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自由主义文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自由主义文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自由主义文学论文

第1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众所周知,世界自由主义经济学传统及其政治实践发轫于英国。自18世纪亚当-斯密气宇轩昂地赞扬英国政府通过充分利用“看不见的手(invisible hand)”鼓励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实现了伟大的经济增长,从而建立了以其为代表的古典自由主义经济学派,而自由放任的社会治理模式也随着英帝国不可一世的迅速发展而被西方各国(特别是与英国最铁的美国)奉为圭臬。然而,上帝并没有一味地偏爱英国人民――随着1929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蔓延,自由主义经济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亚当・斯密的那只“看不见的手”貌似抽筋儿了。于是乎,时任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经济学教授的约翰・凯恩斯(1883―1946年)受美国罗斯福总统救市举措的启发,于1936年出版其代表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并指出政府干预经济是促进就业和维护金融稳定的必要手段,从而引爆了经济学界的一颗重磅炸弹。同时,20世纪30年代斯大林统治下的苏联,以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所展现出来的社会建设能力,也颇为博人眼球――西方人一看,原来依靠行政手段居然能把土得掉渣儿的俄国人都搞成了世界第二了(此时苏联工业产值仅次于美国),看来我们也得改改。于是,在此后的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反对自由放任主义的凯恩斯学派占据了西方经济学界的头把交椅。也正是因为凯恩斯主义的迅速崛起,剑桥大学经济学声名鹊起,甚至产生了以国家干预为主要理论基础的“剑桥学派”。要知道在英国这样一个把自由看得比命都重的国度宣扬国家权力简直是离经叛道啊!于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学术大佬们终于看不下去了。下边咱就来聊聊今天的主角――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经济学家们,是如何励精图治跟国家干预主义叫板、死磕,并成功改造自由主义经济学,最终使之重现活力的。

尽管20世纪30年代的欧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疲软、社会动荡,然而乱世出英雄,这也给经济学家们提供了新的素材来发展他们的学术思想。当时还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商学院本科生的罗纳德・科斯(Ronald Coase,1910-2013年)在前往美利坚旅行的途中完成了其本科毕业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并于1 937年发表在Economica杂志上,该文首次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并以这一概念解释了企业存在的原因,即商业组织内部的治理机制代替了外部缺乏确定性的市场机制,从而降低了交易费用。这一观点现在被认为是20世纪经济学领域最有价值的思想创新之一,因为,正是科斯的这篇论文改变了经济学家对于经济生活,特别是对于商业组织的理解,即真实世界的经济活动远非古典理论中所认为的那样完美,交易费用的普遍存在使得商业活动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也正是因此,合同条款、商业组织的制度设计才变得尤为重要,而国家干预必须让位于契约自由。结果,科斯这小子年纪轻轻,却一不小心开创了经济学的一个伟大时代:新制度主义经济学就此发韧。科斯也因为这篇在当年看似不起眼的文章及其20余年后发表的论文《社会成本问题》于1991年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两篇文章加在一起不足30000个英文单词,如果按字数计算,的确算得上一字千金了!沿着科斯的思路,新制度主义经济学经过美国学者Alchian、Williamson等人的发展,如今已然占据着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半壁江山并走出了包括科斯、威廉姆森等5位诺贝尔奖得主。值得一提的是,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哈特(Oliver Hart)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常客:他曾于1980年代前期执教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并在移居美国后多次返回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任客座教授。

如果说科斯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毕业生里面最有才气的经济学家,那么接下来要出场的两位来自奥地利的社会理论家就可谓是20世纪自由主义的铁杆粉丝和忠实捍卫者。著名的自由主义社会理论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1899―1993年)于1931―1950年任教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在哈耶克定居伦敦的年代里,纳粹主义和斯大林主义下的极权政治阴霾久久无法驱散,生灵荼毒和荒诞的社会政策时时见诸报端,同时,凯恩斯主义在英国的兴起也让这位对个人主义深信不疑的思想家深感不安。1944年,哈耶克出版了成名作《通往奴役之路》,强烈抨击以苏联为代表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以及在英国初现端倪的集体主义思潮,以期捍卫不列颠宝贵的自由主义传统――一时间该书迅速跃居畅销书榜首,成为英美学者的必读书目。时隔16年,哈耶克将其宏大的自由主义哲学理想在其巨著《自由秩序原理》中予以了系统阐释,其所倡导的“自发秩序”也成为了自由主义执政党的治国法宝。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曾在英国国会辩论时手持该书大声疾呼:“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由此可见哈耶克的自由主义理念在政治实践中的巨大影响力。1974年,哈耶克因为对于经济、社会以及制度互动影响的敏锐分析荣登诺贝尔奖宝座。

第2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正方

(1)牛津和剑桥大学生所得国家资源更多,这个事实表明这些设施中的能人主义是利上加利。这个教育制度所发出的信息是,天生喜欢读书的人比能力天生差一些的人更值得得到这个国家的诸多投资。而事实上应该是相反的情况。那些足够幸运,天生就有智力上的优势,或者其父母受教育程度更高,总是鼓励他们去上牛津或者剑桥大学的人,恰好就是最不需要国家提供的额外教育资源的人。额外的钱应该用来改善其他所有大学的设施和教职工与大学生的比例。

(2)如上所述,谁上牛津和剑桥大学很大程度上是机会所致,就是一个人出生的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环境。有了这样的机会上的优势,就更不应该再为他们提供更超级的资源,比如牛津和剑桥大学提供的资源。为了平等机会的缘故,所有人都应该得到同样好的高等教育。这意味着大学教育制度的平等化,并取消牛津和剑桥大学的特权。

(3)学院制度特别不平等,因为它使资源重复投入。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图书馆、小教堂、酒吧和辅导老师,哪怕每个学院的学生数量只有几百名。这些都是对资源的浪费,应该有所约束。

(4)说这两所大学的学生学习更努力,认为他们用努力和自我牺牲弥补了这些特权,这是不实之辞。任何在上述两所大学读过书的人,去那里看过学生的人都知道,那里的学生一样喝酒、懒惰和享乐,跟别的任何地方的懒人一样。他们比起别的大学的学生来显然并不是更值得完成三年学习后拿到MA。

反方

(1)能够应付牛津和剑桥大学严格和要求更高的教学方式并从中受益的学生只是少数,这种教育方式的确更昂贵一些,但是,它会以更优良的教育造就出更杰出的学生来。迫使牛津和剑桥大学放弃学院和辅导制教育,就如同要求实现“最小公倍数”高等教育制度,而这种制度并不鼓励杰出,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也就是以倒转过来的势利眼跟那些有天赋的人为难。至于重新调配额外资源的问题,所涉及的总金额只是国家高等教育经费的极小的一个部分(我们正在谈的毕竟只是两所大学)。跟私立学校一样,在几个中心投入资源可造就杰出人才,而同样一笔钱广撒到所有大中学后,就会变成微不足道的一些不起作用的投入。

(2)认为任何人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的想法是愚蠢的。高等教育跟许多基础教育不一样,它是一种特权而不是权利。它是一项特权,或者是一个机会,只向那些有学术能力的人开放。在那些具有学术研究能力的人当中,其中一些人的能力又强过另外一些人。自由主义教育学家并不管这些基本事实。英国的前两届政府都曾堕入为所有人(或为尽量多的人)倡导高等教育的泥坑,而不管事实上这会滥用资源,降低标准,并吸引半心半意的学生。雇用者一方面承认毕业生越来越差劲这个事实,同时又要求有学位,这就使这个情形更糟糕了(因为有如此大量的学生都塞进了高等教育课程)。游说废除牛津和剑桥大学的教育方法的人就是这一部分不加思考的自由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他们要把人人都变成同一水平的大学生,而不管他们的学术能力如何。

(3)学院制是极成功的历史上的制度,废除这一制度无异于犯罪。每所学院都有各自的长处和传统,并符合不同程度的学生。不错,学院的资源是多些(教职员工、图书馆等),但这就是这两所大学的教育制度的长处所在,是使牛津和剑桥大学成为使我们为之感到骄傲的杰出的学术中心的因素之一。

第3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以桀骜不驯的性格,强烈的爱情、孤独性格、暴戾乖张的复仇者形象,体现了拜伦式英雄人物所具有的特点。文章从以上希斯克里夫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解析该作品中拜伦式人物性格的体现。

一、引言

拜伦由于其诗作而创造了拜伦式男主人公这一形象。而拜伦式男主人公则来源于其于1813—1816年写的《东方叙事诗》,该诗塑造了一系列的“拜伦式的英雄”。《东方叙事诗》是一组典型的浪漫诗,包括《异教徒》、《海岛》等篇。这些诗以抒情格调为主,抒发诗人自己的感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情节。都是东方或南欧的。充满异国情调,情节富有传奇性而紧张。诗中的主人公都是与社会对立的、孤独的反叛者,被称为“拜伦式的英雄”。这些人物有非凡的性格,追求自由、独立,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不向社会妥协,顽强坚定,宁愿为自由而死,不屈辱而生。但同时又十分高傲、孤独,脱离群众,个人奋斗。因而往往前途渺茫,悲愤忧郁,注定悲剧的结局。他们既是社会的叛逆者,又是社会的牺牲者。他的诗作对后世的文学作品有一定影响,如《简·爱》、《呼啸山庄》两部作品中的男主人公形象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拜伦式英雄的化身。

二、拜伦式英雄主义的特点

拜伦式英雄,又被称之为反英雄、悲情英雄、浪漫英雄。其不同于传统正派的、义气昂然、豪气万千的大侠,拜伦式英雄是寂寞的,多情的,矛盾的,悲哀的,偏激的,叛逆的。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奋起反抗,具有叛逆的性格;但同时又显得忧郁、孤独、悲观,脱离群众,我行我素,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这类人物的思想和性格具有矛盾性:一方面,他们热爱生活,追求幸福,有火热的激情,强烈的爱情,非凡的性格:敢于蔑视现存制度,与社会恶势力誓不两立,立志复仇,因此,他们是罪恶社会的反抗者和复仇者。另一方面,他们又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三、《呼啸山庄》中拜伦式人物

《呼啸山庄》中富有拜伦式人物特点的男主人公希斯克里夫是呼啸山庄的老恩肖捡回的弃儿,老恩肖非常宠爱希斯克里夫,由此而引起亨得利的憎恨,当老恩肖死后,亨德利虐待他,使他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并从事仆人的劳动,像动物一样活着。希斯克里夫开始变得孤寂。凯瑟琳成了其情感的唯一寄托,两人之间产生了真挚的爱情。当他听凯瑟琳说如果嫁给他会使她降低身份时,他悲愤地逃离了呼啸山庄。爱情的背叛、生活的环境及成长中个性的形成,使希斯克里夫养成了向往自由与个人中思想。并为其对社会的反叛和复仇埋下伏笔。

1、希斯克里夫的社会生活

作为孤儿被收养的希斯克里夫。起初倍受恩肖的宠爱,而当恩肖死后,却受到周围人的歧视与虐待。从而使自己深感命运的不公,导致心理产生巨大障碍,从而产生心理的不平与愤懑,这为其今后的爱情及命运的结局埋下了伏笔。希斯克里夫拒绝与他人的交流,而与之保持亲密关系的只有恩肖的女儿凯瑟琳,在交往过程中,由于两人均不喜欢受社会的束缚与羁绊,相同的性格使两人产生了深刻的爱情。而由于其行为的粗鲁,加之社会地位的低下,使两者的爱情也成了社会的牺牲品。社会地位的低下、爱情的消逝、受教育权利的被剥夺,导致其孤傲、仇视社会、渴盼爱情的抚慰心理的产生。

2、希斯克里夫拜伦式英雄的性格

(1)强烈的复仇者与叛逆者

希斯克里夫叛逆、孤傲的性格,加之社会地位的低下。爱情由此而逝去,生活的经历与磨难使其成为了一个极端的复仇者。从小寄居在呼啸山庄的他。与凯瑟琳青梅竹马。但当老恩肖死后。他受尽亨德利的虐待。当时希斯克利夫只有十三、四岁,但曾是弃儿的生活经历、恶劣的家庭和自然环境,使他逐渐形成了敏感、冷漠、顽强而又质朴的性格。随着岁月的流逝,这种性格不断被强化表现得越来越粗野。他没有受过教育,被当作仆人使唤,卑微的社会地位使他失去与凯瑟琳结合的机会。他为此悲愤出走,而凯瑟琳则嫁给当地富有的绅士爱德加·林顿。两年之后,希斯克力夫重返呼啸山庄。他表面看上去温文尔雅,内心实则燃烧着复仇的火焰。他有计划地对每个曾经伤害过他的人展开报复。诱使亨德利赌博,从而侵吞呼啸山庄:他骗取伊莎贝拉的芳心以获取林顿的家产,婚后却不断地从精神上折磨她:当凯瑟琳、亨德利、爱德加相继死去后,最终将两家的家产合二为一。他虐待亨德利的儿子。从小不让他接受教育,教他粗俗的言语和行为,打发他做仆人的工作等等,他把亨德利当年对待他的手段变本加厉地运用到小亨德利身上。

在复仇的过程中,其表现出强烈的对曾经伤害过自己人的憎恨心理,同时也表明了其叛逆心理。对凯瑟琳爱情的背叛,他的复仇行为却充分体现在迎娶伊莎贝拉而对凯瑟琳实施的感情报复。当凯瑟琳生命即将垂危时说:“你会忘了我吗?当我在坟墓里时,你会兴奋吗?”希斯克里夫回答道:“在你即将死去时以那种方式与我讲话。难道你是魔鬼吗?你没想过你死后,那些话将刻在我脑海里,并深深地吞噬我的灵魂吗?你知道你在撒谎说是我杀了你:另外,凯西,你知道我很快会忘了你!你的自私难道还不够吗?你平静了,而我却在受炼狱般的折磨?”

(2)社会的反抗者

希斯克里夫的复仇实际上体现了其对社会的反抗与不满。由于社会地位的悬殊,从而使其爱情成了社会的牺牲品,而对于当时英国的社会来说,婚姻讲求的是门当户对,上层阶级绝不允许下层阶级的融入,由此而造成自己爱情悲剧的发生,为此他要对命运与社会对他的不公进行反抗。为了赢得爱情,希斯克里夫通过不同寻常的复仇手段进行反抗。从而使其爱情提升到灵魂上的相恋。

同时希斯克里夫敢于打破社会的常规,为了爱情而不顾一切。而社会的常规是:下人应遵循主人对自己命运的安排,甚至包括婚姻。但希斯克里夫为了追求爱情与人格的自由,却在内心深处,通过感情、身心的报复实现其爱情复仇。第15章中,为了和心爱的人一见,敢于冒风险与闲言碎语,请耐莉帮忙转达求见信件,在未得到许可时,迫不急待的闯入凯瑟琳的家,对凯瑟琳的紧紧拥抱,当得知林顿就在回家并已在上楼梯时。仍不顾事态的发展而不愿离去。并大叫:“凯西,我的生命,我怎么能没有你的日子?”当耐莉告知林顿已经回来。而凯瑟琳要求他留下,因为自己即将死去时,他不顾世俗的约束,不管林顿对其态度。为的是陪伴自己即将死去而挚爱的爱人。他们的爱情,本来就是对世俗的对抗,而在情敌面前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却成了希斯克里夫抛开世俗越俗,勇于与社会对抗的性格特征。

希斯克利夫的反抗除体现在爱情外,还充分体现在其粗野、不受宗教信仰的约束上,在被呼啸山庄的主人恩肖收养后,虽然得到老恩肖的宠爱,但却受人歧视,被剥夺教育的权利,整日像一个会说话的牲畜一样的活着,只有庄园里的凯瑟琳喜欢他、亲近他,使他们成为一对青梅竹马难解难分的伙伴。他们常常乘着呼啸的狂风,赤着双脚在荒原上奔跑:一起反抗伪君子约瑟夫的教导。拒绝祷告。把经书扔进沟里。虽然他们一个是来历不明的野孩子,而野孩子的特征通常在不愿受社会的束缚而表现出我行我素的性格。

3、火热的激情,强烈曲爱情

希斯克里夫具有强烈的爱情,为了爱情,甚至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由于出身地位的低微。在呼啸山庄里,希斯克里夫一直生活在鄙视和虐待中。但奇怪的是他与凯瑟琳自小亲密无间,两人在本性上如出一辙。一起在山间游玩、谈心。渐渐地萌生了爱意,凯瑟琳成了他生命中的唯一,换句话说他把爱情放在了比生命更重要的位置。

当爱情随风逝去时,则采取极端复仇的手段使自己受到伤害的人经受折磨。凯瑟琳答应林顿的求婚后对管家耐莉说:“我爱希斯克里夫不是因为他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像我自己。他的灵魂和我一模一样的。”他们的恋情,犹如荒原盛开的石楠,浑然天成,粗犷奔放,顽强对抗着世人的挑战。当他们误闯画眉山庄。山庄的繁华,舒适吸引了凯瑟琳,林顿兄妹的文雅使她意识到自己的粗俗,林顿的英俊、活泼和彬彬有礼深深地吸引着她,她答应了林顿的求婚。画眉山庄是这一地区的名门望族,嫁给林顿她就可以过上体面而富裕生活,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她的虚荣心得到满足。她知道她对林顿的爱就像树叶一样,会随季节的变迁而枯萎:而对希斯克利夫的爱则如岩石般久久不变。但是同时她也清楚:“如果希斯克里夫和我结婚,我们就得做乞丐,同时我的身份也会降低。”在世俗的偏见和纯洁的爱情之中,她选择了前者,并以此寻找借口:“如果我嫁给林顿,我就能帮助希斯克里夫,把他安在我哥哥无权过问的地位。”婚后。虽然生活富裕充足,然而她却像失去了灵魂的躯壳,最后在剧烈的内心冲突中结束了年轻的生命。希斯克里夫对凯瑟琳的背叛并没使自己对她的爱情消逝,相反,他的爱情丝毫未减,仍然深爱着凯瑟琳,凯瑟琳的死使希斯克里夫悲痛欲绝,他喊道:“我有生命。我不能没有灵魂啊!”小说结尾,希斯克里夫、凯瑟琳的爱情终于以死亡而告终,达到灵魂升华境界。构成了一个孤独的灵魂在大地上徘徊,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团聚与回归。由于凯瑟琳的自私、爱慕虚荣,他们的爱最终成为悲剧。从凯瑟琳充满激情的爱情宣言中我们能够体会“超越了两个灵魂伴侣间相互得到充分满足的那种个人主义的梦想”的爱情观,同时也看到希斯克里夫火热的激情和强烈的爱情。

4、拜伦式结局

拜伦式结局一般表现在傲世独立、行踪诡秘、好走极端,他们的思想基础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在斗争中单枪匹马、远离群众,而且也没有明确的目标,因而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在《呼啸山庄》中希斯克里夫为了对社会不公进行反抗。神秘失踪三年之后,又神秘地出现,举止温文尔雅。实则无人了解其内心所想。由于儿时的遭遇,使其性格造成了极端的复仇思想,并对每一个伤害自己的人进行逐一报复,其中主要由于其不愿受世俗约束的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想而决定。在与社会和命运的不公抗争过程中。单枪匹马,远离社会群体,在复仇的过程中并未使自己获得兴奋与满足,最终郁郁寡欢,以神秘死亡的故事结局而告终。

第4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法国,营利性组织,公民意识,路径

 

公民意识简而言之是指公民个人对自己在国家中地位的自我认识。长久以来,公民意识的推广主体是民主国家,其借助公民教育、公民实践模范等方式培育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民主意识等基本道德意识。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非营利组织的产生,成为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转折点。如今,公民社会的建立已经成为发展趋势,如何吸引营利组织的力量,从而构建全面发展的公民社会,已成为时代的命题。

中国和法国在文化历史渊源上有很大的相似性,文化决定制度,制度决定行为,行为组成和影响着社会。相近的文化认同,使中法两国在民主路径选择方面有相互参考的意义。法国作为有着悠久民主历史传统的国家,在大革命中就开始了政治民主的实践,期间通过不断的斗争与反复最终在国民心中种下了民主和自由的种子。在公民社会的构建过程中,法国选择了政府、非营利组织和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构建形式,其影响之深远成为人类民主进程的里程碑。尤其,营利组织与公民意识培育的结合,一方面推动了民主进程演变,另一方面,优化营利性组织的公众形象,促进其利润目标的达成;公民意识促进民主政治,民主政治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法国传媒业与公民意识建设

法国早在15世纪就开始了传媒与公民意识的结合,一方面,传媒成为公民意识传播的有力工具,另一方面,公民意识的文化内涵为传媒业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研究法国的传媒行业,报刊业最具有代表性。在法国国内,无论从历史渊源还是从影响广度来看,报纸都具有较其它传媒载体更丰富的研究内涵。在国际方面,法国的印刷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报刊的艺术创新引领时代潮流,其思想新闻、调查新闻以及革命时期的战斗新闻,都曾使法国在世界传媒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法国的报刊业诞生于17世纪,在18世纪得到了迅速的发展。1750年左右,全法国已有80多种期刊,而在全欧洲发行的170余种期刊中,多数也是在法国编辑的。法国的报刊在向人们提供政治、科技、时事新闻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本民族新知识、新文学的传播。新知识、新文学是民族精神的载体。

如1672年创办于里昂的《文雅信使》,以刊载文艺作品而著称,1724年改名《法国信使》,由外交部赞助,作为通过文学载体传播公民精神的刊物。再如,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文学家都直接参与到报刊的创建与运营中,雨果1819年创办《保守文艺双周刊》,大仲马曾独立主编过文学性质的报纸《火》等,这更是为法国报刊的文学传统奠定基石,文学艺术的繁荣,为公民意识的萌发创造条件。发展至今,法国报刊业表现为以评论取向的特点,在陈述时事的同时增添法国式思考的评论,评论政治与社会正反映了公民参与的愿望。

再者,法国报刊业非常注重对新思想的直接推动。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统治岌岌可危,自由主义的新思想也渐渐孕育,涌现出一大批启蒙思想家,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民主思想的传播极大地启发了民众的民主意识和革命热,同时为法国资产阶级新闻传播事业新体系营造好了一个广泛认同的社会舆论氛围,奠定了政论性报刊在法国的悠久传统,提高新闻传播事业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地位。

由此可见,实现营利性组织与公民意识建设的良性互动,一方面,需要营利性组织对公民意识建设的理解与尊重,主动成为其推动者。另一方面,需要公民意识通过影响制度法规切实改变营利组织发展环境,使社会环境更加开放,从而满足营利性组织自身发展的达成。

中国营利性组织构建公民意识路径选择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党和政府不断强调“公民的有序参与”,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民主政治进程演变的重要环节。尤其,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奠定了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并大规模促进了非营利组织的建立。这些非营利组织,在鼓励公民政治参与、公民自治,促进政府决策民主、政务公开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如今,全球化浪潮汹涌,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演变,如何搭建营利性组织与公民社会的链接,从而加快中国公民社会建立,已经成为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命题。依然以传媒业为研究对象。

当今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低俗倾向。比如,一些媒体专注于如何取悦和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满足人性好奇、求异等“原始兴趣”,以为如此能够赢得受众和经济效益。一股弥漫在新闻报道中的低俗之风,已受到各界的强烈抨击。

治理低俗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文化的端庄和思想的高尚。这就要求传媒行业不仅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要着力传播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通过营造发达的公民意识环境,立足中国国情,将新闻做深、做透,真正提高新闻的信息含量,从而建设一个“有价值、有进取心、有公益精神”的新闻传播事业。

首先,建立严格的法律监督体系,切实加强对传媒行业的管理,按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遵循传媒发展规律,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建立有利于推进传媒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推动产业的规范、健康发展。

第二,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规范。强化在职教育和岗位培训,努力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要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选人用人机制、人才评价机制、人才激励机制等相关制度。

第三,逐步提高公众的公民意识和文化审美水平。传媒行业归根结底是要为大众服务。由于我国现阶段许多读者对于带有刺激性的新闻内容饶有兴趣,这就为低俗倾向的产生提供客观的动力。因此,为了杜绝该现象,应该鼓励读者关心关注公共新闻,将国家主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融为一体,加强公民意识,以此促进传媒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国维,2007.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途径.人民出版社.

2 利波维茨基(法),2007.责任的落寞新民主时期的无痛伦理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秦树理,2008.西方公民学.郑州大学出版社.

第5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凌叔华 小说 男性形象 女性意识

在男性启蒙者的影响下,伴随着轰轰烈烈的,一批女作家走上了文坛,她们用手中的笔书写着女性的悲欢离合,成为现代文学史上蔚为壮观的“五四女作家群”,凌叔华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她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女性形象,表现了她们苍白的人生和艰难的生存空间,而男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因子。作为从深闺走到书斋的她,刻画的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①。她对于男性的刻画大体上呈现出一种趋势:整体形象单薄模糊,在文中只是起了点缀的作用,但却给人以极深的印象。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可分为:

新式青年

在这一类中,又可以分成两种。一种是具有一定文化素养、善解人意、包容异性的知识男性。傍着妻子“脸上挂着酒晕”的永璋(《酒后》),在得知妻子要kiss他的朋友时,由“很为难”、反对到“很果决”地答应、急切询问妻子放弃的原因,我们从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到永璋的温文尔雅、宽容的一面;当然,“永璋基于对妻子的信赖、理解和尊重,判断妻子所提出的要求和将做出的行为是不会破坏双方的感情和婚姻的”②;而被妻子牵挂和注视下“正睡的沉酣”的子仪却是这样的“温润优美”:“像浸了胭脂一般”的两颊、以前充满神秘思想如今微微闭着的双眼、两道乌黑的眉、平常充满了诙谐和议论,而现在“正弯弯的轻轻的合着”的嘴、“盈盈带着浅笑”的腮边,凸显出女性作为主体的欲望。诗人幽泉在情书的诱惑下去赴约(《花之寺》),被妻子捉弄时,他搭讪着,“笑了笑”仍然很开心,能够“换换新空气,不用见不愿见的人”。有着“又黑又硬又多的剪成法国式的头发”、“紫色的脸”、“眯眯着笑意”的棣生(《他俩的一日》),面对分离一年的妻子,体会到“相聚时,觉得没意思,离别后,又那样一日三秋”。“戴着雨笠,穿着雨衣,骑了一条小黑驴”的诗人觉生(《疯了的诗人》),在妻子返璞归真的影响下,也迷恋上大自然,和妻子一起“疯”了。王斌在归国后(《吃茶》),处处以“男子服侍女子”这种“外国最平常的规矩”,殷勤地对待中国的闺秀,引发了诸多误会。患病的霄音在听到悲哀的曲调想到给旧日情人写信(《春天》),猫却舀了一桌子水毁了信;丈夫意外出现,立即“拿出一块干净擦桌布,帮她拭桌上水”,还建议妻子饭后去公园走走,处处体现出他的体贴。生病的芷青看到妻子早出晚归(《病》),以为她移情别恋,想发脾气,主动提出分手,却原来是一场误会。大学教师高先生看到杨妈晚上加班干活(《杨妈》),“早就有些看不过了”,建议妻子给她加薪;在听说杨妈的事情后,主动帮她打听她儿子的事。

在这一类男性形象中,他们受过新式教育,性格温文尔雅,虽然大都理解、尊重与宽容女性,追求两性平等,对异性的情感是真挚的和健康的,但他们的形象外貌大都模糊不清。在这类人物身上,寄予了作者的某种审美观以及对自由主义文化的渴求。

在新式青年中,还有一种从新式青年转变的世俗男人。他们开始是新思想的受惠者,后成为世俗的人。漂泊无所归宿的女性筱秋,在遇见初恋情人俊仁时的“暖烘烘”“眼眶有些发潮”的神态表情(《再见》),透露出她微妙的心态。在听说对方已经结婚的误会消除后,她的“脸慢慢的泛红”。昔日贫穷的他如今比以前丰润,“皮鞋擦得闪亮”,“头发刷得油光”。在经过双方看似无意实则有心的问答后,只能无可奈何说声再见:他已经学会打牌、请客、倒卖雷峰塔的经卷、训斥仆人和巴结上司,成为一个浑身充满着市侩气的小政客。丈夫胡卓群信誓旦旦要等待在欧洲学习音乐的妻子(《绮霞》),三年后毅然抛弃了自己的挚爱,另娶他人,但学成归来的“高先生还等他呢!”胡少爷在国外留学归来(《“我那件事对不起他”》),看妻子处处不顺眼,要和她离婚,“去外国留学原来学出这些不合人性的勾当”。李先生的哥哥们大学毕业后(《李先生》),“做事收入极微,娶了亲后又不断地轮流生儿育女”,把家里的负担全部丢给了李先生。到李先生29岁时,家里不须添补了,但“哥嫂们渐渐也露出不愿她不嫁的意思”,最终李先生为了家庭和母亲牺牲了她的青春。相对于女性形象而言,作者着力体现出五潮之后,这些新式男性的思想蜕变以及他们的世俗自私。

传统男人

凌叔华在勾勒“高门巨族的精魂”的同时,也用简练的笔墨涉及传统男性。他们或成为女性命运的掌控者,或卑琐无能,只能依靠女性来生活。富家大小姐之所以精心绣制绣枕(《绣枕》),最终还是得到父亲的默许――“懂得老爷的意思了”,要求“明儿早上十二点以前”送去,为的是攀上白总长的二少爷;绣枕最后被践踏,是因他们根本不在。与之相似的是,婉兰的丈夫、姑丈、父亲以及三姨娘的叔叔(《女儿身世太凄凉》),由岳父替他捐了一个候补道缺的老太爷(《有福气的人》),与女学生厮混的军官们(《写信》)以及老爷(《太太》)、《送车》)等,他们只是作为女性形象的陪衬而出现,根本没有涉及相貌,但这些缺席的男性,却无形之中操纵着中国传统女性的命运。凤儿爸爸低调教孩子画画(《一件喜事》),实际上却控制着家里所有女人的命运:已经有五个女人,却又要迎娶新姨太。敬仁在中秋晚上得知干姐姐去世的消息被妻子阻拦后(《中秋晚》),对妻子产生仇恨心理,经常在外游荡,导致两个孩子早产而死,家庭解体。在丈夫成为“婆婆”的管辖品,最后在外混了一身怪病死去后(《杨妈》),杨妈为了整天不务正业、偷鸡摸狗,十分卑琐,“说不到三句话就是要钱”、“给慢了些”就瞪眼的儿子也赔上了老命。男人为了维持生计(《奶妈》),要妻子离开孩子当奶妈,“一年一百多大洋钱呢,我们铜皮铁骨的男子汉,累到死也找不到这样多的钱”,最终孩子因为缺少母亲的照顾而夭折。

在这一类传统男性形象中,凌叔华很少涉及他们的外貌,性格不鲜明,他们的出现或缺席,虽大多作为女性生活的一个补充而存在,但实际上是他们真正决定或影响着女性的命运。

在凌叔华的小说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两类男性形象呢?这自然与她个人成长的环境有关。凌叔华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官宦世家,父亲凌福彭是清光绪年间的翰林,颇通文墨,爱好诗书文章,家中来往的亲戚朋友如云,“无形中倒也耳濡目染学了些东西”。早期显露出的绘画天赋得到客人的认可,父亲认为她得到了粤中画家外曾祖父的遗传,自然对她精心培养、宠爱有加,使她有幸师从缪素筠、王竹林、郝漱玉等著名画家;随贲先生学习四书五经和古典诗词,培养了她的古典素养。老师辜鸿铭对理想的中国淑女形象推崇备至,他认为真正的“中国妇女”的特征,是“幽静恬静之爱,羞涩或腼腆以及‘debonair’字所表达的那无法言状的优雅和妩媚,最后是纯洁或贞洁”③,对凌叔华也产生了潜在的影响。书香门第的出身、雍容富贵的生活环境、深厚渊博的古典文学素养、敏感细腻的女性心态、自言“生平用工夫较多”的作画习惯、对中庸和谐审美意识的追求,形成了她温文尔雅的淑女性格。1924年泰戈尔访华,在画会上,凌叔华结识了徐志摩、陈西滢等人,“背着守旧的父亲,与陈西滢秘密恋爱了两年多……直到1926年由双方央求一位父执辈出面,凌福彭才同意女儿与陈的婚姻”。④“陈西滢与凌叔华属‘郎才女貌’一类,在性情、兴趣、学养诸多方面,亦多投契。婚后事业上互相影响,是少不了的。”⑤徐志摩、陈西滢等绅士文人直接继承“西方自由主义传统的价值观念”、“中国传统文士的儒雅趣味”,以及前辈文人的人格风范的传统⑥,这些“绅士风情”与出生于贵族之家的现代闺秀风范产生了共鸣。正是由于五潮的影响和对现代女性的追求,凌叔华此后逐渐融入具有自由主义精神氛围的“现代评论派”、“新月派”与“京派”之中,而在她的小说所塑造的这些新式青年大多善解人意,尊重女性,具有鲜明的“绅士风度”,正符合她心中的审美理想。

另一方面,也与她的鲜明的女性意识有关。虽然被旧式文人父亲视为掌上明珠,但由于自小生活在男尊女卑的家族里,亲眼看见妻妾之间无休止的争斗、母亲处妾的身份的无奈与心酸、四个姐妹中没有男儿的情况的自卑等,都令凌叔华熟悉人情世态,并感受到封建家庭的压抑,从而激发了她对旧家族婚姻制度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女性作为“人”的现代意识的自觉追求:难道男孩子长大个个的都做官,为什么拉车的挑粪的都是男人?从小乖巧得“就像角落的小猫”的姐妹们“就立志要强,好让母亲别受欺负”。五四新文化思潮的洗礼和所接受的新式教育,以及女性强烈的自尊等,都使她成为现代女性。在她所塑造的传统男性形象中,虽然有对孩子表现出慈爱的父亲形象(《晶子》),但也只是闪烁其词,更多的是对世俗和卑琐传统男性形象的批判。这是由于大家族成员复杂和人际关系的复杂,凌叔华的童年是在战战兢兢和小心翼翼中度过的,父亲给童年的凌叔华的印象是遥不可及和模糊陌生,甚至具有支配和伤害潜能⑦。就像她自己所说的,“在报上看见冰心、之的新诗,因为自己不大懂,只觉得可笑,等到二三年后,自己也用语体文写作时,却又怕爸爸不高兴,常常偷偷的藏过那本或那张有我作品的报纸或刊物(先父始终没有读过我写的小说)。”“虽然凌父对子女和蔼可亲、温文客气,但父亲在情感上的缺席、疏离,以及对父亲权威的敬畏,一直是凌叔华所深感遗憾的。即使父亲后来对她特别照顾和栽培,也仍然无法弥补凌叔华在童年时所遭受的冷落以及异常孤独寂寞的感情生活。”⑧这种对传统男性的批判,也体现了当时大部分作家群体的“情感结构”,“饱含着人们共享的价值观和社会心理”⑨。在凌叔华笔下的这些传统男性形象整体也模糊不清,他们大多是作为女性的陪衬而出现的,操纵、影响着女性命运;而新式男性多作为探讨两性关系的一个道具,彰显了女性作为主体的欲望以及追求男女平等等问题,也体现出对未来的思考,体现出作者鲜明的女性意识。

总之,凌叔华笔下的男性形象,一方面表现出在西方文明冲击下,新式婚姻中男性与女性对家庭的经营与思考,也凸显了女性作为主体的欲望,彰显出追求男女平等的意识;另一方面体现出对控制影响着传统女性命运的传统男性的强烈批判。而这两类形象的出现与她自身的经历与鲜明的女性意识有关。(基金项目:南阳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费资助项目:在传统与现代中穿行――凌叔华小说论。项目编号nytc2004k19)

注 释:

①鲁迅:《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50页。

②⑦廖冰凌:《寻觅新男性――五四女性小说中男性形象书写》,文史哲出版社,2006年版,第106页,第148页。

③辜鸿铭:《辜鸿铭文集》(下册),海南出版社,1996年版,第88页。

④⑤傅光明:《凌叔华:古韵精魂》,大象出版社,2004年版,第23页,第41页。

⑥朱寿桐:《新月派的绅士风情》,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30页。

⑧张毅:《从五四到抗战:中国女性小说中的男性形象》,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31页。

第6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 司法裁决可接受性:理论、困境及优化路径 物业管理治理化的理论视角与可接受性 药物流产的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 计划生育门诊医务人员对开展主动提供HIV检测与咨询服务的可接受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男男者艾滋病预防药物可接受性及服药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浅析翻译的可接受性 谈论辩修辞视角下司法判决书的可接受性 进行党员教育要坚持可接受性原则 翻译中文化传递的可接受性 浅析英语中悬垂结构的可接受性 会计语言的可接受性研究 国外影片的可接受性与影视翻译 教学语言的规范性、可接受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论规制性公共政策执行的可接受性 翻译的可接受性和其实证研究的可行性 高等数学的严谨性与可接受性教学 纳米技术伦理研究的可行性与可接受性 浅谈文学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与可接受性 关于语文教材选文可接受性的思考 人工流产后即时放置曼月乐的可接受性观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最后访问时间为2013年7月15日)。

④ 盲从民意或社会效果审判,不仅会容易陷入司法民粹主义的窠臼之中,引起法官裁决思维的混乱,而且从认识论角度瓦解法治的权威性与严肃性。对此进行的批判与反思,可详见王利明:《法学方法论》,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449―450页;江必新:《在法律之内寻求社会效果》,载《中国法学》2009年第3期;陈金钊:《为什么法律的魅力挡不住社会效果的诱惑――对社会效果与法律效果统一论的反思》,载《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2期、《法治信念的危机与法治论者的姿态――法治进入方法论时代的背景考察》,载《法学论坛》2011年第1期、《被社会效果所异化的法律效果及其克服――对两个效果统一论的反思》,载《东方法学》2012年第6期。

⑤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认为,符合交往理性的话语活动,必须实现三大有效性要求,即真实性、正确性和真诚性。符合有效性要求的、在平等的主体间达成的共识,强调的是一种程序和规则的合理性。章国锋:《哈贝马斯访谈录》,《外国文学评论》2000年第1期,第29―30页。

⑥ 阿列克西的理性商谈理论认为,商谈理论属于程序性理论的范畴。依据所有的程序性理论,一个规范的正确性或一个陈述的真值取决于,这个规范或陈述是否是、或者是否可能是一个特定程序的结果。[德]罗伯特・阿列克西:《法・理性・商谈:法哲学研究》,朱光、雷磊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第103页。

⑦ 作为“浪漫而崇高的梦想者”德沃金,面对以碎片化、多元视角观、边缘叙事等为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挑战,顽强地高举着“认真对待权利”的自由主义法学大旗,通过建设性阐释获得法律整体性事业,在法律帝国中精心编织着为有目的的司法实践提供连贯性与原则一致性之网,寻求司法中惟一正确的答案,然而,在实际司法裁决中不可能存在惟一正确的答案。

⑧ 有关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的具体内容,参见刘加良:《民事诉讼调解社会化的根据、原则与限度》,《法律科学》2011年第3期、《民事诉讼调解模式研究》,《法学家》2011年第2期;张嘉军:《民事诉讼调解政策的内涵及其形态》,《公民与法》2011年第9期;张爱云:《司法调解社会化的实践探析》,《人民司法》2011年第21期等。

参考文献:

[1] 孙光宁. 可接受性:法律方法的一个分析视角[D]. 济南: 山东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10.

[2] 苏晓宏. 法律中的假定及其运用[J]. 东方法学, 2012(6): 10.

[3] 王松. 论司法裁判的可接受性[C]//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 北京: 人民法院出版社, 2011.

[4] 王利明. 法学方法论[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5] 张继成. 可能生活的证成与接受――司法判决可接受性的规范研究[J]. 法学研究, 2008(5): 3?22.

[6] 杨仁寿. 法学方法论(第2版)[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3.

[7] 陈坤. 疑难案件、司法判决与实质权衡[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1): 5.

[8] 陈景辉. 裁判可接受性概念之反省[J]. 法学研究, 2009(4): 10?16.

[9] 理查德・波斯纳. 法官如何思考[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10] 马长山. 藐视法庭罪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司法的民主化走向[J].社会科学研究, 2013(1): 71.

[11] 王申. 法官的审判理念与实践[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5(4): 16?19.

[12] 李良. 司法判决追求社会效果的忧思――基于法律方法论的视角[C]//法律方法(第11卷).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11.

[13] 季卫东. 大变局之下的中国司法改革[N]. 南方都市报, 2013?8?25(27).

[14] 伊芙琳・T・菲特丽丝. 法律论证原理――司法裁决之证立理论概览[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005.

[15] 陈林林. 公众意见在裁判结构中的地位[J]. 法学研究, 2012(1): 106.

[16] 陈发桂. 公众司法参与视角下我国司法公信力的生成探析[J].前沿, 2010(3): 49?51.

[17] 宋豫, 李健. “案结事了”: 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验算与实践[J]. 河北法学, 2013(2): 188.

[18] 王申. 科层行政化管理下的司法独立[J]. 法学, 2012(11): 138?142.

[19] 陈金钊. 法律解释学――权利(权力)的张扬与方法的制约[M].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第7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一、以读书的涵养抵抗低俗的风气

温儒敏教授指出,人们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动力、有目标,对读书与写作,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普遍认为读书主要是为了考试或者找工作,这些都没有错。其实,读书还可以养性,写作也可以练脑。养性是一种涵养、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读书可以拓展人们的视野,提升人类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在学生本科毕业或研究生毕业找工作之后,很多人就整天忙于工作,很少闲下来读书,虽然工作不一定要求有广阔高深的学问,但是气质、风范还应该是儒雅的,这不是为了给别人看,不是为了展示一种成效,而是为了修身养性,只有习惯读书才能形成这种儒雅的气质。在当今物质化、功利化、粗鄙化的社会氛围中,我们提倡通过读书养成一种博雅的气质,这是很有意义的。

而写作与读书是紧密联系的。学习写作不完全是为了能力的提升,不仅仅是为了以后找工作的需要,它还有一种很重要的功能,就是练脑。写作可以让我们的大脑思考问题时更加清晰、更有深度、更有创意,而且养性练脑是对自己的一种准备与提升。如何具备读与写的能力,做到读书养性、写作练脑,温教授指出,学生,尤其是本科生要有思想,不能随波逐流,要洒脱和超越一些。现在是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校园已经卷进了市场经济的大潮,使得有理想、有志向,愿意为国家、民族做点贡献,或者说愿意毕业之后在自己的事业上做点事的年轻人,起码来说太少了,显得过于实际,与他们的年龄不太相符。而且,现在的大学校园充斥着四大主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与庸俗的现实主义。他对一些大学三年级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一些低俗的、粗鄙的思潮已侵蚀了这些学生,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所以温教授认为要对年轻人的世界观,特别是人生观进行教育,这很重要,也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对人的成长起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他认为大学教育要注重本源性教育与终极关怀,这些本源性的探讨会导向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从根本上揭示人这一生的追求和行为思想的落实。读书养性,超越低俗风气,使个体变得有理想、有追求、有涵养。

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能满足读书的需要

温教授认为,全国绝大多数大学中文系的课程设置并不合理,甚至是很不合理,难以提升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中文系不一定能培养作家,但要培养写家,即“笔杆子”,但现在中文系的课程中有太多的文学史、概论之类的内容,讲的比较多,学生也学了很多知识,但写作能力并不过关,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所以,他认为要降低文学史、概论等课程所占的比重,突出作家作品与原典阅读,让学生自己读,在阅读中体验文化,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语感与文气,提高审美能力,提升创造性。

此外,温教授指出,强调原典阅读,强调读书,并不意味着放弃理论。要写出有分量、创造性的文章,离不开理论训练,但这方面的训练最好安排在高年级或者研究生阶段,本科生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完整地多读几本书,并且将写作和读书相结合。他主张所有的课程都应该有写作训练,布置一定的写作作业。有一个好办法就是常常用三五百字写下自己的感想与思考,他认为这是一个思想整理的过程,里面有分析和归纳,有助于养成学生思考的习惯,他们的思辨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三、网络时代的读书与写作

互联网的出现给人类带来太多的便利,文化交流变得非常便捷,但温教授认为有些负面影响也在到来,比如现在一些人得了“百度依赖症”,什么都靠“百度”,不读书,只有结果,没有过程,当然也就没有感觉和创意。现在很多学生写论文不像以前有一个资料搜集和思考的过程,而是百度一下,拼贴一下,就成文了。他们的脑子并没有在收集材料和形成思路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百度获得信息确实很方便,可以作为参考,但要注意网上的东西往往不可靠。现在很多年轻人的思维方式是碎片化、拼接式的,缺少思辨,这可能和过分依赖网络有很大的关系。我们不能忽视网络的负面影响,网络也不能代替我们自己读书(当然有一部分书网上也可以读到)。温儒敏教授用他在微博上写过的一句话来告诫年轻的朋友:“一个年轻人如果每天用六分之一的时间看手机、上网,六分之一的时间去打球、玩游戏,六分之一的时间看《非诚勿扰》,还有六分之一的时间……注定,以后会处在金字塔的塔底,社会就是这样分流的。”意思是提醒大学生要适当控制上网时间,合理分配时间。

同时,温教授指出,信息传播方式的改变,如互联网的信息存储功能、链接方式和信息传播的即时性与便利化,极大地改变着人们阅读与思考的方式,但会造成人们思维的跳跃、碎片化、无深度与专注力的丧失,这是新问题。对这些问题,人们很难改变,但是应该有意识地去警惕。实际上,记忆是一种输入过程,如果人们的记忆完全依赖互联网,而不去读书的话,那么本来的生物记忆过程就变成物理记忆,这对人的性格形成、感情养成是有影响的。温教授强调读书可以培养“定力”,不随波逐流,不对信息爆炸的漩流所裹挟;不要老是抱怨,要沉下心来,按照自己的计划与爱好读书、写作与思考,建立良性的生活方式。

四、提高公民素质有赖于读书风尚

温教授主持过国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他说课标中有他最喜欢的一句话,那就是“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温儒敏教授说,现在国人读书的情况很糟糕。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曾做过一次调查,发现国人在幼儿园到小学阶段读书还比较多,但到了初二年级阅读量就一路下滑,即使读一些书,也尽是时尚、娱乐、实用的书籍,谈不上养性。

温教授指出,大学是一个精神高地,要培养读书种子,引领读书风气。读书对大学生来说是本义,每位大学生,无论什么专业,都要通过读书不断地给自己充电,充实和提升自己。

五、围绕“三个圆圈”读书

大学生应该读些什么书?温教授指出,学生不仅要读专业书籍,更应该多读些经典作品。经典是历史筛选沉淀下来的,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年轻时多读些经典,可以说是“打底子”与“磨性子”。读书养性,发现和思考本源性的问题,这是一种涵养形成的过程。经典有隔膜,可能并不好读,但要慢慢读,随着年龄的增长就会逐步消化与理解,化作自己的血肉。大学期间要读一些最基本的书,特别是一些经典。温教授建议每位大学生自己都要有一份书单,这个书单怎么开,因人而异,但有共通之处,即所谓通识部分。温教授主张书单应划分成“三个圆圈”,包括三部分内容,是通识的部分,是最基本的,是一些人文经典,凡是上过大学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应当读;往里的第二个圈,是与自己从事专业或者职业相关的部分;再往里的第三个圈,主要就是自己的专业,或者特别感兴趣、希望有所研究与发现的那些书。温教授认为,那个圆圈部分的书最重要,“三个圆圈”要配合好。

现在各个大学都在讲通识教育,到底“通识”指的是什么?温教授认为,通识教育应当包含这么几层涵义:它是面对所有大学生的教育;相对专业教育而言,它属于非专业、非职业性的教育,与专业教育可以互相补充;它是全人教育或博雅教育,通过接触人类文化的精粹,在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领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有教养、有能力、有责任的公民,最好是那种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人。因此,他认为通识教育不要“搞拼盘”,在短短三四年的大学时光里,浮光掠影地学习很多概论与学科史,不如真正地读一二十种图书。最后,温教授还给大学生开了一份通识教育书单,包括20种中外经典书籍。

《圣经》是西方文化的本源;《理想国》(柏拉图)对整个西方哲学与文化也有着本源性的影响,当前很多西方哲学讨论的问题,如人生问题、世界观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其实都是“柏拉图问题”;《沉思录》(马克・奥勒留・安东尼)是一本有关反思与激励的书,告诉我们要尊崇自然,按照人的本性去生活,人的生命应该与宇宙协调,讲究真善美,强调灵魂的清醒,强调处理好自身与万物、神与普遍迷信等的关系;《哈姆雷特》(莎士比亚)代表艺术发展的一个高峰;《社会契约论》(卢梭)涉及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东西,如自由、人性,讲述社会是怎样形成的,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追求自由,但不要忘记社会契约的存在。

《国富论》(亚当・斯密)是一本古典经济学著作,研究国民财富形成及其原因,呈现出最本源的经济知识,如市场、货币;《实践理性批判》(康德)的哲学思辨性思维丰富,涉及生命、情感、道德等,能够启发人们对人、对未知世界保有一种神秘感;《歌德的格言和感想录》,这本书涉及很多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比较好读;《论自由》(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是一本古典自由主义著作,涉及自由与社会等基本含义;《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马克思肯定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其思辨能力与批评精神值得我们思考与借鉴。

阿诺德・汤因比是西方影响最大的历史学家,《人类与大地的母亲》一书则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了解人类漫长的历史,拓展自己的视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被视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学、法学、哲学的巅峰著作,得到西方世界的广泛重视;詹姆逊的《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有助于人们理解当代文化转型及媒体社会现象。

第8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西进运动;影响;美国国民性

中图分类号:K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引言

西进运动在美国历史上是一场规模巨大的人口迁徙活动,对美国国土扩张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小规模的人口西迁可以追溯到殖民地时期。真正的西进运动直到北美独立战争时才开始出现,到十九世纪中期达到,最后结束于十九世纪晚期。西进运动是美国建国之后系列领土扩张行为的一部分。其经济内驱力是工业革命环境下的国内市场扩张和资源开发的需求。东部最先建立的13个殖民地,地形狭长,资源相对中西部匮乏。在经济发展、人口增长的背景下,向中西部广袤地区扩张成为了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贫乏之间矛盾的必经之路。另外,从精神内驱力来说,西进运动是“天命论”(manifest destiny)在领土扩张活动中的实际操演,其将领土向西推进至太平洋的结果,和经济加速发展的事实,又反过来印证了“天命论”的正当性。西进运动从根本上丰富了“天命论”的内涵,使其具体表现为美国国民性的逐步形成。美著名历史学家,“边疆学派”代表人物弗雷德里克・杰克逊・特纳,在其开创性的论文《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中有过相关论述,他说道:“这场向西的领土扩张运动,带来了新机遇,使人们不断与荒蛮的初民社会接触,并赋予了美国国民性那些最为重要的部分。”[1]19关于国民性概念的界定,从社会学角度而言,它是一种受特定环境、习俗、制度等影响的社会实在,是“一个民族的大多数成员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所普遍表现出来的道德价值观念、社会心理与相应的行为方式的固有特征的总和。”[2]就美国国民性而言,西进运动赋予了使其形成的社会实在,促使其道德价值观内核逐渐形成,具体包括个人主义、对民主制度的追求、实用主义、崇尚自由、平等、竞争和乐观主义。

二、对个人主义形成的作用

个人主义是美国国民性道德价值观部分的核心,可以进一步表述为自我意识、自力更生、自我实现、个人尊严、个人价值、个人自由等。个人主义观念缘起于欧洲,传至美国后,个人主义便有了新的内涵,且影响了美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广袤富饶的西部让人们体会到了真正的自由,个人主义理念便慢慢生发出来,绵延辐射到生活的表里之中。”西进运动确为个人主义思想开辟了茁壮生长的土壤。

首先,个人主义价值观在西进运动中得到彰显。在向西开拓的过程中,个人的付出、个人的努力和个人的价值不断受到肯定和颂扬。人们相信只要不懈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在张扬个人主义的背景下,诞生了许多民间英雄,丹尼尔・布恩这个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

虽然遭遇萧尼族等印第安部落的抵抗,布恩还是于1788年在荒野中开辟出一条道路,并且穿过坎伯兰垭口进入到阿巴拉契亚山脉中。整个行程从北卡罗来纳开始,一直到肯塔基结束。在肯塔基,他建立了一座城镇,名为布恩斯伯里。这座城镇是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最早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定居点之一。到18世纪末,已有20多万欧洲移民循着布恩开辟的道路,迁徙至肯塔基和弗吉尼亚。①

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布恩的故事。在西进的道路上,他全凭一己之力,跨越艰难险阻,从不依靠别人。他凭着强大的求生欲望,在荒野中开垦贫瘠的土地,同时传递着美国人的信念。丹尼尔・布恩的故事体现了美国人民对个人主义信念和价值观的尊崇,体现了对个人尊严的理解和认同。

西行的严酷也要求人们必须具有顽强的自力更生精神。许多人在西行途中都和丹尼尔・布恩一样,遭遇了超乎想像的艰难:贫瘠的土地、不友好的印第安人、危险的野兽、可怕的疾病等等。面对这些,只能选择依靠自己,否则将难以生存。此外,在广阔的西部,各家各户都相隔遥远,更没有来自政府的支持和社区的互助。正是这样的境遇使得自立和自强精神慢慢浸润到美国人的国民性当中。

再有,若想在西进运动中实现个人价值,也唯有依靠自立、自强。选择迁徙至西部的人们,必须得放弃原先的熟悉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他们只得进入未知的、未开化世界。在那里,舒适、文明等,一概都不存在。同时,原有的社会背景、社会地位也变得无足轻重。在西部,他们只能凭借自身,自由,平等地打拼。由此,个人成功被奉若神明,在对抗权威时的自由选择也备受推崇。总而言之,西进运动强化了自由主义精神,并使之不断影响美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乃至成为美国国民性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对民主意识形成的作用

在西进运动的背景下,美国人民的民主意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首先与西部边疆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美国人对于政治民主和社会民主的态度取决于一种信念,即在开发大自然利用大自然的过程中,人人平等。”[3]429对于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人们普遍认为:谁先到,谁先得。这种共识让民主平等观念不断生根发芽,旧的等级观念也随之渐渐消亡。对民主平等的追求也成为美国社会价值观的核心,并不断塑造着美国的国民性。

另外,民主平等观念也贯穿于西部各州的宪法之中。虽然西部各州宪法脱胎于东部各州,然而西部各州独有的情势在各自宪法中得到了体现;此外,东部宪法中最开明、最民主的部分得到了很好地保留,比如:

几乎所有的立法机构都被赋予了不太寻常的权力,即应更多地响应民意的要求,而非州长的指令;议员应更快地轮换以避免职权过于集中;应坚持选举程序,以确定各级官员;州长、议员以及法官都应由人民选举产生。到了19世纪,新建立的州率先开始尝试通过动议、公投、罢免等手段,使大众直接参与到立法进程中。虽然这些做法极少实施,但确实是在东部各州宪法基础上,进行的最开明、最民主的尝试。[3]429

总之,正如比林顿所言:“西部边疆地区并没有压制民主理念的新扩张。当西欧还在通往政治平等主义的路上缓慢摸索的时候,美利坚合众国土地上的定居点已然开始了尝试。新世界的荒蛮为民主化运动的确立提供了绝佳环境。”[3]429

四、对实用主义思想形成的作用

实用主义思想可作为美利坚民族最为重要的一个文化身份标签。就像个人主义一样,实用主义也诞生于欧洲,可到了美利坚土地上,它才真正发挥了影响作用。实用主义思想强调实效、经验、收益、效力。换言之,就是利益至上,原则靠边。美式的实用主义哲学产生于殖民地时期,可真正发扬光大还是在西进运动期间。

一方面,西部地区独特的环境催生一种新的价值观――务实。向西迁徙的过程中,人们没有现成的生活方式可以借鉴,只能边摸索边适应。环境之恶劣,导致唯有适者才能生存,唯有务实才能生存。因此,所有理念和思想都只为对抗逆境服务。西进运动时期的探险家约翰・史密斯就曾说过:“能使用斧头和铲子的普通士兵能顶五个骑士。”[4]9

另外,西进运动让人们逐渐认识到,唯有经验才是最重要的。要想征服大自然,实践的经验比僵化的原则管用,结果好不好只有尝试了才知道,动手获得的远优于已有现成的。所以,边疆开拓者不会用教条限制自己,科学创造和技术革新成了生存之道。托克维尔在其名著《论美国的民主》中也提到,美国人更注重应用而非理念。[5]954人们在西进途中不断向当地印第安人学生存经验就体现了实用主义精神。这种精神也在向西的路途中得到发展。

五、对自由、平等和竞争观念形成的作用

自由、平等和竞争观念是美国国民性的核心部分。西进运动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于这三个观念的理解。第一,西进运动的目的不只是为了获得财富,更是为了赢得发展的自由。广袤的西部可以让人摆脱各种限制,摆脱在东部因社会地位低下带来的种种制约,使得所有人,无论贫穷抑或富裕,都可以通过辛勤努力获得成功。

第二,在西进运动中,人人平等。“生活在西部边疆,每个人都要面临同等的境遇,这对所有人都是平等的。”[3]430同样,机会也是平等的。因而西进运动促进了平等观念的形成。事实上,在决定向西迁徙之后,每个人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所有人,不管经济条件如何,也不论教育程度如何,都驾着同样马车,或乘坐同样的船只,向西行进。一路上,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人平等。一个出身高贵的人曾这样描述自己西行路上的经历:“我从不觉得我应该拿出一副绅士的派头,没有人这样做,大家都是旅途中人。”[6]137就这样,等级观念逐渐消亡。贵族和绅士们慢慢消失,人人都是西行的开拓者,无人例外。

再者,西部为自由、平等观念的生长提供了土壤,这片土壤也同样滋养了竞争意识。虽然在西迁途中互帮互助并不鲜见,但是激烈地竞争仍旧是主流。大家都对“适者生存”的道理深信不疑,加之“先到先得”的规矩,使人们不得不竞相获得土地以及矿产资源。那时坊间流传的说法是:“到得晚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好东西拿走”,“机不可失失不再来”。[6]137所以,所有人都争先恐后,争相占据金矿和农场等资源。如此强烈的竞争意识贯穿于西进运动的始终,从而为美国日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六、对乐观主义精神形成的作用

乐观主义精神也是美国人民开拓西部原始驱动力之一。对西部的开拓反过来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的乐观主义精神。首先,西部广大肥沃的土地以及丰富的资源都极大地吸引着拓荒者,他们都坚信,只要顺利到达西部,就可以发家致富。“要论优越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资源,这世上没有第二个地方比得上西部了。只要努力,再加上点运气,每个人都能致富。”[4]12在拓荒者们看来,西部辽阔的土地上充满了机遇,他们的未来也充满着希望。他们刚到西部就发现,土地唾手可得,金矿也接连被发现,而且想做什么都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就这样,乐观主义精神开始慢慢在人们心中扎根。

此外,在通向西部的道路上,拓荒者必须穿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及沙漠。路途之艰险,生活之乏味,他们也不得不忍受。另外更有疾病和死亡的威胁。一路上可见亡者陈尸野外。有人受不了路途折磨,打道回府,有更多的人选择继续跋涉。可见乐观主义精神让人们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最终支撑他们到达目的地,开始经营美好生活。

七、结语

综上所述,西进运动使得个人主义观念得到加强,使美国人的民主意识得到发展,使实用主义思想得到丰富和扩展,加强了美国人追求自由、平等,推广竞争理念,实践乐观主义精神的决心。经过时间的沉淀,这些价值观就慢慢内化成了美国国民性的思想内核,成为了普遍的社会心理和固有的行为方式。可以说,西进运动对美国国民性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 释:

①Wikipedia,“Daniel Boone”,July 28,2016.On-line @ http://en.wikipedia.

org/wiki/Daniel_Boone.

参考文献:

[1]Etulain,Richard W.Does the Frontier Experience Make America

Exceptional?[M].Boston: Bedford/St.Martin’s,1999.

[2]袁洪亮.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2(1).

[3]雷・艾伦・比林顿.向西部扩张:美国边疆史(上册)[M].周小松等译.北京:商务印书

馆,1991.

[4]康马杰.美国精神[M].杨静予等译.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8.

[5]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第9篇:自由主义文学论文范文

童年埋下正义的种子

1921年2月21日,罗尔斯出生于巴尔的摩一个富裕的知识分子家庭。其父威廉・李是一位自学成才的杰出律师和宪法专家,也是当时马里兰州州长艾伯特・里奇的密友和非正式顾问。母亲安娜・埃布尔曾任妇女选民联盟巴尔的摩分部的主席。罗尔斯受母亲的影响巨大,她争取妇女权利的工作引起了罗尔斯后来对于妇女平等权利的关注。

虽然衣食无忧,但他的童年却还是遭遇了两次悲剧。在连续的两年中他的两个弟弟因为从他那里传染了疾病――分别染上了白喉和肺炎――而相继离世。悲伤的记忆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灵。罗尔斯后来提起,正是这些不幸使得他的口吃进一步加重而困扰其一生。两个弟弟的相继离世使年少的罗尔斯感受到命运的冷酷无情,也使他对弱势群体有了一种特别的关切。他也开始把目光投向周围的黑人,并和一个黑人孩子成为好友,但这受到了母亲的反对。父亲也像他那个阶层的人一样怀有种族偏见。种族和阶级问题又进入了他的脑海。有一次随家人在缅因州度假时,他发现了当地的穷苦白人受教育的机会和人生前景远不及他。在多年之后,他在《正义论》中写到,由社会制度决定了人们不同的社会地位和不同的生活前景。这是一种特别深刻的不平等,需要正义原则来进行调节。童年的经历似乎已经注定了他今生的使命。

在二战中死里逃生

二战爆发时,罗尔斯进入了普林斯顿大学。在对化学、数学甚至艺术史一一尝试之后,他最后选择了哲学,并遇到了其大学时代最重要的老师马尔科姆。1941年夏季二人的初次见面以罗尔斯提交的论文被严厉批评和退回而告终,但这反而强化了他对哲学的兴趣。1943年1月,聪敏而勤奋的罗尔斯以最优成绩提前一个学期从哲学系毕业。一个月后他接受军训并成为太平洋战场的一名步兵,先后在新几内亚、菲律宾和日本服役,度过了他一生中并不愉快的两年戎马生涯。其间有一次差点遭到日军伏击,但是幸运女神再次降临,因为日军枪响得太早,罗尔斯幸免于难。对于美国向广岛投放原子弹的行为,他表示了深深的谴责。这个正直的青年发出了这样的询问:为什么世间会有邪恶?人类是否可被救赎?建设一个正义的秩序良好的社会是否可能?战争引发了他对人类正义问题的思考,他试图寻找人为的灾难背后的深刻原因和解决之道。他一生的工作就旨在发现正义对我们的要求,并且显示我们人类有能力去实现它。

1946年初罗尔斯放弃升任军官的机会离开了军队这个“阴郁之所”,并得以重返普林斯顿攻读哲学硕士学位。在那里他邂逅了布朗大学的四年级女生马迪,6个月后,二人于1949年6月结婚,从此罗尔斯有了一位53年温柔相伴的贤内助。1950年罗尔斯可谓双喜临门,他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也迎来了他的第一个孩子安娜。

险遭火焚的传世巨著

1949-1950学年罗尔斯在普林斯顿的一个研讨班上,研习了美国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关正义的重要观点,并试图把每一种观点融入一种系统的正义观念之中。1950年到1952年,罗尔斯担任了哲学系的讲师。在普林斯顿,他遇到了很多良师益友。得益于他们,罗尔斯摆脱了对形而上学争议的纠缠,投入到建构性的哲学任务之中。1951年的《用于伦理学的一种决定性的程序的纲要》是处理罗尔斯成熟理论中中心问题的早期尝试:什么样的决定程序有助于我们公正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此后他便一直致力于《正义论》的研究和写作。

1952年至1953年,他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在牛津基督教会学院游学,在牛津所从事的有关法律和政治哲学的实质性工作对他启发巨大,特别是受到哈特和伯林的影响,奠定了他以后的学术目标:寻找一种将自由和平等在一个政治正义的概念中统一起来的方法。

在他写作《正义论》的年代,美国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外有越南战争,内有黑人运动、学生抗议运动和女权运动。罗尔斯将产生种种社会危机的症结归于财富的严重分配不均,并把正义问题的解决放在社会制度的合理设计之上,希望构建一个秩序良好的社会以使人们获得一种有价值的美好生活。

1962年他来到哈佛大学执教。1969-1970学年罗尔斯带着200页的《正义论》第三稿来到斯坦福大学以便专心完成他的巨著。当时还没有用电脑写作的条件,修订的部分由秘书打印出来。一天早晨6点钟,研究中心主任给他打来电话:“夜里几颗燃烧弹在中心爆炸了!你的东西全完了!”罗尔斯的心顿时一落千丈,他8个月以来全部的写作稿都在办公室的书桌上。不过令他欣喜的是他的书稿在火灾中幸免于难,只是经受了水的洗礼。

1970年9月,罗尔斯又回到哈佛,由于同时承担着行政和教学任务,他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对手稿进行最后的润色。他自己也不知道手稿的长度,当哈佛出版社送来587页的校样让他校对时,他也大吃了一惊。1971年年底,这部凝结着近20年心血的划时代巨著一经出版,即震惊了美国和世界,罗尔斯被公认为政治哲学的领军人物。《正义论》引起了对道德和政治哲学中实质性问题的重新关注,实现了政治哲学向正义的转向。众多的学者很快发现,从此他们必须在罗尔斯的理论框架中开展研究。罗尔斯对西方的影响涉及哲学、法律、心理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领域。他也为后来者树立了一个把全部学术生涯都奉献给对一个知识性问题的孜孜不倦研究的楷模。在《正义论》出版之后,他又发表了《政治自由主义》(1993)、《万民法》(1999)等书,作为对其正义理论的进一步阐释和完善。他的一生在他的论文集中清楚地呈现,这些杰作见证了他呕心沥血的48年。

正义二原则

罗尔斯把社会基本结构作为正义的主题,而把功利主义作为其主要的理论对手。他把对正义原则的选择当作一种订立契约的过程。《正义论》的第一部分设计了一种原初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们只知道人类社会的一般事务,但又处在无知之幕后,对于任何个人信息一无所知。他问道:假如我们不知道我们的天分、财富或者观念,我们将选择何种正义原则?他的答案就是正义二原则。第一个原则是基本的平等自由原则,要求平等地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相应于自由原则。第二个原则包括机会的公平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分别对应于平等和博爱的原则。差别原则主张社会和经济不平等要最有益于最少受惠者。其中,第一个原则优先于第二个原则,第二原则中机会原则优先于差别原则,表明了在优先性上,罗尔斯认为自由优先于平等,正义优先于效率和福利。两个原则强调了社会制度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第一个原则是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第二个原则是有关社会和经济利益的部分。他宣布,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罗尔斯通过原初状态和社会契约论来证明人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个原则。另一条证明途径是通过“反思的平衡”,即将两个原则与常识的正义判断进行反思和对照来达到二者的平衡和一致。罗尔斯坚信他的正义原则具有现实的可行性,为此,他在《正义论》的第二编中探讨了正义的制度要求,第三编论证了正义理论的稳定性。他坚信,他的正义理想决不是乌托邦。

人如其文的慈父良师

正义的观念不仅是罗尔斯一生研究的主题,同样也是他人生的信条。当新婚的妻子告诉他,她重男轻女的父母只给她的兄弟准备大学教育费用而她和妹妹却无此殊荣时,他就决定一定要为自己的儿女提供同等的机会。后来他的4个子女都在他的支持下念完了大学。

越南战争爆发后,国防部决定不征募学业优良的学生,而有一门不及格的学生则可能被征入伍,这也等于给了教授特殊的权力。罗尔斯认为这样区别对待学生是不公正的。那些家庭富裕和社会关系广泛的学生应该和别人一样承受相同的命运。他和自己的同事联合起来,在学校会议上建议学校采纳他们的建议。

在他的同事和学生眼里,他是一个安静、谦虚、举止优雅、具有绅士风度的人。他如此完美,以致于有人戏称他为“基督”。他不逐名利,也不希望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除了享受和家人朋友一起的轻松时光之外,他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研究和教学。1999年他终于同意接受国家人文学科杰出成就奖,在此之前他通常拒绝各种荣誉。她的女儿利兹说他愿意做更多其他的事情而非与首相共进晚餐。他经常指责英国王室的做法和特权腐败影响。这也说明了他喜欢林肯的原因――他认为林肯是一个重视人人平等而且从不向邪恶妥协的总统。在他哈佛的办公室里还挂着一幅他相濡以沫的妻子马迪画的林肯肖像。对于妻子热爱的艺术活动他也一直给予支持和关注。在介绍他的剑桥手册封面上,是他妻子亲绘的他的肖像。他曾一度拒绝刊登自己的任何图片,不明白人们为何会关心他的长相。

罗尔斯在哈佛的教学生涯一直持续到1991年。他把大量精力用于课堂教学,他的演讲总是精心准备,写成讲稿后再三修改。他把讲稿分发给学生,以免因自己有时口吃而影响他们的理解。虽然有时口吃让他难以完整地说出一个单词,而且不用来听也能通过讲稿了解学习内容,但是他每次上课总会让容纳几百人的阶梯教室人满为患,必须早早前去才能抢到座位。上完课虔诚的学生都会拍红了手掌送他离开,直到他听不到为止。在他的学生中有数十名引人注目的哲学家,其中不少是女性,美国大学大多数重要的哲学系里都至少有一名他的弟子。罗尔斯自己喜欢研究历史上的伟大哲学家――洛克、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对他们满怀敬意,并一直在思索能够从他们那里学到什么。作为无数研究生的良师益友,他引导很多人成为了这些哲学家的有影响的诠释者。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