,在第2章讲《因特网信息查找》时,若让学生按着课本进行操作,由于教材的实践比较落后,学生都对它不感兴趣,因此,笔者在讲解这一内容时,让学生搜索自己的名字或是自己感兴趣的老师,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

第9篇: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范文

为了让学生们一同来关注信息技术课存在的问题,让大家一起来寻找“切点”,变消极的“聊”为有意义的“讨论”,我在本校网站上组织了一次题为“冲浪、游戏、聊天与获取信息”的调查。参加这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1277人,其中针对上网“喜欢做”和“应该做”的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应该做”对“喜欢做”

抛开调查项目设计的科学性,就学生回答的结果来分析一下:“随便逛逛”的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8.89%,这证明学生们清楚上网浏览“目的性”的重要性;“QICQ”、“聊天”的下降幅度分别位居第二位和第三位,分别下降了22.71%和16.13%,但这是喜人的状况吗?难道“QICQ”、“聊天”、“论坛”等虚拟社区形式就一定要从我们的课堂上消失吗?……这一组数据应该引发我们教师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特别是对网络的认识问题、信息技术教师的角色问题、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信息技术课的教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问题,我们应该进行反思。

反思一:“网络”与“洪水猛兽”

我们都知道“学生一旦接触互联网就会被其无穷的魅力所吸引,通过正确的引导,网络会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然而如果缺乏引导,学生也会被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还要过分地依赖“游戏”,那么“网络”就真的逃脱不了被一部分人排斥的命运。

毋庸置疑,与任何事物一样,“网络”也会带来负面影响,所以我们目前所能做到的是正视它、用好它。以往学生是在“两个世界”中学习,一个是经验世界,另一个是语言文字世界,而且现行教育模式使这两者越来越脱节(也就是我们所批评的理论脱离实际)。当代信息技术正在创造出虚拟的现实世界,这“第三个世界”应该成为沟通前两个世界的重要桥梁。 “OICQ”、“聊天室”和“论坛”等正是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社区,属于“第三个世界”的,我们不是要“取缔”,而是要“拿来”为教学所用,促使学生在经验世界和语言文字世界中学习活动与学习经验的整合,这样才是积极的做法。

反思二:从“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的教育劳动的独特之处是,为未来而工作。今天在孩子身上所培养起来的,要在几年之后, 甚至是几十年之后才会成为一个成熟人的公民性、道德和精神面貌的因素”。因而教师自身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成败。

现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信息技术教育要培养的是具备高信息素养的学生,作为信息技术教师的我们是否进行了角色的转换?

反思三:“微软培训班”与信息技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