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 键 词】 学习金字塔;动学习;参与学习
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提出了学习金字塔,这个研究结果显示:第一种学习方式――“听讲”,也就是老师在上面说,学生在下面听,这是我们最熟悉、最常用的方式,学习效果却是最低的,两周以后学习的内容只能留下5%。第二种,通过“阅读”方式学到的内容,可以保留10%。第三种,用“声音、图片”的方式学习,可以达到20%。第四种,是“示范”,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可以记住30%。第五种,“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第六种,“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最后一种在金字塔基座位置的学习方式,是“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的学习内容。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
由于地理地位低、教学时间少,很多教师采用“讲授法”教学,认为既节省时间又能应付考试。课堂上教师讲知识、讲实验,把学生当作“容器”,久而久之,学生对地理失去了兴趣,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学生自己能看懂的,老师不用教;学生可以互相讲明白的,老师不用教;学生看不懂的,老师再教。现在的学生,知识面很广,有些知识学生早已耳熟能详,如地球的形状,就不用再讲了。有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学生自己看课本完全可以掌握,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学习,老师以习题或问题的方式检测。有一些稍有难度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让讨论之后明白的学生讲一讲。在学生讲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发现问题与漏洞,加以纠正和补充。在这个过程中,运用了学习金字塔之中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种学习方式,避免了课堂的枯燥乏味;而且,在这样的讲解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与反应速度具有相似性与同步性,效果更好,也避免了学生听老师讲,一听就会,但做题不会,没有真正吃透的原理。
二、通过多种方式呈现知识,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
教学中可以运用挂图、模型、演示实验等手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或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动画、PPT等,让学生看得见、听得见、感受得到,这种全信息的表达能使学生少走弯路,用较少的时间获得更多的知识。
三、体验式学习,让学生“做中学”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的“实际演练/做中学”强调的就是体验学习。体验式学习不仅要求教师要善于根据学习目标、内容和学生特点创设情境开展教学活动,还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结合具体情境进行观察、探究、实践或讨论,最后得出自己认同的结论。如教师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参与社会服务,进行实地调查、访问、参观与实验,实际进行讨论或发表见解,并经由实践、体验、省思与分享,以觉察活动意义和达成目标的学习。体验学习不仅包含学习的结果――经验,也包含学习的过程――体验。它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做”、“调查”“实践”“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重在情感激发和心灵感悟。整个体验式学习的过程都需要他们自己在行(下转79页)(上接77页)动中概括总结。这不仅仅是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实际应用,更是为了通过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激起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四、让学生当“小老师”,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教别人”是检验地理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让学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概括、梳理,形成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够准确、清晰、有条理地讲给别人听。与其一味地采用讲授、读书或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倒不如让学生把所要掌握的知识表述出来,并能传授给他人,即“学进去,讲出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我们的学生能把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合乎规律的途径教授给他人,实现“师”“生”角色互换,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实效,而且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这种师生共赢的局面,不正是我们理想的课堂追求吗?
通过实践发现,“学生教学生”的方式很有效,这种模式转变了学生的角色,由被教者变成了教人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思考问题的高度也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居高临下”,考试自然能考好。
五、当堂训练,“马上应用”
课堂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所学的知识,训练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练习有口头练习与书面练习两大类。口头练习适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插入进行,易于搡作。书面练习检测知识的面相对比较宽,学生参与也比较广。书面的课堂练习通常放在一节课的结尾,内容也主要针对当堂课的教学内容。也有将练习放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具体操作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安排。
总之,以上所用的方法并不是有效教学方法的全部,这些方法也不能运用到所有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传统的讲授法在教学中仍然占重要地位。在实际地理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习金字塔理论,结合学生记忆规律和注意力特点,教师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王之凤.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 甘肃科技,2010(10).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12B-0022-02
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要学会同他人,尤其是具有不同见解的人,进行合作学习与交流,培养团结合作的精神。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那么,在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实施基于小组合作讨论的课堂教学呢?在此,笔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建立课堂合作小组的原则
1.空间就近性原则
在近邻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能保证“讨论”在合作小组内有效展开。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若采用纵列分组方式,或几个小组环列教室一圈的分组方式,会因为同组的一些组员相隔的空间太远而影响讨论效果,有些组员只好“单干”,甚至加入了其他小组的讨论。笔者认为,建立课堂合作小组,最好是将前后左右相邻的学生分成一组。
2.小组小型化原则
基于空间就近性原则,一个小组由坐在前后左右的6~8名学生组成为宜。在常规教学环境下,不可能让学生每一节课对每一个问题都“毫无止境”“无休无止”地讨论下去。如果小组成员太多,必然会导致一些组员没有“张嘴”的机会。
3.组员个性化原则
所谓组员个性化原则,就是要把具有不同知识基础、性格特点、表达能力的学生分散到各组去。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高中生处在“半成人”阶段,其心智尚未完全成熟,不同特点的学生编成一组,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的互补,而且有利于学生性格的互补,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4.小组稳定性原则
合作小组一旦组建,就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一是因为不同特点的学生分成一组,要实现协调合作,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磨合;二是因为频繁地更换组员,会造成新老组员之间缺乏了解。目前,许多班级实行座位轮换制,建议教师在轮换座位时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这样,可以确保合作小组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是“鲜活”的个体,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其知识基础、性格特点、表达能力等方面都会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因此,教师也要针对这些变化,并根据学生的意愿,对合作小组成员组成进行合理调整。
二、教师在小组合作讨论中的角色定位
教师在小组合作讨论中应充当协助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
1.教师应提供或协助学生发现有讨论兴趣的问题
小组合作讨论的核心是“活动—参与”,问题是“活动—参与”的载体。如果没有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学生是难以开展合作和进行讨论的。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或协助学生发现自己有兴趣讨论的问题。
例如,教学历史必修1《的诞生》中“诞生的历史意义”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而且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因此笔者精心组织了一次讨论活动,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相关背景:1999年,英语剑桥大学的教授们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的‘千年第一思想家’”这一命题进行了校内的征询、推选。投票结果是马克思位居第一,爱因斯坦屈居第二,牛顿和达尔文分列第三、第四。随后,英国BBC广播公司又以同一命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一个月。汇集全球投票的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开展讨论:马克思的人气指数为何如此之高?
教师指导:马克思的理论贡献、马克思的崇高理想和高尚品德。
这些材料让学生“感到意外”,一是因为这是西方国家的名牌大学和主流媒体进行的“民意测验”;二是因为很多学生认为爱因斯坦理所当然的是“千年第一”。因为感到意外,所以学生产生了刨根究底的探究兴趣,他们的讨论非常激烈。
2.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有价值”的问题进行讨论
开展课堂小组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改变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式,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打造具有“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从而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获得发展。无论采取哪种学习方式,都必须以突破课程目标为基准,即有利于教学中心目标的实现。因此,课堂小组合作讨论的问题也不能仅顾及“趣味性”,更不能为了追求“趣味性”而引入与教学内容无关联的话题,否则,就是哗众取宠,就是对学生极不负责的失职行为。讨论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所谓有价值,指的是应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三维目标的达成,有利于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来解决新问题。
仍以教学历史必修1《的诞生》为例。学生要对“马克思的人气指数为何如此之高?”这个问题讨论出个满意的结果,就必须运用已学过的诞生的背景、创立的过程等知识。因为是学生的已有知识,而且是刚学过的知识,学生的讨论“有米下锅”。而诞生的背景、创立的过程也是本课的主干知识,通过合作小组的讨论,有利于学生巩固“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分析诞生的历史意义)。可见这个讨论是有价值的。
3.教师应充分发挥组织、协调、指导作用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动”起来。当前,高中历史课堂上不乏“启而不发,问而不答”的学生。一些学生在小组合作讨论中不愿发言,或因为基础知识欠缺导致无话可说,或因为担心说错丢面子而沉默寡言。教师应深入到这类学生中,或予以鼓励,或提供与讨论问题有关的背景知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小组合作讨论中。
其次,教师要协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当学生在讨论中“卡壳”,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时,教师应深入到合作小组中,提醒学生转换思考的路径和角度。如,前文所提到的“马克思的人气指数为何如此之高?”的讨论,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思考角度,可反问学生:西方启蒙思想家们设计的理性王国是什么?(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他们的理想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变为现实了吗?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诞生前,工人阶级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上陷入绝对贫困,理性王国没有变为现实,现实的资本主义社会同样是一个不公平、不公正的社会。包括空想社会主义者在内的有识之士希望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美好社会,但他们没有找到正确的路径。马克思、恩格斯把空想社会主义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从而为工人阶级的解放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因此,一个为建立更加公平、公正的美好新社会指明了道路的思想家被评为“千年第一”是正常的。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教学结构;基本要求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062-02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结构分析
1.组织教学。组织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一定的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和主客观条件,完成教学进度安排和教学内容实施,维持教学秩序及师生互动、保证教学任务有序进行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组织教学,以排除干扰、提高学习效率,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复习检查。复习检查的内容可以是上一节课的内容,也可以是以前学过的又与新知识有一定关联性的内容。复习检查的形式要多样化,一般包括口头提问、板演、检查课外作业。复习检查的目的在于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既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又能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为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通过复习检查,还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讲授新课。讲授新课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包括把学习的题目、内容、目的与方法告诉学生,引导学生感知教材。教师讲清教材中的重难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主要观点,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帮助学生初步学会原理的具体运用。传授新知识特别要注意启发性,以便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传授知识一般是从引导学生复习学习新内容所必须的知识入手,然后导入新的课题。
4.巩固新课。巩固新课是在新课讲完后,教师用精练扼要的语言把本节课的中心内容加以系统概括,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做到基本掌握和消化。教师也可以通过提问来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程度,并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巩固所学知识。教师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精读课本、整理笔记、书面测验、作业练习等方法达到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提高的目的。巩固新课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及时复习,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系统化和条理化,辅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教师通过这一环节,能更好地检查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
5.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是为了让学生在课下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课堂所学的知识。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布置要有鲜明的针对性,为学生巩固知识、训练技能服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业,可以是复习题、思考题或各种类型的练习题,也可以是课后活动、心得体会、思想政治小论文、社会实践和对学生的行为要求等。布置作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课堂所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参加社会实践的能力,有助于教师落实知与行的统一,检查教与学的效果。同时,适当的作业布置能使大学生合理地利用课外时间,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技能,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构成一堂课教学的全过程,它们之间彼此联系、相互贯通,各自发挥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这些教学环节,集中反映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规律,是提高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分析
课堂教学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手段,每个教师都应该做好课堂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遵循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起着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教学目标明确。每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目标,都是根据教育方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和学习效果等进行设计的,以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抓住重点知识,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每一节的课堂教学目标,是本门课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的规定,结合形势和任务,在对教材和学生的思想、知识、心理发展等实际情况的具体把握的基础上确定的。确定教学目标,既要明确具体,又要切实可行。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教师要明确,而且还要让学生了解,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掌握到一定的程度。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共同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恰当,将关系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成败。
2.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科学性主要是指课堂上讲授的概念和原理要准确,观点要正确,材料数据要真实,理论联系实际要恰当,讲解思路要条理清晰、逻辑严密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主要是指课堂教学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运用科学的理论。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帮助学生坚定的立场,运用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去去指导实际行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吸引力,使大学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理论知识教育有其共同点,但又有着明显的区别。它要求联系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具体社会现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应有的效果。同时,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过程中,也要防止在课堂教学中出现脱离理论知识、单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倾向。
3.突出重点,解决难点。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突出重点,就是指对每一堂课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要用主要精力和时间作细致深入的讲解探讨,力求讲清讲透。教师授课时,应在技巧上下功夫,充分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学习,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对本课的重点有清晰和深刻的印象、明确和完整的理解、牢固和持久的掌握。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讲课中要注意抓住要害,突出重点,对教材中的重点问题精讲、详讲,对非重点的次要问题少讲或略讲。由于新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因此每节课都存在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这部分就是该课的教学难点。解决难点,就是指在讲授学生难懂的教学内容时要讲究策略,可以辅以其他教学技巧,如多媒体等,将枯燥的知识点具象化、形象化,以求做到深入浅出。
4.教学方法要灵活有效。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衡量一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采用哪些方法才恰当有效,要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以及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来确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论采取何种具体的方法,都要贯彻“以人为本,侧重启发,创新灌输”这个总的指导思想,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逐步地由封闭式转变为开放式,由灌输式转变为启发式,由“一言堂”转变为“群言堂”,由被动式转变为自主式,由说教式转变为指导式,由知行脱离式转变为知行统一式等。灵活有效的课堂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能够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科学、合理、有效地运用教学方法,熟练地把握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综合地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依据具体目标的可操作情况来选择和确定具体的教学方法,依据不同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教师的自身素质,根据不同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来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
二语习得理论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对于事物发展将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能动作用,而对于广大高中生来说,学好英语不仅是践行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之举,亦是随着国内外交流不断增多,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交际工具逐渐为社会各界所重视的今天,必须不断加以学习和掌握的必要行为。教师如何在这种语言理论的指导下,帮助高中生提高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是本文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 二语习得理论的概念诠释
所谓的“二语习得理论”,即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指的是有关除了母语学习之外的其它语言的学习理论。这是一套较为复杂的理论系统,包括二语习得先天论、二语习得环境论以及二语习得相互作用论等。这三种理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其观点所有者对于第二语言学习的相关缘由和诞生方式,比如二语习得环境论认为,语言学习并非是得益于先天性条件的结果,而是取决于学习者周围的外部语言环境;二语习得先天论则认为语言学习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是依靠大脑中所固有的语言学习机制来完成对于语言知识的掌握和语言习惯的生成;二语习得相互作用论则与辩证法中的联系和内外因相互作用关系原理有几分类似,认为语言习得并非先天性因素或外部语言环境单一作用的结果,而是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所实现的一种发展状态,只有当内部元素与外部环境相互融合到一致的频率时,才能产生促进语言习得的条件和环境,有利于个体对于除了母语之外语言的学习,反之则会产生一种阻碍的力量。在这三方面理论观点的作用和比较之下,笔者认为二语习得能否有效实施和推动,关键在于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能否有效融合,因此,二语习得相互作用论将是有效推动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展开的主要理论原则。
2. 在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如何提升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效
2.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对于广大高中英语教师而言,必须充分认识到每一名学生都是有思想、有思维活跃度、有上进心,同时想象力丰富、充满智慧的被教育者,只有从外部环境上予以其学习状态和学习地位的高度肯定,学生才有可能保持自身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拥有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投身到学习过程当中。英语课堂中所谓的有效教学,就是一种不违背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促使其不断适应英语学习的自然过程,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其学习的自主地位的教学方法和准则。通常,片面追求教师对于教学环节的过度引导和过分“尊重”教师在课堂上身份与地位的唯一性的教师,其课堂多数无法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无法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才华表达的机会和平台。
2.2课堂教学中应用二语习得理论提高教学效果的几点尝试
通过二语习得的相关理论,我们可以将任何一种非母语的语言学习,视作内因和外部环境相融合、相互刺激和作用而产生记忆的过程。因此基于这样的观点,笔者在日常展开教学的过程中,也做了这样两方面尝试,暂时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教学效果。
首先,为了提高学生对于陌生段落文章的理解能力,应加强学生对于段落上下部分文章大意的分析与解读,所谓以偏推全,就是利用已知的知识储备去推测未知的内容,利用已知的词汇、语法,来实现对于陌生段落的解读;其次,应鼓励学生展开网络自学,随着多样化的网络资源以及各种教学终端的兴起,网络成为了一个几乎可以帮助学生解决一切“疑难杂症”的地方,通过网络自学,学生可以充分培养自身基于已知、提炼未知,并根据已知去尝试不可知的学习推理。
2.3加大英文阅读量和词汇积累量,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英语学习最重要的就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升,而在这四个角度的学习当中,最为基础的是词汇的积累以及阅读量的达标。没有良好的词汇储备,学生很难能够实现对于英文阅读酣畅淋漓地理解,口语视听练习时随心所欲地表达。当前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确实陷入了一种较为矛盾的情绪之中,一方面认为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没有过多的时间去积累和掌握更多的词汇,也没有时间去阅读更多的英语文章;另一方面出于英语学习的必然要求,加强对词汇的积累和阅读量的提升,却又是掌握好英语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鉴于这样一种情形,笔者认为可以将“考试”这样一种形式充分利用起来,考试是增加学生阅读和词汇积累的重要途径和最为便捷的方法之一,能将考试题目当中所涉及到的新旧词汇完全掌握、细腻接受,吃透、研究透,求精不求粗、求深不求光,等于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词汇海洋中解脱出来,让其有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阅读和学习。
2.4适当调整教材内容,针对不同学生采取分级掌握模式
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特征,因此要想充分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不能忽略这种层次性差异,必须采取措施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笔者认为要想细致而充分地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适当调整教材内容,针对不同的学生有目的性和策略性地展开“分级”。当前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对于词汇和语法普遍采取了“掌握”和“理解”两种划分类别,这两种划分形式说明了其两类知识点所不同的难易程度,比如后者就是通常意义上理解较为困难、不需要过多记忆,甚至考试也基本不会出现的题目类型。对此,教师可以鼓励成绩优秀、探知研究能力和记忆容量较好的学生去多掌握原本只是“理解”就可以的知识点;要求基础较为薄弱、分析能力较差或是外语学习缺乏兴趣的学生,对“掌握”类别的知识点重点学习,直至弄通弄透为止。通过对知识循序渐进的掌握与提升,不断增强每位学生的学习信心,实现内部修行与外部环境构建的完美组合。
3. 结论
综上所述,二语习得理论是一种基于除了母语之外其它种类的语言学习功能、现状以及技巧分析而进行的理论研究。尤其是二语习得相互作用理论对于当今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性的提升,将会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当然必须要说明的是,教育理论归根到底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其能对事物发展产生一定的能动作用,却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对于英语学习本质性、彻底性的改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提升、词汇和阅读量的积累以及有效的教学方式,归根到底是依托学生的个人学习特点,根据课堂整体教学效果来确定的,要想真正意义上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发挥学生个体的自律性、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提升其个人文化积累和阅读能力,进一步提升学习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1] 李明雪. 语言习得理论及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考试周刊, 2015(57).
[2] 孙国芳. 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的误区和对策[J]. 考试周刊, 2015(48).
[3]余华. 提高学生参与高中英语课堂积极性的有效措施[J]. 新课程(中旬), 2013(10).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教育科研课题《基于二语习得理论的农村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高效教学
一、前言
新课改是我国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重要内容,在新课改教学体系当中,高效教学是其中的重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要有效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体系。但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高效课堂的打造过程当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重视程度不够,方法不对等等。因此对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对高效小学数学认识程度不够
在新课改背景下,很多老师对高效数学教学认识程度不够。部分小学数学老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没有有效的领悟高效课堂教学,还是按照传统应试教育方式方法进行教学。很多小学数学老师不是非常的了解高效课堂的含义,更不知道如何去落实高效课堂。
(二)教学方法古板单一,课堂效率较低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课堂的打造过程当中,教学方法古板单一,课堂效率较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老师都是以教师为主体,在课堂上老师滔滔不绝的进行讲授,学生很难进行吸收。另外由于小学生自身的年龄特点,在数学教学学习当中接收比较缓慢,这种方法很难让学生快速的掌握和吸收。
(三)教学活动较少,评价方法单一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老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但是从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基本没有活动。另外在评价方式也是比较单一和古板,这样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实际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较差。
三、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管理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新课改高效小学数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当中要加强新课改高效小学数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新课标的出台对每一位老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小学数学老师要认真学习新《数学课程标准》,钻研业务,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及时主动的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基本理念,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采用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启迪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基本技能、数学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等素养的整体发展。
(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管理当中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新课程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理念。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一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进行认识。在教学中能自始到终、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解题思路,突破单一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灵活思维,探索多种解题方法,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思维的独创性指敢于突破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新发现。在解题过程中我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独特的见解,鼓励他们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达到培养独创性思维之目的。
(三)增加教学活动,改进评价方法,提高实际教学效果
增加教学活动,改进评价方法,提高实际教学效果。这就要求小学数学老师在充分学习和研究小学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要有效的结合小学的实际心理特点,将活动融入到课堂当中,如在加减法的学习上,可以通过同学之间做游戏,提高实际的知识的吸收。另外小学数学老师要注重评价,鼓舞学生。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地位,让家长、学生、教师共同参与评价。
四、结束语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高效教学是当前新课改管理的重要方向。在新课改背景下高效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存在:高效小学数学认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古板单一,课堂效率较低;教学活动较少,评价方法单一等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要加强新课改高效小学数学理论学习,提高自身认识;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增加教学活动,改进评价方法,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提高实际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德学.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才智,2013,13:97-98.
[2]陈轲.浅探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成功(教育),2013,08:237.
[3]袁世超.新理念 新方法 新课堂――浅谈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3,31:166-167.
[4]欧喜生.浅谈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校外教育,2014,01:186.
[5]郑端丽.新课改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08:258-259.
[6]李超.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探究[J].才智,2013,12:83.
【关键词】 新课改 信息技术教学 应对策略
如何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能有所收获,并能用学到的知识服务于今后的学习、生活,这是老师们经常思考的问题。依托实际教学和深度思考,特撰写此文,将我总结出来的课改应对策略和同仁们交流。
1.加强理论学习,用丰厚的理论知识把握课改教学
新一轮的课改教学使信息技术教师再次深刻认识到理论学习的重要,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实施,只拥有扎实的专业基本功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丰厚的理论积淀做教学的依托。专业教师应具有教育理论、教育教学的技能等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从更高的高度、更深的角度把握课改教学。
新课改背景下的信息技术教学对教师的理论修为提出了飞跃式的要求,而这种质的提高也不是看一、两本理论书籍就可以实现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至于教育理论书目的选择,应在不同时期,根据教学中遇到的、反思到的具体问题来确定不同的研习书目,做好读书笔记,,做好理论知识的内化,反思如何将学习的理念融入到教学中去,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服务。
2.深挖课改教材,生成课程资源
课改教材的使用是对一线教师提出的严峻考验,像是一个没有确切答案的问答题教什么,怎么教?我校教师的应对策略,首先给信息技术课定位:学习方法课。其次,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初步成果是:探究出“激趣导入——方法小结——问题质疑——方法归纳——综合运用——巩固练习——总结拓展”的教学模式。理念:结合课标要求,本着结合高中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的原则,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事件选择课堂任务、问题,注重结合实际问题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并由实践归纳出思想方法。宗旨:让学生运用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学习到的思想方法,科学、规范、高效地解决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使学科知识能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服务,让学生终生受益。
应用此模式进行教学的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参与积极性相当高,整节课的设计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课后与学生交流,很多同学都说,原来做事情、处理问题很盲目,现在有"法"可依,信息技术课上总结的方法真好,大大地缩短了解决问题的问题,高效、科学、规范。
3.关注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设计的参与者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学生只会对感兴趣内容投入热情、积极参与,只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才能达到上佳的教学效果。基于这种想法,我校做了大胆的尝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动构建者,让其自己设计学习环节,这样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体现得更为充分。具体实施,我依托于校园论坛专区、QQ群和邮箱三块阵地,听取学生的意见,合作设计教学环节。
我们不少的美术教师,一说到提高素质,就认为仅指学科专业素质,因而不注重综合素质。我个人认为:做一个合格的、进而成为优秀的美术教师,在具备一定的学科专业素养的同时,要做一个有文化底蕴的人,才会担负起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任。教师良好的素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如何提高美术教师素质?
1.加强理论学习。我们的美术教师一般忽视理论学习。须知,强化理论学习意识,自觉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是提高教师素养的关键。因为,实践呼唤理论,理论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容易盲目,容易囿于经验,常常失之肤浅。美术教师必须在意识上解决问题,要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的意识,要加强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全面掌握美术课程标准,让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了然于胸。另一方面,理论需要实践的支撑,在实践中丰富、完善。所以,要有实际行动,要有行动计划,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美术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才能真正站在培养适应未来需要的人才这一高度,组织丰富多彩的、充满活力的、有效高效的美术教学活动。
2.提高专业素质。美术教师在专业技能上不要满足现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不断掌握新的美术知识和技能以及表现手段,在教学时才能得心应手。曾亲眼见到一位参加市“十佳教师”评选课堂教学的年轻教师,一开课,以简练、生动、传神的寥寥数笔,就勾画出了课堂上几个学生的可爱形象,博得满堂喝彩,为密切师生关系,营造良好氛围,实施有效教学奠定了成功的基础。现在许多美术教师,不敢在课堂上示范。不敢示范的教师,算得上称职的美术教师?
3.强化自身“双基”。这儿的“双基”,即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要多看、多学、多练、多实践、多总结,勤于反思、善于反思。要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施展娴熟的教学技能,才能全面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活动的质量。
二、情感认知策略
情感认知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条原则,它是科学的教学有效观与人文主义教学有效观在育人规格、质量上的统一。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理所当然地包含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和引导其对美术知识和技能的认知,仅仅将美术课堂教学过程看作是纯粹的认知过程而漠视情感等非认知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其效果、效率、效益的提高显然是有限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要加强对美术的情感认识、知识认知和有效的随堂欣赏和专题欣赏教学。通过欣赏告诉学生,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是传递情感思想,再现历史的重要文化行为,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加强学生的感知能力和现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教学模式策略
长期以来,美术的课堂教学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课堂教学随意性很大,没有章法;一种是“师傅带徒弟”的培训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总结摸索出了一套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即“参与――合作――选择――质疑――体念――延展”。这个教学模式是根据课改理念设计的。美术活动要求人人平等,人人参与;要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共同进步;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表现形式;质疑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习技法,动手操作,尝试体验美术活动;延展美术活动,扩展学生视野。我们又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了几种基本的教学模式,即“感受体念――讲授示范――实践训练――有效指导”;“感知(认识现实化)――理解(形成新概念)――运用(强化及迁移)”;“体念――示范――训练――指导”等教学模式。
四、方法优化策略
一要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引入课堂,科学选用或自主设计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体念――引导――表现”法。就是将简单的绘制内容先让学生试一试,根据学生的体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引导和示范,再让学生去操作表现,教学效果很好。又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法等。二要注重强化学习方法的指导,如“自主学习法”“尝试学习法”等。这样,教师及时点拨、释疑,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多元化、多类型的特点,扎扎实实地训练和培养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对于“课件”,我认为:该做的就做,做就把他做好,没有必要做的就不做,不要浪费资源和时间,更不要画蛇添足,一切为有效、高效教学服务,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学科素养服务。
关键词:高效课堂;教师成长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03B-0011-01
一、深刻领悟高效课堂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我们常常听课,见到过满堂灌,没思路,学生乱糟糟,萎靡不振;还有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听课者都摸不清头绪,更何况学生。如何使课堂从低效到高效转变?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执行力是关键。教师必须提高教学执行力,提高课堂师生关系的亲密度,才能让课堂从有效到高效,才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有学的欲望和兴趣,学生才能在这样的课堂里享受幸福。
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知识上有很大收获,能力上有较大提高,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
二、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提高教学执行力
高效课堂最终靠教师去实现,培养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执行力十分重要。所以我们从教师队伍建设入手做了以下工作。
1.理念引领,改变旧观念。我校外招大学生8名,他们理念很新,但落实在教学实践中,还需要一个过程。为缩短这个过程,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高效课堂理念的学习作为教师理论学习的主要内容纳入月检查;“每周一学”活动,定时间、定计划、定内容,安排骨干教师对重点内容联系教学实际进行讲解;编印了《高效课堂理论学习专集》,开展专题学习,做笔记,写心得;每学期对全体教师的学习效果组织测试,通过学习,老师们明确了两个方向:一是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教学效率;二是把课余时间还给大部分学生,进而提高自己,解放学生。
2.反思过去,历练能力。通过学习,在对高效课堂有了一定的了解后,组织教师根据高效课堂的标准自评、互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开展了持续三年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青年教师入轨课、谢师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同课异构课、阅读教学研究课、写字课、作文课等,要求教师听课,听后评课,呈现出人人亮相,共同研究,凝聚力量,打造高效课堂的运行格局。在赛讲中,教师付出的钻研、请教、学习、努力磨练不计其数,他们在一次次的历练后课堂教学从较多缺憾到较少缺憾,从低效走向有效,从有效向高效攀登,这个过程正是教师不断修炼和提升的过程。
3.教师成梯队一课三研,促进组内教师成长。我校教师118人,不满三年教龄的有22人。由于近几年逐年扩班,新分配教师很多,青年教师集中在一个组,有热情但没经验,势必会走弯路,为缩短他们的成长轨迹,我们在稳定的基础上调整了组内教师,组内老中青搭配,由于有单班避免教师少跨学科,腾出精力提高业务能力,打造高效课堂。这么多年轻教师靠几个校领导一个一个指导太不现实了,于是在学校大环境引领下,我们把细节的成长放在组内,促进教师组内成长。坚持组织一系列组内活动,效果非常好。例如,三年级组内选出一课确定讲课教师进行研究,确定教案,完成一研。两位中年教师示范在一个班完成一课书,课后组内评课完成二研,下一次组内两位青年教师同课完成,组织全组评课谈感受、谈收获、找不足,行政参与其中形成样板教案完成三研,这样极大地调动了新老教师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增强了责任感,组内共同进步,长期达到组内均衡发展,克服了过去的两极分化,保证了质量。
4.课堂观察,有证据的听评课。课堂观察是基于证据的专业的听评课,我校数学组在高桂梅校长带领下,做到共同确定观察点,共同制定量表,共同评课,共同研究。我们还专门买了《课堂观察》一、二卷,校领导团队参加了华师大的培训,去年我校承担了市区基于课标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研讨活动,受到上级教研部门及兄弟学校教师的好评。现在拓展到语文教学,探究成功了就解放了老师。
5.有序听课,共同提高。第一周行政示导课,第二周班主任听完班内所有任课教师课,第三周骨干教师示范课,第四周总结。掀起听、思、评、练、讲热潮,相互促进,提高40分钟课堂效能。次月安排另一轮赛讲,研究课活动,持续不断。
三、收获幸福课堂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通过高效课堂的探索实践,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形势喜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了,学习欲望高涨,由于教师教学执行力强了,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强了,自然会从课前3分钟巧妙地导入新课,让学生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走进课中,在老师的指导与点拨中,在学生的探索与思考中生成新知识,让学生们走进知识的海洋,快乐地吸取养料。老师们更加自信了,一节节充满智慧的课结束了,老师走出教室依然沉浸在刚才那充满先进的理念的智慧课堂中,脚步轻盈而心情放松,因为减负的目标就在高效课堂中达成。
在上个学期中,我围绕学校工作的总体目标,按照教导处、教科研室的具体布置和要求,以积极的态度开展各项工作。当校利益和自身利益相矛盾时,自觉以学校利益为重。协助学校共同发展。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措施
对于构建高效课堂,上学期我从优化教学环节、发展学生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三个方面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主要是注重学生自身知识的构建,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强化基础。强化应用意识。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的学习动力。
三、教研工作的完成情况的
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储备知识,增加自已的知识内存量。开设教学博客,注重教学反思,用先进的理论教学,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自已。。以写教学日志的形式及时总结教学经验,提升教学水平。认真准备校内公开课,尽量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教学研讨活动。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学教学改革(包括教材、教法、课本体系、考试内容、形式等)的一系列文件、文章等,认清形势,转变观念,自觉投身于教学改革之中。在业务水平、教课水平上有了一定的提高。其中撰写的五篇教育教学论文获奖。
四、教学常规工作
认真搞好备课,特别是整体备课。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教材、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教学时针对不同情况的,在授课时争取了不同的方法。效果就比较理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在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实际,准确地确定教学的目标,适度地提高了教学起点和难度。要坚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训练为主线,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争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