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发展经济学范文

发展经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发展经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发展经济学

第1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第2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有关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一:城乡统筹发展经济学理念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就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务必引起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继续加大推进力度,力求收到实际效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刘易斯认为,在发展中国家存在着突出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如果城乡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并带来诸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差别突出。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不平衡规律的作用还可能更加凸现。逐步消除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对于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当前,全国上下正在积极进行体制机制的探索、创新,特别是我们重庆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应该大胆探索、大胆创新,力争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闯出一条新路子。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统筹城乡发展,理论的创新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只有用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分析研究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才有可能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城乡统筹才有可能按照正确的轨道前进,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只注重分析研究城乡二元结构的表象,操作上也习惯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工作措施和思路不得要领的现象,其结果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切实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就需要加强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并切实运用理性思维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作为二战后新兴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经济学科,具体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如何从不发达状态演进到发达状态。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实际上是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是工业化、城市化与三农的矛盾,是发展中的矛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正确认识和运用发展经济学理论,对于结合国情、市情及县情、乡情,制定城乡统筹发展的政策措施,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目标,突出工作重点,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发展经济学来看,改变或者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国际上主要有两种理论可资借鉴和研究。

一种是通过劳动力流动,以城市发展带动乡村发展。这种理论认为,起初,在乡村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过剩劳动力,其边际生产力趋近于零。只要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的劳动收益存在差距,乡村农业部门的过剩劳动力自然会流向城市工业部门,形成劳动力的无限供给。雇用乡村农业部门过剩劳动力所形成的积累不断转为投资,生产日益扩大,从而吸引更多的农业过剩劳动力。随着农业部门的生产率逐步提高,收入不断增加,乡村过剩劳动力的逐步减少乃至消失,城乡二元结构才会转为现代化的一元经济结构。另一种是通过增加农业投入,确保城乡平衡发展。这种理论认为,乡村过剩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农业部门与工业部门收入相等,二元结构也不会自然消失,相反,随着城市人口不断膨胀,城市失业日益严重,并出现众多城市病。这种理论假设:城乡之间劳动力的转移是由城乡之间预期收入的差异引起的,只要城市的就业机会和预期收入大于留在乡村的预期收入,即使城市存在大量失业,乡村劳动力还是会源源不断地向城市转移。如果城市就业机会的增长速度赶不上乡村劳动力的转移速度,不仅使城市发展产生严重经济社会问题,也会使农业生产萎缩,粮食等农产品供应缺乏,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为此,这种理论提出,政府要缩小城乡之间就业和收入差距,关键是要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乡村公共设施和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事业,就地就近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转移就业等问题。以上两种理论,在我们现实工作中都有所体现和反映,并经实践放大,显示出各有其利弊。前一种理论在部分党政领导层面有较大市场,并付诸实践的比较多,因为发展城市经济见效快,在领导频繁调整的情况下,容易在短期内出政绩,其弊端在于不能从根本上建立解决三农问题、化解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的长效机制。后一种理论在理论界和党政领导的施政报告中有较多的体现,由于其投入大、工作周期长等现实问题,理论往往落后于实践,说的多落实的少,有的甚至根本不重视研究三农问题,其投入也是毛多肉少。

对上述两种理论,我们不能盲从,要结合我们的特殊国情、市情、区情、县情,借鉴、吸取发展经济学中的合理因素,因地制宜,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因为城市与农村有着天然的联系,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其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从建立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长效机制、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笔者倾向于用后一种理论指导统筹城乡实践,同时兼顾前一种理论,实现城乡结合、城乡互动,不断增强农村发展能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在目前的改革发展中,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这就是盲目发展大城市,企图通过城市扩张和发展,吸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定居,也就是通过所谓农民变市民的途径,一劳永逸地解决三农问题。实际上,这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思维方式,容易被一些干部急功近利化。况且,城市的就业压力本身就比较大,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将使就业问题的矛盾更加激化,使城市交通、医疗、教育等问题更加突出。同时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城市与农村、农业、农民职能的错位,导致资源的浪费,大量的城市居民因农民工的涌入,就业更加艰难,而农村大量的土地撂荒或者不能精耕细作,农产品产量下降、质量下滑,市场物价也会因粮油、生猪、蔬菜等农产品供给不足而大幅上涨,城乡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会受到严重影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在适度发展城市的同时,更加关注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切实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农业的造血功能。在制定政策和法律法规时,要胸怀大局,统筹考虑城乡规划,统筹推进城乡交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事业发展,使农民与城市居民享有同质的公共服务和同等的民主政治权利,不断增强农村经济发展能力,在发展中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有关发展经济学论文范文二:创新发展经济管理论文

一、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弱化。一些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管理比较弱化。企业领导对于员工的管理主要依据个人经验,有的领导对员工缺乏人性化关怀,这种随意性的管理让员工无所适从,不适应企业长期发展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要求,对员工缺乏岗位职业培训。有的企业对员工没有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对员工的奖励还依靠领导对其评价,这样就造成了员工与业绩的偏离,员工薪酬与福利偏低,就不能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也使得企业失去了经营活力。因此,企业经济管理中对人力资源观念滞后,缺乏合理开发人力资源,这样在动态发展的市场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就变得迟缓。

2.企业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互联网信息时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必须跟上时展的变化。然而,有的企业在经济管理模式上还是生产工艺或服务上,都没有结合互联网的特征进行改善。这样对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低,就脱离了社会发展的方向。互联网能够加快信息传递速度,也能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水平,企业忽视了对信息技术的提升,就难以实现信息化的办公。还有的企业不能很好地利用网络进行宣传与公关,这样就失去了低投入和高产出的效果。还有的企业没有重视网络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与招聘,就难以提升企业员工整体的网络技术应用水平,不能提高工作效率,企业的经济管理水平还比较低,这样就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

3.企业还没构建知识经济的经济管理模式。在知识经济的环境下,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要进行调整,构建健全的知识特征的管理体系,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一些企业没有认识到社会这样的变化趋势,仍然坚持原有的管理模式,这样就不行满足复杂经济环境的管理新要求。对于缺乏知识特征的企业组织来说,就不能进行动态与开放式的经济活动,缺乏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不能依据规模效益来获得竞争优势,而是要考虑到消费需求的变化,要以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赢得消费者的青睐,这样就要使企业重视生产工艺流程,精准把握终端市场的消费者的消费动向。但是,缺乏对知识经济环境的分析的企业,其生产决策与终端市场的消费者消费诉求相分离的格局。此外,知识经济也要求企业员工具有较强的创新力,要求企业技术与员工知识不断更新,但是,一些企业做不到这样的主动变革,就被市场所淘汰。

二、提高企业经济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1.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企业的发展需要人力资源作为支撑,因此,企业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采取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方法,构建良好的劳资关系。企业要为员工进行职业规划和职业培训,构建学习型的组织,企业要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和权益。企业要发挥激励机制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还应建立奖惩制度,这样才能在企业内部创造公平公正和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更好地发挥员工的潜在能力,也促使企业更好地发展。企业应该构建良好的企业文化,通过这样无形的文化来规范员工的行为,实现以人为本和柔性管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2.增强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经济管理能力。在信息时代,企业应加强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增强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与管理能力,为企业的发展中创建信息共享平台,实现各部门的网络信息管理。企业应培养和引进具有较强信息技术的人才,提升企业的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企业管理组织执行力,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网络信息化还能为企业开拓新的市场业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构建知识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当前,信息化加快了知识与技术的传递,使产业发展迅速。这样就必须促使企业构建知识型企业,采取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管理模式。企业要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给予员工尊重,通过提升组织团队的知识能力,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以知识经济为导向来改善企业的经济管理效率,改进产品生产工艺和优化企业运营流程的方式来提升企业对终端市场需求的响应速度,增加用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感知价值,企业应当通过建立终生学习式企业的方法来稳步提升员工的综合职业素养和业务技能水平。

第3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新制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已经引起了发展经济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制度内生的经济发展理论已成为发展经济学的一种流行的观点。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方法论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本文由收集整理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2.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

转贴于

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政策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本文由收集整理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

第4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一、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的原因

1.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原因。就工业化进程而言,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企业生产技术设备落后,经济增长方式没有完全转到依靠人力资源素质和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资本经济增长的影响往往大于劳动者技能和素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造成企业注重劳动力价格而忽视劳动力素质,甚至企业在减员增效过程中,为了减少支出,出现减技术工用普通二,减高工资用低工资现象。“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喊了多年却难以真正执行、有其深刻的经济背景。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我国是典型的先进工业部门与落后的农业部门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劳动力供给相对于劳动需求具有无限倾向。无限劳动力供给是由于工业部门劳动生产卒远远高于农业部门,引起农业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的结果。同时,人口过剩,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和机构改革,也是形成无限劳动供给的原因。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现象的长期存在使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面临苛刻的外部环境。从价值取向上来看,受“学而优则仕”等传统文化影响,很多家庭往往把读书当作子女出人头地的主要途径,并不是把教育当作一种就业的手段。中等职业教育则是培养有一技或数技之长的技术型劳动者、无法满足这种读书出人头地的心理需求,这就是很多学生即使上不了高中也不愿上职业技术学校的重要原因。就当前社会用工情况而言,部分企业用工片面追求高学历,使得大学本专科生干一些中专生也能干的工作。这种“高才低就”现象不仅给我国有限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浪费,而且对整个劳动力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从投资和收益的角度来分析,个人教育成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教育费用,二是学生效弃的收入。教育费用又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政府拨出的经费,二是个人负担的学费。学生估价自己受教育后的收益分为个人未来较高的收入和个人未来较大的职业机动性以及个人未来较大的自我发展空间。现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困难,实际上就是学生花费了较大成本,难以获得较大收益的原因。

2.不合理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结构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从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教育结构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国教育资源不足本身并不是主要问题,更重要的问题是教育资源配置不当。在1997年按年龄段(该年龄段一般来说学生已经高中毕业)小学毕业生占28.6%,初中毕业生占51.5%,即80.1%的人没有受到任何形式的职业培训就进入了就业岗位。在我国这种重学历教育轻技能教育的教育结构环境下,一旦整个教育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中等职业教育发展必然处于不利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合理的教育结构应是在普九义务教育基础上的高等教育注重学术教育,质重于量;职业教育应侧重技能教育,使之成为多数人就业的手段。从社会全面发展角度来看,培养人才应注重大部分人力资源素质的提高,而不是仅仅把有限资金完全用来为培养高级学术人才作准备。

3.近年来,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下,盲目放开管理,无限制补充低水准生源,导致中等教育结构不合理现象更为严重,造成大量的无效教育,队而使得职业教育发展更为艰难。市场经济条件下、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应与一定经济发展水平下的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所决定的劳动力资源配置结构相适应,并不是高水平人才资源越多越好。目前“高才低就”现象就是教育资源无效配置的一种表现。一方面我国缺乏熟练的技术工人,企业中经过中等职业技术培训工人的比例很低;另一方面却又出现中职生就业普通困难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等职业教育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很多受职业教育培训的人所具备的技能并不是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能。教育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期性特点,现在的专业、课程设置、招生效量要适应的是三、四年后的市场需求。而很少有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市场需求进行详细调查、分析和预测。更为严重的是,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各自为政,缺乏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使得各学校之间专业设置交叉重复,招生恶性竞争。特别是近年来,在利益驱动下,各校一窝蜂地开办经济类课程、计算机专业等热门学科,导致低层次人才重复培养,从而制约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4.教育质量下滑,招生困难与就业困难互为因果、相互推进,使得中等职业教育雪上加霜。就业困难本身就是社会对目前教育质量的一个总体评价。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其一是职业学校招生因难制约了学生素质,加上对教学缺乏强有力的约束相激励机制,造成毕业生质量滑坡;其二是大多数学校没有真正把培养学生技能放在首位,没有突破普通教育的办学模式,重理论、轻技能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致使学生毕业后不能立即适应工作岗位需要;其三是管理体制上各自为政,使得教育质量整体水平难以提高,其四是社会力量办学缺乏必要的办学条件和质量约束。

二、中等职业教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给自己正确定位。

中等职业教育应以就业为目标,以企业为课堂。以市场作为检验质量的唯一标准,根据社会需要组织教学,构建中等职业教育新体系。

1.中等职业教育要成为失业和下岗职工的培训基地。从经济角度看,失业会造成资源浪费,带来经济上的损失;从社会角度看,失业会影响社会稳定。中等职业教育就是要把制约经济发展的失业人员转变为新型的人力资源。解决失业问题不仅仅是从创造就业岗位入手,更重要的是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从培养失业者技能入手,实行“开放式就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结构性失业(劳动技能不适应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转换和升级所产生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中等职业教育永久的市场。我们应学习德国的经验.把失业救济与转业、转岗结合起来,失业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否则不能给予失业救济与补贴。

中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农村大市场。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把几亿农民培养成懂技术、懂经济的现代化农民,这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大市场。农村教育在大力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应增加职业教育的比重,加强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建设。农民上农业学校不举行入学考试,不受年龄限制,不受时间限制,在市场规律指导下,以培养实际农用技术为主。农业实用技术教育有很大的外在效应。因此,政府应把农科类职业学校当作公益事业来办。

2.中等职业教育内容要以具体的实际操作技能为主。企业对熟练技术工人的需求是职业教育的生命力所在。德国职业教育采用双轨制,把理论与实践、学校与企业联系起来,其中以企业的操作技术为主。学生在三年的职业技术教育中,以企业学徒身份学习操作技能,在职业学校或培训中心以学生身份学习技术理论,一般学生每周四天在企业进行实际技能培养,一天在学校学习理论课。在学徒期间企业发给部分工资。德国经验对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教育有很大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应把社会引进课堂。香港职业教育一大特色是请知名的商界人士参与策划及组织教学工作,课程的设置总是根据实际的需要.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科专业的设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注重操作技巧,使教育与训练结合起来,学生一毕业就是熟练的技工或技术员。香港的人才培训突破了普通教育模式,不图形式,不囿“文凭”“学历”,从实际需要出发,讲求培训实效,真正做到学用一致。大陆中等职业教育应学习香港经验,把社会引进课堂,和市场全面接轨。

三、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露要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

1.根据国外经验,我国应制定法规对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就业前一律实行强制性2—3年职业培训,没有经过岗前培训一律不得就业。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另一方面延续他们进入就业队伍的时间,缓解目前十分严重的就业问题。

第5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新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0-01

人类社会所热切关注的一个永恒课题就是发展问题。自诞生以来,发展经济学就一直以发展为核心,探讨发展中国家如何摆脱不发达的困境。在此过程中发展经济学家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与贡献,他们对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做不懈的探索,使得人们不断深化对于发展的认识,已经形成了相对全面的新发展观。所以,梳理和分析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观, 对于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定有着有价值的借鉴意义。

一、新发展观问题研究

本文作者认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已完成了传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变,也就是经济发展不再局限于经济增长,取而代之的是在经济增长基础上实现国家或地区经济结构、人口素质、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文明化,新发展观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观念体系,包括了许多当展经济学家对于发展问题的新认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发展的目标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发展。收入、财富、社会现代化、技术进步等属于工具性的范畴,最终是服务于人的发展、人的福利的。在新发展观里,发展被看作是一种不可剥夺的人权,其认为发展过程应该是公民真正参与的过程,应该本着公平和公正利益分配原则稳步提高所有人福利的过程,在此进程中所有的人权和基本自由最终都将逐步充分实现。

2.发展的方式要有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观对增长发展观把经济发展看作是不依赖外部环境的孤立系统的这一重要缺陷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和补充,认为经济发展只是外部有限生态系统中的子系统, 经济发展的子系统与外部生态系统之间相互关联,互相影响,必须反对人类对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无限制索取。只有这样,发展才能持续下去。

3.新发展观对发展的机制、手段也做出了新的思考。其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极不充分导致了政府和市场失败,这是一种普遍现象。从理论上讲,可以通过法律程序来纠正, 然而发展中国家的交易规模普遍较小,导致了司法成本一般都超过了调节争端的预期收入。所以,实现国家、社区、市场之间的互补结合,经济发展才能顺利进行。作者认为,新发展观的产生不仅标志着对于发展理论的研究正朝着更大的领域扩展,也说明发展经济学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发展理论固有的诸多的缺陷和不足必须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二、在新发展观模式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思考

1.树立以科学技术为先导,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科学技术观。科技的进步是经济的发展,经济效率和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的根源,在当今世界,经济增长方式已经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的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参考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可见,在美国,政府始终将发展科学技术放在首要的地位,因此专门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正副主任由正副总统兼任,以加强国家对科技的领导作用。有经济学家进行过测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50年里,1 /3的美国生产率的增长都归功于科学研究取得的成果。在亚洲,日本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 1959至1979年之间日本从西方其他发达国家引进技术33 854项,居世界第一位。由此可见,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要实现转变,就要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观念,以科学技术为先导,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的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

2.具有培养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构。“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是伴随着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实现的,而技术含量的提高需要高素质的劳动者作保证”,这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之一。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认为, 人力资本: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重要的得多。美国十分重视发展教育事业,从其国家教育经费占GDP的比重和该比重提高的速度可以得出这个结论,我国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快速转变,就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建立多层次教育体系及职业培训机制,其开发和投资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3.政府具备较强的驾驭经济的能力,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能够进行适度干预。在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要依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也要政府进行发展管理来弥补以确保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由此可见,政府很有必要对经济的有效干预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4.积极促进结构调整,适时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广义的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地区结构、消费结构等。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是最重要的。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经济的迅速发展,就要把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出来,进行合理的产业分工及产业引导,以实现工业现代化。粗放型经济到集约型经济的发展是发达国家普遍走过的一条经济发展道路。提升第二产业的技术含量、改造高能耗的传统产业,提高劳动生产率;以促进投资结构的演进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这样才能有力地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5.具备良好的经济体制环境和完善的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学研究体制应把体制作为发展的因素。这其中必须要有相应的市场体系。市场经济活动的舞台是市场,市场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进行资源市场配置的空间和环境。市场状况、市场体系完善与否,市场机制健全与否,都决定着整个经济的运行效率。这是西方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成功转变的经验 ,也是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失败教训之总结。

6.依据经济发展的进程科学选择经济增长方式的能力。研究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可以看出:人的主观意愿决定不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其转换是由经济发展的进程所支配,跨越客观发展阶段而人为地进入某种经济增长方式对一国经济发展进程而言,未必是最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在我国,要迅速全面由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过渡到低投入、高效率的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是不切合实际的。

参考文献:

[1]李国.自主创新任重道远[N].经济日报,2005(04).

第6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民族院校 发展经济学 教学方法

一、导言

发展经济学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直到8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在经济学的众多学科分支中,只有发展经济学是专门研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民族地区的发展问题更加值得思考和重视。因此,发展经济学理论和政策对我国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发展经济学课程在民族院校的深入开展,除了让学生掌握发展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理解经典的理论模型,以及认识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谋求经济社会发展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外,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能够结合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发展环境,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民族地区的现实问题,并努力探索解决这些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民族院校全面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有助于民族地区的学生全面、深入的了解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发展经济学自引入中国以来,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在本土化方面也取得了不少成绩。然而,我们也看到,在中国高等院校的课程开设中,除了经济学专业以外,很多财经类专业要么不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要么把发展经济学开设成选修课,课时分配不够,其他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就更加难觅发展经济学课程的身影。为民族地区培养干部人才的民族院校到目前来看,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对发展经济学课程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以中南民族大学为例,近年来,发展经济学课程开设专业不断增加,然而也仅限于经济学院,目前经济学院仅有两个专业将发展经济学设置的是必修课,安排48个学时,其他四个经济类专业都为选修课,并且仅有32个课时,教材内容只能完成一半。

二、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发展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课题组成员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引入有效的教学方法,首先需要全面掌握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目前的发展经济学教学涵盖的主要内容包括六个方面:

一是导论部分。主要介绍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演变过程,对发展中国家的界定。其中有一个章节是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含义、关系和度量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和解释。在这一个部分教学中,帮助学生正确了解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明确发展经济学不仅仅关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以及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二是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与传统的经济学课程和理论不同的是,发展经济学在讨论经济增长问题时,不但介绍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经验总结而来的经济增长理论,而且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征,提出了针对性的经济增长阶段与起飞理论和后发优势理论,这两个理论对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思路有更大的参考意义。在收入分配问题上,运用一般经济学理论分析收入分配的类型以及测量的方法。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发展经济学通过分析收入分配不平等对储蓄、投资和社会稳定等方面的影响来解释收入分配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对发展中国家存在较为突出的贫困l司题从概念人手,深入解读,说明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重要意义。

三是经济增长要素。依据早期经济增长理论得出的结论,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经历了唯资本论、唯计划论,随着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核心作用逐渐体现出来。虽然资本不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唯一要素,但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本匮乏是共性,因此,必须正确理解资本积累的作用以及Y本形成的过程。人口数量和质量对经济增长到底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人口转变阶段以及发展中国家高出生率的行为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人口政策的变化。由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并不完备,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和失业问题较之发达国家更加复杂,因此,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投资,教育投资以及投资效率问题值得深入探讨。发展中国家通过技术引进能够较快的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然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何测度,技术引进的选择对技术吸收的影响需要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多方位的考虑。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我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的,由于资源与环境的不可逆性,以资源促发展,以牺牲环境促发展从长期来看是不可持续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要时刻平衡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关系,通过政策引导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循环。

四是经济结构转变。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结构严重不合理,农业比重过大,且效率低下,农业技术变革推进缓慢,与农村、农民和农业发展配套的政策制度不能有效实施。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亟待提高工业化比重,完成工业化进程,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发展战略、发展模式,以及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正确选择是加快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实现工业化目标的有效保障。在工业化过程中,城市化所带来的人口流动问题,失业问题的考虑能够扫清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障碍。

五是对外经济贸易。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使得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尤为重要。传统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国际贸易能够提高社会福利,然而对于落后地区而言,在既定的国际贸易次序下,贸易战略和贸易政策的选择将影响地区福利水平的变化。在利用外资方面,国外借款必须适度,以免引发债务危机;制定的优惠政策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也需适度,正确看待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作用。

六是制度与市场的关系。一般认为,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机制是不完备的,因此了解发展中国家制度的重要地位,避免低效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了解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失灵,提高政府效率,促进政府与市场作用的动态转换。

发展经济学教学内容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互呼应,发展经济学能够解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能够指导民族地区结合自身经济发展的特征,确定一条高效的经济发展路径。因此民族院校开设发展经济学课程是相得益彰的。

三、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改革

目前,民族院校《发展经济学》课程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相对比较落后。由于受到目前《发展经济学》课程教材的限制,民族院校在讲授发展经济学的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以及贫困等问题时,常常只能依照已有教材的案例来进行解释和说明,而教材中的这些案例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案例选取国家的发展时期比较久;二是案例选取国家学生不太熟悉。例如在介绍后发优势理论时,大部分教材选取的是印度80年代的发展情况,在介绍发展中国家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问题时,大都也是以北美国家80年代的发展情况为案例。民族院校大部分的学生来自民族地区,他们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即熟悉也感兴趣,民族院校在教学内容上亟待更新。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按照《发展经济学》课程各章节研究内容,设计有足够针对性和说服力的案例供学生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第7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农地流转 生产函数 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我国作为转型中发展国家,正处于城市化高速扩张的时期,需要农业的高速持续发展以便为工业化和城市化提供更多的农业剩余和劳动力转移。这就要求我们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化和机器化,通过加大农业投资提高农业的土地和劳动效率。由于我国在改革初期实行的,是的农地被划分为小片土地,不利于农业的规模化和机器化,目前需要通过农地的合理流转达到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农地的合理流转既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又与农业发展密不可分;一肩挑着城市,另一肩挑着农村。在二元经济格局中土地和劳动力两种生产要素的流动决定着我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

一、生产函数与经济增长

衡量经济增长的较通行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或总产出(GDP),我们可以用Y表示。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和收入水平取决于生产要素包括该国的自然资源禀赋(N)(包括矿产资源、水、森林等等)、劳动力数量(L)、人力资源禀赋(H)(包括教育、培训、技巧和技能等方面的人力资源投资)、资本资源(K)(包括物质资本投资、基础设施建设、金融资本资源等)、以及生产管理组织、制度和技术进步状况(A)。用生产函数表示为:

Y = AУ F ( N, L, K, H)1

增长的方式有外延增长和内涵增长两种。外延增长指生产技术不变,单纯生产要素的增加,(指自然资源N、劳动力L、资本K和人力资本H的增加,)而引起的生产总量的增加。外延式增长条件下的技术函数用数学式子表达就是一次线性齐次函数,此时生产组织技术变量A的指数У=1。

Y = A F ( N, L, K, H)

内涵式增长指制度安排以及生产技术改进而发生的增长。表现在上述数学函数表达式上,У有可能大于1,生产函数就不止是一次线性齐次函数。内涵式增长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出现过三种增长模式。其一是斯密式内涵增长,指因分工和自由市场贸易带来的增长;其二是诺斯式内涵增长,指由于制度改革带来的增长;其三叫做普罗米修斯增长,指人类以一种更简洁方式生产一种正在使用的产品或者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生产从未使用过的产品,也就是指新技术的使用促进的增长。

二、二元经济发展模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指以社会化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我国目前即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是转型中的二元结构。主要表现为:城市经济以现代化的社会化大工业生产为主,而农村经济以典型的小农经济为主;城市的道路、通信、卫生和教育等基础设施发达,而农村的基础设施落后;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远远高于农村;相对于城市,农村人口众多等。生产社会化是现代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社会化的程度将越来越高。如何实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换,对于发展中国家没有统一的模式,因为各国自然禀赋不同、商业文化各异、所处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对于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极大国,不同地区也应有不同的转变方式和速度。

刘易斯在1954年发表《劳动力无限供给下的经济发展》,分析了传统农业部门与现代工业尤其是制造业部门之间劳动力转移的现象。刘易斯理论以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为基点,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是通过不断扩大工业部门吸收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只有当传统部门的隐蔽失业或不充分就业劳动力得到充分就业,发展中国家才能摆脱贫困,实现经济起飞。刘易斯的理论有三个不足。第一,忽视了工业的发展对农业除劳动力供给以外的依赖,比如食品供给。第二假定城市失业不存在。第三认为只要保证要素投入,工业部门可以无限制吸收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直至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率在两部门达到相等,此时为转折点,二元经济结构趋于一元化,忽略了在达到转折点之前产出是受总需求限制这一事实。兰尼斯 - 费景汉模型与刘易斯模型类似,在此基础上作了些补充和发展。

刘易斯理论所忽略的地方和假定的条件,恰好是我们目前正存在的问题。对于当前土地流转的启示是重视农业发展,通过保留一定的劳动力和追加投资的方式保持一定的农业就业机会和最大化地提高农业产出率,从而减少整体失业率和扩大需求,更好地促进工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乔根森二元经济理论首次提出了农业剩余,认为一个经济是陷入贫困的陷阱还是进入持续增长的状态,关键在于农业剩余是否存在和不断增加。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理论修正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模型”的先验假设,同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未能充分实现完成,城市本身已存有大量的失业人口,此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转移化倾向,其结果只能进一步加剧城市失业问题的固有矛盾。因此,农村自身的剩余劳动力(或称农村中的隐性失业人口),作为经济生活中的个体,必然也将以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存在,作出是否向城市迁移的抉择。这种移民抉择受两个基本因素的影响,一是城乡实际工资差异,二是移民可以在城市地区找到工作的概率。乔根森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中,净农业剩余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贡献理论和农业移民作为理性经济人的移民选择影响因素符合当前中国经济状况。

三、结合生产函数与乔根森和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分析农地流转

分别用①和②式来代表农业生产函数和非农业生产函数。按照刘易斯理论就是不断增加Kn的投入,以此来吸收更多的La到Ln中来,因为农业中存在大量的隐蔽失业,这不会影响Ya,直到La和Ln在两部门的边际生产率相等,此时劳动力转移达到稳定状态,农业的主要生产要素土地也相对集中到更少量的劳动力La手中。伴随着La 逐渐变小而Ln逐渐扩大的过程,耕地也会发生自然流转集中到少数人手中。

Ya = AaУ Fa ( Na, La, Ka, Ha) ①

Yn = AnУFn (Nn, Ln, Kn, Hn)②

由于刘易斯模型的上述三个缺陷:忽略了农业食品供应功能、城市失业和总需求不足。乔根森的农业剩余理论恰好补足了刘易斯的第一个缺陷。所以在劳动力不断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转移过程中,不仅非农产出Yn在增加而且农业产出Ya也要不断增加,否则整个经济发展便无以为继。从农业生产函数表达式①可以看出,耕地几乎不变或者只能变少变差、劳动力变少的情况下,要提高农业产出,就只能依赖其他三个因素:物质资本K a、人力资本H a和生产制度和技术A a。其中前两者是生产要素增加属于外延式增长,后者通过改善组织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属内涵式增长,也即是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告诉我们,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工面临移民抉择时会受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城乡实际工资差异和在城市地区找到工作的概率。可见,在推进我国城市化、逐渐消灭二元经济结构的进程中,促进农民工成功移民和耕地合理流转与集中,对于农业部门,理论上需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增加实物资本的投入,2、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3、农业科学技术研发,4、农地制度创新,5、农民工非农转移促进。

四、小结

通过结合生产函数和乔根森与哈里斯―托达罗二元经济理论对土地流转进行的理论分析,从农业生产函数表达式可以看出,耕地几乎不变或者只能变少变差、劳动力变少的情况下,要提高农业产出,就只能依赖其他三个因素:物质资本Ka,人力资本Ha和生产制度和技术Aa。其中前两者是生产要素增加属于外延式增长,后者通过改善组织生产的能力和技术属内涵式增长,也即是制度和技术的创新。哈里斯―托达罗模型告诉我们,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农民工面临移民抉择时会受两个主要因素影响:城乡实际工资差异和在城市地区找到工作的概率。面临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城市化加速的局面,增加农业产出,以便创造更多农业剩余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工业部门和满足全社会的食品供应,是可持续发展之路。为此,农业部门,在劳动力持续减少的情况下,最需要的是内涵式的增长方式即制度改善和技术革新。

参考文献

[1]世界银行, 2008年《世界发展报告》

[2]叶静怡.《发展经济学》,2006.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8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论文摘要:在分析发展经济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前提下,对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学术流派作了回顾,着重对发展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发展经济学未来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一、发展经济学的来源

对任何学科的研究都应该从它的起源开始深入研究它的发展历程。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它的发展是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萌芽,经过十年,该学科就被冷落。从发展经济学定义看这一问题,在上个世纪经济迅猛发展,很多国家渐渐摆脱了发展中国家的桎梏,逐渐走上经济发展道路。

最早的经济学萌芽是从1938年威廉姆·吕彼克用法文发表的《农业国的工业化问题》。一般把发展经济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初。这是结构主义兴盛时期t经济学在这一阶段得到迅猛的发展;第二阶段,60年代中期。这是新古典派理论在发展经济学中复苏并出现依附论,这是发展经济学发展昌盛时期,紧接着在70年代的时候出现了断节。直到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为发展经济学的第三发展阶段,这是一个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和新增长理论时期,这个时期发展经济学达到了理论成熟的时期,很多著作以及一些著名的发展经济学学家渐渐地在理论上有所创新。

二、发展经济学的定义

广义的发展经济学概念是:凡是研究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问题,都可以算是发展经济学;狭义的概念是:发展经济学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或者说实现经济起飞和经济发展的问题。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方法

经过战后50余年的探索,人们对增长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尤其在研究方法选择上,以及方法论认识上均达到了较高水平。不过,即使如此,人们尚无法解释与经济发展相关的许多问题。可见该学科知识体系的复杂性。了解发展经济学最重要的一些研究方法,这有助于在研究过程中减少因研究工具短缺、选择不当带来的各种困难,也有助于更方便、更科学地解释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大体划分为三类:实证主义、规范主义和实用主义。实证主义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观察(感觉)获得的知识才是可信赖的,旧的实证主义甚至认为推理亦不可靠,而较新的实证主义则信奉事实的逻辑延伸产生的知识也可以认为是可靠的,称为逻辑实证主义。自然科学中的实证主义认为,只有直接可以观察到的事物,即有形的事物及其关系才是真实的,认为只有当理论或命题能够用数量表示时,这种理论才是有效的。

四、发展经济学的发展

如果说发展经济学中工业化理论对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那么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工业化进行了比较准确的定义。前世行副行长、经济学家钱纳里把工业化界定为“一般可以由国内生产总值中制造业份额的增加来度量”,我国的张培刚教授则运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从技术创新角度对工业化进行解释,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础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合方式)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变化(或变革)的过程”。概括起来说,工业化的实质就是高效率的工业部门比例上升,低效率的农业部门比例下降。

其次是工业化理论历经几十年发展所形成的一套理论体系,也成为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参照物。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这是发展经济学研究工业化问题的最初阶段,以刘易斯模型为代表。刘易斯认为,主导经济发展的是工业部门,决定经济成长的关键是工业部门自身的扩张过程,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工业化的前提条件;他还提出了发展中国家的三种工业化战略:农产品出口,强调国内市场和制成品出口。

新古典学派这种发展观点,显然不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客观实际。事实上,市场机制起不了合理调节的作用,经济增长的利益并不能普及人群。贫困,失业、社会矛盾、资源不能充分利用等现象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有增无减。除了前述对发展的基本看法外,发展经济学也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研究方法,并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经济发展的质的规定性。

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第9篇:发展经济学范文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 变化

1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方法论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新制度经济学首先在研究方法上对传统的发展经济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在对新制度经济学开山鼻祖科斯论文的详细考察中发现,“其研究方法具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仅仅研究现实的经济现象,不仅研究的对象是现实中出现的具体案例,而且模型的假定条件也要符合现实;二是注重以个案为基础的小样本研究,重视归纳,但不排除演绎;三是从边际上入手”。诺斯也强调:“历史至关重要……因为现在和未来是通过一个社会的连续性与过去连接起来的。今天和明天的选择是由过去决定的,过去只有在被视为一个制度演进的历程时才可以理解。”这对后来运用新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发展问题的学者产生了深远地影响。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特别是新古典理论“被过度概括模型的危险……(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通过对启发式研究如何在特定环境适时并安置可变物进行详细说明而得到避免”。在现实个案研究的基础上,制度分析可允许我们“穿透”社会事实而不是远离事实的分析模式来对发展问题予以说明。同时,通过“跨文化的启发式研究”得到大量的个案积累,也“应该产生对不同的社会和文明内在的行动倾向理解水平”。

事实上,不同国别发展绩效的差异,只用正式制度安排往往并不能做出有效的解释,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在许多情况下对发展绩效会有更大的影响。新制度经济学个案研究方法的采用正是源于其对不同时空中制度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具有的较大异质性和特殊性的深刻洞见。新古典主义的约束条件根本不足以表达这诸多的复杂性。传统的发展经济学是在偏好既定的假定下将对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意识形态等制度因素给排除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制度经济学不仅克服了新古典经济学的过度简单化倾向,而且还克服了其把经济理论置于抽象时空的。

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也曾就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情况进行过个案研究,但由于其主要是从总体上来把握有关变量,因而充其量只是一些粗糙的描述和分析。新制度经济学倡导方法论个人主义,认为“对社会单位的分析必须从具体成员的地位和行动开始”,“‘社会’、‘人民’、‘企业’或‘政党’不是再被认为是‘一个像个人一样行动的集体’”。市场可以具有不同的特征,在行动情况中的角色既面临约束也面临机会,约束和机会的存在依靠各种结构的环境所组成的要素之中”。对特定环境下个体行为的重视有可能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建立坚实的微观基础,克服结构主义微观基础建构不力的缺陷和新古典主义过于抽象的不足。

虽然以科斯为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在引入制度作为分析对象的前提下,基本保留了新古典主义方法的“内核”,具有与新古典主义一样的静态和比较静态的分析特征。但是,以诺斯和福格尔为代表的新经济史学派,则通过对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历史的考察,更具有动态特征。避免了新古典方法将静态方法用于分析发展这一动态问题的窘境。

2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的决定因素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反贫困首先始于对制约发展因素的探讨。所以对发展决定因素的求索一直是发展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的发展经济学家依据哈罗德—多马模型和罗斯托的“起飞理论”,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资本形成是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和决定因素,形成了过分强调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的“唯资本论”。根据这种理论,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稀缺。纳克斯提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则进一步展示了资本不足与发展停滞的恶性互动关系。

但“唯资本论”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即在发展中国家资本不足的同时,广泛地存在着资本低效配置和资本浪费现象。正如麦金农所指出的,“在所谓资本匮乏并且某些特定部门遭受供给瓶颈限制的经济中,普遍存在的却是过剩的未充分利用的工厂和设备。”新制度经济学指出,“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要素,有了制度才得以发挥作用。制度至关重要。”这充分说明,资本不足不是阻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根本原因,而恰恰是欠发达的结果。阻碍发展的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制度缺陷。不少落后国家寻租盛行,不仅使生产经营者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动力消失,而且还导致整个经济的资源大量耗费于寻租活动,并且通过贿赂和宗派活动增加了经济活动的交易费用。所有这些方面无疑大大削弱了国民经济的内在实力,并且使得发展经济急需的投资或者难以形成或者投资方向和结构受到严重扭曲。

在猛烈抨击“国家控制教条”中起家的新古典主义,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严重的“政府失灵”,正是“看得见的脚”对“看不见的手”的践踏应该对糟糕的经济绩效负责。只要政府放弃对经济的过度干预,让经济系统“获得正确的价格”,市场机制会自动地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静态的最优必将最终转化为有效率的动态经济发展。而作为新制度经济学基础的科斯定理告诉我们:交易是市场的前提。在交易成本为正的现实世界里,没有适当的制度,任何有意义的市场经济都是不可能的。奥尔森也明确指出,兴盛的市场经济最重要的是那些能够保障个人权利的制度。没有这些制度,也就没有人会积极地储蓄和投资。诺斯在《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中则开门见山地指出: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也是西方世界兴起的原因所在。因为制度提供了人类相互影响的框架,它们建立了构成一个社会,或者更确切的说一种经济秩序的合作与竞争关系。

3 新制度经济学的引入在发展政策上给发展经济学带来的新变化

发展中国家存在结构刚性和资本短缺的结构主义的自然主张是,利用国家的力量扭曲资源价格进行资本积累,组织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平衡或有选择的大规模投资,以期借此走出贫困陷阱。新古典主义则认为,只要政府“使一切自由化,使一切私有化,然后呆在一边”,经济就能自然地得到发展。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有效率的制度系统。因为:①制度通过确定明确的规则,增加了资源的可得性,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因而减少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降低了交易成本,从而促进了市场更好的运行;②制度通过明确界定产权,使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鼓励了创新和企业家的出现,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持续的动力;③制度通过建立社会活动的基本规则,扩大了人类在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领域的选择机会,从而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