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四年级数学练习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四年级数学练习题

第1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⑴红色车在第(

)列、第(

)行,

用数对表示为

(

)。

⑵黄色车在第(

)列、第(

)行,用数对表示为(

)。

⑶奇思家的车在(4,3)的位置,妙想家的车在(2,2)的位置,在图中将它们标出来。

2.有两只鸟分别从两个鸟笼里飞出来。

3.“

”的下一步可以走到哪些位置?把它们用

数对表示出来。“

”呢?

第2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关键词]数学教学 作业本 轻负高质 使用方式 提前 改编 分散 删除 优化 合并 分层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1-030

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建议》中指出:“课堂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具有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培养能力的功能,也是检测教学效果的基本手段。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练习时间,可以将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也可以安排集中练习的时间。”这里的课堂作业主要指与人教版教材配套的浙教版《作业本》,它是众多教育教学专家的智慧与优秀一线教师教学经验的结晶,是“减负”背景下学生必做的作业,自出版使用以来,一直未修订过。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一线教师真切地感受到,有些作业题客观地存在知识点超前、难度偏高、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这无疑增加了学生完成作业的难度,延长了学生做作业的时间,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负担。究其原因,主要为编写《作业本》和教材的不是同一个专家团队,所以不一定与教材的编写意图无缝对接,出现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实属正常,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改进的空间。

因此,我们要认真解读《小学数学教学建议》,正视缺失,行为跟进。我经过实践尝试,认为要推广“轻负高质”育人模式,可通过以下方法改进《作业本》的使用方式,以弥补不足,实现“四基”“四能”的目标。

一、提前

指将《作业本》中的练习穿插在新知学习过程中,减少学生独立作业时间段内的作业量。简单的复习性作业可以提前安排在课始完成,如四年级上册《作业本》第44页单元复习的第1题“直接写出得数”,可以安排在复习课一开始时完成;与课本例题类似的模仿性作业可以在例题教学结束后完成,如四年级下册《作业本》第20页第1题(见图1),可以安排在课本例4(见图2)教学后,作为尝试练习完成,以弥补教材缺少的“做一做”内容。这样,除了分散作业外,还可以强化将一个因数拆分成两个数相乘,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计算的策略,消除学生习惯于将一个数拆分成两个数相加(减),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的负迁移。

二、改编

指将《作业本》中知识点超前、难度偏高、操作性不强的练习题,进行取舍、改编、细化。经过教学实践与思考,我根据学情和知识点的难易程度,梳理出四年级上、下册《作业本》中27个页面存在的缺失,并提出改进建议。如下表为浙教版四年级数学《作业本》的修改建议。

如此改编,使《作业本》更加符合“紧扣目标、促进思维、形式多样、分层要求”的作业设计要求,从而提高作业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三、分散

指根据教学内容,把一页《作业本》的习题分两次或两次以上完成。例如,四年级上册“笔算乘法”的练习,课本与《作业本》第19页提供的习题练习量都较大(见图3),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教学,作业也分两次完成:第一次完成《作业本》第1题和第2题的竖式计算,侧重于熟练算法;第二次完成第3题和第4题,侧重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

又如,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一课的《作业本》第9页共有3道题,其中第1题和第2题与课本的例3配套,教学两地相对位置的描述;第3题与例4配套,教学定向运动观测点变化时位置与方向的描述,所以可分两次让学生完成作业。

四、删除

指把《作业本》同一页中机械重复的题目删除,减少作业量。如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前两课时的作业都存在题量过大的缺失,《作业本》第18页第3题(见图3)、第19页第2题(见图4)都有8道计算题,可以分别删除第二行的4题,留下前4题足够了,这样可以为学生多留出一些书写竖式的空白,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五、优化

优化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果的表示方式,便于学生答题。《作业本》提供的不少习题的呈现方式或解题结果的表示方式不利于学生答题,这就需要教师关注细节,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习题的呈现方式和结果的表示方式,便于学生答题。例如,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一课时的“平行与垂直”,《作业本》第26页的第3题为:把下列图形(略)中互相平行的线描成红色,互相垂直的线描成蓝色。

缺失:有的线段既与一条线段互相平行,又与另一条线段互相垂直,所以学生既要描红色,又要描蓝色,导致最后分不清颜色,且用彩色笔描颜色又很费时间。

优化:给线段标上序号(如图5),互相平行的线用“∥”表示,互相垂直的线用“”表示。以第(1)题为例,②∥④,④⑤……

如此,可以为学生书写解答结果提供方便,提高解题的速度,减少作业的时间。

六、合并

指将两页或两页以上的作业合并成一次完成。如四年级上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一课的配套作业是《作业本》的第31~33页,因为教学内容比较简单,所以作业题也很简单,且学生具备一定的口算速度,故可以合并成一次完成。学生完成作业的速度比较快,我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前两页基本全对,只有少数学生在第33页的第4和第5两题中,因读图、理解有误引发错误,这说明作业如此合并贴近学情,是有价值的。

七、分层

指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作业分层要求。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作业本》中带有“*”符号的拓展题,如四年级下册第58页第2题(见图6)等。这样直面学生的客观差异,符合因材施的教育原则,使得“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自然会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的理解与支持。

第3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所谓“分轨制作业设计”是指以课本知识为出发点,以生为本,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在课堂内外构建基础性知识和拓展性知识的立体作业设计形式。“分轨制作业设计”从三个轨道对作业进行思考和设计――

积分制作业

由于每个学生来上海读书的时间长短不一,对于上海教材的适应程度也因人而异,单一的练习设计会让学有困难的学生无所适从,而那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又会因为简单的操练而失去学习的兴趣。于是,我们在作业中经常设计一些“积分制”的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积分制作业”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具有学习的主动权,能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适合自己”的练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我们根据教材内容,以一周、一个知识点或一个单元为单位,设计一个作业单。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模仿”。我们在所设计的作业单的卷首加入“芝麻开门”,将一节课或一个单元中的基本概念和公式加以罗列,有时加入日常教学中运用的口诀、顺口溜,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和再现,其后的练习题则是教师以教材中例题和练习为模板进行编写的,最终希望学生能在这一层中的正确率达到100%。

第二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变式”。在“模仿”的基础上稍作修改,如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五单元《几何小实践》中的例题:一个梯形的面积是68平方米,它的上底是6米,下底是28米,求梯形的高。让学生踮踮脚、伸伸手就能摘到果子,最终希望有9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

第三个层次的作业单定位于“提升”。以前一些老师经常将难度较大的题目集中在这一部分里,使很多学生望而却步。通过实践,我们把这一部分的内容再分为两层,既可以是易错题、相似题的比较练习,也可以是下一阶段学习的铺垫练习。两者之间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难度系数,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从而拓宽解题思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希望有70%的学生能独立完成,还有30%的学生能在同伴或老师的帮助下完成。

在完成这样一个作业单时,我们采取积分制。第一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1分,占50%;第二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2分,占30%;第三层的习题每题积分为3分,占20%。如果当天的作业积分为10分,那么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自由选择这三个层次中的题目,将做对题目的积分累加,达到积分即可。第二天做练习时,已经完成的练习不能再做,必须选择新的习题,每满10分则可奖励1分,一周达到50分即可。此套作业单的完成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有选择地加以完成,并且不断地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积分制作业推出后,很受学生的欢迎。学有困难的学生可以通过基础题的操练累积分值,而学有余力的学生则适当提高难度,减少做题量,但同样可以积累分值。在推行了一段时间后,学生作业的完成率由每日的85%提高至98%,养成了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欣赏型作业

这类作业的设计是希望通过查阅书籍、报刊或上网,广泛搜集资料,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美,让学生见识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在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我们设计了一次欣赏型作业:寻找带有数字的成语。学生的答案出奇地多:“一心一意、二分明月、三竿日上、四海为家、五行井下、六出奇迹、七窍生烟、八面玲珑、九霄云外、十全十美、百发百中、千军万马”……令大家开拓了眼界。还有的学生找到了这样一道竖排从上到下是成语的算式:

虽然略有瑕疵,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老师也以茶叶罐上的一首数字诗回赠他们:“一心两叶山泉水,四月清明午采茶,六两菁七碗露,八分情谊九巡盏,拾得茶盏满园香。”师生的互动激发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操作型作业

操作型作业需要每个孩子能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更需要团队合作的精神。这对于来自五湖四海的孩子而言尤为重要。

结合学校组织学生去上海动物园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数学组设计了一套可操作的数学作业。各年级分工如下。

二年级,针对二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游乐场统计图》这一教学内容,布置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动物名称、统计动物数量,充分体现“统计”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年级,在二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时、分、秒》中已学过时间的计算,要求三年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记录出发及回程时间,计算乘车所需时间,参观共需时间,将时间的概念充分运用在实际生活中。

四年级,针对四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数学广场》中关于方位的表示,布置学生设计旅游计划,查找资料画出游览路线示意图,强化方位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此次实践,孩子们收获颇多。低年级同学发现上海动物园的动物种类繁多,许多属于珍稀动物。中年级同学则体会到游览的时候需要合理地安排行走路线。高年级学生收获最大,有的发现出发前预计的路线入口与按照设计的路线行走有出入;有的发现设定的参观时间估计不准确,导致部分展馆无法参观到;有的发现拿到的游览图方位不明确,导致走错方向;有的体会到计划与实施过程中的矛盾,于是提出了修改方案,希望在下次活动中能有所改进。

总之,学校在“分轨制作业设计”探索中,积极寻找适合这些孩子学习的方法,希望突破以往作业布置时同一班、同一量、同一轨迹、同一内容和同一时间的单调性,让不同程度的插班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尽快地、充分地融入新的学习生活,使这些孩子的学习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点评

上海市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原校长、特级校长 金建中

第4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下面,本人结合数学广角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落实数学思想方法。

一、在导入环节中指向数学思想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数学广角时,课堂伊始,教师就要做到心中有明确的指向性,通过精心巧妙的设计,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思维的兴奋点聚焦到数学思维方法上。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导入:“同学们,刚入小学,我们大字不识几个,老师是这样教我们认识数的,(课件出示1-5数的认识);到了二年级,我们要学习乘法口诀,老师又是这样来教我们学习5的乘法口诀的(课件出示5的乘法口诀);到了四年级,我们要学习植树问题,老师通过线段图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课件出示植树问题的线段);到五年级,我们学习了分数加法,老师是这样教我们分数计算的(课件出示分数加法计算的图片);六年级我们要学习分数应用题,通常老师是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来帮助我们分析。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大部分的数学学习都把数和图形结合起来进行,可通过形解决数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数解决形的问题,我们的数学家华罗庚说得好: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说明数与形密不可分,本节课我们学习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数与形。”在这个导入中,教师历数了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实际渗透过的数形结合内容,然后引用华罗庚的话,将学生的关注点直接导向数形结合思想。

二、在探究环节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数学广角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好主导作用,引领学生通过充分的探究自主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探究中体验、感悟到其中存在的数学思想方法,为进一步的提炼、应用奠定坚实基础。以教学《数与形》为例,教师借助“有趣的拼图游戏”设计了自学提纲,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来拼出更大的正方形,从中发现数与形的奥秘。(1)观察图1,你能用哪一个数字来表示图1中,正方形的个数?(2)观察图2,图中有多少个方块儿?如果用一个加法算式,该怎样表示?你还会用什么方法来表示图2中方块的个数?(3)观察图3,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像图2一样,如果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4)让方块的个数继续增加,来看一下图4,有多少个正方形?如果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还可以怎样表示?(5)如果像这样依次类推,你能够继续写下去吗?在这个自学提纲的引导下,学生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地将数与形结合起来,感悟到了数形结合的奥秘。

三、在拓展环节中应用数学思想方法

学以致用。数学广角教学虽然要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主,但在课堂上教师一样要在完成授课任务之后,进行当堂的拓展训练。在拓展训练中,教师设计与所学知识暨数学思想方法相关的针对性题目,让学生根据知识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双重收获来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巩固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进一步加深对知识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把握程度。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搭配》,在拓展训练环节,教师设计了如下练习题:(1)用红、黄、蓝三种颜色给地图上的两个城区涂上不同的颜色,一共有多少种涂色方法?(2)如果用0、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3)照照片:三个坐姿最端小朋友站成一排合影,有几种站法?(4)排汉字:大数人三个字,请选择其中两个组词,比一比谁组的词最多?这些习题都与《搭配》中蕴含的“排列与组合”有关,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练习应用,加深了学生对排列组合的理解。

四、在总结环节中升华数学思想方法

第5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摘 要]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需要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效益 提高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渠道,是实现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的优劣,对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以及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提高课堂效益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提高课堂效益,就是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师生的默契配合,形成合力,从而达到取得最佳教育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获。下面就如何提高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效益谈一下自我体会:

一、课堂教学要让学生打起精神

教师对教材的使用应从实际出发,科学的处理教材,灵活的驾驭教材。只有用活教材,才能教活教材;只有教活教材,才能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例题:学校有90本连环画,每班 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这个例题是有关书的问题。我觉得不如换成别的情景,便进行了尝试。改为:为庆祝建国六十周年,学校买来90个气球,每班30个。可以装饰几个年级?例题情景变化了,学生就来了精神,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另外为了更好地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给同学们出了一道练习题:过新年了,老师一共收到祝福短信160条,我们班有40名学生,平均每人发几条?题目与本班的学生联系着,就能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同样能够达到训练的效果。这样的题目学生愿意做。教学中力求设计与自己班级和学生紧密相连的情景,尤为重要。

二、从实际出发,让学生感受自身价值

首先让学生懂得,他们的一言一行、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自身价值。把好的方面展示给大家,得到大家的认可,是让人多么高兴的事啊!从现在开始,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去做用不了多长时间,你们的进步会很大,进步就说明你们的价值提高了。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情感是产生课堂良好气氛的前提条件。因为情绪、情感具有感染性。为此,教师从走进教室的那一刻起,所有注意力都应集中到学生身上,用热情亲切的目光环视学生,向学生问好宣布“上课”,每说一句话都得认真投入情感。课堂上教师的高度投入,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学生的积极参与又使教师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以适合学生主动参与的情绪状态,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和最佳的教学环境。

四、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

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和谐、融洽的关系,能使学生在良好的交往中逐渐养成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真诚与他人友好相处的优良品质。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自己的见解,拓展思维,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帮助、互相激励,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

五、采用游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教学方式应该是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多种多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中,我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就都是好方法。

六、善于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益的有效手段

多媒体进入课堂教学,利用它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直观形象化,可以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在计算机的演示下有声有色地动起来,大大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加大了课堂容量,为学生的学习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益。

七、课后分层作业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后续保障

第6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一、 三种版本教材的对照

通过以上三个版本教材的对比,我们知道:

1.北师大版对《多位数读写》这一内容的编写“跳跃性”最大。先学习含三级(个级、万级、亿级)的多位数顺序表,然后将含三级的多位数读与写安排在一起教学。

2.江苏版将这一学习内容分为两个环节,即先学习含个级、万级的数位顺序表及读写,再学习含亿级的数位顺序表及读写。

3.现代小学数学版则相对折中一些。先学习含三级(个级、万级、亿级)的多位数顺序表,再学习含三级的多位数读法,最后学习含三级的多位数写法。

笔者所在学校选用的是北师大版教材,学生具体学习情况如何呢?

二、 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实际状况与分析

笔者亲自参与了四年级上册的教学活动,严格按照教材编写的特点进行课堂教学,结果学生错误比较多,有些练习题的错误率高达90%,现呈现几道典型错误题。

1.关于读数出错的分析

从典型错误题一、题二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多位数读法的掌握并不如意,如果数位比较多再加上数中间有0,学生读起来就更难了。题一的错误是学生连起码的“分级再读”也没有掌握。题二虽然“亿级”读正确了,但在读“万级”时仍然发生了错误,其实质是没有掌握“读万级的数先按照个级的数读,读好后加个‘万’字”这一法则。

2.关于写数出错的分析

写数实际上是读数的逆向思考,如果学生读数掌握得好,写数也就容易了。题三中的错误是学生将万级的“三千零五”写作“305”;而题四的错误发生在万级与个级,明显地将写数表达为读数的最简单的“直译”了。

通过以上教材编写的对比和使用北师大版教材教学后实际情况的描述,我们应该有哪些新的思考呢?

三、 应然思考

1.合理安排节奏,突破学习难点

如果在学生基础比较好的情况下使用北师大版教材,学生对多位数读写的学习会更主动、更全面。但如果学生基础一般,或者是基础比较弱的班级,此时采用“跳跃性”大的教学安排则不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通过四道典型错题的分析,我们知道学生学习的难点都集中在含有“万级”数的读与写上。事实上,只要学生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写,再让学生进行含有三级数的读与写就游刃有余了。

因此,我们认为将多位数读写这一学习内容安排两个学习段落比较好,即先安排学习含有万级、个级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读与写;然后安排学习含有亿级、万级、个级的数位顺序表及相应的读与写,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习难点的突破。

2.丰富学习体验,切实理解概念

大家知道,多位数读写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是“数位顺序表”,数位顺序表是否内化为学生的“自动化”知识,直接影响到学生读数与写数的正确性。多位数的读法可以从数位表中“抽取”出读法,以题五为例:

事实上,写法也是同样的道理,可以借助数位表将要写的“数”从表中“对”出来。由此可见,我们必须加强数位顺序表的教学,在学生充分理解数位顺序表所蕴涵意义的同时,还需要内化数位表,在头脑里形成一张“活”的顺序表,为读数、写数打下扎实的基础。

3.把握解题策略,形成学习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加强学生学习体验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及时组织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形成学习方法,掌握学习策略,提高学生解题的自觉性与能动性。

比如在教学多位数读法的时候,教师在让学生学习三四个数的读法后,就可以及时组织学生对刚才的读法进行总结,即:

(1)读数先分节,从低位起每4个数一节。

(2)读数从高位读起。

(3)读万级时先按个级的数读,读好后加个“万”字。

(4)读亿级时先按个级的数读,读好后加个“亿”字。

(5)每节末尾的零不读,每节中间的零要读,每节前面的零也要读。

再如在学习写多位数的时候,教师应该特别提出以下几点:

(1)读懂题目,要一节一节有间隔地读出来。比如读“一百亿零五十万零七百”就可以读成“一百亿/零五十万/零七百”,且加框的字要读重一点,以此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写数从高位写起。一级一级往下写。

第7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一、数据统计分析(见附表)

二、总体分析

年级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全县班级数

72

74

72

68

68

68

1、低年级从本校横向比对分析看,教学点的成绩比中心校好,在全县班级排名中:锦屏小学二年级语文在全县排名第一,数学排名第二,洋屯小学一年级语文排名第十,而中心校一、二年级语文、数学,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排在后面,从数据分析来看,一二年级和前几名对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一二年级我们不止要保证及格率还应该保证优秀率。对于学差生的培养和提升是我们一二年级老师应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三年级英语相对较好些,数据显示我们的各项统计都处于上游,五两个班分别排名第七与十四名,和前几名的优秀班级对比我们的平均分差距不大也就在5分左右,语文数学的及格率、低分率存在很大差距。这就要求我们三年级老师把好及格率、低分率这一关。

3、四、五、六年级:语文成绩从各项数据上看,都处于中上游,六年级两个班分别第九名与十二名,六二班数学相对好些,其它班数学科从各项统计数据看不好,各项率值都比较靠后。英语学科处于中游。主要体现在平均分和及格率的差距上尤其是及格率相差很多。

学生成绩总体来说考的不是很理想,平均分、及格率与全县各校班级对比存在很大差距。其中四、五、六年级语文及三年级英语学科相对较好些,英语学科整体处于中上游水平,数学科一至六年级都不好,严重制约我校的整体教学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致使平均分、及格率偏低。考试的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考试,题随灵活但万变不离其宗,一张试卷并不只是针对学习较好的同学的试卷,让每一个学生都站在相同的起跑线上,是我们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

2、学生方面:学生从不同的地方来,参差不齐,教学质量一时难以提高。农村家长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学生不重视读书,没有意识到读书能带来的长远利益。其次由于家长大多外出打工,留守学生数量较大,家庭教育缺失。

3、试卷分析中老师们普遍反映一个问题就是书写潦草、答题不认真仔细,中高年级审题不清。这确实也是我们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那就要求我们的老师们平时要严格要求,使之形成习惯,尤其一二年级是小学生学习的基础阶段,养成良好的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4、各班的中下等生偏多,致使我们的各项数据统计都很低。小学阶段我们不能让大部分学生掉队,及格不应是我们对学生要求达到的最终目标,而应该是在85分优秀以上的人数占的比重大。如何抓中间、促学优、消灭不及格是我校全体教师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5、通过我们观看试卷语文写作方面。学生的作文分数普遍较低。平常教师训练的不够,致使作文题学生对于作文的整体把握不够,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是在一味的要求字数的多少。

6、通过看老师们的平时试卷分析,老师们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就是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差,所以很难形成能力,致使这方面丢分太多。各个年级在阅读理解方面不能很好的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也就很难答题。

总之基础、习惯、能力是我们面临提高的三个重点。

三、改进措施:

1、各位任课教师要狠抓基础知识。认真督促学生完成家庭作业,对于学生的作业要求一定要严格,今天要学生学会什么、要学生掌握什么、要学生预习什么、通过作业和检查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方面我们通过教师平常的做法和考试成绩不难看出。

2、老师课上所教的知识除了我们的课上巩固练习以外、课下的作业、练习同样很重要。课上教师要精讲多练,最大限度的实现课堂的高效性。教师每讲完一个问题要辅助相关的训练。所谓的精讲多练,还需有教师在课下备课时多下工夫,今天我要讲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什么要做到心中有数,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另外我们在练习课和课下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多做有效题,练习题的设计不能盲目性的贪多,更主要的还是应该有很好的针对性,从而培养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同时增长能力。

3、对于平时学生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严格把关,日日有检查、周周有小结、月月有回顾。让学生养成不拖欠的好习惯。

第8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基于以上现状,笔者认为,今天的数学教学要积极探寻如何以数学认知结构为基础,引导学生从“点状”地“学会”走向“结构化”地“会学”。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人们头脑中的数学知识(经验)按照自己理解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结合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合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下面试结合四年级苏教版上册《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一课的实践来论述。

一、基于认知结构“长度”的自主整理

《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是整数领域的最后一节课。课前,老师先请学生自主回忆:“一到三年级,我们认识了万以内的数。四年级起认数第一课时,我们首先认识了整万的数,接下来呢?你能分别举例子来说一说吗?”

课始,师生在课前研习的基础上共同回忆整理认知结构,学生举例后教师也请学生来读一读这些给定数“1259”“12590000”,以方便知识点的连接而用。教师将“1259”和“12590000”这两张数卡巧妙地合并为“12591259”,请学生读后指出“这就是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以此将“万以内的数”和“整万的数”这两个知识点连接成“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同样,教师在“12590000”后面添4个0使其成为“125900000000”,再次自然地将“整万的数”和“整亿的数”这两个知识点连接了起来。这两个看似简单的小动作蕴含着深意:纵向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横向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这些都是积极影响学习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学习迁移时可利用、可辨别、具有稳定性的因素。

回顾了所有已经学过的数后,教师顺着知识的连接点追问:按照这样的顺序,接下来可能会认识怎样的数?学生有的说“认识含有亿级、万级和个级的数”,也有说“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继续循着连接点追问: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是由整万数和万以内数组合成的,那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呢?学生自然能联想到“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是由整万的数和整亿的数组合成的”,这就在新旧联系中通过同化自然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和生长点的有意义扩张。至此,纵横交错的知识网络图也就同步生成。

确定教学内容,教师要把这一课、这一单元局部的教学内容,纳入整册教材、整个学段、整个知识体系。我们需要站在数学认知结构的逻辑长度来着力眼前的教学:每一个“知识点”的“连接点”和“生长点”分别是什么?“知识点”要夯实,“连接点”要形成清晰的网络,而“生长点”就是将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形成新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网络。

从“知识点”到“连接点”再到“生长点”的形成,这是一个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重新整合的思维过程。当我们能够从教材的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已有经验等整体出发,准确把握住知识的“连接点”和“生成点”,就会创生富有数学韵味和思考价值的情境。它能使学习从局部、零散的认识以集腋成裘的方式走向整体结构化,能使学生整体认识和宏观把握数学知识,获得的知识就会像一串葡萄,学完能拎起来。

课前先行回忆,课上反馈交流,并反思“在回忆的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这样的过程正是在引导学生从“回忆整理”走向“学会回忆整理”。

二、基于认知结构“宽度”的自主迁移

在读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前,老师先让学生回忆已有的读数经验,师生一起归纳出读数经验: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读;2.读亿级或万级数时,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它的后面读出“亿”字或“万”字;3.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接下来先读零在(每级)末尾的数,读“125912590000”后,教师追问“两个1259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点?这么多0为什么都不读出来?”再读零在(每级)非末尾的数,读“1220000000”后,要求“给1220000000万级的数搬搬家,使它只读出一个零”,然后追问“1202000000、1200200000、1200020000的哪些0读了出来?为什么都只读出一个零?”再请学生读“1202020000”,想“为什么读出两个零?”在经历了层层深入的读数和反思活动后,再请学生从整体上反思:以前的这些读数经验,在读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时,还能用吗?

同理,在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前,也先让学生回忆已有的写数经验,师生共同归纳出写数经验:1.从高位起,一级一级地往下写;2.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考虑到写数较之读数有难度,所以课前就请学生尝试写了“五亿九千万”和“五亿八千九百五十七万”这两个数。课上,请两名学生先后板演这两个数并说说写法,教师结合课前研习集中出现的错例“59000、590000、5000090000、59000000”请学生辨析。最后反思:以前的这些写数经验,在写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时,还能用吗?在写这两个数的过程中,你又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在自主经历了自己写、辨析写、反思写的过程后能够清晰地提炼出这样的写数注意点:写数时要一级一级往下写,要注意一个数级有四个数位;哪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一定要对准数位写0,等等。

课尾再提问“你有哪些新的收获”,并依次将活动数卡展开,请学生逐次读出“12、120002、1200020002”,再次引导他们在自主反思的过程中形成关于整数的、相对完整的认知结构,并体会到数的无限和法的永恒――“无论数有多大、有多复杂,它们读数和写数的方法是一样的。”

从纵向发展的长度来看,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在不断扩充、完善中。从横向发展的宽度来看,发展着的逻辑知识之间蕴含的经验方法往往是不变的,这就为学习的正向迁移提供了条件。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个经验被激活、利用、调整、提升的过程,是建立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其次要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做适当调整、提升与完善;接着引导学生经历新的活动过程,以积累新的活动经验;最后通过反思将新经验与已有经验有效对接,以实现方法的自主迁移。

三、基于认知结构“高度”的自主练习

在练习题的设置上,我们往往是教材教什么内容就练什么内容,教计算做计算题,教图形做图形题,教解决实际问题做解决实际的问题。长期这样的封闭式练习,会使学生陷入只会做题不会思考的机械化误区,不利于数学素养的长远发展。我们可以为学生提供基于认知结构“高度”的练习,如果用数学课程标准来解释,那就是在使学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的同时,还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内容来看,《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比较简单。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仅仅只是定位在会读数、会写数吗?在其背后,是否还可以隐藏更深层次的东西呢?怎样让简单、枯燥的认数练习变得既实现巩固功效,又有思维含量,更有趣味呢?老师巧妙地通过“感受成就”“了解不平衡”“懂得节约”这三个有意义的环节来实现。

“感受成就”环节先让学生读出其他三个年份的粮食总产量(表1),告诉学生“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在不断增加,位居世界第一”,随即激起第一个认知冲突,问:“但要知道这些粮食到底够不够吃?仅仅看粮食总产量,你认为合理吗?应该怎样看?”学生发现要根据粮食总产量和总人口数求出人均粮食量,才能知道这些粮食到底够不够吃。赞可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这一练习情境就从单纯的读写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它与认数之外的其他知识有关,与生活应用有关,与思维有关。

接着出示相应年份的全国总人口数,要求学生根据要求写数。最后一个写数需联系数学要求和生活实际来写,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有意义的思维挑战,也能进一步感受大数目在生活和学习中的价值。从粮食总产量到全国总人口数,教师可以骄傲地告诉学生:“在总人口数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我们还能让人均粮食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用占世界很少(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五分之一(22%)的人口,这在世界上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表2)

但“平均水平并不代表平衡”,教师紧接着出示2012年5月31日《羊城晚报》的报道《儿童节,有多少孩子饿肚子上学》和2013年初中央电视台的报道《舌尖上的浪费》,这就形成了练习环节的第二次认知冲突。

在学生惊讶、惊叹之后,教师请学生说说感想,他们由衷感叹“如果每人节约一点就能救活很多人”,“光盘行动要从我做起”。顺势而下,教师设问“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我们的力量会有大多呢”,最后请学生听写括号里的数。

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全国13亿人每天节省13亿粒大米,大约重(520000000)克,合520吨。如果把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连接起来大约长(650000000)厘米,合6500千米。如果每人每天吃大米400克,这些节省下来的大米可供(1300000)名学生吃一天。

让学生在数字、数位、数级、读数、写数、想数等过程中反复地积累经验,这是培养数感的基本途径。通过感受大数目的实际意义来培养初步的数感,这是另一个途径,“如果每人每天节省1粒大米,全国13亿人每天节省13亿粒大米”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三个听写题将“13亿”和质量、长度、人数架起了看得见的联系,学生在一定的情绪体验中锻炼了数感,接受了教育。

第9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一、导学理念及相关概念概述

1.导学理念概述

导学理念是一种相对广泛的数学教学理念。导学理念提倡教师在数学课程的教学之前布置给学生预学的任务,同时又不拘泥于原有的预学和上课教学,利用导学手册、导学案例、教学引导等手段,丰富了原有的数学教学体系。该理念主要是通过构建学生预学为基础、教师引导为主体、导学手册等工具为数学教学载体的立体化教学体系,提高教师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难点的讲解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体而言,导学理念又分为“导”和“学”两部分。

2.导学理念中“导”的概念

导学理念中的“导”在小学中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围绕小学数学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引导。其目标学生一般是一至四年级的学生。在该阶段,导学需要强调学习目标的设定,要具有明确和可接受性两个特征。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则是教师引导和培养的重点。比如,可以借助导学手册、导学课件、设置问题等方式,一步一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思维和学习习惯,掌握学生“预学”过程中的正确方法,提高预学效率。第二阶段主要是针对高段小学数学的教学,在这个阶段,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尝试在教学之前分析解决难题,培养其独立思维的意识。比如,掌握“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方法,也可以通过分组预习的方式,尝试团队合作。但是在该过程中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方向引导和督促,保证教学效率。

3.导学理念中“学”的概念

导学理念中“学”的概念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方面是教师的引导教学,另一方面是学生的预学。教师的引导教学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来将教学难点导入到课堂教学的节奏中;学生的预学是指学生如何在课前进行合理的预学,以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的预学过程中,还可以借鉴美国教育学家Maureen Lage的“翻转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提高课前预学、课堂听课、课后检验的效率,带动新一轮学习热潮的良性循环。

二、导学理念在当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意义

导学理念在当前教育改革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对于需要严密逻辑思维能力的数学课程,更是一种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理念。

1.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需要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教师虽然知道导学和预学对于提升?W生学习质量的效果,但是由于教学方式和重视程度的限制,导致教师很少对预学的学习方法、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时间进行辅导。因此,学生不会预学、教师引导效率低下就成为预学一直缺少相应效果的原因。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导学理念通过有效的导学目标设置和预学学习方法教学,充分利用了导学手册等预学工具,帮助学生掌握预学的基本学习方法,提高预学的质量,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

2.积极响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虽然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正式开展多年,但是素质教育的效果却一直没有完全呈现出来。这一方面是教学体制、考试体制的影响,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教学理念没有及时转变。导学理念的推广,带动了教师教学理念从原来“授人以鱼”向 “授人以渔”的转变,让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而不是固定、机械地去“解题”。通过学习目标的转变提升学生的自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积极响应国家教学改革的要求。

3.提高教学硬件设施利用的需要

当前,我国不少小学投入大量资金对校园硬件设施进行升级,但是从实际效果上来看,其利用效率并不高。导学理念的推广,将带动一系列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创新,比如“翻转课堂”中的视频教学,就是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利用提前录好的视频将教学难点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实现掌控学生学习节奏的目标,将预学与引导教学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对校园教学设备的综合利用。

三、导学理念下小学数学预学引导教学的具体措施

1.丰富导学教案设计

教案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基础,教案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出色的剧本对电影的影响。因此,对于小学数学的预学引导教学,最重要的是完善教案的设计。教学教案的设计首先要分清教学对象的年级层次,对于低年级数学教案的设计要以巩固和兴趣教学为主,降低复杂知识的填鸭式教学;对于高年级数学教案的设计要从知识的实际应用出发,通过计算体验,结合学生的预学进行引导教学。还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方式设计好导入机制和导入时间,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

2.提高引导教学的针对性

对于数学预学的引导教学还要进行不同的课程设计,比如新课预学教学就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式的内容。具体而言,可以让学生建立针对导学手册所涉及的教学内容的预学单,比如在三角形面积计算预学中,由于难度较低,可以设计出所学知识的联系内容、三角形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形状对比(引出形状不同但是面积相等的教学内容)、自我举例等。至于练习课的引导教学就是通过课本或者导学手册中的练习题来催化学生解题思维的成熟以及对公式的熟练使用。学生的练习课可能是一节正课,也可能是一堂课的一个小模块,对此要利用好课堂时间,提高引导教学的效率。最后是复习课引导,在该阶段教师不仅要对上节课教学内容进行简单检查,还要对学生的预学效果进行检查,比如让学生进行知识梳理的图形总结等,还可以设计出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对学生拔高。

3.提高对教学设备的利用效率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