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会看病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般孩子生病了,父母除了着急,就是带孩子上医院。而课文中的这位母亲原本想给孩子找药吃,可最后又让孩子自己去医院看病。母亲自己也不想让孩子独自去看病,可是这样以后孩子离开了她,生了病怎么办呢?所以,这位母亲还是狠下心来让孩子自己去看病。孩子回来后,母亲很高兴,儿子也学会了看病。
有人会说:“这一定是世界上最狠心的母亲了。孩子生了病,不但不帮助他,还让他自己去看病。”是的,有些人看了这篇课文确实会这样说,可是,说这话的人有没有想到:一味只顾溺爱孩子,孩子长大以后怎么办呢?孩子会自力更生吗?为此,我的回答是不会。如果我有孩子,我也会让她尽量多做一些她所力所能及的事,不会溺爱她的。我认为,课文中的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母亲,因为,她让自己的孩子做自己能做的事。这样,孩子以后就会自己去看病,即使父母不在家也没关系。这篇课文让我想起了几个月前的事。那天,我们家来客人,爸爸妈妈要包饺子。爸爸在削萝卜的时候,对我说:“来,让你试试。”我接过削皮器,小心翼翼地削了起来,萝卜被掉皮后,露出了雪白的“衣裳”。接着两个、三个……馅和好后,妈妈喊道:“快来包饺子”。我正在玩游戏,不想“半途而废”,但我还是极不情愿地跟着来包饺子。吃饺子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夸我包得好,我开心极了!现在,我终于知道了,爸爸妈妈是在锻炼我,教会我生活的技能。我要感谢他们。
《学会看病》这篇课文让我知道了,爸爸妈妈无论让我们做什么事,都是为了我们好,他们是要让我们学会独立生存的能力。
六年级:美丽的射手公主
心理专家说:即使再有经验的大夫,也一定要做各类检查看到数据才能下诊断,对于不能确诊需要转到其他科室再检查的病人,会告知病人生病原因的可能性,让病人继续排查到原因后对症下药。而我们习惯有先入为主的想法,认为上一任医生说的都是对的,下一任医生应该像接力棒一样,按照上一任医生的说法继续给自己看病。如果现在的医生和上一任医生说得不一样,就会产生困扰,不知道该听哪位医生才好,对自己的病就更茫然了,不知道再挂什么号,找什么医生。对于这样的情况――
首先:要接纳每一位医生的建议。听听医生都怎么说,虽然感到很奇怪,内心很着急,也不要进入“死胡同”,找身体生病的原因就像是做选择题,有很多的可能性,每条似乎都模棱两可,但不代表是正确答案。我们的心态应该是,每找到一位医生帮助我们排除了一个可能性,我们就应该感到高兴,少一个选择就离正确答案更近了。
下一步:再问问医生是不是还有别的可能性,继续排除下一个问题,直到把正确答案找出来。
4个心结不能要!
面对医生,我们的心理很复杂,所以,我们习惯找熟人,还喜欢找不同的医生确认,更经常抱怨医生为什么那么冷酷……,可是,你知道在这些背后是哪些心理因素让你如此纠结么?
我们对于医生的依赖信任与害怕担心是同时并存的,疾病会带给身体上的痛苦,而这种痛苦会加剧心理上的焦虑,害怕自己好不了,或者不能很快好起来,特别希望能够赶快找一个有经验有医德的医生为自己解除痛苦。带着这样的害怕担心以及期待来到医院时,希望能够挂专家教授号,实在挂不到也要找老一点儿的医生。找专家或老医生看病从心理层面上看,其实是在安抚自己的情绪,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
生病时我们的身体软弱无力,精神状态十分低迷,心中的无助感会尤为强烈。带着无助的感觉去看医生,心中就会特别期待医生能够对我们更温和一些,更理解一些。而医生每天会面对几十个不同的病人,有时可能无法细致地顾及到你的一些感受,这难免会让你觉得很委屈很失落。其实,一个职业的医生对病人是需要做一些情绪隔离的,因为过于情绪化的医生很容易给治疗带来更大的困扰。
也许你觉得医生没问自己几句就让去做检查或者就开方子,是不是太敷衍草率了,自己觉得还没讲清楚呢!很多人愿意找熟悉的医生就是想避免这样的情绪冲突,希望能得到医生更多的关心和理解。实际上,作为医生来说,没有熟人和陌生人之分,只有听话的病人和不听话的病人。
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状况,去了好几个医院,看了好几个医生,甚至跨越了千山万水,医生说你有事你要质疑,医生说你没事你还是要怀疑,而这源于对医生的不信任。请相信正常情况下每位医生都会帮助病人。对于自己的家庭状况也可以让医生有些简单了解,以便医生会在你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给你开药治病。
绿色通道与医生沟通无障碍
与医生沟通其实并不难,下面的3招就为你提供了简单快捷的沟通通道,包学包会――
看医生是为了让我们更健康,这个健康不仅仅包括身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现在躯体的疾病越来越多,吃药吃不好,就是因为症结在心上,不能好好地看待周围的环境,周围的朋友。相信专业人士,就是相信自己会好起来,怀疑他人,就是怀疑自己无法康复。好心态收获好心情,好心情可以相互传递,医生看到好心态的病人自然会受到影响,对于你的治疗就会更加有信心有耐心。你希望医生怎样对待你,你就怎样对待医生。
以学生为主体,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为主,以"说"与"读"形式去展开,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不同情感的熏陶,打开学生思想心扉,启迪和畅谈对母亲的无比真爱。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2.1学会运用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的方式去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在文中的词语释义。(家庭作业:预习不懂的字词句。)
2.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题所包含主要用意。
能力目标: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当时的感情变化。
情感教育: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博大的爱。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母爱的存在,更应在新环境下懂得母爱,面对学习付出学习的责任。
3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了解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从中感受母亲的爱子深情。
难点结合文意的表达,自己是否能真情实意写一写对母爱方面的好句来,引导学生全面认识母爱。
4教学任务:
激励学生磨练自己独立生活的能力。面对生活,要学会坚强处事,提高自己的人生价值。
5教学流程
教课前设计我自己先对班上无母亲的孩子进行思想沟通,教育他们面对生活,要学会坚强,提高自己的品质和人生价值,使得这些学生的心灵不受到思想创伤。懂得教师所设计课的目的,让更多的学生结合文意受到不同的思想熏陶,启迪学生懂得"母爱"。如若谈母爱时,听听其他同学的说法。从而知道作者笔下的学会看病所表达的真正含义。
创设情境,说"母爱"
⑴欣赏歌曲《妈妈的吻》,让同学们从思想上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⑵用精炼的语句讲故事,叙说"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自己小组同学们听一听。并推荐演说好的学生在课前五六分钟去说,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便提高写作技能。
⑶导入新课再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师引导。关于"母爱"的话题是很多的,但每个人的经历不同,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也各自不同,老师相信你们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用一些修饰词、感悟后的语言,唱有关母亲歌,或制作小礼物等方式表达母爱……引入话题:同学们,母爱是无私的,也是伟大的,更是无微不至的。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思考问题:那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咋样?她为什么这样去做?她处于什么目的?
请跟随熟悉的音乐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体会看病所表达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阅读课文,懂"母爱"主题的含义
⑴解决生词 自读课文时,先单独后合作方式解决:默读、朗读、速读……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⑵感知课文内容 对学生提出的不懂语句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合作与引导理解为主)
⑶感悟句意
① 按要求再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②对画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自己先感悟母亲的感情变化。决定──犹豫──心软──后悔──担心──磨练──勇气
心理变化语句出示,有感情地再朗读语句,仔细体会当时母亲的感受。如"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母亲的心软)"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深深自责,不应狠心)"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等语句(磨练的是一种"意志"带来了以后的精神财富)
⑷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倾诉体会,升华情感
⑸谈谈读后的体会读了课文,把同学们把想要表达的话说出来:文中的母亲或儿子;或联系自己的父母亲去畅谈
⑹拓展延伸谢"母爱"倾诉情感让学生用最简练的话语表达
⑺板书设计:
决定-犹豫-后悔-担心-坚定
母爱
⑻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学到了什么?
⑼教学反思
6作业。
联系实际,赞"母爱"。
写一写:自己学了课文后的体会,用最简洁的3-5句话写下来
关键词:仁者爱人;学习;医患
我叫徐光华,祖籍河南,生于陕西,退休于清远,现在广州仁爱医院上班。是主任中医师,广东名中医,先后在国内外杂志上70余篇,出书5本,有《金匮要略新编》,《千金诊法释评》,《千金养生秘诀》,《徐光华医学论文集》,《徐光华医文集》。获两项国家专利,3项市级科技进步奖。
我于1946年7月16日出生于陕西省渭北高原的白水县尧禾镇周家村,当时那里缺医少药,我的祖父母都因病去世,从小我就立志要当一个好医生。司马迁说:"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内经》说:"病非不治也,未得其术也。"我认为:要当一个好医生,首先要努力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中医学校毕业后,数10年来,我一直坚持有患者看病,没有患者看书,珍惜宝贵时间,绝不擅离职守的习惯,对中医药经典与历代名医的书,以及与治病相关的西医书我都读。我个人的爱好就是爱买书,爱读书,爱总结,在个人存书上也较有名气,也曾获《健康报》,《卫生报》中医读书知识竞赛奖。
社会在发展,历史在进步,医学知识也在突飞猛进,只有努力学习,才能与时俱进。虽然我现在已经68岁了,从医也已50年了,可我总觉得作为医生除了有良好的医德外,还要具有高明的医术,不学习怎么行呢?卫生部"十二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国医大师的有关资料、全国高等学校8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第二版教材以及13版《实用内科学》等,都是我学习与提高的内容。
诊治患者 尽心尽意:
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们基层医生,首要的任务,就是给患者看好病。我是从农村出来的,是党培养出来的医生,现是中国农工党党员。对待患者,一定要全心全意为他们着想:讲话要和气,态度要和蔼,检查要认真,治疗要合理,关键是有效。尤其是我们这些老中医,患者找我们,抱有很大的希望。我们更应设心处地地为他们诊治。如白云区的患者陈生珍患了崩漏病,找西医妇科经诊治,检查发现有炎症,炎症好了,阴道出血依旧不止,介绍到内科,经各种检查与治疗,无效。后来,她抱着试一试找我诊治,我结合她的既往资料与治疗经过,进一步详细诊查,认真分析,认为她是气不摄血所致,予生脉两地饮,配合参脉针静点,使这位用了8000多元没有治好的病,不到10d,花了不到800元就好了,还送了我一面锦旗呢。对于患者来说,讲究效果,对症下药,而不乱开药,以减轻他们负担,这是我们医院与医生应该遵循的宗旨,也是我们良好医德医风的具体表现。如果一个医生能始终坚持按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制定的《临床实践指南》对症下药,坚持高效,廉价,安全、少副作用的准则,这才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好医生。也只有这样,患者才会相信你,来找你。医院才能兴旺,发达。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现代生物学技术迅猛发展,临床诊疗技术空前进步,一方面大大提高了临床各科诊疗水平,另一方面使各大专科在目前三级医院中获得迅速发展[1]。可是,由于许多专科医生看心不看肺,看肝不看胃,给许多复杂疑难病的诊治带来了不便。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这些医生应从多科入手,中西结合,各科协作,就能给患者就诊提供方便与帮助,不致他们无所适从,不知该看那一科;同时,也为自己提高治疗效果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基础。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当今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工作十分繁忙,精神压力非常大,心理病精神病与日俱增;致使妇女月经不调与男女不孕不育病日见增多。作为一个医生,除了看病外,还要做思想工作,学会看一些心理病,这就是医学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2]。
参考文献:
如今的医学技术已精确到细胞诊疗,医生的工作演变成去除异常细胞,存留正常细胞。这种细分固然为医学带来了蓬勃的发展,但也演变出很多问题。
学科细分十宗罪
分科过细的首要问题就是,导致本学科医生已经不会其他学科的知识了。我担任西京医院第五任内科主任时,能抢救心脏病患者的医生,也有能力抢救消化类疾病的患者;而现在内科分为消化科、呼吸科,各科室仅会抢救本科室的患者。
其次,患者成为医生眼中的器官。一位患者来到医院,导诊员按其病变器官将他分到了各个科室,可以说每位患者都是提着自己器官来就诊的。中国很多医生缺乏整体观念,他们的眼中只有生病的器官,看不见生病的人。
第三,疾病成为症状的代名词。众所周知,某种疾病的发生会伴有特定的症状,但是这些症状的出现,却不代表此种疾病的发生。一位患者患有八种症状,高水平医生抓住其中一种重要症状进行治疗,其他症状随之迎刃而解;低水平医生将八种症状分别治疗,药开全了,但最终患者死了。
第四,临床成为检验。很多医生均表示,倘若不开检验单,便会遭到患者的质疑,结果导致“宁可错查三千,不肯漏掉一项”的现象。医生为患者诊疗,不先进行查体,而是检查先行;患者同样如此,本人不去医院,而是由患者家属将其检查报告交予医生,现代的病历是由化验单组成的,医生依此予以诊断。然而,仅检难治。
第五,医师成为药师。随着医学的发展,药品的品类不断增多,逼着医生们成为药师。一位医生为发烧的患者开了红霉素,护士到药房取药。红霉素售罄,药房问:“柔红霉素要么?”护士误以为柔红霉素是新一代红霉素,其实柔红霉素是抗癌药。
第六,心灵与躯体分裂。现在人的心理紧张度不断增高,这时,医生不仅应会治病,还要学会治心病。一个女孩从五楼摔下,腿骨折了,医生为她接好骨便遣她回去,这不算治好。她的摔伤是由于失恋造成的,医生仅治标未治本,她回去还会重蹈覆辙。
第七,医护配合不佳。我们常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同样一位患者,由两个不同的护士护理,结果不同。在不久的将来,报考护士应比报考医生的分数更高,护士的收入也比医生更多。
第八,西医与中医相互排斥。西医与中医原本互不干涉,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却变得势不两立。西医对患者说:“您要相信科学。”他们认为中医不科学。中医说:“我们是在人身上得到的体会,不像西医在老鼠身上见的阳光,未必能给人带来温暖。”
第九,重治轻防。一位预防医生所做的事情是千百位医生无法匹及的。疫苗的诞生将全世界的天花消灭了,因此,预防胜于治疗。
第十,城乡医疗水平拉大。现在为什么会看病难、看病贵呢?因为村医看不好病,城市医生看不了病。农村医生水平低,只能看普通疾病;而城市医生每人仅会看一种病。一个治疗骨折的医生带领团队到农村义诊,基本没有用,因为农村骨折患者很少,而他们又不会诊治其他类型的疾病。
整合发展
如今,学科的细分已无法满足科技与医疗的发展,医学亟待整合。
整合医学不同于全科医学。全科医学相当于A+B+C,各学科都会一点儿,却都不精通,所以最后为和,解决的是看得了病的问题;整合医学相当于A×B×C,将各行业高精尖的技术集中到一起,取其精华,解决的是看得好病的问题。有人说,全科医学是万金油,那么,整合医学就是百万金油。
如何发挥整合医学的优势?
首先,应举办整合医学会议。未来的学术会议,不应是一个专业的专家学者进行交流。同一专业的医生开会,基本解决不了大问题。能够治疗的疾病都已治好了,不能治愈的疾病依旧无法突破。我们应将病理、生化、微生物等不同领域的学科集中起来,共同对某一种难治的疾病进行研究探讨,这样才利于医学的发展。
其次,应编撰整合医学杂志,让各学科专家共同研究一种疑难杂症。中国医生开药的随意性很强,一位患者到十家医院就诊,只有一家医院所开药物是绝对正确的,其余均存在问题。如何保证全国医生的药方正确?需要有全国范围的临床合理用药的整合医学丛书。
第三,成立整合医学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已成立了八个院中院,将相应的内科与外科整合到一起,并设有独立的门诊和急诊,打破了患者去医院就诊,内科、外科、中医科、理疗科皆可治疗的局面。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最终得到一个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以人为本的整合医疗,也正是患者需要的。
极端伤医杀医事件的频发,与政治经济、法治环境、民众文化与信仰环境等诸多因素相关。大的环境一旦形成,短时间内难以改变。医界一定要明确认识:第一、对于“医院暴力极端事件”,要准备打“持久战”,要“警钟长鸣”;第二、虽然我们不能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改变自身的“微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医院暴力以及极端恶性事件是可以预防的。
谈到预防,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套用一下“疾病三级预防”的概念进行表述。
一级预防:没事不找事
讲“一级预防”,一定要对疾病的致病因素有着深入的认识。但是,这个方面没法说太多……我们干脆跳过去,讲些结论性的东西。
首先,看病,要正儿八经给人家看。我们反复强调注意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全力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尤其是一些低级错误。
第二,看病,要学会看病人的“家”。在这个社会转型时期,特别注意善待中低收入、特别是贫困线以下的群体。对于那些“砸锅卖铁”、卖房子来看病的病家,在使用昂贵的重大药物、重大手术等方面,一定高度谨慎。没钱的人,按照没钱的办法治;有钱的人,按照有钱的办法治。若是你把没钱的人按照有钱的办法治,那你就离死不远了。
第三,看病,要学会看病人的“人”。特别要注意观察患方有无精神心理障碍、有无对诊治的过高预期。要多给患者安慰,多与患方沟通。平日里,你对给他几个微笑,他就不好意思砍你…
上述几个方面的培训教育,大家平时接触比较多,我就不再赘述。我想针对“医院暴力极端事件”的“好发季节”和“诱发因素”重点讨论一下。
这些年处理各类医患纠纷和医院暴力事件过程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医院暴力冲击的整体形势是否可以预测?我曾绘制过国内医院暴力极端恶性事件的年度走势图,有波峰有波谷,就像股票的K线一样(不同之处是,医院暴力极端事件走势终年呈“高位运行”态势)。我一直坚信,这个曲线的走势是可以预测的,但还没找出特定的预测指标。不过,我认为具体的指标不在医界范围之内,而是与经济形势、重大节点等有关。
肯定有朋友会说,既然不知道预测指标,那么关注医院暴力极端恶性事件的走势有啥意义?当然有意义。目前医院暴力极端恶性事件的走势中,明确呈现出“惯性特点”或者某种程度的“破窗效应”:一旦出现恶性事件,那么后续常常接二连三地发生。所以,现在只要连续出现伤医事件,医疗机构就要意识到“好发季节”来临了,就有必要马上提升“预警级别”!
如果对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医院暴力极端事件进行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施暴者身上常常有着各种社会科学领域矛盾的“累加”:经济状况极差、家庭不和、社会支持不足、信仰缺失、性格缺陷等等,最后再加上慢性(重大)疾病无法治愈的痛苦。由此可见,在目前一个时期,医界有必要加大对社会科学领域知识的学习,不要傻傻地成为这些巨大矛盾的“接盘者”。换句话说,在诊疗适应症的把握上,不但要注意“病理生理适应症”,还要注意“社会科学适应症”。几十年前可以进行的某些高风险治疗模式,如今是否依然能够做?这是个问题。因为,社会支持程度、社会信仰氛围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旦出现问题,随之而来的极端事件对医院或医生个人可持续发展的打击,都是毁灭性的。
二级预防:矛盾不激化
二级预防是“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在预防极端事件方面,可以寻求“有关部门”的帮助。一旦发现医患纠纷中当事人有过激举动的倾向,可以立即报告“有关部门”。但是,真心希望他们有一颗“作为”的心。我们还是要来谈谈我们自己该怎么办。
医院暴力极端事件的“二级预防”,就是最大程度地减少暴力对抗的发生。要做到少打架、或者不打架,在已经发生的医患纠纷中识别出那些有可能拿刀来砍人的主儿,并及时进行有效干预,避免出现极端事件。
“早发现、早诊断”的核心就是“评估”。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多起伤医杀医极端事件,往往被很多人描述“毫无征兆”、“防不胜防”,这样的结论让医务人员顿生恐惧。医院暴力极端事件真的是“毫无征兆”的吗?其实,单就医院暴力而言,国外早已有了较为成熟的风险评估指标:例如,患者表现激动或者不安、患者出现抵制建议治疗的行为、患者存在威胁或暴力行为史、患者的朋友或者家属出现暴力行为、有药物或酒精滥用史等等,可谓“万变不离其宗”。所以,医院暴力极端事件并非“毫无征兆”,而是我们没有充分认识。
我们重点来谈更为可怕的“极端事件”的预防,这里更是有很多“蛛丝马迹”可循。一些长期从事纠纷处置、有经验的“老医务”都知道,医闹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反而是某些闹得不太厉害、但有些偏执或行为异常的人。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引起医务管理部门高度紧张,主要是因为,经过评估,经常会发现他们的精神心理状态严重扭曲,或多或少存在一些性格缺陷和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加之我们前述的“矛盾累加”,他们对社会、对未来已经产生绝望情绪,极易出现极端行为。
更为麻烦的是,当前这个时期,很多人没有信仰束缚,不懂敬畏,一旦绝望就以极端形式报复社会。我们在处理与此类人群的纠纷时,一定要特别当心,要与“医闹”区别对待。首先,确保“不刺激”原则,与此类人员沟通一定要有足够耐心,切忌言语刺激。其次,与对待“医闹”应采取的强硬态度不同,对待此类人员,要尽量灵活化解。我们要注意,对于此类人群,单纯地讲道理都白搭。化解的要点在于重建他们的生活希望,最起码不要让他们在医院彻底绝望。
所以,有时即便医疗上没有过错,也可以给予适当“补偿”。说白了,并不是所有来医院吵闹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他钱,还是要讲法治的。但是,一旦我们“诊断”出对方有某种程度的“精神障碍”时,这钱是必须得给了。我喜欢开玩笑说,在预防极端恶性事件方面,一定要相信人民币是可以治疗重症精神障碍的。给的越多,疗效越好。这个道理大家必须得想的通,在当下的无序时期,要学会感悟“舍得”。
记住,对于那些时代造成的绝望群体,我们一定不要成为压弯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级预防:有事赶紧逃
三级预防主要是对症治疗,可以防止伤残,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
当然,在第三级的预防之中,还是要非常注重安保力量的作用。那个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每20张床配备1名保安”的治标不治本的指示要求,虽然把医院变成了一座座“军事要塞”,但在目前来说,医疗机构确实很有必要强化“人防、物防、技防”。而对于医护人员,我们要说:逃跑。这是预防被砍的最后一招了,极为重要。
在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技巧方面,我推荐一下国内医务同道出品的《医疗工作场所防止暴力行为中国版指南》。这份有着本土特色的指南,在“逃跑”、“防御”、“抵抗”等极端暴力三级预防的各个具体方面,都有着极强的可操作性,建议同道们研读一下。在这里,我很想着重强调,我们的医务人员,在危急时刻,一定要头脑清楚,不要逞一时口舌之快、不要追求一时的“尊严”。在屠刀面前,要勇于逃跑,保命要紧。实在跑不掉,再进行顽强抵抗。我们绝对不要求大家在危险面前“保护公物”什么的:不会保护自己的人,我们根本不指望他能保护医院。
在医院内部培训的时候,我很明确告诉我们的高级知识分子们:逃跑,是对生命的爱护,是一种可贵的职业素养。
走在大街上,偶尔会看到公交车旁一哄而上的拥挤人群,人们似乎已经忘却排队这种有序的等待形式了;医院的诊室是医患交流、病人有限暴露隐私的安静场所,有时却变成了“菜市场”,医生周围站满了迫不及待、眉头紧皱、坐立不安的人们;为什么医患双方是目标本应一致的朋友,却屡屡对簿公堂?今天,相当多的人们生活已不再穷困,为什么却总感到不快乐? 焦急、抑郁、愤怒、仇恨等情绪已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最大杀手,殊不知正是这些恶劣情绪在悄悄地吞噬着人们的肌体和健康。
作为医生,我和病人打交道已30多年,在就诊的人群中,至少有30%~40%的“患者”并未患上真正意义(即符合疾病的诊断标准)的疾病,他们到医院来,是因为他们总感觉不舒服,希望医生给他一个承诺,一种安全感。但是,世界上的事情瞬息万变怎可预料,其实真正的安全感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就健康或疾病而言,都需要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糟糕的情绪并不能改变现实,而积极的心态有可能指导人们采取更理性的行动,获得十分圆满的结果。一位美国名医在他的一本关于诊断疾病的书中幽默地指出:如果您总是悲伤,您的内脏就会流泪。在精神病学的领域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躯体化障碍”或“心身性疾病”。人永远不会预先知道这辈子自己的能力有多强,到底能做多少事,但是可以断定,如果您总是处于一种惶恐不安、浮躁担心的情绪中,不仅不会有健康,而且必将一事无成。
说到“看”医生,也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医生不是神仙,不是算命先生,不可能洞察今后发生的一切。同样,人也不会成为可供拆卸的机器,即使能拆卸,即使能移植,也会碰到新老器官是否能相互适应的问题,也会出现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医生没有本事在短时间内区分您的情绪感受和真正疾病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不断的检查来诊断您只是不舒服或已构成一种疾病。人们在抱怨医疗保险费用入不敷出,在谴责看病难、看病贵的同时,有否想过,在这种现实背后,情绪的焦躁和不快乐将必然产生重复的、高额的检查费用和不良的医疗结果。
华人看病要技巧
东京协和医院院长严俊医师认为,面对贵族化医院日趋增多的情况,华人找医院看病得有技巧。
据曾在多家国立医院工作的严俊医师介绍,在日华人看病喜欢找大医院,认为大医院让人安心。其实,日本的大医院也各种各样。就拿许多知名的私立医院来说,表面看来和其它一般医院没有区别,但实际上这些医院对没钱的外国人是有歧视的。
有多年临床经验的严俊耳闻目睹了不少在日华人看病时的遭遇。
有一华人到东京的某私立医院看病,吃过医生开的药后,有很强的过敏反应,感到呼吸困难。再次到医院后,医生坚持不让病人住院,告诉病人回家休息就可以,病人只好返回。第二天,病人不见好转,家人把病人再次送到医院时已是奄奄一息,那家大医院不得不让病人紧急住院。病人后来得知,因为这家医院住院费很高,单间须交7万日元,这笔钱不能用医疗保险,医院看他是外国人,即使住院也无油水可捞,不愿给他认真诊疗。
另有一个华人感觉自己肚子疼,到一家医院诊治。医院不按照正常的检查程序,病人一去,就要给病人做胃镜,结果什么病也没检查出来。后来病人病情不见好转,找到严俊后,严俊用手触摸,就能感觉到肝脏部位有肿瘤,经过B超检查发现已经是肝癌。严俊说,因为做胃镜检查费用较高,医院只想给病人做胃镜赚钱。其实按照一般的检查程序,不用先做胃镜。
严俊还遇到一位华人因患糖尿病,经常会睡不着觉。通常情况下,这种治疗是要打胰岛素和服用安眠药治疗,但这位华人患者到某私立医院看病时,医生什么也不给看,让患者去看精神科。
严俊是消化道疾病的专家,他说,大多数胃溃疡和肠溃疡患者是因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这种病情只要用药做“除菌”治疗,多数人是可以痊愈的。许多胃溃疡病人到大医院看病时,医生应该做“除菌”治疗,但他们却不做或故意“除菌”不彻底,这让许多病人误认为自己的病“不能根治”。
“在日华人多数的观念是,以为病人就是医院的客人,对客人当然要认真诊疗。其实不是这样的,多数医生不喜欢这样的病人,他们更喜欢有钱人。”严俊说,还有的病人在某家医院住院期间,连主治医师都没见过一面就出院了。
面对贵族气息日趋严重的日本医院,在日华人无力改变,但看病时掌握技巧还是可以达到既能少花钱又能看好病的目的。严俊介绍了看病时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第一,大病尽可能去公立医院。国立医院的医生一般每年2000万日元收入,而私立医院刚去时只有600万,医生不得不想办法多挣钱,所以日本医生收“红包”现象也很普遍,这样医院也有收益,医术高的医生也能被吸引过来。日本的医疗制度已经捉襟见肘了,许多大医院仅靠门诊接待病人,病人越多越亏钱。私立医院的医生收入一般和医院收入及“营业额”挂钩。医生更希望病人是有钱人,医院则是一个特殊疗养酒店。虽然经过医疗改革,公立医院也染上了贵族气息,但是还不像私立医院那么严重。另外,私立医院的高价收费,在门诊是显示不出来的,病人一旦住院,费用会非常高。医院挣不了一般病人太多钱,可能会耽误病人。
第二,注意医生的专门性。日本医生资格虽然不好取得,医生地位也很高,但实际上整体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病人去大医院,稍留意一下都会看到有“专门医生”的简介。日本的“专门医生”资格是经过相关学会考试后取得的,这个资格是厚生省承认的。能取得这个称号一定是在这个医疗领域有比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患者就医前,可先在医院查看“专门医生”的履历、资格、临床经验等,最后再根据“专门医生”的出诊时间选择诊疗。
第三,不能确认病情可先选择小医院。日本人很聪明,有什么病先去诊所型的小医院,如果因为设施等原因不能治疗,再让医生介绍到大医院。因为医生间都有一个医疗网络,通过好心的医生介绍,比自己乱投医保险得多。
看医生比看病更重要
赴日华人不断增加,目前已经突破70万大关,照此势头增长下去,很快将超过在日朝鲜、韩国人,成为日本第一大外国人群体。人数增多,问题也多,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在日华人在日本看病难问题。
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NPO法人日中医学交流中心副会长兼事务局长朴顺子教授指出,在日华人看病难问题比较突出,这表明在日华人的医疗意识今后需要有个彻底转变。其实健康体检比看病更重要,人如果得病了就什么都晚了,也就是说,看医生比看病更重要。不要觉得你有病才去看医生,你要定期去看医生、去找病,要有长远打算。
日本的公、私立医院遍地都是,但是可以用中文交流的医院、医疗诊所寥寥无几。由于很多在日华人还不太懂日语,聘请日语翻译的费用又很高,如果找不到会日语的朋友陪伴前往,一旦生了病,他们都不愿意去医院看病,生怕自己表达不清楚,病没看好,还会越弄越糟。久而久之,在日华人健康、医疗问题也就日渐突出。
为了解决旅日华侨、华人在日看病难问题,在中国驻日本大使馆、中国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国医师会及日中友好协会等机关团体的大力支持下,由NPO法人日中医学交流中心与日本麻田综合医院共同发起,在东京厅谷区JR山手线代代木车站附近设立了医疗法人社团日中友好医院。日中友好医院于2007年1月9日在东京正式营业,至今已经过去一年,这是目前日本第一家专门面向在日华人的医院,可以用中文为在日华人提供医疗服务。
朴顺子说,去年2月底日中友好医院曾经接待过一名在日立高新技术公司驻北京办事处的患者,该患者患有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和荨麻疹。在中国患病3年,一直没有办法治愈,日本同事曾劝他来日碰碰运气,但他一直担心语言沟通有障碍而没有成行。后来得知日中友好医院成立的消息后,他先后三次来日治疗,现在该患者的症状基本消失,再次精神焕发地投入工作。该患者不仅对日中友好医院有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深表惊讶,而且对该医院先进的医疗技术也赞叹不已,最让他满意的是该医院能够提供中文服务,这为不懂日语的患者打消了心理障碍。
朴顺子还表示,目前不仅在日华人、日本人来医院求医问诊,包括澳大利亚、法国、意大利等第三国驻日的外国人也经常来日中友好医院求医问诊。而残留孤儿则更是常客,他们不仅来医院看病,而且来此倾诉他们的病情,残留孤儿及其后代更是把日中友好医院当成问讯处,有什么健康、医疗问题都来此咨询。为此,为了既方便在日华人看病,又可以解决大家的心理之忧,日中友好医院去年自9月初起,在NPO法人日中医学交流中心开办专为在日华人的免费健康医疗咨询。
前几天,一位华人女性患者来医院看病,医院的张院长看了她的病情后吓了一跳。原来那位女性患者虽然很早以前就牙痛难忍,但即使腮帮子都肿了她也不去医院,硬忍了一个多月。一些新华人得病后用在中国药店买的常用药品“抗”一下,有些人则盲目地到“地下”诊所诊治,不但花费不菲,而且耽误了治疗。朴顺子认为,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如果不相信门诊、专科诊所,可以到大的医疗法人医院去就医,日中友好医院也可以为在日华人及就职者推荐日本专家会诊,每周六还邀请东京女子医科大学专家出诊,接待在日华人疑难病患者。
华人就医万花筒
日本政府放宽对在中国完成医学本科教育者的行医资格审查后,华人医生队伍在悄然壮大。据同行估算,现在仅东京圈内,就有来自大陆的华人医生30―40人左右;独立开业行医的有三四家,加上在池袋、新宿地区的来自台湾的华人开设的医院,现东京地区的华人医院已近10所。
有医就有患,在日本立足后的华人医生们,聚到一起的一个热门话题就是想利用自己的医术为华人社会做点事。因为大家都是华人,深知华人在异国打拼的艰辛。当然在为华人患者看病时,利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和患者自由沟通,也为华人患者解决了不少问题。但在为华人患者诊病时偶尔也会遇到的一些非常具有华人特色的小插曲又让他们哭笑不得,颇为尴尬和苦涩。
一位华人医生在一家大医院工作,一天来了一位残留孤儿患者。残孤不会日语,自带了一名翻译,但翻译的日语也半生不熟,门诊医生于是找来华人医生让其代为诊治。华人医生开口用中国语向残孤患者询问病情,没想到,残孤患者一听中国语就火了,愤怒地叫嚷:“我是日本人,我要日本医生给我看病,我要和日本人一样!”当然他叫喊时用的也是中国语,因为日语他不会说。
全科医学不是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而是包括了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学科的医学。全科医学实践即全科医疗,以预防为先导,包括了公共卫生学;全科医疗对病人实施持续性医疗照顾,还包括了康复医学。全科医学的服务以家庭为单位、以社会为范畴,除了服务于病人外,还需服务于病人的家庭与社区里的健康人。全科医学不仅是生物学的医学,还是集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学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也就是说全科医学除了关注生物学的人之外,还包括关注人的行为学以及社会给予人的影响。医学模式从生物学模式转化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全科医学应运而生。这些都足以证明全科医学确实是一个很“全面”的医学学科。全科医生有其特定的专业技能一个医学生在医科学校里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神经各科都学了。当他毕业之时他是不是一个全科医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只是一个通科的医生。
犹如细胞学里的干细胞,依需要和可能分化为各种功能细胞。医科学校毕业的医生要经过各科的专业培训,才能成为一位心脏内科医生、泌尿外科医生、耳鼻喉科医生,同样也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才能成为一个全科医生。可见全科医生并不是“什么病都会看”的通科医生。两者的差别在于:全科医生有其特定的专业技能。我以为这个“特定的专业技能”应包括两大类:一是应以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地解决疾病的诊疗问题。医生可以进入病人家庭中实施医疗服务。所以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是将全科医学称之为“家庭医学”。家庭医学的医生即家庭医生。他们固然可以在医院里、甚至在医学中心工作,但更多的是到病人家庭中服务。病人家中有CT机吗?病人家中有手术室吗?自然没有。这就要求家庭医生们有特定的能力,化繁为简,用最简单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当然也有简易的方法不能解决的问题。
那么家庭医生会主动转诊给适合的专科医生。另一个特定的专业技能叫做“可亲性的医疗照顾”。简易的方法自然比复杂的可亲,但更重要的是医生与病人之间感情上的可亲。医生理解他所服务的对象是人,一个生了病的或是并未生病的人,而且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个生活在一定社会环境中、有其特定社会背景的人。而绝不只是一个患病的器官或是一台待修理的机器。而病人或其家庭则是将医生看成是他们的朋友。由于家庭医学有这样鲜明的特点,所以家庭医学确实是一个特定的医学“专科”。政府和民众对全科医学的不同理解全科医学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全科医学的方法、全科医生的技能适于第一线的医疗卫生服务。我国幅员广大、人口众多,要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问题,非发展全科医学莫属。我国的医疗卫生改革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关键也在于发展全科医学。
全科医生都进入病人的家庭了,何来看病难?全科医生尽可能应用相对简易的方法解决问题,看病自然不贵。世界各国欲建立惠及全民的医疗保险的,无不需要控制医疗费用的盲目、无限地增长,医保局、保险公司固可做出硬性的规定,但生命是宝贵的、疾病是复杂的,要能控制得恰到好处,则非以全科医生作“守门人”不可。我国政府对此十分理解,故十余年来大力提倡,使全科医学在我国得到了长足发展。不过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民众对于全科医学、全科医生并不十分理解。提到全科医生,往往即刻联想到“赤脚医生”。在南方亦有称之为“万金油医生”或“红药水医生”的。反正认为这些医生看不了大病。其实,人一生中真正生大病的机会并不多,民众之所以有此等理解,我以为恐怕还是与我国现在对基层医疗卫生部门服务的医务人员缺少培训有关。我国过去的医学教育,基本上是生物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