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

第1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基层就业;意义;问题;对策

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双转”时期,大学生就业是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紧要问题,但现实情况却是高校毕业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而广大基层特别是艰苦行业和西部边远地区人才却严重匮乏,需要优秀毕业生到这些基层行业和地方实现去工作和建设。因此,我们应努力引导大学生走上基层就业岗位。

一、大学生基层就业的意义

(一)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利于农村及偏远地区发展

大学生知识面广、信息丰富、渠道多样,可以更加与时俱进地对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作用。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实现高校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农村先进的生产力、促进我国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基层群众转变固有观念和致富理念,加速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二)大学生到基层就业, 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建设

大学生进基层可以改变农村原有的管理人才体系, 促进农村干部队伍优化, 推动人才资源向农村的流动和倾斜,改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结构,提升基层干部整体知识水平。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带来新的工作思路和想法, 有助于提升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 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三)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有利于缓解目前的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就业平衡

学生到农村基层就业, 是解决大学生毕业就业难的现实选择。我国劳动力总量长期存在供大于求的状况。目前,受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用人单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期望之间的偏差以及高校教育中存在的课程设置与社会发展、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矛盾等因素,使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困难。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是缓冲大学生就业压力、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基层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就业过于追求大城市、好地方

大学生毕业后总是带着高期望值走向社会,对于就业起点要求高。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对201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7月底,即大学生刚毕业离校时期,大学毕业生工作的初始签约率为49.5%,这一数据基本与麦可思对2010届、2009届毕业生的同期抽样调查的就业率数据基本一致。不难看出,除去部分继续深造的学生,仍然有大量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许多毕业生宁愿在大城市从事相对没有社会保障的工作,也不愿到基层单位或偏远地区从事受国家支持和富有挑战性的基层工作。这就造成了目前大学生宁可在家待业也不选择到农村基层工作,而农村基层的建设和发展却急需大量优秀大学毕业生这样极为尴尬的局面。正确引导和解决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必将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这样一个目前我们面对的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

大学生拥有高学历,可基层在世人眼中属于低职位。学历高与职位低之间的矛盾成为制约大学生基层就业的一个重要瓶颈。许多大学生片面认为在大城市、大单位工作体面、待遇好、有利于个人发展,去基层农村工作只能吃苦受累,难以实现个人发展目标。这些错误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念造成了大学生毕业生就业选择时,不选择到农村基层锻炼自我的结果。从而造成了我国整体人才资源的配置不合理, 分布不均衡,层次差别大。基层岗位和艰苦地区、艰苦行业人才严重匮乏,急缺大量人才,但却难以吸引大学生前来工作,这就形成了“人才匮乏—— 经济上不去—— 对人才没有吸引力——人才更加匮乏——经济更加落后”的恶性循环。

从现实来看,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大都处于比较低的层次起点,需要长时间的磨练,跨越很多级别,才能达到自己理想的职务职位,这对渴望在较高发展平台上起步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阻碍。此外,基层对人力资本的培训不能足够重视。许多基层单位由于资金和观念的制约,为到基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提供的教育、培训等机会极其有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工作。

(三)理论知识与基层实践的矛盾

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已经双向选择市场化, 但人才培养单位的教育体制和课程设置改革仍相对滞后, 无法跟上我国目前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步伐。部分高校仍然未能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人才需求情况对本校的学科设置进行科学定位,专业设置与基层需求联系不够紧密, 完全了脱离市场需要。基层一线工作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缺乏, 无法满足基层人才需要,毕业生专业结构与市场供求出现了错位。

此外,大学生在学校学习的大多是理论专业知识,而基层工作的性质决定很多学生在面临此类工作时的不顺心、不如意、不适应。同时,由于社会、家长等多方面的价值导向,部分学生在高考专业报考时已经表现出很强的留在城市工作的特点,导致大学毕业生形成了专业技能适合城市工作,无法适应农村基层工作。

三、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对策

(一)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大学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很大程度上受“重城轻村”的就业观影响。目前,大多大学生在就业价值观上,表现出对物质回报的高期望,如追求高福利待遇,高社会地位、高社会认同等。这些要求是个人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是无可非议的,但现阶段,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就业理想与就业现实存在的较大差距使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遭遇挫折和压力。我们应采取更加多样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就业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他们抵御挫折的能力,转变他们的错误观念,使大学生对自己进行合理定位,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成才观,将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社会需求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走向基层既有挑战又有机遇,不仅可以大有作为,而且可以大有收获。国家应引导大学生明白,农村基层单位比生活压力和成活成本小,且没有非基层单位那么激烈的职业竞争,虽然成长阶梯较长,但横向发展空间大,职业上升前景更为广阔。由于大学生在基层单位的比较优势明显,再加上现有国家、地方及企业倾斜性支持政策,许多大学毕业生一到基层就被予以重用,易获得职业培训和晋升的机会,并快速进入到高层岗位。

(二)国家应适时调整教育和政策方向

大学毕业生也应尽快实现从“高级专门人才”向普通的务实的具有专业知识的劳动者的转变,对自我的精英意识、特殊身份意识应即时消除。国家也应尽快完成现行教育体制的改革,改变城乡教育资源和水平差距大的局面,尽可能以人为本的设定新型教育政策,尊重人类趋利避害的人性本能,从个人现实需求角度出发,以实际利益吸引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目前,国家对到基层就业的大学生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进行帮助和扶持,极大的提升了基层岗位对毕业生的吸引力。各高等院校应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深化课程改革、完善就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积极为大学生赴基层就业提供更加完善的条件。学校关于基层就业的指导必须找准定位, 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基层就业意识、工作能力和职业品德,寻求个人与社会、国家需要的结合点, 达到职业的要求与自身和谐发展的目的。它的起点是大学生的和谐发展, 它的落脚点, 就是发展一种和谐的职业, 力求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培养出更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此外,高校应多渠道地为学生提供到基层学习、实践、锻炼的机会。通过开展与基层党支部的交流和共建活动,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到基层实习的机会,让大学生在毕业前就能够真正体验和感受基层工作的实际状况, 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了解我国新农村现阶段真实情况,加深其对基层和农村的了解,增强投身基层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大力改善基层工作条件

根据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诺(A.Maslou)发表的《人的动机论》一文对人性本能的探讨,人的需求可分为五类,即:1、生理需求;2、安全需求;3、社交需求;4、尊重需求;5、自我实现的需求,或者说自我发展的需求。马斯诺这个理论主要包含两个方面,即“生存需求”和“发展需求”。人这种自我生存和自我发展的需求本质上具有利己主义和“趋利避害”的特点。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该充分了解和理解人的自利性特征,借鉴马斯诺有关人类“五种层次需求”的哲学理论,充分考虑人类“趋利避害”的生存本能,适时地调整和完善就业指导方针,吸引城市中过剩的知识人才流向农村基层单位工作,有利于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但农村人才资源匮乏的尴尬难题。

近年来,中央为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做出了一系列政策性努力。特别是2009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在《关于公布第一批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目录的通知(人社部函[2009]135号)》中指出,为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从事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对毕业后从事基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 基层农业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基层文化科技服务, 基层法律服务, 基层民政、托老托幼助残服务, 基层市政管理, 基层公共环境与设施管理维护和其他类等基层岗位工作的大学毕业生,人力社保部门将给予一定的补贴。但近两年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年上涨,先前的福利待遇已经难以满足部分基层工作大学生的物质生活需求。地方政府部门可依据自身客观情况和发展需要安排专门经费,用于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就业,只有不断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大学生才愿意走进基层,走上基层岗位。

(四)积极引导大学生进行基层自主创业。

创造、创新、创业是国家崛起、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动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希望,其智慧的头脑和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创业必备的雄厚条件。农村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应探索适合农村基层开展创业的途径,引导大学生毕业后前往基层创业,在解决就业问题和人才需求的同时创造获取新财富的机会,为大学毕业生接受社会挑战和实现人生价值的提供了更为有效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激情是人类创意的源泉,大学生到基层创业首先要充满激情,才能提升和凝聚人气,才能坚定开展创业。其次,大学生到基层创业还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有助于合理有效地进行创业工作。同时,还要认识到创业是一项过程艰苦复杂、时刻充满挑战的工作,要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持之以恒地开展和实现创业目标。

在创业教育中,高校和人力部门应强化创业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把握住实际、实效、实用的原则,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将支持转化为商品。为创业学生在不同的创业阶段提供不同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学校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方式导入学习创业的教育模式,让大学生通过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掌握创业的本领,培养创业精神。

四、结语

大学生应该树立走向基层,建功立业的志向和抱负,这是我国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目前,党和国家的各项优惠政策向基层倾斜,为大学生到基层工作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当代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敢于、勇于、愿意到基层去,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柴剑.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机制探索[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25.

[2] 曾霞.确立以马斯诺理论为哲学基础的教育体制——论如何把城市知识人才引流到中国农村基层教育单位[J].河南社会科学,2011(4).

第2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失业结构性失业大学生结构性失业就业力

结构性失业

关于结构性失业问题,马克思研究了结构性失业的特征和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社会存在职位空缺,却又存在大量的“畸形人”,即只能胜任原来工作的人,他们一旦失业之后,就加入了大量低技能失业人员的行列,这就表现为存在大量的失业人员。由于劳动力“局部职能过剩”,即劳动力的能力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分工、新的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而就出现“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失业。

对结构性失业研究较多的是西方经济学家,他们对结构性失业的研究已形成了理论流派,并形成了一些共识:结构性失业是指由于经济结构(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区域结构、产品结构)的变动要求劳动力的流动能迅速适应这些变动,但由于劳动力有其一时难以改变的观念结构、知识结构、技术结构、地区结构,很难适应经济结构的这种变动,从而产生的失业就是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表现为“失业与空位”并存的状况。

根据结构性失业理论,笔者认为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主要属于结构性失业。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需要大量各级各类的大学毕业生,甚至达到了求贤若渴的程度;另外,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刚一毕业就失业了,他们就是目前热议的“啃老一族”的一部分。这就是“失业与职位”并存的典型的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主要表现及成因

(一)思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

由于思想观念的落后不能适应经济形势发展的需要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目前,我国大学生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就业观念的落后。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从自己的主观愿望出发,而不是从客观现实的需要来选择职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从择业单位来看,大学生大多数都选择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大公司等单位,但这些单位需要的人才有限,相反一些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却需求大量人才,大学生却不愿去选择这些单位就业;从择业地区来看,大学生大多愿意去东南沿海地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不愿去西部地区,更不用说去农村地区就业了;从期望薪酬来看,大学生多数期望有高工资回报,却不考虑自己的贡献有多大。

(二)知识技能型结构性失业

由于知识技能的缺乏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在历史上,我国大学生就业工作实行统分统配制度,上了大学就不存在找不到工作的现象。这或多或少地影响着现在的大学生,不学无术现象在大学校园不是个例。从现实看,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助长了大学生的这种行为。大学生经过小学、中学阶段的刻苦学习,来到大学,突然“自由”了。在我国大学的“难进易出”的体制下,一些大学生只追求“60分万岁”,即使不及格,也可以补考。因此,大学生基本上不存在毕不了业的压力。再加上大学生主观上放松的生活常态,一些大学生的知识技能的储备状况确实难以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一些大学生知识技能的缺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从而导致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三)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区区域差别大,资源禀赋不相同,经济发展不平衡。总体而言,东部地区最发达,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落后。在这些区域结构中存在着明显的城乡二元结构即城市发达,农村落后。正是由于我国的区域差别巨大,大学生在择业时普遍期望在大城市、东部地区就业,而不愿意到中西部以及农村地区就业。这样,在大城市、东部地区人才济济,一些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处于失业状态;在中西部以及广阔的农村地区亟需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却不愿问津,这就形成了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

(四)体制制度型结构性失业

我国教育体制还存在着计划经济时期的重要影响,表现在:第一,我国高校招生人数、招生专业等都要按照计划指标来进行。一些专业已经很陈旧,仍然按计划招生,而市场急需的一些专门人才却缺少相关的专业设置。第二,我国高校的治理,仍然以校长治校为主,教授参与高校治理不足,以致出现教授在教学研究过程中发现一些专业设置已过时,要求取消该专业,同时设置一些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新专业时,却困难重重,最终错过了最佳时机。这样,一些大学生一进校门就开始学习一个市场并不需要的专业,到毕业时失业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第三,我国大多数高校招生实行“志愿定专业”制度,这种制度使不少大学生用宝贵的大学时间学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而后果往往是很难学好,以后面临着再次改变专业的问题,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另外,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因此,这些体制制度的障碍导致了大学生结构性失业。

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治理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必要条件。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获得,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其他任课教师和教辅机构人员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同时也需要大学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取得进步。其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新课改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更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现实,能够充分反映现实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要求。这些有针对性的教育能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做到与时俱进,形成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就业观念,从而减少大学生思想观念型结构性失业的发生几率。

(二)深化教育体制制度改革

首先,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教授在参与高校治理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市场为导向确定旧专业的存废和新专业的开设。其次,改革高考招生制度中以“志愿定专业”的做法,允许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根据我国的国情,适当借鉴西方国家的做法,笔者认为我国大学教育可以进行这样的改革:大学生在大一、大二期间,不分专业,学习相同的内容,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在大三、大四阶段根据大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以及有关大学生专业选择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来确定大学生的专业,进行相关领域的专业学习。再次,实行严格的奖惩制度。高校可实行“末位淘汰制”等方法,以确保培养出真才实学的大学生。

(三)统筹城乡发展以缩小区域差别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别巨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影响到了大学生对就业地区的选择。因此,要大力发展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解决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我国已充分重视区域协调发展问题。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部崛起的部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充分体现了这一点。然而,西部大开发等重大战略举措的进一步落实,还存在许多问题,要不断落实相应的方针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区域协调,从而解决大学生区域差别型结构性失业。

(四)落实就业指导工作

笔者认为要落实就业指导工作就应该做好以下工作:在大一期间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科学的测评,让大学生明确自己适合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在大二期间进行有关职业的详细介绍,让大学生了解各种职业之间的差别及其要求。在大三时根据前两个阶段的引导以及在大学生自己搜集信息并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上,大学生确立职业方向,这就进一步要求大学生仔细了解这个具体职业需要哪些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并依此深入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掌握相关的技能,从而打下胜任工作的良好基础。在大四时,学校在搞好实习工作的同时,要千方百计搜集各种就业信息并及时进行公布,让大学生在最快的时间内了解职位需求状况;同时利用各种资源,举办有针对性地招聘会,这就能够给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第3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一、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表现及危害

1、简历造假

简历是用人单位了解应聘人员情况的重要途径,是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也是获得笔试、面试机会,进入下一轮竞争的门槛。由于在简历的投递与筛选过程中,用人单位很难对简历中的信息进行核对,其真实程度往往取决于大学生本身的诚信水平。不少大学生会不同程度的在简历、自荐信中“添加水分”以求获得用人单位的青睐和关注。有些学校也因为就业率的压力参与学生信息造假,使得用人单位在获取信息上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就直接导致了用人单位对于简历中社会实践经历、工作经历、所获荣誉等方面信息的不信任。

2、笔试、面试造假

如果说简历是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那么笔试、面试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是否能取得这份工作。这个阶段的诚信问题主要体现为在面试时夸大个人的知识和能力,隐瞒真实想法,在笔试时舞弊,找人代考等行为。由于招聘成本有限,在招聘过程中用人单位很难再去花精力分辨真伪,加上缺乏惩处警告的手段,使得招聘质量难以保证。这就导致了很多企业一方面不得不简化招聘流程,加大招聘成本,采取多种手段防范舞弊,保证招聘质量;另一方面,采取延长实习期、签订短期合同等手段,弥补招聘过程中的缺漏。

3、签订就业协议后随意违约

由于社会上用人单位的招聘时间跨度较大,一般从毕业前一年的9月到来年的7月,加上用人单位的种类较多,有些优秀的人才可以有多个单位的工作,也有不少学生出于“保底”心理,出现了“骑驴找马”的情况,这样的违约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招聘计划的实施。针对这种现象用人单位往往也采取多录用几个人,随后再解约,亦或是提高违约金等行为来规避风险。

4、毕业生就业后频繁跳槽,不敬岗爱业

学校与社会的差异导致不少毕业生难以适应,而大量与所学专业无关的基础性工作也让不少大学生产生了心理落差,加上对于自身定位的不明确,不少毕业生在就业后频繁跳槽,给用人单位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由于心理落差,许多大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岗位,很快就丧失了工作的激情,无法做到敬业爱岗,难以胜任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诚信问题的成因

1、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脱轨

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应该肩负起提升整体公民素质的任务。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滞后性使得很多毕业生在面对市场上大量基础性工作岗位时无所适从,出现了专业不对口、技术不达标、心理落差大等状况,导致毕业生频繁跳槽。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大多为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眼高手低,怕吃苦,缺乏决心、毅力等弊病,加上大学的精英式教育使得大学毕业生难以适应社会、得到社会的认可,再由于缺乏科学的自身定位,在就业时局限于心目中的大城市、好岗位,又缺乏相应的道德法律意识,从而引发恶性竞争,出现舞弊、造假等应聘虚假行为。

2、缺乏制度约束,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来,受到就业率压力的影响,不少学校放任毕业生信息作假行为,这就潜移默化地纵容了学生的不诚信行为。另外,部分高校虽然制定了诚信档案,但是实际操作难度较大,多流于形式。或是学校监管不严,有的为了学生的“前途”着想或是出于人情,对不良行为记录也是轻描淡写。使得诚信监督体制无法有效、公平公正的实施下去。有的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对于《就业协议书》的管理也相对较松,学生手上有多份《就业协议书》,导致与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

3、缺乏相关就业指导,毕业实习效果不明显

据调查显示,不少学校的就业指导中心还仅仅停留在办理就业手续、就业信息这一层面。对于改善大学生就业观念,帮助大学生找准自身定位,提升大学生工作技能方面还鲜有涉及。这就使得不少大学生在选择岗位的时候把目光局限于专业所学,盲目追求大城市、好工作,或是对于工作岗位并不了解的情况下就签下协议。毕业实习也往往流于形式,实习岗位与就业方向严重脱节。这些因素也使得本来就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更加难以适应工作。

4、用人单位方面的原因

目前一些用人单位参加招聘会只是做做宣传,或者碍于主办方的面子去凑数,本身就缺乏诚信,加上用人单位提高招聘门槛,毕业生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得不使出种种手段,以争取就业机会。有些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对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作夸大的宣传,许诺一些不可能兑现的待遇,在这种情况下毕业生会因为待遇问题而选择违约。此外,一些用人单位在招人时强调要硕士、博士、MBA,原本用人要求比较低的企业也往往紧随其后,本来专科生可以胜任的岗位却提出要本科生,本科生能胜任的工作却要求招硕士。这种缺乏针对性的盲目用人标准,导致毕业生难尽其才,造成了人才的浪费和专科生人才资源的相对过剩,加剧了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和人才市场的恶性竞争,这将直接导致人力资本投资的失效,并加重“脑体倒挂”现象。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对策

1、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

(1)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意识。高校对诚信教育承担着重要的责任,通过诚信观念的教育,使广大学生树立诚信意识,从而产生自觉的诚信行为。同时学校要把诚信行为作为基本准则,各部门要按章办事,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以身作则,给学生以榜样。这样通过良好的诚信教育和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促使大学生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围内通过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实学去追求利益。特别要让大学生认识到就业过程中能力和信誉才是真正的竞争力,就业过程中出现的不诚信行为不仅有损于学校的信誉和形象,更有损于大学生自身的形象。

(2)加强大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完善诚信监督机制。目前,在毕业生求职过程中,学生最易于在简历上弄虚作假,高校可将学生的奖惩、各科成绩、社会活动情况、政治面貌及各类证书,及时录入计算机管理系统,建立大学生的个人信息档案,并尽可能在网上公布。在进行双向选择的时候,学校可以设立“诚信窗口”,专门向用人单位提供查询、验证相关信息。这样,既可取信于用人单位,又可约束学生,规范其求职行为。同时建立学生的签约管理系统,对大学毕业生的签约、毁约次数进行纪录,并教育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充分发挥自的同时,一定要在综合分析、考虑之后再决定是否签约,克服签约的盲目性。

(3)加强就业指导,严格签约、解约流程。学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将就业指导课纳入学校统一的教学计划,课程开设贯穿学生在学校的全过程,就业指导课要针对性地加强毕业生诚信教育,增加个性化指导,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心理辅导,结合毕业生思想和生活实际,使学生增强就业信心,转变就业观念,积极引导、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去工作。在为毕业生提供好服务的同时,学校也要严把就业推荐表与就业协议书的管理工作,防止一人多签、随意毁约、“骑驴找马”等现象的发生。

2、社会各界解决大学生就业中诚信问题的有效途径

(1)政府部门要为毕业生消除政策性壁垒,为毕业生拓展就业渠道。政策性壁垒存在的根源在于地方保护主义和制度体系的不健全,如户籍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对于大学生就业的阻碍。政府要进一步推进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各项举措,从根本上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诚信问题。

(2)劳动力市场需要进一步加强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消除毕业生信息不对等状况。建立就业信息平台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地减少大学生的就业成本,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等的情况;另一方面可以保证毕业生信息的真实可信,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帮助大学毕业生合理就业,帮助企业择优录取。

(3)家庭、社会也需要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公正、诚信的社会环境。处于学校和社会交接点的毕业生极易受到不良风气的侵害,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家庭在毕业生就业的时候进行正确的引导,帮助毕业生建立、健全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3、对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诚信问题的防范和疏通

(1)防范措施。一是加强与学校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信息的核对工作。大学生毕业过程中的种种不诚信问题源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通过积极的沟通,企业一方面可以从学校了解到毕业生的真实信息,便于企业择优录取;另一方面可以将企业的需求反馈给学校,使学校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提高输送人才的质量。

二是增加考核手段,通过考核来认定大学毕业生的能力及毕业信息的真伪。学校之间教学质量与输送人才素质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企业需要对毕业生的信息和基本素质进行再次考核来保证招聘的质量。

三是严肃考核纪律,对毕业生信息造假的情况进行严肃处理,起到警示作用。大学生就业虚假行为屡禁不止,一方面由于用人单位没有良好惩罚措施和手段,对于欺骗行为无可奈何;另一方面学校对于毕业生舞弊、信息造假等欺骗行为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缺乏诚信的物质保障。针对这种情况,企业可以通过与学校的交流,要求学校采取惩罚措施,也可与毕业生签订诚信协议,加强诚信就业的物质保障。

四是完善毕业生就业协议管理,一方面谨慎签约,在签约之前向学校确认学生的就业状态,签约之后也要及时告诉学校,避免毕业生同时签订多份协议;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增加毕业生毁约成本,避免大学生随意签约、毁约。

五是加强毕业生实习期的考核工作,严格执行毕业生的进出管理制度,将淘汰机制列入毕业生的考核过程之中。同时企业还需要完善人才危机意识,建立健全人才储备机制,保障人才安全,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2)疏通措施。一是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用人观念。要从实际工作岗位需求出发,避免人才的高消费行为,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同时应完善企业的班组建设、团队建设,培养员工的职业意识,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使命感。

二是在招聘过程中做好企业的宣传及政策解释工作,要让企业、毕业生相互了解,形成知己知彼的双向选择,只有在诚信基础上的自由选择才能保证人才的稳定性和高质量。

第4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1.1就业地区选择大多数同学在毕业时都会把就业范围限制在离家近的区域,有部分毕业生苦于就业竞争力过于激烈而放弃在大都市择业,他们表示大都市择业机会多与挑战大并存,而且物价水平高,房价高。而愿意到基层就业的学生大多数是贫困山区的孩子。总之,毕业生择业的地区意向具有明显的城市化趋势。通过调查发现,体育学院中极少数大学生选择了西部或基层,也有部分毕业生因为寄希望于“西部计划”政策方针的出台,而将赴西部支教支农支医作为自我发展的平台,和他们交谈中得知只有参加西部计划才能享受鼓励政策,例如:考公务员鼓励政策和享受助学贷款减免政策等,正是因为这些政策对其将来的就业有促进作用,他们才愿意支援西部。由此可见,绝大部分体育学院毕业生求职的地区多集中在城市。

1.2择业岗位定位有相当一部分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在薪酬问题上过于理想化,这与他们的择业指导理念和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他们不能正确面对社会需求的现实,由于对薪酬期望值过高,一些毕业生错过了难得的就业机会,最终面临就业形势“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体育院校应加强大学生择业理念学习,指导他们做科学合理地自我评价,并给出科学合理的定位。

1.3就业行业选择近年来由于国家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合资企业等非国有企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其就业机会多、人才需求量大、待遇优厚等众多优越条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毕业生,经调查,选择传统稳定职业的理念逐渐被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淘汰。他们就业更加灵活,职业的传统和稳定性不再是他们的首选条件,经济和城市因素仍在其择业与就业过程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些都反映出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越来越物质化和功利化。笔者认为体育院校和相关就业部门应注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的学习,加强其就业指导力度,从而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

1.4职业选择因素体育院校大多数毕业生择业时在理想与现实面前功利性地选择了后者,他们片面追求工资福利待遇而忽视了自身的长远发展,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择业价值取向观。这些歪曲的价值观导致了“拉关系、走后门”等不健康就业观念和不正之风的形成,这不仅扰乱了就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也对体育院校大学生自身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网络的普及与开放,体育院校的大学生受到了多元价值和多元文化环境的熏陶和感染,他们更加关注具体性和实用性,择业及就业日趋物质化和功利化的表现就不难理解。因此,如何引导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找准社会需求与自身发展密切结合的切入点仍旧是体育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该探讨的问题。

2结论及建议

通过对体育院校大学生就业及择业价值取向的调研与研究可以看出,体育院校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在集体和个人层面重体,轻集体;在物质与精神层面重物质,轻精神;在理想与现实之间重现实,轻视理想;在传统与时尚层面更看重时尚。但同时大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仍然体现在就业与择业上面,这主要表现出体育院校大学毕业生既注重个人自身的发展,又不失兼顾国家和社会的需要;既偏重个人兴趣爱好,又追求理想化的薪酬待遇;既能正确面对就业压力,又存在消极心理;既看重经济因素,又存在急功近利心态;就业意向城市化趋向上升,社会奉献意识淡漠。

2.1国家和社会层面:转变观念,优化就业体系,完善就业保障面对体育专业对口岗位相对匮乏和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国家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就业价值观取向的引导,尤其要转变体育院校大学生的择业观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例如:通过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完善与优化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体系,制定出引导毕业生自主创业和踊跃就业于基层的鼓励政策。只有这样,体育院校毕业生才能学以致用,在工作岗位上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从而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

2.2学校方面:拓宽就业信息渠道,改革课程结构,规范课程设置,完善师资力量增加职业规范和就业指导等课程安排是体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与培养传授大学生面试技巧和理论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亦是体育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体育院校应当为毕业生拓宽就业信息渠道,建立公开性的网络化就业信息库,并且各个体育院校应将其资源共享为广大毕业生提供充分的、及时的和有效的就业信息。另外,可将心理学融入就业指导课的范畴,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大学生进行就业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测量,指导毕业生辩证看待自身优点和缺点,帮助其更客观、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加强大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针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可以开展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和咨询,调整心理至最佳状态,从而为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第5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物流行业;成功就业;问题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8)45-0154-02

随着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全国各个大学也在近几年开始开设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以及与物流相关的专业。就湖南省来说,共计68所高职高专院校,就有59所开设了物流管理或物流工程专业,大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的问题就开始凸显出来。

1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1.1大学毕业生众多,就业难,毕业去向趋于物流行业

仅2008年湖南省物流管理及物流相关专业高职毕业生就有近9800人,加上其他专业毕业生,共计近8万就业需求。由于技术密集型企业需要的人才基本上都是三高人才(高学历、高职称、高资历),高职学生基本上向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流动。工业劳动密集型如生产制造业以及传统的服务密集型的企业,如酒店、物业等由于发展空间限制,大部分毕业生都不愿意沉下心来做,因此,物流服务行业就成了大学生毕业就业的最大包容者。除了物流管理及相关专业有近90%的学生在物流行业就业以外,电子商务专业就有25%的学生进入了物流行业工作,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等专业也有部分学生进入了物流行业,甚至连国际金融、会计、计算机软件等专业性很强的毕业生也融入了物流这个大家庭。

1.2物流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给刚毕业大学生工作带来压力

物流企业从业人员大多分为以下几种:一是大型运输类的企业转型过来的物流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货车驾驶员为主;二是城市边缘地带的村民,利用自己的土地优势,建立起了一个一个的仓库,或自营仓库出租,或整体转让给他人经营,从业人员以村民为主;三是政府为了规范市场,在城市某地段建设一个物流市场,被征收土地的当地村民就近在市场上买了门面,开始经营自己的物流公司。从上面几种从业人员分析,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给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工作的各个方面如沟通、管理理念等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无形中给大学生工作带来了压力。

1.3物流行业普遍待遇偏低,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物流行业由于技术应用程度低,又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也难以在规模效益上有所突破。所以,企业利润率普遍偏低,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也普遍偏低。这与大学生对白领生涯期望存在一定的差距。

1.4大学毕业生年轻、易冲动,缺乏良好的心态

对现阶段来说,由于物流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刚毕业的大学生年轻、易冲动,缺乏良好的心态,对社会认识又存在一定的差距,对于一些合情不合理的做法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或心理偏见,久而久之,一旦这种暂时的容忍不能克制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这样给合作伙伴或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伤害,从而自己受到环境的排挤而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给自己在该行业的资源积累和积极向上带来了一些阻碍。

2成功就业的对策

2.1高等院校加强毕业生就业定位、心态的引导与培养

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原则,不过先就业不等于盲目就业,也不能为了就业饥不择食慌不择路,对所要从事的行业职位甚至公司完全不了解。因此,高等院校可以引导学生在就业以前,利用实习的机会,不仅充分了解自己将来从事的行业的前景,更要充分了解该行业存在的问题或发展瓶颈,这样,当学生在从业过程中就会大大降低行业期望值,保持相对平稳的工作心态。

2.2依据物流岗位群、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依据。界定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审视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和应具备的各种知识与技能。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根据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职业层次、高职物流专业人才的就业岗位群、高职物流专业人才职业岗位的专业化教育三个方面来确定,以保证其更具专业针对性和应用的广泛性。

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第一是中职层次,节点性、操作性初级管理人才;第二是高职层次,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第三是本科层次,学科性、物流策划、管理人才;第四是研究生层次,研究人才、学术性高级管理人才。对高职物流教育而言,应该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综合性操作管理人才。

2.3不断加强职业资格认证的管理和培训工作

第6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工作搜寻理论;大学生就业;薪酬待遇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现状

2003年的夏季是我国实施高校扩招政策以来的第一批本科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的时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到212.2万人,比2002年增加了60多万人,一年的供给增幅高达46.2%,供需矛盾产生了。2004年以后至今的数年间,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仍然保持大幅度增长。根据我国教育部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毕业生人数有413万人,2007年毕业生达495万人,比上年增长19.9%。2010年我国有630万大学生毕业。预计2011年7月,将有毕业生671万大学生毕业,毕业人数将创历史新高。具体毕业生人数从2002年到2010年分别为:145、212、280、338、413、495、559、611、630万人(数据来源:2011中国教育年鉴)。

二、工作搜寻基本理论和假设

乔治・斯蒂格勒(George J.Stigler)是第一位提出“搜寻”的概念的人,他的关于搜寻理论的论文现在已经成为信息经济学的代表作。工作搜寻理论是在搜寻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针对市场信息不完全的情况,在一定的行为假定条件之下,描述个人如何采用一套理性的决策法则。工作搜寻理论有四个假设:(1)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是完全的;(2)搜寻时间与高薪成正比;(3)失业是一种投资;(4)失业是有成本的。

三大学生工作搜寻模型的建构

(1)大学生在劳动力市场所获得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根据简单的劳动力市场的模型,劳动力供给方与需求方之间的相互搜寻所获得的以及交易是瞬间完成的,不需要花费太长的时间和金钱,只要双方在工作环境与薪酬待遇以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谈妥,则交易在瞬间就完成。(2)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与进行工作搜寻的时间成正相关。大学生用于工作搜寻的时间越长,越有可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因此,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与找工作的时间成正相关的关系,但是,未来工作工资水平的提高幅度递减,就是说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递减。(3)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需要成本。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大学生为获取就业信息,参与就业招聘等等活动是需要花费成本的,这些成本包括现实成本和隐形成本、现实成本包括通讯费用、材料打印费用、交通费用以及用于应聘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隐形成本属于机会成本的范畴,所以这一成本比较难于统计。(4)大学生拥有自己的“保留工资”。大学生在进行工作搜寻之前,已经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获得了相应的收入水平信息,因此,他们对某一行业的收入水平有一个清楚的心理价位,这就是“保留工资”。

根据以上假设,可以为大学生就业行为构建如下的数学模型:大学生的预期工资水平函数为:W(t),它是进行工作搜寻时间t的增函数,也就是W(t)对时间t求导数大于0,但是因为工作搜寻时间t的边际收益递减,因此,其二阶导数小于0;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的成本花费为:C(t),它也是进行工作搜寻时间t的增函数,C(t)对时间t求导也大于0,但是因为工作搜寻时间t的边际成本递增,因此,其二阶导数大于0。根据以上分析,大学生进行工作搜寻的工资水平和成本花费与搜寻时间t构成的函数关系便能在二维空间表现出来(图1)。

图1工作搜寻收益曲线W与成本曲线C

从图1,我们可看出工资水平W和成本花费C都是时间t的增函数,W(t)是凹函数,而C(t)是凸函数,两者随时间t的改变,而相应的调整上升幅度,W(t)的上升幅度越来越小,而C(t)上升幅度越来越大。同时,在某一个时间点,两条曲线的斜率分别在A点和B点时相等,这一时刻,工作搜寻时间的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等,根据经济学上的效用最大化原则可知,这个时候大学生会选择工作,从而停止工作搜寻,在这一时间点之前,大学生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大学生会继续进行工作搜寻,而在这一时间点之后,大学生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如果这个时候大学生仍然进行工作搜寻,那么得到的将是负收益,因此,大学生会停止找工作。

四工作搜寻模型对大学生就业的启示

(1)大学生毕业后的失业现象是一种正常现象。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只要大学生用于工作搜寻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时,大学生就会继续的进行工作搜寻,在这期间并不是说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只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这也是在大学生所获得信息的不完全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一种战略选择,有些大学生不愿接受不满意的工作而宁愿选择待业或者失业,是因为他们想获得更高层次的待遇和收入水平,想在未来的工作当中获得更高报酬,而并不着眼于眼前的短期收入。这是因为,他们接受不满意的工作会获得降低的工资,而一旦找到满意的工作,相应的工资也会很好,更重要的是能够获得满意的发展前景,因而终生待遇水平会比较高。所以,为了找到满意的工作,他们宁愿选择一定时期的失业,并承担这一失业成本(这一成本相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人来说比较低),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暂时性的自愿失业其实是一种投资行为。(2)大学生的“保留工资”较高,导致就业难。从模型中可以看出,大学生的“保留工资”决定着W(t)的走向,因此,如果大学生的“保留工资”相对比较高的话,大学生找到自己所中意的工作的时间就会延长,从而导致大学生失业期延长,而出现就业难现象。根据思研究院(MyCOS Institute)独家撰写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09年全国本科主要专业大类毕业生的月薪期待的底线是2073元,其中工学毕业生期待月薪为2162元,理学为2080元,历史学为2054元,经济学2050元,法学为2045元,医学为2027元,文学为2023元,教育学为2008元,管理学为1982元,农学为1927元。哲学大类因样本不足,没有包括在内。而根据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2009年的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8198元,平均一个月为1500多元,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自己的“保留工资”设定的过高,对自己的工作薪酬期望过于理想化,这也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五、结论和建议

通过以上进行的模型分析,我们得知有一部分大学生出现就业难问题,只是正常失业的一种显性表现。要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三方面着手:第一,大学生应降低自己的“保留工资”水平,使自己的预期薪酬符合时代的步伐,不能定的太高,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以及就业地的工资水平来设定合理的“保留工资”;第二,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多做一些具体的工作,比如引进人才招聘会到校园,以及帮助大学生进行网络招聘等等节省大学生资金与时间的活动;第三,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增大处罚力度,规范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禁止用人单位在的招聘信息中出现的一些模糊性语言以及不确定性的信息等。

参考文献

[1]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2]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第7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合理情绪疗法

 

一、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原理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认知因素在情绪产生中起关键作用,情绪是环境刺激、生理激活和认知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中,认识是决定情绪性质的关键性因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刺激环境并不是直接决定情绪的性质,而必须通过认知认定才能引发一定情绪。情绪产生的基本过程是:刺激环境-评估-情绪,也就是说,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的认知评定是产生情绪的关键。免费论文参考网。

理性情绪治疗(rational-emotivepsychotherapy) 是一种以认知重建为核心内容的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认知行为治疗是基于这样的一种原理:认知,也即我们的思想和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的情感。很多痛苦的情绪(愤像怒、焦虑、抑郁、自责和自卑等)都是由于自我挫败、不切实际的认知造成的。艾利斯提出的著名的产生心理障碍的“ABC”理论 可用于解释这一心理现象,他用“A” 代表“前因”,指是引绪情感有关的激发事件,,“B”代表观念, 指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观点,“C”代表结果指对激发事件的反应结果,即情绪和行为 。艾利斯用“非理性观念”来形容那些造成情绪不安的认知活动,艾利斯认为,来自外界的刺激事件,是否会引起情绪后果? 引起什么样的情绪后果?在这里, 起决定作用的是认识与信念系统是否符合现实与理性 。对于情绪障碍的发生来说 ,起决定作用的是非理性非现实的认识系统。非理性信念可能是“妄下结论” 和 “个人引申 ”在没有事实根据的情况下武断的下结论;另一方面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把外界事物联系到自己身上。心理治疗的要义就在于抓住认识与信念这个关键有的放矢进行说服教育,变非理性信念为理性信念艾里斯进一步提出所有的心理问题是由“ 非理性 ”想法引起的。解决心理问题便需要改变思想 由 “非理性” 转为 “理性”。

二、大学生就业的主要的情绪问题

心理专家认为,大学生择业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心理心理变化过程,体现在认知心理、情绪心理和社会心理等不同的维度。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众多的竞争对手,需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才能以最好的竞技状态,才能取得择业的成功,进行职业生涯的开始。从情绪的维度看,普遍体现为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焦虑情绪心理等。这些负面的情绪如果得不到理性的控制,就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损害人的认知功能,使得无法正确的评价和反应周遭的环境或者事件,甚至有可能引发身体、心理疾病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干预的自杀等危机事件的出现。

基于情绪感染理论,处在社会互动中的人与人,尤其是近距离接触中的人与人,会相互模仿的彼此的情绪和行为,是一个双向的过程。而且模仿不是情绪感染的重点,而且会使得被感染者产生相应的情绪。情绪感染不仅包括正向的过程,即正面情绪对对方的感染;相比而言,负向感染即负向情绪对近距离接触的互动双方的情绪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大学毕业生是一个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往往以宿舍、班级等组织形式相互影响,在毕业生中存在的悲观情绪心理、不满情绪心理和焦虑情绪心理等负面情绪,如果没有妥当的管理,在群体中肆意蔓延,也将极大的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健康成长。

三、合理情绪疗法在大学生就业情绪调适中的实施步骤

合理情绪疗法的所关注的焦点是形成实事求是的认识,从而尽量减少我们的不安情绪。质疑那些是大学生在就业中感到难受的想法和观念是直接的途径;也可以通过改变某些影响和强化消极认知的行为的作为间接途径。合理情绪疗法的目标,不是消除所有的痛苦情绪,而是帮助我们对可能引起的痛苦的情绪做出适当的反应。

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尔说过:“人类最奇妙的特质之一就是,能把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我们的某种缺陷往往也可以变成我们的优势。

(一)引导个体矫正自我的认知偏差

情绪性质主要取决于个体的认知,认知不同,即使情境刺激相同,情绪也不同。这就启示我们,情绪问题或者认知障碍可能是由个体的认知错误造成的。治疗情绪问题的关键是改变个体的认知错误,而要改变认知错误,主要是依赖于个体自己。

埃利斯在“ABC”理论中引入“D”,“D”代表辩驳,埃利斯用“辩驳”一词描述我们自己质疑自己思维方式的过程。一旦弄清了使得自己难过的想法和观念,下一步就是辩驳它们。例如为了辩驳我们“我应该有一份好工作”的期望和“在就业面试中屡战屡败”的现实的重大落差使得自己觉得焦虑时,我们可以告诉自己:“过去的经验告诉我,虽然好像都是失败,但是大部分就业的人都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如果在失败中能发现自我的不足,并且不断积累经验,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虽然面试都失败,但是没有必要弄的像世界末日一般。”

用这种方式来辩驳我们的观念,有助于体验到更恰当的情绪:放松,而非高度的焦虑。这种辩驳还会使得我们行为得当,比如在这个避免面试焦虑的例子中,可以避免消极不作为。对于无益的想法和观念进行辩驳,是合理情绪疗法中最重要的方面。学会辩驳,从而最终改变使得我们感到难受的认知,是避免和释放很多不安情绪关键。然而,这样做之前,我们的需要识别那些在我们的大学生的就业过程中制造不安情绪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埃利斯观察到,人们天生就倾向于用不合理的、挫败自我的方式来思考。如果我们的思考违背了我们追求生存和幸福的内在欲求,它就是不合理的。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常见的不合理信念如下:“世界应该提供我需要的东西。生活过的舒舒服服。我不应该遭罪,不应该遇到麻烦”、“事情如果没有按照我喜欢的方式发展,就太糟糕”、“面对问题、处理问题,还不如逃避问题那么容易。”、“心情是由生活境遇决定的;当事情进展的不顺利,我就不可能开心。”

不合理信念,它们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是专制的,是绝对的。认为事情“应该这样”或者“必须那样”,而不仅仅希望或者是倾向于事情怎么样。“我的生活应该无忧无虑。”、“我是受到的待遇应该是公平的。”、“我应该有一份好工作”等绝对化的要求、僵硬化的程度都是一些导致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情糟糕的观念。把事情的某个方面绝对化,以致产生心理或行为问题。

(二)恰当的进行归因和认知训练

斯多斯和尼斯柏特曾用患失眠症的病人作了这样一个实验说明了可利用归因来治疗某些心理和行为问题,典型的就是适应性情绪问题。正如上述实验所说明的,我们可以恰当利用个体的归因或重新归因作为一种心理治疗措施或手段,如在治疗自卑问题时,可以引导个体把成功归因于能力等内因,而把失败和挫折归因于运气不佳、条件恶劣等外因,以增强其信心。

蒙田说:“我们的生活就像是世界的协奏曲,由不同的音调组成,夹杂着不和谐音。这些音调既有甜美的,也有刺耳的;既有尖刻的,也有舒缓的;既有轻柔的,也有舒缓的。如果音乐家只喜欢其中的一部分,他如何谱写出最好的乐曲?”事物和事情都有两面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塞翁失马”作为中国很著名的一则寓言故事,语出《淮南子·人间训》。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它是为阐述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祸福倚伏观服务的。东汉班固的《通幽赋》,有一句“北叟颇知其倚伏”的话,也提示了它的寓意。免费论文参考网。因此,遇到任何事情时,既要看到其消极的方面,更要看到其积极的方面,这样便可保持良好的心态,遇到失败与挫折时不气馁不懊悔,获得成功时不沾沾自喜、骄傲自满。因此预防心理与行为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进行积极归因,必要时不免用一些调节,即找一些合理的理由来自我安慰。

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要用冷静和坦然的态度对待之,客观的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行正确的归因。首先,在市场经济背景的就业市场化、金融危机形势下的需求形势不佳,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高学历毕业生比例剧增的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出现求职的失败是难免的,不能期望自己每次求职都是成功的。求职失败能力不行不是唯一的绝对的原因,还有选择的求职意向不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与自我的价值观等偶然等因素。要正确分析自己的额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策略。

著名的心理学家安德尔说过:“人类最奇妙的特质之一就是,能把负面的东西变成正面。免费论文参考网。”我们的某种缺陷往往也可以变成我们的优势。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积极的自我肯定和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的支持等都是进行就业心理调适的良好方法。以自我肯定为例:用肯定的陈述来帮助自己巩固可信的信念。假如面试一份工作,可惜没有发挥好,感到心情抑郁。其实可以这样自我安慰自己:“这算不上一场灾难”,“每一次的经历都是一次都是学习的经历”,“罗马不是一天完工的”。类似的自我肯定的成熟会对自我的良好情绪的持续有极大的助益。

参考文献:

(1)(澳)埃德尔曼著;黄志强,殷明译.思维改变生活[M].上海:华东大学出版社,2007:14.

(2)李成才,谭群英.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学报,2007,24(1) :14.

第8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金融风暴,大学生就业,困境,出路

近几年来,中央各部委纷纷出台各种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各省也将大学生就业问题放在工作的首位,相应出台各类符合省情要求行之有效的措施。贵州省地处西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财力有限,因此贵州省大学生就业问题显得尤其突出,严重影响了贵州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前,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席卷下,各地经济受到重创,大量失业人员涌入市场,随着就业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严峻。2009年贵州省共有普通高校毕业生68961人,其中本科31407人,高职高专34813人,毕业研究生2741人。因此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一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

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率看,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状况随着毕业生人数的激增,使得贵州省大学生就业率出现波动震荡,见表1:

表1:2005-2008年全国及贵州省大学生毕业人数、就业率统计表单位:万人、%

全国毕业生数

贵州省毕业生数

占比例

全国就业率

贵州省就业率

2005

338

3.93

1.16

72.6

85.28

2006

413

5.32

1.29

72

80.94

2007

495

6.59

1.33

71

88.15

2008

559

6.91

1.24

第9篇:大学生就业问题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伴随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等教育扩张而出现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探讨或研究纷至沓来。 

 

一、劳动力市场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赖德胜应用劳动力市场理论,从城乡两个劳动力市场的研究出发,分析了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难题在于城乡劳动力的转换成本、解聘成本和户口成本等,其中,“在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性使得城乡之间的工作转换成本很高,这其中工作接受成本与工作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相对的,具有转型性和结构性,在某些城镇地区特别是高校比较集中的大中城市,他们有相对过剩的迹象,但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他们则是绝对不足。”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李琪应用供求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信息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及政治经济学中的资本有机构成理论来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她指出,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大学毕业生一般会选择进入劳动力供给持续增加的主要劳动力市场而使他们的就业竞争变的激烈,降低就业率;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市场失灵理论)指出,大学生对企业信息的不完全获得使得50%大学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利用资本有机理论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信息社会的到来,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逐步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型,其结果是,化工、建材、医药、电子信息等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对来说就业机会增加,纺织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等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则显的就业困难了。 

刘洪银依据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所做的大学生就业调查,通过实证分析法得出结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产生既源于就业的有效需求不足,也源于供给方面的就业意愿与就业能力不足,还源于市场的运行效率低下。其理论分析也依据人力资源开发、市场供求和市场失灵的不完全信息展开。 

三、其他理论与大学生就业 

徐州工程学院院长沈超从总量失衡和结构失衡的角度分别对就业进行了理论分析。在做总量失衡分析时,他首先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分析就业,其过程和李琪所做的分析研究是一致的;沈超利用费尔浦斯等经济学家提出的职业搜寻理论把大学生失业归咎于大学生的预期保留工资偏高于实际的市场平均工资,偏高的保留工资会使大学毕业生拒绝诸多的工作机会,增加寻找工作的时间,导致当年就业率降低;依据筛选理论指出,毕业生提供的信号可分为强信号与弱信号。一般而言,学历、专业、学校品牌、性别、是否党员、获奖情况以及体态相貌等都属于强信号;而工作能力、性格特征、人际交往、思想品质等属于弱信号。这便导致对弱信号有更高要求的雇主寻找合适人选的时间增加,也使大学生就业的过程增加,在短期内表现为大学毕业后不能尽快就业。在做结构失衡研究时,作者也是通过劳动力市场分割和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的解释,其中,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与李琪所研究仍然一致;其对人力开发理论的应用是,大学生现在为了避免将来转行所导致的专用人力资本的损失,在初次就业时往往对专业性太强的行业选择的比较慎重,使得大学生在这些行业中的就业呈现出供给不足的现象。 

四、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其他研究 

国内关于本命题的相关研究还有:孙宏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文中从两类劳动力市场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特征出发,指出大学生偏爱主流劳动力市场却不得不涌向次要劳动力市场的事实,运用劳动力市场的划分模式,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市场及其复杂性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研究,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提出了就业对策。李永东、张婷婷的《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教育经济学分析》指出我国劳动力市场现实的二元划分以及高等教育的供需矛盾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马金艳、李娟的《浅谈大学生就业市场中的供求问题》从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入手,分析了这两个因素是如何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周世学、陈士俊和邓蓓共同撰写的《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分析》,文中从经济学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出发,通过劳动力市场分析指出,大学生不是过剩而是过少,就业难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就业结构变化而产生的客观现象。王厚义、黎金凤的《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需求规律和供求规律的角度解释了高校扩招以来就业问题渐渐进入困境的原因。郝剑琴、王文奎的《强化人力资源社会配置缓解就业难结构性矛盾》选取了西安市2007年第一季度人才招聘会为基本样本,结合多方面进一步调查访问,通过对大学生人力资源市场配置存在的问题及其启示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出只有在相应的政策引导下和相关的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增进招聘单位和求职者之间的认识与沟通,协助招聘单位完善人力资源政策,帮助求职者调整择业方向,才能真正推动大学生人力资源朝向合理的社会化配置方向迈进。吴宏伟、张国栋的《人职匹配理论在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应用》将个体独特的人格特征和能力特点与社会某种职业相关联,以求达到人与职业之间的合理匹配。另外值的一提的是,罗育超在他的《基于管理学归因理论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一文中,巧妙的应用管理学的归因理论,也对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关大学生就业的研究还有很多,不再罗列。 

五、综述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就业一般是以文献研究法和理论研究法为主,使读者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有了以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所使用的理论进行了必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再提出对策或是政策建议。从总体上看,随着近些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逐渐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问题,关于大学生就业的理论研究文献更是相继出现,论文和专著都呈现发展的势头,研究也开始更深入,更细致,更向实用性发展。从研究方法上看,一般采用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法,这是必不可少也是最常见的,另外,问卷法和个案研究法也较多的被采用以获取一些一手的数字信息。从内容上来看,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性的成因,尽管许多文章一致性的提出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或是结构失衡,可是现存的研究却鲜有直接从大学生专业对比的角度来分析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鲜有去细细的分析各个专业的大学生就业现象,因为有一个显而易见的事情是,并不是所有专业的大学生都存在就业难的问题,就业难是一个局部问题,只不过这个局部的“面积”大了一点。 

 

参考文献 

[1]李琪.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05). 

[2]刘洪银.大学生就业的人力资源市场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7(06). 

[3]沈超,宋言东.我国大学生就业失衡现象的经济学解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7(11). 

[4]潘士元,林毅夫.中国的就业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学家,2006(1). 

[5]厉以宁.我国中长期就业理论与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19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