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考编复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一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学业水平测试是个资格考试,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将是高考录取时的重要指标,关系到学生能否考上理想大学。必须引起全体师生的高度重视,从学校领导到班主任、任课教师以及学生和家长,都不可以掉以轻心,早09年备考中,我们就出走过一些不必要的弯路,一开始,学校各个层面都非常轻视学业水平测试,导致较长一段时间出现了低效教学的现象。后来在上级指示明确之后,才渐重视起来,这给后阶段复习造成过一定得压力。备考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赢在起跑线上。
第二要认真研读考纲,精心制定计划。考纲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也是学生进行复习的重要依据。任课教师必须和学生认真解读考纲,并指导学生明确复习要求,逐个考点落实,做到对症下药。针对既有新课没完成又要展开复习的实际,备课组要精心制定复习计划,否则复习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出现“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情况,无法完成教学任务。因此,统筹安排复习的进程,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就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首先按照一个课时一课书的进度估算出新课教学需要的课时数,在此基础上计划安排30个课时的复习时间,向教务处申请每周的课时量。其次,整个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新课教学,二是按考点复习,三是综合训练。
第三要注重基础,突出重点。从09年水平测试试题来看,基础知识的直接考查占了50分。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不要让学生做偏题、怪题及过难的试题,关键是要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内化。在教学和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度引申,增加学生负担。要严格依照考纲要求,既要做到覆盖面广,又要敢于取舍,有效整合,抓住重点。当然也要注意构建知识体系,我们力求从点到线,由线到面,层层推进,在确保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明确的同时把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梳理,帮助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在系统化的过程中夯实基础。这样才能有效应对后半部分题型的解题要求。
第四要精选资料和精编试题进行适当的有针对性的训练。经过学业水平测试的考试,备考会更加成熟,资料的选择范围会更广,更多。在这里我推荐大家在第一轮复习时使用《过关必备》,这本书是严格按照考纲要求,在省考试中心的指导下编写的,既有很强的针对性,有很富实战可操作性。当复习进入第三阶段时,我建议大家一定要亲自把关试题的选用和编写,在综合训练时反对胡乱下载套卷直接给学生使用,因为它会遗漏知识点,或者无谓地重复,浪费时间。自己编写资料,一要讲究系统性,可以把240个考点分解60组,再按照4套试卷进行编题。二要讲究梯度,严格贯彻考纲样题中的信息要求,从单选Ⅰ到单选Ⅱ再到双选,难度要有所提升。此外每训练一套试卷后要及时分析总结,及时关注后进生的转化。
从我校这几年来指导学生高考复习工作的实践看,在这样的时刻,复习的指导思想一定要强调从每个考生自己的实际出发,明确重点,抓住基础,讲究思路,提高效率,在积极准备的基础上,力争发挥自己的最好水平。
明确重点
高考前的系统复习与平时复习不同,其特点是内容多,综合程度和难度大,无论是理解、熟练或者记忆的要求都比较高,不善于主动学习的考生这时往往要手忙脚乱,穷于应付。如何争取主动呢?其关键就在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明确重点去进行复习,
中学学习的内容对于每个中学生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整个中学阶段的学习,每个学生都形成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临考前的复习中,我们要注意发挥所长,克服所短。例如有的同学各科成绩都比较好,就可以化一定力量深入复习自己擅长或比较喜爱的科目,为考重点专业准备,有的同学成绩比较差,就应当比较平衡地安排各科复习,要争取总分上去,切忌单科独进。对于同一科目来说,也有学得较好和不够好的部份,应该根据各科教学大纲和课本中的要求,将必须复习好的和争取复习好的内容区分开来。有的同学思路比较宽,领悟比较快,要注意扎实的复习巩固工作,并钻研一些难点;另一些同学思路比较窄,领悟比较慢,则要更多注意领会基本原理,切忌死记硬背。总之,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经常分析全局情况,有目的地安排,不要一头扎进题海里去,只一味的做题。
重点明确以后,还要有个比较好的复习计划来落实。复习计划应该包括:一般科目和重点科目,每个科目的重点章节;科学的作息时间表,长计划和短安排,在安排中要保持一定的可供调整的弹性,坚持按复习计划复习,可以使自己避免盲目,是争取主动的有效办法。
抓住基础
临考前的高考复习仍然应当把打好基础作为首要任务,把注意力放在巩固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定理、定律、公式、原理,观点等等)与基本技能上。高考题目千变万化,总是围绕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变化的,抓住了这一环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付自如,而且也为将来升入高校打好基础。现在有的同学复习时把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丢在一边很不注意,到处去找难题做,甚至花很多时间去猜题,实在是本末倒置的做法。
要抓好基础首先要抓好课本。这几年来各地编的复习资料多如牛毛(有的资料粗制滥造,害人不浅),不少同学和家长广加收集,以致资料成灾,复习时无所适从,精力分散。高考复习为了扩大思路,可以参考一些复习书籍,做一些复习题。但是,书海无边,应以课本为中心,以教学大纲和部分学科的高考大纲为线索才能纲举目张。正确的做法是在理解课本内容,做好课本各项练习的基础上,根据课本要求掌握的要点,再有目的地并在计划时间允许的范围内选做一些课外题,千万不要把课本丢在一边,只去看复习资料或做习题集。自然,少数成绩优异、已充分掌握中学课本内容的同学,着重钻研一些课外的内容,那是属于另外一种情况了。如果同学手中的参考书籍比较多,可以在老师指导下选择一、二种作为课本的主要辅助书籍,不要看得太分散。
讲究思路
所谓讲究思路就是复习时要把注意力放在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死记硬背许多知识内容,更不能去死背各种题解。在我校的历届毕业生中,都有一些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囫囵吞枣的学习方法,这些同学在高考中往往不能适应。对于这样的同学,在复习中不能只追求复习的知识量而要有意识地把拄意力放在抓思路上。
首先对于重要的范文、例句、定义、定理、法则、定律等要一字一句的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说得好:“书丕记,熟读可记;义不精,细思可精”,精思就要做到“字求其训,句索其旨”才行,每个字要求取得它的确切意义,每句话要搜索、领会它的精神实质。
同时,精思还要把各种公式、定理、问题、结论的来龙和去脉搞清楚,只有前后贯道、左右逢源,才能运用自如。有时可以自己列出解来,把它们系统化,串起来。这时再加以有意识地记忆,就能把它们搞得滚瓜烂熟,到用时信手拈来、脱口而出。
第三、要把基础知识和练习紧密地挂起钩来。在精思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研究课本例题中,这些概念是怎样运用的;然后再研究在练习题、复习题中它又是怎样运用的;最后总结出各种思路以及各种解题的方法来。要指出的是,在一些复习书中,往往已将解题的方法总结出来了。对于这些现成的总结,我们如果只是死记,仍然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要首先自己去总结一番,再与书上对照,才可以灵活应用,把它们真正接受下来。
提高效率
高考复习的内容多、要求急,因此同学们感到时间紧张,这是自然的。这时候尤其要讲究复习的效率,不能无限制地拉长时间。我们在每年高考复习中,经常见到有的同学复习时间很长,睡眠很少,中间也不休息,效果并不理想。
提高效率除了讲究学习方法外,很重要一点在于养成复习时思想专注、心不二用的习惯。这在青年学生往往是一个难关。我校上届有一位跳级上来的毕业生,高考成绩优异,他的经验就是每堂课和复习时都高度集中注意。如果复习时常常心猿意马,结果时间拉得很长,疲惫不堪,收效却很微小。
当前还有个值得注意的情况是有的学生参加校内复习以外,又在家里组织“加餐”复习,晚上还要参加各种补习班补课,这样负担沉重,自学时间没有了,失去学习的主动权,实在是利少弊多的办法。
要提高效率还必须把生活安排得有规律,要有张有弛。用脑要讲科学,不能违背脑的兴奋和抑制交替出现的生理规律,窍门在于抓住最佳的用脑时间。我校有些同学在紧张的复习以后,坚持每天打一会篮球,赐踢足球或跑跑步,使神经松弛一下,效果很好。同时睡脶一定要充足,饮食可以好一些,保证充足的营养,但不要暴饮暴食。
一、第一轮:基础知识复习――整理词汇短语和句型
配套复习资料:高职考试复习用书(浙江人民出版社)。
1.词汇复习。根据中职英语教学大纲,学生应该掌握2200左右的词汇量。我们使用的复习用书把词汇按照字母顺序编排在21个模块。词汇复习我通常走三部曲。第一步,学生自己整理。包括查找词义、词性和发音,同时要预习复习用书上重点词语的用法;第二步,教师帮助整理。因为有了学生先前的自主性学习,所以教师的任务是指导学生如何有技巧地记忆词汇以及检测学生对重点词汇用法的掌握情况,同时作一些适当的补充;第三步,词汇检测抓落实。因为中职的学生英语水平特别的参差不齐,所以只能分层检测。(Test Paper A 给中上水平的学生;Test Paper B给中下水平的学生。中上水平的学生要求掌握模块中的所有词汇,中下水平的学生只要求掌握最常用的词汇。)词汇检测通常包括两部分:单词中英互译和选词填空。
2.短语和句型复习。根据省编教材(共四册),每一模块分别归纳两个单元的短语和重点句型。也就是说学生高一高二的教材能为他们提供短语和重点句式最好的语境,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每天的晨读材料。为检测学生运用短语和重点句型的能力,造句成了他们的一个略带挑战性的作业。当然,教师的点评很重要。我通常用星号来评定学生的造句作业。如最出彩的作业为五星,通常是表达正确的有丰富情境的句子。好的句子会在课堂上展现分享,略有瑕疵的带到课堂上让学生纠错。事实证明:学生在教师不断的鼓励下和同伴的欣赏和关注下表现得越来越有积极性,造句居然成了他们最喜欢的英语作业。通过第一轮复习,不仅帮助学生巩固了基础知识,同时,选词填空和造句两种检查落实方式帮助学生逐步适应去年开始的英语高职考的两大新题型,即选词填空和句子中英互译。
二、第二轮复习:专项突破训练――语法复习和专题训练
配套复习资料:2015高职考专项突破训练(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语法复习。每一块的语法复习之前,我会先向学生明确高职考考纲对该语法模块的几点要求和近几年高职考的趋势,让学生也能做到心中有纲有方向。然后,布置学生自主复习相关语法知识。学生人手一册的专项练习涵盖了近三年高职考及几个重点县市模拟卷的试题。针对重难点和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在课堂上有的放矢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语法的检测练习由高三备课组的五位教师轮流承担出题任务。每位教师根据考纲和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设计20个左右的高考预测题。新概念英语二册1-20课是语法复习期间的晨读材料。不仅是因为该读本的经典经久不衰,通过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是为了更好地复习语法知识。在举例的时候引用学生熟悉的句子或语段,能使单调的语法讲授变得不再单调,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法知识。
2.专题复习。二轮的专题复习主要是根据高职考的题型展开。包括单项选择、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完成对话、选词填空、词义配对、句子翻译和书面表达等八个部分。该轮复习侧重于解题方法的指导以及高职考的命题趋向。同时二轮的复习我会注重对学生速度的培养。高职考英语120分钟,所以我建议学生可以大致这样分配答题时间。单项选择15分钟;完型填空15-20分钟;阅读理解20-25分钟;完成对话10分钟;选词填空5分钟;词义配对5分钟;句子翻译和书面表达25分钟。因此在二轮的专题复习过程中,我会下意识地规定答题时间,限时完成任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答题速度,培养答题的良好习惯。
三、第三轮复习:综合能力训练――高职考模拟卷的练与析
配套复习资料:2015全真综合模拟测试卷集(漓江出版社)。
一、教师的主导作用
1.明确高考方向
作为高三教师,首先应该做到准确把握《考试大纲》《考试大纲的说明》以及它们前后的变化,从中摸索出命题趋向,并且把握好其中的重点、难点、薄弱点。在教学中处理好它们的关系,分清轻重缓急,才能做到突出重点,不留盲点。在此基础上,再对学生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训练,做到有的放矢,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教学效果。
2.处理好基础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关系
要注重基础、培养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知能并重的结合在高三教学中十分重要。教师的导向应是平时注重书本和生活的结合、基础和能力的结合,在基础和能力的统一中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思考问题的能力、实践的能力。如:
(1)课前活动:时间不超过5分钟,内容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口头作文、时事评价、名句背默、美文赏析、字词句纠正等。
(2)作文教学:采取大小作文相结合、口头与书面相结合的方式。把作文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全员参与,分组、分人负责,由学生推荐佳作,再一起找出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归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
在高一、高二阶段,学生很少进行有系统、有步骤的训练。为此,在高三的教学中,对各个章节、专题,教师都应及时给他们讲解、归纳有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如习题评讲课,由于该课重在归纳解题思路与答题技巧,对此我们提出了三个基本要求:
(1)评讲要有针对性。我们坚决反对不加选择地从第一题讲到最后一题的讲课方式。评讲前一定要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做好统计工作,确定评讲中的重点。我们评讲中的重点有4个:①全班出错率较高的题目;②具有典型性的题目;③创新题;④暴露出的“教学盲点”。对于那些错误率较低或已经反复讲过的题目则不讲或一带而过,留待课后个别解答。
(2)评讲要讲出规律,我们坚决反对简单地“对答案”。评讲习题一定要帮助学生探寻解题规律,找寻解题技巧。例如讲病句辨析题时,要让学生掌握:①看主、谓、宾,查成分是否残缺;②看定、状、补,查语序是否恰当;③看句间关系,查结构是否混乱;④看句中文言词语,查是否与现代汉语意思重复;⑤看事理,查是否符合逻辑。对某一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进行总结,可以使学生做一题,会一类。
(3)评讲要讲出变化,我们坚决反对就题论题。在试卷讲评中,要讲变化,讲发散,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变能力。例如在评讲标题含义时,要引导学生总结标题的作用,还要联系开头段的作用、中间段的作用、结尾段的作用。通过讲变化,讲发散,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
4.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难易
学生基础有好有坏,成绩也各不相同,因此在把握好教学内容的重难点、难与易后,课下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分层教学也是有必要的。这样不仅能让一些后进生燃起对学习的希望,也能让优等生有更大的进步。
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是为了不教。”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是通过老师的主导作用实现的,为此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重基础、多总结。①注重课本,做到“举一反三”,知能并重。试题源于课本,要让学生抓基础、重课本,走出来、活运用;②备错题本,主动做好错题再现及试题分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常要求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对典型的、易错的形、音、义等题进行分类汇编,课后多看。
(2)重阅读、多识记、备抄本。每周两节的阅览课是我们学校课程的一大特色,从多年实践来看,该课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有较大的帮助。另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记能力,如要求每人备摘抄本,每周摘抄不少于1200字,内容形式不限。由教师批改,学生互评。
(3)配合教师的复习计划。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计划,但是,整体复习的步骤应该和教师保持一致。
(4)积极认真地进行日反思及周总结。只有不断反思,才能不断进步。
三、重视情感交流
教师要经询学生的意见,找学生谈心,帮助学生具体分析学习得失,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并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辅导,及时排除学生心理障碍,如应付心理、浮躁心理、自卑心理等。
总之,在高三的复习教学中,老师应讲究科学、系统、有针对性的方式方法,学生应合理地安排复习计划,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在高考中取得胜利。
参考文献:
[1] 徐建国.高中语文活动课程创新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8(1).
[2] 苗志军.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情感教育之探讨[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1).
先说几点成功的经验:
1、坚持减负增效的原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年历史教学,我们两位历史老师形成一个重要的共识,那就是:努力地不让历史学习成为学生的负担,而是千方百计让学生爱学历史、学好历史。这一年,我们基本没有布置过笔头的家庭作业,基本没有占用过除学校安排的教学时间以外的时间补课。我们总是全力以赴把握好每一个40分钟,通过充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
2、集体备课、科学安排,顺利完成复习计划。
一年的教学复习工作能顺利完成,有赖于我们对每一个教学复习阶段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要达到怎样的目标等问题形成比较明确的计划。两位老师虽然分头教学,但目标一致、方法一致,采用的复习提纲、复习卷等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果,凝聚了两个老师的智慧、增强了科学性。
3、深入研究教材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历史的主干知识,编制了系统复习提纲。
我们两位老师利用各种机会研究教材、探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先后数次研讨考试说明,深入领会考试说明中知识点为什么这样选择编排、能力要求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例题中透露出哪些命题信息。在此基础上,按照学习专题对考点重新整合,编制了11张系统的复习提纲,对每个专题配以相应的精选习题。这样在复习中做到了讲、看、读、练的有机整合,每课一个专题,课堂效率大大提高。复习提纲得到学生欢迎,尤其是中外对照的大事年表更被不少学生视为“法宝”。
4、科学复习,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注重练习效率。
在复习阶段要减负,就是要避免题海战,努力让学生做有用的题,学会做题的方法。我们在复习中努力把握习题的各个环节:选编、练习、批阅、讲评、改正。每份练习卷都是在教师大量查阅各种资料的基础上精选精编而成的。每份练习我们都尽量让学生利用课堂时间完成,避免课后抄袭作业的现象,实现练习的价值和作用。每次练习教师都认真批阅,都要求学生认真改正,真正弄懂每个题是怎么做的。我们十分重视每一张练习的讲评,决不就题讲题,而是深入探讨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有哪些、应该怎么解决、还能怎样变化,使学生真正掌握解题方法。
5、搞好补差工作,采用新的方式提高补差效率。集中补差强化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让习题得到直观呈现,习题练习、方法指导有机结合,取得了较好效果。
反思一年教学复习过程,也还有一些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改进的地方:
1、11张复习提纲当然包罗万象,但学生却往往无从下手,我们设想要根据学情、考情进一步去粗取精,让复习提纲更便于使用。
2、早学习的东西遗忘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要更加重视安排好对八年级中国近现代史的系统有效复习。
一、挖掘教材,制定详细时间计划
首先,老师应该对中考的内容,重难点知识以及如何考察,知识点覆盖的范围等了如指掌,再根据教材将这些知识点进行整合,并结合学生实际编制复习计划。复习计划要突出重点,做好时间的安排。譬如,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开始中考复习,使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学生打牢底子。5月开始第二轮的专题复习,在这些阶段,主要将知识点进行归类整理,对一些常考的具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分类击破。6月到考试之前针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强化解题技巧。
二、打好基础,注重基本知识复习
基础知识的复习不同于基础知识的教学,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注重体系,例如,将方程的相关知识建立成一个体系,将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的不同解法,“降次”、“消元”等不同的方法进行集中对比教学。让学生对这一类的知识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将方程与函数、不等式等进行对比教学,找出这些知识点与方程中知识点的联系。每节课堂的前五分钟老师可以对前一天复习的知识进行一个简单的检测,一方面了解复习的效果,另一方面也让学生对前一天复习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巩固。每日一练的题目不求难不求多,但求精,能够在短时间内对学生的复习掌握情况进行一个考察。针对每日一练的错题再进行知识点的补充复习。
三、注重知识整合与题型积累
老师要注重知识点的整合教学,可以将知识点与一些练习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复习中积累不同的题型,让学生找出这些题型的关键所在,从而不被千变万化的题型所迷惑。例如题:已知函数y=mx2-6x+1(m是常数),(1)求该函数过y轴上的定点;(2)若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求m的值,并写出交点。很多学生在做第二小题时都会形成一个思维定势,认为该函数一定是一个二次元函数,往往忽略了当m为零时,函数与x轴也只有一个交点。因此,老师就需要将函数的相关概念进行整合,结合题目让学生理解、记忆、应用。
四、通过一些综合性题型来训练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有很多一题多解的题型,老师可以通过这些题型同时进行多个知识点的复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如题: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B=BC,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AD=DE,连接EC,M为EC中点,连接DM与BM,若点E与点B 不重合,求证DM与BM相垂直,且DM=BM。若图形中三角形ADE绕点A逆时针旋转后(旋转角度小于45度),上述结论是否依然成立,为什么。这是一道初中数学的几何题,题中涉及三角形和旋转的相关知识。因此,我们可以用三角形的知识和旋转的知识分别解决。首先运用中位线的相关知识证明第一个结论,然后连接BD,延长DM至点F,使得DM=MF,根据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定理,四边形EDCF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CF=DE,CF∥DE,通过证明可得 ADB≌CFB,因此,DB=BF,BM是等腰三角形DBF的中线,因此DMBM。同时,我们也可以用过旋转的相关知识解决,将三角形ABD逆时针旋转九十度,A点旋转到C点,D点旋转到D′点,然后再解决问题。
五、做好试卷的练习与讲评
试卷的讲评工作要注意几个原则,首先要突出重点,照顾一般。试卷的重点在于中考的重难点以及本次错误率较高的知识点,老师在讲评之前要仔细查看全班学生的试卷,对所有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针对错误比较多的题目要仔细分析原因。对每道题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评讲思路,那些比较容易的错误率比较低的题目一带而过。其次,评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思维的启发,很多题目做错了并不是因为学生不知道相关的知识点,而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应用这些知识点。老师评价的任务就是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悟性,通过对知识的罗列来启发学生的思维,知识应该怎么样应用于具体的题目中,面对一个题目如何选择最简单的解题方法。最后,要突破试卷本身,尽量扩大知识的外延。例如在讲解过程中可以与学生一起寻找其他的解题方法,可以将题目的条件适当改变形成一个新的问题,或者联系其他知识点,进行串联编题等。这样就可以将一张试卷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一、教育教学工作
三年的教育教学工作目的何在?方向何在?方法何在?经历了第一届新课程改革,我也有一点心得。
(一)改变思想观念
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最大挑战是教师要具有课程意识、学生意识、开放意识、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只有教师在观念层面真正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才能把认识转变为一种实施课程改革的自觉行为,在充分理解课改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结合教学实际,设计并实施符合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学方案,也才能真正收到课改的实效。再经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就会把课改变成自己教学的一种自觉行为,使高中语文教学更有活力地向前发展,使语文教学返璞归真。
(二)改变角色意识——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的教育应以培养有创造精神、有实践能力的人才为主要目标。它首先要求教师应对社会形势的发展变化做出相应的角色转换。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常常是以知识传授者的面目出现,以教学管理者的态度对待学生。这种角色意识的弊端是难以公正地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活动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由此,教师必须转变角色意识,把更多的教学活动让位于学生,设计丰富多彩的、有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的、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动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激情和科学精神的学生活动,真正活化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教学方式——追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语文教学方式的变革,核心问题是要积极倡导逐步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四)改变知识结构
新语文教材厚了许多,阅读量翻了几倍,60%以上的选文都是新的。语文课怎么上?这是语文教师遇到的一大困难。面对这些变化,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拓展自己的学科知识,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才能从容驾驭日益开放的课堂。
一位教育专家曾深刻指出,今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分工是科学化的产物,他们的任务是培养学科的专家;而未来教育将结束单科教师的历史使命,要求教师成为多面手,会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所任学科教学中的问题。在新课程中,语文教师首先要融入文化的变革之中,追求先进文化的先进思想,不是一般地拓展知识面,多读几本书,而是有思考地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知识更新。另外,语文学习强调积累、感悟、熏陶,鼓励学生主动感知阅读材料,与文学作品进行直接的交流,与作者产生心灵的共鸣。那么,教师的阅读就不应该是一般地吸收和扩充知识,更重要的是人生体验,是阅读过程中的感悟和生命的体验。
两年的课程教学,我们在一种全新的模式下探索反思;一年的备考,又让我们在新与旧的矛盾与变革中去发现曙光。
二、备考工作总结
如果说新课改意味着又一次教育教学重大变革的话,那么终极评价策略是否高考?所有的新理念在高考中又如何体现?相对课程教学,也许高三的备考更加艰难。抛开新课程标准,新的考试大纲不说,语文备考相对于其他学科本来就内容细碎、容量极大,学生付出多,收效还较慢,以致学生长久以来形成的语文学不学一个样的错误思想在这一阶段有加重之势,因此语文备考任务更为艰巨、过程更加艰难。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是强大的,在我们备课组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下,较为顺利地完成了新课改的高考备考工作,也形成了以下认识。
(一)制定合理细致的工作计划指导备考。
在暑假补课期间,我就仔细考虑备课组及年级组的复习计划安排自己的教学工作,并制定阶段性的工作计划。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以更有利于指导教学。从2009年9月底到2007年3月底完成一轮总复习;3月底到4月中旬完成二轮复习;4月中旬到5月底完成三轮及全面考练。
(二)认真研究考纲、考题,扎实推进一轮复习。
《考纲》规范了考试能力要求、内容、形式等,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是高三复习备考的依据。在今年新考纲尚未出台之际,我主要是依照09年《考试说明》以及*、宁夏卷三年命题方向及模式进行各考点的复习指导。同时,各课改区的高考试卷体现了高考命题改革的最新动向,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样卷。因此我认真研究5个新课改区(*、*、宁夏、*、*)的高考试卷,确保高三语文复习目标定位准确,复习工作扎实对路。
(三)摸清学生现状、学情,突破薄弱环节。
从多次考试情况来看,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得还不够扎实,失分较多;现代文阅读有一定基础,但仍有待提高;文言文阅读较薄弱,遇到难度稍深的文言材料便不易读懂;古诗鉴赏失分较大,学生面对一首古诗,往往不知道从哪里入手去鉴赏,鉴赏些什么内容,即使能大致读懂诗的意思,对诗后的题目常束手无策,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来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语用题往往不得要领,只是凭感觉,机械地模仿,这样很容易失分;作文语言功底还不甚理想,并且由于缺少系统的思维训练,往往很难找准切入点,只是泛泛而谈,中心不够突出。针对这些情况,我在每次考练之后,都要认真分析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差异,找出薄弱环节。针对学生的学情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复习思路、复习内容和复习方法,想方设法突破薄弱环节,力争把教学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实效。
课堂教学的水平与效益是语文复习备考的关键。因此,我一直重视抓好备课、上课、训练三个环节。以考点为专题组织教学内容,安排配套资料,教学过程设计突出解题思路和方法指导。根据复习课的不同课型(知识复习课、阅读鉴赏复习课、试卷评讲课、作文指导讲评课),特别设计不同的课堂教学结构,珍惜课堂复习的每一分钟,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备考过程中,紧跟备课组的阶段教学计划,并针对班级具体情况作适当调整。在备课、讲课、测试、批改讲评试卷、辅导等方面尽量做到内容全面、准确,态度认真负责有耐心,反馈及时有针对性并多方与学生沟通,从学生的需求方面科学地调整教学内容。同时重视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在他们心理压力大的情况下,通过帮他们客观分析情况,多方鼓励帮他们解决一些问题,使他们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五)重视集体备课,发挥团队协作意识。
在集体备课中,我们既分工又合作,商量制订复习进度,合作寻找复习材料,团结协作,资源共享。另外,加强了与兄弟学校等外界的联系,重视搜集和整合有价值的信息和最新模拟试卷,让有效信息为高三教学服务。
高三语文高考反思新理念新高考新对策
三、高考命题分析
今年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基本上稳定地延续了*宁夏高考题的模式和方向,难度应该说与去年持平,题目不乏灵活性、综合性。总的来说,更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亦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方向。与以前大纲卷相比,这套试卷有以下特点:
(一)试卷结构平稳过渡。
紧合复习计划,今年高考命题试卷结构与“*宁夏卷”一致,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适应课改,阅读题分为:甲必考题和乙选考题。尤其选考题,体现了选择性这一课改理念。必考题为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代诗歌阅读和名句默写。现代文为社科类文章,内容切近语文学科本身,诠释“书”的含义及演变;文言文为史传类文章,与大纲题型一致;古代诗歌阅读为《雨雪曲》(乐府诗),内容是写边塞的,有一定难度,这要求考生将教材里学的唐边塞诗和乐府诗的“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知识结合起来,适当的整合教材,形成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名句默写全为课内,严格执行考纲划定范围,三道小题,两道在初中,涉及《马说》、《游*村》,一道在高一,涉及《劝学》,跨度较大,这对考生的熟练背诵和准确默写要求更高,看来学生平时自觉反复诵读、认真准确默写就尤为重要了。
(二)考查内容及形式紧跟新课改
选考题为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选的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保护人》。作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作品短制精作,构思精巧,具有极高的肩上价值。实用类文本阅读,选的是中国当代人物传记(庄志霞《袁隆平传》),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大家应该不陌生,对于传主精神品质及时代精神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倡导的。考题的亮点有二,一是选择题(5分)为最佳多项选择,考生可以选两项,得分分别为5、4、3、2、1、0分,得分机会更多;二是最后一小题为探究题,考生要言之有据,有观点,更要用文中材料支撑,考查探究能力,这是新课标的要求。
表达题为语言文字运用和作文。语言文字运用部分既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考查思维能力,强调语文与生活、课内与课外活动的紧密结合,也体现了教育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如第15题关于玉树的介绍,切近现实生活。第16题关于感恩教育的一段文字,如果考生认识不深或学校感恩教育活动开展得不充分,或许不好完成。
作文命题相对稳定,基本还是沿袭了前几年的命题路子,做到了平稳过渡,让新课改与老教材之间有了衔接,首先学生从心理上易于接受,不会造成太大的压力。就题目设置而言,也还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突出“人的成长与成才”这一主题,强化人文性和时代性,灵活度和开放性较强。这也是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的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的一种表现。题目材料中罗列的三个事实,很明显试图分别从“成才需要自由空间”“成才需要好奇心和探索欲”“成才需要自信力”三个角度来解析成才之路。而材料的最后一句话“以上现象启发人们认识到人才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则是意在引导考生要通过所给的三件实事分别概括出个中所隐含的规律,有一定的思辨性。
四、高考备考反思
针对今年的高考命题,总结一年的备考情况,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
研究大纲、制定计划、分析近五年高考试题,使得复习方向正确、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节奏适度、备考全面是高三语文总复习的根本。
1、团队的协作精神是整体水平提高的有力保障。我们备课组在一年的备考工作中,团结协作、互通有无,在交流与沟通中、分工与合作中、理论与实践中积极进取,使得我们的班级复习节奏适度、年级整体步调一致、成绩稳定,没有掉队现象。
2、及时搜集高考信息,多方了解高考动向、精心选择与组编复习资料,使得我们的复习有了良好的依托,没有走入题海战术,更没有走入迷魂阵、死胡同。
3、一定要重视一轮的复习,力求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让学生全面、细致地掌握基础知识及做题技巧,给后面的系统巩固打下坚实的基础。
4、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端正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学习态度,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整,树立学生耐心、刻苦、肯钻研、肯付出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稳步前进、成绩不断替高的前提与保证。
5、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分析鉴赏能力、信息的整合能力,紧跟高考命题的节奏和步伐,使学生在灵活性与综合性较强的的试题面前能立于不败之地。
6、多与学生沟通交流,随时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及时科学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在一种民主集中的氛围中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合作,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当然,经验与教训并存,不足与失误也是存在的,总结下来有以下几点:
1、对于识记部分,尤其是字音、字形、名句默写、文学常识要在高一高二阶段就加强,高三只是一个巩固强化的的阶段。这样一则学生掌握更为牢靠,二则也有效缩减了这一部分的复习时间,为整个总复习提供了便利。
复习方式是:划分专题,采取“专题测验-模拟训练”并列的模式。二轮复习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从全面基础复习转入重点复习,对各重点、难点进行提炼和掌握;二是将第一轮复习过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战考题中去,将已经掌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解题能力;三是要把握高考各题型的特点和规律,掌握解题方法,初步形成应试技巧。
一、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1)“二轮看水平”(一轮看功夫,二轮看水平,三轮看士气)概括了第二轮复习的思路、目标和要求。具体地说,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认真分析高考命题方向,把握高考试题难度,确定好复习教学的重点难点,做到准确、科学、严密。明确“考什么”、“怎么考”;(2)看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性,做到减少重复,重点突出,让大部分学生学有新意,学有收获,学有发展;(3)看知识讲解、练习检测等内容的科学性、计划性是否强,使模糊的清晰起来,缺漏的弥补起来,杂乱的条理起来,孤立的联系起来,让学生形成系统化、条理化的知识框架;(4)看练习检测与高考是否对路,不拔高,不降低,重在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的熟练掌握。特别要解决好理综这一制约我校高考成绩突破问题的研究和措施的落实,做好适合我校实际的综合能力测试的复习工作。(5)采取得力措施,提高复习效率,下大力气解决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彻底减少无效劳动,做到事半功倍。一方面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上做好工作,包括题目的精选精编、训练作业的定时布置、及时批改与反馈、课堂教学过程的精、活和实用。另一方面落实“双边生”缺腿学科的查漏补缺措施,要发挥集体智慧和团结协作的力量,通过责任落实,提高上线率。同时对尖子生也要进行扬长补短、查漏补缺,弥补其不足,力争培养出全市理科状元、和重点学校录取的质的突破。(6)要关心学生的生活,保证学生身心健康。(7)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考试技术、方法和考试技巧的指导。(8)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规范做题,力争在卷面上少失分或不丢分。
二、二轮复习中需要处理好的五个问题一是课堂容量问题。提倡增大课堂复习容量,不是追求过多的讲,过多的练,面面俱到,而是重点问题舍得用时间,非重点问题敢于舍弃(80%的学生做对的不讲,80%的学生做不对的不讲)。集中精力解决学生困惑的问题,增大思维容量。二是讲练比例问题。第二轮复习容易形成“满堂灌”或“大撒手”,这样都不利于学生学懂会用。每堂课都要精讲精练,合理分配好讲练时间。三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问题。课堂中有的讲得多、讲得快,学生被动听、机械记,久而久之,学生思维僵化、应变能力差;有的对答案式的讲评多。这些其实是老师的惰。二轮复习应强化师生的双边活动,双边活动的真谛是让学生参与解题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启迪思维,点拨要害。四是讲评的方式方法问题。学情抓不住,讲评随意,对答案式的讲评是影响讲评课效益的大敌。我们要求教师做到评前认真阅卷,评中归类、纠错、变式、辩论等方式的结合,要抓错误点、失分点、模糊点,剖析根源,彻底纠正。也可采取“自教自”的办法,让学生讲好解法,讲错误处,展开争论。这种方式,由于是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极易让学生接受。五是信息反馈问题。提高课堂复习效益,加强信息反馈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反馈渠道主要是通过练习或检测收集信息。每堂课都穿插定时定量训练,内容以检测刚复习过的知识为重点,兼顾后继复习内容。
三、关于高三后期复习的打算
1.总的思路是复习时间:5月初到高考;复习原则:模拟[三次模拟,试题越来越易,学生的分数越来越高,已此用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强化、回扣、调节[学生的心理];复习方式:回扣基础与模拟训练穿行,调节心理与强化考技并举;目标要求:自我完善,综合梳理,适应训练,升华提高。从4月份实行“每周一考”。5月10日后举行三次模拟考试(1)认真组织学习研究教育部考试命题研究中心的新课标《2013年高考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抓实教学各环节的督查,密切关注高考信息。结合学情讨论制定三轮复习计划,列出详细的月计划、周主题和节内容进度安排表,确保三轮复习的科学合理。(2)加强集体备课,把好练习关。训练选择的题目要保证基础性、典型性、针对性,决不允许出现不加筛选地成套搬用现成资料的做法。各备课组必须对复习资料进行整合处理,以符合我校学生的实际。(3)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关注课堂复习效果。复习课要处理好“讲、练、评”的关系,做到精讲、精练、精评。“讲”要突出基础和重点;“练”要做到精要,避免题海战术,“评”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思路和方法。课堂上要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当堂消化和吸收。(4)发挥考试功能,以便及时反馈复习效果。重点是分析普通班双边生存在的问题和实验班尖子生、重点本科生存在的共性问题,要求每一位老师对目标生存在的问题要分析到人,准确把握每个目标生身上的不足,以便辅导时因材施教。(5)强化常规教学督查。重视对备、教、改、辅、考、评等几个环节的检查、督促、监控,认真实行过程管理。级部成员要积极地参与备课组的活动,深入课堂听课,检查学生的作业、练习,召开师生座谈会,及时了解复习工作的实际效果。对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要及时予以督促,促其做好工作。
2.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1)班级管理。普通班要努力减少低分学生的人数,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进入本科线;各学科教学要在提高学科双有效分上多做文章。班主任工作重点是搞好常规管理,把纪律、卫生、学习管理贯穿于工作的始终。要以学校出台的“让标准成为习惯”、“月计划,周主题”的教育系列活动、“六条高压线”为抓手,正面讲解纪律要求,做好学生的后期管理工作。以周考为抓手,班主任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督促学生认真复习,注意复习中的细节,纠正学习中的不良习惯,强化规范。
(2)关注学生情绪,积极予以疏导。所有老师都要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多一些问候,多一些赞扬,多一些帮助,多一些关心。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变化,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轻装前进。班主任到班要勤,让同学们感受到班主任与他们在共同努力。克服考试前的烦躁情绪,要引导学生“做好今天的事,别担心明天的事。”“做好手头的事,别想太多的事。”让每一天都充实地度过。
3.抓冲刺,调整备考策略,工作一丝不苟四月底二轮复习的结束,为准确把握三轮复习,我们对高考前一个月的教学工作做出详尽的安排,制定了教学工作菜单表,详细说明每天教师、学生应该做好哪些工作,有布置、有检查,落实到位,抓好高考百米冲刺,确保高考复习万无一失。
4.抓培训,提高应试技巧,向卷面要分数高考前夕,为了使学生在考场上少失分、多得分、把握住高考应试技巧,我们将搜集一些高考阅卷教师的亲身感悟,全面详细地向学生讲明了如何规范答卷、得分技巧和卷面要求及解题步骤、规范要求,为有效辅导学生提供有力支持。抓好对学生应试技巧的培训,向卷面要分数,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非智力方面的失分,对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考备考策略
新课改的实施和推进,使课改实施后的第一轮高考方案摇身变为现行的语数英加综合。本人经历了课改后的两次高考改革,深刻地体会到教师的教学必须与课改俱进,要及时调整教学新理念及备考策略。因为高考的改革必然会使日常的教学内容、方式等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但不管备考的方式如何变化,考纲依然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标,因此,在细读考纲后,把握考纲的内容,是我们在制定备考计划的过程中不可少的工作。因此,针对考纲的要求和本学科的特点,在新一轮的高考备考中本人觉得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研读考纲,把握教学难度
高考的备考工作最根本的依据就是考试大纲,所以教师一定要关注考纲,细读考纲的内容,本人认为考纲在整个备考工作中主要发挥以下作用
1. 导向性作用
把握教材中没有涉及的考点:如自然灾害的含义:自然灾害的发生主要原因及危害;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把握考点中没出现的教材内容:相互联系的水体(各种水体之间的补给);世界人口迁移的流向、特点和意义;城市形态等。
重基础知识和理论的第一轮复习依旧是高考备考的主旋律,知识点落实到章节,同时用时较长。但在本轮复习中容易走入复习课成为新授课的误区,新授课侧重指导学生认识掌握新知,而复习课侧重于巩固,消化旧知,所以一旦走入此误区,一轮的学习仅让学生做到回顾知识的作用,并没真正理解巩固知识,同时,新授课堂教学容量比复习课小,所以会导致第一轮用时过长,而影响后面的复习。因此,在复习过程中,重难点的把握依据就来自于考试大纲的说明,教师通过研读大纲确定复习的内容,及在每节课的授课过程种把握住授课的难于程度,可以避免因讲受过深可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避免教学上的蜻蜓点水,而让学生理解不透,记忆不牢。
2. 查漏补缺
由于在一轮的复习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面面俱到,不遗漏任何一知识点,因此由于网撒得过大,而重点不突出。因此应该根据考纲的要求,结合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突出抓好重点内容的复习,这样,学习上的难点就能够得到有效的突破,重点和主干知识能够得到巩固和夯实。因此在一轮复习备考结束后,我根据考纲整理了一份考点内容,让学生一一自检过关。
3.明确本学科考试能力要求
以考纲中规定的能力考核,作为复习中每节课的能力训练目标,贯穿复习的始终,并在后阶段可以针对各次的模拟考试中暴露出的缺陷来调整可制定下阶段的复习内容及计划。
二.明确各轮复习目标,把握教学内容及进度
1.第一轮的复习梳理考点知识,以夯实基础知识为目标
稳战稳打,到边到沿,不留死角;同时核理知识,建构和完善学科主干知识体系,以便学生轻易地掌握知识。随着知识的积极,容易混淆的概念原理会越积越来,这时候教师应该注意帮助学生,对已复习的知识做好整理和归类工作。例如,对高中地理重点和主干知识进行归类,可得出几种类型:(1)规律类:如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气候分布规律等(2)成因类:如:气候成因、地貌的形成、等。(3)影响因素类:如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气候的影响因素、洋流的影响因素、水温和盐度的影响因素等;(3)区位类。如工农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线路、站点等)建设的区位因素等。(4)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类。如各类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工程建设、资源调配等。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以章为单位建构知识体系,也可以以模块为单位建立知识体系。知识的整理和归类这一环节往往不被重视,其实知识的整理和归类,是提高复习成效的有利武器,这一过程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己梳理完成,既可增强学生的记忆量,又能从中提炼出知识的规律性、思维的方法性。
2.第二轮专题整合考点,构建网络,以能力提升为目标,
经过一轮的复习,学生的知识点像天上的星星一上繁星点点,同时也像星星与星星的距离一样的遥远,这样容量造成知识的缺漏,可记忆不牢,也违背的高考大纲中能力的考核目标,因为教师应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在备考过程中,本人通过以下两种子方式,把看似零碎的知识整和为一体:第一种:寻找主线,贯穿各知识点。如: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可以气候地形为主线,分析水文特征、水系特征,又如气候知识,可根据气候分布规律、气候特点、气候成因,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判断、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对工农业的影响、气候资源的利用与评价等这一思路进行知识联系。第二种:以区域为载体,把相关知识点落实。如,构建心理地图(区域地图)――(覆盖)地形、气候、资源、河流――(定位)提取准确的自然要素――(推论)植被、土壤、水文、水系(推论)城市、人口、交通、工农业等
三.发挥各模拟考试的诊断,不断调整备考策略
通过试题的分析,明确高考的能力要求,对于我们选择、设计、编制学案、学习材料及习题等会有很在的裨益。同时还可依考评的反馈,针对学生的弱势确定复习内容,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备考的有效性。如在广州市的两次模拟考试中,题目材料大多以图文的形式呈现,而在学生答题的过程中暴露出了审题不清,区域特征不熟悉,无法运用所学知识,无法正确使用专业的地理术语等问题。因此在复习中本人针对模拟考试中所暴露出的问题及围绕着四大能力要求重点关注了以下内容:
1.提高地图技能,提升答题的准确率――获取地理信息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分析近几年广东高考题型,最大的特点是图幅较多,这样,考生读图的能力直接影响到答题的准确率,所以不管一轮的基础复习还是二轮的专题提升,读图技能的训练都应关注。本人在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上注重以下几方面:
细读:在考试的过程中,由于时限及学生心理的压力,容易导致学生因漏读图中及题目的信息点,而导致失分,如二模试卷中40题,本题以西亚的迪拜为背景来考察位置、气候等自然要素以及人口、工业等人文要素,其中第一小题迪拜的地理位置为什么被誉为中东的新加坡,由于较多学生忽略了图例中的信息点――国际航空枢纽,而造成了答案上的不完整,以致得分不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一定要注重读图、读题的方法和次序。
提取:广东高考卷的特色图文等材料比较多,而在现行的高考方案中,三科综合作答,思维转换能力要求高,答题时间紧凑,所以在读图和做题时,删减无关的图文材料内容,对材料化繁为简,可以节省阅读时间,及降低试题的难度。因此在解题的过程中,可根据哪份材料作答的提问方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提示作用。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加强学生对信息的加工提取能力,降低题目的难度,提高得分率。
联系:注重图中信息间的联系,信息与题干的关系、题干与课本知识的关系等。
分析:即获取图中显形信息,挖掘图中隐性信息,分析与试题考查内容有用的地理信息。并调动与此有关的地理知识和原理加以整合,形成正确答案.
迁移:适应新的情境设置,获得临场探讨问题的应变能力,即结合地理图表,培养学生地图迁移应用的能力,主要的是要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技能,使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注重专业语言的运用――对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阐释能力
地理学科在答题的过程中有较强的答题规律及用语,如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河流流向、山脉走向等文字的描述,同时还需要对各种图表进行形象的表达,因此近几年的高考中,重点考查学生专业述语文字表达,图像表达双重语言。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训练的同时要善于归纳,特点是同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及答题规范的归纳。
3.强化思维训练,重视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地理问题的论证和探讨的能力
此方面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答案中,由答案中可以看出学生是否有严谨的地理答题思维及清晰的层次,能否把握答题的方向及答题的程度,在分析论证的过程能否运用归纳、比较、概括等分析方法。
五.反思与建议
1.读课本,看图册
在以往的备考中,往往在阶段才强调回归课本,但本人认为,回归课本在整个复习阶段都应注重,因为教材多,在后阶段时间紧迫,学生应考科目多,所以在复习的时程中应提示学生回归课本。同时,在考试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较多的就是不会应用地理术语作答,其实课本就是地理术语集。同时,文综地理试题虽然以能力立意,但所有的能力都是建立在知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学生要通过读课本、地图来加以巩固。
2.敢放弃,重成效
在后阶段时间有限的复习下,练习贵精不贵多,若已尽力都无法取得成效的知识,就不必再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了,如变式光照图的判读、难度较大的时区计算等。而应该找到能尽快能取得成效的知识模块。例如区域地理这部分内容,往往是作为解题的背景,但此内容以又直接影响到解题的准确度的,应争取在短时间内能够取得较大的复习成效。同时,通过阅读错题集总结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答题格式等,可以增强答题的灵活性和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这种有针对性、重方法的复习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复习的效果。
3.练审题,提速度。
审题速度慢、审错题误是在学生考试中非常普遍的存在现象。新一轮的高考要求学生在五十分钟内完成地理学科的答题,由于地理学科在试卷中排序最后,因此,学生往往由于前面学科答题的影响,到了本学科,往往答题的时间不充裕,因此,在紧迫的时间下,学生必加快阅读材料及审题的速度,同时还必须提高审题的准确率。但学生因粗心看错题目或是概念不清,题意不理解而审错题的同学比比皆是。面对第一种情况则需要在平时的备考中反复叮嘱,并加强学生的心里素质。而第二种则需要学生掌有效的审题方法。因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首先要找出题目的关键词;其次是把握题干中限制性的字词,如说明、分析、评价等词的答题方向及程度要求;最后才下笔作答。
4. 析学情,重个体
要及时的检查学生的笔记,从笔记中可以发现学生对教师课堂讲授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要及时批阅学生的错题本,找出学生理解偏差最大的知识点,及进行原因分析,并及时对该知识点进行补缺;课外多与学生交谈,指引学生制订有效的复习计划,并及时纠正学法上的错误。
5.编学案,重有效
高考备考资料繁多,在众多资料中找寻符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指导书是非常困难的,所以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编写学案。学案编写的内容应包括考纲要求及解读、知识梳理、重难点知识解析、知识拓展、习题部份;习题部份可以两种形式,一种是近年高考真题再现、基础过关,专题训练及能力提升等,另一种方式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层次选定习题,如必做题及选做题,选做题主要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