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发展范文

科学发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发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发展

第1篇:科学发展范文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自然界、社会、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群构成。整个系统一旦形成,其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就具有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目的性。按照西方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大卫·格里芬的观点,后现代科学的特征包括整体论和有机论。整体论认为,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拥有内在联系。有机论认为,具有内在联系的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是一种动态生成关系。整体有机论对“有机”、“整体”、“内在联系”的强调提示人们:人类与世界是一个整体,我们不仅包含在他人之中而且也包含在自然之中。[1]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把事物看成是完全外在的、机械作用的,无视内在的和整体的联系的还原论的方法,主张科学应将其方法建立在整体的有机性基础之上,只有用整体论研究宇宙与科学的统一性,才能超越个人主义、人类中心论、经济主义、生态危机等种种现代性的消极后果。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正是在吸纳和扬弃了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这些科学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精神实质就在于它的有机整体性。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揭示整个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体性,认为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有机联系,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经济社会整体结构的合理性。科学发展观认为,系统性表现在一切方面,正确使用系统思想进行分析,可以使人们从宏观上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等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任何事物(包括系统)都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它既具有矛盾运动、发展变化、否定自我的力量,同时,也存在肯定自身、保持自我、维护自己整体和统一的属性。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的整体统一性。并认为,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全面系统的概念,内涵着增长、稳定、公平、民主、价值等要素,但发展并不仅仅简单等同于经济增长,还应包括自然的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发展的全面系统性,决定了任何发展都是一个开放的、充满矛盾和曲折、不平衡的过程。发展不仅是个理论概念,更是个实践的概念。因此,无论在宏观决策上,还是在微观制度上,后现代系统理论始终应该成为人们的指导思想。但是,长期以来形成的非有机、非整体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引导人们以片面的目标与状态从事要素群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碎裂了系统的有机整体性,其结果不仅难以促进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相反还导致自然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有机整体的高度有效克服了这些传统思维模式的弊端。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还在于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理性控制和现代社会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强调在发展过程中,通过对经济社会发展逻辑的把握,尽可能避免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社会群体的不安定和环境的过度污染。而在信息社会和虚拟世界中,信息既非“纯粹物质”,也非“纯粹精神”,是主观和客观内容的统一。它作为能指者不同于所指者,其意义包含着很大的主观性、虚拟性、建构性、能动性、多元性、不确定性、相对性、协同性及实用性,与人之生存状态和历史进程紧密相关[2]。科学发展观认为,由于世界是由物质、能量和信息三部分组成,因此,信息是一切系统保持一定结构、实现其功能的基础。社会各子系统只有拥有更多的信息,才能有助于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把握,做到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的理性控制和理性发展。由于经济社会各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它们的存在与发展需要引入负熵,各子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熵交换联系,在熵交换的过程中,经济社会本身的作用相当于经信息流来调控系统间的熵交换,减低系统所构成的复合系统内部的熵增,合理地分配负熵,走向共同有序与发展。科学发展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在熵交换的有序均衡性上提升了系统的人文精神,达到经济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共享负熵,走向共生的发展之路。在国际上,通过融入国际社会的发展大环境,掌握世界先进技术、发达经济和民主政治等发展信息,为我国的科学发展制定卓有成效的决策;在国内,使全体人民能够及时获得更多国际国内的最新技术及政治经济、环境生态等方面的信息,包括涉及这些信息的新内容与新知识,增加国内人们对于获取发展信息的对称性要求,减少人们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认识的不确定性,消除经济社会系统的熵增现象。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有机整体性更在于揭示了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非平衡理论、非稳定性转变规律、非突变式质变过程。

首先,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不平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常态,而平衡是需要有文明程度与制度、立法等来保证的。科学发展观并不否定差别,更不是主张经济社会绝对平衡的发展观,而是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平衡发展,使差距控制在社会系统能够容许的限度内,使经济社会在适度发展差别中良性运行,从而实现真正的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一方面主张发展的均衡性,另一方面主张发展的渐进性,要让人民认识到,发展是分层次的、有先后的,不可能让所有的人在同一个时点进入同一个层次的小康水平。

其次,后现代系统理论承认发展的非稳定性,但是,更关注社会发展非稳定性的转变规律。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稳定是动态的,是发展过程中的相对状态。这种动态的稳定,不是封闭式的绝对稳定,而是一种充满活力的开放式的相对稳定,是一种有着局部变化而全局相对不变的大局稳定,是一种通过对局部变化的制度化调节而保持全局稳定的动态平衡。例如,在体制改革过程中,各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甚至尖锐对立,但它并不影响经济社会总体的健康发展,倘若管理者能高度重视发展中具体而微的民生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适疏导,就能达到更高层面的社会稳定。

再次,后现代系统理论主张社会发展的非突变式是常态,是和平演进的量变过程,而非冲突式的社会变革。按照系统的相变理论,如果中间过渡态是稳定态,相变过程就是渐变。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重视非突变式的常态研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现阶段,人们都更加注重社会变革中的非冲突形式和渐变过程,强调缩小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贫富差距,强调不同社会阶层之间人们的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相处。而这正是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主旨之一。

二、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基本内涵在于它的动态共生

从后现代系统理论的角度看,所谓动态,是指一个具体系统如果不同周围其他系统发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即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转换和交换,它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发展,因此,系统运行状况的好坏直接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互动。所谓共生,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一种现象,是一个客观的过程和趋势,是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共生”还包含和谐的基本指向,涵盖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的共生、不同文明的共生等各个方面。这种全面的共生观念不是简单的概念堆,而是应内化到具体的人的各种实践活动之中的核心理念[3]。一般来说,动态共生是一个复合概念,在实践中不可分割。

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观认为,个体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赖、相互改变的;开放系统随着时间而改变和发展,并日益复杂化,而不像封闭系统一样在既定均衡和非均衡状态之间摆动;系统变化体现在其内部的各个参数内;系统内没有一个发展状态或阶段是静止的。动态共生的系统又是一个自组织、自纠正、自稳定的系统,发展过程存在多种可能性,但其结果却具有普遍性。在动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有两点非常重要:(1)子系统在与整体保持一致的过程中缺失了灵活性,但更加稳固;(2)如果整体内某一个部分显著,则系统集中于那个部分,且这个部分有一个重要的顶点,在这个点上,当系统处在一个敏感状态时,一个小小的变化都将改变系统的基础状态[4]。由此可见,发展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系统的变量互动变化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强调动态共生。以往的发展观,因其片面性,所以都未能形成科学的发展理论体系。现代社会的发展观历经了工业文明观、增长极限论、可持续发展观、综合发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观六个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多学科介入发展观的研究,产生了综合发展观,加进了对“人”的因素的研究,但当时还并没有突出人的地位。至1995年的哥本哈根世界人口与发展会议上,“以人为中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全体人民”,才被提上议事日程。这些发展观虽然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完善,但它们都缺乏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共生理念,都未能把握发展过程的本质特征,也因此都没能进入科学发展系统理论所追求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境界。进入新的历史发展阶段以后,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特别是2008年爆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以及我国国内相继发生的南方雪灾、四川汶川大地震及三鹿毒奶粉事件等一系列灾祸,因此,如何深刻总结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和教训,充分吸收和综合人类社会发展研究的优秀成果,深入研究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成为学界的重要课题。毫无疑问,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即不仅涉及自然界、社会,还涉及人的精神领域。这些研究,摆脱了以往各种片面的发展理论中单纯地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忽视人的伦理判断和道德底线的设定,从哲学的高度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从而实现在扬弃中达到经济社会动态共生发展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动态共生学说还主张,发展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共生的过程,由于共生的元素的多样性,因此,不可避免会出现形形的矛盾和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前进中的问题,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唯物辩证法认为,前进中的问题只能在前进中解决,发展中的矛盾只能靠加快发展和科学发展来解决。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就是这个观点的坚定持有者。

科学发展观认为,后现代系统理论,特别是它的动态共生学说,来自于社会现实生活的需求,合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这个规律同样是对动态共生的科学发展逻辑的尊重。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吸收了其他发展理论的合理成分,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完善。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都推动了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反过来,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又更好地促进了自然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精神的发展。特别是在社会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在探索人口、资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关系及其规律性等现实问题上,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众所周知,人炸、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是全球性问题。对尚处于转型期的我国而言,这些问题尤为严峻。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经济增长太慢则难以满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求,经济增长过快又极易陷入人口、资源与环境的恶性循环。传统的社会学与经济学理论都未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如西方人口经济学理论偏好技术分析,而忽视人的因素;我国人口经济学理论则侧重制度分析,而忽视现实需求;新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理论又大多是以新古典范式,试图破解面临的经济社会发展难题,虽然它们的阐释均具有各自的部分合理性,但均难免视角陷于狭隘,无法根治经济社会发展所遭遇的人口、资源和环境的瓶颈问题。究其根源,或是过于陷入理论演绎,或是过于就事论事,因此,都未能从理论上真正理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精神动态共生的核心要义。而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则能最大限度地阐释这些问题并提供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关注人口增长的适度规模问题、资源利用的代际公平问题、环境保护的自律与监控问题,等等,无不可以动态共生的理论来开拓人们的思路,求得全面协调可持续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人与自然和谐

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不能善待自然便不能善待人类自身,而不能善待人类自身显然不符合人类追求自由发展与完善的终极目标。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就在于主张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如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改变消费模式,避免过度消耗自然资源;抑制人口膨胀,缓解地球生态环境压力;提倡全球的绿色运动,倡导生态文明等,以实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认为的,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一是人同自然界的和解,二是人同人本身的和解[5]。而“和解”首先便是和谐。

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经历了从原始物本、神本、近代物本到人本不同的历史发展过程。原始物本强调构成客观自然界的各种具体物质元素,把它们看成是构成世界的本源,尚未涉及人的重要性问题;在中世纪,神本思想成为奴役人的工具,现实世界的人只是神的奴隶;到了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才第一次提出“以人为本”的口号,主张一切以人为中心,强调人的利益,提倡个性自由。但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异化了早期的人本精神,把社会发展理解为就是发展经济,形成近代的“物本主义”。物本主义认为,人的本性是“经济人”,物的增长是人类发展的最高和最终的目标,一切发展都应该以人为中心,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的“人类中心论”,强调人对自然的权利,人是自然的主人,一切从人的利益出发。这种“人类中心主义”,必然导致“人类沙文主义”,导致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度、无休止、破坏性的索取和掠夺,忽视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这种反自然的价值观,不能不说是导致今天生态危机的根源。

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内在的、本质的、构成性的,人与自然是一个系统的有机整体的两个部分,不存在谁优谁劣的问题。反对人类优于自然的观念。提出消除人与自然的敌对的或冷漠的异他关系,重建一种联合的、快乐的人与自然的系统关系。主张人类应既充分有效地运用自然资源,同时又善待自然,反对那种靠大规模地破坏其他生物来获得人类社会“进步”的形式,否则,人类及地球上的大多数生命都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实践价值就在于它最大限度地揭示了这些内在逻辑。

1.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在于它强调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后现代系统理论看到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的缺陷,提出了自己的生态观,主张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和谐共生,其积极意义已远超出生态本身的境界。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文,原意是指家或者人类的环境。生态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而“人态”通常指的是人的精神生态、人格生态。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只有精神生态健康、人格生态健全,才能真正理解和实践自然生态与社会“人态”的同生共存、和谐相处,才能真正实现哲学意义上的和谐。人当然有改造自然的权利和自由,但同样有呵护自然的义务和责任。因为人与其他物种都是宇宙生物链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享用自然并非人类的特权,而是一切物种共有的权利。要使人类和自然能够共同发展,人类首先要在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自然,把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规范在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倡导在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维护生态系统动态平衡的基础上,积极能动地改造和利用自然。无论是传统生态观,还是现代人类中心主义,都既没有正确认识自然生态,也没有正确认识社会“人态”,更没有认识到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关怀最终是为了人的,同样也没有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6]当代社会,人类之所以面临着生存危机主要就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出了问题。其实,人的问题是社会的根本问题,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仍是人的问题,人如何对待自然界实质上就是如何对待自身的问题。

2.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在于它全面整合了传统生态观和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自然—社会和谐共生的生态观。后现代系统理论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二者互为逻辑前提入手,把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作为其前提和条件,而且从人类发展的实践困境和生态伦理学的逻辑困难双重前提出发,将后者归结到前者来解决,因而获得了更有力的说明性。它一方面立足于人的尺度来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而不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它另一方面立足于自然的尺度来衡量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也是一种环境主义的价值观,它实现了以人为本与以自然为友的结合。后现代系统理论的发展观是人口、经济、环境等各要素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人类的经济活动、环境保护活动与培育健全人格、造就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7]。它要求把握好“以人为尺度”和“以自然为尺度”之间的必要张力,明确在什么条件下以人为尺度,什么条件下以自然为尺度。正确把握和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演化规律,自觉而积极地协调改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身的复杂关系,真正达到生态—经济—社会三者共赢和谐发展的境界。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并不寻求对自然的盲目征服,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科技也不再是征服自然的统治工具,而是维护并增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全球性生态环境危机的加剧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人类的命运和地球上的所有生命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要求在更深层次上和更广范围内采取有效的协调行动,共同应对全球性生态危机的严峻挑战,推动人与自然同生共存的发展。

3.科学发展观的后现代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还表现在特别强调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平等观,主张人与自然及人与人的生存平等、利益平等和发展平等。后现代系统理论的人与自然平等观并不是指不能消耗自然资源和对生态进行“必要伤害”,而是指这种“必要伤害”必须设定生态底线。“必要伤害”是人类为了发展而对自然界不得不做出的损害。“必要伤害”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客观现象。在自然界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伤害”现象,并以“伤害”的形式维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如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对此,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必要伤害”虽然有它的自然生态学意义,但不能因此就成为人类大肆挥霍掠夺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理由。主张,“必要伤害”的底线是:第一,它是一种条件伤害。即这种伤害是有条件的,主要是指伤害行为的实施只有在人类和自然发生冲突时进行,才是合乎道德的,才是能够被容忍的。第二,它是一种限度伤害。这种限度,从个体上说,对个体的伤害不能危及到该个体的种的灭亡;从整体上说,这种伤害不能破坏生态系统的完整和稳定。第三,它是一种特殊的保护。这一特征是从必要伤害的另一层面来表达的。如人类通过利用一种生物的天敌来限制另一种生物的过度繁殖,以保护生态系统的和谐;再如,令人通过科技手段采取节育来保持人口的生态平衡等[8]。设定“必要伤害”的底线,前提是生态安全原则。生态安全包括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生态系统安全这几方面组成的安全体系。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态系统安全构成了生态安全的核心。没有生态安全,系统就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在生态安全的原则下,“必要伤害”的底线才有现实意义。在人与人的平等观上,后现代系统理论认为,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另一部分人的利益为代价。既要求代内公平,也要求代际公平。代内平等的原则强调当代人在利用自然资源,满足自身利益上机会均等,在谋求生存与发展上权利均等。代内公平要求从成本效益的角度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两者的公平分配和负担,主张谁污染谁治理,谁最先享用了地球、最先破环了自然的生态平衡,谁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发达国家对“全球生态赤字”理应负有更大责任。而代际平等的原则要求当代人与后代人享用自然、利用自然、开发自然的权利均等。人类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人利益为代价换来现代人的高速发展,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特征的“绿色文明”。

参考文献:

[1]朱传信.后现代“整体有机论”的生态和谐意义[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

[2]张之沧.“信息”的后现代解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3]李刚.科学发展观与“系统和谐论”[J].党史文苑:下半月学术版,2007,(12).

[4]陈向阳,张艳玲.动态系统理论研究进展[J].社会心理科学,2007,(5).

[5]海瑞.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意义与原则探讨[J].现代商业,2008,(21).

[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5.

[7]汪才明.和谐发展:发展伦理学的价值核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8,(1).

[8]李宏斌.“必要伤害”作为生态伦理规范的合理性[J].伦理学研究,2007,(6).

第2篇:科学发展范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重要目标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实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实质上就是要把科学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权益上,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上。而保障和改善民生,正是将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变成具体实践,用科学发展的成果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们多层次、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我们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目的就是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就是为了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民利,真正成为掌握自己命运的社会主人;就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让人民群众拥有更加可靠的社会保障。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要求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要求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其目的就是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将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科学发展的实践中

继续解放思想,增强在科学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应继续解放思想,消除科学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相互割裂、相互对立的思想误区,深刻认识没有科学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就会失去基础和源泉;忽视保障和改善民生,科学发展就会失去目标和动力,从而把推动科学发展与保障和改善民生有机统一起来,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

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当前,尤其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有的地方为了眼前一时的经济利益,不惜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进行无序无度的开发,这样做不仅不能实现科学发展,而且最终也会制约民生的改善。同时,还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既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兼顾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利益,使人们获得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第3篇:科学发展范文

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思维创新

随着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不断翻新的技术变革创造着日新月异的媒体形态和经营模式,给报刊等传统媒体带来巨大挑战。就党报来说,笔者认为,思维创新是党报创新的前提。党报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运营机制以及操作手法都形成了一套既有的模式,这个模式的背后潜藏着报人对报纸发展的固有的一套思维认识。要想变革,就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转变认识,实现创新。第一,认识创新。以新的视角来看待报纸市场的机遇和挑战,重新审视现有的市场格局与营销模式,在此基础上,建立适合的运营模式。第二,方法创新。有了新的认识,就要大胆地尝试新的机制,使用新的方法,逐步改变传统的管理框架。第三,理念创新。以科学的心态看待报业变迁,以市场规律权衡进退,以读者需求衡量得失,以精确数据辅助决策。只有拥有创新的思维,才能在改变原有办报体制和模式的过程中获得灵感。

比如,现在大部分党报的观念是趋同,而读者受众的心理是求异。针对这种情况,党报可以在层级管理上鼓励创新,突破惯性思维和趋同思维,尊重员工的个性化和独创性,鼓励思想碰撞和自由创造,营造创新氛围。

再比如,网络对党报的冲击不言而喻,大多数的报纸也意识到这个问题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目前的措施是报社也建立自己的网站,把平面资源转移到网上,以形成报网互动。可许多报人还没有形成思维的转变,对网络的认识还不充分。其实网站与报纸之间的差别除了技术、成本以外,最大的差别在于网站以新的思维方式来认识资源的价值分配,建立全新的劳动分配制度。如果党报仅仅建立网站,而仍然用原有的制度来套用管理,那么新建网站也只是报纸的一个附属延伸,并不能起到真正的创新作用。

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产品创新

办好党报第一要务是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此基础上,实现产品的创新。笔者认为,党报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产品创新:一是讲深度,有内涵。树立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在深度和内涵上深挖、细挖,提升版面价值,给读者带来信息、娱乐、教育、审美等诸多方面的满足。还可以通过扩版来调整现有的版面构成,增加一些更吸引读者、更具竞争力的栏目内容,打造报纸的整体风格与形象。二是美化优化版式设计。版式设计是影响报纸形象的主要因素,编辑既要使内容符合读者的阅读需求,也要考虑到读者的感官要求,对文字、标题、图片、线条、色彩等进行合理搭配,以吸引更多读者的眼球。三是提高印刷质量。印刷质量直接影响到读者的购买意向和报纸的美誉度,它需要我们认真查找影响报纸印刷质量的问题,加大投入和培训力度,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全面提升党报形象。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对传统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进行改革、改进和改造,有效推动新闻转型,以适应新情况下生产经营的客观要求。笔者认为,管理创新最重要的是三个方面:人才、制度和文化。

一是改革用人机制,优化人才环境。一方面要形成立体化的人才格局,改变人才结构单一、经营人才奇缺的局面,另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成才环境,使人才能快速成长。新形势下,选拔和培养复合型的新闻人才,是不少新闻单位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要从战略上制定培养新闻人才的对策:增强树人意识,抓好基础教育;强化业务训练,提高业务技能;任人唯贤,合理使用人才。要通过实施“人才工程”培养造就一批面向新时期的新闻人才,以改善新闻队伍结构,提高其整体素质,为新闻竞争奠定基础,进而给新闻事业的发展带来生机。

二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为发展提供保证。党报应通过制度创新,引入利益调节机制,健全分配、奖惩、考评、人才选拔及聘用等管理制度,把每个岗位上的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建立具有活力的竞争激励机制、监督奖惩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报人的潜能,树立质量效益观念,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发展大局服务。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创造和谐环境。文化建设是报纸发展的催化剂,更是报纸健康发展的基础。党报的领导都应该自觉地做文化建设的第一倡导者、第一力行者,营造公平、公开、公正的氛围,为员工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四.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动品牌创新

第4篇:科学发展范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区委、区政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千方百计加大二三产业在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三次产业比重由2005年的8:22:70优化为5:24:71。围绕“三线一面“工程,全面巩固和加强农牧业基础地位。完善了2000亩蔬菜保护地,目前,全区菜田面积达到7.1万亩,其中保护地面积1.7万亩,全年蔬菜上市量达32万吨,占首府本地菜上市量的60%,为“菜篮子”工程作出了积极贡献。大力发展非资源依赖型高科技新型工业,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初具规模,提升了新型工业区组团发展区的综合竞争力。

坚持以统筹兼顾为途径

努力实现城乡共同繁荣进步

继续实施城市建设“1122”工程,完成了首府实现“十年巨变”的各项目标任务。“一街五区”新区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新亮美绿净畅“旧区改造取得显著成效,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环境更加优美,城市宜居水平不断提升。实施了以电、气、热、排水等地下管网建设为重点的17条小街巷综合改造和7个老旧小区38栋居民楼的节能改造。核心区增绿、街巷道路绿化、庭院小区和校园绿化改造任务全部超额完成,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22.83万株,全区新增绿化面积37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32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由26.9%提高到36.1%,为首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出了重要贡献。重点对小厂库伦、黑兰不塔、黑土凹等11个城中村和十八中前巷区域等10处危旧房进行了改造建设。东河治理工程8公里治理范围内河道工程基本完工并实现蓄水,景观用地整理、堤防路建设全面展开。启动了大黑河生态公园建设,对大桥周边河道进行了生态治理。完成了金盛路、滨河南路、党校规划路、铁路“三四”线等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工作。继续完善2个卫星镇改造建设,镇区面貌得到根本改善。

加大了市容市貌综合整治力度,拆除桃李巷、丁香路等有碍市容观瞻的建筑物、违章建筑、老旧小区凉房等各类建筑36万平方米。加大了环境卫生清理整治力度,城区实行24小时网格化管理,城郊结合部所有城中村全部纳入环卫管理范围,创卫和创模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

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

不断满足群众物质文化需求

坚持富民与强区并重,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扩大城镇养老、医疗保险覆盖面,累计2.7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17万人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统筹。17个村的21124人参加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15个村的11957人参加了失地农民医疗保险。城乡低保标准逐年提高,城市低保标准达到每人每月340元,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900元,做到了应保尽保。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年累计发放城乡医疗救助金182万元,救助439人,发放城乡常见病救助金225万元,救助9882人。提高了五保户集中供养、分散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3000元、2000元。投资4500万元,建成了容纳180人的区综合社会福利中心。城镇新增就业5138人,其中安置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39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低到3%。新建了108套、4564平方米廉租房,累计投资5680万元,建成822套3.79万平方米廉租房,解决了部分低收入人群的住房困难。

近年来,累计投入14亿元,改造了40余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校建筑面积比2005年纯增39.54万平方米,达到65.63万平方米,新增班级532个,学生容量增加到75300人,入学难的教育现状得到根本缓解。

第5篇:科学发展范文

目标。应不断被强调――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制定的企业远景战略目标,是企业一切行动的指针,也是一面催人奋进的旗帜,能够起到团结人、激励人的作用。企业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一个指引的方向、一串枯燥的数字或一幅宏伟的蓝图,还应该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的使命、愿景和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强调目标意识,就是要我们经常抬头看路、携手走路、避免弯路。要坚信,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战略。应不断被落实――企业拥有一定的资源是必要的,但关键要看企业所能利用的资源数量及利用资源的方式和效率;企业拥有一定的核心能力是必要的,但关键是要寻找到差距,寻找到未来正确的发展方向。企业必须在正确的战略指导下,最大限度地使用资源和能力,资源、能力和战略三者的有机融合,构成企业战略能力。过去,我们投入资源下去,逐步形成规模,然后一定能够增长。现在不可能再用很低的成本获得大量的劳动力,原材料价格也不会像过去那样低了,土地也有限了,资本也有限了,市场也有限了。我们不能再沿用过去粗放式的发展战略,而必须提升企业核心能力,在技术革新、管理创新、节能降耗、和谐发展等方面积极探索突破。

资本,应不断被增值――所谓资本运营,就是对企业所拥有的一切有形与无形的存量资产,通过流动、裂变、组合、优化配置等各种方式进行有效运营,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增值。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成熟,以及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企业增长方式已无法跟上发展的步伐。只有把企业的各种要素,包括产品、技术、设备、厂房、商标、战略、服务、文化、管理团队等等,以资本的形式,进行流动、整合和重构,进一步优化配置,形成合力,才能实现新的突破,实现保值增值。

市场,应不断被拓展――对企业而言,利润重要,市场份额更重要;市场份额重要,竞争优势更重要;竞争优势重要。企业核心竞争力更重要。企业有了核心竞争力才能创造竞争优势,有了竞争优势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企业基业常青。因此,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竞争优势、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的真正来源。在未来的日子里,企业的发展可能会很难,我们需要真正的能力来满足市场。因此,我们不仅要研究同行、研究竞争对手,更要认真地研究市场、研究客户,市场和客户会提供机会给我们。一是要做稳市场,在当前经济危机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持销售业绩的稳步增长。二是要做好市场,加快优化客户结构,把主要精力放在能够支撑企业业绩增长的主流市场,发展一批战略用户。三是要做大市场,电缆市场要靠“大”来支撑,要突出抓大项目、做大文章、出大效益,争取市场最大的一块“蛋糕”。

技术,应不断被更新――质量赢得市场,技术创造价值。竞争优势归根结底体现在企业为客户所能创造的价值上。真正的竞争优势在于没有竞争的优势,避开竞争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并独占一个新的技术领域。在技术研发环节,企业应始终坚持市场和用户导向,既要关注电线电缆市场的普遍需求,又要善于发掘潜在的个性需求,通过对新技术、新功能、新材料的发掘和利用,研制出超越用户期待的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企业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品牌,应不断被叫响――品牌是现代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强大的品牌效应是企业的制胜武器和重要标志。品牌建设不是一句简单的品牌口号与一个品牌目标,也不是单一的营销推广和广告传播,而是要建立竞争性和系统化的品牌战略。一方面,要坚持做实品牌的基础。品牌的一半是质量,一半是诚信。要将企业的每一个管理细节,作为提升品牌的节点,坚持长抓不懈。另一方面,要不断丰富品牌的内涵,为品牌建设设立目标、方向与指导原则,做好品牌化决策、品牌模式选择、品牌识别界定、品牌延伸规划与品牌管理规划,形成广泛的品牌价值认同,使产品在客户心中持久扎根。

生产,应不断被提升――生产管理的关键是抓计划流程和现场管理。制订生产作业计划,是对各种生产要素不断优化的过程,往往一个要素不匹配就会导致生产停滞、造成浪费和损失。所以,必须确保生产过程、生产工艺、人员配备、设备情况、生产进度、劳动力负荷、生产能力以及其他要素相互协调平衡,并建立长效监控机制。现场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集合点”,是部门各项管理功能的“聚焦点”,现场管理就是对现场各种生产要素的管理,也是对各项管理功能的验证。现场管理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有序化,只有有序化的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减少管理差错、避免人为失误,提高生产和工作效率。

成本,应不断被倒逼――只有销售创造利润,其它一切管理工作是增加成本的。客户不可能总愿意为浪费买单,否则不可避免的结果是企业将失去市场。利润=市场价格一成本,这是一个最基本的成本计算公式。因此,强化成本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决胜市场打好坚实基础,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消除一切无效劳动和浪费,从而确保市场和利润最大化。企业的一切管理行为都要围绕这个目标,反向倒逼,层层加压,层层落实,在每个环节上下功夫来降低成本。

管理,应不断被强化――管理包括硬性管理(控制为主)和软性管理(引导为主)两种手段。我国企业管理者用在“管”和“理”上的时间分别是80%和20%,而国外优秀企业正好相反。管理要不断规范制度和流程,更要强化长期贯彻制度和流程的执行能力。因为,再好的管理制度,一旦被突破,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作用,还会产生更大负面作用。所以,管理贵在坚持,管理在于主动执行。我们要通过文化引导和公平奖惩,合理调动员工的情绪,先让员工心动,再让员工行动,这样就会形成主动执行力。对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课题。

机制。应不断被优化――现代管理不提倡机械的、僵化的、生硬的约束,但也决不是随心所欲、没有制度、任其自由的表现。再好的管理机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优秀的传统,我们要继承发扬;不好的习惯,我们必然要纠正;对于不适应企业发展的管理机制,我们要持续改进。评价企业管理机制的好坏,要看它能否持续激发各个生产要素的活力,这是一个动态的、与时俱进的创新过程。

人才,应不断被培育――什么是人才?对企业来说,不是文凭和学历的外在表现,而是在工作实践中,能够为企业持续创造超越期望的价值的员工。企业需要务实的人才观。以此来衡量,优秀的管理者、技术专家、销售精英,甚至一线的操作能手,只要发挥作用、人尽其才,都是企业的宝贵财富。评价人才,不仅要看他的贡献值和忠诚度,还要看他的成长性。我们实施人才战略,重点是要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对有培养前途的骨干。最好的方法是让他沉到基层,在苦日子里磨练意志和积累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创造价值。

第6篇:科学发展范文

强国必强教,兴豫先兴教。立足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兴工业大省和文化大省的基本省情,河南省委、省政府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公平为重点,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明确了基础教育促均衡、高等教育抓提升、职业教育扩规模、结构布局谋优化,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省行列的目标任务。

高校作为人才的“蓄水池”,占据着智力的“制高点”,因此要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思维活跃的优势,紧贴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围绕破解“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质量怎么保,学校怎么办”这四道难题,按照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以全面提高质量为重点,更加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为促进河南由人口大省转变为人力资源大省、推动河南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撑。

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教育规划纲要》的颁布和实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要践行“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情、平常之中的极强烈的责任感”的“三平精神”,坚持质量为先、科学发展,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再上新台阶,为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第五章 高等教育

(十七)稳步发展高等教育。适度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尽快达到并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努力提高大专以上学历人口的比例。

合理确定高等学校发展规模,科学制定校园建设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努力改善高等学校生师比、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生均教学行政用房、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生均图书等基本办学条件。

推进高校投融资机制改革。厘清高校债务和基本建设情况,加强贷款和基建管理,优化贷款结构,加大政府贴息和基建投入力度,通过筹建投融资平台、推进老校区置换、改革收费制度、推进预算拨款改革等途径,控制和化解风险,逐步解决高校债务问题,形成支撑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投融资长效机制。

(十八)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支撑经济增长,引领社会进步,加快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等学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把教书育人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强化教师责任意识,引导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培养上,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深化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探索符合学校实际、体现时代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习、实训和实验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完善教学管理和评价制度。鼓励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院系、跨院校选修课程。建立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新机制。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改进高等学校教学质量评估,构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健全学生工作制度,加强学生日常行为和学籍学历管理。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实行以科学与工程技术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

(十九)提升科学研究水平。鼓励高等学校大力开展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作出贡献。坚持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加强基础研究。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完善科研体制机制,尊重学术自由,激发广大教师、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加强学术创新团队、学术领军人才、重点科研基地、科技创新平台、科研公共平台和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加大对高等学校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改革高等学校科研绩效评价机制,引导高等学校科研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促进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科技教育资源共享。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充分发挥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建设。

(二十)增强社会服务能力。高校要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方位开展服务。将社会服务水平纳入高等学校评价体系。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支持高等学校开展继续教育。强化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公众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推动高等学校积极参与决策咨询,主动开展前瞻性、对策性研究,充分发挥智囊团、思想库作用,在解决河南现代化建设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二十一)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适应国家和河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进一步调整和完善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层次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本科教育,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加强不同层次高等教育的衔接与沟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根据行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的变化,统筹学科专业规划。巩固基础学科,加强国家和我省急需的应用学科,积极培育、发展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优化布局结构。逐步形成以省会郑州高等学校群为中心,其他省辖市高等学校合理布局,具有地方特色并主要为区域经济服务的高等教育体系。新增高等学校向经济发展水平高、高等学校数量少的地区倾斜。优化类型结构。积极支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扩大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占全省普通本专科在校生规模的比例。对各级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科学定位和合理分工,形成普通与成人、学历与非学历高等教育共同发展的格局。

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对高等学校进行分类管理,依据高等学校类型选择、目标定位与办学水平配置资源。调整相关政策,引导高等学校强化功能定位和特色意识,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鼓励高等学校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支持具有行业背景的院校保持特色,提高服务行业的能力。

第7篇:科学发展范文

[关键词]“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保障机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5-0041-03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刚刚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为“十二五”描绘了科学发展的蓝图。科学发展离不开完善的发展机制。适应新的经济形势变化,辽宁“十二五”时期,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目标,必须构建完善的经济社会发展机制,包括收入分配机制;协调拉动机制;农村发展机制;低碳环保机制等。

一、完善收入分配机制,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目前,辽宁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还低于经济增长(GDP增长)速度,更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如何贯彻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高“居民收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辽宁省“十二五”时期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目标的现实要求。结合辽宁实际情况,“十二五”时期,实现居民收入不低于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目标,必须切实转变观念,构建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为促进收入分配关系合理调整创造条件。

首先,转变分配观念,树立正确的收入分配理念。长期以来,工资、薪酬等对劳动者的收入分配一直被单纯看作是生产成本投入,进而把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对立起来,忽视了收入分配对社会消费、进而对交换和生产的决定和影响作用。“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更新收入分配观念,为提高“两个比重”,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奠定坚实的思想认识基础。

其次,完善初次分配机制,合理调整“三者”关系。初次分配差距悬殊,是我国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源头。提高“两个比重”,必须从初次分配人手,堵住收入差距扩大的源头。包括:1 合理调整政府、企业与居民的分配关系。严格控制政府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收入的不合理增长,把提高“两个比重”的量化指标纳入规划,明确收入分配改革的目标和任务。2 合理调整政府与企业的分配关系。对大型企业、特别是垄断企业要完善税收制度,加强税收和利润监管;对低工资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要加大税费减免。3 合理调整企业与劳动者分配关系。继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并调查、监督企业执行情况;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和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保证劳动者在工资协商中的话语权,保证劳动者劳动报酬的合理给付,杜绝企业长期无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建立劳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建立最低工资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联动机制。

再次,完善再分配机制,健全税收和社会保障体系。初次分配的差距要靠再分配弥补。”十二五”时期,我省要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不断完善再分配机制,强化税收和社会保障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和作用。包括:1 努力提高社会保障覆盖面和水平。增加就业等渠道,大力提高低收人群体的收入水平。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提高劳动者素质,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3 严格税收管理,惩治腐败,严防偷税漏税,限制高收入者过高收入。

最后,还要针对地区收入差别,完善转移支付机制。目前在我省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区域收入不均、群体收入不均的现实。在“十二五”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对辽西北等落后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西部贫困地区快速脱贫。

二、完善协调拉动机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如何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消费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是辽宁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重点解决的关键问题。完善的协调拉动机制,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障。结合辽宁实际,健全协调拉动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首先,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这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严重影响和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必然选择。长期以来,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我们一直偏重于投资和出口的拉动,而忽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致使消费对GDP的贡献率不断下降。“十二五”时期,我国之所以要加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由内外两个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是外因――国际金融危机的倒逼。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达国家开始调整经济结构,减少进口,使我国传统出口贸易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通过构建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来拉动内需,就成为我国后危机时代相当长时期内,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条件;二是内因――经济发展阶段的驱动。当前,辽宁省人均GDP已超过6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在人均GDP超过4000-5000美元之后,由于消费快速扩张,服务业迅速崛起,促进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和增长模式将发生根本性转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将迅速上升,与投资拉动并驾齐驱,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因此,适应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要求,必须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建立扩大消费需求长效机制的具体思路包括:通过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居民消费之忧;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推动消费升级;加强消费设施建设,改善消费环境;创新信贷体制模式,扩大消费规模等。

其次,健全扩大投资规模的优化机制。鉴于近年来我省投资效率处于低水平徘徊的现状,“十二五”时期要把健全投资优化机制列入主要议程。一方面,要健全投资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加强对投资项目的科学论证和科学、民主决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盲目超前建设,提高投资效率;另一方面,要完善投资的结构优化机制,通过对投资结构的优化,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辽宁作为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老工业基地,资源消耗型工业体系特征十分突出,经济增长对要素投入依赖程度高,能源消耗量

大,污染相对严重,产业结构中缺乏核心技术的低端产业占有较大比重。这些问题长期积累,导致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对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必须通过用“增量改善存量”的途径,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扭转传统“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三高”经济发展模式,构筑长期均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基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造条件;再一方面,还要完善多元投资机制,鼓励发展与制造业相配套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大力培育中小企业。促进民众创业,改善投资环境,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

再次,发挥比较优势,创新出口升级机制。长期以来,出口对我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一直很弱。金融危机的爆发为我省创新出口升级机制带来了机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原来以初级、低端产品和农产品输出为主的传统出口模式严重受阻。在后危机时代,只有创新出口模式,才能重新占领国际市场。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产业优势,完全有能力率先实现出口升级战略,创新出口模式。“十二五”时期,我省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毗邻日韩,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利用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的产业优势,利用“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个国家战略的政策优势,推动出口升级,力推成套设备出口,扩大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三、建立科技创新机制,促进产业升级

要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省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要建立健全政府支持、市场引导的产学研内在结合机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推进力度。要创新科技金融机制,吸引各类金融机构人驻辽宁,积极促进民间资本投向科技创新,着力增加全社会科技投入。确保财政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的同时,要通过多种政策措施,继续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要解决创新人才机制。着力推进人才计划,还应建设国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吸引和聚集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究团队到辽宁创业。

四、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要更加注重统筹兼顾。辽宁的差距还表现为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十二五”期间,我省要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的精神,把区域经济发展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健全县域经济和农村经济发展体制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体思路有:

一是要构建“一体化”机制,统筹城乡发展。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是我国、也是我省“十二五”期间要重点解决的突出问题。城乡二元结构的不良后果表现为: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水平落差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滞后;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城乡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发展极不平衡等。破除二元结构必须构建一体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机制。结合我省实际,“十二五”期间要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城乡一体化结合起来,在实施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综合改革和突破辽西北三大战略过程中,提升我省城乡一体化的层级,扩大一体化范围。具体思路有:1 区域规划一体化。同步实施“区域”城乡一体化、“市域”城乡一体化和“县域”城乡一体化三大战略,把区域内市、县、镇、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统一纳入一体化发展规划体系,一体规划、一体发展;2 设施、产业一体化。统筹规划、同步建设区域内城乡道路体系和城乡环保基础设施,按照集约化、园区化原则,在城市连接带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形成城乡产业相互融合、三次产业互动发展的格局;3 市场、服务一体化。实现区域内城乡双向流通渠道的整体连通,形成城乡一体的市场流通体系,完善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对农村的配置;4 就业、保障一体化。实行区域内城乡一体的充分就业政策,加强农民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加快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就业,加大区域内公共财政投入,加快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

二是要健全县域发展机制,提高县域经济实力。县域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县域经济平均规模过小是辽宁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之一。2009年,全国地区生产总值超300亿元的县,辽宁有5个,县均424.6亿元;江苏有20个,前5位县均1433亿元,是我省的3.73倍。因此,“十二五”时期,我省必须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机制,创新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重要载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扩大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的工业化进程;其次要加快农村人口转移,稳步推进县域城镇化建设;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现代化。

三是要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新农村建设。“十二五”时期,我省要积极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包括:推进机构改革,革除束缚农村经济发展的体制弊端;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和土地利用效益最大化;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有效办法,解决农民后顾之忧;创新产业升级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创新劳动就业机制,健全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转移就业的机会;完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机制。加快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多元投入机制,加大对“三农”的资金支持力度。

五、完善低碳环保机制,打造“生态辽宁”

“十二五”时期,将是辽宁生态环境大幅度修复期。我省要全面完成省委、省政府2010年提出的“大干四年,绿化辽宁”奋斗目标,使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42%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48%以上;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

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完善大伙房、观音阁等水库上游生态补偿机制,加大辽河三角洲湿地保护和海洋污染防治力度。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坚决禁止河道滥采滥挖、滥建滥排,全面恢复河滩地生态,实现水质状况进一步改善。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企业内部的物质循环为基础,以产业集中区内的物质循环为载体,以整个社会的物质循环为着眼点,构筑“大中小”三个循环圈,依靠科技进步和制度创新,提高资源的利用水平和单位要素的产出率。

积极推行低碳经济。辽宁作为国家第一批试点发展低碳经济的5个省份之一,“十二五”期间要明确发展目标、任务、产业培育及保障措施,探索低碳经济的发展路径,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鼓励企业开发低碳等先进技术;建立适应省情的支持低碳经济的市场体系和政策体系,结合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在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业先行试点,构建“低碳经济发展区”。

参考文献:

[1]苏海南,确立并实施积极的收入分配政策[N],中国经济时报,2010-10-18,

[2]辽宁省发展研究中心、辽宁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十二五”辽宁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动力机制口],咨询研究摘要,:010一‘一8

[3]辽宁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辽宁省委党校联合课题组“十一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总结[R]研究报告,2010,(7),

[4]王广林等调整收入分配群众呼声最强[N],华商晨报,2010-10-29,

[5]王治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辽宁完善环保体制机制[EB/OL],东北新闻网,2009-2-12,

第8篇:科学发展范文

2011成绩突出

李盛霖认为,如果单从数据方面来看,在过去的一年里,全社会公路水路完成客运量预计能达到330.3亿人、旅客周转量16806.8亿人公里、货运量323.7亿吨、货物周转量126529.4亿吨公里,同比分别增长7.4%、11.4%、14.5%和13.2%。

就道路运输业而言,2011年做了大量的工作。首先,部党组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的战略任务,集全行业之力,研究制定了《道路运输十二五规划》,这是交通运输部整个十二五规划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专项规划,为“十二五”期间的交通运输工作指明了方向,也为道路运输业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

其次,道路运输的组织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在统筹城乡客运发展方面,积极实施公交优先战略,完善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汽车租赁业管理规定和服务规范,启动了第一批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出台《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强化出租汽车驾驶员从业资格管理。积极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提高了农村客运网络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和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

第三,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得到有力推进。出台了《关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加快综合客运枢纽建设。制定甩挂运输、厢式运输行业标准,公布了第一批甩挂运输推荐车型,推进12个甩挂运输试点项目。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开展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和物流园区投资政策研究。

第四,法制建设和行业管理也在不断得到加强,依法行政能力正在不断提升。2011年,道路运输行业认真实施了新出台的《公路安全保护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交通运输部会同五部门加大超限超载车辆治理力度,推广山西治超经验,推进治超信息系统全国联网,目前已经有13个省354个治超站联网。

第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委办联合开展了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完成调查摸底并向社会公布了结果,清理工作正继续有序进行。继续推进成品油价税费改革,18个省市取消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撤销收费站1892个、涉及9.4万公里。全国二级公路不收费里程达到25.5万公里,占二级公路总里程的82.6%。

第六,进一步推动公路水路安全畅通和应急处置系统、交通运输统计分析监测、投资计划管理信息系统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公路运输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ETC系统和交通电子口岸工程建设。启动智能交通国家物联网和北斗导航系统在道路运输领域应用等示范工程。

第七,颁布实施了“十二五”公路水运节能减排规划及推进实施方案,公布“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目录,了17批营运车辆燃料消耗量达标车型。深入开展交通运输行业应对气候变化行动,推出第四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组织天津等10个城市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86家交通运输企业开展能耗统计监测。完善节能减排评估体系,建立项目管理工作机制,争取财政专项资金推进实施122个节能减排项目。推广新能源营运车辆、路面材料再生利用、散货码头节能装卸工艺系统化等项目。

完成公路交通运输行业人才资源统计调查工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共建高校交通主干学科及交通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已经启动。修订交通运输行业《国家职业分类大典》,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了覆盖23个省区市的交通运输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

坚持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推进双边合作。深化与发达国家在综合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及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合作,推动了交通运输企业“走出去”。强化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中俄、中国与中亚国家、中国与东南亚相邻国家等国际道路运输和中韩陆海联运通道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签署了中蒙、中越汽车运输协定,加强了区域合作。成功召开了第二届亚欧交通部长会议,通过了《成都宣言》和《亚欧交通部长行动计划》。

2012承上启下

2012年是实施交通运输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做好明年的道路运输工作,对于巩固交通运输发展的好形势,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道路运输业要进一步提升服务保障能力。加快建设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重点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建设,继续推进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落实城市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国家“公交都市”建设和城市客运智能化示范工程。完善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运发展。推广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ETC系统,形成全国统一的ETC服务网点体系和分级管理的收费结算体系。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积极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培育一批大型龙头骨干运输企业,支持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推进多式联运,重点推进集装箱、大宗物资铁水联运和江海联运。推进内河干支直达和江海直达运输发展。大力发展甩挂运输,推广甩挂运输推荐车型。严格落实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加强煤炭、矿石、石油、粮食、化肥等重点物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及抢险救灾物资运输和应急保障。鼓励整合物流设施资源,开展城市共同配送试点。

在安全生产方面,高度重视道路客运安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2012“道路客运安全年”活动,切实预防和减少群死群伤恶性事故发生。继续加强车辆超载超限治理,健全长效机制。加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监管,强化试运营准入管理。认真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继续加大交通运输市场监管力度,完善道路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强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驾驶员培训、机动车维修服务质量监测和考核体系,开展汽车维修配件质量追溯系统建设试点。开展出租汽车行业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逐步形成出租汽车企业和驾驶员共同发展机制。推动建立汽车租赁业服务网络。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组织实施“基于物联网的城市智能交通”、“长三角航道网智能航运”国家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强化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市场信用信息服务、经济运行监测预警与决策分析等重大工程建设。推进综合客运枢纽协同管理与信息服务系统、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等试点示范工程建设。开展全国高速公路信息通信系统建设,实施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工程。继续推动城市出租车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建设,推广应用国际道路运输管理服务系统。

构建低碳、绿色交通运输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充分发挥节能减排“以奖代补”政策效应,深入开展“车船路港”千家企业节能减排专项行动和第二批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试点城市。推广第五批节能减排示范项目,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的运输装备,严格实施营运车船节能减排限值标准,推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辆示范推广工程。完善行业节能减排统计监测考核体系,推进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鼓励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和使用节能环保型交通运输工具。

第9篇:科学发展范文

2005年12月20日公布的全国首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我国GDP总量,比年快报核算数多了2.3万亿元。而我国经济总量在世界上的位次,也因此前移了一位。

数据的变化,能够反映宏观经济的一些现状。这无疑有利于国际社会客观地评估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态势,也有利于我们清醒地把握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走向。

不可否认,很多巨大的数字,当除以13亿之后,就会变得很小。此次GDP总量调整后,2004年我国人均GDP仍排名世界百位之后,只有全球人均GDP的1/5。评价我国经济发展的现状,在讲总量的同时,还要讲人均数量。就根本而言,讲“人均”更能使全社会保持头脑清醒。而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政府也将更有能力为贫困人口做更多的事。只有这样,贫富与城乡差距才能逐步缩小。

在关注贫困的同时,也要看到发展面临的其他问题。比如,环保部门的资料显示,如果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到2020年,在GDP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可能面临更大的环境和资源压力。

这并不是说经济增长不重要,因为全面小康毕竟要以经济增长作为物质基础。问题并不在于是否应当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在于以什么方式实现增长,以及这种较快的增长能否持续。如果采取外延扩张的粗放增长方式,国民经济或许可以在短时期内增长得很快,但它是不可持续的,而且全面小康社会所要求的其他方面,比如生态环境等,反会因此受到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