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测智力题范文

测智力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测智力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测智力题范文

1.1基础设施落后:目前,我国很多医院没有单独输血科的设立,而是在检验科血库的基础上建设而来。而设立输血科的医院,建筑与设施往往达不到国家要求,存在科室面积不足、设施配备不够、布局不合理等情况。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显示,输血医学已经成为一个独立性学科,有着独立的理论、管理体系。因此,若不进行专业输血医学的培训,易造成临床输血医务人员专业水平较低等情况。此外,除一些大型综合性医院外,很多医院存在相关仪器、设备落伍等现象。科室内没有专用离心机与贮血液冰箱,或未按规定建立档案与标准操作程序等。1.2输血适应症控制不严:输血适应症有着严格的临床评价体系,但是我国目前很多医院仍存在输血适应症控制不严等现象。很多临床医生仅凭工作经验对患者进行输血,而一些医生为了搞好医患关系,满足患者主动提出的输血要求。该情况不但造成临床血液资源的紧张,而且造成不必要的医疗浪费。另外,很多临床医生认为输血质量管理属于输血科的事,对输血知识与输血安全认识不足。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将血液制品当作要求,没有充分认识到血液制品的特殊性,未对患者进行输血前的评估。在输血方式上,一些医务人员对于自体输血的认识不够,在需要输血时未介绍自体输血的优势,造成临床自体输血率不达标。医院管理部门多重视输血科的日常工作管理,但对于各临床科室,却缺乏相应的输血规范及检查制度,缺少临床输血前评估与输血后疗效评价。1.3缺少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临床用血过程中,血液从输血科出发,到患者最终进行静脉输入,很多医院缺乏管理制度。对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患者临床监测缺乏具体管理流程与明文规定。而血液输送过程中的取血人员,未进行相应资质认定,亦未进行相关培训。另外,血液制品运输过程中,未制定运输时限。病历书写中,很多医务人员不注重操作者姓名、输血时间、血液成分、数量等临床证据,而输血过程中,输血反应未亦做记录。1.4输血质量控制未落实:输血科临床工作中,未建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没有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缺乏岗位职责与质量安全等指标的定期评价。工作中,没有明确质量及安全管理措施,未对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评估、总结。未建立、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科室质量控制制度,没按规定参加国家、省级部门质量评价机构组织的输血前相关血液检测的室间质量评价。

2解决对策

2.1建立输血管理院内规章制度:我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医院需要设立输血管理委员会,进行临床输血的质量管理与技术指导,定期开展血液制品使用培训。工作中,履行输血管理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定期在院内召开输血工作会议,对院内出现的输血质量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及时进行改正。此外,不光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血液制品使用知识教育,对于输血较为频繁的科室人员,亦要进行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学习、培训。临床工作中操作人员的用血安全意识,强化输血相关制度与知识的掌握。2.2建立输血科,并与临床科室相适应:输血科的建立需要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必须掌握输血、检验、医疗与护理等各科知识,并且制定考核项目,考核合格的人员,方可安排上岗。输血科位置选择上,应当考虑远离污染源,尽量靠近手术室与病房,方便临床用血。在科室内部布局上,需要符合卫生条件要求,并设立入库前血液制品处置室、标本处理间、储血室以及发血室等,同时需要配备必要的消毒处理仪器。此外,输血科相关设备需要严格根据医院建设标准进行配置,并执行血液贮存质量检测规范,有计算机管理设施用于血液入库、贮存和发放管理,确保输血安全。2.3制定输血相关临床规范:制定并严格执行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应急用血制度等,同时建立特殊用血协调机制,以保证输血安全。此外,对于输血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建立预案。履行输血报批程序,输血前严格核对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保证患者输血安全。医院职能部门对输血科及各个用血科室进行定期督导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解决。2.4制定输血质量管理流程:参考PDCA质量管理原理,成立输血科质量管理小组,制定与质量控制相关科室规章制度与岗位职责等。建立院内血液制品质量管理方案与详细流程,科学、合理制定输血质量控制目标。医院相关部门定期对各科室输血质量进行考核、分析,对临床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为输血管理工作提供合理的技术支持,并持续性改进输血工作,逐步提高临床输血质量。2.5强化输血管理与输血安全培训:严格掌握临床输血适应,执行好输血前评估。医院相关部门联合输血科对各用血科室及医务人员合理用血进行定期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个人业绩考核挂钩,让医务人员自觉做到用血规范。用血科室则需要根据制度与流程落实监督检查,对相关人员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3总结

第2篇:测智力题范文

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效率与安全是必须要做出强调的问题。但是从当前地方金融管理实践工作来看,在效率与安全之间关系的处理中存在两种亟待修正的倾向。首先是为了提高金融管理效率而轻视金融监管工作。在金融管理效率的提升中,创新是十分重要的动力。虽然地方金融管理为了实现管理效率的提升而追求创新并没有错,但是如果过度重视效率而推崇创新至上,那么就容易产生金融危机现象。换而言之,如果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对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及金融机构的竞争持有完全放任的态度,则很容易造成金融秩序的紊乱以及金融体系的动荡,并最终让地方金融管理工作毫无效率可言。在金融危机产生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在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方面达成共识。只有兼顾地方金融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才能够缩小金融监管效率与安全之间的不适应性。所以以维护地方金融稳定为出发点的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应当重视在制度方面实现平等的竞争,同时要在鼓励创新的基础上强化监管。另一种倾向表现为为了提高地方金融管理安全性而对金融市场开展过度监管。良好的金融安全状态能够确保地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并且能够预防和抵制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地方金融得以健康的发展。从确保地方金融市场安全的策略方面来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指导市场经营者制定审慎经营制度,如保险赔付的构建、客户资金分户的管理等。同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要做好信息披露工作,从而降低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虽然这些监管措施能够有效确保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的安全性,但是如果过度重视监管也会制约金融市场的创新与发展,从而让金融投资者无法获利,这种作用即是金融监管的“金融抑制”作用。然而事实上,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的效率与安全并不存在绝对的冲突。为了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均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有必要开展适度的监管,从而确保金融机构具有较高的创造性与积极性。综上所述,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无论是过分追求效率还是过分追求安全,都会导致金融资源配置难以实现最优化的问题,只有确保监管力度的适度性,才能够让地方金融管理使用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收益,并更好地推动地方金融市场的发展。这要求地方金融管理部门能够对金融管理效率和金融管理安全作出科学的衡量,并在确保金融市场竞争有效性的基础上对金融风险做出有效控制。

2完善地方金融各项管理机制

当前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重视通过金融管理体制的改革来实现度不良资产市场的健全、地方政府自我约束能力的提升以及金融机构治理结构的完善。从管理机制的完善来看,地方政府部门要强调监管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信用制度等内容的完善。从地方金融监管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首先要重视对监管主体缺失这一问题的解决。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对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作出正确的定位,为了确保地方金融监管工作的全面性,地方政府也应当处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监管范围之内。同时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需要具备独立性,这种独立性不仅体现在监管权力的独立方面,同时也应当体现在责任承担的独立方面;其次,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应当对金融监管方式作出变革。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需要对地方金融市场情况作出精确的调研和判断,并针对可能出现的金融问题制定有效的预警机制与应急策略,从而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产生与扩大。从存款保险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由于地方金融机构相对于国家金融机构而言具有更小的规模和抗风险能力,所以投资者容易因受到金融市场负面消息的影响而产生集中挤兑现象,并由这种现象产生支付风险。针对这一问题,地方金融管理部门首先应当以提升投资者信息为出发点来构建存款保险制度,在确保投资者利益的基础上提升金融机构的信誉度与市场形象。在保险制度的设计实践中,地方政府需要对自身职责做出明确,即在资金设置方面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比例,并按照设定的比例由地方政府和存款结构来共同承担相应资金。从信用制度的完善方面来看,良好的金融市场信用体系是确保地方金融资产不受侵害以及确保金融市场信用关系和谐的重要基础。所以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实践中,要重视信用等级系统建设,并在开展信用行为监督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惩治措施。在这项工作的开展中,地方政府有必要发挥领导与协调的作用,通过组织工商税务、银行、公安等部门之间开展信息共享来为信用机制的完善保障。在此基础上,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不仅能够对自然人或者企业的信用情况作出了解,同时也能对金融市场中的失信行为做出控制,从而避免地方金融机构因为恶意逃废债务而承担过大损失。

3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衡

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中,实现中央与地方的制衡目的在于对地方金融管理权力模式做出变革。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为,如果地方金融管理工作紧紧以中央或者地方为唯一主体来开展,则十分容易产生权力滥用现象的产生。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论述的那样,人所具有的欲望会让人具有权力的同时变为一头野兽,即便是多美优秀的人物,其情感都会受到欲望的影响甚至腐蚀。因此,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中引入制衡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中,权力制衡一直被当做避免权力腐败的重要手段,并且这种手段在社会发展过程与国家权力的完善过程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推动作用。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同样涉及到了管理权力问题,并且无论是由何种部门或者哪个个体来开展管理工作,都难以排除产生权力滥用现象的可能性。从地方金融管理所具有的实质来看,权力分配是最为核心的内容,而地方金融管理权力的分化则是为了实现权力的制衡。当前国外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许多内容都具有着一定的借鉴价值,如美国在金融管理工作方面所使用的双重多线体制就具有明显的分工与专业化优势,这种模式不仅是美国在联邦制度中所作出的重要要求,同时也是在金融管理以及金融危机中进行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并通过不断修正来完成的。由于这种金融管理体制中的监管权利比较分散,并且具有着多个不同的金融管理主体,所以能够形成制约局面,从而有效提升金融监管成效。在金融管理实践中,美国的各个监管主体可以进行合理的分工与合作,同时在工作内容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重叠,这对于更好地发现金融管理问题具有着重要意义。另外,由于不同的金融管理机构能够开展相互的监督与制约,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权力滥用问题的产生。当然,美国所施行的金融管理体制即便是有再多的优点,也仅仅能够适应美国本土金融管理工作的开展,这要求我国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中认识到国情与金融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并在对美国金融管理体制作出借鉴的基础上避免对美国的金融管理体制进行照搬。从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管理工作开展的实践来看,权力的分配更加强调上下级之间所具有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这让我国上下级之间制衡的实现面临着较大的困难。但是在地方金融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不仅要认识到横向分权与制衡的重要性,同时要认识到实现纵向分权与制衡的必要性,因此,在上下级之间开展有效的权力分配是十分必要的。虽然地方与中央在政治地位、权力范围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特别是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属于弱势对强势的制衡,但是这些实际问题的存在并不会对制衡效用的有效性产生过大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制衡效用的产生主要取决于制衡关系的形成与维持,而并不完全取决于政治地位与权力范围。并且,无论是在人事管理还是机构设置方面,我国的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之间并没有直接的隶属关系,所以也不会因为制约效用而产生报复现象。综上所述,地方金融给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应当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并且不仅要重视中央对地方的监督,同时要重视地方对中央的制衡,只有如此,地方金融管理单位才能够在监督工作与自省工作中提升地方金融管理成效。

4结语

第3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强化

20世纪90年代时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才逐渐建立,直至2006年才形成明文规定,由此可见,在此之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直得不到重视[1]。随着我国GDP的飞速增长,环境问题日益恶化才引起人们重视。在2006年颁布新《规定》后,环境问题才逐渐进入到行政阶层中[2]。但如何进行环境保护,还需从强化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的建设开始谈起。

1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使用的《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仍然是20世纪80年代由当时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所颁布的条例,在经过多年的变迁后,陈旧的条例已不适用于现代化的环境建设中,更不符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因此,应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的要求和特点,尽快修订和完善环境监测的法律法规和保障系统,细化至每一个环节的环境监测细节,从而建立完整、健全的环境监测制度,在法律法规强有力的约束下和威慑下,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如,在相关法律的约束下,对监测机构中的资质、监测工作人员的资格、监测规章制度的制定、监测网络的建立等予以明确、严格的规范,从而逐渐推行标注化建设,真正确保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规范性和稳定性。

2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主要依据于环境监测设备的技术规范,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技术管理体系,对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想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首先要加强对监测设备和科学技术的研究力度。目前我国虽已引进先进的监测设备,并投入到环境监测工作中。但新技术和新设备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常出现新旧设备和技术使用方法不一的情况,旧设备和旧技术严重落后,跟不上先进技术的步伐。因此,要不断加强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及时更新以往监测技术,掌握和跟进现代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同时要尽快制定出新的技术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合规性。另外,由于许多进口的新监测设备和技术在投入使用过程中,存在许多诸如监测方法不恰当、监测流程不完整、使用方法与设备不一等问题。因此,应制定和出台进口监测设备的准入规章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通过借鉴国外对监测设备和技术的管理经验,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从而制定出符合我国环境监测要求的准入制度和技术审核制度,规范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管理。

3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

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质量监督员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着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高低,因此在选拔新人时,应选用工作能力较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等整体职业素养较高的人员担任质量监督员的职务。而对于原有员工,应展开全方面的职业素养培训,主要包括增强职员的监测技术、加强职员的相关知识涵养、提高职员的工作能力、培养职员的责任意识等,从而切实提高质量监督员的整体职业素养。同时还应强化考核,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对职员的技术、能力和知识程度等项目进行严格考核,对能力较差、不合格的职员应给予相应惩罚并加强培训力度,从而全方面提高质量监督员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水平。

4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

目前我国许多环境监测机构,都将国家规定的计量认证与国家实验室制定的标准作为依据来进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但在实际工作中,根据规定和标准来进行环境监测是远远不够并且行不通的,无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因此,要想实现质量数据的真实和准确,则必须要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监测方案的科学性、监测地点的代表性、实地取样的规范性、样品保持的完整性与分析结果的合理性等,才能提出具有指导意义的环境决策。由此可见,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而要实现创新,则必须要完善环境监测的监督体系,全方面监控监测工作的准备、采集、保存、检测、报告等工作;还需建立灵活且有效的反馈机制,质控制度和标准应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要求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保证环境监测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5结语

环境监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不仅影响着政府对环境决策的科学性、环境执法的公正性,还影响着环境管理服务的质量[3-4]。随着世界环境监测技术的日益发展和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强化和完善。通过完善环境监测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环境监测技术管理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工作人员的职业素养、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机制等手段,从而不断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羲.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科技与创新,2015(02):39-40.

[2]刘澍.建立主动型、预防型、信息化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1):130-133.

[3]吴迪.浅谈环境监测质量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J].房地产导刊,2015(08):307.

第4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建议

在环保工作中,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工作内容就是环境监测,很多污染治理等环保工作的正常开展都是围绕环境监测进行的,而且,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需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科学制定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明确部门职责,保证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具备严谨性。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环境监测工作的研究,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对怎样进一步优化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1问题分析

在环保工作中,实行环境监测,对各项环境指标的掌握是通过科学分析监测数据进行的,其最终目的是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环保措施。结合在四川广安市的调查发现,从整体上看,环境监测工作能够科学有序的开展,但是在质量管理的部分工作中还是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人员配置存在问题

在四川广安市,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总数是较少的,没有较为明确的职责分工。从整体上看,工作人员队伍素质建设显现很大的不足,在平时的工作中也缺乏技能培训,工作效率不高。第一,在编制上,四川广安环境监测站没有足够的在编人员,虽然有一部分工作人员在编制中,但是实际上却从事着其他部门的环保工作,出现部门与职责不符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实验室工作中,为了满足资质认定需求,化验员由其他部门工作者兼任,既加重了化验员的工作负担,也不利于日常的工作分工。第二,虽然最近几年,广安环境监测站为了补充工作人手,也招聘了非在编工作人员,但是对环境监测工作质量并没有多大的提升。主要表现新来人员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并掌握环境监测工作,再加上监测站财力不足的原因,导致了很多新来人员的流失。第三,从人员素质来看,广安环境监测站没有适时组织人员培训,对于质量管理等专业知识和相关工作技能也做不到及时的更新,加上财力限制,工作人员也没有机会外出学习,整个监测站中,只有极少数的工作人员受过专业化的、正规性的省级质量管理培训。由此可以看出,广安环境监测站尤其缺乏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极不利于提升工作质量。

1.2缺乏思想重视

在管理工作上,广安环境监测站的部分领导者和职工没有树立较为强烈的管理意识。再加上本身素质水平的限制,很多工作者在管理思想上还很传统,认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只是为了检查需要,在具体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只是流于表面的重视,其目的是为了应付资质认定,缺乏较为主动的工作热情。更有甚者,在监测站中还存在着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委托他人编订质量手册等相关文件的情况。没有自己的亲身参与,又无法做到对相关文件的全面学习贯彻,不能深切认识到质量管理工作的意义,如此就无法保证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

1.3采样工作不到位

在现场监测环节,由于广安市监测站没有足够的工作人员,加上管理意识欠缺,导致采样工作不到位。有些工作人员认为,提高质量管理的关键是做好实验室内的管理。因此,忽视了实验外的工作,特别是对于采样工作,并没有安排业务能力强的工作人员担任。由此导致的结果是进行采样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对采样理解不全面,更无从谈起如何控制采样质量。而有些工作人员认为采样就是装水,至于在哪里装产生的效果是一样的,由此就无法做到有效控制采样质量。再加上在整个采样工作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工作环境,在复杂的环境中对质量控制的不利因素又多,工作人员对质量管理疏忽,根本无法有效保证检测数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1.4监测能力不足

在四川广安市的少数县区,存在着相应的监测能力不足,仪器设备缺乏,监测人员的不足。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环境监测工作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对监测的深度等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环境监测工作量越来越大。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国家重点监控范围内的污染企业是9000家,到2013年就增加到了14279家,增长了58.7%,全国的空气质量监测点有117.2%的增长率,由“十一五”的661个增长到“十二五”的1436个。而从四川广安来看,监测指标在2008年到2014年就有33项的扩展。监测站日常工作中需要承担的工作量显著增大,远远超出了承担范围,由此也导致了监测能力不足。

2优化建议

针对四川省广安市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关于质量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了优化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议,为提升管理工作质量提供有效参考。

2.1人员队伍素质提升

对环境监测部门而言,尽快提升人员队伍素质是十分必要的。随着监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现阶段的环境质量监测中,加强监测能力的提升已经成为质量管理不可忽视的问题。尤其是从四川广安的监测站来看,各个监测站的监测手段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针对广安目前监测项目多、监测手段差异大等现状,应充分加强人员培训,提升技术能力。为了更好的进行监测人员的工作技能教育,可以通过再教育机制的设立来有效提升技术人员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按照部门的未来发展规划,制定与之相符合的培训计划,设计符合实际发展需要的培训内容,以便能够在进行具体的监测工作中有较强的技术支持。除此之外,在监测仪器的使用上,为了更好的适应监测技术的发展需求,有必要普及工作人员对仪器的实践操作。通过开放实验室的办法,实现互动式的技能培训。或者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逐步使监测人员的工作能力适应发展需要。同时,为了在整体范围内提升监测人员的工作素质,可以通过考核机制的完善实现。在科学考察现有考核制度的前提下,找到不足之处加以改进,根据环境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继续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促进其技术水平的提升。

2.2加强体系完善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能够在整体范围内有效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的基础。随着监测技术的日益进步,对质量管理体系和监测领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更需要继续加强监管机制的完善,优化考核机制。在规范工作人员日常监测行为上,可以实施持证上岗的考核办法。考核形式不必拘泥于一种,通过变换考核方式,扩大招考范围,实现跨地区的招考,为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工作人员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促进其互相学习沟通,减少技术水平的地区差距。同时,持证上岗制度的实施还需要根据时展变化不断调整,扩充考核范围。例如,在考核科目上,可以增加生态监测项目来应对监测项目日益增多的发展需求。在人才选用上,为了更好的保证每一个监测岗位都能够充分贯彻持证上岗制度,必须及时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满足监测技术日益提升的标准。同时,针对当前监测任务逐年增加的问题,可以通过优化监测任务格局的办法实现。例如对于污染源的监测,可以通过科学调整监测指标实现,在确保数据准确度的情况下通过在企业中开展自测自报的办法完成监督性监测工作。实际上,监测质量的日常管理工作,可以说是一项在不断发展中持续完善并落实监测质量体系的工作。为此,就环境监测部门来讲,有必要根据相关的文件标准以及部门发展需要,建立监测质量管理体系,认真落实每一个中间环节。对于最初管理方案的制定不可忽视,重视样品采集以及对原始数据的分析,做好数据处理工作,最后认真编写报告。在整个工作过程中,一定要充分明确并掌握技术文件的细节部分并加以落实,及时提交研究成果以供部门审核,在各部门的通力合作下达到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

2.3加强监督管理

在环境监测工作中,数据质量的提升与质量监督员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监督员是提高监测数据质量的基础保证[8]。因此,一定要指派综合素质强的监督员任职监督工作。在人才选拔时,不仅要对技术能力加以要求,也要考察其工作态度,选择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担任质量监督员。而且,在监督员数量上,为了更加全面的监察日常监测工作,有必要以现有技术人员总人数为依据决定监督员人数。对质量监督员而言,在工作中应该充分明确职责所在,了解自己的权利,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标准进行监督技术人员的日常工作,客观评判其工作情况,落实对检测数据的分析,保证准确度。同时,对于处于实习阶段的监测人员,有必要给予技术上的工作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工作技能。另外,监督员还要在监督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进检查发现的问题,并跟踪问题纠正情况,做好日常工作中的监测计划,尤其是针对采样的准备、样品处理及分析工作更要做好全过程的现场监督管理,保证监督工作的顺利开展。

3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话题。作为基础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进一步优化能够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必要予以重视。各级环保部门要在解决现有环境问题的基础上,继续加强体系的建设与创新,推动环保工作的全面开展。

参考文献

[1]邹敏.论基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不足与对策探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3,(06):128-129.

[2]董铮,王琳,田芳.加强环境监测第三方检测机构质量管理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4,(08):122-124.

[3]亓学红,朱颜苹.现阶段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之我见[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05):209.

[4]陈丽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J].环境与生活,2014,(10):18-19.

[5]刘洋.六安市县区环境监测站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绿色视野,2011,(12):43-46.

[6]李冠男,孙丽东,郭晓娜.环境监测全过程中多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绿色科技,2012,(10):163-164.

[7]李晓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现状分析及经验探讨[J].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2013,(06):105-107.

第5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测绘;质量管理;体系;若干问题;研究

一、简述工程测绘的任务与测绘技术及质量管理的发展要求

1、基础工作的全面准备。水利工程项目中诸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施工、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病险水闸除险加固、灌排泵站更新改造、蓄滞洪区建设、中小河流治理等,所有这些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等都需要测绘为其提供及时的数据资料,如平面控制成果、高程控制成果、各种比例尺地形图、纵横断面图等,而且要求资料准确可靠[1],因此,测绘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2、测量技术的全新特点。随着水利勘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测绘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传统的勘测方式相比,融合了更多的现代技术,使测绘技术、勘测工程也相应的发生改变和提高适应性。现代测绘则从动态设计、优化设计、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设计、科学数据设计等多方面提出来新的要求,尤其是数据测绘技术成为了现代测绘的一种重要应用手段,从专业知识的掌握、测绘师个人素质的需求、人格魅力的要求等多面构成完整的技术体系[2],实行测绘过程中数据的存贮、管理以及传递,更好地实现现代测绘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二、阐述当前测绘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质量管理的形式化应用。造成测绘质量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受到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蚀,造成工程受到破损,更多的是在建设过程中认识、管理等方面的原因。有些施工主要负责人对工程施工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对质量管理存在迷糊认识,没有建立一套规范、行之有效的质量管理办法,对工程中的工程量清单计价、协议招标等没有管理,招标从业人员及评标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不高;受到主管思想的影响,尤其是一些人思想腐化,在招投标过程中随意简化程序、降低标准,一些施工企业联合多家企业去陪标或者借用多家建筑企业资质去投标,造成质量的偏低[3];在监管上流于形式,没有专业监管部门,主观判断占据主要地位,致使验收具有随意性,监理环节严重松散。

2、水利测绘工作的局限性。水利工程固有属性决定其必定工程大,周期长,范围广。由于一项水利工程从立项到可行性分析再到刚开始设计直至最后的施工都离不开测绘的支持。所以,测绘工作的效率、精度,和反映实地情况的准确度在水利工程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决定着一项水利工程的未来,因而先进的测绘仪器、测绘技术和测绘方法也就一定在工作中得到应用。但是,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完美的,在水利工作中,同样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在测量中存在技术上的难点,必要用测绘方法大概测绘仪器的组合来完成。

三、探讨建立测绘质量管理体系的全新应用模式

1、建章立制,完善领导责任制。在实施测绘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建立领导责任制,明确各施工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具体施工负责人等层层责任追究制度,严格追究领导责任,加强监督管理。一是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坚持把抓好测绘质量管理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二是落实惩治和预防质量问题工作规划。制订惩治质量问题实施方案,对责任分解、组织考核、责任追究等工作作具体规定。三是实施责任追究制度。完善首问责任制,强化责任意识。建立监督制度,开辟网上公开栏,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杜绝一切机戒性和形式上的监督,不要使招标单位和机构有过多行为空间[4]。

2、地形地貌的实际掌握。现代测绘技术包括3s融合技术、数字化管理技术、计算机复辅助技术等在水利勘测中的运用,从经济发展和效益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技术层面的提高,通过观察和走访去对水库所在的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一个比较综合性的研究[5]。可以使用现代测绘的技术,譬如在测绘的过程中绘制出适合水库建设的等高线,从海拔、植被、风沙气候等多面形成勘测报告,形成空三加密(平面和高程误差放宽到5m)、模型定向、测量特征线、物方相关、得到像对的DEM成果、再创建像对DOM、最终以整公里数为单位镶嵌成条带状正射影像图。

3、数字化测绘技术的精准操作。打破传统的人工绘图的基础上,把过往的人工草绘的等高线以及各种地形地貌、符号等购置的铅绘图转化为现代计算机管理的先进应用,在经过计算机的审核校对以及修改之后存贮下来,并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计算,打破人工在图纸上进行量算,人耗、物耗较大的缺点。同时结合我国测绘施工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应用于工程施工等方面的功能。外业由全站仪、GPS或回声仪实测的数据通过计算机以CASS6.0的格式,利用CASS6.0强大的功能自动生成等高线及各种相关图式和地形要素,打印草图,经审校在计算机上进行修改和编辑,最后一次性出图[6]。通过数字数的测绘技术运用,大力缩短工程的周期,并积极用于设计与分析中,包括河道量算、面积量算、断面分析等实现现代手段的综合运用,采取计算机的辅助功能,在测量人专业素质配合下,更好地达到勘测的既定效果。

4、加强水利测绘安全教育。在施测较大测绘项目或到外地测绘生产前期,测绘处对职工加强安全文明生产教育,安全责任到人。野外工作,条件复杂,环境多样,天气变化无常。在丘陵地和黄河沿岸,沟壑遍地,有的地方荒草蔓延,暗井密布,输电线路交织成网;各地风土人情各有不同,有的地区语言交流就是一大障碍;工作人员克服种种困难,主动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协调好各方关系,测绘生产有序进行[7]。各项生产都按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进行,在水利工程测量和外地的各项工程测绘中,全院职工牢固树立安全意识,防患于未然,不能出现任何人身与仪器设备安全事故,取得安全生产的全面胜利。

四、总结

测绘质量管体系是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管理体系,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形成现代技术手段应用的资源整合,将3s融合技术、数字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对建设施工前的勘测、测绘、技术处理、数据形成等多种要素的集合,形成现代测绘技术的综合运用手段,使水利测绘实现快速优化,更好的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永兴;陈伟平;高校建立ISO质量管理体系若干问题探讨;航海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冉宝春;魏建军;我国高校建立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误区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3]朱小云;浅谈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7期

[4]严豪健;GPS掩星技术研究现状与若干问题[A];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年刊2002——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八届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洪璐;软件企业建立质量体系若干问题探讨;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1年第08期

[6]毕红颖;构建护理远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年第16期

第6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区域智力资本;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区域创新资本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4-0115-04

区域智力资本是指符合某一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的,个人、组织和区域等行为主体所拥有的、能够在区域网络范围内存在和流动的具有价值创造功能的知识,它能够为区域发展带来新的动力和活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1~2]。

一、区域智力资本的指标体系设计

本文综合考虑Edvinsson&Sullivan,Johnson和Dzinkowski对智力资本构成的分类,将智力资本划分为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来展开研究 [1~5]。根据学者们对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的一般定义 [2,6,7],本文确定的各个智力资本要素的维度及具体指标体系(如下页表1所示) [2,6,7]。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选择湖北省1995―2006年的历史序列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种途径获得上述指标所需要的原始数据(这些原始数据未纳入本文),然后根据这些原始数据对指标体系的每一个指标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湖北省1995―2006年间的上述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数值(限于篇幅,省略)。本文运用SPSS16.0采用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方法分别对区域人力资本、区域关系资本、区域结构资本和区域创新资本进行测度。在每一类的评估中,首先做KMO及Bartlett’s球体检验,然后展开因子分析,最终得到各类指标的科学评估结果 [8~11]。

三、湖北省区域人力资本(H)的测度

KMO检验值为0.615(大于0.6),Bartlett’s球体检验的Approx.Chi-Square为342.091,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提取公因子的方法是主成分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因子旋转方法采用方差最大旋转法(Varimax),通过统计分析,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5个公共因子(限于篇幅,总方差分解表省略),5个因子可以解释98.092%的总变差,5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1.766%、19.261%、11.425%、4.324%和1.316%。经过6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阵(限于篇幅,省略),根据公共因子荷载阵,将公共因子X1、X2、X3、X4、X5分别定义为“人口素质与社会保障水平”、“医疗卫生投入水平”、“医疗卫生技术水平”、“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结构”和“人力资本投入水平”。从公共因子荷载矩阵可知,公共因子X1对区域人力资本的贡献最大,高达61.766%;其次分别为X2、X3、X4、X5,它们对区域人力资本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贡献率分别为19.261%、11.425%、4.324%和1.316%。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限于篇幅,省略),得到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限于篇幅,此处省略),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5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见下页表2),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区域人力资本的综合得分 [7,12]。

各个因子权重的计算公式为:

Xn=×100%式(1)

根据式(1)及总方差分解表的数据,计算得到X1、X2、X3、X4、X5的权重分别为:62.97%、19.64%、11.65%、4.41%、1.33%。因此,得到湖北省区域人力资本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H=0.6297 X1+0.1964 X2+0.1165 X3+0.0441 X4+0.0133 X5

式(2)

根据式(2),计算出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人力资本综合得分值(如表2所示)。

四、湖北省区域关系资本(R)的测度

KMO检验值为0.612,Bartlett’s球体检验的Approx.Chi-Square为102.759,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用同样的方法对湖北省区域关系资本进行评估,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4个公共因子(限于篇幅,总方差分解表省略),4个因子可以解释92.417%的总变差,4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6.574%、23.234%、13.018%和9.591%。经过5次旋转后得到公共因子荷载(限于篇幅,省略),根据公共因子荷载阵,我们将公共因子X6、X7、X8、X9分别定义为“国际贸易水平及国内商品流通水平”、“国内贸易水平”、“国际交流水平”和“国内贸易质量”。根据公共因子荷载矩阵,公共因子X6“国际贸易水平及国内商品流通水平”对区域关系资本的贡献最大,高达46.574%;其次分别为:X7、X8、X9,它们对区域关系资本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贡献率分别为23.234%、13.018%和9.591%。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限于篇幅,省略),得到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限于篇幅,此处省略),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这4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见下页表3),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湖北省的区域关系资本综合得分 [8,13]。各个因子权重的计算公式同式(1),根据式(1)及总方差分解表的数据,计算得到X6、X7、X8、X9的权重分别为:50.4%、25.14%、14.09%、10.37%。因此,得到湖北省区域关系资本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R=0.504 X6+0.2514 X7+0.1409 X8+0.1037 X9式(3)

根据式(3),我们可以计算出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关系资本综合得分值(如表3所示)。

五、湖北省区域结构资本(S)的测度

KMO检验值为0.605,Bartlett’s球体检验的Approx.Chi-

Square为909.176,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通过统计分析,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6个公共因子(限于篇幅,总方差分解表省略),6个因子可以解释91.647%的总变差,6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37.771%、20.959%、11.319%、8.778%、7.7%和5.12%。经过10次旋转后的公共因子荷载阵(限于篇幅,省略),根据公共因子荷载矩阵,将X10、X11、X12、X13、X14、X15分别定义为“政府服务保障及社会沟通机制”、“信息服务水平”、“政府宏观管理能力”、“各类社会机构提供的辅助社会服务水平”、“人口流动、货物流通及知识传播机制”和“产业结构与信息流通机制”。根据公共因子荷载矩阵,公共因子X10“政府服务保障及社会沟通机制”对区域结构资本的贡献最大,高达37.771%;其次分别为:X11、X12、X13、X14和X15,它们对区域结构资本的影响程度越来越弱,贡献率分别为20.959%、11.319%、8.778%、7.7%和5.12%。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限于篇幅,省略),得到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限于篇幅,此处省略),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这6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见表4),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各区域的结构资本综合得分 [9~10]。根据式(1)及总方差分解表的数据,计算得到X10、X11、X12、X13、X14、X15的权重分别为:41.21%、22.87%、12.35%、9.58%、8.4%、5.59%。因此,得到区域结构资本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S=0.4121 X10+0.2287 X11+0.1235 X12+0.0958 X13+0.084 X14+0.059 X15 式(4)

根据式(4),可以计算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结构资本综合得分值(如表4所示)。

六、湖北省区域创新资本(I)的测度

KMO检验值为0.623,Bartlett’s球体检验的Approx.Chi-Square为142.995,统计值的显著性概率是0.000。通过统计分析,从原始数据中萃取了3个公共因子(限于篇幅,总方差分解表省略),3个因子可以解释86.662%的总变差,3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60.698%、15.576%和10.387%。经过5次旋转后的公共因子荷载阵(限于篇幅,省略),根据公共因子荷载阵,将公共因子X16、X17、X18分别定义为“教育投入与创新过程”、“科研投入水平”和“创新产出水平”。根据公共因子荷载阵,公共因子X16“教育投入与创新过程”对区域创新资本的贡献最大,高达60.698%;而X17对区域创新资本的贡献率为15.576%,X18对区域创新资本的贡献率为10.387%。根据因子得分系数矩阵(限于篇幅,省略),得到原始变量的因子得分函数(限于篇幅,此处省略),根据因子得分函数,计算出这3个公共因子的具体得分(见下页表5),对得到的因子得分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湖北省历年区域创新资本的综合得分 [10~11]。根据式(1)及总方差分解表的数据,计算得到X16、X17、X18的权重分别为:70.04%、17.97%、11.99%。因此,得到区域创新资本综合得分的计算公式:

I=0.7004X16+0.1797X17+0.1199X18式(5)

根据式(5),可以计算出湖北省1995―2006年的区域创新资本综合得分值(如下页表5所示)。

七、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IC)测度结果

将历年的区域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结构资本和创新资本相加得到湖北省历年的区域智力资本水平(如表6所示)。

湖北省区域智力资本综合得分计算公式为:

IC=H+R+S+I 式(6)

参考文献:

[1]Bontis N.Nat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Index: A United Nations Initiative for the Arab Region [J].Journal of Intellectual Capital.2004,(1):13-39.

[2]赵罡,陈武,王学军.智力资本内涵及构成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4):154-160.

[3]Leif Edvinsson,Mart Kivikas.Intellectual capital (IC) or Wissensbilanz Process: Some German Experiences [J].Journal of IntellectualCapital,2007,(3):376-385.

[4]Fukugawa,Nobuya.Evaluating the Strategy of Local Public Technology Centers in Regional Innovation Systems: Evidence from Japan[J].Science & Public Policy (SPP),2008,(3):159-170.

[5]S.R.Epstein.Regional Fairs,Institutional Innovation,and Economic Growth in Late Medieval Europe [J].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New Series,1994,(3):459-482.

[6]王学军,陈武.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创新能力的关系――基于湖北省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9):25-36.

[7]王孝斌,陈武,王学军.区域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9,(3):16-31.

[8]卢纹岱.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2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美]罗伯特 S.平狄克,丹尼尔 L.鲁宾费尔德.计量经济模型与经济预测:第4版[M].钱小军,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0]马庆国.管理统计:数据获取、统计原理、SPSS工具与应用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11]于俊年.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的使用[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12]王学军,陈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评价的实证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13-19.

[13]何庆丰,陈武,王学军.直接人力资本投入、R&D投入与创新绩效的关系――基于中国科技活动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技

术经济,2009,(4):22-32.

The Index System Formulation and Estimation of Region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 Empirical Study Based on the 12 years’ Data of Hubei Province

CHEN Wu

(State Grid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Beijing 100052,China)

第7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实验; 密度; 思路; 点拨

物质密度的测定是初中物理一个重要实验,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技能。实验的拓展则可以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值得我们认真地探索和挖掘。在此,以一道典型开放性试题为例,把固体物质密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呈现出来,供大家参考与探究。

典型试题:向阳中学九年级四班王磊同学复习了密度知识后,想自选器材利用所学物理知识,测出一块“橡皮泥”的密度,请你帮助他完成实验任务,要求:至少运用两种方法 ,写出实验的主要步骤、所测物理量及表达式。

思路点拨:

一、定义法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烧杯、水、细线、量筒、橡皮泥

【实验步骤】:

(1)利用调节好平衡的天平测出橡皮泥的质量m

(2)向量筒里到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橡皮泥,使其浸没于量筒水中,记下量筒内水面面到达的刻度V2

方法二: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G,用量筒测体积 V,利用公式ρ= m / V求密度。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量筒、橡皮泥

【实验步骤】:

(1)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橡皮泥的物重G

(2)向量筒里到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到达的刻度V1

(3)用细线拴住橡皮泥使其浸没于量筒水中,记下量筒内水面到达的刻度V2

二、阿基米德原理法

将弹簧测力计下挂的固体,一次悬放在空气中,另一次浸没于水中,先用弹簧测力计的两次示数差求得固体所受浮力,然后利用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及密度公式ρ= m / V,求得物体密度。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烧杯、水、细线、橡皮泥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橡皮泥拴牢,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其重力G

(2)向茶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将弹簧测力计下端的橡 皮泥浸没水中,且不与杯壁、杯底接触,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

方法二:

【实验器材】: 直筒形小烧杯、刻度尺、橡皮泥和清水

【实验步骤】:

(1)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刻度尺量出杯中水深h0

(2)将橡皮泥捏成碗形放在水面,当它漂浮时,用尺量水深h1

(3)将橡皮泥沉入水中刻度尺量水深h2(整个过程水不溢出)

四、杠杆平衡法

将待测物块与另一物块悬挂在杠杆两端,并使杠杆平衡,然后将待测物块浸没入水中,移动另一物块使杠杆重又平衡,然后通过计算求得密度。

【实验器材】:粗细均匀的细棒一根,待测橡皮泥,水,刻度尺,细线,铁块

【实验步骤】:

(l)将待测橡皮泥及铁块悬挂在细棒两端,并使其水平位置平衡。

(2)用刻度尺测出橡皮泥及铁块到支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

第8篇:测智力题范文

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的衔接,主要针对各种市场经济中的犯罪行为的犯罪成本过低执法不严问题。根据原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查处各类商标违法案件37489件,移送司法机关仅45件;各级版权行政管理机关共受理案件23013件,移送司法机关仅22件。根据2006年10月份全国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座谈会提供的数据,2003年全国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移送公安机关涉嫌犯罪案件688年,2004年、2005年增至1202件和1034件,分别比2003年增长75%和50%。根据以上数据可知,经过近几年的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工作的开展,已经出现了增长的现象,但是总体来说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尚处于低概率。

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行政机关不予以移交公安机关处理的原因

其原因有以下几种:(1)出于私心或者因为腐败原因。涉嫌犯罪的案件往往在一线办案单位的办理阶段就被消化成一般的违法案件;(2)对相关法律法规不熟悉导致案件的从轻处理。行政机关在办案时使用的都是相关的行政类法律、法规、规章,对刑事法律的掌握较为生疏,一旦没有完善刑事法律的知识更新,极易在办案过程因为忽略导致将涉嫌犯罪的案件作为一般行政案件处理;(3)在办理行政案件完结时人为地直接“以罚代刑”、“以赔替刑”,省却了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这个步骤,造成对犯罪分子的放纵。

(二)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犯罪案件的后不立案、立而不侦原因

依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公安机关对于行政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率和侦破率均属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共有以下几点:(1)公安机关负有提高破案率的内部压力,立案后的侦破率均作为考核的指标,虽然有犯罪的事实发生,但是在不能快速侦破的案件面前,会存在暂不予立案的做法;(2)某些办案人员素质偏低,对法律问题,罪与非罪问题的把握不准确,对于是否应立案把握能力不足;(3)立案后侦破率低,少数公安机关办案人员的办案指导思想存在偏差,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对“没有油水”的案件并不热衷,存在立案后拒不侦查的现象。

(4)存在行为或则受外部因素的影响,区域性的地方领导对于打击经济类型的犯罪问题较为敏感,认为会影响地方经济建设的打击,利用行政手段干预了公安机关的办案,在某种程度上容忍了经济犯罪问题的严重性。

三、检察院的立案监督的规定和实际运行机制

(一)检察院的立案监督的法律规定

现行法律文本中关于刑事立案监督的规定有《宪法》第129条,《刑事诉讼法》第8条和第87条,《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72到379条,《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第164条,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立案监督工作问题解答》等。几乎都是原则性的规范,实际的可操作性不强。《六机关规定》有较为详细的规定,也是实践中使用得最多的条款:“人民检察院通知公安机关立案的,公安机关在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在上述时限内不予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予以纠正。公安机关仍不予纠正的,报上一级检察机关商同级公安机关处理,或者报告同级人大常委会。”《六机关规定》虽对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情形作出了应对的规定,但是上述规定均较为柔情,缺乏刚性,也没有赋予检察机关对公安机关违反上述相关规定后的相关惩处或者追究责任的规定。《关于在行政执法中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意见》也是加强“两法”的衔接,并明确规定由人民检察院和监察机关加强对案件移送情况进行监督,但是依然缺乏具体的可操作性,赋予检察机关对各部门违反移送的相关规定时,反制的约束力和反制措施相当有限,极大地了监督职能作用的发挥。2010年颁发《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刑事立案监督有关问题的规定》(试行)对立案监督的相关措施的进一步规定,横向比较其他规定,是对以往相关规定的一种详细化解释,但是并没有脱离以往的桎梏,依然是指导性意见较多,可操作规定较弱。

(二)检察院的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立案监督的途径和实施程序

1.主动联系行政执法单位,了解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案件,主动要求行政执法单位进行制定“两法”衔接相关规定,和完善行政执法单位在行政执法过程中查处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制度。

2.在引起相关行政执法单位的重视后,检察机关积极主动与公安机关及行政执法机关联系,协商会签“衔接机制”的意见、办法、规定等,要求行政执法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并向检察机关移送行政执法案件的副本或者复印,以此备案,便于检察机关立案监督。

3.在“衔接机制”机制实施一段时间后,检察机关通常会定期回访行政执法单位,倒查移送案件的立案效果,议商移送案件的难处和查找制度的弱点,以便推进衔接工作进一步的改进。

四、强化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立案监督的改进对策

(一)必须继续完善赋予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完全立案监督权利

赋予检察机关完整的刑事立案督权的权能。一是要完备刑事立案监督权的权能。也就是说,要明确赋予检察机关对刑事立案活动的知情权、质询权和纠正权以及为保证纠正得以实现的机动调查权、处罚建议权,使检察机关的刑事立案监督权具有刚性、强制力。二是要在法律上明确扩大现有刑事立案监督的对象和范围。将行使刑事案件侦查权的公安机关、检察机关自侦部门、国家安全机关、监狱机关、海关、走私犯罪侦查机关等都纳入到立案监督的对象当中来。将立案监督的范围扩大为应当立案而不立案、不应当立案而立案和立案后“降格处理”等方面。

(二)寻求高位阶的法律或司法解释的支持,将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作为侦查监督的重要方向,制定完善的规范

检察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立案监督不能在空泛的纸上空谈,必须有一本强制性的高位阶法律或者司法解释的规定,而且这些法律或者司法解释不能仅仅包含原则性合简单操作性的规范性条文,必须要有从行政机关在执法案件中发现线索到移送公安机关、移送检察院备案、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检察机关对上述两个部门违反规定的处理等详细的规定。

(三)健全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立案监督机制,构建起有利于强化立案监督工作的各种有机衔接机制

在现有法律不能一时完备的情况下,只能依靠各部门之间的合作与努力,特别是检察机关必须率先进行互动,建立起案件信息通报制度:(1)建立起行政执法案件的查阅畅通渠道,保证检察对于对于行政执法案件是否涉嫌刑事犯罪的知情权,确保移送公安机关处理的行政执法案件在检察机关的备案。(2)建立起与公安机关的立案监督备案案件信息通报制度,与公安机关定期交流立案监督备案案件的受案、立案、网上追逃、强制措施适用、呈捕、移送与撤案,同时将案件的判决结果通报公安机关。(3)上述查阅渠道和信息通报通过软件联网的方式进行互通,将案件材料和办理流程上网,检察机关能够通过内部网上查询相关情况,方便监督。

(四)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立案监督必须专人专办,指派专门的办案人员与行政机关和公安机关及时沟通和需求支持,保持案件监督的绿色通道

在遇着特情案件时,也可派员及时全程现场跟进,对案件证据的收集、固定及侦查方向提出建议和意见,与侦查机关及时沟通协调,为案件顺利办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9篇:测智力题范文

关键词:建筑力学;实践;中职学生;教学质量

建筑力学课程具有系统性和抽象性的特点,理论性强,公式复杂,是一门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课程。由于很多中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薄弱,学习兴趣不足,所以他们在学习建筑力学的时候常常会感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把建筑力学当成是不可能学会的科目。因此,建筑力学课程得不到学生的支持和配合,也导致了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偏低。作为中职学校建筑力学的教师,我们必须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拓宽学生的视野,简化教学难度,提高中职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建筑力学教学经验,探讨如何提高中职建筑力学教学的质量。

一、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中职教师在进行建筑力学教学时,必须要首先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教师知道教学的重点和教学的方向才能够发挥主导作用,才能够切实地找到良好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只有学生知道需要掌握的是什么,才能够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跟随教师完成教学任务。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情,做到“知己知彼”“统筹兼顾”。比如,讲建筑力学“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时,我为这节课设计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分别是:知识目标(要求中职学生了解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方法;理解平面力系、平面汇交力系;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能力目标(通过用几何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提高对建筑力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素质目标(培养中职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在新课引入时,我先让学生回顾以前在初中阶段物理学科中学过的力学。然后,我进行详细的讲解和描述,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中职学校的学生虽然面临升学的压力较小,但是他们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学生都想学到一技之长,然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因此,中职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要为学生着想,选择对学生有利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努力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为中职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筑力学的学生的专业课,对于学生今后就业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在教学时要多下工夫。比如,讲中职建筑力学“弯曲内力”时,我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播放几组图片,分别是工厂厂房的天车大梁,火车轮轴,楼房的横梁和阳台的挑梁等,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找到学习的乐趣。然后,我利用电子课件给学生详细地讲述用截面法确定弯曲内容以及弯曲内力的正负号规定。我还会带领学生一起画剪力图和弯矩图,并把作图时的注意事项系统地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弯曲内力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结合实际案例开展教学,扎实学生的基础

建筑力学的知识在实际工作中作用很大,能够有效提升工作效益。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让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很多中职学生面对的困境是动手操作能力强,但是理论基础差,因此中职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本,把学生当成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在建筑力学的课堂上更具有活力。比如,在讲建筑力学“压杆稳定”时,我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授课,使中职学生在学习时更加有动力。我先提出了一个例题:某型号柴油机的挺杆长度l=25.7 cm,圆形横截面的直径d=8 mm,钢材的E =210 GPa,бp=240 MPa。挺杆所受最大压力F= 1.76 kN。规定的稳定安全因数nst=2-5。试校核挺杆的稳定性。我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探究意识,还对扎实学生的基础起到重要作用。学生不仅理解了求挺杆的柔度的方法,还学会了用欧拉公式计算临界压力,进而校核挺杆的稳定性。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互动,因此中职教师必须要注重学生的地位,与学生进行双边互动。

四、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

现在很多中职学校都在进行校企合作项目,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一种长久的合作模式,以此应对当前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压力。通过校企合作,中职学校可以为企业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也可以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的特长,为学生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同时,中职学校还要注重学校与企业的信息共享和资源互助,给中职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可以在实践中成长。因此,我鼓励学生到工程企业中去实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为进入社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也能够丰富学生的社会经验,完善学生的综合实力,实现校企学生的三方共赢。很多中职学生在企业实习的表现较好,最后都留在了企业中,成为各个企业的优秀人才。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