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加固工程技术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加固工程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加固工程技术论文

第1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施工加固技术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常用的加固技术主要有加大截面的加固技术,柱外包(粘)型钢加固技术,外粘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植筋加固技术,托换加固技术,无损开孔成洞加固技术,基础加固技术等,粘贴钢板加固法,是指用胶黏剂将钢板粘贴在构件外部的一种加固方法。这种方法在建筑领域及其桥梁等工程项目中的加固、补强、修复中应用较为广泛。如何加固受损建筑?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不同性质的建筑采用的加固修复技术不同。相比于传统加固修复技术,新的加固技术逐步得到应用,碳纤维技术引领建筑物结构补强加固趋势。此外,加固是提高现有房屋抗震能力的最有效途径。

二.我国工程建设面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国内发展生产,提高生产力的重心,已从新建工业企业转移到对已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以取得更大的投资效益,按一些资料统计,改建比新建可节约投资约40%,缩短工期约50%,收回投资的速度比新建厂房快3倍至4倍,同样,对民用建筑进行改造的要求,在我国也日益迫切。随着我国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尽管兴建了大量的住宅和相应的配套措施,但无房、缺房和租户仍达20%以上。而且随着城市房价的上涨,越来越多的人买不起新房。为缓解这一矛盾,抓好旧房的改造,向现有房屋要面积,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显然是一条重要出路。我国城市现有的房屋中,有20%―30%具备改造的条件。旧房改造不仅可节省投资,同时,可不再征用土地,对缓解日趋紧张的城市用地矛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常用的加固技术主要分类。

1.外粘碳纤维布加固技术。

外站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主要原理是通过配套粘结材料将碳纤维片材粘贴与构件表面,使碳纤维片材承受拉力,并与混凝土变形来协调,共同受力,因为纤维布具有强度高、重量轻、耐腐蚀以及抗疲劳等优异的物理学性能,以及良好的粘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用碳纤维布取代钢板加固混凝土结构是近几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门新技术。主要的适用于建筑梁、板、柱、墙等的加固以及对一些其他土木工程的加固补强。主要的施工工艺为表面处理涂刷底胶修补找平胶料配制粘贴碳纤维表面防护检验。

2.加大截面加固技术。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也称为外包混凝土加固技术,它是增大构件的截面和配筋,用以提高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裂性,也可用来修补裂缝等,这种加固技术适用范围较广,可加固板、梁、柱、基础和屋架等。根据构件的受力特点和加固目的的要求、构件几何尺寸、施工方便等可设计为单侧、双侧或三侧的加固,四侧包套的加固。

根据不同的加固目的和要求,此技术又可分为加大断面为主的加固,和加配筋为主的加固,或者两者兼备的加固。加大截面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补加混凝土正常工作,亦需适当配置构造钢筋。加配筋为主的加固,为了保证配筋的正常工作,需按钢筋的间距和保护层等构造要求适当增大截面尺寸。加固中应将钢筋加以焊接,作好新旧混凝土的结合。 增大截面加固技术缺点是现场湿作业工作量大,养护期较长,对生产和生活有一定的影响,此技术增大截面尺寸,有时影响房屋的外观和净空。

3.植筋加固技术。

"植筋"技术又称钢筋生根技术,在原有混凝土结构上钻孔,注结构胶,把新的钢筋旋转插入孔洞中。此技术广泛用于设计变更,增加梁、柱、悬挑梁、板等加固和变更工程。 主要的性能和特点为植筋加固技术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对固定的基材不产生膨胀力,较适宜边距以及边距小的部位,再加上植筋加固技术施工简便、耗时较短。

4.无损开孔成洞加固技术。

无损开孔成洞技术主要是针对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开洞时为了避免锤击等在施工时的具有破坏性的施工方法造成结构损伤而提出的,同时对洞口周边的加固方法,此技术已经在高层建筑楼板、剪力墙、核心筒上面开始了大量的应用。

5.微细、深层裂缝灌浆加固技术。

微细裂缝灌浆加固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对结构中出现裂缝大于0.05mm的裂缝,可以进行灌浆密实,然而灌浆后的混凝土结构完全可以恢复其整体性,当其再次受到破坏时,新产生的裂缝将不在原裂缝的断面上。

而对于深层裂缝灌浆加固技术而言,它可以对其产生的深层裂缝进行灌浆补强处理与渗透水止漏,从而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而对于灌浆之后混凝土的密实度以及强度都满足施工要求。

6.托换加固技术。

结构托换技术是指对原有影响建筑使用功能的承重结构采用改变受力体系的方法进行的功能改造,目的是获得更大的理想使用空间。结构托换采用的方法一般为型钢托换、钢筋混凝土托换、桁架托换等。 地基基础托换技术是指因城市修建的地铁或地下隧道不可避免地从楼房底下穿过,为了避免拆除重建必须对地面上的楼房进行桩基托换。该技术主要是对地下隧道穿过需切断的楼房桩基,先在其承台附近采用梁式转换层将此部份桩基承受的上部荷载传递到隧道外侧的新建桩基础上,由托换梁—新加桩组成的托换结构体系代替。同时为了确保被托换楼房在断桩和隧道通过后不产生开裂、倾斜等破坏,采取了托换梁预应力张拉、千斤顶预顶、桩底注浆等技术,桩基托换可应用微型嵌岩钢管灌注桩、砼界面连接技术等多项专利技术。

三.对现有房屋建筑加固必须要满足的要求。

加固的方法必须要进行综合评定分析之后再来确定,分别采用房屋的整体加固或者分段进行构件的加固,加强房屋建筑的整体性、改善构件的受力程度,提高房屋建筑的综合能力。新增的构件和原有的构件之间应该具有可靠的连接性。在对房屋建筑进行加固时,如果加固所用的材料和原有的建筑材料是相同的,那么加固所用的材料强度不得低于原结构材料的实际强度。新增的加固墙必须要具有可靠的基础。对可能导致倾斜、开裂或者局部倒塌的现象,应该要预先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并对加固技术进行筛选寻求最佳加固技术,最大限度的延长其房屋建筑使用价值。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内外对房屋建筑加固的不断研究和讨论,使房屋建筑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原理不断的在改进和完善,在具体施工中,加固的方法较多,但在具体的加固施工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建筑物本身的性能和其本身的强度结构,在加固工程施工中要进行综合的评定和筛选,对房屋建筑加固的方法、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寻求最佳方案,更大限度的延长房屋建筑的使用寿命,进而发挥出房屋建筑的使用价值,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

参考文献:

[1] 谢建军 浅谈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期刊论文] 《广东建材》 -2012年8期

[2]文进军 碳纤维加固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 《现代企业文化》 -2010年8期

[3]汤炬唤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的加固技术[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1年23期

[4]朱超前 岳从军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技术探析[期刊论文] 《中华民居》 -2012年5期

[5]师云科 论房屋建筑的几种加固工程技术方法[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20期

第2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应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建设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是人们为了增加房屋的有效使用面积、降低因改变使用性质而增加的房屋负荷、为了响应环保部门的节能口号、为了增加房屋在自然灾害(地震、水灾等)中的抗灾害能力等一些原因而主客观引起了房屋结构质量的变化。随着建筑改造项目、使用功能的不断增多,为了保证房屋结构质量、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这就有必要加强改善房屋结构加固工程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 房屋建筑结构加固工程的方法以及技术分析

当房屋建筑的结构功能,如在建筑荷载、接建等方面出现改变时,或者当建筑出现材料强度不够、配筋不足、未及时修补等质量问题时,都需要对其进行加固。为了保证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对于不同的建筑情况,在坚持以经济、安全、快捷、方便的前提下,都须制定专门的施工方案。

1.1 施行加固工程时须保证良好的施工性

在进行加固工程时须事先制定加固工程方案,加固工程施工时要保证拥有方便作业的条件以及了良好的施工环境,否则会对房屋建筑加固工程造成一定阻碍,在技术方案的应用中,需避免加固施工方案为施工增加难度而带来用工量大、施工周期长、安全保障率低等的一系列弊端,最终导致加固质量的降低等问题。

1.2 各类加固工程及其加固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房屋建筑加固分为两大类:一是间接加固,二是直接加固,在具体的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以及相关要求进行加固技术和方法的使用。

1.2.1 提高支承的加固技术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这一技术适用于钢混结构加固工程,即是指通过增加建筑支点进行加固来减少房屋结构受弯范围的跨度,从而降低作用在被加固结构上面的承载效应,达到使结构承载水平有所提高的目的,这一技术便捷可靠,缺点在于对建筑的使用功能、原貌有所影响,会降低建筑的使用空间。

1.2.2 预应力加固技术

这一技术即是用预应力来水平加固混凝土的受弯结构,在新增的外力荷载以及预应力的作用下,水平拉杆产生的轴向拉力在杆端传递到建筑构件,梁板底端与拉杆贴合,部分压力向构件底端传送,可以缓解、控制建筑构件产生裂缝的速度,增加建筑整体的承载能力,另外还可以产生偏心受压效果,克服来自外界的荷载弯矩,增加了建筑构件抗弯水平。

1.2.3 增加横截面加固技术

这一技术即是在建筑的钢混受弯、受压部位浇筑一层混凝土,来增加这些部位的横截面受压高度,使截面面积增大,加强斜面刚度、截面抗弯能力、斜面抗剪作用,达到加固结构的目的。在一定的范围内,当钢筋的强大和面积都增大时,混凝土的受弯构件截面承载能力会随之提高,若房屋建筑的钢筋配置程度不高时,在增加起主要作用钢筋的面积时,也可能使原受压、受弯构件的横截面承载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在房屋建筑的混凝土受压部位扩大受压构件截面,也能够使建筑的使用性能提高,增加构件的承载能力。

横截面加固技术应用简便、条件简单,加固设计成熟,施工经验丰富,尤其适用于混凝土方面的加固以及柱、板、梁、墙等普通的建筑构造物加固,缺点在于完成加固后,建筑物使用面积会减少,且施工工程中湿作业的工时较长,对生活及生产都会造成一定影响。

2 房屋建筑中几种具体加固技术的应用规范

2.1 加固工程中应注意的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

加固工程施工前要对房屋建筑原来的旧钢混结构进行充分的考察、采样、设计和评定,保证有实力雄厚、较为权威的专业人员对新旧钢材结构进行实验评定,以此来确定加固工程有一个实用的新的钢材和配件的规格、型号,制定出一个完整有效的工程施工方案,保证力求将加固工作做细做好。

在加工工程施工时,要做到彻底清除房屋建筑原有的钢混结构的锈迹,去除钢混结构的表面渣物以及氧化腐蚀覆盖层,修改完善设计施工加固方案,保证方案的切实可行。

施工时选择专用的喷砂除锈机与空压机互相连接,若有腐蚀严重的地方仍无法清除干净,那就需要施工者人工采用砂轮机、榔头、钢凿来磨或凿,使用喷砂除锈,砂子须为中细、干燥的黄砂,房屋加固工程多为高空作业,所以要保证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防护和人身安全防护。

2.2 钢筋混凝土增加截面的技术应用规范

2.2.1 表面处理

进行房屋柱、墙的表面处,宜剔除加固表面混凝土约4到8毫米的厚度,并进行样板确认;在混凝土的表面打出大于4mm的槽或者凿毛,磨去碳化层;用人工或者电锤纵穿柱体、墙体钢筋;完成植筋,保持24小时的固化时间。

2.2.2 在柱体、墙体上植入钢筋

以03G101-l里对房屋柱、墙、梁加固的规范和要求进行这些部位纵向钢筋的对接接头构造,其中对接的接头须向有关部门送检;在设计时,柱纵筋应注意尽量不要与梁结合,如有十分的必要须结合,在同一立面也只能一根纵筋绕过;柱箍筋的搭接长大于250mm,其使用开口U型箍顺着柱子交错安排,在一定范围内须绑扎不小于两道的箍筋;在连接柱和梁时使用机械或者是焊接连接,另外使用电渣压力焊接柱或采用机械连接;加固梁时最好使用封闭型梁箍筋,使用U型箍要保证焊接的有效性。

2.2.3 模板

使用模板要保证一定的硬度和稳定性,保证柱、梁使用混凝土时的质量,满足加工工程设计要求。

2.2.4 混凝土施工要求

混凝土水平运输使用手推车,在垂直线上运输混凝土时需使用专用电梯;须严格参照相关的工程标准和制度对混凝土的浇筑结果以及界面处理质量进行验收;浇筑混凝土的应用方法为:以附着式的机械外部振捣或者内部振捣为主,工程工人内部钎插方法作辅助。

2.3 碳纤维布加固技术的应用规范

2.3.1 基层处理

加固工程开始前,房屋建筑表面需保持干净、平整、无油污和杂物,将碳化层去除,可使用丙酮清洗保持混凝土的洁净;糙化处理混凝土表面,填平凹陷以及裂缝;使用碳纤维布对梁角、柱角进行粘贴,应保持柱、梁的棱角呈圆弧形。

2.3.2 粘贴碳纤维布

将碳纤维布放在常温固化或者湿法铺层;用专用滚筒在混凝土表层涂上树脂,待其干燥后抹平,待其完全干燥后粘贴碳纤维布;粘贴时在固定位置轻压粘贴,滚筒辅助滚压,使树脂与碳纤维布紧密,施工时保持碳纤维布的完整;重复粘贴时,应待碳纤维布表面的树脂完全干燥再加层粘贴,如未能在一个小时内完成,须在等待十二个小时后再行粘贴;在长梁上粘贴碳纤维布宜使用横向压条,短梁上宜使用织物压条。

2.3.3 验收质量

粘贴碳纤维布完成后7天即可进行工程验收,质量合格后可采取3:1的砂浆、水泥对建筑房屋进行厚度为15-20毫米的抹灰。

3 结语

房屋建筑在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都不同程度的出现屋体裂缝、墙体剥落、梁柱损毁等问题,为了保证人民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有效避免房屋损坏事件发生,应把房屋建筑的结构加固看作是一件关系民生的工程来抓,努力提高加工工程施工技术,开拓加固方法,另外还要从工程源头抓起,提高管理水平,提供加固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亚勇.我国公共建筑抗震加固技术[J].工程质量,2005.

[2]陈学珍.浅谈几种结构加固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与生活,2010.

[3]翟丽红,张晓民.房屋建筑结构加固设计及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华章, 2011.

第3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加固;教学改革;数值模拟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2009)05―0118―03

引言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发展的永恒主题,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共同发展,促进两者的协调统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办学水平的有效途径。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如何实现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成功转型呢?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以科研促教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把新的科研成果融会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不仅为传统的课程注入了活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就业能力。本文尝试把工程计算中的数值模拟技术用于“建筑结构加固”课程的授课活动中。

一 建筑加固课程中的问题及改进尝试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物的检测、鉴定、加固与改造的任务日益繁重。近几十年来,结构的鉴定与加固逐渐形成了一门新的技术,已经成为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知识更新的重要内容。在很多高校,“建筑结构加固”是土木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该课程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实践性强。那么笔者在该课程的授课过程发现:虽然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都做过一些结构试验,但是多数的高校还没有开设针对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结构加固试验”,学生也很少接触一些现场实践活动,对结构加固的概念还是非常模糊的,特别是在结构构件加固前后的受力性能、破坏过程等的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数值计算理论的发展,数值模拟在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多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如美国的核爆炸研究就是通过数值模拟来实现的。数值模拟主要是指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再现已知的现象,强调运用数值模拟的结果加深对实际实验中观测到的已知现象的解释[1]。

RFPA(Realistic Failure Process Analysis)是由大连理工大学唐春安教授课题组开发的计算系统。它是一种基于有限元应力分析和统计损伤理论的材料破裂过程分析数值计算方法,是一个能够模拟材料渐进破裂直至失稳全过程的数值试验工具。该方法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考虑了材料性质的非均性,是一种通过非均匀性模拟非线性、连续介质力学方法模拟非连续介质力学问题的材料破裂过程分析新型数值分析方法。基于弹性损伤理论,便可以建立材料破裂过程分析RFPA数值分析系统,其基本思路是:将材料介质模型离散化成由细观基元组成的数值模型;假定离散化后的细观基元的力学性质服从某种统计分布规律,由此建立细观与宏观介质力学性能的联系;引入适当的基元应力、应变求解方法,分析模型的应力、应变状态;引入适当的基元破坏准则(相变准则)和损伤规律,分析基元的力学性质演化即相变状态。该计算系统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强调了“可视化”的效果,通过计算机显示将一些试验中的基本现象直观演示出来。详细的介绍参见文献[2-4]。

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教学媒体,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验课教学、学生个别化教学及教学管理等各教学环节,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模式。现在国家非常重视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的教育。在教学资源相对短缺这样一种情况下,笔者利用FRPA计算软件对结构构件加固前后的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把科研成果、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融合起来,用于课堂教学过程,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 举例

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粘贴钢板或者新型材料FRP条带是混凝土受弯构件常用的加固方法。采用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发的FRPA2D对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前以及采用CFRP加固后的破坏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分析对比。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前的破坏过程如图1所示。

图2给出了采用FRP加固混凝土受弯构件的示意图。图3给出了FRP加固混凝土构件的破坏过程。很显然,在构件加固前和加固后的破坏过程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加固前,混凝土梁的跨中形成了一条垂直的裂纹;加固后,混凝土梁跨中形成了树根状的裂纹系,最终构件因FRP板与混凝土撕裂、脱落而失效。这也是外贴法加固混凝土构件的一种典型的破坏模式。图4是FRP加固混凝土梁的典型破坏试验结果,可见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图5给出了两者载荷―位移曲线的对比。通过图1、图3以及图5的对比,学生可以形象逼真的理解了混凝土受弯构件加固前及加固后破坏过程的不同,而且深刻体会到外贴加固法对构件破坏模式的改变。混凝土构件加固前,承载力较低,破坏呈现脆性破坏;加固后,构件的承载力大幅度提高,而且构件的延性得到了改善。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由于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多数学生课程结束以后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也仅停留在文字层面上。采用多媒体技术为载体把科研成果直观、形象、有趣味地表达出来,摆脱了枯燥抽象的文字描述,深深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开启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 结束语

(1)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对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质进行数值模拟,不仅具有通用性强、方便灵活、具有可重复性等特点,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资源相对不足的问题。

(2)把数值计算方法用于建筑结构加固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把一些不容易表达的概念可以清晰地用图形表达出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深刻的理解基本概念。

(3)通过这样一种方法,不但帮助学生学习本门课程,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数值计算、计算机编程及绘图等难度较大课程的兴趣,对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4)把新的科研成果用于本科生教学,改进了传统的专业课教学,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而且是一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 王述红,唐春安,朱万成等.数值试验在岩石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3,20(6):140-143.

[2] 唐春安,赵文.岩石破裂全过程分析软件系统RFPA 2D[J].岩土力学与工程学报,1997,16(5):507-508.

[3] C. A. Tang, Z. Z. Liang, Y. B.Zhang, et al. Fracture spacing in layered materials: a new explanation based on two-dimensional failure process modeling [J]. American Journal of Science, 2008, 308: 49-72.

[4] Xu Chang, Gaowei Yue, Haixiao Lin, Chunan Tang. Modeling the pullout behavior of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 bars from concrete [J].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2010, 24(4): 431-437.

第4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在进行现代化的城镇建设中,市政工程成为当下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在现代化的公路建设中,地基处理技术是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标准,论文针对公路工程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简要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

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1引言

在市政公路建设中,通过分析软土地基的机理和作用,可从设计的基础上,提高软土地基的性能指标。而在对地基的处理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其基本作用,可以结合桩基处理保护装置,进行适当的处理分析,并加强对基础施工质量的改进控制,下面对其中的注意事项和应用策略进行分析和探究。

2粉喷桩的复合应用技术

在进行道路施工建设中,复合桩基技术是最基础的施工技术之一。在使用喷粉桩复合结构时,应以地基建设基础作为应用总方针,确保对粉喷桩的复合型建设。另外,可加强对不同施工段的促进作用,实现对软土基的固化。通过初步固化,确保在实际的应用中的作用效果,在施工过程中,结合如下几个要点进行简要分析。1)粉喷桩测量定位时,应保证桩机位置的精确。桩机就位后,应进行水平调整,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桩径倾斜。2)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对施工工艺和技术参数的控制。在粉喷过程中,对不同的钻进速度和应用进程信息等,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检测需求进行分析。3)由于粉喷桩施工属于地下隐蔽工程,其主要工序均在地下完成,因此,无法做到有效监控,导致在建造中容易出现喷粉效果上的纰漏,而一旦出现这种纰漏,就需要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及时地进行补粉操作。而补粉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应用规范合理选择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为满足对砂浆的均匀搅拌,需要严格按照执行标准进行操作。4)在进行施工质量检测时,可通过钻孔法连续钻取粉喷桩桩芯,并切割成试块进行室内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由于桩的不均匀性取样容易破碎,且钻取桩芯深度受限,使其代表性和可靠性受到影响。在进行动态测试方法分析时,其桩身应用的完整度,可结合桩身质量进行判断,探究在路基建设中的质量,并保证其连续性的强度[1]。

3真空预压法对道路软基的处理作用

3.1真空预压法的原理

真空预压系统由真空系统和排水系统组成。其中膜上下压差分别维持在80~95kPa,一般取75~80kPa为设计真空度。使用真空的预压法,需先在地基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垫层,然后在土体中打入砂井、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作为竖直排水体。将不透气的薄膜铺设在砂垫层上面,薄膜四周埋入不透水土中,借埋设于砂垫层中的管道,将薄膜下砂垫层中的空气抽出,使其形成相对负压,由于砂井渗透性较大,该负压能够快速渗透到砂井深部,从而在砂井和砂井周围的土体间形成孔压差,使土体中的孔隙水流入砂井并被排出,达到固结效果。真空预压法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期短,造价低,且污染小性能好,因此,近年来得到了较好的推广使用[2]。

3.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应严格按照相关规范的流程进行施工。而在这个过程中,应当做好以下几点:(1)严格按照《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进行操作,并对设计图中的施工应用进行制度规避分析,这个过程中,需要由工程师进行申报分析,以确保其工序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2)在技术管理方面,加强对岗位需求责任制度的有效管理,以此促进对施工图的跟踪验收工作;(3)在项目技术责任人方面,要保证其实验报告结果的责任人能够落实到个人,而施工材料则由专项人员进行检验判断;(4)在测量方面,应由相应的负责人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并对其软土地基高程进行分析探究,在试验验收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保证基本设施的应用效果,可以结合责任人和技术负责人提供的高程控制与平面控制基础点数据;(5)技术责任人应认真监督施工工艺的全部流程,并针对技术的完成质量,进行标示控制;(6)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保证施工组织技术的有效性,交接工序和检查验收过程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3]。

4强夯法的软基处理应用作用分析

在对大面积素填土地基的处理中,强夯法是常用的处理方法。在使用过程中,不同的应用措施对本土工程素土的填土厚度和开挖度方面,会存在出入差距。在进行地基的强夯土处理时,可通过下几点来进行地基处理,以确保地基的各项性能满足要求。1)开夯前,应对夯土设备进行检测分析,保证夯击能量符合设计要求,并依照夯垂的使用要求,完成对底面摩擦损耗的控制,确保夯实效果。2)在夯点放线工作中,要对夯点放线进行复核,检查夯坑位置,按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击次数和每击的夯沉量等,并对各项参数及施工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作为质量控制的根据。夯击点布置应根据基础的形式和加固要求而定。对大面积地基,一般采用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正方形。夯击点间距取决于基础布置、加固土层厚度和土质等条件,加固土层厚、土质差、透水性弱、含水率高的黏性土,夯点间距宜大;加固土层薄、透水性强、含水量低的砂质土,间距宜小些[4]。3)对于强夯施工的特殊性分析,需要针对施工的各项参数,促进对施工工艺的有效设计,增强设计的合理性。4)在强夯施工结束时,要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地基质量检验。强夯后的土体强度随间歇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检验强夯效果的测试工作宜在强夯之后1~4周进行,不易在强夯工作结束后立即进行,否则测得的强度偏低。

5结语

在进行现代城镇化建设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对现代土地的应用机制管理,可通过有效的地基管理技术,促进对市政道路在软土地基方面的有效建设,其中对于不同的基础,可结合当下的软土基处理措施,促进对基础的有效建设,从而促进市政道路的合理化建设。

作者:汪逵 单位:云南建工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敏.市政公路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4(3):249-250.

【2】冯灵明.市政道路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中华建设,2011(4):114-115.

第5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堤防;除险加固;技术措施;战略措施

沿河、渠、湖、海岸或行洪区、分洪区、围垦区的边缘修筑的挡水建筑物称为堤防。堤防是世界上最早广为采用的一种重要防洪工程。筑堤是防御洪水泛滥,保护居民和工农业生产的主要措施,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对堤防除险加固。

一、我国现有堤防工程的特点及险情分析

1、堤防工程的特点

(1)堤防傍河而建,堤基条件复杂,堤线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堤基大多为砂性或卵砾石,大部分堤基基本没有处理;

(2)堤身质量差,不少堤防是在老堤防基础上历年逐渐加高培厚而成;

(3)堤后坑塘多,筑堤土料不足时,普遍在堤后取土筑堤,取土坑、塘多未做处理,覆盖层薄弱。当遭遇洪水时,经常发生各种险情,严重者导致大堤溃决。

2、堤防工程易出现的险情

一般来说,堤防在使用过程中最为常见的险情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堤防漏洞、堤防管涌、堤防渗水、堤防漫溢、流水或雨水冲刷建筑物、堤防崩岸、堤防裂缝等。其中,在这些堤防险情中,堤防管涌、地方漏洞、堤防脱坡等是最为常见的。因此我们必须要对其加以重视。

二、堤防的除险加固技术措施

1、对汛期前的调查,了解历史险情的发生情况

在河流汛期之前,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针对该河段堤防收集各种险情资料,了解该河段发生险情的部位以及发生后的各种情况,并且需要明确了解人们为了控制险情而采取的措施,尤其是对于重大险情,技术人员必须要明确掌握。

在汛期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工作室,收集相关险情资料以及技术手段,然后根据相关资料以及过去实施除险的技术而制定出科学的除险方案,并且设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加强人员的培训工作,为避免河流受到汛期的影响而做好防汛工作,切实保障周边人们的安全。

在汛期之前,技术人员必须要对堤防工程进行全面检查,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汛期出现重大险情。在检查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隐患以及质量问题进行分析,然后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处理。等到检查完毕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巡查工作,了解历史文献中所描述的重点险情河段,然后保证其稳定性与安全性,避免在汛期受到流水的影响。

2、堤防管涌的处理方法

堤防管涌是堤防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险情,它的出现会导致引起重大险情的发生。堤防管涌的严重程度直接取决于堤防管涌口与堤防根部的距离、直径、用水量等。如果管涌口与堤防根部的距离较近,那么堤防工程就会造成较大的危害,最终引发重大险情,因此我们必须要及时对其进行抢护,从而保证其安全性。

目前,为了处理堤防管涌,我们采用了反滤围井法、蓄水反压法等来进行,其中反滤围井法也就是在堤防的管涌口铺设一层编织袋,然后建筑城一个未经,并在井内填充适当的反滤料,此时管涌口所用处的流水就会与反滤料向作用,最终避免重大险情的发生。其中,施工人员一般都会将砂石或者土工织物当做反滤材料,因为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透水性。蓄水反压法也就是提高管涌口,从而有效的降低管涌口的深灰压力,最终抑制险情的发生。

3、漏洞险情处理

漏洞险情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洞口出现在背水坡或背水坡脚附近的横贯堤身的渗流孔洞。堤身一旦发生漏洞险情,极易将堤身土冲刷携带而出,漏洞迅速扩人,导致堤身有可能发生塌陷甚至溃决。

漏洞险情应急处理通常采用针刺无纺布、棉被、棉絮、草包、编织袋包等软性材料塞堵法,复合土工膜排体、篷布等材料盖堵法,抛薪土填筑前俄或临水筑月堤的俄堤法等。

4、滑坡险情处理

堤防滑坡险情包括临水坡的滑坡与背水坡的滑坡。汛期巡查中一旦发现堤顶与堤坡出现纵向裂缝、堤脚处地而变形异常等现象时,往往是滑坡发生的前兆,必须加强观察,及时处理。临水而滑坡处理的方法主要有做土石俄台、石撑、堤脚压重等增加抗滑力法,以及背水坡贴坡补强法等。背水面滑坡处理方法通常有减少滑动力法,增加抗滑力法,滤水还坡法。

5、崩岸治理技术

水流条件、地质条件、风浪淘刷作用以及河床边界条件是造成崩岸的主要原因。窝崩是一种比较恶劣的崩岸现象,它具有短时性、突发性、剧烈性等特点,一次窝崩土方量可以达到几十万立方米以上,其成因不单是水流、地质等因素作用,土的可液化性也是造成窝崩的重要条件。

堤防崩岸治理工程按布局、结构、形式、材料和水流等分为不同类型。通常采用的崩岸治理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抛石护岸、四面六边透水框架、混凝土块铰链排、模袋混凝土、压载土工织物软体排护岸等。

三、堤防除险险加固的战略措施

1、为了实现防洪消灾的目标,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的治水思想,本着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应加强堤防除险加固的技术,并应用到实际中。而在实际应用中,应多对各河流的原型进行研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各河流治理的方案进行模拟,然后提出管理的需求,治理方案或者预案。之后则需对提出的各种方案或者预案在模型中进行模拟实验,在多次试验比较结果和成效后,得出最合理的可行方案。最后,将实验所得的方案逐步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实践调查,在经过长期的、有效的调查之后,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良,一步步的得出最合理的、最经济的、最安全有效的治理方案。

2、增强抢险信息的传递把握是提高抢险效率的一大关键,过去的抢险行动缺乏技术手段,无法快速、准确的传递信息,更无法进行自动监测,所以往往耽误了抢险的时间,造成了更大的损失。现在有了各种科学技术的支持,如卫星等,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得到更准确更丰富的信息,使决策快速的传递到洪灾地区,赢的了时间,提高了效率,也降低了洪灾带来的损失。

3、加强机构的改进,让工作能力更强、工作效率更高、更有责任心的技术人员加入到防汛机构中去,同时还需要对原有的编制人员进行素质提高,专业强化培训,这样可以打造出一支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精英队伍。适时的专业培训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培训中要避免通篇的理论知识而无实践,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应采取理论实际结合的方式来对人员进行培训。其次要及时的更新专业知识,让所有人员都能随时了解到最新的技术。上级还应加强防汛抗洪的宣传,使人人都有抗洪意识,人人都有抗洪知识,消除大众对洪灾的忧患,增加民众的团结合作。

总之,在堤防除险加固时应该改进防汛机构,加强防汛力量,提高人员素质,形成一支少而精、高素质的专业队伍,加固堤防,消除隐患,共同防治洪灾。

参考文献:

[1]赵春艳,浅谈堤防消险加固技术[J].水利论文,2010(6)

[2]王广森,浅议堤防消险加固技术在实际中的应用.黑龙江水专学报,2000(03)

第6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过程是高层建筑施工质量控制的基础,地基基础工程是建筑质量的关键。整体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受地基基础工程的影响。又因为我国工程所在地的地址情况随地域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对地基基础工程提出的要求更高,必须在前期对地基进行严密考察,以制定合理的地基设计方案,并通过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保障地基基础的质量。当前,我国高层建筑地基基础的工程施工情况并不乐观:建筑施工企业出于对工期的要求,在天气情况不佳的情况下工程施工常常照常进行,并且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技术,加强施工管理,建设优质工程。

一、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中其质量的优劣受到施工场地地质条件、水文条件等多方面原因的严重制约,为提高工程建设地基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就必须在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对地基施工建设影响的前提下,利用分析处理的方式得出最佳施工模式。基于此,提高工程地基施工技术,是确保工程建设整体质量的关键性因素,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技术方面对工程建设基础地基施工进行了分析。

1、高层建筑地基的测量放线

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工作是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精确、详细、周密的测量能确保地基工程顺利安全的施工,并为上部结构的安全性提供有效的技术保障。高层建筑的测量放线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工程质量管理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放线过程中要充分的利用好手中的科学仪器,提升施工质量。地基施工中利用新仪器和新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这就要求工程测量人员要不断的掌握和学习新的知识和新的仪器,为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提供更为精确和周密的数据而服务。

2、工程建设桩基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桩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中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与进步。桩基施工技术是地基建设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基础施工形式,现阶段桩基施工主要分为三种施工技术:浇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及钢桩。

在桩基建设的三种基本形式中,现浇灌注桩应用最为广泛,主要是因为这种技术具有承载力强、应用范围大、影响环境小等特点,在工程建设的具体施工中现浇灌注桩应用的比重越来越大。其成桩工艺应用的是带有护壁套筒的钻机,在具体工程建设施工中以泥浆护壁,在水下进行混凝土浇灌作业。这种施工技术,可以有效避免因桩底虚土及缩颈造成的工程危害。

混凝土预制桩技术与现浇灌注桩技术相比,因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缺陷如振动、噪声及挤土效应等,致使混凝土预制桩技术在工程建设中应用量越来越少,同时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预应力管桩已经逐渐代替了普通的混凝土桩。因钢桩成本投入大,只能用于特殊工程施工中。

3、工程建设地基加固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在工程建设方面已经由原来单一的传统型地基加固技术转向了多样化技术的地基加固技术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的地基加固方式为压密固结加固法,这种加固方式主要应用于松软地质。然后进行加筋体复合地基的有效解决,这种方式在各个地质中都能使用,具有普遍性。换填垫层地基加固法,因其自身特点,只能用于小规模工程施工建设中。

4、工程建设深基基础施工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施工技术越来越趋向成熟,深基基础施工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空间。深基坑技术是指通过其侧向支撑由桩墙和内撑组成复合的桩撑体系,这种施工技术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不仅可以提升地基施工的技术水平,还可能确保地基施工的质量。

二、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质量作为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若工程使用原材料不符合规定,那么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所以,在施工前必须对材料进行质量控制,保证材料质量,从而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材料控制要注意如下两点:一,对供应材料的厂家进行审核,选择从信誉比较高的供应厂家进购材料。免费论文参考网。二,对进厂原料进行相关的检验,包括:质量检验报告单的检查、外观的检查、理化检验的检查等。

2、采用水泥灌注桩作为地基基础的质量控制。钻孔灌注技术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影响着桩基的施工质量,其中,钻孔和灌注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关键,这两个关键工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实施钻孔工作前,首先要检查钻机的安装是否正确,确保底座与顶端平稳,使其在施工过程中不出现移位或沉陷;其次要检查钻机角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随后,检查成孔的孔径、孔深以及倾斜度等,最后,由监理工程师进行终孔检验,并填写终孔检验记录。免费论文参考网。用混凝土作为钻孔泥浆,当前,大多数施工单位从专业公司直接采购成品泥浆进行施工。这要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一定的现场检验能力。此外,监理工程师必须严格履行其职责,在施工单位质量检验人员检验的同时,监理工程师也应仔细审核,保证使用材料符合要求。

3、完善施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促进质量控制的实施。保障高层建筑施工质量的关键是建立健全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以及施工过程记录、监理等保障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为工程质量打好坚实的基础。加强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管理,保障地基基础施工质量在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人为因素的控制是整个建筑施工质量的重点,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能力与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重大。管理人员的素质决定了工程技术、管理制度等,所以加强建筑施工过程中人员的控制与管理在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显得尤为重要。

4、强化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在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因操作不当引起了很多质量问题,某些违规操作表面看对工程施工质量影响不大,但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质量危害,所以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有必要不断地巡视检查,一旦发现违章操作,就要立即予以纠正。通过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控对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质量能起到有力的保障作用。工程施工工序交接检查须遵循若前道工序不合格就无法转入下道工序的施工原则,以此保障工程施工质量。此外还需加强对施工过程中机械设备的操作使用的监控力度。在进行机械化施工方案的制定和评审时,考虑施工现场条件、施工工艺和方法、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结构型式、建筑技术经济、机械设备性能等各种因素,使之合理装备、配套使用、有机联系,以充分发挥建筑机械的效能,力求取得最优的综合经济效益。对施工设备的使用和操作必须进行着重的检控,通过合理使用机械设备,来保证项目施工质量。同时要求施工人员必须严格依据标准操作规程对设备进行操作,避免出现机械使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起着关键性地作用,基于此,施工企业必须提高对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视程度,不断研发和完善新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同时严格控制工程建设中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才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黄海宏.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共同工作分析的研究进展[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

第7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对于今年的防汛工作,各乡镇、有关部门准备得比较早,行动得比较快,在完善预案、储备料物、建立防汛队伍、落实防汛责任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防洪现状、防汛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防洪压力大。入春以来,降水普遍偏多,全旗降水比去年同期值偏多×××,仅次于88年。另据国家气象部门预测分析,6至8月,全国将出现南北两支多雨带,旱涝灾害程度比去年要重,北方多雨带涵盖整个内蒙古。据长期降水资料分析,今年我旗将有500毫米以上的降水,严峻的气象条件将为我旗今年的防汛工作带来极为不利的影响。二是水库险情多、隐患多。我旗现有的小型水库、塘坝都是上世纪

六、七十年代以大会战形式修建的,建设标准低,运行时间长,目前多数是带病运行、低标准运行。全旗两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已经完成;其他×××座小型水库都不程度存在安全隐患;×××座塘坝,×××以上存有不安全因素。三是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后存有隐患。许多小型蓄水工程,由原来的集体所有转为个人所有,个人在经营使用这些水利工程时,考虑的多是经济论文效益,对防汛工作考虑的不多、不全,极有可能成为防汛工作中的“死角”。四是部分干部群众的麻痹侥幸心理比较严重。“年年防汛不见汛、今年未必有大汛”的思想比较普遍,对防汛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清醒的认识。

总的来看,我旗今年面临的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不容乐观。大家一定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把存在的各种隐患排查的更深一些,把各种对策研究的更透彻一些,把各种防汛措施,特别是应急方案制定的更周全一些,把各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扎实、细致一些,立足防大汛、抗大灾,从最坏处打算,做最好的准备,抓紧对防汛工作进行再动员、再检查、再落实,切实从严、从细、从快地做好各项防汛准备工作,采取一切措施,切实把防汛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明确任务,突出重点,切实把各项防汛措施落到实处

今年我旗防汛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防大汛为主,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在现有的防洪标准内,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突出防汛重点,狠抓薄弱环节,保证措施到位,全力以赴,确保阿伦河、格尼河、音河、中小型水库、重要城镇和两条国道干线的防洪安全,对超标准洪水有对策,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损失。为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八项工作:

1、认真做好汛前再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旗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于4月下旬—5月上旬对全旗防洪工程和重点乡镇、村屯进行了详细检查,掌握了防汛重点和薄弱环节,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应急度汛措施。但这仅仅是阶段性的工作,要利用汛前的有限时间,组织足够力量,由行管人员和专业人员带队,对全旗所有水库、河道、堤防等工程及水文、通信等设施再进行一次拉网式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分类排队,登记造册,逐项落实措施,责任到人,限期解决。对汛前来不及处理的问题,要研究制定应急度汛措施,落实管护人员和抢险队伍,备足防汛料物,做到主动防范。对有险情的小型水库、河道、闸涵等设施,按照管理权限,明确责任,层层落实安全度汛措施。

2、抓紧度汛工程建设,确保发挥工程效益。98年以来,我旗共除险加固病险水库四座,安排堤防建设及险工治理10处,修建堤防83公里。目前,向阳峪、复兴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已经完成;群英、红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紧张施工当中。当前要重点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已完成的项目,加强维护和管理,确保汛期发挥效益;二是对正在实施的项目,要加快速度,严把质量关,并制定在建工程安全度汛预案,采取安全度汛措施,确保工程按计划顺利实施z;三是有关乡镇和部门要针对检查出来的各类工程隐患,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不等不靠,确保在主汛前完成,发挥防汛作用。

3、加大河道清淤除障力度,确保行洪安全。近几年来,由于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旗的河道清障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但也有不少地方的阻水障碍和违章建筑至今仍未清除。对在河道内滥采乱挖沙石料、肆意侵占河道的,一定要排除干扰,按照“谁设障,谁清障”的原则,责令设障者限期清除,对清障不力,造成损失的要坚决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会后,旗防汛办要组织人员对清障情况再进行一次检查,对有障不清的要通报批评,对影响防洪安全、造成损失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加强河道、水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的管理,严格审查把关,避免形成新的阻水障碍和违章建筑。要加强河道采砂管理,主要河道要划出禁采区,严厉查处乱采砂、乱堆沙等违法行为,确保河道行洪安全。

4、确保复兴等各类水库安全度汛。要继续采取以往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各个水库安全度汛。一是进行再检查、再落实。要迅速组织力量对中小型水库、塘坝进行安全检查,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并认真落到实处,对于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要有应急度汛措施。二是加强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水平。今年主汛前,旗防汛指挥部将组织分管中小型水库的领导和管理人员,进行中小型水库安全管理技术及抗洪抢险知识的培训。三是加强管理和防汛信息传递,及时了解掌握水库安全运行状况。要做到座座水库有人管、发现问题有人报、出现险情有人抢。特别是小型水库,汛期必须有专人日夜看管。对那些承包、租赁、拍卖给个人管理的小型水库塘坝,决不能因为归个人管理使用而影响水库的防洪安全,要及早落实防汛方案和措施,确保汛期不出问题。不管水库的使用权属于谁,安全度汛工作由当地行政论文领导负责。尤其在险情发生后,要立即报告包库行政论文领导及上级主管部门,以便及时抢险。四是建立小型水库报废跟踪制,对已经批准报废的小水库,坚决实施报废措施,彻底消除防汛隐患。

5、切实抓好城镇及行业防汛工作。当前,要抓紧开展城镇汛前大检查,认真查找薄弱环节,抓紧检修排水设施,并组织力量疏挖排水沟河,清除阻水障碍,消除城镇中存在的洪涝隐患。对那些不符合防汛安全要求,又不能在汛前落实安全措施的,要坚决关停整顿。要切实做好山洪、滑坡、泥石流以及危房的安全防范工作,采取“群测群防”的措施,对各个危险区进行普查和监测,特别是对中小学的危房危舍,一定要心中有数,措施到位,坚决避免事故发生。

6、加强防汛队伍建设。各乡镇、有关部门要根据防汛任务,组建以青年为骨干的防汛抢险队伍,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定工具,把防汛责任落到实处,防汛任务重的地区和重要堤段,还要组建机动抢险队。对已组建的机动抢险队,要抓紧充实人员,完善装备,并在汛前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和演练,提高实战能力,保证在防汛抢险的紧要关头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武警部队是历年抗洪抢险的中坚力量,要加强联系,及时向部队通报雨情、水情、工情。当发生大洪水、出现大险情确需部队支援时,要按程序报告,并主动帮助部队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把警民联防落到实处。

7、切实做好防汛物资的补充、储备和管理工作。对防汛物资储备要坚持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各乡镇、有关单位要按照旗防汛办的统一安排,进一步补充防汛物资,并切实加强管理,对物资的品种、数量建档立卡,登记造册,汛前要进库逐项清点,清仓翻晒,防止防汛物资流失或霉烂变质。要储备一定数量的救生器材,以备指挥和抢险时急用。对现有电力、交通、通讯设施迅速进行认真细致地检查维护,切实做到正常使用时有保障,遇到恶劣天气时有对策,保证汛期“三通”畅通。此外,还要发动沿河群众,采取号料登记,备而不集的办法,就地取材,进行必要的储备,多层次,多渠道,备足备好防汛抢险所需物资。

8、蓄泄兼顾,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分析我旗的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和旱涝规律,一年之中,先旱后涝或先涝后旱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在立足防大汛的同时,始终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在防汛指挥调度时,要在搞好调研的基础上,对大中型水库实行优化调度,对每次大的降水过程都要进行认真全面的分析,既要防止不适当地提高拦蓄水位,又要防止惧怕洪涝敞开排泄。要在保证安全度汛的情况下,力争多拦蓄一些水,为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提供充足水源。

三、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努力夺取今年防汛工作的全面胜利

防汛安危,事关大局,责任重于泰山。各乡镇、有关部门一定要把防汛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调动一切力量,落实各项措施,确保万无一失。

1、认真落实以行政论文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责任制。防汛工作,工防是基础,人防是关键,人防的核心是落实责任制,责任制的核心是强化追究制。旗里已对旗防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充实,明确了旗四大班子成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包主要城镇和重要防洪工程的防汛目标责任制,并与各乡镇签订了防汛目标责任书。各包河、包库、包防洪工程负责人要认真负责,加强督促检查,抓好各项度汛措施的落实。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各项工作一定要做到细之又细,慎之又慎,精益求精。旗防指成员及工程技术负责人,要从今天起5天内对所包乡镇小型水库、塘坝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并形成书面材料,报旗防汛办公室汇总。

2、树立一盘棋思想,密切配合,协同作战。各乡镇、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按照防汛指挥部的要求搞好综合协调,加强防汛值班,严格防汛制度,及时掌握和分析汛情、雨情、水情变化,做到资料齐全,分析准确。值班员要进行岗位练兵,提高素质,为各级领导指挥抗洪抢险当好参谋。气象部门要做好暴雨和异常天气的监测,及时准确提供气象和降水预报。电力部门要保障防汛机构、防洪工程、防洪通讯以及防洪抢险的电力供应,及时维修排除故障。通讯部门要为防汛通信提供优先便利条件,保障防汛通讯畅通。民政部门要组织搞好安置及救济工作。卫生部门要组织好对卫生防疫和医疗救护工作。交通部门要保证优先运送防汛抢险料物,为紧急抢险和撤离人员及时提供所需车辆,保障抢险人员和物资运输畅通。公安部门要负责搞好抗洪抢险的治安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维护防汛抗洪秩序。新闻宣传单位要及时宣传报道防汛准备工作情况和防汛工程建设中的先进典型,通报天气形势、雨情、水情,其他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防汛工作。部门之间、单位之间要协同作战,密切配合,不得以局部利益影响防洪大局。

3、坚持依法防汛,确保政令畅通。要广泛深入开展《防洪法》宣传,加大依法防洪、依法治水力度。各乡镇、有关部门在防汛工作中要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坚持团结治水,对边界水事纠纷,要主动协商解决,决不能以邻为壑,互相推诿扯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要坚决执行上级防指的命令,尤其是在防洪调度上,要高标准、严要求,决定了的事情,必须坚决照办,不能有丝毫含糊,更不能各行其事。

第8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 锚固 新技术 发展趋势

一,岩土锚固的概念和历史

岩土锚固技术是指埋设于岩土体中的受拉杆件,用以将结构物的拉应力传递给深部的稳定地层或加固不稳定的岩土体,形成拉杆与岩土相互作用,共同工作的体系。岩土锚固是岩土工程领域的重要分支。在岩土工程中采用锚固技术,不同于传统的岩土工程加固手段,它不仅能充分调用和提高岩土体自身的稳定性和强度,还可以大大节约结构物体积和自重,减小造价,并有利于施工安全和施工进度。锚固技术现已经成为提高岩土工程稳定性和解决复杂的岩土工程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岩土锚固已在我国边坡、基坑、矿井、隧洞、地下工程,坝体、航道、水库、机场及抗倾、抗浮结构等工程建设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我国大力兴建基础设施,特别是对交通、能源、水利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加大,岩土锚固将展示出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岩土锚固工程技术的现状

2.1锚杆的分类

目前工程中使用的锚杆有很多种,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分类。按照锚杆和岩体的锚固方式,可分为黏结性锚杆、机械式锚杆和基地扩张式锚杆。根据一个钻孔内安装锚杆单元的数量,可分为单孔单一锚和单孔复合锚。按照是否预先施加张力可以分为预应力锚杆和非预应力锚杆。按照锚杆受荷后锚固段内的灌浆体的受力状态可分为拉力型锚杆和压力型锚杆。

2.2锚固系统可能的失效方式

锚杆在发挥作用时,荷载通过锚杆与灌浆体、灌浆体与岩体的相互作用传递到深层岩体中,根据锚固系统的组成与特点,锚固系统在承受荷载时可能以下列一种或几种形式发生破坏:

(1) 锚杆的强度破坏:发生这种破坏的可能原因是锚杆的设计或材料选用不当;

(2) 灌浆体被压碎或破裂:锚杆与砂浆的机械咬合作用导致砂浆中产生横向和轴向开裂,砂浆强度不足时易发生此种破坏;

(3) 周围岩土体破坏:可能由于岩土体强度太低或锚固段长度不够;

(4) 灌浆体与锚杆接触面破坏:是拉力型锚杆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多数情况下是锚固长度不足导致的,也可能是因为注浆体强度较低。

(5) 岩土体与灌浆体接触面破坏:这种破坏多发生在软岩和土层,主要原因是围岩较软,接触面附近抗剪强度低。

2.3锚杆荷载传递机制的改善

大量的实验研究和实测结果证实,传统的拉力(集中)型或压力(集中)型锚杆受力时,其锚固长度上粘结应力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当采用长锚固段时,粘结应力分布长度是有限的,粘结效应会呈现渐进性破坏现象。随着锚杆上荷载的增大,在荷载传至固定长度最远端之前,在杆体与灌浆体或灌浆体与地层界面上就会发生粘结效应逐步弱化或脱开的现象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拉力型锚固方法的弊端,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等单位成功研制了单孔复合锚固方法。该方法时在同一钻孔中安装几个单元锚杆,而每个单元锚杆有自己的杆体,自由长度和固定长度,而且承受的荷载也是通过各自的张拉千斤顶施加的,并通过预先补偿张拉,而使所有单元始终承受相同的荷载,承载力可提高30%――200%。

2.4软土锚固取得重大突破

软土主要由细粒土组成,一般具有松软、含水率高、孔隙率大、压缩性高和强度低的特点,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地区高层建筑蓬勃兴起,并要求快速经济地建造一大批深基坑工程,它为软土锚固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我国的软土锚固技术进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采用可重复灌浆技术,大幅度提高了软土中锚杆的承载力。

2)基本掌握了软土中锚杆蠕变变形和预应力值变化的规律。对塑性指数大于17的软土(不包括淤泥)在锚杆荷载作用下的蠕变变形及锚杆荷载随时间的变化特性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基本认识。

3)在实践中,找到了控制软土基坑周边位移的若干有效方法,主要有:

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层中开挖基坑,应设可靠的止水帷幕,组织坑边地下水的流失。

②适当加大桩墙结构尺寸和加密锚杆,以提高支护结构刚度。

③锚杆成孔采取“跳钻”,即在水平方向上每隔2――4个锚杆孔位钻孔,并随即完成扦筋、注浆作业,使单位时间内对单位体积土体的扰动范围降低到最小程度。

④土方开挖要分层实施,使荷载作用的应力调整缓慢发生。基坑周边应随开挖,随锚固,使无支承条件下坑边所暴露的时间尽可能少,所敞露的时间尽可能少,所敞露的面积尽可能小。

⑤当坑边有密集建(构)筑物时,可在建(构)筑物周边设置垂直向的微型桩,以改变应力传递途径,减少基坑周边位移对建(构)筑物的影响。

2.5锚固结构的长期工作性能

锚杆的长期工作性能一直困扰着岩土工程师们,特别是近20年来,我国岩土锚固技术在土木、水利水电、铁(水)路交通以及市政基础工程建设中取得了空前的广泛应用,其规模之大,应用量之多已跃居世界之首。因而研究岩土锚固的长期工作性能,对重大岩土锚固工程实施安全性评价,对安全度不足或出现病害的锚固工程采用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永久性岩土锚固工程的设计、施工、防腐以及岩土锚固工程标准制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岩土锚固结构的使用寿命取决于锚杆的耐久性,对寿命的主要威胁则来自于氢脆和电化学腐蚀。

清华大学、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以示范工程渝黔公路的一段岩土锚固结构实例进行腐蚀程度评估研究,将物元理论引入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包括锚固段(自由段)和锚头等岩土锚固结构腐蚀程度的多层次评估模型及其评估指标,并确定各项指标的评估标准和评估模型各部分的初始权重。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结合在长期荷载传递机制、长期性能和安全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锚杆锁定荷载(初始预应力)变化量、锚杆现有承载力降低率、被锚固的岩土体和结构物变形速率以及锚杆的腐蚀损伤程度为主的安全控制指标;建立了包括风险源识别、长期性能检测、监测项目于方法、安全评价的临界技术指标以及安全度不足锚固工程的处治方法等项内容的安全评价模式。并对所收集到的国内外17项被检验的岩土锚固工程长期性能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具有足够安全度的锚杆设计、锚杆全长完善的防腐措施,采用能改善力学与化学稳定性的锚固结构、规范的锚杆验收试验、完善系统的长期性能检测盒维护管理体系是提高岩土锚固的长期性能、确保锚固工程的长期安全工作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2.6岩土锚固的无损检测方法

岩土锚固具有隐蔽性,发现其质量问题比较困难,而一旦发生事故处理起来怎更难。要保证锚固系统的质量,除了需对其进行合理设计、施工之外,对岩土锚固工程的健康监测也必不可少。通过对岩土锚固系统的检测,在施工阶段可以验证并优化锚杆支护参数,保障施工安全;在锚固系统运营期间,可以实现对其安全状态的监测,评估。

目前,我国规范中规定的及实际工程中使用的锚杆锚固质量及受理状态监测方法是对其进行拉拔试验,锚杆拉拔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其整体的抗拔性能,即可以确定锚杆的极限承载力、变形特性、设计合理性和施工质量等,但仅靠此来对锚固系统进行评定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拉拔试验本身存在着如下问题:

首先,拉拔试验不能反映锚杆真实工作状态下的性能,不能确定锚杆各段的锚固力。当锚杆发挥作用时,其不同部段的功能是不同的,因此,锚固质量的好坏不但跟锚杆的整体抗拔力有关,还和各段的锚固能力有关。

其次,拉拔试验不能对锚杆的锚固质量作充分的肯定,如对于全长粘结式锚杆,对锚杆承载力起作用的是锚固段,而在拉拔试验中,张拉段与锚固段共同向外受力,会导致结果偏大,给人一种满足承载力的假象。

第三,拉拔检测手段既费工又费时,抽检的样本数十分有限,难免以偏概全,不能满足对锚杆进行大面积检测的需要。

最重要的是,拉拔试验是一种破坏性的检测方法,实际操作中会对经锚杆加固的岩体产生新的扰动,降低锚杆对围岩的加固作用,这对软岩或较破碎岩层尤为不利。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白金超提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构造出FBG-FRP锚杆及其智能检测系统,监测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钻孔过程监测。通过位置和压力等传感器来记录钻入深度随时间、工作气压等参数的关系,结合地质勘探报告,可以分析围岩的力学性能。(2)锚固力监测。该文采用FBG传感器,此传感器具有耐久性好,抗侵蚀能力高等优点,且体积小、易布置;另外它还能方便地使用波分复用技术在一根光纤中串接多个传感器,实现多点线式分布测量。(3)锚固密实度监测。通过应力波的反射和透射特点,通过特定的传感器接收信号并传输进入计算机中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锚杆的长度和锚固状态。(4)围岩压力的监测。采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周智等基于光纤光栅传感器原理开发出的新型的光前光栅土压力传感器。该传感器具备FBG的优点,对岩土工程有着很好的适用性,另外其还具有温度自补偿和温度测量的功能。

三,岩土锚固的前进方向

为了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和推动本学科的发展,应紧紧围绕以下课题,展开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1)新型锚固结构及其综合配套技术研发;2)岩土锚固结构与周围介质传力力学机制研究;3)地震、冲击、交变等动荷载作用下,岩土锚固结构力学性能及破坏机制研究;4)永久型岩土锚固工程长期性能评估及安全评价;5)岩土锚杆工厂化生产及其标准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程良奎,岩土锚固的现状与发展[J].土木工程学报,2001,34(3):7――16

【2】 程良奎,胡建林,张培文,岩土锚固技术新发展。工业建筑,2010年第40卷第1期

【3】 程良奎,张作眉,杨志银。岩土加固实用技术。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

【4】 陈奕奇,郭红仙,宋二祥,陈肇元,罗斌,唐树名。岩土锚固结构腐蚀程度的评估。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7年7月第26卷第7期

【5】 白金超。岩土锚固的FBG-FRP锚杆及其智能监测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7月

第9篇:加固工程技术论文范文

关键词:建筑物,砖混住宅结构,裂缝处理

 

0.引言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对我国建筑物耐久性的调查表明,工业建筑物的破损比较严重,其结构的使用寿命一般不能保证50年,多数在25—30年左右就必须进行大修或维修加固。冶金部1985年对我国重点钢铁企业建筑检查后推断,全国三级工业建筑面积为300—500万平方米,占工业建筑面积的10%—11%,其中危险建筑面积为30万—45万平方米,占三级工业建筑面积的10%—15%。从上面的数据表明,我国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建筑都存在结构破坏问题。为了使这些建筑能够正常的使用,就必须对其进行结构加固以保证能够继续使用。建筑物的裂缝主要产生在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构件上。其中砖砌体裂缝有:窗间墙水平及斜裂缝、内外纵横墙竖向及水平裂缝、顶层墙体及女儿墙温度裂缝、梁端下部墙体水平裂缝与房屋包角裂缝等;钢筋混凝土构件裂缝有:楼板角及梁体裂缝、悬臂构件根部裂缝及预制多孔板板底横向裂缝等。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地基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形影响、砖砌体强度及刚度不足、建筑与结构设计处理不当、施工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对已出现裂缝的砖混结构建筑物,要依据科学合理的隐患分析与加固程序,找出裂缝产生的原因,选用相应的计算方法进行验证,最后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固处理方案并组织实施,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发达国家,建筑结构的新建与加固改造就已呈现出前消后涨的趋势。例如:在瑞典和丹麦,建筑业投资用于新建工程与建筑物维修加固的比例分别达1:1和1:6;在英国,用于建筑物维修和加固的投资是60年代的近4倍。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地震、水灾、火灾等都对建筑物造成损害,使混凝土结构面临更严酷的环境;在五六十年代修建的大批工业、民用建筑也已进入超龄期;前些时期的新建工程又由于设计规范偏低、施工和管理等问题,造成工程质量不尽理想,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这些因素致使我国对建筑结构进行评估和加固显得更加迫切和突出。据统计,我国现有的60多亿m2的房屋中,40%以上需要分期分批进行检测评估和加固。这为建筑加固修复业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1.国内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加固技术,如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法、钢丝网水泥砂浆加固法、纤维材料的嵌入式加固法等,这些技术从一开始引进和出现在国内,就以它们优异的性能、特点和加固效果得到了工程界的关注和青睐。广大科研技术人员在新加固技术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国家也颁布了一些新加固技术规范,在工程实践中正逐步推广。预计不久的将来,随着新加固技术的逐步成熟,一定会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1.1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利用碳纤维加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猛。1997年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率先开始了“碳纤维材料加固修补混凝土结构”的试验研究开发与应用,并被定为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随后通过采用进口的碳纤维材料在北京、上海、辽宁、江苏等省市进行了一些实际工程结构的补强加固,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2纤维复合材料嵌入式加固技术

纤维复合材料嵌入式加固技术是将加固材料放入结构表面预先开好的槽中,并向槽中注入粘结材料使之形成整体。。目前国外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研究和应用,国内在国家工业建筑诊断与改造技术研究中心开展了这项技术的试验研究,但尚未应用于工程实践。

2.砖混结构裂缝种类及其产生的原因

2.1干缩裂缝

多发生在墙面抹灰层内,一般沿墙面长度方向每隔一段距离形成一条裂缝,这种裂缝开始随时间而发展,以后逐渐稳定。另一种干缩裂缝则呈不规则的龟裂或呈放射状裂缝,此类裂缝宽度较小。产生的原因有:①抹灰用砂过细或含泥量较大;②水泥安定性不好;③砂浆过稀,抹灰不实;④抹灰层失水过快,养护不好等造成抹灰层收缩较大而形成裂缝。

2.2 砖墙温度裂缝:

一般有如下规律:① 顶层重,下层轻;两端重,中间轻;向阳重,背阳轻;且这类裂缝与温度变化有关。② 砖墙温度裂缝随部位不同而呈不同的形状。产生的原因有:①屋面保温层,隔热保温性能差;② 砖墙砂浆标号较低,砌筑质量较差;③结构构造上处理不当,如采用半圈梁 。

2.3 地基下沉裂缝:

一般共同规律是:下层多,上层少;纵墙多,横墙少;外墙多,内墙少;斜向多,竖向少。产生的原因有:①地基不均匀下沉;② 房屋过长未留缝,沉降不一;③平面复杂,转角较多;④高低层相差较大,未留沉降缝;⑤荷载与分布不均匀;⑥ 使用不当,地基浸水或地下水位上升(多发生于湿陷性黄土地区);⑦ 地基承载力有偏差。

3.砌体裂缝的类型和防治方法

砌体结构裂缝的类型有斜裂缝、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三种。斜裂缝有的发生在有现浇混凝土挑檐的平屋顶房屋和无保温屋盖的房屋顶层纵墙面的两端,一般长度在1开间~2开间范围内,外纵墙两端有窗时,裂缝沿窗口对角方向裂开。有的发生在底层至二层外纵墙的两端,斜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向沉降量较大的方向倾斜,裂缝下大上小。水平裂缝有的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下2皮~3皮砖的灰缝位置,一般沿外墙顶部连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有的发生在底层至二层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量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量小的一边裂缝在上。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根据裂缝产生的原因,要消除砌体裂缝,必须从根源上进行防治。尽可能在夏季或温暖季节,浇灌屋顶挑檐及圈梁混凝土,一般不要冬季施工。挑檐上最好做保温层,并达到规定的厚度,这样就能减小钢筋与混凝士和砌体之间的温差,避免顶部出现裂缝。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设置沉降缝、伸缩缝,提高结构刚度和施工质量,都能减少裂缝的产生。当然,处理好地基是防止墙体底部出现裂缝最有效的方法。

4.常用建筑补强加固方法

4.1 加大截面加固法

加大截面加固法是采用与原有构件同类的材料,通过增大截面的面积,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达到对原构件进行加固的目的。

4.2 外包钢加固法

外包钢加固法是把型钢或钢板等材料包在被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外侧,通过外包钢与原有构件的共同作用,提高构件的承载能力和刚度,达到加固的目的。

4.3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

外加预应力加固法是采用外设预应力拉杆或撑杆对结构构件或整体进行加固的方法。它通过改变原结构的内力分布、降低结构原有应力水平来间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4.4 改变受力体系加固法

改变受理体系加固法法是以减小结构的计算跨度和变形,间接提高承载能力的一种加固方法。为了减小构件的计算跨度,常采用增设支点(包括柱支座和弹性支座)和采用托梁技术,从而改变结构的受力体系,使承载能力得以提高。

4.5 粘钢加固法

粘钢加固法是将钢板用结构胶粘贴在混凝土构件的外部,以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一种方法。这相当于构件的体外配筋。该项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

4.6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法

粘贴纤维复合材料加固方法与粘钢加固法相似,只是加固用的材料是纤维复合材料,如玻璃纤维(GFRP)、碳纤维(CFRP)、芳纶纤维(AFRP)等。

5.结论

裂缝对结构有较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冰冻的影响:混凝土有了裂缝,水可渗入,当气温降到2℃以下时,水分就会结成冰,结成冰的水分膨胀,会导致裂缝边缘散裂。冻融循环每重复一次,这种散裂现象就会发生一次,裂缝就会逐渐加宽。2)钢筋锈蚀: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长期作用使混凝土中性物质的碱度降低,丧失保护作用。当碳化到达钢筋表面时,若钢筋上有水溶液、氧和电位差,就会发生电化学腐蚀,使受力钢筋截面积不断削弱。另外,锈蚀的产物大约是钢筋被侵蚀体积的2~3倍,这种膨胀效应足以使外围混凝土产生相当大的拉应力,致使混凝土裂缝继续扩张,影响钢筋和混凝土的粘结力。3)破坏结构整体性,降低结构刚度、结构承载力及耐久性,发生渗漏。。4)加快混凝土碳化脱落,降低抗疲劳能力。。5)影响美观效果。

所以一旦建筑物出现裂缝就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建筑结构加固方法的不断进步都有利于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勇. 粘钢加固工程实例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6) :57

[2] 黄锐聪. 混凝土结构补强施工技术探讨[J]. 科技资讯, 2009, (27) :61

[3] 李洪翠. 桥梁粘钢加固的质量控制[J]. 科技信息, 2009, (22) :647-648

[4] 和燕, 崔秀琴, 李丽. 钢筋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的应用实例[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09, (04) :110-111

[5] 陈晓丽.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治理和控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11) :112,114

[6] 徐宏, 黄平明, 韩万水, 王蒂. 粘钢加固桥梁质量控制及评定方法研究[J]. 桥梁建设, 2009, (05) :74-77

[7] 阳文林. 某综合楼框架梁板结构裂缝成因分析与加固处理[J]. 广东建材, 2009, (05) :84-86

[8] 王雪梅. 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J]. 四川建筑, 2009, (01) :169-170,172

[9] 乔阳. 既有刚架拱桥病害分析及加固措施[J]. 河南建材, 2009, (03) :35-36

[10] 高策, 杨志新. 桥梁加固技术研究[J]. 科协论坛(下半月), 2009, (07) :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