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瑜伽训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目的 探讨产前瑜伽训练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于本院分娩的参加产前瑜伽训练的180例为观察组,未参加产前瑜伽训练的220例为对照组,分别记录各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结果 观察组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第一产程观察组(238.0±115.5)min,对照组(355.0±250.5)min,P
[关键词]产前瑜伽训练;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
近年来我国的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原因是处在孕期的准妈妈缺乏妊娠分娩的知识,大量补充营养,缺乏锻炼,导致过度肥胖,使巨大儿增多、难产增加。孕妇心理因素的影响是导致剖宫产率上升的另一个原因。经研究表明,产前瑜伽练习,有助于增强孕妇身体素质,控制身体的线条,降低巨大儿出生率,使孕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促进分娩过程的顺利完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于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顺产的400例无凝血功能障碍,无子宫肌瘤及附件疾病,无内科及产科合并症,足月单胎头位,胎儿体重在2500~3950g,孕周在37~41周,骨盆内测量正常范围,无剖宫产指征,有条件进行阴道试产的初产妇,其中参加产前瑜伽训练的180例为观察组,未参加产前瑜伽训练的220例为对照组。两组平均年龄(23.31±4.56)岁及(24.02±5.07)岁,孕周为(37.72±2.56)周及(38.06±1.35)周,两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每例产妇记录各产程时间。①观察组:自孕20周起由专业人员指导做产前瑜伽训练,包括足部、腰部、腿部、骨盆锻炼、瑜伽呼吸及瑜伽冥想,并随访锻炼情况。②对照组:按传统的模式,不做产前瑜伽训练。
1.3观察内容
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及待产过程中由于无法忍受疼痛而放弃试产选择剖宫产例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u检验和X2检验。
2.结果
2.1两组各产程时间比较见表1
观察组各产程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2.2两组待产过程中由于无法忍受疼痛而放弃试产选择剖宫产例数比较见表2
观察组最终选择剖宫产例数明显少与对照组(P
3.讨论
【关键词】高职体育教学;形体训练;价值;对策
高职体育教学中的形体训练,是器材练习、各种训练方式的有机结合,对改善身体形态、强身健体等有着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综合型人才需求的提高,传统基本功形式的形体训练体育项目,俨然不能满足学生多元教学需要,还需在基本动作练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从而带动学生全面发展。
1高职体育教学中形体教学的价值分析
1.1学生发展保障
形体训练以锻炼身体为主,提高形态美感的同时强健体魄。高职体育教学改革步入关键阶段,对形体训练的开展越发关注,以多角度培养学生技能型人才,提高就业率。形体训练多元体育项目的展开,考虑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如性格特征与兴趣爱好等。除此之外,学生可自由选择运动强度、时间,振声实现了形体训练教学的有的放矢,以及因需施教。体育教学质量提高,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综合素养,更利于全面发展。
1.2丰富情感体验
音乐、舞蹈、瑜伽等元素,与形体训练教学的融合,提高了形体训练教学的艺术感。音乐能够引起人们情感共鸣,同时营造仿佛让人身临其境的氛围。舞蹈动作优美,深受学生喜爱,振奋谨慎的同时,能够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也培养了学生的韵律感、协调感,从而让学生深受艺术熏陶。瑜伽能够放松身心,达到释放压力、塑造形态的作用,赋予了学生别致的情感体验[1]。
1.3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高职教育竞争激烈,为提高就业率,加强学生知识技能培养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而外在形象的包装,更利于学生竞争力的提高。面对毕业竞争压力,以及职业岗位挑战,通过形体训练体育教学,培养气质内涵、激发潜能、砥砺心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意义重大,以充沛精力、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轻松应对岗位工作,为学生未来发展提供基础保障。
2高职体育教学中展开形体训练的对策
2.1发挥教师示范作用
教师教学动作规范性、充沛精力、优美身姿、内涵气质与知识渊博程度等,将直接感染与影响学生,确保形体训练教学科学性的同时,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展开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让学生掌握更多形体训练技能,以此带动班级整体教学水平提高。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好、特长等,专门向学生传授至少两项自我锻炼方法,确保学生保健水平的同时,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应对职业压力与挑战,能够始终保持最佳身心状态。
2.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形体训练中,学生普遍学习兴趣不高;对此,教师应当加强形体训练健美、塑造匀称形体、减脂等价值的宣传,提高学生形体训练的信心与动机。教师需要增设形体训练课程内容,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并将动作有效划分,如健美操、减肥操等,确保学生训练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除此之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身体形态,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建议,以此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任何项目都需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展开,如有氧运动,需本着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展开教学,让学生尽受到成效,从而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2]。
2.3优化教学形式
形体训练是长期性、系统性的工程,各种跳跃动作、平衡动作等的练习,都需要逐步加强。在层次化教学中,不仅要将男生、女生分开教学,还需要展开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接受能力、进步程度、学习态度等分出中优差等级,再根据学生的协调性、柔性、平衡性等加强指导与训练。为确保教学成果,减少学生厌学情绪与心理,可适当的引入游戏化教学、案例分析、研讨式教学等,如利用多媒体播放分解慢动作,让学生对动作技能正确掌握,或是回放学生训练过程,让学生共同之处动作不足之处,实现共同进步。最终利用微课,讲解动作技能注意事项等,让学生在朋友圈分享,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2.4课内外教学有效衔接
学生进行课内形体训练,对自身学习程度、进步空间了解相对片面;对此,可积极展开课外教学。教师可设立形体训练选修课,让学生利用周末或是假期时间,完成选修课程学习,以规避课时与场地等条件的限制。组织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内外文化活动,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激发学习动力,发展成特长。
关键词: 英语口语训练 高效课堂 英语教学
随着英语的实用化,只停留在书面上的传统英语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英语的需求,英语口语得到很大重视;随着英语教学的改革与深入,无论是从考试导向还是社会要求都在朝着“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改革方向发展。为改进中学生英语口语教学,以英语交际为主导,积极创造语境,激发学生欲望,训练方法多样,提高英语口语的运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语言学科规律,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创建英语高效课堂,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放在首位,进行口语训练。在学习中注重开发语言环境,创设情境,听说领先,激发兴趣,尊重学生,以人为本,为学生英语学习创造良好开端,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营造良好氛围确保口语训练环境
目前,农村中学生的英语学习环境主要是学校,其听说英语的环境和机会很有限,基本上是英语课堂。在这种环境下,课堂口语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消除紧张的焦虑情绪,使学生处在相互尊重、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互动过程中,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
1.平等对待学生,克服学生胆怯心理。
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用积极肯定的态度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减少胆怯心理,充满自信地投入各种口语训练活动中,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使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加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2.沟通师生情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感化每个学生,对课堂充满激情,感染每个学生,激发学生愉快的情感,使他们乐于开口说英语,在互动活动中相互交流,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说英语的机会。
二、选择合适内容确保口语训练情境
选择口语训练内容是需要考虑的,就是让学生觉得有兴趣去说和有话可说。把枯燥无味的英语变成学生想说想用想去交流的语言,真正起到语言的语用功能:谈谈刚过完的周末或假期,谈论自己旅行的经历,谈论某部热门影片,谈论社会上的流行话题……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选择训练内容,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要以学生为主体,使每位学生都感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是成功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口语教学的关键。
三、采用多种方法确保口语训练效果
1.口语专练。
每周一、三、五让学生根据近期会话内容进行口语对话。坚持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生汇报。为了训练和培养学生在公开场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可以每天利用课前5分钟,轮流让两位学生用英语做值日生报告。刚开始,值日报告内容可以只限于出勤、天气、日期之类的事,随着词汇量的扩大,知识的增多,学生除了完成日常的报告内容外,适当紧扣教材并与其同步进行,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承前启后的相关内容进行活动,自然而然地引出新的教学内容。周二、四放录音对学生进行正音训练及听力测试训练。
2.对话练习。
学生进行对话练习,不仅可以拓宽思维,而且有利于加强写作练习,有效地提高英语交际和口语运用的实际水平及技能,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能用每日英语的形式完成这一任务,或对话练习、或口头报告调查结果等,都不失为一个练习口语的好形式,使他们在说与听中加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用英语提问,为每个学生都提供在众人面前说英语的机会,学生愿意听,乐于说,其乐融融。
3.创造情景剧。
在自由对话时间,学生可就当天所学的知识自编一个小对话。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编排,每节课都会有一个小任务,每个单元都有一个环节“Just for fun!”,即任务型的教与学:利用幽默风趣的对话及诙谐怪诞的漫画,让学生在语言实践和教学活动的新情境中进行交际性训练,努力达到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知识和英语技能展开语言交际活动的目的。
学生自主选取题材,运用所学英语语言,合作完成共同话题。在自创的情景中运用大量所学知识,激发学英语的兴趣,使英语语言“活起来”,使所学语言得以运用。学生不再枯燥记忆,真实的情境更能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牢固掌握,成功的快乐更能激起学习的热情,这样的表演更能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
4.口头习作。
通过对本节知识提炼,进行口头作文。学生通过概括、总结、汇报,训练思维能力、组织语言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就任何学习生活上的问题,甚至私人问题,向教师提出问题,请教师解答。这是连接师生情感的桥梁,通过这一形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可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理解和被理解中增强学习英语口语的信心和决心。
四、进行强化训练确保口语交际运用
最大限度地科学利用英语资源,合理提供课外环境,使时间效益最大化,学习效果最优化。
1.日常见面一句练。
上学路上,校门口,校园内,提倡学生用英语交谈和问候,鼓励学生大胆开口,敢于大声讲英语,并鼓励他们课下也尽量运用所学的常用的表达方式对话,真正体验英语的实用性,提高交际能力。
2.定期组织英语角。
以班级为单位,以小组为单位,参与学校安排的英语角。通过学生学习热情的辐射,让学生内化为口语训练和语言实践活动的内驱力和语言素质的内在潜能,对培养学生学习技能和创新方法起到重要作用。
3.学生英语演讲。
大课间做周评价时,从各班选取优秀学生进行英语演讲,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演讲能力。让学生尽量运用规范的英语口语,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培养了兴趣,久而久之,养成了自主语言训练语言实践的良好习惯。
4.英语辩论赛。
当学生的口语训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就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口语实践的机会,辩论赛无疑是很好的方法:学生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形成互帮互助的和谐关系,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平台,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挖掘每个人的创造潜能,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亦非一日之功,为了能让每个学生都说好英语,教师除了注重自身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水平的提高之外,更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时刻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有意识地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口语实践,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语运用能力,促进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发展。
英语是学会的,练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口语水平的提高,需要不断练习,不断强化,不断实践,做到自主地参与交际,能动地观察和体验语言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陈波,关文信.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实施.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桂诗春.谈当前的外语教学[J].中国外语,2005,(1).
[3]王尚文.语感论(修订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关键词]语文教学口语训练交际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001
从学生的个体发展来说,口语交际能力比读写能力更为重要,因为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学习工作中都离不开口语交际。尤其是当学生走入社会以后,口语能力更是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能决定学生的前途命运。
把口语训练作为学校的专门课程,西方早在中世纪就开始了,出于宗教宣传的需要,研习说话和演讲术被列为当时教育的主要课程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所有社会经济较发达的国家都进行了规模较大的课程改革运动,口语教学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日本、美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的中学语文教学都把培养口语能力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
我国对口语教学的重视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说话训练”走进中学语文教学大纲,2000年的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将“听话”和“说话”合并为“口语交际”,并提出了系统的教学要求。2002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更是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具有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的进行人际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这种阐述体现了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入,口语交际能力在人的发展中显示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是社会的需要、教学的需要,更是学生个体发展以及生存、生活的需要。
一、加强目的性和针对性,使口语训练有序化
因为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真正落实口语训练,即使少数教师对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因为考试的影响,教学仍然以读写为中心,口语交际只是处于一种不起眼的配角地位,口语训练呈现出一种随机无序状态,没有明确的目的性,致使训练的效果不佳。因此,提高广大教师对口语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口语训练的目的性,是提高训练效率的第一要素。因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取的行为,使注意带有明确的指向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容易激发出来,口语能力更容易得到锻炼。比如,以训练学生“说出自己的所见”为目的的“看图说话”,“说话”前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并注意观察的角度和顺序,要求学生讲述时注意层次和顺序,使用适当的方位词。因为学生在观察、表述前有明确的目的,所以在观察、思考中就格外认真,“说话”就会有条有理、清清楚楚。又如,苏教版八年级上册有“与人交流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的口语交际专题,教学时要先让学生明确口语交际时注意不同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是语言交际的最基本要求。然后布置两个作业:1.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城市要向一位老人打听一个地名,你会怎么问?2.星期天你想邀请某同学参观航天科技展,可同学妈妈以某某要写作业为由拒绝你,你怎么说服她?学生先进行小组练习,然后请大家推荐说得好的同学上台表演。通过观看同学栩栩如生的表演,许多学生跃跃欲试,口语表演的积极性空前,无形中大部分学生也加强了对口语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再如,以训练人的快速思维著称的“头脑风暴”活动,活动前可告诉学生,此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训练大家的快速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针对议题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想出尽可能多的答案,并用最简洁、最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明确了,因此教师的议题一出,学生就会快速思维,积极答题,答案层出不穷,内容异彩纷呈,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锻炼。
当然,仅仅是每次训练有明确的目的还不够,作为语文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有什么样的口语能力”这个总目标应该是总揽于胸的,同时应针对总目标制定出分步实施的具体目标。比如,在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时分步实施,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敢说”重在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和畏难情绪,“能说”要求学生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会说”要求学生注意听众反映,随时调整自己的说话内容、说话方式,使语言更有说服力。总之,通过有目的的序列化训练,使口语教学更有效。
二、注重前瞻性,使口语训练内容社会化
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因此口语训练要具有前瞻性,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语言的习得来自社会,用之社会,因此对学生的口语训练应具有社会性。这“社会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训练形式要接近社会现实,具有情境性; 二是训练内容要贴近社会要求,为学生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其实我们并没有所谓的一般的看、听或记忆的能力,我们只有看、听或记忆某种东西的能力。离开训练所用的材料,一般的心理和身体的训练全是废话。”口语教学也是这样,离开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进行的语言训练,对于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必须精心创设符合社会实际的交际情境。因为与社会生活相符的生活情境,学生会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口语交际的主动性就会不由自主地调动起来。例如,要让学生学会自我介绍,可以模拟公司招聘,先在教室内布置好“考场”,让部分学生和教师共同担任“考官”,其余学生面对“考官”进行自我介绍,包括自己的简历和特长,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言之有物,能打动“考官”,为自己谋到“职位”。面对仿真的“考场”和严肃的“考官”,学生首先要缓解自己的紧张情绪,同时又要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表达,因此,一场口语训练下来,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口语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种心理体验对他们今后走向社会求职也是一份难得的经验。除了在教学中创设交际情境以外,还要将学生带入广阔的社会实践中,让他们在真正的社会情境中真刀实枪地练,如担任校报小记者采访专家名人,走访敬老院了解这些离家老人的心愿,参加环保宣传,进行社会调查等。这些活动既让他们学到随机应变的口语技能,又锻炼了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可谓一箭双雕。
与此同时,口语教学的内容也要紧扣时代脉搏,体现社会要求。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在进入科技革命时代后,学制改革中出现了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融合的趋势,其表现之一是普遍对青少年进行一定的从职教育,使之为走向社会做准备。例如,在口语教学中强调介绍、面试、讨论、协商、演讲等内容。与之相比,我们口语教学中的讲故事、复述、转述等内容的社会性就要逊色得多。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设计一些贴近社会生活,对学生今后走向社会有帮助的教学内容,如前面讲到的让他们进行一次求职面试,组织一次社会调查等。以学生组织一次社团活动为例,从方案的设计、活动规则的制定到活动的开展,完全由学生自己开动脑筋,自己与人打交道,请求帮助,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将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学会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学会与别人合作,从而逐步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对他们今后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注重实效性,探讨口语训练评价方式
我国的口语教学之所以呈现出一种“门前冷落车马稀”的局面,与评价有很大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国母语的口语教学仍没有一套比较完善的评价方法。这与口语教学测评本身的不好操作有关,但更大程度上与根深蒂固的只重读写、不重听说的语文教学的传统渊源有关。没有评价就没有实效,就没有发展,测评环节的缺失破坏了整个教学系统的完整,使口语教学的目标不能落实。近年来在语文试卷中出现的一些关于口语交际的测试题,显示了大家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重视,但与其说是对口语能力的测试,毋宁说是书面考试的一种异化。
如何科学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测评?这是一个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专题。笔者曾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尝试。第一,从口语交际过程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可分几个大的方面,如交际的态度、交际的内容、交际的效果等。每一个大的方面又包括若干细则,单是“交际的态度”又可以包括有礼貌、有信心、诚实度、有主见、谈吐文雅等。将这些条目和细则制成量化表,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使学生及时明白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以便调整和改进。第二,从口语交际的结果方面评价。这方面的评价又可以根据评价人的不同分为自我评价、伙伴评价、教师评价三种。自我评价侧重于自我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感受,伙伴评价侧重于交际双方的互动方面评价,教师评价则从更高的角度对交际效果进行判断,三方面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在活动中的成败得失。另外,还有一种档案资料评价法,它属于一种总结性评价,是经过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过程后对学生口语能力的一种测评。先由学生收集整理自己在一定教学时段内口语活动中的资料,如收集的材料、演讲稿、活动情况记载、照片、音像带等,然后由教师根据情况给出评语和分数,最后将学生的口语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语文成绩。
当然,口语的教学评价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探索,操作起来也会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作为完整教学的一环,它是不可缺少的。无论从口语教学自身的发展上说,还是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上说,评价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意义。有了评价,最终才能使口语教学像阅读、写作教学那样成为常规教学的一部分,也才能使学生的口语能力在学校得到有效锻炼,使口语交际能力真正成为学生生存发展的工具和武器。
[参考文献]
[1]倪文锦. 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关键词】语感训练;语境揣摩;分析阐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3-0134-0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语文教学特点”中指出;语文课程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积累,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语文课程标准还在“阶段目标”中分别提出“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语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辨别词语的感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等等有关语感的训练的要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能力。
在教学实践中,许多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那些语感差的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比较低。一些其他学科的教师也反映,有的学生听课抓不到要点,发言词不达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些学生语言感知能力差。每年的中考语文试卷分析都显示这样一个事实:考生失分较多的是主观题,尤其是现代文阅读理解题。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仍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学生的语感训练。
那么,怎样来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或者说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呢?我的体会有四:
1 多读、熟读和背诵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熟读成诵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经验,也是我们现在教学中不可缺少的。
多读实际上是强化语言积累,强化语言积累是提高学生语感的一个有效途径。多进行诵读,积累起来的语言材料融会贯通,“不知不觉内容与理解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叶圣陶语)以后再遇到一定的语言信号刺激,可以不经过严密的逻辑思维的分析、论证,就会立刻作出判断,从而获得对言语的模糊理解。这不正是语文教育工作者期待的语感吗?
熟读成诵也是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之一。对语言的感受、感悟能力不是天生的,是在长期读、诵、体会、揣摩中渐渐获得的。学生熟读成诵积累了词汇、句式、修辞、表达方式等,也积累了作者立意构思的神韵,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奥妙;也积累了作者的语言风格、思想感情、形象塑造等。需要时信手拈来,落笔成文,这也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苦苦追求的目标。
2 语境揣摩、分析阐发
语感除了通过熟读和背诵培养外,还可以通过语境揣摩去培养,也就是对语言文字从语境、思想情感、表现手法、与上下文关系等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全面阐述和抒发语言文字的多种内涵的方法。
例如在教学《藤野先生》这篇课文中的“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听的特别刺耳。此次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的人们,他们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一段时,学生先自读课文,进行批划注释,再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分析阐发。
生1(读第一自然段)从“特别”“刺耳”可见写了当时鲁迅对欢呼声的针刺般的痛。
生2不仅写了鲁迅心痛,还有难过和悲哀之情,突出反应了鲁迅的爱国主义精神。
生3“呜呼”是感叹词,相当现在的“啊!”这句是说鲁迅的无法想象,没有办法说出!
生4这句话说的是鲁迅悲愤到了极点,已经无话可说。学生对这一段语言文字感受、理解、分析、阐发的过程,就是阅读的过程,也是语感训练的实践过程,长期坚持,学生语感能力自然就会提高。
3 通过比较感悟、训练语感
贾岛推敲的故事千古流传,俗话说:有比较才有鉴别,就是让学生从字面上和意蕴上去体会揣摩。
教师在讲解精彩句或词时,可采用调换,增删课文原词句的方法进行比较,无须劳费口舌,学生便能直观形象的感受到作者的用词的匠心所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1 调换词语比较。将句中关键的词换成与其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再与原句比较可发现它们表达的意思的微妙差异,体会出祖国语言的丰富及作者的匠心所在。如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不仅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景象,而且体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若换成了“长”字,则黯然无色。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在练习题的安排也突出了这一点,这也便利了我们进行这方面的语感训练。
3.2 增删比较法。如《向沙漠进军》一课中,“征服沙漠的最主要的武器,是水。”如果考虑“最主要的”的作用,可让学生去掉这个词,再读原文,其不同就不言自明了,去掉后水成为了征服沙漠的唯一武器,这与原文不符,也体现不出水在诸武器中的首要地位。这样就在比较中加强了语言感受能力。
4 增加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
【关键词】英语素养;语言能力;培养;提高
对于很多人而言,提到语文素养、艺术素养、学科素养等概念,大家不会觉得陌生。但是,对英语素养这个概念,大家或多或少感到不容易理解。针对这种情况,下面我从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小学生英语素养策略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英语核心素养的内涵
经常听到或读到这样的观点: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英语就是一N语言技能,谈不上素养。其实,这种观点只注意到英语作为一种语言的价值,没有全面把握英语作为一个学科的育人价值。如果不能准确把握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就不能理解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龚亚夫认为,中小学英语教育应改变单纯以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的目标,设计多元的目标,如“社会文化目标”“思维认知目标”和“语言交流目标”,把语言学习与思维认知、个人素质培养等结合起来,体现英语教育在促进人的品格与思维发展方面的价值。
《英语新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英语教学应致力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英语素养是学生学好英语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二、培养小学生英语素养的策略
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语言的学习,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和应用性。因此,英语教学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知识和能力的层面,应该在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达到英语“素质性”的提升。在小学英语学习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英语核心素养是必需的。我在对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中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拓宽教学阵地,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
儿童对语言感受的程度是非常敏锐的。研究表明,学习英语离不开良好的环境氛围。良好的环境氛围,会对学生的英语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它不仅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因此,从学生开始学习英语,我们就应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1.创设课堂英语情境,激发英语学习兴趣。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为此,在40分钟的一堂英语课上,首先我们要坚持使用英语课堂用语,同时也不排斥必要时借助汉语,力争不讲或少讲汉语,使学生置身于这样一种特定的环境中。这样,耳濡目染,日积月累,学生听得多了,自然对语言的感觉也相对深了。其次,我们充分利用教材本身优势,加强口语训练。小学英语教材本身以口语为主,我们可根据教材内容要求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训练其正确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
2.创设校园英语环境,营造英语文化氛围。校园文化的本质是一种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通过多种途径创造融实践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校园英语学习环境,营造浓厚英语文化氛围,可以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兴趣、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拓展学生英语学习的渠道、深层次发掘学生的英语学习潜能,从而有助于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3.创设家庭英语环境,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亲近的人,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其乐融融,能有助于他们的英口语之间的交流。学生在家生活时间最长,受家庭环境影响最大。为推广日常英语用语,我在家长会中,让家长配合,协助学校开展工作,鼓励,督促孩子学好日常英语。
(二)开展阅读活动,提高英语核心素质。
阅读是学好语言的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英语词汇量和知识储备较少,因此我们在选择阅读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在开展英语阅读活动时,应注意几点:第一,课文的阅读要做到精读、熟读乃至做到成诵。而且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要让学生进行模仿读,模仿录音及多媒体资料,要在语音语调等方面进行指导,让学生尽量做到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易到难,由浅入深,而且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阅读材料,避免因为阅读材料太难而降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三,教师要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包括指导学生读音、语调、停顿甚至连读等方面的技巧以及通过不同的途径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第四,阅读的评价要及时跟进。
(三)扩阔实践空间,增强英语训练力度。
合理准确运用语言是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为学生创造英语实践的机会和空间,提高语言实践和运用的能力。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巧借游戏,增加运用语言的乐趣。游戏教学首先要由教师事先以教学内容为素材设计,然后引导学生有序的开展。游戏教学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体,让参加游戏教学的活动成为他们内在的动机,这就要求教师能将教学目的和内容与游戏的内容和规则巧妙地结合起来。
2.巧设作业,增强运用语言的效果。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目的明确,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为每个学生准备参与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被重视、被需要的感觉;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不仅可以有效地避免相互抄袭,还给学生们提供了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的机会,使课外作业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为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空间。在课外作业中我们主要是通过:(1)英语调查。调查可以在同学中进行,也可以在家庭之间进行,关键看有没有有利的条件。例如,在《Time to Eat》这一课,我布置的其中一道作业是让学生调查家人一天三餐的时间,调查必须用英语进行。从而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和延伸了询问时间的知识。(2)贴画写话。将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事或者某个小故事以贴画写话的形式展示出来,并对此进行汇报,评选出优秀作品。(3)英语手抄报。将自己喜欢的英语故事,英语新闻,英语笑话等等英语内容制作成手抄报,并自己确定刊号和期别,尽量模仿正规的报纸。每次任务完成时评选出优秀的作品进行奖励。以上作业学生可以通过四人小组合作完成,这样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大大拓宽了学生语言实践的空间,为学生英语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帮助。
英语素养的培养与提高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持之以恒,长抓不懈,才能为学生的英语素养整体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方式方法,为学生英语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参考文献】
一、重视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优越的母语环境,让学生广泛接触并积累言语材料,凭借记忆的检索功能形成直觉思维,培养良好的语感。积累言语材料、理解语言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多听、多
阅读。
广泛阅读更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经过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训练逐步养成的一种带有浓重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文字的能力。因此,忽视大量阅读,语文水平或者语感水平是很难提高的。
二、强化训练
学以致用,在语言学习中必须加强语言训练,使学生通过科学规范的练习将语言知识、规律内化以形成语言直觉,形成较强的语感。训,指教师的训导与启迪;练,是学生的练习与操练。训练是教师正确指导下的科学练习,反映师生之间的双向关系。
1.听的训练
培养听话能力就是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通过倾听,学生可以积累语言,培养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
(1)听后复述
每节课,教师范读或学生自学认为好的文章朗读,然后复述。
(2)说感想
学生就听听文章说说文章的主题、写法及所受到的启发。
(3)回答问题
有意设计一些问题,以提醒学生注意文章的细节,这样学生既注意了文章的整体思想和写法,又注意了文章的遣词造句。通过听话训练学生的语感明显敏锐,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读的训练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作为感知教材的重要手段,自始至终都是语文教学的根基。朗读是“从文字到语音、语意、从表层意思到潜在情味的前面感知。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主要是训练语感,获得语感应走熟读成诵的路子。”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朗读作为一条线索,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不仅在课内读,还要在课外读。在朗读形式上采取多样性:自由朗读、模仿朗读、表演朗读、师生合作朗读等等,并经常利用课余时间朗读。
3.比较辨析训练
语感是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来体现的。在长期的读写中,让学生在对语言不断进行比较、欣赏、积累中逐渐培养语感。
三、生活补充,引发语感
叶圣陶先生说:“要求语感敏锐,不能单从语言、文字上去揣摩,而要把生活经验联系到语言、文字上去。”单靠翻查字典,就得不到什么深切的语感,唯有从生活方面去体验,把生活所得的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积聚多了,了解越见深切。因为,感受力包括“物感”和语感,“物感”是对事物的观察、感受、体会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感受理解能力。二者是相互作用的。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文字的感知力的培养离不开“物感”与语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语感 能力 训练 方法
语感是指人对语言的直觉感悟与规范运用的能力。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敏锐迅速的领悟和驾驭能力,并能品味出其中的情趣。在教学实践中,要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加强语感实践训练
语感实践就是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具体的语言材料,通过听、说、读、写,对学生的感官反复进行言语刺激,使学生大脑皮层的细胞之间逐渐形成牢固的联系系统。这种联系系统的熟练化、技能化、自动化,就形成了敏锐、准确、丰富的语言感受能力。它是获得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
1.诵读吟咏。朗读能激发学生的情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其语感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还应加强对学生美读吟诵的指导。指导朗读的关键之处,不应只注重节奏重音、急缓顿挫的标示,而应把重点放到朗读的根本——怎样在朗读中拓展想象、涵养美感上。通过吟咏诵读引导学生直接迅速地感受语言的优美,领略文章的韵味,得到语言上的形象感受,形成语言的感悟能力,以触发学生的语感。
2.培养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语感是学习规范语言长期积淀的结果,只有加强写作实践,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所以,必须以学生为训练主体,重视阅读和写作。关于读写能力问题,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它说明读和写的联系十分紧密。要能写,必须多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重在多读、多涉猎、增见识,力求读懂,最好能背熟。在读书的过程中,要逐渐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把读和写的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当然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老师有必要在读物的选择、阅读的方法等方面进行指导。
二、要加强语感分析训练
语感分析,就是让学生在语感实践中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扣住某些语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借助于语言知识,联系生活体验,深入品味语言,使学生进一步领悟语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训练。
揣摩、品味语言。语感的会意性特征决定了人们要获得语感,需要对语言材料进行反复揣摩、品味,从而具备理解能力。(1)根据语境,解读语意。如鲁迅先生的散文《秋夜》中的一句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从字面来看,介绍墙外有两株枣树,从修辞来看,这利用“反复”修辞格没有必要,不如说成“我后园墙外有两株枣树”还精炼些。但作者是有意这样写的,他隐含着作者寂寞、凄清、苦闷的心情。(2)调动生活经验,体会意蕴。在形象、情感的基础上,领悟出语言文字所蕴藉的丰富而深刻的含义。要引导学生走进课文,体验课文所提供给我们的社会生活,以扩展人生经历,感悟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贺知章《回乡偶书》之一:“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从字面上理解:孩子们看见陌生的老人走来,感到很奇怪,所以笑着寻问客人是从哪里来的。但寄于孩童的“笑问”背后,则是诗人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客的悲凉。这看似平平淡淡的问话,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起。(3)运用想象,意会语言。我们可以利用朗读后产生的直觉思维,调动学生过去的情感体验,力求让他们脑海中浮现出作品中所描绘的画面,进而展开想象、创造意境,产生形象语感。如读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想象那空山、新雨、明月、松林、清泉……勾勒出一幅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图,以培养他们想象的能力。有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捕捉到语言文字中的信息,形成鲜明的内心视像,产生领会能力,激发了形象语感。
三、要加强对整体感知语言的训练
文章的整体性要求读者具有整体的感悟,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文章主旨,深刻体会作家情感和作品的语言风格。训练整体语感应注意:
1.要总体把握语言。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上阕咏赤壁,着重写景。前三句不仅写出了大江的气势,而且把千古英雄人物都概括进来,表达了对英雄的向往之情。接着,假借“人道是”以引出所咏的人物。“乱”“穿”“惊”“拍”“卷”等词语的运用,精妙独到地勾画了古战场的险要形势,写出了它的雄奇壮丽景象,从而为下阕所追怀的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渲染了环境气氛。下阕着重写人,借对周瑜的仰慕抒发自己功业无成的感慨。把这些内容联系起来结合写作背景来看,学生就会理解这首词表现的内容。这就从整体上感知了语言,既挖掘了意境,更透过语言把握了词的主旨。
关键词:典雅语言 语文课改 价值
目前,汉语及汉语文化的危机日趋严重,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作家冯骥才指出,我们一向自诩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但那是古代。而我们今天的文化却正在走向粗鄙化!清华大学教授肖鹰指出,真正的危机并不是将来的中国没有人用汉字、讲汉语,而是将来的汉字和汉语不再能够保存汉语的精神和魅力,是中国文化衰微。反映在语文教育教学领域,中小学语文教师热衷文本细读,推崇感悟评价,要么将语文教学推向寻章摘句的考据索引,要么将语文教学挤进道家说道、玄家论玄的义理演绎。这好比一群人在种树:有人握住语文思想枝杈,将语文的触角延伸到飘渺的云端;有人摘下语文知识叶片,将语文的规则一口一口灌输到孩子的嘴里;有人吸吮语文乳汁树干,把语文的情感倾泻到教学的大地……其实,他们忘记了语文教学根本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尽管历次课改和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修订均突出了这一核心目标,但学生语言粗俗化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变,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书面表达,均充斥着大量的网络语言、英文字符、汉语拼音,以及运用这些字符生造的“火星文”,言说充斥着流俗的内容,甚至出现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言专业技能大赛上外国留学生夺得冠军的奇怪现象。
究其原因,可借用台湾作家白先勇的话:“百年中文,内忧外患。”外患,来自西方语言的冲击,汉语严重欧化;内忧,是人们的文化心态和日渐衰微的母语自信心和自觉意识,忽视了对汉语典雅本质的发掘与尊重,导致富于民族特性的典雅汉语处于“无家可归”的状态。因此,加强典雅语言训练,彰显汉语的魅力,促使学生从小亲近汉语、热爱汉语,进而增强运用民族语言的自尊与自信,是语文课改不应忽视的根本任务与终极关怀的价值取向。
一、典雅语言的基本内涵
海德格尔曾说过:“语言是存在之家。”与西方传统“爱智”文化有本质区别的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诗的民族,因而汉语是诗的汉语、歌的汉语,富有典雅的神韵。作为华夏子孙的存在之家,千百年来,隽永典雅的汉语保存着民族文化的踪迹和自我存在的历史本质,承载着民族的独特思维,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
什么是“典雅语言”呢?所谓“典”,本义为“重要的文献、典籍”,引申为“庄重高雅”;所谓“雅”,“雅之为言正也。”(《风俗通·声音》)雅者,正也,即“合乎规范”的意思。所谓典雅语言,指的是与日常逻辑语言相对的诗化、艺术化的规范而有感染力的语言,是一种凸显人良善的德性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谦恭的交往态度以及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等艺术效果的语言。它至少包括以下四个因素。
(一)良善的德性修养
海德格尔认为,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它还保证了人作为历史人存在的可能性,提供了让人置身于存在者之敞开状态中间的可能性。[1]这其实告诉我们,人只有凭借语言才可能见证、创造发展其作为人存在的本质,即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就会坦露他与此相应的本质。这就意味着,运用典雅语言的人,其本质自然具有典雅的特性,而典雅的特性首先就体现在德性修养上。如先秦儒家诸贤所言:“言谈者,仁之文也。”(《礼记·表记》)“是故君子服其服,则文以君子之容;有其容,则文以君子之辞;遂其辞,则实以君子之德。是故君子耻服其服而无其容,耻有其容而无其辞,耻其有辞而无其德,耻其有德而无其行。”(《《礼记·儒行》)“仁”是儒家德性修养的核心理念,语言不过是人内在仁德修养的外在形式或体现,如同君子穿衣带帽需要匹配的姿容一样,良善的德性修养也需要与之匹配的典雅语言来承载、传播,而典雅语言运用的能力自然取决于德性修养的深度与效度。“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法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措手足。”(《论语·子路》)合乎道德规范的“名正”是“言顺”的必要条件,人的德性修养决定了“名顺”的程度与水平。
(二)高雅的审美情趣
美学家苏珊·朗格指出:“一切艺术都应该是诗的。”这自然包含了语言。典雅语言蕴含着诗的性质,即形象地、深含着情感价值的审美情趣。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对“典雅”作了如下描述:“玉壶,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读。”从中可以看出,所谓的典雅,如同一个得道的君子或者一个修行的雅士,在一个“修竹”“白云”“幽鸟”“绿荫”“飞曝”“落花”所簇拥的诗意场域中“饮酒”“弹琴”“观雨”“赏晴”。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不仅感到人与自然和谐、自由、统一的氛围,更感受到语言所表现的人生写意着“古朴”“醇美”的内在气质和“优雅”“清新”的外在风貌。“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读一读当代著名诗人海子的典雅诗句,感动我们的不仅是诗句所摹写的画面,更在于诗人怀着对大地、对人类热爱的温情以及温馨的审美情趣。
(三)谦恭的交往态度
卡西尔指出,人是“使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2]。人在运用语言符号的过程中不仅认识自然、社会与自我,而且生成各种对象性关系。运用语言的方式决定了认知方式,也决定了人与自然、社会、自我关系生成的方式。比如,我们在日常交往中,遇到陌生人常会用到敬辞“您”,在打听他人姓氏的时候常会用到“贵姓”这样的典雅语言。古人打听别人的年龄习惯说“贵庚、尊庚”,老年人的年龄习惯称作“高龄、高寿”。而涉及到与自己有关事物的时候大多用“舍下”“寒舍”“蜗居”“愚见”“浅见”等谦辞。日常通俗或粗俗的语言追求语词意义的稳定性、确指性,使“言说者-语言-倾听者”构成一种主客体指称与被指称的“我-他”关系;而典雅语言竭力在指称意义的基础上不断赋予语言良善的德性内涵、高雅的审美情趣,还由于表示了对交际对象的尊重,促使倾听者不但欣赏这些典雅的词语,而且感受着其中体现的说话人的谦虚礼让、宽宏大度,从而引起心灵的共鸣与言说的回应。言说者与倾听者构成了“我-你”对话的平等、互助、和谐的诗意关系。这种诗意关系自然也塑造、丰富着典雅语言,引领人与语言建立谦恭、平等的审美意向关系,赋予人、语言以新的存在方式,将人与语言共同带入审美之境。
(四)温和的言说方式
荀子在谈到语言的典雅问题时指出:“赠人以言,重于金石珠玉;观人以言,美于黼黻文章;听人以言,乐于钟鼓琴瑟。”(《荀子·非相》)语言的表达、鉴赏和接受均应该做到字字珠玑、句句悦耳、优美动听、耐人寻味。达成这个言说效果的原则除了“心合于道,说合于心,辞合于说”之外,还取决于“言简旨丰”“言和意顺”的言说方式。这个言说方式在哈贝马斯看来,就是以合乎道德本质的方式达成真诚而正当的交往目的。[3]反映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就是诸如“主文”“谲谏”[4]等温和言说方式。所谓“主文”,即“主”与乐之“宫”“商”相应,表明言说者言谈的时候态度和蔼、热情,语气和暖、真诚;“谲谏”,即“咏歌依违,不直谏”。“不直谏”指的是用“譬喻”,即采用比兴等形象化手段,或借助客观的自然之物引发言说的对象,或将言说的情理隐含在客观的事物上以增加言说的形象性。“古者包牺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系辞传下》)善于以自然物象、人事意象为言说的隐喻本体,然后再类推到人世情理,使言说达到“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礼记》)的效果,体现了言说者平等待人的社会意识,也表明典雅语言具备温和的言说特质。
二、典雅语言训练的教育价值
所谓“价值”,从哲学层面而言,指的是主体对客体满足自己需要的评价或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功能。价值形成的关键在于人的需要。因此,审视典雅语言训练的时代价值,应首先从学生发展的角度,然后从语文课程建设的角度去审视。
(一)历史观照:典雅语言训练对语文生活世界的亲近、圆融和超越
我国的教育用什么语言进行言说一直是困扰教育者和研究者的一个难题。我国清朝末年以前的教育,不论是诗教,还是文教采用的言说方式都是文言话语。文言典雅、凝练,富有想像空间,但也具有费解、难以大众化等局限性,教育呈现“言文脱离”“精英至上”等现象。历史的车轮驶进20世纪,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满清政府实施“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西方列强,处处遭受它们的殖民掠夺。这引起了当时仁人志士的反思,其焦点集中在“废科举,兴学堂”与“弃读经,倡实业”上。在“五四”的推动下,人们强烈呼吁“言文合一”,促使教育从模仿、揣摩古人的语言和思想的文言言说方式的教育向讲究实用的生活实践服务嬗变。不但要求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生活、与社会实际相联系,而且从根本上改变用文言言说方式的弊端,倡导白话的教学语言。有人甚至指斥文言是“愚天下之具”,赞赏白话是“智天下之具”[5]。什么是“白话”?主将之一在1917年l1月写给钱玄同的信中是这样阐释的:“释白话之义,约有三端:(一)白话的‘白’,是戏台上‘说白’的白,是俗话‘土白’的白,故白话即是俗话;(二)白话的‘白’,是‘清白’的白,是‘明白’的白,白话但须要‘明白如话’,不妨夹几个文言的字眼;(三)白话的‘白’,是‘黑白’的白。白话便是干干净净没有堆砌涂饰的话,也不妨夹入几个明白易晓的文言字眼。”[6]从的阐释以及由此而生发的现代语文教学事实看,所谓的“白话”,其实质就是与生活现实保持一致的“俗”话。
白话的言说方式确实为语文教育大众化、服务生活实践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其缺陷也显而易见——由于缺乏文言的典雅,学生用语的随意性、世俗性成为不可避免的现象;而且在科学主义教育的左右下,这种随意性与世俗性又走上了功利性发展的轨道,白话沦为日常交际的工具,而相对忽视汉语言民族文化的传承功能以及作用于教育对象心灵的陶冶功能,致使学生的汉语言修养每况愈下,引发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等专家“咄咄怪事”的感叹。究其原因,“五四”以来,语文教育的“生活化”诉求存在一个这样的逻辑推理:教育生活化是促进社会发展并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脱胎于生活的语言是教育得以存在的本原;脱离生活的文言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而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因此,文言应该向白话转化。这个推理存在逻辑前提的困惑:文言话语是不是生活的产物?文言的诞生有一个“口语-雅言-文言”的演化过程。其中“雅言”所起到的作用是对具有地方性的口头语言进行规范,而文言则是在雅言基础上进行语言的提纯。就语言进化的事实来看,文言自然也是脱胎于一定历史时期的日常生活且为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服务的。人们否定语文教育的文言言说方式,其实质在于否定该言说方式赖以存在的历史条件以及为这个历史条件服务的教育旨意,而不应该否决汉语言原本就脱胎于人类日常生活所带来的典雅功能。
语言的进化史其实就是人类文明的进化史。典雅语言在人类文明的进化过程中一直承担着教师的角色。比如,在方言俗语鼎盛的先秦时期,人们为了达到便于沟通、便于理解的目的,自夏朝到周朝这段时期逐步提炼出以京畿语为基础方言或标准语结合其他的地方话所构成的“雅言”,它是官方标准口语与书面语的结合,不仅口语与方言相对,书面语词的运用也同样与方言相对。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六艺之文……《诗》以正言,义之用也。”[7]《论语·述而篇》也记载:“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说明诸如《诗经》这样的文化经典既是伦理教化的教材,也是语言雅化的教材,还说明这一时代的教育家乃至普通教师均承担了语言雅化的教学任务。《诗·大雅·板》中说:“辞之辑矣,民之恰矣;辞之怿矣,民之莫也。”《周易·系辞上》中称道:“君子居其室,出其言善,则千里之外应之,况其迩者乎?”无论是国家的教令,还是普通人的话语表达,均应该做到和顺、优美(辑)、良善,只有这样,才会起到很好的交流、交际的目的。即使在“五四”这一“文言缺位”的时期,人们高举语言“俗化”大旗时也没有忘记语言典雅的宗旨。尽管一时难以找到《诗经》这般典雅语言的典范教材,但仓促之间推出的白话教材仍遵循着“推选白话文名家作品,注重现代汉语典范表达”的宗旨,语言训练也不是放任俗语俚词,仍注重“辞达”。
因此,就人类文明进化和语言进化的关系而言,典雅语言原本就与人、与人的日常生活几乎是原始地结合在一起的,它为汉语言的统一、规范树立了一个又一个标尺,使汉语言的发展有了一个价值的指引,更由于对生活的亲近、圆融与超越,促使人的典雅语言训练和“引领教育对象过上理想生活”的教育目的紧密地联系起来,进而促使汉语言对提高汉民族的凝聚力、推进汉民族文明的进程发挥了深刻的影响。
(二)价值守望:典雅语言训练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引领、建构和升华
语文其实是有关语言文字的理解、接受、运用等训练的学科,其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引导受教育对象掌握语言文字,进行交流交际,进而通过语言文字去认识、理解并掌握其生存、实践的世界,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人的发展是一个追求和谐、完美的自我内在的向善本性与社会规范、进步、发展等外在要求不断解构又建构的动态活动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自然人的实然存在与理想人的应然存在不断交替又不断更新的过程。它不仅需要激发个体与生俱来的良善德性的原动力,还要集合其得以存身的社会全部优质文化规定性要求的力量。只有这样,人的发展才是自觉、完整、有个性而和谐发展的过程。在人的发展历程中,语言的作用和功能是不可或缺的。洪堡特指出:“通过语言进行的社会交往,使人赢得了从事活动的信心和热情。思维的力量需要有某种既与之类似又与之有别的对象:通过与之类似的对象,思维的力量受到了激励;而通过与之有别的对象,思维的力量得以验证自身内在创造的实质。”[8]人们掌握世界的方式通常有如下几种:其一,通过劳动实践对物质世界掌握;其二,通过精神实践对精神世界掌握;其三,通过符号实践对“实践-精神”世界掌握。劳动实践掌握的是自然的世界,精神实践掌握的是人文社会的世界,只有符号实践才是对自我世界的塑造。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能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符号学习一切陌生的东西,从而发展成为理想的自我。当代文化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是创造性运用符号创造文化的动物,即语言的动物。显然,语言的参与,是人的发展,尤其是精神发展的重要的、根本的内容。它是精神的创造活动,源于精神又反作用于精神。语言可促进人的内在发展。因此,存在主义哲学家进一步肯定“语言是存在之家”。
语言不仅是人发展的催化剂,更是人类文明、文化产生、发展、传承、获得的中介与载体,而且就本质而言,人总是以语言的方式把握和拥有世界,拥有什么样的语言就决定了他拥有什么样的世界。孔子采用典雅语言对其弟子进行“君子”教育,期待的结果就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认为“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他的这句话不仅指出了君子道德修养的原则,更成为语言训练的宗旨:文质彬彬的作品需要用“雅言”来书写,文质彬彬的人才需要用“雅言”去训练。孔子是典雅语言教育的大家,一部《论语》,不仅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嘉言懿行,而且成为典雅语言训练的典范。比如,子日:“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政》)他引众星环绕北辰星的现象作比喻,倡导为政者修养德性,以得到万众的欢迎,言辞含蓄,形象鲜明,耐人寻味,具有“言近旨远的艺术、典雅隽永的韵味,亲切可感的个性,情趣盎然的场景”等效果,把符合审美规范的语言形式和符合社会良善文化价值的思想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文质彬彬、野史相胜。作为华夏儿女的“存在”之家,典雅的汉语历史性地保存着民族文化的踪迹和自我发展的内在本质。在典雅汉语的咏叹之下,先秦《关雎》的起兴,秦皇汉武的节拍,魏晋竹林的意境,唐山宋水的韵律,以及明月清风的音符,无不擦拭、温润中华儿女的的诗意心灵,点亮过中华民族的前行的路。典雅汉语承载着中华民族独特的“天人合一”的诗性智慧,熔铸着中华民族“民胞物与”的诗意情怀,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挺立中华民族脊梁的血脉。
典雅语言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又高于现实生活的实然与应然和谐统一的语言,人们在接受典雅语言熏陶的同时,其实也在凭借典雅语言进行实然生活的认知与理想生活的改造。典雅语言训练把人的物质实践和精神实践都浓缩在一个个具有精神性的符号里,这些符号又成为人前进的导引灯塔,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文化标识。关注语言,同时也意味着对那些寓于此语言里的人的生活状态的关注。作为语文教师,大家在努力寻找更好的向学生讲话的方式时,其实也是在为他们讲解更好的生活方式。从相对的和物质的意义上讲,拙于辞令的人过的是贫困的生活。从这个意义上讲,语言即态度,即价值,即感情,即能力,即思想。典雅的语言是承载中华民族文明的精华和精神的质素,这一切将构成语文教学的精神内涵,也就是说,拥有典雅语言的人,其实也拥有健康的心灵。因此,语文教师就是一位“立言”“立德”“立人”的导师,是典雅语言的代言人。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典雅语言训练,不仅能够导引学生带着诗意审视生活,接续中国诸如诗教的教育传统,更深远的意义还在于亲近汉语,维护汉语的,促使学生精神世界诗意地发展。
(三)现实关怀:典雅语言训练对语文教学目标的承继、开拓和萃取
语文教学目标是语文课程教学的航标。新课程改革总体来说是成功的,但也存在改革的瓶颈问题。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把握“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统一设计语文教学目标。“三维目标”是设计语文教学目标,改革课程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的基本理念,也是指导语文教学的根本原则。目前在实施新课程方案,落实“三维目标”的实践中,语文教学存在着顾此失彼的倾向:顾了情感态度,失了知识技能;顾了合作过程,失了自主感悟;顾了开放;失了引导。[9]大多数教师设计的语文教学目标成为应付检查的摆设,有的老师的语文教学活动“游离”于语文知识、技能之外,为活动而活动;有的老师脱离语文教学内容和特定情境,孤立地、机械生硬地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还有的老师只关注知识的授受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从根本上割裂“三维目标”的本质联系。
判断语文教学目标是不是做到“三维统一”,其标准就在于目标设计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程度。从合乎规律性的角度审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使学生在学语习文的同时涵养德性,学会做人。传统语文教学无论是教语还是学文,均要求做到“文道统一”,所谓“文道统一”绝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应用语言形式的方法、技巧的问题,它涉及到语言文本内容的德性修养、情感色彩和审美趣味以及蕴含其中的为人的价值取向。因而在关注语言“怎么说”的同时,领悟“为何说”,即必然接受作者心灵和德行的陶冶。朱光潜认为:“我们不能把语文看成在外在后的‘形式’,用来‘表现’在内在先的特别叫做‘内容’的思想。‘意内言外’和‘意在言先’的说法绝对不能成立。”苏联心理学家、语言学家维果茨基也认为:“思想不是在词中表达出来,而是在词中实现出来。”可见,言语形式和言语内容是同时成就的。因此,将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统一起来成为语文教育的本质特征;促进语言和德性同构共生也就成为语文教学的根本规律。即语言训练和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德性发展同步进行,二者水融,达到圆融互摄的效果。从合乎语文教学的目的性来看,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和谐发展是各个时期语文教学大纲修订以及新课程标准修订永不变色的根本目标。语文素养尽管涉及到语文情商、语文智商以及语文能力等方面的内容,但无论是语文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还是语文知识能力培养维度的目标均需要依托“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感情以及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素养发展的关键。那种游离于语言文字活动之外的语文德商、语文情商、语文智商以及语文能力的培养只能是虚妄无力的,自然会影响整个三维目标体系的和谐统一与全面达成。
“一言而可以兴邦”“一言而丧邦”“言在人在,言美人美;言兴家兴,言亡家亡;言雅国盛,言俗国贫”。典雅的语言承载了民族的文明精华和精神内涵,能够彰显言说者的不凡谈吐与高雅气质。语文教学回到“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原点,将着力点放在典雅语言的训练上,不仅有助于语文课改建设富有针对性、适切性以及民族特色的语文教学理论,还有助于基础教育尤其是中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培养调整实践着力点,更有助于中小学语文教学焕发诗意魅力。
(本文系浙江省语言文字“十二五”科研规划重点规划课题“基础教育阶段典雅语言训练机制与实践研究”[批准文号:ZY2011A03]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德]海德格尔.荷尔德林诗的阐释[M].孙周兴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9:40~41.
[2][德]卡西尔.人论[M].甘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
206.
[3]Jurgen Habermas.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M].translated by Christian Lenhardt and Shierry Weber Nicholsen.introduction by Thomas McCarthy.Cambridge Mass:MIT Press,1990.
[4]语出《毛诗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
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故曰风。”东汉郑玄《笺》曰:“风化、风刺,皆谓譬喻不斥言也。主文,主与乐之宫商相应也;谲谏,咏歌依违,不直谏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其作诗也,本心主意,使合于宫商相应之文,播之于乐。而依违谲谏,不直言君过失,故言之者无罪,人君不怒其作主而罪戮之,闻之者足以自戒,人君自知其过而悔之。”朱熹说:“主于文辞而托之以谏。”(见民国上海涵芬楼据宋刊本景印《吕氏家塾读书记·卷3》)
[5]裘廷良.论白话为维新之本[A].转引自陈鸣树.中国文学大典
(1897~1929)[C].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8.
[6]钱玄同.中国今后之文字问题[A].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
集[C].上海:良友图书出版公司,1935:142~143.
[7][东汉]班固撰,[唐]颜师古注.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
1962:1723.
[8]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6.
[9]温德峰,于爱玲.语文教学三维目标的“顾此失彼”[J].当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