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东岩山公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法定代表人:徐维胜,该局局长。
委托人:王颖,该局干部。
委托人:顾先平,北京尚公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烟台长城科工贸(集团)公司。住所地:山东省烟台市解放路185号。
法定代表人:卢国庆,该公司经理。
委托人:方晓梅,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人:钟炜,康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原告):烟台龙晴建设开发公司。住所地:山东省烟台市解放路185号。
法定代表人:卢国庆,该公司经理。
上诉人山东省烟台市国土资源局(原山东省烟台市土地管理局,以下简称烟台市土地局)不服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烟台长城科工贸(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长城公司)、烟台龙晴建设开发公司(以下简称龙晴公司)诉其土地行政处罚决定一案作出的(2000)鲁行重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依法组成由审判员岳志强担任审判长,审判员马永欣、甘雯参加评议的合议庭,于2001年11月15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书记员王达担任记录。上诉人烟台市土地局委托人王颖、顾先平,被上诉人长城公司、龙睛公司法定代表人卢国庆,委托人方晓梅、钟炜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举证并经庭审质证,认定以下事实:1992年9月13日,长城公司在山东省烟台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烟台市建委)牵头组织的综合开发建设公开招标活动中,取得了开发招标地幅的资格。1992年9月23日,长城公司与烟台市土地局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合同书》(以下简称《合同书》),合同约定:甲方(烟台市土地局)向乙方(长城公司)提供的土地条件为“五通一平”,土地达到“五通一平”时,乙方向甲方缴纳全部土地出让金,甲方收到乙方支付的全部出让金后10日内,依照规定办理土地登记手续,核发《国有土地使用证》,乙方在取得该地幅《国有土地使用证》之日起27个月内完成全部规划建设工程等内容。1993年10月17日,烟台市建委召集有烟台市土地局等有关单位参加的会议,形成了《关于龙晴大厦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决定成立龙晴公司,隶属于长城公司,主要从事大厦的建设、开发和销售工作。1994年3月17日,烟台市土地局向长城公司核发了烟国用(94)字第61号《国有土地使用证》。之后,烟台龙晴大厦筹建处曾先后三次向烟台市建委行文,要求尽快办理地幅交接工作。并于1995年初在部分移交的土地上动工建设龙晴大厦一期工程,即附楼。1997年12月30日,建设工程地幅内的开关厂车间拆除,实现了《合同书》中规定的“五通一平”。1998年4月1日,山东省烟台市房地产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烟台市开发办)、山东省烟台市城市建设拆迁安置办公室(烟台市拆迁办)与龙晴公司签订《土地拆迁交接协议书》,受让土地至此全部交付完毕。在此之前,主楼工程没有动工。1999年6月30日,烟台市土地局作出烟土监字(1999)第1号《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以长城公司未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工程建设为由,决定无偿收回该公司受让的822107平方米的国有土地使用权。长城公司、龙晴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于1999年7月12日向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为了履行合同,长城公司曾数次向烟台市建委行文,要求尽快完成拆迁工作,交付中标土地,以期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完成建设任务,且在部分中标地幅拆迁完毕的情况下,即进行了部分开发和建设,完成了附楼的建设工程。由于烟台市土地局未能及时向长城公司提供达到“五通一平”条件的地悟,致使长城公司未能在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后的二十七个月内完成全部建设任务。1998年4月1日,烟台市开发办、烟台市拆迁办与龙睛公司三方签订的《土地拆迁交接协议书》中载明“现龙晴大厦项目区内拆迁已全部完毕并在协议签订之日将该地块正式移交乙方使用”。上述协议证明烟台市土地局向长城公司提供达到“五通一平”条件地幅的时间应为1998年4月1日。按照合同中完成建设工期为27个月的约定,龙晴大厦完成的最终时间为2000年6月。1999年6月30日,原烟台市土地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中认定长城公司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开发利用土地,并作出无偿收回出让土地的行政处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长城公司、龙晴公司关于被告严重违反《合同书》,并提出判令被告承担因其违约给原告造成的一切损失的诉讼请求,因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畴,长城公司、龙晴公司可另行起诉。
龙睛公司是为开发建设龙晴大厦专门成立的项目公司,行政处罚决定对该公司的权益有实际影响,因此,应当认为龙晴公司具有原告的诉讼主体资格。上诉人认为龙晴公司不具有原告诉讼主体资格的主张难以成立,不予支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5目之规定,判决撤销原烟台市土地局烟土监字(1999)第1号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由烟台市土地局负担。
烟台市土地局不服该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称:一审法院认定1998年4月1日《土地拆迁交接协议书》有效是错误的。被上诉人按照出让合同约定的程序申领了土地使用证,证明长城公司接受了达到“五通一平”条件的地幅。长城公司已于1998年12月30日被注销营业执照,不具备继续开发的主体资格。龙睛公司不是行政处罚行对人,不具有原告资格。上诉人收回土地使用权有法律、法规依据,一审法院判决有误。
被上诉人长城公司、龙晴公司辩称:长城公司虽然于1994年3月17日获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但直至1998年4月1日才全部接受该幅土地。一审法院对何时交付“五通一平”土地的认定正确。龙晴公司具有行政诉讼主体资格,其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一审法院判决正确,应予维持。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庭审质证,认定被告提供的有效证据有:烟台市建委发给长城公司的《中标通知书》;烟台市土地局与长城公司签订的《合同书》;烟台市土地局烟土地〔1993〕432号《对中国长城公司建设烟台龙晴大厦申请使用国有土地请示的批复》;烟台市土地局为长城公司核发的《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烟台市开发办、烟台市土地局、烟台市第三拆迁办公室、长城公司四方签订的《烟台市迎宾路南首(东侧)龙晴大厦招标土地交付使用书》;烟台市开发办《证明》;《行政处罚听证笔录》;烟台市土地局烟土监字(1999)第1号《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认定原告提供的有效证据有:烟台龙睛大厦筹建处1994年6月1日关于要求尽快办理龙晴大厦建设地幅交接工作给烟台市建委的报告;烟台市建委签发给长城公司的《中标通知书》;烟台市开发办、烟台市拆迁办、龙睛公司三方签订的《土地拆迁交接协议书》;烟台市建委第31期《关于龙晴大厦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烟台龙晴大厦筹建处给烟台市开发办《关于龙晴大厦地幅问题的申述》。
以上证据随案移送本院,经审查,可以作为认定本案事实的根据。
合议庭经庭审质证对本案以下有争议的事实进行了审查:
关于何时把“五通一平”的土地交付给长城公司、龙晴公司的事实。上诉人向一审法院提供了烟台市土地局、烟台市房地产开发办、烟台市第三拆迁办公室与长城公司签署的《烟台市迎宾路南首(东侧)龙晴大厦招标土地交付使用书》,以证明长城公司已于1993年3月1日接受了土地。长城公司、龙睛公司则向一审法院提供1998年4月1日龙睛公司与烟台市开发办、烟台市拆迁办签订的《土地拆迁交接协议书》,以证明1998年4月1日长城公司、龙晴公司才实际全部接受该幅土地。根据烟台市土地局提供的烟台市房地产开发办关于全部移交土地《证明》的内容显示,在该地幅内的烟台开关厂车间于1997年12月30日才拆迁完毕。庭审中,上诉人对此证据内容表示认同。上诉人提供的《烟台市迎宾路南首(东侧)龙晴大厦招标土地交付使用书》,不能证明已于1993年将“五通一平”的土地交付长城公司、龙晴公司。因此,对该证据本院不予认定。
关于长城公司是否被工商机关注销登记的事实。在本院二审庭审过程中,法庭就案卷中一审法院调取的有关对长城公司被注销登记的事实,要求当事人进行质证,双方当事人均表示对该证据不了解,也没有提出新的不同证据。本院委托山东省烟台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事实进行调查取证表明,长城公司于1998年12月28日被山东省烟台市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吊销营业执照,但长城公司没有申请过注销登记,烟台市开发区工商行政管理局也未对该企业注销登记。
本院认为,烟台市土地局依职权对长城公司有偿使用国有土地实施监督检查,符合有关法律规定。根据烟台市开发办、烟台市拆迁办、龙睛公司三方签订的《土地拆迁移交协议书》,可以证明龙晴大厦工程建设地幅达到“五通一平”的交付时间为1998年4月1日,烟台市土地局认为长城公司取得《国有土地使用证》之日为“五间一平”地幅交付时问的证据不足。按照合同中完成建设工期为27个月的约定,龙晴大厦完成的最终时间为2000年6月。1999年6月30日,原烟台市土地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中认定长城公司未按出让合同约定的期限开发利用土地,并作出无偿收回出让土地的行政处罚,属于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长城公司于1998年12月28日被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该公司由此丧失了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能力,但并不意味着该公司的终止,在该公司被依法注销登记之前,其认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权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龙晴公司系专门从事龙晴大厦建设的项目公司,并取得了山东省烟台市规划局核发的《工程建设规划许可证》和烟台市建委核发的《工程建设开工许可证》。烟台市土地局作出的烟土监字(1999)第1号处罚决定对龙晴公司的权益有实际影响。烟台市土地局称长城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龙晴公司不是行政处罚相对人,非适格原告的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一审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的有关规定,土地管理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行为,属于土北管理的一种方式。土地使用者认为土地管理部门违反合同的约定并请求赔偿,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一审法院认为被上诉人提出的赔偿请求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畴,缺乏法律依据。但烟台市土地局与被上诉人长城公司签订的《合同书》中,未约定达到“五通一平”条件的地幅交付的具体时间,被上诉人提出上诉人违反合同约定应承担赔偿责任的请求缺乏事实依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条第(二)项第1目、第六十一条第(三)项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持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00)鲁行初字第1号行政判决,即撤销原山东省烟台市土地管理局烟土监字(1999)第1号《土地违法案件行政处罚决定书》;
二、 驳回烟台长城科工贸(集团)公司、烟台龙晴建设开发公司的赔偿请求。
旧有模式亟需改进
山东电力检修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其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山东电力超高压公司,主管全省交流500千伏及±660千伏直流输变电设备;管理29座500千伏变电站,1座±660千伏直流换流站,管辖超高压线路6000公里。公司目前直管电力生产管理及技能人员1000余人,在济南、淄博、青岛、临沂、济宁、烟台等地建有分部。当前每个分部都设有相应的变电运维班、线路运维班等班组,人员分布比较分散,且员工普遍年轻,生产经验和相关生产知识十分缺乏。为此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编写、购买培训教材,并采取“普调考”模式对员工学习状况进行摸底考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我们发现这种培训方式还存在着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试题库利用率低,管理难度大。公司自成立以来,根据生产实际对市面上的试题进行了长期精简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超高压公司所辖8个专业的培训试题库,但是现在该试题库缺少良好的维护、查看和使用环境,试题库管理难度增大。
培训课件亟需整合。目前市面上针对超高压管理的相关课件较少,公司的培训课件主要来源于厂家提供的一手资料,或由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自行整理,这部分课件一方面贴合公司生产实际,且多针对具体设备型号或缺陷进行讲解,有很强的针对性,另一方面大多数课件结构不同,语言现场性强,需要有一个良好的课件管理系统将课件内容整合、完善起来,以利于不同地域的专业人员互相学习和提高。
培训考试实效性较差。目前公司考试多采用“异地集中,试卷统一下发,同时开考,密封阅卷”方式,为保证考试公平性和连贯性,还要求同一专业人员须集中在一个时段内参加考试,而受超高压电网运行的重要性影响,大部分考试无法按时按期开展;而且,受各方面影响,部分考试的公平性和真实性屡受质疑,考试开展范围不断缩小。
考试结果统计困难。公司人员基数巨大,生产设备可开放性差,外出到厂学习费用高,而受公司生产方式影响,无法经常进行集中授课,且该部分人员的培训考试统计结果目前无法录入ERP系统,影响了该部分人员的考试学习及效果评估。
基于以上几个方面的考虑,公司认为应该采取项目开发模式,建设一套能够进行全体人员培训管理,全面满足培训工作的各项需求,且能够进行试题库整理、试卷组设、网络在线考试,网络在线学习、现场考试监督等功能的培训系统,以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为人才开发和培养提供更好的平台。
推进方案落地执行
目前国内很多电力企业在使用远程培训系统或远程考试系统,但就实际考察情况来看,其所采用的考试、培训系统设计均较为简单,多是利用软件系统出售手中现有的试题库等资源,企业中的网络考试系统使用机会较少。系统功能单一,无法实现与人力资源管理或人才培养与开发等软件的对接,无法实现数据共享。实际测试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无法满足多人次、多场次、大体量的远程培训或考试工作,更无法做到远程培训考试的现场监控。
国外企业的培训系统多采用模块式的培训课件系统,其主要方式是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并为每个专业人员建立相应的培训学习模块,采取模块化教学进行人员培训,其能够较好地支持人员在线学习,考试方式可在线上或线下进行。虽然这种国外培训系统模式的参考和借鉴意义较高,但国外企业普遍人员较少,资金雄厚,在企业培训上资金投入巨大,且往往采用“分散通知,集中进行”的模式,即分别通知需要学习或培训的人员利用工作时间到统一的多媒体教室或自身机位进行学习,这一点与山东电力检修公司人员分布广、结构分散实际情况相差很大,模仿较为困难。且一期投入资金十分巨大,不利于收效的比较和成本的估量。
基于以上对国内外相关情况的背景分析和研究,结合公司实际和具体培训情况,我们在开发过程中确立了六大目标:一是应用远程培训的理念,使用创新技术改变个人和组织的学习模式,减少企业在培训方面的无效投资。二是以公司现有局域网络和硬件设备为支撑,整合原有系统软件内容,将专业知识、技术经验等通过网络传送到员工面前,提高培训办班效益。三是让员工尤其是变电运维专业人员能随时随地利用网络进行学习或接受培训,营造“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的学习环境。四是通过远程培训系统建立起员工个性化学习平台,整合培训资源,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五是要真正实现系统的远程考试功能,时刻对所学内容和知识进行检验和考核。六是通过连接ERP、HRP系统建立良好的培训、考试档案,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
确定研发目标后,公司先后多次与多个软件生产厂家进行座谈、研究,在深入调研后确定合作厂家和产品,接下来对需进行二次开发的重点内容和模块进行了三次较大的更新和完善,最终确定了二次研发的方案。方案明确要求,远程培训考试系统要在原有部分功能基础上实现的功能有:远程培训功能;课件上传、管理功能;人员信息管理功能;人员培训信息管理功能;人员自学功能;培训需求上报功能;培训计划生成功能;培训项目生成功能;远程培训考试功能;试题库管理功能;培训成绩管理功能;培训综合测评功能;远程培训考试现场监考功能。并要求其必须能够实现多场地、多场次、多人次的远程考试、监考和培训功能,实现培训课件的自动播放和计时,以及试题库的录入等功能,保证系统试题显示、操作正确,保证系统在多用户同时访问下正常运行。
经过与厂家反复研究,我们将主要经济指标定位为:可满足1000人同时在线考试;可满足20场次不同考试同时进行;可满足100个用户同时在线操作并保证信息录入延缓不多于2秒,断线率和数据丢失率小于0.1%;满足至少3个系统间人员信息和教育培训信息的互传与共享;可满足10G左右单独课件的上传与播放;可满足5000人的企业人员及相关信息管理;可满足500人同时在线培训和学习,并记录相关信息。
组织实施后续研发
2012年6月,该套系统设计初步完成,公司关键用户组织部分最终用户对照软件开况进行试用,并充分听取了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大家一致认为:
该套系统一期开发较为成功,但部分功能开发尚不完善,随后公司组织关键用户与多数最终用户对一期开况和二期开况进行了多次试用并进行了验收,系统开发工作基本结束。公司随后组织了6期试点运行班和多次多专业网络普调考、知识课件导入,多专业大批量题库导入等工作,一边运行,一边对BUG进行最终修改与调试。到2012年下半年,项目取得成功并投入使用。
一套好的系统需要不断的提升与改进。在系统两期开发基本结束后,我们同开发厂家与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了再次讨论,认为培训系统应当在后期优先完成完善课件、试题系统内上传、审核功能,增加以部门为单位进行考试、培训的统计功能,增加对员工参加同一考试级别、次数的限制。
新系统的“四大亮点”
公司远程培训系统的开发,突出了利用新技术、新思路、新方法提高培训效果的创新思路,所开发的远程培训系统,具有以下四个创新亮点:
实用性强。远程培训监控考试系统结合公司人员分布广,集中困难,设备拆解难,知识共享度不高等现状,充分利用了公司现有资源优势,让企业员工培训得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障碍,使过去难以同时组织的培训能够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同时实施,使过去不能大规模组织的培训现在能够大规模组织,也使原来只能一次性使用的培训资源得以多次重复利用,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并提高了培训的效果。
结合性强。针对以往培训系统培训效果检验难度大,远程培训缺乏管理,培训与实际差别性大等问题,在开发过程中,通过加入随堂考试,页面考试控制切换,尝试性开发摄像头监控,培训一二级在线评估等方式提高培训管理和效果检验的能力,为保证一个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环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时管理。本系统从长远考虑,针对培训系统与人力资源管理关联性强但结合性较弱的现状,有效利用公司现有的HRP系统,实现两套系统之间的人员信息互联,用人员身份证号做关键索引,自动从HRP人力资源管理库中定期获取更新员工基础信息,减少了对系统基础信息进行维护的工作量,保证信息的实时性,提高了管理效能。系统将培训、考试信息和成绩统一录入员工培训信息库,并尝试采取积分方式量化员工培训成绩为员工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对员工能力考察、晋升使用等工作提供规范的参考依据,通过系统打造起公司对员工培训、能力考查、使用待遇一体化的工作平台。
参与性强。针对公司人员分布广泛的现状,依据公司三级培训网络人员构成情况,我们将各专业各级题库和教材库的维护权限开放给不同的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并允许上级直接调用下级题库和培训教材内容,在培训系统中加入对课件上传人员或主讲教师人员积分的维护功能,提高人员进行系统维护的能动性。
加入讲师答疑模块,利用论坛功能,设计置顶帖等方式使同事间的业务知识交流更为流畅,能够更好的分享相互间的经验。设置讲师评分功能,在对公司内部讲师指定工作维护任务的同时,每年不定期的通过系统开展网络投票活动,由员工在系统中匿名评选上传课件优良,答疑效果良好的讲师,并通过该方式进行内部讲师的业绩考核,提高网上教学质量和水平。
系统的应用管理和效果评估
系统投入正常运转后,公司在下发使用手册,对最终用户进行培训的同时,结合《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教育培训管理办法》、《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优秀人才管理办法》、《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的相关内容,参考相关远程培训教育管理和绩效考核管理规定内容,先期完成了《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检修公司远程培训监控考试管理办法》(试行),对员工参与学习,教师进行资源维护,分部各类信息及时维护更新及使用系统的量化标准进行了明确,对自行组织考试、参加上级组织考试所占人员数量,考试成绩量化换算等内容进行了明确,为今后利用系统开展各类活动统一了标准。
公司三级培训网络的构成人员积极审查共享培训资源的有效性和实用性,人资部负责根据确定年度的培训重点,内部讲师负责编制具有本公司特色的培训资源,并保证资源的独创性和先进性。通过建立专业讲师库的方式,由其他专业讲师相互间进行资源审核,确保培训资源真实有效并贴近生产,专、兼职培训员负责解释使用中提出的疑难问题,做好培训资源的后续维护工作。
系统建成以后,公司先后导入各类题库10余个大类,近10万道试题,涵盖了公司一般管理、专业生产管理、车辆管理等全部行业,先后维护各类培训课件3000余套,年人均访问量达数万次,人均网上学习时间在50小时以上。
公司利用系统先后组织各类普调考百余次,涵盖全部生产管理专业人员,先后有多位同志通过系统选拔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普调考活动并取得良好成绩。
新罗区旅游事业的骄人成绩,与区旅游局的科学发展理念与举措是密不可分的。在实践科学发展观中,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旅游局通过结合自身实际,依托地处中心城市的有利条件,围绕“红色、生态、宗教、农业”旅游资源,不断创新思路、突出特色等举措,全区旅游产业领域不断拓宽,产业体系不断完善,各项指标逐年递增。
“近年来,新罗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实现由‘接待事业型’向‘经济产业型’的转变,其产业形象鲜明,运行态势良好。”新罗区旅游局张永兰局长对本刊记者表示。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近年来,新罗区投入2亿多元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初步形成以国家4A级旅游景区龙洞、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云顶茶园度假村、“中国特色村”洋畲村、国家森林公园―东肖森林公园为龙头的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同时,通过大力整合全区旅游资源,重抓旅游景区(点)的精品建设及基础设施的配套完善,强化宣传促销,开拓、巩固、发展旅游市场,旅游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全区现有旅行社22家,大型酒店宾馆20多家(星级宾馆9家,其中四星级酒店3家),专业旅游车队5家,国家导游员300多人。旅游商品琳琅满目:饮誉海内外的龙岩沉缸酒连续21次荣获国家级以上金奖,为黄酒中之极品;驰名中外的闽西干以及咸酥花生等,都会让游客大饱口福。
旅游环境不断优化
随着全区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旅游景区、酒店、交通等配套设施得到根本性改善,形成了功能较为齐全、协调配套的供给体系。去年5月,新罗区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下拨100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为该区旅游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提高旅游质量,成立旅游质量监督检查所,集中整治和专项整治旅游市场,规范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经营服务行为,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切实保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大力推行旅行社、导游、酒店、旅游交通、购物、餐饮旅游诚信经营活动,规范旅游行业的诚信经营,“十五”期间该区山水大酒店、康辉旅行社等5家旅游企业获得福建省旅游诚信示范单位称号;强化旅游安全工作,区旅游局与40多家旅游企业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联合开展旅游安全检查,协调处理旅游安全事故,做好社会稳定工作。
乡村旅游强势推进
从北京搭飞机往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UlaanBaatar)只需两个小时自窗口向下望,皱巴巴牛皮纸似的大戈壁,一片荒芜。当飞机的影子缓缓的与稀稀散落、白蘑菇似的蒙古包相会,脚下的视野换成翠绿波浪般起伏的草原,便能望见一座不太大的城市――乌兰巴托。
若是搭乘国际铁路列车,则是另一番风情。窗外一幕幕电影似的风光从熟悉的都市景观,到渐渐出现绿油油的麦田,放牧的牛羊群。出了二连口岸,车窗覆满了沙尘,很有趣的是鼻孔里也满是尘灰,颇有大漠的豪迈感,让人深刻感受瀚海戈壁的雄威。
蒙古国的公交车并不方便,与旅伴合租吉普车为上策。或许这不是个适合奢华度假的国度,但简单的物质条件,以及不通行普通话,加上文化、价值观的差异,游历蒙古国处处令人惊奇,令感官与心灵得到丰富的体验。背包上肩,除了换洗衣物、旅行指南与必要物品,最重要的是一颗探险的心。
蒙古国第一大城乌兰巴托旧称库伦,困曾附庸前苏联,城里都是苏式的建筑,甚至饮食、衣着、生活方式,也都具有俄罗斯文化的气息,与内蒙古的气氛完全不同。境内的各种地形包括草原、戈壁、高山、森林大河、火山、瀑布等景观,若想更深度地体验蒙古,不妨以露营、野炊方式为主,交通上亦可配合骑自行车、徒步旅行,自驾车,骑马等方式,更能细细品味探险蒙古的乐趣。
骑马体验草原牧民生活
蒙古国有三分之二的地形都是草原,让人能饱览草原浩瀚风光,或是体验蒙古包牧民生活。而一圆策马驰骋草原的梦想,向来是人们最迫切的渴望。除了景区有骑马服务之外,离开景区也可以向一般牧民租借马匹,若计划骑马长途旅行,则向牧民购买一匹马较划算。
跨上马背,漫步坡顶,沁凉空气中飘来淡淡松脂香;草坡上四处溜窜的旱獭,满山坡滚动的白绵羊,远山的奇岩及森林,像极了卡通里的梦幻场景。再往山谷,横渡深及马腹的湍急溪流,留下惊险体验。拥有这样的天然环境,最受欢迎的就是位于首都东北80公里的特勒吉(Tereji)国家公园,兼具草原、森林与溪流,多变的地形使这儿成为探险胜地。若想更追求刺激,可前往首都东20公里的嘎丘尔特(Gachuurt),可以在宽广的土拉河里泛舟,甚或从山顶乘滑翔伞邀翔空中,欣赏草原之美。
蒙古国的旅行热点地,都有四人一间的蒙古包式旅馆。但借住在牧民的蒙古包,或在蒙古包旁扎营,更能深入到游牧生活文化中。蒙古人豪爽好客、热情互助、旅人带着礼物拜访蒙古包,主人总是端出热奶茶奶酪、炸饼等小餐点,以诚相待。尽管语言不通,准备蒙汉辞典加上比手画脚与主人沟通,也能相谈甚欢。有时酒逢知己,地道的马奶酒,搭配传统碳烤羊肉更对味 喝完三轮才算合乎礼数,在马头琴与蒙古情歌中进入梦乡。
越野戈壁驾车探险
蒙古国南部是所谓“漠北”地区,多是荒芜的戈壁地形,蕴藏着许多恐龙化石及野生动物,可亲身体验沙漠生活,甚至有常年不化的冰河、千奇百怪的岩山,是探险者的绝佳选择。但因地形严苛渺无人烟,最好以包租越野车旅行为佳。
火热的戈壁,远方总是融化般的热气蒸腾,分不清是湖泊还是幻象,中午气温将近40℃,最好往蒙古包作客躲避烈焰,喝碗奶茶再上路。尽管窗外的风景连续几个钟头没变化,但可别一路昏睡,幸运时或可遇见几百只羚羊在戈壁中狂奔。最常见的是骆驼,慢吞吞地觅食仿佛恐龙一般。偶尔出现一球球的戈壁植物,许多小蜥蜴咕噜咕噜地在矮丛间窜游。
南戈壁的巴彦札格(Bayanzag)是恐龙考古遗址现场宛如美国大峡谷或新疆的魔鬼城,晨昏时较凉爽,朝阳或夕阳的光线照射下岩石更显得非常美艳。东戈壁的赛音山达(sainshand)也有部分恐龙化石与恐龙蛋,保留在现场由当地居民看护。
戈壁地区几乎全是硬石砾滩,只有南戈壁阿尔泰山尾棱旁,有片与山脉平行的洪果林沙漠(KhongorinEls),长180公里,是蒙古国最大的沙漠。沙漠最西边的绿洲是最美的一段,不妨向牧民租匹骆驼,往金色波涛般的沙漠里探险。
在这夏季高温40℃的南戈壁省中,葛凡赛汗(Gurvansaikhan)国家公园竟是绿意盎然,山间造型扭曲的奇特岩石上,缀满圆柏、青草与黄红色的小花朵,可骑马或徒步走进河谷。终年晒不到太阳的山谷间空气凉爽,甚至还有终年不化的沙漠冰川。记得轻声慢步多观察,危岩顶端或许可见一群群的野生山羊。
游访湖泊森林与山地
大家好!欢迎来到岩泉国家森林公园。我是您的导游xxx。现在,请大家跟随我走向武夷山的腹地,去探寻岩泉的自然神奇和无穷魅力。
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赣闽两省交界处的黎川县东南边,面积14.5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98.6%。在这里,繁衍、生息着众多的珍稀动物和植物,是亚热带结构功能保存较为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居我国江南国家级森林公园之首。岩泉国家森林公园,因为它特有的价值和魅力,被现代学者、专家称为:江南珍稀动植物王国,武夷山脉的璀璨明珠,亚热带自然博物馆。
岩泉,是野生动物的乐园
在岩泉,运气好的话,我们可以看到猕猴。它体长约60厘米,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成群结队,四处觅食,攀枝采果,上窜下跳。一旦风吹草动,随着猴王一声呼喊,顷刻之间就消失在深山密林之中。行走在岩泉,能看到很多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岩泉有国内稀有蝴蝶十余种,例如宽尾凤蝶、金裳凤蝶等。如果大家在岩泉看到这些美丽的精灵,请尽情欣赏它们优美的舞姿,但不要捕捉它们。岩泉还生活着情人们最喜欢的红嘴相思鸟。它们雌雄成对生活,羽毛色彩斑斓,鲜艳夺目,声音清脆婉转。如果遇上老鹰等天敌袭击,红嘴相思鸟将毫不畏惧,双双迎面痛击。一旦情侣战死,存活的多碰壁自尽,或不吃不飞,忧郁而亡。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腹角雉在岩泉也有生长。它的头上生有肉角,性格文静,羽毛优美,步态优雅。它既没有远飞、高飞的能力,又没有抵御天敌的本领,只在黎明和黄昏时出来觅食。遇到天敌,在走投无路的关键时刻,它只会像鸵鸟一样把头藏在杂草,灌木丛中,而身体仍然暴露在外,所以当地人称它为呆鸟,真是名符其实啊。
岩泉生长着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鹿。水鹿是华南虎最主要、最喜爱的捕食对象,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有不少华南虎活跃在岩泉。多年来,岩泉的工作人员,一直默默地在深山老林中寻觅着华南虎的踪迹。在岩泉这片常绿阔叶林中,还能见到一种非羊、非牛、非马、非鹿的怪兽,山里人称它为“四不像”,其实它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苏门羚。
岩泉,是珍稀植物的乐土
XX年,国家林业局批准和投资,在岩泉建立了国家级珍稀树种采育基地。在这片“红土地”上的珍稀动植物王国,有国内罕见的成片古香榧群落,四、五百年的老香榧树就有上千株。现在,在我们眼前的这棵大树就是黎川人称的千年“香榧王”了。这棵香榧王高21米,胸径1。5米,要五个人合围才能抱住。大家可以上去试试,品味一下“香榧王”的雄伟胸襟。国家一级保护树种香果树、伯乐树、南方红豆杉在岩泉都有成片生长。特别是红豆杉,在岩泉多达XX多株,红豆杉的皮经提练,是治癌症良药。植物界的大熊猫、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青钱柳在岩泉随处可见,它结出的果实,如串串铜钱挂满枝头,随风摇曳,招人欢喜。已有的研究表明,青钱柳嫩芽制成的茶有降糖、降脂、降压、提高免疫力等诸多功效。让人欣喜的是,在岩泉的层坪还发现了一小片热带雨林树种——乐东拟单性木兰,这个国家三级保护树种,一般只能在我国的海南省看到,而在岩泉这块亚热带地域,这个树种却生长茂盛,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岩泉,是休闲养生的宝地
在岩泉,尽管山路崎岖蜿蜒,大家是不是依然觉得神清气爽,脚步轻松,不觉得累呢?那是因为岩泉空气中被称为“空气维生素”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达15万个,负氧离子对人身体的疲劳恢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对于生活中常见疾病和癌症的预防也有效果。
接下来我们看到的是岩泉主峰会仙峰。“拔起危峰接天门,势临武夷俯闽赣”,这是人们对会仙峰的赞叹。会仙峰海拔1355米,是黎川第三高峰。从我们现在这里看过去,是不是觉得峰顶像一个昂首怒吼的狮子呢?是的,会仙峰原名就叫狮子峰。相传因麻姑仙子由邻县南城飞临此峰与即将过海路过此峰的八仙聚会而得这富有诗情画意之名,山名也因此改为会仙峰。山顶绝崖边上,有一座始建于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6)的铁瓦盖顶的千年古寺——会仙峰寺。民间相传在农历七月初一,在会仙峰能见到仙人,能看到“仙峰擎日,佛光映月”之景,所以每年此日,赣闽边界几县数千群众,都会聚集在此峰观景。千百年来会仙峰壮丽的风光吸引着古往今来无数游人、墨客,留下许多秀丽诗篇。明代伟大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就被会仙峰吸引,上下来回考察四次,在他的《徐霞客游记》中对会仙峰写下“秀色排空,葱苍倚迭,磴道委悬,瀑流飞挂……”等共计八百余字的描绘。在会仙峰顶看日出,是非常难得的一种享受,完全可与庐山含鄱口一比,有兴趣的游客可以安排好时间再来。
“深山藏古寺,钟声白云里”,这是人们对洋岫峰景观的赞美。离会仙峰不远的洋岫峰是岩泉的另一座山峰,峰顶上有千年古刹——洋岫寺。洋岫寺始建于北宋,坐落在距离峰顶五十米左右的一块悬崖边,历史上为周边闽赣两省信众朝拜必往之地。由于历史的变迁,寺庙逐渐衰落坍塌。现在的洋岫寺为上世纪八十年代民间集资修建,由楼上楼下共七间木结构建筑组成。我们从残存的石垒山门、登山古道、石香炉、半山石亭和周边郁郁葱葱的古树上依稀还能看出当年鼎盛的香火。洋岫峰顶有一个花岗岩山洞,当地人称为“油米洞”,洞顶开一圆形“天窗”,抬头可见外面的树木、蓝天、白云。洞壁花岗岩经风化形成了粒粒米状的颗粒,散落至洞中央池上,溢出层层黄色油状浮物,阳光照射下油光闪闪,美不胜收。传说仙人路过时,为救助穷苦农民,用仙术将滚落下的石子变成了米粒,流出的泉水变成了茶油。当地人因此将这山洞称为“油米洞”,后来被贪心的财主知道了,他嫌流出来的油、米数量太少,把洞强行凿大,仙人大怒,拂袖而去。此后再也不见洞中流油、出米了。在洋岫峰半山坡林中小道旁的一块巨石表面有一长约半尺,宽约2寸,深半寸的“足迹”,极象一脚印,使人更惊奇的是,印中五趾痕清晰可辨,当地人说此即是仙人大怒顿足而去时留下的“仙人印”。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岩泉的山美,岩泉的水也秀,到处可见清泉或涓涓细流,山涧溪水潺潺,潭水波光闪闪。而更值得称道的是这里的瀑布,岩泉有瀑布多处,但以层坪附近的最为壮观。瀑布源于峭壁之上的密林之中,终年水流不断,飞流直下数丈,宛如一条银龙从天而降,山崖之下银花四溅,在阳光的映照下,呈现出七色彩虹。
对我而言,台北,一个由东、南、西、北四门所框起的城市,就像是一位穿着麻布披风的隐士,或是一部轻碰灰尘就会在空中跳舞的泛黄旧影片,在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它只是默默地融合在街景中等着被遗忘。一旦用心去找,就会发现它置身在仁爱路与信义路中间小巷内古早味排骨饭的油腻中,或处身在西门町戏院外旧报摊老板眼角的鱼尾纹旁,甚至隐身在中山北路婚纱店前的金钱砖下。对我,台北就是这么的平凡。
回顾我短暂的35 年生命,我曾迁出台北3 次。第一次的离乡晃过了4 年。当我在16 岁回到台北的时候,我看世界的视线前加上了蒙特利尔、旧金山、与纽约的滤镜。当时眼中的台北缺乏蒙特利尔四季分明的人文之美,也没有旧金山的艳阳高照的律动活力,更缺乏纽约熔炉的文化创新。仿佛比起这些一级城市,台北所具备的软硬件都需要升级。但是,台北却让我感觉自在。为了这个自在感,我宁愿放弃在国外一级都市所学会的生活享受。我知道我无法再感受面对蒙特利尔做的雪天使时的宁静、不能享受旧金山的联合广场逛街的悠闲、就连陶醉在纽约中央公园内的动静反差都变得遥不可及,但我却再一次被这个城市迷惑。从我家往北40 分钟的车程,我可以听到海水的蓝;向南搭90 分钟的客运,我可以闻到慈湖天鹅的雅;往东步行10 分钟,我就看见阳明山的蝉鸣;而我也可以随时跳进繁闹的街头,用臭豆腐配着街舞吃。那时的台北是金银岛里的海盗船,载着我游戏人间。
第二次背井,是为了逃避丧父悲伤的追杀,躲回了纽约。这一躲就是3 年。虽然在国外的城市面貌里,很少会看到父亲的残留身影,但悲伤无预警的痛击,仍旧难以承受。恍惚之间,我随着我的心,又再度回到台北。这一次,我的心眼看到的是一段充满回忆的走马灯。在天母的河堤旁,我喝着啤酒,细数着与父亲过年放过的鞭炮;在仁爱路的圆环外,听到了第一次去父亲办公室的嘈杂紧张感;在七星岩山的山脚下,远看那时满山的红枫,依然遵守时间更换衣裳。因为这次用心面对,我回收了在台北的人生片段记忆,而第一次接受了父亲不在的事实。这个时候,对我,台北已不再只是一座城市,它成了我的朋友。
1.环境保护力度不够:阿尔山建市时间短,辖区大,而环境人力物力有限。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一个旅游区是重要的部分。遗憾的是,该地区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环境保护体系,甚至连一些必备的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都没有。
2.缺乏长远规划和准确定位:阿尔山地区虽然建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但依旧还没有进行长远详细的规划,与周围地区旅游相比,该地区旅游业的亮点并不十分明显。
3.基础设施建设差:阿尔山地区景区分散,景点与景点间的距离长、道路窄、路况差常令游客感到不便。市内可以供游客使用的交通工具数量有限。三、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机遇(Opportunities)
1.国家对阿尔山地区的重视:阿尔山地处西北部,可以借助西部开发机遇提升自身竞争力。阿尔山市至蒙古国的乔巴山市铁路正在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关注下进行建设。这条铁路通车后,可形成东起图们江口,西连蒙古、俄罗斯,沟通整个东北亚新的欧亚大陆桥,能有效地提高我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国际竞争力,作为西出口的阿尔山必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2.游客对草原景色和文化的向往:根据国家旅游局调查表明,国内外游客的目光正向着山水风光和民族风情转移,阿尔山地区正是这两者最完美的结合体。该地区拥有美丽的山地草原的风光,而蒙古族服饰、曲艺、舞蹈和祭祀活动都能吸引较多游客。
3.冰雪旅游与温泉疗养的完美结合:阿尔山市有丰富的冰雪资源,而该地的矿泉地理结构独特,水质好,医疗作用大:通过浸浴、饮用、含漱等方法,可治疗皮肤、风湿、类风湿等30多种疑难病症。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该地区有能力成为我国北方又一大冰雪旅游和温泉疗养目的地,
二、阿尔山地区旅游业的优势(Strengths)
1.丰富的矿泉,冰雪资源:阿尔山地区拥有世界级的矿泉群,较大的矿泉就有76眼之多。其中仅4A级景区海神阿尔山圣泉疗养院院内长500米、宽70米的狭长地带就分布着48眼水质优良混合性矿泉,是世界第二大功能型矿泉群。该地区的饮用型矿泉水水质纯净、甘甜爽口。而阿尔山市的冰雪资源也十分丰富:雪质好、雪期长、地形优越,可以开展冬奥会规定的全部比赛项目。冰雪运动与温泉疗养休闲良好的结合,这在世界上都是少有的。
2.美丽的自然景观:阿尔山地区拥有独特自然景观。目前主要景点有:天池、地池、杜鹃湖、松叶湖、仙鹤湖、玫瑰峰、石塘林、三潭峡、樟松岭、摩天岭、天河峡等。
3.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阿尔山地区生态环境保存完好,已有两处国家级森林公园,植被率在95%以上。水资源丰富,资源总量9.1亿立方米,有哈拉哈河、努木尔根河等13条河流和数十个湖泊,还有大面积的湿地。其辖区的森林覆盖率为64%。
4.珍贵的火山遗迹:哈拉哈河火山群有50余座火山锥,还包括了罕见的火山射气喷发堆积及珍贵的无水天池、地表火山口湖等。2003年该地火山科学考察确定了高山、岩山、石盆、小东沟四座活动火山,此火山群成为中国活动火山家族中的第七位成员,其发育之完善堪称“火山博物馆”,已经被批准为的国家级地质公园。
四、阿尔山地区旅游业面临的威胁(Threats)
1.保护环境问题:随着旅游人数的逐年上升,环境问题将成为阿尔山自然资源的重大威胁,若不加以合理规划和保护,阿尔山将在若干年后成为环境保护的另一反例。
2.阿尔山周围景区给当地旅游造成的压力:阿尔山地处于“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该空间组织旅游资源丰富,尽管此组织能够吸引较多游客,但其内部的景点多,存在竞争现象。
3.知名度较低,宣传力度不够:尽管阿尔山近期推出“十一黄金周金秋游精品线路”、“长春——阿尔山森林·草原之旅”等旅游宣传策略。阿尔山的国内外知名度依旧很低,国外旅游团仅限于南韩和香港等少数几个地区的旅游团,国内客源也以北方客源为主。如不尽快进行适宜的品牌推广,其旅游业将不会有重大发展。
4.资金缺乏对于旅游发展的影响:阿尔山地区旅游资源开发晚,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不足。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点是缺乏开发资金。景区开发是高风险、迟回报的投资方向,开发资金的短缺是该地区旅游业的重大威胁。
五、对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策略的思考
1.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当地政府应该以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在使用的基础上应突出地域特征。在建设中应以不破坏生态环境为底线,要考虑充分利用内蒙古丰富的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资源。
2.扬长避短,加速开发优势旅游资源:应该深入分析“呼伦贝尔-阿尔山旅游区空间组织”内景点的优点缺点,深入开发特色资源,不如临近的景区景点搞重复建设。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区域内的和谐发展。
3.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途径,扩大阿尔山地区的知名度:应借助网络、报纸、电视、电影等媒介多方面宣传阿尔山的旅游资源,
4.全面普查,合理规划旅游区建设:当地政府要根据生态容量确定适合具体景点的游客容量,以保证在开发的同时使生态环境得以保护。应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对旅游人数进行预测,把握资源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使当地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之中。
[摘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阿尔山地区旅游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而对其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发展策略。
一、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衡南县地处湘南丘陵区,居湘江中游,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是衡阳市的生态屏障,生态地位重要。多年来,通过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全县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一)宜林荒山基本得到绿化。1989年,县委、县政府作出了“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衡南”的决定,1990年,全面启动了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建设工程,1993年提前实现灭荒达标。1998年,又启动了紫色页岩山地绿化攻坚项目,有19.5万亩紫色页岩地被绿化改造。至此,县内适宜造林的荒山基本得到绿化。
(二)生态指标有所提高。截至2008年,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58年的9.61%上升到现在的22.2%,林地面积达171万亩,有林地面积达71.6万亩,立木蓄积量增至128.4万立方米,森林公园等生态保护区面积增至10万余亩,生态建设步入了良性发展的新阶段。
(三)生态脆弱状况有所改观。过去,由于造林过少,毁林过度,造成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频频发生。曾经一度是“天晴三日闹旱灾,一下大雨遭水淹”的局面。通过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禁伐等措施,山上植被多了、厚了,对减轻水土流失和旱涝灾害损失起到了明显作用。
(四)生态建设模式渐趋科学。2001年,根据林业的生态和经济两大功能性质,我们对森林资源实行了分类经营,专门区划出71.6万亩商品林和88.8万亩生态公益林,其中40.5万亩被纳入国家级重点生态公益林范围。这些生态公益林由中央财政向农民补偿生态效益基金,严禁采伐和出售。因此,这些地方林木保存完好,到处茫茫林海,郁郁葱葱,苍翠欲滴,大大改善了当地的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
(五)全社会生态意识有所增强。全社会对林业生态空前关注,投资加大,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空前高涨。近年来,既有玉泉生态、龙须草业、岳阳纸业、欣怡林业等一批涉林企业来衡南植树种草,又有全裕彪、张竹生、封昌斌等本地大户能人大面积承包荒山造林,广大农民中既有纷纷栽树绿化房前屋后的,又有发展庭院林业的,等等。全县形成了“千军万马齐上阵,多轮齐驱搞绿化”的生态建设格局,大面积的荒山绿了,农民房前屋后绿了,处处绿荫覆盖,生机盎然。
二、全县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的压力增大
对衡南这个非林区县而言,生态环境虽然有所改善,但生态脆弱、人居环境恶劣的根本现状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从几项生态指标来看,我县森林覆盖率22.2%,比全省平均水平55%低一大截;有林地面积71.6万亩,只占林地面积的40%,比全省平均数85%低得多;森林总蓄积量128.4万立方米,只占全省平均量600万立方米的五分之一。可见,我县生态建设任重道远。调查中发现,主要有以下几对矛盾严重制约着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改善。
(一)生态建设全面提速与“红色沙漠”广为分布的矛盾。就全县生态状况而言,“东乡”森林多,“南乡”荒山多,“东乡”明显好于“南乡”。其主要原因是“南乡”片紫色页岩山地广为分布,共有58.8万亩,占全市总量的一半。这些地方完全是岩石的石头山,寸草不生,夏天灼热高温,四季萧条无比,被称为“红色沙漠”,生态非常脆弱,环境非常恶劣,当地群众深受其害。这已成为衡南生态建设的一块最大顽疾和心病。要全面改善衡南人居环境,加快生态衡南建设,势必要尽快全面改造这片“年年造林不见林”的“红色沙漠”,而所要面对和克服的认识难、技术难、投入难、巩固难等方方面面的困难是无法估量的。
(二)边治理与边破坏的矛盾。森林、林木、林地是生态环境的主体,是生态建设的物质基础。一方面,我们大力实施了退耕还林、封山育林、长防林、“三难地”改造、绿色通道等生态治理工程,努力增加森林植被总量;另一方面,破坏森林植被的对抗力量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且力度愈来愈大,破坏性愈来愈强。近年来,乱砍滥伐、森林火灾、乱占林地发案率居高不下,破坏了大量森林资源。拿宝盖镇来说,近年来,拿斧头的多,拿锄头的少,山越砍越光,导致2005年与1995年相比有林地面积减少3万余亩,林木蓄积量减少10万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下降2个百分点。这就是一个明显的反面例证。
(三)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这里又可细分成四对矛盾。一是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在耕地被冻结的情况下,要推进城镇化,向山上进军似乎成了必由之路。特别是要建好县城,势必要砍树、推山、平地,破坏了原生植被,破坏了县城自然生态,否则新县城无法做大。二是招商引资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可以这样说,县内95%以上的招商引资项目,都涉及到占用林地、砍伐树木的问题。一个项目引进来,就有一大片森林、林地遭殃。三是工矿企业对木材的需求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市木材厂、岳阳造纸集团、西渡造纸厂、川口钨矿、向友木业以及衡南和耒阳的大量煤矿在我县的年木材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多,不过度采伐森林,企业何以运转?而过度采伐森林,生态又怎能好转?四是农民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的矛盾。拿金竹、岐山等林区来说,山地多,耕地少,只能靠山吃山。而现实情况是,这些林区比粮区苦,林农比粮农穷。为什么呢?虽然山多树多,但为了保护生态而禁伐或限伐,山上有树不能砍,有钱不能赚,生态效益是提高了,经济效益却降低了,林农只能守着“金饭碗”过穷日子。
(四)生态建设投入需求增大与国家投资项目减少的矛盾。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既愈来愈迫切,又愈来愈艰巨,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也愈来愈大。而国家投资的生态建设项目已逐渐调整“西移”,湖南作为中部省份,生态项目已大量减少。今年以来,我县除几千亩投入很少的荒山造林项目外,目前还没有一个大的国家级项目落户,生态建设资金非常短缺。
三、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全县生态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指导思想,也是指导生态建设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统筹生态建设速度与质量,统筹生态治理与森林保护,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统筹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在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衡南的实践中迈出坚实步伐,创建“天蓝、山绿、水清、环境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既要讲究生态建设速度,又要讲究生态建设质量。科学发展,是又快又好的发展,快是数量,好是质量,快一定要建立在好的基础上,否则,欲速则不达,越快越劳民伤财。对于生态建设,更应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将速度和质量较好地统一起来。特别是对我县“南乡”片的谭子山、三塘、洲市、茅市、柞市、泉湖、栗江、近尾洲、松江等乡镇50多万亩的“红色沙漠”改造问题,一定要克服急于求成,求快不求好的作法。要突出重点、分步改造,科学规划、分类治理,因地制宜、技术创新,采用乔灌草一起上,封育造管并举的技术措施,切实做到质量第一、效益第一,在扩大绿化总量的同时,提高绿化质量和效果,真正将危害人民的“红色沙漠”改造成为适宜人居的“绿色海洋”,切实化害为利,造福子孙后代。
(二)既要抓好生态治理,又要抓好森林保护。森林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污染、美化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功能,对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培育森林就是治理生态环境,破坏森林就是破坏自然生态,保护森林就是保护自然生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发展与保护二者不可偏废,必须一手抓森林资源的培育,一手抓森林资源的保护,造管并重,以增量保存量,以存量促增量。一方面,要大力发动全民义务植树,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荒山造林等生态治理项目,大力更新采伐地和火烧地,确保宜造尽造,有山皆绿。另一方面,针对当前全县毁林势头十分猖獗的现状,必须保持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征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挖滥采野生植物等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将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执法行动进行到底;要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减少火灾对生态的破坏;要全面深化森林分类经营改革,通过建立省级、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等形式,有计划分步骤地把应保护的公益林全部保护起来,使这些地方实现“青山常在,碧水长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切实维护山水原貌,不推山、不砍树,不破坏、移植古树名木,修路、建房要少占林地或不占林地,真正寓生态治理保护于新农村建设之中,做到两不误,相促进。
关键词:嵩县;旅游资源特色;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4-0183-02
一、区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嵩县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伏牛山北麓的熊耳山、外方山之间。县城距古都洛阳80公里,东与汝阳、鲁山接攘,西与栾川、洛宁毗邻,南与西峡、内乡、南召相依,北与伊川、宜阳相连,南北长86公里,东西宽62公里,全县总面积3 008平方公里。
(二)地势险要
嵩县地处豫西山区腹心地带,山深林密,道路险阻。历史上大局有变,往往为兵家必争之地。在此设防布阵,胜可驰骋中原,败则回山休兵。若逼之过急,西出卢氏以走商雒(今陕西商县、雒南县);南经鲁山、南召,以窥南阳;北越宜阳、洛宁,以撼陕潼;东北有陆浑要隘;县城西南100公里的明白河上游,有号称嵩、卢、栾咽喉的武靖关、马槽营和灵官店;县北50公里有通往宜阳、洛宁的要隘穆栅关,南有南召县北来的过口盘绪沟,均系军事要道。历史上嵩县曾发生大的兵事33起。在、、中,军事家们都把嵩县看作是进入伏牛山的“大门”。军事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三)自然环境
1.地质地貌。嵩县地貌特点是:山岭连绵,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类型多样,境内有伏牛山、外方山、熊耳山三大山系,呈西南、东北及东南、西北走向,海拔1 000~1 600米的山峰有700余座。在全县总面积中,山区占95%,丘陵占4.5%,平川占0.5%,故有“九山、半陵、半分川”之称。
2.气候特征。嵩县处于暖温带向北亚热带过渡地段,白云山以南地区为北亚热带,占总面积的10%,以北为暖温带,占总面积90%。极端最高气温为43.6℃,极端最低气温为-19℃,年平均气温14℃。七月份气温最高,一月份气温最低。从北向南,气候类型由暖温带半湿润气候逐渐变为湿润气候。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夏季逐渐缩短,冬季随之增长。在海拔1 500米左右的地方,全年无夏秋之分,冬、春季各占半年。在海拔2 100米处,冬季达225天,春季仅有140天,因此植物的垂直地带性规律很明显。
3.水文。嵩县境内有伊河、汝河、白河三条较大河流,分别隶属于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伊河发源于栾川,在嵩县流域面积1 770.13平方公里,境内长60余公里;汝河发源车村镇栗树街,境内长70公里,流域面积986平方公里;白河发源于白云山,境内长50公里,流域面积293平方公里。此外,还有国家大型水利工程──陆浑水库。
二、旅游资源特色与评价
(一)自然旅游资源特色
1.山岳景观独特。嵩县以花岗岩山体组成的山岳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这里有伏牛之首、貌似皇冠的“中原第一峰”玉皇顶;有巍峨挺拔、白云缭绕,迷雾轻纱笼罩的白云山;有山势风景秀丽宜人、地貌形态独特、如诗如画的天池山;有湖泊映伴、具有神话般传说的道教胜地九皋山;有青秀逶迤、险秀兼顾、易守难攻的杨山;有一山双峰、形如双鸡角斗的鸡角尖;有群峰参差,陡峭绝壁的瀑布;有奇松怪木招摇,状似黄山丛岭的小黄山;有神密莫测、原始古老的龙池曼等等。景观类型多样,观赏价值颇高。
2.层峦隐三源,飞瀑戏池潭。山得水而秀,水依山而幽。嵩县的伊河、汝河、白河穿过峻岭峡谷,蜿蜒曲折,连通各大景区。特别是白云山景区内的白河源头,几百米落差构成了众多的飞瀑龙潭。黑龙潭水呈黝黑色深不可测,状如翘首黝龙;黄龙井井壁染有铁锈,水呈黄色,撞顶为井,撞下为潭;珍珠潭、九曲六珠,曲线流畅,珠体浑园;白龙瀑布水流蜿蜒跳跃,时分时合,形同飘绸;九龙瀑布落差百米,垂帘撒珠,水汽弥漫,丽日照射,入境者彩虹缠身;驼峰瀑布,水出双峰驼腰,中出单峰双水,形似驼腾银河。陆浑湖水面5万亩,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鱼、旅游五大功能,水质纯净,碧波荡漾,是人们观景、钓鱼、乘船的最佳乐园。大坝东1公里,有嵩县景之一的曲里温泉。
3.林茂草密,天然公园。山有水就显得有灵气,山有林就显得有生机。嵩县山高林密,森林覆盖率高达87%,森林类型多种多样,结构复杂,珍贵稀有树种和动物较多,给景区带来了原始神秘和绚丽多彩的特色。全县2 044种动植物,其中鸟类139种,蛇类13种,除家庭饲养动物外还有国家一类 保护动物鹳、青羊、梅花鹿等;国家二类保护动物金钱豹、红腹锦鸡、鸳鸯、娃娃鱼、马鹿等;国家三类保护动物豹猫等。植物有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水杉,国家二类保护的银杏、连香树、杜仲、胡桃、香果树、山白树等,国家三类保护的华榛、青檀、天麻、水曲柳、银鹊树、领春木、猬实等。
4.云海仙境、季相万千。嵩县特殊的地质地貌,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形成了比较奇特的物候景观。最高峰玉皇顶以险峻、优美、高耸、花团锦秀为特色。在此观日出、看云海仙境,遥望中原大地,领略黄淮风采,如诗如画。各大景区平均海拔皆在千米以上,林海茫茫,气候湿润,是盛夏最佳的避暑、度假胜地,特别是白云山景区古木参天,绿荫四布,水雾弥漫,云聚万壑,形成白云山仙境。时而喷涌似泉,时而奔流如瀑,如银龙绕岳盘旋,高低错落,变幻莫测。
(二)人文旅游资源特色
1.历史悠久,遗址众多。嵩县早在原始社会就有人活动,古文化遗址达39处之多。有更新世时期的溅水沟化石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桥北仰韶文化遗址;有属于二里头文化的火神庙遗址、窑店村遗址;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铺沟石窟等等。
2.人杰地灵,名人辈出。嵩县不仅哺育了中国历史第一位丞相伊尹及近代万德英、憨玉琨等杨山十大兄弟,而且还为许多历史文人提供了隐居修身的境地。特别是宋代大理学家程颢、程颐在此隐居,李白、杜甫、白居易、范仲庵等历代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美妙的诗篇。汉王莽、宋杨六郎、明末李自成、杨山十大兄弟等皆在此盘踞征战,留下了动人的故事。今天的战国蛮王墓、韩王坟、宋二程故里、朱熹庙、杨山石寨、王莽寨、万氏佳城等一批历史文物遗迹,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3.环境优美,寺庙遍布。名山藏名寺,名寺烘名山。嵩县山青水秀,自古寺庙密布。清末时嵩域素有72曼、82庵之说,佛寺钟声晨昏不断。其中位于车村乡东南山老曼场的红春寺被誉为伏牛山寺庙之首,当年寺院有房300余间,僧兵500余人。另外还有位于阎庄的法化寺(传说建于唐),车村乡顶宝石的慧光寺,南山的菩提寺、白雀寺、桃花庵,小豆沟的圣水寺,盘绪沟的太平庵;木植街乡的蝉玉寺;白河乡的上、下云岩寺(唐建);纸房乡的竹林寺;大坪乡的庆安寺(建于元)、白水庵;库区乡的龙驹寺、寺庄的永定寺;田湖乡的石佛寺、;德亭乡的佛泉寺;旧县乡的吉祥寺(建于汉);何村乡的三潭寺;饭坡乡的喂母寺;城关镇的玉宝寺、姑姑庵;田湖乡的姜公庙;闫庆的太山庙等150多座庙庵。
(三)旅游资源评价
1.一地跨三域。县境的白河、伊河、汝河跨我国著名的黄河、长江、淮河三大流域。这不仅在河南、在全国,甚至在世界范围内,能在一个县跨世界著名的三大流域,可谓世间少有,旅游吸引力颇强。
2.游览、科研胜地。嵩县林木覆盖度高,森林资源种类繁多,结构多样,林密树茂,稀有动植物较多,四季色彩各异,是中原地区最佳的观赏、科研胜地。为当前“回归自然”旅游趋势提供了客观条件。
3.景观类型齐全。嵩县旅游资源最大特点是山、水、林、气、石、洞的结合,自然态势奇、特、幽、美、妙的交辉,水景资源有河流、溪水、湖泊、温泉、矿泉、潭池、飞瀑,类型多景色迷人。在我国北方地区,如此齐全的景观类型,十分罕见。
4.中原避暑胜地。嵩县各景区多数为山岳型景区,山高林茂,潭、瀑、溪、泉俱全,七月最高气温均在26℃左右,且湿度宜人,风和日丽,是避暑度假佳地。
5.品位高,影响力强。嵩县不仅有峨眉之秀的天池山,有如华山之险的杨山,有雄、险、奇、秀、幽俱全的白云山,有闻名于世古老的九皋山。这里有中原最大的古老银杏林,中原第一峰──玉皇顶。人文景点中的二程声誉海内外。九皋山姜公庙其影响力达八九个县,历代名人光顾者众多。
三、旅游发展总体思路
嵩县旅游发展,要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基础,以大伏牛山旅游区为依托,以回归大自然为主题,以“一山、一水”为重点,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推崇自然,顺应自然。并适当增加文化内涵,求奇求异,把龙头白云山建成观山看水的名山;把九皋陆浑景区,建成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殿堂;把天池山景区建成休闲养生、夏令营度假的乐园;把杨山建成猎奇攀登的佳处。立足洛阳,展望河南,放眼全国。把嵩县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避暑养生、体育训练、会议游乐、科研实习为一体的综合型全域旅游县。
嵩县六大资源优势产业是林果、畜牧、矿产、水产、中药材和旅游,其中旅游业是永续可利用并能带动其他产业综合开发,从而带动全县经济全面发展的“龙头”产业。所以应坚定不移地实施旅游带动经济发展的兴县战略,全县农业要围绕旅游业调整种植结构,工业应依托资源优势开发旅游产品,商业及第三产业围绕旅游搞活繁荣,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考虑到为旅游业服务,通过旅游业带动嵩县经济发展,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回归自然是当前旅游业发展机遇,面对国内激烈竞争和挑战,嵩县旅游业发展,应利用独特的丰富的旅游资源,发挥山、水、林、气、石、洞及高品位的人文景观,并与洛阳市古都旅游区相联网,组合成一个在河南省占主导地位,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的融风景名胜、文化古迹、观光度假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旅游区,依托一山、一水、二圣人,将嵩县建成旅游县,以旅游带动其他产业发展,以旅游富县。
参考文献:
[1] 嵩县志[M].郑州:河南古迹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