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1发展现状
1.1.1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近年来,晋城市玉米、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11万hm2以上,随着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及种植技术推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7.5亿kg以上,确保了粮食自给有余,实现了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1.1.2六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晋城市围绕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3农业龙头企业有了一定数量
近年来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全市43家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山西省着名商标23个,国家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4个。
1.1.4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00余个,合作社涵盖了晋城市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60%的行政村,入社农户4.6万户,入社社员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
1.1.5政策扶持推动力初步显现
近年来晋城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畜牧业、蔬菜产业扶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种植蔬菜和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1.2主要特点
1.2.1小而全虽然晋城市产业规模较小,但农作物种类繁多,各种五谷杂粮、各类干鲜果品、蔬菜、蚕桑、食用菌以及多种中草药遍布全市。
1.2.2少而优各类农产品数量虽少,但品质优。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适中。年均气温11.5℃,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一般在3368℃~4471℃,无霜期185d左右,年均降水量达600~650mm。森林覆盖率达35.7%。
1.2.3稀而特晋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到87%,昼夜温差大,独特多样的小气候,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独特的稀有农产品。比如泽州县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鲁村小米;高平大黄梨、王报红萝卜;阳城山茱萸、阳城蚕茧;陵川“五花芯”党参、大红袍花椒、黑木耳,沁水七须黄花菜、蜂蜜、端氏紫皮蒜等。
2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2.1发展现状
2.1.1粮食产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资价格高位持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粮食总产量供求紧平衡,细粮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2.1.2六大特色产业畜牧业开放程度低,外向型发展偏差;蚕桑业龙头企业不强,对产业发展牵引能力弱,科技型人才缺乏;蔬菜产业种植零散,市场规模小,水资源缺乏,技术人员不足;干鲜果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小杂粮产业种植投入少,种植效益低;中药材产业科研投入少,加工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完善。
2.1.3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够,发展规模偏小,带动辐射的范围小,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管理不太规范。
2.1.4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投资主体和融资手段单一。
2.2原因分析
2.2.1客观上受限制晋城所处山丘地区,人均耕地少,耕作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利于形成规模的种植基地。
2.2.2主观上有差距对农业产业化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统一的、有力的、连续的扶持政策,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
3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
3.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型的产业化经营基地,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集团,创优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3.2强化农业培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依托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培训,提高服务功能,致力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带动农民增收的地标性农产品品牌,为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3加强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能力
根据区域地理和气候优势,搞好区域发展规划,着力建设7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泽州、阳城、高平和沁水四县小麦优势产业带、太行山南端优质玉米杂粮产业带、南牛北猪东西羊健康养殖畜牧产业带、太岳中条两山优质蚕桑产业带、沁丹两河流域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丘陵山区优质无公害干鲜果产业带和高垣山区优质中药材产业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区域优势产业带的先决条件下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产业集聚
“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丰则天下富”。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关键,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
一、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面积3480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近70.3万,城镇化水平较低。慈利县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南“武当”之称的五雷山距离慈利县15公里;而县城的江垭温泉、江垭水库平湖游、万福温泉等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2011年慈利县国民生产总值1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1元,城乡收入差距大制约着慈利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慈利县依据其地理条件发展了茶叶、烤烟和柑橘种植业,依据其生态环境发展了大鲵养殖业,并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使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保障;同时,慈利县有大中型水库工程12处,库区移民3万多人,为了解决库区移民的生活问题,慈利县采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方式,依托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并做到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发展生态渔业。通过企业与库区移民签订养殖合同,以“政府引导、公司运作、移民受益”为宗旨,发展库区鳡鱼生态网箱养殖产业。
二、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瓶颈制约。县域内基础设施的兴建、经济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需要巨大资金。而慈利县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支持有限。同时,企业扩大生产和科技创新都需要投入资金,而县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制约着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二)缺乏知名品牌。特色产业停留于初级产成品上面,未形成统一的地理标示和行业标准,并缺乏精深加工的产品,特色产业产值小,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单一,对产品的品牌打造力度和宣传不够,未形成知名品牌,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缺乏人才支撑。特色产品的推广和研发、创新,工艺的改进等都需要大量人才做支撑,而慈利县由于地处湖南西北部,县域经济比较落后,工资水平不高,受区位、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高素质、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来慈利县企业工作并扎根,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技术工人缺乏,特别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等人才匮乏。
三、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慈利县应因地制宜,把握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一)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首先,对发展突出的特色产业,在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建立表彰机制,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带动产业扩张和升级。其次,要整合资金,集中财力,补贴或扶持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后,适度调控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资金流向特色产业的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解决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重视对品牌的塑造。首先,通过建立地理标示,建立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严把产品质量关,生产让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其次,充分利用和挖掘慈利县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的餐饮文化和旅游文化,推广慈利县的特色产品。如充分利用慈利县的温泉资源,以优美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争取承办大型会议提高慈利县的知名度,同时,推出做工精美的特色产品,两者相互结合,通过名声带动特色产品的销售,通过高质量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慈利县的知名度。
关键词:绵阳市;县域经济;农村经济;新农村
近几年,随着绵阳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各级各部门在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省委省政府的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实践中,坚持以推进现代化农业发展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通过不断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为导向,努力实现绵阳市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据了解,绵阳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总体运行开局良好,稳中有进。下面我们就县域经济视角下绵阳市农村经济发展现状进行透视。
1绵阳市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成效
2017年一季度全市农业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总产值71.0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实现全面增长,达到42.17亿元,同比增长3.0%。分行业看:农业10.57亿元,同比增长3.6%;林业1.92亿元,同比增长2.4%;牧业26.09亿元,同比增长2.6%;渔业2.37亿元,同比增长2.2%;服务业1.21亿元,同比增长9.0%。由此可见,绵阳市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在以往发展水平来看,有了明显的提升。
2绵阳市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瓶颈
(1)市域产业结构不合理。绵阳市现代服务业虽然发展较快,但基数低、规模小,缺乏带动力强的大型企业。与“公益性”紧密相关的社会事业领域的改革和开放明显滞后,教育、文化、体育、社区服务等产业发展潜力大的领域,市场竞争不充分;邮政、通信、卫生、传媒、公共设施等领域还存在垄断经营或市场准入条件过高。(2)资源有效利用率小,影响总体发展。根据调研结构来看,虽然我市的资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其主要的收入来源仍是传统的农业产业,而开发潜质较大的养殖业均未得到有效的开发。这种结果的出现既有政策性的因素,但更主要的还是预算外收入的不确定性及不可再生性带来的必然结果,在今后几年更将影响到我市整体的县域经济的总体发展平衡。
3推动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3.1经济条件:立足工业化体系以支撑县域经济的崛起
目前,就我国的一些不发达的小县城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经济实力和城镇产业规模都比较薄弱,对农村的带动能力也不够明显。这必然会给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再加上农村资金原本就比较紧缺,投入严重不足,且城乡的基础设施也不够齐备,故区域居民的消费水平和二三线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显的差距,且这种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基于这个背景,笔者认为,进行县域经济的统筹发展的前提就是要解决好经济条件,只有如此,才能凸显市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的经济水平。
3.2产业基础:着眼特色产业以谱写县域经济发展新篇章
深入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形势和产业实际,要以因地制宜的原则,统筹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要挖掘县区特色产业,最大限度发挥市域优势产业,这样才能打出品牌,形成效益。就以绵阳市目前的市域产业现状来看,其重点是农作物基础夯实,利于发展特色农业经济,特别是在致力于农村旅游项目的开发,更是值得重视。
4推进绵阳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对策
4.1以统筹发展规划为引领,促进县域经济和谐发展
绵阳市就在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通过不断修订规划纲要完成了经济发展、交通设施、社会保障、社会事业等多个发展专项的规划。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应突出城乡建设的“绿色”主题,即增加城市环境中的绿色元素。比如针对城乡固有的园林和水库等资源优势,应予以充分利用,重点突出山水资源,进一步做好植树造林工作,倾力构筑生态城乡发展中的绿色元素,使城乡建设规划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氛围。
4.2以市域市场体系建设为宗旨,实现与市场经济的全面对接
第一,劳动力市场培育。在绵阳市的各个企业(国有、城镇集体和乡镇企业)要针对现有的用人制度进行改革,实行合同制;建立健全劳动力服务市场体系,大力发展职业介绍、培训和咨询等市场中介组织。政府取消有碍劳动力要素流动和公平竞争的体制性制度,确保社会保障制度和相关福利制度的实施。第二,土地市场培育。绵阳市政府要建立利于土地流转和集中的机制,科学合理的推进土地流转,帮助实现农业规模化,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形成规模效益,促进农民的增收。鼓励引导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防止土地撂荒和粗放经营。
综上,本文认为,绵阳市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彰显市域特色产业的发展,只有立足这个前提,才能带头县域经济的总体的发展,才能形成市域特色经济,进而提高人们的GDP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
作者:刘平 单位:四川朝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吉超.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评述及其反思[J].企业经济,2013(02).
[2]日.加快辽宁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措施[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04).
[3]肖利群.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互动关系研究[J].商业时代,2012(06).
【关键词】小城镇;可持续发展;循环产业
发展小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推动中国城市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如何在小城镇建设中,立足其发展现状,合理有效的利用各种资源,使其成为小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持续动力,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必须要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永登县武胜驿镇的规划设计,对于小城镇建设的城乡一体、产业循环,促进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1 武胜驿镇发展概况
1.1 项目概况
武胜驿镇位于兰州市永登县西北部,属于半干旱半湿润的二阴山区,是古时兰州与武威之间的重要驿站和向西进入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拥有丰富的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其距兰州市130公里,永登县城20公里。现状有回族、土族、藏族等8个少数民族,总人口38330人。
1.2 发展优势
1.2.1 区位条件突出
武胜驿镇地处兰州―武威中间,位于兰州都市圈1小时经济圈辐射范围内,区位优势突出。
1.2.2 综合交通条件良好
境内有连霍高速、兰新铁路、G312公路通过,与兰州、武威等区域中心城市以及中川机场联系便利,经济发展的综合交通条件良好。
1.2.3 自然环境良好
武胜驿镇境内有喜鹊岭、标杆山、奖俊岭、鸡冠山等众多山岭以及黑林和奖俊岭等天然牧场,是永登县吐鲁沟国家森林公园向北延伸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先天生态环境品质较高;同时,由于镇域产业以生态农业为主,受工业化影响较小,自然环境没有受到人为干扰和破坏,与兰州都市圈的其它地区特别是兰州都市圈内的核心地区相比,是居住和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1.3 存在问题
1.3.1 核心发展优势不突出
永登县虽是兰州市重点镇,但由于其资源、交通、区位等优势未充分挖掘,没能形成带动城镇发展的增长点;同时,连霍高速的开通使得312国道上的过境人流量的急剧减少,原本商贸产业优势亦不断减弱。
1.3.2 城镇发展缺乏动力,发展缓慢
由于服务人口规模小、徐古高速公路对G312国道车辆分流等因素,商贸服务业很难大规模发展,难以成为支撑城镇发展的持续动力。同时,因环境保护、市场及技术等原因,原有的矿产开发企业和建材企业多处于停产状态,城镇发展乏力、缓慢。
1.3.3 产业结构单一,竞争力不强
现有产业链较短。武胜驿镇高原夏菜是农村居民重要的收入来源,养殖业也已经起步,但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的农业主要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产品附加值低,而下游加工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旅游业尚未成为带动城镇发展的动力。武胜驿境内拥有高山草原、民族风情、原始森林、天然牧场、史迹遗址、特色民居等众多旅游资源,但由于其旅游品牌知名度不高、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资源尚未有效整合等原因,目前尚处于自发发展状态,未形成带动城镇发展的动力之源。
2 武胜驿镇发展思路
2.1 双轮驱动,城乡一体
产业富民:立足新时期农村地区作为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生态产品提供地的功能定位,发挥武胜驿镇生态环境、资源产业的基础优势,做强做大特色产业,使特色产业成为村民致富的依托。
工贸强镇:依托农村种植业和畜牧业,加快相关加工工业、商贸业和物流业的发展,强化小城镇的产业基础,增强小城镇的吸引力。
城乡一体:乡村农牧业为城镇工贸业提供原料,城镇工贸业解决农业销售难问题,并使农牧产品增值,充分发挥好小城镇服务农村的功能;城镇工贸业为乡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城镇自身规模扩张;乡村富余劳动力进镇,乡村人口减少,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
2.2 高端发展、树立品牌
高端发展:顺应绿色无公害农牧产品质量优、价格高、需求量大的特点,转变农牧业发展模式,由“化学农业”向“生态农业”转型,依托生态农业培育高端消费市场,实现高端高效发展。
树立品牌:针对武胜驿镇农业发展有产品无品牌、同质化、竞争力不强的现状,未来发展要走品牌农业的路子,通过申报武胜驿地理标志的农产品,形成武胜驿高原无公害富硒蔬菜、武胜驿生态羊肉、武胜驿生态猪肉、武胜驿生态草芽鸡等特有品牌。
2.3 休闲突起,产业延伸
休闲突起:立足武胜驿镇位于兰州都市圈的旅游交通区位优势,挖掘镇域乡村休闲旅游资源特色,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使休闲旅游产业成为除生态农业之外的另一优势特色产业。
产业延伸:围绕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积极拓展与高原夏菜、有机中药材、高原花卉等种植业和牛、羊、猪、鸡等畜牧养殖业关联的“观光、休闲、科普、节庆、娱乐”等功能,努力形成“一产三产化”的产业格局,丰富武胜驿镇的休闲旅游功能。
2.4 政府引导,农民为主
政府引导:发挥好政府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和在信息化建设、科技培训、技术引进、金融支持、政策导向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和公共服务职能,解决好城乡发展中个体无法解决的问题,为农民创业发展创造条件。
农民为主:充分发挥好农民自身发展的积极性,在“生态农业、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上,鼓励农民创业、吸引农民参与、吸引农民就业,使农民成为发展的主体和受益的主体,真正把“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落到实处。
3 总体布局
3.1 产业发展布局
依托武胜驿产业发展基础、突出产业发展优势和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按照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协作化的发展原则,规划在镇域内形成“一轴、三带、五区”的产业空间布局。在镇域形成东部综合服务经济区、中部特色蔬菜种植和休闲农业经济区、西部生态、民俗旅游服务经济区、北部特色种植养殖和民俗旅游服务经济区以及南部特色种植养殖经济区。
3.2 旅游发展布局
根据武胜驿镇旅游资源分布与开发潜力,规划构建“一心、四轴、四区、多点”的旅游产业格局。在镇区形成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并向西、北、南辐射,形成东部庄浪河谷综合旅游发展轴;西部生态休闲、历史文化旅游发展轴;南部现代农业观光体验发展轴;北部藏族、土族风情体验发展轴。同时,形成以历史演艺、休闲度假、民俗体验、民族餐饮、特色购物、科普教育、会议接待、度假居住等内容的旅游综合服务主题区;以发展发展农业风光展示、农业种植养殖活动参与、农业科技示范、农家特色餐饮品尝、农村乡俗和农家生活体验等内容的生态农业旅游主题区;以发展草原风光展示、草原文化感知、草原活动体验、短期会议接待、休闲度假等内容的草原风情旅游主题区和以发展高山草原观光和少数民族风情体验等内容的民族风情体验旅游主题区。
4 结语
笔者在相关小城镇规划编制过程中体会到,只有立足小城镇发展实际,切实挖掘其资源特征,形成适合小城镇自身的发展之路才是小城镇规划的根本。如何才能更加有效的利用资源,促进小城镇的全面均衡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上还有许多需要探索。本文抛砖引玉,希望能给同行们提供一点有益思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存在问题;对策;青海湟源
1湟源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1优势产业不明显,集约化程度较低
湟源县大多数农村经济以传统种植业为主,并伴之劳务输出,在积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有部分群众积极发展各式农业产业,成效显著,如苗木种植、养殖业等。但其间产业的发展,多为农民自发盲目的自主型农业,缺乏集约型管理和规模化经营,优势产业不明显[1-2]。
1.2传统习惯根深蒂固,承包土地流转困难
在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广大人民群众仍普遍看重自家土地,个体经营性较强。外出务工、经商的农民中,大部分人没有将土地流转出去,大面积抛荒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给农村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1.3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老化、破坏现象普遍
自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户家庭经营成为农业生产活动的主体,对以集体劳动方式修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只使用、不维护的现象比较普遍,基础设施年久失修,疏于管理,破坏严重,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2发展对策
2.1提高农民素质和技术水平,推进农业机械化
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为实现农村产业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约化,当务之急须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水平,以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应用。目前有些农业机械不适合小块土地的耕种,需要改良。应鼓励工厂生产适宜不同地块类型的机械,并扶持农民购买,对提高农民的生产力有很大的帮助。
2.2加大宣传力度,妥善开展流转工作
基层干部要从为民办实事出发,加强土地流转工作的引导,并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应通过以下2方面来实现:第一,要加大对土地流转的宣传工作,在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存在农民群众对流转的认识度和知晓度不充分的现象,应在思想上做好群众工作;第二,要多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起来 ,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同时,对土地流转法规政策要进行广泛宣传,促使农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工作,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模式,扩大种植规模,有效地推动农村土地流转[3-4]。
2.3进一步维护和建设农村基础设施
建设、维护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否则会浪费大量资源,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所以,在加大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加强基础设施维护。
2.4强化统筹理念,加快整合各类资源
一是整合资金资源。实现“一村一品”示范村产业发展。二是整合部门资源。整合分散在计划、财政、农业、农发、扶贫、科技等部门的资金,改善农村基础设施与农业生产条件。同时,整合交通、水利、电力部门资源,着力解决产业发展所需的水、电、路、讯等配套设施建设。三是整合信息资源。加快电子农务服务站建设,鼓励支持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网络等公司搭建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平台,确保每村每户在2010年底至少有1个适合自己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
2.5强化规划理念,加快构建区域特色产业
在规划编制上,根据湟源县区域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坚持规划到乡镇、到村组,明确每个乡镇的产业发展重点。按照“稳粮、兴牧”的思路,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稳定小麦种植面积,大力推广地膜马铃薯种植,提高粮食单产,确保县域粮食安全;积极实施奶牛基地建设、饲草基地建设、乳制品加工企业招引、奶畜配套产业建设四大工程,建立良种繁育、疫病防控、质量监测、技术推广四大体系[5]。
2.6强化工业理念,加快组建产业化龙头企业
迅速组建龙头企业,坚持把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招商引资、县传统企业的挖潜改造、乡镇企业的发展相结合,以附加值提升产业发展规模和速度,使其惠及于民。
2.7强化市场理念,加快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目前湟源县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社16个,拥有会员8 000人,涉及种养业、加工业、流通业等领域。针对不同产业建设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有以下几种组建方式:一是由农村专业大户或龙头企业牵头,联合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组建专业合作社。二是由农村能人牵头,围绕主导产业建立专业合作社。三是由村委会牵头,吸纳该村或周边从事同一产业的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四是由农牧部门牵头,依托其人才、科技优势,与农户联合发展主导产业。五是由供销社牵头,联合农户建立专业合作社。建立专业合作社既可以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又可提高农民及相关产业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同时促进产业科技成果转化。
3参考文献
[1] 牛树海.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06(6):5-7.
[2] 张宇松.略论农业产业化[j].河南农业科学,2008(12):5-8.
[3] 柯瑜.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与方向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22(13):90.
关键词:盘县;农业;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S-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9-0009-1
1 盘县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盘县农业发展势头良好,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盘县农业总产值达12.1亿元,同比增长9%.完成粮食产量36.33万吨,同比增长2.22%,已完成全年粮食总产量增2%以上的目标任务。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经初步统计,到2009年底,全年肉类总产量4.79万吨,同比增长11.97%,大牲畜存栏数21.9万头,同比增长6.05%,牛出栏数3.2万头,同比增长14.85%,猪存栏数53.49万头,同比增长10.3%,猪出栏数43.34万头,同比增长5.76%,羊存栏数11.88万只,同比增长33.91%,羊出栏数5.64万只,同比增长46.31%,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和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开局。经过多年的发展,盘县农业产业化经营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马铃薯、蔬菜、中草药等特色产业规模化水平不断提高,裕龙种业、信友核桃乳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持续发展。全县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02.4亿元,同比增长14.7%;从业人员达到14.95万人。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新进展,实施19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全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9820人。盘县农业主要发展情况如下:
1.1 优化大宗农产品品质
盘县着力在农产品品种上调优,大力推广品质优、产量高、抗性好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加大新组合的试验示范力度,增加优质玉米的种植面积。加大脱毒马铃薯、优质稻、优良小麦品种的推广力度。盘县现种植马铃薯55.1万亩,产量57万吨。发展较好且规模较大的四格、普古、坪地、滑石、平关等乡镇相继成立了马铃薯协会,为种植农户提供生产技术和市场营销服务。普古乡马铃薯淀粉加工厂已投入使用,洒基镇正在建设成年生产能力达到1万吨的淀粉加工厂。马铃薯的加工率和商品率都提高了5%以上。
1.2 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
1.2.1 根据土壤、气候等特点在适宜乡镇建立优质烤烟基地 2009年盘县烤烟生产稳步推进,收购烤烟14.71万担,实现总收入1.06亿元。
1.2.2 改造低产茶园,突出建好优质、高产生态茶园 使茶叶产业成为全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到2008年,盘县茶园已发展到16000亩,产地主要分布老厂、民主、马依、羊场、两河和忠义等乡镇。
1.2.3 在城郊和工矿区、低热河谷地区建立优质蔬菜、山野菜基地及早熟脱毒马铃薯基地 在巩固响水鲁楚、大山嘎拉河、红果舍勒蔬菜基地的同时,重点在一些乡镇发展露地和大棚蔬菜基地。盘县建立了逾1万的商品蔬菜基地,主要分布在红果、西冲、板桥等乡镇,基地生产的蔬菜经过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六盘水红果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批发有限公司等大型批发市场销售到全县及周边县市。
1.2.4 在多个乡镇建成稳定的万亩折耳根基地 盘县折耳根种植于1994年由盘江镇小取古村农民试种成功,经过几年的发展,扩展到周边的滑石乡、两河乡、断江镇、响水镇等乡镇,2008年,计划生产折耳根2万吨,实际生产2.43万吨,全县种植面积达到2.4万亩,产量达到4万吨。发展较好的盘江、响水、滑石等乡镇相继成立了折耳根协会。
1.2.5 发展核桃产业 盘县核桃种植开始于上世纪的90年代,主要集中在滑石、保田、新民等乡镇,面积3万余亩,年产干果4500吨,目前,核桃销售收入已成为本地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
1.2.6 大力发展畜牧业 在建设“贵州省畜牧大县”的政策指引下,盘县畜牧业发展迅速。具体数据如上所述。
1.3 大力发展水果产业,形成基地化生产
近年来,盘县大力发展精品水果,水果栽培面积约1.82万亩,品种主要树种有梨、桃、柑桔、李、葡萄、苹果、柿等,尤其是梨、桃、柑桔、猕猴桃的栽培面积扩大较快,经济效益比较明显。
1.3.1 梨产业 盘县梨种植主要分布在保田镇和平关镇,保田镇的金秋梨和黄花梨尤为有名,已发展到了2600余亩,产值达到4000余万元,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3050元。现成立有保田镇鲁楚坡村马鞍山梨园协会、民主镇谭家寨村果树生产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
1.3.2 猕猴桃产业 盘县猕猴桃种植主要在西冲镇,种植面积600亩,年产量1200吨,正在筹备成立西冲猕猴桃种植协会。
1.3.3 桃产业 盘县的桃种植主要分布在洒基、红果等乡镇,种植面积5000亩,品种以早熟桃和冬桃为主,现有洒基冬桃协会。
1.3.4 柑桔产业 盘县柑桔种植主要在刘官镇红岩村,面积3000亩,由刘官镇红岩柑桔协会负责技术指导和市场营销,效益显著。
1.4 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优化
盘县县委、县政府重视以市场为导向,依靠“龙头”企业及各种中介组织,将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联结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目前,“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等区域化布局已基本形成,涌现出了贵州信友公司、红果经济开发区农副产品批发公司等一批重点“龙头”企业。
1崇州市“农业共营制”模式
——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折资折股,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合作社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实行除本分红的分配方式,即除去生产成本之后,剩余纯收入按1:2:7比例分配。其中,10%作为合作社公积金、风险金和工作经费,20%作为农业职业经理人的佣金,70%用于农户的土地入股分红,形成了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共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361个,入社土地面积21.33万亩,入社农户9.46万户,农业组织化程度达56.48%。——强化社会化服务,建立“一站式”服务超市。整合公益性农业服务资源和社会化农业服务资源,分片区建立农业“一站式全程服务超市,所有服务均实现公开公示、明码标价,实现适度规模经营对耕、种、管、收、卖等环节多样化服务需求与供给的对接。已分片建立农业服务超市6个,服务面积达14.63万余亩。崇州探索实践的“农业共营制”模式,有可能是促进农业经营方式转型的重要突破口。
2顺庆区农民产业园模式
石香炉蛋鸡农民产业园区,建于2007年2月,占地106亩,入园农户18户。园区按照“政府引导、农民主体、龙头带动、金融支持、协会组织”的“五方合一”运作模式进行建设、管理和发展,政府负责进行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协调解决资金、流转土地,当好龙头企业和农民的“红娘”;农民自筹资金,自建圈舍,自己管理,多干多得,利益自享;龙头企业引领农民产业园区发展,解决农民无技术、无市场的问题;农村小额信贷担保公司(政府出资设立)为入园农民提供贷款担保,解决农民进园区资金不足的问题;养殖合作社充分发挥技术、市场、管理、品牌等优势,采取统一供种、供料、防疫、保险、治污、销售的“六统一”办法,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目前,农民产业园已由原来的1个乡1个村推广到全区18个乡镇2个涉农街道办事处200多个村,由原来的3个拓展到220个,入园农户由原来的57户增加到3.1万余户。其创新做法被写入国办〔2009〕55号文件在西部地区予以推广。
3郫县川菜产业园模式
中国川菜产业化园区位于郫县安德镇,规划面积3平方公里。园区集中发展郫县豆瓣、川菜原辅料和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是全国唯一以地方菜系命名的产业化园区。截至目前,园区已形成2.4平方公里的项目承载能力,引进聚集棒棒娃、丹丹调味等农业产业化企业84家,总投资70亿元,累计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企业3家,中华老字号企业1家,省级著名商标企业4家,省级名牌企业8家;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2013年,园区实现全口径工业总产值63亿元,全口径工业增加值15.68亿元,完成入库税收1.5亿元,培育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26家。园区周边已建成安德泉水、唐昌先锋等8大特色基地,县内建设蔬菜原辅料配套种植基地11万亩,转移劳动力3000人,并带动县外建设原辅料种植基地25万亩。同时,以“川菜文化”为主题,打造形成集观光、体验、品味于一体的“川菜味乡”优势服务业品牌和国家级AAA旅游景区,并建成4万平方米川菜美食文化体验休闲特色街区。构建了现代农业种植-川菜原辅料加工-川菜文化体验产业链,形成三次产业融合联动发展格局。园区先后获得“中国川菜产业化食品加工基地”“中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国家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4朝天区农旅结合模式
近年来,朝天区立足良好的生态和资源优势,以农兴旅,以旅富农,做足生态山水文章,曾家山景区成功创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农业与旅游相结合,实现从单一农业向产业多元化联动发展转变。朝天区结合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和休闲观光节点50余个,加快景区商业服务一条街建设,实现“吃、住、游”一条龙服务。曾家商业步行街被省商务厅评为第二批“四川省特色商业街”。该区还大力挖掘农业的文化功能,建设核桃、土鸡、蚕桑、食用菌等文化广场,开展“麻柳刺绣”“朝天唢呐”“李家狮舞”“平溪傩戏”“木牛推新娘”等民俗文化表演活动,展示农耕文化丰富内涵。先后被评为“中国西部生态养生基地”“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四川省首批十大避暑胜地”。2013年,朝天区接待游客21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2.67亿元,分别增长26%和45.8%;旅游经营户人均收入11000余元,带动周边农户人均增收1500余元。
5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合作模式
2011年,射洪县成立白羽肉鸡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依托四川玉冠农业股份有限公司,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养殖户”的运作模式,实行统一圈舍设计、统一设施设备、统一供应鸡苗、统一供应饲料、统一防疫保健、统一收购加工,分户养殖、分户结算,保证养殖户2元/只的最低利润的“六统二分零风险”经营模式。目前全县农户建标准化肉鸡圈舍48.23万平方米,公司建圈舍15万平方米,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白羽肉鸡繁育基地之一。2013年,实现宰杀白羽肉鸡2000万只,产值10亿元,利税6000万元,养殖农户增收5000万元。预计到2015年,公司将累计投入15亿元,建成年出栏1亿只的标准化养殖小区及年屠宰加工1亿只的肉品厂,实现产值50亿元,利税3亿元,养殖农户增收2.5亿元,可带动白羽肉养殖户4000户,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1.2万个。
二、以农村改革促进产业发展
1放活土地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
——加快完成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应进一步加快步伐,力争到2016年基本完成全省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统筹推进农村承包地、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等多权同确,特别是推行承包地“三权分确”,即:所有权确权到集体,承包权确权到农户,经营权确权到经营者。对于需要经营权证的,符合条件的可以单独发放独立的经营权证,为搞活土地经营权打好基础。——加快土地经营权流转和交易平台建设。强化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权益,集体经济组织应加强对承包地的管理,引导常年外出务工农民把承包地流转出来,通过代耕代种、土地入股、委托经营、合作经营等多种形式,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同时,由政府推动加快建立覆盖全省的土地流转交易平台,重点加强县级平台建设,盘活农村土地产权。——积极推广促进产业发展的好机制好模式。大力推广崇州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土地股份合作经营模式,积极总结推广顺庆区农民产业园、郫县川菜产业园、朝天区农旅结合、射洪县“公司+专合社+农户”等好的机制和模式,探索适合不同类型经营主体的产业发展方式。
2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
——大力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始终坚持把家庭经营作为农业经营的基本形式,大力培育职业农民、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做实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民以土地、资产、货币等要素入股,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着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行业“排头兵”,以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行业内企业兼并重组,成为全国性的产业发展行业“排头兵”。——探索引导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行政村为单位,创新完善以村两委和村民监事会为载体和组织架构,建立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实体,管理确权到村集体经济组织的集体产权。培育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集体控股农业公司、合作制农场、集体资产管理公司等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组织。研究支持新型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措施,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支持工商资本投资农业领域。清除工商资本进入农村的障碍,拓宽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产业领域,既鼓励工商资本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又支持工商资本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服务业。落实小微企业税收和贷款优惠政策,拓展社会资金投资渠道,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于农村产业。不应提倡工商资本到农村低价格、大面积租用土地进行一般性农业生产。
3发展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
——市场导向发展一批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以差异化的产业政策为引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支持不同类区发展一批在全国有地位有影响的百亿千亿农业特色产业。支持平原地区大力发展稳产高产粮油、特色畜禽和优质种业,加快发展大城市郊区奶业,大力培育工业原料林和景观花卉苗木,打造农业高端产业,形成产业高端。支持丘陵地区加快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优质柑桔、蔬菜、食用菌、茶叶、蚕桑、中药材、肉牛羊、禽兔等经济效益好、附加值高的现代种养业。支持盆周山区突出生态绿色产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推广林粮结合耕作模式。建设生猪、牛羊、特色家禽优势产区。大力培育木竹原料林、特色干果、木本药材、林下种植养殖业。支持民族地区继续加大扶贫开发投入力度,积极引进产业龙头企业,积极开发风味独特的绿色农畜产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牧业。把农村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依托现代农(林、畜)业重点县、现代农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培育以现代农业产业为支撑的县域经济强县。——园区化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农村第二产业。积极支持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等农业经营主体,在农村特色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基地或园区就地就近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支持发展农村特色农产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竹木加工、农机具制造、包装印刷等工业企业,提升农村工业在农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规划引领发展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第三产业。把乡村旅游纳入农村产业发展规划和区域旅游发展规划,开发林业生态资源和农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与历史民俗文化和观光休闲体验结合起来,发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品牌效应,用好农民空置房屋等闲置资产,建立多种形式的旅游联盟,打造一批特色乡村旅游线路。支持发展交通运输、住宿餐饮、物资供销、信息咨询、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4开展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试点
——着力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以服务农业生产和农村产业发展为目标,推广农业服务超市等好的模式。积极培育新型流通主体,加快建立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整合各种类型的农民培训资源,建立完善公益性的农民培训和就业综合平台。办好农博会、优质特色农产品展销会等,培育发展一批有影响力的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尽快制定农村电子商务中长期发展规划,扶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促进农产品营销从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转变。——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针对不同类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选择部分县(市、区),以农业生产服务全程化、专业化、市场化为目标,开展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加快培育各种类型的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有效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效益,通过试点示范,发挥以点带面作用。
5大力创新财政金融支农政策
>> 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产业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苏南小城镇再发展对策探讨 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县域小城镇规划中的问题与对策 浅议重点小城镇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特色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农村小城镇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园林绿化的问题与对策 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小城镇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海南省定安县小城镇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 甘肃省红色旅游小城镇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 略论西部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南京八卦洲小城镇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小城镇规划管理存在问题与发展对策 探讨生态小城镇的规划与未来发展 小城镇建设与规划问题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8-06.
[5] 中国临安岛石网.镇人代会镇长系列访谈:岛石镇镇长李届胜[EB/OL].http://.cn/content/2012-01/13/content_
5003898.htm,2012-01-13.
[6] 顾裕文.衡阳市小城镇建设中产业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07.
[7] 赵伟明,王艳艳,马嘉伟,等.临安山核桃林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淋失风险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14,(1):154-158.
[8] 黄程鹏.山核桃林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征与控制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9] 张春苗,张有珍,姚芳,等.临安山核桃主产区土壤pH值和有效养分的时空变化[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1,(6).
[10] 张圆圆.山核桃林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山核桃植物营养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0.
[11]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12] 姜洋.山核桃技术推广与农户技术选择行为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1.
[13] 陈有根.移动式山核桃脱壳机的推广应用、问题及措施[J].中国农机化,2010,(6):95-98.
[14] 王安国,刘微.乡村林业项目中的技术推广[J].林业与社会,1998,(2):8-9.
[15] 赵玉顺.临安山核桃产品营养成分特性研究[D].杭州:浙江农林大学,2013.
[16] 胡玉霞,王方,王昭君,等.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山核桃香气成分[J].农业机械,2011,(10):135-138.
[17] 彭祺,边威,王佳丽.不同加工工艺对临安山核桃营养成分的影响[J].食品工业科技,2013,(20):173-175.
[18] 费喜敏,汤勇,徐秀英,等.农户层面的山区特色林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析――以浙江临安山核桃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9,
(3):218-222.
[19] 崔春丽.“山核桃”不能再生成“血核桃”[J].农家之友,2011,(1):47-48.
[20] 彭樟林,姚立健.山核桃采摘技术与装备研究现状[J].湖北农业科学,2013,(14).
[21] 叶剑,盛静,郎路敏,等.山核桃开打“邻里”纠纷忙煞“娘舅”[N].杭州日报,2012-09-07.
[22] 吕帆,涂炳坤.“公司+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1,(21).
[23] 朱湖根,万伦来,金炎.中国财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项目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12):28-34.
[24] 王昕坤.产业融合――农业产业化的新内涵[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7,(3):303-306.
[25] 梁伟军.农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0.
[26] 黄汝丽.农业产业化中“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探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S1):204-208.
[27] 石峰.基于“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贫困山区农业产业化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3.
Reseach on the Issue and Suggestions of Small-town’s Industry
――A Case Study of “The First Town of Pecan in China”
ZHENG Si-wei,SHAO Yu-zhen,PENG Bai-you,LIU Hang
(School of Tourismand City Administration in 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18,China)
关键词: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比较优势
中图分类号: S64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3-0007-1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更新,山珍食品、绿色食品和黑色食品逐渐被大众认识和喜爱。汪清县地处长白山区,远离重工业城区和大农业县的各种污染,栽培黑木耳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其木耳产品质量相比全国其他地区更加优良。从近几年国内外销售市场情况综合来看,黑木耳的市场前景非常乐观。
1 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的发展现状
木耳是世界著名的四大食用菌之一,人工栽培起源于我国。汪清县素以“木耳大县”著称,木耳产业由最初的消耗资源型的木段栽培向以林业下脚料为主要原料的袋料黑木耳发展。2001年,汪清县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汪清黑木耳节”,极大地提高了汪清县黑木耳产业的知名度,黑木耳产业发展真正成为了汪清县农村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2005年,汪清县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全国食用菌生产优秀基地县”。目前,汪清县已建成了延边丹华山珍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延边长白山绿野森健山珍食品有限公司、郑氏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绿岭食品有限公司4家食用菌加工企业,这些企业按“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发展订单食用菌产业,为菌农提前、产中、产后服务,产品由公司按市场价格回收加工、销售。汪清县兴建了土特产品的批发交易市场,加强了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重点扶持经营食用菌产品的营销大户。
2 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木耳菌种不好鉴定
受东北季节性气候等自然条件影响,汪清县木耳培植时期短,选育菌种受制约,而且菌种类型杂乱。目前东北亚地区的一级菌种主要来自延边州和黑龙江等地的企业,质量标准不统一,菌种质量参差不齐。其次,《菌种管理条例》在实际操作中不好规范,尤其是对于营养剂的调配规定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指标参考。
2.2 原料短缺问题
生产规模的扩大,促使锯末价格由最初的二、三元涨到十五、六元,紧张时候达到十八元一袋;采购地点也由县内发展到了周边甚至省外。而同时,省内敦化、蛟河,临近省黑龙江东宁、穆陵、绥阳、牡丹江等地区黑木耳发展规模均达到了亿袋以上,对锯末的需求也非常大。原料的来源与供应是黑木耳产业发展壮大的一个瓶颈。
3 推动汪清县黑木耳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整顿规范菌种市场
实施菌种优化工程,完善质量监测体系,建立食用菌市场准入制度。试验开发栽培新原料整合林业资源,共同发展木耳产业。汪清县的三大森工林业局及三个国有农场每年可产生大量的林业副余物,黑木耳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与他们的合作。前几年试验过用稻草、豆秸、玉米芯等代替部分锯末生产栽培黑木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要继续试验,寻找新的可替代原料。
3.2 加强政府扶持,多渠道筹措资金
在木耳特色产业开发办公室管理的基础上,完善组织领导体系,重点加强领导工作负责制,对木耳产业实行目标管理。在政策上对生产环节和资金、信息、设施等方面进行扶持,在经营行为上对木耳产业进行规范。政府要引导产业向纵深发展,积极推进黑木耳产品深度开发和精深加工,推动实施黑木耳粉、黑木耳素、黑木耳胶囊等系列产品项目,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3.3 加快各不同水平乡镇的发展
天桥岭、春阳、鸡冠、东光四个乡镇的黑木耳生产因起步较早,技术基础较好,发展较快,在政策上应继续给予扶持和鼓励,结合“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有利条件,继续对全县黑木耳生产起到示范和带头作用。大兴沟、复兴、罗子沟等乡镇的黑木耳产业因为多种原因发展比较缓慢,没有形成较大规模,但其辖区内林木资源丰富。三大森工、县林局及三农场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劳动力,而且黑木耳产业的发展也有赖于这些单位的支持。因此,可以把他们纳入整体产业发展中来,采取多种方式推动这些单位的食用菌产业发展。
3.4 打造绿色品牌
一是整合木耳产业资源,发挥区域品牌效应,争取定期举办“汪清黑木耳节”,统一注册商标,打响“汪清黑木耳”品牌;二是发挥生态优势,申办绿色食品标志认证,加强对公众绿色黑木耳消费和鉴别的宣传指导,扩大市场份额;三是加大木耳市场开发力度,开辟新市场,提供多元化的销售类别。积极参加国际研讨会和展销会,交流经验,拓展思路,向世界展示中国黑木耳文化的深厚底蕴。
3.5 加大废料处理力度
从2006年开始,废料处理问题得到了县政府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如废塑料袋已有公司回收做编织袋,有的集中定点掩埋等,但仍然没有解决大量废袋的处理问题。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要加强宣传,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大力推广节能燃料的使用。政府也要明确自身角色,建立健全回收制度,规范回收程序,对谋私利破坏环境的企业和个人给予严厉的经济和行政处罚。
参考文献
[1] 臧发海,冯启祥,张东辉.试论汪清林业局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J].吉林林业科技,1999.
[2] 林哲浩,金元俊.汪清县可持续发展条件分析[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