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生自我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随着我国学校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式,已成为当前学科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既可以理解为由学生自己决定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强度、学习结果评价方式,也可以理解为学生能够指导、控制、调节自己学习行为的能力与习惯。但现实的农村中学课堂教学仍以“灌输式”教学和“接受式”学习为主,体育教学有呈现“游戏化”和“放羊化”的趋势,与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学习理念相违背,影响了中学体育教学课程改革在农村地区的深入和发展。
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以国内外自主学习的理论为指导思想,通过对南方某县级市农村高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为探索有效促进农村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策略而获取相关的数据资料。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南方某县级市农村中学6所,每所中学随机选取高一、高二学生各50人,共600人进行问卷调查。
2.研究工具:使用《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量表》进行问卷调查,此量表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吴本连硕士。
3.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在学习方法维度上的调查结果
学习方法维度通过准备策略、练习策略、巩固策略和一般方法四个分维度来体现。
1.男女生在技术学习问题上,差异明显。在运动过程中,男生明显比女生投入,男生对基本技术的需求、对基本技术的认识都高于女生。因此,男生学习基本技术的态度会更认真、更持久。
2.准备活动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是学生身心上的准备,更是进一步学习的铺垫。在准备策略维度上,学生态度淡漠,多数学生虽然参加准备活动,但只是简单的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习效果。
3.在练习策略和巩固策略维度中,对于技术学习,学生只是停留在泛化阶段。超过半数的学生在技术学习遇到困难时,选择放弃;对老师教过的内容,只要基本会了,就不愿再锻炼了,缺少持久性。而运动技术的形成,是由泛化、分化、自动化三个阶段逐步递进的过程,大多数学生只停留在泛化阶段,粗略的掌握动作。这个阶段的学习,表现出动作吃力、不协调,动作间有干扰等现象,并伴随着一些多余动作,肌肉紧张,视觉与动觉不协调。也就是说,学生在这个阶段掌握的技术是不稳定的,需通过其他手段来巩固。
4.在学习的一般方法上,学习出现疑问时,能够思考造成的原因,并试图自己去解决,说明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有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学生在学习目标、内容维度上的调查结果
学习目标、内容维度通过目标设置和内容选择两个分维度来体现。
1.在目标设置维度上,绝大多数学生很关注教师提出的学习目标的基本要求,但没有适合自己的小目标。说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烈,还较多的停留在被动学习上,比较偏重于教师要我做什么,而不是我要达到什么目标。同时绝大多数学生没有总结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没有自我总结和反思的习惯。
2.在内容选择维度上,学生希望老师多提供几种练习方法,供自己选择。说明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意识,渴望自主学习,但意识不强烈。说明教师的理念、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学生在学习结果维度上的调查结果
学习结果维度,通过自我评价、自我总结、自我强化三个分维度来体现。学生在学习结果的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自我强化维度上,表现都不够好。
1.在自我评价维度中,很多学生没有课后反思,对学习漠不关心,学过就扔,目标意识淡簿。
2.在自我总结维度中,很多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或做游戏出现错误或表现不好时缺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自我强化维度中,游戏或比赛中表现不好时,大多数学生会鼓励自己加倍努力,但只有少数学生会分析比赛表现不好的原因。说明大部分学生团队意识差,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反思这一自我总结过程。
4.学习动机维度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高,动机强烈。学生在体育课上的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很高,学生在体育课上感到轻松、愉快,很喜欢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各种练习。
5.在学习过程维度中,表现得很出色,学生在体育课上注意力集中;遇到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仍坚持做好;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注意查看动作要领是否掌握并能及时反思自己练习的不足之处。这样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值得称赞的。
四、结论与建议
(一) 加强目标管理是实现自主学习的前提
农村中学的体育课堂,应以目标引领教学内容,引领教学手段,强化目标管理,让学生在明确的目标引领下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二)重视运动技能的学习是实现自主学习的保证
没有好的运动技能,是不利于进行自主学习的。农村中学的学生在运动技术学习中普遍缺乏持久性和韧性,遇到困难容易放弃。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运动技能的重要性,祛除“淡化运动技能教学”的误区。对基本技术的教学,不能简单的停留在泛化阶段,要达到自动化,将基本技术的学习扎扎实实地进行到底。
(三)以“师生共定教材确定自身目标给予自主空间评价反思反馈”的自主学习策略,能有效促进高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体育自主学习应关注女生群体
进入高中后,女生的活动积极性明显降低,不爱活动,躲避练习。实施模块教学后,女生更多地集中在健美操和排球项目上,但在这两个项目上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较差,其他项目中的女生,由于人数少也很容易被忽略,这就要求教师从女生的特点出发,通过多种教学形式或手段来激发她们的学习兴趣,发展她们的运动技能,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吴本连.中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量表编制与现状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张路遥.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D].扬州大学硕士论文.2005.
[5]庞维国.论学生的自主学习.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J].2001.6.
[6]吴本连,季浏.论新体育课程中的自主学习[J].中国学校体育.2004.6.
[7]蔡澄.农村“留守初中生”课外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评论.2007.1.
[8]周炎根,桑青松.国内外自主学习理论研究综述[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1.
[9]韩军梅.对北京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
2016上学期学生自我总结一
岁月如梭,时光荏苒。
在大学的这段日子里,总体来说,我成长了许多。
大学军训,不仅磨砺了我的意志,更坚定了我坚持不断学习的决心。
还记得刚进入大学生活的我,还是很不适应的,内心甚是忧郁,生活的重心也找不到了,整天胡思乱想,有时候甚至忘了自己是谁。那时的我还是个不自信的男孩,总是担心自己的缺点被暴露,学习不够上心,不参加班里的活动,和班里甚至是宿舍里的朋友都不合群,那时的我,总是一个人待着,闷着。逐渐地,我发现我生活在一个毫无意义的世界里,我醒了,我觉得有做出改变的必要了,但是,内心还是有许多的踌躇和担心。我告诉我自己:做吧!像个男人一样勇敢地去改变自己,做了你就不会有什么遗憾,当许多年后回首这段大学生活时,你会佩服你自己,为自己而感到骄傲。所以,我做了,我感觉每一天我都有细微的变化,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我身心也是一种磨练,我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坚持,朝着自己的方向一步一步地走去。
我相信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会为我以后的道路以及梦想与成功的实现奠定基础。
感谢生活,给我勇气去改变可以改变的,给我思想让我接受不能改变的,给我智慧让我分清这两者。
谈到学习,我要感谢商院,老师以及个别领导,是他们给了我一个如此合适的学习环境,为我们创造条件,改良技术,更要感谢父母一直以来的坚定支持。
2016上学期学生自我总结二
时光如梭,转眼即逝,当毕业在即,回首三年学习生活,历历在目,以下是我为三年我学习作下的:
三年来,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注意摸索适合自己情况的学习方法,积极思维,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强,学习成绩优良。
我遵纪守法,尊敬师长,热心助人,与同学相处融洽。我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努力为班为校做好事。作为一名团员,我思想进步,遵守社会公德,积极投身实践,关心国家大事。在团组织的领导下,力求更好地锻炼自己,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性格活泼开朗的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活动。高一年担任语文科代表,协助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参加市演讲比赛获三等奖。主持校知识竞赛,任小广播员。高二以来任班级文娱委员,组织同学参加各种活动,如:课间歌咏,班级联欢会,集体舞赛等。在校文艺汇演中任领唱,参加朗诵、小提琴表演。在校辩论赛在表现较出色,获最佳辩手称号。我爱好运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力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校运会上,在800米、200米及4100米接力赛中均获较好名次。
三年的高中生活,使我增长了知识,也培养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日后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通过三年的学习,我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也就是吃苦精神不够,具体就体现在学习上钻劲不够、挤劲不够。当然,在我发现自己的不足后,我会尽力完善自我,培养吃苦精神,从而保证日后的学习成绩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我们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去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在这最后的中学生活里,我将努力完善自我,提高学习成绩,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以此为人生篇章中光辉的一页。
2016上学期学生自我总结三
时光飞逝,斗转星移。回首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朝朝暮暮,心中顿生了许多感触。这半年中经历的每一天,都已在我心中留下了永久的印记,因为这些印记见证我这样一个新生的成长。
在过去半年的内,通过不断地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时间就是这么无情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而我们却在为了不被它丢下死命的追赶着。是的,谁都不想被时间丢下。而我们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成长。而美好的纯真随着风雨的磨灭化成了成熟。或许这正是成长的代价。
回想自己还是考生的那段日子,显得是那么的遥远。我在憧憬中懂得了来之不易的珍惜;在思索中了解了酝酿已久的真理;在收获后才知道努力的甜美。突然觉得自己似乎明白了许多事情,但是仔细琢磨后又不尽然原来过去所见所识都是那么的偏见而又肤浅,以前的天真似乎在一瞬间幻化成无知和可笑,我想谁又不是这样的呢?或许在以后也回嘲笑现在的渺小我们不得不笑着回首我们所走过的路。
出勤情况:请了一次病假。拉下一天的课希望下学期争取做到全勤本学期没有迟到的情况。
在日常生活上:以前我是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孩子,而通过学习生活和这半年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使我养成了独立性,不再娇生惯养,现在我已经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
在学习上: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面对二十一世纪这个知识的时代,面对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我认为离开了知识将是一个一无是处的废人。以资本为最重要生产力的资本家的时代将要过去,以知识为特征的知本家的时代即将到来。而中学时代是学习现代科学知识的黄金时代,中国的本科教育又是世界一流的,我应该抓住这个有利的时机,用知识来武装自己的头脑,知识是无价的。首先,合理安排时间,调整好作息时间,分配好学习、工作、娱乐的时间。时间是搞好学习的前提与基础,效率和方法更为重要。
其次,要保质保量的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布置的作业一般是她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具有很高的价值,应认真完成。认真对待考试,考前认真复习。另外,积极阅读有关书籍和资料,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经常提出问题,与同学讨论,向老师请教;搞好师生关系,师生相处得融洽和睦;抓住点滴时间学习一些其它专业领域的知识,知识总是有用的。在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尽管取得一些成绩,但离心中的目标还很远,仍需继续努力,抓紧自己的学习。知识无止境,探索无止境,人的发展亦无止境,我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
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元认知理论、元学习理论和能力,结合中学地理教学,对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些初浅的探讨。
一、元认知的基本内容 元认知(mdtacogition)是最近一二十年才开始出现的最新研究课题。弗拉维尔最早进行元记忆的研究,后来于1978年提出元认知这一术语。弗拉维尔指出:元认知是“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也就是说,元认知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的自我觉察、自我评价、自我调节。
二、元学习理论 元学习是元认知研究的带动下,最近在学习心理学领域出现的一个崭新课题。传统的学习理论研究人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去学习,而元学习则研究人是如何意识和控制自己学习的。元学习理论相信人是积极主动的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
正因为人有元学习的潜力,所以,从小培养学生的元学习能力是十分可行的。元学习能力包括如下几种能力:会激励自己勤奋学习;会确立学习目标;善于选择能达到目标的最恰当的学习方式方法;善于检测达标情况,必要时采取补救措施;善于总结自己达到目标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及时调节自己的学习方式方法。
三、中学地理教学中元学习能力的培养 元认知理论对中学地理教学一个新的启示:即教师要善于系统地传授地理学习的各种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元学习能力,从而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中学地理教学中学生元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帮助学习自我激励从序言课开始,教师就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从而帮助学生确认学习地理的价值(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涉及信息量很多的知识就是地理),并坚定他们学好地理的信念。
2.学会确立学习目标无目标的行为,是盲目的行为;无目标的学习,是一种偶然学习,而不是有意义的学习。解决问题时,目标不明确,只能是“尝试错误”式的行为,而不能达到“顿悟”水平。因而在学习地理的过程当中,教师应当“有意”让学生把握教材内容中:哪些是泛泛了解(许多例子和解释性的句子);哪些是必须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如气旋、反气旋等);哪些需要记忆(如地名、重要的地理数据等);哪些学会初步运用(如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判断气候类型);哪些要综合运用与创造性运用(如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等)。
3.选择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帮助学生学会确立学习目标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选择达到目标最恰当的学习方法:(1)对于应该“了解”的知识,应采用“提要”方法去加以筛选和浓缩,使知识更凝炼。如对内蒙古高原一段文字的叙述“提炼”出四个字——坦荡开阔。(2)对于要“理解”的知识,可将它们与自己熟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结合具体的例子去理解它们。如太阳高度角与获得热量多少,可和生活中手电筒直射与斜射光的明暗来理解。(3)对于要“记忆”的知识,可以采取一系列“记忆术”来提高记忆效果。如谐音串联法、歌谣口诀法、形象直观记忆法等。(4)为了初步学会对所学基础知识的运用,就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习题并多读图、用图、绘图。(5)为了能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就要采取各种适当的“纲要法”来组织所学知识,善于前后联系,综合分析。
4.善于在检测目标的基础上采取调控措施在地理学习中,要善于运用所确定的目标检测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充分利用反馈信息,调节自己的下一步学习。例如:若发现知识上“预备度”不足,就要查漏补缺;如果熟练度不够,就要补充练习;如果“知识面”不够,就要博览群书;如果策略上效果不佳,就要不失时机地及时改进;如果是目标本身不恰当(如过高或过低),就要调节目标。
初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十三四岁,虽然他们的生活经历相对于成年人来说还很少,但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好奇心却是成年人难以企及的.为此,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初中生物教师要充分把握学生的这一特点,在备课时注意挖掘学生会有所了解但又认知不太清晰,或者生活中有所接触但不能用生物学知识进行理解的生活中的生物现象,将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中来,以拓展课堂上的生物教学资源.而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贯彻落实新课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好教学活动的指导者、点拨者,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由、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进行更多地自己发现、自我探究.同时,也鼓励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和探究成果,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自由讨论和交流.这样的课堂,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教材学习的理论化、枯燥化,而且能够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如教师可以结合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把握教材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自我发现和探究.这样一来,通过课堂讨论和交流,学生更深层次地认知了自己从生活经历中发现的生物学知识,同时也更牢固地掌握了教材中的生物学知识.这样的课堂,形式多样化,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积极性爆棚,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就不在话下了.
二、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迁移运用所学生物学知识
新课改更加强调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学习素养的重要性.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教材中的理论知识的同时,结合自身的现实生活实际,以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堂所学知识,更易于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现象的认知与现实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去.如在讲解完一节新课内容后,教师可以让一些学生来做自我总结,一个学生的总结总会在准确性、全面性方面有所欠缺,而多一些学生进行总结,也就会是的教学总结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在进行课堂小结之后,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布置一些练习题,而这些练习题又要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思考和探究,最终在知识的迁移运用中,结合生活实际来独立完成.这样一来,通过练习,学生既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习上耐心求知、善于钻研的探索精神和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练习作业,学生总会或多或少地获得一定的对生物学科的认识,又因为这些认识是建立在学生自主思考、探索的基础之上的,也就容易获得更多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对于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也将更加浓厚,持续得更加长久.
三、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进行生物学习的热情
对一门学科的教学,只有学生对其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满腔的热情,教师的教学才能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够学得高效、有实效.在此,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需要教师能够采取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技巧.对于生物学科来讲,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生物教师必须能够结合大自然中的生物教学资源和学生的学习生活,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使生物课堂教学更加生活化,能够更易于学生感知.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才能更加积极、主动,教学活动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赢.如教师可以针对课堂内容,结合现实生活实际,组织学生搜集有关素材,然后进行知识问答竞赛.当然,这样的教学要基于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如搜集素材的任务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完成,而知识问答竞赛活动,则可以在课堂上展开.这样一来,学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浓厚的参与热情,也就会竞相作答.这样的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动力.
四、结语
一、设计好学生的自主学习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方式,“教”和“学”是教学过程的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只有合理有效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实现教育教学的有效性。以苏教版《我心中的语文》的精心教学设计为例,设置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评价、自我总结和感悟,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整个课堂教学设计由宏观框架具体到细节,一步步趋于成熟,由此来探讨初中的语文教学,让语文课堂教学更有实效性。
教学设计中,首先课堂导入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开始一堂课就好像一幕剧拉开帷幕一样,教师采用简洁的语言让学生走入表演的情境中,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碰撞学生的思维从中产生智慧的火花,为整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进而提高学习效率,使教学活动能够进行得活泼有趣。由此在导入部分先展示一段乐曲,紧接着课件展示一扇门的开启,教师加上旁白:你们还记得刚上七年级的时候上的第一堂语文课吗?那时是怎样的情景呢?曾记得我们学的是《为你打开一扇门》,那时语文课堂为你们打开了一扇文学之门。我们一起和语文走过了三年的初中美好时光,现在,语文学习即将结束,在此刻,你心中的语文是什么样的呢?相信你有更深的感慨,让我们一起走进自己的心中,去回顾、总结和思考我们这三年来学习语文的酸甜苦辣吧。设计这一导入场景,教师进行巧妙启发,让学生带着问题积极思考,首先为学生创设情感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很自然地就能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争先恐后参与,活跃课堂气氛,不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求知探索的精神。
二、设计好学生的自我评价
导入之后进入自我检测、评估的环节,教师出示初中三年语文学习的目标要求,让学生对照着各个学期的目标提示衡量自己这三年来语文的学习情况,并作出自我检测和评估,完成课本中的评估题。同时课件出示舒缓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认真思考,对自己的语文学习作出正确的评估,再由同学之间相互评价,教师巡视。同学评价后教师随机抽出十名学生统计其评价分数,对其进行客观评价。这一环节的进行,旨在让学生对自己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基本情况进行回顾,小结自己取得的成绩并发现存在的问题,能够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融入到教师设计的环节中去。
在这个环节里,教师根据课标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成果形式栏的基本标准,再综合学习感受以及成果形式的相关情况来评出分项评价,完成自我评估表,并总结归纳同学们这三年来学习语文普遍性得失。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对自己初中三年来的语文学习情况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和认识,能为自己的语文学习有正确的客观的评估,由此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为自己今后的语文学习提供改进机会。
在谈语文学习自我评价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结合《别了,语文课》与《最后一课》比较阅读,让学生体会两篇文章的共同特点,所体现的共同情感以及主人公对语文课的态度变化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对语文的感悟,走进语文,理解世界上有些东西只有在失去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它的珍贵所蕴含的深刻哲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学好语文的重大意义,并且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情感,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设计好学生的自我总结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新兴学科,肩负着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重要使命。要实现有效教学这一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树立新观念,勇于创新与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爱上学习,乐于学习,有效学习。
关键词:
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学习情感;上机操作;任务驱动
现代社会是计算机迅猛发展的科技时代,因此,现代社会的人才必须具备运用计算机的能力。而中学阶段正是学习的黄金阶段,此阶段的学习直接关系着学生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们不能走老路,用旧观念、旧模式,只是机械地来讲解教材上的理论知识,这样只能让学生陷入消极被动的学习状态,机械地记忆知识,而并不能灵活地加以运用。提高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实现有效教学,这是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下面,笔者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习情感,让学生在趣中学
学生的认知是一个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活动,以兴趣、情感为代表的非智力因素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引发学生更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习行为,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身心更放松,真正实现寓教于乐,还可以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教学氛围中展开快乐而主动的学习,切身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真正实现爱学、乐学。为此,要实现有效教学就不能无视学生只是进行机械的讲解,而是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展开主动而快乐的学习。
1.音像渲染,妙趣横生。
对于正处于形象认知阶段的中学生来说,图片、音频、画面与视频比起文字教材或是黑板板书更有吸引力,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将学生带入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优美教学情境之中。这样的教学更加富有活力,更加生动活泼,妙趣横生,更加贴近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自然能够激起学生饱满的学习热情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引导动画时,我们就可以为学生播放教师所提前制作的精美动画,并配以悦耳动听的背景音乐,从而使整个教学洋溢着欢快与自在的气息,使学生处于全身心的放松与愉悦状态,以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生动游戏,趣味十足。
学生活泼好动,对游戏情有独钟。为此,我们可以将游戏引入信息技术教学中,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进而激起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如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就可以以一个趣味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的思维集中起来,以引导学生展开主动学习。在学生注意力分散时,教师也可以来设计一个小游戏,以游戏来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进而转移到知识的学习上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中都保持着高涨集中的思维与注意力。
二、引导学生上机操作,让学生在做中学
计算机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操作性,这决定了学科的学习必须要让学生在亲身上机实践中来不断地掌握与提高。为此,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不能以讲为中心,而是要将理论与操作结合起来,不仅教师要边示范边讲解,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亲自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上机操作中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实践创作中来。如在学习创建高级动画一章中“飘落的秋叶”的动画制作,如果采用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只能是机械地来记忆理论,并不能将理论的掌握与实践的熟练结合起来。学生虽然听得认真,能够准确记忆,但一到了实际操作中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只有让学生边听讲边操作,才能引导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将知识从理论层次上升为实践层次,能够自如地运用于实际操作中来。为此,我们要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给予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与自主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在操作中深刻地理解原本抽象深奥的理论知识,真正成为自身的实际技能。这样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科的本质特征,更加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深刻理解与灵活掌握。
三、采用任务驱动教学,让学生在思中学
任务驱动教学是基于现代建构主义学说理论基础之上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而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任务为主线所展开的主动探究行为。这样更能确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的主体参与和主动探究,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才能使以往的讲堂变成学生的学堂,让学生成为自主探究的主人,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为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没有悬念地展开教学活动,而是要结合学生的计算机基础与认知规律,围绕着知识的重难点来精心地设计任务,巧妙地提出任务,以一系列富有探索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以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与思维中展开主动探究。当然,任务也可以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在布置完任务后就要引导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探究,在学生之间展开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当然,教师并不是完全放手,对学生的探究活动不管不问,而是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遇到思维困惑时,教师要给予必要的启发与诱导,为学生指引思考的方向,以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要做好评价与总结,将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结合起来,将表扬与批评结合起来,以对学生的合作探究做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这样更能促进学生知识、技能与情感的全面提升。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做好自我总结。自我总结的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吸取成功经验,吸取失败教训,能够促进学生思维、技能等的全面发展。这才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新课改下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来进行机械的讲解,而是要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遵循计算机的学科特征,让学生以主体身份来展开快乐学习、主动探究、积极操作,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与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作者:邢强 单位: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茶棚学区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 现状 对策 必要性
一、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现状
我国教育事业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农村中学信息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加快了中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程度的步伐,信息化教育建设正在全国积极推进。《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指出:“实施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虽很渴望能真切实施国家对农村信息化教育的方针,但仍在执行期间存在一些问题,以下是我总结的现状,以强化有关领导部门及执行部门对此问题的认识,唤醒认识。
(一)资金及人力投入不足,时间分配比例失调,设施设备老旧。毋庸置疑,信息化教育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而较农村贫困地区这个问题更是最根源的难题。我们村由于经济不发达,中学生信息化建设经费主要来源于学校自筹。硬件环境上看来,绝大多数学校不但计算机数量较少,不足30台,而且机器配置档次低:CPU是赛扬600,硬盘5-10G,内存只有32MB;达不到各市教育部门关于中小学师生微机配置的基本要求,急需更新,根本无法满足正常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在我学校,学生对信息接触的时间极少,每周只上一节课,课时十分匆忙,往往刚学会的信息操作,一节课就结束,则下一节课我需要再花半节课时间进行温习,这样的教学效率会受到很大影响。从软件环境上看,学校根本没有教学软件。已有的软件质量也较差、实用性不强,且盗版软件占有率几乎为100%,可以说,真正符合学校师生课堂需要的软件数量微乎其微。
(二)对农村中学生信息化教育建设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认识不到位。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忽略学生自主操作能力的提高,忽视目前社会信息量的传递和获取可以更为简易的操作和获取,看不到中学生们现在正是要融入大千世界的时候,有充实自己思想的极度渴望。有的学校领导甚至公开说:“开电脑课,就是摆摆样子的,我们这里是农村很多人都不需要,做做样子就行。”有的教师也公然说:“电脑不好,虽然能教些基础应用,但很容易教坏小孩。用处不大,还是以主科为主。”如今应试教育仍在社会广泛延伸,造成广大农村学校“以考试成绩论学校教学质量”的现象还依然普遍存在。所以在我们这次评岗位上我们教计算机的都没有考试成绩。在思想上存在种种沮丧的情绪,他们大多数认为信息技术离农村还很遥远。
(三)信息化教育队伍较为薄弱,教师自身文化知识水平有待提高,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由于信息化教育在农村刚兴起,与之相匹配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也相对薄弱。一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任课教师还没有达到知识标准化、技能专业化。其次学校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水平较低,大约90%的教师不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只是会简单的打字、排版,不能对计算机操作自如。再次大部分老师对计算机课程并不重视,就着在农村的现状,敷衍了事。也有一些比较负责任的老师,但由于教学任务分配不合理,所以影响了教师积极性。像我们学校每周一节课,但是学生机才20台,也就是要三周才能完成一节课才知识。对教学效率影响很大。
二、强化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
认识到现状后,我们更应该让有关部门认识到强化中学生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必要性总结如下:
(一)强化信息化教育,是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我国70%左右的中小学生在县城及以下的农村地区。今天的孩子是明天社会的主人。他们将在未来高度信息化的社会里工作和生活。如果现在不能接受基本的信息技术教育,就会在未来社会里处于不利地位。
(二)强化信息化教育,有利于突破局限,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可以实现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手段则完全可以避免农村山区孩子想学习又由于路程及交通原因无法实现真正学习的情况。它往往不受时间和时空限制,只要你有学习的愿望,老师就在身边,而且是互动性的,时间上可以更灵活的进行安排。只要想学习,对于孩子们也对于老师们来说,更能突破局限,实现资源共享。
(三)强化信息化教育,是充实中学生发掘自身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有效途径,且可很好的锻炼发散性思维。传统的教育模式,我们总用“一根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来总结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而通过计算机,是在为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让课堂变的生活活泼,使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让我们的农村孩子的视野从大山、草原、田野延伸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和海角天涯。枯燥的学习生活必将成为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生活一部分。
(四)强化信息化教育,是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需品,是社会的一大趋势。人们对信息化的渴望,在很多科幻电影中我们都会有感触,在城市化发展中也十分显著。可见是社会的大趋势,也将代表人类进步的发展。对于中学生,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必须引导他们跟上时代的潮流,想象着如果他们考上大学了,到了一个城市,对电脑,对这个信息化社会全无了解,会对他的身心带来何种打击。所以中学生阶段的孩子,正处于叛逆期,让他们认识到越多,他们越懂得如何取舍,如何自我提升。
三、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中学信息化教育存在的许多难题,但这些难题并不难解决,如果被认识到,那很有可能能促进信息化快速建设发展。其实,你也可以想想,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中 学,可以上升到整个农村的教育。强化信息化教育的必要性,是重中之重,虽然曲折,但是充满阳光的,需要我们全体教育系统的全力配合。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中专物理教学;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245-01
时下中专物理教学中教师一直注重教学知识中归纳和推理能力的传授,希望学生能够在中专物理学习中,逐渐延长归纳与演绎推理的习惯,实现物理问题的自我探索,通过这种主动获取知识的方式提升自身的物理技能,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而且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也有十分重要的帮助作用。
一、中专物理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培养教学理论的研究
1、中专物理教学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要素分析
知识的发展是人类对原有知识不断总结和创新的一个过程。从广义范围上讲,知识时主体通过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融合获取新型信息。中专物理教学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形成了发展都离不开学生个人对物理知识的掌握和巩固,这是中专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条件[1]。
中专物理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整体的培养过程必须要应用到以往学生学习的旧知识,并且以旧知识的学习为切入点,学习新的知识并利用以往的旧知识来解答物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项难题,学生在获得物理答案的同时也是对新知识的一次获取,这样一来,学生原有的物理知识结构在新知识的融合下得到不断的拓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也能获得新的知识技能。
2、善于累积材料和总结材料之间的共性
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生对物理材料的积累,就好比搭建房子的基础必须要先积累足够多的木材一样。学生在积累材料的过程中,对物理知识会有一个显著的知识提升,这是教师只需要稍加引导,启发学生自主性的进行搜寻材料的自我总结,利用自己原有的物理知识加上自身对物理知识的思索,对其所查找的资料就能完成一个概括性的总结。
二、中专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研究
1、中专物理教学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与实践
中专物理教学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是将显性的方法训练和隐形的能力培养相互融合,但前提是需要中专学生先掌握归纳法的基本形式。例如,完全归纳法、不完全归纳法、因果关系归纳法、简单枚举法等形式的归纳法。通过这种基本形式的掌握,学生就可以将中专物理教学知识进行对应归纳法的知识归纳使其更具有条理性[2]。
其次,中专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重要途径,因为在这个知识学习消化的过程中,学生会进入一个感性的认知阶段,然后经历一个比较、分析、判断和推理共同构成的理性思维阶段。在此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将中专物理教学的内容经历的主要推理形式,结合中专物理学生的基础特点进行教学,并且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的知识推理和归纳,并且在归纳和推理的过程中,将新旧物理知识进行有序的融合,在此基础上,按照物理教师指定的归纳步骤,按部就班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归纳。举例而言,例如,在电磁场的物理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自主回顾电场、场强以及库伦定义的概念,然后,安排学生对电磁场的概念、作用以及相关的物理公式进行资料的搜集,并对搜集的资料进行自我整合归纳。具体步骤为:提出问题(电磁场的产生)---学生列举事实(电磁场产生的实际案例)---学生实验、发现事实(学生通过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变化的实验探究找出电磁场出现的原因)---计算机提供事实(学生借助于计算机搜索相关电磁场的案例)---概括总结知识点(学生对电磁场的产生、作用以及应用进行总结归纳)。
2、中专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演绎推理能力
中专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主要应该从以下两个环节着手。首先,中专物理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物理推理能力,并教给学生物理教学知识中前后的逻辑联系,让学生能够做到有切实根据的推理[3]。其次,随着学生对物理学生的深入化发展,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会逐渐的增多,其新学的物理知识难度也会随之增大,鉴于此,中专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建立起物理知识的演绎,以学生之前所学习的物理对象或知识内容为前提,运用之前教学中应用的物理规律,通过对旧知识的分析和总结以及各项内容的实验演绎,得出新的物理知识。长期以往,学生在耳濡目染之下自然也就提升了自身的演绎推理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中专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研究发现,当下的中专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教学培养十分匮乏,而且学生对当下教师的物理教学兴趣缺乏,这就致使中专物理教学停滞不前。基于此,加强中专物理教学中学生归纳与演绎推理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自主的进行物理知识的归纳总结,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促进学生物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重提高。
参考文献:
[1] 汪国荣.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分析方法和综合方法[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2):29.
巩固成型,促进成人,追求成才。
二、工作目标
强化德育队伍建设,提高学生道德评价水平,强化道德约束,内化道德约束,提高学生“吃苦、抗挫、自我教育”三个能力。
三、基本模式
细化阶段目的,明确工作中心,点上着眼,线上延伸,面上拓展。从课堂到课间,从三餐路队到公寓,从领导、干事到班主任、教师、教官,编织成一个立体式管理网络,形成人人参与、人人会管的强大德育阵容。
四、具体措施
1、强化德育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教职工德育意识,努力提高德育理论水平和德育技能,以班主任、生活教官队伍为龙头,健全班委会、学生会、团支部队伍,积极推行课任老师德育工作学科渗透,以各类德育活动为载体,全面展开德育工作。
2、提高学生道德评价水平。学生中的犯错误现象比较普遍、犯错误后又不愿接受教育,其根本原因是在于学生心目中的是非观、善恶观、美丑观不正确。因此本学期德育工作之首便是着眼于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评价标准。通过讲座、演讲、征文、辩论会、典型引路等各种方式提升学生道德认知水准,树立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这是学生改正错误、加快进步的源动力、内驱力。
3、强化道德约束。即强化制度约束、强化行为标准,无规矩无以成方圆。尤其是中学生可塑性极强,自制力极差。制度约束是使学生尽快产生规范行为的有力保证,为此本学期政教处不仅帮助各班建章立制,更要加大对规章制度落实情况的督导。本着“说一个,做一个”“要求一个落实一个”的方针,制定远、中、近期约束目标,分阶段专项治理,逐步提高。另一方面,进一步完善班级考核方案,健全学生处罚机制,做到有规可依、有规必依、执规必严、违规必究。
4、内化道德约束。自制力差是学生的共同特点,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对教师的约束没有认同,没有感知。学生只有将外在约束内化为自己的道德需求时,产生的内部行为是长期的、稳定的。处罚不是目的,自律和“慎独”才是真正的提高。因此在强化制度管理的同时,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诱导,提高道德认识,使其内心接受教育,教育才能实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