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生殖医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殖医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中职园艺生若想在竞争中立足,除了要具备过硬的技能外,还必须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通过对周边用人单位的调研,了解到在科技经济发达的常熟,无论是发展环保、安全、生态、外向、集约化的园艺生产,还是培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园艺商品,都急需培养和集聚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本专业的学生毕业以后主要面向园艺生产管理、园艺新技术推广、园艺产品的贮藏与检测、园艺产品营销四大岗位群,不同岗位对人才的需求具有不同的特点:。从调研结果看,社会对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及综合素质的要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复合型人才需求较大从调查中发现,复合型人才普遍受到欢迎,如文农科兼修的人才,即学园艺的不仅懂技术,而且要懂管理、懂市场、懂营销。

2.动手实践能力强、能吃苦的技术型人才园艺企业一般远离闹市,要求员工能够深入田间地头,参与生产,吃苦耐劳。因此,不少高学历的人才留不住,但动手实践能力强、愿意吃苦的中职生很受欢迎。

3.健康的心态和正确的就业观一个企业往往需要心态积极、平衡,能够乐观地接受任务和应付麻烦事的人。因为任何企业都会有不足的方面,面对企业的不足,心态积极的人才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并把它当作锻炼自己的机会,摆正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平凡的岗位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4.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很多情况下,单靠个人能力已很难完全处理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并采取切实高效的行动。所有这些都需要人们组成团体,并要求组织成员之间进一步相互依赖、相互关联、共同合作,建立合作团队来解决错综复杂的问题,同时进行必要的行动协调,开发团队应变能力和持续的创新能力,依靠团队合作的力量创造业绩。

二、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1.入学时

树立职业意识,规划学习生活。入学是学生人生一个重要的新起点,也是成长的关键期。对于每个跨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职业生涯指导与学生即将开始的学习生活,以及他们个体未来的发展密切相关。如果在入学初期及时让他们在职业生涯教育中获得有益的帮助,引导他们从职业生涯发展的视角认识即将开始的新生活,在人生的进程中认真对待和规划职业学校的学习,他们便能由此生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以良好的状态学习,充分地迎接职业的挑战[4~5]。

2.学习中

在园艺的课程设计上与学生就业联系起来,学生既是学生也是员工,教师既是老师也是师傅,多将课堂搬到实训基地去,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能多动手,能更多地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将基地上的一些温室大棚以承包的方式分配给几个园艺班,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每学期进行产出比赛,看看每个班的盈利情况。多给他们创造机会,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合作精神。

3.就业前

安排学生去一些园艺公司和基地进行社会实践和顶岗实习,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园艺就业形势调查。这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实用型的教育,很多学生对未来的职业生涯都充满了不切合实际的幻想。这需要由专门的职业指导教师来做好职业咨询工作,使学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自我和职业,了解社会就业的新形势和社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帮助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多方权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最终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使学生找到适合其发展的职业岗位。

三、通过职业素养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1.激发职业兴趣

专业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因此必须先让学生找到和专业的“关系”。情境的创设缩短了学生的现状与工作内容的距离,增强了现实感。通过参观合作企业、园艺实践基地和创业园等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可以迅速地让学生进入状态。通过了解工作环境、工作流程、岗位设置、职员形象等,使学生认识到自身和专业的“关系”,切身感受自己将要投身领域的重要性,培养从事专业学习的自豪感,由对职业的好奇转变为对职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

2.培养敬业精神

学生敬业精神的培养一定要融入到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从基础课到专业课,从校内实训基地到校外社会实践,开创学校全员培养、全程培养、全方位培养的新局面。

3.创设竞赛情境

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竞赛情境,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定期组织园艺技能比赛,如:插花、嫁接、扦插、种子检测、修剪等,为学生创设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进而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增强抗挫折能力及耐压性,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培养市场观念

市场经济是竞争的机制,是优胜劣汰的筛子,面对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职校生要经受市场经济这只无形大手的拨拉。因此,必须培养他们一些市场观念,如信息观念、质量观念、服务观念、法纪观念、效益观念、创新观念等,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四、通过校企文化渗透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1.建设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的职业信仰、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重要途径,通过校企合作,引进现代企业文化,可以让学生接受现代企业文化的熏陶。所以,要一直注重对学生进行校企文化的相互渗透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邀请企业的管理人员到学校为学生开讲座,讲企业的文化、企业的理念,让学生在思想上尽早地与企业接轨。学校分阶段安排学生进企业进行社会实践,一方面可以让他们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感受企业的特色,另一方面又可以让他们有机会到企业基地中接受有针对性的实习实训,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在实践中会遇到哪些难题,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也能很好地了解企业和市场的需求,在学好知识技能的同时提升素质,更能转化为效益。

2.实行园艺实训基地责任制

学校的园艺基地有智能化大型温室2个、普通塑料大棚8个、露地5亩,将这些地块划分给每个园艺班,实行包干责任制。由每个班进行自主设计种植,学校协助产品销售,从而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对每个班的责任块进行学期的评比与考核,进行表彰,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他们在将基地建设好的同时也洞察了市场需求,培植一些市场需求量大的花卉树种,也经常钻研如何将产品培育得更好,使得更多的学生热爱专业知识。

3.经营生活创业园

第2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文化背景、风俗习惯和留学生中相当比例的同学信仰宗教,包括印度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佛教等。不但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而且有许多宗教习俗也影响学习安排,例如,伊斯兰教例行每日五次礼拜,可能会对上课或学习时间带来一定影响[7]。另外,从国家文化和习俗也对学生的学习状况直接产生影响。众所周知,有些国家和地区时间观念不强,表现为上课经常迟到等。不同地区民族整体的勤奋程度差异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教师应对勤奋的学生给予肯定,而对于惰性高的学生经常督促和鼓励,以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提高医学教学质量的途径

2.1教学向国际化靠拢

我国医学高等院校教师普遍接受过良好的学历教育,部分教师有在国外学习工作的经历。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而且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更新较快,在留学生医学教学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然而为了建设国际知名的医学高校,促进我国医学教育国际化,教师仍需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院校可以通过直接引进部分优秀从事医学教育的外籍教师快速增加教学力量,并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但更重要的是培养本国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群体。增加教师同国外优质教学团队的交流,取长补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吸纳国外一些优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与本校教学活动相结合,力争形成符合国际上医学基础教学主流又有本国特色的教学体系。除教师自身努力之外,学校和教育机构也应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以提高总体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

2.2提高教师语言能力

为师要传道、授业、解惑,语言是主要的媒介,精准的语言表达和有效的交流对教学效果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医学留学生教学采用英语授课,这对于教师的英语口语和专业英语都有较高要求。我国高校教师英语程度一般较高,部分具有留学经历的教师还有更好的语言运用能力,但总体来讲大多数授课教师口语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此外,教师的年龄结构与英语水平相关,通常来讲,高年资教师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及技巧,但由于时代的原因英语流利程度稍逊于青年教师;中青年教师英语掌握程度普遍略高,但授课经验明显不如老教师,在教学中两者应优势互补,达到最优教学效果。目前英语学习方面有大量资源可以利用,如利用网络、广播等学习标准的日常英语口语,通过阅读国外原版教材和国外大学网络课程学习专业语言等,即使缺乏集中培训和学习的机会,经过日积月累也一定会有所提高。另外,我国多数医学留学生来自东南亚、西亚、非洲等国家地区,教师应该了解这些地区的英语口音和语言背景以最大程度方便交流。总之,教师要尽可能掌握纯正地道的英语表达方法,包括流利的口语交流和准确的专业词汇运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严谨和正确的英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2.3调整和建立适合的课程体系

我国现有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中部分内容不适合留学生教学,比如英语和思想政治课程等,应根据留学生的教育背景和学习目标制定适合的培养方案和学科课程。广泛调研国际上医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授内容,结合我国留学生的特点和国内实际教学特点进行调整,适当增加有关国际医学发展前沿、有地域特点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课程。增设一些选修课程,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逐渐建立一套完整的适合我国的教学体系。

2.4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由于师资数量及教学条件所限,我国传统教学通常采用讲授法,医学高等教育也是如此。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少数教师即能完成众多学生的授课任务,并且教学内容经由教师的提炼加工使学生能迅速掌握授课内容,教学目的性强、效率高。但该方式也有明显的缺陷,比如学生习惯性被动接受知识,缺少创新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在留学生教学中,由于学生早期的学习环境和习惯与我国不同,加上语言运用不熟练,这种讲授式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进行调整,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目前,在国际医学教学上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BL教学模式)快速发展,即利用实际病例中需要分析和学习的问题为出发点,授课教师精心选择病例提出问题,学生为解决问题查阅大量资料并分组讨论和归纳整理,同学之间需要协同和沟通,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回答问题,教师进行指导、补充和重点知识小结。这种开放式教学模式能大大提高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跨越学科间的屏障,以遇到的核心问题为中心,与之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和技能以辐射状、链条状呈现,这是对实际医疗工作的最好模拟,也是高效率的教学模式。我国尚未完全采用这种模式,院校面临着师资不足、教学条件不足、现有模式短期无法大幅改变、缺乏经验等困难。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小范围的使用该方法,提高留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教学效果。

2.5加强教材和课件建设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的留学生英语医学教材,院校一般采用国内组织编写的英语教材或英文原版教材,二者各有优势。国内编写的教材内容和体系与中文教材基本相同,可以认作中文教材的翻译版,优点是章节整齐清楚、注重基础知识,逻辑性好,知识系统便于初学者学习;缺点是与国外教材相比,形式单一、不够生动、缺乏配套教辅资料,部分教材更新速度较慢。英文原版教材对于学生了解国际院校学习内容非常有益,一般内容新颖、例证丰富、图像精美、学科前沿信息更新及时、形式多样,尤其是有些原版教材章节中增加了练习题,适合国际医师资格考试复习;缺点是与目前多数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不完全匹配,在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重点不易突出,对初学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掌握这些内容的层次关系,重点内容、了解内容、自学内容要交代清楚,做到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有助于学生学习。教学课件在留学生教学中非常重要,不仅传达了教学内容,还可以作为语言的重要补充,减少因语言理解引起的学习障碍,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的课件制作尽量内容全面、重点突出,理顺知识层次,帮助学生掌握和提高。尽量多引用包括英文原版教材在内的优质资料,可采用多种媒体形式,如图片、影音声像等,既增加教学信息量,又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另外,很多学生将课件作为重要的课后复习资料,教师在课件中尽量提供一些扩展知识和学生自学内容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将课上课下学习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2.6增加对学生了解,加强学生管理

第3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1)学业、生活、就业压力。医学是所有学科里最复杂的,医学生学习负担重、学制长、学费贵、家庭经济负担重,加之经济体制转轨和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高校招生规模扩大,医学生就业前景不理想,其目标预期与现实相差悬殊,医学教育投资成本与回报不成正比。

(2)恶劣的行医环境。投资高、回报少、风险高已成为当下医疗行业的特征。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突出,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频频上演,对当代医务工作者和医学生心理状态都有恶劣影响,使部分医学生对从医产生动摇,医学院校报考人数减少,医学人才流失,影响了医学的进步与发展[4]。(3)社会经济体制改革。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医德教育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双重影响。一方面,商品经济使人们更注重效率、竞争、创新等,新一代医学生自我意识突出,自我表现欲望强烈,富有进取精神,勇于抛弃旧习,对医德教育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商品经济追求利润、重视价值的特点,必然滋长人们追求金钱等物质利益的风气,在医德医风上表现为乱收费、收红包,医务人员责任心、事业心和荣誉感淡漠。

2新形势下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策略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学校应组建优质的人文社科类教师队伍,提高全体教职员工的人文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辅导员队伍的爱岗敬业教育,使他们热爱本职工作,致力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2.2用渗透法培养医学生职业道德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在提高“智育”的同时,更注重医学生道德品质培养。除开设专门的人文理论课外,专业课教师在教授各科专业知识的同时,应适时进行人文知识、德育渗透,逐渐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意识,让学生形成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加强学生劳动观念、职业意识、敬业精神、职业纪律与责任感教育,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完美结合。临床教学中采取医德理论教育和医德实践教育相结合的形式,积极引入启发式、研究式、问题式[5]等教学方法。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在医学生临床见习和实习时,教师可以根据临床实际案例启发学生分析医德原则,引导学生自主应用医德原则、选择医德规范,促进学生医德修养的自我培育。此外,临床见习及实习带教教师还应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利用自身人格魅力,发挥榜样作用,以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风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6]。面对工作中的不良风气、纷繁的医疗纠纷和不合理的待遇等,引导学生用辩证发展和实事求是的观点看待问题,正确评价社会。

2.3重视医学生心理素质及医患沟通能力培养

面对充满竞争和机遇的社会以及未知的前程,医学生会感到压力重重,焦虑、抑郁、无助、恐惧、迷茫等情绪滋生。学校应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必要时开设心理咨询课程,提供就业指导,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学习心态,顺利完成由医学生向医生的转变。面对医患关系紧张,学校要重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开设医患沟通艺术等课程,并在临床技能课中强化医患沟通技能训练。增强医学生的法律意识,依法行医,防范医疗纠纷,学会合理保护自己。

2.4发挥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第4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一、学生对运动参与的欲望和满足感

学生能否快乐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对学生参与活动的先行设计。教师如何设计能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获得快乐,使学生有更大的优势从中得到乐趣,同时,也获得参与的满足感,学生就将在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压力能在体育课中得到释放,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师在设计这环节更有必要加强的一方面,才能产生更积极的作用。比如:每次观看体育比赛时能让众多体育爱好者欣喜若狂,彻夜不眠,参与到比赛之中所感受到的乐趣,一切均发自肺腑之言,不需要规定,更不需要强制,情感与运动的交融,参与的满足就足够了。如果体育教师能使学生在多年的体育学习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运动项目,不管现在学生有没有意识到体育对他个人成长的真正意义,就已经不知不觉地接受体育。那么,体育课的教学设计就应该让体育课成为学生们渴望参与其中的空间,从中得到乐趣,多增设一些体育比赛氛围,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这样,学生们亲身感受到运动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逐渐把教师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转化为自觉自愿的运动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

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自我锻炼能力如何与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呢?本人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主动积极的锻炼,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对以后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三、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体育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为实现体育教学目标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和手段的总称。在体育教学中,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有很多。如:发现法、范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教学法等。但随着现代化多媒体教学逐渐渗透到各学科里,多媒体也引进到体育教学的课堂,体育方法的改革也随着教学教育现展而紧跟时代不断推陈出新,它的科技含金量不断增加。如:教师在一节课中交替使用讲解示范,可以利用制作好的课件切到多媒体平台进行讲评,容易出现的错误的演示,有条件的甚至可以用录像的方法把学生练习的动作录下来进行讲评。这样,体育教学方法的合理交叉使用结合,呈现出多样性。又如:现代多媒体的体育教学方法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是用光、声、音像等多种手段取代传统的言传身教的教学方法,作为体育科目,特别在室内课、理论课上,教师可将更多最近发生的体育事情更直观搬上讲台。如申奥、奥运、亚运知识、北京奥运村进展情况等体育信息、知识及时传播给学生,充分体现现代技术教学的应用,发挥其整体功能。因此,丰富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培养、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所采取的手段,使学生为被动锻炼变为主动锻炼,从而获取更多的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全过程,使他们从小喜欢体育,乐于体育。

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高

第5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道尔顿;分子量;相对分子质量;量和单位;量符号

1引言

在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论文中,常会碰到一些看似简单,实则使人头痛的物理量、计量单位和符号问题。例如,作者常常需要对研究的目标物质进行描述,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其分子大小。在我们的编辑实践当中发现,来稿中很多研究论文在描述关于物质分子大小时存在着这样的现象:多数研究论文仍然使用“分子量”这一物理量,以“道尔顿”或“千道尔顿”为单位(××D或××kD)来描述;有的使用了“相对分子质量”这一物理量但是书写却不正确;只有极少部分论文正确地使用和书写了这一物理量。究竟应如何正确使用?

2描述物质分子大小的物理量

对所研究的原子和分子的质量进行描述,以往多使用“道尔顿(D)”这一单位。英国化学家JohnDalton(1766-1844)是近代化学之父,在化学方面提出了定量的概念,总结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定比定律和化合量(当量)定律。在此基础上,1803年又发现了化合物的倍比定律,提出了元素的原子量概念,并制成最早的原子量表。人们为了纪念道尔顿,以他的名字作为原子质量单位,定义为12C原子质量的1/12,1D=1/Ng,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

以往我们常用的描述物质分子大小的物理量是分子量,它是“单质或化合物以分子形式存在时的相对质量”[1]。我们知道,以一个12C重量的1/12为标准,其他的原子质量同这标准相对照得出相对质量,称为这个原子的原子量[2]。分子量是物质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等于分子中原子的原子量之和[3]。

对于分子来说,一个分子的质量,用道尔顿表示时,应该是“蛋白质A的质量为××道尔顿”。因为分子量为该物质的分子的质量与12C原子的质量的1/12之比,所以如果说“蛋白质A的分子量为××道尔顿”,乃是不正确的表示方法。

3国家标准中规定的物理量

道尔顿是核物理与反应堆技术中惯用的质量旧单位,自1960年起,用原子质量单位(u)代替它,规定1dalton=1u≈1.6605402×10-27kg[4]。

作为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一致,现行有效的1993年修订的国家标准《量和单位》选择了“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这两个物理量名称,并在GB3102.8—93的引言中说明:“本标准中的相对原子质量Ar和相对分子质量Mr,以前分别称为原子量和分子量,在使用中,应有计划地逐步采用本标准的名称。”

所谓相对原子质量Ar是指“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即Ar=m/mu(m为元素的平均原子质量);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指“物质的分子或特定单元的平均质量与核素12C原子质量的1/12之比”,即Mr=m/mu(m为物质的平均分子质量)。它们是量纲一的量,其单位为1[5]161。

4正确运用“相对分子质量”等物理量和单位

由于历史的原因,在道尔顿当初提出原子量的概念时指出,“同一种元素的原子有相同的重量(weight),不同元素的原子有不同的重量。”因此“atomicweight”在中文里翻译成了“原子量”。但是当时重量和质量(mass)是相同的概念,实际中获得的都是原子的相对质量,但仍然称作原子量,这也许是原子量和分子量的单位一直用“道尔顿”的原因。

但国家标准中规定了应当使用“相对分子质量”来描述分子的相对大小,那么,关于道尔顿(D),在现实中用作“原子质量”或“分子质量”单位时,原来的1D=1u;用作“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时,原来的1D=1,即其单位为1。

虽然“道尔顿”属非SI单位即非法定计量单位,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鉴于目前科学界尚有大量使用“D”或“kD”的文献存在,在某些类型的论文写作中,作者往往会坚持在某些数据中使用“D”或“kD”。例如在综述类论文中,被引用文献数据中“D”常常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有人[6]认为应尊重作者的选择,虽然期刊中会出现“非法的”D,但不应视为“违法”。超级秘书网

5正确运用“相对分子质量”的量符号

既然明确了描述物质分子大小的物理量,在使用“相对分子质量”这一量符号时,很多期刊没有能准确把握,造成了很多错误。在国内免疫学相关的7本杂志以及其他生物学、医学类的杂志,发现在稿约、正文以及SDS-PAGE、Westernblotting等结果图中,“相对分子质量”这一量符号出现了很多种写法,如:Mr、Mr、Mr、Mr以及仍然沿用kD为单位等多种情况。那么,究竟应该如何书写这一量符号呢?根据科技书刊外文字符使用规范[5]197-201:量符号、代表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符号应用斜体;量符号中除表示量和变动性数字及坐标轴的下标字母用正体。根据这一原则,相对分子质量中M是量符号,应用斜体;下标r是relative(相对的)的首字母,不是量符号,也不是代表变动性数字,更不是坐标轴符号,应使用正体。因此,正确的写法是Mr。类似地,相对原子质量的正确写法是Ar。

6结语

生物学和医学类科技期刊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展示其学术成果的舞台,要科学地将一系列学术成果展现出来,要实现科技期刊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就要改变人们长期以来的习惯,需要广大科(下转257页)(上接256页)技期刊编辑担负起科技期刊的社会责任,加强宣传和普及,需要作者和编辑同仁长期不断的共同努力,才能最终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1979版,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274.

[2]原子量[OL].(2008-12-07)[2009-02-12]./view/101827.htm.

[3]分子量[OL].(2008-10-10)[2009-02-12]./view/346251.htm.

[4]陈冠初.生命科学类期刊量和单位的标准化[J].编辑学报,2002,14(2):110.

第6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教育部明确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一致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职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阵地。只有做好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就做好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核心问题。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首先,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教师队伍的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功底、人格的魅力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应不断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知识结构、品德修养等,以优良的教风促进学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内容,达到教学的目的。其次,优化整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针对当前高职学生的性格特点、知识背景和思政课堂存在的不足,通过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时代性、现实性和生活性,主动帮助解决高职学生成长中遇到的困难和迷惑,对思政课堂教学的内容逐步进行优化整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最后,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法。在教育的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问题讨论法等丰富的教学方法,再辅以多媒体课件、精彩典型视频播放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使课堂教学形式多样化、现代化,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提升专业课育人价值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系统传递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主渠道,专业课是扩展学生专业知识、提高专业素养和科研创新能力的重要平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将两者有机统一起来。教育者应当充分挖掘专业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潜力,“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独特育人优势,进一步提升教学、科学、技术等课程的育人价值。”①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的是,高职学生专业课教学时间长,载体多,学生在校三年都要进行专业课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的就业和发展。作为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应挖掘专业课的教育潜力,从专业的发展历程、对社会的作用以及涉及的伦理学知识等多角度对所授课程进行讲解,通过介绍专业领域中著名人物的动人事迹和专业的社会价值准则,以生动的事例,培养高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敬业勤奋精神、诚实守信品质和团结友善的性格。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在专业课知识传授过程中并使之转化为专业课的教学目标,贯彻在专业课教学活动中。

三、丰富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强化文化熏陶力量

高职校园文化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高职学生起着舆论引导、文化感染和精神塑造的作用,承担着感染人、教化人和塑造人的角色,履行着思想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因此,必须积极重视和推进校园文化的规划发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的建设发展过程中,积极倡导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不断增强高职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情感认同和接受意愿。首先,改善校园物质文化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积极加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体育馆、体育场等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和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其舒适性、娱乐性和教育性。其次,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积极主动地占领高校校园媒介阵地,充分发挥校园广播、校园期刊、校园报纸、校园宣传栏、校园影院等传播媒体的宣传优势,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旋律,加强高职学生的价值观引导。要充分发掘校歌、校训、校史、校园雕塑等校园标识物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刻教育意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有效地融入到校园标识物的宣传和教育的过程。最后,丰富校园文化活动形式。要充分利用各类节日、重要纪念日、重大事件等集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教育活动,如组织开展“迎五四接力长跑”、“建党知识问答”等活动,不断创新高职学生的校园文化活动形式,开发更多更好的高职学生喜爱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技能节、寝室文化节、读书节等,对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

高职院校的各种实践活动是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手段之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理论来源于实践,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高职学生不仅能从中更深切地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而且为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高职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社会实践的教育作用。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暑期,组织高职学生深入企业和社区、农村,进一步了解社会、国情和新农村建设情况。通过参观祖国名胜古迹、大好河山,使高职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参观历史革命纪念馆、红色旅游等,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等;通过深入企业和社区,感受我国社会快速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认识社会转型时期思想多样化所提出的新问题;通深入新农村,了解新农村的发展状况,加深对城乡发展现状的认识。其次,开展多样的创新创业和顶岗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树立艰苦奋斗和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高职学生在参与各级各类的创新创业竞赛和专业顶岗实习,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实际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自身的改革创新的精神风貌,同时,学校给予一定的激励措施,奖励和扶持其中优秀的创业项目和优秀学生,让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和顶岗活动落到实处。再次,广泛开展社区和志愿者服务活动,使高职学生在服务奉献的活动中坚定理想信念、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五、构建网络教育平台,发挥新媒体育人功能

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职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互联网具有虚拟性强、开发性强、互动性强、信息海量和时效性强的特点,受到高职学生广泛使用。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减少网络的负面影响,发挥网络的教育优势,为高职学生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网络平台,营造积极健康的网络教育环境。首先,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发挥网络教育优势,创新网络教育方式,组织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加强对高职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例如利用网络开展咨询服务、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报刊、书籍,收听广播、收看电视节目等。也可以建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网站,开展高职学生价值观现状的网上调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也可以针对当前关于价值观的热点问题组织网上讨论等活动。同时,在利用网络对高职学生进行教育之外,要针对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特征以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探索丰富多样的网络教育方法,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再是枯燥乏味和传统说教,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其次,在教育内容的更新上,既要保证信息内容的质量,又要保证信息内容的时效性和丰富性。最后,再交流互动上,教育工作者可充分利用微博、微信、飞信、QQ等聊天工具宣传积极健康的主流价值观,加强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和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确保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及有效性。同时注意引导高职学生掌握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技能和提高其网络道德修养。

六、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形成教育合力

高职院校要根据客观实际,构建有利于促进高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工作机制,从制度上明确学校教育教学、学生社团、学生会和后勤服务等部门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各项保障机制,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以下几个机制。

1.组织保障机制。

在高校党委成立领导小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进行全面部署与安排,使相关职能部门责任明确、密切协作、党政齐抓共管、切实完成相关任务。

2.教师队伍保障机制。

要从体制和机制上按照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的要求,建立一支稳定、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扎实、政治立场坚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

3.社会实践保障机制。

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相关程序规范和规章制度的制定,要不断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成果的考核评估体系,实现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稳定化。要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经费管理,不断加大对高职学生社会实践的资金投入,积极建设和完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为高职学生社会实践提供良好的物质保障。

4.建立激励评价机制。

第7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1.1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力度不够,学生缺乏认识学校是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到目前为止,大部分高职院校还是把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公共课,课堂表现形式较为单一、枯燥,无法提高学生的认知度。并且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时,侧重相关法规政策、求职基本技巧方法等传授,不断灌输思想是:医疗事故要为“零”;却轻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的大部分学生更加重视专业技能课程,即使学校里也开设了关于职业道德培养的相关课程,但师生们将大部分的精力投入到了专业技能学习方面,比如学生就十分重视英语等级证、计算机等级证和医药商品购销员、中药调剂师等各种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获取。

1.2社会上存在的某些不良影响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在有着众多无私奉献的优秀医药工作者的同时,还存在制售假劣药品、药品回扣、医务人员收取红包、医患关系紧张等现象,这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加强医药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作为高职院校医药专业的学生是未来医药行业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校学习期间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他们的辨别能力还处于发展阶段,自制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弱,容易受社会上存在的不良习气的影响。

1.3职业道德教育缺乏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性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的开展应该更加注重与专业课程的相互渗透。目前高职院校医药类专业的教师教学任务比较繁重,课程教学学时较为紧张。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会将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放在知识点讲解和技能实践方面。例如:在《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多是帮助学生分析我国的医药市场现状和问题,制订出适合产品的市场定位的营销策略,却容易忽略医药商品营销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2加强医药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几点建议

2.1增强职业道德的课堂教学重视程度培养“德才兼备”的医药专业学生

2.1.1推进职业道德类课程研发与改革根据医药行业特点,结合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特点,编写医药专业职业道德的专门教材,提高高职院校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完整性。建议在医药类高职院校开设此课程,将对学生有更具针对性的指导意义。

2.1.2职业道德教育与医药专业课程相互渗透高职院校医药类教师要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知识点讲解和实践操作过程中。例如:在《医药市场营销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医药产品高场营销技术的同时,就应将医药市场营销者的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在《药学服务》课程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应向学生教授医药知识的同时,就应将药剂师的职业道德融入教学。在课堂实训过程中,教师点评学生实训操作时,除了点评技能操作水平外,也要点评学生职业道德操守情况,更容易引起学生重视。

2.2加强法制教育,学生熟悉各项医药法律法规我国现有多部卫生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以及大量的卫生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卫生技术性规范,在医疗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应加强医药专业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卫生法律教育,可采取多种途径教育他们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各项医药法规,从而逐步增强高职医药专业学生的法制观念,恪守医药行业的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

第8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题目:立题应简明确切。通常20个字左右'最多不超过26个字为宜。应能准确的反映出论文的主要内容。

    作者:一般论着不超过5人;综述1人'审校不应超过2人。

    摘要:250字左右'并按结构式摘要撰写'即:

    (1)目的:本项检测或研究的出发点。(2)方法:所观察或检测的指标'如病人及对照组的数目、性别、年龄、病种'使用的仪器、探头频率以及采用的方法等。(3)结果:检测或实验方法得出的具体效果或指标'对比数据'最后结果'以及对上述各项的附加解释。(4)结论:本项目的观察、研究或检测后的总结性的定论。

    关键词:凡有摘要的论文皆应标引关键词。关键词主要自文题中选取'不足时可自摘要或正文中选用。选自论文所研究的目的、对象和涉及的新技术等。(1)定义:可直接表达论文要点、中心内容和特征的词。(2)用途:提供检索窗口。(3)数量:3~10个'一般3个。(4)词性:名词或名词性词组、形容词性。而代词、介词、冠词、连词、情态动词等皆不能作为关键词。(5)方式:按顺序排列成关键词索引。(6)要求:用规范化检索语言'即主题词。应查阅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辑出版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Medical Subject Headings Annolated Alphabetic List.Me SHAAL)。当所用词未查及时'可用同义词、近意词或关联词'并可配用有关的副主题词'亦应查阅《Me SHAAL》副主题词字顺表〔1〕。

    引言:应在250字之内。应概括简明的叙述立题的理论依据'研究思路与基础'国内外现状'并应明确指出本研究的目标。

    材料与方法(资料与方法):此部分是论文的基础和关键。评价论文主要看材料和方法的可信度和确定结果的标准。应写明病人、对照组、所用仪器种类、探头频率、检测的方法、药物名称(不用商品名)、剂量等。

    结果:此段是论文的核心部分。研究和检测的最终目的'即所获得的结果。此部分可分别用文字、图表表示。可强调或摘要叙述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结果应有充分的数据及对比性研究'最后结果应是科学的、合乎逻辑的'而不是作者自行判断或推断的。例如:应用B超诊断胎儿脐带绕颈30例分析。在此文章中'仅有诊断多少例的所见及数据'而无最后的分娩证实'这样的文章则欠科学性。

    讨论:是论文最重要的部分是反映文章水平高低的主要部分。应重点突出自己的新发现、新概念、新学说、新规律'及所作出的结论和观点。对研究中所发现之不足处亦应说明'此外'可以提出设想或建议。

    在书写讨论段时'应注意撰写技巧'要简明扼要、语言顺畅、抓住重点、条理分明的表达出所要说明的主要问题'使读者易懂'看后有收益'但要避免口语化。

第9篇:生殖医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 学生 问题意识 培养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014—02

学贵多问,是中国古人的治学之道,其意义就是学习要重视多提几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思维,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直至进行新的发现。如牛顿,苹果从树上落下问个“为什么?”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可以这样说:科学上很多重大进展与发明创造,与其说是问题的解决者促成的,不如说是问题的寻求者促进的。

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对开发高职生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和掌握知识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学过程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即教学是互动的、双向的。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启开他们的心智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与教学的这一过程并不相矛盾,相反应该说是一致的,其宗旨都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进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现实中,大多数高职学生学而不问,原因何在,该如何处理

既然“学贵多问”有助于学习,为什么大多数高职生在学习中学而不问呢?原因大约有三种:第一种是自卑,因录取批次靠后,考入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的依旧不能摆脱传统思维的桎梏,部分学生在入学后有一定的自卑情绪,既便有个别学生想问,又怕遭人耻笑,其实谁都有不知的问题。第二种是依赖,认为认真听课,老师会给答案,何必多问呢?第三种是自以为是,认为多问未必能得到答案,不如自找,这种想法固然有一定的道理,能自找到答案当然是最好;但如果迟迟找不到,久久困惑,又偏不肯求助于别人,这就有点固执了。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即使别人对某事未必精通,但至少可在与别人的切磋中得到一些启示。其实,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每一个求知者来说都是必须经过的,如果认为这一过程可以一带而过,即学习不需思索,不耗费精力和大量时间的付出,不懂不问,让别人错认为自己很聪明,让老师误认为这堂课很满意,没有人存在问题,那将害己不浅。因为学习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主要是:其一,人的智力水平有差异,知识背景也存在差异,因此理解的快慢与程度必然会有所不同。有时,对同一个问题,旁人早已理解,自己却依然如坐云雾山中,若不羞于启齿,勤于询问,就会很快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其二,高职院校教师授课自有他的侧重点,不可能面面俱到,这样便容易疏忽个别学生理解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众学生多开尊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以多问来弥补不知。这样,既能让教师更多的了解学生理解的薄弱处,也能使学生不囫囵吞枣,似懂非懂的接受新知识,再者,更能培养学生善于深入探究的治学品质,并增强自信心,可谓一举多得。

二、培养高职学生的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发挥主体作用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具有专业实际动手能力。根据这一目标,教师首先应以企业生产案例吸引学生,并将主动权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操作,操作体会后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对学生发言要充分肯定,鼓励创新思维,鼓励个性发展。对理解有失偏颇甚至理解错误的学生,要给以鼓励,给予正确引导。其次要善于发问,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教师要善于在讲授过程中设置问题。要有意给学生造成暂时的挫折和焦虑,使学生心理处于不平衡状态。这种不平衡状态会促使学生注意力更加集中,激励学生挖掘内在潜力去积极思考。学生带着富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去动手、去寻找,可以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反之,若总是围绕教师、教材、书本转,总以为书本绝对正确,教师无错,并安于现状的学习态度和习惯,形成思维惰性与定势的局限,将不利于思维的发展。从人才成长的规律与教育实践来看,那些富有创造才能的学生,他们大多数有好问、多问、深问、怪问的思维品质,学生在学习中具有问题意识时,能在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上独立思考,对一些问题大胆质疑,怀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进行探究和发现时,可从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创造中获得体验,这有助于强化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信心。显然,问题意识对学习积极性的影响,往往是单纯的说教和知识传授所不及的,它可直接演化为学习者的动机和热情,实现教学过程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习能力和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而课堂气氛除教师调节外还要注意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思维状态,即学生的配合是关键。教学中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在动手的过程中多问“为什么”,动脑想“怎么办”,动口问,甚至相互讨论,使教学“活”起来,这样让学生在动手中生疑、质疑、析疑,最后释疑,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思维,又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如果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就能有效地抓住学生思维活动中的焦点,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反之,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不考虑他们的思维状态和求知欲,那么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思维积极性。经验告诉我们,把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入教学中,能活跃师生双方的思维活动,改善教学气氛,并且通过解决问题的练习使学生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能力和自信心,有效调动教与学的互动性。即在教、学的双向互动过程中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这就要求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艺术性设计,在场景模拟、教师语言、课堂教学策划等方面潜心研究、总结归纳。

四、创造优良的教学气氛,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提供适宜环境和可靠途径

学生的质疑能否得以发现和表露,取决于有否适宜的环境和气氛。高职生由于年龄处于成人阶段、现实又在高职高专就读的特殊性,使他们具有自尊心较强、希望得到展示又不愿意主动的特点。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保持师生平等,和谐人际关系,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勇气和兴趣,诱导启发他们积极性思维,科学地设置问题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处理好问题和材料,使学生进入适宜的学习、思考状态,鼓励大胆设想,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积极思考,发表独立见解,为培养问题意识创造良好的环境。并辅之以鼓励、赞赏、支持的态度,渐渐引导学生学会掌握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异想天开的想法寻找可能的途径。精心设计、创造和谐愉快的课堂学习环境。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富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去学习,可活跃思维,激发求知欲,进而收到实用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学问就是一定要带着问题去学,有问题意识的参与,才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不断地发现、探究、创造,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就高职学生而言,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激活他们积极向上的内在渴望,最终达到企业岗位的要求与自身能力展现有机融合的双赢效果,真正实现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