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神经外科医生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外科医生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神经外科医生总结

第1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神经外科高等学校临床教学问题对策神经外科学具有专科性强,理论抽象等自身特点,一直是学生比较难以掌握的学习内容。而影响神经外科教学质量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神经外科学的专业特点给学生带来了畏难情绪;其次,是教学方法的简单枯燥,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都是目前神经外科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在多年的临床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对神经外科临床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了探析,并尝试性提出了相关对策。

一、神经外科学临床技能专业性强,学生难以掌握

神经外科不同于其它科目,很多学生反映神经系统专科检查方法比较复杂,且不易掌握。诚然,神经外科的诊断很大程度上要依赖神经系统的专科检查方法,针对这一现象,任教老师更加应该把神经外科专科检查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来对待,加强对学生的技能训练,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患者资料病例,对学生进行规范化的示教,将具有明显的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对学生进行讲解,并鼓励学生亲自检查,掌握神经外科体格检查的正确手法,熟练探查神经系统各类阳性体征,并深刻理会各项体征的意义,不断提高自身的诊疗技能。

影像学资料同样也是神经外科诊断的重要条件,而神经外科的学生不同于医学影像学学生,难以看懂X线、CT 、MRI片子,而阅读这些影像学资料也是每个神经外科医生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相当一部分的神经外科疾病都能在影像学资料上得出正确而快速的诊断。因此,在带教神经外科学生时,应当把各类神经外科疾病的影像学表现作为重要内容来讲授,尤其是对颅脑外伤、颅内肿瘤、脑积水等疾病的典型影像学表现的讲解。在讲解的同时,可以从解剖知识和影像学知识融汇贯通,尤其是颅脑损伤,教会学生如何根据影像学资料,快速准确判断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颅骨骨折、脑挫裂伤等典型病变,培养学生的阅片能力。

二、学生对神经外科存在畏难情绪,从而产生逃避思想

神经外科作为一门特殊的临床学科,与其它学科相比较:专科性较强、概念也较为抽象、涉及知识内容也较多,且知识点散在,专业术语难以掌握,横跨神经解剖、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学科,临床病例也表现多样,而神经外科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也容易发生脱节。这些特点就导致了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少有热情,认为神经外科学习压力较大,从而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还有的学生认为神经外科是小科室,考试所占比重也不大,因此对神经外科也没有重视起来。针对这些问题,任教老师应当首先激发起学生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考虑到学科特点,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借助各种标本模型及多媒体教学工具,生动形象的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神经外科手术器械也是实践操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手术室,将各类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培养对神经外科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向学生阐述医学学科的统一性,以及现代医疗机构对全科医生的更高要求,各个临床学科相互交叉融合,更加需求一专多能的医生,从而帮助学生端正对神经外科的学习态度,更好地学习各个学科,更好地肩负起医生的光荣使命。

三、学生学习思维固化,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创新精神

神经外科专科性较强,临床诊疗思维也较为难以掌握,而学生由于缺乏临床经验,在诊疗思维上也显得有很大的不足。带教老师应当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在实习带教中,组织学生进行例行查房、病例讨论,系统地讲授各类神经外科疾病的治疗原则及转归,让学生从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培养出自身的临床思维,提高学习效率和运用能力。

在临床带教的过程中,教室可以充分借助医院现有条件恰当引入病例,对学生进行启发和引导,对于查房对象,尽量选取意识清醒期患者,鼓励学生对患者进行问诊,从而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查房后,教师还应当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运用联系的观点来分析疾病,尝试让学生解释为什么患者会出现意识的中间清醒期,为什么会出现一侧瞳孔散大,对侧肢体瘫痪的体征,从而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回归疾病的临床发病机制,治疗原则,启发学生提出问题,继而循序渐进的分析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树立临床思维,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从中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为以后从业打下良好基础。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需要医学生自身艰苦训练和不断临床实践,才能使临床技能能力得到提高。为此,我们根据实纲要求制订实习期间必须掌握的临床技能项目和基本了解的临床技能项目,并制订相应的达标标准。必须掌握的项目包括新人院病人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病历书写,瞳孔、意识和生命体征的观察,腰椎穿刺,头部拆线和换药。了解的临床技能项目包括开颅术前准备、头皮清创缝合、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吸痰、头部引流管的拔除、参与手术等。

在神经外科的教学中,存在这相关的问题,直接影响了神经外科的教学质量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作为神经外科教师,应当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改善神经外科教学的直观性,努力提高学生对神经外科学习的兴趣,为神经外科临床教学注入更多的趣味性,将复杂难懂的知识点潜移默化的传授给学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此外,神经外科教学的课时设置、考试内容及方式等方面也均亟待改善,以不断提高神经外科学的教学质量。老师应主动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学生介绍新知识,新技术,将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

参考文献:

[1]杨志林,柯以铨,王建奇.神经外科临床带教方法的探讨[J].实用预防医学,2011,14(6):1928-1930.

[2]杨伟毅,苏海涛,郭达.培养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方法探索[J].医学教育探索,2009,7(4):382-383.

第2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外科icu是对危、重、急病症,全麻手术后患者实施集中救治及护理的特殊单元。icu的建设与护理安全不仅是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护理管理的工作重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nicu)主要收治有危及生命可能的重症神经外科患者。神经外科患者有其特殊性[1],危重患者多,昏迷患者多,病情复杂多变。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我院神经外科经过充分调研及准备于2007年7月在原有icu的基础上建立了现吉林省规模最大的无陪护nicu,即无家属陪护的相对封闭式nicu,设置专门的医护人员,完善先进的监护及急救设备、制定无陪护nicu收治标准、规范各项管理制度,加强质量监控,为神经外科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现将经验报告如下。

1  病区布局及床位设置  

    icu的设置应根据医院规模、病种、技术和设备等条件而定[2]。我科icu共设有床位32张,分为三个区域。一区为重患但病情相对稳定者,在环境上也相对安静;二区为重患但病情欠稳定有随时发生意外的可能,例如突发意识障碍、呼吸功能恶化、脑挫伤水肿高峰期、癫痫持续发作者等;三区为全麻手术后恢复区。三个区域在空间上相对独立,三区之间有通道连接、且各自都有通道进入普通病房,方便患者的运送。在二、三区外设有缓冲区域,并设有家属接待处。

2  医护人员配备   

2.1  医生设置:由于神经外科医生专业化分组,每位患者由具体医疗组内的医生负责,在nicu内我们还专设二位医生值班以处理主管医生不在时的紧急状况。在每位患者的床头设置了医-患认知卡片,上面填写着患者的姓名,主管医生姓名,医疗组别等,为责任护士及值班医生工作带来极大方便。

2.2  护理人员配备及素质要求

2.2.1  护理人员配备:设护士长1名、组长2人皆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担任,责任护士10人,我们按照nicu床护比设有助理护士64人,护理员及清洁员10人。

2.2.2  护理人员业务素质要求:我科nicu配有4名重症监护专科护士、1名picc专科护士、1名心理治疗师、1名营养师,选拔学历高、素质佳的护士在无陪护nicu工作。所有护理人员定期参加多样化的专科培训以适应日新月异的神经外科专业化发展要求。为了提高护士的应变能力,我们还不定期对护士进行各种风险预案、急救流程的抽查考核。例如:护士在值班期间遇突然停电、供氧障碍、患者坠床、猝死、气管套管意外脱出等的预防及处理等,常抓不懈,做到人人参与,提高护士的应急意识及应变能力,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助理护士在上岗前经过医院统一考核,进科后再由高年资护士进行神经外科专科知识培训,并教授生活护理方法,例如翻身、叩背、吸痰、口腔护理等技术示范,再由小组长进行专科仪器使用方法及常见故障分析等的培训以协助护士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3  仪器配备 

    呼吸机、多功能监护仪、除颤仪、颅内压监测仪、颅脑降温仪、排痰机等,做到专人管理、定位放置、定时检查维修及保养。其中万元以上设备均设有专门的使用保养及维修记录。护士长定期检查做到心中有数。

4  建章建制并在工作中不断完善以保证护理安全

 

    规范化管理对nicu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科制定了无陪护nicu患者入室标准,重病患者转入、转出流程,家属探视制度及管理制度,危重病情上报及护理会诊制度,岗位人才培养制度,神经外科重病患者护理质量检查标准,空气培养及微生物监测标准等,使护理工作有章可循。

5  管理体会   

5.1  加强床位周转,有效利用资源:我院神经外科拥有病床126张,日均手术量5~7台,急诊入院、病重需要抢救的患者及病情转重需要由普通病室转入nicu的患者每天数量不同,为了有效的利用现有床位,我们的做法是每天早间护士长带领责任护士床头接班,给予护理指导,并且对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在医生查房时为其提供患者信息,医护共同决定可搬出nicu的患者,将全麻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且病情稳定的患者及原有重病患者病情转轻者及时搬出无陪护nicu,加快了床位的周转将床位让给更需要的患者,这样不仅提高了床位的使用价值,也使转出的患者能更早与家属长时间相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5.2  医-护-患加强沟通:由于是无陪护nicu,对于家属来说2次/d,30min/次的探视时间有限,家属对患者的病情有着强烈的知晓欲望,多与其沟通十分重要,由于患者的病情瞬息万变,我们为安全起见,在患者入室前与家属至少确认2种联系方式,保证其随叫随到。医护人员随时对于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加强医-护沟通,在与家属沟通过程中采取协商、友善的态度,坦诚相待,不仅增加了家属的信任度,也保证了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3  持续质量改进,加强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我科成立了nicu质量控制小组,组员由护士长、组长、办公室护士、服药护士、病例质量控制护士组成。定期召开质量控制会议,对工作中发现的护理缺陷或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找出最佳解决方案或提出整改措施,给予及时纠正,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在措施实施后及时给予效果评价。对应急或突发事件及时处理,例如:我科采取护士弹性排班制,设有备班,护士保证手机24h开机,随时待命,在患者激增时及时补充人员,确保患者安全。另外我科作为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助理护士培训基地在其他科室护士短缺的情况下派出助理护士支援,护士的业务素质得到了其他科室的肯定。

5.4  加强安全意识: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3]。nicu是对急,危重患者进行集中治疗及护理的场所,具有更多潜在的护理安全问题、法律问题,更容易产生医疗纠纷。护理记录是病历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客观资料作为法律性文件,为护患双方提供了法律保护及举证依据[4]。我们要求护士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记你所做的,做你所写的”,确保护理资料的真实、客观、准确、完整。在护理操作上要求护士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对于躁动患者或麻醉未完全清醒患者、昏迷患者适当给予保护性约束以防止坠床、意外脱管等护理缺陷发生。在患者入室前与家属签定nicu家属告知书、自费项目知情同意书等,入室须知在门外粘贴在醒目位置,患者每天所发生的费用及时通知家属,遇紧急情况及时与家属在缓冲区沟通,减少误会、纠纷的发生。定期举办安全讲座,做到警钟常鸣,增强责任心及法律意识。

5.5  增强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 :“监护”是nicu的精髓,集中处理危、重患者的任务又决定了它的多专业性。因此,要求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各种复杂监护仪器的使用还要具备对临床监测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的本领,及具备多学科医疗护理知识,我们的经验是医护人员除经过专科轮转学习和严格训练,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汲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专业护理能力持续提高,更好的适应神经外科专业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苏鸿熙.重症加强监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678.

[2]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0.

第3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关键词] 岩斜区脑膜瘤;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

[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8)12(a)-018-02

岩斜区肿瘤较少见,在此部位常见的肿瘤为脑膜瘤。由于其解剖部位具有特殊性,内有重要的血管及脑干,手术中瘤体暴露困难,因此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手术切除率低。在此报告我院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的岩斜区脑膜瘤12例并进行初步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长海医院2004年1月~2007年1月采取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切除的部分岩斜区脑膜瘤12例。其中男8例,女4例;年龄17~58岁,平均39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6个月。

1.2临床表现

其中头痛、头昏8例。复视3例,眩晕4例,行走不稳2例,听力下降2例,面部麻木3例,偏瘫4例,共济失调2例。第Ⅲ、Ⅳ、Ⅵ颅神经麻痹3例,后组颅神经麻痹1例。无明显体征1例。

1.3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行头颅CT及MRI检查,7例行MRA检查。病变多呈圆形及类圆形,边界清楚,CT是等密度或略高密度,MRI T1为等或低信号,T2为高或等信号。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按照Sekhar等[1]对岩斜区肿瘤的分类,其中2.5~4.4 cm的大型脑膜瘤11例,4.5 cm以上的巨大型脑膜瘤7例。MRA检查3例小脑后下动脉移位,未侵犯海绵窦及颅外。

1.4手术方法

本组均采用耳后S形切口向中线延伸,骨窗暴露上达横窦,外达乙状窦,向内达中线,下面咬除枕大孔后缘约2.5~3 cm,必要时咬除寰椎甚至枢椎的后弓。镜下开放枕大池,缓慢放出脑脊液使小脑塌陷,多能得到满意的操作空间。若肿瘤较大或质地较硬,可考虑术中行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或脑室穿刺外引流,肿瘤大多与颅神经和脑干有蛛网膜层相隔,后组颅神经均粘连于肿瘤的背侧,细心剥离,于颅神经间隙内行肿瘤囊内切除,可使用CUSA,可于切除肿瘤时达到在一定程度上保护血管的目的,待肿瘤缩小,张力减小后再进一步锐性分离肿瘤表面的颅神经。脑膜瘤血运丰富,有的质地坚韧,切除难度较大。

2结果

本组8例(66.7%)患者全切除,2例(16.7%)次全切除,2例(16.7%)大部切除。术后予胃管鼻饲,5例行气管切开。9例(75%)恢复正常工作,其中2例声音嘶哑,1例一侧肢体不全瘫。

3讨论

岩骨和斜坡区域的脑膜瘤常同时累及岩骨和斜坡,故统称为岩斜区脑膜瘤。其附近区域解剖结构重要而且复杂,手术难度高,全切除率低,术后并发症多,对于神经外科医生是极大的挑战。Kawase等[2]根据MRI上脑膜瘤与脑干之间蛛网膜下腔存在与否及有无脑干水肿将脑膜瘤与脑干的关系分为Ⅰ~Ⅲ级,Ⅰ级MRI显示肿瘤与脑干之间有蛛网膜间隙存在;Ⅱ级肿瘤与蛛网膜之间无间隙,也无脑干水肿;Ⅲ级显示肿瘤与脑干之间无间隙,同时有瘤周水肿,并以此作为能否将肿瘤全切的依据。

乙状窦后入路这一经典的手术入路为神经外科医生所熟悉,手术入路时间短,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3]。乙状窦后入路主要对于肿瘤主于后颅窝,肿瘤向桥小脑角、中下斜坡方向生长者比较合适。国内有文献报道,其全切除率与乙状窦前入路无明显差别[3,4]。但也因为在后颅窝诸多神经之间隙内操作,损伤神经的可能较大,向海绵窦及颅外或向中线对侧扩展的肿瘤切除困难。Goel等[5]认为该入路无需进行岩骨的钻磨就容易暴露肿瘤,肿瘤脑干界面,肿瘤下侧部以及肿瘤附着于岩尖后方的基底。临床实践发现,岩斜区脑膜瘤能否达到全切除,能否获得满意的疗效,骨窗暴露范围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决定性因素[6]。手术难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质地、肿瘤与脑干粘连的程度以及肿瘤与周围血管及神经的关系。

我们认为:①岩斜区脑膜瘤应以手术治疗为主,应尽早手术,提高治愈率[7]。岩斜区脑膜瘤发现时往往肿瘤已生长较大,而症状仍相对不明显,故须提高对相关轻微症状的警惕,早诊断、早治疗。②做好术前评估,术前应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资料详细分析肿瘤的部位,大小及与周围的岩骨、斜坡、脑干和颅底血管的关系,为手术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良好的术前评估及精巧的显微操作对于保护神经血管至关重要。③岩斜区肿瘤大多可用乙状窦后入路达到全切除,肿瘤向幕上发展则联合幕上入路。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包括与脑干、颅底大血管的粘连情况及肿瘤的血供、质地。肿瘤与脑干、颅底血管粘连过紧、血供丰富、质地过硬则往往难以全切。④术中开放枕大池,逐渐释放脑脊液,使小脑塌陷,一般均可创造出适当的操作空间。若肿瘤较大或质地较硬,考虑术中暴露可能有困难,为防止过度牵拉及压迫小脑,可考虑脑室穿刺外引流或术中腰穿蛛网膜下腔引流,一般不必切除小脑外三分之一,但若术中实际操作时牵拉小脑过多过久,小脑挫伤明显,则必须切除小脑,以防术后小脑水肿后颅窝高压。⑤在颅神经间隙或肿瘤表面无重要神经血管处切开被膜先囊内切除肿瘤,切除困难可以CUSA超声吸除。在手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蛛网膜界面,并在界面内进行肿瘤切除。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或肿瘤包绕血管,尤其一般状况较差者,不可勉强切除。否则一旦损伤脑干或重要血管,将严重影响预后。剩余部分术后3个月至半年行伽玛刀治疗。但余新光等[8]认为,若粘连部位在桥脑且范围较小,可尝试剥离。⑥有三叉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可予缝合眼睑,预防发生角膜溃疡,有后组颅神经损伤的患者术后应早期鼻饲及气管切开,防止发生吸入性肺炎、呼吸困难及窒息。⑦只要做好详尽的术前评估,考虑到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熟练掌握显微技巧,进行耐心细致的操作,大部分岩斜区脑膜瘤可予全切且预后良好。

[参考文献]

[1]Sekhar LN, Jannetta PJ, Burkhart LE, et al.Meningiomas involving the clivus: a six-year experience with 41 patients[J].Neurosurgery,1990,27(5):764-781.

[2]Kawase T, Shiobara R, Toya S. Middle fossa transpetrosal-transtentorial approaches for petroclival meningiomas. Selective pyramid resection and radicality[J].Acta Neurochir (Wien),1994,129(3-4):113-120.

[3]张荣,周良辅,毛颖.巨大型岩斜脑膜瘤的手术策略[J].中华外科杂志. 2001,39(3):212-214.

[4]施炜,徐启武,车晓明,等.岩斜区肿瘤手术入路选择的探讨[J].中华外科杂志, 2006,44(2):126-128.

[5]Goel A, Muzumdar D. Conventional posterior fossa approach for surgery on petroclival meningiomas: a report on an experience with 28 cases[J].Surg Neurol,2004,62(4):332-338.

[6]冯东侠,Witte OD.应用改良的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大型岩斜区脑膜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4):307-310.

[7]张俊廷,贾桂军,吴震,等.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4,20(2):144-146.

第4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关键词:八年制;神经外科;临床实践

临床实习是临床医学生通往其职业生涯起点必经桥梁,是理论知识与临床操作的有机结合,不同于临床见习的观摩和理论教学,神经外科学的临床实习以实践操作为基础,是神经外科系统课程中的重要环节。我国八年制医学生基本实行“2+2+4”的模式,即临床医学专业学习阶段为4年,其学制特点的不同导致了八年制医学生接触临床的时间相对较短,实践操作机会相对较少[1]。因此沿袭传统本科生的临床带教方法,难以在单位时间内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带教老师的教学效果。因此如何整合国内外教育资源,加快神经外科教学改革步伐,提高教学质量及实践效果,值得进一步思考[2-4]。近年来,在对八年制医学生的实习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获得了良好的实习效果,现将带教工作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1培养目标与人才定位

目前,我国医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不仅仅是医学人才绝对数量的不足,同时还面临着医学教育培养质量和规格的提升。更新教育理念以核心能力为导向,循证医学为载体,终身学习为目的培养模式将根植于当前八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也是长学制医学教育改革的精髓所在[5]。

由于神经外科具有难度高,风险大,突发事件发生率高等特点,因此在神经外科的理论及实践学习过程中,师生双方都应融入人文精神元素,即要求带教老师谨记“一切以学生为根本”教育精神,要求学生树立“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关怀理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神经外科的实习过程。八年制的实习生,由于刚刚接触神经外科的临床学习,对本科室高风险的特点及医患关系的认识还不全面,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都可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作为神经外科的带教老师,要让学生从进入科室的那一刻起就牢记:做一名合格的神经外科医生不仅要有良好的医术,超强的应急能力,更应具备医者仁心的人文情怀。

2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

神经外科的教学内容及要点复杂而抽象,且与影像学、神经生物学、解剖学、眼科学及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等学科存在交叉。由于神经外科学时数较少,为了达到满意度实习效果,带教老师要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合理安排理论及教学实践,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更高效的接受重要知识点。在八年制实习生的教学过程中,我科通常采用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问题为中心,学生为主体,在带教老师的整体把握和指导下进行教学。带教老师会根据病房患者和手术安排的实际情况,准备典型病例,与实习生一起参与讨论,包括症状、体征、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手术治疗原则等单元,从而使学生更好的融入临床实践,更有效的学习神经外科知识[6]。

对于八年制的实习生而言,其接受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更强,在教学过程中可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具体病例及手术操作视频结合讲解,从而培养其整体临床思维的能力。理论课程的学习以平日的查房及查房后的术前讨论为基础并将重点二次归纳总结,实践课的操作主要在手术室和我科的显微操作教室M行,从而让学生更深入理解神经外科的知识及临床路径。

3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

在理论课的学习过程中,带教老师不应该拘泥于书本,应该把具体病例及临床处理与理论知识结合,具体说来,可以加入临床工作中常见的病例,如:利用“脑外伤”来具体说明颅内压升高的病理生理过程,利用“脑外伤”不同的损伤部位(即: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及颅内血肿)来讲解各亚型在影像学上的特点,以及所采取的手术方法,从而让学生更深刻的记忆,此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神经外科知识的同时还回顾了解剖学及神经内科学的知识。

由于我科手术已全面实现显微操作,所以在实习生真正进入手术室前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我科专门针对实习生、研究生及进修生设立了神经外科显微操作训练室,通过结合我科手术特点及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培训者进行系统训练。对于八年制实习生的显微操作入门学习,可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循序渐进的系统训练,从熟悉显微镜及显微器械到显微操作的入门训练,到动物手术操作练习,以营造真实的手术场景,同时进一步培养八年制学生对于神经外科显微操作的实践水平。

在完成基本显微操作的入门训练后,实习生方可进入手术室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由于八年制实习生已系统的学习过手术学,其已具备无菌观念以及手术学基本操作能力,所以在神经外科的实践操作计划中,在继续强调无菌原则的同时,主要以手术的观摩以及神经外科简单手术的基本操作为主。结合我科特点,在手术过程中,手术显微镜通常具有同步视频的功能,所以学生在观摩的同时,带教老师能更清晰的讲解,并可以反复播放,相对于其他学科的手术讲解而言更具优势。对于部分简单的手术操作,八年制实习生可在上级带教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简单的实践,并且在手术操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

4教学监督与互动评价

为了保证八年制医学生神经外科实习的教学质量,除提高教学效率、改变教学形式之外,建立严格的教学监督体系,设立客观公允的考核评价规则也很重要。由科室教学副主任直接负责八年制实习生的教学工作,另设科室教学秘书负责协调,教学监督体系由外科教研室与神经外科共同建立,对八年制实习生进行定期考核和不定期检查。实习结束后,带教老师需对所有八年制实习同学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评价,以作为教学考核的重要内容。

对于带教老师的监督同样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提高实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就必须有一支理论深厚、经验丰富、德艺双馨的带教老师,并善于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从而让进入神经外科实习的学生收获更大。我科针对八年制实习生专门配备了临床指导老师,通常为高年资主治医师及主治以上职称者。在实习过程中,各组实习生的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在实习结束后,科室统一组织学生对各带教老师进行评估,对优秀带教老师予以表彰。

综上所述,结合神经外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科优势,在规定的实习期内,最大程度的激发八年制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充分掌握神经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的临床特点,了解神经外科显微手术的入门实践。通过带教老师的言传身教,使学生们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实践能力,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在有效的实习期内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学工,李亚平,胡卫锋,等.我国八年制与美国4+4医学博士招生与培养的比较[J].复旦教育论坛,2011,9(3):93-96.

[2]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l."SURGENT"-student learning for reality: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 graduate surgery[J].J Surg Educ,2008,65(2): 120-125.

[3]肖湘,贺加,刘毅敏.PBL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 西北医学教育,2007,15(1):80-82.

[4]夏欧东,林新宏,曾志嵘,等.八年制医学教育培养目标探讨[J]. 医学教育探索,2006(10):900-901.

第5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外科医生实习工作总结1

  在本科室实习期间,我能严格遵守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不迟到,不早退。对于各项操作能独立的完成。在这个科室实习期间我上过夜班。我清楚的知道夜班的责任,也知道上夜班的辛苦。上夜班虽然没做什么,但是人还是会觉得累。外科手术病人相对较多,也就学到了术前术后的相关知识。术前准备有心理疏导和肠道准备、饮食指导。

  术后生命体征监测、切口观察、协助咳嗽排痰、观察输液量及输液速度、各种引流管的护理、尿管的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术后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等等。

  在日常工作中,就要求我们更耐心地去与她们交流与沟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让病人信任我们工作。有时间还要宣教病人的家属如何照顾病人对于术后的病人要时刻观察他的生命体征。每天我们都要不停的在各个病房中穿梭,以便了解病人的病情变化,早发现问题,早解决。。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守医院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实习护士职责团结同学'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早退'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实习期间'始终以爱心'细心'耐心为基本'努力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嘴勤'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树立了良好的医德医风。

  通过6周的实习,本人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有所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牢记护士职责,不断加强思想学习与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综合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我希望在以后得学习期间不断得充实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外科医生实习工作总结2   

  实习是每个医学生必要不可缺乏的学习阶段,作为一个在临床教训上非常欠缺的初学者,除了自己的带教老师外,病房其余的医师、护士和患者自己都是值得求教的老师。因而,我保持谦逊、当真的学习立场,踊跃加入病房所有的学习、医疗、探讨等运动,从最根本的查体、病程记载做起,逐步磨砺自己。

  在进入icu前带老师向我讲授icu内治理轨制和消毒制度,并介绍icu环境,使我对监护室有所了解,工作起来得心应手。特殊部署专科疾病常识讲座,即对胸心外科常见病的先容,使我对胸心外科疾病有必定的意识,有利于术后监护。此外,还进行基本护理方面带教,如对病人术前教导、心理护理和生涯护理。

  首先使我了解中央静脉测压的`意义和主要性,它是直接反映左心功效和权衡血容量的客观尺度,领导补液速度和评估血容量。影响中央静脉测压值的因素:

  ①零点的测定;

  ②卧位腋中线的第四肋,半卧位腋火线的第四肋;

  ③病人必须在宁静下测压;

  ④测压管必须坚持通畅,确保导管在腔静脉或右心房;

  ⑤应用呼吸机peep时,必须减去peep值,才是真正的中心静脉压。统一时光由老师和我分辨测压,对照我丈量的准确性。注意无菌,防止从测压管注入血管活性药物,并确保存道通畅在位。

  在进入临床实习后,我往往把学习重心放在了操作上,而对理论学习和临床思维的练习有所放松,在胸心外科尤其如斯。胸心外科病种多、手术多,我极易把注意力全体放在手术操作上。所以我把多上手术、多练手作为实习的重要目的,手术后的病理生理睬产生很大转变,我必须全面正确的综合病史、体征、病情水平、手术方法等多方面斟酌,方能精确掌握关键所在,看清实质,懂得手术对患者的影响,制订准确的处置办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方能逐渐提高其临床工作中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

  通过一个月的实习,使我对胸心外科术后监护有所了解,基础掌握监护仪,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的临床运用和注意事项,并能独破实现核心静脉压的检测,气管插管内吸痰,护理记载单的书写,出入量的总结等监护技能。最后均能通过实践和操作技能测验。

  跟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进步电子仪器在临床的广泛利用,这对护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岂但要有高度的义务感,还要学习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的技巧。我在胸心外科重症病房的实习中掌握重症监护和重症监护技能,对临床护理的整体素质跟业务程度有所进步。实习进程中,我懂得操作的目标、意思,操作留神事项和操作不当的迫—害性,其次才晓得有的操作必需亲自休会,能力把握技巧,纯熟控制方式和技能后才干在病人身长进行操作。

  在实习当中。我始终以捕风捉影的观点,严厉请求自己,从一点一滴做起,由于这是对患者、对本人、对社会、对迷信负责。

  外科医生实习工作总结3

  很早以前,在我还没有走上护理这条路之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心术》,该电视剧大背景就是神经外科展开的,所以最开始实习的科室就是神外,我感觉荣幸之至。

  刚来到实习科室对于我们这些没有临床经验只有理论知识的人措手不及;还好有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的耐心指导,帮助我们拨开云雾,牵着我们走入临床工作。第一天实习时什么都不敢,但是又怀着期待和激动,陈雪老师一开始并没有让作治疗,她叮嘱我先仔细看她的每一个动作并随时抽问我理论知识,在保证亲自示范过几遍后,让我在她的指导下开始操作;当然我并不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但幸运的是我遇到一个很用心的老师,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老师会批评我让我自己总结,在努力进步后老师也会给予鼓励和表扬,认可自己,让自己在短短几周内找到前进的方向与坚持的目标。

  在2周的实习中,我已经清晰明确的知道不同班每个时段该做好什么操作,该做好什么治疗,当然这跟老师的规范教学和经验教学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所以每天的我都收获满满。

  临床不像大学的校园,在学校老师的中心是我们莘莘学子,在医院医护的中心是临床病人;在学校操作面对的是模型与书本,在医院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在神外的第一周就经历了病人的离逝,来不及去思考,来不及去伤感,我们还要护理好其他的患者,我们还要继续护理的职责。

第6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关键词] 乙状窦;听神经瘤;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a)-030-02

Operation experience of the microscopic neurosurgery treatment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XIE Zhimin

Brain Hospital of Hunan Province, Changsha 410007,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icrosurgical treatment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 operation techniques and preservation of neural function, reduce complications, summarize the treatment experience of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Treated 15 patients with large acoustic neuroma (diameter>3 cm) by microsurgical operation treated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used a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tumor resection. Results: Total tumor resection in 12 cases, the total removal rate of 80%, the facial nerve anatomy retention in 13 cases, 7 cases of functional reserve. Preserved auditory nerve in 2 cases. 0 case of death. Postoperative 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 in 2 cases, 2 cases with dysphagia, recurrent bleeding after operation in 1 case. Conclusion: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under microscope for resection of tumor, resection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is very effective method, contribute to the protec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god, reduc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improv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Key words] Sigmoid sinus; Acoustic neuroma; Microscopic neurosurgery; Surgical treatment

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是听神经瘤[1],面神经损伤是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显微手术技术的进步,使得显微外科手术是目前治疗大型听神经瘤(直径>3 cm)的主要方法。应用此方法,听神经瘤的全切除率和面神经保留率明显提高,减少致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疗效。随机抽取2010年7月~2011年9月本院收治的15例大型听神经瘤患者,采用保留面、听神经功能的显微外科治疗,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5例患者,男8例,女7例;年龄21~62岁,平均46.5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8年。肿瘤位于左侧8例,右侧7例。

1.2 临床表现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进行性听力下降。其中,5例患者患侧听力完全丧失。耳呜、听力下降8例。头痛、头昏、恶心、呕吐及视力减退等颅内压增高状态9例,病侧面部麻木2例。声音嘶哑、呛咳8例,轻度面瘫6例。共济前庭功能障碍12例。视水肿11例,眼球震颤8例。

1.3 影像学检查

术前均行MRI检查,4例曾行CT扫描。CT平扫表现为边界相对清楚的类圆形或稍成分叶状的病变,增强后均有不同程度强化。MRI检查表现为T1加权像为等信号或低信号5例。T2加权像高信号5例。GD-DTPA明硅强化5例。肿瘤周围见环形低信号带,边界清晰。肿瘤直径大小为3~4 cm 10例,大于4 cm 5例。

1.4 手术方法

患者均行侧卧位,采用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手术切除。先行侧脑室枕角钻孔引流,通过侧脑室引流可有效降低颅内压并显露手术野[2]。平行骨窗后缘一字型剪开硬脑膜后置手术显微镜,待小脑半球塌陷后充分暴露桥小脑角的肿瘤。观察肿瘤的上下界和周围神经血管,寻找蛛网膜间隙,将蛛网膜推向肿瘤四周。在肿瘤的切除过程中,尽最大程度保留肿瘤表面蛛网膜。依次分块切除肿瘤上、下极囊壁及内侧壁,磨开内听道后壁,切除内听道内肿瘤,分离肿瘤上界与三叉神经及岩上静脉,尽可能维持生理状态。术中应特别注意,肿瘤分离切除时,应用肌电图监测面神经功能[3]。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7.0统计分析软件。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α=0.05为检验水准。

2 结果

本组15例患者乙状窦后小骨窗入路显露良好。能完全满足手术所需的操作空间,对小脑皮层保护良好。肿瘤在显微镜下全切12例,3例因肿瘤与脑干粘连紧密无法剥离,只能行次全切除,手术全切率为80%。面神经解剖保留13例(86.7%),功能保留7例。保留听神经2例。死亡0例。囊性病变与非囊性病变术后1年面神经保留率比较见表1。

3 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在电子显微镜下行大型听神经瘤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是大型听神经瘤的最佳治疗选择。对于听神经瘤大小的分级,目前国内外尚无统一的标准,将肿瘤最大直径大于3.0 cm还是4.0 cm定义为大型听神经瘤,不同的学者看法不一[4-6]。

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面神经损伤,面神经解剖保留是听神经瘤手术疗效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7]。肿瘤的大小、肿瘤质地以及肿瘤与毗邻结构决定着手术的难度。大型听神经瘤显微外科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①手术入路的选择:听神经瘤切除有多种入路,主要有经迷路入路、枕下乙状窦后入路、经岩骨乙状窦前入路、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等。而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可以充分显露肿瘤及其周围的血管神经,是外科医生所熟悉的方式,故是目前最常用的入路。②耐心充分释放枕大池及小脑延髓池的脑脊液,使小脑充分塌陷。这是充分暴露肿瘤及周围血管神经顺利手术的前提条件。③肿瘤表面有2层蛛网膜,术中注意分辨肿瘤表面蛛网膜,然后循蛛网膜界面,镜下耐心仔细操作。外层为桥小脑脚池蛛网膜,内层为听神经表面蛛网膜,术中应在这两层蛛网膜之间进行剥离,有利于分离肿瘤与周围结构的粘连。保留面神经和减少出血。

由于大型听神经肿瘤随时可能出现病情迅速恶化,应及时手术治疗。了解其病理解剖特点,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与神经组织紧密粘连的肿瘤,采取次全切除的策略,有助于面神经的保护,提高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 Mendenhall WM,Friedman WA,Atndur RJ,et al.Management of aeousticsehwannoma[J].Am J Otol,2004,25(1):38-47.

[2] 王双乐,许海雄,江远仕,等.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30(2):108-110.

[3] YokoyamaT,Nishizawa S.Sugiyama K,et al.Intraoperafive evokedfacialmuscle responses and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facialnerve in aceusticneu-rOIltm surgery[J].Br J Neurosurg,1999,13(6):570-575.

[4] 李龄,雷霆,韩林.富含血管的听神经瘤[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7,21(23):243-245.

[5] 陈立华,刘运生,袁贤瑞,等.大型听神经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2,25(267):269.

[6] 王双乐,许海雄,江远仕,等.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7,18(30):108,110.

第7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关键词】  神经外科;环钻术

    环钻术(trepanation)就是在颅骨上打孔、暴露颅内结构的外科手术[1],现有考古学证据表明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神经外科手术,这一手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0000年[1,2]。随着人类历史的进步,环钻术也得到了发展和完善,以至于今天现代神经外科开颅术中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影子。

    1 环钻术的概念[1~3]

    环钻术这一术语起源于希腊文“τρυπαυου”,意思是钻孔、钻头或环钻。它的确切定义是:为了医学和神学的目的,在颅骨上钻孔、暴露颅内结构的过程。它含有4项技术内容:(1)环形钻孔去除颅骨(图1a);(2)钻孔后刮除或挖除颅骨(图1b);(3)在颅骨上做4个垂直的直线切割,去除一块方形的颅骨(图1c);(4)在要切除的颅骨周围钻若干小孔,然后将这些小孔通连以去除中间的颅骨(图1d)。在世界各大洲的考古活动中,如中美洲、南美洲、非洲、亚洲、欧洲和太平洋岛国均发现有实施环钻术的证据,表明当时环钻术的应用十分广泛,几乎遍布世界各地。

    2 环钻术的发展

    2. 1 新石器时代中、早期的环钻术[1~6] 新石器时代中、早期人们使用尖锐的石头进行环钻术,手术的目的是治疗小儿癫痫和头外伤造成的颅骨骨折、癫痫和头痛。那时候人们认为癫痫的原因是颅内存在邪恶的幽灵,通过环钻术将头颅中邪恶的幽灵释放出来就能缓解癫痫发作。另外,考古学家发现环图1 环钻术的方法

    钻术的部位多见于左颞及前额,因而推测手术的目的是用来治疗头外伤,因为古代战场上右利手敌人易造成被攻击者左颞受伤,攻击也多来自前方造成前额受伤。考古学家还发现有的环钻术部位有骨折线,这是环钻术用于治疗头外伤更为可靠的证据。这个时代人们使用环钻术除了用于医疗目的外,也用于宗教活动、驱除妖魔。早在10000多年前人类就能进行这种开颅手术实在是一个奇迹!但更让人惊奇的是手术后居然有很多受术者能够存活。考古发现很多实施环钻术的颅骨钻孔边缘有新生骨形成(图2),这表明受术者术后存活了相当长的时间。Julio对400个秘鲁出土的实施过环钻术的颅骨研究发现,250个颅骨钻孔边缘有新生骨生成的证据,也就是说超过50%的受术者术后存活了相当长的时间。考虑到有些环钻术是在伤者死后进行的,所以有人推测术后存活率为70%左右。在美国和加拿大的考古发现环钻术后存活率高达90%。图2 秘鲁出土的公元前约2000年的颅骨,显示钻孔周边有新生骨形成

    2.2 新石器时代末期的环钻术[1,2,7,8] 新石器时代末期古希腊出现了一位伟大的医学家、科学家和思想家--Hippocrates。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图3)生活在古希腊文明最辉煌的时期,对包括环钻术在内的人类医学起到了革命性的推动作用。Hippocrates是第一个将医学和神学、巫术区分开的人,他反对以前人们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恶的幽灵造成的观点,认为疾病的形成是有客观原因的,医学是一门不同于神学的科学。他在治疗病人时强调详细了解病史、仔细观察和检查、对外伤要进行触诊,然后确定治疗方法和判断预后。这些与现代医学诊疗病人的过程基本一致,因而后人将Hippocrates称作医学之父。Hippocrates不仅善于治疗疾病,还注重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一生中写下了大量的医学文稿。他这些文稿被后人于古罗马时代(主要于117-138年)收集整理成为一部医学巨着--《Hippocrates文集》(图4)。这部文集收录了Hippocrates70篇各种题材的文章,包括教材、讲稿、研究记录、哲学散文和各种治疗经验。这些文章不仅包含有医学方面的内容,也涉及伦理学并阐述了医学与哲学的关系以及医学不同于神学的观点,其中《希波克拉底誓言》(Hippocratic Oath)仍是今天医学生的必修课。Hippocrates所处的年代战争频发,当时包括Hippocrates在内的医师有很多接触和处理头外伤病人的机会,这促进了人们对头外伤治疗的进步。Hippocrates对人类神经外科的贡献是他于公元前400年前后写成了《头外伤》(On Injuries of the Head)。书中对头外伤进行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分类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头外伤的治疗方法。Hippocrates将头外伤分为6类:(1)线形骨折;(2)颅骨挫伤;(3)凹陷性骨折;(4)凹痕骨折,即兵器打击颅骨造成外板凹陷,但内板完整;(5)远处骨折,既伤口远处的骨折;(6)颅缝处损伤。

    对线形骨折、颅骨挫伤、凹痕骨折和远处骨折Hippocrates提倡用环钻术进行治疗,但奇怪的是他反对用环钻术治疗凹陷性骨折。Hippocrates认为同样外力造成的颅缝处损伤较其他部位的损伤更为严重,预后较差。在用环钻术处理颅缝处骨折时要避开颅缝,不能在颅缝上钻孔,这与现代神经外科学的观点一致,但Hippocrates没有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在处理头外伤时Hippocrates也提倡使用切开技术,既将伤口延长扩大,目的是便于检查骨折情况,选择治疗方法。也有学者认为切开技术有利于引流,减少感染的发生。在那个时代Hippocrates就观察到颞部血供丰富,因而不提倡在颞部使用切开技术,同样道理Hippocrates也禁忌在颞部实施环钻术。Hippocrates不仅提倡用外科手术处理头外伤,也重视外科干预的时机。他主张对头外伤应尽早实施环钻术,对伤情较重或暂时不能明确诊断的头外伤应将伤口切开扩大,然后用煮熟的面粉和醋做成的糊剂充填伤口,24h后重新检查伤口,对有指征的骨折实施环钻术,手术一般应在伤后3天内完成。Hippocrates除了用环钻术治疗头外伤外,还治疗颅高压造成的视力障碍。Hippocrates在他的着作中写道“没有明显眼部疾患出现视力障碍时,应在顶部切开头皮实施环钻术,释放下面的液体--这是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后病人能够好转。”新石器时代末期用于环钻术的手术器械也有了很大的进步,由原来的石器演变成了青铜器,由原来单一的钻演变为多种器械并用。Hippocrates描述的环钻术手术器械主要有4种--普通钻、带锯齿的钻、探条和骨刮匙。普通钻用于钻孔,带锯齿的钻可锯除颅骨,探条用来探察钻孔的深度和钻孔底部骨质的活动度,防止损伤硬膜;骨刮匙用于探察伤口和刮除挫伤的颅骨。在那个时代环钻术手术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Hippocrates强调:钻孔需要耐心和时间,钻孔过程中要不时地停下来观察和用探条探察钻孔的深度和剩余骨的活动度,防止损伤硬膜。那时环钻的性能已大大优于以往的石器钻,钻孔速度加快,钻孔过程中会产热,因而Hippocrates提倡钻孔时要不时地用水降温。Hippocrates所处的年代不允许解剖人体,人们只能通过对人体的观察和外部触诊来了解人体解剖学知识,有时也通过动物解剖来推断人体结构。因而那时候人们对人体的解剖结构了解不多,在Hippocrates遗留下来的着作中仅有对颅缝的描述。他认为人的颅骨上有3条颅缝,分别呈希腊字母的“χ”、“τ”和“ι”形。图3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7)雕像图4 《Hippocrates文集》封面照片 2.3 Hippocrates之后的环钻术[1,2,9,10] Hippocrates之后环钻术不断地得到传播和发展,但不论是手术适应证还是手术技术、手术器械以及相关的解剖研究都进步不大。直到公元2世纪人类医学史上出现了另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Galen,环钻术的发展才得到了又一次的飞跃。Galen(公元129-200,图5)出生于土耳其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是位建筑师,但对医学也很感兴趣。在家庭的熏陶下,Galen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先后学医8年,28岁时被指派做专门为角斗士治病的医师,从而积累了大量治疗外伤,特别是头外伤的经验。6年后Galen来到了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罗马帝国,由于他出类拔萃的医术,很快就成为了皇家私人医师。在皇权的保护和支持下Galen进行了大量的医学研究和教学,并写下了大量医学着作。Galen的着作包括讲稿、论文和书籍,总计超过400万字。Galen十分推崇医学实验,包括解剖学、生理学和治疗学的实验,由此将过去的经验医学转变成为经验加实验的医学。图5 Galen(公元129-200)画像

第8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技术要点和临床适应证。方法:回顾2008年7月至2011年06月于我院行此手术的78例患者病历,并对手术的操作经验予以总结。结果:78例患者中76例脑内血肿引流成功,2例引流后脑内出血增多,改行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病人的清醒时间为6h~6d。死亡2例,与肺部并发症有关。出院时,恢复生活能力25例;遗留不同程度偏瘫或失语53例。结论: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死亡率低。掌握正确的手术时机和适应证非常关键。

【关键词】高血压性脑出血;锥颅引流术;外科治疗

高血压性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H),多因高血压所致脑底小动脉的病变,削弱了其强度、坚韧度,继而受到情绪等因素的诱导而爆发。近年来,脑出血已经发展为最具威胁力的常见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之一[1],如何能降低其致残率、死亡率或彻底治愈,一直都是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在我国,针对脑出血的治疗理念和治疗手段远远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单纯的内科治疗疗效不尽人意,而传统开颅手术因创伤大、术后并发症多,导致术后的致残率、死亡率居高不下。如何应用微侵袭的方法排除颅内血肿,是当代神经外科医生需要研究和掌握的新技术。利用头颅CT定位的方法进行锥颅穿刺血肿引流,符合微侵袭的治疗理念,技术上可行,国内文献已有不少报道,但关于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等问题仍不规范[2]。我院于2008年7月至2011年06月收治高血压脑出血78例,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治疗,结果满意。现结合文献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来源于我院2008年7月至2011年06月期间就治的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入选标准:有高血压病史,经颅脑CT扫描证实脑实质内出血,排除其它颅内疾患者,血肿量超过20mL以上。本组男48例,女30例,年龄37~83岁,平均56.7岁。

1.2 临床表现:入院时患者GCS≥4分。手术前,按意识状态分级:Ⅰ级(意识清醒)3例,Ⅱ级(嗜睡)9例,Ⅲ级(浅昏迷)19例,ⅣA级(深昏迷)27例,ⅣB级(深昏迷并脑疝)20例。

1.3 血肿部位及大小:患者于术前均行颅脑CT检查,示血肿位于基底节区32例,颞叶25例,顶叶13例,枕叶8例;其中血肿压迫入脑室内57例。出血量按照多田氏计算[3]:15~30 mL15例,30~100 mL49例,大于100 mL 12例,出血表浅且不规则的薄层出血者2例。手术时机:发病6 h内13例,6~24 h 51例,24~72 h 9例,大于72 h5例。

1.4 手术方法

1.4.1 根据术前颅脑CT显示的血肿位置及大小,以血肿中心为靶点确定最佳锥颅点。

1.4.2 术前进行常规准备,备皮、消毒皮肤,并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

1.4.3 利用专用的螺旋状颅锥穿透颅骨。方向平行于CT扫描水平面、垂直于矢状面。快速刺穿头皮,刺通两层骨板后即可。安置颅孔固定器,插入脑穿针,到达预先测试深度后试抽吸,遇有暗红色、粘稠血液后再退针。沿穿刺方向插入引流管,调节深度,负压抽吸将陈旧血液缓缓排除出。

1.4.4 首次抽吸时,避免过分用力,首次的抽吸量为1/4~1/3为宜。

1.4.5 血肿引流12~24小时后,以等量冷生理盐水反复、缓慢冲洗。每次向血肿腔内注入尿激酶20000U~30000U加生理盐水4~5毫升,完成后闭管。 4~6小时后开放引流。每日l~2次酌情注入尿激酶。

1.4.6 一般于术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7天和l4天进行颅脑CT的复查。若血肿引流清除率达80%以上或置管时间达l周以上时可以拔管。同时给予患者控制血压、颅压、抗脑水肿等治疗,以辅助治疗。

2 结果

行锥颅血肿引流术2-7 d内复查颅脑CT,血肿完全消失者23例,血肿排空90%以上31例,血肿排空75%以上12例,血肿排空50%以上7例,血肿排空30%~50%有3例。2例穿刺后血肿增大发生脑疝,改为大骨瓣开颅清除血肿。本组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切口感染和颅内感染。本组78例患者的清醒时间为术后6 h~6 d。出院时,恢复生活能力25例;遗留偏瘫或失语53例。患者住院时间,两周内出院16例,三周内出院32例,其余在四周内出院。死亡2例,与肺部并发症有关。

3 讨论

3.1 手术时机的选择。虽然该种手术有各种临床优势,但截至目前对于其时机的选择尚存在较大争议。按照常规将HIH分为超早期(发病6h内),早期(发病7~72h内),延期(72h以上)[4]。通过对本组病历的回顾总结,我们不推荐超早期手术,穿刺时机尽可能选择在发病后24小时左右。引流手术不同于开颅手术,不具备手术止血作用。超早期有可能诱发新的出血。本组有2例穿刺之后血肿增大,与早期手术相关,被迫改为开颅手术。对短时间内发生脑疝者,我们称为爆发性脑出血,应该选择大骨瓣开颅,避免做微创治疗。对这种类型,除非全身情况不能耐受开颅手术时才被迫选择穿刺引流。

3.2 出血量的选择: 出血量<40mL者72h内血肿清除在80%左右,而40~60mL者l周内血肿清除可达85%。但出血量在60~80mL甚至80mL以上者l周内血肿清除却仅仅45%~55%。因此,笔者认为出血量在60~80mL者应根据临床症状及年龄选择治疗方式,出血量>80mL者宜采用开颅手术清除血肿。

3.3 血肿破入脑室的解决:如颅脑CT显示血肿侵入脑室,根据脑室出血量多少决定是否需要加做侧脑室穿刺引流。多数情况下,随着脑实质内血肿的充分引流,脑室内积血也会排除,不需要另作侧脑室穿刺。当出现侧脑扩大或脑室出血很大时,应该做侧脑室穿刺。也可以选择先做脑内血肿穿刺引流,观察脑室积血变化。引流效果不佳时,再考虑行侧脑室外引流术。

3.4 拔管时间: 血肿排空满意后,应及早拔除引流。建议在3~5天以后拔管,在此时间段内,出血点已基本稳定,拔管后可基本保证不再出现血肿,也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及早拔管和减少冲洗次数是预防颅内感染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867-870.

[2] 殷小平,张新江,姜亚平,等.脑出血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治疗的现状[J].国外医学脑血管疾病分册,2002,10(1):40-42.

第9篇:神经外科医生总结范文

【摘要】 目的 提高药物难治性癫痫癫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手术方法恰当选择的水平。 方法 对22例颞叶癫痫患者应用头颅CT、MRI、EEG(包括长程可视EEG、 颅内EEG)进行术前评估和皮层电极、深部电极进行术中定位;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包括脑室镜)进行病灶+颞叶切除或颞叶+海马杏仁核切除。 结果 16例患者通过EEG确定了致痫灶,12例通过MRI确定了致痫灶,4例根据颅内埋置电极定位了致痫灶。随访6~18个月,8 例曾出现短期并发症,无永久性并发症发生, 服用抗癫痫药物减少, 术后6个月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手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

【关键词】 颞叶癫痫;脑电图;外科手术;预后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mote the level of accurate localization and appropriate treatment of surgeon of refractory epilepsy. Methods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temporal lobe epilepsy underwent cryosurgical evaluation through cranial CT, MRI, EEG (including long-term video EEG and intracranial EEG) and inter-surgical localization by surgical electrode and deep electrode. By microsurgical technology (including ventricle endoscopy) the different surgical treatment (temporal lobectomy and temporal lobectomy plus hippocampectomy) was performed. Results Among the total 26 patients, epileptogenic zones were localized by long-term video-EEG recording in 16 patients and MRI in 12 patients and intracranial electrodes in 4 patients. Follow-up for 6 to 18 months, there were eight patients who suffered temporary complications and there were no permanent complications. Dosage of anti-epilepsy drugs was reduce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stoperative and preoperative 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s.Conclusion It is tremendously crucial that comprehensive preoperative evaluation and general preoperative and epileptogenic zones localization by a kind of EEG and MRI for epileptic patients. The operation of TLE is sophisticated for us.

【Key words】 temporal lobe epilepsy; EEG; surgery; prognosis

颞叶癫痫(temporal lobe epilepsy,TLE)是较常见的一种癫痫综合征, 在外科可治疗的难治性癫痫中,颞叶癫痫占60%~70%。

在1950年Penfiled首次描述颞叶癫痫,目前国际上不同癫痫中心采用的手术方式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一些中心根据颅内电极监测、皮层刺激的结果选择颞叶皮层的切除范围,有的仅行选择性杏仁核和海马切除术,有的则仅实施标准的前颞叶切除术[1], 其外科治疗技术也较理想,但尚不能证明哪种方法的效果更好。本文通过对我院2003年4月—2008年4月收治的22例癫痫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针对癫痫灶的精确定位和正确恰当的术式进行了总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选择标准:(1)抗癫痫药物正规治疗2年,病人癫痫发作未得到有效控制,1个月数次发作;(2)临床表现和常规脑电图已经确诊为TLE。符合选择标准病例22例,其中男14例,女8例;年龄8~52岁,平均18.6岁;病程2~42年,平均16.7年。先天性发育不良2例,产伤2例,小儿惊厥1例,脑炎1例,颅脑外伤病史1例,不明原因15例,其中有2例有癫痫家族病史。22例病人中头颅MR检查16例阳性,阳性率72.7%。

1.2 术前评估

1.2.1 TLE分型 TLE可分为颞叶内侧型癫痫(mesial temporallobeepilepsy,MTLN)和颞叶新皮层癫痫(neocortic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NTLE)。常用的 MTLE的诊断标准为:深部电极检查表明痫性放电始于海马和(或)杏仁核,行标准前颞叶切除术后,癫痫发作停止或显著减少。NTLE 的定义尚无统一定论,一般认为癫痫发作始于侧副沟以外的颞叶皮质、颅内EEG记录应表明痫性放电起始于颞叶外侧区域,而颞内侧和颞叶以外皮质未见异常,即NTLE[2]。颞叶内侧和颞叶新皮层均受累者归为混合型TLE。

1.2.2 EEG检查 这是癫痫的主要常规诊断方法。入院时常规应用32导动态脑电图及128导长程视频脑电图监测,可根据发作期或发作间期异常放电判断致痫灶部位。如果未捕捉到异常脑电图,可以有计划地减量或停用抗癫痫药物,捕捉有意义的发作期EEG,必要时可行剥夺睡眠和药物诱导发作。EEG检查应注意两点:(1)包括清醒和睡眠两种状态的EEG,以便相互比对,发现异常中的异常;(2)颞叶癫痫常规行蝶骨电极检查。

1.2.3 常规CT、MRI检查 这两项无损伤的检查主要是进一步查找癫痫发作的客观病因,如脑实质的囊肿,海马的硬化,动脉瘤等。有必要时可以选择SPECT检查、PET及MRS检查,进一步明确发病的原因和性质。

1.2.4 颅内电极检查 选择经颞或经枕两种方式:经颞部适用于向颞极、颞底、颞后语言区和额部放置硬膜下皮层电极和向杏仁核、海马放置深部电极。而经枕部适用于沿海马长轴放置深部电极和向颞枕部外侧放置硬膜下皮层电极,重点监测颞叶内侧面和颞后部异常放电。常规双侧对称放置,术前需定位语言区者行骨瓣开颅埋置栅格式硬膜下电极[3,4]。

1.2.5 神经、心理评估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这项工作必不可少,有助于分析术前和术后病人的细小变化,对手术的效果做一个系统、规范、有利的反映,但目前国内的评估标准还不是很统一。

1.3 术式的选择 迄今为止,颞叶癫痫手术的术式选择还没有统一的、被大家认可的金标准,究竟何种病人应该采取何种手术,不同经验的临床医生会有不同的答案。下面是我科癫痫主要手术术式选择的基本原则。

1.3.1 颞叶切除术 准确地说应该是单纯前颞叶切除术,是一种经典且一般外科医生最常用的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手术方式,也是治疗效果最可靠的方式。这种手术方式仅适用于癫痫灶局限于一侧颞叶之内,颞叶后外侧皮质及额叶未有受累的常见颞叶癫痫。此手术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1)颞叶新皮质在优势半球可切除颞极后5cm,在非优势半球可切除颞极后6cm;(2)务必保护外侧裂内的大小动静脉,损伤后就会有相应的脑部症状,越靠近外侧裂越要限制双极电凝的应用,热灼伤可刺激血管痉挛,甚至闭塞,所以尽量在显微镜下精心操作;(3)手术时寻找到侧脑室颞角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所在,可以帮助术中定位和确定切除的范围;(4)颞叶内侧切除要谨小慎微,注意保护脑干表面的蛛网膜和脑干;(5)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的范围越小越好,重要结构周围的脑组织可以局部保留。本组20例病人常规选择了此术式为基础。

1.3.2 颞叶前内侧结构切除术 这是Spencer对颞叶切除术的改进,他只是切除颞叶的内侧结构,保留了较多的颞叶外侧新皮质和颞上回,但要注意保护颞叶的labbe’s静脉。本组22例仅有2例实施此手术,术中皮层EEG确认异常放电消失。

1.3.3 立体定向选择性海马-杏仁核结构切除术 海马和杏仁核包括于颞叶前内侧结构之中,是缩小了的颞叶前内侧结构切除术,但对术者的手术经验和术中定位的要求相应增加了。我院针对于致痫灶明确在海马和杏仁核中的患者主要采用Spencer提出的经颞极入路,首先寻找侧脑室颞角,然后选择性切除海马-杏仁核结构,本组22例仅有1例年龄11岁的男孩(考虑到病人的神经发育问题)且术前MR证实海马局部变性硬化的病人实施此手术,术中皮层EEG确认异常放电消失。

1.3.4 其他联合术式 本组22例颞叶癫痫的病人有1例合并同侧额叶皮层异常放电,施行病侧额颞联合入路部分额叶皮层切除;本组22例颞叶癫痫患者有1例合并对侧颞叶异常放电,在确定对侧为次侧异常放电的基础上,施行双侧颞叶入路主侧颞叶切除次侧立体定向选择性海马-杏仁核结构切除术。

2 结果

手术疗效依据国内潭启富标准分5级:Ⅰ级满意:发作完全消失或1~2次/年;Ⅱ级显著改善:发作减少75%以上;Ⅲ级良好:发作减少50%;Ⅳ级改善:发作减少小于50%;Ⅴ级无改善:发作减少

3 讨论

3.1 术前评估 EEG在癫痫的诊断和治疗效果判断上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头皮脑电图是颞叶癫痫的诊断和定位的常规检查,但发作间期的棘波与癫痫的发作没有完全的等同关系,常需要发作期EEG进一步明确发作起源;(2)手术前常规做发作间期脑电图及发作期视频脑电图,这样将患者的发作表现与脑电信息同步记录保存,是分析癫痫异常放电定位致痫灶一般方法;(3)颅内电极与数字视频脑电结合,将患者的发作表现与脑电信息同步记录保存,是分析癫痫异常放电定位致痫灶的最佳方法;(4)皮层或深部电极直接监测皮层或深部神经元的电活动,能够准确定位早于或与临床发作同步的异常放电起源[5]。各种类型的脑电图在治疗癫痫的同一个阶段的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同一时期内发挥着不同作用,各有各的特点和用途,不能等同对待。如果脑电图显示为双侧颞叶有痫样放电,手术一定要慎重,一定看发作期脑电图癫痫灶起源的准确定位在哪一侧。

MRI、MRS检查,可以发现颞叶的结构性异常,如肿瘤、血管畸形、脑发育不良、杏仁核和海马硬化。只有临床表现、脑电图、影像学检查一致时,定位才是最准确,手术效果也才是最好的。这种检查必不可少,它有利于寻找癫痫的确切病因,对治疗也有指导意义。

代表脑代谢的PET和代表脑血流灌注的SPECT可以发现脑的功能异常区,这些功能异常区可以是器质性损害的病灶,也可以是癫痫发作间期以及发作期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其范围相对大于实际病灶。常有一些病例难以区分哪个功能异常区是致痫灶,所以不能仅依据功能性检查定位结果采取手术。今年的一些研究表明:发作期的 SPECT 表现出的局部脑区的高灌流、功能磁共振的MRS 检查对TLE的定位具有更重要定位意义[6]。

3.2 TLE的手术

3.2.1 手术方式 手术常规采用扩大的额颞“问号”大切口开颅[7],骨瓣大小约12cm×12cm,暴露额颞区。采取此手术入路,原因有如下几点:(1)有利于额叶、岛叶和颞叶内侧脑电监测,有利于区别异常放电来源和传导方向,确定相对合理的切除方式;(2)可完成对额叶受累的痫灶切除;(3)颞叶内侧重要结构显露充分;(4)在切除的过程中有明显的标准,可避免切除中损伤重要结构。对于额叶受累的病人,在不影响功能情况下可联合切除额叶致痫灶。语言区、功能区可采取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和皮层横纤维热灼术。一般认为,发病时间长的患者,额区常有受累。对一些致痫灶多发的难治性癫痫,希望一次手术解决问题是不现实的,有时需要分期手术或放弃手术治疗。

3.2.2 术后并发症 癫痫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一般认为相对较少,但任何原因出现的并发症,对于病人来说都是灾难性的。颞叶癫痫的手术并发症与所采取的手术方式有一定的关系。除了常规神经外科开颅手术的并发症如出血、感染、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颅神经功能障碍等,还可见精神情绪异常、语言功能障碍、智力和记忆力下降等,发生率为0.5%~20.0%。少见术后死亡报道。出现上述并发症的原因与患者个体因素以及手术医师的技术操作水平有很大关系。

3.3 术后评估 经综合分析能明确定位的癫痫患者,选择适当的手术,多数TLE患者获得了良好的疗效,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但目前,TLE术后缺乏有效、统一、规范的随访手段,对术后随访的时间、方式、内容没有统一的标准,故使各个医院的术后评估缺乏统一分析的基础。尤其是癫痫病人重新投入社会,身心方面的健康更值得临床医生关注。2001 年国际抗癫痫联盟在提出新的癫痫发作分类草案的同时,向全世界发出呼吁重视癫痫患者的发作及生活质量评估,参与新分类方案的修改[8]。

参考文献

1 Mcintosh AM,Wilson SJ,Berkovic SF.Seizure outcome after temporallobeectomy: currentresearch practice and finding.Epilepsia,2001,42(10):1288-1307.

2 Schramm J,Kral T, Grunwald T,et al.Surgical treatment for neocortic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clinical and surgical aspects and seizure outcome.J Neurosurg, 2001,94:33-42.

3 Mckhann GMH,Schoenfeld-Mc neil J,Born DE,et al.Intraoperative hippocampal electrocoticography to predict the extent of hippocampal resection in temporal lobe epilepsy surgery.J Neurosurg,2000,93:44-52.

4 Van Roost D,Solymosi L,Schramm J,et al.Depth electrode implanatation in the length axis of the hippocampus for the presurgical evaluation of med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a computed tomography-based stereotactic insertion teclrnique and its accuracy.J Neurosurgery,1998,43:819-827.

5 王玉平.癫痫外科治疗的术前功能定位.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2,35(3):126-131.

6 Glliam F,Bowling S,Bilir E,et al.Association of combined MRI,interictal EEG,and ictal EEG results with outcome and pathology after temporal lobectomy.Epilepsia, 1997,38:1315-132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