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跳槽求职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导语:工作经验或工作经历是个人简历的重中之重,是企业招聘负责人最重视的简历内容,你的简历经过邮件标题、求职信、自我介绍、教育背景的层层筛选,最后能够落入招聘负责人的视线,工作经验是简历中被最仔细阅读的部分。
一、工作年限工作年限一定要写,这是企业判定一个应聘者是否具备岗位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如果是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也可以写上与应聘岗位相关的实习经验,这也说明求职者的态度。
二、工作时间段工作时间段,即在一家公司工作的开始与结束时间,企业一般对频繁跳槽的求职者不太认可,因此,工作时间段如果在2年以上,会受到重视,3-5年是在一家企业的最佳工作时间。在一家企业连续工作超过5年,跳槽后,适应新公司会产生一定的困难。
如果在两次工作期间有空档期,最好不要体现在简历上,大部分的人力资源对空档期有一种奇怪的拒绝态度。
三、工作单位一定要写全称,无论你所在的企业多么知名,写全称也是必要的,如果可以要附上企业的简单介绍,企业最好能在网上查到,这样会增加简历的可信度。
四、担任职务在企业担任的职务可写最后的一个职务,也可分别填写担任的不同职务,以便企业了解你的职业发展轨迹,这通常有利于企业对你的认识与了解。
由于各个企业对同一职务的要求不同,要详细罗列在该职务下,你所做的工作及项目。项目经验可专门详细介绍。如果担任的职务与应聘岗位不匹配,可尽量使工作细节向应聘岗位靠拢。
五、主要业绩这是大部分求职者忽略的一个部分,其实这部分是非常重要的,说明自己业绩的时候,最好给出具体的数字和得到的奖励。
三大纪律
1 .跳槽应该以职业目标为中心,为职 业目标服务。对于职场人士来说,发展空间 的大小与整个职业生涯息息相关,发展空间 包括升职、加薪、创业、成就感几方面。在 选择企业时,应从企业发展和个人发展的态 势来看,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能将你引进稳 健、快速的发展道路,而没有发展空间的工 作却只会将人送进职业死胡同,让人浪费时 间,浪费生命。具备这些发展空间除个人主 观因素――核心竞争力积累等,所在公司的 客观因素――能否提升你的职业含金量,也 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在判断是否接受一份新 工作时,有以下几种比较典型的观点:一种 观点认为,选工作主要是选一个适合自己的 环境,这种环境包括单位的好坏、行业的冷 热等;第二种观点认为,找工作就是找一个 发挥自己的机会,这类人一般并不看中眼下 的收入多少,而是更注重长远的发展;第三 种观点很务实,认为选工作就是选一种赚钱 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出发,似乎工作本身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否在一定时间内充分 地体现其经济效益。
2.确定目标公司,了解其所在的行业、 企业的基本状况,对企业经营状况、企业 文化有所感知。择业的重心应依企业规模 而异:大型企业选文化,中型企业选行业, 小型企业选老板。在择业的过程中要注意考 虑公司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发 展的指路灯,它预示了企业及个人的发展方 向,也体现了管理者的领导思路。如果你个 人的观点与企业相吻合,那么你可以在此找 到合适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反之则会受到阻 碍。行业与企业的生存空间有很大关系,对 那些不大不小的企业来讲,行业特征可能决 定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从成长性的角度 看,选对了行业,个人在择业方面也就成功 了一半。在小型企业中,老板是不折不扣的 “灵魂人物”,有着绝对的权威,所以老板 的眼光、能力和管理方法对企业未来的发展 起着决定作用。因此在选小公司时,老板的 风格和为人便成了不可少的判断依据。明确 了解目标职位,加深对工作内容与任职要求 的理解,分析自己的优劣势和对这个职位的 胜任力。这是任何人得到发展的基本招法。 常理上说,只有能力超过所在岗位要求的人 才可能被提升到更高要求的岗位上,胜任就 是能游刃有余并恰如其分地发挥个人的才 能。
3 .不要辞职找工作,要骑着瘦驴找大 马。据统计,目前国内平均的待业期高达 半年之久,失业率更是节节高升、屡创新 高。面对这样的惨况,你在递出辞呈之前必 须好好地三思才能后行,转职前的准备工作 一定要做好。不能什么都没准备好,抬腿就 走人,导致跳槽的高成本,这是不理智的选 择。就业形势严峻,找工作中的很多因素都 不是自己能控制的,没有人可以确保自己一 定能在某个期限内找到合适的工作。特别是 想转换到不同领域、不同职务的人千万不能 凭外在的表面印象就冲动地转行。辞职后长 时间找不到工作,会影响心情,打击自信, 走投无路时就随便接受一个还不如原来的工 作。在你决定转职之后,必定会对未来所期 待,幻想着通过跳槽达到一个灿烂光明的美 好前景。但现实是非常残酷的,新老板、新 工作、新环境、新同事,都会让你感到理想 与现实差距很大。
八项注意
1 .为了顺利地跳槽到目标公司,咨询 后、规划好再起跳,否则就会屡跳屡败。你 要提前进行如下的精心准备:收集相关的资 料、向相关领域中的从业者咨询,了解这些 能否提高个人的职业含金量,是跳槽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工作实际的工作性质以及所需个人特质和专业 技能等,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准备功课。最 后,由收集来的资料和面试的过程中,了解这 家公司的风气、发展的前景、个人的发展空 间。如果的确比现在的公司好,再跳也不迟。 2.跳槽是一件内心盘算的事情,不要让 现任工作的公司知道你想跳槽,否则,对你会 有所提防,一般不会再委以重任,晋升加薪。 站好最后一班岗,把最后的工作尽职尽责地完 成,这是职业操守的游戏规则。不声不响、踏 踏实实做好当前的工作,为未来得到发展打下 坚实的基础,在工作中积累职业含金量。
3.在没有拿到新单位书面的录用通知之 前,不要辞职:世事难料,口头的承诺不保 险,白纸黑字的东西比较可靠。
4.你最喜欢的技能是否能在这里充分发 挥?公司是否能为你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个平 台;你的部门会有什么样的同事,待人是热情 友好还是冷漠无情,谁都不愿意到一个充满了 办公室斗争的环境中去浪费时间。这些都是你 进入一个新地方工作之前应该了解的内容。也 许你在外部还不能了解那么多,那在你的应聘 面试过程中,这些问题就是你着重应该关心并 努力挖掘的。
5.根据职位与公司的要求,制作有针对 性的个性求职信与简历。多种渠道争取面试机 会提高,并做好面试前的全方位准备。
6.一定要通过电子邮件或寄挂号信的方 式递交书面辞职信:万一离职发生纠纷,有据 可查。在递交辞职信之前处理好所有的物品、 文件与信件:有些公司,你交了辞职信后,就 会禁止你再使用公司的电脑和文件。
7.商谈离职日期、赔款等问题时,要学 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一般情况下, 只要提前30天递交书面辞职报告,无论公司同 意与否,你都可以离职;现在很多公司与员工 签署了行业禁止协议,实际上这个合同要生 效,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必须支付给你巨 额费用。换句话说,如果公司不付给你“损失 费”,他们就肯定没有权利禁止你去同行业的 公司。
8.递交辞职信后,做好并顺利交接现有 的工作:这是任何一个职场人士基本的职业道 德。
2007年冒出一本热销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到现在续集都写到第三部了,还改编成电影和电视,统统大卖。“HR(human resource的缩写,指人力资源管理)”职场经理人的名头和本事,如今无人不知。
昨天,由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举办的“十佳HR经理人”评选落幕。
《杜拉拉升职记》曾被白领们追捧为职场“红宝书”。从递简历、面试到升职、加薪、进而自己带领团队……职场新人如何一路打怪通关,华丽转身为职场达人?
我们梳理了一些热点问题,请几位“十佳HR经理人”回答,教你找份好工作、快速炼成职场“白骨精”。
应届生的简历
可以把最近一次考试所有科目成绩罗列出来
问:一份什么样的简历能引起HR的兴趣?
缪郡(杭州摩托罗拉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经理):我喜欢看的是这样的简历——简短、有条理,一到两页纸就够了。结构要“模块化”,尽量简单明了,一般不需要文采。写上个人基本资料,再加上各个阶段的工作,管理多少人,向谁汇报等情况。成绩和关键性事件可以罗列一下,但不需要太详细。
最好是你就给我一页资料,特别长的简历我真的是吃不消去看。
有个建议,你要在简历里写几个关键词。
比如应聘研发岗位,要把你所擅长的“软件开发”或“手机开发”等关键词写上去。
这样的简历在面试时,可能会让HR往这方面问——这叫“行为式面试”,你希望回答的问题被问了!
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能罗列的东西不多,我们外企会关注一下他的成绩。不介意的话,他可以把最近一次考试所有科目的成绩罗列出来,附在简历后面;我们可能会根据岗位情况,去看他某几门功课的分数,或者朝某些方面定向培养他。
应届生应聘外企,要注意中英文简历都要投,而且,英文可别太烂哦!
求职邮件的标题
最好把求职要点列出来
问:网络求职时代,写求职邮件要注意哪些细节问题?
张劲松(杭州方圆塑料机械有限公司人事行政中心总监):我收到很多求职信,标题就只有“求职信”三个字。最起码应该写上“求职信——求职某某岗位”,最好在标题上就把求职要点列出来。
“希望企业给我一个机会”之类的废话,都不要写,理想和抱负也不需要讲得太多。
我觉得求职信只要体现出你的思路清晰,简单说明个人优势和经验就可以了。
缪郡:我们做一次招聘,打开邮箱可以看到几千封邮件。肯定要先做一个分类,有时候难免会误删一些指向性不明确的信件。
求职邮件还是以简历为主,或者你为自己写一个两三百字的综述,足够了。
不要一个劲说我会做什么
要懂得揣测这个岗位需要什么人才
问:面试有什么技巧?是不是很忌讳提薪资要求?
文燕(虹软(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兼运营总监):穿着干净整洁是基本的要求,个性一点倒没有关系。
提薪资要求也没有关系,但是要讲究方法,不要说“必须”、“一定”,而要说“期望”、“预想”之类的词。
面试前,一定要去关注你应聘企业的特点,你应聘岗位的特点。不要一个劲说我会做什么,要懂得揣测这个岗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现在的大学生非常懂得简历怎么写,但别忘了要经得起面试的询问。如果有些内容纯粹是吹嘘的,几个问题问下来你就完了。
可以适度展现自己的特长,比如诚恳、学习能力、公益心、亲和力。这些都能为你加分。
直接找老板申请升职、加薪
很可能“不成功便成仁”
问:怎么向老板申请升职、加薪?
陈丽(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记住一点,不要直接找老板,否则很可能“不成功便成仁”。
我更建议他们主动去申请更重要的任务,先做出一点成绩。
然后,要找对沟通的人,找到顺畅的沟通渠道,可以找你的顶头上司,也可以找HR。
多谈你的变化、进步、成功,顺便委婉地暗示升职、加薪。
除非你强大到让老板离不开你,不然千万不要说“我买不起房子,每个月给我加三千块钱。”“我到这个阶段就是要带团队,你不给我机会我就走。”之类的话。
用跳槽威胁老板,就算让你“得逞”了,也会埋下职场的“炸弹”。
越级汇报是很不理性的 得罪了你的上级
问:如果在单位里受到上级的不公平对待,应该怎么办?
周蔚(浙江印象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首先不能和上级直接发生冲突,不要越级汇报。
在中国的企业,等级制度还是很讲究的,在不了解上级为什么这么做的情况下,越级汇报是很不理性的——得罪了你的上级。
巧妙的解决方式很重要。
你要耐心倾听和观察,不要表态,要冷静分析上级为什么对你不公平,动机是什么?
可以用非正式的方式跟HR部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通过其他的同事来缓和与上级的关系。
每个上级的工作职责和承担的压力,是下级所不能了解的,有时候上级会故意给你“不公平”。我们管这个叫制造“逆境伤”。
我就曾经刻意创造过一些不公平——
有位著名的运动教练曾经这样说过:“一个完美的跳跃包括4个要素;起步跑、起跳、空中飞行以及着陆―4阶段之间必须完美配合。”
第一步:起步助跑。在起步助跑时重要的因素是出发的位置,它通常决定了这一跳的安全系数与最终结果好坏。当然,起跳者必须在此之前目测好这一跳需要的助跑距离,并决定自己奔跑的步伐与速度。第二步:起跳。接下来在起跳步骤里,必须完美地掌控好时间。这里的时间指的可是微秒,这样才能保证不损失一丝一毫的距离。第三步:空中飞行。在飞行过程中,我们只有很少的机会纠正错误,尤其当有逆向的狂风阻挠的时候,会更加困难。如果是这样的话,只能尽量保持自己的位置,并稍微地应对风向,做精细的调整。现在就是最后一个阶段了:着陆。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跳跃者的姿势,因为漂亮而准确的姿势往往能提高你的成绩,免于在最后关头失误,造成功亏一箦。基本上,跳跃的长度越长,要实现完美的着陆就越显得困难。
而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工作领域。在如今的职场中,换工作,甚至是换行业,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举动。但是,要完成从一个:工作到另一个新工作的跨过界过程,并不是个容易的过程一我们同样需要4个阶段的完美配合。
这些道理看来简单,要实践起来却很难。要在职场中实现一次完美的离职跳跃,究竟需要哪4个阶段的完美配合呢?
1.职场跳跃第一步:向新的工作进发
不妨将烦扰你的事情列一张清单:是因为工作太多超越了你的能力范畴?还是处理不好同事关系?……然后好好考虑一下,哪些是可以改进的。同时要注意的是,将困难与琐事区分开来。不要把跳槽看成是万试万灵的妙药,如果问题的根源在你自己身上,即便换了新工作,老问题仍然会出现。
接下来就是确定做改变的时间了:如果你一直对现状感到不满意,不要等待超过6到12个月。
最后是战略规划:你可以跟你的朋友们保持紧密联系,意外的机会也许就会出现。通过猎头公司寻找合适的工作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你可以打电话去询问,是否有一些适合你这样的求职者的职位空缺。在找工作的时候,不要期望过高,要将失败的成本也计算进去。因为据统计,大约有300至1000份求职信对需求的职位来说是多余的,因此,要想让你的资料顺利通过,也是需要花一些功夫的。
2.职场跳跃第二步:平稳地起跳
离职阶段是个痛苦的过程,大家通常都会经历一段犹豫痛苦的感情徘徊阶段。此外,便你已经要离开这家公司,也要给自己点余地。可以一个早上,早点到老板办公室和他谈谈你的离职计划。表明自己的意向后,就轮到书面辞职了。一般来说,提前批准,是否能将没有休的假期换算成补偿金……这些问题最好通过检商得,必要时只能月,不能强行索取。如果把你的老板试图以提高薪水的优厚条件来挽你,那么记住,一定要得他的书面承诺。
3.职场跳跃第三步:勇往直前地飞行
即将离开旧公司的时期往往是最摇摆不定的,也往往会让人感到烦躁不安。所以,保持良好的风度是十分必要的。因为离职成功而在老公司里进行庆祝的人不会给人留下好印象,在原先工作的公司里,你最好表现出觉得比较遗憾的样子,并主动帮助接替工作的人尽快熟悉工作,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然后,要努力战胜恐惧。一下子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我们难免会有些怀疑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如果过去的职场生涯不甚成功,你就要学会从过去的失败中汲取教训。可以去参加一些培训讲座,并请周围的人帮你分析一下你的弱点。同时,还要努力让自己充满勇气。感觉不确定的时候,可以在脑海里多想象一下你从前成功地解决问题的场景。
4.职场跳跃第四步:精湛地着陆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亟待改变的一些现象
1、求职动机太功利,不关心社会
高校毕业生在求职时一般首先考虑自己的利益,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很多同学在观念上却只考虑自己,即使在成功之后,也止步于自己。“什么样的单位工作环境好?”“自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这样的问题比比皆是,但却很难找到与社会、国家相关的语句。毕业生缺乏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热心,更是缺乏一种对责任的担当。毕业生只有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才能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2、求职意志不坚强,不积极进取
一些高校毕业生的“等”、“靠”思想严重,常能听到“不着急,还没到那一天呢!”“到时候再说!”这样的语言,更有学生把求职成功的希望寄托在父母、亲朋和运气之上,缺乏求职时应有的积极心态和进取精神。还有些同学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和努力奋斗的道理,但却不付诸行动,“知”与“行”严重脱节。在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有些同学变得心灰意冷,不思进取,屡败屡战、奋勇拼搏的精神荡然无存。
3、求职准备不充分,不踏实认真
求职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但仍有同学对求职不认真对待,求职简历标点、符号错误,语句不畅;心理准备不足;求职方法和技巧欠缺等。一些同学还陷入了专业学得好就能找到好工作的误区,对其它求职准备视而不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仅仅靠专业学习已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职业的需要,只有积极认真的努力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准备才能在求职中获得先机并最终取得成功。
4、求职过程造假,不实事求是
由于就业压力以及虚荣心的原因,一些毕业生在自荐信、求职简历上大做文章,虚构学生干部、社会实践经验,更有甚者,伪造虚假荣誉证书,力图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全能型的优秀人才。另外,有些同学在应聘时隐瞒自己已经签约的事实,待应聘成功后,立即与原单位毁约,使原用人单位措手不及。还有些同学盲目地频繁跳槽,既没有学习到真正的知识和经验,也给用人单位合理的用人需求带来了影响。
二、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历五千年流传下来的智慧和结晶,拥有丰富的精神内涵,积极借鉴其中的优秀精华,对于改变毕业生就业中的不良现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奉献精神
孔子主张“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 雍也》)。要求将个人的价值与他人的价值、社会的价值结合起来,最终实现自身人格的完满。孟子也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尽心上》)强调在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一定要帮助他人,奉献国家。因此,毕业生在求职中也应将个人利益与奉献社会、国家结合起来。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日知录》),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等等无不体现着为国家、为民族奉献的精神。这种心系国家、无私奉献的精神对于毕业生就业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合理定位职业生涯规划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自强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强调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孔子说:“其为人也,学道不倦,诲人不厌,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对“饱食终曰,无所用心”的人生态度投以极度的蔑视。孟子则主张人应当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孟子 滕文公下》)毕业生也应当学习这种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的高贵品质。《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人应该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并像大地一样宽厚,仁爱。毕业生应该像前人一样,面对任何困难,都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迎难而上,最终战胜困难。
3、敬业精神
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孔子说“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论语》)要求人们做事时要认真对待,尽心尽力。韩愈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进学解》)深入分析了事业成功的原因和规律。毕业生也应该懂得只有不断付出,才能成就事业。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要求人们做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才能成就大事业。毕业生将这种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做事风格应用到求职之中,必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4、诚信精神
最近,我朋友的儿子约瑟夫闯入了华尔街。如果换在平时大家说声祝贺也就过去了。可是目前金融危机尚未过去,华尔街裁下来的人群中,大约有一半还在寻寻觅觅找工作。而作为纽约一所普通大学的历史系学生,临毕业还有一个学期,专业又跟金融证券完全不沾边,约瑟夫到底是怎么进入华尔街的呢?
原来几个月前的一天,约瑟夫偶然在大学校园的广告栏里看到一张小小的广告。上面什么也没写,只有一个网页,后面跟着一串奇怪的数字和字母符号。他觉得很有意思,便把这个网址记住了。回家上网的时候,他顺便点击进去,想不到里面有一道题目,要求他在十分钟内对一条时事新闻谈一点看法。他立刻洋洋洒洒写下大段文字,将自己的见解尽情地发挥。十分钟一到,屏幕上突然闪出一份表格,他一看,是华尔街交易员助手职位的申请表格,请他填写。
不久,华尔街这扇大门便向他打开了。
听完约瑟夫的“奇遇”,尽管我在华尔街闯荡了十五六年,还是不禁叫绝,想出这一招聘方法的人实在是太有才了!
能在花花绿绿的广告栏里注意到一张不起眼的广告――说明这个人对他周围世界的新鲜事儿很有好奇心;而把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网址记忆在脑子里――说明这个人过目不忘,记忆力超强;回到家上网时,居然还记得点进去看一看――说明这个人做事有恒心;看到一条新闻能谈自己的见解,说明这个人喜欢表现,也喜欢思考;继而对时事新闻在十分钟内进行综合分析,而不是人云亦云,说明这个人反应敏捷而且见多识广,智商不低。这些不正是一个成功的交易员最基本的潜质吗!
在投行最令人羡慕的职位莫属交易员了,每年红包动辄百万、千万,上亿美金也时有所闻。不过做交易是一件压力极大的工作,要求交易员具有全面的市场知识、掌握金融工具和具备心理直觉,非但智商财商要高,情商也尤为重要。对他们的面谈方式自然也是花样百出。
我的朋友克里斯是个交易员,谈起他进德意志银行证券部面谈的经过,简直惊心动魄。他原来在英国的一家投行做交易员,有五六年的经验,资历也不浅了。那时,德意志银行证券部有一个交易员的位置空缺,是专为几个大富豪做交易的,所做的证券产品克里斯正好都很熟,而底薪将提高一半,奖金也按业绩分成。克里斯知道那几个富豪嗜赌,交易频繁,也就是说,交易量巨大,业绩容易上去。于是他希望跳槽过去。克里斯将求职信一投过去,便立刻安排面谈。
面谈那天,克里斯一走进办公室,他未来的老板先与他握手,给他让座,对他彬彬有礼,问他住哪里?坐几号地铁来办公室?通勤方便吗……突然,老板起身一拍桌子,抓过茶杯猛地往地下一摔,向他吼道:“You! Get lost! You stupid idiot!”(你!还不快滚,你这个蠢货!)好在克里斯久经沙场,这样的场面见多了。他镇静地坐那儿,笑眯眯的什么都不说,等他老板“发飙”完了,他才慢条斯理地开腔说话,结果如愿以偿,拿到了这份满意的聘约。克里斯很清楚,这种面试的目的,就是测试他今后是否能面对那些蛮横刁钻的大客户,是否对突发事件有足够的应对能力。老板可不希望他的交易员弄丢大客户。其实在面谈之前,克里斯早已作好了心理准备。
谈了约瑟夫进入华尔街的经历和克里斯那令人震撼的面谈,不禁想起我跳槽遇到的一次电话面谈。
那时我应聘瑞士信贷属下的投资银行CSFB,其在华尔街也是十大投行之一。
那天傍晚下班刚到家,我接到一个电话,一个自称唐纳的人一开口便问我:“你是不是申请了CSFB的职位?”
我说是啊。神经马上高度紧绷,准备应付他给出的金融和技术等问题。
没想到他第二个问题竟然是:“知道全世界房价最高的地方在哪儿吗?”我一愣,立刻回答:“旧金山”。他接着问:“那么哪里的生活水平最高呢?”“当然是日本东京啦。”我答道。
“那么德国人最爱开什么车?日本人开私家车多,还是乘公车的多?”他一个接着一个地问我这些与专业毫不相关的问题,接着又谈到“哪个影星又在哪儿领养了第三个孩子”、“哪个棒球队最近以一球之差屈居亚军”、“哪本小说进入了销售榜”等等等等,东拉西扯足足聊了两个半小时。幸好我爱看报纸杂志和各类“闲书”,记忆力又还行,这些事都能侃侃而谈。
唐纳跟我聊得挺投缘,让我第二天去见他。瑞士信贷的门也就这样对我敞开了。
大学生 就业教育体制
当代大学生流行这样一句话:毕业就等于失业。难道真的是当代的国民素质如此之高,以至于高到企事业单位再也不用招人的地步?而我们看到的现实却是:一方面大学生千方百计找工作,一方面企业方摇头叹息找不到人才。究竟是企业太挑剔,还是大学生的能力不符合企业要求呢?那么到底大学生是不是人才?为什么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大学生就业难是多方面的,我们以高职院校经管专业学生为例,从学校和学生本身来探讨一下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何在,难在何方。
一、学校的教育体制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生产企业,它的产品就是学生,就业市场就是学生的“销售市场”,产品销售不出去,证明学校培养的学生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很大差别,学校要负主要责任。
1.学校的管理体制落后,学生发展空间相对狭小
高校自古以来,就是遵循千百年来的评价体制,那就是学习好才是好学生。这让很多学生为了当一名好学生,获得奖学金不得不把很多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课本知识上,那只有这些人才是人才吗?我们的很多资料都显示学习好的学生毕业后不一定都能找到所谓的好工作,即使找到工作表现也不一定是最出色的。为什么?难道是我们学校的培养体制有问题?还是我们学生本身有问题?其实我觉得我们教育部门具有无法推脱的责任,高职学校很多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学生们的人身安全。这就意味着学生在校期间,为了不影响自己顺利毕业,必须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上自习课也必须循规蹈矩的坐在教室,以保持自习纪律,这在无形中就扼杀了学生们创新的可能性。因为学生在教室中信息比较闭塞,缺乏便利的创新条件。我们一方面要求学生创新,一方面要求学生循规蹈矩,是不是让学生的个人发展空间狭小?所以学校制度一定要有弹性,因人而异,要不然学生本来就是不一样的,你非要要求他们统一,这是不是就已经缺乏了发展空间?
2.专业的设置滞后于市场需求
我们一直在提我们的专业设置一定要根据市场形势,课程开设一定要有所创新,可是我们另一方面却又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不论你开设的专业多么合理,可能你的学生毕业之后都趋于饱和,那么其中原因何在?其实学校的专业设置根据市场需求设置这点我们无可厚非,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如果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生产企业的话,他的产品就是毕业生,需求方就是真正的企业,而现在的供需关系我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已经过了卖方市场进入了买方市场阶段,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根据企业这个特殊“顾客”的需要,去研究我们的产品模式,这一点目前高校基本上已经做到了,专业设置基本符合要求,可是我们要知道我们的“产品”不是我们设置了专业他就已经是个成品了,恰恰相反,我们的产品是滞后于市场需求的,等我们的产品生产出来,“顾客”可能已经不再需要这种产品了,这就需要我们做到,我们要适应市场顾客的需求,但是更主要的是我们要研究顾客的潜在需求,提前设置专业,也就是跟上形势,及时调整自己的“产业结构”――专业设置,这样才真正能够达到让顾客满意,让“产品”热销。
3.学校的教材落后,知识陈旧
高校的教材编写都是需要一定时间的,即使是再先进的理论体系,等我们的教材编写印制出来,基本上是在半年以后了,那么其知识结构肯定已经落伍。尤其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市场的需求千变万化,我们的老师如果完全按照教材体系去给学生授课的话,那么是很难提高学生水平的。市场本身千变万化,你非要给你的学生套上一个固定的模式,也就是高校实际上已经给你的学生戴上了枷锁,不利于他们的发展。
4.教师的就业引导取向
我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高校的就业指导教师,是不是在给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给学生建议,我们一定要去一些有知名度的大公司,这样你的将来有保障。可是我们从另一方面也要清醒的认识到,所谓的一些知名的大公司,有哪一个是一开始就是巨人的呢?众所周知,海尔集团前身1984年曾经濒临破产,阿里巴巴公司2000年曾经面临生存困境,我们可以扪心自问,如果你的学生在那个时候去那个公司,你会怎么样?你会有那个眼光告诉你的学生说:去吧,这个公司一定会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大企业的。会吗?我想答案一般是:NO!
5.学校培养的学生太过于统一化,缺乏个性
我们对学生的培养目标看起来很明确,但是太过于统一化,缺乏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这就好比是市场对产品的需求是多样的,而我们以统一的产品去应对多样的需求,必然要发生产品没有销路的问题。
二、学生自身的原因
1.学生的价值取向问题
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的现象,学生在考大学时希望能考个知名大学,毕业之后希望能找到一份稳定的、高收入的、轻松体面的好工作。其实有很多人并不一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因为有的学生你问他:你喜欢这个专业(工作)吗?他可能会回答你:我不喜欢,但是这样有名气(收入高),我在外面脸上有光彩。
2.学生对于地理区域的选择偏好
很多学生向往特别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而对于一些相对偏远或者落后的地区不屑一顾,据2007年山东省的有关就业调查显示,东部发达地区有的企业一个岗位甚至收到了上千份求职信,而有的落后地区和西部地区一些中小企业,某些岗位甚至无人问津,这也使得发达地区看起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落后地区却门可罗雀。毕业生们应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时调整地区,而不是盲目跟风。大学生们需要考虑的是如果你在中小城市是鸡头,那么你到了大城市可能连凤尾也不是,所以一定要正确选择就业,可能一个中小城市更适合于你的发展。
3.学生的自身综合素质下降,忠诚度降低
现在的学生毕业之后频繁跳槽,看起来好像是有了很丰富的经验,但是试问有哪家公司敢对一个频繁跳槽的人委以重任,好工作干不了,差工作不愿意干,这也使得就业脱节。有关调查显示,企业最注重的是大学生的忠诚度问题,如果大学生三天两头跳槽,即使积累了很丰富的经验,也会让企业方有所顾虑,会不会我们招来这样的人才也是给别人培养的?
还有一些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偏见,戴着有色眼镜选人。选择知名大学毕业生,不喜欢花费培训成本,希望能找到不用培训就能用的人,试想天下可有免费的午餐?比如国家的供需结构,如果是供需结构的问题,我们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办到了,需要国家进行宏观调控;家长对于子女择业的态度等等都会影响学生的择业,我曾经在火车上碰到这样一位母亲教育他刚大学毕业的儿子:“儿子,他只要敢欺负你,咱就辞职,妈妈养你,妈妈做你坚强的后盾!”诸如此类,都将影响大学生的择业方向,甚至会壮大失业的队伍。
调查结果
通过对回收问卷进行统计整理归纳如下:
(一)关于学生择业心态、就业观方面
1.到毕业实习前还没找到工作的为85%;认为找工作依靠关系的占44%,认为最有效的求职途径是通过家庭和个人社会关系、托熟人的为55%,认为找工作通过人才招聘和媒体招聘的仅为0.01%;已经找到工作的人中31%是在一个月内找到的。
2.期望将要从事工作的单位性质是46%选外资企业,29%选政府机关,选择民营企业的仅为4%,选择私营企业的仅为6%;能接受的月收入水平大概是1000-1500的占49%,1500-2000的占31%,500-800的仅为2%;如果找到的单位不理想,80%的同学选择先就业、再跳槽,4%的选择毁约、再找其它单位;在就业中45%的同学认为有很大挑选余地、选择用人单位,43%的认为被动地接受用人单位挑选;如果求职情况不尽如人意,53%的同学选择会调整期望值、但不一定降低标准,34%的选择会降低标准,14%的选择不会降低标准;
3.在求职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是:67%的同学选择个人发展机会,15%的选择薪酬与福利;在择业过程中看重父母意见的占46%,看重自己意见的占20%,看重亲戚朋友意见的占19%。
(二)学生就业面临的困扰方面
1.面试时学生的主要困难这题60%的同学选择缺少面试技巧、心理紧张,16%的选择语言表达能力差,13%的选择知识面狭窄。
2.就业中的主要烦恼这题57%的选择用人单位学历要求太高,16%的选择专业不对口,15%的选择新学专业社会需求太少。
3.66%的同学认为对就业影响程度最深的因素是个人实际能力,18%的认为是学校、老师的评价,15%的认为是所学专业。
4.在求职过程中55%的同学认为最困扰的问题是缺乏工作经验,30%的认为是个人能力不足,17%的认为是求职方法技巧欠缺。
5.33%的同学认为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与自身能力相关的主要问题是自我表达能力,30%的认为是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12%的认为是人际交往能力,0.9%的认为是环境适应能力。
(三)学生对就业形式及职业前景的看法方面
1.50%的同学认为对就业政策和形式比较了解,46%的认为不大了解,2%的认为非常了解,5%的认为完全不了解。
2.59%的同学认为职中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前景一般,73%的认为职中毕业生同同层次普通高中毕业生相比,有自身优势,不必普通高中毕业生差,只有5%的认为不如普通高中毕业生;认为就业状况很差的仅为2%。
3.44%的同学认为目前职中生就业形势还好、就业不算难,36%的认为相当严峻、就业难,7%的认为好、就业容易。
(四)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期望及就业途径方面
1.37%的学生希望学校加强与用人单位建立关系、做好推荐工作,31%的希望学校加强求职面试技巧培训。
2.46%的学生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介绍和招聘信息,30%的希望得到更多有关薪酬和福利的信息,22%的希望得到更多有关面试和演示的技巧介绍。
3.38%的学生认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最有效方法是在学期间重视自身能力的全面培养,32%的认为是调整个人心态,降低择业标准,27%的认为是学校与社会提供更好的就业指导和服务。
4.39%的学生认为培养和获得社会适应能力与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39%的认为是专业实习,28%的认为是社会兼职。
5.就个人知识结构与职业需求来看,60%的认为改革学校教育包括改革课程体系对改善职业中学学生就业状况比较有帮助,22%的认为非常有帮助,2%的认为没有帮助。
6.学生对就业指导方式最感兴趣的是提前进入企业入职培训体系的学习和训练(41%),其次是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28%)。
(五)关于毕业后个人创业方面
1. 在就业求职过程中有想过创业的为78%,没想过创业的为19%。
2.认为毕业生创业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有46%,认为创业能解决自身就业问题的为19%,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的为17%。而61%的学生认为资金不足阻止了创业欲望。
调查结论
1.学生就业心理准备不充分,缺乏找工作的主动性,说明学生在就业方面普遍存在依赖心理,不肯自己去努力,有待家长和学校对之进行相关心理辅导。
2.学生还存在“求稳”思想,但注重自我才干的发挥及自身价值的实现。
3.就业指导课的教学具有一定效果,学生自我意识得到强化,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等有一定了解。
4.学生基本能结合自身实际考虑将来的工资收入,好高骛远的情况较少。对于工资收入有一定的理性分析,注重功效、实惠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5.基本上能做好找不到工作或理想工作的心理准备,有承受挫折的准备,普遍认识到学历不达标的问题,能充分认识到个人素质、学历层次在择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6.目前学生就业状况一般,在珠江三角洲这一带就业率较高,对就业前景的看法也比较乐观;对就业有一定的自信,能认识到职中生有动手能力强、可塑性强等长处。
7.大部分学生就业意识有所提高,但大都受到资金不足的困扰而无法创业。
8.学生能认识到对就业影响程度最深的是个人实际能力,全面素质重要性意识有所增强,但由于基础欠佳、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等原因,平时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三年的职中学习未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导致就业过程中竞争力不强,存在一定的就业压力和困难。
9.学生就业有待提高面试水平,加强就业技巧的学习和训练。要求学校加强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并与用人单位建立良好关系,做好优秀毕业生的就业推荐工作。
10.进行课程、专业设置等方面的合理化、科学化改革是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条件。
几点建议
1.“信心+技巧”,应对各种就业问题。21世纪经济、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在人才市场的竞争主要是综合素质的竞争,作为学历不高的职中生更应注意自己各方面素质的培养,提前做好就业前的心理、知识和能力等各项准备。如:做好开放和创新意识、自主自强意识的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技术能力培养;多拿证书等的准备。让学生做到“有备无患”,不打无准备之仗,进而增强学生就业信心。
此外,由于现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面对就业这样一个人生的大转折,学生往往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和困难。如何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使他们在社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做好就业前的指导就显得非常的重要。因此,在学生就业前,学校还可以加强对学生各种就业技能技巧的培养,例如:我们可以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辩论赛、开办就业信息宣传栏、模拟面试、优秀求职信展览、师兄师姐就业经验讲座、就业心理辅导等方式帮助学生做好就业前的演习,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企业或事业单位等地方去实习,切身感受工作的喜和乐、忧和愁,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为就业奠定基础,以便让学生更好地解决各种就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同时,学校还应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做好优秀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并做好毕业生的就业跟踪,尽力做到“出口畅”,进而“入口旺”,使学校工作良性循环。
2.“网络+榜样”,营造良好就业氛围。随着社会发展,近几年来职校发展不断壮大。而面对就业,学生出现了一些捆扰,一些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要提高学生就业率,离不开学校就业指导工作实施的到位和有效,学校就应开展社会调查活动,整合本土教学资源,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书本,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将外在的知识转化为内在的素质。
由此,通过不断转变教育观念,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为中心、提高就业为出路,创建良好育人环境,营造良好文化氛围,树立起良好学校形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开展富有特色的职业教育。同时适应新形势、新情况,进行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改革,加强学校配套发展,培养各专业的合格教师;建立就业基地,积极发挥桥梁作用,更好地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氛围。
3.“物质资本+社会资本”,疏通学生就业渠道。为了更好地让学生实现就业,社会要努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择业环境,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择业机会,完善就业市场和人事制度,建立真正的公正、公平的竞争机制,为学生就业提供实质性的物质上的帮助。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针对性有效性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为了推进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教育部高教厅也在2007年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要求将就业指导课程纳入教学计划。现全国各高等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的课程。但是,不难看到,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特别是就业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毕业生就业后,对工作的适应性也不尽如人意。这些现象的存在,很大一个因素在于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没有实效性,因此要在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有效的就业指导,应成为高职院校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针对当前就业指导课建设存在的问题,本文将从提高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出解决方案。
一、当前就业指导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职院校对就业指导课的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各高职院校基本上都开设了就业指导课程,但是,对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学校并未将就业指导课列入日常的教学计划,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课时安排不充足、课时补贴偏低,对就业指导课考核要求低。学校对这门课的不重视引起老师的不重视,最后导致学生对这门课不重视,认为这门课上不上都一样,成为逃课的首选。
2.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
现在各高职院校普遍没有独立的就业指导课教研室,一般都由就业指导中心承办,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兼任。另一方面,学校不重视这门课程,认为只需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至于效果如何,学生能否从中受益,学校就没有去关心。最终导致学校不会去真正地花钱、花精力去进行就业指导方面的课题研究,培养一支真正高素质、知识全面的就业指导课专任教师。
3.就业指导课老师不够专业
当今高校的就业指导课教师队伍一般都是由辅导员、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部分专业课老师组成。这些老师当中不乏是刚走出校门的应届大学毕业生,自己尚缺乏就业指导方面的相关经验,对就业方面的理论和知识也知之甚少;也缺乏和用人单位面对面沟通的经验。由这些老师上就业指导课程,一般只能是照本宣科,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保证,教学效果比较差。
4.就业指导课程的内容也缺乏针对性
就业指导课所使用的教材一般从出版社直接征订,这些教材的编写一般都是针对所有的大学毕业生。大多数教材,对特定高校的就业流程并无涉及;对特定省市的就业政策也无涉及。有远见的一些高校自己编了就业指导教材,但也一用就是好几年,没有及时的修订补充最新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流程。就笔者来看,现今的就业指导教材对广东省毕业生网上注册、毕业生信息网上填报、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毕业生档案的流转程序、创业证的申请以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的毕业生该去哪个部门报到,那个报到部门在哪里等知识,也鲜有涉及。
5.对大学生就业知识的指导仅立足于现在,无长远目标
当今就业指导课程偏重于对毕业生择业知识的讲解,比如求职信的撰写、简历的制作、应聘技巧,等等,但是,对毕业生如何安心在企业工作、进入企业后如何尽快融入企业、早日成才等知识,缺乏相关的介绍或没有放入教学的重点之一。据相关研究表明,现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仅仅对就业而言,难度不是很大,但是在企业的稳定性是很差的。“90后”职场新人离职率已达30%以上,毕业生在企业的成长都不尽如人意。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进行就业指导时对融入企业知识的介绍重视不够,缺乏对毕业生“生存技能”的指导,这就使毕业生作为职场新人如何尽快适应新环境缺乏常识,走了不少弯路。
6.就业指导课缺乏对学生就业心理的指导
在毕业季到来之际,高职院校也会组织校园大型招聘会、系部专业招聘会、企业专场招聘等一系列招聘会,但效果却不是很理想,成功率比较低。究其原因,这些都和毕业生的就业心态不正有关,他们没有想到,学校每举办一次招聘会、企业每来学校开一场专场招聘会都是一个机会。毕业生只是简单地认为,学校找来的企业都不够档次或是认为错过了这次招聘会还会有下次的招聘会。不少毕业生因为有这样的心态,所以在面对就业机会时飘忽不定,最终导致他们不能及时就业或频繁跳槽。就业指导课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辅导不够,正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二、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的对策与措施
1.教材使用要有针对性——使用适合本校学生情况的教材
就业指导教材应涉及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等方面的知识,基本内容应有偏重理论知识的:如职业生涯规划的介绍、就业形势与就业政策的介绍(每年的政策更新)、自主创业的相关知识、劳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的普及;偏重实践能力的:如求职材料的撰写、面试的礼仪及技巧、就业协议书及劳动合同的签订、求职择业心理的调试、毕业生离校需办的手续。学校最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编写适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的教材。比如,就业政策,各个地区的具体内容会有差异;离校手续,每个学校都会有不同的做法。把这些特点明显的内容编写入教材,对学生的帮助会更大,而不会让学生有种泛泛而谈的感觉。
2.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教学内容
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教学内容可以这样分布:
大学一年级,作为大学新生刚步入新的环境,对大学生活还充满着无知和好奇,这时就需要给他们进行及时的指导,学习“职业规划”。告诉他们为什么读这个专业,将来与之相匹配的职业有哪些?未来的职业道路要怎么走,需要怎样计划和规划?
大学二年级,就业指导课应侧重“职场素质训练”,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成才意识和就业观念,以良好的心态迎接竞争和挑战。
大学三年级,主要学习“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就业指导教育主要帮助大学生熟悉就业政策和有关法律问题,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以及教会学生如何有效求职择业。
3.教学手段要有针对性——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为满足就业指导课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的需要,就业指导课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应采取“引进来,带出去”的方法。教学方式可专题讲座、课堂教学相结合,教师团队可由校内专任教师或行业专家来授课,将校外的成功人士、企业高管、优秀毕业生“引进来”,将他们的市场实战经验带给学生,来弥补校内教师的欠缺之处。比如,创业教育可以请成功的企业家来给学生传授经验。“带出去”是指将学生带出去,让他们较早接触社会,通过社会实践、参观访问,使学生了解市场所需,同时客观地评价自己,找出自身与职场要求的差距,以便日后能尽早进入职业人角色。另外,像面试技巧的指导,也可以请有经验的老师或企业的HR来校进行模拟招聘,让学生体验实战经历,帮助学生总结和改进不足之处。
4.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必须组建专业教师队伍
优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师资建设将对教学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应鼓励综合素质高以及其他与就业指导学科有关的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管理、社会学等专业的教师加入到就业指导课的团队。并鼓励这些教师参加专业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学校应加大对就业指导课教师的师资经费投入,对他们进行专业的教育和培训,努力为教师创设学习深造、学术交流的机会和条件,提高授课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职业素养。另外,要保证就业指导队伍的稳定性,提高这些教师的待遇,并在人数匹配上力争达到教育部提出的教师与毕业生人数不低于1︰500的要求。
5.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要组建独立的就业指导教研室
高职院校应组建独立的就业指导教研室,就业指导教研室的工作人员应从就业办的日常行政工作中分离出来,专门搞组织教学、开展科研和师资队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同时鼓励就业指导教研人员“走出去”,吸收国内外就业创业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优秀成果,拓展教师队伍的专业视野。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社会现状,研究对学生切实有用的就业指导课题,使任课教师的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6.要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必须提高就业指导课的地位
据国家教育部文件的要求精神,就业指导课的地位应从公共考查课的性质,上升到公共必修课的性质,并提高该门课的学分。提高考试要求、加大考试难度而不是交一份作业就能应付了事,或是开卷考试,学生抄完就算了。这门课程能否考试通过将与学生能否顺利毕业直接挂钩。这样才能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重视,也才能有效地起到这门课应有的效果。要不然,学生不重视,老师讲得再好也是枉然。
三、结束语
要搞好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课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最关键的是应引起学校有关领导的重视,切实采取措施,增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的针对性,提高就业指导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