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环境保护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环境保护论文

第1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 我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研究 日本土壤污染防治制度对我国的借鉴作用 我国农村土壤污染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浅析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法 关于土壤污染防治的立法思考 浅议完善国家土壤污染防治立法 浅议我国土壤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我国土壤污染问题现状及防治措施分析 试论我国土壤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探析土壤污染防治与法制完善 浅谈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分析 改善我国农用地土壤污染现状的法律构想 我国环境中的土壤污染检测手段分析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现状及其成因 探究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 探讨土壤污染与我国农业环境保护 浅谈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浅谈如何防治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危害与防治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8]王娅.推行农村清洁生产迫在眉睫――访全国政协委员朱玲[J].环境经济杂志, 2016(4):2628.

[9]王权典.生态农业发展法律调控保障体系之探讨[J].生态经济,2011(6):115121.

[10]桑东莉.论我国农业用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保障[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4):5457.

[11]于华江,侯静.农地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研究[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6(6):3536.

[12]严厚福.再也不能重蹈覆辙――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保护立法和执法问题[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238.

[13]宋才发,向叶生.我国耕地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问题探讨[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3033.

[14]任洁,王文美,黄智明.加快实施农业环境保护条例的若干浅见[J].福建农业科技,2003(6):3133.

[15]张昕,杨芳.产业承接地农地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根源及因应对策[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2628.

[16]罗吉.我国土壤污染发展立法研究[J].现代法学,2013(11):6869.

[17]汪再祥.中国土壤污染防治立法述评[J].法学评论,2008(3):3839.

[18]蔡守秋,李建勋.土壤污染防治法论纲[J].河南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3):8283.

[19]郭巍.环境立法将有较大的发展[N].中国环境报,20071030(4).

[20]李建勋.论土壤污染防治法[C]//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236238.

[21]周在娟.科学的整体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之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2):1721.

第2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特色培养体系

环境科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发展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与方法的科学。主要研究环境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存在状态、迁移转化和生物与生态效应,以及污染环境的修复和治理等[1,2]。我国的环境科学高等教育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综合性大学设立的环境地理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化学等专业[3]。近年来,各个农业高等院校的专业都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力图形成以农为主,农工、农理、农文、农经相结合,各学科交叉渗透的多科性农业大学。随着农药和化肥的大量使用及农村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环境科学专业成为农业高等院校中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的新兴交叉学科[4]。但相对于国内其他综合性大学和理工类学校,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的起步相对较晚,在师资力量、硬件设备及专业名牌度等方面均显得要薄弱些。因此,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培养方案若不寻找自身特色,不与国内外其他综合性大学培养方案区别开来,将会使农业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毕业生的出路方面面临严峻挑战[5]。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师资力量、硬件条件等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大学,在环境科学的教学中也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农业院校在作物栽培、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农药学、畜牧饲料、兽医药理学等方面研究有较好的基础,并且有很多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基地[6,7]。这些农业领域也均涉及农业环境问题,如果能把这些农业相关研究成果整合到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教学上来,就可以形成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特色。湖南农业大学是一所农业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省属重点高校。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起源于1979年园艺学中的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方向,1996年获得农业环境保护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更名为环境工程,2006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科的发展紧扣农业环境问题,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9年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综合排名为第51名,在农业高等院校排名第二[8],2011年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湖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本文总结了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农业特色培养经验,旨在为构建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打下基础。

1研究生课程授课内容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硕士专业的课程体系包括“环境污染化学”“环境科学综合技能课”“污染生态与生态毒理”“环境科学研究进展”“专业英语”“环境科学研究生讨论课”六门专业学位课;专业选修课包括“环境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环境污染物检测新技术及应用”“环境生物技术及应用”“环境污染治理及其工程实践”“环境规划与评价专题”等课程。在授课内容上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及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重点关注农田农药和重金属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污染、过量施肥等农业环境问题。除了上述由本学位点导师开设的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外,还鼓励学生至少选修一门农科专业的研究生专业选修课,增强学生的农业知识背景。

2双导师配置: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农业相关专业副导师

科研工作者的研究视野往往受到自己本身知识背景的限制,不同知识背景的科研工作者在相互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发现新的科学问题,且容易找到新颖的研究方法来解决这些科学问题。在研究生培养上,导师对研究生的指导也会受到导师专业知识面的限制。建立双导师制,第一导师为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第二导师为农业相关专业学位点导师。环境科学专业导师和农业相关专业导师相互合作,共同指导研究生开展学位论文选题和研究,更容易促进学生对农业和环境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在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理念下发现农业环境问题和解决农业环境问题。

3学位论文紧扣农业和农村环境问题

和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相比,尽管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基础研究方面处于劣势。但是,作为以农为主的多学科交叉的大学,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在教学方面有许多潜在资源可以挖掘。例如结合土壤学、植物保护、农药学、兽医药理学、肥料学、畜牧饲料等专业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成果,在土壤污染与防治、病虫害的生态综合防治、动植物废料处理与资源利用、无公害蔬菜的栽培与管理、农业生态学等领域去挖掘学位论文题目。另一方面,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题目与导师的科研理念和研究课题直接相关,这也要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学位点导师从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农业与农村环境问题及治理等角度出发,去挖掘农业环境相关的科学问题,申请相关的课题,带领研究生开展农业环境科学相关的研究。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学位点近20年来一直坚持以农田重金属污染及治理、农药的迁移转化为主要研究方向,学位点导师重点围绕这两个方面开展科学研究,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也主要围绕着这两个方面开展,培养的环境科学硕士研究生在农田重金属污染和农药迁移转化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

4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农业与环境”氛围

为了提高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本学位点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学术交流活动,主要体现在农业特色研究生学术活动、研究生涉农特色夏令营、农业环境高级研修班及举办或承办农业环境相关的大型学术会议等。目前我校每年举办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节,本学位点借学校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交流平台,围绕“农”字做特色文章,有的放矢地邀请国内外农业环境领域的学术大师给研究生和学位点老师做学术报告。此外,还鼓励本学位点研究生多参加其他农科学位点举办的农业领域的学术报告,引导研究生跨学科交流。除了比较固定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节环节外,本学位点还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多种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和高级培训活动,例如近几年来,先后举办过湖南省“农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美丽乡村建设”研究生暑假夏令营、人社部农田重金属污染修复理论与实践高级培训班、聚焦我国农业环境问题———农作物产地污染阻控技术专题研讨会等活动。通过这些多种多样的学术活动,增强了本学位点研究生的农业环境知识素养,开拓了学生在农业环境污染及治理领域的知识面。

5结语

特色研究生高层次人才的培养牵涉到研究生课程体系设置和授课内容、学位论文的立题与研究、特色学术交流与讨论体系的构建等方面。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只有在这些培养环节中不断注入农业和农村环境元素,才能培养出具有鲜明农业特色的农业环境科学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汤洁,董德明,刘淼,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质量监控[J].中国大学教学,2007(3):35-36.

[2]张学洪,吴志强,曾鸿鹄,等.立足特色,丰富载体,构建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以广西地区环境类研究生培养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5-28.

[3]王立新,赵吉,贾志斌,等.以人才培养为核心,提升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整体水平[J].大学教育,2014(4):13-14.

[4]田侠,郑庆柱.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模式初探[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93-194.

[5]蒋成爱,吴启堂.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优化教学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03(11):57-59.

[6]李旭霖,崔德杰,辛言君.农业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群建设及课程体系设置[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1):7-11.

[7]周震峰,史衍玺,王凯荣.农业高等院校环境生态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13(7):66-68.

第3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土壤学背景,运用土壤学相关理论深化对环境化学知识点的理解。污染物在大气圈、水圈和土壤圈间迁移、转化和循环,在讲述前两圈层内污染物的化学行为时,将土壤圈作为环境的关键带联系在一起。在分析影响酸雨的形成因素时,阐明大气颗粒物酸度及其缓冲能力,比较不同城市大气颗粒物对酸雨的影响,考虑到不同区域扬尘的化学组成与相应土壤组成的基本特点,补充说明我国南北土壤组成及性质差异,强化土壤学与环境化学知识的融合。在水环境中,氧化还原反应平衡影响和决定变价元素或污染物的形态、迁移和转化过程,以土壤锰氧化物、铁氧化物及层状硅酸盐矿物对有毒金属离子Pb、Cr和As等形态及其转化过程的影响作具体案例进行说明。这些相关内容,课程组教师已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可娓娓道来,丰富了授课内容,也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文献调研也是扩充教学内容的重要方法。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内容之外,在课堂或课后适当补充土壤学相关知识,扩展学生视野。补充内容涉及环境化学热点和前沿,也超出一般土壤学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的需要查阅新近文献才能完成。环境化学中提及温室气体和温室效应,一般认为矿物燃料燃烧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而往往忽视了土壤中碳的贡献,不同农业利用土壤中碳素的微小变化也会对大气中CO2浓度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加剧温室效应。为让学生了解实际情况,布置课后文献调研,了解有关土壤碳形态、分布、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如植被、气候、施肥和土地利用类型等)。这些课程改革使环境化学与土壤学得到有机结合,进一步明确了农业对环境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最新科研进展也是我们关注的教学内容,多以专题形式进行讲述。为了说明环境化学研究新进展,结合教师专业背景,我们就污染土壤的电化学修复和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与应用作为专题进行授课。虽然教材对相关内容有所介绍[1],为详细说明相关进展,任课教师查阅了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全面阐述。如污染土壤电化学修复专题中提及土壤颗粒类型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更是加深了对土壤基本特性的认识。专题报告主题不多,所占学时少,却能让学生了解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最新科研动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力。另外,专题文献报告也是重要手段之一,如为了用实例说明并区分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是生长代谢还是共代谢,安排学生课后查阅有关土壤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最新文献,并适时安排学生报告所阅读文献。文献调研还可有效提高学生的思辨和创新能力,树立对待科研论文的正确态度。

完善实验实习

为了深化对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的认识,也结合土壤学相关知识,除常规环境化学实验外,还新设计并安排了三个实验,分别为土壤对重金属离子铅的等温吸附实验、氧化锰对C(rIII)氧化量的测定和铁(III)—草酸盐配合物对橙黄II的光降解动力学。在实验目的上,我们更偏重于探明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前两个实验让学生深化对土壤吸附氧化重金属离子机理的认识,明确作为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锰氧化物影响变价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与迁移转化过程,了解土壤对有毒金属离子热力学吸附氧化研究的原理和一般方法,掌握分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法测定重金属离子浓度、制作吸附等温线等方法。后一个实验可认识光解动力学基本方法及其在环境化学中的应用,熟悉有机污染物的消除方法。上述实验内容既属于环境化学教学范畴,又深化了土壤学知识,更体现出农业院校的教学特色。为增强学生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我们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进实验室独立开展科研活动。课程组教师研究课题主要集中在土壤环境化学领域,为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土壤环境化学相关的课题研究提供了便利。学生自愿组团,在老师指导下,课余时间独立开展科研活动。多名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论文,并参与部分研究生实验工作,作为共同作者发表多篇SCI论文。科研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环境化学的热情,体会到土壤学的奥妙,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创新潜能,还可为高素质研究生储备有生力量。为让学生早日走向社会,认识自然环境演化过程和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工厂企业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我们与多家不同规模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与合作,安排实践基地。很多污染控制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环境化学研究的理论方法与技术,环境化学对于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特别是解决环境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活动,学生现场认识了生活废水、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废气的来源及处理过程。如在株洲化工厂学生参观生产车间,了解单个生产车间及整个化工企业清洁生产过程和污染物排放控制细节,明确环境化学理论与技术在这些方面的应用。在校内还建有人工湿地实习基地,让学生真实认识到水体自净化过程及水资源的重要性。这些活动丰富了环境化学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也增强了学习动力。环境化学教学和实验内容非常丰富,要在有限学时内对环境化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又要尽量少与环境监测、仪器分析、环境生态学和污染控制化学等内容重复,且能够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与实验技能,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专业教师队伍、授课内容和实验实习上合理安排,结合农业院校现有资源配置和相关知识背景及课程体系,建设有农业院校特色的环境化学课程,系统培养学生知识体系、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实践也证明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以期为促进环境化学教学发展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作出贡献,同时还望对其他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作者:邱国红 冯雄汉 刘凡 刘震 冯永平 单位:华中农业大学

第4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 创新驱动战略;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现实需求;方向;途径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5-0346-02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Innovation-drive Strategy

WANG Nong ZHOU Li WANG Yue-hua YAN Li-jin WANG Qian

(Agro-Environment Protection Institute,MOA,Tianjin 300191)

Abstract The agricultural-enviro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based on the innovation-drive strategic is a new problem faced in new period,combining the practice,focus on the future development,the realistic demand of innovation of the agro-environmental was analyzed,goals,direction and approach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innovation drive strategy;agricultural-environment;technological innovation;reality demand;direction;way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农业环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创新发展驱动战略是新时期我党放眼世界、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决策。积极探索基于创新驱动战旅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也是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的现实需求

1.1 农产品安全离不开良好的农业资源环境

农产品是人类社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生态资源环境凝聚人类劳动的重要产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农产品的安全,特别是是数量和质量安全的普遍关注,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生产安全、健康、高质量的农产品必须要有良好的农业环境资源作为基础支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要素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生产中发挥积极作用,借助科技创新的手段,进一步提升农业资源环境的利用效能,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安全成为必然要求。

1.2 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持

农业既是国民经济的常规支柱产业,也是高风险的产业。在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既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改善或者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资源支撑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面临的科技问题,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选择。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农业环境科技创新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农业科技装备水平,减少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经济性,减少农业环境污染事故,降低环境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农业生态资源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促进经济活动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新技术推广、新设备研发、新的生产管理方式等变革都为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促进和提高农业产业发展质量,增强农业农村的发展活力,也离不开农业环境科技的支撑。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保障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环保科技发展水平的飞跃,需要加快农业环保科技创新,抢占至高点。

1.3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创新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科技创新为更多的环境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推广示范等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支撑。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质量的农业环境和资源是农业良性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从当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农业环境质量整体良好,但局部污染严重。农业环境污染问题也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从全球化来看,农业环境问题没有国界。农产品质量问题、土壤污染问题、农业资源高效利用问题、农业生态环境安全问题等涉及农业环境领域的问题普遍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伴随引起的次生态问题、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警惕。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广大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普遍提高,解决好农业环境问题,为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服务,提升农业生态保护能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广大民众的热切期盼。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是解决好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必将成为促进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保障,也是落实党的十提出的建设“美丽中国”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论的具体实践。

2 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目标与方向

2.1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目标

提高农业环境科技的创新能力,满足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提高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环境科技难题的能力,进一步发挥科技优势,改变过度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模式,缓解和解决环境与生态压力,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为实现农业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服务。

2.2 农业环境科技创新的方向

随着人类对农业环境问题的深刻认知,从人类保护中心主义逐渐转向生态保护――人类中心主义,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践过程也逐渐有意识地消减科技发展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农业产业不再是一种单纯的产业活动,而赋予农业则有更多功能,在注重农业生产功能的同时,也在关注和发展农业的生态功能,维持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功能、抗灾减灾功能等,把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紧密联系在一起,把人类的生产、生活等活动置于环境保护的大范围,大致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行业领域引导型创新研究。从污染防治的角度来看,以单一环境因子的研究向复合型多因子研究深化;从外源性环境影响向内外源环境影响深化;从早期的工业三废、化学投入品等对农业环境影响的研究;从保护人类保护主义、生态中心主义向保护人类――生态中心转变的研究;从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自身平衡、再造平衡到既要保护生态自身的安全,也要保护环境中的人类生存安全、健康安全的研究等。二是从边污染边生产到边生产边治理。从使用生态环境资源价值的角度来看: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共识,生态哲学、环境哲学、生态道德、环境道德、环境伦理等学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实现蓬勃发展,使人类从不同的哲学角度来分析生态环境的存在价值、使用价值,从而从人类行为的规范上起到一定的自我约束。从经济学发展的角度上,生态环境资源的价值认可和资源保护的有效性得到实践。从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研究到提高单位面积资源利用效率,从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到消除环境的不经济性,减少环境生态资源的损失(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从而提高生态资源的有效使用价值。特别是农业生态环境的修复性保护,包括农产品质量的安全控制,从产地到餐桌的一系列控制技术的应用。三是从研究到实践应用的创新。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基本原则的使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大量创新型技术的组装和实际应用结合,产生良好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应。解决了农业生产面临的资源短缺、利用效能低下、农业环境污染频发等问题,从生态和技术角度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建立一系列实用技术推广的培训体系和示范、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的操作规范、标准和设施,实现从研究到生产实践的产业链条驱动,突破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和关键技术瓶颈。

3 基于驱动发展战略下的农业环境科技创新途径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眼于依靠科技创新促进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和功能。科技创新正是科学研究、技术进步与应用创新协同演进下的一种复杂涌现、共同演进的产物,通过各学科门类集成创新和各学科间的协同创新,从领域上进行体系化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科技创新有利于提高农业生态环境资源的利用效能和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持续的支撑作用。通过科学技术创新和体制机制运行创新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3.1 以研究为先导的知识理论创新,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

以农业环境科学研究为依托,追求探索农业环境科技领域的未知领域,以理论创新为主要标志,旨在突破理论的束缚,为理论体系的创设创造构架。比如探索环境物质元素的迁移转化规律、物质元素在环境中的物化生理性状变化、农业生物多样性的变迁与异化、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规律研究、农业环境资源的承载力研究等,探索农业环境领域的一些理论和方法,为提升、保护和科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1]。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应以开放、协作为总基调,进行科研组织模式创新,优势互补,协同创新,突出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和亮点,同时加强相关项目的建设,从研究体系上设计和配置项目,引导广大科研人员进行知识理论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3.2 以应用为基础进行技术创新,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

以解决产业重大需求和科技问题为导向技术应用创新,瞄准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农业环境问题的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高农业资源和环境可持续开发功能,更加注重农业的多元化功能,特别是以技术装备提升农业环境质量,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运转,以提高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效能,降低环境(生态)污染,避免环境或生态问题,确保生态环境安全[2]。如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发展模式。

应对上述的创新需求和产业发展需求,国家应加大资金、政策等投入,建立农业环境应用技术的推广体系,加大和加快农业环境友好型技术的推广、示范,加强技术链条的集成,以自主创新为标志,通过一批试点示范建设,带动和辐射,形成产学研一体化,以技术联盟、产业联盟带动的环境技术应用、推广和传播体系。

3.3 以信息化为核心的管理创新,为农业环境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由于农业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受到各界关注,农业环境科学领域也成为科技市场竞争的热点之一。农业环境管理面临着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如何从这些海量的大数据中找出潜在的规律,加强动态数据的监控和研究,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性预见,以信息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农业环境保护管理的创新,也符合我国国情和“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信息化带来农业环境科技管理决策的智能化、高效化和科学化,也促进提高管理执行力,使大量的农业环境科技活动更加贴近农业生产活动的实际,更加注重农业环境工作规律,更加注重农业环境科技的内涵开发和利用,实现农业环境科技管理的顶层设计和项目全链条式设计,加强农业环境领域各类信息的高度融合、整合和联动,以信息化为手段,以第三方为管理平台,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终极目标,不断完善国家农业环境科技立项、审查和社会公示,提高项目研究和应用的实效性、创新型,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科研工作的过程监督[3]。

同时,大力加强信息化条件下的科技管理创新,创导建立以解决问题和重大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技术应用体系,进一步深化和改革创新评价机制,使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尽可能地克服科技与经济建设“两张皮”、科技成果展示度不高的问题,避免单纯以发表高水平论文,特别是以SCI论英雄的局面。建立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让市场充分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政府充分发挥引导、调控、支持等作用,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合理科学的研究工作中,发挥好引导导向作用;建立科技创新的协同机制,以解决科技资源配置过度行政化、封闭低效、研发和成果转化效率不高等问题。

3.4 适应新常态下的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我国农业环境领域科技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国家和广大民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农业生态安全、农产品质量等的不断重视,农业环境科技领域发展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环境科技领域是当展起来的新型学科领域,涉及多个领域交叉融合、多个部门的分段管理,适应新常态,积极应对国际农业环境科技的发展趋势,必须提高我国农业环境科技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就要必要对现有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防止出现“九龙治水”的局面,加强科研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打破结构性缺陷,即以学科为统领,以解决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科技问题为出发点,有所为有所不为,有重点、有目标地突出,通过项目设计构建创新主体结构体系;打破功能性缺陷,即以学科集群为统领,以团队为主体,恒定团队研究方向和目标,避免在申报、组织项目之间相互打架和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造成研究目标的混乱,提高申报和组织项目的水平和质量,体现出技术研究、应用的特点和优势;打破机制性缺陷,即进一步强化研究机构的法人主体地位,针对不同性质的研究机构进行分类机构改革,以创新目标为导向,以项目研究为平台,以成果产出、解决产业重大问题为基点,进一步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盘活各类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打破体制性缺陷,即科技创新必须与人事制度、收入分配改革等改革一体化推进,与事业单位改革和现代院所建设的目标相一致,形成一个改革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4]。

4 参考文献

[1] 于水,张海彬.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政策环境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4):69-71.

[2] 奚涛.农业发展必须依靠环境保护与科技创新[J].科技致富向导,2011(15):180.

第5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业机械化;发展

中国的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导致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失,造成很多农业耕地被撂荒,农业土地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要对目前的农业耕地问题予以解决,农业机械化建设就要加快。中国农村土地不仅规模小,而且比较分散。为了整治这些土地,国家出台了农村土地流转政策,使得农业土地规模化,以将农业机械设备充分地利用起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1土地流转促进农业机械化更好地发展

1.1土地流转提高了农业机械设备的利用率

土地流转可以将分散的农村土地连片,集中经营,使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能够发挥作用,高效率运作。土地流转为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农业生产效率也会因此不断地提高。土地的规模扩大之后,具备农业土地经营管理能力的承包户就会凭借自己经营实力以及所要达到的经营目标对农业生产要素合理配置,优化农业机械设备的结构,使农业资源合理利用,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1.2土地流转加快了农业机械合作发展速度

农村实施土地流转之后,农业机械化运行的过程中还会结合农业技艺,使农业种植不再采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模式,而是运行农业机械设备进行农业资源开发和利用,农业机械设备也会根据土地流转需要不断地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也会相应地提高。目前中国的很多地区农业机械大户以及专业的专业合作社已成立,当地的农民都看到农业机械化作业的成效,就会对农业机械合作社产生积极意识,农业机械合作社扩大规模,就会促进农业更好地发展。

2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需要面临的问题

2.1农村土地基础设施规模小且不完善

农村土地基础设施规模小且不完善,阻碍了农业机械化更好地发展。中国的农业土地被分割为小块之后分给农民种植,使得土地的地块比较分散。土地上所种植的农作物也是农民根据各自的需要穿插种植,并没有实现统一化,中国要实现农业机械化,就需要使用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和中型的农业机械设备,分散的地块无法使用这种农业机械设备。中国的农业机械设备在技术上存在滞后性,运行中就会影响农业机械设备的运行质量,而且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也会降低。

2.2土地流转没有具体落实且发挥引导作用

中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并没有具体落实到位,使得土地流转并没有切实地发挥作用。其一,土地流转机制没有在运行中不断地完善,虽然政府出台的土地流转政策给农民带来了利好,但是,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使很多农户对土地流转没有认识到位,也不会对土地流转持有支持的态度。其二,土地流转政策并没有发挥引导作用。承包者对具体的扶持措施不够充分了解,对于土地资源以及土地质量并不了解,也无法对投入大量的资金回收率进行预计,就会持有怀疑的态度,对土地流转的发展非常不利。其三,土地流转政策落实到具体实施中不够规范化。承包户参与土地流转,是其自主参与,而且并没有制定统一的规定,特别是流转合同和有关实施细则内容都没有规范,使得土地承包普遍没有落实到协议中,而是采用口头约定的方法居多,土地承包者的利益就难以得到法律保障。

2.3农业机械设备缺乏合理配置

农业机械设备缺乏合理配置,主要体现为小型农业机械设备无法利用,大型农业机械设备和中型农业设备使用效率地低。小型农业机械设备在运行中,不仅其性能单一,而且需要消耗的油量大,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必然会降低,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结构的优化非常不利。

3土地流转与农业机械化发展中需要采取的应对策略

3.1根据农业机械化情况要求对土地流转机制不断完善

农业机械化情况不同,土地流转的效果也会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在土地流转运行中,对相关的机制不断健全,由此使得土地流转政策能够具体落实到位。流转土地的承包户要从政策上获得支持,还要得到一定的扶持,以使得土地实现规模化经营。农村土地规模化的同时,农业机械化得以实现,包括农业机械承包户、农业企业等等都要接受扶持。所以,要加大扶持力度。土地流转中通过农田对调,就可以使得分散的农耕地经过兼并之后连成片,一些弃耕的土地经过合理兼并和划分之后流转给土地承包者。为了鼓励粮食种植承包户和农业机械承包户,需要在落实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就从农业优惠政策上予以倾斜,特别要将相关的补贴落实到位,诸如机械设备的燃油和农业机械设备的技术维修等等,都直接关乎到承包者的利益。

3.2对农业机械化的发展环境要予以完善

其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进程中,资金投入力度需要增加,是确保农业机械化顺利展开的关键,从政策的层面予以优惠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农业机械设备的各项补贴资金要严格落实,并专款专用,不可以擅自挪用。农业机械化运行中,各项配套服务要落实,改善农业机械化服务条件。

其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大力度。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做好统筹规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农村的土地基础设施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输和使用中的耕地道路、排水渠道、灌水渠道等等,都要强化建设工作,这是保证农业机械设备运行的关键。目前中国农村田园化方向发展,将分散的土地合并,使得原有的小田成为大田,就可以进行机械化操作,不仅改善了农业环境,而且还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效率。

其三,农田连片种植,还要进行合理规划。特别是对于农作物种植,连片种植需要种植相同的农作物,而且种植方式上要保持一致。包括农业耕种、农业播种以及农作物的采收等等都要规范化,保持一致,在机械化设备的运行环境下,创造良好运行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其四,农业机械化要满足农业环境保护需求。农业机械化发展,要根据农业需要积极地引进新技术设备、采用具有节能效能的设备,以在使用农业机械设备的同时提高其使用效率,机械运行中也会降低成本。农业机械设备的科技成分越来越多,其结构不断优化,农业机械化运行中可以获得良好的环境保护效果。

结束语

中国的农业经济在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农业机械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农业机械化给农工业发展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与土地流转之间所存在着相关性。农村土地流转规模化发展,需要机械化全程作业,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对扩大农业经济规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建国.加快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J].广东合作经济,2017(1):23-30.

[2]许北鸥,习羽.建设现代农业与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研究[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3(7):16-16.

[3]刘异玲,肖李,李松青.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动态选择投资战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0(6):46-48.

第6篇:农业环境保护论文范文

关键词:环境科学概论;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082-03

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是在知识经济蓬勃发展、市场经济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不断深化的形势下,给高等教育改革提出的崭新课题。“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多样化,人的发展对教育需求多样化”,因此,高等教育应该走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道路。环境类专业是一门多学科交叉、涉及面广泛的新兴学科,由于不同高等院校的发展理念与原始基础的差异,使得环境类专业在各个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及培养目标的侧重点上有较大差别。很长时间以来,各高校环境类专业的人才培养大多强调根据自身特点,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培养具有特色的环境专项技术人才。但是,目前国家教育部对环境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强调培养多层次、多规格、多方向的环境类复合型人才,并将人才知识结构定位为厚基础、宽口径、全目标培养、有限目标发展;使学生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泛、高素质、有创新意识;学生毕业后具有从事环境治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环境设备研发和环境工程管理以及环境工程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能力。然而就目前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现状和教育背景而言,远远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需求。本文就环境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实施环境类本科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及措施。

一、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需求分析

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规格上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样化人才培养已成为了国内许多高校的共同面临的问题和改革目标;尽管各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着差异,但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总体趋势是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需要多样化人才。在多元化发展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多目标、多样化、多标准、多规格的。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竞争全球化,以及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等现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适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多样化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社会需求、办学理念、教育对象、办学机构等多样化格局正在形成,高等教育必须尽可能多地来满足人们对接受不同教育的需求,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人才多方向、多层次、多类型的需求。因此,必须加速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满足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多样化需求。

2.科学技术的腾飞需要多样化人才。随着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社会分工更加明确和具体,许多崭新的职业大量涌现出来,因此,需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适时改进和变化:一是适应学科交叉、渗透、综合化、多样化的发展;二是高新技术对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及方法等方面的影响。在持续创新的高动态知识经济背景下,根据人才发展的需要,应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应体现多元化的发展1]。

3.多样化人才适应就业制度改革。目前高校毕业生普遍就业困难,但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又急需大量应用技术型人才,两者之间形成鲜明的对比。大学生就业和择业制度、理念以及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企业规模大小不同、科技水平和不同岗位的差异,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如何适应和满足社会各方面的人才需求等问题。在人才交流市场上,用人单位的人才选择原则、性质和构成的多样化,不少新兴产业需求的人才是跨行业、跨学科的,如外资企业、三资企业、国营企业、民营企业等;形成了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目前即使是同一学科专业的毕业生,既要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共性需求,也要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才的个性需求。另外,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和认可也在发生着变化,文凭价值的唯一性在逐渐下降,用人单位的科学性逐渐提高,全面考察能力及素质、根据岗位的需要寻找合适人才的意识逐渐加强,这既是对多样化人才培养提出的要求,也适应了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改革[2]。

4.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促进了人才多样化培养。高校管理体制和体系的改革,社会力量兴办高等院校,高教改革不断深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等,都使得高等院校面临着新的挑战和竞争压力。各种新兴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等的巨大变化,主要就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多样化人才需求。另外,高校既要努力做到教学计划、学科建设、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等的多样化,还要努力在人才培养方案、目标、层次、规格上实现多样化立体办学。因此,解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规格单一、僵化和缺乏实用的模式,构建科学的、符合时代需求的人才培养多样化模式迫在眉睫。

5.学生的成长需要多样化人才培养。大众化高等教育形势下,高校生源质量和来源发生了较大变化,如新生教育基础差距较大、新生来源区域范围扩充等;学生知识基础与文化素质发生了变化,如外语、计算机水平普遍提高,但实践动手能力下降;学生在校学习方式、态度的变化,如参加课外活动、勤工俭学、上网交流等。根据高校生源复杂多样、毕业生去向范围的多样化,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层次也需要多样化,在教学改革中按照不同需求和层次改革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色发展,提高学生自主性、能动性。

二、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环境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教育应该以培养“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为主,注重基础教育、适当拓宽学生知识面,让学生在获得扎实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全方位、多方面发展。这样才能与市场经济的需求适应,既有利于学生择业,也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环境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环境管理、环境污染防治、环境规划和评价、建筑给排水、排污管道设计、流体力学、环境工程施工、环境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研发等多方面的专业基本知识。因此各高校环境类专业教学应该注重能力培养,加强素质教育,不断完善教学管理机制,满足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

1.培养宽厚型环境类专业技术人才。环境类专业可以实行“以大类招生,按专业分流”的原则,实施“1+2+1”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即一年级学习全校性公共课,二、三年级设置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综合性课程和科技创新活动,四年级全面参与生产实践,特别是可以结合导师课题,选择毕业论文和设计的内容;另外,可以灵活安排实行主辅修制,鼓励学生在学好主导专业的同时,拓展辅修第二专业知识;按环境类专业大类设置基本统一的专业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阶段设置若干专业方向课程。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教学计划、参与教师科研和生产实践,运用大量的创业实证启发学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适应性强、创新性强的宽厚型环境类专业人才。

2.全方位培养,提高环境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要使环境类学科的毕业生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高素质,首先必须加强和充实厚重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拓宽专业知识面,尤其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设置上,力争做到使学生具有扎实和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努力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面向和解决生产实际中出现的环境问题的能力。打破传统的专业教学的时间、体制和规范,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和教学改革。加强课程设置与教学理论研究,强化学生对本专业全范围多渠道的基础培养。其次是实行灵活的开放式教学计划和管理,实行有目的有弹性的学分制改革,营造良好和丰富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兴趣,实现学生自主能动的学习理念和态度,使学生高效地达到既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根据专业培养计划自主选课,允许跨学科、跨专业选课,对已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经一定考核后可免听或免试。

3.建立多样化课程体系。目前,我国高校环境类专业普遍存在选修课程所占比例较小或开设时间不合理等缺点,导致环境类专业的学生所学课程单一僵化,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与能力和素质培养。优化课程体系,能够培养适应多行业、多方向工作需求的“一专多能型”高素质人才,努力建设灵活多样的课程体系。灵活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以使本校的学生具有鲜明特色。多样性课程设置即体现了多样的培养目标,丰富的课程体系,塑造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才,以适应学生个性差异和潜能差异的需要,也反映了不同的专业教学方向和重点。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及自身特色、结合经济发展的需求,灵活地设置专业教学重点和方向,制订柔性结构的多样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并不是单一方向,其他相关的专业知识都会涉及。课程设置过于僵化和单一,知识面过窄,即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和个性发展,也不利于学生拓宽思路和创新精神培养。很多环境类专业毕业生发现,很多课时量很大的理论知识在工作后用处并不大,而在实际工作中常用的一些知识课程和课时都很少。因此需要加强环境类专业课程整合与重组,突出环境专业重点课程。多设选修课,扩大选课的自由度。课程设置既要保持学科体系,又要让学生自由的灵活选择,使其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激励其潜能发挥到最大3]。

4.积极开展产学研办学,构建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理论教育与社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把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规划的重点,与用人单位和各类环境机构建立长期广泛的联系;毕业设计和论文从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出发,建立产学研教学实验基地。促进产学研良性互动循环,专业教师参加科学研究、产业和产品开发以及环境管理,并将最新研究成果与科技动态反馈到课堂教学上,使课堂教学内容延伸到科研和实际工作中,及时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学生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参与科研与生产单位的实际工作,优化学生的实践教学内容,增强其社会实践能力。同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毕业设计和论文的方向与内容,并且围绕这些研究方向与内容选修相应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1世纪环境类专业高等教育的改革应朝着宽基础、大专业以及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的方向努力。环境类专业属于综合性新兴学科,对多样化专业人才的需求尤其迫切,各高校应积极探索环境类专业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为我国环保事业输送高质量的综合型和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志宏.科技创新人才多元化培养路径的战略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6):66-69.

[2]白波,张应强.高等教育大众化与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1):152-154.

[3]杜秋虹,陈舒怀.成人高等教育多样化、个性化人才培养的调查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10):86-87.

基金项目:长江大学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重要基础课和核心课教学课件开发及应用研究”(JY2009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