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劳动教育的困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作为我们XX小学因为地处济南市的近郊,所以生源比较复杂。有许多孩子是外来务工子女,其中还有部分留守儿童,外加家长学历水平整体不高,从而削弱了家庭教育的力量。还有些孩子因为父母繁忙,由爷爷奶奶管教,他们却更加宠爱,使得学生的心理放纵,让学校教育工作难上加难。
正因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对子女有求必应,以至于溺爱和放纵,养成了许多不好的生活习惯,从而影响到孩子在学校的学习习惯。这给学校教育带来诸多的难处。家长望子成龙,只看重自己子女的学业成绩而忽视或放松了对子女的思想品德、纪律教育,有些家长对素质教育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素质教育提出质疑,与其背道而驰,这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开展很不顺利。家访让我感受颇深:
第一,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家访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二,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第三,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第四,家访也给教师本人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四十六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2012年)第15条规定:“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公共道德、法律常识、时事政策等教育学习活动……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教育学习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第16条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然而八小时的教育学习时间、八小时的社区服务时间,相对于一个月来说八小时的“底线时间”规定是否合理?同时有调查显示:海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从1992到2006年底止累计收押近1000名未成年犯。其中文盲、半文盲占在押犯总数的3.71%,小学文化程度的占45.4%,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49.12%,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约占1/2。湖南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对 1700 多名未成年犯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600多人没有完成义务教育。广东省对近几年在押未成年犯的调查发现, 每年约有85% 以上的未成年犯在进入未成年犯管教所前未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山东省少管所有调查显示,在收押的未成年犯当中辍学学生占了70%以上。
那么,排除正常的矫正时间,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社区当中能做些什么?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针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比例较高的现象,我们对未成年犯或未成年社区矫服刑人员,该如何进行矫正?仅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社区内的教育矫正能否达到社区矫正的目标?若不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这样的矫正方法是否符合“政府主导推动,社会多方参与”的矫正格局?《实施办法》中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特殊规定”的相关条款也未能给出答案。笔者做出假设:能否让未完成义务教育的并且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继续接受义务教育。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使“刑罚权”与“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相结合,使“限制自由”与“享受自由”相结合。这就是笔者所提出的——教育矫正新模式。本文将从国内外实践、理论、法律、新模式具体框架建构依据等四大方面来论证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可行性。
二、教育矫正新模式的含义
文中所指的新模式主要是在结合上海市社区矫正实践情况基础上所提出的,具体是指:针对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所实施的社区矫正和学校教育相结合的,让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继续接受文化技术学习、矫治不良思想与行为的教育矫正模式。新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一)对象: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1.年满14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2.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后才能在学校接受教育(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社区内接受矫正);3.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必须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
(二)执行主体:1.社区矫正执行小组(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2.学校帮教小组(校长、教导主任、政教组组长、班主任等组成)。
(三)领导小组:在执行主体之上设立区县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隶属于区县级政府),受市级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领导小组领导(隶属于市政府)。
(四)新颖性:新模式是把社区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而不是两者的简单相加。笔者推崇的方式分为三部分:1.周一至周五,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2.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对其进行集中、个别、心理、劳动教育等的时间应多集中与周六、周日(内容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3.对社区矫正及学校教育具体时间的安排与调动由矫正领导小组决定。
三、把学校教育引入我国社区矫正体系的实践依据
(一)上海市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及不足
从2012年上海市委政法委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至今,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多方参与”的工作格局,同时构建了包括日常管理、教育学习、心理矫正、公益劳动、帮困解难等五个板块的基本工作内容,建立健全了有关规章制度,总体实现了社区矫正的规范运作。然而其所构建的社区矫正工作尚存很多有待完善的部分,关于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的教育矫正就是其中之一。
2007年出台的《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第10条指出:在3个月的初期矫正阶段,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第11条指出:社区服刑人员接受社区矫正满3个月后进入分级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分为一级矫正、二级矫正与三级矫正等3种矫正级别。初次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其中在一级矫正中,社区服刑人员每半个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必须完成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二级矫正中,社区服刑人员每月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每两月参加集中教育学习不少于1次;有劳动能力的,每月应参加不少于10小时的公益劳动。在三级矫正阶段中,社区服刑人员每季度接受个别教育不少于1次;社区服刑人员可不参加除心理健康教育以外的集中教育;经司法所(科)同意,社区服刑人员可以自主选择公益劳动场所,每月参加公益劳动不少于10小时。纵观《规定》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集中、个别、劳动教育时间,抑或三种教育时间之和。它们与社区矫正非监禁时间相比,都显得微乎其微。而这正好给学校教育引入社区矫正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时间
2008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分类矫正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规定了矫正工作的基本内容:将矫正工作整体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初期矫正阶段、分级矫正阶段和期满宣告阶段,针对处于分级矫正阶段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的不同特点设置不同的矫正内容。在初级阶段要注重加强遵纪守法教育。在分级矫正阶段除应加强日常管理外,要注重提升教育质量和效果。以模块教育为基础,围绕法制、心理、社会功能教育三大模块展开。在期满宣告阶段应对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形势、政策等方面内容的回归 教育。社会功能教育模块中的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应当积极与有关部门联系,帮助并督促其完成义务教育;对已完成义务教育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可以鼓励其通过自学或其他方式,参加高中(中专)、高等教育和其他各种文化教育的自学考试,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然而《意见》中关于“文化素质教育”的规定却存在以下三处明显的缺陷,从而使该规定的现实效果大打折扣。1.与有关部门联系的执行主体没有规定;2.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在社区矫正期间内还是之后;3.“鼓励”一词不当。很难想象受到过刑罚处罚的未成年人能够凭一己之力继续接受高中教育或高等教育。在实践当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些社工探索与相关学校建立联系,给符合特定条件的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学习机会。有学者指出:教育矫正质量是检验社区矫正工作效果的首要标准,是社区矫正工作的生命力所在。笔者认为:将中学教育纳入到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的教育矫正体系中,充分发挥学校在社区矫正的教育作用。使社区矫正中的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必定能够更好地实现社区矫正的目标。
(二)美国社区教育矫正与学校教育的成功结合
美国社区矫正中也真实出现了把学校教育纳入矫正体系的实践措施。如:学校型缓刑。帕特里克·格里芬等人指出:“近年来,这个国家不同司法管辖区的少年缓刑官们正在离开传统的地区,正在走进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建筑内——在学校内监督他们负责的缓刑犯。”在缓判官的监督下,少年缓刑犯能够更好地到学校上学增加他们在学校中获得学业成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未成年犯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青年研究,2007年第6期.
[2]朱久伟,姚建龙.上海市青少年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J].法律教育出版社,2012.
[3]朱久伟,李光勇.上海市社区服刑人员个性化教育矫正的理论与实践[M].法律教育出版社,2012.
[4][中]王珏、王平、[加]杨诚.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法律出版社,2008.
[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上)[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社区矫正比较研究(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7]孙立平.社会学导论[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8]张筱薇.比较外国犯罪学[M].百家出版社1996.
[9]刘强.社区矫正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2007.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指的是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因各种原因而不在儿童身边,导致儿童只能跟父母中的一方或者是祖辈或其他亲戚生活在一起的儿童的统称。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家庭教育缺位,留守儿童缺乏有效监督和教育,他们往往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不够,因此会采取一些叛逆行为来引起父母对他们的关注。加上由于年纪小对事情的本质和是非对错缺乏深刻认识,成长期的好奇心理使他们喜欢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群体中不良习惯的互相传染等,这些都加剧他们的叛逆心理使得他们想尽办法摆脱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监管和教育。在外界不良因素和自身叛逆心理的双重作用下,这些叛逆行为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引导和纠正,就会使他们的思想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而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的产生,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长辈的不尊重、责任感不强、说谎、冷漠缺乏同情心。
(一)对长辈的不尊重。
表现为喜欢与长辈争执,逃避劳动,不懂得体会父母及其他长辈对自己的艰辛养育,缺乏感恩之心。尤其是当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是祖辈时,监护人因为知识的匮乏加上年老力衰,对儿童的监管和教育不是很到位,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长年在外,没有时间来教导自己的小孩如何尊重和孝敬长辈,加上一些监护人对这些留守儿童过于溺爱,对他们平时的不良行为和习惯没有及时纠正而是任其放任自流,久而久之就会助长他们欺老欺弱的心理。对长辈的尊敬和敬畏之情就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抗衡能力的增强而不断减弱。
(二)责任感不强。
主要是指家庭责任。经济的贫困是导致少数民族地区儿童留守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长年在外使得这些留守儿童很早就背负起家庭的责任。但是一些留守儿童因长辈溺爱和父母基于对孩子的亏欠心理也不想自己的子女在家受太多的苦等方面的原因,使他们变得放纵而不是承担起在家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三)说谎。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相对落后,留守儿童受群体间以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的感染,在为了逃避责罚和为了实现自己的一些不合理要求时学会了说谎,而且当说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且没有因此而受到惩罚时,他们就会更加相信谎言的作用。比如为了能够有钱上网会骗自己在外打工的父母说要交资料费,为了不用干家务活骗家人说要写作业,为了出去玩骗老师说家里有事等。说谎就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对自己不负责的一个好的借口,也成为其道德意识淡薄的一个表现。
(四)冷漠缺乏同情心。
包括对弱小的同情,对父母及其他长辈的关心。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管,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形成了欺老欺弱的心理,容易养成欺负弱小的习惯。同时由于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家庭背景都基本相同, 对于他人的一些困难,在经过与自己对比后感到自己的情况也差不多,就会感得很平常而无动于衷,久之就会变得麻木而缺乏同情心。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年不在身边,性格会比较孤僻,思想上很容易走向极端。在自己面临困境而一时无法解决时就有可能会抱怨父母和监护人,而不是体谅他们。这些都会导致他们变得冷漠而没有同情心,最后成为他们道德意识淡薄的一个重要表现。
二、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造成的。少数民族地区因为经济的原因,很多年轻的家长在小孩出生不久就把小孩交给老人照顾而长年在多打工。因此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大多都是跟祖辈生活在一起。由于留守儿童长年见不到父母,而监护他们的祖父母、外祖父母,由于年龄偏大,对孩子的管教常常失控。即使有一部分的留守儿童是跟父母中的一方生活在一起,但长期以来都没有得到父母双方共同的教育,因此家庭教育存在着很大的缺陷;另一方面是受经济以及观念落后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无论是父母还是其他监护人都没有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正确、足够的重视。在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时没有能够引起重视,认为这种行为对于小孩的危害性不是很大,还有的可能是因为父母长年在外忙于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来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教育。总之家庭教育的缺失助长了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和习惯,加剧了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
(二)学校教育的不到位。
学校教育在弥补家庭教育缺失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留守儿童除了在家里,其余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学校里渡过。但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的因素制约,学校教育没有能够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学校教育的不到位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学校管理的不到位;二是老师素质能力低下。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要求学校不得不承担一部分可能属于家庭的责任。如小学住宿问题,在很多农村小学是不提供住宿的,但在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那些边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地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利,学校应该承担起提供住宿的责任。但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学校管理不到位,管理不科学合理,有可能导致这些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会利用管理中的漏洞从而导致留守儿童不良行为的加剧,可能会出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导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问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低下,对犯了错误的学生没有能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对学生不负责。这些都会造成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问题进一步加剧。
(三)地方政府的重视不够。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下,政府对教育的影响举足轻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地方政府不但要从财政上给予支持,还要时刻关心学生的健康发展。政府应该引导和支持社会各种力量,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有效支持与服务,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 。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因为山高皇帝远,上级监督不到位,使得一些地方政府有机可乘,助长了他们的惰性,对学校的教育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留守儿童的问题不仅是学校的问题,还是政府的问题。针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如果政府重视不够,不及时管理教育,就有可能导致他们成为失足青少年,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从而影响地方的稳定。更有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府把用于教育的经费挪作它用,这种行为严重阻碍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四)社会的不良影响。
社会的不良影响对留守儿童的侵害很大,小孩好奇的心理,让他们很渴望也很容易去模仿。社会的不良影响一方面来而于他们所在的群体,一方面来自于他们平时所看到的社会不良现象,还有一方面则可能来自于他们的父母及监护人的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在群体生活中很容易染上群体中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如吸烟、喝酒、聚众闹事等。一些留守儿童由于监护人和学校监管的不到位,有可能接触到社会上的一些不良分子,经常跟他们混在一起,因此容易染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特别是一些进入初中的留守儿童,在少数民族地区初中一般上都是在乡镇上,他们开始摆脱了家长的约束,加上学校管理的不到位,容易使他们成为社会上的不良分子。家长对于留守儿童的影响也很大,虽然说家长长年在外与留守儿童呆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少,但是每到过年大多数家长都要回来过年,因此也会把一些在外面的不良风气带回来。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每到过年大家从外面打工回来都喜欢聚在一起打打麻将或者是赌博。这些不良风气都会对留守儿童造成不良的影响。
三、措施
(一)加强对家长和监护人的教育培训。
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的家长或者是其他监护人的文化水平不是很高,尤其是祖辈更是如此。面对他们的孩子出现道德意识淡薄问题时,多数的家长都是把小孩打骂一顿就完事了,没有深入分析小孩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除了用打骂来教育外没有其他更好的教育方法。一些常年在外的家长认为离家太远有心无力,有的干脆放任自流,没有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亲子教育缺失、家庭环境恶化、亲密度较低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导致留守儿童人生观、价值观的偏离,导致留守儿童越轨和犯罪现象严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家长和监护人教育意识淡薄的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教育小孩的方法和技巧,改善他们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其目的就是使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父母能够因势利导地教育好孩子,减少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的问题出现。
(二)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
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素质对于防止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具有重要作用。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在校的管理,减少学生外出的次数,在外出日要及时检查晚归的情况,对于晚归的同学要查明原因。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观念,帮助留守儿童提高认识问题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分清是非曲直。在学校教育中增设与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相关的课程,学校在为所有儿童提供良好的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对生活在特殊状态下的儿童,更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作为教师应该积极主动地去关心学生,特别是有问题的留守儿童而不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成绩好的同学身上。加强对少数民族教师的培训,加强父母、孩子、教师之间的交流。对于一些长期以来缺乏父母关心的留守儿童而言,老师的关爱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的关爱可以让他们感到温暖,可以减少他们的心理障碍。
(三)政府对民族教育的重视。
政府应加大对学校的投资,积极关心留守儿童的情况,同时应实施积极的政策引导社会各界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关心和帮助。建立“家长制”,由当地学校、教师、政府工作人员或社会人士自愿担任1-2名留守儿童的“家长”,平时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节假日将他们带到家里,让他们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还要帮助学校开展好道德教育的宣传工作,提高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水平。加强对学校的法制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减少犯罪。因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从某种方面来说就是因为他们不懂法,分不清是非对错而造成的。
(四)加强对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的劳动教育。
劳动在儿童的成长阶段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还能够让他们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苦。通过要求留守儿童劳动,并及时地对其进行教育可以让他们能够更好地体会父母养育的艰辛,并在劳动过程中学会吃苦耐劳,懂得承担责任。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大多数的小孩都因为其父母不再从事农业而脱离了农事劳动,只帮家里做一些轻松的活。有的留守儿童由于受到监护人的宠爱,连日常的自理都是由监护人一手操劳,让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享受,从而形成他们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造成他们思想道德水平偏低。因此有必要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劳动教育。
四、小结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道德意识淡薄问题,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则有可能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需要家庭、学校、政府还有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他们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子兰.广西贫困地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以广西天等县民族小学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3).
[2]贾娅玲.西部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以青海省海东地区为例[J].民族教育研究,2007,(6).
[3]卢国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关爱与服务体系的构建[J].中国民族教育,2011,(1).
[4]高慧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综述[J].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版),2009,(4).
[5]姚霖.广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与思考[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研究表明,农村中职教育承担着未成年人保护、新生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提升的社会责任。上海、北京等地区已进入后义务教育阶段,国家实行农村中职义务教育具有经济能力可行性和财政能力可行性。建议国家将下一步拟实施的农村中职免费教育升级为“9+X”义务教育,在试点基础上从东部到中西部地区逐步推行。为配合农村中职义务教育的实行,提出如下对策建议。一是建立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投入体系,保障中职教育稳步发展。二是完善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通道交互发展机制,拓宽中职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三是以实践教学与技能培养为导向,加强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四是将继续教育纳入农村中职义务教育范畴,提升农村劳动力技能素质。
刘洪银/《教育与经济》,2011-01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原始社会作为人类社会第一个组织形式,其成为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共同的母体。职业教育具有劳动教育属性,但职业教育不仅依托于产业分工,更重要的是其源于人的“教育自觉”。原始教育与职业教育具有相似性,但存在本质区别。探索职业教育之源需回到原始社会的人类先民。解读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手脑教育”正是人类漫长发展岁月的教育结晶。“手的训练”—“脑的训练”—“手脑教育”循环诠释出职业教育并非居于教育体系的底层。把职业教育看做教育体系中“低位教育”是荒谬的,亦违背了教育史的真实。
路宝利/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06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念、路径和对策》
未来10年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对策:一是以学习型城市、学习型城乡社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机关、学习型政党建设为重点,抓好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二是科学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终身教育体系是学习型社会基础性的“架构”。未来10年,构建终身教育体系重点应放在搭建终身教育的“立交桥”以及解决与其他社会系统沟通协调等基本问题上。三是大力推进社会学习平台和学习资源建设。四是高度重视终身学习文化的营造。终身学习文化是学习型社会之“魂”。终身学习文化的形成,又是学习型社会的根本性标志。根据学习文化结构,建议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来营造终身学习文化。五是强化学习型社会建设的保障条件。如建立有关组织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尽快制定有关法规制度;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渠道投入机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终身教育工作者队伍;加强对学习型社会的科学研究。
朱新均/《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1-01
《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
从两方面对不同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比较:一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匹配比较。不同类型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都是在与内外部劳动力市场的矛盾冲突和妥协中来进行调整和发展的。二是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经济增长方式的匹配比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是与所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息息相关的。对我国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是:一是处理好工程人才培养中“数量”、“效率”以及“创新”间的关系。二是把握好工程人才培养中“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工程实践”的关系。 三是在工程人才培养中处理好保持自我特色与国际化学习的关系。
赵晓闻,林健/《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2
《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问题研究——基于跨界视域的诠释》
职业教育改革正在如火如荼,不论中职学校、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还是未来中高职贯通的教学改革,作为内部条件的第一要素——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是最核心的问题,关系到改革的最终成功。就职教内部而言,教师是数十年来制约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问题很多,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实现教师,特别是职业教育教师的素质特征,搞清楚他们相对于普通教育教师有什么特殊的素质要求。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个特殊要求主要是,职业教育教师不仅应具备普通教育教师的职业素质,而且需要同时具备与教师专业业务相应的行业有关人员的职业素质。
吴全全/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11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立法难题初探》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正在调整和升级过程中,要想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 需要大规模技术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我国最稀缺的就是这种人才。从目的角度而言,职业教育就是培养这种人才,但是现有的职业教育体制并不能有效地实现这个目的。因此必须从实质上改变职业教育体制,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的、完善的、高效的职业教育体制。而要建立这样的体制,最困难之处莫过于建立一套让企业与职业学校分工合作、 承担职业教育责任的法律体系。对我国校企合作立法作如下构想:充分意识到校企合作立法是一项艰巨庞大的系统工程。各层级、法律部门立法应协调统一,构建一套完整的校企合作法律体系:从立法层级来说,企业合作立法层级上高低搭配、相互衔接;其他相关部门法律宜作相应处理。走政策先导、自下而上、循序渐进的立法路径。
罗仕利/《职教论坛》,2011-09
《受教育者视界中的农村职业教育困境与破解》
我们不能以产业界需要大量技术工人的国家利益为由而寄望于农民子女在学业没有失败的情况下将接受职业教育作为首选。政策决策者要放下居高临下的理论优越感,设身处地地为农民着想,充分尊重农民的自,在明确农民对职业教育主要诉求的基础上,改善外部环境,加强制度设计的人性化,同时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让农民切身感受到子女接受职业教育的利益所在,这样才能真正弥合两个主体间的需求差异,农民也才会从政策强迫选择、资源稀缺无奈选择发展到理性分析后的自愿选择,最终实现农民个人理性与国家社会理性的协调统一,并推动职业教育由以国家推动为主的设计模式走向市场需求推动的内生模式。
张力跃/天津大学出版社,2011-04
《近代职业教育思潮的现实旨归、终极关怀与价值传承》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关乎国计民生大业的职业教育,除了充分借鉴职业教育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还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充分继承弘扬近代职业教育诸多有价值的做法,真正做到古为今用。首先,转变职业教育思想、更新职业教育理念,使职业教育的理念深入学校,深入社会,深入人心。其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把“平民”与“乡村”作为终极关怀的教育理念,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再次,要借鉴近代职业教育“因地设校、因校设科”办学和“实利、生利”的课程建设模式,推进职业教育课程改革。
张雁南/《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1
《职前教育欠缺: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重大缺陷》
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存在重大缺陷,即职前教育欠缺,主要体现在没有专门的高等教育机构进行高职师资专业教育。存在职前教育欠缺这一重大系统缺陷,必然导致我国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许多严重问题,导致高职师资培养系统整体失衡 、混乱,造成高职师资培养系统运行的恶性循环,导致以下严重后果:高职师资队伍整体缺乏基本的高职教育素质,严重影响着教育质量。更严重的是,职前教育欠缺,要靠在职教育无休止地把大批存在重大先天缺陷的“不对口”的教师,培养成合格、优秀的高职教师,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职前教育欠缺这一系统缺陷存在,高职师资培养系统的恶性循环就不会停止,制约高职师资水平的“瓶颈”就无法突破。
张振乾/《教育导刊》,2011-08
《职业教育的核心属性及其规律剖析》
1.1对农村基础教育认识陈旧
当前人们对基础教育的认识仍然抱有偏见,认为城乡间的基础教育是截然不同的。在错误观念的引导下,当地教育部门更注重城区学校建设,大量的教育经费、优质的师资力量用来打造大家所耳熟能详的重点学校。对于农村学校而言,农村教育资金短缺,师资力量不足,生源锐减等问题也随之而来。农村基础教育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的教育依旧把升学看做人才培养的唯一目标。这种教育忽视了农村学生的生活实际,难以形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新型农民。
1.2资金投入不足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教育资金短缺,学校基础设施配备不全,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瓶颈。农村学校在教学设备、条件等诸多方面都无法与城市学校相比。由于学校教室不够,大班现象仍然存在。显然,设立用于经常性经费的规范的专项教育财政支付制度,是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发展重要的一环。
1.3农村基础教育搞成了“应试教育”
部分农村学校在学生入学前就安排考试,学校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分到相应的“快、慢”班中。教学上,考试考什么上课上什么,重文化课轻德育体育,重解题效率轻非智力因素培养,重考试排名轻健康人格养成。整个课堂都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引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从满堂灌到死记硬背再到题海战术,学生的精神枷锁愈加沉重。也许学生的考试分数是上来了,学校的升学指标是完成了,但这背后往往是学生课堂的神情紧绷和课后闲暇时光的牺牲。素质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而不是培养一个“高分低能”的解题机器。
1.4课程设置脱离实际
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唯城市化”的价值倾向,这与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繁、杂、偏、旧”;2)课程内容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3)课程内容脱离实际,难以培养社会所需新型人才;4)课程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性。现在农村中小学很少以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办学,缺乏农村特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存在着脱离农村实际的情况,这就造成许多家长产生“读书无用论”的错误想法,不愿意将孩子送去上学而是让他们去打工;当地干部和群众鲜能从基础教育改革中获益,认为这和改善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没有多大联系,这就严重降低了他们投资办学的热情。
1.5农村师资队伍令人担忧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中的师资状况不容乐观,这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有着很大关联。农村教师工资低、教学质量不达标、师资队伍流动大,极大地影响了改革的水平和质量。教师稳则教育稳,作为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对教改的热情和参与度对整个教改能否取得最终胜利意义深重。基础教育改革能否在农村取得成功,关键一条就是如何调动教师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每一位农村教师从思想到实践上都能积极支持基础教育改革在农村开展。
2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出路
2.1转变农村基础教育观念,提高农村基础教育质量
农村需要发展,教育需要创新,促进基础教育完善发展需要转变传统落后的教育观念。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基础教育改革对提升国民素质意义重大。所以,改革农村的基础教育并不在于它能为学生谋多少福利,而在于它是否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基本技能技巧。要逐渐认识到农村基础的本体目标在于“提高人的基本素质”。观念是行动的思想指南,只有从各个方面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达成观念上的共识,才能解决行动上的困惑。
2.2发挥政府职能、完善教育经费投入
基础教育是政府提供的一项公共服务。因此,政府往往是教育投资的主体。政府对教育的关注和投资力度决定着一个国家基础教育能否正常运转。当今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看做一项重要的基础工程。部分西方国家,来自政府的公共教育经费均占基础教育投资总额的85%以上,部分西欧国家公共教育经费占基础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超过了95%。政府投资基础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政府公共资源再分配,祛除了贫富差距等诸多不利因素对基础教育发展的制约和干扰,有力保障国家范围内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并为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创造较为平等的机会。
2.3完善课程结构,使农村基础教育适应社会的发展
一个学校得以正常运转需要合理的课程结构,“治贫先治愚”,我们必须从农村孩子们的利益出发,从维护农村孩子们受教育权利,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改革质量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意义,并落实到政策的制订和调整及具体的行动中去。中国农村正在经历一个现代化的过程,城镇教育能够最先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尝试新的教育行动。因此,无论是全国性的社会改革还是地区性的农村发展,都要求农村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调整必须与城镇教育接轨。
2.4改革基础教育体制,立足培养新型农村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学校办学指导思想不清晰,教育脱离农村经济和实际现状,因此首先要树立教育的农村意识,实质上就是要从我国基础教育的客观现实出发,树立教育要为广大农村服务的意识,并在此思想指导基础上办好教育。其次要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特点,强调学习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可开设一些劳动技术必修课,使学生掌握一些务农本领和劳动致富的一技之长,还应该增加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知识内容,使学生思想、知识、能力等方面都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劳动者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成为本区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2.5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周边环境组成的功能整体。将生态系统概念引入德育体系是由于德育体系有自身特有的发展规律和内在的逻辑安排,具有鲜明的结构特征和秩序结构,这种结构用德育系统来比喻和概括是极为生动和贴切的。
德育生态系统就是以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为核心,对其发生、发展产生制约和调控作用的多维空间和多元的环境系统。德育生态系统既是社会系统的子系统,也是生态环境的子系统,是由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该系统是一个多维的复合网络,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其间通过物质循环、能量转换、信息交流的过程,促进德育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构科学的德育生态系统就是把各个子系统置于一个有机联系,密切不可分割的整体之中,强调相互之间要处于一种和谐状态,保持平衡,这是德育取得实效的重要保证。
二、当前我国德育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
现代德育学指出,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受各种社会条件的制约,并对他们自身的心理和心理发展水平有依存关系。学校、家庭、社会三个系统之间有序运行能够形成浓厚的德育氛围和强大的德育合力,促成大德育环境全面优化,反之,则会消解德育的实效。
(一)德育生态系统的各子系统相互分离。按照德育生态的要求,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各子系统应该是一个和谐共存、开放统一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德育系统中的各种教育力量并没有达成一种积极、有序的合作,各自为政与互相冲突大大削弱了德育的实际功效。众所周知,个体思想品德的形成和现代社会的发展决定德育具有开放性的特征,德育是在校内和校外的,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的和非教育的,可控的和不可控的多种因素综合影响下形成的,通过规范的环境,综合各子系统的力量,发挥积极因素的影响作用。而目前学校的德育工作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德育局限于学校院墙之内闭门造车,脱离社会生活。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处于相对隔离状态,固守着各自的教育价值取向,践行着不同的教育方式。由于没有畅通的联系渠道,学校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表现。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联系脱节,学校成为“教育孤岛”。家庭、社会也成为“孤军作战”,导致受教育者思想混乱,严重影响教育效果,造成教育资源的很大浪费。这样一种不健康的状态造成德育生态链的断裂,不利于形成良性和互动的德育生态结构。
(二)德育系统的各子系统相互对抗。家庭、学校、社会作为德育系统的三个子系统,他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对抗的因素。
1.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不协同。学校教育把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家庭教育往往以子女幸福为目的,引导学生在求学就业等问题上把个人利益摆在首位。这与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明显的分歧。在家庭教育中,由于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溺爱有加,对子女的衣食住行从小就完全包揽下来,不注重应有的艰苦朴素教育和劳动教育,使得一些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盲目追求消费,在校园里讲究穿戴,讲排场,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气。这些都是与学校德育的目标背道而驰的。
2.社会生活中的反道德因素对学校德育的消解。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旧秩序被打破,新的社会秩序没有完全建立和完善,社会中的种种道德失范现象使道德追求者时常陷入困境之中:一些人靠着钻营关系网,制假售假制富,而凭良心、讲道德的“本分人”却往往吃亏。这些现象败坏了人们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诚实、信用、勤奋等基本美德的价值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大打折扣,道德与社会责任感无从扎根。另一方面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不良文化现象,影响颇大。社会上充斥着大量的反科学、反理性的迷信愚昧和歪理邪说,商业文化日益走向低级庸俗。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热衷于选择一些媚俗、商业气息浓烈的主题以迎合观众。这些低级趣味的文化产品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文化传播秩序和教育效果。个别学生受这些产品的腐蚀,沉迷于低级趣味中,生活颓废,有的甚至走向堕落。
三、建设良性德育生态系统的思路
(一)补充薄弱环节,完善德育生态结构。从德育生态结构缺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系统是改善德育生态结构的基本出路。反观目前德育现状,家庭和社会德育子系统亟待加强。政府作为教育的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教育评价制度改革,追求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在政策层面保障德育地位。尤其是考试制度改革必须继续深入,才能改变家长“重智轻德”的思想,将教学由传授知识点真正转变到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上来。另一方面,政府要加强对大众传媒与网络的管理,努力营造积极、健康的文化环境。有关部门要采取相关措施,努力培养传媒业的教育责任意识,使传媒能真正增强青少年对社会问题的认识,丰富知识视野,培养其改造社会、推进社会发展的能力。
作为德育子系统中的家长之所以会出现角色缺失的现象,很大程度上在于家长的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正确的德育意识,对孩子成才目标认识片面,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持不支持的态度。对此,提高家长素质,改变家长观念显得十分迫切。而办好家长学校、组织家长定期集中学习是提高家长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构造有机的德育生态链,形成良性的合作关系。德育系统的各个子系统并不是完全平等的,而是存在着内在的结构与分化的。学校的特殊性质使它成为系统中的组织者,必须采取各种方式,调动其他参与者的主动性,促成子系统间的协同与良性合作。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从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角度出发,让家长认识到仅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够的,让家长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理解新德育目标,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引导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来,发挥学校在与家庭、社会的三者关系中的核心和纽带作用,努力营造德育工作的良好氛围,提高德育效果。
理解新德育目标的家长在家庭生活中也要成为有效的组织者。家长要明确家庭德育的责任,在家庭教育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做好规划。为此,作为学生家长应该主动了解学校的德育目标和要求,了解子女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表现,及时与子女进行思想和感情的沟通,并保持与学校的信息畅通,自觉配合学校德育工作的目标与要求,教育和引导子女不断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引导学生胸怀祖国,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社会教育要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大环境。学校教育是整个社会教育的中心环节,但对学生的有效教育离不开全社会的支持。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共创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应大力开发各种德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学校和家庭都不应当把学生整天禁锢在书本上和屋子里,要让学生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增长社会经验。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还应配合学校,积极创造条件,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德育基地建设,促使学生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关键词:卢梭;自然主义;家庭教育;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09024303
1 引言
卢梭,18世纪启蒙时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被誉为“浪漫主义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其教育思想在西方教育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很多思想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西欧经历了文艺复兴后,整个社会开始把“人”从神学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并且赋予了“人”全新的意义,更多的哲学家主张人生的目的应该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而卢梭的《爱弥儿》站在反封建主义的立场上,提出尊重儿童天性的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在教育史上掀起了解放儿童的教育革命,此书也被誉为继柏拉图《理想国》之后西方最系统、最完整的教育专著。
2 卢梭教育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哲学基础
卢梭生活的18世纪,正是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旧的封建主义制度严重制约社会进步的矛盾尖锐化时期。当时的手工业、商业开始有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封建贵族和教会僧侣却牢牢的控制了政治经济的大权,利用财政税收来残酷的剥削资金阶级、农民、工人等社会第三阶级。同时,封建统治者利用宗教思想来愚昧人们的思想意识,教会宣扬赎罪论来残酷压迫教民。自中世纪以来教会一直掌握着社会的科学、文化、教育,教会教育以宣扬教义,维护基督教的精神统治为目的,采用惩戒约束的方式来根除儿童“恶”的天性。课程主要以教义条律为核心,强行的进行传统偏见的灌输和死记硬背教条,普遍使用戒尺和棍棒对儿童进行体罚,压制儿童的天性,对他们进行严酷的训练,使儿童的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迫害。文艺复兴的反禁欲、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得到了社会精英知识分子的现实化推动,启蒙思想家们接过反封建、反教会的旗帜,从理论上论证了封建制度的不合理性,教会统治对人民的身心的残害。卢梭就是那个时代挺身而出大声呼吁社会关注教育这项“首益于人类事业的一件事情”的人,他通过《爱弥儿》一书构建了一套与封建教育完全针锋相对的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卢梭的自然教育来自于他的自然主义哲学观,他相信人生来就带着上帝赐予我们的自由、理性、良心,教育必须根据我们的天性,在自然条件下,用良心来警惕理性免受欲望和私利的诱惑蒙蔽,让理性来约束自由促成善性。人是生来自由的、道德的,但是私有制的出现,社会不平等的形成开始摧毁人本性的善,产生了贪婪、虚伪等不道德现象,人开始陷入社会的枷锁中。卢梭是信奉性善的,在他看来,作为教育培养出来的自然的人是自爱的,只有自爱的人才能将善传递给他人,变成他爱形成道德。在道德社会里人都是平等的、自由的、善良的,在理想的国家里培养自然人对他们道德共同体的整体认同感,让自然的人最终成为道德公民,这就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卢梭探讨的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和构建理想社会的完美教育与当时黑暗社会强烈的反差,让他的思想充满了矛盾和困境,正是这样的具有深刻启蒙意义的探讨让康德给予卢梭“另一个牛顿”的高度评价。
3 分阶段培养“自然人”的自然教育伦理思想
卢梭相信“出自造物主手里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维护和保持人的自然天性,培养遵循天性的“自然人”。人接受的教育无非来自于3个方面“受之于自然”、“受之于人”、“受之于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无法改变的来自自然的教育,在成长过程中对事物获得的经验是可以部分控制的来至事物的教育,唯一可以控制的是教我们如何利用自身发展的来至人的教育。教育应该遵循顺应自然的原则,以自然为教育内容,在自然中教育,培养自然的人,教育挣脱封建神学文化的桎梏,人性就得到了发展。
卢梭坚信在人类的原始时代,充满了纯洁、善良、快乐等所有美德,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生来就具有自爱心和怜悯心,人的心灵中存在着认识世界的巨大能量。感觉是一切知识的来源,针对儿童不同阶段,应该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教育手段。
婴儿期(0~2岁)的儿童应该是家庭教育,重点进行体育教育以养成健康的身体,这才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智慧的宝藏、幸福的源泉。
儿童期(2~12岁)是“理智睡眠期”,这个时期的儿童并不具有道德判断力,应该重点进行感觉教育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强健儿童的体魄,尤其反对在这个阶段强行灌输道德观念,这样只会让毫无判断力的儿童出现偏见、谬误。
少年期(12~15岁)是体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但是又是一个十分短暂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儿童已经具有感觉能力和一定的经验,应该重点进行智力教育和劳动教育而不是进行道德的宣扬,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青年期(15~20岁)是理性觉醒情感发展的时期,青年人已经有了社会意识,能够感觉道德和思考社会关系,这个时候才是道德教育的最佳时期,主要任务是培养青年善良的情感、正确的信仰、博爱的精神、坚强的意志。但是并不能靠说教和灌输,应该让青年自己去社会中体验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判断力,但是也应当给予适当的引导。
卢梭分阶段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反对揠苗助长的封建教育,重视教育的阶段性和顺序性,提倡因材施教在不同的阶段采用直观的儿童能理解的教材,循序渐进的进行知识教育和道德教育。让儿童由简及繁从已知到探索未知,在学习过程中不盲从师长的权威,自主地进行科学的探索,让天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4 卢梭家庭教育伦理思想
卢梭认为“结婚不是单单为了两口子彼此的相思,也是为了共同履行社会生活的义务,认真地管理家务,好好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因此以爱为基础结成婚姻,构建家庭并对子女进行教育是家庭的责任和内涵。家庭是一个社会稳定健全的基础,家庭是儿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则是儿童最早的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的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爱弥儿》一书中的教育实践也正是卢梭担任了父母角色的家庭教育实践。但是现实中的卢梭却是把自己的几个孩子送到了育婴堂,因为他认为在一个乱糟糟的家庭里“如果把孩子交给他们去教育,那必然会愈教愈坏”。在那个上流社会都把孩子交给保姆养育的年代,他呼吁母亲应该亲自哺育孩子“母不母,则子不子”,母亲应该从小给予孩子最多最无私的爱,父亲则应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榜样模范的作用,只有道德高尚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成长为道德高尚的公民。不管是在卢梭的著作中,还是在卢梭的实际生活中,他都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并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家庭教育伦理观。
(1)充满父母之爱的家庭环境在儿童的教育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就像一张白纸的儿童来说,家庭环境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展,充满关爱与生活乐趣的家庭氛围可以让儿童避免不良风气的荼毒,改掉身上的坏习惯。爱是构建家庭的重要基础,也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条件。父母之间亲密而热烈的感情,父母对孩子的爱和关心是孩子快乐健康成长的保证,和睦温馨的家庭环境能够让儿童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变得自信乐观。有了良好的环境熏陶,更需要家长能够以身作则,在对孩子提出要求的时候一定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孩子最容易的就是模仿父母的行为,“最好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父母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都是孩子学习的教材,父母应该道德高尚充满爱心,引导孩子习得良好的品行做一个充满爱心的人。
(2)“自爱”推及“他爱”的家庭教育目的论。家庭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儿童的“自爱之心”,并且由此推及“他爱之心”,自爱就是生存,爱护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健康成长。自爱关注生命的个体,是最为原始的情感,是一切的情感美德衍生的基础“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卢梭认为从孩子出生开始,家庭教育的最重要工作就是保护孩子的生命,他也介绍了很多保育的方法,但是自爱不是教育的目的,他爱之心才是教育的本质,只有把对自己的爱给予给他人才能收获更多的爱。父母给孩子的爱,不应该是溺爱和放纵,在教会儿童爱自己的时候,更应该教会他们怎么与人相处,怎样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感恩之心,感恩爱自己的人才能奉献出自己的爱给他人养成美德。
(3)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充分的尊重儿童,把他们当成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发展的个体,建立一个平等的家庭教育关系。卢梭认为,在自然的状态下,所有人都是平等的,社会的不平等与阶级差别让人们不能遵循本性享受自由,儿童处在他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有着跟成人不一样的思想、情感,他们并不是成人的附属品,必须尊重儿童的天性给予他们应有的权利,平等的对待儿童。家庭教育应本着尊重儿童个体发展的原则,父母要根据儿童的年龄阶段和性格特征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根儿童的接受水平选择教学内容,不急于求成不好高骛远,逐步培养孩子的领悟能力和判断力。应多给孩子自由,多给他们动手的机会,直接参与观察事物,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可以采用“自然后果法”,而不是不顾后果的进行强行的灌输。
5 卢梭教育伦理思想的现实启发意义
虽然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刻画出了完美的家庭教师的形象,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只是一位对教育效能充满乐观精神的教育理论家。他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家庭教育为主要方式,构建了爱弥儿式的新教育模式,对封建教育提出了挑战并颠覆了传统的宗教神学教育。他提出的“自爱”和“他爱”奠定了资本主义的道德基础,强烈的呼吁培养具有资本主义的自由民主精神的新公民,猛烈的冲击着那个时代,具有革命性的启蒙意义和进步意义。但是卢梭主张的完全脱离社会的天性教育是一种浪漫主义的空想教育观,人始终是社会的产物,是不能够离开社会而存在的,教育发展人性必须放在社会性历史性的环境中进行。
卢梭的分阶段教育学说把儿童放在了教育的中心位置,他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性别的特征差异为基础来确定教育的方法内容和原则,是教育学领域里第一次关注人的内在本性。这样就打破了封建教育的机械性和外在强制性,让儿童成为了教育的中心,由教育过程中的被动接受者变成了学习的主人。他继承和发扬了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被人们公认为“是儿童教育的改造者”“为儿童争取人权的旗手”。当然卢梭的教学的阶段划分在目前看来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且在儿童生长的每个阶段都应该有相应的体育教育、知识教育、道德教育,把某一方面的教育集中在一个阶段进行是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的,我们应该科学地细分每个阶段各个方面的教育,让德育体育智育能够有机结合,循序渐进的进行。
卢梭的家庭教育伦理思想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爱”在儿童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不可或缺,也给家庭教育提出了尊重儿童天性的原则,指出了家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素养完全,具有健全人格的人。这些思想都可以给我们现在的家长和教师理论上的指导和实践中的借鉴意义,我们可以反复地思考吸收并积极地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1]卢 梭.李平沤译.爱弥儿(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黎 军,张大玲.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评析[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
[3]杨冬雷.卢梭儿童观的伦理探析[J].理论探索,2013(7).
[4]王天民,李月颖.论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J].教学研究,2014(4).
1.校本培训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一些国家倡导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回到校园,形成了教师校本培训模式。“校本”就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基础,旨在满足学校每个教师工作需要的校内培训活动。上个世纪末以来,校本教师培训作为一个新兴的教师培训形式,以其灵活性、针对性、突出学校和教师的主体性等特点逐渐为我国教育者所认识和接受。校本培训特点决定了它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现实趋势。
2.校本培训是教师自主专业成长的要求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在职培训主要是以高校模式为主。但是高等院校在倡导先进教育理念的同时,依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轻视了农村教师的需求和已有的知识结构,忽略了农村教师的主体参与性。高校模式“把持”教学的主动权,学习者只能根据预设的课程结构进行学习,参与机会很少。对于教师来说,参不参加培训,参加什么样的培训,“一切都是地方教育行政机关做出的选择,而非教师自主做出的判断”。总的来说,高校培训模式依然是一种外控式模式,学习者只能被动接受,很难发挥自主性。而成人教育是“一种没有权威的合作探讨加非正规学习”。教师是有自主能力的成人学习者,在校本培训中,教师是主体,结束了他们以往培训中的被动局面,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成长需要选择培训内容,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
3.校本培训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院校集中式培训学习成本较高。首先,从时间上来看,农村教师教学任务繁重,有的教师包班,有的教师跨年级兼任多门课,偏远学校教师甚至要从事复式班工作,任务更重,可以说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很难分身参加离职培训。其次,从经费上来看,农村教师的收入较低,一次培训下来培训费、交通费、食宿费等让他们不堪重负。很多农村教师不愿意参加这种培训的主要是经费问题。有调查显示,农村教师自己负担培训费用的为79.3。农村学校教师培训经费紧张,教师工作任务繁重,无论是“请进来”还是“走出去”接受培训都有一定困难,而校本培训正好避免了这些问题,有助于节约学习成本。
二、农村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个世纪末,校本培训在全国农村中小学校逐步展开,但目前的校本培训活动并没有得到农村教师的广泛认同,校本培训的实施陷入困境。
1.现代教育理论难以深入
适应教师需要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点。“需要”一词反映了校本的灵活适应性,但是到底什么样的需要适合呢?是不是所有的需要都可以拿来选题培训?有些学校在开展培训是注意到了教师的需要,于是就围绕着所谓的“需要”展开了:基本功差了,就组织教师读、写、画;理论不足了,就安排集体阅读教育书刊。当然,不能否认这些活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是现代教育理论依然无法深入其中,农村校本培训总是在这个层次徘徊,理论水平难以提高。
2.形式化校本培训难见成效
校本培训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教师素质的提高为目标,培训内容适用于本校实际,并且以教师的实际工作状况来评价培训的效果。然而,有些农村学校将校本培训当作上级下达的任务来抓,为了应付检查,学校将一些日常活动统统划在校本培训的名下。校本培训成了教师的“作业”,因为上级要来检查,学校就要求教师“交作业”,有些老师也就随便抄抄了事。笔者曾就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对某地农村中学进行了调查。其培训内容是教育局发放指定教材,每位教师85元;培训形式是教师自学;评价方式是开卷考试。学校有关负责人根据教师的读后感,撰写校本培训报告会记录等材料(有些活动实际上根本没有开展,负责人只能闭门造车),以备上级检查。这样的校本培训已经退化成一种形式,有其名而无其实,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3.农村教育教学资源缺乏整合
农村优质的师资资源、教育资源有限,可是这些有限的资源也没有能够充分利用起来。同一区域内不能针对本地教师、学校的实际情况,整合优质教育资源灵活机动地开展培训。甚至有些学校认为校本培训就是在本学校,由本校教师组织学习,于是,关起门来读读报纸书刊也算组织了一次校本培训。
4.不同区域农村教师差异性难以关照
培训教材没有取舍,不考虑城乡教育的差别,不结合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培训内容,不管合不合适拿来就用。有的培训内容与农村学校的课堂实际距离太远,与教学工作脱节;有的培训内容没有充分考虑教师的具体需求,忽视了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之间的差异性,采取大一统的模式,缺乏针对性。
5.农村教师主体意识丧失
确立教师在学习、培训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一支高素质的自主发展型教师队伍。校本培训应该充分依赖教师群体的力量和智慧。然而,很多农村教师主动参加培训的热情不够,主体意识严重缺失。某学校为体现和巩固校本培训的成果,要求全体教师参加培训之后精心设计并上交一份优秀教案。一个多月过去了,竟没有几位教师主动上交。负责人督促了几次,效果甚微,结果学校按照相关规定对教师进行了扣分与批评后,很快全部交齐,但是内容雷同,相互抄袭的痕迹明显。
三、农村教师校本培训的发展与完善
1.加强校本培训研究,提高培训的理论性
首先,高等院校应深入教育一线,加强理论引领。无论是教师职前教育还是在职继续教育,高等院校都应该成为培养和造就教师的摇篮。校本培训减轻了高校在教师培训中的负担,但并不等于高等院校在校本培训中没有责任。这种责任不是单纯理论的演绎,而是要竭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联姻。高校教师应深入到教育第一线,关注教师的需求,真正走进教育的天地去研究教育。要把高深的教育理论以潜移默化、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在农村教师眼前,使其逐步理解、接受,进而实践先进的教育理念。
其次,教育管理部门要总结经验,推广优秀案例。对于学校(或者学区),如果能够鼓励教师对自己的实践知识不断进行反思、转化,通过共同体在学校组织机构传递,基于共同系统价值观的专业知能将得以建立起来。在校本培训的引导、管理、评价的过程中,教育管理部门起着重要作用:一是不能将校本培训当成文件下发,当成任务下达;二是应及时发现优秀案例,总结经验;三是要宣传优秀成果、推广有效的校本培训模式。目前,一些地方已经积累起丰富的农村校本培训经验,值得借鉴。农村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所谓乡镇区域“大校本”培训,是在乡镇教育管理部门的统筹规划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本乡镇中小学校本培训的资源,实现各种资源因素在校本培训中的整体优势。
第三,教师即研究者,应提高自身理论素养。“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的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那么任何提高教学法的工作都是不可思议的”。由于自身的知识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教师教育科研能力一般较差,对教育科研多抱有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其实,教育科研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每一个从事教育实践的教育工作者都有从事教育研究的可能,农村教师更应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践行教育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2.结合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增强培训实效性
一是校本培训和校本课程开发相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政策改革正从原来单一的国家课程模式走向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模式。但是,农村教师普遍缺乏课程开发的能力。中老年教师的本土知识较为丰富,但是教育科研能力不足;青年教师虽然很多出身于农村,可是本土知识缺乏。农村校本培训应有效地结合本地区特色,对教师进行本土化知识培训,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二是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随着我国教育研究的不断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兴起,校本教研逐渐成为热门的教育研究核心理念。对于很多农村教师来说,对教育研究很陌生,针对教师畏难情绪,校本培训可以结合校本教研选择培训内容,以逐步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知识,从而促进校本教研的有效开展,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3.整合区域教育资源,提高培训针对性
第一,要实现优质师资共享。农村优秀教师缺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农村骨干教师、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很小。我国农村小学教师中,中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0.3%,小学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38.9%,城市的平均水平是0.9%和49.6%;我国农村中学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是%,城市的平均水平是15.6%。即使是这些有限的优秀师资也集中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偏远的村级学校和教学点,优秀师资严重缺乏。挖掘本地区的优秀教师资源,让骨干教师担当起培训重任,有利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教师。
第二,要推行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随着现代农村远程教育日渐普及,网络也走进了农村教师的生活。外面的世界并不遥远,一根网线就可以将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展现在农村人的眼前。2004年9月,教育部《关于加快全国教师网联计划,组织实施新一轮中小学全员培训的意见》出台,加快了我国农村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步伐。如今,很多农村地区已经建立起了多媒体教室。“教师网联计划”要求中小学相互沟通,为校本培训提供快捷便利的平台和优质课程资源。如中欧甘肃基础教育项目为本省农村中小学教师搭建了集学习、研讨、交流、合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平台——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广大的农村教师亲切而形象地把中心比喻成自己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获取信息的资源库、交流合作的俱乐部。教师学习资源中心本着“合作学习,共享资源,交流经验,共同发展”的原则,在当地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第三,要实施区域联片培训。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较为分散,很多村级学校规模较小,只有几名到十名左右教师的学校为数不少,甚至在我国中西部农村尚有一人一校现象存在。由于学校规模小,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学校在教师学习资源上投入较少,教师学习条件较差,自然很难满足教师的需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可以实施区域联片培训,以充分利用本地区的优质资源。
4.注重教师差异,办农村特色校本培训
一要合理选择教学内容。农村校本培训应针对农村教师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不宜盲目设置培训内容。农村教师群体差异性较大,不同年龄段的教师有着不同的需求。在培养造就年轻教师的同时,不能忽视中老年教师的专业发展。乡镇为中心的学区在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引导中,应从不同群体的特点出发,合理安排培训内容。
二要实施农村本土培训。农村校本培训要有农村特色,将农村教育资源纳入校本培训内容体系,是走农村特色校本培训之路的有效途径。苏霍姆林斯基在指导本校教师的成长与学生的活动时,总是充分利用农村教育的资源,不忘与农村社会的联系。他带领师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开垦出一块葡萄园,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和一位失去老伴的乡村大叔交朋友,潜移默化地进行品德教育;在学校空地上选择一片贫瘠的土地进行小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农村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育教学资源,这一片广阔的天地等待师生共同认识、共同开发。鉴于中老年教师农村乡土知识丰富,青年教师科研能力较强的优势,可以鼓励中青年教师合作,开发优秀的本土课程融入到校本培训内容体系中去。
5.完善学校激励措施,激发教师主体性
首先,应满足教师需求,增强培训的活力。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需求导向的培训内容。但是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需求,一所学校有多少老师也可能就有多少不同的需求,在开展校本培训之前要充分调查教师的不同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设计培训计划。保证每一次培训都能适应一部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只有如此,才可以保证培训活动的活力。
龚
芳
家访活动加强了教师与家长的沟通,能把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如实地向家长汇报,同时家长也能把孩子在家的情况反馈给老师。这样家校联系更有利于把学生教育好。家访前,我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
1、了解学生。家访前,教师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2、明确目的。每次家访前,教师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3、时间的选择与控制。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时间。
在家访中,家长们对我们的工作非常支持,都说教师工作辛苦,即对学生负责又有高度的责任感,并且提出许多建议,希望我们对他们的子女多家教育,特别是在校中看起来表现好成绩优秀学生在家却骄横自大,生活处理能力差,没有吃苦耐劳的意志,不愿干家务劳动。一些父母常年在外,由爷爷奶奶抚养的学生性格自卑、自闭……针对这些特殊学生,利用时间到学生家中进行家访。
二、家访体会
1、良好的家庭教育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文化程度高的家长对自己的子女都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知道如何对孩子进行学习生活上的指导。这些家长的孩子往往从小就已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较强的自觉性。
文化程度不高但为处世有原则的家长,他们对孩子学习上的指导虽有欠缺,但会以言传身教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这类孩子通常为人不错,心地善良,只要在学习方法上多加以指导,一般会有较大的进步。
还有少数家长,本身文化程度低,对自己的子女又过于溺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脾气也越来越大,这些家庭往往已出现“不会管,管不了”的局面。其父母根本管不了,只是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来改变孩子。
2、学生在校表现与在家的表现通常都有较大的差异。
绝大部分学生在学校里各方面表现都良好,但在家里却仿佛变成了另一个人一样。放假后,不学习,不写作业,整天看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干。这些学生既不关心家事,不疼爱父母,这对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直接导致其课外知识极度欠缺,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必将影响其未来的发展。
3、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普遍抱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参与;家访则是这一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做好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手段。通过一段时间的家访,我们得到了许多收获,并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家访工作,为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家访工作总结
罗晓玲
家访工作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历来是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而凭借这股力量既可以夯实家校联系之间的纽带,同时又为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应该说,这部分工作成分的存在和延伸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不容小觑。而在实际的家访工作中,自己也亲身经历和感受了它的必要和重要,也相信在工作中不断萃取其中的点滴精华来更好的服务于学校管理和家庭教育是何等重要,而最根本的核心是更好的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生追求,为此,我们也必将一如既往的认真工作,及时反思和总结,力求让宝贵的资源和经验更好、更全面的来指导我们开展好各项工作。为此,本人在这次“教师访万家”的活动中,把家访工作中的一些心得体会小结如下:
1、针对不同个性特点的学生,先将需要进行家访的学生群体进行有效分类,同时结合学生所在地域和家长上班时间等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指导家访工作,力保家访工作的顺利进行。
2、在上门家访的过程中,首先、应将学生的在校情况全面、如实的汇报给家长,与此同时需要积极认真的与家长交流获知学生平时在家的具体动向,如:学习时间的长短、学习精神状态、娱乐性活动等,倘若遇到学校放假,学生在家的具体去向问题等。其次、协同家长共同商讨学生在学习上碰到的一些棘手问题,以及学生自身身上存在的一些有关养成教育方面的问题,并通过“老师—家长—学生”座谈的形式来群策群力,为有效、妥善处理问题并切实找到出口营造一个有利的外部条件。这可以说是为处理具体的问题创造了一个“软环境”抑或“温床”。最后,教师需要向学生家长明确“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思想,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两个基本点:家庭教育、学校管理。为此,教师需要让家长深刻领会到科学、健康、有效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和巨大意义。而在切实打通这个关节的情况下,有的放矢的来组织和协同家长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就显得顺理成章了,最终整个问题就汇合到了学校和家庭如何更有效的来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上面来了。
3、在切实形成教育合力的前提下,教师和家长在及时、准确、有效的相互反馈学生的实际情况下可以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和具体行踪,由此可以极大的避免一些突发事件或意外事故的发生。通过相互协作,校方和家庭可以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定一些操作性强,又便于操作的一些有效措施和方法来敦促学生更好的规范自己言行和激发学习兴趣、挖掘学习潜能。而这部分工作内容是整个家访工作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是重中之重,这可以说是为妥善处理问题创造了一个“硬环境”。
4、有了前面工作的投入和实施,接下来就需要在反复不定期的时间点上给学生“好好脉,把把关”了。这需要教师在一个阶段的观察和引导之后,再结合家长的及时反馈信息,来科学、合理制定下一步的提升计划。由此,在循环操作中提升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水平,并做好有关学生成长的资料库,便于经验的积累和使用。
以上几点工作体会和总结还只是整个家访工作的很微小的一个片段的归纳和总结,然而,它的作用和意义是不可忽视,也不能被忽略的。相信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的过程中,对于掌控家访工作这一“航母”,势必会越来越得心应手。还是那句老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也坚信学生会越来越懂事,学校越来越深受大众的鼎力支持,而教师也必将会越来越优秀和出众。为此,家访工作这只“航母”还将不断继续前行,直到成功登陆。
家访工作总结
王立华
孩子首先接受教育的地方是家庭,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是父母,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学校教师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家访正是了解孩子的家庭教育重要途径之一。家访可以拉近教师和家长、孩子之间的距离,为孩子的家庭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氛围。本学期家访总体上还是收获颇丰的,现将本人的家访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深刻认识到了家访的重要性
虽然与学生接触有一年的时间,但对孩子的家庭还不够熟悉,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家访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家访,较为深入地了解到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情况,以及家长对孩子,对老师及对学校的期望等等。实践中,更让我进一步深深体会到了家访的重要意义:家访让我们读懂了每个孩子期待的目光、看到了每位家长坦诚的愿望,家访搭建了彼此心灵沟通的桥梁,家访增进了教师和孩子间的真情实意。
二、家访取得的成果
第一,
家访给予我们双方充裕的时间来交流,我们可以反映孩子在校内的各种表现和进步,家长也可以提出各种建议和看法,我们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个别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通过和家长的共同讨论而达成共鸣,找到最适合个体的教育方法。
第二,对学生的了解更加全面。每个孩子在学校里和在家里的表现判若两人,有的在校内很活泼大方,在家里看到老师就会很害羞,不敢说话,有的则反之,看到老师家访,过于兴奋,想尽情的表现自己,我们可以通过家访更全面的去认识孩子,了解孩子不同的行为习惯和兴趣爱好。
通过家访,我也感受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这次走访的学生,大多数家长比较忙,家长们无暇照顾孩子们的学习,有空也是随口问声“作业做好没有?”这样致使孩子们的学习的自觉性较差,通过这次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们也知道了照顾孩子不仅是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的学习也要照顾周到。另外,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与学校教育配合。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还有爷爷奶奶对孩子比较宠爱,导致孩子学习习惯不好。
在家访时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更不应有懈怠之心。
家访工作总结
刘克彬
在通讯工具发达的今天,走家串户式的家访似乎是一个越来越陌生的名词,打电话成了许多老师和家长联系的主要方式。可在今年,我校的家访又重新热了起来,学校将家访作为一项重点内容。一杯清茶结下彼此情谊。
经过一段时间的家访工作,可谓感受颇深。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不仅在第一时间看到了将要与自己相处一年的学生们,而且也深深地体会到作为父母对子教育的关心和重视。
家访结束了,但工作却还刚刚开始,存在的疑问和困难也将随之而来。如何管理好这个班级,如何办出班级的特色等等,这些都是眼前的问题。对于我不仅是个挑战,也是又一次的锻炼,除了要自己努力,不断推敲以外,更要向别的
老师请教,积累经验,对班级负责,对自己负责,争取开一个好头,做一个称职的教师。
一、基本情况
1、我班的学生进行一次全面家访,我们的足迹踏遍了小区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家访深入到了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无一遗漏,忠诚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情况,并做好了详细的记载。
2、我们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地了解了每一个学生地家庭状况,确定了几位同学与“两免一补”对象。同时了解了学生的个性,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开学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
3、家访,向社会,家长讲述了学校一学年来取得的非凡成绩,获得了家长的高度赞扬和信任,也给学生鼓励、加油。
二
、家访的几点感想
1、全面的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细致了解,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全面的家访,了解了家长对子女的关切与期望,也了解了一些学生家庭的困境,增强了我们的责任感,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学生,热爱工作。
3、家访目的在于与家长交流情况,交换意见,共同研究教育学生的内容和方法。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对孩子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多年的经验,让我认识到,教育引导学生一定要与家长联系,双方只有同心协力,才能事半功倍,,达到教育目的。
4、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可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半,甚至适得其反。
5、家访也给一些教师特别是还没有孩子的青年教师上了一课。平时对他们来说,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八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时的交谈中,老师们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家访走出服务第一步。
总之,家访工作是班主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方式。但我深知:家访是一门学问,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我愿虚心请教,在“三尺门外”,倾心奉献,把家访工作推向一个新阶段。本次家访我体会最深的就是:了解了很多档案上看不出来的东西,认识了更真实、更全面的学生。比如有些学生在校沉默寡言,可在家里却很活泼,而有些正好相反。有些有个性的学生,本来觉得很难管。但走进他的家庭后,知道了他的一些生活经历,便觉得可以更好地把握他们的心理,有助于今后的教育工作。
家访工作总结
家访是教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做好学校工作的基础。这个学期即将结束,在开学到现在我和班主任对班上学生进行了家访。我们的家访深入到学生的家庭,诚恳地与学生、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在家的表现,了解到家长的希望、要求以及教育方法等,并做好记录,为今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一、家访中好的方面:
1、让家长明白到家长的力量是非常大的,家长都比以前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并根据老师的要求不让孩子看电视、完电脑游戏,多给孩子看课外书。
2、据了解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在日常生活、学习非常重视,特别关心孩子在学校学习、行为习惯情况,他们对孩子非常严格,
还购买有关课外书,利用休息的时间辅导孩子,让孩子的知识更加丰富。他们不但关心孩子的学习,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带他们外出,开阔孩子的视野。
3、在家访中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后都听父母的教导,认真看书、复习、预习,还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他们还注意个人卫生,把自己的校服洗得干干净净。
二、家访中发现的问题:
1、依然有部分学生晚上还有看电视。父母认为做完作业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电视。于是孩子就任务式地草草把作业写完,给爸爸妈妈检查过做完,就心安理得地去看电视了了。有些家长是不让孩子看,把孩子赶进房子里面做作业,但他们自己也忍不住不看,孩子听到外面的电视声音,同样是不能集中精神学习的。
2、已经学期末了,但有部分学生没有一点紧张的意识,依然懒懒散散,回到家扔下书包就去玩,玩到天黑了爸爸妈妈又骂又打,才回来吃饭,应付式地做完作业,字迹潦草,遇到难一点的题目就不做,或者乱做。
3、家庭成员内部不一致的教育力量难于教育孩子。父母双方教育观念和方法不一致,导致孩子有空子可钻,言行不一。有些父母要严管孩子,但爷爷奶奶却老是在那里唱反调,导致孩子好像找到靠山,不听爸爸妈妈的话。
4、经过上次家长会后,父母都比以前更加关心孩子的学习,但仍然有些父母认为自己工作太忙,没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有些父母觉得自己文化程度低,孩子的作业教不了,又怕教错,还有一些父母是觉得自己的孩子太顽皮了,不听父母的话,送去补习班让老师去管住他。因此有好一部分的学生每天晚上送到补习班补习的,有些甚至周末都去补习班。关于补习有利有弊。去补习班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但补习的学生会产生一种依赖性,不愿开动脑筋去思考,只是一味地等着补习老师给他们答案,这样长期下来,学生的学习成效不大。
三、家访后的思考:
1、家访深入到每一个家庭,与家长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加强了社会,家庭,学生的联系,了解了家长的期望与要求.了解了学生的个性与想法,加强了师生感情,对以后的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2、家访也给我上了一课。因为一个学生在班上不过是八十分之一,很不起眼;而在家里,却是家长的百分之百,寄托了厚厚的期望。在家访的交谈中我深深体会到家长的期盼,深感责任重大,对今后的工作丝毫不敢有懈怠之心。
3、交换访谈方式,为家访工作增加新的内涵.随着社会的发展,家访的方式也随着改变.由于人们的职业特点,个人阅历,经济状况,文化素质,思想修养,
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学生家长分为好多不同的类型.作为班主任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家访的方式不改变,有时会事倍功半,甚至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