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通信电源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通信电源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通信电源论文

第1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作者:张建英 范春甫 胡建云 单位:重庆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所

系统特点我们通过对优化设计前智能切换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大量分析,并依据《GB/T19826-2005电力工程直流电源设备通用技术条件和安全要求》及《YD/T5027-2005通讯电源集中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等相关要求,对该装置进行了优化设计,确保在设备正常运行方式、交流电源中断或充电装置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直流母线连续供电[1]。该装置具有掉电保持、信息多点处理、远程监控等特点,实现了机房对该装置进行集中监控管理的功能,设备更加安全、可靠,更加人性化[2]。据梁平供电局值班人员的信息反馈:在近19个月的运行过程当中,通过监控管理系统发现并解决相关设备问题已有3次,告警及时准确,维修人员反应迅速,没有导致输出电源中断现象发生;并且,在蓄电池充放电过程中,该装置都成功切换,除了定期巡检外,真正实现了机房无人值守。系统介绍系统参数工作方式:设有手动和远程控制方式(手动时采用刀闸并联在接触器旁);标称电压:直流48V;输入电压:2路直流-48V,正极接地;输出电压:2路直流-48V,每路分别对应10个电流为15A的配电回路;工作电压:-56V到-42V(范围通过管理系统可调节),正极接地;启动电压:≥-42.5V或≤-56.5V(可调),正极接地;故障切换时间:0秒;网络通讯:采用RS485与触摸屏通讯进行现场监控,通过以太网与上位机通讯进行集中管理;通用参数按照相关规定[1]设计。

模拟量数据采集采用EM231的8回路输入模块,用来测量母线电压和电流值;以太网模块选CP243-1作为通讯模块,和监控站进行信息联络,监控中心通过监控站对智能切换屏进行集中管理。接触器之前的设备选用的是NDZ1-400K型接触器,其主触点为常开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或控制线圈故障时,接触器主触点失电断开,导致整个通信电源设备掉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选用了天水213电器厂的单级直流接触器,型号为:GSZ2-400D,其主触点为常闭,故障时其主触点会立即闭合,同时PLC向监控站发出故障信号,等待处理。这里需特别注意的是,在检修输出设备需断电时,必须取出对应输出回路熔断器FU3、FU4的熔芯,防止故障时接触器掉电闭合。触摸屏为了方便现场巡检人员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同时维修人员可以更加直观的查看告警记录,快速判断故障位置,我们选用威伦通科技生产的8寸触摸屏,型号为:MT4403TE。该款触摸屏配置了10M/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RJ45,支持给予CS架构的以太网通讯,同时也可以通过以太网接多个HMI构成多HMI联机或与PC机通讯,方便了多点监控和通讯,这样,大大提高设备的可扩展性。组态软件MT5000可以实现参数设定、数据监视、运行监控、故障显示、历史记录及数据报表,功能十分强大,这也是我们选它的主要原因。开关电源开关电源在本系统中作为控制电源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这里我们选用航天朝阳军品电源:4NIC-TX250DC/DC输入直流48V,输出直流24V。其特点是:低纹波、免维护、功率密度大及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在工作时,该电源是双路输入,双路输出,当任意一路出现电源故障将不会影响两路输出,而且电源输出两个回路并联使用,其中的一路出现故障将不影响另外一路的电压波动;它还具有宽电压输入范围:DC36V-DC72V,同时电压精度达到:≤±1%,纹波Vrms≤0.1%VP-P≤1%。上述这些特点正是我们选择控制电源最关注的地方,也是其它同类开关电源不具备的方面。集中监控管理系统优化设计前设备只有唯一人机交互界面——触摸屏,并且只能在现场监控,值班人员必须每天值守。不仅如此,设备没有跟其他相关设备联网,不能和其它设备联动,且只有本地操作,及不方便。优化后,设备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具有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系统本身安全管理功能,实现了供电电源相关设备无人自动联动功能,并且可以进行远程集中管理。值班人员只需在通信局监控(站)中心对该设备集中监控,派专人进行需定期巡检和设备保养即可,无需专人值守机房。使设备更加可靠、更加人性化。

新型智能切换屏内部具有监控性能和通信接口的PLC监控模块(以太网模块),通过该模块与通信局(站)的监控站通信,最终将信息上传至上级监控中心。新型智能切换屏的工作状态通过监控中心实现的管理功能有:(1)故障管理功能:当出现熔断器熔断、接触器误动作、母线掉电、系统运行异常等情况时,具有多点、多事件同时告警的能力,并向值班人员提示故障位置及处理建议,同时支持操作人员对告警信息进行确认。(2)性能管理功能:可以进入到智能切换屏元件工作状态的画面,对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能对告警、值班人员的操控等信息进行保留;所保存的历史数据可以以图形和表格的方式显示和打印。(3)配置管理功能:监控中心能调整PLC内部的系统参数、修改操控人员的权限等功能。(4)安全管理功能:具有完备的操作管理功能,对该装置参数设置和系统参数设置具有多级管理权限,通过操作口令可以对设备进行“遥控”和“遥调”。

第2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1电源是通信系统的坚实基础与根本保障

(1)犹如人们对阳光、空气、食物和水的依赖

从远古时代以来,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今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电也已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因为有了电,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欢乐。

(2)摩天大楼与基础的关联性

摩天大楼高耸入云,雄伟壮观,强风中坚定不移,坚实的基础则是默默无闻的功臣。通信系统的安全优质运转,无处不在的通信电源则是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3)广泛的实用性

在通信枢纽大楼里,在卫星地面站、光缆、微波中继站、国际海光缆登陆站……所有需要安装电器设施和通信设备的地方,都需要首先建设好电源和通信电源。众多电源设备能在不同类型外电环境中经不同组合生产出A、B和C不同级别的多种电源,以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做到稳定、安全和可靠。

结论:电源是一切通信必不可少的坚实基础,而且是非常重要的根本保障。

2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下面列举了邮电行业几次因电源故障而引起的重大的事故:

A)1995年4月1日,广东汕头金砂邮电大楼电气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497.9万元;

B)1995年11月26日,贵州毕节地区邮电局通信大楼电气特大火灾,直接经济损失901万元,中断通信50h,间接经济损失335万元;

C)2002年2月27日0时35分,海南省海口市海府路通信楼无人值守市话传输机房失火,造成海府局的市话出入局中继大面积闭塞,出入局呼叫、数据通信、小灵通网络、部分金融系统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造成6500个接入网用户通信中断,52个中国移动通信机站的通信受阻。其政治影响甚大。

若要恢复原有的通信能力,投入资金是损失资金的若干倍,投入的力量也将很大。

通信电源的质量与实用安全直接影响到通信质量、通信设施和人身安全,轻则影响通话质量,中断通信;重则毁坏机楼,酿成重大事故。A、B和C事故及以前的几个重大火灾,迫使邮电系统下大力气连续几年进行全行业的安全大检查。近年来暴露出的安全隐患问题,需要我们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扭转极不安全的被动局面。中国电信集团会经常性地进行安全大检查,扎扎实实地把安全生产抓好。

电源专业及应用对通信企业的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万万不可忽视。

3通信电源的特点、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设备品种甚多,使用组合奇特

高、低压配电设备;发电设备包括柴油、汽油发电机,风能、太阳能和燃汽轮发电机;交直流变换设备包括AC/AC、AC/DC、DC/DC、DC/AC、UPS和蓄电池设备等。

在通信枢纽大楼、卫星地面站、光缆、微波中继站、国际海光缆登陆站、交换机楼和模块局等众多的不同供电环境(条件)中,不同需求的魔方组合,神奇而多样化。一个关键问题是要严格贯彻通信电源的相关技术标准,遵循科学规律,做好设计、建设和维护工作。

(2)涉及专业学科知识多

通信电源的专业维护需要动力机械学、化学、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知识。

(3)消耗能源巨大,设备资源丰富,需要精心管理通信生产用电和确保通信机房环境温度等用电,所消耗的电能源是巨大的。而且通信电源设备的种类多、数量多,通信电源、空调设备资产大约占总资产的3%~5%,在一个拥有4000多亿元人民币资产的强大通信企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资产约占200亿元人民币,因此加强管理,提高使用效率,降低成本,意义重大。

(4)维护好通信电源责任重大

电源专业工作常处于高电压、大电流、使用易燃油类和防雷保护等特殊环境,对安全生产、通信防护和消除火灾等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5)通信电源专业维护体制亟待与通信维护体制改革同步

对于中国电信集团,该专业共有近万名员工,工作面广,维护设备多。目前的维护操作方法与传统方式变化不大,减员只是在人员看守设备方面有一定的潜力,而且必须达到通信电源设备自动化、监控手段完善化,只有安全防护达到无人值守条件时,才能实现无人值守。实际设备的检测需推广新技术和新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减员才有实效。过去,通信能力飞速发展,而电源维护人员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是生产效率提高的具体体现。

(6)电源专业方面存在的问题

·生产安全险象环生。近年来供电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影响并威胁到通信安全。例如,根据已了解到的电源设备事故分析,蓄电池事故占70%,高压切换事故占20%,高频开关电源事故占10%(强排风,灰尘侵入设备);全通信专业对通信电源的使用也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众多的火灾事件也都与电源或其使用有很多关联。

·技术管理需有效加强。缺乏对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研究和有效的对策,对事故的分析,特别是通信电源的应用安全、通信机房环境、蓄电池的容量和放电等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其维护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监控系统的技术规范。

·亟待提高企业化管理。对企业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没有适应新的电源维护响应模式,没有企业化管理的应对策略。例如:全方位服务问题,电源维护成本分摊问题,高质量的通信电源应用技术支持问题等。

4重视通信电源的管理与应用研究

要加强运行管理,减少通信事故,预防、杜绝恶性事故发生;对于庞大的设备资产,要科学使用,优化组合;在抓节能降耗方面,电源专业有着很大责任,需加强管理;要抓好通信电源、机房专用空调和环境监控系统的完善研究推广应用,抓好通信电源的维护规程、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等方面的研究与推广应用;要进行电源专业维护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推广;要对新的先进供电技术与设备进行应用验证研究,防止盲目性;在知名度极高的通信企业,要培养及配备有一定水平的通信电源管理专家,中国电信集团应在企业内部建立具有高水平、高素质的通信电源技术维护中心及维护队伍。

5具体建议

在通信企业的集团公司总部和省级电信公司的运维部门设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管理岗位,选用热爱通信电源专业并具有相当专业技术知识,对通信专业有一定的维护或管理经验,具有管理才能的技术骨干,负责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管理。主要抓以下工作:

·集团运维部侧重抓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运行维护技术管理,负责编制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维护规程。技术规范。安全操作及规章制度,负责指导全通信部门安全管电和安全用电的具体实施工作。

·省运维部门侧重对本企业通信电源(空调)专业的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做到科学使用。优化组合;在抓节能降耗、安全生产、安全用电等方面,省运维部分负有责任。

·参与通信电源重大工程的技术选型及重大工程质量验收;电源设备选型应从5个方面考虑:电气性能符合规范要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厂家技术服务保障体系完善;价格合理。而这些方面需要在采购设备中完整体现,宏观地选型无法确定5个因素。应重视待选设备的应用历史及表现。

·负责进行电源(空调)专业维护体制改革的研究与推广;

·负责对新的先进供电技术与设备进行验证、研究与推广。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其新设备也不断推出,要积极地学习了解,严肃认真地进行实用研究,集团和省电信公司要严格把关。

·参加相关技术交流活动。这是虚心学习和展现中国电信维护管理水平和维护技术水平的极好机会。应积极参加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研究工作,参与国际相关方面的研讨事宜。

·在直接担负通信设备运行及维护的省会局和地、市局,要有专人抓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具体维护工作,各维护部门应有专门的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维护专业队伍(电源维护中心),培养和配备相关设备维护专家,抓好通信电源、机房专用空调及机房环境的集中监控系统的维护和完善工作,抓好对发电机组、整流设备、蓄电池和专用空调等设备的运行及例行检测。

只有从管理到维护都高度重视,做到组织落实、生产落实,才能实现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安全生产。下多大的功夫,才会有多大的收获。具有远见卓识的通信企业领导,一定会重视井支持抓好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安全生产。只要上下一条心,团结一股劲,共同抓好通信电源、空调设备的运行维护工作,就一定会谱写出大型通信企业安全生产的辉煌新篇章。

第3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通信电源专业课程群的总体规划,课程群划分的标准与其他通信专业方向划分类似,都是以能否适应通信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高职通信电源专业开设了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和开发方向。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规划首先应在通信电源设备维护方向尝试,因为高职学生以后就业方向就是上岗应用。在经过实践后,开始向通信电源专业方向其他知识关联的方向延伸,最后扩大至其他通信专业教学的范围。对跨课程联系库的项目资源进行通盘设计既要考虑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关注基本技能的掌握,同时也要定期更新教学资源库,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使课程之间的联系、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更具有灵活性。例如在整流UPS的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教学的学习积极性,要经常介绍新的控制技术的发展、高智能化集中监控系统的动向。将电子技术的新发展和通信电源专业的发展有机地结合来讲授。项目库最好是每两年更新一次。在高职的教育中主要是突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职通信电源的学习也是如此。通信电源的每一次大发展都和电子技术的大发展是分不开的。例如在电子技术中采用大功率开关管的高频开关整流电源电路,与传统采用工频变换技术的相控电源相比是一次很大的电子技术上的突破,导致通信电源变换技术的大发展。学生在领悟通信电源技术的基础上,要求能了解电子技术的发展动向,突出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的动手能力。针对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将通信电子技术的内容分为有机的几个部分,提出了新的课程内容设置思路,即:以模拟电子技术的放大电路、负反馈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变换电路。以电路与信号的傅里叶级数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调制与解调的应用。以数字电子技术的逻辑电路为基础,讲述通信电源的油机、不间断电源的控制应用。兼顾当前技术发展,这种内容设置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核心内容,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即能让学生理解通信电源的应用又能兼顾通信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特点,从而优化课堂教学内容。在通信电源课程展开前一定要让学生建立通信电子技术的概念。普通的电子技术教学和通信电子技术的教学是有所不同的。通信电子技术更具有针对性,通信电子技术针对的是本通信专业所需的电子技术的内容,概念深奥难懂,电路复杂多变,学生基础差,很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所以在实践中要注重学生对本专业培养,激发学生对通信电子技术的学习兴趣,如开设“对讲机”“发射机”通信电子技术实验。“通信电子技术”是通信技术、电子技术两者交叉的新兴学科,是通信电源、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应用相结合,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也是发展很快的学科,它不仅能为通信工程及其移动通信等各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也可为从事与电能变换、柴油机、开关电源、电力系统等相关领域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现代高新技术的重要基础知识,在通信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通信电子技术的电路原理复杂、概念深奥难懂,应用变换多样,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难学难懂,因此,我们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实验和教学手段等环节的改革,除了让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制度。例如作为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NGN系统、5G系统)的供电设备应该是要求极高的供电设备,其供电方式必须做到能消除单点的供电故障,电源质量要求高、可靠性好、效率高、监控完善。能满足下一代通信核心机房的供电设备要求的非直流电源(-48V系统)不可。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如何很好掌握新一代通信电源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把握信新一代通信电源发展变革方向,鼓励学生自学新知识、学习新技术。

2高职通信电源中电子技术课程联系化教学设计举例

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有很强的联系性和依赖性,这种联系性和依赖性虽然也能跨越到其他通信专业课程,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的联系性和依赖性更高。高职学生的特点之一是学习不积极、高中理科基础差、自学能力低,对知识的连贯性掌握技能就更差。项目库中每个项目的实施需要相关课程群合作完成,例如将电子技术中的功率因数概念的教学和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合起来讲,学生更易于对功率因数概念的理解,也能很好地掌握通信电源的直流不间断电源中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原理。通信电源课程根据教学计划需求就能完成对应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在相关通信电源知识群中由项目驱动完成电子技术基础教学任务后,通信电源教学任务也同步完成最终结果。因此,教学设计者应能够依据人才培养方案来建立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间联系构架和设计跨课程的教学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动态地将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课程进行联系,形成具有活力的知识连贯体,并根据与通信电源课程群的知识联系性来设计电子技术课程的项目库。通过对高职通信电源专业联系化教学的现状分析和对通信电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剖析后,我们应首先对通信电源和通信电子技术进行联系化设计,提出对电子技术教学的设计方案,例如将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的电路与信号、模拟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配电和防雷来讲授,将数字电子技术融入通信电源的UPS和整流来讲授。电子技术的应用、电子技术实训、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与通信电源的设备实训相关联,进行项目关联设计试点。基于联系需求将通信电源和电子技术课程的这些环节紧密相关,层次清晰,环环相扣。从而实现,在高职通信电源专业技能培养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前后紧密联系,并最终形成通信电源专业的教学表现结果。

3结论

第4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摘要:在通信行业中,人们通常把电源比喻为通信系统的心脏。近年来,电信网全方位快速发展,同时也给从事电源维护管理工作的人员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电源设备正处在新老并存、逐步更新换代的时期。基于此,本文就通信电源的维护和管理方面谈几点想法。

引言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当前通信电源供电体制基本上是以集中放置、集中供电方式为主,有人值守、故障维修为主。而电源的负载,如传输、交换、数据、移动等专业的维护方式正朝着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少人或无人值守方向发展。通信基站是通信网络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任何情况下的正常供电,是保证通信网络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为此各通信基站内均配备了较先进的电力电源供电系统,包括开关整流设备、免维护蓄电池、油机等。这些设备是保障供电稳定和连续性的重要设备,对这些设备维护的好坏,不仅影响电源系统设备的寿命和故障率,而且直接涉及通信网络的平稳运行。

一、通信电源概述

从远古时代以来,阳光、空气、食物和水一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今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时代,电也已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因为有了电,我们的生活才有了欢乐。正是由于通信系统的安全优质运转,无处不在的通信电源则是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实施集中监控管理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通信网的要求,也是企业减员增效的有效措施。各种电源设备要智能化、标准化,符合开放式通信协议。若电源系统不能输出规定电流,电压超出允许波动范围,杂音电压高于允许值时间并持续10s以上者均判定为系统故障。原交流系统中的电压、频率或波形畸变超出规定范围持续时间大于60s者均判定为故障。为此,要保证通信电源系统的可靠性,有条件的通信部门应尽量从两个不同的地方引入2路市电输入,并设置2路市电电能自动倒换装置;所用设备要选用可靠性高的高频开关整流设备,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以便于更换,并合理配置备份设备。任何新技术、新设备未经充分验证、试运行前均不得进入供电系统。供电方式要大力推广分散供电,使用同一种直流电压的通信设备采用两个以上的独立供电系统,这也是今后通信网络容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各种新业引入的新要求。为了尽量缩短设备的平均故障修复时间,要经常分析运行参数,预测故障发生的时间并及时排除。还要提高技术维护水平,采用集中维护、远程遥信、遥测维护。在实施过程中,三遥点的设置要合理,绝不是越多越好,要以可靠性、实用性为基本原则,宜简勿繁。

二、电源系统使用中应重视的问题

电源系统目前广泛使用高频开关电源系统设备,其智能化程度高,电池采用了免维护蓄电池,这虽给用户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在使用过程中还应在多方面引起注意,确保使用安全。

2.1按电源系统的使用要求和功率余量大小来分,在使用中要避免随意增加大功率的额外设备,也不允许在满负载状态下长期运行。工作性质决定了电源系统几乎是在不间断状态下运行的,增加大功率负载或在基本满载状态下工作,都会造成整流模块出故障,严重时将损坏变换器。自备发电机的输出电压、波形、频率和幅度应满足电源系统对输入电压的要求,另外发电机的功率要大于开关电源设备的额定输入功率,否则,将会造成电源系统设备工作异常或损坏。

2.2电池应避免大电流充放电,理论上充电时可以接受大电流,但在实际操作中应尽量避免,否则会造成电池极板膨胀变形,使得极板活性物质脱落,电池内阻增大且温度升高,严重时将造成容量下降,寿命提前终止。在任何情况下都应防止电池短路或深度放电,因为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放电深度有关。放电深度越深循环寿命越短。在容量试验或放电检修中,通常放电达到容量的30%-50%就可以了。

2.3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和电解液的比重是线性关系,通过测量比重可以了解电池的存储能量情况。阀控式密封蓄电池是贫液电池,且无法进行电解液比重测量,所以如何判定它的好坏,预测贮备容量已成为当今业界的一大难题。用电导仪测电池的内阻是判定蓄电池好坏的一种有参考价值的方法,但尚不能准确测定电池的好坏程度。目前,最可靠的方法还是放电法。在可靠性、经济性、可使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比较,应选用四冲程油机为原动机发电机组。四冲程油机结构简单,采用多缸均衡做功、增压等一系列成熟技术适合于大容量机组的要求。其噪音小、污染小、性价比高。使用中把机组产生的热量排到室外,保证机组周围环境湿度不超过指标要求。

三、电源系统的维护与检修

当电源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先查明原因,分清是负载还是电源系统,是主机还是电池组。虽说开关电源系统主机有故障自检功能,但它对面而不对点,对更换配件很方便,但要维修故障点,仍需做大量的分析、检测工作。另外如自检部分发生故障,显示的故障内容则可能有误。对主机出现击穿、断保险或烧毁器件的故障,一定要查明原因并排除故障后才能重新启动,否则会接连发生相同的故障。再好的设备也有寿命期,也会出现各类故障,但维护工作做得好可以延长寿命并减少故障的发生,不要因为高智能、免维护而忽略了本应进行的维护工作,预防在任何时候都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主机的维护工作量很少,主要是防尘和定期除尘。特别是气候干燥的地区,空气中的灰粒较多,灰尘将在机内沉积,当遇空气潮湿时会引起主机控制紊乱造成主机工作失常,并发生不准确告警。另大量灰尘也会造成器件散热不好。一般每季度应彻底清洁一次。其次就是在除尘时检查各连接件和插接件有无松动和接触不牢的情况。由于整流器对瞬时脉冲干扰不能消除,整流后的电压仍存在干扰脉冲。蓄电池除有存储直流电能的功能外,其等效电容量的大小与蓄能电池容量大小成正比。因此,维护检修蓄电池的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虽说蓄电池组目前都采用了免维护电池,但这只是免除了以往的测比、配比、定时添加蒸馏水的工作。但因工作状态对电池的影响并没有改变,不正常工作状态对电池造成的影响没有变,所以蓄电池的工作全部是在浮充状态,在这种情况下至少应每年进行一次放电。放电前应先对电池组进行均衡充电,以达全组电池的均衡。放电过程中如有一只达到放电终止电压时,应停止放电,继续放电须先排除落后电池后再放。核对性放电不是追求放出容量的百分比,而是关注并发现和处理落后电池,经对落后电池处理后再作核对性放电实验。这样可防止事故,以免放电中落后电池恶化为反极电池。平时每组电池至少应有8只电池作标示电池,作为了解全电池组工作情况的参考,对标示电池应定期测量并做好记录。在日常维护中需经常检查的项目有:清洁并检测电池两端电压、温度;连接处有无松动腐蚀现象,检测连接条压降;电池外观是否完好,有无壳变形和渗漏;极柱、安全阀周围是否有酸雾逸出;主机设备是否正常等。免维护电池要做到运行、日常管理周到、细致和规范,保证设备保持良好的运行状况,从而延长使用年限;保证直流母线经常保持合格的电压和电池的放电容量;保证电池运行和人员的安全可靠。这是电池维护的目的,也是电池运行规程中包括的内容和运行规则。当电池组中发现电压反极、压降大、压差大和酸雾泄漏的电池时,应及时采用相应的方法恢复和修复,对不能恢复和修复的电池要换掉。但不能把不同容量、不同性能、不同厂家的电池联在一起,否则可能会对整组电池带来不利影响。对寿命已过期的电池组要及时更换,以免影响到电源系统和设备主机。

参考文献:

第5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移动通信终端;电源管理;可充电锂离子电池

引言

移动通信终端产品如GSM手机、CDMA手机及PHS小灵通电话已经深入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促进了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与快捷。但同时,由于一些移动终端厂商的设计缺陷,多次出现了手机爆炸伤人事件,而造成爆炸的主要原因在于电源管理部分设计有缺陷或设计存在不完善的地方。

与其他现有电池相比,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具有多项优势,这使它们成为更适合于便携式应用的电源。它们可以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最高达200W·h/kg或300~400W·h/L,分别是Ni/Cd或者Ni/MeH电池的2.5倍和1.5倍)和更高的电池电压(碳阳极电池为4.1V,石墨阳极电池为4.2V)。它们具有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小,可快速充放电及更高的充放电次数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的更高化学能量密度和更高电池电压使得我们可以为移动终端产品应用制造出更小和更轻的电池,而更轻和更小的电源对目前中国移动通信终端产品追求最小尺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要想充分利用电池容量或延长电池寿命,必须极其严格地控制充电参数。

鉴于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上述优点,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设计高效、安全的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管理电路。

1移动通信终端产品锂离子电源管理的原理及设计

锂离子电源管理的设计主要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来进行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及供电性能主要体现在其充放电参数的控制上。图1为锂电池电源管理原理图。该图由控制芯片和电路组成。接下来,我们就图1从锂电池放电、充电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锂电池的管理。

1.1放电工作原理

电池过放可能会给电池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大电流过放或反复过放,对电池的影响更大。一般而言,过放电会使电池内压升高,正负极活性物质的可逆性受到破坏,即使充电也只能部分恢复,容量会有明显衰减。锂离子电源管理电路的功能之一就是为了保护锂电池不至于过放。

图1

锂电池的正常工作电压为2.575~4.2V。当电池电压在此范围内,管理电路将MOSFET管S4打开,在电池(CELL)电压与BATT+之间建立低阻通道,有利于电流从电池流向手机负载。在此情况下,过放就体现为输出电流过大。在整个输出过程中,电源管理电路不断地检测从电池输出到负载的电流。当电池输出电流超过通常的保护值3.5A的时候,手机短路保护电路开始工作,关闭S4,切断电池与BATT+的连接。

当电池持续放电到电池电压低于文献[1]规定的放电终止电压2.375V以下时,则属于电压过放。此时,图1中的手机低电压及短路保护电路开始工作,同电流过放一样,关闭S4,切断电池与BATT+的连接达到保护锂电池的目的。

1.2充电工作原理

充电管理电路在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要保证锂电池能够充满,又要保证锂电池的性能,最重要的是要保证锂电池不能过充。如果锂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过大,或充电时间过长,产生的氧气来不及被消耗,就可能造成内压升高,电池变形,漏液等不良现象。同时,其电性能也会显著降低。

整个充电电路应该具有以下几种充电模式:

——低电压预充电模式;

——全速充电模式;

——涓流充电模式;

——顶端截止、脉冲充电模式;

——充电截止模式。

1.2.1低电压预充电模式

当电池电压低于3.0V时,电源管理电路进入低电压预充电模式。当电池极度过放时,为了防止过量的充电电流对电池性能造成损伤,充电电路应该采取渐进的充电方式。

对于一块极度过放的,电压已低于0.7V的锂电池,电源管理电路将提供预充电涓流给电池。此时S1关闭,充电器通过R1提供电流给管脚Vdect,充电器提供电流的大小完全由R1决定,整个充电器几乎工作在无负载情况下。这种充电模式甚至可以对电压已经为0V的电池进行充电;当电池电压高于0.7V低于1.98V时,外部S1及S2工作,电源管理电路可以以更高的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但是,此时三极管S1的功耗检测电路还没有工作,必须限制其功耗低于800mW,以免烧毁S1;当电池电压高于1.98V低于3.0V时,整个电源管理电路都正常工作,此时S1的控制电路使S1以较高的电流,但远低于全速充电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该电流一般超过100mA。

1.2.2全速充电模式

当电池电压高于3.0V时,预充电模式结束,进入全速充电模式。此时,电源管理电路将S1及S2打开,并使S1工作在饱和模式,充电器提供全速充电电流给电池充电。但是,电源管理电路将限制最大充电电流小于1.5A。

这种充电模式对充电器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实现限流输出。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移动通信终端厂商,在产品设计时可以根据产品的定义,选择不同的充电电流,实现对具体锂电池快速有效的充电。在典型应用中,一般要求充电器提供的输出电流限制在1A以内,具体的电流可以根据所用锂电池厂商推荐使用的充电电流,以便电池能够具有一个较高的循环寿命。

1.2.3涓流充电模式

该充电模式其实也是一种恒压充电模式,当电池表面达到控制电路设定的终止充电电压Vterm时,即进入该种充电模式。由于在全速充电模式下,电流比较大,电池表面电压与实际电池芯的电压有比较大的落差,涓流充电模式就是用来减小甚至消除该落差。此时,电源管理电路通过控制S1的开闭情况,将提供给电池的最大电流限制在100多mA。由于电池被充得越来越足,因此,涓流就越来越小,直到截止。

1.2.4顶端截止脉冲充电模式

当电源管理电路处于涓流充电模式时,它会周期性地跳转到全速充电模式,形成脉冲电流对电池进行充电。大电流脉冲宽度一般<100μs,这样有利于电池更快被充满。

1.2.5充电截止模式

电源管理电路会有一个控制引脚,由手机的CPU决定什么时候停止充电。进入这种模式,一般会有这样几种情况:手机检测到充电电路包括锂电池温度过高;不是原装的锂电池;已经进入涓流充电,不需要充电时间过长;充电器设计不合理等等。

第6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通信电源 监控系统 实时监控 数据采集

1 通信电源监控系统结构

在通信行业,电源设备通常被人们比作通信系统的“心脏”,通信网运行质量和通信安全取决于通信电源系统的运行质量。如图1所示,交流供电系统、直流供电系统以及接地系统共同组成了电信局站的电源系统。

主用交流供电系统均采用市电,此外还采用油机发电机等设备作为备用交流电源以防备市电停电。一般大中型的电信局站均采用10KV高压市电,而小型局站一般采用地压市电电源。按照安装电源设备的地点不同,可将直流供电系统分为集中直流供电系统和分散直流供电系统。

根据原邮电部1996年颁布的《通信电源和空调集中监控系统技术要求(暂行规定)》(YDN023-1996),以及1997年原邮电部电信总局电网综[1997]472号文《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的规定:监控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应以电信局(站)为基本单位,通过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逐步建成区/县监控系统和本地网(城市级)监控系统。

根据图2可看出,整个监控系统是由多个监控级自下而上逐级以汇接的方式组成的一个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网络,分别对应通信局、区县以及地市三级电信管理体制。从网络结构来看,监控系统采用逐级汇接的拓扑结构,每个上级监控级均呈辐射状与若干下级监控级形成一点对多点的网络连接,最后通过监控模块与被监控的若干设备相连。

电源和空调设备在通信局内分散的安装于不同的机房,由SM采集这些设备的运行参数和告警信息后实时传递给SU,因此,局监控系统的网络拓扑可以采用星形结构或总线结构。由于在区/县监控系统中,SU将SM传送来的监控数据加以处理后传送给SS,SS向SU下达控制命令,而SU之间不需要相互传送数据,因此,此系统结构采用星形结构。

2 采集内容分析

2.1 被监控设备

2.1.1 按照用途可将监控对象分为通信动力系统和环境系统。

①通信动力系统是电源监控系统的主要监控对象,包括高压配电、低压配电、UPS(三相电压、三相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柴油发电机组(三相电压、三相电流、频率、柴油油位、启动电池电压等),整流器(输出电压、电流等)、蓄电池组(电池组总电压、电池单体电压、电池表面温度、电池组充放电电流)等动力设备。

②环境系统包括空调、局房环境(门禁、温湿度、红外、烟雾、水浸等)。电源监控系统通过对动力设备和环境合理布置监测点,就能准确地将设备运行状态和运行数据集中反应到监控中心。

2.1.2 按照监控设备本身的特性,可将监控对象分为智能设备和非智能设备。

①智能设备指设备本身具有一定的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并带有智能接口(口和网络接口),可以直接与计算机进行通信,如艾默生电源、Liebert UPS、海洛斯空调、卡特彼勒油机等。

②非智能设备本身不具备数据采集和处理能力,无智能接口,如低压配电柜、普通分体空调、蓄电池组等。

对于智能设备,可通过获取智能设备协议(包括智能设备通信协议、接口方式、数据包的结构和内容),直接纳入监控系统。对于非智能设备则需通过专门的信号采集器使其智能化再接入监控系统。

2.2 被监控信号

2.2.1 被监控信号有非电量信号和电量信号。对于温度、湿度以及邮箱油位等非电量信号应当通过传感器将其变成电量信号后接入采集设备;对于三相电压以及电流等不能直接测量的电量信号则应当通过变送器变换成适合采集信号后接入采集设备。

2.2.2 信号有模拟量,也有数字量。模拟量指随时间连续变化的量(如交流电压、交流电流、温度等),对这些信号的测量,需采用模/数转换设备把模拟量变成数字量后才能适合计算机采集;而数字量指不连续变化的、具有确定的几种状态的量,计算机一般可以直接测量。

3 采集方案的设计

3.1 模块局、AG及接入网数据采集

3.1.1 以艾默生公司PMC-3设备作为现场监控单元(SU)方式。

PMC-3设备适用于市话模块局、AG及接入网等小规模局站。PMC-3采用模板结构设计,内部有四个扩展槽,可插入四块采集板,对采集板又分为三种类型:相控电源专用采集板、通用模拟量采集板和通用开关量采集板。相控电源专用采集板用于对一组-48V或24V通信电源的总电压和分流器输出进行测量;通用模拟量采集板设有12路模拟量输入及1路频率输入;通用开关量采集板设有12路开关量输入和两路开关量输出。开关量输入可以是有源信号,也可以是无源干接点以及LED灯输入。RS422、RS232用于CPU板同上位机的通信。模块局PMC-3现场接入方式如图3所示。

3.1.2 采用ESC板作为动力设备监控装置的监控方案分析。

这个方案利用华为公司的ESC板作为动力设备监控装置对端局设备进行监控,ESC板有302,303两种型号,对于302板,只能接入数字开关量,对于接入网供电系统,无法在停电、电池放电等告警发生时进行现场抢修,只有在模拟量采集上后,通过告警等级及相应阀值设定,进行判断后才决定是否进行现场故障处理,302板实现不了这些功能,无法达到集中监控要求,故舍弃此方案。ESC303板方案采用华为ESC303板做为端局采集设备,通过RS232接口与华为接入网设备内部网管传输时隙连接,网管中心通过客户端软件读取监控数据。

ESC303板方案在两个模块局及接入网机房进行了试点。在完成了ESC303动力环境监控箱的安装与调试工作后,对该方案进行了专门的数据采集对比和调查分析,并与华为技术中研部开发人员座谈,试点结果如下:

①ESC板采用一48VDC工作电源,满足通信供电要求。

②挂壁式安装,具有6个模拟量扩展通道,16个数字量扩展通道,一个智能设备端口,能够对机房温湿度、烟感、水浸、门禁等环境量以及华为整流器进行数据采集。

③在客户端软件,可以设定告警门限值,并以不同颜色区分告警与正常状态。

④具备遥控功能,如对整流器进行远程均浮冲,或模块的开关机。

⑤能提供报表功能,如电池组放电电压曲线、电压波动曲线的报表。可查询历史告警数据。

但该方案仍存在较大不足,主要有:

①只能接入华为公司HONENT产品,对于其他公司设备均无法接入。

②智能设备接入端口仅有一个,该接口只能接入华为几种类型的电源。这对于智能设备多于一个及非华为电源的机房来说,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③ESC板采集温度时,发现有近2摄氏度的误差。

④系统运行时,读取端局交换设备初始化数据较缓慢,且经常失败。

⑤当前界面显示的机房信息,无法对需欲查询机房进行迅速定位,端局过多时难以及时了解所关心的机房情况。

⑥没有单独的当前告警一览表,且没有单独的声光提示,若想查看各个机房有无动力环境告警,需在华为接入网网管界面上所有网管告警上逐个浏览,而网管告警是海量数据。

⑦告警不分级别,如一般、重要、紧急等,使得维护人员不便于对告警的轻重缓急进行区别对待。

⑧虽然能提供历史告警数据查询,但查询结果无法打印,查询到的数据没有进行分析统计功能。

⑨动力环境监控系统数据利用接入网网管内部控制通道传输。数据配置、上报及存储均在端局交换设备上完成,数据量过大时是否会对V5产生影响待观察。

⑩该系统底端采用专用的采集板;且传输利用华为交换的控制通道,日后维护将会带来极大不便。

综合上述,利用ESC303板作为模块局动力设备监控的装置方案可以达到基本的监控要求,但如果采用该方案只能接入华为设备。考虑到西安电信本地网中接入网设备大多采用华为公司HONENT产品,因此在华为设备接入网中采用此种数据采集方案。

3.2 端局数据采集

目前电源监控系统对西安电信所有的端局相关设备都进行了监控,在端局采用的现场监控单元(SU)是艾默生公司的PMC-3设备,PMC-3与现场被监控设备的连接如图4所示。其中AMS-1是数据处理单元,OCI-4是协议转换器。每一个AMS-1都可以接入模拟量、开关量或控制量信号。如果这些信号是工业标准信号,可以直接接入,否则,可以通过加装传感器、变送器接入。端局的专用空调如Lfabert,Hirnss,Atlas等型号的专用空调可以通过协议转换器OCI-4接入系统。

4 结论

本论文以西安电信电源监控系统工程为背景,根据西安电信通信网络的实际情况,设计并确定了电源监控系统的管理层次及系统设备组网结构;并通过对监控对象的确定,对采集设备的分析研究,对模块局、AG、接入网及端局进行数据采集方案的设计,保证了通信电源监控数据上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参考文献:

[1]候振义,夏峥编.通信电源站原理及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2]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技术要求[S].1996.

[3]电信总局.通信电源、机房空调集中监控管理系统暂行规定[S].1997.

[4]李崇建.通信电源技术标准及测量[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2.

[5]侯永涛.现场总线技术的发展及在通信电源监控系统中的应用[J].通信电源技术,2000(3):9-13.

第7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关键词: 通信电源 管理维护 防雷接地 发展前景

一、通信电源的发展及重要性

(一)、电源的发展

随着中国通信事业的跨步飞越式发展,伴随着通信电源的发展,并其需求也随之增加,同时国外市场进入中国,给中国带来的更多更新的技术,通信电源除了作通信主设备的配套产品以外,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现已涉及众多领域,通信电源市场更加繁荣。

(二)、通信电源的重要性

通信电源是通信设备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内容是保证整个通信网络的正常运行,它可以被喻为“心脏”。如果通信电源发生故障,通信系统将全部中断,即要求通信电源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极高,所以电源系统要有备份设备以防止电源系统发生中断故障。

二、通信电源的管理

(一)、通信电源的管理应被提到重要位置

在众多电信运行公司忽视电源设备,有的地方还存在设备满负载、超年限运行、已淘汰型号的交流开关电源设备仍在使用等问题,这就使通信设备载在一个不堪重荷的电源系统上;另外,由于种种原因形成几个部门共同管理电源,这就不会形成合力,容易造成管理漏洞,所以其应被行业足以重视,这才是通信畅通的重要保证。

(二)、加强通信电源管理人员

电源是电信网的心脏,各级领导应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电信网装备水平逐步提高,电源也同样处在大量引进新设备,淘汰旧设备的时期,同时为配合维护体制全专业、大配套的改革,用了许多新的维护手段,出台了许多新的维护管理办法。因此,要维护和管理好现在的电信网,电源专业其它专业一样存在着维护人员的素质、水平待提高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1.加强日常及定期管理;根据新设备、新技术的采用及新的网络体系结构重新制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

2.在新上工程中,从工程设计、方案会审、工程实施到验收竣工要积极参与把关。

3.继续搞好技术练兵,加大培训力度。

4.引进电源专业的高素质人才。

(三)、重视通信电源系统初期的设计、安装

电源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容量大小、地理位置、空间布置、未来发展、设备质量、工程勘察与设计、运行方式选择、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等环节。

(四)、实施集中监控、集中维护模式

建立此模式有四大好处:

1.依靠监控平台进行电源空调设备的告警处理和障碍修理。

2.依靠监控系统收集大量的运行数据进行智能管理。

3.依靠监控平台对电源维护工作进行监控。

4.依靠监控平台检查无人值守流程是否正常运转。

三、通信电源设备的维护与新设备的选择

(一)蓄电池仍以固定型防酸隔爆式与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共存。

自60年代末以来,通信主要采用防酸隔爆铅酸蓄电池。从目前情况看,它的主要优点是:维护人员对它较为熟悉;内阻小、大电流放电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它的主要缺点是:在充电过程中有酸雾溢出对环境和设备有腐蚀作用,需在通风良好的专用房间,需经常添加蒸馏水。90年代初以来,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大量进入通信电源市场,它的主要优点是:使用中几乎无酸溢出,对环境和无污染和腐蚀,可以不单设蓄电池室,维护工作量少,占地面积少。它的主要缺点是电池电压均匀性、一致性较差;使用寿命对环境温度、浮充电压有着严格的要求。但随着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生产量的加大,工艺水平的提高,它的价格会越来越低,质量会越来越好,所以用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是发展方向。

(二)高频开关整流器将取代相控整流器

高频开关整流器较相控整流器体积小、噪声低、效率高、功率因数高、劝态性能好、可靠性高、对电网污染小,因此,取代相控整流器,作为更新换代产品,已是必然趋势。带有智能接口的20N-200A不同大小模块的开关整流器都已出现,它具有易于监控、易于扩容、易于实现N+1备份等优点。许多厂家根据用户的要求,生产的开关整流器系统已经具有了交直流配电一起考虑的单机架、双机架,这些结构都是进行供电改革进可选择的产品,但对机房设备应采取逐步更替的态度,不可一刀切,将原有设备随意报废。

(三)由于高精尖通信设备、仪表的大量使用,对环境温湿度要求较高,机房普遍配有通信专用空调。一旦外界停电,蓄电池容量再大,由于空调用电得不到保证,室温上升,通信设备仍不能保证正常运行。今后对交流系统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油机发电机组发展方向将是:体积紧凑、大容量、自动化功能完善、有智能接口、高可靠性、低噪声。

四、通信电源安全的重要性

安全生产是电源专业最重要、最根本的要求。电源集中监控的基本原则是把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因此,要求监控系统本身的可靠性应高于被监控系统的可靠性。目前,监控系统以监为主、以控为辅,对可要可不要的监控点就不要设置。实施监控管理的设备以智能化、自动化的新型设备为主,在新建通信设备选型时应考虑集中监控的实施,选用具有集中监控管理功能和标准接口的设备。对于老设备,不宜花费很大精力和物力对其进行大量的改造工作。就当前的情况看,在安全大检查时发现了一些隐患。因某些维护人员技术不熟练、误操作、责任心不够强、擅离职守等造成通信电源系统故障。实行集中监控后,对电源专业注入了很多新产品、新技术、智能化的系统能大减少许多人为的事故,但也应有新的管理、新的维护和新的操作规章制度出台。

五、通信电源系统的防雷

(一)、雷击产生的危害

雷击产生强电流和高电压对人体和设备都将造成重大损害。直接雷和间接雷都将对通信设备产生巨大危害。防雷是一个系统工程,某种有效技术和器件的采用,只能降低雷击危害的概率、减少损害,必须对所有进出局的电缆电线进行屏蔽和防雷处理,采用完善的接地系统,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接地,减少雷害。

(二)、防雷接地

为了防止雷电产生的过电压过电流损坏电源设备,在通信电源系统中,一般设有防雷接地装置,其接地阻值≤5Ω,在土壤电阻率低的地方,接地阻值应≤1Ω。在通信电源系统中,要求防雷接地线一定要与工作接地线和保护接地线分开,而在电力通信电源系统中,要求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共用地线。

现在已开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雷电防护及接地技术,这些都是确保通信网络可靠性的重要技术,也是通信领域中重要的基础技术。现已普遍采用的联合接地系统和进出线防雷系统以及各种保安器,是目前行之有效的办法。搞好通信设备防雷工作,同时还要采用理论和实用方面都比较成熟的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等设备,诱导雷电流通过接地线进入大地。事实证明,联合接地系统和进出线的防雷系统处理得好时能大大降低雷击损害概率。

从接地的目的来看,特别是室外设备接地,防漏电和防雷显得特别重要。对它们的接地电阻要求,照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即可。为了保证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施工后的接地及接地电阻的检查和测试工作就非常必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接地电阻进行测试,检查接地装置系统,是一项应坚持的必要的制度。

六、通信电源的展望

我国通信电源走过一条引进技术、合资生产、自主研制开发的道路。由于通信电源市场前景好,产品的附加值高,所以,国内不少的科研院所、厂家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研制开发性能良好的通信电源。目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通信电源厂家主要有:武 汉的洲际通信电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深圳的华为公司、中兴公司,北京的动力源公司, 珠海金电电源公司,杭州侨兴公司等等。国内主要的合资厂家有:上海的新电元公司,上海的西门子通信电源公司,上海的中达――斯米泰克公司,广州的珠江电信设备制造有限 公司等等。市场上见到的主要国外通信电源的厂家有:美国的力博特公司和瑞达公司,挪威的易达集团公司, 英国的万斯电源等等。进入90年代后,随着技术的创新与进步,目前国外通信 电源厂家的产品一般都具有以下技术特点:

(1)采用电流控制模式代替电压控制的模式。

(2)采用相移控制模式的软开关技术,即全桥零电压开关。

(3)采用功率因数校正技术。

(4)具有模块自动均流功能。

(5)具有完善的遥控、遥测、遥信、遥调四遥功能。

(6) 具有完善的蓄电池监测、充电限流、二次下电等管理技术。

(7)界面友好的监控软件。

(8)良好的电磁兼容性和防雷措施。

(9)完备的保护和告警功能。从整体性能来看,我国通信电源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差距在工作的可靠性、稳定性和技术性能等方面。因此,组织力量研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高的新一代通信电源,对振兴民族工业、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提高开发队伍的研究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也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本 《电信技术》 人民邮电出版社会 2003年

2、陈振华 《现代通信电源运行维护与集中监控实用全书》

北京科大电子出版社 2004年

作者简介:

第8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长期以来,这一观念一直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研究与事业建设领域得到贯彻。遵循这一目标,努力丰富馆藏以满足社会对文献信息的需求,就成为各图书馆资源建设的指导思想,也直接导致了各图书馆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模式。然而,各图书馆以一己之力,始终无法解决信息资源建设能力的有限性与用户信息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在图书馆事业还相对落后的情况下。造成的结果,一方面是群体图书馆的资源重复建设;另一方面则是个体图书馆的资源严重漏藏。

基于此种形势,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理念开始树立,而且在资源建设的实践中得到落实,图书馆界积极开展了资源整体布局的研究,也采取了诸如文献联合采购,统一编目,出版联合目录和实行馆际互借等一些具体的资源共建共享方式。然而在传统条件下,信息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物质载体而存在,文献信息内容与文献载体不可分割,资源建设过程中信息的共享问题实际转化为物质载体的共享问题,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一个单元的文献不能同时满足两个以上用户的信息需求,另外还存在文献信息传输等诸多障碍。因此,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还多是立足个馆,各图书馆只能围绕自身的用户群进行资源建设,共建共享在传统条件下得不到最有效的实施。在这种情况下,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不能突破传统文献资源建设理论的桎梏,无法发生质的变化,只能继续强调个馆满足自身用户信息需求的能力。

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使文献信息摆脱了载体的约束,信息能够实现跨时空的存取,真正做到一方建设、多方利用,信息的可共享性得以充分体现。数字技术和网络环境不但提供了资源共享的全新发展环境,而且提出了重构资源建设理论的迫切要求。重新审视资源建设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信息资源数字化并不等同于资源的共建共享,如不努力创新资源建设的理论研究,数字化建设实际上是“大而全”、“小而全”建设模式的再现。那么,基于共建共享的资源建设理论与传统的文献信息建设理论是何种关系?是继承还是颠覆?本文将研究共建共享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影响。

2 共建共享理论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总体比较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指一定范围内的文献信息机构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有计划的积累和合理布局,以满足、保障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需要的全部活动。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宏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指根据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国际间的需要而进行全局的文献信息资源布局和协调发展工作;而微观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指各个文献信息机构对文献信息的收集、组织、管理、贮存等工作。

共建共享是指在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过程中,文献信息机构建立广泛的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共同揭示、建设、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追求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活动。

共建共享理论同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一样,也分为宏观建设和微观建设两个层面。不同的是,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微观建设即馆藏建设可以独立于宏观建设而存在,而资源共建中的微观建设如脱离宏观建设就失去了共建的意义;传统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宏观建设,而资源共建是在宏观建设的指导下开展微观建设。可以认为,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微观建设决定宏观建设,而资源共建是宏观建设决定微观建设。因此,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与资源共享在建设范围和服务范围两个方面存在不同的效果。(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

图1和图2分别反映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资源共建所产生的不同建设效果。在图1中,由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各个图书馆所建设的资源不可避免地存在重复现象,甚至有部分资源重复现象十分严重(如图中交叠部分所示),重复建设就意味着资源覆盖范围的缩小,因而不利于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在图2中,由于资源共建是在宏观布局和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避免了资源的重复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提高文献信息资源保障率。

附图

图1 传统建设的多馆文献信息资源覆盖范围

附图

图2 共建共享的多馆文献信息资源覆盖范围

图3和图4分别反映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资源共建共享的不同服务范围。在图3中,由于各图书馆是在微观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宏观建设,因此个体资源的服务范围之间存在交叉重复,使整体资源的服务范围小于个体资源服务范围之和,只有图中交叠部分所示的用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资源;在图4中,由于各图书馆在合作协调的基础上共同发展用户群,因此服务范围得到最大扩展,并且可共享资源的用户范围就等同于全体用户。

附图

图3 传统建设的多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范围

附图

图4 共建共享的多馆文献信息资源服务范围

由此可见,资源建设过程中是否将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放在首位,是资源共建与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根本区别。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立足个馆,强调依赖个馆的资源建设来满足特定用户信息需求,从而不能在根本上放弃“大而全”、“小而全”的建设理念。资源共建以系统布局和科学规划为出发点,强调以整体的资源建设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完备保障,以满足社会对信息资源的需求(包括潜在需求),资源建设的广度(覆盖范围)由整个共建系统来保障,而资源建设的专深度则由各图书馆来保障。

3 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的具体影响

共建共享对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的建设原则、结构理论、资源补充、资源组织、资源评价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3.1 对建设原则的影响

在传统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理论中,被普遍接受的建设原则有:实用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特色化与协调性原则。下文将就共建共享对这三条原则所产生的影响做具体分析。

3.1.1 对实用性原则的影响

实用性原则要求,根据图书馆的服务任务和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建设文献信息资源。而资源共建共享理论要求,每个图书馆在所负责的建设范围之内,不再强调文献信息资源的实用性而更加注重文献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因此,实用性原则应该调整为完整性原则。

第9篇:通信电源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高速公路通信系统是其整体机电系统的基础与平台,是收费和监控系统提供信息传输的通道。主要包括光纤数字传输系统、程控数字交换系统、紧急电话系统、数据图像传输系统、光电缆工程和通信电源系统。各系统的功能分析及发展前瞻由本文可知。

一、光纤传输系统

光纤传输系统在不断地发展:由最初的PDH,发展到现在的SDH(同步数字序列)、WDM(波分多路复用)、DWDM(密集波分多路复用)以及全光网络。其中,SDH能自由选择路由,有统一的网络接口,可兼容PDH等现存的数字体系,高速公路一般采用SDH传输方式。

光纤传输系统为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如程控交换机、业务电话之间的话务通信,以及监控、收费系统的数据、图像等非话业务)提供传输通道。

针对高速公路的实际情况,一般采用具有较高的性能价格比环形保护方式,以提高整个骨干网络的可靠性。网时钟同步采用主从方式,通过BITS系统来分配和确定输入SDH节点机的同步时钟信号。

二、程控数-T-交换系统

1、系统构成

每个通信总中心、通信中心配置一台程控数字交换机,通信分中心配置远端交换模块(RSM),通信站不配置程控交换设备,而是通过通信站中的光纤接入设备ONU(光网络单元)提供的语音端口直接连接电话,ONU语音端口的数量根据通信站的规模和实际需要来选择。通信站的电话通过通信分中心的接入设备OLT和远端交换模块RSM实现与其它通信站、通信分中心、通信中心以及通信总中心的业务电话连接。

2、中继方式及接口等

通信总中心、通信中心的程控数字交换机采用中继方式接入电信公用电话交换网,市话公网的连接根据电信部门所能提供的方式,可以采用数字中继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模拟环路中继方式,提供市话、长话和国际长话业务。

用户接口Zl符合ITu—TQ.517建议,数字接口符合ITu—T G.703、G.704、G.705、G.512建议。

通信总中心设置一套计费系统,通过计费软件来实现通信总中心与公网、总中心到各个中心、分中心所在地的公网电话计费。专网内部用户之间呼叫一律不计费,出局呼叫进入市话网则按当地电信部门规定方式进行收费。

三、紧急电话系统

紧急电话传输可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有线传输有三种方式,即通过公共电话网进行连接,通过电缆以总线方式连接和通过光缆连接。目前高速公路常用通过电缆和光缆连接的方式。

紧急电话系统由紧急电话主机、传输线路和路侧紧急电话组成。紧急电话主机设在分中心,能及时显示路侧紧急电话的呼叫信息,排队呼叫时按先到先处理原则进行,也可以将其中任意两个呼叫同时处理,可录音,可与公用业务电话网相连。使用者按下路侧紧急电话上的按钮后能自动向监控中心发出呼叫,并传达呼叫分机信息,与紧急电话控制台建立双工通话并能接受主机发出的各种呼叫检测指令。路侧紧急电话主副机一般采用太阳能供电,应具有良好的雷电防护性能和环境适应性能。

四、指令电话系统

总中心、中心设置指令电话控制台,采用数字方式连接到程控数字交换机上,通过热线电话或会议电话的功能来实现指令电话的功能。总中心指令电可以对中心指令电话,中心的指令电话可以对分中心的指令电话,分中心指令电话可以对各收费站指令电话进行单呼、组呼、全呼。各同级分机可直接呼叫控制台,分机之间不允许呼叫。

指令电话不另外采用专门设备,而是利用现有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热线电话和会议电话等功能来实现,需要在总中心、中心和分中心配备多功能数字话机作为指令电话控制台,收费站也设指令电话分机,构成指令电话系统。

五、ATM传输系统

1、结构

ATM系统按通信系统的管理体制设计,一级网络为通信总中心到通信中心,二级网络为通信中心到通信分中心,三级网络为通信分中心到各通信站,属于接入部分。各级网络带宽可采用以下推荐值:

(1)一级网络:622Mbps0C-12cATM

(2)二级网络:155MbpsOC-3cATM

(3)三级网络:2Mbps广域网

2、通信总中心

通信总中心配置两台ATM交换机,通信总中心通过SDH传输设备ADM与通信中心ATM交换机组成一级ATM骨干环。在通信总中心配置中高档的路由器, 用于与外界的连接,主要是与Internet和专业银行的连接,通信总中还配置一个快速以太网接口连接总中心的千兆位以太网交换机,并配置高速串行端口连接公网提供的数据接口。

3、通信中心

通信中心配置ATM交换机,通信总中心通过SDH传输设备ADM与通信中心ATM交换机组成—级ATM骨干环,通信中心通过SDH传输设备ADM与通信分中心ATM交换机组成二级ATM骨干环。

通信中心配置两台千兆位以入网交换机,交换机上的两个622M的高速端口连接到两台核心ATM交换机上,以太网交换机上配置10/100Mbps自适应端口,连接收费系统和监控系统的计算机和其它计算机。

核心ATM交换机及以太网交换机技术指标同通信总中心。

4、通信分中心及通信站

通信分中心、通信站配置ATM交换机,在三级ATM数据传输系统中,能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换机为中心,通过SDH光纤传输系统形成星形连接各个通信站的ATM接入设备。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换机通过环形链路连接到通信中心的ATM交换机上。

收费站的以太网交换机通过通信站的ATM接入设备经SDH光纤传输系统连接到通信分中心的ATM交换机上。监控系统外场设备数据通过一对Modem传输到通信站,Modem上的RS-232接口直接连接到ONU设备上提供的RS-232接口上,再通过光纤传输系统传输到通信中心的ADM光纤传输设备上,ADM上相应的RS—232按口连接到监控分中心的计算机系统上。

六、图像传输系统

由于带宽限制,图像信号不能利用广域网接入设备通过传送数据的广域网线路传输,而是通过编码解码器连接到SDH设备上,通过SDH传输到监控分中心。

监控系统的图像传输:将经过编码的2Mbps数字图像信号通过ONU上提供的2Mbps数字链路传输到通信分中心的OLT设备上,再通过OLT设备上的2Mbps接口解码成模拟信号,在监控分中心的视频显示器上显示。

收费系统图像传输:模拟方式把设置在收费车道的图像监控信息传输到收费站的收费监控系统上,将图像编码后编通过通信站的ONU上的2Mbps数据链路传输到分中心的收费监控系统上。在收费分中心的监控室内,通过编码器编译成模拟信号在监视器上显示。

七、通信电源系统

为了保证通信系统不间断的信息畅通,要求通信设备处于连续运行状态,通信系统供电采用不间断供电。在市电供电时,由采用蓄电池与整流器并联浮充对通信设备供电;在市电停电时,由不间断电源(UPS)供电。

在通信总中心、中心、分中心配置高频开关模块电源设备,向光传输设备、程控交换设备和交换机设备供电,同时配置不间断电源(UPS),保证断电后维持4个小时的供电要求。

若光传输设备ONU本身未配置整流模块电源设备,则可在通信站配置高频开关模块电源设备及蓄电池组,向光接入设备供电,保证断电后维持4个小时的供电要求。

八、网络管理系统

通信总中心是高速公路通信系统的管理中心,担负着所有通信系统的网络管理功能。在通信总中心设置一个网管中心,对SDH传输系统、ATM数据传输系统、程控交换系统进行全面集中的管理和系统维护。网络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网络配置管理、数据搜集、存储和统计、网络性能管理、网络费用管理,以上所述网络管理功能,均可通过IBM Tivoli系列网络及系统管理软件实现。

九、发展前瞻

1、普遍采用标准化的技术产品,保证了不同厂商产品的设备互操作性,实现统一网管;

2、考虑今后新技术的发展,规模的扩展和结构的变化,必须具备升级换代的能力;

3、为网络提供完善的安全方案切实保护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防止非法侵入;

4、考虑了冗余线路与单点故障问题,选用了可靠性、高冗错能力强的设备;

5、必须保证网络的物理结构,逻辑结构和地址空间的层次化,主干网、服务接入网层次清晰;

6、必须保证网络平台开放性强,提供用户各种需求的功能实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