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信息系统质量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信息系统质量管理

第1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67-01

一、引言

人、计算机和其余的设备一起组成了信息系统,它被用来收集、存贮、加工、传递、维护以及使用信息等。从历史上来看,信息系统历史还不太长,它的关键内容在于最大程度上运用互联网以及各类网络技术来强化公司的信息管理活动,分析和理解企业中的人、物、财、设备、资金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形成可用的数据库,将各种资料以及信息进行相应的加工和处理,并提供给相关管理者,这样就可以为他们在决策过程中提供智力支撑,这样也能够健全公司中的经营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目标

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为企业中的投资者和决策者进行智力支撑,作出可供参考的分析和预测,按照客户的需要来预告市场发展方向,辨别市场趋势,在此基础上形成科学有效的投资行为规划,并就投资项目作出相关的可行性研究,这样就能够为投资决策人员提供相当的参考,最大程度地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它还能够增强项目的质量和水平,建设项目风险。此外,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还要控制好项目管理的目标,这样就可以抵御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行为,规避若干干扰现象,从而减少风险程度。此外,它还可以提升以及强化公司在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方面的建设。

三、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一)设计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设计信息系统项目的过程中,设计者要按照项目的需要和规定,研究实现项目过程中要用到的若干技术、经济、环境以及资源境等方面,还要制定出项目设计文档。将项目设计具体分解,这样就可以提升项目管理质量的目标以及水平。在项目完成后,用于设计的若干工艺、设备、技术以及结构等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实体质量、功能以及价值,所以需要进行设计信息系统项目,确保它的质量。在设计项目的过程中,应不断强化标准设计水平。标准统一规定了设计过程中的重复性物体以及概念,它的基础是建立在科技以及发达经验基础上的综合性知识,它们成为了设计过程中的技术、准则以及依据。

信息系统项目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科技进步以及科技创新,还可以在最大程度上确保项目质量和水平。在设计时,要切实审核和选择好相关的设计方案。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基础性工作。在进行专业性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审核过程中,应该切实审查相关的设计标准、参数、设备、使用价值、结构选型以及功能等内容,还要检查他们的经济性、美观性、安全性以及可靠性。在设计评审过程中,要全面审核设计文件的综合、系统、文件化等诸多特征,这样就能够确保评价设计满足质量标准以及相关规定。如果确实存在问题,应马上处理好。在开展项目评审设计的过程中,还要检查设计文件的质量特性。例如,要检查它们的功能、可信、安全、实施、适应、经济、时间以及美学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设计接口,不仅要确定设计接口标准,还要根据相关管理流程来规范操作行为,切实做好在设计与采购、设计内部各专业之间的设计接口协调管理。此外,还要切实构建相关的设计成果校审体系,分级别地验证相关的设计成果,保证设计成果的质量。此外,还要构建设计文件会签机制,这样就可以确保设计部门中各项专业设计之间开展密切配合,衔接正确,保障设计质量。

(二)开发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在项目开发中,同样需要质量管理手段来支持。在项目开发时,常常手段受项目进度的极大影响,因为包括时间在内的多种因素可以会造成如下情况: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就不得不进行下一步的项目操作行为。所以,要理清显而易见的质量经营理念,抓好项目规划。对开发活动过程中的相关过程性数据进行定量统计,保证它们按规定执行,这样就能够减少在最终交付时的质量风险和责任。通常情况下,在执行质量管理过程中,如果存在着造数据现象,这样就会违反质量数据的相关规定,虽然项目交付的质量可能很高,但这只是假象。所以,要严格控制开发时的质量管理活动。

(三)投运后的质量管理

在信息系统项目投入运营后,还要不断地通过研究、开发、推广以及运用信息技术,这样就可以促进以信息化来提升工业化,以工业化加快信息化发展的速度,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全方面地再次塑造企业的相关流程,而且还是安全的、高效的。因此,企业要认真地选择好这条新型的企业信息化道路,在信息化设施设备的管理过程中,要通过信息化来监控以及自动控制关键岗位,这样就能够自动升级销存、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控管理、人力资源、财务统、客户关系等都管理系统,这样也可以在关键的办公地点链接全部的局域网,从而进一步通过网络化来报送数据。在投入运行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在原料出库、入库等方面的计量、质量、结算等诸多业务领域,将会实现最大程度的自动化,这样就可以准确可靠地处理数据。

第2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 信息系统;项目;质量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036

[中图分类号] F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073- 01

0 引 言

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项目作为高校核心支撑系统之一,为财务管理提供支撑。经过团队可行性分析及系统需求分析一系列工作后,决定本系统采用B/S模式开发,提供Web访问模式。财务处管理人员可以统计学生的缴费情况、学校的财务统计、经费管理、教师工资发放;教师可以进行工资查询,学生可以查学费、货款情况,相关费用查询等工作。在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项目组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如期完成该项目。下面就对项目过程中质量管理计划的编制、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活动的展开以及存在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加以概要分析。

1 认真研究、制订科学合理的质量规划

质量规划包括识别与该项目相关的质量标准及确定如何满足这些标准。为了做好质量规划工作,项目组成员同项目干系人做了深入交流,记录了他们的期望和要求。在认真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制定项目说明书、产品说明书等作为质量规划的依据。

质量规划,重要是识别每一个独特项目的相关质量标准,把满足项目相关质量标准的活动或者过程规划到项目的产品和管理项目所涉及的过程中去。围绕这一点,项目组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召开了项目启动大会,邀请项目干系人参加,将印制的项目背景、调研的需求报告在会议上发给项目参会人员,让项目干系人对项目有个初步的印象。在会上,我作为项目的项目经理,介绍了项目的建设目标、功能、沟通方式等内容,再和与会人员就项目质量进行充分论证,制定了项目的质量标准,描述出能够直接促成满足顾客需求的关键因素。项目组根据所需的质量标准制定了质量管理规划。在质量管理规划中,我们成立了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管理责任到人,各负其责。我是小组长,负主要责任,各模块负责人负分管责任,所有成员要树立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质量规划。

2 开发全程展开执行质量保证

质量保证是在质量系统内实施的所有计划的系统性活动,是保证质量管理计划得以实施的一组过程和步骤,旨在证明项目满足相关的质量控制,可以分为: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我和相关的质量部门将质量保证贯穿于整个项目生命期。质量保证过程参照质量管理计划来完成,项目质量体系内的组织机构、职责、程序、工作过程以及建立质量管理所需要的资源也同样需要考虑质量管理计划。项目组的成员要把质量度量标准、工作绩效信息、变更请求、质量控制测量也作为质量保证的依据,做好项目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控制。

3 严格执行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就是项目管理人员采取有效措施,监督项目的具体实施结果,判断它们是否符合有关的项目的质量标准,并确定消除产生不良结果的途径。项目组质量管理人员根据质量管理计划、绩效报告、工作结果进行质量控制,采取检查、控制图和排列图等技术和工具测量、审查和实验质量控制结果,以便判断这些结果是否符合项目的质量要求。项目的质量控制是个系统过程,应从项目的全过程入手,全面综合地进行控制。项目组人员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质量控制:

(1)项目产品或服务的质量控制。项目组根据项目的特点,将项目分为学生财务、教师财务、学校财务、接口四大模块。每个模块在完成之后,首先进行代码走查,发现程序中是否存在代码不规范、逻辑错误。代码走查完成后,请用户参与,选取测试用例,并对模块进行黑盒测试对模块的功能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检查是否满足相应的质量标准。对于整个网络硬件,进行性能测试、安全测试,吞吐量测试,测试整个硬件系统能否满足软件运行的条件。最后,进行系统测试,测试整个系统的运行是否正常,是否达到了各项相应的质量标准。

(2)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项目组采取项目审计进行项目管理过程的质量控制。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注重对软件的缺陷进行记录,认真分析产生的原因,并对产生的偏差进行纠正。

4 用好的沟通减少质量问题

许多专家认为IT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沟通的失败。为此,我们项目组编制了项目沟通管理计划,对项目干系人进行管理。对项目组外部的沟通,项目组及时将项目进展情况、存在问题、绩效报告分发给他们。使他们了解项目进展情况,增加对项目的关注,适应以用户满意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对内部,以每周开例会的形式,由各模块的负责人汇报进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解决办法和需要的资源。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要想办法尽快解决。如果平时遇到问题,及时和我联系,电话解决不了的,需要开会解决的,就临时召开会议。

第3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作流技术;工作流建模;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本文选题结合某直接接触药品的包装材料制造企业的质量管理现状,基于ISO9001:2015标准,在按该体系要求的质量管理系统中,涉及到诸多复杂的流程,所以灵活地增加、减少、合并流程环节,是质量管理系统能否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关键所在。而恰当的运用工作流技术对工作流程进行定义和运行,可以较好地对质量信息进行收集、传递、存储、处理和输出进行管理,解决各种问题。

1工作流概述

工作流(workow)的概念起源于办公自动化(OA)领域,是在现代信息系统的建设中逐步形成的[1]。工作流的设计要与企业具体经营管理相结合,通过将工作活动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角色、规则和过程来执行和监控,达到提高生产组织水平和工作效率的目的。近年来,工作流管理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支持业务过程的设计、执行和监控[2]。工作流技术的核心是将业务过程分解成若干个活动,按照预先定义的规则和顺序自动执行这些活动,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视和管理。这与ISO9001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强调以过程管理为核心,强调过程集成的思想相一致。工作流技术的优势是把业务流程的应用逻辑和过程逻辑分开,从而实现对业务流程部分或全部过程的集成管理[3]。

2系统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工作从流程模板定制开始,启动相关的项目管理工作,并通过流程的内部流转,使相关人员知道自己工作或任务,根据工作分工不同,完成整个生产过程中的采购、生产、入库的所有分析检测等工作。

2.2性能需求

(1)过程可控要求。工作人员的所有工作都有记录,并按预订流程实施,不允许随意跳转,但是管理员可以随时终止或中断某个流程或任务。(2)可视化要求。软件平台采用图形用户界面,进度管理图形化显示,便于管理者了解、掌握、管理整个工作情况。(3)标准化要求。即平台统一性。定制工作流程和依据工作流程工作应该基于同一个软件平台,可以被记录、撤销、提交、确认等等。

3系统架构

3.1系统总体结构

根据系统功能及性能需求,系统采用瘦客户端(B/S)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基于Internet的Web应用程序[4],B/S结构将系统中的三要素(数据、功能、行为)分离,程序对客户端的配置几乎没有控制,客户端只要求一个支持表格的标准Web浏览器,所有业务逻辑都在服务器上执行。而且,三层结构具有更好的移植性,可以跨平台工作,且允许用户请求在多个服务器间进行负载平衡,这对于系统功能和性能方面的需求非常适用。同时选择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提供软件开发环境,开发语言是微软主力推荐的新一代开发语言C#。

3.2系统运行环境

该软件系统主要由客户端浏览器、数据库和Web服务器组成。(1)客户端浏览器。选择IE7.0以上版本浏览器,用户通过浏览器进行浏览、工作、处理任务。(2)数据库和Web服务器。选择windows2003系统,安装IIS6.0以上版本,提供Web服务。同时安装SQLServer2000,提供基础数据存储、管理服务。

4系统工作流技术应用与实现

建立工作流模型的指导思想是OO(ObjectOriented,OO)思想,但是面向对象的描述方法在体现动态活动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针对业务过程描述上具有一定的困难。作为过程模型的建模工具,Petri网具有明显的优点:Petri网具有很好的数学基础;Petri网有直观的图形表示,Petri网可以通过对系统性质的分析实现定性和定量的系统分析等诸多优点。因而本系统引入Petri网作为过程模型的描述工具,而且在Petri网描述的过程模型与面向对象方法描述的资源、功能模型之间建立关联,并为信息模型的建立提供必要的信息、数据支持。在基于需求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得到的最为直接的信息除了企业的组织/角色结构外,更为主要的是通过需求分析得到企业质量业务的功能模型。根据一般质量管理系统应该包含的功能,采用功能树与UseCase图像结合的方法,建立相应的功能模型。功能树图主要对企业需求的功能分解和表示,体现了系统的整体功能和层次关系。

5结语

本软件系统界面友好,功能菜单详细,工作流程定制、管理灵活方便。软件设计和实现上采用成熟的工作流技术,使用熟悉的编程语言和数据库,系统技术上可靠性高。利用工作流技术可以集中精力处理核心业务,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本系统的使用情况,考虑在后期开发中增加文件归档、质量问题分析、质量问题预防等功能。

参考文献:

[1]刘伟,朱一凡,魏洪涛.工作流技术在办公自动化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6,27(07):1308~1309.

[2]KAPPELG,RAUSCH-SCHOTTS,RETSCHIZEGGERW.Aframeworkforworkflowmanagementsystembasedonobjects,rulesandroles[J].ACMComputingSurveys,2000,32(01):36~63.

第4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引 文

在现代科技水平的基础上,管理信息系统在很多的行业都有这很快的发展,针对不同方面的管理信息系统都在不断的开发和提升,但对于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信息系统发展相对比较缓慢,信息管理系统在很多行业都为其行业的发展起到很有力的推动作用。为了确保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人们也必须要重视其质量管理系统的开发,使得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在建筑行业中能强有力地为建筑的质量起到保障的作用。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的发展简介

首先有必要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系统,其是一个由电脑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办公设备共同构成的一个用来对施工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存储、更新和维护,支持基层动作、中层控制、高层决策的人机交互系统。作为一门新型的学科,信息管理系统是将系统管理知识、信息管理知识、计算机知识等作为基础的综合学科]。随着辅助决策问题持续的变化过程中,电子信息管理系统也先后经历了下面几个发展: ( 1) 电子数据处理阶段。电子数据处理阶段是以通用公司处理工资为标志,主要包含了数据的简单加工以及数据的维护存储。( 2) 管理信息系统阶段。此概念主要是美国 Hom 和 Stoeer 等人提出,和电子数据处理阶段相比,在管理信息系统阶段,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比较全面的分析,为管理人员提供了辅助决策支持以及信息的支持,实现了信息的共享。系统具有报表的查询和输出功能、模型的计算求解功能、问题的判断功能等。( 3) 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和管理信息系统阶段相比,决策支持系统主要是用来帮助决策人员对非结构化问题和半结构化问题进行解决,通过利用人工智能的方法为决策提供一定的支持和帮助。通常系统主要由数据存储库、问题处理库、计算模型库等系统模块组成,通过利用高效的办公工具对数据处理速度、文字处理速度、图像处理速度等进行提升,并逐渐向复合化、功能化和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化的阶段发展。

2、建筑工程质量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现

如今,我国绝大部分建筑公司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未给予充分的重视。在软件开发的过程中经济出现开发模式和工程项目管理实际情况无法较好结合的情况,同时多数建筑公司内部还存在项目管理人员思想落后和信息技术使用环境较差的问题。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主要可以分成如下四个等级:第一等级:自上个世纪70年纪开始,计算机开始进入建筑行业,完成了打字数字化的飞跃。第二等级:上个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计算机在建筑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比方说工程造价计算,MIS信息管理等等都工作均可在计算机上完成。第三等级:众多建筑公司创建内部网,实施了局部系统集成,某些建筑公司的经管水平及管理水平得到了提高。第四等级:各大公司创建起属于自己的ERP系统,加入公司的管理理念,完成了公司知识的积累及运用,同时慢慢完成了外部系统的联合运用。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筑公司仍处于第三等级,这些公司迫切需要对其系统进行整合及再造,如此便可以迈入第四等级,使公司的综合管理能力出现质的提升。

3、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即QMIC,其英文全称为“Constructive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这个系统是建筑工程信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前景非常好[3]。

质量控制系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是一共主要的控制目标,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工程的质量是保证建筑工程的可靠性、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使用性能以及经济性的基础,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就需要不断的对建筑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进行提升。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程量大、耗费的物力、人力和财力多、涉及面广,施工时间相对来说也比较长,会受到各方面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对建筑等级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对施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都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项技术性、政策性都比较强、管理复杂的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主要由技术设计、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环节构成,各个设计阶段都要在质量控制方面确立总设计目标,然后设计对应的分目标,进而组成一个设计质量的目标体系,通过控制设计目标,将建筑工工程的技术标准、设计原则、设计规范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可以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进行设计,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有效的保证了设计图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在对质量管理系统进行设计之前,首先要对建筑工程管理的基本业务进行分析和把握,建筑工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业务体系:

一是:分步分项管理业务,这部分的工作主要是依据建筑工程相关的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进行控制和执行,分步分项管理业务的内容经过数据录入和数据核实两个步骤,数据核实完成后,需要修改的确认修改,再次经过复核,最终经过核实后所有数据不能进行修改,当然上级部门对于系统的当中的信息可以查询。

二是:材料管理业务,材料管理业务对于建筑工程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管理部分,主要是对材料进行分类,对材料进行定义和材料的成分构成进行确定,如果发生材料方面的问题就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记录和数据保存,与前一步一样,所有记录得到信息或修改后的信息一旦核实保存后就不能够在进行修改。但是上级部门同样可以对记录的相关信息进行查询。

三是;工序管理业务,这个工作内容是确保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建设的工序符合规范要求,对工程质量进行一定的保障。

四是:人员管理业务,再好的系统是由人来操作,所以需要保证质量管理的人员选择在技术方面合格。要通过多方面的技术考核,通过后才能将其信息录入得到《检查员名单》中。在建筑工程当中,除了以上几个比较核心和重要的业务模块以外,还包括至质量监督业务以及工序控制业务等,都需要在信息系统当中有所体现。

五是:质量监督核准业务,主要是为了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相关的信息资源经过核实后再保存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中。这些信息可以被所有的管理人员查询,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

信息系统功能的实现则通过信息系统的输入与输出来实现,事实上,用户在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过程当中,除了会高度关注其运行效率和可靠程度之外,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重视系统的输入与输出功能,这主要是因为信息系统这样一种特性将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灵活性和实用性,因此在信息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进行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时还需要考虑到的就是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用户往往对于计算机技术并不精通,因此站在用户的角度和立场上,可以选择基于菜单的表格形式或者是问答形式来实现人机交互。一是输入方式,资料管理员通过键盘录入的方式来将相关数据录入到管理系统当中去;二是校对方式,为人工校对,由录入的资料员自行对内容进行保障和责任,三是输入界面,尽可能的保持一致的窗口设计,避免质量管理员进行信息的录入。

结束语

建筑工程建设项目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也需要很好地与现代科技水平的结合,利用现代的信息管理系统建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系统可以很好地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所以需要不断的开发和提升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系统,促进建筑行业的科技化的发展,推动我国的建设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邓福银. 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经营管理者,2014,20:299.

第5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

【中图分类号】TM62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733(2020)21-0190-01

引言:在我国电网中,输变电工程属于主要组成结构,在电网运行管理中,主要承担电网正常运行、人们安全用电等责任,若因其质量不过关,则会对用电安全产生威胁。因此,在输变电工程实际施工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对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进行有效控制,综合各方面影响因素,以人员为切入点,做好输变电工程建设工作。近几年,伴随变电站安全事故的不断发生,加强安全质量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1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现实意义

第一,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在建筑安装行业营造了良好的活动氛围。一般来讲,相关部门自从提出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理念后,各大公司都积极的根据目前企业的具体发展情况、未来发展规划、安全保障体系等多个方面提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的相关措施,其不仅营造了强化输变电工程质量管理的氛围,还可以有效调动各大企业公司的参与积极性,进而提升输变电工程质量的管理水平。第二,提升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可以深化基建标准化管理水平。一般来讲,相关工作人员大多数参照建筑建造的相关标准与流程对人员配置、岗位设置、工作过程等多个方面进行标准化管理,使工程项目变得更加规范化与科学化。

2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现状

2.1未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

输变电工程实际施工前期,应该认真做好技术准备等相关工作,其准备内容主要包括:现场勘察和掌握设计图纸等内容。然而,在实际情况中,施工人员并未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施工,甚至出现设计图纸随意更改的情况,同时未履行设计变更相关审批流程,最终造成工程施工频繁出现问题,当出现此类情况时不仅会影响工程的正常进度,而且还会出现较为严重质量问题,为后期变电站运行埋下巨大安全隐患。

2.2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

一方面,施工现场经常出现违章作业的情况。当对改造工程进行扩建时,由于此项工作相对比较复杂,且工作票涉及范围较广,例如:电气安装工作中,电缆敷设存在的工作地点间隔问题,包括电缆室和电缆沟等,每张工作票均应由相应负责人对其负责,但是,由于工作人员属于多点工作情况,从而造成安全违章作业不断出现。另一方面,安全交底工作过于形式化,未将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安全交底包括:运行人员向负责人员进行交底、负责人向工作人员交底,但是两项工作内容均未得到具体实施,其中后者更是出现较为严重的形式化,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无法更好满足安全施工的要求。

2.3质量监理工作不到位

输变电工程是一项多专业、多工种的系统性工程,具有专业性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特点。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理工作不到位主要是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其中施工团队是主要人为因素,如果施工人员和负责工程质量安全的管理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质,就会因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及监管工作的漏洞,导致工程安全质量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进而引发安全质量事故。也正是由于施工团队及监管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强,缺乏对自身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工程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使得工程的基本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另外,监理人员自身行为不够规范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监理质量,进而对输变电工程的整体施工造成较大影响。

3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有效措施

3.1强化输变电工程图纸设计管理

目前若想要有效保证输变电工程的安全质量管理,就必须要加大对输变电工程图纸设计的管理力度。首先,有关工作人员对于设计图纸的管理方面要确立明确和科学的图纸设计使用与管理制度,并对设计完成后的输变电工程图纸进行有效的保存,为今后输变电工程的维护与检修提供强有力的凭据;其次,有关管理部门要根据本地的实际发展情况,设置科学有效的工程图纸保管部门对其进行专业化管理;最后,有关部门在输变电工程的施工环节,需要时刻和施工单位保持紧密的联系,方便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发展情况及时对设计图纸进行整改与更新,并对最新的图纸进行妥善的保管,以便输变电工程可以顺利地进行施工。

3.2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6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第四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41)

【摘 要】针对某核产品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生产报表统计困难和可追溯性差等生产现状,开展了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绘制了制造过程业务流程图和业务流程数据规划,完成了生产质量信息系统的详细设计。该系统将实现产品的所有质量信息的自动查询、管理、分析和追溯性功能,大幅产品制造过程的质量信息管理水平。

关键词 质量信息;管理;生产;系统设计

0 引言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某核装置的关键产品,该产品具有零部件多,制造工艺过程复杂,生产数据信息庞大,质量信息管理困难等特点。传统的制造信息传递采用纸单传递模式,具有信息收集、分析、整理效率低,易发生信息丢失,信息反馈和查询不及时,不合格品不易控制、生产报表统计困难等特点。针对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现状,开展生产质量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实现生产过程质量信息的有效管理与追溯。

1 制造业务分析与规划

通过对各制造业务部门的充分了解与沟通,完成了制造业务分析与规划,包括产品结构分析、制造工序分析和制造业务流程分析等,制定了业务全局流程图和系统需求分析。

1.1 产品结构分析

从宏观上该核产品结构可分为管、单元和台三大部分,其中每部分又包含若干部件和相应的零部件。通过对产品的详细分析,得出产品原材料种类,零部件的种类,焊缝数量,零部件及焊缝的编号和标识。

为了方便对产品的管理和对零部件查询,制定了产品结构树,体现了零部件、原材料、设计图号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为产品质量信息的查询功能的实现奠定一定的基础,为质量信息的查询提供可行的结构树查询方式。

1.2 制造工序分析

对产品制造工艺和工序进行了充分解和分析,掌握的内容和分析情况如下。

(1)产品涉及的制造工艺主要包括:机械加工、酸洗、干燥、组装、焊接、尺寸检验。每个制造工艺又可细分为若干个详细工艺分支。

(2)产品制造主要工序包括:原材料复验、零部件加工、组装焊接和检验、焊缝理化检验等。

(3)产品生产和制造具体业务工作以工序传递卡和工作任务单的形式驱动开展。每张工序传递卡包含若干个制造工序,任务传递单主要针对检测任务。

1.3 制造过程业务流程分析与规划

对生产品产工作业务组成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绘制出产品制造过程业务全局流程图,展示了生产线的各个工作组成和内在关系,完整直观地展现出了产品制造的总体业务。

2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质量信息数据规划

对制造过程质量数据信息进行了分类整理,通过对质量信息的整理和系统所要实现功能的分析和业务数据模型建立,为软件的详细设计和编程的快速实现和调试奠定了基础。

2.1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收集与整理

制造过程质量信息是产品生产过程中质量监控的载体,是质量跟踪与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对象。根据产品工艺和工序流程,对产品制造过程的记录和报告进行收集、整理和分类,对每类记录报告的数量进行了统计,对同类报告进行了统一管理。

2.2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

业务流程数据规划是对制造业务过程的质量信息单据和数据进行总体规划和逻辑设计,为软件编制过程的数据逻辑关系和数据流设计的提供输入。结合产品业务信息单据进行分类规划,建立了系统的数据模型总体框架和纲要性的数据关联关系图。

3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功能设计与规划

根据对产品结构、制造工艺、业务过程流程和质量信息需求分析,结合产品制造过程全局业务和纲要性数据关联关系,在与客户进行详细沟通交流基础上完成了系统需求分析,制定了十大系统总体功能模块。

3.2 系统功能说明

(1)物料出入库管理

库房管理包含物料出入库信息记录和库存物料情况查询。业务工作由原材料首次入库、复验后原材料入库、原材料放行、原材料外协加工出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原材料出库、焊丝领用、零件入库、传递卡或者任务单领取零件出库和中间产品出入库组成。

(2)生产计划管理

提供生产计划管理功能,辅助用户编制和查询各种生产计划。业务工作包含制定季度生产大纲、制定月生产计划、制定周生产计划、将周生产计划下发到具体生产部门、接收生产日报、接收生产周报、变更生产计划、下达临时生产任务和考核生产计划执行率。

(3)任务单工作

任务单工作包括:原材料材料和零部件复验。管理人员通过系统制定任务单,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获取工位的任务单完成任务单工作信息。完成之后,用户记录任务单的完成情况,系统将任务单保存。

(4)传递卡工作

传递卡工作为生产的核心业务,工序人员通过传递卡流程完成部件及整台的全部生产任务。在工作传递卡的单个环节中,用户通过系统记录下工作开展信息,单个工作环节中所产生的信息包含有清洗记录、烘干记录、检验记录、组装记录等。

(5)不合格品控制

通过不合格信息提示,系统能够辅助防止生产过程中不合格品流入到下一步工序。在某个传递卡工作环节或任务单工作中,如果质量信息不合格,系统将提示用户,用户根据提示信息查询产品信息状态。

(6)生产信息查询

生产查询任务包含:产品的生产信息查询、生产记录查询、生产报告查询、任务单查询和零件合格信息查询。通过输入某一产品台的编号可以查询到该产品的所有生产信息。

(7)生产数据统计分析

系统能够实现各种生产关键参数的数据统计分析,自动形成工艺人员定制的各种统计分析结果。关键参数包括制造成品率、焊缝合格率、检测数据分析等。统计分析项目包括:百分比统计,平均值,极限偏差等,分析结果以图表的形式给出。

(8)工装检具管理

系统能够实现各类工装检具和计量设备的电子台帐管理,辅助人员随时了解设备及检具的工作状态,并提前实现检具设备的送检提醒,实现设备管理人员对设备使用状态的在线管理,对过期未送检的检具进行报警提示。

(9)文档管理

对各种文档进行管理,提供文档录入功能、文档维护功能和文档查询功能。文档包括:管理程序文件、生产质量文件、操作规程、检验规程以及其他各种技术文件。

(10)用户管理

管理用户的基础信息和用户在系统中所具有的各种权限,对现有用户进行维护。用户权限分为系统菜单权限、工序传递卡的对应权限,可以给用户添加和修改权限。

4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软硬件结构

系统采用服务端为核心的思想实现,所有的软件功能将在服务端实现,用户通过客户端连接至服务端使用软件,服务端驱动客户端从而向用户提供各种功能服务并且响应用户的各种操作。

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方式,软件功能部署在web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连接,服务端向用户提供基于IE6的软件功能,从而实现了以服务端为核心的软件产品。软件产品开发实现涉及技术和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服务器,SqlServer2005;Web服务器,Tomcat6;客户端浏览器,IE6。软件实现技术为java/servlet/xml/javascript。

硬件结构运行平台满足基于网络的桌面工作站和服务器框架结构,工作站的数量根据具体用户工位数量确定。

5 结论

生产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生产信息的管理、生产过程流转卡的在线传递、生产信息的快速查询和有效管理、不合格品流向控制及工装计量器具预警等功能,能够确保生产信息的有效管理与可靠质量跟踪与追溯,有效的提高了产品制造过程生产信息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温德成,等.制造业质量信息管理[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5.

第7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装备使用质量信息;信息流程;数据挖掘;管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73X(2008)02-098-03

Equipment Using Quality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Based on Data Mining

GAO Tielu,HU Yuqing,CHEN Weigang

(Ordance Engineering College,Shijiazhuang,050003,China)オ

Abstract:This article regards the equipment using quality information as research object,defines the equipment using quality information,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quipment using quality information,with the character of data mining,explains the applying of it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and emphasises on the problems.In the end,gives the buildings and its function of the management system.All these will build o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equipment quality.

Keywords:equipment using quality information;informaiton flow;data mining;management systemオ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军对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的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且在2005年10月份实施了国军标《装备质量信息管理通用要求》。全军存在很多与质量相关的信息管理系统,但是装备管理领域内的子系统庞大、复杂、开发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使系统集成和数据交换等整体配合的功能陷入困境。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是由干个(就目前所掌握的情况来看,总共有12个系统)各类专业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组成,而各类专业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交互,数据冗余情况严重,同时造成这些信息不能及时统一地反馈到研制生产单位。作为综合计划部门人员,如果分别安装各类专业装备使用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显得很笨拙,同时他们也不能全面详细的了解各类专业装备的现状,也不能对不同的装备进行比较,更不能预测分析相关的数据,造成了信息大量流失、应用效益低的状况。如果重新开发,定制标准,就意味着以前所有的子系统将重新规划,所有的努力将付之东流。

1 研究意义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是评价装备使用质量状况,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提高现役装备使用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通过本系统的研究对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效能的发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 帮助装备综合部门人员从全局角度及时、准确了解装备状况。通用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系统是有关装备使用质量的信息大集合,通过这些信息,装备综合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各类专业装备的完好率、装备的使用可用度等,为部队遂行任务提供决策支持。

(2) 协助装备综合部门人员准确地制定保障计划。通过通用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系统,综合部门人员可以从全局按需详细地了解各类专业装备使用质量现状,准确地制定调配保障计划、装备战备计划等;还可以掌握各类专业装备使用质量的发展趋势,快速地制定维修保障计划、年度季度管理计划,从而实现新装备成系统、成建制装备部队,老装备梯次更新。

(3) 引领部队管好、用好装备。通过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综合部门人员可以全面准确掌握装备使用质量状况,发现装备技术状况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装备使用质量的因素,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使部队对装备使用质量进行控制,通过组织管理和技术手段延缓装备使用质量下降速度或及时恢复其质量特性,从而促进部队武器装备整体作战能力的提高,使旧装备发挥作战效能,新装备尽快形成战斗力。

(4) 提高武器装备的质量和可靠性。通过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综合部门人员可以分析影响装备使用的质量信息,以获得对提高装备使用质量和可靠性具有评价和指导作用的信息,将这些信息向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反馈,可以使承研、承制单位分析装备存在的问题,减少或消除武器装备系统设计和制造中的错误,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为搞好装备研制提供技术支撑。

2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的界定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是指武器装备在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按GJB3870-99《武器装备使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管理》的有关规定,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接收时间、数量、质量等交付信息;

(2) 使用时间(次数)等使用信息;

(3) 维修系统、维修等级、时间、工时、费用、效果和仪器、部件更换情况等维修性信息;

(4) 储存使用环境条件等环境信息;

(5) 检测产生的数据、资料等检测信息;

(6) 加装、改装的内容、原因、地点、时间、试验报告、批准等级及其效果;

(7) 重大质量问题、严重质量问题和一般质量问题发生的现象、时机、性质、环境条件、原因分析、影响后果、纠正措施及其效果;

(8) 承制方售后服务情况;

(9) 综合技术保障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等。

众所周知,产品质量首先是设计出来的,在生产过程实现,在使用过程体现。这里所述的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是很好实现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系统的数据支持,所以应该很好地收集、整理、存储、分析。

3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流程

3.1 军师团三级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流程

为了对装备质量信息进行建模,首先应该熟悉各类专业装备质量信息流程,下图实线表示各专业分别上报数据,虚线表示综合以后再上报,主要是以军这一级为研究对象。军师团三级装备质量信息流程如图1所示。

3.2 装备使用阶段的质量信息流程

装备使用阶段对装备质量起主要作用的是部队和修理厂,他们是装备使用和维护的主体,是使用质量信息的来源。信息流程大致如图2所示。

4 基于数据挖掘的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4.1 数据挖掘的概念及特点

数据挖掘(Data Mining,DM),主要是从海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可能的数据模式、内在联系、规律、发展趋势等。简单地说,就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或“挖掘”知识。有些人也称其为数据发掘、数据采掘等。

数据挖掘是一门很广义的交叉学科,他汇聚了不同领域的知识,尤其是数据库、人工智能、数理统计、可视化、并行计算等。但是他相较于其他的数据分析技术又具有自己的特点:需要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可以达到GB,TB;分析过程是自动进行的,这也是他与其他数据分析技术最大的不同;应用周期较长;随着新数据的加入,挖掘的结果是动态的;对用户需求响应速度快,提高决策效率。

4.2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挖掘过程

当前装备质量管理方法和技术多采用数理统计原理,其作为技术来讲比较成熟。但在实际应用中,统计方法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如在质量分析过程中,进行相关性分析时,采用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方法,需要大样本,且要求样本有较好的分布规律,这在实际操作上有较大困难。此外,通常的回归分析不能分析多因素间的时变特征,而这恰恰是随机质量问题分析所需要的。许多统计方法也同样存在预测功能较弱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需要。在强调装备质量过程控制和监督的情况下,如何变事后检验为事先预测,发挥预测的作用,对提高质量管理效能至关重要。

从数据中进行有关装备质量控制过程中的知识发现是一个多步骤的处理过程,如图3所示。

其中数据抽取是根据要求从数据库中抽取相关的数据。数据预处理主要对前一阶段产生的数据进行再加工,检查数据的完整性及数据的一致性,对其中的“噪音”数据进行处理,对丢失的数据进行修复。数据挖掘运用选定的知识发现算法,从数据中提取出用户所需要的知识。知识描述是将所发现的知识以用户能了解的方式呈现,如自然语言描述或公式表达等。

4.3 数据挖掘解决的有关装备使用质量问题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装备质量信息决策技术的问题研究,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 为装备管理战略层提供决策信息研究。对装备管理决策层来讲,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现役装备的质量特征,如性能指标、使用效能、可靠性等宏观信息,而这些来源于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信息是一个不断验证、提高和完善的过程。这些信息可以对未来装备研制规划和现役装备采购计划的拟订提供依据。因此,可利用数据挖掘中的数据总结任务从数据泛化的角度,采用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和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对以上数据进行浓缩,给出他的“全面”描述。多维数据分析方法可以对决策所需的数据进行多主题、多方面、多角度的分析,从而揭示出隐藏在这些数据背后的信息,有利于决策层从整体上把握装备的质量,以便于决策支持,提高决策的科学性。

(2) 装备质量水平预测研究。在装备的研制、生产和使用过程中,经常要对装备的质量水平进行预测,检查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要求,以对工序质量或产品质量进行检查与确认。在研制阶段,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统计分析,利用成熟型号的历史数据,对新型号进行方案论证,能有效降低装备的设计风险、技术风险、进度风险和费用风险。运用分类技术,神经网络技术,了解、预测在研在制装备的整体质量水平,为审定价格提供科学依据。

(3) 装备质量分析研究。通过采集各阶段质量问题症候,查找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以采取有效措施,运用数据挖掘工具中的聚类、分类、统计方法以及神经网络技术,对装备质量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特性,判明故障部位,为装备的维修和使用提供决策意见;发现设计生产中的薄弱环节和使用管理问题,为装备的可靠性增长提供完善的质量信息。

(4) 装备质量生产过程监督重点的分析。运用数据挖掘中的关联规则挖掘技术,利用数据库中的工艺流程数据、质量状态数据等进行分析,从上一阶段的质量状态信息来推断下一阶段的质量状态,从而发现两阶段质量状态的相关性,对影响产品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监督。

4.4 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组成

对于装备使用质量信息管理系统来说,主要是分成5大部分,如图4所示:

数据库接口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解决不同数据库的导入问题,比如*.mdb,*.dbf,*.db等。在导入时,还可以添加各种条件,比如筛选条件、计算条件等,也可以进行数据库类型的转化。

日常业务模块 该模块主要是针对综合部门人员的日常业务进行的设计,其中对装备实力统计和装备维修实力统计,是装备管理条例明确要求的,还可以对装备完好率、装备维修率等进行统计。其统计信息对维修保障计划、人才培训计划、装备战备计划的制定将会提供帮助。

决策支持模块 该模块应用当前先进的数据挖掘技术为综合计划部门人员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决策支持。他是本系统的重点,而决策支持的有效手段是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库管理模块 该模块为综合计划部门人员日常应用和决策支持模块提供数据支持。功能上主要是对导入的数据进行管理,比如对数据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等。

系统维护模块 模块维护主要是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备份、恢复、用户的管理和模块升级等。

5 结 语

使用阶段是武器装备质量的体现阶段,在这一阶段,蕴涵着大量的有用信息。本系统的设计将会大大提高他们的价值,并且为综合计划部门人员的决策提供支持和帮助。但是由于目前存在的各类专业装备系统较多,在开发过程中势必面临不少问题。

参 考 文 献

[1]GJB 3870-99.武器装备使用过程质量信息反馈管理[S].1999.

[2][加]韩家炜,[加]坎伯.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范明,孟小峰,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3]唐晓萍.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综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2,15(4):31-32,35.

[4]吴昊,杨建军.数据挖掘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成组技术与生产现代化,2005,22(1):28-31.

[5]吴昊,杨建军.军事装备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第8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关键词】质量信息管理系统;ERP系统;检化验;信息化

质量系统于2006年在河钢承钢正式上线,随着业务需求的变化,其程序经历无数次的修改、完善,该系统肩负着河钢承钢进厂原燃料、铁前中间产成品和钢后产成品检化验工作的重任。随着业务的扩展、需求的变化,与其对接的系统越来越多。本文主要介绍与质量系统对接的系统有哪些?其作用是什么?哪些系统为质量系统提供数据,质量系统为哪些系统提供数据?各系统间是如何进行数据交互的?

1各系统关系

如图1所示。

2与质量系统交互的系统

2.1ERP系统

ERP(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系统为河钢承钢质量系统提供订单、供应商、物料等信息,业务人员在质量系统做汽车预报时,质量系统根据车号的订单信息自动与ERP的订单信息进行校验,看看ERP系统中是否有此订单,如果有此订单,自动带入该订单的供应商、物料信息。只有质量系统汽车预报(来自于物流系统的制卡信息)的订单、供应商、物料编码与ERP系统该订单信息完全一致时,业务人员才能在质量系统完成汽车预报工作。采购公司在质量系统做火车预报时,需要匹配车号的订单信息,选择ERP系统的订单信息时,质量系统自动带入该订单的供应商、物料编码、物料描述等信息到火车预报界面,完成质量系统的火车预报工作。钢后产成品质保书生成时,质量系统自动调用ERP系统的发货清单信息,按轧制序号+炉号调用ERP系统发货清单的总重量,完成质量系统检验结果与ERP发货清单信息的整合工作。

2.2远程计量系统

远程计量系统主要为质量系统提供检斤量,原料站、炼钢站等站室评审岗位审核数据时,质量系统按远程计量系统的一次作业编号和预报号校验该车是否已经检斤,如果远程计量系统没有该车的检斤信息进行系统提示,只有条件具备时才允许业务人员进数据的判定、审核。炼铁部保管在质量系统入库时,汽运物资按一次作业编号自动获取远程计量系统的检斤量,火运物资按预报号自动获取远程计量系统的检斤量,如果远程计量系统的物资编码、物资名称与质量系统的物资编码、物资名称不一致,进行系统的提示,不允许保管入库,只有完全匹配时,才允许保管完成入库工作。炼铁保管做完子库收货后,后台程序自动匹配计量、质量信息,完成数据的整合,上传整合信息到ERP系统。远程计量系统为钢后产成品的发货信息提供检斤明细,按ERP系统的发货清单号自动出具该清单的检斤总重量,由轧钢站业务人员在质量系统生成该清单的质保书。

2.3自动取样系统

自动取样系统根据质量系统物料的组批规则、取样规则,自动取样机取样时,按物料编码自动完成质量系统的汽车预报、下作业指令、取样、一次加密、制样工作。与质量系统无缝集成。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全过程自动化、智能化。2.4电子购销系统及云商平台质量系统为电子购销系统提供网络质保书信息,业务人员在质量系统生成质保书后,通过虚拟打印机把质保书打印成图片到本地固定文件夹中,后台程序自动把质保书图片保存到oracle数据库中,以供电子购销平台和云商平台调用。

2.5质量过程控制系统及炼铁部专家系统

质量系统为质量过程控制系统、炼铁部专家系统提供进厂原燃料、中间产成品的检化验结果,为其提供数据支撑作用,以供管理人员进行数据的整体管控。

2.6采集系统

采集系统主要包括光谱采集系统、荧光采集系统、工业分析仪系统和水分分析仪系统,采集仪器采集样品的各个成分后,自动计算样品检化验结果的平均值,上传平均值到河钢承钢质量系统,完成物理检验和化学检验业务。

3系统集成的利与弊

采集仪器检化验结果的自动上传,节约了工人的劳动时间,提高了检化验效率,保证了数据检验结果录入的准确性、及时性,进一步彰显了河钢承钢检化验结果的公平性、公正性、公开性。质量系统与各系统的集成,为公司的领导层、决策层提供了管理依据,使得网络传输更加迅速、快捷,如客户可在线打印网络质保书,省去纸质质保书盖章、邮寄环节。质量系统与其它系统集成越紧密,系统间的依赖性就越大,如一系统出现异常时,其余系统也会受到影响,数据库间互联数量过大,经常造成质量系统数据库服务器CUP达到90%以上。为此我们把各系统频繁访问的数据表转移到中间库,其余系统可从中间库调用其需要的数据。

4结论

与质量系统对接的系统越来越多,足见该系统在河钢承钢的重要性,为了充分发挥其信息化作用,我们需要精心维护,按业务需求进行系统的优化、改进,使其满足业务需求,紧跟时代步伐。系统集成以客户需求为根本出发点,通过系统间数据的共享,更好地发挥系统的信息化作用,为领导层提供决策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伍俊良.管理信息系统(MIS)开发与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76):209.

第9篇:信息系统质量管理范文

一、完善档案管理体系

针对高校档案管理体系的缺陷,需要从增强档案管理意识、??化档案管理制度、加强档案人员素质三方面完善高校档案管理体系。

在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管理人员要树立“服务至上、以人文本”的意识和观念。同时可以定期开展档案知识学习活动,让工作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可以定期参观在档案管理方面成绩较好、技术较为先进的高校,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同时还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培训,增强他们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提高他们的责任心。

档案管理制度是整个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纲领,在优化档案制度管理的过程中,高校要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比如设置一些考核制度,对业绩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设置某些标准,规范员工的管理工作。另外在制定好制度之后,档案管理部门的各级领导应该带头遵守这些制度和章程,工作人员要认真执行制度,提高管理的水平和质量。

人员的素质是构建新型高校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条件。高校档案部门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一种是直接招聘专业的档案信息管理人员,另一种是选取业绩较为优秀、素质相对较高的人员,对其进行专业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通过这两种方式,都能够增强高校档案管理部门的后备人员素质。

二、丰富档案资源

为了弥补高校档案资源信息量小的缺陷,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丰富高校的档案资源。比如,增加高校老师的招聘,尽量达到3个老师共同辅导一个学生的要求,专职老师负责学生的学习,辅导员负责学生的生活,而第三个老师负责学生的心理思想等,保证学生信息的完整性。

另外,也可以在各个院校中专门设置心理咨询室、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中心,通过记录心理咨询室的数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状况,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的指导,可以了解学生对于未来的憧憬、对于自身发展的看法。

三、数字化保存档案

在数字化出版发展的情况下,单纯的纸质档案保存方式已经过于单调和落后。所以需要增强档案的数字化保存。比如高校档案馆藏中存在着大量的早期档案,这些档案破损和丢失现象较为严重,而其修复和补救工作又较为困难。那么就可以采用数字化方式,将这些档案编辑成电子书进行保存,这样既能够提高档案保存的质量,也能够提高档案保存的时间。同时对于一些面积较大的建筑图纸,可以采用缩微机将它制作成微型胶卷进行保存。

四、提高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重点要做到两点,一是使用信息化的系统和技术;二是保证信息的安全性。

在使用信息化技术对高校档案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使用一定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可以配置两台服务器,之后将它们组装成双击后备系统,之后采用Client/Server结构和TCP/IP技术、通信协议技术、Oracle 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Un5X操作系统、300GB容量 的HP磁光盘库、MPEGZ压缩系统、专业的录像播放编辑机等技术,完成上机检索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