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房屋加固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砌体结构,抗震加固
中图分类号:U457+.3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目前国内尚有大量以前建造的多层砖混房屋,由于使用年代较久,原先设计的房屋经检测鉴定相当一部分房屋抗震性能均不满足现有规范要求,需进行抗震加固改造,本工程结合近几年本人设计的一大批砌体结构抗震加固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汇总,希望能给同行一些有意义的参考。
1 共性问题
1) 结构体系及布置。老旧房屋通常平立面布置比较规则,结构长宽比、高宽比等均满足要求。圈梁和构造柱是保证砌体结构整体性最重要的构造措施,而老旧砌体圈梁构造柱布置通常不能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包括楼层和楼梯间的布置等等。砌体的楼层数与其抗震设防类别、楼盖情况、横墙间距等相互关联,当楼层超过规范允许的层数时,会带来比较严重的体系布置问题。多数结构楼板均采用预制板,常有支承长度不满足或拉结做法不满足现有规范要求,且横墙间距过大,楼梯间的布置时常会位于房屋尽端,这些都是比较大的构造问题。2) 材料缺陷。经检测,多数房屋砖及砂浆强度均低于原有设计图纸要求,或者低于现有规范要求,材料强度性能下降,特别是地面以下的砖墙,由于防水及保温层破坏,往往导致地面以下砌体砂浆强度明显低于地面以上的墙体。3) 规范标准提高。现行规范抗震设防类别标准有所改变,现行规范活荷载比原设计图纸有所放大,特别是楼梯间及过道有疏散要求时,以及地震力的放大,是造成砌体结构抗震承载力计算不满足现行规范的直接原因。
2 解决方案
对于楼层数超规范时,规程( JGJ 116-2009) 中给出了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 1) 改变结构体系或减少楼层数; 2) 改变抗震设防类别,使其降低一级。“当高度超限而楼层数不超时,应采取高于一般房屋的承载力并且加强墙体约束的有效措施; 当丙类设防且横墙较少的房屋超出规定限制1 层和3 m 以内时,应当提高墙体承载力且新增构造柱、圈梁等应达到现行国家标准GB 5001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对横墙较少房屋不减少层数和高度的相关要求”。当楼层的圈梁及构造柱布置不能满足规范要求时,应当首先采取措施确保其构造满足规范要求,可以采用增加圈梁或构造柱的方式,或者采用板墙时增加水平或者竖向配筋加强带,确保结构整体性。当预制板支承长度或搭接方式不满足规范要求时,可以采取增加板墙支承或者增加角钢支承等节点,确保楼板的可靠支承和整体性。
当楼层的承载力不足时,现在通常采用的是增加板墙或者面层的加固办法,当部分老旧房居室内不具备加固条件,只能在外墙和楼梯间进行加固时,可以仅考虑新增的剪力墙承担所有的地震力,这是个比较好的思路,根据计算,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结构的剪力墙可承担所有的地震力,当条件允许时,为保证纵向剪力墙平面外的稳定及楼层剪力的可靠传递,防止剪力滞后效应过于明显,可以在户外增加小段剪力墙,增加阳台,这种做法已经在工程改造中应用,效果不错。当楼层的整体性较好,但楼层抗剪承载力不足,而且基础埋深较深时,可以对结构采用隔震加固方案,其原理是通过柔性隔震支座,延长结构的复合周期,达到减小地震力作用的办法,这种方案在信息科技大学南北楼公寓中成功应用,效果不错。
3 计算及分析
1) 使用程序及模型信息。计算分析常采用PKPM 加固鉴定模块,当楼层分布比较不规则时,可以采用SAP2000 建模分析计算,当采用隔震加固方案时,需要SAP2000,ARQUS 等等通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
2) 隔震结构简化计算方法。对于楼层比较规则的砌体结构,当采用隔震加固方案时,可以根据附录L 进行简化计算,其计算过程较为简单,通常手算就可以解决计算问题。
4 优化加固措施探讨
1) 隔墙加固成可以抗震的墙体。对于学生宿舍楼之类的砌体房屋,横墙布置比较规则,隔墙分布比较均匀,隔墙采用120 砖砌筑,可以采用双面抹砂浆的办法进行加固,并加强纵横墙连接节点( 增加包夹混凝土构造柱等) ,由于隔墙加固,使得原先的抗震横墙地震力减小一半,因而对原有结构的影响较小,经济性较高。图1 为加固的部分图纸。
图1 隔墙加固平面图
2) 连续墙体可以不做抗震加固措施。结构计算抗震承载力不足的是窗间墙或门洞之前的墙段,对于洞口之上和之下的连续墙体,其抗震承载力往往提高40% 以上,因为开洞率一般达到40%,所以,可以着重研究将开洞标高范围墙体与连续墙体之间的加固做法分开,这样更有利于优化加固做法,节约综合成本,图2 为加固做法的一个初步设想。
图2 墙体加固做法设想图
3) 考虑板墙加固后墙体地震力分配的影响。由于目前采用双面板墙时,抗震加固鉴定模块不能有效的解决因板墙增加后墙体刚度发生变化,地震力二次不均匀分配的影响,使得未加固的墙体地震力不能有效的减少分配,为避免这种影响,建议优化计算分析方法,或者通过概念计算,对未加固墙体地震力进行折减。础底部,这种做法有利于保证板墙的连续性,并有效加固地面以下墙体,但也增加了施工成本,特别是对于室内墙体,但基础埋深较深之时,开挖土方需要外运之后再运回回填,给施工和现场场地带来不少的麻烦。因地下墙体为连续墙体,且端部有横向墙体受土约束,因而地震力折减不少,根据这些特点可以采用浅基础的办法对结构墙体进行加固,做法见图3。
图3 板墙加固底部图
5 结语
关键词:砌体结构;改造与加固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由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房屋的使用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还较为落后,生产力水平较为低下,不可能在短期内建造大量的新房来解决房屋紧张这一社会性问题。另外,许多房屋仅需要局部改造后就可满足业主的需求,推倒重建在经济上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实在无此必要。因此,对现有房屋进行改造就成为解决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证明,改造旧房与建新房相比有三大优点:工期短,投资少,收益高。
由于历史上的原因,我国目前旧有民用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中大部分是砖混结构,而需要进行改造的大部分也是这部分房屋。因此砖混结构房屋的改造在旧房改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改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 砌体房屋结构改造与加固的发展
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相对饱和且旧建筑的工程事故不断发生,各经济发达国家逐渐把建设的重点转移到旧建筑的维修、改造和加固方面。在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建筑业也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同时,对已有建筑的维修和补强加固,亦由于下列一些特殊原因而变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1)我国建国初期建造的大量房屋已经接近建筑物的基准使用期,急需正确评定,并对这些建筑物迸行必要的维修加固;
(2)由于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土地日趋紧张,如果对旧房进行维修改造,可以经济快速地调整城市布局。
(3)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安全性、实用性、耐久性的要求已有提高,工业厂房生产工艺需不断更新,原先的建筑需要通过适当的维修补强改造后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
(4)由于设计、施工、或是管理、使用等原因引起工程质量事故的在建建筑物需要进行正确诊断、鉴定、处理和加固。
3 砌体房屋结构改造与加固的常用方法
目前已颁布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25―90)总结了我国成熟的加固技术,适用于多种原因造成的结构、构件损坏的加固处理,对推动加固技术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补强加固的目的主要是:
1)提高结构、构件的强度: 2)提高结构、构件的稳定性:
3)提高结构、构件的刚度:4)提高结构、构件的耐久性。
由于结构、构件的损坏程度不同,补强加固的要求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应针对不同情况,选用不同的加固方法,采取不同的补强加固处理。
常用的加固方法有:
(1)加大截面加固法
此法又可分为加大断面为主的加固,和加配钢筋为主的加固,或者两者兼备的加固。加大截面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补加混凝土正常工作,亦需适当配置钢筋。加配钢筋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配筋的正常工作,需按钢筋的问距和保护层等构造要求决定适当增加截面大小。加固中应将新旧钢筋加以焊接,作好新旧混凝土的结合。加大截面加固法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此法增大截面尺寸,有时影响房屋外观和净空。
(2)粘钢加固法
采用高强度的结构粘结剂,将钢板粘结于需要补强的钢筋混凝士构件部位的表面,以达到提高构件承载能力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之为粘钢加固。这种补强方法的优点是:不影响室内空间:可以在短时间内达到设计强度:能适合使用需要。但施工工艺要求较高:粘贴剂不耐高温。当温度达到30*c~90℃,粘结力下降。
(3)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
改变结构传力途径加固法是指通过增设支点(柱或托架)的办法使结构受力体系(即计算简图)得以改变的加固方法,因而也称为增设支点加固法。在梁、板跨中增设点后,减少了计算跨度,从而能大幅度地提高承载能力,并能减少和限制梁、板的挠曲变形。其优点是施工简单,受力可靠,缺点是使用空间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加固法适用于梁、板等结构的加固。
(6)托梁拔柱技术
托梁拔柱是托屋架拔柱、托梁拆墙及托梁拔柱的总称,是在不拆或少拆上部结构的情况下实施拆除、更换、接长柱子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包括相关结构加固技术、上部结构顶升技术等。适用于因使用功能改变及生产工艺更新,要求改变平面布局、增大使用空间的旧房改造及老厂改造。与传统的大掀盖改造相比,托梁拔柱法具有对生产及生活影响较小、改造时间短、费用低等优点,其缺点是技术要求较高,安全措施必须周密。
4 结论
对于已有建筑,随着时间的推移,荷载和非荷载因素对结构物的破坏,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这些建筑物的使用和安全。但是,这种影响和破坏,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达到非推倒重建不可的地步。于是,人们在实践中提出了很多加固改造的方法。由于砌体结构房屋自身的特性使得砌体结构房屋的加固改造方法存在多样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进行房屋加固改造时灵活运用各类加固方法。本文对砌体房屋改造加固的发展状况及加固方法进行了综合阐述,详细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以及优缺点,以便设计者对房屋改造进行设计。
参考文献
[1]张有才等《建筑物的检测、鉴定、加固与改造》[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97.10
[2]唐业清《建筑物改造与病害处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0
[3]卓尚木、季直仓、卓昌志《钢筋混凝土结构事故分析与加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7
关键词:房屋建筑;防渗漏;施工技术
前言
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常出现渗漏问题,这不但影响了房屋施工的质量,而且给居住者生活造成了不利影响。因此,分析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渗漏问题的原因,合理运用防渗漏施工技术,对保障人们生活安居乐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的重要性
当房屋建筑工程发生渗漏现象时,楼下的邻居首先会深受其害,不仅楼下邻居会日夜受到滴水的影响,而且厨房、卫生间无法正常使用,天花、吊顶发生变形,日常生活受到严重的影响;对于渗漏严重的现象,还会造成水电短路,房屋建筑发生渗漏时,部分水分会被墙体吸收,导致墙壁受潮,墙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降低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同时,如果人长期处于潮湿的环境中,会引起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影响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由此可见,房屋建筑工程的防渗漏施工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常见的防渗漏施工工艺
2. 1屋面渗漏出现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施工技术
很多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都出现过屋面渗漏这一情况。出现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屋面受到外界环境条件的不良影响,以及所使用的屋面防水材料不能够满足工程需求或者是不合格等,所以只有解决好防水材料问题以及施工质量问题,才能够解决屋面渗漏问题。第一,在开展房屋屋面施工时,必须要提升屋面混凝土结构材料以及钢筋铺设的质量。在铺设好钢筋材料,同时确保钢筋材料的铺设符合相关规定要求以及工程需求之后,才能够开展混凝土结构浇筑施工,这样就能够防止混凝土结构之间存有间隙;一定要做好屋面的找平层防水工作,不仅要使屋面的找平层具有适当的坡度,同时也要提升其结构硬度以及强度,防止屋面的找平层出现雨水积累情况。第二,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屋面防水材料实际的使用年限大约在十年,所以屋面所采购使用的防水材料一定要达到相关规范标准以及工程实际需求。
2. 2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
现在很多的房屋建筑工程项目均采用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也是最为常用的建筑结构体系。框架及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填充墙主要材料为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砌块一般会应用于建筑物外墙。但砌块普遍存在不能与砂浆密切粘连、收缩性能强、强度较小等特性,极易导致墙体出现裂缝,这也是导致外墙出现渗漏情况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不仅要全面跟踪管理控制建筑墙体砌筑的整个施工过程,更重要的是要选择收缩性能较差同时抗压强度较强的砌体,充分利用砌体优质的保水性能,以有效减缓由于收缩而导致出现的墙体裂缝。在进行砌筑施工时,不仅要严格按照相关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同时还需要合理安排设置框架构造结构的墙体拉结筋、必要的构造柱以及圈梁等。
2. 3地下室渗漏出现的原因以及渗漏问题解决的办法
混凝土渗透、接缝密闭性不好以及缝变形等问题都会导致地下室发生渗漏问题。若是渗漏问题是由缝变形所引起的,需要先全面、细致检查墙体的完整性,然后再选择使用正确的止水带安装到变形缝处,同时需防止由于混凝土灌注而导致止水带出现积压作用:若地下室所处的环境具有侵蚀性,不仅要选择使用适当、正确的水泥标号以及抗渗漏等级更强的混凝土,同时还需拉长混凝土以及水泥施的机械搅拌时间;在地下室地面以及墙面的硬化阶段,不仅要在混凝土的表面铺设厚度等同于混凝土水泥砂浆,同时还需要维持混凝土表面的干燥以及干净;在对地下室底板进行浇筑时,需要在高于地面三百毫米的墙体部位设置连接缝;在做好浇筑工作之后,需要对地面以及墙体进行养护,养护的时间不少于两星期.
2. 4卫生间和厨房渗漏问题出现的原因与解决的途径
卫生间以及厨房是接触水最多的地方,有很多原因都会导致卫生间、厨房渗漏问题的出现,比如说:积水、有漏缝等等。但对于房屋建筑用户来说,卫生间和厨房又是非常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所以做好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漏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第一,卫生间和厨房这两部分的地面高度需比其他房间的地面高度略低,具体尺寸高度应基于工程需求,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口需比相邻地面略低大约十毫米;第二,需选取加入适当膨胀剂的细石混凝土把穿楼板管道以及烟道这两部分堵死。
3房屋建筑施工中结构加固技术的应用
我国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和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房屋建筑施工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应用合适的结构加固技术,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施工质量,实现房屋建筑的使用功能。目前,在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经常用到的结构加固技术包括碳纤维加固修补技术和粘包钢加固技术。碳纤维加固修补技术具有施工便捷、高强高效、施工质量易于保证和良好的耐腐蚀、耐久性的特点,适用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梁、板、柱、墙节点的加固,也可以在烟囱、红砖墙和简仓等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粘包钢加固技术分为很多类,例如,粘钢加固技术、包钢加固技术、混凝土裂缝灌注修补技术和基层修补技术。不同的技术具有不同的特点,在房屋建筑施工中发挥的作用不同。例如,粘钢加固技术具有施工简单、快速,可以提高房屋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不会影响房屋建筑结构外形等特点,主要应用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梁、板、柱和桥梁等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加固。
4、结语
总体而言,房屋建筑工程项目的防渗漏工作不仅难度大、强度大,同时也是一个长久的、系统性的、复杂的渐变过程。房屋建筑只要出现渗漏问题,除了会导致居民的正常生活、工作受到不良影响之外,同时也会带给维修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建筑企业,特别是施工企业,一定要重视施工质量的提升力度,同时采用有效的方法对施工质量进行整体、全面的控制、管理,不仅要掌握渗漏的机理以及渗漏常发生的部位,掌握有效的防渗漏施工方法,以防止房屋建筑出现渗漏情况,同时还需要将相应的维护工作做好,做完善。
参考文献:
[1]周开福;任拮;浅谈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7 (08)。
关键词:房屋建筑;裂缝;渗漏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cracks and leaks in the building construction, the grouting application methods and precautions in dealing with these issues.Key words: building construction; cracks; leakage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对于房屋建筑中出现裂缝和渗漏这一病害,灌浆处理是可行的,它具有方便快捷、绿色环保等特点,能使房屋建筑保持美观的同时延长使用寿命。只要能合理利用灌浆技术,就能提高房屋质量和人们的居住水平。
一、房屋裂缝与渗漏的主要特征
1.1 混凝土结构问题主要是房屋受力结构部位如地下桩、柱、板、梁、剪力墙等出现裂缝,处理这类问题应该从加固入手。
1.2 其他问题楼房墙体、施工缝、变形缝渗漏,排水管口、女儿墙渗漏、预埋件部位渗漏,这一类的渗漏可以通过防水方法或者粘结止水方法处理。
二、灌浆处理的可行性
2.1 已建成房屋
如果是已建成尤其是已装修过的房屋来说,如果出现以上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混凝土结构和原来的装修成果,可采用灌浆处理方法,此方法能够使修复效果最大化的同时对原有混凝土结构和装修效果影响最小化。由于灌浆技术是利用压力原理将粘结剂压入到需要加固的缝隙中,因此牢固性非常好。
2.2 施工受限
如果是房屋施工受到周边环境或其它因素限制而无法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施工,例如文物建筑的琉璃瓦、雕梁画栋等部位,采用灌浆法可以简单快捷地修复,且不会因为周边环境限制无法拆除而产生施工不便。
2.3 提高混凝土防水性
灌浆处理法还因为其独特的处理方法而可以提高混凝土的防水性能。采用亲水性好的灌注材料还能使渗水的部位也粘合牢固。
2.4 老化混凝土
对于出现腐蚀变形、蜂窝、老化的混凝土,灌浆法是最好的处理办法。采用灌浆处理可以使腐蚀变性强度下降的混凝土重新恢复强度,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三、房屋裂缝与渗漏的常规处理方法
房屋裂缝与渗漏根据部位的不同相应的处理办法也有所不同,下面笔者就对不同部位的裂缝与渗漏的不同处理办法进行了探究:
3.1 对于结构受力部位用灌浆加固
对于房屋的结构受力部位进行灌浆加固首先应该从设计、施工、管理、使用这一系列过程中寻找问题产生的原因,通过分析成因等确定灌浆布孔孔位,根据裂缝严重程度确定孔深,如果是干缝面则在封口涂环氧胶,防止灌浆时泄露,如果是湿面则要选择亲水性好的水膜,注浆时应反复灌注,直到充满孔槽为止。另外在灌浆时应注意控制压力适当,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2 厨卫间的灌浆处理
厨卫间由于用水量大,经常处于潮湿环境中,在使用过程中通常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渗漏,尽管在施工过程中也会进行各种形式的防水处理,但是时间一长,防水层失效,就会导致厨卫间用水渗漏至墙体,使墙体发潮。
处理的方法是先把厨卫间的渗水管道切断,在砖墙与混凝土地板的砖缝里开一小槽,并沿砖缝布孔,孔距一般控制在 20~30cm之间,在砖槽里嵌入环氧砂浆并埋管,重复向管中灌浆,直到灌满为止。采用灌浆方法修复厨卫间裂缝和渗漏,可在瓷砖连接处打孔,待修复完毕后再用同色水泥填补,方便快捷且不会影响美观。
3.3 门窗及砖墙体灌浆处理
这类问题出现时通常是在门窗的边框处布孔,以水泥浆在门窗底部灌浆,灌浆结束以后,为了控制水泥注浆后干缩,还应该对其进行环氧封闭处理。墙体渗漏时,首先应该把渗漏的墙体部分拆除,然后找出渗漏的具体部位,对渗漏部位墙面进行布孔灌浆,灌浆时宜采用水泥浆,有利于提高墙体防水性能,防止雨水入侵导致的渗漏等问题的产生。另外,在墙体进行灌注时应注意把握灌注压力的适当,不然就会造成墙面上瓷砖等装饰的脱落,影响美观。
3.4 女儿墙问题的处理
在施工中楼板与女儿墙的接缝可称为施工缝。由于楼板受周边结构的制约,因此与女儿墙的热胀冷缩线膨胀倍率是不一致的,因为这种差异的存在且没有材料可以弥补这种差异,所以楼板与女儿墙之间的裂缝是房屋建筑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处理这种问题时,应该选用粘结力强、强度好的材料对楼板和女儿墙之间的缝隙进行钻孔、埋管,进行灌注、填合。
四、灌注材料的选择
在对裂缝和渗漏部位进行处理时,应该根据房屋材料和裂缝部位的不同以及不同环境对材料强度、亲水性、粘结性等不同特性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材料,否则,如果所用材料不合适,不但起不到修复作用,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浪费人力物力。对于材料选择有以下要求:
4.1 材料抗腐蚀性高、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具有较强的粘结力和充填性,综合性能好。
4.2 材料具有良好的侵润性和渗透性,能够充分渗透到裂缝中,将裂缝部位完全填满。即便在深水部位也有良好的亲水性。
4.3 材料必须方便施工,简便易行,不能给施工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困难。
4.4 材料必须符合环保要求,绿色无污染。
4.5 材料必须价格适中。
五、对房屋裂缝与渗漏进行灌浆处理的优点
在对房屋裂缝和渗漏的处理中,传统方法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和建筑外观造成改变,同时不利于房屋的牢固。而且由于材料不适等问题,容易导致施工周期延长,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灌浆处理与传统处理方法相比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5.1 灌浆处理使用的材料一般具有很强的渗透力和亲水性等性能,可有效方便施工、缩短工期,施工过程简单快捷。
5.2 灌浆处理对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和外观影响都比传统方法小得多,最大限度地维持了建筑的原貌。
5.3 采用灌浆处理的房屋一般使用环保材料,环保性能好,对环境没有污染。
六、采用灌浆技术应该注意的几点
灌浆技术处理房屋裂缝渗漏虽然简单易行,但是稍有不慎也会产生严重的问题,为了保证施工安全,在对裂缝和渗漏房屋进行灌浆处理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6.1 在采用灌浆技术处理房屋裂缝时,一定要控制好用来灌注的材料质量,如果材料质量不合格,那么灌浆之后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对建筑的后续处理造成很大的麻烦。
6.2 在灌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灌浆压力。压力一旦控制不好,就会造成墙体裂缝加大、墙面瓷砖等装饰脱落等问题,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和人力物力的浪费,因此,压力的大小一定要小心控制。
6.3 在灌浆时必须时刻注意安全问题,首先是施工人员和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其次是注意环境保护,做好防火工作,在设备选择上也应十分谨慎,要求设备耐压性能好,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切实加强我区房屋安全管理,扎实开展危旧房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预防房屋安全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根据住建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市城市危险住房改造管理办法》,并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如下:
健全组织:
调整区危旧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1、小组领导:
危旧房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由同志组成。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住建部《城市危险房屋管理规定》、《市城市危险住房改造管理办法》,加强我区危险房屋的安全管理和安全使用,通过专项整治,建立危险房屋档案,消除安全隐患,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整治范围和重点:
1、整治范围:各镇(街)、房管所管辖范围内存在安全隐患的危旧房屋及辖区内直管公房。
2、整治重点:
(1)房屋整体出现险情。
(2)经鉴定为危险住房。
(3)对已查出安全隐患但尚未整改到位的房屋。
整治措施及有关要求:
1、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由各镇(街)、区房管所负责组织开展对各所管辖范围的危险房屋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特别要将老人户和贫困户列为重点危房排查对象,加强对所辖区域内住房安全使用的监督检查,建立危旧房屋专门档案,逐户登记造册、建档立卡,并认真做好安全防范和突发事件的紧急预案工作。
2、各镇(街)、房管所对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应采取有力措施,督促房屋所有人、使用人及时向市危险房屋鉴定机构申请危房鉴定,并按鉴定机构处理意见进行整治,消除安全隐患。对拒不申请鉴定的私房所有人或使用人,房屋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或居民委员会负责督促其限期申请鉴定。对经鉴定为房屋整体出现险情(危险等级为D级)的危险住房,镇(街)、房管所应责令房主立即停止居住和使用,并组织、督促产权人、使用人搬离危险住房,确保住户生命财产安全。危险房屋所有人、使用人拒不治理危房的,房屋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可以责令其限期治理,所有人下落不明又无合法人或所有权不明的,由镇、街依法代管,并将治理情况及时上报区危险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3、对危旧房进行分类整治,属于近期规划建设红线范围内的危旧房以维修加固为主,改建重建为补;近期规划建设红线范围外的危旧房以改建重建为主,维修加固为补,彻底解决危旧房安全隐患。
4、由区房管所负责协调联系市危险房屋鉴定机构,及时为需申请危房鉴定的房屋进行鉴定。
5、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违章建筑房屋,由镇(街)统一上报区规划、国土、城市管理执法等职能部门进行统一整治。
我校职工住宅楼是1982年兴建投入使用的,面积大约为625平方米,共有10个住户40多口人家。始建时,由于基础设计和大梁钢筋配备小,砌体为白灰砖砌,预制板为人工浇灌,承载力低,再加上临水建造,年长日久,自然风化导致该栋住宅楼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1、外走廊楼板严重风化,自然脱漏,钢筋腐化,随时有塌陷的可能。2、后墙严重渗水,并有裂缝产生,有部分房屋裂缝宽达几厘米,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3、屋面无隔热层,防水层老化渗水,顶层住户漏水严重。4、栏杆生锈,已失去防范安全的作用,需重新维修。介于存在以上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住户的生活及人生安全,现在住户职工每天都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工作、生活及孩子的健康成长都受到极大的影响,我校领导每想到这种情况,也就食不甘味,寝不安席。因此,我校多次召开会议并联系住户职工出主意,想办法,群策群力提出两种改造方案,即维修加固和拆除新建(具体详情见附录),并积极争取上级领导的理解和重视。为住户老百姓造福,对我校职工住宅楼进行改造。
附件:职工住宅楼维修加固和拆除重建方案及资金预算
广水市财政学校
XX.5.18
附件 职工住宅楼维修方案及经费预算
为保证职工的生命安全,让职工安心的生活和工作,对我校职工住宅楼进行改造,现将住宅楼维修加固和拆除新建方案及经费预算计划如下:
一、维修加固:
1、外走廊楼板严重风化,更换预制板,采用现浇处理,面积(3.5*1.2*10*3=126m²)按每平方含640元(400+240元)计80640元
2、后墙严重渗水,裂缝。重新装修(3.5*10*3*3=315m²按60/m²(外粉30元、涂料20元、脚手架10元)计18900元
3、屋面防水XX0元
4、栏杆维修10000元
5、人员疏松安置费XX0元
6、拆除、垃圾处理等费用XX0元
7、外装30000元,还有其他未知费用如对住户的损坏等。
预计整个房屋维修加固共需25万元左右。由于房屋寿命已达30余年,据资深建筑人士分析维修后房屋使用寿命也只有5-8年,故无维修价值。
二、拆除重建:
重新建设一栋职工住宅楼,按每户120 m²,总面积1200m²按建筑造价550元/m²,共需投资66万元。职工原有住房面积为625/m²,单位需补偿费用34万左右。超出部分面积由职工自己补偿费用,按长岭市场价格计算1200/m²,可收入现金(575*1200元)70万元,基本能确保住宅楼的造价。只需单位承担一些拆迁安置、垃圾处理、工程预算招投标等一些手续费用大约10万元左右。
综合以上两种方案分析,从长远角度考虑,对住宅楼进行拆除重建实是一件符合职工心愿的惠民工程。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预防处理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目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城市设施建设还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建设,用的混凝土也越来越多,但施工中的混凝土温度裂缝问题日显突出,并成为具有相当普遍性的问题,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一、关于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常见的问题
1.原材料质量存在的问题,常见的混凝土原材料质量问题有:一是骨料含泥量过大,这会造成混凝土强度不高,容易出现裂缝。 二是骨料级配系数失当,出现混凝土结构的麻面和蜂窝,并且直接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不高,产生裂缝和断裂等严重的质量问题。 三是混凝土水灰比控制不严,混凝土出现离析和强度不足的问题。
2.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问题,一是混凝土模板问题,模版是混凝土结构成型的关键,施工中要求模版安装和拆卸要严谨且符合设计规范, 如果出现模版问题将直接导致混凝土构件表面漏浆,产生蜂窝和麻面,可能引起混凝土构件的形变和位置移动, 并有可能降低混凝土构件的强度和性能。 二是混凝土混合料的拌合问题,常见的拌合时间不足和配比控制不严会产生混合料水化反应和混合料强度不足等一系列缺陷,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强度。 三是混凝土浇筑和振捣问题,浇筑高程过高会直接引起混凝土离析,浇筑过程时间过长会形成施工缝;混凝土的振捣强度、时间、方式都会对构件的强度有直接影响, 并且可能会由于振捣方式不正确最终形成蜂窝麻面以及深层气泡等一系列问题, 最终影响混凝土构件在房屋建筑中的功能。
3.混凝土养护工艺的问题,一是房屋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时间和降低技术要求, 对于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和支撑采用忽视和降低要求的办法,例如:钢筋结构下面没有放置预制垫块,导致钢筋结构出现走形和扭曲。 二是浇筑后将钢筋骨架向上提,导致钢筋骨架或钢筋网出现走位和变形。 三是在混凝土构件浇筑几天后就做到早期负重,出现混凝土构件的裂缝和变形。 四是混凝土构件后期的养护没有做好保温和保湿,出现表面蜂窝和麻面,以及内部的强度不足。
二.关于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1.混凝土本身的影响,水泥水化热过高,混凝土在浇筑振捣以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的热量,水化热聚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引起急剧升温,在建筑工程中一般为20℃一3O℃。由于结构物在一个自然散热条件中,实际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混凝土浇筑的最初3d~5d。随着混凝土龄期的增长,弹性模量的增高,对混凝土内部降温收缩的约束也就愈来愈大,以致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的抗拉强度不足以抵抗这种应力时,开始出现温度裂缝。
2.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实际所需拌合水比水泥水化所需的水要多得多。拌合水中只有约20%的水是水泥水化所必须的,其余的都要被蒸发掉。水分蒸发之后,引起混凝土收缩,当收缩受到约束时,则产生收缩应力,当收缩应力大于当时混凝土的抗拉应力时,则裂缝随之产生。
3.施工方面的因素,违章施工、不当施工造成混凝土裂缝。夏季施工时由于运输车交通不畅耽搁时间,在泵车出料时混凝土的经时坍损较大,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流动性较差,现场工人人为加水,造成混凝土强度的降低,加水部分的混凝土水灰比和强度与原配合比的混凝土不同造成凝缩裂缝和干缩裂缝。另外,不正确的振捣方式会造成混凝土分层离析、表面浮浆而使混凝土面层开裂,或造成混凝土砂浆大量向低处流淌致使混凝土产生不均匀沉降收缩而在结构厚薄交界处出现裂缝。现场养护不当是造成混凝土收缩开裂最主要的原因。
4.环境气候的因素,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如果外界温度下降,会增加混凝土的降温幅度,特别是在外界温度骤降时,会增加外层混凝土与内部混凝土的温差,这时对混凝土抗裂极为不利。
三、关于混凝土裂缝预防和处理方法
1.预防措施,一是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对于商品混凝土的塌落度应加强检查。二是在楼板浇捣过程中派专人护筋,避免踩下负筋的现象发生。三是混凝土浇筑前先将基层和模板浇水湿透,浇筑完毕后应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满足以下要求:应在浇筑完毕后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d,对掺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四是在一定的时间内保持空置房间内的相对湿度与室外相对湿度基本一致并不宜低于85%,这一要求可采用经常开窗的方法得以实现,有条件的地方定期洒水增加湿度则效果更好。五是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堆放材料、安装模板及支架,以免由于振动等原因产生裂缝。
2.混凝土裂缝的修补方法
(1)表面修补法,主要适用于稳定和对结构承载能力没有影响的表面裂缝以及深进裂缝的处理。通常的处理措施是在裂缝的表面涂抹水泥浆、环氧胶泥或在混凝土表面涂刷油漆、沥青等防腐材料,在防护的同时为了防止混凝土受各种作用的影响继续开裂,通常可以采用在裂缝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布等措施。
(2)灌浆、嵌逢封堵法,主要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有影响或有防渗要求的混凝土裂缝的修补,它是利用压力设备将胶结材料压人混凝土的裂缝中,胶结材料硬化后与混凝土形成一个整体,从而起到封堵加固的目的。嵌缝法通常是沿裂缝凿槽,在槽中嵌填塑性或刚性止水材料,以达到封闭裂缝的目的。
(3)结构加固法,当裂缝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性能时,就要考虑采取加固法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处理。结构加固中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4) 混凝土置换法,该法是处理严重损坏混凝土的一种有效方法。先将损坏的混凝土剔除,然后再置换入新的混凝土或其他材料。常用的置换材料有:普通混凝土或水泥砂浆、聚合物或改性聚合物混凝土或砂浆。
(5)电化学防护法,利用施加电场在介质中的电化学作用,改变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所处的环境状态。钝化钢筋,以达到防腐的目的。阴极防护法、氯盐提取法、碱性复原法是化学防护法中常用且有效的三种方法,其优点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适用于钢筋、混凝土的长期防腐,既可用于已裂结构也可用于新建结构。
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是建筑施工的常态,同行对此既不要过分关注,也不能听之任之,应该采用科学的态度和客观的方法,利用技术的手段对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进行分析,在结合实际和根据设计的同时,解决房屋建筑工程中相关的问题,切实将房屋建筑工程建设好,确保建筑行业在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龙头和领军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凤亮.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施工技术的探讨 [J].现代装饰.2011(02)。
[2]廖根卫.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分析与处理[J].广东水利水电,2009,(3)。
关键词:农居,抗震,加固,抗震设计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our country rural dwellings aseismatic fortify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isting in our country rural dwellings in seismic problems and the insufficiency, then to our country rural existing houses seismic strengthening measures and new rural dwellings in seismic design of the method is discuss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rural residence for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for reference.
Keywords: rural dwellings in earthquake, reinforcement, seismic 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73+.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我国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现状
近年来,由于汶川和玉树地震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巨大损失,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情况逐渐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为了减轻地震对村镇房屋的破坏,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于2008年并实行了《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1],除此之外,各地的建设部门和相关单位也都对农村的民居抗震设防情况进行了实地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全国没有考虑抗震设防的农村民居至少达到了70%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情况形式十分严峻,因此,为了避免地震袭来时给农村居民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设防水平迫在眉睫。
2 我国农村房屋建筑抗震存在的问题分析
在农村建造房屋时,由于没有相关部门的监督,居民往往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建房的地点和结构形式,房屋抗震设防水平严重不足,经分析,农村民居在抗震设防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2][3]:
(1)建房场地选择不合理
在我国,尤其是山区,农村居民的房屋往往建在山上或地形变化剧烈的地方,而这些地形对地震作用往往具有放大作用,使地震的破坏力加强,因此,在选择建房地址时,要充分考虑选址的抗震作用。
(1)基础、地基处理不足
几次国内外大地震都证明,地基基础是建筑物抗震中的关键,建在土壤地质条件好的农居,损坏程度相对较小,而农村居民在房屋选址时,片面地追求舒适和便利,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地基基础抗震性能,建于软弱地基上的房屋不在少数,而且房屋地基的抗震处理也明显不够完善,大多农居未采取加强地基整体性的措施或选择整体性能好的基础形式,这些都给房屋的抗震性能埋下隐患,地震一旦发生,其破坏力将远远超过地基基础的承载能力,造成房屋的严重破坏。
(2)房屋结构布局不合理
农村房屋一般都是由屋主根据自己的主管意愿自行设计和建造,房屋建筑的平、立面布置极不规则,普遍存在开间过大、层高偏高、门窗尺寸过宽等现象,这些就造成房屋建筑的刚度偏心较多,在地震作用下容易造成房屋扭曲引起应急集中,而且在平面凹凸引起的应力集中部位也未采取可以减轻裂缝的构造措施,极易导致地震灾害。
(3)结构体系有缺陷
农村房屋多为纵墙或横墙承重,然而由于连接构造措施不当,缺少抗震所需的构造措施―圈梁和构造柱,地震袭来时,不能有效的传递荷载。调研中发现,不少房屋尤其是老旧房屋构造措施不足甚至根本没有圈梁和构造柱,在新建的房屋中,虽然有不少的农户已经知道增设圈梁和构造柱,但对圈梁和构造柱的具体尺寸和钢筋用量要求不明确,造成部分圈梁和构造柱配筋过少而在地震作用时不能发挥作用。
在调查中还发现,农村民居还存在屋顶过重以及房屋承重墙随意预留通道的问题。屋顶过重,在地震作用下墙体承受的剪力较大,影响房屋的整体抗震性能;当承重墙体上有通道,在地震时墙体容易产生斜裂缝、“八字”形裂缝、“X”形裂缝和垂直裂缝等,进一步削弱墙体的抗震性能。
(4)材料强度不能保证
农村房屋主要为土坯房屋、木结构房屋、石结构房屋、砖土混合承重房屋等砌体结构房屋,材料质量和强度都无法得到保证。例如,由于经济原因,农村采用砌体结构房屋时,起粘结作用的水泥砂浆中水泥的用量非常少,砂浆的强度非常低,用手一捏就“酥”了,加上房屋缺少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竣工后的房屋抗震性能着实让人担忧。
3 现有农村房屋抗震性能加固措施
地震设防烈度高于6度的地区,已建民居若不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可通过加固措施提高已建房屋的抗震防灾能力,减轻地震灾害。加固后房屋的抗震设防应达到目标是:当遭遇到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作用时,房屋墙体不致倒塌,不会发生危及生命的严重破坏。对已建房屋结构的加固措施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3][4]:
1)缺乏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的房屋应加设相应构造措施,保证增加的圈梁和构造柱连接处牢固构成闭合系统;新增构造措施要与墙体可靠连接。墙面有较明显凸凹或开裂严重的承重墙体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固。对于土墙房屋,应在墙壁内外两面都挂铁丝网,再用石灰浆或草泥浆抹面保护,增加墙体的整体性和抗震强度,同时,避免风雨侵蚀墙体。
2)采用预制板作为房屋屋盖且预制板间缺乏可靠连接的房屋应在内墙根部(顶部)锚设角钢增加预制板的搭接长度或在预制板顶增浇叠合层等方式进行加固,使楼板具有一定的柔性,增强其抗震效果。
3)农村民居承重墙上的通道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最经济有效的办法是封堵通道,使墙体在地震时不易出现应力集中现象,以增加房屋本身的力学特性和抗震性能。
4)墙体开裂的农村民居应及时维修,对于过于破旧而不能维修的民居,应全部拆除或局部拆除重新翻建,使其达到当地的抗震设防要求和抗震设防水准。
4 农村新建房屋的抗震设计
新建房屋要满足我国建筑规范要求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防要求[5],应考虑以下几点要求[6]:
(1)房屋选址应慎重
选择建房场地之前,应咨相关单位及专业的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当地的地震地质情况,千万不可盲目行事。房屋应建在地势平坦开阔,土质坚硬、土层密实、均匀稳定的有利地段,尽量远离软弱土层、可液化砂层、河岸、陡坡、松软场地等区域;土质差异大的地方也不宜建房,地震时土质与石质地段的交接处容易造成严重破坏;同时应避开不稳定的斜坡、陡崖以及活动的地质断层。如果受地域条件的限制,无法避开这些不利条件时,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做好地基处理,确保基础的整体性和承载能力。
(2)房屋布局要合理
房屋布局要紧凑,结构布置要合理。新建房屋时, 房屋结构布置一是要规整,避免平面上凹凸曲折、立面上高低错落。墙体布置要合理,房屋开间不宜过大,首先应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应具有合理的刚度和强度,同一结构单元不应采用 “混杂”的结构类型,应采用相同的结构类型,非承重墙建议使用轻质墙体,不宜使用砖砌体砌筑,对墙体薄弱的地方应采取相应构造措施来提高其抗震能力,墙体布置应满足地震作用有合理的传递途径。
承重墙尽量少开通道,窗户设置比例要合理,房屋的高度比不宜过大。房屋不要建得太高,应尽可能的降低房屋重心,屋顶要轻,屋盖宜采用轻型三角木屋架或钢筋混凝土现浇,避免使用预制板屋盖。悬挑阳台和雨篷的悬挑长度不宜过长,同时要与房屋主体牢固连接,避免地震时局部倒塌现象。
(3)结构体系设计
新建房屋应设置合理的钢筋混凝土圈梁和构造柱等构造措施,这是房屋保证“大震不倒”的根本。圈梁能使纵墙、横墙及楼盖或屋盖连成一体,增强房屋的整体性,能箍住楼盖或屋盖,增强其整体刚度;能提高墙体抗弯刚度和约束墙面裂缝开展;能减少墙体的竖向自由长度,增加墙体的稳定性;抵抗由于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不均匀沉降对房屋的破坏作用。
当墙体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时,可用加设构造柱的方式来满足。设置构造柱是唐山大地震后总结出来的非常有效的抗震措施。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可以加强房屋抵抗竖向地震力作用的能力,可以加强纵墙和横墙的连接,增强房屋的整体性,特别是把设置在墙体内的圈梁和构造柱连接成一个空间框架,对纵墙和横端起到约束作用。在墙体达到强度极限后,破碎的墙体因为有圈梁和构造柱的约束而防止碎块散落,从而支撑楼盖或屋盖不致倒塌。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在很大程度提高了砖砌房屋的抗倒塌性能,使端体材料从脆性向延性过渡。只有加设足够的圈梁和构造柱后,地震来袭时才能保证满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
5 结语
经过数次地震对我国农村造成严重破坏的教训,加强农村民居抗震性能已经迫在眉睫,政府和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监督和指导,及时加固抗震性能不足的房屋建筑,新建房屋时一定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建筑标准和施工细则的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切实地提高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JGJ 161-2008,镇(乡)村建筑抗震技术规程[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 孙洁,尹宗军. 安徽省农村房屋抗震性能调查及分析[J].山西建筑,2010,33(22):58-59.
[3]杨金山,韦庆海,程宇,余中元. 黑龙江省农村泥草房抗震性能鉴定与加固措施研究[J].赈灾防御技术,2010,5(3):318-323.
[4] 洪海春,杨伟林,黄伟生,高志兵,宋峰. 江苏省农村民居抗震措施与加固方法研究[J].赈灾防御技术,2009,4(2):223-231.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5 文献标识码:A
在时下的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产生的裂缝是建设工程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如何消除质量通病,确保工程结构优良,是目前所有施工人员所要重视的技术问题。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文章将对其一一阐述。
1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根据笔者多年来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的一些经验,首先谈一下产生裂缝的原因。
1.1软土地基。比如说窗台墙水平裂缝主要是由于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地基不均匀沉降造成的。现在的房屋建筑地基都是向地下深挖若干米后修建的,在一定程度上会发生地基的沉降。当地基发生沉降后,墙体就会承受较大的剪切力,这时候墙体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尤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缝而产生。竖向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呈现上宽下窄的特点。
1.2荷载大出现的裂缝。这些年来,笔者统计分析,出现这种的裂缝,一般多出现在构件的受拉区域、受剪区域或振动严重等地方。它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结构设计、施工错误等。我们知道,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由混凝土和钢筋共同承担极限状态的承载力,结构设计师需根据地基情况,静、动荷载,环境因素、结构耐久性等控制荷载裂缝。
1.3材料差出现的质量裂缝。一般来说材料选用不当的常见因素有,水泥过期或品种选用不当;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水泥、骨料含有过量有害物质;水泥水化热过高;外加剂使用不当等。其中骨料含有过量杂质最为普遍,砂、石含泥量大将降低水泥石与骨料的粘结强度,导致早期裂缝,且易发展为贯通性有害裂缝。
1.4干缩出现的裂缝。目前出现这样的裂缝问题比较多,主要原因是混凝土由于流动性、和易性的要求,使得坍落度增加、水灰比增大、水泥标号提高、水泥用量增加、骨料粒径减小、外加剂增多等因素的变化,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及水化热作用多比以往的低流动性混凝土大幅增加。
1.5施工工艺出现的问题。多年来笔者根据现场施工的观察发现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是混凝土立模和振捣方面存在不足,部分构件存在蜂窝麻面;第二个是混凝土的养护不足,这样就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抗裂能力;第三是拆模时间,过早拆模以及在混凝土构件上过早从事后续工序,对混凝土强度的发展都有一定影响,最终导致裂缝的产生。
1.6赶工期造成的裂缝。这主要体现在混凝土低于规范允许的强度下,甚至在浇筑完的混凝土刚终凝后,就将成吨重钢管、钢筋、模板或红砖吊上去压在板上,材料重压和人员的踩踏,使板面混凝土内部胶结凝固受损,这也导致混凝土的大面积裂缝出现。
2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预防措施
上文阐述了房屋建筑混凝土裂缝出现的诸多原因,下面笔者重点论述其预防措施。
根据以往经验,笔者首先一般会采取混凝土的表面处理法,这包括表面涂抹和表面贴补法。具体来说就是:表面涂抹适用范围是浆材难以灌入的细而浅的裂缝,深度未达到钢筋表面的发丝和不漏水的缝,不伸缩的裂缝以及不再活动的裂缝。而表面贴补法适用于大面积漏水裂缝的防渗堵漏。
其次,再根据裂缝实际情况采用修补材料填充法来处理,但也有区别。一般用来修补较宽的裂缝(〉0.3mm),作业简单,费用低。宽度小于0.3mm,深度较浅的裂缝、或是裂缝中有充填物,用灌浆法很难达到效果的裂缝、以及小规模裂缝的简易处理可采取开V型槽,然后作填充处理。
再有就是采用结构加固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对结构整体性、承载能力有较大影响的深进及贯穿性裂缝的加固处理。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加大混凝土结构的截面面积、在构件的角部外包型钢、采用预应力法加固、粘贴钢板加固、增设支点加固以及喷射混凝土补强加固。
除了上面几种办法之外,我们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
2.1做好地基的勘察。由于地基的情况多种多样,我们在实际施工前要做好地基勘察工作,根据勘察结果确定地基的软弱部位,重点进行处理,如采取加固措施等,增强地基的承载力,再进行地基施工。或者根据地基的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地基形式。
2.2做好设计中的"抗"与"放"。这里所说的"抗"与"放"实际上是两种状态。而"抗"实际上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结构,没有足够的变形余地时,为防止裂缝所采取的有力措施,而所谓的"放"是结构完全处于自由变形无约束状态下,有足够变形余地时所采取的措施。我们的设计人员应灵活地运用两者的结合设计原则,来选择结构方案。
2.3严控水泥温度。在实际施工中,我们尽量选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或是减少水泥用量,将水泥用量尽量控制在450kg/立方米以下。再有就是降低水灰比,一般混凝土的水灰比控制在0.6以下。如若在高温季节浇筑时可以采用搭设遮阳板等辅助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浇筑混凝土的温度。
2.4控制原材料质量。在条件许可情况下,笔者建议应优先选用收缩性小的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骨料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所占比例一般为混凝土绝对体积的80%-83%,应选择线膨胀系数小、岩石弹模较低、表面清洁无弱包裹层、级配良好的骨料。砂除满足骨料规范要求外,应适当放宽石粉或细粉含量,砂子中石粉比例一般在15%-18%之间为宜。粉煤灰只要细度与水泥颗粒相当,烧失量小,含硫量和含碱量低,需水量比小,均可掺用在混凝土中使用。
2.5做好施工方案规划工作。在施工中应确定一定浇筑量、施工缝间距、位置及构造、浇筑时间、运输及振捣等。除控制一次浇筑厚度外,分层位置即水平施工缝留设位置也应加以注意,一般来说,因尽量留在变截面处,或远离受拉钢筋部位而设在砼的受压区,确定浇筑时间的原则应尽量避开炎热天气和昼夜温差大的日子。
2.6做好工程竣工验收。在房屋工程项目施工中,如某些部位已完成,而其他部位还正在施工,如果对已完成部位或成品,不采取妥善的措施加以保护,就会造成损伤,影响工程质量。
结语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裂缝是很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房屋的抗渗能力,影响房屋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房屋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因此,要求施工单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根据实际施工条件,将各种情况考虑周全,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把裂缝的数量和危害压缩到最小范围内。
参考文献
[1]徐英俊,刘颖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8).
[2]方兴旺,徐兵.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15).
[3] 郑建东.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华章, 20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