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字吉祥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题记
春,绿,希望
春天是什么样子的?走着S路线?戴着美丽花环?身穿绿色衣裙?挂着甜美微笑?还是衣带飘飘?
当春天到来的时候,轻轻逗醒了沉睡的一切,用她的仙女棒装扮人间,绿色是大地的主色调。
于是,一切带着新的希望走进新的一年。
夏,红,热烈
上帝召回了春,随即便派夏天来人间完成她要履行的使命。
与春天的温柔所不同,夏天是身着红衣降临的。她笑着让所有花儿绽放自己的美丽多姿,让树和草变得深沉。
炙热的阳光照耀着大地,正是拼搏的好时机,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秋,黄,喜悦
奋斗着,拼搏着,不觉中,秋天已然飞临大地。
不是吗?是秋吹弯了庄稼的腰,沉甸甸的挂满成熟的果实。也是秋,让果树上果实累累,让人们满载硕果。
秋天,人们是喜悦的。
冬,白,圣洁
冬,默默的,悄然而至,
念一句咒语,天空中刹那间飞舞起白色的精灵。飞扬着,翩飞着,旋着优美的舞姿,以绝美的姿势下落……
不一会儿,便是一片白色的世界了。看着白雪,忽然就想起了“圣洁”这个词。是的,冬是圣洁的季节。
摘要: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孔子 孟子 诠释 美学思想
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史上,孟子有着特殊的作用和地位。在孔子死后,孔门弟子曾子和孔子嫡孙子思先后担当起了继承与传播儒学思想的重任。如果说,孔子在他的时代,用“舍我其谁”的自信来巩固宗法制度下的一整套观念体系,那么同样可以说,从春秋时代到战国时代,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和发展,儒学思想也需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建立起一个新的诠释体系。处于战国时期的孟子,在儒学思想史上,就承担起了发展儒家思想的重任。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他以“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孟子·尽心上》,以下只注篇名)自诩,从人作为生命的主体和人的生存的意义的角度,强化了孔子“仁”的理论的思想内涵,使之成为具有生存价值的一种理想与信念。因此,他的理论虽然在许多方面都与孔子的思想在表述上有一些差异,但却与之有着不可忽视的内在联系,在客观上起了丰富、开拓和深化儒家理论见解作用。本文着重就孟子对孔子美学思想的继承与创造性的发展做一些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从孔子解诗到孟子解诗
在儒学传统中,《诗经》是重要的文献典籍,相传孔子曾对《诗经》做了整理,《史记·孔子世家》说:“古者《诗》三千余篇,及至孔子,去其重,取可施于礼义……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成六艺。”他是把《诗经》作为教材运用于教学活动中,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个人修养的。
把《诗经》作为教材来要求学生学习和理解,体现出孔子对《诗经》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十分重视。一般说来,后世学者把孔子所说的“《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当作孔子论诗的纲领,但对这句话的理解,事实上是存在分歧的。近人匡亚明说:“‘思无邪’,本是《鲁颂·駉》一诗中形容牧马人吆喝着叫马不要乱跑的意思(‘思’系虚词,吆喝声,‘邪’同斜,合起来即‘呕唷!不要乱跑!’)却被用为比喻思想正派。”[1]而把“思无邪”理解为“思想感情的诚正”,也只能看作是后来的学者用自己的观念去对孔子的话作符合自己思想观念的解释,这里姑不详论。在《论语》中,多处专门论述到《诗》,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诗》的社会政治、教育功能作综合地论述;另一种是对《诗》里的具体诗句的理解和阐述。
孔子十分重视《诗经》在社会政治领域所发挥的作用。几乎可以说,他是把《诗经》当作立身之本来看待的。“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他认为,学诗是一个人能够成为仁人君子的必备条件或先决条件,从学《诗》起步(即“兴”),然后才能进一步学习“礼”和“乐”。他对学生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就是对学《诗》的具体作用的阐述。朱熹对“兴”的解释是“感发志意”,也是从《诗》对人的正确健康的情感和思想的形成,产生启发、诱导、陶冶等作用来加以解说的。他对自己的儿子也是这样教诲的:“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论语·季氏》)他还对儿子说:“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论语·阳货》)孔子是从维护“礼”的目的出发,来教育学生和自己的儿子的,在他看来,用《诗经》里的诗句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就其对个人的素养而言,是“不学《诗》,无以言”,即可以在参与社会政治活动时说话有所依据,显示出符合“礼”的修养;而学习《诗》里面所提供的经验、原则,又可以作为政治活动中的决策依据,增加自己的施政经验,增强自己的施政能力,否则,“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所以,在孔子的理论中,《诗经》的价值是很具体的:“迩之事父,远之事君”,也就是说,他把《诗经》里的诗歌,当作“仁”的教本和“礼”的规范,让它在广泛的社会生活领域发挥其积极的作用。
孔子从这一原则出发,可以把《诗》里的许多诗句都往“礼”与“仁”的思想观念上去解说,对那些借《诗》里的诗句,能够举一反三地加以理解的学生,也就倍加赞赏。“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子夏问曰:‘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在一般人看来,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和“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都只是极其普通的日常生活现象的描述,可是到了孔子的眼里,就都带有强烈的“礼”与“仁”的色彩,而且他的那些得意门生,居然也能够顺着他的思路,从普通的诗句里找到了“礼”与“仁”的深刻内涵。
这种解诗的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来说,可以是一种理论预设,他们在孔子的仁学思想的前提下,借助于《诗》的素材,演绎出无所不在的“礼”与“仁”的观念,丛强化了“礼”与“仁”的无所不在。但孔子对《诗》的这些零散的解说,只是一些即兴的发挥,有时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比如说,从子贡的“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到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再到《诗》里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中间的联系在哪里呢?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孔子从“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的原则出发,来解释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正是达到这种“和”的境界的一种途径。这样的解诗方法,在一般人看来,确有些匪夷所思,但又自有其牵想妙得的合理性的一面。
而正是孟子,才从孔子的那些一言半语中看到了儒家诗学见解的闪光,并且把它上升为一般的美学原则来加以推导与总结,形成了一种重要的诗学理论。我们现在已经无法肯定,孟子是否正是从子贡和子夏的颖悟中看出了儒学思想的精髓,因为他曾说:“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君子之言也,不下带而道存焉。”(《尽心下》)而子贡和子夏对《诗》的理解,正表明了他们具有“言近而指远”、“守约而施博”的过人的智慧,他们都能够从《诗》里面所描述的极其浅近的小事中,引伸出对“礼”与“仁”的深刻领会,并进而理解其中所包含的至大至深的“道”。
对孔子的这种解《诗》的方法,孟子做出了这样的理论上的概括: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万章上》)
在孟子看来,对诗句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对字面意义上,根据诗句里的片言只字,就望文生义地作机械的理解,从而损害诗的含义。而是需要用自己的领会和感悟,去探求诗的真正的蕴涵,才能把握住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读诗与解诗的人的这种领会和感悟,是从自身的理解出发的,即朱熹在《孟子集注》中所说的:“当以己‘意’迎取作者之‘志’,乃可得之。”
孟子依据孔子解《诗》的实践提出的这一理论主张,实际上包含着现代解释学的一个基本原理。海德格尔提出了一种理解的“前结构”理论:“把某某东西作为某某东西加以解释,这在本质上是通过先行具有、先行见到与先行掌握来起作用的。解释从来不是对先行给定的东西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最先的‘有典可稽’的东西,原不过是解释者的不言自明、无可争议的先入之见,它作为随着解释就已经‘设定了的’东西是先行给定的。这就是说,是在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掌握中先行给定了的。”[2]以子贡和子夏对《诗》的理解而论,他们都是从“礼”与“仁”的“前结构”出发来给定了,是以儒家“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掌握”的“礼”与“仁”的理论作为前提的。至于他们得出的结论,又可以看作是《诗》的特定视界(即“志”)和解《诗》者的特定视界(即“意”)这两个不同的视界的相互融合。
孟子的“以意逆志”这一解《诗》理论,在儒家美学思想的发展中有着特殊的意义。他不是单纯从对诗的艺术欣赏的角度来解释诗的精蕴,而是把孔子解诗原则和方法,理解成为一种教育手段,以《诗》作为一种教育的素材,强化人们对孔子“礼”与“仁”的理解,显示出了那种思想教育功能的无所不在。
事实上,孟子对《诗》的解说,同孔子所持的方法有着十分相似之处。比如,他在与公孙丑的一段对话中,就讨论了对《小雅·小弁》的理解:
公孙丑问曰:“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诗也。”孟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者,高叟之为诗也!有人于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笑谈而道之;无他,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 无他,戚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之为诗也!”(《告子上》)
传说《小雅·小弁》这首诗,是被周幽王废立了的太子宜臼的老师写的,以此来抒发宜臼的哀伤和怨恨。孟子从宜臼的怨恨中看到的是“亲亲”(热爱亲人),而既然是热爱亲人,那就是一种“仁”的表现。宜臼的怨恨为什么又会是出于对亲人的热爱呢?在我们今天看来,似乎难以理解,但从孔子的“仁”的观点看来,是因为宜臼对其父周幽王不合“礼”制的行为有怨恨,而发抒出这种怨恨,正是出于对其父王的爱戴。孟子不也是转弯抹角地“以意(己意)”揣摩(“逆”)了《小弁》作者的“志”吗?
内在的人格之美的升华
孔子从“仁”的思想出发,想努力塑造出一种完善的儒者的人格,以挽救春秋时代“礼崩乐坏”的颓势。他对人的内在精神的美做出过许多论述,认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以“仁”和“义”来武装。他以“松柏”来做比喻:“岁寒而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赞扬了在社会大变迁的过程中,应当保持自己的独立的人格,顽强挺立,不屈不挠,从而为中华民族留下了一个永恒的经典性的精神意象。
对君子人格上、精神上的美的形成,孔子就以“仁”为核心,做了这样的概括:“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成之。”(《论语·卫灵公》)其中“义”是最本质的精神;在实行这种“义”的时候,需要符合“礼”的要求;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则应当表现出谦逊的态度;而诚实守信则是他成熟的标志。在《论语·颜渊》中,他也表达了同样的见解:“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在他看来,“义”是和正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有了“义”,就有了做人的根本,因此,他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这些都说明,他把内在的正直和仁义作为君子内在所固有的品质,认为这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即使在物质生活比较匮乏的处境和条件下,孔子也特别推崇那种“安贫乐道”的精神,他对自己的精神境界做了这样的描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因此,他也特别推崇他的得意弟子颜渊:“贤者,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者,回也!”(《论语·雍也》)从“仁”出发,在“礼”的制约下,达到“义”,于是一切行为就会都符合了道德的规范。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种以仁义来塑造“君子”形象的思想,他把孔子提出的“仁义”是人的内在本质的人格之美的理论,进一步上升到了生命的价值的高度,作出了形象的发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这样一来,“义”就成为人的行为的最高的规范,据此,他就说出了这样掷地有声的话:“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滕文公下》)在他看来,“仁”是天下最宽广的住宅;“礼”是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义”是天下最广阔的“大道”,有了这几样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可以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孔子是从人与外在社会的联系中应当保持的态度出发,来阐述一个君子对不仁不义的行为应当采取的立场,从而保持自身的纯洁,那么也不难看出,孟子则是把孔子“仁义”的思想,从个人的道德修养的角度作了生动形象的发挥,使它成为人的一种内在的精神动力,从而强化了君子的人格主体的内在力量。他不是被动地应对,去抵制客观世界里违背“仁义”的事对自己的诱惑,而是主动的排拒这种诱惑,让它根本不可能对自己产生诱惑。这样做,不是就可以像孔子所说的那样:“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了吗?
而这种“义”的力量又是无所不在的,在孔子看来,一个能够称得上“君子”的人,需要十分重视人的内在精神的培养,使他的人格力量在言行的正派中表现出来:“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他强调了正派的品格、高尚的道德是可以具有感染力和召唤力的,有了这样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也就形成了他的人格的魅力。有了这种正气,就可以做到无所忧虑,无所畏惧:“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他还说:“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他把刚强、坚定、质朴和说话谨慎都列入“仁”的精神内涵。这种人,就可以做到“乡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恶之”(《论语·子路》)。至于怎样才能达到“正”和“刚”呢?孟子从人的自身修养的角度,用“浩然之气”来加以概括:
“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公孙丑上》)
在这里,孟子对人格之美的形成采取了积极的态度,他认为,君子的人格精神和人格力量,只能来源于自身的正气,也就是“浩然之气”,它要靠自身的正直去培养,把它与“义”和“道”结合起来,在长期的修养中获得,而不能靠一蹴而就。他用这种“浩然之气”,把孔子所说的道德的感染力和召唤力,转化成为人的自身的情感意志和内在动力,从而进一步造就了无所畏惧的批判力和战斗力。
他甚至指出,一个人的人格精神的培养,离不开艰难困苦的磨练:“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告子下》)这样,他就把孔子对颜渊的个人品德的赞美,提升到了人格的培养和锻炼成长的意义上,论述了艰难困苦的环境和外在条件,对崇高人格的形成,具有不可缺少的意义。“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这就把孔子对“仁义”的内修学说扩展到了外练的层次,从而拓宽了孔子所提出的人格规范的狭义范畴,把它作为一种普遍的道德楷模,从对君子、伟人的要求,扩展到了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用来规范人们的行为,这也如同他在《滕文公上》中引述的颜渊的话:“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亦即他所肯定的“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的意思。这样,孟子就把孔子的“仁义”的理论和他所树立的圣人的典范,转化成为从普通人到君子、再到最高典范的圣人这几个不同层次人格美的,使孔子对人格之美的赞颂与渴求,变成了一种普遍的每个人都可以追求与达到的人格美的目标。
从内在的美到外在的美
孔子已经注意到了“美”和“善”的区别:“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与此同时,孔子也注意到“质”与“文”的区别:“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雍也》)
但是,孔子又是很注重一个君子的外在形象的,《论语·颜渊》中记录了一段孔门弟子与棘子城关于外在形态之美的争论:“棘子城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也。’”子贡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他不同意棘子城对“文”的价值的否定,认为如果没有“文”与“质”的区别,就好像把虎豹的色彩斑斓的毛色去掉以后,虎豹的皮和犬羊的皮也就没有区别了。刘向《说苑》还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子见子桑伯子,子桑伯子不衣冠而处。弟子曰:‘夫子何为见此人乎?’曰:‘其质美而无文,吾欲说而文之。’孔子去,子桑伯子门人不说,曰:‘何为见孔子乎?’曰:‘其质美而文繁,吾欲说而去其文。’”可见孔子自己也是很重视外表的美的。
从人作为生命个体所具有的人格之美来看,孔子的评价,表现为对“美”与“善”或“文”与“质”这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所形成的内在统一的关系上,一方面是内在的“质”或“善”,另一方面是外在的“文”或“美”。孔子看到了这两个方面的统一,即“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没有了外在的美的形式,内在的“质”就显得粗俗、粗鄙;相反,只有外表经过文饰的华丽,也会显得虚夸浮饰。他的得意弟子子贡充分理解了他的意思,就把这两个方面概括为“文犹质也,质犹文也”,把“质”与“文”的内在统一的关系表达得更加清楚了。
孟子在他们的理论的基础上,发挥了他对这种“质”与“文”统一的关系的理解,也就是说,他是在人们的感性形态上,对这种统一做出一个具体的描述:
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尽心上》)
孟子甚至撇开了孔子对子桑伯子那种 “不衣冠而处”所呈现的“其质美而无文”的狭隘理解,从人自身的品质着眼,强调了一个君子,如果有“仁义礼智根于心”,就会在自己的外在形体上表露出他的高尚:面色红润、身躯高大、动作得体。在他看来,这些才是“文”或“美”的本质的表现。
另外,他又说:
存乎人者,莫良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观其眸子,人焉廋哉。(《离娄上》)
这里,他更进一步强调,一个君子有了“仁义”作为内在的品格,又会在他的眼神里表现出来,胸中藏有仁义(“正”),眼睛看起来就是清澈而明亮;相反,胸中没有“仁义”作内蕴(“不正”),眼睛就会暗淡无光。听一个人说话的时候,只要看着他的眼睛,从他的眼神里就可以推断出他的内在品格,这是无法隐藏的。
对这种人格之美,孔子树立了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最高的人格典范,那就是尧。他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论语·泰伯》)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大”,颇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伟大”,这种“大”,是对尧的内在精神和外表气度上所表现出的完美所作的最高的概括,因此,也就是接近于他在评价《韶》乐时所说的既“尽善”,又“尽美”。在孔子看来,尧作为最完美的人格主体,既具有内在的仁义品格(即“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又具有与之相称的外在的容貌、举止、风度的美(即“焕乎!其有文章”),从而达到了高度地完美地统一,也就符合了他所说的“文质彬彬”的“君子”的典范。
而孟子则融合了孔子所说的“善”、“美”、“文”、“质”、“大”这几个相互关联的概念,形成了他所特有的美的观念体系:
浩生不害问曰:“乐正子何人也?”孟子曰:“善人也,信人也。”“何谓善?何谓信?”曰:“可欲之谓善,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乐正子,二之中,四之下也。”(《尽心下》)
孟子在这里所取的标准是“仁义”,也是人格美的基础和前提,由此出发,他把人格美分为六个等级:善、信、美、大、圣、神,形成了梯级上升的人格美的不同层次。在他看来,第一层次是“善”,就是指一个人必须能够只追求符合仁义的东西(“可欲”);第二层次是“信”,就是指不但能够从行为上追求“善”,而且还要把它内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而且决不背离这一原则(“有诸己”),这也就是他在《离娄下》中所论述的“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的意思;由此出发,又进一步把仁义的原则扩大到自己的全部人格,就可以达到“充实”,这样就不仅具备了善与信的品格,而且连外部的容貌、举止、风度也都能体现出仁义的原则,那就可以上升到了第三层次——“美”的高度;如果更进一步要求,再使自己的容貌、举止、风度做到光彩照人,气象非凡(“充实而有光辉”),那就可以说是“大”了,这是第四个层次。而更高的第五和第六层次,则非一般人所能达到的了:如果还能够用这种“光辉”的气象去感化万物,就可以称之为“圣”,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像“天”那样可以化育万物;而这样的“圣”人,又是妙不可知,不是一般人所能完全理解的,即孔子所说的“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这样的人就达到了“神”的境界。这六个层次的人格美,既是常人可以企及的,又是常人不可企及的,既是现实的目标,又是理想的高度。正因为如此,孟子才会说:“何以异于人哉?尧、舜与人同耳。”(《离娄下》)这样一种美,已经超越了孔子所说的外在的表面的文饰的美,而是把孔子所说的“焕乎!其有文章”的意思,从具象的层次上升到了意象的层次,成为一种内在的精神的美。转贴于
对这种人格之美,孟子又并不是把它看作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需要不断地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过程。他说:
“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虽有恶人,斋戒沐浴,则可以祀上帝。”(《离娄下》)
这里,孟子显然不是强调西子形貌之美的重要,而是强调了即使是最美貌的人,也需要具有良好的道德精神,如果受到肮脏东西的污染,人们也会另眼相看,甚至会掩着鼻子走过她(他)的身边。与此相反,那种外貌丑陋之人,只要诚心诚意地斋戒沐浴,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也照样可以去做祭祀上帝这样圣洁的事。由此可见,人的内在的美是更重要的美。
在中国思想史上,素来是把孔、孟并提的,把孟子抬到“亚圣”的地位,也不是哪个人的随意之举,这正是因为孟子在深刻地理解了孔子的“仁”的学说的基础上,融进了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建立起了一个新的诠释体系,使孔子的思想更容易被社会的每一个人所接受,成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规范和美学原则。
《韩非子·显学》说,孔子死后,“儒分为八”,“取舍相反不同,……皆自谓真”,基本上承认儒家思想是处于发展的状态的。但是到了荀子就不同了,他对思孟学派抱有十分浓厚的成见,认为他们背离了孔子的儒家思想而自立新说:“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日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袛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子思唱之,孟轲和之。”(《荀子·非十二子》)他抓住“五行”学说这一点,试图全盘否定孟子,认为他的那一套理论都是“造说”出来的歪门邪道,不是正统的孔门思想,缺少儒学理论的依据,应该说是很片面的。
注释:
关键词:网络教学系统;积件;网络教学资源库
中图分类号:TP3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49-03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Based on Intergrableware
SHI Wei-sheng
(Education Information Consulting Center, Anhui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Hefei 230061,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education,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are getting riche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teaching resources becomes crucial in developing network education.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Based on intergrableware and application of hypermedia and multimedia, a new way which combines material library with teaching platform is presented. And it puts forward a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and also a new schem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it proves to be safe, stable, widely-shared and easy to use,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
Key words:Network Teaching System; Intergrableware;Network Teaching Resources Database
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教育资源的总和,它包括媒体素材、试题、试卷、案例、教学软件、网络课程、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网络教学管理系统、教育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等,这样的网络课程建设和使用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各种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计算机网络为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方便的获取方式则是教育信息化的内容与实质。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是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与基础[1]。作为教育信息化的核心的教学资源建设,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当务之急,在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建设过程中,依据什么样的原则和目标?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构建规范、丰富、实用、可广泛共享的高校网络教学资源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网络教育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1.1 资源数据的产生不标准、不规范
数据不标准、不规范导致了数据孤岛的产生,这样一方面给数据的共享、交换与更新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造成了资源的重复性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通常情况下,标准化和规范化是指资源库开发中要使用统一的媒体格式,通用开发语言和开发工具,源代码公开,从更深层意义上是指为了方便大型数据库的管理和检索,方便国际交流。所以开发中应注意依据一定的标准与规范来建立媒体数据,采用先进的、通用的、成熟的技术进行系统的维护与管理。
1.2 资源的集中存储和共享使用
目前,由于版权保护问题,一般采用资源的集中存储和管理,但这种模式给资源库资源的共享和使用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基于这种管理模式建设的资源库只能满足局部或一定数量的用户的使用,当有大量用户并发访问时,就会出现资源访问的瓶颈。因此,在资源库的建设时建议采用资源的分布式存储、目录集中式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将大量可以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实现大范围的共享,又可为用户提供最方便、最高效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服务[2]。
1.3 资源的“海量”与可用性问题
在资源库建设上,往往有一种资源只讲“海量”而忽视了教育性和教学性的趋势。从数量上说,目前大多教育教学资源均以“库”的形式出现,少则几十G,多则几百G。这种现象在许多软件商的资源库中最为常见,他们把眼光放在“收集更多资源”上,将数据容量大作为卖点,资源内容与比教学实际需求还有一定差距,造成资源的可用性不灵强。衡量一个网络教学资源库的好坏,资源量的多少并不是绝对的,而是以资源服务于实际教学的效率为标准,服务于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服务于师生的共同学习,服务于学生的发展。从这个基点出发,网络教学资源库的资源主要应以学校的实际教学需求为主,根据不同地区学校、设备情况、学校特色、师生网络操作能力等方而的差异,建设既有学校或专业特色而又服务到位的网络教学资源库,而不一定非要建设大型的网络教学资源库。
1.4 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方法还不完善
目前资源的审核主要依靠资源审核专家从资源的科学性、正确性、技术性及规范性几个角度对资源进行审核,以主观评价为主,这不免有很大的局限性。为了使资源的审核与评价更有效,除进行主观评价外,还应该按照现有的网络资源的评价标准对资源数据进行客观的评价。对网络资源的评价标准进行研究和探索,构建完善评价体系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评价网络教育资源的方法或程序。
2 “积件”思想的提出
2.1 积件基本特点
积件(Integrableware)是针对课件的局限性而发展起来的新的教学软件模式和新的教材建设思想,是师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教学信息库、教学策略库以及工作平台的教学软件系统[3]。因此积件首先是一种思想,是一种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起一定作用的思想,是一种运用和变化的思想内核,故称为积件思想。积件思想有以下基本特点:
(1)注重人的主体性。积件将教学信息资源与教学思想、教法、学习理论相结合的主动权交给了师生。教学设计和学习理论的运用,不是在课件开发之初,而是由师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真正做到以不变(积件)应万变(教学实际),计算机成为课堂教学的有力工具,成为教师和学生个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的技术保障。
(2)积件与教材版本无关性。积件是以知识点为分类线索,这样,无论教材课件体系如何变化,教材版本如何变化,积件都可被师生应用于当前教学活动中。
(3)开放性,自繁殖性。积件的素材资源和教学策略资源都是以基元方式入库供教师重组使用,因而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信息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了积件的信息标准,入库规范,积件在教学活动中就自然具有开放性、自繁殖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全体师生的参与,积件的迅速发展将不可思议,就象今天Internet网上的信息爆炸一样。
(4)继承性与发展性。积件系统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应用的临时组合可成为一种临时课件,或者说课件就相当于积件系统中的“微教学单元”,因而积件与课件的关系是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课件适用于某一具体的教学情境,积件适用于任何变化的教学情境,积件更适宜教师学生相互交流为主的课堂教学情景。当积件库(甚至组合平台)的载体从磁盘、CD光盘发展到网络时,积件的思想和着眼点就发展到全球化、虚拟化、社会化,它会超越今天人们关于课件的种种经验和理论,提出更多更新的课题等待我们去探索。
2.2 构建资源库中积件的类型
针对以上问题,在认真分析国内的资源库现状,我们提出了利用“积件”思想来构造资源数据库。“积件”是由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需要自己组合运用多媒体教学信息资源的教学软件系统。“积件库”是教学资料和表达方式的集合,可将大量的知识信息素材提供给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由使用。“积件”库包括以下五种类型[4]:
(1)多媒体教学资料库:以知识点为基础、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素材资料,包括图形、表格、公式、曲线、文字、声音、动画、电视等多维信息的素材资源库。
(2)微教学单元库:以帮助教师讲授某个教学难点,或帮助学生学习某个知识技能点为目的,或为学生探究认知而创设的学习环境等而设计的“小课件”和“微世界”,它的设计开发方法与原来的课件类似,不同的是微教学单元是供教师学生在教学中重组使用而准备的资源,一般不需要封面设计和多余的背景、多余的解说配音等,短小精悍、符合“积件”组合平台要求的接口格式,方便教师学生检索和组接在当前的教学情境中运用 。
(3)虚拟“积件”资源库:将网络上的资源作为“积件”库资源。可以由师生在课堂教学中通过网络进行检索、重组,灵活地结合当前教学需要建立的教学资源库包含了学科教学、政治思想、教学管理诸方面的信息和素材,
(4)资料呈现方式库:供师生选用的各种教学素材表达的方式。例如,屏幕上的图形和文字的移动,变大变小,反白,闪烁,声音开关,各种强调的方式,引导学生注意的方式,概括总结的方式等,将多种多样的资料呈现方式进行归纳分类,设计成供教师容易调用与赋值的图标,就形成了教学资料呈现方式库。
(5)教与学策略库:课堂教学的模式、方法与策略。如讲述方式、问答方式、习题演练方式、记忆背诵方式、动手操作方式等;将不同的策略方式设计成可填充重组的框架,以简单明了的图标表示,让师生根据自己需要将不同的素材、微教学单元与不同的资料呈现方式和教学策略方式相结合,将产生“组合爆炸”式的效果,灵活地应付各种教与学情况;更能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探索和认知学习。
2.3 从积件到教学资源库系统建模
从积件思想的内涵看,教学资源库也可以看作一个积件,此积件由积件库和积件组合平台组成。积件库中,多媒体资料库是以知识点为基础的,按一定检索和分类规则组织的多媒体素材、资料,包括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影片等多维信息。微教学单元库既包含教学内容,又包含制作人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的应用。前两者是具体的教学知识内容库,是实库,后三者是知识获取与表达运用的形式,又被称作虚库。积件组合平台是供教师和学生使用组合积件库并最终用于教学的软件环境。积件库中的多媒体教学资料库、微教学单元库、虚拟积件资源库、资料呈现方式库、教学策略库为师生利用积件组合平台制作教软件提供了充足的素材来源,灵活易用的积件组合平台则为充分发挥师生创造性、能动性提供有力的工具。积件的开放性使得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教师(学生)都可以将最新的资源和自己的作品添加入库。只要确立了积件的信息标准、入库规范,积件库就可具有极强的共享性。积件库与资源库类似,组合平台与资源开发应用平台相似,都强调学习资源的开放性、共享性和组合性。因此运用积件的思想,建构教育教学资料库。教学资源库的建设要从各学科的教材体系的整体出发,汇集的大量数据、档案资料、程序、教学软件、兴趣讨论组、新闻组等学习资源,形成一个科学、实用和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图1是某大学教学资源库建设示意图。
图1 教学资源库建设示意图
3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的方案
3.1 资源库的体系结构
建立资源库系统首先要建立三种不同类型的服务器:Web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及资源服务器[5],如图2。
图2 资源库的体系结构
其中,Web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它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窗口,它借助于应用程序处理网络客户发出的各种请求,从数据库中提取有用的数据,并把结果以网页的形式反馈给客户。数据库服务器是资源库系统的信息中心,它储存了与资源库的所有内容一切相关的信息,借助于Web服务器客户就能从这里查询到所需的资源信息。资源服务器主要包括FTP服务器、视音频服务器等,一方面它主要是为用户提供稳定的文件下载及上传服务,另一方面它可以与FTP服务器相结合,为用户提供视频点播、在线收听等服务。
3.2 从系统的总体结构构建资源库
网络教学资源库系统由教学资源数据库、个人资源库、资源管理系统资源查询系统、教师角色应用接口和学生角色应用接口组成,如图3。
其中,基本资源库是公共资源中最“低级”的资源,其中包含与课程相关或无关的素材,包括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图形等构成上一级别素材的集成资源库元素,案例库、试题库微文献资料、课件库等。
图3 资源库基本结构
4 结束语
Internet的出现与发展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使教育体制与教学模式产生新的飞跃,依托网络设施,建设网上教育教学信息资源库(网站),是我们正在干的一项意义重大的事情。目前的资源建设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探讨、总结、改进和提高。资源建设不仅可以提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益,而且还可以从教学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数据针对教学结果进行数据分析,以提高教学工作。教学资源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将先进的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结合,其中运用积件思想,走素材资源库和教学平台相结合的新思路,是实现信息与课件高层次整合的有效手段。随着我们的不断探索,相信未来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将会不断成熟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祝新宇. 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学资源库应用模式浅析[J]. 教育信息化,2005(4):40-42.
[2]马秀峰, 元小涛. 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 中国远程教育,2004(2):55-58.
[3]夏萍. 信息检索教学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22),5:87-88.
[4]王文焱, 韦志锋. 一种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计算机工程,2006(2):277-279.
关键词:孔子 思想 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9C-0007-03
在中华文化灿烂的历史长河中盛开着一朵鲜艳的国学之花,那就是孔子的儒家思想。孔子作为先哲开创的儒家思想,传遍了中国大地,被各家学派继承和发扬,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当今中国教育的发展改革中极具现实意义。孔子周游列国,四处讲学,宣扬儒家思想,开创教育的先河,从古至今,从国内到国外,都对孔子创造的思想怀有崇敬之心。
一、私家学派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势力把精力集中在维护自己的统治上,开展争权夺霸的斗争,而放松对教育的统治,“学在官府”的教育现象开始改变。随着各诸侯国争相养士,士阶层兴起,并要求接受教育,出现了私家学派创办的私学。
孔子在当时创办了第一所私学,开创了私人讲学的先河,为平民子弟通过受教育进入仕途提供了机会。各学派相继创办私学,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学生,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中国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学校的形式由官办到私办,再到官方主办私家主持,官私合办经历了多种形式的变革。沿着孔子开创的私学教育看看我们当今的办学形式。当代中国的大多数学校是属于公办性质,并与义务教育相配合,国家出资办学。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要求的提高,现有的公办教育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各类民办学校开始出现。民办学校的开办为学生提供了选择受教育的机会。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一)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从贵族到平民没有等级地域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接受教育,求学者只要主动给孔子带一点儿见面礼,孔子是没有不教诲的。在古代阶级社会里,孔子突破等级制的束缚,对所有人一视同仁,使教育对象从贵族扩大到了平民,扩大了学校的教育对象,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们当今的义务教育正是“有教无类”的现实反映。义务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平等享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只要是适龄儿童都要接受义务教育。九年义务教育期间学生只用交极少的费用,类似孔子的“束”。可见,“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仍在延续。
(二)“庶、富、教”与教育作用
孔子把“庶、富、教”作为立国的三要素。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一个国家人口众多就要发展经济使人们富裕,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但光有物质文明是不够的,极度的富裕会使人们失去自我,阻碍社会的发展进步。那就要在国家富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教育的发展需要资金的支持,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先富后教,发展精神文明,增强国家的软实力。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满足人民的温饱需求,国家出台多项政策保障人民的最低生活水平。我们一直在提实现“共同富裕”,政府和人民也在采取各项措施向共同富裕发展。近年来,人们关注的视线转移到教育上来,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中国的强盛,不仅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文化软实力更为重要。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支撑,经济的发展需要科技创新,科技的进步就需要教育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思想的创造性人才。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是我国一直追求的,也是人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2008年,我国发生了汶川地震,这一自然灾害,带给整个国家极大的创伤。转眼间七年过去了,当时的灾区恢复了正常生活。大灾之所以得到有效的救援,不仅是国家物质文明的支撑,更重要的是灾难发生后中国人民团结的力量,一个个感动人心的事迹、一次次温暖人心的慰问、一场场振奋人心的救援,这种精神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提高了人民的素质,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孔子的足迹印在每位中华儿女的思想里,指引国家的发展。
(三)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内容
“书、数、礼、乐、射、御”是孔子六艺教育的内容。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用诗歌来振奋精神,用礼仪来规范自己安身立命,用音乐来完善性格,增强内在修养。在人生的不同阶段学习不同的内容,达到自身的完善。六艺教育提出以来,被中国古代各家学派采用。
孔子的“六艺”中不仅有需要识记的诗、书,注重外在行为的礼仪规范,注重内在修养的乐,还有实践演练的射、御之术,真可谓是注重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这与我们一直在提的素质教育十分相似。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几千年前孔子教育内容的集成与发展。
(四)启发诱导、因材施教与教学方法
中国最早的启发式教育诞生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这是一种注重开发心智的教育方法,把握最佳的时机启发心智,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启发诱导教育之下的学生,能够把握问题的本质,由此及彼,归纳总结,自主学习。
现在的学校采用的是班级授课制,教师大多是一味地讲授,学生为了考试机械记忆。这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缺陷。针对这一问题,课堂教育逐步改进,向启发诱导的方向发展。教师们也在采取各种方法,如小组讨论、课前预习、提出问题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学习兴趣。其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把知识作为兴趣甚至比生命还重要的事,那就达到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注重学生的特长与兴趣,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予以恰当的引导,实施教学,这就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在孔子的教育实践里凸显得淋漓尽致。孔子对学生的教学采用谈话的形式,一次与子路、冉有、公西华谈话,“子路问:‘闻思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论语・先进》)孔子对学生提出的相同问题予以不同的回答,引起了公西华的疑问,他想知道为什么,孔子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孔子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冉有本来面对事情退缩,所以鼓励他去做;而子路性格有些急躁,所以引导他三思而后行。当今的教师应当深入了解学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优点,对缺点给予恰当的指导,引导其改正,不论鼓励还是批评都要恰到好处,不偏不倚。
三、教师观
教师在教育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感化者,更是学习的引领者。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先哲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提出延续至今的教师观。
(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好学,对于学习和工作没有满足的时候,教导学生学而不厌。他的教师观被弟子称赞,公西华说“正为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更要继承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前沿,及时了解最新学术动态,更新知识观念,做到重视学习,以求不断进步。
“诲人不倦”的精神更值得提倡。我们可以发现,在学校教育之外出现了补课的现象。一些中小学教师为了谋求个人利益,在校外开设辅导班,课上不把全部知识传授给学生。这严重背离了“诲人不倦”的教师观。孔子在当时的战乱时代都能做到为学生学习而教学,而在今天的和平年代,我们的教师却做出这样的行为,确实值得我们深思。
(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教师首先要正身立行,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己都没做到,反而要求学生做,效果可想而知,学生肯定是不情愿的。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引起学生的关注,所以教师要说该说的话,做该做的事,对学生、对家长、对同事要以礼相待,正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三)“爱护学生,教学相长”
孔子把“仁者爱人”的精神倾注在学生身上,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生活状况和家庭情况也给予照顾。他说“爱之,能毋劳乎?忠焉,能毋诲乎”。孔子对学生的爱本身就是巨大的教育力量,他的仁爱之心感化了弟子,在他去世后几位弟子都去为他守灵,一守就是几年。这对当今的教师仍有借鉴意义,教师怀着一颗仁爱之心去教育、感化学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与敬仰。2012年5月8日,在佳木斯市胜利路北侧第四中学门前,一辆客车在等待师生上车时,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致使车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之下,教师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骨盆粉碎性骨折。张丽莉老师弘扬了大爱无疆、舍己救人的高尚道德情操,她为了学生恪尽职守、敬业奉献,践行传统美德。她得到了社会的赞誉、家长的认同、学生的尊敬,被评为“最美女教师”。
“仁者爱人”也可以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为“教学相长”提供条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应该单方面传授知识,应为学生答疑,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切磋学问。
四、总结
孔子思想的足迹涉足古今教育的每个角落,创办的先进私学引领时代潮流,携带各阶层的学生走进教育的世界,学习全面的教育内容,感受因材施教的兴趣学习,获得身心全面发展。他的教育实践,为先进教师提供了榜样,带领现代教师走出一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的优秀教师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赵秋丽.中国需要孔子,世界也需要孔子――2012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综述[N].光明日报,2012-10-15.
[2]孟灵峰,季雪娟.追寻孔子的足迹[N].中国教育报,2004-12-13.
论文摘要:西斯蒙第是经济自由主义的坚决反对者,他认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引起社会贫富两极分化,所以,他主张政府应对社会经济生活进行有效干预,以克服经济自由主义可能出现的弊端。西斯蒙第反自由主义的经济伦理思想对我国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西方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学派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和萨伊等人都竭力主张经济上的自由主义,反对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西斯蒙第从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矛盾冲突出发,认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从而否认自由竞争具有无限优越性的说法。他说:“把政治经济学建立在无限制的竞争的原则上,就是为了同时实现一切个人利益而牺牲人类的利益。”
一、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
斯密认为,经济自由是人们经济活动的前提条件,也是形成人们良好道德的重要条件。萨伊不仅反对政府直接干预企业的自由经营,而且还反对政府通过自己生产经营来间接干预社会经济的做法。李嘉图也认为,经济自由能够保证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结合,为生产力无止境的发展开创巨大的可能性。而西斯蒙第却极力反对无限制的自由竞争,认为经济上的自由主义最终会导致社会经济危机。首先,市场自由竞争具有盲目性,会浪费社会资源,损害劳动人民的利益。他认为,在市场自由竞争条件下,人们不能正确地判断生产与消费的基本情况,于是,生产的盲目性就必不可免。由于消费者的爱好是不断变化的、消费者的收入用途也是经常变化的、而且消费者的数目和收人也是不稳定的,因此,“要确切了解和估计市场上的这种波动是很困难的,对于每个生产者来说,这种困难更大,因为,并不是每一个生产者都洞悉其他商人的数目和购买力,以及要和他竞售商品的竞争对手……由于谁都不了解自己对手的力量,所以几乎是常常高估了预定的目标。这样,市场自由竞争的盲目性就显现出来了。“每一个人在追求个人的目的时,看不见整体的利益,也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一切人的需要。因而,生产的规模要由需要的情况来决定,认为“生产要随需要的比例而相应地增减,这已经成为政治经济学中的一项定理。”如果一味地扩大生产,就有可能给他人带来损害。他呼吁“政府不能贸然地鼓励生产,它应该对盲目的热情进行适当监督,因为,这种盲目的热情往往不利于本国公民,至少是对别人不利的。在他看来,盲目的生产要么是违反政策的,要不就是违背人道的,不仅没有有效地增加社会财富,相反,还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财产损失。
其次,西斯蒙第认为,无限制的自由竞争会破坏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关系。西斯蒙第觉察到无限制的自由竞争产生了这样一对根本性的矛盾:一方面是生产力和社会财富的无限发展,另一方面是劳动群众只能获得最低限度的生活必需品,供给与需求严重脱节,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地发生。李嘉图与萨伊等古典主流经济学家都主张自由竞争,认为“供给会自己创造自己的需求”,从而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因此,不可能普遍存在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李嘉图认为,任何人从事生产都是为了消费或销售;销售则都是为了购买对于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于未来生产的某种其他商品。所以,一个人从事生产时,他要不成为自己商品的消费者或成为他人商品的购买者和消费者。从总的说来,供给等于需求,不会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萨伊更是坚信“生产会给产品创造需求”。他认为一种商品总是用另一种商品来购买的,“一种产物一经产出,从那时起就给价值与它相等的其他产品开辟了销路。尽管在局部地方供给会暂时超过需求,但是,在价格和利润的自动调节下,供给和总需求最终会趋向平衡,一种产品供给不足而另一种产品充斥过剩的现象决不会永久存在。西斯蒙第不同于古典经济学主流学派的观点,他认为,以弱肉强食为法则的自由竞争必然会造成小生产者大量破产,消费力下降,从而导致市场缩小,出现消费小于生产的不平衡现象。他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给必须适应需求。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情况刚好与之相反。大工业不能等待需求的状况与之相适应,生产总是走在最前面,供给强制需求。资本主义自由竞争使得资本家压低生产费用,减少工资支出。所以,西斯蒙第认为,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就导致了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就在于:在财富增长的同时,人民的贫困也在增长,社会生产力增长了,人民的消费却没有相应地增长。这就是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正是这种生产与消费或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得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危机的爆发成为不可避免的事情。因为不顾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盲目地发展生产,必然使产品找不到销路,也就是产品供给超过了需求,即生产过剩了。
二、经济上的自由主义会导致社会贫富两极分化
西斯蒙第认为,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实际上也表现为: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一方面,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到少数私有者手中,另一方面,穷人的收人越来越少,消费水平更加低下。“富人所用的东西不会比穷人所用的东西多到无限的地步;他所用的东西的质量却好得多;他的要求是工精料美,而且是来自远方。”“这些富有的家庭吃的必是珍肴美味。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穷人的生活又是怎样呢?“九十九户贫困家庭吃的是马铃薯和奶酪,因此他们所消费的只不过是一部分土地收人,还不及富人的十分之一;他们穿的是不值钱的因而也省工的粗布衣,而且缺少可替换的东西。所以,必须要增加穷人的收人。但是,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竞争不能保证穷人收人的增加,因为富人阶层要在竞争中取得胜利,就必然会压低工人的工资,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其结果是大家劳动生产出来的产品越大,收人反而越少。他说:“我尽力让人了解:大家的收人是如何不同于大家的劳动的产品,甚至可能有这种现象:产品增加收人可能减少,人们劳动多了,仓库积满了,反而钱袋空虚,最后商品无人购买了。他认为要扩大消费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增加穷人的购买力。但是,在自由放任的市场竞争中,社会很多阶层都能够减少或剥夺穷人的收人。尤其是富有阶层在产品分配中,只会给工人留下一点只能勉强维持其生活的东西,却把工人所生产的、超过其价值的一切据为己有。他批驳了资本主义的低工资现象。认为实际上的低工资就是一种社会财富的不公正分配,是社会两极分化的表现,是由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所造成的。他认为,在食品昂贵而工价低贱的时候,工人就必须在竞争的逼迫下,满足于维持温饱、或忍饥挨饿的报酬,不得不牺牲自己的全部享受和全部休息时间,并且还得不断在贫困中挣扎,这样的工价就是实际的低工价。他道出了资本主义低工资的不合理性,“人们往往把低工价看成国家利益,都不去考虑它是名义上的还是实际的;工厂主拒绝提高工人的工资,往往被人们推崇为爱国主义的表现,而政府有时也通过工资的定额并且强制维持这种定额来支持这样的工厂主。事实上,这种法律最糟糕、最不合理。西斯蒙第认为,国家的利益决不是工厂主的利益,而是把生产所得的利益在一切参加生产的人中进行合理分配。国家的利益要求把劳动所产生的国民收入,由各个阶级来分享。他认为政府如果有意为了一个阶级的利益而损害国家其他阶级的利益,那也应该首先是维护短工的利益。因为,在那些应该分享生产价格的人中,短工的人数最多,保证他们的幸福,就是保障全国广大群众的幸福。然而,事实是短工们的收入比任何人都少,他们的社会地位比任何人都低;他们创造财富,自己却几乎享受不到财富。而工厂主却逍遥自在、养尊处优,即使不让工人劳动也能生活。面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所造成的这种贫富两极分化,西斯蒙第指出:“这种不平衡的现象,既不是社会的目的,也不是政治经济学的目的,而且不仅不是对财富的保证,反而是对财富的浪费。所以,西斯蒙第坚决反对资本主义自由竞争,认为这是造成社会经济危机和贫富两极分化的最终根源。
三、政府应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西斯蒙第在批判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主张政府对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干预,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改变穷苦人民悲惨的生活状况。他认为,政府不应该直接干预个人的经济利益,但它应当出面纠正经济生活中的失误。这种纠正,是政府的神圣职责,是“使国家不致为了增加某种收人而沦于毁灭”。西斯蒙第始终呼吁发展财富必须要有政府的积极干预,认为无限制的自由竞争危害深远。他说:“商业财富的发展不需要政府干预的说话是绝对不正确的;政府对商业财富发展的自由竞争完全任其自流,并不会因此就杜绝某种压迫或使多数人免遭过分的痛苦,也许由于财富的发展,普遍的困难和最后的破产会轮到地位最高的人身上。如果政府对财富的欲望加以调节和节制,它就可能成为一个无限慈善的政府。关于政府如何加强对经济活动的干预,西斯蒙第认为,政府首先应该干预经济发展活动中的各种比例关系,尤其是协调好农业发展与商业发展的比例关系,使大多数人都能够在财富增长的同时获得福利。他认为,当财富逐渐地均衡地增加时,当它的任何部分都不是过分迅速地发展时,这种增加才能造成普遍的福利。西斯蒙第在强调政府应干预经济发展的各种比例关系的同时,还强烈呼吁政府应保护公民不受自由竞争的影响。他认为,政府的作用就在于保护每个劳动者个人利益,“政府的建立,是为了运用全民的力量保护个人不受他人的侵害。政府用全民的利益反对一切私人利益。”因此,“负责保护人民的政府的任务就是要随时随地减少个人可能被迫承受的危害。应该防止人们已经每日工作十小时了,还要答应每天工作十二、十四、十六或十八小时;也应该防止人们已经得到有荤有素的食物了,却又不得不去只吃干面包,甚至只能吃土豆或喝骨头汤;最后,还应该发展人们由于经常与别人竞争而又陷入最可怕的贫困境地。西斯蒙第还探讨了政府应该如何保护城市工人和农业工人的合法权利,使之不至于在残酷的市场自由竞争中陷人贫困的深渊。他认为:“政府对农业人口的总任务就是保证工作者有一部分财产。城市工人以往还有行会和工会的庇护,以前他们还有升迁的机会,而现在只能是永远做工人了。针对这种情况,他主张:“重要的是恢复这种升迁的可能性。应该做到使老板乐于把自己的工人提高到更高的地位;使受雇于手工工厂的人真正从获得普通工资的工作做起,但也让他有好好工作就能获得一部分企业利润的希望。
关键词:立体匹配;权值矩阵;边界点;相似性系数;视差图
中图分类号: TP391.41
文献标志码:A
Adaptive stereo matching based on color similarity
LI Hong1,LI Da-hai1*,WANG Qiong-hua1,2,CHENG Ying-feng1,ZHANG Chong1
1.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4, China;
2.Key Laboratory of Fundamental Synthetic Vision Graphics and Image for National Defense,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65, China
Abstract:
A kind of area matching method that combined weights matrix with similarity coefficient matrix was proposed in this article. The article was organized as follows: first of all, the method got the weights matrix by using color similarity and distance proximity, and the value of the matrix was corrected with an edge matrix for improving correction of the edge pixels. Then a similarity coefficient matrix was adaptively obtained according to each point pairs 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 in matching window between left image and right image. Finally, the method was investigated by matching four stereo images (Tsukuba, Venus, Teddy, and Cones) with ground truth provided in Middlebury stereo database and the rate of overall accuracy reaches 91.82%,96.19%,76.6%,86.9%,respectively.
英文关键词 Key words:
stereo matching; weights matrix; edge pixel; similarity coefficient; parallax image
0 引言
立体匹配是立体视觉研究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在立体图像匹配算法中,主要有局部算法和全局算法两大类[1]。局部算法中,根据匹配基元的不同可分为基于区域的匹配[2-4]、特征匹配[5-7]、基于相位的匹配[8]和基于梯度的算法[9]等,而区域匹配和特征匹配是最常见的两种方法。其中,区域匹配算法是在一幅图像中以待匹配点为中心选取一个区域,在另一幅图像中找到与该区域匹配代价最小的区域,并把找到区域的中心认为是待匹配点的对应点的过程。常用的区域相似性测度有归一化互相关(Normalized Cross Correlation, NCC)、差值平方和(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 SSD)、归一化差值平方和(Normalized SSD)、绝对差值和(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 SAD)、归一化绝对差值和(Normalized SAD)等。在这些相似性测度中,非归一化的方法计算量较小,但容易受到光照影响,轻微的光照差异可能造成很大的匹配误差;归一化的方式受光照影响相对较小,但计算量巨大,效率低下。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满足效率且对光照差异不敏感的相似性测度算法。
首先,运用彩色相似度[10]和距离临近性对窗内的每一点相对于待匹配点的自适应权值进行分配,得到一个权值矩阵,为了提高在视差不连续区域的匹配精度,使用了边界点矩阵[11]来降低相对应点的权值;然后,在RGB色彩空间中,根据待匹配点和对应点的匹配窗内每一点的颜色绝对差值和自适应地分配相似性系数矩阵;最后,结合权值矩阵和相似性系数矩阵构造的区域匹配方法对4幅立体像对Tsukuba、Venus、Teddy和Cones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的区域匹配算法,本文方法在非遮挡区域、总体和视差不连续区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证明本文方法是可行的。
1 基于边界修正的自适应权值算法
孔子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十分丰富。一是孔子的学生观。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孔子教育最动人而显著的特点。爱,对学生无私的爱,构成了孔子的学生观的基础,孔子曾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意思是说,自己想要站起来,就要想到别人的利益,使别人也站起来;自己想要事事通达,就要想到别人的处境,使别人也事事通达。这是一种宽容,这是对人的存在价值的尊重和对每一个生命的热爱,因为这种爱,在不知不觉中教育事业已成为孔子生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用心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孔子爱的充分体现。为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着想,为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服务,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是孔子学生观的核心。二是孔子的教师观。孔子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一整套关于教师修养的意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曾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三人行,必有吾师焉。”;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孔子把“仁者爱人”的思想贯穿到了他整个教学生涯的始终,他对学生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与学生共同生活,以此来接近学生、接触学生并关心照顾学生。他曾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这种对学生如同亲生儿子一样的教育,使孔子的教学思想建立在一个较高的基础之上;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师进行教育教学时“身教”往往很重要。老师应不辞辛苦、不厌其烦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激励、感染学生。孔子有一句至理名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强调了以身作则、正人正己的“身教”的重要意义。
孔子在长达四十多年的教学生涯中,对教学原则和方法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体系,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教学有着十分现实的借鉴意义。
1. 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依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这主要解决了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之间的矛盾。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经验的核心,其他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则紧紧围绕这一核心展开。孔子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意识到了学生多方面的差异,其包括智力差异、性格差异等。孔子在充分地认识到学生的智力差异和性格差异的基础上,采取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孔子的因材施教造就了一大批学有专长、能力各异的人才,可见,孔子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2.启发诱导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过程,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生学习过程顺利完成的关键。目前世界各国都在大力提倡启发式教学,并使之成为一种日趋完善的理论。这一理论的奠基人当之无愧应该是孔子。
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其教育方法的本质特征是启发式的教育,孔子已经认识到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他第一次精辟地论述了启发式教学的原则:“不愤不启,不徘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到疑惑,引起思考,又不得而解的焦虑,矛盾的心态。这时教师应对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对某一问题经过自己的思考,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但不全面,想说又不知如何表达清楚的又一种矛盾的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进作用。在这种启发式的教育方式下,孔子突出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这种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正是目前我们语文教学所倡导的。
3.学思并重
在孔子的教育思想里,学思行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是说只好学而不加以思考,就会迷惑不解,无所收获;只知道思考而不学习也是不行的,脱离现实的空想会带来危害。学习的过程是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的阶段,思考的过程使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是认识的升华,所以学和思不可偏颇。“学思并重” 解决了学与思、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
孔子 “学思行并重” 的教学原则已经解决了学习与思考、掌握知识与发展思维的矛盾。这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不能主观地认为孔子已距我们两千多年,就觉得它已经过时;我们需要的是深刻领会其中的精神实质,完善和发展它,而不是抛弃它。
这些教学方法和措施充分体现了孔子以学生为本、重视培养学生主体性的教育思想,可以说孔子正是在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正如诺贝尔奖得主李远哲博士所说:“孔夫子深深体认到教育的主体是学习的学生,学生的学习远比老师的教学更重要,所以他对学生的指点与启发也有很深入的看法。”
关键词:孟子;中庸;过;不及
1 提倡权变之过
说权变之失,并不是要完全否定权变的积极意义,而是它的提出,会过于凸显它的作用,容易造成对社会规范的极大破坏,从而会导致公共利益的受损。
在孟子看来,杨朱主张为自己,墨子主张兼爱,他们二者就是两个极端,子莫则主张中道,但是若是死执中道而没有灵活性、不知变通,也就和执着一端没有两样了。如此就会违背了真正的“道”。取两端不行,折衷也不行,真让人困惑。所谓中庸之道,就是不管什么事情都必须做得恰到好处,“无过之无不及”。“执中无权,独执一也”是说,若是刻板、教条地坚持“中”而不会变通,就是“执一”,就不符合“执两用中”之真正内涵了。“权”,是指变通、通权达变的意思。由此就可以看出,中庸之道到了孟夫子那里,就把“中”和“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认为有“中”无“权”的中庸之道已经是不完整的“中道”了。
当然,“权”的境界,远非一般人可以达到。诚如朱子所言:“至于权,则非圣贤不能行也。”(《朱子语类》卷三十七)[1]事实上,即便是孔子,也很少谈及“权”字,《论语》中,仅一次提及:“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论语・子罕》),孔子认为,“共学”、“适道”、“立”、“权”乃修学进德的不同阶次,“权”为修学达到最高境界者(是指具备大仁、大德之君子,如孔子“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方能运用之,否则必定导致“后世无忌惮者皆借权以自饰”。[2]因此,打破常规,随意行权其结果不仅不会促成道德主体的层次飞跃和传统规范的革新与进步,反而会使其前期的努力功亏一篑,甚至造成主体的堕落和毁灭。[3]
孟子将“中”和“权”视为中庸不可分割的一体,当然有其合理性。明清之际的大儒王夫之就认为,“中和”之中与“时中”之中二者是一体的。若将“中和”之中视为其体则可,若将“时中”之中视为其用则不妥。[4]他认为“时中”亦能显“中和”之体。但孟子所说的“权”,并不能显“中”之体,虽差之毫厘,已谬之千里。过于强调“权”的作用,必将中庸分成两橛,则又有悖于中庸之道了。按照《论语》的说法,权若是修学的最高境界,则非圣贤不能行,那么要求一般学人“通权达变”就没有实质意义了。倘若中庸仅仅是圣贤的专利,就与中庸所说的“庸言庸行”,虽愚妇愚夫皆能行之的说法自相矛盾了。若这样,圣人与凡夫就划清了界限。另一方面,过于强调“权”的结果,必定会让“无忌惮”之“小人”借行权之名,行损人利己、随意冲破社会道德规范约束之实。难怪荀子将思孟学派的“仁义为中”修正为“礼为中”。他指出:“是无它故焉,唯其不由礼义而由权谋也。”[5]
当然,或许在孟子看来,“权”与“时中”并没有实质性的差异,他只是提倡“中”、“权”并举罢了。但是从《孟子》所列举的诸多事例,如舜的“不告而取”(《万章上》)等等,确实反映出突破常规的变通思想,有过于重“权”之嫌,这一点他是难辞其咎的。
2 对杨朱思想理解的不及
《孟子・滕文公下》有“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之说。这可见杨朱的思想,在孟子当时是比较盛行的。遗憾的是,他的思想未能作为完整的体系而保存至今。我们只能从其他的作品中寻找它的蛛丝马迹。如《列子・杨朱》篇说:“杨朱曰:‘古人之,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
著名哲学家贺麟先生、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都一致认为,杨朱的思想是中道。①杨朱的思想已明,不论是“贵己”(即“为我”),还是“轻物重生”,都是“利天下”或者“取天下”的中道。这些思想可以说是道家哲学的雏形,②这一点我们可以在道家典籍《老子》、《庄子》找到依据。与孟子力倡的仁、义、礼、智四端、“仁义为中”截然相反,先秦道家哲学提倡“绝圣弃智”、“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③道家此说亦是在理,因为若是过于崇尚“仁、义、礼、智”、过于强调“权”的重要,必然会被“无忌惮”之小人把“仁、义、礼、智”、“权”当作为非作歹的“合法”外衣。
综上,孟子在借杨墨阐发他的中庸思想的时候,断章取义,他的立论本身就有失偏颇,后世之人对扬子思想的曲解,孟子是脱不了干系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杨子的“贵己”思想,与西方所倡的“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不谋而合。遗憾的是,“个人主义”开出了健全的民主的路线,而“贵己”思想,几乎是在封建专制的体制下和的历史的骂声中夭折了。
3 子为父隐之过
《尽心章句上》有“瞽瞍杀人”的讨论。这当然是桃应的诘难,或只是一种假设,实际未必如此。舜的父亲杀人了,“法官”皋陶问怎么办?舜一边指示公事公办,一边却“窃负而逃”。孟子的回答似乎相当高明,一方面,即便是元首的父亲犯法,也“与庶民同罪”,这么做维护了法律的公正和尊严。另一方面,大义灭亲、有悖于人伦之事,对于至孝的舜来说,绝不可能为之。
此案例,被作为孟子“中”且“权”的典范并流传至今。舜做到了“忠孝两全”,看似完美,天子都不做了,看似洒脱,实际上简直就是漏洞百出。第一,瞽瞍杀人却逃脱了应有的惩罚,这不是对公正、人权的随意践踏?岂不是走进了“取天下”的极端?第二,舜为了一己之私(为了孝之名),竟然视天下为“敝屣”,全国百姓之福祉,全然不顾,连常人的责任心都没有,还配称圣人?第三,若任何人犯了错误都可以“窃负而逃”,这个国家还有安全感可谈吗?若是站在今天的立场上看,孟子的这种施设是相当可笑的。可是现实生活当中的确存在这样的事,如今的“裸官”,还没等犯罪就做好了“窃负而逃”的准备了,真可谓是舜王的翻版。
孟子的取舍明显地就表现为“执两用中”,选择既不指证,也不为父隐。他所谓的“权”,不自觉地又落入了他自己所批判的“执中无权,犹执一也”的窠臼。究其根源,孟子还是深受孔子影响的。《论语・子路》也谈到了父子互隐的话题。“直躬证父”这一著名案例便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的争议和有识之士的忧郁。孔子怀博爱之心,以风俗不同来间接谴责直躬的行为。朱子《集注》说:“父子相隐,天理人情之至也。故不求为直,而直在其中。”[6]情重于理,由来已久。父为子隐,在非正义的事业上主张互相包庇,互相隐瞒,最终使得贪污腐化成为必然。罗素就认为以这件事所体现的中国孝道文化,是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④必然不利于公共正义事业的建立。正如刘彦生、田贵明所说的那样:“在中国传统经济体制价值观中,理是寓于人情之中的,情重于理。人与人之间,如若是能够‘动之以情’,就可以无往而不胜。这种现象现在仍然很普遍,以至于至今我们依旧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人情大于国法’、‘一千个公章抵不上拍下肩膀’之国粹。”[7]安希孟教授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自然血缘地理亲情,乃十分落伍的意识。今日商品法制契约文明时代,非所宜也。”[8]
“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孔子当时为了维护人伦关系而提出的,它的代价是牺牲了社会法制的公正性、公平性、和神圣性。其结果是一些人甚至将它作为父子狼狈为奸的挡箭牌,现代法制当然要对“父子互隐”说“不”!
4 仁政思想之过与不及
孟子所提出的仁政思想,在当时社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当今社会,亦是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然而,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也犯了和常人一样的错误,就是为了维护舜王的完美形象,不惜为舜的过失辩护,最终导致他的仁政思想自相矛盾,也使他的中庸思想受到质疑。
《万章章句上》有“舜流共工于幽州,放欢兜于崇山,杀三苗于三危”,然而却封“至不仁”的弟弟象为“有庳”王。象是个既无才又缺德的人,舜竟然搞双轨制,不仅未惩罚象,还任命他为有痹王,明显地犯了任人唯亲的过失,而作为“亚圣”的孟夫子,居然认同舜的做法,并为之开脱说“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这不有悖于其“唯德是举”、“仁者爱人”的仁政目标了吗?不是与“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自相矛盾了吗?孟子的这种思想,究其根源,是儒家所倡的亲情至上的宗法观念作祟使然(孟子反复强调“事亲为大”)。如果说,上述父子相隐的事例是达到了“父不慈子也孝”的极端,这一案例便是走到了“弟不悌兄也友”的极端,均不符合他自身所标榜的中庸之道。
刘清平指出,儒家的最高理想“内圣外王”,也会陷入一种内在矛盾:舜尽管毫无疑问是完全符合儒家血亲情理精神的“内圣”,但恰恰是由于这一原因,却根本没有可能真正实现儒家仁政思想极力追求的“外王”,因为按照“事亲为大”的儒家原则,他已经维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的特殊性血缘亲情,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正义守法、任人唯贤的普遍准则,乃至最终牺牲了“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普遍性仁政理想。[9]
一言以蔽之,“事亲为大”是孟子仁政思想之过,而公正、公义则是仁政思想之不及。
5 结论
孟子“中”且“权”的中庸思想,与《中庸》所说的“中和”且“时中”,在理论上是一致的,然而他自身在贯彻落实这一思想的过程当中,为了迎合儒家伦理、亲情之“权”,反而不自觉地背离了“中庸”之“中和”思想。
时代大概与周孔相近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所述的中道,与孔子的中庸思想就很相似。所不同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没有达到中庸(至善),可能就是恶的,比如以“勇敢”为至善(中道),那么“弱懦”(“不及”)和“鲁莽”(“过之”)就是恶的。[10]他的中道观念被习惯于循规蹈矩的西方人普遍接受,因为他们认为,公众所普遍认同的规范或者制度就是善的(中道),而没有达到标准或者逾矩都是恶的(“不及”或“过之”)。孟子的中庸思想与它也有相近的地方,遗憾的是他未能沿着这一路线贯彻到底,将中庸(中道)明确化,而是将之神化、模糊化,提倡“权变”,令人不知所云。结果如同子思所说“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小人虽未达圣人中庸之境,却常常借“中”、“权”之名,以达到不可告人之目的。
注释:①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②冯友兰先生认为,杨朱思想是先秦道家哲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参见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
③《老子道德经》卷十八.
④另一件就是当时欧洲流行的“爱国主义”.
参考文献:
[1] 朱熹.朱子语类[M.中华书局,1986.
[2] 朱熹.朱子语类(卷三十七)[M].中华书局,1986.
[3] 晁乐红.中庸与中道[M].人民出版社,2010.
[4]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M].中华书局,1975.
[5] 荀子.荀子・王霸.
[6]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2012.
[7] 刘彦生,田贵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旧价值观的冲突.
[8] 安希孟.现代法治对“父为子隐”说“不”――从虔诚的本质到定义之美.
关键词 马克思 人力资源 劳动力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9.074
Based on Marxist Theory of Human Resource Research
GAO Dongdong
(School of Management of Minzu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100081)
Abstract In Marx's classical writings, has the rich thoughts of human resources. These ideas start from Marx's explanation of the concept of "labor", and good show in Marx's labor value theory, human's all-round development theory and human's value theory, the abundant thoughts of human resources has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the contemporary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Key words Marx ; human resource; labor
“人力资源”是个多学科研究对象,不同的学科对人力资源的理解是不同的,一般而言“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的人口中所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是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能力的人的总和。它是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表现在劳动者身上并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来表现的资源。”①进入21世纪后,伴随着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如何有效地对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开发,是一个国家制定决策和战略规划考虑的首要问题。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力资源思想,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借鉴,不仅有助于夯实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理论基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实践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1 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与现代“人力资源概念”
20世纪中后期至21世纪初期,“人力资源”成为学术界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之一,此时对“人力资源”的理解源于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管理实践》一书中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念。彼得・德鲁克认为,尽管组织中的资源有很多种,但是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它具有其它资源所不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如果采用合适的方式加以开发和利用,会给组织带来各方面的效益和价值。在马克思的经典著作中,人力资源思想也在很多论述中得以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力做了较多地研究,虽然他没有明确地提出过人力资源概念,但从人力资源的实质来看,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对劳动力商品的阐述与当代人力资源理论存在相通之处,并能为我们所借鉴。马克思明确地指出:“我们是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肉体力和精神力的总和,它存在于他的活的人格中,他把它推动时,通常会产生一种使用价值。”②他还指出,可以将劳动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③从本质上看,彼得・德鲁克提出的人力资源概念和马克思的劳动力思想是高度一致的,都肯定了人作为一种资源存在的事实,因此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劳动力概念奠定了人力资源概念的基础。彼得・德鲁克等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对人的认识往前推进了一大步。但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马克思论述劳动力的目的是要说明劳动力是资本家获取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一种条件,没有劳动力就不可能有价值,它体现的是一种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而彼得・德鲁克等认为人力资源只是众多资源中的一种具体形式,在合适的条件下它可以为组织创造财富和价值,从现实的应用形态看它包括体质、智力、知识、技能四部分。相比劳动力理论将对劳动力关注的重点放在剥削与被剥削关系上,人力资源理论则将对人力资源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充分挖掘利用这种资源以便有利于组织的发展。
2 理论中的相关论述对人力资源思想的体现
2.1 劳动价值理论说明了人力资源的特殊性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指出了“劳动力”的特殊性,即劳动力具有价值但这种价值不同于普通商品的价值,这和人力资源理论中强调“人力资源”的特殊性,即人力资源是一种特殊的资源,其不同于其他资源的观点是一致的。劳动价值理论进一步指出劳动力特殊性在三方面的具体表现,第一、劳动力是产生一切价值的源泉,这与人力资源理论中人是第一资源的思想不谋而合,都肯定了人的重要性。第二、劳动力的产生需要一定的生活资料,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人力资源”都存在于人体之中,具有生物性,在工作中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如果没有一定的生活资料来保证“劳动力”可以延续,那么“劳动力”就不会产生和创造价值。同样,“人力资源”也需要不断地对人进行投资,如要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要可以保证人正常工作等。第三、提高劳动力需要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劳动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的,经过教育和训练后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劳动力自然就跟着提高了。在人力资源中,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和极强的可塑性,只要不断地对其进行教育和培训,就可以不断扩大人力资源作用。况且“劳动力”和“人力资源”都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和社会性,只有不断地进行教育和培训,才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2.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人力资源思想的相同之处
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指向人的体力、智力、才能和情趣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指向人的个性自由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并按照自己交往形式的扩展,不断丰富自己的需求,达到人的全面发展。”④从人力资源理论的视角看,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观点与人力资源中的许多观点是相同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而人和组织的和谐发展首先是人的全面发展。21世纪是更加以人为本的世纪,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必然要求,这一点从组织成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开发环节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越来越受到重视便可很好地体现出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宏观上从多个方面为人的全面发展指出了道路,现代人力资源理论认为要想使人获得全面发展,首先要为人的全面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其次要通过教育和培训,使人的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再次要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满足人的情感需要,提升人的思想道德觉悟;最后要注重培训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合理开发人的潜能,为人的快速自我实现打通通路。以上叙述和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观点在很多方面是一致的。
2.3 人的价值学说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关于人的价值学说认为人能创造价值,人的价值不同于人以外的一般事物的价值,人的价值是一种能够创造价值的价值,是一切价值中最高的价值。人是价值的主体,一切价值的主体都是为了人,都是对人的生存、发展、完善的价值。现代人力资源理论同样重视人的价值,可以说,人的价值在现代人力资源理论中被提到了一个极高的地步,因为无论是社会的发展还是组织的发展都是需要人去做出贡献,没有人的贡献,所有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而这一切都要以尊重人的价值为前提。要想获得人的价值,必须先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地开发利用,使其个人价值充分发挥出来才能产生组织价值和社会价值。马克思关于人的价值学说强调人的价值在于为人类社会做贡献,人的自我价值只有通过社会价值才可以表现出来。人力资源理论在肯定了个人价值的主体性地位的同时,认为个人在组织中的发展是要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充分说明了人的价值学说体现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终极目标。
3 理论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3.1 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人才资源是人力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作用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的人才观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重要启示作用。人才观属于世界观的范畴,是世界观的一部分,深刻地体现着世界观,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人才观。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对于人才及其历史作用的看法存在着根本的分歧,形成了不同的人才思想。认为,所谓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道德品质、科学文化知识和某种特定才能或创造能力的现实个人。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成为第一生产力,只有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才能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我国已营造出良好的人才资源生态环境,各种人才越来越多,特别是科学人才观的提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我国当前人才队伍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以后要将科学人才观贯穿在人力资源工作的过程中,正确处理人才工作中各种各样的关系、矛盾,使人力资源工作在理论的指导下更加科学高效。
3.2 要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在人力资源招聘、培训、考核时应该以理论为基础,做到以人为本、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第一,要创造条件吸引人才。在人力资源招聘工作中不仅要慧眼识珠,更要设置合适的条件,把优秀人才吸引过来,甚至不拘一格,采取“一人一议”的办法,这样才能把来自四面八方的优秀人才聚集到自己的队伍之中;第二,在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使用柔性激励模式。在泰勒科学管理时代的管理者往往过分强调硬性管理模式,专注于规章制度,而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更多的要采用感情激励、精神激励、个性化关怀等柔性管理方式;第三,用人所长,不求完人。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对优秀人才不能求全责备,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价值和作用,从思想感情上尊重他们,把他们当作“宝贝”和“财富”,视为组织发展和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第四,建立公平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为指导,注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考核环节,注重考核指标的科学合理与公平公正。
3.3 要注重人力资源质量的提升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证实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其实,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人力资源视为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于我国人多,丰富的人力资源一直被认为是我们的弱势所在,亦被当做沉重的包袱,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力资源也正是我国的优势所在,数量毕竟提供了一个前提。目前,我国在人力资源数量众多,但质量不高,过剩的劳动力资源与过度稀缺的人才资源现象并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人力资源质量。理论中优先发展教育等与人力资源相关的理论为我们提高人力资源质量指出了方向,那就是要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利用科技和教育手段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和人力资源质量。
总之,理论中的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力资源思想,深刻挖掘和认真总结其有关思想和论述,不仅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启示作用,对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注释
① 李晓霞.新编现代企业管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