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

第1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下面就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为例,探讨一下品析词句时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对不同类型的句子可采用哪些方法进行品析。

一、抓住精彩的用词对句子进行品析

写文章时,如某个词语使用精当,会使句子点石成金。本文中用词巧妙、精当的句子也有不少。品析这类句子时,可用以下方法。

1.先引导学生对词语含义进行了解,进而结合语境体会其作用及巧妙之处

如“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此句中,“迸溅”“”二词用得极好。“迸溅”指向四处溅,形象地写出了花朵色彩的浓烈、灵动,如有生命一般尽情彰显着那一份美丽。勃发的生命力不可遏止,向四处泛滥而出,尽显花的生机与活力。而“”一词用得更为巧妙。“”本指逗引、招惹,似含贬义,本处贬义词褒用,把紫藤萝花写得极为顽皮、可爱,仿佛一个挤眉弄眼的孩子,对着阳光尽情地表演,使静态之物变为动态,盛赞紫藤萝花的繁盛、充满生机。作者对花的热爱、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用换词法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用词的精妙

如在品析“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一句时,可设计如下问题:本句中“”一词可否换为“嬉戏”?为什么?引导学生分析后,我们会发现,“嬉戏”一词虽然同样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的繁盛,表达了作者的喜爱,却没有充分展示紫藤萝花活泼、顽皮的情态,失去了很多趣味。比较之后我们就品味出了作者用词的精妙。

在七年级语文课本中,这样的例子也随处可见。如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三单元的内容,就应多从词语方面进行赏析。这个单元均为写景的文章,语言更能表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朱自清的《春》中“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形象地表现出小草活泼可爱的情态,充分展示了小草迎春的喜悦之情。一个“钻”字,一个“满”字,用得极为精妙。用词精妙的句子在课本中可谓比比皆是,我们要准确捕捉到这些句子,引导学生去品读,掌握品读词语的方法。只有领会了这些精彩的语句,才能深入文章,体会文章之美。

二、抓住修辞手法使用恰当的句子品析语言美

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提升语言的感染力,使语句能更恰当、准确的表情达意。本文语言的一大特色便是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分析这些句子时,要先确定使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这种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样写的好处。下面以三个句子为例简要分析如何品析修辞手法的妙用。

1.比喻句的妙用

比喻,就是在描写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使描写生动形象,说理通俗易懂。品析这种句子时要结合定义把它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分析。

如“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本句来自文章开头,写出了作者初见紫藤萝花时的情形。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盛放的紫藤萝比作了瀑布,形象地表现了花的繁茂,借瀑布水势盛大来表现紫藤萝花的多与艳,众多的花朵汇成了花的海洋,显得气势非凡,灿烂辉煌。借“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来暗示生命的绵延无尽,展现了花的生机与活力。从本句中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初见花瀑时的惊讶,沉浸花海中的赞叹、喜悦以及对生命的无限赞美。

2.拟人句的妙用

“拟人”也是常用修辞方法之一,在本文中大量出现。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

如“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朵竞相绽放的盛况,显得活泼、调皮,富有灵性。在赋予紫藤萝花以生命之时,也赋予了它童稚般的快乐、活泼、烂漫。让读者感受到了作者对花的喜爱,将紫藤萝花视为孩子,满含怜爱与欣赏,也体会到了生命的美好。

修辞方法在中学语文的课文中运用极为广泛,我们要有意识的训练学生通过修辞去品读文章,感受文字的美,体会作者的感情。

三、抓住富含哲理的句子品味文章的深刻内涵

品读富含哲理的句子最能揭示文章的主题,我们可以先对句子的表层含义进行分析,然后再结合文章的背景、主题进行品味,深入了解作者的思想。

本文中也有这样的句子。如“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本句以花喻人,指出花的境遇与人生是一样的,人的一生是不会一帆风顺的,在生命的历程中都会遇到不幸和挫折,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并不能阻挡生命的前进。作者从紫藤萝花由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的经历,想到了人的经历与国家的命运,紫藤萝启示作者由个体情感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理性思索。解读到这里,我们就对文章的中心有了深入的理解。文章不仅写花,更是对生命的礼赞,并激励人们以昂扬的斗志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只有很好地把握住这些能揭示主旨的句子,我们才能更准确、更好的领会文章的内涵,体会作者的感情。

第2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语文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之一。语文阅读能力主要是一种对文字的有效处理和对信息的良好接收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了新要求。同时,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必须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积极地探索,以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一、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营造良好阅读环境

情境教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目的地引入生动形象的具体场景,促进学生进行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所学的内容。伟大的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在自己的著作《大教学论》中指出:所有的知识都是从人们的感官开始的[1]。因此,情境教学法的重心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充分地发挥情境教学法的优势,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帮助学生充分地了解文章的真情实感。

比如,教师在对朱自清的《背影》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地抓住该文章的人物形象特征“背影”作为重点。文章中总共出现了四次“背影”,每一次“背影”出现的情况都有差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进行准备,找出文章中的四次“背影”,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其中,文章第二次出现的“背影”,主要是在车站送别,朱自清先生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详细地描绘,也是文章所要表达的重点。在朱自清先生眼中,父亲胖胖的身躯,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色的布棉袍,步履艰难,蹒跚地爬过地道为儿子买橘子。通过这个镜头的描写,让作者感动得热泪盈眶,从而良好地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深深疼爱之情。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扮演父亲和作者。如父亲步履蹒跚地爬过铁道去为儿子买橘子的场景。学生通过对这个场景进行深刻地演绎,不仅自身可以体会到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还可以让其他学生形象地感受到文中父子爱儿子的深厚感情。其他三次“背影”也可以为学生营造具体的场景,以帮助学生准确地抓住文章中的重点,并且通过对四次“背影”进行对比,以理解作者不同时期的思想情感变化。

同时,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还详细地描述了作者四次“流泪”的场景,分别是悲伤的泪、感动的泪、惜别的泪以及思念的泪。四次情况分别是:祖母去世时,父亲也失业了,家道中落,作者流下了悲伤的眼泪;作者看到父亲很艰难地为自己买橘子,流下了感动的眼泪;作者看到已经年迈的父亲,因为生活所迫,不得不与自己分别,流下了惜别的泪水;最后一次是作者可怜自己的父亲一生艰辛,而自己却无以为报。这四次“流泪”的场景也可以让不同的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然后让其他的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儿子对父亲浓浓的思念和爱意。

因此,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教师充分地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从而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感情。

二、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培养科学阅读兴趣

伴随着现代计算机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以计算机作为载体,对各种文字、数据以及图像等信息进行有效地整合,从而以便于用户从多种角度培养对信息的理解能力。因此,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需要充分地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以更好地培养中学生的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对宗璞先生的《紫藤萝瀑布》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音频引入唐代诗人李白写过的关于赞美瀑布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通过相关专业人员的朗诵,让学生体会到瀑布的恢弘气势。然后,教师需要对上课的内容进行转折,从自然界的瀑布转入到文章的主题――花的瀑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该课文的配乐朗诵,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正式听读配乐朗诵之前,思考文章的哪些段落重点描绘了美丽的紫藤萝花,作者在看到紫藤萝花前后的心情有哪些变化?作者通过赏花,得出了什么样的人生感悟?学生通过带着问题去听读,以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且还可以有效地提高该文的阅读教学效率。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紫藤萝,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紫藤萝花的图片。然后,通过这些图片,引出作者的写作背景:作者由于亲人身患绝症,而感到非常沮丧,于是徘徊于庭院中时,看到一树盛开得非常美丽的紫藤萝花,借物抒怀。

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重点语段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地思考。如文章中有一句话“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也似乎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2]。教师可以向同学展示紫藤萝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香气和花的颜色结合?其实,作者在这里巧用了通感的表达技巧 ,通过将无形的香气化作为可以被看见的“紫色”,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新的境界。学生可以通过图片的形式,更好地体会文章中所描绘的情况,以及作者当时的心情。

最后,教师需要对全篇文章进行及时地总结,引出作者的写作目的:我们应该学会着微笑地面对生活,忘却自身的烦恼,从而可以赢得整个世界。此时,为了让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教师可以播放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通过有感情地朗诵,让学生深入地了解作者通过紫藤萝花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人生哲理。

三、利用小组合作的特点,提升语文阅读素养

小组合租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策略,通过借助合作学习小组的基本形式,利用教学中的动态因素进行相关互动,以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3]。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不断地提高中学生语文阅读的素养。

诸如,教师在对《纪念白求恩》一文进行阅读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各个小组的同学分别思考该篇文章的写作背景、白求恩的人物性格分析、对文中的成语进行整理分析等。同时,各个小组还要将阅读该文章之后的感受读出来。通过明确本文的学习目标之后,教师还要在各个小组进行讨论时,进行适当地引导,以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既要做一个旁听者,又要做一个引导者。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而且还能够及时地解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疑惑。最后,教师还应该对各个小组的活动成果进行评价。有效地实施评价,能够让小组合作学习获得理想的效果。如,教师要对在活动中表现较为积极的同学进行及时地肯定和激励,以让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同时,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有效地沟通,不仅可以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相互尊重。各个小组的同学通过协同分工,能够实现相互分享学习成果的目的,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综上所述,情景教学、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及小组合作学习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各大中学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地结合各种教学策略的优势,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潘海生.浅谈如何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5).

[2]李家惠.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 2013(10).

[3]阮楠楠.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新课程学习(下).2014(02).

第3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规范行为严要求

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是前提。教师在给新生上课时,必须敢花时间对学生的课堂行为进行规范训练,而不应该急于完成教学任务。比如每节课上课后,先检查学生有没有做好上课的准备:书、笔、课堂练习簿、辅助资料等上课用的东西有没有准备好,摆出在桌面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时,必须逐一检查落实,看学生有没有参与到活动中来,活动过程中,教师必须随时观察学生活动情况,及时提醒走神的学生参与活动,如果实在是没有能力参与活动的,那么也要求学生必须做好样子,有时要单独找学生谈话,让他们知道上课时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

虽说“教无定法”,但实际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师上课的行为习惯,基本流程也应该相对稳定,这样学生便能较好地适应你的课堂教学,摸清你上课的门路,知道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怎样做。比如当教师讲话语速放慢,一句话重复两三遍时,让学生知道这是老师在讲重点的内容,要做好笔记。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便能逐渐形成师生之间的默契,使学生能在课堂上从有意识的配合教师进行课堂活动,到潜意识的进行配合。

二、简化目标求实效

课改专家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可见,教学效率的高低,着眼点应该放在学生身上,多少学生接受、理解了多少内容、培养了什么能力,这才是计算效率的最重要的数据,这才是教学效率的本质。

我在讲授《紫藤萝瀑布》一课时,第一课时就只定了两个教学目标:一是读顺;二是读懂。读顺,就是要求学生在读准语音的基础上,把课文读流畅,语文成绩好一点的,能做到有感情的朗读;读懂,是要求学生大致地从整体上理解课文的内容,知道这篇文章是围绕“紫藤萝花”来写、来表达感情的。在一个课时里,完成这样两个任务,是比较容易操作和实现的。一节课下来,绝大多数学生能流利的朗读课文(尽管不少人是没有感情的读),整体上理解了课文内容。我认为,从学生层面上来说,这节课的效率是不低的,成绩较差的能读通顺,知道写了什么东西;成绩好的能读出感情,理解了作者通过写花表达的感情,得到的感悟。

三、多教方法重过程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什么?著名科学家达尔文告诉我们: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语文教学应教给学生听、说、读、写的方法和基本学习方法。比如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刚接触古文,多数学生觉得难理解,于是,大家都去抄翻译,然后读译文、背译文。翻开较认真学习的学生的书来看,字缝里写得密密麻麻的,全是课文的翻译。这反而给学生在复习古文时带来了许多不便,重点的字词句完全被模糊忽略了。发现此种情况后,我态度坚决地否定了他们的这种做法,并给他们讲清楚了理由,如果一定要记译文,也不能塞在课文的字缝里。教学中,我要求他们必须突出对重点词句的标注,注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文言词汇的积累。对文言句子(特别是重点句和难句)的翻译,要求他们采用原文、解词、译句三行的形式进行,在弄清楚每一个词义之后,再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对个别词语和语序作适当的调整形成译文。这种做法,突出了学生在积累文言词汇的基础上,理解句意和文意,看似简单,要坚持却不容易,开始时会觉得费时费力,但从长远来看,却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就是寻找解决问题的途经,就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无疑比只记住某个问题的答案要重要得多。在《紫藤萝花》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流程:

第4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植根文本诵读,激发学生情感

诵读是我国语文学习中的传统经验,“诵”能表现语气、语调、语速,对文本的情感渗透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要摒弃教师喋喋不体地灌输式讲解,将静静的文字转换成声音,是让学生用带有感情的声音与文字碰撞、融合,借此走进文本。教师首先要指导诵读策略,可以进行一些经典名家诵读,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等,都是朗读示范的经典篇目。再配上经典的音乐,必将引领学生走进春色,走进济南的温和中。学生与文本心神相通,可以尽情诵读,再次加深体验。另外教师要教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技巧,如停顿的节奏,调整语速,读出欢快,缓慢深沉。还有就是进入文本角色中去,换位体验喜怒哀乐,如我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找学生读老大臣的话:“我的老天爷!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学生在读中体会老大臣的心虚、害怕、紧张,并通过压低嗓子,更符合大臣的身份,通过角色转换变自己为文中人物,学生融入于文本,物我两忘,能够充分发挥朗读教学的应有效能。

二.借用文史资料,引发学生共鸣

编入初中语文教材的阅读文本,大多是古今中外的经典佳作,而这些作品,不可避免烙上时代的烙印。如何能让中学生跨越时空走进文本,深刻体验文本的精神?阅读教学经常采用的策略之一就是借助文史资料,如教学人教版课文《紫藤萝瀑布》时,这篇文章意蕴极其深远。作者宗璞面对一树盛开的紫藤萝,由花儿的由衰及盛,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对于刚刚七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些理解难度的。如,“它带走了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作者为何焦虑、悲痛?生死谜、手足情又有何指?面对这些困惑,就必须借助文史资料来解答。此文章写于1982年5月,此时宗璞的弟弟己身患绝症。宗璞与其姐弟情深,想到自己将失去至亲手足,作者自然悲从中来,焦虑、悲痛抑郁于胸。而文本中的“那时”指的是期间,当时宗璞一家深受迫害,结束后,花儿终于迎来了春天,国家和民族也逐渐走向繁荣富强,根据文史提供的背景,学生就会理解紫藤萝的命运,正是国家民族命运的写照,作者通过回顾花和人的命运,领悟到遭遇不幸的时候,不能被其压倒,要永存坚定的信念。由此学生也深深体会到其中的深意,并能够从内心里感受到“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要忘记悲痛,努力探索。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开放语文课堂,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其充满活力,所以在阅读课堂上,就不能仅仅被语文课本束缚脚步,而要积极大胆地选取一些更有利于教学的文史资料,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学生能够多角度体验阅读文本,最终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三.写作拓展练习,强化学生体验

语文学习本身就是听说读写的综合过程,很多教师误将其生硬地割裂为几大板块,其中包括阅读专题训练和写作专题训练。实际上,阅读教学过程中渗透写作教学,写作教学中也离不开阅读的根基。当学生和文本发生了心灵的碰撞,自然而然就会有一种不吐不快的情绪,这个时候,就需要适时抓住时机,进行口语交际训练或者写作训练,可以仿写、改写、续写、评写等,让学生以文字的方式拓展阅读效果,对文本进行再创造,强化学生体验。

如在学习纪伯伦的《浪之歌》《雨之歌》时,我避免滔滔不绝的分析,而是让学生在充分阅读之后,进行仿写训练。学生写出像《风之歌》《雪之歌》的模拟练习,在仿写过程中,自然就细心体会琢磨了纪伯伦诗歌语言的特点,不知不觉发展了写作能力。再如续写《皇帝的新装》中,我让学生想象皇帝回到皇宫后的所作所为所想,藉此让学生更好理解和把握童话题材的内涵。

第5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情景教学法;初中语文写作;写作动机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2-0047

一、前言

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部分教师都采用传统模式进行教学。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每次布置任务,一提到写作,学生的条件反射便是把教师给的写作模板记下来,长期这样,学生就不会主动了解写作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一律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略对知识分析讲解,也忽视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学习中难以产生情感共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投入感情,这样的教学情感也不会自己通过外在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初中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依靠参考书进行教学,明显缺乏对教学的热爱,缺乏对学生教学的情感投入与交流。所以,要提高初中生的写作水平,首先要了解学生所处的阶段,利用情景教学刺激学生的感官意识,使他们产生写作兴趣,从被动变为主动。

二、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情景教学应用的策略

1. 让学生投入到角色扮演中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选择一些课文让学生扮演,虽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角色中,但是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因为有的学生在扮演的时候,很多学生会积极地观看,这样的情景再现可以冲击他们的感官意识。例如,可以从《背影》这篇文章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以通过人物形象、心理进行揣摩。这篇文章比较贴近生活,通过角色的扮演,学生可以更深地体会到那一份亲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的人物扮演能让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更加深刻,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背影》这篇散文的特点是抓住人物形象的特征“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在叙事中抒发父子深情。文章记写了作者家庭的不幸和当时的灰暗世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在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现实生活中与父亲之间最难忘的事情,也可以引入一些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在角色扮演中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那份浓重的亲情和对历史的认识。

2. 利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在的教学条件得到提高,运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遍。教师在初中写作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把有关课文中出现的景物、风景或者相关视频进行播放,生动逼真的画面,这种情景教学可以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很快就融入到学习氛围中。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讨论,用自己的想法描述自己看到的画面,这样学生才能更深地体会课文所表达的韵味。例如,人教版七年级的《紫藤萝瀑布》,作者所说的“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如果在课堂上教师只是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也不会集中注意力听课,也不知道紫藤萝的模样。如果教师将紫藤萝的图片播放出来,就会吸引学生的目光,学生也能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壮观景象。当学生写作时也可以模仿课文,对美景生动地加以描述,改变以往的口语化作文,教师也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3. 让学生到场景相似的环境中体验

学生只有具备开阔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更顺利地写完作文。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教师可以开展课外活动,让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到课文所描述的内容,大自然也能使人心情舒畅,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得到提高。让学生亲身体验到课文描述的鼍爸校不仅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而且也提高了他们对景色的描写能力。实践是巩固知识的一种方式,语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语文课本中所出现的课文,描绘的情景无处不是来源于生活,只要将其与生活联想在一起,就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并且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内容。在展开体验活动时,可以找出课本上出现的物品,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生动的描述,这样能更好地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也更好地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且巩固了知识,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利用业余时间带学生到与课文场景相似的环境体验,过后让学生结合课文,结合当天看到的景物写作文。例如,初中人教版中《秋天》这篇课文描写的秋景,秋天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学生如果不切身体验和细心观察周边的秋天景象,是无法领悟到作者所表达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脑海中所知道的秋景描绘出来,当他们遇到类似的写作题材才能更顺利地完成。这样的学习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富有诗意,使学生不会再排斥写作,不会把写作仅仅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而是积极主动地写,因此才能全面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4. 用音乐渲染气氛

轻缓的音乐可以使人心情放松,保持心情舒畅才能做好事情。初中语文课文中有很多古诗词,教师如果一味地让学生朗读或者背诵,学生很难接受教师传达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诗歌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合的背景音乐让学生一起朗诵,然后选择一些学生上台做朗诵表演,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能让他们更加注重创造精神和集体精神。例如,教师在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可以用轻缓的音乐做背景,让学生集体跟着节奏朗读。这首诗作者描绘深秋晚景,在写法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抒发了作者羁旅异乡的惆怅之情。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第6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感情朗读;阅读教学;改读;趣读;演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朱作仁谈朗读》一文中指出:“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给伤口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而朗读更能使人感受。”足见诵读对语文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通过诵读强化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程标准实施前,许多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往往只从音量、速度、语调等技巧方面要求学生,到头来学生只是记住了几个脱离文本的技巧。其实,无论朗读的形式多么新颖,也只是同一个平面上的滑行。语文课堂需要给学生积极有效的朗读指导,特别要针对具体的文章,特定的语境,让阅读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笔者通过让学生改读、趣读、演读,从读中去了解内容,领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1.改读,读出蕴藏情感

笔者在教《观刈麦》的时候,其中有一个环节是“读懂作者”,笔者把诗的最后几小句:“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作了如下修改:“今你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该自愧,尽日不能忘。”

先让学生自由体会朗读,然后指导学生,在读原文时,摸着自己的胸口,扪心自问读;在读修改后的片断时,指着对方读。顿时,教室里沸腾了起来,学生一会儿音调低沉读原文,一会儿用手指着对方读修改后的片断,有的读得义愤填膺,有的读得满腔怨愤。通过这种比赛朗读,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作者的情感。原文批评较委婉。而修改后的,批评特别尖锐,指责得痛快淋漓!这样不但加深了学生对作者的悯农情怀的了解,而且形成了新问题,为什么此处用“我”而不用“你”,作者作为一名县尉,对官员的不劳而获、奢侈浪费不是更清楚吗?学生讨论后得出如下几个结论,一是作者自己也是当官的,不愿也不敢过份得罪同僚,二是作者把农民的苦难归结为唐代的税制,而不是人祸。三是可以中国古代知识份子的思想局限性,但这并不影响作者人格的伟大,反而更真实,更让人可敬。

最后,为了让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愧疚和无可奈何。笔者让学生给诗歌的结尾添加一个感叹词,让学生讨论加哪一个叹词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学生一番争论与辨析,最后得出一致结论:添加“唉”字比较好。然后学生齐读诗歌的最后一个片断,其中最后两小句,一字一顿,读出忧思的深广。全诗读完后,停顿2秒,轻声加一个“唉”字。学生揣摩、体会、朗读后,对作者的愧疚和无可奈何之情体会更深入了。

这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的“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2.趣读,品出文意深味

笔者在教《陋室铭》一文时,设计了一个“读得有味”的环节,在让学生介绍完该文的写作背景后,这样引导学生来感受作者的情感。

笔者先给学生预设一个情境。知县想通过陋室来刁难刘禹锡,让刘禹锡生气。你们看,那个知县老爷又来了,而且还带着几个随从来了。我们怎么办啊?我们要为刘禹锡出一口气啊!请大家拿起课文,把文章大声地再朗读一遍,读给那个知县老爷听。我提议一下,最后的“何陋之有”连读三遍,一遍比一遍读得响。读最后一遍时拍一下桌子。

学生读得痛快淋漓,读完后班上顿时气氛高涨,感觉像真的为刘禹锡报了仇一样。

为了吊足学生的胃口,笔者对学生说,刚才的朗读确实痛快淋漓,不过还是少了一点味道!老师想问大家“德馨”应该重读还是轻读,为什么?小组之间讨论并PK一下。班上顿时人声鼎沸,学生用不同的语调读着,体会着。

当然,“何陋之有”应不应该读得义愤填膺?当然不应该。作者在写这篇文章时心态应该是旷达、洒脱的。在后面体悟、朗读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后,学生感受到了刘禹锡的洒脱与闲适。觉得这些句子要读得舒缓一些。这时,再让学生体会如何读“何陋之有”这一句,比一比,重读与轻读的效果,讨论后学生得出结论,“何陋之有”要读得意味深长一些,应该读得稍重一些,但不能太重,要读出刘禹锡旷达的胸怀,而刚才把“何陋之有”连读三遍,读得太过气愤,是不太符合作者的心境的。

3.演读,再现精美画面

第7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一、问题要具有针对性,有的放矢

课堂提问是以教学目标的落实和学生思维的激活为指向的,因而教师设计问题首先是要紧扣“三维”目标,总揽全文,把握要点,抓住主要矛盾,认真揣摩。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地设计和提出问题。一节课要提出几个问题,提什么样的问题,什么时候提出来,这些问题最终要得出什么结论,达到什么目的,都要心中有数。为此,设计问题时要深入教材之中,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和精髓,切中文本思想主旨和行文肌理的关键。

如《口技》一文的教学,课文运用了“用关键词统领全篇”的写法,重在一个“善”字。这节课一开始。余映潮老师就抓住“善”这个核心要点,设计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文章开头“京中有善口技者”的“善”是文眼,贯穿全篇,请同学们根据文章内容用“善”字造一个句子。学生在构思造句中思维的触角深入到课文的每一处,进行多方向多层次的思考探究,这样一来便一并解决了篇章、构思、语言等方面的教学课题,实现了领会表演者技艺高超和正侧面写人的教学目标。显然,这样的问题是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性而又高效的问题。

课堂问题要有针对性,就必须找到最佳切入点。一可以抓关键点,比如教材的重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结构的纽结点、文章的点睛点、作者的动情点、不同文本的比较点、问题的发散点以及学生的兴趣点等;二可以抓疑难点,比如学生的思维受阻处、疑问处、貌似无疑实则蕴疑之处等;三可以抓模糊点,比如学生容易出现错误之处、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处,等等。

以《孔乙己》为例,可以从下面两个角度设计问题:

1.抓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孔乙已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设问:“文中哪些方面表现孔乙已的特殊之处?这与他的命运有何关系?”

2.抓结构上的纽结点“孔乙已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一处设问:“众人对孔乙已的态度如何?”

这两个问题的设计抓住了理解课文主旨的“牛鼻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及命运,造成孔乙己悲剧的社会根源等等,这些问题被问题牵引出来,迎刃而解。

二、问题的深度和广度要适度,切合学情

那些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有密切的联系,具有一定思维容量和强度,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跳起来”就能摘到的“果子”,就是最适度的问题。问题设计要切合学生的知识背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能够将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与将要学习的知识联系起来,接近学生智力的“最近发展区”。

一位教师教学《羚羊木雕》时,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

1.羚羊木雕是否应该索回?

2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不愉快的结局发生?

3.学完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这三个问题都是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文化素质、智力水平设计的,难易适度,有恰当的坡度,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够在问题的解答中享受到思考的乐趣。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问题。

三、问题要具有启发性,激活思维

启发性是课堂问题教学的灵魂。为此,必须寻找“新旧知识结合点”,设计出能够诱发学生探索或引发学生提出新问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才具有问的价值。

如一位老师在《紫藤萝瀑布》课中设置了一个问题:“世界上的花千种万种,为什么作者却独独钟情于紫藤萝花?”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能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不同角度回答。该堂课中,几个学生就分别从花的外形之美、由花得到的感悟之深等方面探究作者钟情于紫藤萝花的原因。有的学生还结合写作的时代背景及花的象征意义,发出“特别的爱给特别的花”的感慨。这样的问题不仅诱发学生积极地探究,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且展示出学生的个性,使课堂呈现出答案异彩纷呈的场面。

四、问题要具有包孕性,内蕴丰富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从文本和课堂教学的整体考虑,一个问题的提出,不只局限于单一的知识面,而要能主导文本研读、对话的大方向,引导学生纵览全局,感悟全篇。或者能由一个问题生发出新的问题,环环相扣,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探究。

如一位教师在教《范进中举》时,抓住“噫!好了,我中了”这句意味深长的点睛之笔设计问题:“范进中举后哪些方面变‘好了’呢?”

第8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引导质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在对话中解读课文,“对话”意味着参与、倾听、思索、表达、沟通、分享,“对话”的教育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建构、共同分享的教育,意味着师生的思想共振、情绪互染、心灵相契、成果共享。

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真切的感受到:通过质疑能很好地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实现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教材对话、学生与编者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从而燃起课堂互动的火焰,达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目的。

那么,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该如何引导学生质疑呢?

一、以教师自身为榜样,引导学生敢于质疑

1.要使学生敢于质疑,教师必须作勇于怀疑的典范。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讲在备课钻研教材时遇到的疑问。

2.教师在课堂中善于质疑,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

首先,设疑预习思考。如《变色龙》一课,学生预习、思考:(1)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2)他“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3)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一变再变?(4)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个形象?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边看书边思考。

其次,设疑精彩导入。如我在教授《阿长与山海经》时,设计了提问:阿长是鲁迅家里的一个女工,她的真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也不会识字作文,《山海经》是一部内容深奥的著作,作者却把她们联系到一起,她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鲁迅的眼里,她又是怎样的人呢?学生带着这些的问题,学习课文的兴趣会大大加强。

再次,设疑激活课堂。如在分析九年级上《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主人公是谁以及主人公的性格特点时设计以下问题:(1)本文标题为《我的叔叔于勒》,于勒是不是主人公呢?他在什么时候出场的呢?他的生活遭遇怎样?全家人在不同时期对于勒的评价如何?

(2)“我”是主人公吗?为什么?(3)文章到底是谁在演绎故事,握有事件的主动权呢?故事情节又是怎样发展的?(4)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前后有何变化?他们哪些言行是前后矛盾的,为什么会这样矛盾?透过他们的言行,你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内心呢?

最后,设疑延伸结课。一些经典名作往往是百读不厌的作品,其深意远非一节课能够完全理解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善于依据课文,设置疑点,启发思维,大胆想象,挖掘深意。我教学《狼》这篇课文,结课时我让学生思考,假如顾野没有麦场,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呢?你又将如何设计情节呢?学生经这一问,投入极大的兴趣,纷纷发表看法,我借此让学生课下整理成文,收效很好。

二、从老师“设疑”逐步转为学生“生疑”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当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自己推论,给他们讲得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得应该尽量多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尤其应引导学生积极发现问题,启发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他们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的主人。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质疑呢?

1.教师要创设一种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还要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如小组比赛,累计积分,评比“发言积极分子”等游戏形式来刺激学生探究的欲望。

2.引导学生做充分的预习,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充分的预习与资料准备是良好课堂效果的前提。一般而言,我会要求学生在预习时作这样的准备:(1)熟读文本,尽可能扫除字词障碍;(2)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与写作背景;(3)是否学过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有无相同之处?(4)是否学过同一文体的其他文章,有何文体特点?通过这些问题设置,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过去的知识储备,为新的学习服务,正如孔子所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教给学生主动质疑的方法。课始,不少学生不知如何质疑,或者出现提问太大,只浮于字、词表面等情况。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把握学习的重点、难点,不要纠缠在一些无价值的问题上。其次就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和技巧:(1)课题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题目质疑。如七年级上册的《紫藤萝瀑布》,根据课题可以提出疑问:紫藤萝是花,为什么说成是瀑布呢?到底是写花还是写瀑布?这样拟题用意何在啊?(2)目的质疑法。就是根据作者写作目的质疑。如七年级上册张晓风的《行道树》,行道树立在道路两旁,我们经常看到,但很少有人注意过,作者写这篇文章是要借行道树表达什么思想感情呢?(3)提示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前面的阅读提示来质疑。如七年级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的阅读提示“课文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根据这句提示,就可以提出疑问:“我”童年时经历了一次什么险?又怎么脱险的?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其中蕴含着什么哲理?(4)情感质疑法。就是根据课文人物感情质疑。如九年级上册《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主人公菲利普夫妇对弟弟冷酷无情,就可以提出疑问:在现实生活中有这样的人吗?假如遇到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我们会怎样评价他们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亲人和他人呢?

第9篇:紫藤萝瀑布写作背景范文

笔者和几个初中学生交谈,谈及“语文书中的插图对学习有没有作用”,有的学生说“插图看不看有什么关系”,有的说“老师没让我们看”,有的说“有几次上课盯着插图看,还被老师批评”。显然,教师和学生都没把插图当回事。

语文课本设置了插图,却没有起到该有的辅助作用,甚至形同虚设,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新课标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但是对于课文插图的使用仅是点到即止。大量的教参、教案、教学辅助用书没有涉及教学插图的使用,甚至语文课本也没有设置教学活动让学生去充分利用插图。在这样的“指导方针”下,插图犹如未开垦的荒地,陷入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窘境。

教师为了调动课堂气氛,致力于光影声色的多方展现,认为课件中的图片足以替代甚至已经远远超过了课文中插图的作用,由此忽略了插图。学生忙于备战大考小考:注音释义要考,背诵默写要考,阅读理解要考……但是,不考插图!而且和有声有色的课件图片相比,插图显得呆板沉闷,在急功近利而又追求新鲜多样化的学生面前,插图就只能被省略了。笔者认为:多媒体课件图片固然丰富多彩,但又何必舍近求远将课本插图抛弃呢?仔细研读课文插图,一样能读的风生水起。

统计六册语文书(以现行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有200来幅插图:目录前有彩页插图,平均每册约13幅;每单元课文中有黑白插图,平均每册约18幅;课外古诗词共4幅;名著导读共10幅;甚至附录中也有大大小小共12幅字做插图。

这是多么巨大的一个教学资源库,这里有作者肖像、手迹、故居、作品、生活事件;有文物古迹;有历史遗迹……更多的插图是和课文内容直接相关的:有的真实再现了所介绍事物,有的形象再现了课文所介绍的景物,有的形象地概括了故事情节……这些插图补充了文字描绘的不足,直接作用于视觉感官,能使学生的文本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插图,是特殊的艺术语言,是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插图在课堂上闪亮登场,利用插图进行多样的教学活动,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教学工作;师生应一起读图、用图,使课堂天地更加宽广起来。

一、读图:观察、理解、发现,利用插图完成多种教学目标

要让学生看懂图,先引导学生学会看图。有的插图是课文内容的形象再现,这样的插图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体会。如《湖心亭看雪》,全图左下角是一舟子撑篙缓行,左上角是隐约的群山宝塔下长堤一痕,右上方白雪覆盖的湖心亭上人两三粒而已,其他所有地方全都留给了空白:雪后西湖的寂寥空旷、雪中景物的隐约模糊、雪中人物的孤独无奈都在观察理解插图中得到了真切感受,那一片空白也成为了“留白”艺术的形象表现。

有的插图内容比较庞杂,如果面面俱到地观察,就会在细枝末节上花费大量时间,须教学生删繁就简。如学习《杨修之死》插图,教师只需指导学生发现杨修被押送出去时的懊丧表情,及曹操出了一口恶气时的如释重负的表情,对前景中刀斧手威武的装束、狰狞的表情和背景中壮丽的廊宇、气派的帷幕则完全不必费时去探究。

学会了读图,就可以利用插图完成下列教学目标:

1.利用插图,认识作者,了解背景。利用照片、画像及手迹、故居等来介绍作者,会拉近学生和作者之间的距离,会激发学生对作者了解的欲望,从而对课文产生阅读期待。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丁肇中先生,细看插图,丁肇中一手抚着下巴、双目凝望前方,正深思着……这样的智者形象拉近了学生和他的距离,也使课文变得更有吸引力。

2.利用插图理解人物形象。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个个鲜活,但由于学生生活经验不丰富,对人物形象的感知会有不少差距,这时插图就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人物形象。如学习《老王》时,对于老王的“青光眼”、“滞笨”、“直僵僵”等外形和动作特点,学生难以感同身受。而插图中老王眼白空洞、眼睑沟壑纵横、腰身伛偻下弯、拳头僵硬捏紧……让学生理解想象的空间一下子扩大,对老王因病痛折磨而变得干瘦、衰弱的外形及死前送鸡蛋香油时金子般的心会有深一层的理解。

3.利用插图快速理清课文主要内容,突出学习要点。遇到繁杂的说明文,学生容易被众多内容牵绊得无暇抓住顺序方位等重点,适时利用插图,能使学生迅速披沙拣金。如《故宫博物院》选择了全景俯视图作为插图,借助这幅插图,学生能迅速理清说明顺序和方位,抓住学习重点。

4.利用插图培养美感。优美的风景插图,既表现了景物之美,也诠释了语言文字之美。如《紫藤萝瀑布》中描绘紫藤萝:“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而插图中美丽的藤萝花串,有着大大小小的花苞,深深浅浅的紫色,像极了一个个的风帆,插图之美印证了课文语言文字之美,共同培养了学生的美感。

二、用图:想象、扩展、创造,利用插图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创造性地利用插图,进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1.给插图取名字,给画面加“旁注”,锻炼概括能力、写作能力。让学生试着给插图取个名字,能锻炼学生对画面、课文的理解概括能力。如给《秋》的插图命名,“霜晨捕鱼图”“渔民戏渔图”“秋在渔船图”,每一个精巧的题目都是对课文的独特理解。

加旁注也是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插图运用方法,它能使课文学习轻松有趣起来。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如果能根据外貌和方位介绍给插图中的四位大文豪注上名字,再在旁边注上外貌、动作、语言特征,学生在提高概括能力的同时,还能快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区分人物特点,体会到课文叙事条理清楚、方位介绍的明确,从而准确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的写法。

2.利用插图复述或补对白,锻炼记忆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进行看插图复述课文的教学活动,可锻炼记忆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如《我的第一本书》中“爸爸愁苦地看着我的破烂课本,我怯怯地等着父亲发落”的插图和课文情节基本一致,看图复述,能更加准确地记住课文,并使同学记忆深刻。

给插图补对白比复述更加有创造力,也更能锻炼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可以给《风筝》中的“我”和“小弟弟”补上对白,表现“我”的专制自负、“小弟弟”的天真可爱,也可给《孔乙己》中的“孔乙己”补上他和孩子的对白,表现他的善良和迂腐。

3.给插图接画、添画,锻炼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给插图接画添画,可借以概括课文情节的内容。如《狼》中的插图是“屠夫御狼”情节的形象再现,这个情节之前还有哪些画面(情节)呢?学生可以创造出“屠夫遇狼”“屠夫惧狼”“屠夫避狼”等画面高度概括情节。

相关文章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