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立冬谚语范文

立冬谚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立冬谚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立冬谚语

第1篇:立冬谚语范文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9个节气,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中国又把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关于立冬的谚语你知道有哪一些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谚语,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和立冬有关的节气谚语1、立冬晴,一冬晴;

立冬雨,一冬雨。

2、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3、地堰抬抬头,吃穿不用愁。

4、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5、地里棉柴拔个净,来年少生虫和病。

6、立冬无雨一冬晴。

7、麦子要长好,冬灌少不了。

8、山上开荒,山下遭殃。

9、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10、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雨防春旱。

11、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

12、立了冬,把地耕。

13、勤上坡,时间挤,莫忘随时把肥积。

14、黄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库造。

15、好地难得淤沙,碱地难得坷垃。

16、冬无雨,把麦浇,湿冻冻不死,干冻冻死了。

17、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18、立冬不倒股,就怕雪来捂。

19、争犁不争耙,碱地养坷垃。

20、穷山不治,恶水难服。

21、立冬节到,快把麦浇。

22、立冬补冬,补嘴空。

23、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24、地埂加一寸,等于上茬粪。

25、树叶落,地未冻,冬季植树好时令。

26、麦子盘好墩,丰收有了根。

27、大沟通小沟,旱涝保丰收。

28、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29、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30、种麦到立冬,种一缸,打一瓮。

31、立冬打雷要反春。

32、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时机。

33、修畦如修仓,跑水如跑粮。

34、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

35、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和立冬相关的谚语俗语1、立冬不砍菜,就要受冻害。

2、冬无雨,把麦浇,湿冻冻不死,干冻冻死了。

3、立了冬,耧再摇,种一葫芦打两瓢。

4、立了冬,把地耕。

5、好地难得淤沙,碱地难得坷垃。

6、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7、三耕六耙九锄田,一季庄稼抵一年。

8、立冬打软枣,萝卜一齐收。

9、立冬有风,立春有雨;

冬至有风,夏至有雨。

10、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11、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

12、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13、黄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库造。

14、山地塌了堰,跑了粮一半。

15、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

16、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17、干菜晒满筐,不怕年景荒。

18、冬季多挑一担土,夏天少担一份忧。

19、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20、麦子过冬壅遍灰,赛过冷天盖棉被。

21、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22、立冬景象秋蝉叫一声,准备好过冬。

23、洼地修台田,不缺小米饭。

24、一成坷垃一成苗,十成坷垃保全苗。

25、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26、立冬那天冷,一年冷气多。

27、秋冬多耕地,来年多打粮。

28、挖地如挖粮,整地如修仓。

29、半截坷垃半截苗,无有坷垃不长毛。

30、一个坷垃四两油,留下坷垃有盼头。

民间经典立冬俗语1、冬季修水利,正是好时机。

2、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

3、冬天耕地好处多,除虫晒垡蓄雨雪。

4、山上和尚头,清水断了流。

5、季节到立冬,快把树来种。

6、立冬节到,快把麦浇。

7、今冬麦盖三层被,明年枕着馒头睡。

8、麦子盘好墩,丰收有了根。

9、地埂加一寸,等于上茬粪。

10、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

11、立冬不分针,不如土里蹲。

12、水土不出田,粮食吃不完。

13、冬无雨,把麦浇,湿冻冻不死,干冻冻死了。

14、挖地如挖粮,整地如修仓。

15、穷山不治,恶水难服。

16、冬耕宜早不宜晚。

17、修畦如修仓,跑水如跑粮。

18、冬天要忙,土壤改良。

19、立冬有风,立春有雨;

冬至有风,夏至有雨。

20、立冬之日起大雾,冬水田里点萝。

21、田要冬耕,羊要春生。

22、树叶落,地未冻,冬季植树好时令。

23、冬天耕下地,春天好拿苗。

24、冬季多挑一担土,夏天少担一份忧。

25、黄河水可用不可靠,单纯依赖就坏了。

26、人治水,水治人,人不治水水治人。

27、大沟通小沟,旱涝保丰收。

28、黄河水不可靠,平原也要水库造。

29、要吃丰收瓜,冬天把窝挖。

30、立冬晴,一冬晴;

立冬雨,一冬雨。

31、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32、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

33、冬耕灭虫,夏耕灭荒。

34、生地坏地三年修,十年岗洼一样收。

第2篇:立冬谚语范文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重阳无雨看冬至,冬至无雨晴一冬;(闽)

立冬小雪紧相连,冬前整地最当先;(江南)

西风响,蟹脚痒,蟹立冬,影无踪;(江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不吃糕,一死一旮旯;(南方)

立冬种豌豆,一斗还一斗;(南方)

立冬前犁金,立冬后犁银,立春后犁铁(指应早翻土);(客家)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立冬北风冰雪多,立冬南风无雨雪;(江南)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雨(客家)

立冬落雨会烂冬,吃得柴尽米粮空。(闽南)

立冬补冬,补嘴空

立秋摘花椒,白露打核桃,霜降下柿子,立冬吃软枣

立冬东北风,冬季好天空。(闽南)

立冬南风雨,冬季无凋(干)土(闽南)

立冬有雨防烂冬,立冬无鱼防春旱(闽南)

重阳无雨看立冬,立冬无雨一冬干(赣)

第3篇:立冬谚语范文

又一家咨询公司开张营业了,从他们充满自信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要为此大干一场的决心。可随之而来的是另一家咨询公司的关闭歇业,从他们苦涩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所经历其中的曲折与尴尬。一时间,新开张的咨询公司几乎多如繁星,可又有多少公司门可罗雀呢?而那些不死不活的咨询公司真是“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

中国咨询服务类企业的种类可能是全世界最丰富的。仅从名称上看,就有“管理咨询”、“策划”、“企划”、“智业”、“顾问”等等,不一而足;从服务层面上看,又分为战略管理咨询、管理管理咨询、营销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管理咨询、信息管理咨询、等等公司。所谓“策划”、“智业”等纯属中国特色的称呼,发达国家根本没有这个行业名称;而所谓“营销策划”、“企划”等,严格意义上讲都应属于管理管理咨询的范畴。

咨询业发展繁荣的事实却是不假,并且近些年来,咨询业开始了迅速“抢跑”。有数据显示:近年中国管理咨询业营业额以每年30-50%的速度上升;未来几年的上升速度将在会更多…… 而在咨询业中要数管理咨询业发展的境况更受人关注,而目前的市场现状却并不看好,管理咨询业已面临“严冬”。

管理咨询业是咨询产业的核心层。在管理咨询层次上的咨询公司主要按照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划分为专业业务领域,这些领域一般包括:投融资管理咨询、财务会计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管理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生产管理管理咨询、业务流程重组与管理信息化管理咨询等。管理咨询业的特点是,管理咨询业务的开展一般要求管理咨询顾问与企业相应的业务人员共同组成项目组,对企业管理的某些层面进行管理改造,或对企业管理进行全面改造。由于企业健康发展三年会上一个台阶,企业一般以三年左右的时间为周期,请专业管理咨询公司对其进行一次管理改造。

正因为管理咨询业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有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上时,往往就不知如何再进行下去,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前景陷入了“盲区”,这时就需要管理咨询公司进行诊断和出谋划策。

近而,随着近年来一批驰名策划人及典型策划案例在全国的广泛传播,管理咨询业看似得到了迅速发展,“管理咨询”、“策划”已成为企业界以至于社会上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不管怎么说,在眼前对管理咨询需求的市场还远未成熟的情况下,在不确定因素与信息不对称占有相当大权重的情况下,无疑,这种“繁荣”的背后却是由虚假的绝对数量累积起来的。一哄而上,带来的必然是泥沙俱下。

管理咨询业,让企业了解你多少?

虽然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助外脑,帮自己进一步提升品牌形象,扩展市场。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管理咨询业并不是很了解,尤其是对外脑所收费用,不能认可。然而,企业到底怎么看待管理咨询业,企业愿意和什么样的管理咨询公司进行合作?咨询管理公司能够给企业什么样的帮助,多少帮助?等等问题,有关专业调查公司经过对近百家企业严密调查而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就“你的企业是否需要外脑帮助”一题。有87%的企业明确表示需要,只有 1%的企业已进行过整体或专项管理咨询。多数企业不知道怎样找到或找不到理想的管理咨询公司。

在对有关问题的问答中,76%的企业认为:策划人满天飞,但不知谁有真本事,真能帮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多数企业对管理咨询公司的运作方式和作业质量不满意。

我曾呆过的一家企业,在当地属大型企业,但从全国范围来看就属中小企业了。这家企业在发展到第五个年头之后,不知到企业未来五年甚至十年何去何从?战略规划如何确定?目前企业发展不起来的症结所在?产品群应该怎样进行串连和定位?人力资源状况和结构应该如何按比例划分等等诸多问题。于是,这家北方企业的决策层不知听信何人之言,从老南边某都市请来了一个所谓知名度较高的管理咨询公司对企业面临的问题进行诊断。而那家企业要价也确实不菲,开口价50万!

结果那家公司对企业进行了为期半月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为企业出具了10页的解决方案,召集企业的中高层开了一个会,把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云里雾里绕着讲了一番,把在场的人讲的个个都几乎绕不出来了,算是指点了迷津吧!。后来还说这是企业的高级机密,一般人千万不要泄露,尤其是竞争对手。企业里的头头脑脑还在发着呆呢,人家一拍屁股就走人了。之后,公司还开了研讨会,大多数人都认为确实如此,管理咨询公司的人分析得就是到位。可回头仔细想想,这些人提供的解决方案和战略定位总觉得缺少点什么,“噢!对了,仔细考虑后认为,这纯粹纸上谈兵,不实用嘛”!唉呀,大呼上当!几年过去了,企业用50万元从那家管理咨询公司换回来的如同废纸一样的东西,

其实根本没派上什么用,这无异于一个“屁”!

所以,部分管理咨询公司竞争的无序和其组织结构的不完整性以及带有的欺诈性也是造成管理咨询整个行业由先进的、落后的,整体的、局部的,专业的、业余的混沌交织在一起,演绎的是诚信缺失、管理咨询缺位的市场现状。管理咨询作业水平的“起伏不定”,成了一把“双刃剑”,对企业和管理咨询业自身都是一种伤害。

鉴于此,管理咨询业的发展已到了一个转折时期,即由无序状态应向规范化转变的时期,管理咨询公司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种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真正为企业提供切实有效的咨询服务,使企业自身首先转变这种使用“外脑”的观念与看法,杜绝企业使用管理咨询服务这个“外脑”之后大呼“上当”的情况发生,才能适应目前管理咨询业市场发展的需要,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也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

管理咨询业,因何面临“严冬”

“对管理咨询价值的认定,许多专业人士和企业一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企业对管理咨询了解的肤浅和认识上的迟滞,加之前期一批“呼风唤雨”的“大仙”让不少的企业主亲身体会了投入与产出的天壤之别,致使眼下许多企业对管理咨询价值的判定出现了严重的偏离。

管理咨询有价值吗?无论是战略管理咨询、管理管理咨询、行为管理咨询还是信息管理咨询、IT管理咨询,从宏观决策到微观把握,管理咨询贯穿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层面。因而,管理咨询的门槛其实是非常高的,有很多MBA和博士尚且不能胜任此项“服务工作”,更何况一些人,只要能讲课、作培训,就将自己称为管理咨询师,于是管理咨询机构风起云涌,打着国际背景、外资旗号、著名大学联办机构、等旗号的咨询管理大师、咨询高手在市场中一抓一大把,久而久之,就把市场搅得乱七八糟。

管理咨询业目前不景气,同时担当企业“忠实依靠”的大任还为时过早,目前我国管理管理咨询业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1、学院派管理咨询难成气候。象西方发达国家类似的学院派管理咨询也普遍存在,这派管理咨询最明显的优势是理论和思想的沉淀。但主要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咨询方案尽管很系统,但缺乏有效的操作性,而管理管理咨询最终的目的是让企业能够有效的实施。二是缺少真正管理咨询公司必备的组织体系和人力体系。通常由导师带领几个学生为企业管理咨询,而缺乏一个管理咨询公司必须具有的资讯、研发、管理咨询和培训开发的核心体系。

2、除学院派管理咨询外,活跃在我国管理管理咨询市场上的管理咨询机构还有各种各样的管理咨询公司,但是他们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1) 缺乏管理咨询专家,缺乏企业管理理论和经验基础。管理咨询公司是以自己的知识智慧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帮助别人成功,这就要求管理咨询公司有足够的专家群体以及专家网络来满足管理咨询的需要。因此管理咨询专家也就构成了管理咨询企业的关键要素。但是由于我国管理咨询业发展历史短暂,并且发展过程之中缺乏人才的积聚,我国管理咨询业人才缺乏并由此引起的缺少企业经营管理理论和经验的现象已经十分严重。

(2) 大多数管理管理咨询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竞争要素。决定管理咨询行业竞争能力的要素很多,但价值观和市场定位至关重要,价值观是管理咨询公司的核心,市场定位也非常重要,纵观我国的管理咨询业,还没有那一家这方面有明显的趋向。

(3) 缺乏企业品牌。目前管理咨询业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我国有十大策划家,却没有让业内人士脱口而出的管理咨询企业,我国的管理咨询企业数以千计,却至今没有一家众望所归的管理管理咨询权威。

(4) 管理咨询公司的服务并不规范。与国外的大型管理咨询公司相比,国内的管理咨询公司还有一定的差距,没有成型的管理咨询体系,没有管理咨询案例数据库,并且动态信息源不够。这样至少有一点企业不能提供严谨、详实、规范的文体表达,那么管理咨询的需求方明显的感觉就是产品没有档次。

3、企业与管理咨询公司之间缺乏理解与共识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管理咨询业的发展。

(1)由于管理咨询服务所提供的是一种无形、动态的知识产品,而用户支付的管理咨询费用则是有形的、静态的,在买卖发、公平上须供需双方共同做出努力。对于提供管理咨询服务的一方来讲,需要尽可能的细化管理咨询方案,提高操作性,同时注意通过成功案例塑造,树立信誉增强需方的信心;对于需方来讲,必须以前瞻、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眼光及创新的价值尺度评价管理咨询公司的工作。

(2)正确评价在新经济的条件下,创新策划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营销模式对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重要作用。但是很多企业往往看的见有形的物质财富,对创新经营观念、科学管理模式、机制等知识性资产在企业有形物质财富创造过程中的全局性渗透和制约作用的认识尚有模糊之处。

(3)在管理咨询的前后两者的认识也存在一定差距。管理咨询需求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管理咨询什么,选择谁来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以及在管理咨询过程之中双方的不信任和在时间、费用、管理咨询目标等方面的背离使得管理咨询的成功性大大的降低。

管理咨询业“冬天既已到来,春天还会远吗”?

从根本意义上讲,管理咨询公司能够为企业提供帮助和服务,主要是因为他在某个层面上比客户看得更高远、更深透,“万能”的管理咨询公司是不存在的。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所面对的市场、管理、人员等方面的问题会变得日益复杂,仅靠过去的经验和能力,是难以应对的。于是,企业开始寻找专业机构,“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管理咨询公司的“活计”就水到渠成的怕孕育而生了。

第4篇:立冬谚语范文

【论文摘要】作为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迁移兴趣、创设情景、口诀记忆、制作教具、自编短剧、开展竞赛等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兴趣。”众所周知,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是他们对英语没有兴趣。因此,作为中学的英语教师,首先应该先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古往今来,凡是教学上有所建树的教师,无一例外的,他们的课都让学生着迷。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用教育的艺术把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引向英语学习领域,用兴趣的火花去点燃智慧之火。为此,在英语教学中,我始终坚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高兴地学;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使他们努力地学;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有成效地学;保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使他们精力充沛地学。

1.迁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学好英语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而学生缺乏的往往就是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如果只是从正面向他们大谈学好英语的好处,恐怕收效甚微。若能把这些学生在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学英语中来,则可事半功倍。有一次,我把班上的几个常逃学到街上打电子游戏的学生叫到宿舍,打开电脑,让他们进入“红色警戒”的游戏世界。很快地,他们就融入游戏之中,但就在他们指挥着千军万马激烈战斗时,屏幕上却出现了英文提示,学生全傻眼了,这时我就在旁边轻描淡写地给予翻译。学生顿悟:下世纪,玩,也要懂英语。事后,我发现英语课上,这几个学生“重新做人”了。可见,巧妙地迁移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大有益处。

2.教唱英语歌曲,设计游戏,形成轻松的学习气氛。教唱英语歌曲,这有助于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如在教学七年级StarterUnit2的时候,我让学生模仿儿歌两只老虎的曲调学唱What’sthis?It’sa…Whatarethose?Theyare…学生很快记住了句型。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英语小笑话和英语小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讲,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效率。设计游戏情景,复习巩固对话内容。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学生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设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3.用口诀帮助记忆,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英语语法规则、词的用法区别、发音规则等常让学生迷惑。鉴于此,教师可编些口诀来帮助学生记忆,降低学习难度,使学英语的热情升温。如音节发音口诀:两个元音中间断,一个元音后面跟,字母组合拆不散,复合词按原词分。

对初一学生讲“be”的用法,记口诀:I用am,you用are;is跟着他,她,它。要问复数用什么?其后全部都用are。对初三学生讲被动语态时,要学生记:主动变被动,各部都要动,主宾打颠倒,谓语动词分两条,加be不能掉,过去分词不能少,时态和人称,一定要看清。教师只要常归纳、多积累、勤总结,口诀就会源源不断,教学也定会趣味横生。

4.让学生制作教具,激发学习英语兴趣。对初学者,直观教学尤其显得重要。由于条件限制,农村学校缺乏必要的挂图,我就发动学生自己动手画。对教学中所要用到的图片,提早一个星期布置下去,要求他们用彩笔画在白色硬纸片上,在纸片的背面再写上图画所表达的单词及其音标,为了便于以后保存,我对纸片的大小作了统一的规定。一周后,一些“作品”被运用在课堂上。这样,在课外学生都兴趣盎然地制作图片,课上他们都期待着自己的“作品”出现。开展画图片活动,其意义已经超出图片的本身,它让学生体会到成功,这种成功的喜悦大大激发了他们学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愿意来上英语课。此外,画图片也培养了学生的绘画能力,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还可让他们先熟悉一下将要学的新课,达到预习的目的,真是一举多得。5.自编短剧,调动学习积极性。学习要“学以致用”,而英语的学习更是如此。我们要让学生学了英语后,要会开口说英语。为此,每节课,我都花五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在讲台前表演他们自编的课本剧。具体做法如下:上课前,当天的值日生先用英语作DutyReport,内容有:星期、日期、出席情况、天气等。然后由这两个值日生或者他们再邀请两三个同学一起表演他们课前已编排好的短剧,剧情可依照已学过的课文的情景,也可自己创设情景,但是台词必须要运用已学过的句型。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复习旧课,而这种复习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自编自演课本剧,让学生在笑声中复习、巩固旧知识,避免了让学生紧张、窒息的提问复习法,而收效却远远超过后者。这点,我深有体会。一些学生毕业后,仍念念不忘他们英语课上的五分钟表演。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第5篇:立冬谚语范文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精细化管理; 成本动因; 离散系数

一、引言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为起点,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全员参与,全程控制,覆盖企业生产经营各个方面的预算体系。在我国,从1999年开始,全面预算管理的先进理念受到广泛的关注,很多大中型企业已充分认识到它是企业内部一种系统而有效的管理方法,并进行积极应用,取得一定成效。中国移动广东东莞分公司在集团公司的指引下,经过多年的实践,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成立了预算组织机构,对各项预算管理举措进行了一定探索,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

二、粗放式模式下预算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8年以前得益于当地经济的迅猛发展及客户数的持续增长,东莞移动在当地电信市场一家独大,收入迭创新高,成本环境持续宽松。在该背景下,公司运营压力和管理压力都不大,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显得相对粗放,与全面预算管理丰富的内涵与深厚的底蕴有着一定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一)预算目标没有很好地与公司经营战略匹配

预算管理过程必须贯穿公司发展战略,否则预算管理将失去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在粗放的预算管理模式下,公司预算的功能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费用控制这一阶段,公司每年预算目标的制定没有很好地以公司经营战略及发展规划为导向,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短期性。具体表现在,每年制定预算目标时没有很好地综合考虑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以及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仅是按惯性确定每年的收入、利润、资本性开支等关键指标保持一定幅度的增长,资源投向方面也未能对当年经营重点进行关联性排序,导致各项目开支每年只会做加法不会做减法,项目效益递减。

(二)预算编制依据不足,预算审核和分解缺乏科学标准

公司预算编制所倡导的基本方法是零基预算,但是各业务部门项目负责人进行预算编制时,对于常规性项目,一般是在上期预算执行结果的基础上,简单地结合当年情况略加调整编制完成的,对预算编制的说明也较为粗糙;对于新增项目,由于缺乏历史数据,也没有形成一套可供参考的行业预算标杆体系,编制结果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事实上,各部门编制预算时往往站在对自己有利的方面去考虑,低估收益、高估成本,从而形成预算松弛。但由于预算编制过程粗糙,信息不透明,公司预算管理员在审核各部门预算编制结果及分解下达预算时,主观判断色彩较浓,难以有效消除预算松弛的现象,并因此导致在资源偏紧的情况下部分预算分配不够合理,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新增项目成本被其他低效的项目挤占,影响后续的预算执行及考核,也阻碍业务的发展。

(三)预算均衡性不足,成本投入前低后高的现象比较明显

公司以往对各部门预算管理成效的主要衡量指标是预算准确率,要求月度预算差异率不超过5%,年度预算差异率不超过1%,该举措在确保精准达成上级单位所下达的预算目标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预算均衡性方面的引导,各部门往往启动项目较晚、项目的时间规划不够合理,在成本数据上体现为前低后高、月度间波动较大,这样不利于全年业务均衡地开展,不符合早投入、早产出的效益原则,也影响了经营业绩指标在全年各个阶段的均衡达成。

(四)预算考核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没有考评与激励机制,预算就会流于形式,考评与激励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预算管理效应的良好发挥。由于对预算管理功能认识上的局限,公司往年的预算考核主要是以财务通报为主,即在公司预算会议上由财务部对各部门全年预算完成情况进行通报,通报内容包括各部门的收入、利润、投资计划及其他关键指标的完成情况,但该通报结果没有与各部门的绩效考核挂钩,也没有其他进一步的奖惩措施。预算本身是一种硬性约束,其约束作用被弱化,预算实施效果也因而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粗放式预算管理模式下,存在的诸多问题明显限制了预算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达不到企业推行全面预算管理的预期效果。

三、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与构建

2008年以来,随着电信行业重组、3G牌照发放、宏观经济环境低迷及市场逐渐饱和,公司在3G市场中的竞争面临较大威胁,运营收入增速持续低位运行,成本资源日益紧张,使得过去粗放式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这无疑倒逼我们痛下决心改变粗放式的企业运作模式。

(一)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的内涵

以“精、准、细、严”为基本原则的精细化管理思想正好能契合企业变革的需要。精细化管理是一种高效、系统、精确的管理方式,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管理模式。精细化管理的精髓在于它能对企业战略目标进行细化分解,强化管理责任的落实,并提升企业对战略目标的贯彻执行能力。日本著名学者小林健吾(1989)指出,预算管理从产生、发展到现在,始终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不断吸收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方法为其所用,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具体应用到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就是站在预算全流程管控的角度进行价值链分析,发掘管控流程中的价值增长点,抓住预算目标设定、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考核等关键环节做好精细化管理,完善薄弱点,并引入一些先进理论如离散系数、成本动因理论等进行创新应用,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对公司资源的优化配置作用,促进公司战略目标实现。

(二)精细化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

1.构建战略导向型的预算管理体系

所谓战略预算,就是要将战略置于预算的中心地位,以企业战略的实施为预算最终目标,围绕战略这个中心设计预算内容体系和以战略为预算编制起点的一整套预算管理体系。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其经营重点、战略目标是不同的,预算策略也应随之变化。公司在2008年以来面对金融危机、行业重组、全业务运营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公司经营战略从“快速发展、做大市场”向“稳定格局、转型发展”转变,预算策略也相应地进行调整。在市场扩张时期多投入、多产出的预算策略不再适应当前环境,公司开始关注价值与效益这条主线,努力推行低成本高效运营的预算策略,通过对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在不断追求低成本运营的同时,努力追求和保持产品、服务和内部管理的高质量和高效率,逐步形成为以战略为导向、为战略而服务的预算管理体系。

2.预算编制采用“成本动因预算控制法”,强化客观性、科学性

成本动因就是导致项目成本发生的任何因素,它是分配和分析成本的基础。成本动因理论是指成本的分配应着眼于成本的来源,按成本产生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汇集和分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分析和决策。成本动因理论应用到公司原有的零基预算编制过程当中,这里称作“成本动因预算控制法”。具体做法是,在公司成本预算编制过程中,把每一个项目分解成不同的分项,每一个分项当成一个作业,然后对每一个作业分析其驱动因素,并对每一个驱动因素进行预算,最终确定整个项目的预算成本,如图1所示。

实践表明,“成本动因预算控制法”使预算编制过程显性化、公式化,编制结果更加科学、客观,有效避免各种口径的误差,以及预算审批时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而造成审核依据不足的问题,提高编制的效率及预算值的准确性,有效消除预算松弛的现象。正如于增彪(2003)指出,发现成本动因并使之标准化是消除或缩减预算松弛的一种重要方法。

3.建立全面的预算滚动申报机制,提高预算的前瞻性及全局性

预算是公司生产经营活动和业务计划的货币化表现。往年公司除年初要求各部门申报全年预算,引导各部门做好全年业务规划外,之后每月仅要求申报次月预算,这样会造成月度预算期间过短,未能很好地反映全年业务规划在各个阶段的落实安排情况,导致预算及业务规划的短视行为,不利于全年预算目标的有效落实。因此,公司建立了全面的预算滚动申报机制,要求各部门每月滚动申报未来3个月的预算、每季度滚动申报全年预算,引导业务部门提前做好短期和中长期的业务规划,并根据业务开展情况不断修正和更新最初的预算信息,使预算更加贴近实际,有效地提高了预算前瞻性及全局性,使公司及时掌握未来业务发展态势,适时提出优化政策,促进公司全年经营目标的达成。

4.引入离散系数,强化预算均衡性管理

针对往年成本投入不均衡现象,公司创新性地引入离散系数作为衡量各部门月度预算均衡性的指标,引导各部门在保证项目高效益、高效率的基础上,结合业务的实际情况做好每月的成本规划,全年尽量均衡地投入成本,避免成本在不同月份出现较大程度的波动,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益,确保了公司业绩均衡达成。

离散系数又称变异系数,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在预算上即反映成本安排的均衡程度。财务部每月会根据各部门的已完成成本和后续三个月的滚动预算,计算出各部门已执行成本的离散系数以及预算离散系数。部门离散系数计算过程如下:

(1)关于实际执行离散系数的计算过程

计算某年实际执行成本的离散系数时,所用的数据全部为实际执行数据;假设某部门某年各月实际执行分别为S1、S2…S12,则:

受业务本身特点的影响,不必追求绝对的均衡性,但如果某部门离散系数同比过高,且没有特殊原因(如节日性促销导致当月成本高企等),财务部会在月度预算会议中提请各部门关注成本规划是否合理,是否需要进行适当调整,以避免成本在不同月份之间的过度波动。

5.健全预算考核机制,预算管理责任层层落实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赏罚分明的奖惩,才能确保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公司近年开始在预算考核机制健全方面实行强有力的举措,整个公司的预算氛围、预算效果都有明显的改善。首先,在公司管理层的重视和推动下,预算管理工作纳入部门年度业绩考核范围,在指标设计上,不仅考核各部门预算管理结果,如当年预算目标达成情况,也考核预算管理过程,如预算编制及时性、月度预算准确率等,真正发挥预算管理对各部门经营过程和经营结果的计划引导作用。其次,由于部门年度业绩考核结果是与部门所有人员薪资挂钩的,各部门为明确预算管理责任,按业务项目维度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将预算责任逐级延伸,落实到各项目负责人身上,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预算执行责任体系,彻底改变“预算仅是财务部的事情”这一传统理念。可以说,考核与奖惩是预算管理的生命线这一思想得到了较好地体现。

四、精细化预算管理的实施效益

实践表明,东莞移动创新地构建和应用精细化预算管控模式,使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及管理效益。从经济效益方面看,2008年以来公司通过及时的战略调整及预算管理模式的创新,承受住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实现了逆势增长以及环境好转后的迅速顺势发展,公司客户、收入、利润与市场份额持续增长,市场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从管理效益方面看,公司以预算管理提升为契机,全面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大力推动管理创新,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提升组织运作效率,成为打造抵抗环境冲击、实现顺势快速回暖的重要基石。可以说,预算模式的创新及严格的执行是公司实现效益提升的重要保证。

五、结语

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变革是顺应当今经济全球一体化及企业内外部环境变化的必然结果。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一个功能全面的管理工具,东莞分公司基于精细化管理的全面预算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是预算管理理念的一次重要提升,也是企业管理模式和预算实务的一次重要创新。

同时,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尽管基于精细化管理的预算管控模式在理论上有创新,也显示出初步的实施效益,但毕竟真正实施的时间较短,其实施效益是否能达到预期,也需要时间进一步检验;此外,预算管理是一项非常系统而复杂的工作,它不是一成不变的,或许今天它适合某个企业的管理需要,但明天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也需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 李美芳.浅谈精细化管理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J].煤炭经济研究,2010(8):86-88.

[2] 曹玉芹.浅谈全面预算管理的考评与激励机制[J].煤炭经济研究,2011(10):72-74.

[3] 孙莉莉.现代企业如何实现精细化管理[J].知识经济,2011(9):129.

[4] (日)小林健吾.企业预算管理[M].陈文光,黄南斗,译.台北:台北顺达出版社,1989:105-106.

[5] 栗云静.企业战略管理下预算管理的构建[J].人口与经济,2010(增刊):242-243.

第6篇:立冬谚语范文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状况有好几个方面的原因,如我们的实验讲义一方面偏重于传授实验基本知识,把实验过程介绍得很详细,仪器的使用也是具体到每个开关,每个旋钮。另一方面,对于实验中的理性思维成分,如实验设计思想、原理论证、实验方法等不够注重,体现得不多。教师在教学中,一般都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由此造成的后果是一些学生把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对立起来,把物理课与物理实验课截然分成“动脑”的理论课与“动手”的技术课,认为做实验就是动手“使用使用”仪器,“测量测量”数据而已。久而久之,难免就会养成依赖讲义和教师的习惯,依葫芦画瓢式地做实验,做起实验越来越被动。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物理实验教学要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这一重要性。正如老一辈物理学家钱临照曾语重心长地指出:“做好一个物理实验首先要透彻这个实验的物理概念,然后明白用什么手段,借助什么仪器和技巧去实验它。”

我们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正确地操作和测量,还经常提醒学生思考实验目的、实验设计以及实验结果的含义等,有意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实验设计者研究、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此启发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站在实验设计者的位置上独立思考和分析有关实验的各种问题,并设法在实验中进行检验,使学生在实验中逐渐化被动为主动,这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会有所提高。

在实验的预习、操作、总结三个环节,都有训练学生动脑能力的内容,使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之中。为了搞清楚这些问题,学生要查阅教材和有关参考书,要关注物理实验的全过程,要认真地考虑物理实验方法,要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分析观察到的现象等,这样培养了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当学生明确了这些问题,就理解了实验的内涵,掌握了实验的思路和方法,使实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强调了理性思维的重要性,加大力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绝不意味着可以放松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锻炼实验技巧,提高动手能力,始终是物理实验课程的重点。实验课一定要保证学生有较多的时间自己动手做实验,坚持一人一套仪器,每个人独立操作,完成整个测量、观察、处理结果的任务,教师可以从旁指导和启发。学生做实验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就需要重做。实验本身是一种重复的、艰苦的劳动,实验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基本训练必须坚持严格要求。

第7篇:立冬谚语范文

一、企业动态战略意义:柔性战略对成本管理的启示

战略理论的发展中,众多学者提出了“柔性战略”的概念。汪应洛(1998)认为,所谓柔性战略,是指企业为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目标,在动态的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利用变化和制造变化以提高自身竞争能力而制定的一组可选择的行动规则和相应方案。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外有关柔性的定义有40多种,众多的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学科角度对此进行了研究。最具代表性的有适应性、再适应、风险规避、组织柔性、学习与创新等。

柔性管理是指企业管理的方法或方法组合,它使企业能对瞬息万变和剧烈波动的市场做出灵活、迅速、及时的动态反应,以达到保持和获得竞争优势的目的。柔性管理的任务是,在混沌纷杂的表面现象中看出事物演化的规律,识别出未来和潜在的未知需要,进而预见到变化并自如地应付变化。现实生活中的柔性管理,往往很难严格的加以区分,可能是多角度、多类型的柔性的组合。按管理职能和竞争的重要性划分,把柔性管理划分为战略柔性管理、生产柔性管理、物流柔性管理、技术柔性管理、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组织柔性管理、制度柔性管理,甚至还包括产品设计柔性管理、公共关系柔性管理、证券柔性管理、并购柔性管理等。

二、环境扫描:劳动力紧缺环境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冲击

民工荒现象自2004年出现以后,就受到学术以及实践领域各个方面的关注,因为这预示着我国的人口福利正在逐渐减少。学术界的研究表明,民工荒现象的出现,表明在我国的劳动力市场中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当然,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得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民工荒的问题,但是其本质没有得到解决。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急切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这一问题得以凸显。物价上涨、劳动力工资增加,劳动力紧缩带来的不良影响都对企业成本管理产生着强烈的冲击。这些环境因素的变化、市场供求的变化需要企业应用环境扫描动态跟踪这些趋势及变化。

PEST法是企业用来分析其所处宏观环境最基本的工具。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四个方面,PEST正是从这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的。政治角度主要考虑当前一国的政治体制、政局稳定状况以及政府态度对具体某一行业带来的影响,政治角度的另外一面重点考虑的是国家对行业的具体的法律法规。经济环境则主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反映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系列指标:利率、通货膨胀率、失业率、汇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等等。社会这一层面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人口和文化,人口涉及到基数大小、内部年龄结构、人口地区分布、民族区域分布等因素。技术角度重点考虑的是具体行业中目前已经开发利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

(一)从政治法律角度看 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各个国家加入到国家市场的竞争的趋势及速度迅猛加快。同时,为了支持企业融入国家竞争,政府在这些方面的监管也呈现出宽松的局面。但是国际市场上面临着更大的经济波动、通货膨胀、国际垄断等问题,并且随着关联机制影响到国内经济,随着而来的是涉及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方方面面的问题。

(二)从全球经济角度看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劳动力紧缩造成劳动力供给减少,工资水平自然上升,企业成本也随之上升。资源配置的范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得以在更大的区域得到分配,流向具有更高盈利的地点,而较少受到体制、区域的制约。与之同时发生的是一系列新型产业的兴起,知识、资本密集型企业的不断增加对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由这些新型企业所创造的行业规则、用工标准使得劳动力市场的改变前所未有,并且还在不断发生变化。总体而言,市场在全球范围下面临更大的不确定以及更高的人力成本,迫使企业改善自身经营模式即管理手段,加大对客户需求的关注,通过技术的改进进一步压缩产品成本,从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一个地区的社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社会文化本身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含了道德风尚、文化习俗、文化的培训教育、地域社会结构因素。社会文化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首先是我国居民消费观念、健康观念的改变。虽然我国西北部分地区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处于温饱向小康过渡的阶段,但是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居民已经开始注重自身的保健以及更好的文化需求;其次是居民生活状态的变化,市场竞争的加剧带来工作强度和压力的增大,对居民的生理和心理造成巨大的冲击,其心理状况也是值得企业进行关注的。

(四)从技术角度看 由于劳动力紧缩,企业不得不加快技术设备的引进。通过把发展的网络电子通讯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到企业管理和信息化运营,可以极大的提高企业的劳动效率,催动生产率的提升和工作方式的革新,也不断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网络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来进行消费和购物,还可以进行移动办公和现场化操作,实现了自动化灵活化。

三、价值链创造:构建动态竞争优势价值链模式

美国管理会计教授John K.Shank在波特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的基础上创建了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核心是对成本的管制,通过对公司上下流产业链的分析,确定在组织战略中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运用成本分析的关键点在于准确的战略地位、整个产业链条的把握、成本的动态监控。而本文主要的关注点是对组织上下流产业链条的把握。动态战略成本管理本身是一个综合的研究框架,包含了企业成本的各个方面:环境,包含企业多处的国家宏观环境、企业内外部所处的竞争环境,并且关注这两个方面的动态变化;综合分析,需要从公司战略定位、企业成本动态变化、企业所处产业链层级等角度进行相应考虑;组织内部的结构变化,包含如何通过整合资源形成企业竞争优势、战略的变化、市场敏感性度量等方面;最后是对企业所面临风险的实时监控,包含风险的实时监控以及危机的预防等等。

(一)价值链分解外包 在急剧变动的商业环境下,价值链的增值环节越来越多,结构也更复杂,企业某种或某类产品价值链的形成过程已无法由一家企业来完成(这种“无法”有两层含义,一是能力达不到,二是能力可达到但不经济),如图1。因此企业的价值链开始分解,企业把一些不具有优势、非核心、创利不多的环节分解出来,而保留那些具有比较优势、战略意义以及创造利润多的核心环节。分解和外包的过程是一种竞争合作过程,既通过合作降低成本,又有所保留而保持竞争地位。

(二)价值链集成整合 随着分工的细化,整个的产业链条中开始出现一些相互独立的环节,而这些环节正是产业链条中会实现增值的环节。这些环节从原来的价值链中分立出来,通过重新整合形成多条更具有竞争力的新的价值链。通过集成整合专注于自己的细分市场与战略目标。企业通过这种方法,能够在整个产业链条中综合性全面利用各项资源,从而能使成本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实现增值效益的最大化。

(三)价值链界面动态协调 在信息时代,企业需要重新设计价值链,通过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各环节间的动态无缝联结。借助信息网络,企业实现了如下竞争优势:一是效率上,通过实现内部价值链的灵活与流畅,保障整个通路对顾客需求的快速协调反应来提高沟通协调效率。二是经济上,联盟中企业由于经营业务上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则资源和经济活动也会存在不同,这些企业之间相互的组合和搭配,能够在更大程度上降低各个企业的成本,有利于获得潜在利润和超额利润。三则表现在风险控制上,不同的企业在风险控制中会采用不同的方法,相互之间学习,有利于掌握更多的风险控制技术,加强研发、生产、供销等值链间的薄弱环节,同时借助于互联网大大降低了搜寻成本和交易风险。

(四)价值链融入价值网络 价值链分解外包和价值链集成整合的缺陷是缺乏成员间的信息交流和跨级别的信息流动,这样一种模式导致供应商和合作伙伴和客户需求市场的分离。鉴于这一缺点,价值网将这三者联系在一起,同时价值网络是基于合作伙伴之间的整体利益。在这个价值网中,核心企业的作用尤为突出,它将各个企业整合在一起,共同追求最大的价值,并通过实际行动,影响企业之间的价值创造、传递的运动机制。除了核心企业之外的合作成员通过上下流的产业链条结点联系在一起,使整体的布局实现从线性到网络化的变化。在这种网络模式下,各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相互结合,呈现网络化,需求信息在最快的时间内得到响应,这样一种具有高度敏感性的价值网络,能够最大可能把握顾客。

四、结构重整与选择:战略资源整合与战略转化

企业通过价值链模式构建了动态成本管理体系后,更主要是对其目前拥有的战略资源进行整合和转化,从而形成新的成本结构,以达到降低成本的作用。战略结构的重整与选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战略资源整合 当前,许多企业尤其是跨国集团都实施多元化战略。企业通过企业合并、股权收购、构建战略联盟等方式来获取更多的外部资源,企业的要素,如机器设备、专利技术、人才储备以及资金等,都需要在战略的指导下进行匹配。但很多企业存在资源浪费的情况,例如,有些企业建立知识管理体制,但各要素之间无法及时流通;有些企业努力构建战略联盟,但却没有好好利用其它战略合作伙伴的各种资源。

(二)竞争战略整合 企业战略作为一个完整体系,必须目标原则一致,相互促进,竞争战略作为企业战略体系当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其在内容体系上应该保持和整体战略的一致性。此外,不同层次的战略目标也需要融合,不同层次战略目标融合的难度也不一样。针对不同产品不同市场,进行市场细分,采用差异化战略。那么对于当前业务比较分散的综合型公司,可以更具企业不同业务单元的具体特点选择不同的竞争战略。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与奔驰公司进行合并之后,就针对其不同业务单元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战略:汽车、金融等行业由于市场容量以及发展政策实施继续扩大规模的战略;航空业务则相应实施维持乃至紧缩的战略。在使用竞争战略时,应灵活运用波特的三种基本竞争战略:低成本、差异化和聚焦战略,这三种基本竞争战略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针对业务的需要相互结合使用,例如按照消费者性别以及不同级别的市场进行区分,则会对顾客的区分产业很大程度的重合,所以需要将这两种组合进行一定的联系,做到针对同一款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上也要给与适度差异化的定价。

(三)战略转化 Jim Hatch 和 Jeffery Zweig(2001)指出,只有极少数的高成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地位,或构建起难于复制的、一套复杂的相互关联的能力。通过对 50 家高速成长的企业的深入研究,他们发现,企业实现超高速成长的最终驱动力归根到底是其适应能力,特别是通过适时改变自己的竞争定位、调整企业的价值假设和定位于不同的目标市场而实现的快速适应能力。企业要增强快速适应能力,必须克服“战略惯性”的影响。

战略转化的理论依据来源于 Grove(1990)提出的战略转折点(Strategic inflection point,SIP)理论。战略转折点是企业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数学意义上转折点是指当曲线斜率变化比率开始改变的时候(比如由负变正或由正变负)所出现的拐点。而在物理学意义上转折点是指曲线由凸面线转化为凹面线或由凹面线转化为凸面线的那一点。转折点的含义说明当曲线经过转折点之后就开始改变原来的方向而向另一方向弯曲,出现较大变化的这个转折点非常重要,但事实上这个转折点很难量化、明确化。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遇到转折点,从企业生命周期曲线上看到这样的点发生在两个阶段交替的时刻(每个阶段临界状态的转化叫战略转折)。战略转折点是企业生死存亡的关键,在转折点上如果企业能清醒地知道自己所处的生命阶段,抓住机遇,采取新的管理方式和手段,平稳地实现新战略对旧战略的突破,就会不断创造业绩,健康成长。但是如果依然采用旧的战略应对转折点则可能先惯性上升然后不可避免地滑向低谷。

(四)企业竞争力衡量 企业竞争力衡量是战略管理实施的一种重要的工具,它是将企业纳入到整个市场汇总,将其和竞争对手做一个对比,衡量其能力。笔者主要论述企业竞争力评价的焦点问题――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国内外机构和学者纷纷构建了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目前已有的指标体系来看,企业绩效(尤其是财务数据)评价是企业竞争力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有的评价指标体系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最大的优点在于其可以量化,且操作方便、可信性高,能够对企业战略和经营策略的结果进行量化而总括地评价,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公信力。但财务指标存在过分地注重短期财务成果、急功近利思想、短期投机行为、弱化了追求长期战略目标的动力等局限性。所以,必须要设计相应的非财务指标与之相匹配,才能全面、系统地对企业竞争力做出正确的评价。平衡计分卡较好地实现了财务指标和非财务指标的结合。

平衡计分卡(Balanced Scorecard,BSC)由美国哈佛大学 Robert Kaplan 和复兴方案公司总裁 David Norton 在总结了 12 家大型企业业绩评价体系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战略管理业绩评价工具。传统的财务指标描述的是已产生结果的事实,主要反映公司过去做了什么,是什么状况,并不能反映公司业务将来将会如何发展。BSC 将长期与短期因素、财务与非财务因素、外部与内部因素等多方面引入业绩评价体系。平衡计分卡是一种综合性的绩效考评方法,不在单纯考虑财务的因素,而是将财务作为最后的目的,构造战略地图,将财务、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员工成长纳入到整个的考核体系。平衡计分卡不在单纯讲关注点落到最后的利润,但是却实施动态的管理,最后保障财务指标的完成。也就是在客户、内部流程以及员工成长中寻求关键驱动因素。这种方法为企业提供了一种动态的监控手段,有利于为企业提炼关键控制性因素。

五、结论

本文从战略成本管理的概念出发,从柔性战略对成本管理的启示角度介绍了实施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通过分析劳动力紧缩环境对企业成本管理的冲击,通过战略资源整合与战略转化来对战略结构进行重组,研究了企业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性。通过对劳动力紧缩这一市场变化的分析,引出企业成本管理实施战略动态战略的必要性,企业可以通过将成本在价值链上进行传递、外包或重组的方式来进行动态成本管理,通过战略资源整合以及战略转换等来实现低成本战略,从而更好的实现企业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第8篇:立冬谚语范文

【关键词】异质性劳动力 流动 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 经验验证

一、引言与综述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我国企业用工难、“民工荒”不仅在东南沿海出现,内陆的诸多省份也逐步出现、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新的经济发展问题层出不穷、我们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在此情况下,笔者认为研究我国劳动力的异质性充分利用劳动力的差异发挥其比较优势对于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前瞻性。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可以发现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可以说是非常丰富,在研究劳动力转移时学者们也逐步开始对异质性劳动力进行定义和进行相应的研究。

以克鲁格曼(Krugman,1991)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则通过构建数理模型详细分析劳动力流动对产业集聚的作用机制。廖泉文、宋培林(2002)提出异质型人力资本是具有报酬递增性质的人力资本,此类人力资本具有综合协调能力、判断决策能力、学习创新能力和承担风险等“独特能力”。赵伟和李芬(2007)将劳动力分为高低技能,认为高技能劳动力流动产生的地区集聚力量远大于低技能劳动力,高技能劳动力流动倾向于扩大地区收入差距。李中、周勤(2012)在FE模型中引入普通劳动力,得出普通劳动力流动的地理集中加剧了收入差距,劳动力异质性偏好对普通劳动力地理集中导致地区收入差距变化具有负向作用。陈建军、杨飞(2014)通过对前沿文献的梳理,认为人力资本水平决定了技术进步路径;决定了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人力资本类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匹配状况决定着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

通过梳理,发现以往研究劳动力异质性,大多是将教育与培训经历区分,按技能与非技能进行分类,但是均考虑了劳动者异质性的一个方面。实际上劳动力的社会资本也应是考虑的一个方面。

基于此本文在我国现实情况的基础上通过查阅数据期望能发现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生产的关系,进而为我国异质性劳动力的流动和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应的建议。

二、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经验验证

中国劳动力的流动是伴随着人口的迁移,长期来看可以将劳动力流动看成人口迁移,而异质性劳动力的流动又不能脱离劳动力的流动,整体影响着我国经济的空间格局。为了探究我国人口与空间生产的状况,本文借鉴范红忠(2010)使用相对值指标来比较不同区域人口与生产的不一致性的方法,定义不一致系数三个指标。

一是人口集中度=某地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某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二是生产集中度=某地区占全国GDP的比/某地区占全国国土面积的比;三是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生产集中度/人口集中度;数据来自于2015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作出2000~2014年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的图(图1―图3)来判断偏离1的程度。

图1中河北省的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比较接近于1,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的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偏离1比较严重,北京市和上海市的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是在逐步下降的,而天津市变化不大始终在2~2.5之间,其余省份都在1附近波动,变化不是很大,图2中黑龙江省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从2000~2014年偏离1越来越严重,吉林省从2011年开始接近于1比较合理。分析黑龙江省的生产集中度和人口集中度可以发展黑龙江省的人口集中度没什么变化几乎都是在0.5附近,中部地区虽然大部分都是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都小于1但是却是逐年上升并向1靠拢的。事实表明:河南省和安徽省是中部地区劳动力流出的大省,河南省和安徽省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逐年上升的原因是人口集中度的减少。从图3的西部地区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可以看出,西部地区的大部分地区的不一致系数甚至更低很多省份都在0.8以下,在西部省份中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变化最大的是,从2000~2014年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

从这三个图可以看出:我国人口空间集中并没有安全依赖于生产集中,当前我国处于开放的攻坚期,改革的深水期、异质性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考虑在内。整个人口的流动也存在着异质性的作用,所以变现出的人口和生产集中的不一致,影响他们流动决策的更多是制度、文化、风俗、以及家庭和个人的社会资源。这样异质性劳动力的流动显得更加困难,从而导致人口流动的速度滞后于生产集聚的速度并形成人口与生产空间的不一致。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15年我国人口集聚与生产集聚的不一致系数分析,可以看出很多地区人口与生产不一致系数都不同程度地偏离1,@说明很多地区人口集聚和生产集聚是不一致的。很多落后的地区并没有劳动力长期外流的现象,仅从经济的因素已不能够解释我国劳动力流动的问题,应该考虑一些非经济的因素,因此异质性劳动力流动面临着多重障碍,如何引导异质性劳动力流动合理流动成为我国政府应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基于此,笔者认为,在提升我国人力资本时国家应该加大投资一些人口大的省份(河南、安徽、四川等)和一些偏远的西北地区,通过义务教育、职业培训、鼓励这些地区兴办教育,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其次,政府应改革一些有利于劳动力流动的政策,如户籍、教育、医疗、住房等,逐步放开转移到城市里的农民工在城市定居的限制;还应合理规划引导一些不适合经济集聚地区的劳动力合理有序地向适合经济集聚的地区转移,重视劳动力的异质性,不断满足异质性劳动力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从而实现人口与生产的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Krugrman P.(1998),What’s New About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Oxford Review of Economic Policy 14(2):7-17.

[2]陈建军,杨飞.人力资本异质性与区域产业升级:基于前沿文献的讨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 5): 151-159.

[3]廖泉文,宋培林.论异质型人力资本的形成机理[J].中国人才论坛,2002,3.

[4]李中,周勤.劳动地理集中与地区收入差距―基于自由企业家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经济问题,2012,(9): 37-44.

[5]赵伟,李芬.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与区域收入差距: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扩展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7,(1):27-35.

第9篇:立冬谚语范文

关键词: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智能管理;

0.引言

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仪器仪表自动化的发展进程,而在仪器仪表的自动化发展中,其自动化校验是其中必须的一个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人们在电子科技领域的不断探究,电子信息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这直接促进了仪器仪表自动化的实现,其中校验过程是检测仪器仪表正常运行的必要程序。本文就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与智能管理进行了简要论述。

1.电厂自动化技术概述及仪表自动化校验的重要性分析

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由参数检测、数据处理、自动控制、顺序控制、报警和联锁保护等系统组成,最终体现在带机组效率、值班员数量以及所能完成功能上的技术。电厂仪表自动化并不是单一的对应某一个对象,而是有可以对应许多不同的对象,并且根据其控制对象的相异,又分为主机与辅机控制、进煤系统控制盒除灰系统控制等等。电厂仪表自动化在电力能源的生产和输送过程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是对于系统安全的检测盒确保。其传感器、变速器、分析仪表仪器、指示仪表以及执行指令的自动化设备,能精确地向工作人员提供有效数据,在经过分析之后,能及时的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并得到解决。

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是山参数检测、数据处理、自动控制、顺序控制、报警和联锁保护等系统组成的,最终体现在带机组效率、值班员数量以及所能完成功能上的技术。根据电厂仪表自动控制对象的小同,其又分为进煤系统控制、除灰系统控制、主机与辅机控制等。其应用的目的是保障电厂运行安全、保障电厂运行的经济性。其基本自动化设备包括检测各种过程参数的传感器、变送器、分析仪器仪表、指示仪表以及执行指令的执行结构(如:电磁阀、调节阀)等。其仪表自动化的检验与管理是保障电厂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是实现电厂自动化控制的关键。加强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检验与智能管理有助于保障各过程参数的检测精准度、保障自动化控制的精准度、保障电厂机组运行的安全。

2.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与智能管理

2.1 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

随着现代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正向着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目前,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的实现多数是通过自动化仪表综合校验系统来完成,通过以计算机为中心的校测系统对电厂仪表自动化中的温度、压力、真空、热电偶、热电阻、电压、电流、电阻、频率等仪器仪表进行校验。自动化仪表综合校验系统的校验过程仅需要检测员安装与接线,其余上作均在计算机控制下自动完成,同时监测数据直接进入系统数据库,帮助电厂实现仪表自动化校验的网络化管理。在应用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的同时还要有针对性的对电厂仪表校验进行管理,通过建立并完善电厂自动化仪表设备使用、校验、养护记录强化对电厂自动化仪表的控制与管理,强化仪表校验时限管理上作,减少和降低仪表维护、养护过程对仪表精准度的影响,以此保障电厂机组的安全运行。囚此,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上作小仅仅是通过自动化校验仪器对其进行校验,还需要通过科学的管理有效保障校验质量,以此为基础保障电厂机组安全运行。这就需要现代电厂以科学的管理理念构建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管理体系,针对电厂各个系统自动化仪表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以此保障校验质量

2.2 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智能管理

随着现代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技术正向着FCS(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方向发展。这也为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智能管理上作开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利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技术能够提高传统控制效率、满足现代电厂自动化发展需求,并针对电厂管控一体化要求进行现代自动化控制的建设。同时也为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智能化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进行电厂仪表自动化管理过程中,需要电厂针对仪表自动化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以此为基础进行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智能管理上作。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明确值班人员、仪表自动化操作人员、维护检验人员等有关人员的上作职责,避免违规操作造成的运行事故。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进行电厂仪表自动化智能管理中,必须严格控制进出仪表自动化控制中心的人员,减少和避免非操作人员对控制系统的操作,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智能管理体系集中了数据库功能,能够将仪表自动化检测、控制过程的数据实时记录在案。仅有记录并小能有效地对仪表自动化系统以及机组运行状况有深刻的了解,电厂运行过程中还需要运行人员、班组定期对仪表自动化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了解机组情况,分析机组可能存在的故障,为保障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奠定基础

3.加快电厂仪表自动化校验技术的引进,提高电厂运行经济性

电厂仪表自动化技术在火电厂的管理中被广泛的运用,它不仅提高了电厂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电厂安全事故的发生。与传统仪表进行比较,仪表的自动化摆脱了检测机构定期检查的不稳定性,并且消除了传统仪表额外所需要的送检费,为电厂节省了一笔巨大的开支,同时,它不需要机组停机,而能在机组正常工作之际进行检验,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因此,电厂应注重对仪表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和使用,及时的更新自动化的仪器设备,采用移动式检验设备进行电厂仪表的校验,以此来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和保障电厂机组的稳定运行。而经过人们的不断创新,一些自动化的智能仪器也相应问世。例如数字压力校测仪器、数字活塞式压力计、流量监测校验仪、热电偶热电阻联合校验仪、综合校验仪等等,这些仪器在自动控温、自动检定、自动数据处理、自动判定误差、自动存储打印报表、自动打印检定结果方面,化繁为简,不仅增加了数据的精确度,同时也相应的提高的电厂的工作绩效。因此,电厂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引进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从而引导企业走向壮大。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代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与智能管理需要企业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培养,以设备维护部门人员技术培养、自动化控制操作人员技术培养以及严格的职业操守培养等上作有效避免电厂仪表自动化事故的发生、有效提高电厂仪表校验上作效率、有效进行智能管理的开展,以此为电厂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奠定基础,有效提高电厂经济利益,为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电力能源稳定供应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丽红. 电厂仪表自动化的校验与智能管理[J]. 民营科技,201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