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绝世之恋范文

绝世之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绝世之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绝世之恋范文

弘通杯围棋队擂台赛日前结束了第9局比赛,80队第三位出场的朴文垚九段执黑中盘胜95队副将范廷钰三段,取得5连胜。还有3人的80队目前形势最为有利。

90后、95后近期势头强劲,江维杰九段问鼎LG杯,杨鼎新三段加盟理光杯,党毅飞四段打进BC卡杯决赛,周睿羊五段、唐韦星三段、谢尔豪初段进军首届百灵爱透杯四强等等,拥有古力九段、孔杰九段、谢赫九段等强手的80后还能否与他们一战?

国家队之前举办过龙虎豹擂台赛,即70后、80后和90后各组一队进行擂台赛,那时90后就已慢待70后、80后,“70后不是对手,80后除了古力,其余也构成不了威胁。”此次比赛,“龙一代”70后自动出局,改由95后顶替出战。

三队组成棋手,80队:古力、孔杰、谢赫、朴文垚、陈耀烨;90队:檀啸、江维杰、时越、周睿羊、柁嘉熹;95队:范廷钰、芈昱廷、杨鼎新、李轩豪、范蕴若。弘通围棋网对此项赛事提供赞助,每盘棋胜负方分别获得3000元和500元对局费。比赛实行农心杯规则,每方1小时,黑贴6目半。

首场比赛由80队对90队,陈耀烨九段执白对周睿羊五段,照例是“先捞后洗”,但在左边盘治孤时被攻得太惨,逃出后势地尽失,后半盘竭力追赶无果,周睿羊中盘获胜。

之后,坐擂的周睿羊连胜95队先锋范蕴若三段和80队副先锋谢赫九段,取得三连胜,势头颇佳。第四战,2011围甲联赛最多胜局和最佳新秀获得者芈昱廷三段攻擂,黑白大龙在中腹缠斗,局面纷繁复杂,执黑的芈昱廷依仗厚势出击,相继割下四颗和六颗白子,战果赫赫;左边盘蔓延半个棋盘的白大龙勉强做出两眼,实空已远远不足,芈昱廷中盘获胜。

四局战罢,80队一盘不胜,朴文垚肩负着为80后正名之重任。执黑对芈昱廷之局,朴文垚将其厚重钝刀棋风发挥至极致,先在右下角吃住一条十余子的白龙,而后又在中腹劫杀另一条白棋超级大龙,此劫对于白棋来说实在太重,黑棋却近乎无忧,芈昱廷没有勇气继续,中盘认输。

朴文垚赢得最艰难一局后,运气随后垂青于他。第6局,屠龙胜近期状态甚佳的柁嘉熹三段;第7局,中盘胜杨鼎新三段;第8局,半目险胜江维杰九段。第9局迎来95后代表人物范廷钰三段的挑战。

第2篇:绝世之恋范文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专家曾担心虚拟会引发离婚率上升,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美国巴尔的摩市心理学家和婚姻专家雪莉・格拉斯近日指出,美满婚姻的最大杀手是办公室恋情。

格拉斯25年来一直在从事婚外情研究。据她统计,美国大约有25%的妻子和44%的丈夫有情人,而62%的丈夫和46%的妻子的婚外恋对象是工作伙伴。办公室恋情成了婚姻的最大杀手。

现代人每周工作时间一般在40个小时以上,与同事的接触机会很多,日久生情不是什么新鲜事。更何况,如今很多女性进入原先由男人一统天下的行业,异性相吸的机会增多,诱惑也更大。所以说,办公室才是产生“危险情感”的温床。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在办公室发生恋情的人往往都生性随便,喜爱刺激,事实并非如此,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大伙交口称赞的“好人”,同时拥有美满婚姻。格拉斯说:“办公室恋人们往往不是有意为之,长期的工作接触会导致你在意识到之前,已经深陷爱河。”

格拉斯的研究表明,要想看看自己是否有了办公室恋人,可以从3个角度进行自我测试:

1.是否喜欢与某位异性同事倾诉衷肠,甚至倾诉婚姻的不幸。

2.是否开始对配偶撒谎,拥有小秘密。

3.是否对某位异性同事产生了性幻想或生理反应。

格拉斯补充说,如果阅读这3个条件时,你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地想着某位异性同事,并且逐条对照,这就说明,他(她)对你已经产生了不可言喻的吸引力。

人们总是相信,如果自己婚姻很幸福,又深爱另一半,就能管好自己,不用担心办公室恋情。人们往往还认为,没必要为了保证婚姻安全,为自己的行为设防线。格拉斯对此很不赞同,她认为工作中形成的亲近关系很具威胁性,“当男人和女人并肩工作时,很容易彼此产生吸引力。特别是如果发觉自己的某位同事很具魅力,那么,你就要加倍当心了”。

另外,格拉斯还历数导致婚外恋的5大因素:

一、家庭的示范效应:如果父母之间就彼此不忠,孩子对婚姻的态度就会显得玩世不恭,觉得婚外恋是很正常的事,欺骗另一半也不足为奇了。

二、生理上的欲望:一个人如果在婚外恋中感到生理的满足,会令他非常兴奋,甚至沉溺其中。有专家称,这种强烈的生理需求可能来自“巨大的精神压力、失落感或者分离的痛苦”,也可能是小时候的某段不寻常的经历造成的。

三、虚幻网络的诱惑:越来越多的“网络爱情”导致本来十分稳固的婚姻破裂。专家指出,网络的方便性和匿名性,会令很多人忘记日常的繁琐和生活压力,获得。

四、婚前多:婚前的次数越多,越有可能对婚姻不忠。格拉斯说,如果一个女孩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常发生,结婚后,也不会怯于越过道德的界限。

五、儿女为中心的婚姻: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平时很忙,他们往往会协商将多余时间都用来陪孩子,这样,夫妻双方单独在一起的时间很少。格拉斯说,这时候,通常丈夫就会在工作中找到能分享属于成人的乐趣的知心人。

第3篇:绝世之恋范文

此刻,也注定有不计其数的互联网“思想家”正在为领先者书写着传记,这是一个特别的时刻,互联网时代的领先者和弄潮儿正沉浸于他们对时代的改变。

但就在此刻,巨头们不落窠臼,他们似乎正在抛弃互联网:2015年和2016年,整个Google都在推动一件事——改名Alphabet,希望彻底脱掉互联网公司的标签,在原来的搜索引擎、YouTube和Android之外,将Calico(生命工程相关)、GoogleVentures(创新投资部门)、GoogleX(研发自动驾驶汽车、智能隐形眼镜和提供互联网服务的热气球等)都归到Alphabet旗下。Google似乎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时代正在终结。

本文,将和大家一起探讨即将跨越互联网的伟大时代以及超越互联网的技术革命,笔者命名这个伟大的时代为“时代”。“人机智能”是对应“互联网”的全新技术趋势,不仅包括“人工智能”,也包括对人类本身智能提升和超越的技术,人和人工智能是这个时代的两个平行主体。

在“人机智能时代”的核心技术呈现,我们命名为“WAR”(笔者译为“战国技术”),WAR将作为这个时代的核心技术引领这次变革。具体来说,W是Vehicle(交通工具,即、无人机、无人驾驶等)和虚拟现实两个单词首字母组合,A是AI人工智能,R是Robot机器人。这四个核心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主要技术基础和灵魂式的产业方向。

那么,“人机智能时代”为何在此刻出现?

一、文明的进化逻辑

“人机智能时代”的出现听起来确实很突兀。为了解释清楚这里面的过度逻辑,我们从移动互联网时代最经典的商业模式Uber式呼叫模式说起。

Uber,2015年在中国业务亏损10亿美金。它的竞争对手滴滴快的,2015年净亏损100亿人民币。前者是美国商业历史上成长最快的独角兽公司,过去7年时间里全球攻破400座城市,2015年完成交易额108亿美元,累计完成60亿美元,市值高达625亿美元。后者是中国商业历史的巅峰奇迹,1年时间内净亏损100亿人民币,估值却达200亿美金(相当于一年创造12个100亿市值的板公司)。

Uber中国的大股东是百度,滴滴快的背后是腾讯和阿里,应该说这场战争是中国商业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的巅峰对决。那么这个巅峰对决和“人机智能时代”的出现有什么关系?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先了解一下笔者对技术文明进化的研究。从下图我们可以看到: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是以发明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科技的主要变革是利用化石能源推动蒸汽机;互联网时期,人类通过知识进步提高了万物的连接和使用效率。那么到了人类文明的下一个阶段,“智能文明”注定是通过提高个体价值和创造全新个体来从更高的维度提高社会生产力。人机智能——就是人类科技文明的一个终极归宿。

实际上,从互联网向“人机智能”的跨越不是一夜之间发生的,我们现在再回到世纪巅峰对决的Uber和滴滴快的。Uber这类软件是通过人和机器对话的方式,以人为核心发起需求,由机器进行响应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也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的第一次深刻握手,在这个信息交互过程中,人类和人工智能之间将开启一个全新的连接时代,其开创性可类比为机器与人之间的深度连接和对话:凡呼求即得到,凡寻找即寻见。Ubers开启的正是这种能够满足人类自我中心的人机对话和需求呼叫的商业模式。Uber的商业模式已经是人类商业历史发展过程中最顶端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超越大数据和可穿戴设备,如下图。

实际上,Ubers(Uber和滴滴快的等呼叫商业模式总称的公司)就是在“人机智能时代”到来之前,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的数据积累,Ubers已经是一个基于手机的人工智能和“小机器人”,只是它没有人的形状被我们忽略而已,仔细想起来,他是否已经很智能了呢?

从Ubers的战略性推动,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人类和人工智能的距离正在被拉近,这种基础的信息交换已经开始,机器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理解人类的生活,而Ubers凶悍的商业竞争手段背后是在掠夺下一个时代的原住民,这个价值不是互联网的用户思维可以比拟的。

二、巨头们的诺曼底

如果上面的讨论显得过于学术的化,我们再来感知一下巨头们冲锋的号角和战斗的炮火现在如何。多角度看几个片段:

片段一:交通工具。应该说在WAR时代到来之前,最早成熟的商业化来自于Vehicle的创新应用,即Uber、无人机、无人驾驶等。这三项是交通工具变革中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形态,其中Uber更多是从智能交通的角度切入,无人机和无人驾驶则是一种结合人工智能的创新。和以往每次革命中提高动力系统不同,这次的技术革命是从人类能力增强的角度出发的。交通工具的变革,是对人能力的延伸,在“人机智能时代”具备先导作用。交通工具的变革应该在“无人驾驶汽车”或“无人驾驶飞机”的发展走向顶峰。从某种程度上,智能交通更能体现人机融合的深刻变革。

片段二:VR正在爆发。2016年1月14日,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高盛发表了一份长达58页的报告,详细讴歌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未来机遇。高盛认为,这将是下一个大型计算平台,会像电脑出现一样影响深远。并且预言2015年VR和AR的硬件软件营收将达到800亿美元,如果迅速跳出小众走向大众可以达到1820亿美元。更是大胆预测VR和AR在2025年的收入将超过电视机。在枯燥乏味、金钱至上的高盛分析师的眼里,头盔式显示屏将会是另一种计算形势,它不同于PC和手机,这类设备大多由头部和手部动作控制。高盛更是充满想象力的预言了VR可能在九大领域的蓬勃发展,从视频游戏到零售,从医疗到房地产各行业都会受到冲击。看来,新技术让旧贵族拥有了想象的翅膀。

片段三:2015年是有史以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最快的一年,DeepMind人工智能接近破解围棋,可能会继“蒙地卡罗树状搜索”(Facebook研发的人工智能算法)后为人工智能突破围棋带来曙光,这个带有历史性标志性的技术进展背后,人工智能回复邮件、人工智能聊天、人工智能主持人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的研究进入应用时代。商业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是国际创新巨头IBM将进行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重组,并且提出“认知时代”的全新战略,聚焦业务于云计算和人工智能,也就是说,IBM是彻底为WAR时代改变商业模式的第一个国际巨头。回首IBM在近代100年的多次涅槃重生,从这个侧面我们也可以感知到新时代的脚步。

片段四:机器人研究吸引最顶级人才。AndyRubin(安迪·鲁宾),前Google工程副总裁,Android开发的领头人。依然从Google离职并创立了一个叫PlaygroundGlobal的公司,公司的使命是做一个机器人版的安卓平台,把机器人的能力模块化,大大降低成本。这个平台将是“人机智能时代”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这个维度看,这已经完全不是互联网维度的创新,这多少让本文开头那些绞尽脑汁的互联网精英大跌眼镜;

片段五: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列入美国总统报告。2016年2月份奥巴马总统提交给国会一份435页沉甸甸的报告,这份报告来自于经济顾问委员会顶级智慧的联合呈现。这份报告有一个重要的章节介绍机器人,提到“尽管机器人带来的实业风险和焦虑情绪无法免除,但是机器人能显著提升生产力和劳动力增长,占到10%的GDP增长和16%的劳动生产力增长。

报告有一段文字意味深长:“说美国经济在走下坡路,或者说我们还没有做出成效,都不是真实情况,真实情况是——以及众多美国人感到焦虑的原因——是经济正在以深远的方式变革,这种变革在大衰退(2007年金融危机)之前很久就开始。今天,科技不只是在取代组装流水线上的工作,而是在影响任何可以被自动化的工作。”

这是一段表面平静,背后波澜壮阔的描述,实际上,美国政府和经济经营已经开始在“人机智能时代”发力,并且大胆的憧憬“美国制造业凭借机器人得以复兴,而机器人技术也开始向服务业和商业转移,以此解决农业和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问题,支持美国社会发展”,从美国政府的报告中,我们已经看到了机器人在“人机智能时代”的核心价值。回到中国,世界工厂是否会离开机器人的发展而存在?世界工厂,是否可能被机器人工厂取代?这是一个真问题。

以上五个片段的速揽,或许已经给我们呈现出一个新时代的影子,这个时代的智能已经超越了人和机器,融合了人类和造物主的共同创造,或许这正是“人机智能时代”的神性之所在。

三、无法抗拒的改变

第4篇:绝世之恋范文

>> 廉租房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廉租房实物配租实施现状及问题探析 浅析我国廉租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对我国廉租房制度问题的思考 我国廉租房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研究综述 试论廉租房建设的意义及其存在的问题 探索廉租房制度的经济绩效 中小城市实施廉租房制度的对策 我国廉租房制度实施效果研究 辽宁公租廉租房并轨运行 浅谈我国廉租房退出机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租房券在廉租房中的应用 浅析我国廉租房制度问题 廉租房制度发展问题及对策研究 对廉租房制度的经济学研究 基于微观角度的廉租房制度研究 关于北京市廉租房制度的现状研究 国外公共住房配租实践对我国廉租房配租体制的启示 廉租房惠及农民工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廉租房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之探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③ 应飞虎,涂永前.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J].中国社会科学,2010(4).

④ 这里所指的信息专员是在居委会中专门设置“信息专员”,负责传递包括廉租房信息在内的各种政府信息。

⑤ 陈跃勇,夏火松.跨部门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标准构建研究[J].理论与探索,2012(12).

⑥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⑦ 信息内容的评分方式与目前通常的评分方式有所差别,廉租房的配租对象是城镇最低收入者,因此,对于廉租房配租对象的文化程度、住宅情况、职业、参加工作年限、单位性质、职称、收入等信息的评分方式,应该是状况越差得分就越高。

⑧ 李曙光:《个人信用评估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2008年版,第73页。需要说明,对于廉租房申请者各项信息内容的评分方式与目前通常的评分方式有所差别,廉租房的配租对象是城镇最低收入者,因此,对于廉租房配租对象的文化程度、住宅情况、职业、参加工作年限、单位性质、职称、收入等信息的评分方式,应该是状况越差得分就越高。

⑨ 个人信用追踪系统事实上是全国统一的个人信息体系。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追踪系统很有必要,但这是很复杂的,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好。但是,可以先在小城市试行,观察效果,效果好,则说明这很具有可行性,可以在全国都建立这样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建立之后,对其他很多社会问题的解决上也是很有意义的。

⑩ 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参考文献:

[1]李黔豫.廉租房制度研究——发达国家和地区廉租房制度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8(10).

[2]陈松劲.公共住房浪潮——国际模式与中国安居工程的对比研究[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刘颖.中国廉租住房制度创新的经济学分析[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7.

[4]刘晓君,等.廉租住房纵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5]徐飞,张然.香港公屋制度对国内廉租住房建设的启示[J].当代经理人,2006(3).

[6]包宗华.我国与美国、新加坡的住房制度比较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05(9).

[7]韩立达,李耘倩.我国廉租房制度发展演变及对策研究[J].住房问题,2009(11).

[8]应飞虎.信息失灵的制度克服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9]应飞虎.信息、权利与交易安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10]应飞虎.公共规制中的信息工具[J].中国社会科学, 2010(4).

第5篇:绝世之恋范文

关键词:涉农供应链;时间瓶颈区域;界面;虚拟垂直整合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1)03-0039-06

在竞争全球化背景下,消费者在关注农副产品的价格、品质和服务的同时,购买偏好和习惯变化不定,个性化趋势趋强;在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及应用下,涉农产业环境更加动荡不安,这一切都对整个链条的响应速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获取竞争优势的要素已经逐步从成本、质量、柔性等转移到了时间上,谁能更迅速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和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谁就能占领市场,赢得竞争,时间竞争已经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下一个源泉(Stalk,1988)。

一、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瓶颈区域的提出

涉农供应链(Supply Chain Related Agricul-ture)涉及到动植物等具有生命体征的农业原材料的生产、加工和分销过程,是以农业原材料作为后续各阶段生产加工和运销对象的供应链的总称(张晟义,2003)。典型的涉农供应链由农业节点及涉农节点企业构成,主要包括农业投入物生产商、农户、核心企业及分销商和零售商,最后到达用户手中。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过程中,需要经过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流通过程。以时间为基础竞争的要点在于寻求增值能力与时间消耗之间的平衡,尽力消除或简化不增值、增值能力低、耗时多的流程,对具有增值能力的活动要确定各项活动时间分配的优先等级,集中时间在具有较高增值率的活动上,从而有效压缩整个链条的响应时间。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由于产品对最终用户的响应周期是全过程的累积效应,不是单指哪个环节,因此基于时间的竞争要求考虑系统整体的时间周期,对整个供应链进行时间优化。Denis R.Towill(2003)从供应链的角度做了许多研究,他通过对实际供应链进行仿真,揭示了在供应链上进行整体的时间压缩(包括物流提前期和信息流提前期)可以带来显著的效益。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授Robert B.Handfield(1993)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time-based competition)的思想,强调实现敏捷供应链的整个响应时间压缩战略是包括从顾客需求(customer demand)到满足顾客(customer saris-fled)这一系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上的时间压缩。

约束理论(Theory of Constrains,TOC)认为,任何系统可以想象成由一连串的环所构成,环与环相扣,这个系统的强度就取决于其最弱的一环,而不是其最强的一环。我们必须从最弱的一环,也就是从瓶颈(或约束)的一环人手,才可得到显著的改善(Goldratt&Cox,1984)。在涉农供应链系统中,具有内在联系的一系列流程活动就是这一价值增值链的环,其整体时间优化取决于少数的薄弱环节,即“时间瓶颈”(Time Bottleneck),优化供应链的时间必须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才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以时间为基础的竞争优势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新产品的推出速度,二是产品交货速度(Toni&Meneghetti,2000)。前者强调供应链在推出新产品或对产品进行更新换代的速度和频率方面要具有优势,要求供应链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够针对顾客需求快速设计出合适的产品投放市场,甚至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出来引导市场需求,这类竞争可称为产品时间竞争。后者强调产品的制造和物流过程具有快速性,能够及时响应顾客的特定需求,这类竞争可称为过程时间竞争。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框架下,在农业供应和农业销售阶段,企业可以通过业务流程再造、信息工程、并行工程、压缩前置期等手段进行管理流程优化提高响应速度,然而在整个涉农链条根据用户需求从下游进行拉动响应时,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区域,形成了―个速度陷区,已经严重制约了整个链条响应速度,具体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一)农业环节的“刚性点阵”及“弱刹车机制”

农业环节与工业环节在生产和物流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农业具有很强的时间约束和自然环境约束,在农业播种、管理、收获环节中存在着若干时间刚性点阵(Rigid Layer),它实际上体现了农业环节高度依赖自然环境,农业生产和物流与自然环境具有“绑定”特征。弱刹车机制(Weakly mechanism to stop)是指农业环节缺乏工业生产的高可控性和柔性转换能力,在下游用户需求信息发生变化如价格变化和需求量变化时,农业环节很难进行相应调整,缺乏工业环节的可控性和柔韧性(张晟义,2004)。

(二)农业物流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农产品消费具有普遍性和很高的时效性,保鲜期比较短,其对时间的要求很高。同时,农产品具有很高的分散性,其产地分布广、种类多,这决定了农产品物流系统的分散性、重复性、复杂性。农业环节中,农业投入物经由各种运输方式送达农村,这一过程物流路径呈现强发散性;经过农业生产环节后,农产品最终汇集并流向制造商或分销商,这一环节呈现强收敛性;经过加工后,农副产品通过分销从各零售网点扩散到消费者手中,这一过程呈现强发散性。相应物流路径的特征模式可概括为:强发散性+强收敛性+强发散性(张晟义,2004),这无疑对快捷高效的农产品消费需求形成了巨大的制约。

(三)农产品创新的长周期性

在产品时间竞争方面,农产品是大众消费品,消费者的需求相对稳定,其产品创新主要依赖农产品的生物属性的有效改变。目前我国涉农企业生物基因技术相对落后,决定了其产品创新具有长周期性;农产品涉及老百姓食品安全问题,其新产品推广的过程也相对缓慢。

Charles H.Fine(1998)指出,产业环境的变动会受到该产业时速加速度(Clock speed)的影响。沿着产业价值链由上游往下游观察,越接近技术或设备供应源头的厂商,其产业环境变动的速率较慢,而以目标客户应用为主的制造商与下游渠道所遭遇的环境变动程度与速率则较高。

这种产业时速加速在涉农供应链表现得更加突出。涉农供应链所处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消费端需求的变化难以捉摸,使得其下游环境变化越来越快;上游农业环节由于农户和核心加工企业之间的“速度陷阱”(speed trap),使得其上游相对越来越慢。因此,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的区域成为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区域,是解决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的关键问题(见图1)。

二、瓶颈区域的时间响应及瓶颈类型

(一)瓶颈区域的时间响应

涉农供应链时间竞争的瓶颈区域介于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对时间的响应包括两个方向:源于从上游农业投入物到农业生产方向在时间竞争方面的响应和源于下游需求端经由分销渠道到核心企业方向在时间竞争方面的响应。瓶颈区域时间的有效压缩需要将两个方向的响应在瓶颈区域实现有效的对接,使整体响应时间最少。因此,这一区域反映的不仅仅是农户和核心企业的协同,而是整个涉农供应链的协同。

源于上游方向的时间响应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生物技术对农产品的基因进行改造,改进农产品的生物属性,从而降低刚性点阵及弱刹车机制的影响,并能够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需要。另一方面,从农业生产结束到核心企业这一过程中,物流体系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成为造成时间浪费的关键因素。在实际调研中笔者认为解决这一难题关键在于如何解决众多农户与核心企业之间交易的机会主义和不稳定性问题,一旦交易成为长期契约,物流问题就成为纯技术问题而大大简化。因此,时间压缩要求企业与众多农户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契约长期化。

源于下游的时间响应来说,在涉农供应链中,物流和信息流会沿着供应链上游发生系统性的延迟与扭曲,也就是所谓的“牛鞭效应”(bullwhipeffect)。因此,获取精确的需求信息并使之进行真实有效的传递至关重要,这对企业库存的减少以及农户合理的农作物种植规划制定有着重要意义,可有效减缓弱刹车机制导致的农业生产系统不可调整所带来的风险。

因此,在涉农供应链瓶颈区域要有效地压缩时间响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1)发展生物技术。基于我国涉农企业生物技术薄弱且短时间内难以改观,本文对此不做重点考虑。(2)信息共享。发展组织间关系,通过有效地合作提升响应速度。

(二)时间瓶颈类型

要有效地压缩瓶颈区域的响应时间,需对引起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进行分类。目前,关于时间瓶颈分类的研究相对较少,基本上是针对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进行的研究。本文结合涉农供应链的具体情况,将时间瓶颈类型分为系统型时间瓶颈和功能型时间瓶颈。

涉农供应链连接了农业、工业和流通业三大产业,各关联子系统节点在产业环境、战略起点、通信模式、部门化导向、组织文化、技术能力、信息传递、物流系统等诸多层面所涉及的标准、格式、规则、原则和态势上存在着广泛的不一致性,使整个系统不能基于时间做出有效的响应。在钱德勒价值链(Chandlefian value chain)或垂直分工的产业体系下,制造商与供应商、经销商及物流产业界在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交易及营运层面的互动不仅频繁且复杂,为使相关的节点发挥最大的互补效益和改善彼此协调的成本,需要有统一的界面(Interface)作为调和各方需求的协调基础。这种因系统原因造成的瓶颈称之为系统型瓶颈,是指涉农供应链这一网络组织由于“界面”的缺乏而导致时间响应速度慢。界面是超文本技术(Hypertext Technology)运用的一种产物,它有着“交互作用”(Interaction)、“联结”(Connection)、“整合”或“一体化”(Integration)的基本意思,体现的是一种集成管理的思想。界面体现了超文本的思想,通过接口关系和界面分析,使两个以上的组织借助于界面实现了相互间信息联系。当组织或系统的各个部分必须相互支持、相互连接时,界面就产生了,从而使两个以上的组织借助于界面实现了相互间信息联系,解决信息共享的问题。

当涉农供应链各环节在系统界面运行时,各节点环节由于其产出能力与相邻节点的产出能力不相符合,从而影响了整条涉农供应链的产出,造成响应速度缓慢。这种因节点间能力不匹配所造成的瓶颈称之为功能型瓶颈。功能型瓶颈主要是节点个体自身由于与交易方不能建立基于信任的良好合作关系而造成的响应速度缓慢。相互信任的合作关系可以显著地减少供应链上各节点企业之间的时间周期,从而改善供应链的响应性(Handfield&Bechtel.2002)。Jeffrey H.Dyer、Harbir Singh(1998)经过长期对日本丰田汽车生产网络的研究后发现,在汽车制造商和供货商间特定关系的投资和绩效之间有正向相关关系。在涉农供应链中,功能型瓶颈集中体现为由于众多农户与企业之间缺乏良好合作关系,从而导致的机会主义及不确定性。

涉农供应链的时间瓶颈区域的形成是由系统型瓶颈和功能型瓶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系统型瓶颈是导致时间瓶颈区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是整体性的问题。功能型瓶颈是由于局部的问题而导致时间响应缓慢,从而增加了整体时间响应周期。

三、虚拟垂直整合――解决机制

在产业时速加速的影响下,由于系统性瓶颈的存在,涉农供应链各节点无法有效地进行信息流、物流及资金流的协调,其上下游之间高度不对称性的信息无法在时间瓶颈区域有效对接;另一方面,由于功能型瓶颈的存在,涉农供应链各节点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或者说组织间关系也成为影响整个链条时间竞争的主要问题,这也彰显出“整合”、“协同”与“协调”实质上是供应链管理所面临的核心问题。在价值链解构和重构的基础上,核心企业在缺乏所有权控制(ownership contr01)的基础下,一方面要借助外部供应商来取得必要的生产资源,另一方面使其缺乏有力的基础侵吞(ap-propriate)这些关键生产资源产生的所有价值,造成诸多交易治理方面的问题(Jap,2001)。这就需要旗舰企业(nagship enterprise)、焦点企业(focusfirm)去构建一个虚拟垂直整合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Michael Hammer(2001)指出,虚拟垂直整合的供应链是“不同公司问相互独立的流程现在被联接和结合在一起,并且像一个单一流程那样运作。”相应地,如何去构建一个虚拟垂直整合的价值链或价值网络,也成为涉农供应链如何应对时间竞争的重要议题。

对于涉农供应链而言,虚拟垂直整合最终将体现在有效地解决现存的系统型瓶颈和功能型瓶颈,在瓶颈区域内使源于两个方向的响应时间得到有效压缩。在核心企业的主导下构造涉农供应链界面并进行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协调,达到信息共享,改善系统性瓶颈;通过合作式作业执行以及流程规划与控制加强组织间的关系,改善涉农供应链的功能型瓶颈。

(一)界面的构造

1.公司+农户连接方式的缺陷及改进。组织如何应对市场或环境的不确定性有两种思路:参数不确定性和结构不确定性。参数不确定性是指对所涉及问题的各种参数缺乏了解,结构不确定性强调由于缺乏有关问题基本性质和可能出现后果的信息㈣。科斯作为参数不确定性的代表,通过交易成本这一参数来研究不确定性对组织生产经营的

影响,然而这一视角却无法解释中间组织形态的出现及生命力。阿尔钦强调,应当侧重于对结构不确定性的考察,以揭示其对经济组织发展和演化的重要意义。

理查德・朗格卢瓦(Langlois,1995)的市场厚度(Market thickness)理论认为,在某个合作网络中,适当地提供某种中间产品的供应商数量可以降低其不确定性。在只有一家供应商的情况下容易引发机会主义,纵向一体化成为最好的选择。所以,最终产品生产者总是偏好在具有一定市场厚度的模块化企业中寻找合作者。同样,市场厚度非常大时,企业存在着过多的选择,同样会引发机会主义。在产业化经营的框架下,涉农供应链工业与农业连结的主要方式是公司+农户,而这一组织形态具有天然的缺陷。在“公司+农户”组织中,龙头企业实力强,信息充分。农户的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厚度极大且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必然导致其在谈判与交易中处于劣势地位;农户与公司之间的主体地位不对称,导致他们对公司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依附关系并成为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要克服这种缺陷,必须创新组织形式,建立一种新的、有效的连结方式,促使公司与农户采取合作策略,形成利益共同体。

基于结构不确定性的视角,对核心企业而言,众多农户的市场厚度过大,这也必然导致了机会主义和不确定。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是改变传统的涉农供应链连结方式,在农户与公司之间增加一些中间组织,有效减少市场厚度、有效降低市场的不确定性。公司+中间组织+农户这种新型连接方式已经开始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认同,如郭红东、蒋文华基于订单农业提出的行业协会+公司+合作社+专业农户(郭红东、蒋文华,2007)、汤晓丹基于生鲜农产品对公司+基地+农户组织模式进行了改进(汤晓丹,2008),肯定了中间组织的作用等。涉农供应链中间组织主要包括农业专合组织和农产品专业物流组织。农业专合组织主要包括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社和专业协会,其代表众多农户利益的主体,有助于涉农供应链逐步形成合理利益共享和风险分摊机制。另外,由于涉农供应链与众不同的物流特性,农产品专业物流组织也成为加快其时间响应的重要组成部分。

2.跨组织信息系统是界面信息共享的基础。在跨组织信息管理领域中,跨组织信息系统(inter 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IOS)的使用一向被视为是厂商用来支持明确协调(explicit coordina-tion)的重要工具(Clemons and Row,1992)。一般而言,强化信息处理能力是信息分享的主要诱因(Flynn,1977)。在及时而无障碍的信息交换过程中,供应链厂商能够有效地改善信息质量并培养跨组织合作的能力。但事实上,在信息质量改善方面,供应链厂商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信息能见度(visibili-ty)不足的困扰(Allem,2000)旧。经由跨组织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分享机制,买卖双方能够更实时和完整地取得信息,使得彼此有更多的机会与能力参与和影响对方的活动,进而提升整体在不确定情况下的反应弹性(Yang and Vandenbosch,1998)。

我国涉农供应链企业在应用跨组织信息系统(10S)的实践上主要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为主,目前主要使用的跨组织信息系统有ERP,EDI等。EDI在跨组织应用中比较适合一对一关系(对偶关系)、一对多关系(星系关系),在多对多关系(网络关系)中,EDI需要企业之间制定统一的商业规则、协议并开发专用的EDI接口,将企业的数据转换成EDI所规定的数据进行传输。并且EDI需要自己专门的网络,通常增值网(Value-added Network,VAN)传输使得企业之间的供应链较为固定,这种僵化的模式限制了企业的发展要求㈣。Golden和Powell研究表明,EDI限制了供应商与多家客户联系的灵活性。从目前发展的现状来看,构建ERP系统成为涉农企业供应链实践跨组织系统的主要方式,ERP的核心管理思想就是实现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我国涉农龙头企业跨组织信息系统的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中,151家龙头企业中上ERP系统进行内部供应链集成的龙头企业共有22家,以ERP为核心并结合其他技术而进行外部供应链初步集成的企业有1家,如何利用网络开发工具和技术,诸如可扩展标识语言(Extensible MarkupLanguage,XML)和Java等实现高层次集成和协调的涉农供应链已经成为当务之急;另一方面,由于涉农供应链涉及工业、农业和流通三大环节,而目前跨组织信息软件多是针对工业连接型供应链而定,对涉农供应链上下游信息化水平的落差及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重视不够,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涉农供应链集成需求的有效实现。

(二)合作式作业执行(collaborative operationexecution)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collaborativeplanning and contr01)活动

通过界面的构造,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信息流能够有效地对接,使系统型时间瓶颈得以缓解,而节点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或者说组织间关系是造成功能型时间瓶颈的前提或根本原因,这不仅需要从业务层面的合作式作业执行,更需要从决策层面的合作式规划与控制来发展节点间的组织间关系。

1.虚拟垂直整合的合作式作业执行。合作式作业执行反映的是供应链厂商通过跨组织信息系统的支持在各项跨组织活动上达到更紧密的合作,例如采购、生产和物流等活动。很多公司在内部流程优化方面确实做得卓有成效,但同样不可否认的是,这些公司在整个涉农供应链条上的“共用流程”――涉及与其他公司打交道的业务流程在很大程度上却还是一团糟(Michael Hammer,2001)。一般来说,合作式作业往往是经由跨组织流程的再造与合理化后所形成的惯例化(Routinized)作业流程(Andreu and Ciborra,1996)。就订单处理作业而言,经由再造与合理化的过程后,新的作业流程通常能够大幅度地减少不必要的流程、改善信息质量和降低信息处理周期。因此,这些合作式的作业也成为创造交易价值的重要基础。在公司+中间组织+农户的联结方式下,基于界面的构造及节点间的合作式作业的展开,农户与公司之间能够在采购及生产、物流进行统一协调并将各节点环节的活动纳入到统一的流程中大幅降低时间的浪费,确保整个链条以最低的成本和最有效的方式运作。

2.虚拟垂直整合的合作式规划与控制。合作式作业只能使涉农供应链各节点之间的业务流程纳入共同的体系,这只是在作业层面节约了时间,要想整个链条达到快速的响应,必须要进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合作式作业规划与控制则是描述供应链厂商进一步运用彼此的信息来协调共同事务的决策并进

行绩效监督。例如,产品分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全球运筹体系的规划、库存水准及产能规划等。反映在实际的应用上,交易厂商通过跨组织信息系统所得到的信息分享程度逐渐提高,能够从原本的两者之间的订单信息分享逐步晋升到一般性的作业信息,甚至是竞争性信息的分享(Seidmann and Sundararajan,1998)。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宝洁和沃尔玛之间跨组织信息系统运用方式的改变。宝洁和沃尔玛原本信息分享的目的在于监控彼此作业的绩效和改善交易效率。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牛鞭效应对于彼此交易和内部营运绩效的冲击,宝洁和沃尔玛逐渐增加彼此信息分享的程度,利用这些信息来协助宝洁进行存货和物流活动的管理,支持许多创新的供应链管理战略。例如,多店共享物流中心(cross-docking)、直接送货到店(direct-store delivery)、供应商代管库存(VMI)。更极端的情况是,如果沃尔玛愿意将其他和宝沽产品有关的销售和库存信息让宝洁分享时,这些信息对宝洁而言便具有相当高的竞争价值。这是由于宝洁可通过这些信息来进行不同产品之间的产品分类管理(category management),依据其和竞争对手的销售及库存信息来调整竞争战略(seidmann andSundararajan,1998)。

虚拟垂直整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界面的构造、合作式作业执行和合作式规划与控制活动都是在节点个体之间不断进行互动的过程,在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最终形成网络组织成员协调关系所普遍接受的原则、协议、准则等,也就形成了界面规则(InterfaceRules)。在产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中,网络组织成员持续性的跨组织学习以及基于情景的组织即兴(improvisation)行为不断地影响着原有的界面规则,直到发生突变,形成适应新环境的界面规则。

第6篇:绝世之恋范文

【关键词】支护原理;软弱破碎围岩;强度;承载能力

引 言

炮掘巷道采用锚网索联合支护在鹤岗矿区得到了较普遍的应用,保证了井巷的稳定性,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本文根据益新煤矿炮掘巷道支护的实践经验,分析了锚网索联合支护在炮掘巷道支护中的有效作用,为炮掘巷道的安全支护提供一定依据。

1、锚网索支护分析

1.1锚网索支护的特点

锚杆支护是利用锚杆、锚固剂及其护表构件给围岩一定的支护强度,与围岩组成支护体系,承受各种围岩应力和采动应力,达到支护的目的。锚杆支护有悬吊作用,减垮作用,组合拱作用,加固作用,改善围岩周边应力状态等。锚索支护与锚杆支护的支护原理基本相同,锚索具有锚固深度大、锚固力大、可施加较大预紧力等优点,端部锚索主要起悬吊作用,通过施加较大的预紧力,挤紧和压实岩层中的层理、节理、裂隙等不连续面,增加不连续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强度。

1.2锚网索联合支护

鹤岗矿区主要采用光面爆破进行岩巷掘进,相对于掘进机破岩对围岩破坏较大,对于软弱破碎围岩,巷道的支护尤为重要。通过锚杆支护的锚固平衡拱原理,说明锚网索联合支护在炮掘巷道支护中的作用。可将锚杆及其锚固范围内的围岩作为巷道的支护体,把锚索作为加强支护,通过分析围岩与支护体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锚网索联合支护的作用原理。在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巷道围岩的变形量很大,巷道开挖后立即采用锚索支护可能会因锚索延伸量超过极限而破断。因此在巷道开挖初期只安装锚杆,通过锚杆的加固作用,锚岩支护体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允许围岩发生较大变形,释放围岩变形能,围岩在一定变形范围内可以保持自身稳定。随着围岩变形量增大,锚岩支护体的承载能力和自稳性降低,当锚岩支护体的自稳性达到极限之前、围岩剩余变形小于锚索工程延伸量时,安装锚索减少了围岩对锚索延伸量的要求,保持锚岩支护体和围岩稳定。通过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提高了支护阻力,减小了巷道围岩变形。锚杆和锚索发挥了各自的优势.在巷道开挖支护初期,以锚杆的柔性支护为主,后期以锚索的悬吊作用为主,从而大大改善了锚杆支护的整体支护性能,达到控制围岩大变形的目的。通过锚杆、锚索互补的联合支护作用,增加了围岩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保证了安全生产。

2、锚网索联合支护的应用

现以益新煤矿左五段运输巷炮掘支护为例,具体加以说明。巷道特征:矩形巷道,巷宽4.6m,巷高3.0m。巷道沿15层煤层顶板掘进,巷道顶板岩性:直接顶为中砂岩,老顶为粗砂岩。

巷道支护:锚索支护要求钢绞线规格1×7~17.28mm,钻孔直径28mm,锚索长度6300mm,锚固端长度1350mm,外露长度200mm。U型钢梁规格:使用2.4m长的U型钢梁。U型钢梁上共打两个锚索孔,一端孔直径30毫米,另一端0.3米处打150×50毫米的孔。每排打两根锚索,间排距3000mm×1800mm,锚索锚固力不小于180kN。锚杆支护要求,左旋无纵筋螺纹钢锚杆,锚杆长度2500mm,锚杆直径20mm,锚固端长度900mm,托盘规格120 mm×120mm×10mm,钻孔直径28mm,排列方式为矩形,间排距1000mm×1000mm,外露长度50mm,锚杆锚固力顶板不小于100kN。两帮不小于60kN。顶锚杆螺母预紧力距不得低于120N•M,帮锚杆不低于60N•M.施工时挂钢筋网垂至两帮底板,网与网之间重叠搭接1个方格,逢环必联,联网时双丝双扣,钢筋网规格:2.0m×1.0m。

益新煤矿左五段运输巷,斜长240m,采用锚网索喷碹联合支护,巷道顶板岩性:直接顶为中砂岩,老顶为粗砂岩。尤其在遇断层岩石破碎情况下,巷道围岩变形较大,顶锚索改为1米一对。现场施工中巷道掘进一次性成型,每遍炮进尺1m,爆破后及时进行锚杆及钢筋网构件支护,锚索滞后掘进头3m进行支护,从支护效果来看,巷道未发生起冒落事故,巷道顶帮破碎与离层得到了有效控制,巷道顶板的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了,保证了巷道的稳定性。

第7篇:绝世之恋范文

关键词:视唱练耳 音程 听觉训练

视唱练耳是音乐学习中最基础的课程之一,也是报考音乐学院、师范院校音乐系(学院)或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必考课程。“音乐基础课中听觉训练的重要意义,为国内外各种教学体系所认同。以听觉训练为主线,贯穿于视唱练耳教学的三个环节,即视唱、听觉分析和听写,这已经成为共识。”①音程是构成乐曲的最小单位,音程的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程的听觉训练包括旋律音程与和声音程两个部分,其中旋律音程的听觉训练是听唱旋律的基础,和声音程的训练则是听唱和弦的基础。因此,音程的听觉训练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笔者在多年的中职音乐专业视唱练耳教学中,通过不断学习及探索,针对入学时音乐素质较为薄弱的音乐专业学生,摸索出了一些有关音程听觉训练的方法。

一、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依次进行音程训练

音程的听觉训练最好从二度开始,依次到三、四、五、六、七、八度等。这是因为二度是最小的音程,结构最简单,较容易掌握。同时,旋律音程的模唱与听辨应该先于和声音程的模唱与听辨进行。具体的做法为:

1.唱、背熟悉的音调,来帮助学生记忆各类旋律音程的音调特点与音响色彩。下面以大、小三度为例进行介绍。②

大、小三度均包含三个音级。大三度含有2个全音,小三度含有1个全音、1个半音。五线谱上两音相距一线或一间(谱例1)。

旋律音程的大小三度,其音调特点在于它既不同于二度的级进,又不同于四度以上的大跳进,而形成独特的小跳效果。音程的听觉训练特别是旋律音程,就必须先通过唱、背一定数量包含所训练音程的熟悉音调(或乐曲片段),从感性上帮助学生记忆并确立该旋律音程的音调特性,逐步建立固定的内心听觉,最终形成唱准这些旋律音程的技能。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背唱一些熟悉的音调,以达到我们的训练目的(谱例2、谱例3③)。

2.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旋律音程的构唱训练

(1)构唱指定音程

音程是两音之间的音高距离,要唱准各类旋律音程,关键在于正确掌握各类音程两音之间的音高趋势。如唱上行大三度时,要求根音稳定,冠音有倾向高的趋势;唱下行大三度时,要求冠音相对稳定,根音则有倾向低的趋势。唱上行小三度时,要求根音稳定,冠音有倾向低的趋势;唱下行小三度时,要求冠音相对稳定,根音则有倾向高的趋势(谱例4)。

以上的练习一般可以采用指定根音由下向上构唱指定音程;或指定冠音由上往下构唱指定音程(谱例5),以达到训练目的。

(2)“搭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

调内级进音比较容易被各类程度的学生尤其是初学者掌握,那么“搭桥”法就是结合已经学过的小音程为基础,采用类似“搭桥”的方法进行模进构唱大音程的练习(谱例6)。

(3)直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

运用直接模进构唱旋律音程时要注意音程之间的对比效果,(谱例7)是三度音程模进,要求学生构唱时要重点记住典型音程的效果,如此例就要重点记住do―mi大三度及la―do小三度的效果。

(4)利用音程转位构唱旋律音程

视唱练耳的教学应与基本乐理渗透进行,在构唱大音程时,可以利用小音程的转位来进行,既方便构唱又可以起到巩固复习小音程的作用(谱例8)。

(5)作节拍、节奏变化来构唱旋律音程

为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时可以在简单模式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节奏、节拍变化来进一步构唱旋律音程(谱例9―1、谱例9―2)。

二、遵循唱、听、记结合及先易后难的训练原则

在视唱练耳教学与实践中,唱、听、记是紧密关联、不可分割的三个练习环节,音程的听觉训练同样离不开这三方面的综合训练。听、唱结合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构唱与视唱相结合,二是构唱与听辨相结合。

1.构唱与视唱相结合,共同促进。听、唱结合能最大程度地把握好音程两音之间的音准,在旋律音程听觉训练中,最好同步选择与所学音程一致的视唱练习曲来配合教学。让学生通过反复演唱练习曲,获得对相关音程两音之间的音高感,最终形成对此类音程的内心听觉。同时,也可以运用模唱的方法,即老师在钢琴上随机弹出一些旋律音程,让学生用唱名或“啊”“啦”等哼唱,并说出音程的性质。

2.构唱与听辨两者必须紧密结合。构唱与听辨训练的进度要一致,相似的听唱练习可以结合在一起。除了上文中介绍的构唱法,还可以采用独唱、齐唱、重唱、默唱等方式进行构唱实践。构唱与听辨都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先在基本音级上用固定唱名或不带唱名构唱某个音程,然后可按照调号的顺序,由少到多,逐步增强。

3.听、记结合,强化旋律音程的综合训练。根据目前各类音乐高考中有关旋律音程考核方法,结合学生的实际程度,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习题,通过听、记结合的方法强化旋律音程的听觉训练。当旋律音程相对巩固后,就可以进入和声音程的模唱、听辨、听记的训练。

(1)选择题

(2)改错题

改错题既可以是纠正性质的误差,也可以是音高方面的误差,或两方面都存在误差,(谱例11―1、11―2、11―3)就属于此类的题型。

谱例11―1中,预给音程名称:①大三度②小三度③大三度。

①②③

问:该例中有哪些误差?

答:第2、3个,应分别改为大二度、小三度。

谱例11―2中,预给音程名称,让学生指出音高方面的误差。预给音程及教师所弹音程分别如谱例中显示。

问:该例中有哪些误差?

答:第1、3个音高不准确(让学生给予纠正)。

谱例11―3中,要求指出预给音程中性质和音高两方面的误差。

①② ③ ④

问:该例中有哪些误差?

答:第2、4个的音程性质与音高有误差(让学生给予纠正)。

(3)填空题

给一个声部的音名,要求记下另一个声部的音名及音程性质(谱例12)。

(4)预给a1音作参考音,要求直接听记出音程的音高及性质(谱例13)。

三、运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

音乐发展到今天,已经不是纯粹的听觉艺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信息传播的加速,音乐文化越来越受到特定时代的科技革新与精神风貌的影响。因此,视唱练耳的教学法也应体现时代性,特别是在新课程标准的课改形势下,不能在教学中简单沿用钢琴+黑板,听琴声随琴唱的传统模式。笔者认为利用多媒体等数字化教学手段来进行视唱练耳的辅助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之不足。

1.丰富传统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音乐的发展

在具体的教学中,针对一首视唱练习曲可以这样来进行教学。师生一起在学生熟练演唱此曲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运用MIDI技术、打谱软件等多种手段进行重新演绎。如可以利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将视唱曲的伴奏以古典、民谣、pop等不同的风格融入视唱曲中;或利用多媒体中不同的乐器音色让学生来控制演奏视唱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多元化音乐的发展。在进行音程的听觉训练教学中,可以适时播放包含一些训练音程的中外名曲片段,让学生对这些音程有更直观的音响效果,既培养了对各类音程的内心听觉,同时也扩大了他们的音乐视野。也可以事先录好旋律音程或和声音程以供学生模唱、听辨,让学生熟悉各种音源产生的音响效果,以便适应各类学校的招生考试。④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2.运用微格训练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微格训练即微格教学(Microteaching),是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等设备,帮助培训者训练某一技能的教学方法。运用数字化教学手段可以把学生在课堂中进行的练习进行有选择性的录音、录像,通过录音、录像的回放来关注自己的练习进程、学习状况,通过自己与其他同学的比较、讨论,明确自己下一步的练习重点,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数字化视唱练耳教学还可以提供个别化的学习环境。利用MIDI及计算机等,教师可以利用监控系统跟任何学生相互通话,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况。另外,笔者也在不断进行视唱练耳试题库的建设,并尝试把视唱练耳的考试放到学校录音棚进行,既避免了分数评判中的人情分,使分数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实践表明,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视唱练耳的辅助教学,可以极大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一方面它有效地丰富了传统的视唱练耳教学手段,另一方面缩短了学生与实际音乐作品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这种听、看、唱同时又结合实践创作的立体教学过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结语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音乐类专业统考招生简章》明确规定:视唱练耳科目考试内容包括视唱、模唱两大部分,其中模唱包含了和声音程与旋律模唱两个内容。⑤另外,各大音乐学院招生简章和全国其他省份音乐类专业考试要求中,都对音程有明确的模唱和听记要求。视唱练耳是音乐类各专业必考科目,也是学生能否取得良好专业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众所周知,除了音程模唱、听辨、听记等本身的练习需求外,旋律音程的听觉训练对视唱与模唱的训练起到了基础性的桥梁作用,视唱中的音准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一定调内各旋律音程之间的彼此连接的音高走向,而旋律模唱则是对一定调内的一串音在一定节奏组合中的音高记忆,相关调内的各音程唱准的话,视唱和模唱也能迎刃而解。而和声音程是学习各类三和弦、七和弦以及二声部旋律听记的基础。因此,笔者认为,音程的听觉训练是视唱练耳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当然,视唱练耳的教与学是一个相对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对于中等职业学校音乐专业的学生来说,困难也是存在的。困难一:入校之前一些学生没有专业学习音乐的基础;困难二:一些学生不识谱,甚至部分学生“五音不全”;困难三:文化基础较为薄弱,与之相关联的是接受能力较差。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笔者既注重传统教学手段,又注重运用数字化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学生进行立体教学。特别是遵循了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教学原则,注重视唱与听觉训练内容的系统性、一贯性、多元化原则。本文阐述的对音程的听觉训练,便是采用了以下几个教学原则:第一,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互相渗透的教学原则,即先理性后感性原则;第二,由小到大、由近及远依次进行音程训练的原则,有利于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第三,多元化、立体式的训练方法与手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学习效率;第四,有效利用多媒体、录音棚等学校教学资源与设备,增强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日本音乐教育家铃木振一先生曾经说过:“音乐的耳朵可以在听力训练中得到,而不是天赋或固有的,多练习就多出效果,它是人类的适应性在听觉和听力训练上的发展。”⑥笔者正是在多年的视唱练耳教学中努力探索与实践着,即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听觉和听力的训练”来帮助学生形成“音乐的耳朵”。

注释:

①刘小明,杨晓,赵亮.旋律听觉训练教程[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6:前言1-2.

②本文中涉及音程训练的实例,除特别注明外均以大、小三度为例。

③尤家铮,蒋维民.和声听觉训练[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4-15.

④对视唱练耳考试内容有听记要求的学校,在外省设点进行招生考试时往往通过录音机来播放相关的听力考题,如果事先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学生在进行此类考试时往往一头雾水,从而影响他们的听记成绩。

⑤[EB/OL].

作者单位:绍兴艺术学校

第8篇:绝世之恋范文

微软公司要提拔一名项目总监,经过角逐,有三人入围,分别是汤姆、杰克和约翰。

比尔・盖茨端来三个盛着纯净水的纸杯,说:“你们利用这杯水做一件事情,并说出你们的理由。”

汤姆说:“我把这杯水倒在地板上,观察水的扩散效果,并利用这个效果开发一个电脑屏保软件。”

杰克说:“应该把水电解,提取氢和氧,然后将氢和氧分别用于高能硬件研发,进而推动软件升级革命。”

轮到约翰了,他不加思索地端起那杯水一饮而尽,然后说:“对不起,我渴了。”

几天之后,比尔・盖茨在董事会上做出决定,提拔约翰为项目总监。

比尔・盖茨笑着说:“约翰虽然什么也没说,但他已经把那杯水用到了妙处,一个项目总监需要做的,就是要看他的下属开发的项目是否实用,他喝掉了那杯水,就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因为一个高层领导无需去考虑一些复杂的细节问题,只需要抓住问题的本质,做出行与不行的判断就可以了。”

约翰上任之后,公司的项目开发出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做人与处世》文/马敬福)

关上你的窗帘

美国杰弗逊纪念大厦,因年深日久,墙面出现裂纹。

政府耗资数百万美元进行维护,但墙面裂纹始终得不到缓解。

政府请专家来会诊。最初,专家认为元凶是冲洗墙壁的清洁剂。为何要冲洗墙壁?因为上面有鸟粪。为何会有鸟粪?因为聚集了燕子。为何聚集燕子?因为有燕子爱吃的蜘蛛。为何会有蜘蛛?因为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为何有飞虫?因为开窗,阳光充足,适宜繁殖。

解决办法很简单,关上窗帘即可。

解决问题的方案既有“根本解”,也有“症状解”,“症状解”能暂时消除症状,但有加深问题的副作用,使问题更难得到解决。“根本解”就是追本溯源,找到彻底的根治之道。

当管理者反复为绩效难题头痛时,你可曾沉心静思:关上自己的窗帘了吗?

(摘自《克拉玛依日报》)

每个人都是主角

足球明星罗纳尔多有一次接受采访,记者说:“你是每场比赛的主角。”罗纳尔多微笑着,不置可否。但在采访结束后,罗纳尔多补充说:“我想纠正一个问题,在球场上,每个人都是主角。”

姚明一次回国比赛,结果输了。那场比赛中,谁都没有错,错只错在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姚明身上。

在所有的球队中,德国球队是明星光辉最黯淡的球队,他们不会力推任何一个球员为球星。在球队中,每个人的水平基本处于一个档次,当他们联合起来,就成了一辆无坚不摧的“战车”。

主角的概念无处不在。一个团队,忽略每个人都是主角的概念是不幸的,他将分离民众的力量,作为管理者就要帮员工树立“人人都是主角”的理念。

(《深圳青年》文/陆勇强)

废报纸里的管理经

我在许多场合都做过一个测试:拿一个塑料袋,里面放一沓报纸,在现场找一人对他说:“请你帮我把它带到北京去。”这个人说:“好的,没问题。”然后我就问他:“你会怎么做呢?”他说:“上火车我就随便把它放在行李架上。”我说:“其实,这袋子里装的不光是废报纸,报纸里包着100万元人民币。这时你要怎么办呢?”他说:“我肯定会紧紧地抱住它,恐怕要失眠了。我会担心别人惦记着它!”

每次和大家聊起这段对话,都会哄堂大笑。我问大家:“请问,什么原因让他的态度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所有人都会说:“钱!价值!”

第9篇:绝世之恋范文

关键词:廉租住房;腾退方式;腾退激励;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F12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0)03-0133-05

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腾退制度是建立和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廉租住房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行和廉租住房的进一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伴随着大规模廉租住房的建设,廉租住房腾退的重要性将更充分地体现出来。从现行的制度安排以及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的廉租住房腾退工作实践来看,在廉租住房腾退条件、腾退过渡期安排、腾退程序、腾退惩罚制度、腾退方式和腾退激励机制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实现廉租住房腾退公平和有序的重要条件。本文拟就廉租住房腾退方式和激励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

一、廉租住房腾退方式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廉租住房腾退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腾退方式针对性方面的问题

导致腾退的具体情况很多,归纳起来包括这样几种基本情况:第一,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骗取廉租住房;第二,因审核违规或者不严或者疏漏,导致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获得了廉租住房;第三,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第四,虽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但未履行合约要求(包括转租、转借、空置或者改变用途、不交租金、欠租、不交物业管理费、欠交物业管理费等)。而上述每一种基本情况又有多种具体情况。每种情况的性质和危害或者影响都有差别,因此应该针对导致腾退的各种具体情况安排不同的腾退方式。目前有关法规针对骗取廉租住房,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虽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但未履行合约要求的部分情况提供了不同的腾退方式。但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腾退方式的规定尚有遗漏,如对因审核违规或者不严或者疏漏,导致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获得廉租住房的情况,对拒交或者欠交物业管理费的情况等就没有对应的腾退方式的规定;第二,腾退方式安排的目的性不强,例如对骗取廉租住房的不过是“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这实际上与对虽然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但属合法获取廉租住房的情况的腾退方式安排没有实质性的差别(《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对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由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①);第三,腾退方式安排存在错置,应该强制腾退的却可采取公平市场交易的方式,应该灵活处理的却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

2.腾退方式多元化方面的问题

从廉租住房腾退方式来看,不应该是单一化的腾退方式,而应该是多元化的腾退方式。原因在于:(1)导致腾退的原因很多,有因住户客观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而导致的腾退,也有因住户主观原因而导致的应予腾退的情况,对于由不同原因引起的腾退,在方式安排上应区别对待;(2)住户不退或者拒绝腾退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有的的确是因为经济困难,有的经济并不困难而是主观上要占有廉租住房,有的纯粹是要攀比,应该考虑到这些因素对腾退方式分门别类做出合理的安排。

从现行制度安排来看,对于骗取廉租住房的采取的是“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对于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采取的是“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由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的方式,逾期未退回的,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对于虽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但未履行廉租住房租赁合同义务的也是采取要求“退回廉租住房”的方式,逾期未退回的,同样是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由此来看,现行制度对腾退方式做了多种安排,但与腾退原因和不退或拒退原因相比较,腾退方式的多元化程度还是很不够的。

3.腾退方式灵活性方面的问题

腾退方式的灵活性需要主要在于住户具体情况的千差万别和廉租住房供求状况的不断变化。由于腾退方式的多元化程度不够,所以总体上,腾退方式难以反映住户具体情况和廉租住房供求状况的差异。在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政府往往会根据住户具体情况和公共住房供求状况的差异来调整腾退方式。例如同样的收入水平,中年人与老年人的租金缴付能力、物业管理费的缴付能力等就有差别,那么在腾退方式的安排上就应该体现这种差别;再如同样情况的住户,在廉租住房供不应求时,就应该更多地采取强制退房的方式,而在廉租住房供过于求时,则可更多地采用调整租金或者以优惠价格出售的方式。

(二)腾退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腾退激励机制缺失

从廉租住房有关腾退的制度安排来看,总体而言,基本上没有鼓励腾退的正向激励机制。《廉租住房保障办法》规定,“对不再符合规定条件的,应当停止发放租赁住房补贴,或者由承租人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未按照合同约定退回廉租住房的,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退回;逾期未退回的,可以按照合同约定,采取调整租金等方式处理”,“对以欺骗等不正当手段,取得审核同意或者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由建设(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给予警告;对已经登记但尚未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取消其登记;对已经获得廉租住房保障的,责令其退还已领取的租赁住房补贴,或者退出实物配租的住房并按市场价格补交以前房租。”各地制定的腾退制度,大体相同。由这些规定来看,退与不退,按时腾退与不按时腾退,早退与晚退,主动腾退与被动腾退,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区别。主动、按时腾退者、早退者得不到任何“好处”。正向激励机制的缺失将不利于腾退工作的实施。

2.腾退的经济激励方式单一

各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对不再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都采取了多种经济激励措施,引导其退出租住的公共住房,这些政策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激励政策是租金累进(收入水平越高,租金标准越高;收入水平越低,租金标准越低),其实质是通过增加收入水平提高的居民家庭的住房消费支出来促使其放弃或腾退所居住的公共住房;第二类激励政策是住房补贴“逆向递减”(收入水平越高,补贴越少;收入水平越低,补贴越多),其实质是通过减少对收入水平提高了的居民家庭的补贴(福利收入)来促使其放弃或腾退所居住的公共住房;第三类政策是对低收入家庭购置住房提供优惠政策,具体包括提供优惠贷款、减免部分税费、提供优先购买权、可以以优惠价格购房以及分次购买公房所有权等等,其实质是通过多种优惠政策(实际上是以其他形式向腾退者提供补贴)来“诱惑”其退出公共住房。这些经济激励措施减少了公共住房腾退的阻力,对形成良性循环的腾退机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地方开始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做法,对于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腾退廉租住房采取了一些经济激励措施,主要包括:租金累进、租金补贴累退、对购买经济适用房给予一定的优惠等等。但从总体来看,廉租住房腾退的激励方式仍然缺乏多样性。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运用经济激励方式的地区少。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这两种激励方式,只有广州、东莞、武汉、常州等少数几个城市进行了尝试;对购买经济适用房给予一定的优惠,只有厦门、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进行了尝试。中国大多数城市对于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腾退廉租住房基本没有采取经济激励方式,或者只采取了少数几种激励措施,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激励方式的地区极少。第二,从目前国内已实施经济激励的地区来看,具体措施也比较单一。例如,对低收入家庭购置房产提供的优惠政策中仅包含了可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这一条措施,而在对低收入家庭购置房产提供优惠贷款、减免部分税费、价格优惠以及分次购买公房所有权等方面,还处于空白。这就意味着,一旦廉租住房保障家庭收入水平提高,不再属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时,就没有任何后续的优惠或者保障政策与之承接,这样就使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缺乏腾退廉租住房的动力,而且经过利益权衡,不是选择工作,而是选择失业,不是追求高收入,而是追求保障线下的收入,不是选择如实申报,而是选择瞒报、虚报。这样就给腾退工作带来很大的阻力。

3.腾退激励制度设计缺乏合理性

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标准主要有两类:第一,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制定租金累进标准或租金补贴累退标准。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越高,收取的租金越多,或发放的租金补贴越少;反之,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越低,收取的租金越少,或发放的租金补贴越多。第二,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长短制定租金累进标准或租金补贴累退标准。公共住房保障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越长,收取的租金越多,或发放的租金补贴越少;反之,公共住房保障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越短,收取的租金越少,或发放的租金补贴越多。这样,可以促使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主动退出廉租住房。

但是,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廉租住房腾退的激励方式设计还存在许多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缺乏累进的制度安排。从各地关于腾退的租金标准来看,大多没有累进制度的安排,即无论收入水平是高还是低,只要超过了廉租住房保障标准,都执行同样水平的租金标准,无论超过的时间有多长,也都按同样水平的租金标准执行。造成的影响就是超期占用廉租住房成为了有利可图的事。

第二,缺乏对处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退出廉租住房保障的激励机制。如前文所述,虽然国内有些城市已经开始对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采取了一些经济激励措施,但是,对于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家庭,无论其收入如何变动,无论享受时间的长短,他们所能享受的福利都没有太大的差别。显然,这一制度设计仅仅考虑了怎样促进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退出廉租住房保障,而并没有考虑如何引导处在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退出廉租住房。

第三,对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只是依据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时间长短作为实施租金累进或租金补贴累退的执行标准并不合理。国内已经实施经济激励措施的城市,几乎都是按照廉租住房家庭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时间长短制定租金累进标准或租金补贴累退标准,而不考虑其收入水平的变动状况。这种做法虽然对促进不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保障家庭退出廉租住房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一般而言,随着时间的推进,居民的收入水平也是在不断提高的,因此,在很多情况下,以收入水平为标准与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时间长短为标准是具有一致性的。但是,有时候两者的变动也有可能不一致,既可能出现随着时间的推进,居民收入水平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的情况,也可能出现居民收入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提高的情况。对于随着时间的推进收入水平没有提高甚至下降的家庭,实行租金累进或租金补贴累退,会导致其收入状况的进一步恶化,急于将这部分家庭推入租房市场或购房市场是不合理的,也是不负责任的;对收入水平在短时间内有大幅度提高的家庭,仍然只是依据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时间长短来收取租金或减少租金补贴,则意味着对廉租住房保障福利的浪费。

二、解决廉租住房腾退方式与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思路

(一)解决廉租住房腾退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思路

1.实现腾退方式的针对性

腾退方式的针对性不强既损害了廉租住房保障的公平性,降低了廉租住房保障资源的利用效率,损害了廉租住房保障对象的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平,也降低了腾退制度的效率。由不同的原因导致的腾退在性质上是存在着不同的,因此必须对针对性不强的腾退方式的安排进行改革。根据导致腾退的原因的不同采取不同的腾退方式是实现廉租住房保障公平和社会公平及提高廉租住房保障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条件。实现腾退方式的针对性是腾退方式改革的方向。具体而言:第一,对隐瞒信息和虚报信息骗取廉租住房的,应采取司法性质的强制腾退的方式,并处高额罚金;第二,对因审核违规或者不严或者疏漏获得廉租住房的,应采取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的办法,同时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第三,对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居民家庭,则应根据其具体条件采取调整租金(直至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同时在过渡期后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第四,对虽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但未履行合约要求(包括转租、转借、空置或者改变用途、不交租金、欠租、不交物业管理费、欠交物业管理费等)的,则应根据违约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合适的腾退方式。对转租、转借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或处罚金的方式,如住户另有住处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对住房空置的,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调低补贴标准(直至取消补贴)和租金标准(直至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的方式,超过规定的时限,或者住户另有住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对将廉租住房用作非法活动的,则应对住户进行刑事处罚,并处罚金,若住户另有住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对将廉租住房用作营利性活动的,则调低补贴标准(直至取消补贴)和租金标准(直至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的方式,若住户另有住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对于不交租金、欠租的,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住户有经济能力,则应采取调高租金标准(直至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的方式,若住户另有住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对不交、欠交物业管理费的②,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若住户有经济能力,则应采取强制缴纳,并处罚金的方式,若住户另有住处,则应采取行政性的强制腾退的方式。腾退方式应该明确地反映出政府的政策导向,鼓励什么,禁止什么,容忍什么,应该通过腾退方式的安排反映出来。

2.提高腾退方式的多元化程度

腾退方式过少是难以体现出对由不同原因导致的腾退的处理的差别的,由此公平和效率也就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提高腾退方式的多元化程度势在必行。实际上,是有多种腾退方式可以选择的。

从腾退的被动性和主动性来看,有以下几种方式:(1)主动腾退。主动腾退是指住房保障对象在收入增加、资产增加、人员减少或住房状况改善后主动进行的腾退。腾退对象只需办理相应的手续,如房屋、家具、设施的检查,各类款项支付检查等,确保腾退中无意外损害。房地产主管部门将腾退家庭对象信息全面记录,以供后续查询。政府应该鼓励主动腾退,因此在其他保障性住房的安排等方面应给予优先考虑。(2)主管部门审查腾退。主管部门定期对享受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进行复核,并根据复核结果对不再符合享受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做出取消保障资格的决定,按正常的腾退程序进行腾退。为推动腾退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可考虑对及时腾退的住户给予经济或者其他方面的激励。(3)他人检举腾退。他人检举腾退是指申请材料不实或者上报材料不实或者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享受条件而未被主管部门发现,经他人举报,情况属实,主管部门依法强制进行的腾退。该类腾退属于被动腾退,是强制性的。这类腾退除了办理相应的腾退手续外,通常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一定的处罚。

从腾退的具体办法来看,包括以下四种基本方式:(1)鼓励自动腾退。政府可在制度上鼓励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享受条件的住户主动腾退。(2)腾退的经济激励法。经济激励可以采取以下办法:第一,优先购买经济适用房。对按时腾退的住户在经济适用房购买轮候中给予优先权。第二,租金补贴按时间累退。腾退逾期越长,租金补贴越少,直至取消租金补贴。第三,租金收取按时间累进。腾退逾期越多,租金标准越高。第四,罚金累进。腾退逾期越多,罚金标准越高。(3)行政强制腾退。如果不符合条件的住户拒绝腾退,主管部门应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强制住户腾退。(4)司法强制腾退。如果行政强制措施无效,则应该诉诸司法,采取法律强制措施强制住户腾退。

从腾退的手段来看,可以选择以下方式:(1)减少补贴(直至取消补贴)。对应腾退的住户减少补贴,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住户腾退。但减少补贴对实物配租腾退的效果不会太明显。(2)提高租金(直至按市场租金收取租金)。对应腾退的住户提高租金,可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住户腾退。提高租金的方式对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下的腾退应该都能产生明显的效果。(3)处以罚金。可根据应腾退的原因和拒退的性质与期限,确定不同的罚金标准。总的原则是要使违法、违规、违约者完全无利可图。(4)按合理价格或者市场价格出售。制定统一的标准,根据住户的具体情况分别采取按照优惠性质的价格或者市场价格出售廉租住房。(5)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的调节。对于腾退廉租住房后进入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的住户,可以运用调节保障性住房分配的方式促进腾退。具体而言,对于那些依约按时腾退的住户,在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中给予优先权,而对于那些不依约按时腾退的住户,则采取在其他保障性住房分配中顺序后置,甚至于取消一定年限的申请权利。(6)信用档案的记载。对违法、违规、违约者根据情况在其信用档案中予以记载,以加大违法、违规、违约的成本。(7)行政强制。即行政主管部门以行政手段强制住户腾退。(8)司法强制。即由法院采取强制措施强制住户腾退。(9)刑事处罚。如果住户违法,或者有其他触犯刑律的行为,即可采用刑事处罚方式。

3.增强腾退方式运用的灵活性

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和廉租住房的供求情况都有很大差异,即便是在省市范围之内,城市(区)之间的差异也相当大。因此,在提高腾退方式的多元化程度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增强腾退方式运用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一是应该根据不同的腾退方式的优缺点进行搭配。不同的腾退方式有各自的功能,也有各自的缺陷。单一使用某一种手段一般难以达到腾退的预期目标,因此在进行腾退工作时,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腾退目标选择合适的腾退方式的组合。如对违法者,既要强制腾退,也应补齐租金,还应处以罚金。二是应该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腾退方式。如廉租住房非常短缺,对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就应该采取严格的腾退政策;如廉租住房供求基本平衡,则可以采取停止发放住房补贴、收取市场化租金的方法促使住户腾退公共住房;如廉租住房供给相对充裕,则可以考虑让收入水平较高的住户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购买所居住的廉租住房。三是根据腾退的不同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腾退方式。如前所述,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住户不愿意或者拒绝腾退的具体原因很多,有些是因为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有些是因为工作交通成本或生活便利等原因不愿腾退,有些是因为市场无合适住房而未腾退,还有些是因为等待经济适用房而不腾退。对由于不同的原因导致的不再符合享受条件的住户不愿意或者拒绝腾退的情况,政府不宜采用一刀切的办法,而应该分别进行考虑,选择合适的腾退方式。对于因为不愿意放弃既得利益而拒绝腾退的家庭,当然应该采取各种方式强制其退出廉租住房;对于因为工作交通成本或生活便利等原因不愿腾退的家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取收取市场化租金和出售廉租住房这两种腾退方式,以免这类住户由于腾退廉租住房增加生活成本或失去工作而再次陷入贫困之中;对于因为市场无合适住房而未腾退的家庭,既可以采取收回廉租住房的腾退方式,也可以采取收取市场化租金的腾退方式,如果采取前一种腾退方式,则可以适当地延长其过渡期,并在过渡期内为其寻找合适住房提供政策帮助;对于因为等待经济适用房而不腾退,可以适当地延长其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对其收取相当于或略低于市场租金的费用,待其进入经济适用房后再收回廉租住房。

(二)解决廉租住房腾退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对策思路

1.腾退制度安排必须有激励机制

腾退制度安排缺乏激励机制是造成退与不退一个样、按时腾退与不按时腾退一个样、早退与晚退一个样、主动腾退与被动腾退一个样的主要原因之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在腾退的制度安排中引入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应该使主动腾退的住户、按时腾退的住户、早退的住户能够获得被动腾退的住户、不按时腾退的住户、晚退的住户所不能获得的利益。这样才会形成对腾退的激励作用。

2.增加腾退的经济激励方式

现行腾退制度安排几乎谈不上对腾退的经济激励,而且激励方式也比较少,这不利于腾退工作的开展。我们认为应该根据腾退工作的需要,增加经济激励方式。(1)调整租金补贴的方式。主要是根据腾退需要调整租金补贴的时限和额度。(2)调整租金的方式。应根据腾退需要调整租金标准。(3)建立租金累进制度。考虑根据收入水平、资产水平等的变化,对于逾期过长或者性质恶劣的、违规、违约行为,可采取租金累进的办法促使腾退。(4)建立租金补贴累退制度。考虑根据收入水平、资产水平等的变化,对于逾期过长或者性质恶劣的、违规、违约行为,可采取租金补贴累退的办法促使腾退。(5)购房优惠政策的调整。政府可根据腾退情况对住户购买经济适用住房或者购买其他住房给予不同的优惠政策促使住户腾退。如对主动腾退的住户、按时腾退的住户、早退的住户给予政策优惠③,而对被动腾退的住户、不按时腾退的住户、晚退的住户不给予政策优惠。(6)罚金的调整。如对主动腾退的住户、按时腾退的住户、早退的住户不征收罚金,而对被动腾退的住户、不按时腾退的住户、晚退的住户征收罚金,逾期时间越长,性质越恶劣,征收的罚金越多。一方面政府可以根据腾退的不同原因,根据守规、守约的不同情况,根据腾退违规、违约的不同程度,采取不同的经济激励方式,另一方面政府应根据腾退原因的不同,守规、守约情况的不同、违规、违约程度的不同,采取合理的经济激励方式的组合。

3.完善腾退激励制度的设计

针对腾退激励制度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应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完善廉租住房腾退的激励制度设计。

第一,引入累进的制度安排。缺乏累进性的腾退制度安排制约了腾退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激励制度中引入累进性质的制度安排应该是完善腾退激励制度的重要内容。租金补贴、租金标准等都应该实行累进制度。

第二,建立对处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退出廉租住房保障的激励机制。合理的廉租住房腾退的经济激励方式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如何激励不再符合廉租住房保障条件的住户主动退出廉租住房,还要考虑如何激励处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逐步退出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对处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退出廉租住房保障的激励机制还处于空白状态,我们认为,可以考虑将目前已经在过渡期采取的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政策扩大到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可以依据家庭收入水平或享受保障时间的长短,将廉租住房保障家庭划分为不同的层级,并分别确定每个档次的租金额度或租金补贴额度,基本原则应该是:收入较多的家庭交纳较多的租金或获得较少的补贴,而收入较少家庭交纳较多的租金或获得较多的补贴;享受保障时间较长的家庭交纳较多的租金或获得较少的补贴,而享受保障时间较短的家庭交纳较少的租金或获得较多的补贴。这有利于激励处于廉租住房保障范围之内的家庭在其收入、资产、住房水平等提高后选择主动腾退所租廉租住房。

第三,应根据多种因素确定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具体标准。根据单一因素确定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标准很容易造成腾退户之间的不公平,也不利于建立公平的腾退制度。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标准主要有两类: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划分和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长短划分。这两种方式各有优缺点。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的出发点是让更困难的住户获得住房保障,同时让条件较好的住户由于收益较小而放弃或腾退廉租住房。与按照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长短作为划分标准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充分考虑了廉租住房家庭的可负担能力,廉租住房家庭所享受的保障水平与其可负担能力是成正比的,不会产生负担能力不足的问题;其缺点主要在于可能会带来部分家庭为了继续享受廉租住房福利而选择放弃工作,形成“失业陷阱”。按照家庭享受保障的时间长短作为划分标准的出发点是迫使那些长期享受廉租住房福利的住户努力改善收入水平,逐步退出廉租住房保障体系。与按照公共住房保障家庭的收入水平作为划分标准相比,其主要优点在于能够迫使享受廉租住房保障住户努力寻找工作,提高收入水平,避免“养懒人”;其缺点主要在于没有考虑廉租住房家庭的可负担能力,既可能出现对部分收入水平一直难以提高的家庭住房保障不足问题,也可能出现对部分收入水平迅速提高的家庭住房保障过度的问题。因此,在制定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具体标准时,要将家庭收入水平和享受保障时间的长短结合起来确定。合理确定租金累进和租金补贴累退的具体标准不仅应该考虑居民家庭的人均收入水平和享受住房保障的时间长短,还应该考虑居民家庭的资产(净值)等。根据这些因素,分成若干等级,不同的等级确定不同的租金累进标准或租金补贴累退标准。当然,也完全可以根据腾退管理和运作的需要,根据其他因素划分层级和确定相应的租金累进标准或租金补贴累退标准。

注 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廉租住房保障办法》(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令第162号),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mohurd.省略),2007年11月8日。下文其他引文出处同此。

②实物配租中政府管理的廉租住房。

③例如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第一,提供购买保障性商品房的优先权;第二,减免购房的部分税费;第三,以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协助这些家庭买下属于自己的产权房,但对他们的产权房上市做出限制;第四,可以考虑对购买能力有限的租户实行产权分享形式,即先购买部分产权,其余部分仍继续付房租,等将来经济能力提高后,再买下整套住房。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