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级会计学习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基础会计;言语直观;模象直观;实物直观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8日
一、课程分析
基础会计是会计以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着重于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论述,目的在于帮助初学者理解会计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熟练运用会计的基本方法,较扎实地掌握基础会计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会计业务处理的初步能力。基础会计是财经类所有课程的基础课,所有后续课程都要依靠基础会计这门前导课程所夯实的理论基础,是财会行业的一个门槛。学生能否对会计和会计专业产生兴趣,能否打下扎实的会计理论功底,能否领会会计方法的精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门课程的接受程度。
二、学情分析
课程中的专业概念对于初次接触会计课程的学生来说抽象难懂,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不易入门,课程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学生畏惧现象,久而久之,容易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有的同学彻底放弃了其他专业课的深入学习。归根结底,这门理论对学生来说是全新的,学生头脑内不具备这种会计知识结构,新的知识难以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找到固着点,靠原来的知识去同化迁移新的知识基本不可能。那么如何让这门全新的理论知识融入到学生的头脑呢?调查表明,人类的感知77%来自于视觉,即我们人类77%的知识来自“看”,著名的捷克教育家J.A.夸美纽斯主张“让一切学校布满图像”、“让一切教学用书充满图像”,并于1658年编写了一本附有150幅插图的教科书《世界图解》,从而被西方国家誉为“直观教学之父”。为了让学生轻松地学习该课程,有必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图案,手脑并用的方法教授学生学习。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出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
三、直观化教学模式和方法要点
(一)直观化的言语。专业性的课程要用专业性的词汇,但是专业性的词汇也要靠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表达。很多学生学不好会计抱怨老师讲课听不懂,大致就是这个问题,不是这门课程难,而是老师讲课太“专业”啦。专业化的讲解方式对初学者并不适用,就像数学老师对小学生讲课和高中生讲课完全不同一样。
直观化的言语是指在形象化的言语作用下,通过对语言的感知和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会计起源于生活,贴近生活的举例或比喻能很好地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学生常常会产生一种恍然有所悟的感觉。会计基础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运用教学语言艺术,生动活泼的故事、贴切的比喻都能启发学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入的思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幽默风趣、富有情感色彩的语言能给课堂教学增添情趣,增强知识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无限学习兴趣。会计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会计教学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活情境,让会计知识贴近生活,感受到会计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会计的魅力,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教师在会计教学中随时可将生活引入教学,将教学引入生活。
在学习会计要素时,关于资产流动性的划分,教师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比如一个家庭的存款可以视为银行存款,随时都可以取出来现金,变现能力强,所以归为流动资产;而家庭住房一般短时间变成现金存在障碍,变现能力差,所以归为非流动资产。诸如此类事例不胜枚举,教师完全可以拿来为课堂所用。当然,会计毕竟也是一门科学,作为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通俗语言时也要注意语言的严谨和准确,能做到“通而不俗,俗而有用”。既能让学生脚踏实地地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又能让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不过于片面、狭隘,用心去发掘教学过程中的亮点,用丰富的语言来活跃每一次教学过程。
(二)直观化的图案演示。直观化的语言引起的感知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所谓的模像直观即通过对事物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这种方法能把复杂的知识纲要化,把知识内容提纲挈领地表达出来,展现抽象的思维过程。
传统的基础会计教学,老师习惯于用“T”字型账户来讲解各类账户的结构,笔者发现正是这个简化了的教学工具降低了初学者对账户结构的理解程度,那么换成多媒体教学,就会把账户形象直观的表达出来。比如,讲到“资产类账户”可以用多媒体打出“银行存款”这个账户来,要讲的内容就一目了然,学生也很容易识记。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丰富性等特点。它可以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内容,创设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更适宜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如教师在讲授会计凭证的填制时,通过教学课件的演示,可以使学生直观地掌握其填制方法,比之传统教学方法更省时、省力,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除了多媒体图案展示,教师也可以用文字与图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讲授一些有内在联系的内容.强调通过图示把知识点之间的相互关系巧妙形象地联系在一起。此法的实质是运用简明的文字、数字、符号,设计成能表现知识结构的图表,把用文字叙述的会计知识,用图表的形式描述出来.使知识点更简约、系统、合理,有利于学生感知、理解、记忆和发展思维能力。运用此法的关键是设计具有科学性、逻辑性、直观性和趣味性的图表。自己画些图案来辅助课堂教学。众所周知,经济业务成果的核算较之材料采购、生产业务、销售业务核算学习难度较高,是会计初学者容易迷惑的地方。笔者设计了一组图来讲解成本费用类账户、收入类账户和本年利润账户的关系,如图1所示。(图1)
三类账户结构功能罗列到一块讲解,本年利润账户核算利润的数据来龙去脉一目了然;而“井水不犯河水”的分散讲解只能事倍功半。另外,会计账户之间有内在联系,笔者设计了一组图。(图2)
账户的上方表示的增减,箭头表示两个账户之间金额的结转环节,这样这些账户之间结转的关系系就一目了然。
(三)直观化的实账训练。这个环节即是心理学上的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实物直观所得到的感性认识与实际事物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在实际生活中的定向作用很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也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实物直观真切,当学生学习达到一定程度后,由简化的情景教学进入实际复杂的情景,更多的运用实物直观教学,十分必要。实账教学环节作为理论教学的一个补充,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实账教学环节中,教、学、做一体化,将理论教学内容与实训教学内容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又能提高毕业后迅速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遵循高校教学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实账训练可分为课堂实训和课外实训。课堂实训可采取平时分散进行与课程结束时集中进行的方式。比如,讲“平行登记”这一节,教师单纯的理论讲解达不到直观的效果,这时可以就实训上的练习让学生练习一下原材料或应付账款总账和明细账的实账,较之单纯地书本理论讲解有事半功倍效果。在讲“账务处理程序”最后这一章,各种教材都列出来不同账务处理程序的图表演示,教师讲一下它们各自的特点,学生还是不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笔者认为,这个环节很适合做一个综合性的实账训练,六七十道题左右就可以,可以采用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或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从凭证到账簿,再到简单报表的编制。这样这门课也有个大的圆满,学生在这个综合训练中也会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具体本门课的课堂实训形式如表1所示。(表1)
除了课堂内实训,学校也可以利用节假日或特定时间安排学生在会计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和一些企业进行实习,让学生从看、听、做中把学校所学的内容真正用到工作中。学生感兴趣的正是实际会计工作中的本来面目,借机可以充分调动学习会计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又能明白自己的不足之处。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人的实践活动起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对学生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个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直观手段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的注意力是不断变化的,手脑并用的实账操作方法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四)生动形象的诗歌。实务界有一些成型的理论总结成诗歌,作为一种学习工具和辅助手段,可以应用到基础会计教学中,而且效果很好。比如,讲到账户结构,资产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贷方登记减少”,学到这里,学生尚能清晰记忆,但往后学权益类账户“贷方登记增加,借方登记减少”等这一块的内容时初学者容易记混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前摄抑制”,即先前学习的内容对后续学习的内容产生干扰。这时把“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牢记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这首诗歌引入教学,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收到很好的学习效果。我们看似“低级趣味”的诗歌可能正是这些初学会计的学生所需要的。
主要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关键词】设计基础教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5-01
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课程的设置旨在使一年级学生对建筑进行初步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表现技法,并建立起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在整个建筑学教育中起到启蒙作用。我校的设计初步课程分为《设计初步(上)》和《设计初步(下)》两部分,分别在上下两个学期完成。《设计初步(上)》内容重在指导学生认知建筑及进行基本的建筑表现技法训练,《设计初步(下)》则是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初步课程对于后期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而网络的兴起使当代的知识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或教材已不再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也并非重要的来源,尤其是在建筑学基础教育这一课程特点鲜明的领域;而在当代大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综合知识结构和汲取知识的能力与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使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施过程都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状态。建筑基础教育需要承载的任务也必然随之变化。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1.重视技法训练的传统教学思路
我校的设计初步课程目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以建筑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为核心,配合一些建筑理论介绍的传统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深受源自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建筑教育体系的影响。“布扎”教育体系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已在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成功实践了几十年,为我国培养出一了大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种传统教学思路也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建筑素养,通过大量的技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基本功。
然而,随着建筑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教学思路的一些弊端。低年级学生的对建筑的认知较为感性,思维主要受具体形象支配,缺乏抽象化的建筑思维和建筑空间想象,而这正是设计初步课程的培养重点。但传统的教学思路过分侧重于技法训练,对于建筑思维和空间意识的培养着力不足,也缺少系统的建筑理论讲解,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后期的设计课程中不会运用建筑的形态构成规律,甚至所设计的建筑形式是对一些具体形象的模仿,有些学生则片面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对建筑空间及功能上的组织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当今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理论和表现方法与以往相比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日益完善,打破了徒手绘图的垄断地位,在绘制施工图和效果图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手段。
2.注重建筑设计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思路
2.1模块化教学思路的整合与生成
为了顺应建筑领域新的发展和变化,并弥补传统教学体系的漏洞,我们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在分析研究国内外一些重点院校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模块化教学方法。所谓模块化就是将有一定关联性的教学内容整合成独立的多个模块,针对各个模块的多个教学内容展开训练。传统的设计初步课程安排较为散乱,条理不够明晰,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对于培养学生建筑观有着极为重要作用的形态构成和建筑空间认知,在原有教学体系中涉及较少。
2.2模块化教学思路的可行性
模块化教学思路课程的安排分为两学期,每学期8周,每周8学时,符合我校现有的教学安排。模块化教学思路并非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在涵盖了现有教学体系的重点授课内容的前提下,加入空间限定、小品建造等新内容,并将这些课程安排得更具条理性和类型性,突出强调了对建筑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重新整编的课程内容更适合当今建筑学的新发展,旨在培养出基本技法与建筑思维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其后的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晰的脉络也更易于使学生逐步的学习、理解。
2.3模块化教学思路的逻辑性
模块化教学思路中各模块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它们相互间环环相扣,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模块设置按照“认知——技法——空间——实践”的线索进行六大模块的设置,每个模块都要有各自重点强调的内容,它们是经过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整合而成,模块内涵盖多个教学要点,一个教学要点有时会在多个模块中被反复强调,因而它们之间由于建筑入门教学的综合性而具有了逻辑性和连续性。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进、密不可分的,前一个模块是后一个模块的铺垫和基础,后一个模块是前一个模块的深入和发展。
3.评价方法及效果预期
为了平衡结果和过程的评分比重,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尝试中,我们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表格1)。由单一的任课老师在期末依据作业质量给出成绩,改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分别由学生之间互评,任课老师评价,督导教师审定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也从单一的模型成果,转变为分析报告、制作过程、答辩等阶段性成果,丰富成果展示内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结语
设计初步课程模块化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按照类型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要点,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形态构成和空间限定的重点训练,奠定坚实全面的建筑设计基础。当然,模块化教学思路也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形态构成内容的设置深度不够,建造实践也因缺乏相关的木工车间、模型车间、数字模型等教学基地而无法快速全面完成。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完善还需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也许一个完美的设计基础训练模式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有意义的应该是教学研究改革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魏岩.必要的转变——建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不良性及其教学活动研究[M].建筑设计及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高.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讨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社科版),2012,(4)
关键词:会计数据处理;项目化;教学
本文系河南商专2012-2013年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会计数据处理》课程项目化教学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2-XJKT-01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1月15日
信息技术促进了管理和会计工作的现代化、信息化,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现代会计专业知识和管理理念,而且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会计人员的主要精力转变为对计算机产生的会计数据进一步加工、分析、处理。与会计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相适应,《会计数据处理》课程成为高职高专会计专业主干课程之一。为提高毕业生的专业竞争力,必须注重《会计数据处理》这门课程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会计数据处理技能。
一、《会计数据处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可行性分析
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借鉴企业培训员工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将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引入教学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学习活动的特点。高职高专教育主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融“教、学、做”为一体,工学结合,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为社会服务的,要将社会的需要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培养与时俱进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技术人才。项目教学的开展能够使学生将学校中所学知识和技能很好地迁移到实际工作中去。
(二)《会计数据处理》课程教学的特点。本课程培养学生会计数据处理的技能,使学生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能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财务工作问题。由于计算机技术、会计理论、会计数据处理软件不断更新换代,教学内容和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都需要不断更新。学生通过操作会计数据处理软件,需要结合自己已学过的会计理论知识动脑去想,动手去做,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会计数据处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应用的可行性。项目教学是贯彻工学结合教育思想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典型项目为依托,以职业素质为目标,以职业技能鉴定为评价标准。实施项目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建构专业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工作态度、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和职业意识。《会计数据处理》课程实践性、应用性强,但是深奥难懂的理论较少,这为学生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提供了可能。另外,由于学生的层次不同,在教学过程中,项目教学可以使不同程度的同学,在互助学习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共同得到提高,体会成就感。这样可以激发他们浓厚的兴趣。项目任务结束时,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能够促进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养成与人合作的学习风格,提高毕业生工作后的适应能力。
二、构建《会计数据处理》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会计数据处理》课程的项目化教学,应先进行学情分析,然后再对课程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分析,正确把握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定位。
(一)学情分析
1、学生文化基础总体比较薄弱。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文化基础水平上相对较弱,入学成绩相对较差,教师要把握讲授内容的深度,否则学生上课听不懂,对课程的兴趣逐渐减少,课堂上学习精力就会不集中,从而出现玩手机、看小说、听音乐、睡觉等现象。学生不认真的学习态度又引起教师的反感,教师认为自己辛苦备课没有得到相应的尊重和回报,从而觉得生源质量太差,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改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形成恶性互动,彼此互不信任,教学中的这些现象在很多高职高专院校中都存在。
2、学生学习情绪化较强。学生通常对专业课以及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较高。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结合社会实际,采用多媒体形式,增强教学的生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存在误区。学生习惯于教师先演示操作,然后上机实训去模仿;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去理解知识点、分析任务、掌握操作技巧,还停留在你说、我听,你做、我学的阶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够,师生间围绕学习的讨论、交流太少。
(二)课程内容分析。《会计数据处理》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Excel数据处理软件财务应用、Xcelsuis水晶易表数据展示软件财务应用。Excel已成为现代会计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它能够实现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行预测和分析,并根据企业决策层对财务数据的不同要求制作各种财务报表。Xcelsuis水晶易表是根据构建的财务数据分析模型,进行财务数据展示的先进工具。《会计数据处理》课程教学打破教材上原有的知识界限,具体根据计算机数据处理的特点,结合电算化会计工作岗位需求,将教学内容设置为七个项目:会计数据收集、会计数据格式设置、会计数据管理、会计数据分析、会计数据展示、会计数据输出、会计数据安全。具体内容见表1。(表1)
项目一:会计数据收集。会计数据来源方式多样:可以从财务软件中导出;也可以从数据库文件(数据库包括Access数据库、SQL Server数据库等)中直接导入;甚至可以从上市公司网站或其他相关网站获取数据来源;也可以复制粘贴或直接通过键盘输入。面对计算机环境下输入是垃圾、输出也是垃圾的事实,学生需要掌握会计数据输入技巧,提高输入效率。
项目二:会计数据格式。掌握格式设计的一般技巧;利用条件格式突出数据分析和关注焦点;利用自定义格式定制所需会计数据格式。
项目三:会计数据管理。掌握高级筛选、分类汇总、数据透视等操作技巧。
项目四:会计数据分析。运用函数建立会计数据分析模型,掌握单变量求解、模拟运算表、方案管理、规划求解等分析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取有用信息,帮助管理者进行判断和决策。
项目五:会计数据展示。将会计数据信息化、可视化。利用Excel制作图表、修饰图表、调整图表结构;创建财务数据分析模型,灵活运用Xcelsuis各类部件制作动态仪表盘,让会计数据灵动起来。
项目六:会计数据输出。处理好的会计数据经常需要打印输出,为了打印的会计数据更加完美,需要进行页面设置、标题行设置、页眉页脚设置、打印区域设置等操作。
项目七:会计数据安全。重要数据的窃取是当今商务领域的一个严重问题,公司数据还可能被制作成光盘带出公司,系统操作人员操作水平不高或职业操守不够、责任心不强,就可能损害系统数据的安全性。会计数据安全性是指会计数据的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应当保证其秘密性、可传播性、可用性和可控性。面临网络化和无纸化的会计数据,都离不开数据的安全保密。
(三)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要保证教学工作取得预期的成功,就必须提出明确而切实的教学目标,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
项目一:会计数据收集。任务描述:收集会计数据,为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提供素材和依据。知识目标:会计基础知识、数据库基础知识、财务软件应用的基本操作;网络信息搜索;数据导入方法。能力目标:认识会计数据来源的多样性;能够将文本文件导入Excel;能从数据库中获取会计数据;能从网站中获取会计数据;使用Microsoft Query,连接到外部数据源;掌握会计数据输入技巧,提高输入效率。素质目标:培养认真细心的专业素质;具备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的工作态度。
项目二:会计数据格式。任务描述:制作各种会计专用表格,利用自定义格式和条件格式突出数据管理和分析焦点。知识目标:会计凭证、报表、固定资产原始卡片、员工信息卡等基本格式设置;自定义格式基础;条件格式应用范围。能力目标:能够设置会计所需各种表格;利用自定义格式实现利润表千元、万元转换;利用条件格式进行账簿格式化操作、应收账款催款管理等。素质目标:熟悉各种会计专用表格;具有良好的社会沟通能力。
项目三:会计数据管理。任务描述:掌握数据筛选、汇总、数据透视等管理技巧。知识目标:掌握高级筛选的条件区设置规则;分类汇总的前提条件;数据透视的意义及基本操作。能力目标:能够利用高级筛选查找符合多条件需求的会计数据;利用分类汇总按某标志统计求和、求平均、最大最小等;利用数据透视表进行多角度分析。素质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其求知欲与自信心;熟悉各种会计数据管理技巧。
项目四:会计数据分析。任务描述:运用函数建立各种分析模型;利用数据分析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知识目标:掌握投资函数、折旧函数、求和函数、计数函数、数据库函数等基本应用;掌握常用数据分析工具的使用技巧。能力目标:利用各类函数创建财务数据分析模型;灵活运用单变量求解、模拟运算表、方案管理器、规划求解等分析工具对会计数据进行分析。素质目标:训练学生对会计数据的分析归纳能力,提取有用信息,帮助管理者在生产、投资、利润规划等方面进行判断和决策。
项目五:会计数据展示。任务描述:实现会计数据表格转化成图表。知识目标:掌握Excel图表的创建、美化及调整;安装Xcelsuis水晶易表软件;掌握创建财务数据分析模型,灵活运用Xcelsuis各类部件制作动态仪表盘,让会计数据灵动起来。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图表的分析、理解能力;能举一反三,对会计数据配备合适的图表效果;训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能力。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完成数据展示任务,让学生感受数据的艺术魅力;启发学生了解生活中数据信息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深层追求。
项目六:会计数据输出。任务描述:对处理好的会计数据进行打印输出。知识目标:页面设置、标题行设置、页眉页脚设置、打印区域设置等操作。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标题行列的使用能力;能自定义页眉页脚;灵活运用分页符设置调整打印区域;实现将表格打印成卡片。素质目标:熟练掌握打印技巧,实现会计数据图文表并茂,培养学生对专业及未来职业的感情;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项目七:会计数据安全。任务描述:保护Excel会计数据及文件的安全可靠。知识目标:工作簿密码口令设置;工作表保护操作;单元格保护。能力目标:通过设置密码、数据隐藏等方法保护会计数据文件;设置visible属性实现工作表的彻底隐藏;保护单元公式;限制用户可编辑区域。素质目标:增强自我认知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单位会计数据的安全保密;了解会计责任。
(四)教师学生角色定位。实施项目化教学的首要问题就是角色的转换。在项目化教学中,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靠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既不能过多干预学生思考的过程和结果,又不能对学生的困难和疑问袖手旁观。教师角色的转换给学生自主性的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在自主性学习中,认识到学习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不唯一性,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提升。
总之,项目化教学的开展有利于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会计数据处理》课程教学就是将学生培养成在会计专业领域能够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现代化会计数据处理的复合型人才,使学生增强信息化意识,掌握必要的现代化会计数据处理工具(Excel数据处理软件、Xcelsuis水晶易表数据展示软件)的操作技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许艳华.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J].集体经济,2011.1.
关键词 柔性教育 会计学专业 实践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1 柔性教育的含义及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1.1 柔性教育的含义
“柔性教育”源于管理学中的“柔性管理”一词,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教学,是柔性教育思想在教学方面的深化,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采用个体化学习方式,通过师生互动,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自我改变意识,尤其注重对学生个性化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行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意义
在会计学教学模式中,特别是在民办高校会计学实践教学中建立柔性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专业的兴趣。柔性化的实践课程体系设置以学生实际需要为出发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和学习热情。同时,在满足学生成就感的同时,培养其独立性和创造力。第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要求学校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来设置不同的可选课程,制作不同的学习方案,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辅导,以此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2.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实践教学内容不合理,实践项目不成体系。会计学实践教学大多采用工业制造企业作为实践项目,其他类型的会计主体,如服务业、商品流通企业等很少涉及。各实践性教学活动之间衔接性和连续性差,不成体系。
(2)校内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校外实践教学流于形式。目前,多数民办院校的会计模拟实践尽管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解决了会计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相脱节的问题,但与真实的企业业务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实践教学缺乏现场感。
由于会计专业的特殊性,对于校外的实践教学,普遍存在“只看不干”的现象。所以,校外的会计学实践教学有些流于形式,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
(3)会计学实践教学内容简单,操作程序不规范。在模拟实践教学中,往往给学生一套某企业某会计期间的经济资料及原始凭证,要求学生对这些经济业务进行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报表等会计处理,完成基本的会计循环,整个过程中缺少相关的“审核、监督”等环节。此外,民办高校开设的大部分实践环节课程由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全部业务,这种实践操作流程与实际中会计工作必须按岗位分工来进行相背离。
(4)会计学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足。目前高校会计学专业教师虽然拥有较娴熟、丰富的会计学专业知识,但在实践教学中,有些教师无法结合会计工作的实际案例进行生动的讲授。其原因在于目前高校会计专业教师大部分直接来自高校应届毕业生,很多人缺乏实践经验。
2.2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方面,大部分民办高校对管理类学科实践教学重视不足,导致实践经费短缺、资源匮乏;另一方面,对教学过程和考核过程不严格,学生对实践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及理论课程,很多学生抱着应付的态度。此外,我国长期以来的教育体制是以“填鸭式”的刚性教学为主,这导致学生的动手、实践和自学能力均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3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构建及应注意的问题
3.1 民办高校会计学专业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
民办高校会计学柔性化实践课程的设置可以分为基础实践阶段和开放实践阶段。
(1)基础实践阶段。基础实践阶段可以分为必修实践课程和选修实践课程两个部分。必修实践课程培养的是学生专业基本操作能力,要求每名学生必须参加。
必修实践课程并不能很好的体现出柔性教育,教师在该教学过程中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动手能力,为选修实践课程做准备。选修实践是在必修实践课程的基础上,为能力高、时间充足的学生开设的,其内容是对必修实践课程的深入和强化,难度也有所增加。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学习能力和喜好自由决定是否进行选修实践。这种课程设置体现了柔性化教育的思想。
(2)开放实践阶段。开放实践可以开设商品流通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纳税实务与税收筹划和审计等方向的实践课程。开放实践课程应该按照每个方向分别建立模块,以专业限选的方式开展。学生根据将来的求职方向以及自身兴趣爱好至少应选择一个模块进行学习。对于时间充足、能力高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多个模块进行学习。
有条件的民办高校可以成立代账公司,开展相关记账业务。学生在进入高年级及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之后,可以在代账公司进行实际业务的处理。条件成熟,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不同企业类型的账务处理实践。
3.2 民办高校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1)以学生为主体。课程设置应以学生为主体,尽量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充分体现柔性化的教学模式要求。(2)加强实践教师队伍建设。民办高校应以2012年《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来规范自己的实践教学,加强实践育人的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专业教师到社会部门进行挂职锻炼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3)建设有特色的会计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学校不能盲目照搬照抄其他学校会计学专业的实践课程体系,特别是民办高校不能照搬母体学校的课程体系,而应该针对本校学生情况,设置有特色的实践课程体系。(4)加强经费保障。与“刚性”实践课程体系相比,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的实施需要有足够的经费保障。特别是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在实施柔性化实践课程体系中经费问题将比较突出,需要妥善解决,否则一切将成为空谈。
参考文献
[1] 洪荭,廖联凯.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研究.财会通讯(综合),2008(6):40-41.
财会行业从业人员面临着诸多纷繁复杂的从业资格考试。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这些资格考试对会计专业的教学带来很大的冲击,如何调整办学思想,改革教学内容,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调查结果中国会计视野网站针对财会行业从业资格考试进行了一次特别调查,该调查包括了22种比较知名的财会类资格、证书考试(国内13种,国外9种),获得了2145个有效样本。调查结果整理如表1:
(二)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调查结果分析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资格考试中,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排名占绝对领先地位。在国外资格考试中,ACCA知名度第一且远远超过其后的CIA和CGA。以学历为划分标准。同一项资格在不同的学历群体中的知名度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相关资格在硕士及以上群体的知名度最大,在大专及以下群体的影响力最小。除初级会计专业资格考试外,其他国内的资格考试均是在本科学历中有最大的知名度。
另外,调查结果还表明,以职业层次为划分标准。同一项资格在不同的职业层次中知名度有所不同:ACCA、CIA、CGA依次为不同职业层次群体了解度高的国外资格前三名,且均为中高层管理人员所了解。ACCA在欧美外资企业中的知名度指数为81.2,仅次于CPA(96.58)。这可能与ACCA专业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有关,ACCA被誉为“财务界的MBA”,“会计师界的金饭碗”。
在对各资格考试的价值评价中,名列前茅的依次为ACCA、CPA、CMA、CFM、AIA、ASCPA、CIMA、CIA;除注册会计师考试外,大部分国内资格考试的价值认可度随学历的提高而降低,而国外资格则相反。在不同类型的单位中,对各种资格考试的价值认可度差异较大:ACCA在欧美外企中的价值认可度达65.81。在行政单位中仅有26.67;高级会计师考试在集体企业中的价值认可度32.76,在欧美外企中的价值认可度仅6.84。关于各资格考试的价值所在,被调查者的观点如表2所示。
二、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对考生能力要求
由于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特殊性,国内的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以及在国内参加考试、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在考试内容、考生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区别,但总体看国际性会计权威资格考试除了要求考生具有一般会计入才的基本素质外,还应通晓英语。熟悉国际惯例和国际会计准则,能够在全球开展会计业务。因此。国际权威认证考试更强调“语言、知识和能力”。
(一)语言是国际资格考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及执业能力要求,决定了国际权威资格考试对考生英语水平的要求。ACCA、CGA、AIA考试均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培训和考试也都是纯英文的,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英文水平的要求都很高,要求考生阅读速度快,理解能力强,并且能够清楚地阐述自己的观点。通常标准为CET-6、托福600或者雅思6。这种要求特别是对于英语非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财政部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决定,2007年起,为了配合选拔和培训行业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国内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同时实施英语测试,迈出了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实质性步伐。
(二)全新的、宽厚的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技能知识是获得职业资格的关键在对会计职业判断能力要求日趋严格的环境中,考生在分析、解决国际性考试的试题时必须具有国际化视野以及合理的知识结构,要了解国际商法、经济与政治、文化等特点,尤其是要熟知国际交往过程所遵循的国际会计准则,掌握最新行业知识,始终站在专业、行业的前沿。一方面,掌握准则和法律是基础。国际会计准则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重视和采用。正日益成为“世界通用的商业语言”。另一方面,掌握知识是根本。ACCA全科14门,其课程设置是在广泛研究的基础上,征询了政府部门、学员、大学和各行各业雇主的意见综合而成,充分反映现代社会对财会人员的要求,具有全面、完善、综合性强等特点,被誉为“财会专业的MBA课程”。CGA的课程体系也融合了会计、审计、商业、职业道德、金融、管理、税务、计算机以及IT技术等方面的最新发展,充分反映了一个优秀的注册会计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国际权威认证考试一般采取分阶段的课程设置,并且随着阶段的上升,课程难度日益加强。在前期基础阶段,课程以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审计、法律等课程为主,主要是侧重对考生专业基础知识的考核;后期专业阶段则多以高级税务、高级业绩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认可综合性考试等课程为主,侧重对考生的综合管理能力、决策能力、沟通能力、职业判断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实务和综合技能的考核。我国CPA考试也在2009年全面实施新的“6+1”分阶段考核,在原来5门课程基础上增设一门《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1”为英语附加题。这诸多转变也为会计教育由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型提供了理论支持。
(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是考生必不可少的随着会计人员工作环境的变更,会计人员面对的已不再是单纯的数字,而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会计人员的责任将更为重大,遇到的问题也趋于复杂。所以,身为会计人员,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专业操守,包括承诺保持公正、客观、独立、遵照职业准则。在ACCA、AIA、CIA等所有会计类考试中,诚信都是一个优秀的注册会计师首先要具备的品质。其次,由于权威性考试都采取阶段性的课程设置,课程多湖限长,例如ACCA、ASCPA、CGA分别有14、16和18门的专业课程,其中ACCA的考试最长期限长达10年,我国CPA考试的期限也达到了5年,所以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学习的艰苦性和挑战性,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必不可少的。考生应具有坚强的品格。有耐心、有毅力,时刻保持着终身学习的心态和灵活变通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更有益于通过考试,更好地在会计领域立足。
三、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对会计专业教学的启示
CPA、ACCA、AICPA、CIA等职业资格考试,不仅得到了会计职业界的肯定,也对我国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产生巨大冲击,成为影响我国会计专业教学的风向标。因此,有必要重新检讨会计教育的程序和内容。
(一)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对会计专业教学的冲击依据人才培养理论,大学的会计教育并不是把一名经验丰富的职业会计师应具备的所有知识和技能都传授给学生,而是教会他们为获得并保持职业会计师的资格所需要的学习能力,为学生成为职业会计师做好准备。因此,学校的会计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包括专业学习与研究能力、组织治理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其就业后能够不断地通过自主学习更新知识,满足未来日益复杂的会计工作要求,成为可持续性发展的会计人才。
然而,会计类权威资格认证考试这只“无形的手”使高校的会
计教育目标发生了扭曲,如何根据考试内容和要求来设置课程内容,如何提高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正日益成为各高校追求的隐性目标。会计教育这种过于机械化、偏重于资格考试方向、过度结构化以及强调功能化的应试教育对会计教育目标的实现带来巨大的冲击。
就教学内容和会计教学模式而言,目前,大学本科按会计职能设置课程体系,基本符合会计学知识体系结构。但由于多数高校会计专业课程将重点放在准备专业资格考试上,从而导致会计教学出现诸多问题:―是忽略会计基础知识。教材内容的编写强调的是如何依据各准则进行实务操作,关注的是按照准则怎样处理,至于为什么应该这样,即准则背后隐含的基本原理并未加以重视,学生疲于应付会计考试,四年的本科学习并未真正把握会计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精髓。二是孤立地传授会计专业知识。由于考试课程的性质。教师授课时设有重视与相关学科的交融,学生不能站在整个管理学科、经济学科的高度理解、把握会计准则,影响了职业判定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