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考试知识点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注重考试内容设计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复习的有效性
《考试大纲》是教师指导学生参加高考的行动纲领,点明了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和标准,《考试说明》为教师和学生指明了考试的方向。因此,教师在复习考试中要依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注重设计考试内容的针对性。
以生物教材必修一为例,教师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可以在考试内容中注重涉及以下内容:
1.注重考查肽键数、失水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氨基酸数目之间的关系,蛋白质分子结构、功能、合成和相关实验,及其与基因工程的关系。
2.注重考查生物膜系统、细胞器之间的联系等微观功能,并联系细胞代谢和跨膜运输。
3.注重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能量转换和与环境的联系。
4.注重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考查,以及细胞图像、染色体和DNA数目的变化。
教师在设计相关考试内容的时候,可以帮助学生发现在复习中有所疏漏的地方,并将它们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同时,考试题目设计的针对性,也便于学生有效的复习相关的教学内容,提高复习的质量。
二、注重试卷反馈,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考试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而教材中容易引起学生混淆的知识点既是考试的重点,也是高三学生在复习中感觉难于理解和记忆的地方。因此,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反馈的难以区分相似知识点和相近内容的问题,教师可以构建图表,将相似或相关知识点通过横向比较的方法进行详细的对比,找出它们之间存在的相同点、差异性和彼此之间的关联,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更加清晰化和条理化。
例如对于学生在考试中容易出现混淆的种群和物种的知识点,教师就可以以如下表格的形式将二者进行比较,便于学生熟练地掌握和应用。
种群和物种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三、注重考试后的分析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联系和应用
考试结束后,教师要对试卷进行必要的讲解和分析。教师在讲解试卷的时候,切忌就题论题,这样会使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更为孤立,也不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教师应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展开多方面的思考,如此题错在哪里、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和涉及的内容有哪些等。教师要通过这样的途径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消化吸收,使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和反思,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知识点相互串联并加以正确的运用。
例如学生在考试的时候,常常在N元素的作用方面出现错误,教师在分析相关题目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以N元素为中心,对其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温习巩固。N元素涉及的相关知识包括:1、蛋白质――组成元素C、H、O、N,多含有P、S,主要存在于氨基酸的氨基中,氨基决定了蛋白质具有碱性,氨基酸通过脱水缩合形成了蛋白质分子;2、核酸――组成元素有C、H、O、N、P,N元素存在于含氮碱基中,可以形成核苷酸,进而形成核酸分子,核酸是主要的遗传物质;3、ATP――ATP是生物体细胞内普遍存在的含高能量的有机化合物,是生物体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4、组成叶绿素的主要元素之一,叶绿素可以吸收、传递和转换光能。
总之,教师要正确地认识考试和教学的关系,以考试将生物知识点系统化,从而帮助高三学生在复习的时候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应凰 高三生物复习“构建知识网络”不可小觑[J].学园,2013,(02)。
关键词: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改革;实践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156-0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高等教育课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围绕“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展开[1]。课程考试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除了需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外,更要突出对学生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核。但传统的课程考试模式,仍然存在模式单一、重记忆背诵、轻应用创新等弊端,广受诟病[2]。随着学界对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的不断深入,与课程相适应的科学考试理念、方法与内容亟待产生[3]。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测试”的课程考试模式。本文将对此加以介绍,希望能为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一、高等教育课程考试改革所面临的问题
高等教育的考试改革不能对所有的课程一概而论,需要针对课程的内容和特点,设计有针对性的考试模式。
高等教育中相当一部分的专业基础课,授课目的是给没有任何专业背景的学生传授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例如微生物学、生物化学、环境化学等。这类课程的特点是[4]:(1)知识点多而庞杂,涉及面广;(2)知识点小而散,散落于书本的各段文字中;(3)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联性不强,各章节内容相对独立;(4)知识点大多需要记忆背诵。
这些特点决定了其课程考试时多采用传统的考试模式,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其开展考试改革时所面临的问题很多:
1.学生接受考试改革的动力不强。前人研究考试改革时,往往忽略学生的主动性。而学生对考试改革的认可程度恰恰才是考试改革成败的关键。学生在学习这些课程时普遍感到整本书全是重点,颇感枯燥和厌倦,大多选择考前突击背诵的方式应付考试,对任何的改革都无动于衷,不予配合。
2.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不足。这些课程考试传统的命题方法,都是教师从试题库中挑选题目。更改试题库或考试模式的工作量巨大,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学管理难度和实际工作量无形中增加许多,此外还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些都阻碍了教师实施考试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课程的教学目的留给考试改革的空间不足。由于这些课程考试必须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不可避免要考查记忆背诵的内容。再加上试卷对题型、答案要求标准化,对考试评判要求精量化。因此进行考试改革时,试卷上能够进行改革的空间有限。
二、“学生自主测试”考试模式的构建
如上所述,对于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进行考试改革时面临的问题很多。要想改变传统的考试模式,使其更加适应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除了要激励教师推动改革之外,关键在于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到考试改革中来。在这一思想和“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观念的指导下,本课题组在教学实践中探索设计了“学生自主命题”的课程考试模式。
“学生自主测试法”由五个环节组成(参见图1):
1.课堂上,教师讲述完课程内容后,要求学生在课下根据课堂的讲述以及课本的内容,自己总结知识点。
2.学生根据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将其设计成考题,并认真作答。
3.教师将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收集上来,进行批阅和答疑,然后反馈给学生。
4.学生自行组建5~8人的学习小组,将各自的题目给其他的同学做测试,并由出题人进行讲解。
5.明确告诉学生,课程考试的考题中,将由学生自主设计的题目组成。
上述环节均在课下完成,不占用上课时间。
这五个环节中,最后一个步骤最为关键,也是学生积极参与考试改革的兴趣和动力所在。与教师教学的关注点不同,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通过课程测试。因此明确告诉学生,其自主设计的题目将来会出现在课程考试的试卷中,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就能被极大地激发出来。其次学生互问互答的步骤,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让一部分学生充当考官和教师去教授另一部分学生,这可以让学生们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有助于加深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三、“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事实胜于雄辩,本文以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微生物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为例,阐述“学生自主测试”在课程考试改革中的实践。
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本教研组在课程考试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发放了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79份,回收54份。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2),每个学生在课下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并完成自主命题,所花费的时间为:18.5%的学生在半小时内完成;44.4%的学生需要花费1个小时完成;而还有37.1%的学生花费了一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来完成。
由图2可以看出,基本上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在课下花费时间来总结知识点、自主命题,并且大多数学生都花费了1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来自学,说明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自主测试”对其学习兴趣的激发,主要源于课程考试的导向。学生从小到大一直都是“被考试”,现在让他们自主命题,这会使学生的心态从“我被考”转变为“被我考”,他们学习的兴趣就会被激发出来。
2.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自主测试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首先,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散落在各个章节段落中,对相关知识点的汇总整理是一件很烦琐的事情。过去学生掌握起来,总有遗漏或拿捏不准的地方,很难掌握全面。当引入了“自主测试”后,学生之间会组成学习小组来相互测试,相互解答。每一位同学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相关知识点进行补充和释疑。这样就可以把课本中有关联的知识点串起来,找出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把原本很零散的知识点归纳整理得井井有条。
其次,学生对易混淆知识点掌握的准确度大大提高。学生的主观动力被激发出来之后,为了降低考试中记忆背诵的量,其自主设计的题目中,不定项选择题的比例增大。例如他们的题目通常为“以下关于XX知识点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不定项选择题题目灵活多变、知识点涵盖面广、对答题准确度的要求高,题目难度远远高于填空题、单项选择题和问答题。而学生自主命题中,这一题型比例的增大,初衷是为了减少备考时的背诵量,而最终的结果不但没有降低教学大纲的要求,反而强化了他们对易混淆知识点的辨析。
与之对应,在课程考卷的试题中,我们选用了20道学生自主设计的不定项选择题来代替传统的单项选择题。而学生答题的准确率,平均为15.6题。将本届学生的考试成绩与上届学生的进行对比,在入学成绩、男女比例等因素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当采用了“学生自主测试”后,试卷难度虽然明显提高,但学生的考试成绩基本和过去持平。这说明学生们的学习成效得到了提高。
3.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能够掌握一套高效的、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才是今后学生们安身立命之所在。而学生对于“自主测试法”最为肯定的一点,就是这种方法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设定,专业基础课一般开设于大二。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见图3),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适合自身的自学方法。但他们的自学方法还不完善,还需要借鉴更多的方法来加以改进,使之更加高效。“自主测试法”正好符合了学生的要求。
根据图4,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主测试法”对他们掌握自学方法有帮助,而且有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帮助很大。这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的认可度很高。“自主测试法”为他们完善自学方法提供了一种途径。
4.对教师教学能力和进行考试改革动力的促进。“学生自主测试”不但对学生有很大的帮助,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有提升。微生物学的知识点小而散,青年教师在讲授的时候,稍微疏忽就会遗漏某个知识点。而学生通过对知识点的总结和相互间的答疑,基本上能覆盖到全部的知识点。教师对学生题目和答案的评阅,也是一个自我学习、自我检讨的过程,从中能够寻找出讲课时的不足之处,及时给学生做出补充。
另一方面,过去考试改革的推动者都是教师,而“学生自主测试”将考试改革的推动者变为了学生。这极大地降低了教师进行考试改革的难度和工作量,因而提高了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学生自主测试法”的不足
经过教学实践,“学生自主测试”在相关专业基础课的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但同时该方法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根据教师评阅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学生反馈回来的意见主要有三点:
1.学生对知识点范围的把握不够明确,自主命题中常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点。根据专业需求的不同,即使相同的课程,其教学大纲也都有所差异。教师讲授时会有所侧重,不会对书本上的内容面面俱到。但学生自主命题时,凡是书本上有介绍的,学生都会涉及,而且也有一些学生专门关注边缘角落的知识点,导致题目超纲。对此需要教师在课堂讲述的时候,给学生明确考点和知识点的范围。
2.有些学生过于依赖网络或参考书中的现有试题,不去自主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基本上都可以在网络或参考书中找到很多的试题库。有些学生直接照搬这些题库中的题目,因此教师在批阅学生的自主命题时,经常看到几个学生的题目一模一样。对此需要教师在批阅中及时反馈,对这些学生加以督促。
3.有些学生设计的题目过于直白和简单。不可避免,有时学生自己设计的题目,不论是选择题还是问答题,都非常直白和简单,缺乏综合性和灵活性。对此教师要及时加以引导,例如可以把往届“自主测试”的题目给学生参考,并对优秀的题目加以点评,引导学生的出题思路和出题方向。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题目创新,设计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的题目。
上述这些反馈意见,表明学生对“自主测试法”非常认可,他们的自主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认真地去进行了实践和总结。这些不足之处,本教研组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加以改进和提高。
五、结语
综上所述,“学生自主测试”在微生物学的课程考试改革中获得了成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成效,培养了自学的能力,也提升了教师开展考试改革的动力,实现了教、学、考试的良性促进,践行了“以能力考核为核心”的考试理念,解决了传统考试的弊病。
参考文献:
[1]史楠,刘柏霞.应用型本科课程考试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12):115-117.
[2]涂叶满,张庆吉.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考试改革研究综述[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04):106-109.
【关键词】高中生物 遗传变异 有效复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4(a)-0003-01
引言
生物体经由生殖过程产生新的相同物种个体,在生殖的过程中,亲代将自身的遗传信息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子代。而生物体从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进而不同细胞组织的分化以及各个器官的分化,直到发育为成熟体过程,其实也是亲代遗传信息在子代个体上表达的过程,生物体的变异往往也发生在这个过程中。高中生物遗传变异部分内容同其他章节知识点有着较为紧密的联系,因此在该章节复习中可以将相关的知识重点同遗传和变异专题的相关内容加以联系与综合。将所有相关的知识串联起来,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全面理解,也有利于培养和改善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开展全面复习时,还应该注重知识点同日常实际生活的联系。这种复习方式才能够更好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括学活用的能力,让学生自主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1 突破章节界限,构建网络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生生物专题复习的基础。因此在开展复习课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归纳整理、串联引申生物课程的基础知识,构建起全面、扎实的知识链与知识网。在知识体系的构建中,需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复习情况进行引导和辅助。基础知识网络的构建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性记忆生物课程的重难点知识。通过归纳总结出的知识主线,学生能够更加有效的获得和整理知识,在串联相关知识点的过程中,也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就遗传变异专题复习而言,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的联系较为密切,因此在构建本章知识网络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跨章节的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综合。例如,生物个体的生殖与发育能够与遗传变异章节进行综合。遗传与变异需要生物个体的生殖发育来体现。对于营养生殖而言,是通过有丝分裂来产生子代的体细胞,因此子代的遗传基因同亲代一致,后代也就继承和保持了亲本个体的绝大多数性状。对于有性生殖方式而言,生物个体在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会经历基因重组的过程,能够产生出多种不同的基因型,因此其子代的可能出现明显的变异。可以说减数分裂对于遗传基本规律知识点而言是其细胞学理论基础。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遗传基础物质为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所携带的遗传物质会对生物个体发育的主体方向以及发育过程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生物个体的发育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过程。
2 注重实验过程分析和解题规律的归纳
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是一门十分注重实验性的科学,所以在生物复习过程中,对于实验部分内容应该加以注重。根据考纲,掌握实验原理,熟悉实验操作,并且培养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新课标中探究性实验题型的比重也在不断的提升,因此复习中还需要挖掘知识点中在探究性实验中的应用。除了课本中规定的学生实验内容外,还应该归纳和分析教材中涉及到的经典实验方法。例如遗传变异专题中,对于孟德尔杂交豌豆实验思路进行分析,了解实验材料选择和方案制定的思路。同时教师在复习课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以及实验方案设计能力,引导学生总结实验方法和实验方案的制定原则,学会结合相关的生物知识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推导出正确的结论,并通过规范准确的表达方式,总结出实验的过程以及得到的结论。
3 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解题思路
专题复习过程中,习题训练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复习方法。在习题训练中应该选用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解决一类问题,注重做题后的总结和反思,避免题海战术,改善习题训练的有效性。同时在选题中应该保障题目的新颖性、基础性、实用性、科学性之间的平衡。精心挑选一些具有容易出现共性问题,解题思路有讲解分析价值较高的经典习题。在进行习题讲解时,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解题思路的培养,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同时教学应该结合复习课程中试题练习情况,总结分析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策略。例如遗传变异专题复习中。在生物体进行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之间相互分离以及非同源染色体之间的自由组合,也就使得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分离以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该过程也是学生理解和解题中的难点,在复习应该重视和强化这部分知识点的训练。
4 结合历年高考真题,有针对性的选择复习内容
从历年的高考试题中,寻求高考试题的出题思路;同时密切关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努力抓住高考生物学科的命题热点,把握最新的命题趋势。例如在遗传变异部分复习中,可以联系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进行考察。生物教师还应该对新课程标准试题进行总结和分析,设计和选择出更有新意,更切合高考命题思路的习题。从近年来高考生物试题分布来看,Ⅱ卷中至少设置一道生物实验设计题,并且分值所占的比重很高。通常作为高考试题中的压轴题。因此,在复习课中需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实验方案设计方面的训练。
关键词:提高;生物总复习;效率
现在初中已经进入了总复习阶段。初中阶段生物复习的内容面广、量大,知识点多,生物总复习是中学生物学习非常关键的阶段,是巩固基础、优化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复习,形成基本技能,提高解题技巧、解题能力,并非易事。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的学习方法。
一、研读教材、标准和考试说明,把握中考方向
1.研读教材、标准和考试说明
生物《课程标准》是中学生物教学的基本依据。教材是学生复习的根本,任何复习资料都不能代替教材。因此,在总复习中必须重视教材的阅读。阅读教材时,要全面看教材内容,如:教材上的基本原理和核心知识、有关习题、教材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及有关实验现象等。在看书过程中要划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哪些知识属于记忆性内容?哪些属于理解性内容?哪些属于综合运用内容?同时还要做到知识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看教材,让学生逐步建立起知识网络,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考试说明》是中考生物命题的依据,是生物复习的“总纲”,教师要深入研究,以便明确中考的命题指导思想、考查内容、试题类型、难度和比例以及考查能力的层次要求等。不仅如此,还要研究和往年《考试说明》相比有哪些变化?以便明确考点和试题形式的变化,从而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因此,生物总复习既要重视教材,又要深入研究“两纲”。要对照近几年的全国各地的中考题,找出考点和热点以及在教材中的落脚点,把教材适当深化和提高,使复习既全面,又突出重点,抓住热点。
2.针对考试模式,研究中考生物试题
近几年,全国各地生物中考模式变化很大。考试模式变化必然引起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的变化,从而引起我们总复习方式、方法、内容和难度的变化。研究近几年的中考生物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十年以前的中考题可以原样拿出来再考,某些重要的知识点和考点经常是变形后再考,这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中已充分体现出来。因此在生物总复习中,必须认真研究历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试题,特别是近几年考题。把握考试趋势和试题变化,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
二、狠抓基础,培养能力
1.注重教材,抓基础
在生物总复习中的抓基础是指复习以考试说明作指导,以教材为主体,通过复习,使中学生物知识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并在教材基础上进行拓宽和加深,而不能丢掉教材,以复习资料代替教材。如在复习血液循环时,可以从学过的内容中归纳出六个方面,在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反应时,可归纳出常见的误区和错因。我们通常的做法是精选一套复习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书,供整理知识、练习使用。在复习的过程中应随时回归教材,找到知识在教材中的落脚点和延伸点,不断完善和深化中学生物知识。
2.重视基础,培养能力
基础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基础,能力就缺少了扎根的土壤。正因为如此,生物总复习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全面系统地复习中学生物知识和技能。通常中学生物知识和技能分成五大块:生物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探究实验、图表线、材料分析和生物计算。如对生物概念、理论的复习,要弄清实质和应用范围,对重点知识如生物圈中的人、植物的生活、生物与环境等进行总结、归纳,使中学生物知识和技能结构化、规律化,从而做到在需要时易于联系和提取应用。同时注意规范生物用语的使用,规范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力争使基础知识和技能在第一遍复习中过关。另外,为提高复习效率,在记忆方法上要教给学生运用多种记忆方法,如联想法、类比法和谐音法、歌诀,这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一个重要方法。
三、精讲精练,提高习题功效
尤其记得高三一次月考出成绩,教物理的胖子老师把我拉到办公室,拿着我的理综卷子,算了又算,看了又看,郁结揪心到无以复加:你怎么能让生物考得比物理还高?你对得起我吗?你对得起大家吗?
在那个物理还是120分的年代,我以71分的生物PK掉69分的物理,仍旧稳稳地保持了理综的优秀,果断成为全班的一朵奇葩。当然,我不是要说物理不重要,我只是说明一下,我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女孩子,但是不聪明的女孩高中三年都能完胜生物这门学科,更何况看这篇文章远远比作者我要聪明的大家呢?
我在向同班同学甚至很多学弟学妹们传授生物学习经验的时候,都会告诉他们一点,那就是自信。没错,这一点对于这门课的学习作用特别明显。刚进高中,生物课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全新的学科。化学我们至少认识元素,物理至少我们知道牛顿,但是初中的生物和高中的生物完全就是两码事,而且我想也没有多少人会在初中阶段就认真地学习它。
也就是说,无论你的其他科目是有多么的烂多么的不尽如人意,至少在生物这一科,你和全年级前几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我当时相信自己只要认真,就一定能学好!然后,从入学第一次月考下来,每一次生物考试我基本上都是最好的。当然,如果你们说,可是我现在已经在这门课上很差劲了,怎么自信?没关系,后面有新的东西。生物这个学科,不像数学,不会加减法就不能学乘除。亲们,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染色体分裂有半毛钱关系吗?生长素和神经元有半毛钱关系吗?没有!好好学后面的,学生物的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大家都是新的起跑线,你自信,你就能行!前面不行的,我们复习的时候从头来过。
那么,接下来很重要的很重要的,就是怎么把我们的生物课本变成我们的百宝书了。
你有了自信,上课也会认真地听讲。我的听课,不是仅仅听到就算了,如果可以,我真的很想给大家翻看下我高中的生物课本,密密麻麻的全都是笔记。很多人都没有这个习惯,觉得我听懂了,而且重点的地方书里也有,根本不用记什么笔记。其实不然啊,生物课本这么薄,在我眼里就是一本大纲,大家看看我们考试的那些题、高考的那些题,很多东西课本上根本就找不到详细的过程。
数学物理有的时候一节课下来,其实也就是一个定理的事,课上开开小差也影响不大。但是作为高考过来人,我肯定地绝对地相当有理由地告诉大家,生物课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卷子中的考题,所以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句话、画的每一个图,我都会在书上仔细地标注,如果没有的话,我就全部抄录下来。在记笔记的同时耳朵也不放过老师所说的每一句话。上生物课,只要书上没有的东西,不管有用没用我都抄了再说。
而且记笔记这个习惯,还有个好处就是赶瞌睡。大家晚上做题难免会睡眠不够,很多人一节生物课下来,听着老师机关枪一样叨叨叨就不由自主地犯困,而我就像是打了一场仗一样,手眼耳并用,哪里还有时间困?能把所有的内容记完就不错了。
另外,我强烈推荐大家把课本和辅导书搭配使用。
我在高一的时候就有生物的辅导书。有些理科生可能认为,这个不就是一个差不多近似于文科的科目吗?知识点我背过了还不行?如果你也有这想法,那就过于轻视这个学科了。我非常赞同大家把精力都放在需要努力做题提高熟练程度和分值比较大的科目上,包括我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像数学物理化学这些计算量大又需要靠题目来扩展思维能力的学科,我花费了相当多的时间。但是生物,我仍旧会抽取小块的时间来看辅导书,比如说课间,比如说晚上睡觉前……那些生物选择题实验题,也不要考虑什么长度什么牛什么钠钾钙的推理,连草稿纸都几乎不用,看一看,填个abc写几句话,花不了大块的时间。
而且我选择的参考书特别薄,目的也不是为了题海战术,我就是想看看人家老师是怎么对这个知识点出题目的,他(她)到底想勾引我们这些孩子进入什么陷阱。熟悉下这些东西,考试也就会比较好把握。
大家可能又有意见了,反正学校里也给发一本,你熟悉题目看一本就够了,何必自己还买一本,本来学习时间就不够,生物这门课不用自备书了吧?我想说的是,自备参考书是加强记忆的必要。每一堂生物课下来,我是这样做的:先一边看书一边完成生物老师下发的作业,然后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默默记背,写完作业之后,至少重点难点梳理得差不多了,找点时间把课本里这节课的内容再背一遍。隔段时间,我再把自己的参考书拿出来,合上生物课本,像是一场考验自己记忆力的考试一样,一边做题一边回忆,这就是一个第二次记忆的过程,比你再看一遍生物书背一遍生物知识点更有效。做完后对着答案翻看知识点。请注意这个过程,不是说仅仅了解了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就可以了,我采用的是‘连坐式’。这个题目错了,我就告诉自己:你为什么错了?这是因为你在这一整个生物问题上都有漏洞,然后翻着课本把整个相关板块都看一遍。
上面的这个办法效率极高,而且花费的时间极少。至于自备参考书,不用太厚,作为检测记忆的工具,薄薄的一本就可以。
每次考试之前,相信大家也有看错题的习惯,而且有的人也有错题本。我觉得生物这门课的重心其实都在书本上,没有技巧没有太需要动脑筋的地方,所以我的错题本就是我的课本。所有错过的题的知识点,在答案中分析得比较让我拍案叫绝的或者书本上我的笔记里没有的,我都会用红笔抄录上去。所有我屡犯屡错的错题,我也会抄录在书本上。等到高考的冲刺阶段你就会发现这个好处。因为你生物学科所有的精华全都在那么几本课本上,而其他人,不仅要看课本还要看自己的错题本,难免会重复你早就滚瓜烂熟的知识点,这就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高一时候所错的题,高三看也难免幼稚,咱们只看经典错题,这个就是我在参考书或者卷子上反复错的,并且所抄录到课本的题目。
关键词:高中生物;试卷讲评;有效教学
考试是一种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考试之后的试卷讲评是根据考试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进行纠正的一种手段。在高中,试卷讲评课比考试更有意义,因为它主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而提出解决办法,是学习的重要环节。老师通过试卷讲评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也可以让老师知道自己的教学结果。学生通过试卷讲评可以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好还是因为读题不仔细,等等。现在大多数的高中试卷讲评课老师和学生都太注重试题的结果。老师往往只是把结果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再做一遍。有些老师太注重学生的成绩,成绩出来之后只顾着批评学生,根本不分析究竟哪里出了问题。有些学生觉得只知道正确答案就好,根本不总结自己出错的原因和做题规律,这使试卷讲评课的教学效率非常低。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我根据经验谈谈看法。
一、明确目的
首先,老师应该明确自己试卷讲评的目的。老师在试卷讲评课上不仅仅要把正确答案告诉学生,批评学生的错误,更多的是从知识层面上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总结题型找出规律。其次,老师应该让学生明确试卷讲评课的目的,更重要的是学习做题的方法及对知识的查缺补漏。老师和学生在态度上重视试卷讲评课,明确目的,才能使试卷讲评课发挥作用。
二、前期充分备课
1.统计错题。试卷上的题非常多,老师不可能把每个人的错题都讲一遍,这样会占用很多时间,有效的方式就是在生物试卷讲评之前老师让课代表把错题统计出来,然后选择做错的人多的题和涉及知识面广或者综合多知识点的题讲。
2.分析出错原因。做题出错的原因多种多样,审题不仔细,漏看,忘记知识点,受题干迷惑等都是出错的原因,由于这些原因出错比不会做错的题要多得多。有些题老师只需要一点拨学生就知道为何出错。
(1)知识点不牢固
例如:分泌蛋白在内质网腔中折叠、初加工后,被运输到高尔基体进一步加工、组装,最后释放到细胞外。这一过程中分泌蛋白穿过的生物膜层数至少为()
A.4B.3C.1D.0
本题中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只有一层膜。分泌蛋白是通过胞吐的方式被排到细胞外的。只要老师把这两点指出来,学生就知道自己错在了哪里。
(2)审题不清
例如: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氨基酸,葡萄糖,碱基B.脱氧核苷酸C.脱氧核糖,碱基,磷酸D.核糖核苷酸
学生容易错选C,因为一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完全水解后得到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磷酸,但问题问的是DNA分子在初步水解后的产物并不是完全水解后的产物,所以老师在讲题时只要点出初步水解,学生就会知道自己审题不仔细。
3.分析错题归类,拒绝按题号讲题。学生错的题各式各样,老师在分析完错题原因后要把与知识有关联题放在一起。很多老师在讲题时按照考试的序号讲解,很多题前后没有关联,非常有跳跃性,这会造成片段知识记忆。但是把内容有关联的错题放在一起讲,很多知识会构成一个网络框架,能系统复习以前的知识,这会极大地提高试卷讲评课的质量。
4.构建知识网络,讲解知识规律。很多老师都不重视试卷讲评课,甚至有些老师不上课让学生全部带讲。这种行为是很不负责任的。在上课之前老师按以上步骤做完之后,根据每一个错题构建出每一部分的知识框架。知识内容太多,学生不一定在课上全部记住,老师可以课下或者其他时间让学生整理记忆。而且老师应该总结出好的做题方法让学生醍醐灌顶。比如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a.有两对(及以上)相对性状(两对等位基因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b.两对相对性状的杂合体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为9:3:3:1,c.两对相对性状的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1:1这些方法规律要让学生熟记。
三、课堂教学方式灵活
1.师生合作。现在的教学中,老师单一传授知识已经不适合学生的发展了,更多的课堂是采取师生合作的方法。尤其是在试卷讲评课中,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做题技巧,很多题有很多种方法。老师讲的方法不一定适合所有学生,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方法会让学生的解题更灵活,更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尤其是在生物性状分析的大题的解决中,很多同学的推理性状和基因组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有时同学的方法更加简便,所以给学生一定的展示空间,提高他们的主动性是非常好的有效的教学方法。
2.举一反三。老师在讲完一个错题后立即出一个变式题让学生做,看看是不是真正解决了学生的问题,学生是不是真的记住了之前没记住的知识点。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知识回顾的方法,学生若是能举一反三、灵活做题就说明课是有效的。四、学生自我反思在快下课前的5分钟,老师可以让学生拿出试卷,在错题旁边写上出错的原因,到底是审题不清还是知识点遗漏,如果是知识点遗漏,则是哪些知识点出现了问题,然后把错题摘录在错题本上,过几天再做看看是不是真的改错了。对学生和老师而言试卷讲评都是很重要的,同时对老师而言,它更体现了教学方法和技巧。只有重视错题讲评课这门课才会有效,态度是最重要的。老师前期的分析试卷,揣摩学生做错的原因,充分准备好讲课内容,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态度和积极参与也会使课堂变得更有效。经过多年的教学研究,杜郎口教学方式已经引领了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我们在扮演好传授知识这一个角色的同时,还应该更多地挖掘学生的潜能,这样的课堂对学生来说最有效。
参考文献:
[1]夏红英.高三生物试卷讲评课的研究与实践[J].新课程学习(中),2013(08).
[2]陈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参与“教”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6).
[3]李正,李卓亚.浅谈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教学[J].新课程学习(中),2012(04).
一、归纳总结法
生物知识的内部既存在着联系,又有各自的独立性。在生物新课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将知识分块学习。但当学完一部分知识之后,教师应该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让知识形成网络,构制知识体系。以各知识点间的联系为线索,把各知识点串联起来,归纳整理成系统的知识。这样可以在学生脑子里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也便于理解和记忆。归纳总结时一定要搞好“三抓”:一是抓特点,即抓抓住重点和主流,进行归纳总结,应该把次要的东西简化甚至取消,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更不要把知识变成大杂烩。二是抓顺序,即将各知识点按照本身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三是抓联系,即要理清点线的纵横关系,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逻辑规律,由线到面,从而扩展成知识网络。
二、学习生物新课的基本方法
高中生物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仅凭突击背诵,是应付不了考试的,如果那样,后果不堪设想。学生跨入了高中的大门,标志着学生又成熟了许多,又要学习更多更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物学习方法发生改变。高中学习生物的方法和初中不一样。首先,必须了解高中生物的课程安排:高中生物一共6册,必修、选修各三册。学生一开始就要端正学习态度,不要给自己留下永久的遗憾。二要把生物知识与生活中的经验联系起来理解。生物是正确了解身体,学习人和环境(动物,植物,自然界)之间关系的学科,盲目记忆是不行的。三要仔细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每节课,都要课前预习,了解学习目标,认真听讲。做好记录,主要是记录课本上没有的重要内容。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从而准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的意思。例如: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四要适当多做一些习题,达到熟能生巧。通过解题掌握所学内容。学生运用这些方法就可将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增强学习效果。
三、突破难点法
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以及十分抽象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有困难和枯燥,这是很正常的。教师这时就应指导学生突破难点,化难为易。一是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抽象问题形象化。一般情况下,思维越离开具体事物就越抽象,与实际生活联系少的知识,就起难理解。因此,教师经常借助图形、表格、模型、标本、录像等形象化的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就要尽量借助某种方式,使之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如DNA的空间结构复杂,老师很难讲清楚,但出示一个DNA模型,几分钟就解决问题了。二要注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许多生物知识的难点存在于生命运动的复杂过程中,学生准确全面地掌握这些知识难点比较困难。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一是抓主要矛盾,二是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就会使知识一目了然。例如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染色体、纺锤体、核仁、核膜的变化,我们若将其总结为“前期两现两消,后期两消两现”,则其他过程就容易记住了。动物体内三大物质代谢过程复杂,可总结为“一分(分解)二合(合成)三转化”。
四、生物复习中科学记忆的方法
生物复习中需要运用科学记忆的方法。造成一些学生生物学习被动、学习效果不好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是生物概念和用语的记忆比较困难。因此,有必要掌握一些科学的记忆方法,提高的记忆能力。一是,提纲法一般适用于单元总结,图示法主要用于归纳几个知识点间的联系,而列表法更适应于期中或期末复习。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是先快后慢的。这就要求我们应该采取先密后疏的记忆方法。二是联想记忆法,即把记忆材料与其相互联系的材料结合起来。三是编制记忆口诀,长时不忘。四是从实验中观察认识问题的方法。要求学生勤思考、勤动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研究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五是类比法。生物概念之间通常有一种比较突出的联系,即不是意义相近,就是意义相反。学生要注意分组、结对,进行归类对比,就容易搞清各对概念间的本质区别与内在联系。六是引导学生把记忆难度大的知识,在临睡前去记忆,会提高记忆效率。
五、掌握生物知识内在规律的方法
关键词:专题教学;生物教学;教学流程
【中图分类号】G633.9
引言
专题教学一般在第二轮复习中使用,此时,学生已经有了第一轮复习的知识基础,但是纷乱复杂的知识还没有形成系统,专题复习就是要帮学生将这些知识理顺,让他们能够做到灵活应用。
一、高三生物专题教学设计的原则
专题教学是为高考服务的,因此,专题的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紧扣教材大纲,以教学目标为主体,优化教学内容,同时要注重系统性、新颖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复习课也是如此,老师要将专题学习当做一个主体的学习过程,而不是被动认知的过程。在设计专题时,要保证设计的整体性,要兼顾不同基础的学生,同时要保证专题的系统性,将那些零星的、跳跃性出现的知识点进行理顺,对这些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专题的设计要重点针对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班内学生平时错误疑惑比较多的地方。最后,专题的设计还要具有新颖性、提高性。同样是知识点的复习,如果没有提高性与第一轮复习就无异了。考前复习本身就是一个比较枯燥的过程,老师要尽量保持专题教学的新颖性,这样才能让同学们在学习中充满激情与兴趣,体现专题复习对提高学生成绩的有效性。
二、专题分类的设计
根据第一部分所述的规则,笔者认为,高三生物复习应分为以下几类专题。首先是常规专题,可以将书本前后出现的一些相同、有联系的知识点整合形成一个专题,例如《遗传与进化》一册中,第二章、第五章、第六章等章节中都涉及染色体相关的知识,就可以将此作为一个专题,让学生分清同源染色体、染色单体等不同的概念,这些概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以及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是否存在,数量如何变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又如,把认图类学生认知方法基本相同的归类为一个专题。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及各个不同时期图像的判断,和卵细胞过程及各个不同时期图像的判断,看遗传图去判断基因分离、基因自由组合等。让学生举一反三,很好领悟掌握知识。第二是知识型专题,这一类专题将高中生物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知识作一个归类总结,如生物学中涉及到的图标、生物学计算等。在专题中把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既要帮助学生理解好概念,又要通过例题帮助学生借助计算:DNA(双链)含有六个碱基,转录成mRNA含有三个碱基,为一个密码子,翻译决定一个氨基酸;关系为6:3:1。在呼吸作用、光合作用也一样要设计好例题,既要把植物在不同条件,白天、黑夜中是否进行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的正确理解,又要通过CO2、O2`量的变化计算,进一步理解掌握什么是总光合作用,什么是净光合作用以及植物处于什么生长状况。第三为难点突破型专题,主要是平时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难以掌握的技能,形成专题,集中讲解消化,帮助学生吸收。难点突破型专题适合放在专题教学的最后进行,让学生在打好基础的同时有个质的突破。例如,在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与选修内容的基因工程的“基因重组”。第四是实验专题,作为理科,实验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提升反映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和实践技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综合性专题,综合性专题要根据《考试说明》对学生的要求进行设计,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重新组织,笔者认为可分如下小专题1、实验选取材料。如物质鉴定的颜色反应。2、实验操作流程。3、实验结果或结论的分析。4、实验过程要注意的事项。让学生通过专题的学习能够对知识灵活应用。
三、专题复习的教学流程设计
针对专题复习,笔者认为教学流程应设计为以下步骤,复习计划设计――复习内容设计――《考试说明分析》――复习目标设计――复习过程设计――评价设计。专题复习说白了就是根据一条条线对教材上的知识进行总结提炼,解决教学过程中的历史遗留问题。专题教学的时间一般为两个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老师必须要分清复习的轻重,制定出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全面、细致地分析所要复习的内容,认真分析教材上所涉及到知识点,考试说明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要求以及历年高考的考察重点,形成一个完整的复习知识体系。将复习的内容体系告诉学生,让每一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构建自己的复习体系。根据所要复习的内容以及《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这两份指南,制定复习目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记忆一些生物学的基本概念,能够读懂题目中所包含的生物学信息,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解题中、实践中,最后能够独立完成生物学实验,能够独立对实验的现象结果进行分析。做好前期的准备,接来下就是复习过程的设计,复习的过程要始终重视课本,围绕《考试说明》,明确考点,把握好复习的方向,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教学还要重视技能的教学,将教学与时事生活相联系,尤其是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为学生呈现一定的教学情景,通过一些图片、案例、生活常识等将学生带入生物课堂,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再将学习资源呈现给他们,针对每一个专题展开具体的学习研究。最后要对每一个专题教学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学习成果等,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也要让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进行评价,让学生发挥主体作用,实现专题教学的优化发展。
专题教学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契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也使得生物教学更加系统化、目标化,使零散分布的教学内容得以整合,也使得学生的学习更加自主。在专题学习中,不仅对基础知识进行了进一步的巩固,也理清了知识点之间的区别联系,能够做到灵活应用。但是在专题学习的设计中,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注意,实验教学需要进一步加强,还要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老师也要加强对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参考文献
[1]沙治勤.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生物专题教学设计的优化与反思[硕士毕业论文].西北师范大学.2009(05)
关键词:高三生物;基础知识;第一轮复习;策略
由于现从事于高三生物教学工作,对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发现,近几年的生物高考试卷的出题内容向基础性知识倾斜。所以,对这一现象笔者对高三生物的第一轮复习策略进行分析研究,力求学生在高考时能够更好地发挥。
一、重基础、精细节、贯知识
生物试卷的基础知识考查的比例在整张试卷中一直是最大的,所以,根据如今高考的命题趋势,我们在第一轮复习中就要全面并系统地复习教材内的基础性知识。教师在复习时可能会出现找不到侧重点并且复习不全面的情况,要做到在基础知识都重点巩固之后再进行大整合,对往年常考的知识点重点复习。例如,对细胞分裂的讲解中,针对细胞分裂的过程和数量、在何时何地能够进行分裂、会引发何种情况这种基础知识就可以将之整合成列表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和巩固。而对于那些较深的知识点,教师则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适时的演练,由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加深学生印象,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基础知识的巩固后就要对该原理进行实践,以例题带入,拓展知识的广度,对基础知识进行着重强调,避免学生失分。
二、重视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效率
高三复习时,常有教师为了能够多讲解一些知识点而延长上课时间,很多教师为了能让学生更清楚地明白知识内容的原理,不断反复地对其进行讲解,结果造成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被教师所占用,学生的练习时间减少,所以,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在明白基础知识点后多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如,在进行有丝分裂的复习时,教师常发现之前让学生记忆的名词术语、规律原理等都有所遗忘,死记硬背的后果就是学生的遗忘率过高,所以,对于如此重要的基础知识,可以用手来代替脑进行记忆,对分裂的过程、细胞的形状和各个变化的曲线图都用纸笔画下来,教师将学生的画图进行对比分析,找出问题的共性,再剖析重点,引起学生的重视。
三、面向全班辅导,消除学习负面情绪
班级内学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作为生物教师不能仅关注教学进度不注重学生的掌握情况,而要根据全班学生的情况适时对教学进行调整。临近高考,高三学子的压力逐渐加深,高考既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的校验,也是对学生身心和承受压力的能力的考查。所以,教师在努力做到有效教学提升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面向全班学生,不断鼓励,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例如,有些学生平常成绩很稳定,但在进行大考时就会出现紧张压抑等负面情绪影响考试的发挥,成绩大幅度下降,这是心理因素。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有效地与学生沟通,进行心理辅导,消除学生的负面情绪,在高考时做到稳定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