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物理教学;素质教育
多媒体教学是多媒体技术与教育教学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是优化课堂过程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开展课题研究的需要。多媒体技术具有图文并茂、丰富多彩、动静结合的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的强大优势,探究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是每一个初中物理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的求知欲望是学生提高学习质量的重要前提,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课堂学习比较枯燥,很多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怕学、厌学的心理,这极大地阻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图像、声音、画面、视频等结合的特点,刺激学生的多个器官,让教学内容呈现出较强的生动性、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声音知识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可以播放生活中的各种声音,如,小提琴声、汽车声、海浪声、喊话声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扩充教学内容,为学生建立起一个系统的教学资源库
教学资源的积累和系统的构建是教学的准备,初中物理教学中应该注重联系实际,非常重视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中的运用,以一个系统全面的教学资源库作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有效性。首先,多媒体技术可以搜索大量的与生活生产等息息相关的教学资源,并将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建立起一个分类别的资源库,如,物理题库、音像视频库、实验仪器库、电子教案库等。其次,多媒体技术可以系统地呈现各种资源库,方便地调用教学资源,让学生对资源进行对比和分析,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系统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搜集好教学资源,并在设计好教学过程的时候调用适用的资源信息,这样的教学内容既清晰又具体。
三、多媒体辅助初中物理教学可以实施探究式教学,让教学过程得到不断地优化,更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探究能力是新课程所要求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教学中的教学方式逐渐呈现了以多媒体技术为辅的表现形式,多媒体也可以运用到探究过程中来,多功能地展示学生在课堂中无法看见、操作的现象,能够将比较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因此能促进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探究中去,因而促进了探究式教学的实施。例如,在学习机械波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横波、纵波的产生与传播,呈现的图像不仅是清晰明了的,而且是可动的,可以由教师对其节奏进行调节,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而在学习地磁场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某一种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呈现出运动状态的二维和三维动画,强化了学生的知识理解过程,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探究欲望。
此外,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促进实验教学,优化实验过程,扩大实验教学范围。但是,运用多媒体要遵循适当原则和针对性原则,不可以为了运用多媒体而运用多媒体,要从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提高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欧燕秋.浅谈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下,2011(05).
一、当前网络教学存在的现状及其优势
网络教育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新式教学手段,通过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载体和媒介,让想学习的人,无论何时、何地、学习任何课程提供可能、提供方便。当前,采取网络教学的模式,对于教育相对落后的我国来说,意义重大。
网络教学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是"以交互的方式,将图形、图像、文本、动画、视频、声音等多种媒体技术,经过计算机进行处理之后,形成了一种文、图、声、像并茂,人机交互的教学方式。"它将过去静态的、二维的教材转变为由声音、文字、图像构成的动态的、三维甚至四维教材。它集中体现了形象性、生动性和直观性;它集中优化了教育的过程,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效率,为促进我国教育机制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提供了重大的实践支撑。其次,媒体的交互化。与广播电视教学相比,网络教育的主要优势是交互性。正是因为网络优良的交互功能,借助其信息的存储与传送能力,使远程同步学习与异步学习变得更加便利、有效。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发表个人的不同观点,分析评价他人的看法,学习者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最终取得一致的意见。因此,它极大的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学习,能够既保留学生的个性,又能够使学生接受应知、应学的基本内容。第三,注重自动化。通过网络交互通讯的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咨询、报名、交费、选课、查询、学籍管理以及作业与考试管理的自动化,还可以模仿常规院校班级管理功能,加强学生情感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由于教师资源不足带来的对学生持续关注不够的缺陷。对教师的课程教案管理,教与学的情况进行自动跟踪检测并及时反馈测评信息。第四,实现了教学的内容的优选化。网络传播的教学内容,一般由教学经验丰富、知识渊博、善于表达的教师负责讲授, 使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吸引学生学习。而且,网络存储信息量大, 使用灵活, 教学内容可以制成网页, 供学生选择学习, 教师、学生共同管理不断充实和加强教学内容、拓宽和加深相关学科的知识, 有利于启发学生主动学习, 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第五,网络教学的教学过程可以永久保留, 一些优秀教师的教态可通过网络传送到各地学生面前, 让学生领略资深教师的授课, 也可以让年轻教师来观摩、学习, 使那些通过一些教师一生积累的很有价值的教学经验能够广泛的流传和发扬。
二、网络教学的弊端和对策
我们注重网络教学的便捷性、高效性的前提下,在实践中,会发现一些网络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为了能充分发挥网络教学手段的实效,在不断收集反馈信息的前提下,我们要积极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确保做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教学相结合
这种教学模式,其实质是在网络环境下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的一种优势互补、取长补短的教学理念。它强调的是网络作为传统教学的辅助工具, 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网络教学中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实效;通过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力求拓展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提高课堂教学中的社会信息化程度。网络教学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实践中看,在人的一生中,各种学习形式是并存的,但是,相对其他的学习、受教育的方式,在校教育始终最具系统性、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教学模式。因此,传统教学模式不可或缺;我们应该看到,网络教学不仅不能取代传统教学, 还要从教学资源、学科体系、教师能力、科研成果上依托传统教学。只有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 才能更好的适应时代对教育的需求。
2、确保做到杜绝网络教学的自我封闭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有效地传授知识、培养技能。是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以及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它不仅应当让学生获得认知方面的进步,更是让学生获得情感进步的有效手段。网络教学的弊端是,它经常使学生处在网络环境中,容易导致人的自我封闭。网络课程中信息的结构化以及基于先进技术而实现的直观化,有可能极大制约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在培养学生动作技能方面,只能在理论的层面,实践的操作会大大确实和不切实际。因此,应当有机的将网络教学与其他学习方式相结合,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势,实现个体和群体的户外联系,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因此,在网络教学系统中,增进互动性方式以建立交流反馈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同时,注重在网络课程的设计中加入相应的监测、评价和反馈机制,可以随时掌握学生学习的进度和质量,及时给予调整性的指导,以督促学生的学习产生实效。
3、确保网络教学课程的合理设计
在网络教学的过程中,迫切需求教材能反映最新的知识,因此教材的更新周期要短。而现在的网络教学内容,基本上沿用了传统课本的内容,很多内容直接从书本上搬过来,有的甚至是大量的模拟题、测试题的堆积。在较短的时间内要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这是比较困难的。同时,随着网络教材的数量急剧增加,必然导致教材整体质量的下降,也可能引起教学信息的无序化。另外,并非所有专业都适合进行网络教育,尤其是一些需要大量实验的传统专业,以及教学信息的安全性,网络费用的偏高等均会影响网络教育的快速发展。因此,合适设计网络课程对网络教学的效果起到重要的作用。要坚持以学为本的原则,充分注意和保持课程的吸引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此,在课程界面布局、知识表述、问题的设计环节等方面,要营造一个既有挑战性又充满乐趣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持久性和自制力,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要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注意情境的创设,使得教学的内容更具有吸引力,同时为教学成果的实现创设条件。
4、确保网络教学环境的优化
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其具有初生教学模式所共有的缺陷---不完备性;它集中体现在环境的优化上存在缺陷。首先,要通过完善先进化的网络传播手段,达到让教师在网络教学环境中能够直接性指导学生,以克服网络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的被动性和被忽视感。其次,要利用全景画式的视频教学,让学生产生一种被教师叮嘱,监督的学习氛围,以发挥学生在网络教学中的积极性、主动性。第三,完善教师网络课程教案的监督考核;通过把是否建立与学生的互动作为考核教案是否合格的标准,并实行一票否决制。通过设置互动教学内容,以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互动性,让学生有所获,让教者有所长;大大杜绝了机械式的广播式教学,也铲除了网络教学问题产生的根源。
【关键词】物理课堂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B-0143-02
现在很多物理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系统地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的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成为主动的知识传授者,学生则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成为教师灌输知识的对象。这样教材就自然成为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师、学生、教材等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的一种稳定结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师的传递、刺激,学生的接受、反应的学习理论基础之上。
笔者认为在教育思想观念上教师要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为不久的将来我国教育模式的完全转变作准备。但是,基于我国目前的情况,一下子彻底地转变过来,教师、家长及社会仍接受不了。所以,我们教师在平时的物理课堂教学中,思想上要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行动上进行有序的转变,以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要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必须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自身的教学艺术。以下是笔者在体现教师的教学艺术这方面进行初探。
一、课堂思路清晰,新课导入巧妙
一般来说,新上岗不久的年轻教师,由于缺乏教学经验,一般都会把教学参考书当作法定,在自己的教案中保持许多教学参考书上的内容,鲜有自己的东西,然后按部就班地实施教学。殊不知这样的课前准备,虽然自己也花费了不少精力和时间,但是课堂上的教学效率甚小,没有体现出自己想要的效果。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课堂思路不清晰,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路,生搬硬套无法灵活自如地驾驭教学内容。再者,在新课导入上也缺乏艺术,要知道上一节课就像是弹一支交响乐,而导入就像是这支交响曲的序曲,起到酝酿情绪、集中注意、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如果上课一开始不能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就无法收聚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的听课情绪调动起来,使学生很快进入自觉、主动、积极的学习状态,所以,教师若能清晰、巧妙地导入,那么就能收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应,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二、语言功底扎实,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
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工具,用来传递知识。一般来说,教师的课堂语言修养要达到三方面的要求:(1)准确严谨的表达习惯。教师要做到语言准确严谨,表达清楚,只有这样,才能讲解清楚。(2)生动形象的表达能力。老师如果不能生动形象地表达,那么就无法活灵活现地描述所要讲的内容,不能深入浅出地讲解知识。只有善于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讲出深刻的物理意义,才能帮助学生对内容的理解,从而轻松愉快地接受并掌握物理知识。(3)富有节奏感的抑扬顿挫的表达艺术。一个能够根据教学中的内容不断调节讲话的节奏的人,才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很好地集中起来。一个说话平淡,毫无情感的人,是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的。所以教师要有一定的演讲能力,掌握一定的演讲技巧,用词准确、逻辑严密、情感丰富才能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
三、充分利用大家熟悉的物理问题或现象,并把它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碰到一些物理问题或现象,当讲到相关的物理知识时,要懂得把这些学生熟悉的现象或问题带入课堂中来,让学生根据学到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比如当讲到摩擦力的时候,就可讲这样的例子:为什么推动一个物体比滚动一个物体运动要困难?然后让学生思考,这样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多举学生熟悉的身边的事例,也要引导学生多留意身边的物理现象,让学生感到物理离我们并不远。比如讲到光和声音的传播速度时,请学生回忆,打雷的时候,是先听到雷声还是先看到闪电?当学生回答说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时,进一步提问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并解释。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运动公式来讲解:
设从打雷点到我们之间的距离为s,声音的速度为v1,闪电的速度为v2,那么
s=v1t1
s=v2t2
因为先看到闪电,后才听到雷声,所以 t1>t2。
变式得
故 v1
说明闪电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
这样学生就会更加直观地理解光与声的传播速度。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大家熟悉的物理问题或现象,并把它融入教学当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和掌握知识,让学生懂得物理定律、公式等知识是用来解释自然现象的重要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展现丰富的教学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人的情感具有感染性。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感染影响人的情感,就能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以丰富的教学情感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神经,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与老师情感相融,让学生与教师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能够沿着教师的教学思路了解和掌握知识。如讲授“电磁感应”一节内容时,笔者先介绍著名科学家法拉第贫寒的家境、艰苦的工作环境,以及坚忍不拔的意志和对科学执着的追求,培养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树立他们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和对科学坚定的信念,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投入到课堂当中。如果教师在课堂中毫无情感地直接地讲授教程中的知识,做知识的传声筒,那么学生就很难听得下去,就会感到枯燥乏味。也就不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不能让学生产生思想感情的共鸣,从而无法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教师一定要有丰富的教学情感,做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境界,让学生心情激荡,感觉到物理知识的神圣和魅力,愉快地学习,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愿,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当然,创设教学情感的手段和方法多种多样,往往要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五、充分展示物理学中美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
物理学科本身并不是美学,但其中存在着许多美学特征。例如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具有的简洁美,物理学中的如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等的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美,物理现象和规律在排列上由杂乱到整齐、由无序到有序的有序美,等等,物理有着许多的美,如奇异美、和谐美、统一美等特征。这些美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而且还能激发人的探究欲望和热情。教师若在课堂教学中能充分展示物理学科中美的特征,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质量,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利用物理知识创造美好生活的能力。所以我们教师应不断地探究、挖掘物理学中的美学元素,并在物理课堂中丰富地展示物理学中美的特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热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是从疑问开始的。宋代张子厚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则觉悟之极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疑问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知与不知、是与非等矛盾的表现,充分利用矛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所以,教师要善于结合物理教材实际,紧扣教材,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善提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只有这样,才会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所发现,在发现中有所争论,在争论中有所创新,才会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艺术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只要我们物理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总结,就会发现更多的物理教学艺术因素,并使各种艺术因素在课堂教学中综合作用,使物理课堂教学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
【关键词】新形势;高中思想政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6-0063-0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观念的变革,全球化经济趋势与多极化国际形势等都对学生的政治素养提出了较多需求,因此,高中政治教师应当探究当前社会趋势与发展,致力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动性,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探究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促使教师探索教学新思路,提升政治素养,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高中政治学科的价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兴趣得以激发,促使个人综合素质进一步发展。
一、新形势下高中政治教学的要求
在教学教育中,高中思想政治起着重要的推行作用,一方面可以指引学生建立正确政治导向,另一方面也承担着知识的传播与教育责任。正是由于高中政治学科的独特性,新形势下要求课程以培养学生价值观导向为主,改变传统单纯知识讲授模式;要求学生加强学科与生活的联系,改变传统过于注重书本的情况;要求学生加强对政治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掌握,改变传统死记硬背的局面。教学理念要以学生为主、学生学习为主线进行教学,才能真正促使高中政治教学契合新形势下的需求。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1. 教学准备策略
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与学生预习学习的共同准备。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动机。只有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才能真正坚持不懈,并具备学习的积极性与自觉性,从而促使教学达成高效。通常学习动机主要体现于引导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这就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了要求。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使得教学目标凸显,并层次化设置小目标,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努力达成小目标任务,并通过自主性、积极性来形成意志坚定的心态,培养自主、自立、自强的精神。因此,教师可设置预习学案,鼓励学生运用学案自主预习、自主探究,并鼓励学生学会质疑。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教学以解决学生答疑为主,加强学生对新旧知识的掌握,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反思的意识,使得教学准备具有很大的灵活性、自由性。比如人教版政治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教师预习学案重点可在于调查学生对文化的认识,学生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了解度,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思索能力,并鼓励学生质疑。教师可依据学生的质疑与观点在课堂进行引申讨论。
2. 课堂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策略中,教师要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组织与引导学生在教学情境下探究教学内容,从而达成教学目标。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可以按照问题设疑――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来进行。讲授法的运用可以将政治现象做具体描绘与叙述,并可以对一些概念与原理进行详细分析、解释,对政治规律可以直接引申论证。传统的讲述法只是照本宣科、单纯知识注入,使得学生很难自身建立知识脉络,甚至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讲授法教学中要注意几点:
第一,注重语言与直观的结合。高中生对于思想政治层面的兴趣激发都是先从感知兴趣开始,因此,教师可适当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声音、图像、文字等资源进行整合,使得教学手段更加形象、直观,从而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讲述知识点,也帮助学生建立形象的知识记忆。比如人教版神奇的货币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多种国家的货币,来帮助学生了解货币发展进程与文化,使得货币教学变得形象生动,从而促进教学达成高效。
第二,注重理论知识的完整性。政治学科是需要经济学、文化背景、哲学理论作为支撑的学科,需要学生各学科均有一定范围的涉猎。教师应当加强自身政治素质,运用博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关于生活、德育教育的理念,促使学生增强对生活中经济、政治、文化的关注,从而提升对世界的感知、对民族的情感、对自身行为的思想意识。
第三,要注重知识的衔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突出知识重难点,引导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结构衔接与结合,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找寻规律,加强政治教学成效。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适当进行问题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等等。
3. 教学辅助策略
辅助教学指的是为教学情境、教学任务所采用的辅助手段,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意识。
(1)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兴趣。从直觉、活动、因果、理论四个角度帮助学生寻找思想政治内部规律:直觉兴趣来源于事物所存在的客观鲜明、新奇生动的特性现象;活动兴趣在于社会实践体验活动,倡导学生参与中获知兴趣;因果兴趣在于对事物因果、本质的探索中所产生的兴趣,可以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意识的拓展;理论兴趣指的是通过若干局部社会现象之间的联系与规律构建成思想政治理论,并运用理论去解决疑问。针对四种角度,教师应当注意兴趣的激发策略:第一,要合理创设情境。教学中,恰当的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对社会生活现象的明确判断,通过似是而非的现象而去探索本质,从而获得问题的解决方案;第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虽然教学中大部分是专家学者盖棺定论的知识点,但教师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亲自探索。
(2)教师要注意课程评价。评价并不是针对结论给出的,应注重导向性与激励性,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传统评价仅仅作为评判优劣的标准、选拔人才的参考,已无法契合新形势的需求。因此,教师要重视评价方式与评价内容的作用,发挥评价环节的真正职能。
第一,要注重学生个性特质发展。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面对丰富多彩的世界,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爱好与追求。教师要注重学生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表现,并针对表现的过程环节适时鼓励和引导。比如通过谈话观察学生逻辑思维,对项目课题中学生的观点进行点评,学生针对自身探索过程中的不足进行自我剖析,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意识感悟,等等。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知识与理解层面的考评,多设置开放型、综合性项目课题,并适时给予学生发展思维的空间。
第二,评价内容要多角度体现。传统的评价仅仅针对结论判断优劣,比较单一,随着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评价内容也逐步演化,具体应当从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三方面进行,从中体现思想政治生活回归的本质。以人教版政治教材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学案预习、教案引申、练案探究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预习可选择自身感兴趣的模块,教师通过若干学生的反馈来适度调整教学内容,适时采用多媒体技术凸显知识重难点,而后鼓励学生进行思索与探究,并结合新旧知识点去解决问题。通过项目课题的布置,鼓励学生任意挑选主题进行深入研究。教师通过论文报告或答辩论述来考虑学生的综合表现,并根据表现予以评价。
随着经济知识时代的发展,思想政治对人类文化的推动起着重要的角色作用。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加强对人才的政治素质培养,倡导学生对文化的传承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荣誉感。针对当前思想政治教学教育的需求,教师可从学案课前准备、教案课程教学、练案课后评价等三方面进行教学策略的改进与创新,促使思想政治教学达成高效。
参考文献:
[1] 杨晓丽.新形势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分析[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5,(12):102-103.
[2] 候淑贤.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策略[J].学周刊,2013,(22):38.
[3] 王盛济.优化高中思想政治单元“综合探究”的教学策略[J].基础教育研究,2013,(15):43-44.
[4] 龙培林,张秀娜.高中思想政治有效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J].青u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5):60-64.
[5] 黄存才.略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0):102.
[6] 张乾.新形势下提高高中政治课教学有效性探析[J].学理论,2014,(09):221-222.
20世纪末,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随着国家对教育体制改革的步步深入,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提高教育水平已成为各类学校所关注的大事,把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已成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流。
1多媒体教学的基础知识
1.1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机投影显示出来,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1.2多媒体教学的特征
(1)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应该掌握基本的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编写适用于教学的课件。
(2)交互性。交互性提高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3)形象性、直观性。由于采用了多种媒体信息的教学,如图像、文字、声音、视频、动画等,使教学内容有了动态展示,形象解说以及直观表达,为提高教学效果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4)创造性、灵活性。多媒体教学向教师提供了一种易于使用的工作平台,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库,教师可以运用电子备课系统自己开发课件,选择自己所需的声音,视频等,制作相应的模型,模拟实验等.丰富教学内容,使教学手段更加灵活。
2多媒体教学如何实现个性化
采用多媒体教学,应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当代教育软件,解决教育教学上用传统和常规的方法解决不了的问题,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但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多媒体网络教学,它们都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又称CA}课件)。
CAI课件可以构造一种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教师将自己独特的教学思想融入其中,配合新颖多样的素材,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感观,在轻松愉快中接受最艰涩抽象的理论。传统教学中似乎言之无物、开发较难的一堂课,如果辅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令人耳目一新,别有一番创意。
2.1多媒体带来的个性化教学效果
现代教学方式的改进已使很多学校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既丰富了老师的教学手段,也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
(1)视觉感受更新奇。为了让学生真实感受课本内容,在一些课上经常会用到计算机来播放短片,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前播放视频时,画面不清晰,也不够亮丽,坐在角落里的学生看不清。使用多媒体“中枢”后,视频的输出效果非常清晰美妙,不仅让各个角落的学生都能大饱眼福,还经常激发起学生们的联想和讨论,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2)操作更随心所欲。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中的红外自学功能后,上课过程中轻按遥控器即可切换各种设备,省去了调节投影机的麻烦。完成一系列复杂的连动程序控制,只需一键切换就能完全成功。
(3)视频展台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它可以展示实物、文件、实验过程等等。以前由于没有视频展台,观看整个实验过程只是坐在前排学生的专利,后面的学生只能望而兴叹。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案,就可以将实验放在视频展台上进行,并通过投影机来实现大屏幕演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观看到实验的整个过程,并加深他们对实验的理解,更加完美了教学效果。
2.2如何实现多媒体个性化教学
{1)运用主页界面设计,使知识框架清晰化。一个课件如果叙述一堂完整的课,犹如一个完整的教案,体现全部教学设计。在课件一开始,制作一个精巧别致的主页,将所要阐述的知识点形成几个知识模块,即以近似目录的形式使知识系统化、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清晰化。刻意雕琢的界面,复杂曲折的交互设计,虽然在制作课件时要花费不少精力,但通过这个界面可以灵活导航到下一步学习层面,激发学习者的探索欲。既循序渐进,又纵横贯穿,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办到的,也是CAI教学的一大风格。
(2)运用软件强大的交互功能,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CAI课件中大量交互功能的应用,实现了学习者与计算机之间的对话,就象一支无形的魔棒,引导学生探索未知,主动学习新知,使得教师、学生、计算机三位一体,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由教师一人“满堂灌”的枯燥单一,教师只是在恰当的时候发问、提醒、点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学习气氛的营造者。所以,教师在开发CAI课件时,要尽量多使用交互,这等于是抓住机会对学习者提问、引导,不失时机地吊吊学习者的胃口,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动画模拟实际过程,让瞬间真实体现。运用动画是制作演示型课件的拿手工具,学生对于动态的视觉印象总是特别深刻,所以在CAI课件中插入一些动画和视频文件,就可以动静有致,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真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对自然科学的求真务实精神。动画或视频的制作编辑既可以从素材库中提取,也可以借助软件轻松完成,只要制作者平时留心钻研,一定可以制作出生动的动画效果,从而丰富活跃多媒体课堂。
(4)运用多种传播媒体,抓住学生注意力。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精力逐渐疲惫的老师,都会让学生的听课效果难以长时间维持。而依靠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变形文字、图片欣赏、动画模拟·…都可以不断刺激学生的视听感观,适时出现焕然一新、峰回路转的感觉,把已经疲劳的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迅速拉回课堂,遵循“刺激一反应一疲劳一再刺激一再反应”的科学路线,从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果,活跃了课堂气氛。比如在标题的出现上,可以以动态文字的形式,伴随悦耳的提示音乐,甚至做个反复播放、纯属点缀的小动画,不仅马上使课件形式增色,更重要的是在该处提醒了学生的注意,所以这些多媒体手段并非多余。
(5)创造独特的课件风格,突出个性化教学。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各个学科的教学软件成品,但是其中存在一个突出的问题:即每个教学软件成品只能代表某一种教学思路,所针对的是理想中的学生,因而就不可能符合各个教师的教学策略和班级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老师和学生都显得十分被动和勉强。每个教师都有属于他自己的教学优势和特点,将这些体现在他的课件中,成为课件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才能使教师更好地实施因材施教和素质教育,所以个性化设计应当成为教师在制作课件时所追求的目标,这样的课件更有针对性,更加新颖。而突出个性化就要求CAI课件在总体设计上不落俗套、简约大方;在细节处理上精炼别致,融入个性化的教学思想,针对本班学生的理解弱处设计知识传授方案。
(6)创设教学情境,激励学生主动性。要实现个性化教学,学习环境至关重要,而情境是学习环境中重要的要素。教学情境的创设是有利于学生对主题意义理解的情境,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在课堂教学中播放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录像、录音、参与社会实践,向学生提供网络的丰富的学习资源等等,凡是有助于学习者理解掌握学习内容的情境。都属于情境创设的范畴。情境创设有助于反映新旧知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思维联想,便于学生对知识进行重组与改造,易帮助学习者对知识的同化与扣顶应。
(7)实施网络化教学,体现个性化。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依托网络,发挥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不受时空限制的优势,实现网络教学,而网络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个性化教育。在网络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呈现给学生的网络教学内容个性化,显示的页面样式个性化,并有个性化的学习指导。这样学生在独自地网络学习中不会盲目学习,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3多媒体教学的前景展望
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实施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学生认知、思维和创造等诸多能力,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同时也成为自己提高教学水平的途径。因此可以发现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正向着网络化、智能化、趣味化、个性化发展。
(1)网络化。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应用环境多种多样。从应用地点来看,有学校教室(包括多媒体演示教室等)、办公室、师生家里以及其他场合(如广场等);从软件的运行环境来看,有单机(如普通的PC、广场演示用的触摸屏电脑)和网络(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其向网络化发展的趋势,是在这五缤纷的应用环境下孕育出来的。
(2)智能化。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性活动,其效果受教师水平、学生素质、教材内容等多方面影响,因而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多媒体辅助教学也一样,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受教育的对象,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因而,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也有各种不同的类型:如演示型、练习型、游戏型、模拟型、学习型等种类。但是,不论哪种类型,任何一个软件都有适应面的问题。适应面广的软件,能让不同的人在多种场合下使用;适应面窄的软件,要么只能让特定的人(如制作者本人)使用,要么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使用,甚至只能在特定的情形下由特定的人来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智能化能有效加宽其适应面。
(3〕趣味化。媒体手段与常规教学方式的平滑衔接,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表现在课堂上学生良好的接受状态和积极的参与欲望。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提高了教学密度和效率,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许多教师在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音效、画面呈现、动画情节等方面的设计中,注意充分调动学习者的内在积极因素,使得教学过程富有趣味和吸引力。这有利于计算机的教育教学功能的实现。
(4)个性化。“做出新意、用出特色”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个性化的精髓所在。目前在软件市场上几乎找不到+分成功的产品,就是因为软件市场现有的产品都是针对教学内容创作,而没有同时针对使用软件的教师的具体情况和学习者的个体状况来设计制作,因而不能受到师生们的普遍欢迎。有人说电脑是私人化的高级工具,那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是否也能“私人化”,即能适应使用者的需要,就像专门为“我”而作的一样呢?这就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个性化。
关键词:语文教学;活力课堂;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5-0021
新课程改革把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摆在了突出的位置,强调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都是课堂的主人,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所以新课改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如何让学生动起来,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呢?笔者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注重备课环节,是构建充满活力课堂的前提
笔者所在学校十分重视集体备课,要求每科每两周都要进行一次集体备课,学校定时间地点,由备课组长主持并作中心发言。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通力合作,资源共享。笔者认为这是一项很有成效很有意义的常规工作,相信许多兄弟学校也开展了这项工作,应该坚持和完善这项工作。
我们在备课中主要抓好知识准备和生活准备。知识准备主要抓好“三必看”和“三必做”。“三必看”要求做到教材必看、教学用书必看和配套练习必看。这样既熟悉了教材,又了解了课标要求,也明确了练习的编排方式、设问方式、答问方式。“三必做”就是认真构思教学环节、编写教案必做;认真指导学生学习,指导学生开展合作与探究学习活动必做;振奋精神,认真进行课改活动实践的总结必做。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质,而在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要能激起学生的情感,激发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的情绪体验中接受教学,使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双方乐于参与的一种充满情趣的活动。尤其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学生探索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愿望,探索问题的激情。
多媒体技术不仅具有计算机的存储记忆、高速运算、逻辑判断、自行运行的功能,更可以把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动画和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信息集成于一体,使学生所学的各种知识以图表、彩色文字、动画、游戏等多种方式呈现,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耳、动脑,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通过多个感官来获得相关信息,提高信息传播效率。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率时发现,对同样的学习材料,单用听觉,3小时后能保持所获知识的60%,3天后下降为15%;单用视觉,3小时后能保持70%,3天后下降为40%;如果视觉、听觉并用3小时后能保持90%,3天后可保持75%。由此可见,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增强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任务,同时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的实践活动,多鼓励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自学自悟,独立求索。“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有疑问才能促使学生去探索,去创新。阅读教学要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光读书,在独立阅读中大胆地质疑,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真正看作是学习的主人,通过启发、设疑等方式来激发全体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自主阅读课文,并把不理解的内容和有疑问的地方标出来。同时,找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认真地读一读。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在自主的读书中探究学习,从而发现问题,独立求索,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
四、重视课堂结尾,让语文课堂回味无限,更加精彩
所谓小结就是对一堂课所讲的知识的总结概括,如何进行总结是一堂课的关键。古人在谈到行文时说:“起句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如撞钟,清音有余”。可见,小结的语言要巧妙,要有激情,师生之间应产生共鸣;小结语言精炼能使学生容易掌握重点,抓住中心,可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小结要带有悬念,让学生乐于去探索、探究,起到耐人寻味、课断而思不断、言虽尽而意无穷的作用,为下一节课作好铺垫,进一步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五、注重测试的反馈,培养学生总结、反思的习惯
自我调控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学习上的自我反省和调整,是能够达成自主、自助学习很重要的一方面。开放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有利于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及计划的制定,再作用于学生自我调控技能的发展。
笔者在课堂开放、注重知识总结的基础上,也注重单元测试的检查和反馈,适当弥补教学中学生能力增强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的不足。测试反馈中,不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迁移能力的分析,更要求学生通过教师的分析结合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反思,写出简短的试卷分析和下一步的措施和目标,使学生大多能明确自己学习中的问题所在,也能制定合理的措施和计划。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就及时提醒学生与自己的反思和计划对照,督促学生进一步的反思和调控。学生和家长都反映效果良好,有些学生还由此学会了做整体的学习计划和总结,学习效率得到了提高。
一、网络“导学案”的产生
体育教学不比常规的文化课程,授课内容也多以直观示范为主,文字材料难以具体实现。如何做到把体育导学案完整地“传递”给每个学生,并且能够激发他们足够的兴趣去练习?这时,互联网成为首选。2011年9月郑州市教研室体育学科提出网络“导学案”这个想法,利用郑州一中这所河南省名校优厚的教学资源和师资水平,选择健美操和羽毛球两个专选项目班进行实证性研究与实施。
作为现代工作与生活最主要的传播传递方式之一,互联网有着传统纸质教案无法逾越的优势。一是信息量大,可以将文字、照片、声音甚至是视频都全部涵盖其中;二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网络可以以一抵多,免去了教师逐个联系学生的繁琐,学生也能在第一时间获取导学信息,为教师研究教学内容和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赢取更充足的时间;三是学生参与度高,作为一种开放式互动平台,网络可以实现学生与教师的有效沟通,使双方都能够提前获知对方意图,共同改进教学工作。因此,通过互联网把体育“导学案”进行传递不仅是对体育教学的一项改革,更是符合现代教学发展要求的一种创新。
体育教学实施网络“导学案”既是一项创新性试验,同时也具有一定风险性。以网络“导学案”在互联网和文库里进行检索,没有查到任何结果。因此可以说,体育学科网络导学案的构想是领先于其他任何一种导学模式的创新之举,目前在国内的研究还是一项空白。
课题研究者根据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关于选项教学模块教学计划;研究“导学案”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同时,通过互联网搜索有关“导学案”资料,查阅有关学科在“导学案”应用过程中的具体方法和存在问题,在实验过程中认真听取其他教师与学生的意见,不断修正实验策略,寻找适合高中选修模块教学的“学案”,以便在郑州市高中学校推行。
网络“导学案”模式对现行的体育教学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利用互联网便捷、直观、高效等优势,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把体育教学和网络技术有机结合,将体育学科选项模块教学内容通过制作上传至网络,提前传播给学生,使其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再结合体育课练习进行巩固与提高,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使体育课真正变成学生“自己的课堂”。与此同时,学生的主动参与必定使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显著,学习效率大幅提高。
二、网络“导学案”的实施
具体实施方法是在学校网页上开辟一个板块用于体育导学案的和探讨。同时体育教师申请博客域名,在博客上上传每节课导学案,由学生点击浏览。每周六之前授课教师把未来一周两次课的教学内容以“导学案”的形式上传至博客。循序渐进,逐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对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熟悉。在每节课程开始前,学生点击网页获悉学习内容,跟随教师视频自我学练,进行课前预热。体育课上带着预习时产生的问题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或与教师交流。最后通过巩固练习解决疑惑,自我提高,从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提前进行导学的目的和任务:让学生了解学习内容,练习更具针对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形成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意识。在这个前提下,主要的突破点是学生是否通过网络“导学案”的预习能够初步掌握动作要领和克服外界因素保证预习的连贯性。
如何达到网络学案的预期学习效果,我们在学案设计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首先在制定学习目标方面,以新授课为主,复习课为辅。学习目标是以层次量化,不做统一要求,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测评。学习步骤是学案重中之重,以健美操为例。教师亲自示范将传授的学习内容提前制作成图片和高清晰度影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制作,制成更加简捷的各种示范动作面,并将文字逐字逐句标注上去,音乐要逐拍节与动作相吻合编制,学生在自学中根据各自不同学习能力有选择的进行学习。
学法指导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自学学法指导,一种是课堂练习学法指导,它们的不同之处是,前一种是学生靠自己能力的自学,后者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法指导,教师尽可能在自学方面进行详尽的学法指导,提倡学生以结伴进行自学,从小事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纠错是自学中最难以解决的教学环节。学生都处于初学阶段,对技术动作掌握和控制能力处于不稳定阶段,这就要求学生发挥团队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大家互帮互学来解决。学案上面对应易犯错误,逐条找出解决对策。同时,影像播放既有规定动作节奏又有慢动作,方便学生自学和纠错。
自我测评。每节课的最后一项设置了自我测评,分为ABCD四个等级,每项都有明确的判断标准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照等级进行评定,检验本节课学习效果。
目标检测。主要通过学习来检测学习目标达成度,是通过评价标准来制定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效果来检测“导学案”的可行性,目标检测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教学效果的反馈,以便修正我们“导学案”更加便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
三、网络“导学案”教学模式下的体育课
1.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提高
在将近一个学期的磨合下,如今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模式已经发生比较大的变化,以健美操课为例,无论老师在否,学生们现在一进入教室就三五成群地对着镜子练习、讨论网络预习的内容。还有的学生找到音乐,跟随音乐节拍反复练习。对于每个动作的标准要求,他们经常能讨论的热火朝天,甚至达到了旁若无人的程度。他们在博客中留言,对于动作细节一遍又一遍地询问,充分显示出他们身上蓬勃的朝气和对这堂课满腔的热情。
2.传统体育课变为“体育自主课堂”
采用网络“导学案”的意义在于,在借鉴文化课自主学习理念的基础上,变现有的传统体育课为“体育自主课堂”。采用学生自学、集体讨论、尝试学习,再由教师讲解指导的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师规定动作、学生简单模仿”的体育教学方式,发挥学生课堂主体地位,变被动受学为主动求学,切实使体育课“活”起来。
3.网络“导学案”与传统课堂的区别
(1)传统课堂是学生到上课时才知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课上进行学习。网络导学案是学生提前知道下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前跟随电脑视频进行学习。(2)传统课堂上教师组织学生观摩时由于角度或视线问题导致学生看不清动作,造成错误动作印象。网络导学案可实现一对一教学,只要打开视频,每一个动作细节都可尽收眼底。(3)传统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学,全程由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主动性不能得到发挥。网络导学案下的课堂,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学习。对于掌握不牢固的动作可反复观看视频,反复练习,直到完全熟悉。(4)传统的体育课堂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学习,先教后学。导学案则是先学后教,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课上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从而加深学习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4.网络“导学案”教学模式的特点
(1)方便。网络“导学案”最大的优点就是生成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不受纸张、印刷等外界条件的影响。让学生能够第一时间掌握即将学习的内容,从而搜集到学生最原始的反馈信息。
(2)直观。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准确地掌握每节课的内容,课题参与者采用视频结合文字说明的方法详细的罗列了导学案的目的、任务、学习步骤等,作课教师在原有视频资料基础上亲身示范,自己录制视频,组织文字说明。学生通过观看、模仿、自我练习等方法初步认识、理解,形成动作印象,树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建立动作连贯、优美、规范的概念。
(3)快捷。教师只要提前制作好下一节课的导学案,在注册好的网络域名下进行上传,一般不超过十分钟就能够成功。导学案一经上传,无论学生在任何地方,只要打开导学案网页或教师博客,就能看到最新一期的学案,不受天气、场地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4)互动。学生通过点击博客浏览新授内容,同时将疑难问题通过留言向教师提出,教师在线解疑答惑,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如此,由于导学案的网页和教师博客都是对外公开的,不仅学生可以利用这种途径进行预习,所有登陆的游客都可以浏览、阅读并与导学案的制作者进行交流。其中包括郑州市所有学校的体育教师、体育教研员等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互相借鉴、学习和完善。
四、网络“导学案”促进体育课程发展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施与实验,我们对羽毛球和健美操项目参与网络“导学案”学习的300名学生进行了调查,对问卷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学生们对于这种新模式下的网络导学案还是十分认可的。“你喜欢这种以导学案为前提的学习模式吗?”选择“喜欢”的有87人,占总人数的29%,选择“比较喜欢”的有138人,占总人数的46%。“你认为体育网络导学案对你的体育学习是否有帮助”,选择“帮助很大”的有75人,占总人数的25%,选择“有一定帮助”的有165人,占总人数的55%。“你对网络导学案有哪些建议和看法?”学生大多数提出希望增加导学案的趣味性、详细度及课堂上教学方式能够多样化等诸问题。
从这些数据看来,学生们不仅对现有的网络“导学案”模式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而且还提出了许多有利于体育课网络导学案完善和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对于下一步的工作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持。
体育学科采用网络“导学案”不但改变了传统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更为新课改下创新思维提供了思路,拓宽了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学生们由陌生到熟悉,从教师屡屡提醒到逐渐形成习惯。教学内容的公开化使学生学习起来目的更加明确,自我提高更快。学生的整体精神风貌和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更重要的是网络“导学案”促进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教师发展――课堂掌控能力的提高
通过半年来的摸索与探讨,通过制作网络“导学案”,教师们对模块教学的认识更加准确,条理更加清晰,思路更加开阔。每篇导学案的完成都像是提前把体育课上了一遍一样,教师在制作导学案的时候把自己想象成学生,站在初学者的角度去揣度学生的心理、反复推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再根据这些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这样一来,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提高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很大提高。课堂上教师深入到学生中间,针对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单独进行纠正和示范,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共同讨论和纠正。课堂在这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内变得更活跃,师生关系也由此而变得更加融洽。
2.学生发展――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与参与体育课网络导学案学习的学生进行交流,笔者明显感觉到他们对于体育课学习方面有了自己的思路。以健美操课为例,以前上课学生都是到了教室才知道要学什么,该怎么学,教师指到哪里学生学到哪里。自从采用了网络导学案之后,体育课上,他们已经形成了自主学习的习惯,根据预习印象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练习。很多同学在集中指导前就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再加上教师稍加纠正,学生很快就能够在音乐的节奏下流畅地完成所学内容。热烈的讨论,积极的练习,师生的互动,这些画面都是以往的体育课上很少见到的。这也打消了大家先前的一些顾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能力比预期要强很多,而且在导学案模式下,他们的能力提高的越来越快。这些改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师来说,更能激发其教学积极性,也达到了不仅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这一目的。
3.课堂的转变――课堂效率的提高
小学语文课本,从内容选择上就能看出,丰富的德育题材贯穿始终。可是如何利用这些丰富的德育题材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呢?很明显,仅仅依靠传统教育方式是远远不够的。语文教学不只是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语言表达和运用,更重要的是要借助语文,使学生在学习中感悟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思想道德教育。在语文教学重渗透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语言文字,锻炼语言文字的组织运用能力,又有利于给学生灌输道德思想。“文以载道”,小学语文精挑细选的课文,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句话。简短易懂的文字,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思想教育的因素。将互联网时代的特点代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在蕴含传统道德思想的课文讲解中,融入从互联网海量信息中精挑细选的现实生活举例,不啻为一种新的德育教育的选择。《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以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通过课文,学生们了解到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和谐地共处,让他们潜移默化地被爷爷爱护小树的行为所感染,从小养成爱护大自然的好习惯,在心里种下“爱护动植物爱护自然”的种子。笔者在为一年级学生讲解这篇文章时,在课件中插播了从互联网上下载的一段公益广告:小朋友将笼子中没有精神的小松鼠送回树林,小松鼠很高兴地爬上了大树。区别于传统书本干巴巴的说教举例,简单的视频让学生们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爱护大自然”。
在《太空生活趣事多》的课文讲解中,笔者更是利用动画、视频以及模型演示,将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将太空生活鲜活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对于语文学科来讲,使用多媒体手段来化难为易、解释疑点很重要,它可以呈现精美画面(包括文字),播放悦耳音乐,提高学生欣赏美和享受美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激感,展示电脑的奇妙,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欲望。集文字、声音、图象、三维动画及影视于一身的多媒体技术,为网上课堂带来无穷无尽的乐趣。说到底,多媒体课件主要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语境,更好地为教学服务:生动的课件代替了传统教育中苍白的文字、枯燥的说教,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不知不觉接受了教育。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德育模式。教育者可以很容易地将传统德育的不同内容设计为虚拟情景,使学生不必亲身实践就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道德思想。教育者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互动,与学生、家长共同创建交流平台,在互联网的虚拟世界里,学生的心理负担会减轻,更容易说出内心真正的思想观点,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心理,因地制宜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传统的德育工作多局限于课堂上,校园内,优点是可控性比较强,缺点是与社会脱节,不容易让学生明白思想品德与实现自身价值的关系,体验不到德育成果的快乐。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的传播逐步脱离了学校、教师、家长的控制,可以让学生更容易明白社会的需求,对个人道德与社会价值的关系容易了解,但与此同时,互联网的不可控也对教育工作者实施德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各种信息,而部分教育工作者反而因为年龄问题,没有受到系统的计算机教育,因而导致德育工作者时时处于信息劣势。面对互联网环境下德育工作的新挑战,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会受到冲击,枯燥的说教将影响学生对德育思想的接受。现行的德育工作存在着许多弊端。简单粗暴的灌输式的德育教学方法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将德育活动“拒之门外”。
在德育活动中,不提倡个性教育,不能根据学生的个体特点因材施教,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没有各抒己见的机会,压抑了个性发展。同时,德育材料来源落后于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社会,难免引起学生的排斥。如此种种,都昭示着现在小学语文所承担的德育工作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我们认真重新作出科学的思考和研究。传统的道德教育模式的核心是道德知识的识见、道德规范的训练、榜样典型的诱导,进行道德教育的方法比较单调和枯燥。面临网络文化的多元性、开放性、交互性、创新性,这种传统的德育教育模式已不太适应。笔者经过两年的适应性语文教学试验之后,发现“因势利导,变堵为疏”应该是时下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的适应性策略。在此,笔者建议:将传统德育融合现代网络时代特点,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实践活动。不管什么形势下的的德育教育,都要注重教育环境的建设。(1)我们要重视建设校园网。把学校网络资源利用起来,设定合适时间段向学生开放,由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合理利用网络,可以把学生从社会不适宜的网络环境中争取过来,是管理好小学生上网的一个好方法。笔者所带的二年级学生,在教师、家长指导帮助下,不仅学会了利用网络学习课文知识,还将平时的作文练习搬到了网络中进行沟通、交流学习。据了解,我国在1000多所中小学已建成简单的以局域网为基础的电子教室,500多所学校拥有校园网。北京海淀区十一学校,被称为“网络教育试验田”。该所学校对多种形式的网络德育活动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利用网络资源构建成立网络德育基地,创建了“红旗飘飘”校园网站;设置了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建立了学生电子档案;利用网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评选“十佳”、网上讨论“热门话题”等多种活动。在实现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有效结合,形成有效育人载体方面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2)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熟练地掌握和使用网络,才能运用网络来开展德育工作,利用互联网更快更好地提供育人的平台,把计算机作为认知和育人的工具,寻找信息化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通过互联网促进学生与社会、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使口头说教转化为精神沟通,增强德育的情境性、情感性,拓展网络时代的德育模式。(3)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作为自己文化学习的“良师益友”。随着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网上书店、网上图书馆、网上学校相继出现。其中大多数网校的主要功能是补习辅导,设有教师教案、备课笔记、教学重点、难点、例题分析、试题、疑难介绍等内容,当然其中也有一些网校在栏目的设置上进行了科学的构想和创新,有学习方法指导,难题攻擂、在线答疑、智力开发训练等普遍受欢迎栏目,学生可以利用它来培养自觉学习、刻苦钻研的精神。(4)网络也可以成为学生创造研究的“健康舞台”。在一个开放性的无限延伸的环境中,从浩瀚的信息海洋里寻找、分析并提取有用的信息并利用,可能将成为新一代小学生学习和生存的本领之一。研究性学习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和亮点,我们可以借此东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网络,培养自己获取信息、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引导他们充分利用网络的大信息量、存取的方便性以及交互的及时性进行学习和研究,让孩子们学会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运用网络提供的全新手段去探索和创新的精神,以适应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需要。
一、联系社会、展现学校风貌的数字窗口――外部网站
学校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承知识、启迪智慧的重任,其教育教学内容必须共振于社会发展的脉搏,与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保持同步。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对学校教育有着极大的影响,要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仅依靠学校的资源是难以实现的,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架设学校的外部网站能促使学校与社会之间信息的高效快捷传递,完成信息对称的使命。通过学校网站的信息可以弘扬学校的办学理念、显现办学的特色、记录发展的历史、展示办学的成果,还可以及时相关公告与通知,实现多方位快速沟通。
1.网站运行维护的方式
(1)网站运行在校外:常见形式有主机托管、虚拟主机或租用空间等。这种建设方法的优点是网站架设与硬件运行维护的工作由专业运营商负责,学校基本不用考虑运维的工作,也就不需要专职的网络管理人员。
有些学校的网站没有自己的独立域名,仅使用他人域名下的二级域名或虚拟目录,甚至是隶属于某个域名下的一个链接,只租用很小的网络硬盘空间,这不仅导致访问速度会受到影响,上传文件也将受到存储空间的制约,对宣传学校与网站管理也会带来不便,更难以拓展信息化应用。其实现阶段申请一个属于自己学校的个性化独立域名无须太多的繁杂手续,费用每年仅需几十元。
(2)网站架设在校内:学校网站架设在校园内的服务器上,运行维护与管理均由学校的相关的网络管理人员负责。这种方式需要网管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更要有工作热情和奉献精神,由于防黑客攻击、防木马、防病毒等工作较多,经验不足的网络管理员会有较高的压力和心理负担;但这种模式优点也很多:由于服务器运行在学校内部,校内访问速度快、管理方便、空间巨大且可以轻易扩展,可方便快捷地架设隶属于学校域名的二级域名网站,也利于开展各种信息化应用,更能促进信息教师的专业化成长。2010年适合普通学校架设网站的服务器价格仅万元左右,存储空间可达1TGB,建议学校优先考虑这种建站方案。
2.网站程序设计的方法
(1)使用免费建站模板或由学校教师自己设计制作网站。早期很多学校采用这种方法,有些网站已正常运行多年且效果良好,为学校节约了不少的制作经费,促进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由于受管理人员技术水平与精力的制约,近年来这类网站出现了不少起遭到恶意攻击的事件,很多有名的高校网站也惨遭黑手,伤痛之余大家普遍认识到免费、低廉的设计与运维成本很难保障学校的信息安全。
(2)由专业软件公司根据学校需求专案定制设计。这种方法需要投入一定的经费,但由于是专业人员为学校量身定做,不但可形成鲜明的个性特色,且能在结构设计、代码编写、程序优化、数据安全等方面提供较高质量的保障,随着近年来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建站价格在不断地下降,更由于教师工资待遇的大幅上升,使用这种建站方法利大于弊,建议资金稍有宽裕的学校采用这种方法制作网站,2010年报价较低的仅在几千元至一万多元范围内。
3.网站内容管理维护的技巧
规模较小的学校信息量相对较少,网站不必设立过多栏目,可以采用各部门共同维护的方法,保持主要栏目信息的及时更新。
规模较大的学校可采取为各行政部门、学科、班级等架设专题网站,并赋予专题管理权限,通过自定义专题外观风格与栏目名称,达到百花齐放、彰显特色的效果,还可促进各栏目信息的质量与更新速度的提升。
群体的智慧远远超越个人的才智,全员参与、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将会使网站丰富多彩,无论学校规模大小,建议设立教师风采栏目,展示每位教师独特的精神风貌,并为每位教职工建立易记的账户,根据需要分别赋予不同的信息权限,在信息页面显示信息者的姓名,并对其信息数量实施统计汇总,适时表彰激励,增强信息者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促使其从信息的浏览者提升为信息的创造与者。
二、实施科学管理、保障信息对称的平台――内部办公网
爆炸性产生的各种信息,经常让我们不知所措,甄别筛选我们所需要的信息就显得极其重要,有用的信息不能少,多余的垃圾信息应过滤掉,减少对时间与空间的无谓侵占。传统的行政办公管理模式存在着文件如山、会议繁杂、占用大量人力物力、难于快速反馈与精准实时评估的弊端;学校服务保障体系缺乏有效监管与激励的举措,推诿懈怠是家常便饭;教学研究流于形式,教学过程我行我素,教学绩效难于评定;形成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几乎每所学校都制定了貌似完善的各项规章制度,可执行起来阻力重重,多数形同虚设。究其原因,即有重人情、轻制度的传统习惯,也有各人所任工作的过程绩效难以客观显现等因素,致使各项工作的评估因缺少真实有效的数据,言而无力,草草收场。懒惰者在宽容散漫中悠然推责、以混为乐;勤奋的人因缺乏激励举措而逐渐懈怠、黯然神伤;校务公开因手段的制约等多种因素而难以及时、客观和全面,公开、公平、公正的民主环境建立不易、维持更难;各项工作饱受效率低下的困扰,教职工的积极性日趋低落。很多学校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工作已初见成效,但由于受到太多的干预制约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平缓期,甚至出现退步滑坡现象。
深刻剖析制约发展瓶颈存在的原因是由于未能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抑制了人的潜能,使大家还沉浸在“大锅饭”时代的遗风中。架设内部办公网(Oh平台,Office Automation),实行办公自动化,就是很有益的举措之一,学校管理工作中存在着的难点,有很多是可以通过在Oh平台中设置相应管理模块来排解,使用OA平台将推进协同办公,促使各项管理科学化、扁平化与透明化,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校务公开,不仅可以保障信息对称,还能发挥多元激励措施,调动诸多因素,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障信息对称
信息时代应建立有效的信息传输通道,充分注重信息的及时公开,并能使公众知晓信息的接受状况,杜绝或减少冗余信息的发生与传播,保障信息对称。
加强各项工作的前期科学规划,实施过程的记录与明示,构建各项工作的动态跟踪管理体系,通
过科学合理的监控干预,确保各项工作目标的完满达成。可设置公示公告、内部通知、留言专区、每周工作、安全警示、会议纪要等栏目,并提供网络交互功能。管理员根据学校的行政部门事先设立有各种组别的组织架构,为每位教职工建立以个人姓名汉语拼音全拼的实名账号(登录显示为其中文姓名),将教职工加入到相应的组中(如王波老师分属于物理教研组、高二年级部、班主任组),信息时勾选不同的组别,实行定向。教职工用个人账号实名登录后得到不同的访问权限,信息阅读后将留下访问者、访问时间等痕迹,也可发表自己的评论意见,该条信息的所有可访问者便能知晓此信息传递状态,确保了校内各种信息的快速传递与反馈。
2.强化统计处理与汇总分析
建立网络上传如人员、设备、考试评测、问卷调查、文件流转等各种基础信息的机制与方法,留存基础原始数据。仅有信息的传输通道还远不够,还必须具备各种信息的分类、处理、汇总、统计与查询功能。设立学籍管理、人事档案管理、文档中心、教学绩效评估、荣誉管理、薪金管理、财产管理、成绩分析系统、评教评学、授课交流、备课教研活动、教师发展档案、学生成长足迹等模块将使授课与点评、成绩与绩效、财务与财产等敏感话题透明化,积淀详实可信的基础数据,为科学分析评判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
3.赏识管理、真诚服务
由于教育现代化、信息化装备水平的提高,学校普遍缺乏专业维护技术人员,少数水平较高的人才长期在经济待遇、存在认可、心理愿景等方面无法得到满足的状况下,转行流失是很正常的现象。部署服务支撑模块,建立电教设备报修、总务校产报修、信息技术服务、校办服务、总务服务、专用教室预约等栏目可使服务与管理人员的工作业绩得到充分体现、个人技术水平凸显、能力得到同事的欣赏。用户何时提出的需求、难度如何、解决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耗时多长、所需费用、用户满意度等信息一目了然,不仅能为考评提供可信的依据,还可收到奖勤罚懒的效果,提升相关人员的自信度与自尊心。
通过建立温馨学校栏目,为教职工提供家政、物品代购、家庭设施维修等服务,排解教职工家庭后顾之忧;设立教职工生日祝福窗口,彰显学校对教职工的人文关怀,让他们充分享受职业幸福与工作快乐,会有意料之外的奇效。
4.分享与欣赏
可设立相关栏目,充分交流思想,启迪智慧。
校长推荐栏目将是学校为大家准备的理念大餐,让全体员工勇于承载学校发展的责任,思索提升学校办学层次的妙方高策。
闲暇随笔栏目中会闪现大家灿烂的思想火花、窥见深邃睿智的理念,赏阅风格各异的美文、聆听到源于肺腑的建言。
美文共赏栏目让大家的眼界更宽,学识更广,教师的知识与素养不应仅局限于本专业,分享教育教学经验能提升教师跨学科的多样才能与魅力,欣赏将让更多的人浸润在成功的愉悦之中。
资源导航可引领师生依据赋予的权限访问到学校各种文件与教育教学资源。全员参与资源上传分享,实现分类检索查询,经过真诚点评使其完善更新,充实积淀海量的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
5.全面展示与评估
由于教师工作所特有的准独立性,互相了解很不全面,特别在评优、职评、年度考核等本可调动积极性的环节,由于沟通不畅,执行结果常常是事与愿违。在学校内部办公网中可将学校所有工作环节予以体现,并确定经过全体教职工一致认同的奖励分值,为每位教职工建立独立的信息汇聚页,将其教学、研究、管理、创新、服务等实绩工作及时完整体现,并自动汇总奖励分值,必要时还能实施排序,定会极大的激发全体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减少或杜绝布置工作需反复强调、催要材料如“收租子”等诟病,显现每位教职工的工作绩效,焕发其潜能,可极大地满足广大教职工的心理需求,还能达到督促鞭策的效果,由于引入全员参评机制,评估工作将有案可稽,各种矛盾定能迎刃而解。
三、显师生个性、促探究学习的交互空间――师生天地
学习者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不是仅依赖在课堂上的认真听讲就可达成,更不会在一朝一夕实现,那种灌压填塞与超时补课的手法早就被有识之士嗤之以鼻,还学生快乐的学习环境,回归教育本真是社会各阶层长久以来的奢望。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强化了检查与监督,各级学校也在积极整改之中,规范办学不仅可以减轻师生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消除孩子们对学习的厌倦,让师生的身心得以健康发展,提升创新创造能力,在学习与生活中显现鲜活的个性与风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段内使学生轻松愉悦的获取与巩固新知,是多年来追捧的话题,其实美国心理学家帕林通过试验早已证明,人的短期记忆只能保持数秒钟,短期记忆经多次反复,就可以转为长期记忆。开辟彰显教师与学生个性的师生网络互动空间可将师生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充分延展,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形成长期记忆并达到巩固。
学校蕴藏着丰富多彩、存在于各种载体中有助于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的宝贵资源,有以下特征:
基本类型:语言、文字、表格、数据、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网页、学件、课件、学案、教案、论文、随感等。
拓展形式:策划创意、活动过程、实物展示、分析评价等。如:主题班会、爱心助人、走访看望、参观学习、辩论会、换位体验、社团活动等。
依附载体:书籍、报刊、杂志、黑板报、胶片、广播电视信号、网站、磁带、光盘、磁盘、闪存、人脑等存储设备。
将这些宝贵的资源数字化后集中存储,部署在师生网络互动的空间师生天地中,实现网络可以访问与更新,并能够全面统计汇总,将对学校的教育教学、评估分析、精细管理、科学决策工作产生极大的影响,是数字校园建设可考虑的重要环节。
在师生天地版块中,每位教师都可以在自己独立的网络空间里轻松留下教学随感,上传美图与照片,秀出各自的魅力,分享生活快乐。通过上传每节课的教学要点、教案、课件、素材、作业要求等资源,使用网络摄像头,将教师的讲授视频传至个人教学网站上,借助在线评测等平台形成网络课堂,使教学活动延伸至课堂之外,更可促进教师间教学方法与睿智思想的交流。
在师生天地版块中为每位同学设计与架设个性化的专题网站,使其充分张扬个性,展示自我风采,每位学生都可通过网络发起如探究、读书、义卖等各种活动,实现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网络交互;也可快速进入各任课教师的网络空间与教学网站,学生将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束缚,在课堂之外可先期或再度学习,充分享受远程教育所带来的学习乐趣,不但能够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也能应答社会为学生减负的呼唤。
由于师生天地版块建在校内,便于集中管理,随着师生的参与,将会逐步积淀全校师生教与学的过程与资源,形成学校的海量校本知识库,充实完善学校的校本资源,是学校发展进程中宝贵的财富。
四、网络全覆盖、数字化探究、一卡一指通――智能管理
数字校园建设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网络全覆盖的智能管理。建设有线为主、无线辅助的校园网,使其达到校内高速接入、高带宽连接互联网,实现网络全覆盖。统一接口、共享数据中心、统一口令认证多点登录、网络行为管理等举措为用户提供与其身份角色相对应的个性化信息服务。
启用校园一卡通或校园一指通(指纹识别)等管理系统将学生入学登记、学籍管理、图书借阅、机房使用、培训跟踪、就餐洗浴、购物消费、考勤记录、校园出入身份识别与门禁管理等功能汇集一体,可消除信息传递的盲区、保障各种信息的高效传输,促进管理的高效智能化。
装备数字化的各种探究实验室,让传统的研究学习方法与先进的数字化分析有机结合,有助于师生的教育教学探究进程;建设全自动课堂录播系统,不仅能记录存储和分发教师的教学实况,还能使教师全面客观的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过程的魅力。
架设数字图书馆、开通校园网络电视台、部署视频点播服务、构建海量的多媒体资源库,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多样需要。
建设网络监控安防系统,使校园可视、可控、可查,保持校园的平安与稳定,拓展数字校园应用的宽广度与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