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当代文论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本细读要达到预期效果,也需改变教师单纯讲授的课堂教学模式。讲授法是课堂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述、讲解、讲演,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获得大量信息,在传授新知识的早期阶段必不可少,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基本知识。但若一直以教师讲授为主,则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十分不利。戏文专业的学生比中文专业的学生文学基础弱,很容易形成学生学习能力差的误解。其实不然。以鲁迅《狂人日记》为例,学生能够自主分析出“吃”狂人的有哪些人,但对这些人物形象的解读却感觉困难。这种茫然并非是智力问题,而是因为鲁迅的作品经常被安排在课程之首,学生此时还不懂文学批评的方法导致一时无从入手。但如果将文学鉴赏的方法单列出来讲给学生,必将枯燥无味,不如将方法以问题的方式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问题教学法是将知识以问题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文学鉴赏的过程也可以视为是一个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在学习初期,通常需要教师设计问题,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独立思考。后期则应逐步转变到学生提问题。教师安排学生课前阅读作品,让学生课前自主探究,课中将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提问,一组回答;或者一组将学习成果以学术报告的形式展示出来,另一组则提问质询。知识的学习之外,探究型的学习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讨论则提升了口语表达能力,若再以作业形式课后形成论文,亦可锻炼戏文学生较为欠缺的论文写作能力。现当代文学课程所面临的另一难题,是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与有限的课时之间的矛盾。由此,授课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范例”效用。所选的作品应可起到范例的功能,授课过程中也应注意总结、归纳文学鉴赏的规律。以《沉沦》为例,解读潘先生时很多同学还不能注意到其“先生”的身份,之后再看“他”,则能很快注意到其“留学生”的身份,并由此身份入手对人物加以分析和评判;更有部分同学将这一知识分子形象与狂人、潘先生等知识分子形象相对比,反思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道路与命运,提高了运用知识的能力和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现代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求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师的教法归根到底是通过学生主体活动来获得效能,着眼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正所谓授人以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教学法与现代教学法的交互运用,是学生掌握文学鉴赏基本方法的有效手段。
二、文学鉴赏与专业实践的融合
对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学生而言,与研究能力相比,他们更希望得到提升的是实践能力。这也是他们对理论类课程兴趣不高的一个原因,是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掣肘,却也是创新的切入点,若能发挥文学与戏文的双重优势,则将实现双赢。讲授与表演的结合,是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课程可选用的教学方法。表演是戏文学生的必修课,也是他们的兴趣与特长,将表演带入课堂,截取文学作品中的精彩片段让学生表演并加以陈述,能够检测他们对作品的理解程度,也能活跃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巴金的《家》为例,可表演觉民逃婚后众人的不同反映,演完后开放“观众”进行点评。在互动环节中,对觉新帮觉民说话到底有几分真心等问题经常产生分歧,“演员”表演时对人物内心的揣摩与“观众”对人物的认识在碰撞中激发思考的火花,在讨论中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理解。表演的加入弊端在于所需时间较多,即便课前准备所耗费的时间不计,一节课时间学生表演加上点评与讨论,最多只能完成一到两个片段,很难全面铺开。若要实现全部学生的参与,所需课时量占的比重势必过多。当下社会,早就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标志着图像主因型文化取代传统的语言主因型文化。”图像文化的流行对于以文字作为表达手段的文学来讲是巨大压力,而当大众习惯于通过各种影像资料侧面了解文学文本时,误解与偏见也随之而来。但与其排斥,不如将影像资料引入课堂,化危机为转机。
(一)当代旅游景区社会文化市场化问题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旅游文化上也出现了文化市场化的特点,而这种文化市场化的发展也是存在着利与弊,文化迎合市场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文化的认同挺高文化的知名度,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能更好的促进文化的建设,给文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这也在一些方面上给本地旅游文化带来新的问题,这种市场化的转变需要文化本身适应市场,这就使本地的文化缺失了独特性与自然性,表现为文化的大众性,在这基础上一些不被游客认可的旅游文化将会被淘汰,而这些文化在某些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这就给我国的问文化领域带来了很大的损失,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缺失而且也是世界文化的遗憾。专家为此讨论正在这种变革的发展中怎样保护那些有价值的文化,提出合理的方案,使文化更好的发展,旅游文化也在市场化中找到属于自己合适的道路。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旅游文化的地位下降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现代的文化体验颇多,但是却在不知不觉中发现传统文化的离我们而去。现代更多的旅游是倾向于现代的人文和自然资源,而传统的应有的风格的文化已经衰退下去。这是我们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面对这种传统的衰落我们应该怎样去处理当代的旅游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是值得深度研究的问题。许多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各抒己见,看法不一。但是在对传统文化的利用上表现出明显的不足,这也是当今制约旅游业发展的一大问题。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果把传统文化很好的利用到旅游上来,我相信无论是在旅游业上还是在文化的发展与传承上对我们国家来说都是一个进步。着个问题的研究是学者们看到了传统文化的价值,这是好的现象。不断衰退的中国传统文化需要被重视,需要在经济的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着对于旅游、经济、社会来说都是一个发展与进步。
(三)旅游文化与民族文化的转向问题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特有文化,而在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文化存在着一个转变的方向,这深深的表现为民族文化的异化问题,这种异化问题表现在旅游文化为使其自身存在竞争力对民族文化的改造上,这在旅游文化研究中成为一大热点问题,本身的民族文化就有其多样性在里面,就其名族文化的自身来说,民族文化本身就是其国家文化的代表性,在旅游文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国家民族的多样性也是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与基础,旅游文化的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这种民族文化的转向也为双方的发展提供了支持,民族文化受到重视使其自身得到有力的发展环境,也是国家的文化实力不断提高,进一步促进文化的共同发展,旅游文化作为文化的一种形式,也会促进其发展,专家们的讨论与研究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理论的支持。而旅游文化与民族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两个方面,不能等同混为一种,这种转变充分展示出两种文化的内在不同性。
(四)旅游人群自身的文化对景区自身的文化影响问题
旅游人群不同造成了不同的文化来源,在不同的旅游文化景区本身也存在着自己的本地文化,这就和旅游者的自身文化产生了不同,在此方面上可能就会想成对旅游文化风景区的不同理解,旅游区游客的一部分认同,与一部分不认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认同的游客会给景区带来负面的作用,这就给当代的旅游文化带来了不利影响,导致旅游文化的受到排斥,表现在其自身的设计与变革,、适应不同的人群的需求,那么这个转变本身也会带来一些问题,例如景区自身的本族文化的衰退与丧失等,研究人员看到了这种影响,努力找寻旅游文化的发展方向。解决这种矛盾成为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
(五)当代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问题
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也是当代旅游文化研究的一大热点,是内部研究为主体还是外部研究为主体的问题产生了不同的见解,与其说这是一场对主体性问题的讨论不如说是对旅游文化的自身与内容的地位问题存在分歧,也就是说现在在旅游文化的领域内对理论研究存在明显的不足,对旅游文化的整体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模糊,而且在旅游文化的讨论中更是有对其旅游文化的界定问题产生了分歧,旅游文化本身的就是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专家的讨论对旅游文化研究基本理论的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六)当代旅游文化发展建设问题
旅游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的文化在其建设上与有形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区别,面对这种文化的建设问题许多专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例如对旅游文化宣传的这一方面上的问题,因为旅游存在多种那么这种宣传也是多种的,这就个文化的宣传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而且对旅游文化的建设者的素质要求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存在区别,很难鉴定这种素质程度,需要合理且有效的规则来提升对建设者的要求这才能有效的建设旅游文化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在旅游文化的应用问题上也是一大难点,对此研究的程度也较高,许多专家为此进行讨论怎样应用,应用到的地区和范围都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二、中国旅游文化未来发展趋势
(一)向文化方面转变中国旅游业
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中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2002年,海外游客对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文化类型就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位。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人们的素质不断提高,因为文化做为精神方面是对精神上的提高,当代社会下人们已经有以一个很大的转变就是在自然与文化之间,人们为了提高自己的精神素养与对文化与知识的理解,都对文物古迹表现出浓浓的兴趣,在黄金周期间,故宫的旅游人数更是创下了史上之最。这种回归文化的势头还会继续增加,人群更是有了一个质的转变,华侨对中国大陆的认同感来源于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所以在当前情况下,文化的作用不断突出。这也体现出人们的态度的转变过程。文物古迹作为文化的依托在文化的传承中有其独特的作用。所以这种旅游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就是向这种文化的转变。长城也是文物古迹中的代表,也代表了国家的优秀文化,游客的认可也显示向文化转向的发展。
(二)生态保护与旅游文化的相互作用加强
中国具有发展生态旅游的良好条件,但是由于中国的生态旅游业开发历史较短。中国的生态旅游是主要依托于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发展起来的。中国第一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建立,将旅游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此后,森林公园建设以及森林生态旅游保护的发展突飞猛进。这在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有了一个明显的态度的转变。我国面积广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旅游的开发要与当代的生态保护有机的结合起来,这是对旅游开发的首要条件,我们需要经济发展,但是我们不能没有环境,而这种生态保护也是促进旅游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当地的生态保护做的到位,旅游景区的质量的不断增强,才能招揽大量的游客。例如对我国地区的开发与利用,对藏羚羊的保护尤为重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是难得的自然资源,作为国家的资源,保护要第一位,为此随着旅游的开发,生态保护也会得到加强,而游客的增多也为当地的风景区带来大量的资金来做生态环境保护,这种双向的互动,是当代旅游文化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旅游文化内涵
价值提升旅游产品开发从“外向型”向“内涵型”转变实现旅游产业利益最大化和不断发展,关键在于开发利用各种文化资源,满足人们对旅游产品和服务中的文化需求,在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内涵的过程中,建立产业良性的内部运行机制和外部发展关系,从而提升产业素质,获得可持续发展。旅游文化内涵价值的不断提升是人们对旅游的文化的认同的表现,由于人群不同所以人们对文化的要求,旅游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提高自己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自身所体现的内容是旅游文化发展的一大动力。人们的文化需求要在文化的场景中发展与利用,外在型与内涵型是旅游产品的在发展中形成的各自的文化形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能满足对文化产品的外向型的需求,这就为旅游文化向内涵型发展提供了动力。这种文化内涵价值的提升也促进了旅游文化自身的变革与发展,是从广众的旅游到文化旅游内向型的转变的深刻体现。而且研究发现这种转变的趋势将会大大提高旅游文化的整体发展,这种旅游文化内涵价值的提升是一大当代旅游文化发展的趋势。
三、结语
但是很少有人去刨根问底:这些被人怀疑其价值甚至最后被抛弃的东西究竟是不是艺术?其实在真正的画家眼里,艺术和非艺术一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所谓当代艺术的危机实际上是假艺术的危机,甚至只是广告和画廊的危机。”这位画家明确指出,这些所谓的艺术,实际上是假艺术,非艺术。他还举了一个生动的事例:“有一个在全世界巡展的艺术家,他展出的是四块鹅卵石,上面撒点灰尘,这即是所谓的观念艺术。有人从旁走过,惊叹道:‘妙极了!’同样是这些人,当他们在沙滩上看到同样的东西时,却视而不见。我认为这很荒唐,令我想起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一个艺术家,如果拿来了一堆垃圾,他说,这是好艺术、新艺术,只有审美能力低下、僵化守旧的人才看不见。于是人们说,那是多么美妙的艺术啊!我想说,这是一个度的把握问题,创新不是搞所谓的观念艺术,不是把平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放在射灯下就叫艺术。这是艺术家应该掌握平衡的地方,怎么在既不拘泥于传统的同时又不误入超前的观念艺术的歧途。这种现象在陶瓷艺术领域也屡见不鲜。现如今,形形的艺术陶瓷充斥着陶瓷市场,种类繁多,每个艺术家的风格也迥然不同,而这都被统称为当代艺术陶瓷。当代艺术陶瓷融合了许多中国的艺术元素,反映了传统文化和时代特征,作为一种艺术结晶,它时尚、前卫,符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反映了当代中国的精神风貌,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符号。但对于相对传统的作品有精华同时也有糟粕,我们不可能全盘吸收或否定,但越来越多的题材陈旧,技法落后的作品尽管带有大师头衔,却被湮没在茫茫市场中。当然,一些所谓的观念性的作品也是得不到市场认可的,非艺术和皇帝的新衣都是忽悠不了懂行的买家的。艺术的创新已成为艺术家和社会高度关注的话题。因为人们都强烈地认识到,一个没有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件没有创意的作品是没有生命力,是不值得收藏的。市场是残酷的,绝大多数收藏者是理智且具有预见性的,他们在考察艺术家独特风格的同时也在考察能否在艺术史上占有地位。藏家需要的是艺术含量高、绘画技法新颖、文化内涵深厚、个人风格独特、陶瓷装饰语言丰富,并且符合当代人审美情趣的作品,而不是一味摹古的传统作品。而这些正是现代陶瓷市场发展所要求我们陶瓷艺术家的,不然必定会被市场淘汰,被历史的车轮碾灭在时间的轨迹里。
艺术贵在创新,无论是当代艺术还是传统艺术,都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既不要固步自封,也不要盲目接纳。还要有一个改变吸收的过程,食古不化和一味崇洋都不可取,吸收和继承不等于照搬套用,借鉴不能代替自我创造。在艺术的创新和发展中应该规避简单化,克服片面性。值得欣喜的是,现在出现了许多敢于探索,勇于实践的艺术家,我们也看到了许多创新的优秀作品。然而,也出现了一些我们不愿看到的现象。有些人把“创新”当成了一种时髦的词汇,成为一种口头禅,他们把“创新”作为一帧标签,成为新、奇、怪的护身符;有的将陶瓷器型任意扭曲、残损,美其名曰:“创新”;有的把油画、国画、版画、水彩画等画种的表现手段硬往瓷上套,青花虽越画越精细,发色却越来越浮浅;喷枪越用越灵活,画面越来越陈化;海绵越用越自如,形式却越来越呆板。这种全然不顾陶瓷自身语言特征的表现方式,也说是在“创新”。还有的使出浑身解数,洋洋洒洒在瓷上做戏作秀,遗憾的是,这并不是我们所想所要的创新。创新不是怪诞、荒谬、做作的代名词。在艺术的发展过程中,任何一种创新的艺术表现形式都是在很长时间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产生的,还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和历史的洗礼,才可能被社会所认可。我们客观地回头看看,我们能有多少所谓“创新”的作品经得起这些考验?大多是过眼烟云,稍纵即逝。创新的源动力来自艺术家的理念,“新”有深刻的涵义。什么是新?最核心的是,要有新的理念,有了新理念才会有新的思想,才可能创作出新精神、新形式、新面貌的作品。作品是艺术家思想、阅历和修养的集中体现。如果思想僵化、知识陈旧、手段老式,何来创新?只有观念新,才会有作品的立意新,才会有新的形式美感。还需要注意的是,创新也应从艺术各自的材料工艺出发,应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相适应。陶瓷艺术属工艺美术,想要创新,材质、工艺、装饰材料等工艺手段首先也要有创新才行。所谓的创新,是相对于旧而言的新。新是旧的发展延续,旧是新的根茎基础。好比一棵大树,新枝叶是老枝叶发出的新生命,只有枝繁叶茂生命力旺盛的参天大树,才会年年有新绿。艺术的创造力体现在艺术家渊博的知识,扎实的功底和思想的境界上。艺术规律和自然规律一样,如果没有新生命的延续,离衰亡就不远了。所以说,创新是艺术家的本能,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然而创新意识的形成是个奇妙的过程,有人说需要灵感。把灵感说得神玄不已。认为成功艺术家之所以创造能力很强,是他们的“灵感”很丰富,他们只要几杯杜康下肚,灵感就会如泉涌。其实,灵感是什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语见的,他说:“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综合在一起而升华了的产物。”灵感的内涵如此之丰富,它要求我们要做到如上几点灵感才会产生。但是,知识的掌握,经验的积累,方向的把握,思维的活力以及智慧的培养决非短期能达成的,更何况还存在着个体的差异。基于艺术而言,不管是传统或者当代,也不管是具体还是抽象,这些都不重要,它只是一种表现形式。当今社会是个兼容的社会,包罗万象,重要是作品要体现作者的真实情感。形式风格没有优劣,主要看重的是不是最适合的,除此以外,就是舍本求末。艺术是传递情感的符号,当你倾注真情,娓娓道来你的故事的时候,一定能让观者为之动容。梵高用他粗重的笔触传递他已经失控的情绪;那翻着白眼的独角鸟倾诉着他欲哭无泪的哀情;而徐渭的斑斑墨迹,让人分不清是血还是泪……人们的心被震撼,被征服,这就是真情实感的力量所在,创新的力量所在,艺术的力量所在。
总之,创新是一个漫长的探索之路。只有坚持下去,或许某一天,“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至此,我们应该了解了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所具备的素质,这不是某个艺术家、某些艺术家、而是一切艺术家都具有的、与艺术创作相关的素质。一是为艺术而献身,二是创新精神。除了这个共性以外,同一时期同一地方的艺术家面对相同的社会生活而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就涉及到艺术家的个性了。艺术家必须具有某些素质才能成为艺术家。这个道理也是对的,某个艺术家特别优秀,创造了特殊的艺术风格,这就是艺术家的个性所在。最后希望所有的陶瓷艺术家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利用陶瓷这个丰富特别的载体创作出更多符合当代主题并能够充分表达自己内心的好作品,让世界看到当代瓷都艺术家的风貌。
作者:李珺娜
1.师资力量薄弱,教法不得当。
“在今天的教学中,美术已经不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真正体现美术的含义,无法发挥应有的教学效果”。大部分教师认为,美术只是教会学生画画即可,在课堂上拿出一幅画让学生照着画就行,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授,这种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学会了绘画,而无法真正体会到美术这门课的博大精深,更不能激发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应视为一种文化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要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文化学习,更不能放弃知识技能的教学。只有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结合知识技能的学习,才会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设备不健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低。
由于学校对美术教学的不重视,在软硬件的配置上也会存在着差异。有的学校虽然能够按照国家课时计划标准开设美术课,可是受到中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很多学校少开或者某些年级不开美术课的情况也屡屡发生。有的学校就算开设了美术课,也形同虚设,经常被其他主课老师无情占用。同时,学校的教学设施,对能不能有效的推进美术教学也很重要,因为现实中教学环境及设施的差异的确存在着。再者由于大部分学生为了在学业上取得好成绩,往往牺牲娱乐时间去学习功课,这样一来就更没有兴趣去学习美术甚者其他主修课以外的课程了。很多学生在上美术课时候选择做其他课程的习题,他们认为有学习美术课的时间,不如去完成其他科作业,提高其他科的成绩,因此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大幅下降,对美术学科的优势不予理睬,长此以往学生的审美修养和情操陶冶又如何提高?
二、美术教学中存在问题的相关对策
1.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培养学习美术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对一件事情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学习效率也就会跟着提高。我们要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就得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允许学生个性的自由发展,允许学生兴趣的不同方向,承认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承认学生对知识掌握的速度有快有慢,接受知识的能力有强有弱,给学生以充分的尊重,从而培养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从课堂活跃度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娱乐中对美术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从此更加热爱美术。如: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临摹一幅书中的国画作品时,有的同学要求画竹子,有的要求画荷花,这时教师应毫不犹豫很爽快地就答应他们的要求,因为如果这时候很强硬的拒绝他们,硬要他们统一作业,虽然他们会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作业,但他们可能就因此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丧失了一些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也不会体验到美术学习过程中的愉悦。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在许可的范围内向学生“妥协”一下,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2.加强学生、家长和学校的沟通。
英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曾经说过:“没有油画,雕塑、音乐、诗歌以及各种自然美所引起的情感,人生的乐趣便失去了一半,这就会给各种疾病的入侵洞开门户”。美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认为美术对孩子的未来是没有用的,并不能帮助学生上一所好的大学,找一份好的工作,他们会为学生设计好一条最省事最高效的学习计划,会把什么有必要认真学,什么不必花时间去学分的清清楚楚。家长的言行早早就植根于孩子的脑海里,使他们受到影响,从而不重视美术课程的学习。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不断努力和家长沟通,让他们认识到美术教育的真正作用,改变对美术教育的看法。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我们需要的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专业人才,而这不仅仅是体现在分数上。因此关注学生基础教育的同时,也要注重素质教育,培养综合能力。除此之外,还应鼓励学生寻找自己的兴趣爱好,给予他们信心,营造好学习的大环境。
3.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
教师在学生美育的培养中也占很大一部分因素。教师应全面把握教材,灵活运用。在教学中应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而不能把它上成了语文课、历史课;要把握好教材并灵活运用,不一味的照搬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设计自己的课堂,这样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更容易让他们吸收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艺术修养。
4.将美术纳入考核范围。
过去那种人工管理方式,在没有通过管理人员允许的情况下,少数教师自由出入档案室,随意支取相关档案,这种散漫、随意的管理模式,会造成一些档案资料的流失。二是正确性不高,管理成本较高。庞大的工作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反而工作效率不高。三是查询档案、更新维护档案难度较大。在传统档案管理模式下,若档案积累的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查询档案较为困难,更新维护档案更不能做到准确科学。
二、创新学校档案管理是提升现代学校档案管理水平的必然选择
管理创新的过程将至始至终地贯穿着观念创新的思想,观念创新就是使管理创新得以成功的保证。管理创新必须确立现代化管理意识,特别是档案管理知识化、网络化、社会化,把知识和创新作为档案工作的管理目标。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服务理念,把满足全社会用户和学校的需求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中心环节和价值走向,以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来加强档案管理,开辟档案管理发展的新途径。不能单纯地以场所、设备和室藏为标准去评价档案室的管理水平,而应主要以服务效果和开发利用程度为标准。档案室的管理工作重点,应当从过去的设备、资料管理逐步转变为对档案室工作人员的管理,加大对档案室用户的服务力度。
[关键词]人工智能,常识推理,归纳逻辑,广义内涵逻辑,认知逻辑,自然语言逻辑
现代逻辑创始于19世纪末叶和20世纪早期,其发展动力主要来自于数学中的公理化运动。当时的数学家们试图即从少数公理根据明确给出的演绎规则推导出其他的数学定理,从而把整个数学构造成为一个严格的演绎大厦,然后用某种程序和方法一劳永逸地证明数学体系的可靠性。为此需要发明和锻造严格、精确、适用的逻辑工具。这是现代逻辑诞生的主要动力。由此造成的后果就是20世纪逻辑研究的严重数学化,其表现在于:一是逻辑专注于在数学的形式化过程中提出的问题;二是逻辑采纳了数学的方法论,从事逻辑研究就意味着象数学那样用严格的形式证明去解决问题。由此发展出来的逻辑被恰当地称为“数理逻辑”,它增强了逻辑研究的深度,使逻辑学的发展继古希腊逻辑、欧洲中世纪逻辑之后进入第三个高峰期,并且对整个现代科学特别是数学、哲学、语言学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是:21世纪逻辑发展的主要动力将来自何处?大致说来将如何发展?我个人的看法是: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将至少是21世纪早期逻辑学发展的主要动力源泉,并将由此决定21世纪逻辑学的另一幅面貌。由于人工智能要模拟人的智能,它的难点不在于人脑所进行的各种必然性推理(这一点在20世纪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如用计算机去进行高难度和高强度的数学证明,“深蓝”通过高速、大量的计算去与世界冠军下棋),而是最能体现人的智能特征的能动性、创造性思维,这种思维活动中包括学习、抉择、尝试、修正、推理诸因素,例如选择性地搜集相关的经验证据,在不充分信息的基础上作出尝试性的判断或抉择,不断根据环境反馈调整、修正自己的行为,……由此达到实践的成功。于是,逻辑学将不得不比较全面地研究人的思维活动,并着重研究人的思维中最能体现其能动性特征的各种不确定性推理,由此发展出的逻辑理论也将具有更强的可应用性。
实际上,在20世纪中后期,就已经开始了现代逻辑与人工智能(记为AI)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例如,哲学逻辑所研究的许多课题在理论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AI从认知心理学、社会科学以及决策科学中获得了许多资源,但逻辑(包括哲学逻辑)在AI中发挥了特别突出的作用。某些原因促使哲学逻辑家去发展关于非数学推理
的理论;基于几乎同样的理由,AI研究者也在进行类似的探索,这两方面的研究正在相互接近、相互借鉴,甚至在逐渐融合在一起。例如,AI特别关心下述课题:
·效率和资源有限的推理;
·感知;
·做计划和计划再认;
·关于他人的知识和信念的推理;
·各认知主体之间相互的知识;
·自然语言理解;
·知识表示;
·常识的精确处理;
·对不确定性的处理,容错推理;
·关于时间和因果性的推理;
·解释或说明;
·对归纳概括以及概念的学习。[①]
21世纪的逻辑学也应该关注这些问题,并对之进行研究。为了做到这一点,逻辑学家们有必要熟悉AI的要求及其相关进展,使其研究成果在AI中具有可应用性。
我认为,至少是21世纪早期,逻辑学将会重点关注下述几个领域,并且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出现具有重大意义的成果:(1)如何在逻辑中处理常识推理中的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2)如何使机器人具有人的创造性智能,如从经验证据中建立用于指导以后行动的归纳判断?(3)如何进行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特别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库以及各认知主体相互之间的知识而进行的推理?(4)如何结合各种语境因素进行自然语言理解和推理,使智能机器人能够用人的自然语言与人进行成功的交际?等等。
1.常识推理中的某些弗协调、非单调和容错性因素
AI研究的一个目标就是用机器智能模拟人的智能,它选择各种能反映人的智能特征的问题进行实践,希望能做出各种具有智能特征的软件系统。AI研究基于计算途径,因此要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号模型。一般而言,AI关于智能系统的符号模型可描述为:由一个知识载体(称为知识库KB)和一组加载在KB上的足以产生智能行为的过程(称为问题求解器PS)构成。经过20世纪70年代包括专家系统的发展,AI研究者逐步取得共识,认识到知识在智能系统中力量,即一般的智能系统事实上是一种基于知识的系统,而知识包括专门性知识和常识性知识,前者亦可看做是某一领域内专家的常识。于是,常识问题就成为AI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常识表示和常识推理,即如何在人工智能中清晰地表示人类的常识,并运用这些常识去进行符合人类行为的推理。显然,如此建立的常识知识库可能包含矛盾,是不协调的,但这种矛盾或不协调应不至于影响到进行合理的推理行为;常识推理还是一种非单调推理,即人们基于不完全的信息推出某些结论,当人们得到更完全的信息后,可以改变甚至收回原来的结论;常识推理也是一种可能出错的不精确的推理模式,是在容许有错误知识的情况下进行的推理,简称容错推理。而经典逻辑拒斥任何矛盾,容许从矛盾推出一切命题;并且它是单调的,即承认如下的推理模式:如果p?r,则pùq?r;或者说,任一理论的定理属于该理论之任一扩张的定理集。因此,在处理常识表示和常识推理时,经典逻辑应该受到限制和修正,并发展出某些非经典的逻辑,如次协调逻辑、非单调逻辑、容错推理等。有人指出,常识推理的逻辑是次协调逻辑和非单调逻辑的某种结合物,而后者又可看做是对容错推理的简单且基本的情形的一种形式化。[②]
“次协调逻辑”(ParaconsistentLogic)是由普里斯特、达·科斯塔等人在对悖论的研究中发展出来的,其基本想法是:当在一个理论中发现难以克服的矛盾或悖论时,与其徒劳地想尽各种办法去排除或防范它们,不如干脆让它们留在理论体系内,但把它们“圈禁”起来,不让它们任意扩散,以免使我们所创立或研究的理论成为“不足道”的。于是,在次协调逻辑中,能够容纳有意义、有价值的“真矛盾”,但这些矛盾并不能使系统推出一切,导致自毁。因此,这一新逻辑具有一种次于经典逻辑但又远远高于完全不协调系统的协调性。次协调逻辑家们认为,如果在一理论T中,一语句A及其否定?A都是定理,则T是不协调的;否则,称T是协调的。如果T所使用的逻辑含有从互相否定的两公式可推出一切公式的规则或推理,则不协调的T也是不足道的(trivial)。因此,通常以经典逻辑为基础的理论,如果它是不协调的,那它一定也是不足道的。这一现象表明,经典逻辑虽可用于研究协调的理论,但不适用于研究不协调但又足道的理论。达·科斯塔在20世纪60年代构造了一系列次协调逻辑系统Cn(1≤n≤w),以用作不协调而又足道的理论的逻辑工具。对次协调逻辑系统Cn的特征性描述包括下述命题:(i)矛盾律?(Aù?A)不普遍有效;(ii)从两个相互否定的公式A和?A推不出任意公式;即是说,矛盾不会在系统中任意扩散,矛盾不等于灾难。(iii)应当容纳与(i)和(ii)相容的大多数经典逻辑的推理模式和规则。这里,(i)和(ii)表明了对矛盾的一种相对宽容的态度,(iii)则表明次协调逻辑对于经典逻辑仍有一定的继承性。
在任一次协调逻辑系统Cn(1≤n≤w)中,下述经典逻辑的定理或推理模式都不成立:
?(Aù?A)
Aù?AB
A(?AB)
(A??A)B
(A??A)?B
A??A
(?Aù(AúB))B
(AB)(?B?A)
若以C0为经典逻辑,则系列C0,C1,C2,…Cn,…Cw使得对任正整数i有Ci弱于Ci-1,Cw是这系列中最弱的演算。已经为Cn设计出了合适的语义学,并已经证明Cn相对于此种语义是可靠的和完全的,并且次协调命题逻辑系统Cn还是可判定的。现在,已经有人把次协调逻辑扩展到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多值逻辑、集合论等领域的研究中,发展了这些领域内的次协调理论。显然,次协调逻辑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③]
非单调逻辑是关于非单调推理的逻辑,它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1980年,D·麦克多莫特和J·多伊尔初步尝试着系统发展一种关于非单调推理的逻辑。他们在经典谓词演算中引入一个算子M,表示某种“一致性”断言,并将其看做是模态概念,通过一定程序把模态逻辑系统T、S4和S5翻译成非单调逻辑。B·摩尔的论文《非单调逻辑的语义思考》(1983)据认为在非单调逻辑方面作出了令人注目的贡献。他在“缺省推理”和“自动认知推理”之间做了区分,并把前者看作是在没有任何相反信息和缺少证据的条件下进行推理的过程,这种推理的特征是试探性的:根据新信息,它们很可能会被撤消。自动认知推理则不是这种类型,它是与人们自身的信念或知识相关的推理,可用它模拟一个理想的具有信念的有理性的人的推理。对于在计算机和人工智能中获得成功的应用而言,非单调逻辑尚需进一步发展。
2.归纳以及其他不确定性推理
人类智能的本质特征和最高表现是创造。在人类创造的过程中,具有必然性的演绎推理固然起重要作用,但更为重要的是具有某种不确定性的归纳、类比推理以及模糊推理等。因此,计算机要成功地模拟人的智能,真正体现出人的智能品质,就必须对各种具有不确定性的推理模式进行研究。
首先是对归纳推理和归纳逻辑的研究。这里所说的“归纳推理”是广义的,指一切扩展性推理,它们的结论所断定的超出了其前提所断定的范围,因而前提的真无法保证结论的真,整个推理因此缺乏必然性。具体说来,这种意义的“归纳”包括下述内容:简单枚举法;排除归纳法,指这样一些操作:预先通过观察或实验列出被研究现象的可能的原因,然后有选择地安排某些事例或实验,根据某些标准排除不相干假设,最后得到比较可靠的结论;统计概括:从关于有穷数目样本的构成的知识到关于未知总体分布构成的结论的推理;类比论证和假说演绎法,等等。尽管休谟提出著名的“归纳问题”,对归纳推理的合理性和归纳逻辑的可能性提出了深刻的质疑,但我认为,(1)归纳是在茫茫宇宙中生存的人类必须采取也只能采取的认知策略,对于人类来说具有实践的必然性。(2)人类有理由从经验的重复中建立某种确实性和规律性,其依据就是确信宇宙中存在某种类似于自然齐一律和客观因果律之类的东西。这一确信是合理的,而用纯逻辑的理由去怀疑一个关于世界的事实性断言则是不合理的,除非这个断言是逻辑矛盾。(3)人类有可能建立起局部合理的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并且,归纳逻辑的这种可能性正在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推动下慢慢地演变成现实。恩格斯早就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④]有人通过指责现有的归纳逻辑不成熟,得出“归纳逻辑不可能”的结论,他们的推理本身与归纳推理一样,不具有演绎的必然性。(4)人类实践的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相应的经验知识的真理性,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归纳逻辑和归纳方法论的力量。毋庸否认,归纳逻辑目前还很不成熟。有的学者指出,为了在机器的智能模拟中克服对归纳模拟的困难而有所突破,应该将归纳逻辑等有关的基础理论研究与机器学习、不确定推理和神经网络学习模型与归纳学习中已有的成果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在已有的归纳学习成果上,在机器归纳和机器发现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⑤]这是一个极有价值且极富挑战性的课题,无疑在21世纪将得到重视并取得进展。
再谈模糊逻辑。现实世界中充满了模糊现象,这些现象反映到人的思维中形成了模糊概念和模糊命题,如“矮个子”、“美人”、“甲地在乙地附近”、“他很年轻”等。研究模糊概念、模糊命题和模糊推理的逻辑理论叫做“模糊逻辑”。对它的研究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代表性人物是L·A·查德和P·N·马林诺斯。模糊逻辑为精确逻辑(二值逻辑)解决不了的问题提供了解决的可能,它目前在医疗诊断、故障检测、气象预报、自动控制以及人工智能研究中获得重要应用。显然,它在21世纪将继续得到更大的发展。
3.广义内涵逻辑
经典逻辑只是对命题联结词、个体词、谓词、量词和等词进行了研究,但在自然语言中,除了这些语言成分之外,显然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语言成分,如各种各样的副词,包括模态词“必然”、“可能”和“不可能”、时态词“过去”、“现在”和“未来”、道义词“应该”、“允许”、“禁止”等等,以及各种认知动词,如“思考”、“希望”、“相信”、“判断”、“猜测”、“考虑”、“怀疑”,这些认知动词在逻辑和哲学文献中被叫做“命题态度词”。对这些副词以及命题态度词的逻辑研究可以归类为“广义内涵逻辑”。
大多数副词以及几乎所有命题态度词都是内涵性的,造成内涵语境,后者与外延语境构成对照。外延语境又叫透明语境,是经典逻辑的组合性原则、等值置换规则、同一性替换规则在其中适用的语境;内涵语境又称晦暗语境,是上述规则在其中不适用的语境。相应于外延语境和内涵语境的区别,一切语言表达式(包括自然语言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直至语句)都可以区分为外延性的和内涵性的,前者是提供外延语境的表达式,后者是提供内涵性语境的表达式。例如,杀死、见到、拥抱、吻、砍、踢、打、与…下棋等都是外延性表达式,而知道、相信、认识、必然、可能、允许、禁止、过去、现在、未来等都是内涵性表达式。
在内涵语境中会出现一些复杂的情况。首先,对于个体词项来说,关键性的东西是我们不仅必须考虑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外延,而且要考虑它们在其他可能世界中的外延。例如,由于“必然”是内涵性表达式,它提供内涵语境,因而下述推理是非有效的:
晨星必然是晨星,
晨星就是暮星,
所以,晨星必然是暮星。
这是因为:这个推理只考虑到“晨星”和“暮星”在现实世界中的外延,并没有考虑到它们在每一个可能世界中的外延,我们完全可以设想一个可能世界,在其中“晨星”的外延不同于“暮星”的外延。因此,我们就不能利用同一性替换规则,由该推理的前提得出它的结论:“晨星必然是暮星”。其次,在内涵语境中,语言表达式不再以通常是它们的外延的东西作为外延,而以通常是它们的内涵的东西作为外延。以“达尔文相信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这个语句为例。这里,达尔文所相信的是“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所表达的思想,而不是它所指称的真值,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人是从猿猴进化而来的”所表达的思想(命题)就构成它的外延。再次,在内涵语境中,虽然适用于外延的函项性原则不再成立,但并不是非要抛弃不可,可以把它改述为新的形式:一复合表达式的外延是它出现于外延语境中的部分表达式的外延加上出现于内涵语境中的部分表达式的内涵的函项。这个新的组合性或函项性原则在内涵逻辑中成立。
一般而言,一个好的内涵逻辑至少应满足两个条件:(i)它必须能够处理外延逻辑所能处理的问题;(ii)它还必须能够处理外延逻辑所不能处理的难题。这就是说,它既不能与外延逻辑相矛盾,又要克服外延逻辑的局限。这样的内涵逻辑目前正在发展中,并且已有初步轮廓。从术语上说,内涵逻辑除需要真、假、语句真值的同一和不同、集合或类、谓词的同范围或不同范围等外延逻辑的术语之外,还需要同义、内涵的同一和差异、命题、属性或概念这样一些术语。广而言之,可以把内涵逻辑看作是关于象“必然”、“可能”、“知道”、“相信”,“允许”、“禁止”等提供内涵语境的语句算子的一般逻辑。在这种广义之下,模态逻辑、时态逻辑、道义逻辑、认知逻辑、问题逻辑等都是内涵逻辑。不过,还有一种狭义的内涵逻辑,它可以粗略定义如下:一个内涵逻辑是一个形式语言,其中包括(1)谓词逻辑的算子、量词和变元,这里的谓词逻辑不必局限于一阶谓词逻辑,也可以是高阶谓词逻辑;(2)合式的λ—表达式,例如(λx)A,这里A是任一类型的表达式,x是任一类型的变元,(λx)A本身是一函项,它把变元x在其中取值的那种类型的对象映射到A所属的那种类型上;(3)其他需要的模态的或内涵的算子,例如€,ù、ú。而一个内涵逻辑的解释,则由下列要素组成:(1)一个可能世界的非空集W;(2)一个可能个体的非空集D;(3)一个赋值,它给系统内的表达式指派它们在每w∈W中的外延。对于任一的解释Q和任一的世界w∈W,判定内涵逻辑系统中的任一表达式X相对于解释Q在w∈W中的外延总是可能的。这样的内涵逻辑系统有丘奇的LSD系统,R·蒙塔古的IL系统,以及E·N·扎尔塔的FIL系统等。[⑥]
在各种内涵逻辑中,认识论逻辑(epistemiclogic)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认识论逻辑研究与感知(perception)、知道、相信、断定、理解、怀疑、问题和回答等相关的逻辑问题,包括问题逻辑、知道逻辑、相信逻辑、断定逻辑等;狭义的认识论逻辑仅指知道和相信的逻辑,简称“认知逻辑”。冯·赖特在1951年提出了对“认知模态”的逻辑分析,这对建立认知逻辑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J·麦金西首先给出了一个关于“知道”的模态逻辑。A·帕普于1957年建立了一个基于6条规则的相信逻辑系统。J·亨迪卡于60年代出版的《知识和信念》一书是认知逻辑史上的重要著作,其中提出了一些认知逻辑的系统,并为其建立了基于“模型集”的语义学,后者是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先导之一。当今的认知逻辑纷繁复杂,既不成熟也面临许多难题。由于认知逻辑涉及认识论、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并且认知逻辑的应用技术,又称关于知识的推理技术,正在成为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的重要分支之一,因此认知逻辑在20世纪中后期成为国际逻辑学界的一个热门研究方向。这一状况在21世纪将得到继续并进一步强化,在这方面有可能出现突破性的重要结果。
4.对自然语言的逻辑研究
对自然语言的逻辑研究有来自几个不同领域的推动力。首先是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人机对话和通讯、计算机的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和知识推理等课题,都需要对自然语言进行精细的逻辑分析,并且这种分析不能仅停留在句法层面,而且要深入到语义层面。其次是哲学特别是语言哲学,在20世纪哲学家们对语言表达式的意义问题倾注了异乎寻常的精力,发展了各种各样的意义理论,如观念论、指称论、使用论、言语行为理论、真值条件论等等,以致有人说,关注意义成了20世纪哲学家的职业病。再次是语言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例如在研究自然语言的意义问题时,不能仅仅停留在脱离语境的抽象研究上面,而要结合使用语言的特定环境去研究,这导致了语义学、语用学、新修辞学等等发展。各个方面发展的成果可以总称为“自然语言逻辑”,它力图综合后期维特根斯坦提倡的使用论,J·L·奥斯汀、J·L·塞尔等人发展的言语行为理论,以及P·格赖斯所创立的会话含义学说等成果,透过自然语言的指谓性和交际性去研究自然语言中的推理。
自然语言具有表达和交际两种职能,其中交际职能是自然语言最重要的职能,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而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简称语境)中进行的,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语境仅指一个语词、一个句子出现的上下文。广义的语境除了上下文之外,还包括该语词或语句出现的整个社会历史条件,如该语词或语句出现的时间、地点、条件、讲话的人(作者)、听话的人(读者)以及交际双方所共同具有的背景知识,这里的背景知识包括交际双方共同的信念和心理习惯,以及共同的知识和假定等等。这些语境因素对于自然语言的表达式(语词、语句)的意义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这具体表现在:(i)语境具有消除自然语言语词的多义性、歧义性和模糊性的能力,具有严格规定语言表达式意义的能力。(ii)自然语言的句子常常包含指示代词、人称代词、时间副词等,要弄清楚这些句子的意义和内容,就要弄清楚这句话是谁说的、对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什么地点说的、针对什么说的,等等,这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进行。依赖语境的其他类型的语句还有:包含着象“有些”和“每一个”这类量化表达式的句子的意义取决于依语境而定的论域,包含着象“大的”、“冷的”这类形容词的句子的意义取决于依语境而定的相比较的对象类;模态语句和条件语句的意义取决于因语境而变化的语义决定因素,如此等等。(iii)语言表达式的意义在语境中会出现一些重要的变化,以至偏离它通常所具有的意义(抽象意义),而产生一种新的意义即语用涵义。有人认为,一个语言表达式在它的具体语境中的意义,才是它的完全的真正的意义,一旦脱离开语境,它就只具有抽象的意义。语言的抽象意义和它的具体意义的关系,正象解剖了的死人肢体与活人肢体的关系一样。逻辑应该去研究、理解、把握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当然不是去研究某一个(或一组)特定的语句在某个特定语境中唯一无二的意义,而是专门研究确定自然语言具体意义的普遍原则。[⑦]
美国语言学家保罗·格赖斯把语言表达式在一定的交际语境中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字面意义的特殊涵义,叫做“语用涵义”、“会话涵义”或“隐涵”(implicature),并于1975年提出了一组“交际合作原则”,包括一个总则和四组准则。总则的内容是:在你参与会话时,你要依据你所参与的谈话交流的公认目的或方向,使你的会话贡献符合这种需要。仿照康德把范畴区分为量、质、关系和方式四类,格赖斯提出了如下四组准则:
(1)数量准则:在交际过程中给出的信息量要适中。
a.给出所要求的信息量;
b.给出的信息量不要多于所要求的信息量。
(2)质量准则:力求讲真话。
a.不说你认为假的东西,。
b.不说你缺少适当证据的东西。
(3)关联准则:说话要与已定的交际目的相关联。
(4)方式准则:说话要意思明确,表达清晰。
a.避免晦涩生僻的表达方式;
b.避免有歧义的表达方式;
c.说话要简洁;
d.说话要有顺序性。[⑧]
后来对这些原则提出了不和补充,例如有人还提出了交际过程中所要遵守的“礼貌原则”。只要把交际双方遵守交际合作原则之类的语用规则作为基本前提,这些原则就可以用来确定和把握自然语言的具体意义(语用涵义)。实际上,一个语句p的语用涵义,就是听话人在具体语境中根据语用规则由p得到的那个或那些语句。更具体地说,从说话人S说的话语p推出语用涵义q的一般过程是:
(i)S说了p;
(ii)没有理由认为S不遵守准则,或至少S会遵守总的合作原则;
(iii)S说了p而又要遵守准则或总的合作原则,S必定想表达q;
(iv)S必然知道,谈话双方都清楚:如果S是合作的,必须假设q;
(v)S无法阻止听话人H考虑q;
(vi)因此,S意图让H考虑q,并在说p时意味着q。
试举二例:
(1)a站在熄火的汽车旁,b向a走来。a说:“我没有汽油了。”b说:“前面拐角处有一个修车铺。”这里a与b谈话的目的是:a想得到汽油。根据关系准则,b说这句话是与a想得到汽油相关的,由此可知:b说这句话时隐涵着:“前面的修车铺还在营业并且卖汽油。”
1.1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
(1)当代陶瓷艺术是传统陶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当代陶瓷艺术创作早已突破传统陶瓷艺术的界限,在艺术创新的基础上,以实用为设计目的,用来反映现今时代与社会现实。正是由于当今现实文化的发展,使得一些文化艺术的观念慢慢渗透,这些都与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息息相关。当代陶瓷艺术突破传统陶瓷框架的束缚,将之前较为单一的陶瓷艺术手段和艺术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改变,超越传统,融合了这个时代所特有的创新手法。例如,创新的工艺技法、意象派图画、抽象派视觉语言,并且重视不同的配色和选料,这些手段的契合促进了一种潜意识形态的陶瓷艺术潮流的诞生。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同时,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不仅大胆吸收外来文化。例如,一些现代西方文化对其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再加上东方文化的底蕴不断滋养,使得当代陶瓷艺术家有了不断试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从而完成一件特别的艺术品的底气。这种通过不断努力来达成特别艺术效果的过程也体现出了当代陶瓷艺术家的全新创作理念和审美情绪。
(2)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的差异
当代陶瓷艺术的创作是一个完整艺术形态的创造性审美活动,其创作观念的差异与表达方式的区别是当代陶瓷艺术与传统陶瓷艺术最大的差异。正因为在艺术界,无论何种艺术品的诞生都需要其体现整个时代的精神。因此,当代陶瓷艺术通过体现当代这个时代现实的开放性思维和综合交叉的多向思维方式,从而赋予了自身更加强烈的个性追求与现实迫切需要。从这一点上来说,当代陶瓷艺术相较于传统陶瓷艺术对于艺术表现力方面显得更为重视,尤其是注重当代艺术的现实表现力、对现实心灵的揭示能力以及当今现实社会精神的感染力和思维创造力。
1.2科技与当代陶瓷艺术创作
在陶瓷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工艺是十分重要的。既然陶瓷艺术是取之自然造福人类的艺术,而在陶瓷艺术成品成型的过程中需要人类的手工实践活动进行磨合,这种手段称为“工艺”。只有技术水平有保障的、运用高新科学技术的、能够运用理性判断得到大家认可的工艺,才是真正能够符合当代审美、合乎目的性、具有实用价值的合理有效的科技工艺。从工艺方面来说,当代陶瓷艺术使用大自然所给予人类的泥和火进行锻造和揉捻。原本形态各异的、柔软的泥土,在艺术家的巧手惠心之下进行精心的雕琢之后,放入炉火之中进行烧制,才能够变成满含陶瓷艺术家心血的艺术品。这种艺术品不仅富有情感,而且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的冲击和愉悦的享受。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学理论和数字技术在陶瓷的制造过程中被大量的使用。这种高科技手法的使用加速了当代陶瓷艺术创作的发展,也开拓了当代陶瓷艺术的新视野。
(1)数学理论在当代陶瓷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一些陶瓷艺术品创作者通过运用数学理念对陶瓷艺术进行了完美的诠释。例如,日本京瓷公司所开发出来的高科技陶瓷刀,完美地运用了陶瓷的耐腐蚀度高、化学稳定性好等特点,使得这种产品的性能远超一般的金属刀片。而在艺术作品方面,将陶瓷这种原料做成三角锥或者圆锥等几何拼接的图案进行镂空的加工和雕琢,让这种材料的材质得以完美地展现。或者只是将陶瓷做成立方体,之后再进行加减法的切割工艺,显得十分整洁和干练。或者是加工成圆形和弧形之后再进行相应的组合,使之曲线分明,简单明快,充满欣喜的律动感。再或者使用更加高科技的工艺让陶瓷的表面产生扭曲的质感,采用数学曲线的理论,充满趣味性的将陶瓷延展成为一个曲面,让陶瓷那种脆生生的质感与数学曲线的柔美进行完美的结合,并且在烧制的过程中注意高科技的时间控制,让陶瓷工艺品的性能更加良好和完善。
(2)数字技术在陶瓷图案制作中的应用
除去其他的光环,陶瓷艺术还可以称为是绘画和雕塑相加的艺术。在这种艺术形式之中,绘画是指陶瓷的图案制作方面。既然是二者相加的艺术,那么图案所能够展现出的陶瓷艺术魅力自然也不必多言。在传统意义上来说,陶瓷艺术品的诞生可以分为两半。第一半人为因素的控制,另一半是指陶瓷工艺品在进窑烧制过程中是无法预测的,因为烧制高温的缘故而脱离了人类的束缚范围,导致烧制结果无法控制。为了减少在烧制过程中的损失,以及工艺品图案经过高温之后变色的不可抑制性,数字技术就应运而生,被应用于陶瓷的图案之作过程中。传统釉料需要高温窑变形成最终的颜色。因此,难以直接地进行图案设计,尤其是当代一些科技图案或者一些抽象的图案印到瓷器上就有很大的难度。可以通过借助现代数字技术的方法,利用数字技术辅助设计陶瓷图案。最常用的方法是热转印技术,即在计算机里设计图案,这种图案是由一些十分精密的数学图案构成的,其细腻程度远非人工绘画所能达到的。然后再使用喷墨打印机进行处理,最终采取热传因技术印制到陶瓷工艺品表面。这样有利于保持图案的色泽和光鲜度。
2总结
(1)实用性:近现代建筑在建筑档案都具有一个统一的特点,即建筑过程的真实性、长久性和实用性。其文化资源与实际开发存在着互利的相互关系,因此,现代化建筑档案在其根本上具有较为复杂,且实用价值较高的特点,对于档案而言,其保管的时间和年限相对较长。其主要的目的则在于,要对优秀的建筑文化得到更好的延续,因此,档案可以根据其价值的不同,将保留的时间分为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2]。(2)在精神意义上:一般而言,精神文化资源往往都需要一个文化背景作为载体,将实物与文化相结合。档案作为物质文化的载体出现在众多行业当中,在建筑行业上它也同样享有其应有的法律文件支持,且对建筑档案而言,其在收集、整理、保管等方面也做出了明确的指示。但对于一般建筑而言,其还具有优秀的近现代建筑所无法达到的法规要求,即历史文物的相关法律保护。由此可以看出,档案资源的核心价值则体现在物与精神的紧密结合方面,只有在二者相互融合的基础上,才能有效保证档案在管理和应用方面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2以建筑档案为例,其所存在的问题
2.1优秀近现代建筑档案在管理上不完善
我国建筑的档案管理一般都由省市的档案馆进行分类管理,但不同的部门也可以按照房屋建筑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保管机制。除此之外,对资料的收集整理也有着不一样的要求,而因此带来的房屋认证困难则成为建筑商首要解决的问题。
2.2优秀近现代建筑档案的不完整
由于实际环境因素影响,很多档案资料都不甚完整,从而导致更多的实际建筑与其历史遗留资料不符,无法真正反映出该时代下的环境特点。由于资料的不准确性,还会给研究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即在建筑上,无法探究其结构、历史背景、用途,甚至在保存上都会带来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建筑人们在外观上对其肆意更改、扩建,使原有的建筑环境遭到破坏,从而无法真正展现其建筑本身的风貌特征3]。
2.3优秀近现代建筑所建立的档案无法及时存档
及时对所建立的档案进行储存,不论对建筑行业或其他行业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资料所保存的年限都比较长,因此,在资料保存上一定要对其进行防护处理。就建筑行业而言,我国的大部分建筑已经对其进行修缮处理,但对建筑资料而言,人们还缺乏系统的认识。因此,很多建筑资料无法及时的得到更好地保护,从而造成破损或遗失,使其在经济和文化上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由此可见,保存资料的完好,无论对未来社会发展建设或历史文化而言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优秀近现代档案建立的作用
优秀近现代档案可以承载当地文化的风土地貌,同时在历史沿革、时代背景和文化艺术探究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1)档案的建立对优秀近现代化发展而言具有保护的作用。档案与社会发展状况紧密相连,是客观记录史实发展的事实,同时也是历史与现代文化沟通的桥梁。利用相关建筑档案可以对相应建筑进行技术鉴定,模拟维护,并对建筑本身加以保存。根据技术资料,不但可以在时间上减少维护工期,还可以在经济上减少资源浪费,提高效率,最重要的是,它可以为我国未来经济建筑建设提供宝贵的经验资料。(2)在建立档案的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其还具有防灾的作用。通过记录资料,可以很好的对当地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还可以通过资料整理,对原有的设施进行加固处理。在制定改善方案的过程中,还需要参考原始数据记录,来根据其组织特点进行维护,并加以施工。由此可见,构件档案还对现代化建设的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4]。(3)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优秀近现代档案本身就对我国的经济型社会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不仅如此,档案还具有实用性和循环使用的特点,可以体现出自身的活力价值。优秀的近现代档案具有良好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加之相应的工艺建设,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储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着宝贵的借鉴价值。
4结论
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有一个历史发展和演进的过程,不了解这个过程,就不可能正确了解中国画色彩的特点,他的独特的审美追求和表现规律,就会像有些论者那样轻率地指责中国画的色彩不够丰富和缺乏视觉冲击力,他们喜用西洋绘画的色彩传统和成就,在不经意中贬低我国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的价值,这种割裂传统的认识和价值取向。不利于中国绘画事业的革新与发展。
当然,不了解这样一个历史过程,我们也不可能冷静地全面地认识我国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真实面貌,就会忽视传统绘画色彩语言特定的历史内容,一旦陷于固步自封的境地。背离了历史审视的目光,也会失去不断革新不断进取的锐气和方向。同样,会阻碍中国画的发展和提高。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在古代,中国画又叫丹青,可见,中国画本来是重色彩的。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已有相当复杂的色彩:春秋战国和西汉色彩斑驳的帛画;辽阳棒台子汉魏墓壁画《车骑图》,有朱,赤。黄,绿,白,赭,黑,墨等几色,五彩缤纷;隋代展子虔勾勒重彩青绿山水《游春图》;唐代大小李将军的山水金碧辉煌:五代黄筌花鸟鲜艳夺目等,举不胜举的历代名作就是明证,传统中国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就是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了异常丰富的色彩系统,明代杨慎曾经概括指出了“画家有七十二色”,而这个系统在宋代之前就是建立在“固有色”基础之上的,我们不能无视这个历史事实,进而无端抹煞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次,时至宋元,水墨画的崛起并逐渐成为中国画的主流,但它并没有终止对于绘画色彩语言的追求和更新。并没有中断我国绘画色彩运用的传统,而是在新的表现技巧的形成过程中,对传统的中国的色彩语言进行了大胆的革新,这种革新导致了传统中国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充实,锤炼为一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这种高度精粹的独特的色彩系统,是以墨白这两种最基本,最重要的色彩为主要载体,通过水与墨不同量的融合于宣纸上得渗化,产生黑,白,灰丰富的层次,表现了色彩无穷的变化,如果用今天的色彩构成学中的“蒙赛尔色立体”去剖析这种变幻,它反映在黑白两极之间的纵轴之上,是色彩明度的变化,与横向的色相和纯度的变化并无直接的联系。但正因为此,从自然物象抽取,概括出来的不是模拟自然色彩的黑白关系,却似乎更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更具有表现性,从而达到以虚当实,虚实相生。不似之似的艺术效果。
从以黑白为主的中国水墨画色彩系统的形成和变化看,这种新的色彩系统,新的色彩观是渊源有自的,它不中断传统,不反叛传统,而是执着于新的追求,新的突破,这种突破主要表现为对“固有色”的超越。
中国画之用色比较注重主观性,自有其历史文化和哲学土壤,先秦的儒学,用理性精神解释传统“礼乐”,将理性引向现实的日常生活,伦理情感及政治观念之中,在色彩的认知上,则表现为对客观存在的色彩的主观性格予以肯定,“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徇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日:“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在缣帛上施加彩绘的美丽女子之形象,之所以美,是因为这个形象统一在素色之中,以此比喻“礼后”。认为仁是礼节仪式的思想内容,礼节仪式是仁的外在表现,即强调外在的表现形式必须从属于内在的思想观念,重视的是正常情感的感受与理念的结合,而不是认识模拟功能,把中国画对色彩的处理引向带有主观性的表现轨道,在理论上则演化为谢赫“六法”中的“随类附彩”说。
“随类附彩”主张作画要表现物的属性,即物的固有色,而不去模仿物的现象即所谓环境色,这一特点,要求画家必须对丰富的客观色彩世界加以高度的概括处理,而这一过程本身就为主观心灵活动一审美选择赋予了较大的空间。“炎绯寒碧,暖日凉星”而“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在中国画家看来,如果用绿色表现冬天的水(并非冬水不含绿色),那是难以吻合冷,寂静的冬之情调。这里的色彩属性(固有色)所体现的冷暖关系,已经通过心灵感应的过滤概括出来。李思训父子的青绿山水,工整细润。缜密而富丽的设色;张萱,周昉的仕女图卷,轻简的衣裳,柔丽的色调:黄筌的工笔画鸟,几不见墨迹的五彩调子;范宽的雪景重林。云烟惨淡,风月阴霁之状。宋元之前,中国画丰富的色彩世界,无不通过对“固有色”的总体感觉的把握来表现“心”的世界。
对“固有色”的突破正是在唐代工笔重彩发展至成熟阶段水墨画出现之时,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山水。花鸟画在这一时期的兴起更助长了水墨的滥觞。此后,水墨画则一发成为中国画样式的主流。尽管元代前后出现了浅绛形式,色与墨又融合在一起,但这种融合是水墨(不是墨线)与色彩的交融,并仍以墨为主,色为辅。“右丞云:‘水墨围上’,诚然。操笔时不可作水墨刷色想,直至了局墨韵既足。则刷色不妨。”浅绛的问世,虽使中国水墨画更为丰富,为墨这一极色增添了别样的光彩,但依然是以墨为主调的。以墨代色,墨分五色的发现,是对色彩论看似离题却也是惊人的创造。“墨分五色”这一高度精粹的色彩观的形成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历史原因,概括起来讲,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因素。
其一,“墨分五色”的色彩追求。与道家追求与自然同趣的至大至美的艺术观是一脉相承的。既然“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我们很自然的看到道家对色彩的去取,是摈弃人为的“无色”。所谓“五色令人目盲”,因而面向对自然本质的追求。他们认为人为的色彩追求是不足取的,因为追求人为的色彩就会破坏自然固有的“全美”。这种面向自然本质的精神。与以后中国画色彩演变之间。存在着非常内在的关联。用“墨分五色”的这种超主观的色彩观去突破“固有色”的主观色彩观,实际凭籍的真是道家的艺术哲学。作为道家最基本的思想的“道”。其本质是“无”是“虚”,而又表现为“有”为“实”,这种有无相生,虚实相成的艺术哲学对中国艺术(当然包括中国绘画的色彩追求)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
这一色彩观与禅宗的人生哲学与文人审美兴趣也逐渐趋向一致。禅宗追求以自我精神解脱为核心的适意人生哲学与文人画家自然淡泊,情境高雅的生活情趣融为一体,清幽,闲静的审美情趣也逐步形成。自然适意,不加修饰,浑然天成,平淡幽远的闲适之情成为他们追求的最高艺术境界。而水墨色调那单纯,朴-
素,清雅。浑然天成的美学性格成为最适合于文人画家审美兴趣的技法手段。
其二,工笔画是以勾线填色的形式来表现物象的,这种方法与写实主义西画的区分,就在于形和色是两个不同层面上的既分离又关联的形式要素,简而言之,西画的形与色是相互融合,形是用色来体现的,而中国工笔画的形是用墨线轮廓来表现,色则是在这墨线轮廓之中的形象的固有色。这种表现形式发展到唐代已相当成熟,墨线与色彩的各自发展,势必要以侵入对方的领域为前提。用金线勾勒的金碧山水画,以明暗层次为主要特色的陆探微和黄筌的画作,可以说是用色人形,而水墨画的出现则是以墨线的扩展向色彩方面逼近。宋朝时期,出现院体画和文人画相互对峙的局面也并非偶然,这是中国画样式自身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另外。中国画传统强调的不是对象实体,而是主观情感所表现的气势和韵律,这种生动的气韵主要是通过墨线的“形”来表现的,像“曹衣出水”,“吴带当风”,“春蚕吐丝”,“风雷电驰”这样优美的词汇,都是用来描绘墨线艺术的独特风格及特殊韵味的。可以说工笔画样式发展的日趋成熟,也是墨线扩展为“墨分五色”的水墨画艺术的又一内在成因。
其三,我们还要注意水墨画及其色彩系统形成的时代和文化背景。从整体上看。唐代之后的审美追求。逐渐从儒家政教怀抱的束缚下挣脱而出,朝着追求艺术自身的审美规律和形式规律的方向发展。于是以一种反对矫揉造作,追求自然平淡,质朴无华的情趣韵味,去表现那种超尘脱俗的人生理想和生活态度,便成了时代的审美风尚。因此,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耐人寻味无穷的优美诗句;有了苏轼的“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临”的审美主张;也有了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的文人水墨画。
此外,毛笔,墨与生宣纸质的相互磨合为“墨分五色”的审美理想的实现又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即特殊的绘画材料。进而构成了特殊的绘画语言。
通过上述三个相关因素的分析可知:中国水墨画的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悠久的文化哲学内涵。从“固有色”到“墨分五色”的演变中,我们看到传统中国画色彩语言系统既有其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主观色彩的艺术特色,要大胆肯定和发扬这种审美方法的优良传统。重表现重主观情感意志的传统审美特点,决定了传统中国画的色彩追求,不像西方写实主义绘画那样刻意追求物体的环境色,重在客观物象的再现,这一点,就连西方画家也认识到了,后期印象派的变革便是明证,我们似乎没有理由菲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