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教师实习内容自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实习内容自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实习内容自我

第1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关键词:实习生;教育实习;终结性自我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73-02

一、问题提出

教育实习中的自我评价是指实习生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在教育实习中的表现作出适当的价值判断,以期调控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促进教育能力的提高。根据实习的进程,实习生自我评价可以分为实习前诊断性自我评价、实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自我评价和实习结束阶段的终结性或整理性评价。终结性或整理性自我评价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任务结束后所进行的自我总结。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本科生实习终结性自我评价的调查,分析学生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高校教育者角度提出相关建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采取调查问卷的方式,研究资料是抽取08级学前教育本科生(40人),此外,对部分实习生进行了访谈。问卷内容涉及实习支教生的教育态度、教育观念、保教能力与师幼互动四个方面,每一方面细分为8到9个自我考核项目,项目内容取自步社民主编《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第六章第二节教育实习评价。自我考核结果采取五级制(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研究投放问卷40份,有效问卷38份。

三、结果及分析

1.实习生终结性自评结果特点。研究者发现实习生自评结果以良为主,中次之,不及格率不明显,分别为:优秀率21.3%,良好率41.8%,中等率28.6%,及格率6.7%,不及格率1.6%。实习生对实习整体结果自评普遍较好。为显示实习生在实习过程及结束后反映的诸多问题,研究者对上述四方面各项优秀率进行分析,力求呈现存在的问题,下述分析都采取这种方式。

2.实习生终结性自评过程性分析。①实习生教育态度自我考核分析。实习生要以虚心的态度,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遵守园方与校方的一切规章制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研究将教育态度细分为以下8个项目:a、明确高校实习任务并保质保量完成;b、制订完整、可操作的实习计划并能按照计划行事;c、熟悉本班幼儿活动的常规要求、作息时间和一日活动的安排;d、了解本班的教育目标、工作重点以及阶段性的主题教育内容;e、设计的教育活动方案及时请教原任教师,经审核后再实施;f、尊重和虚心接受其他教师提出的建议并妥善处理出现的矛盾;g、遵守实习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h、穿着打扮仪表举止符合幼儿园教师身份。实习生对上述8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g项遵守实习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多,占27.7%,其他各项依次为:c项占26.9%,h项占21%,f项占11.8%,d项占6.7%,e项占4.2%,a项占1.7%,b项制订完整、可操作的实习计划并能按照计划行事,此项自评为优的人数最少,占0%。教育态度方面反映的突出问题:一是实习生制订并实施实习计划方面尤为欠缺。实习计划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由高校制订的,帮助实习生了解实习目的、任务、时间安排、组织结构等,需要每位实习生遵照执行的;一种是个人实习计划,这个计划要有个性特点、有针对性、可操作性。教育系每次实习前除召开实习动员大会、给学生发放实习计划书、明确相关的规章制度外,很少要求实习生做个人计划,对学生个人制订实习计划缺乏指导,有些学生甚至不知道实习需要制订个人计划。个别学生制订了计划,由于缺乏必要的指导,实施中一旦遇到困难就放弃。二是漳州师范学院教育系自2010年起将支教并入实习,支教地匮乏的师资力量及物质设施,与实习生期待的实习相差甚远。没有计划下的实习只能是随波逐流,加上大部分支教幼儿园教育观念及措施存在问题,给实习生配备的指导教师形同虚设,实习生在脑中一片模糊的状态下直接顶岗,其结果不仅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也体现不出他们的自我价值感。②实习生教育观念自我考核分析。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育行为,进而影响着幼儿学习和发展。研究将实习支教生教育观念细化为以下8项考核项目:a、面向全体,关心照顾每个幼儿,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机会,对特殊的幼儿给予特别的关心;b、满足幼儿合理要求,善于发现幼儿点滴进步,予以鼓励、肯定;c.、注意挖掘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作为教育内容;d、注意到自己的言行对幼儿具有潜移默化作用;e、在艺术教育活动中,注意让幼儿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f、经常对幼儿微笑、点头、抚摸,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目光接触,让幼儿感到安全、支持和鼓励;g、根据幼儿不同特点做好保育工作、教育工作,保教结合;h、帮助家长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及家庭生活文明程度。实习生对上述8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f项经常对幼儿微笑、点头、抚摸,与孩子进行积极的目光接触,让幼儿感到安全、支持和鼓励,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多,占31.0%,其他各项依次为:a项占18.4%,b项占15.5%,d项占14.1%,c、e与g项均占7.0%,h项帮助家长改善幼儿教育环境及家庭生活文明程度,此项自我考核为优的人数最少,占0%。教育观念反映出的问题有:一是缺乏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内容一般是按照幼儿园既定的安排实行,在缺乏指导的情况下,实习生基本是自己摸索,即使发现了一日生活中幼儿感兴趣或关注的事物也不知道怎么整合到教育内容中。较多问题的积压而无从解决,不仅扼杀了实习生在实践中思考的积极性,还助长了一些不良的习惯,如懒散、拖沓。二是实习生艺体技能较弱,缺乏发掘农村乡土资源的意识和方法,无法做到让幼儿通过艺术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体验。三是保教分离,保育工作仅限于日常的整理和清洁。实习生从事这种保育工作的居多,有些实习生甚至日常做的仅限于此。四是保教方式单一,虽了解农村家庭教育特点,但无法对其产生积极影响。③实习生保教能力自我考核分析。保教能力是幼儿园教师的基本能力,每个实习生都必须实践操作,具体可以分为以下9项:a、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和班级幼儿实际,有针对性地制订保教实习计划;b、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意识和能力;c、根据观察幼儿的结果对其作出相应的教育对策;d、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保育教育活动;e、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工作,有意识地去关心体弱儿童;f、按照教育保育要求,有目的地吸收幼儿积极参与,共同创设安全整洁美观的教育环境;g、为幼儿提供开展各类游戏的时间、场地、玩具和材料,并积极参与幼儿游戏;h、具有开展幼儿艺术教育的基本技能(包括弹、唱、跳、画、制作玩具);i、开展家长工作,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情况,倾听家长意见。实习生上述九项自我考核为优的情况:e项幼儿日常生活的护理工作,有意识关心体弱儿童,自评为优的人数最多,占40%;其他各项与之相比,悬殊较大,依次为:f项占15.6%,d与g均占11.1%,c与i项都占6.7%,a与h项均占4.4%,b项观察分析幼儿发展水平的意识和能力,此项占0%。

保教能力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有:一是大多数实习生没有保育计划,即使自己制订了,也因为支教幼儿园条件限制,无法实施。实习生向幼儿园反映保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也不受重视,只能按照幼儿园既定的安排行事。二是不知道如何从事幼儿的观察与分析。三是在观察幼儿状态提供教育对策方面,实习生显得束手无策。四是仅限于幼儿园班级原有环境,并没有发掘周边可利用的物质材料创设环境。五是实习生在顾虑幼儿安全,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经验与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几乎少有户外游戏活动。六是不知道如何在物质资源不丰富的情况下开展艺术活动。七是家园互动较少,缺乏与家长积极沟通的主动性与有效策略。

师幼互动方面反映出的问题有:创设物质环境显得比较被动;基本上以照本宣科教学为主,很少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现有的水平以及教育目标制订教育计划、选择和调整教育内容,没有生成性课程;无法做到引导幼儿富有个性发展。

四、建议

鉴于调查分析的结果,研究者就支教形式下的实习提出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建议:

1.就宏观方面说,重新调整实践课程计划,支教并入实习后,在实习幼儿园无法提供指导教师的情况下,安排多样化的见习形式,制订学期见习目标和方案。在实习支教前有一次正规的、为期3~4周的集体实习。聘请市区公立幼儿园优秀教师为本科生作长期的实践指导。

2.从微观方面来说,加强对本科生个人实习计划的指导,要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与自我调控性特点。实习指导者可以是高校专业教师,也可以是市区公立幼儿园优秀指导教师。实践课程方面增设儿童观察分析方面的课程、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课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课程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演示家庭教育指导方法与策略,加深学生印象。

参考文献:

[1]步社民.幼儿园教育实习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第2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论文关键词:工科专业;毕业实践课;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一体化

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主要包括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它是工科专业最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完成培养计划、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在校阶段进行的最后一次系统、全面的综合训练,是学生认识社会、提高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的有效方法,是学生步入社会的纽带和桥梁。近几年来,由于学生人数增加、实习资源紧张、实习单位联系困难、过程管理不到位、就业与考研影响等原因,使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协调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的关系,降低上述不利因素对毕业实践教学的影响,改革现有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提高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质量,显得尤为重要和现实。

一、毕业实践教学现有的实施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有实施模式

目前,国内绝大多数高校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采用的是传统实施模式,就是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各自独立进行的模式。在教学计划中,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是两个完全独立的教学环节,毕业实习一般开设在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初,时间一般为3~5周。毕业设计在第八学期毕业实习结束后开始进行,时间一般为12~16周。

近几年来,部分高校在努力改革与实践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之间的“一体化”问题,但并非实质上的一体化,只是加强了个别教学环节之间的联系。有的把毕业设计选题时间提前到毕业实习初期,学生带着设计题目进行实习,或者把毕业设计选题放在毕业实习中后期,学生结合实习内容进行设计选题。也有的采用顶岗实习与设计的方式,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均在同一实习单位进行。

2.存在的问题

目前工科专业毕业实践教学不管是实习与设计各自独立进行的模式,还是“一体化”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1)实践教学资源不足,实习单位联系困难。近几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学生数量急剧增加,使得校内实践教学资源紧张,指导教师数量不足。校外实习基地不能满足学生实习需要,严重影响到毕业实践教学的开展。

(2)过程指导与管理不到位。由于学生毕业实习多数在校外进行,甚至在外地进行,指导教师由于所带学生太多、精力有限、距离太远等原因,对学生的指导与管理力度不足,而实习单位方面的管理人员由于责任心、利益问题,对学生的管理力度更加不足。对于毕业设计而言,由于指导教师还要忙于上课和科研,学生还要忙于考研、找工作,师生之间的指导、交流必然受到影响。

(3)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对于毕业实习来说,是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其内容本应以技能性和实用型为主,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以教师指导为主,而教师的实践知识一般也很欠缺,加上企方技术人员指导力度不够,使得实习内容大多仍空于理论、流于形式。毕业实践教学内容实训价值不高,并未真正达到全面系统的实战训练效果,加上过程管理不够、学生积极性差等原因,毕业实践教学内容的实训效果更差。

(4)毕业实践教学时间得不到保证。在毕业实习环节中,由于实习经费不足,使原计划的实习时间难以得到保证,实习时间被压缩是普遍的。在毕业设计环节中,前期学生忙于考研、后期忙于就业,真正用到设计上的时间很少,很多学生是在最后阶段“突击式”完成设计任务。

二、毕业实践教学实施模式改革

毕业实践教学现有模式存在许多问题,不妨大胆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把传统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课程教学环节,即毕业实践课,实现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实质性一体化。

1.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

与传统模式相比,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一体化体现在两个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形式一体化、内容一体化、地点一体化、管理一体化、考核一体化、指导一体化等方面。形式上由原来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合并为一个教学环节,写入教学计划,学时与学分依据合并后的教学内容和要求重新设定。内容上前期以实习为主,后期以设计为主,实习与设计内容要相互联系,前期实习要和毕业设计选题及调研相结合,后期设计是对实习内容的综合应用。原则上要求实习与设计在同一地点完成,设计也要在实习单位完成,边实习边做设计。学生指导与管理方面,全部毕业实践教学由同一组人员负责管理,同一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课程考核方面,整个毕业实践教学最终只考核一次,但必须要加强过程考核,特别要重视前期实习与后期设计的衔接段考核。

2.毕业实践课

在将来的教学计划中,毕业实践课是一门独立的课程,有自己的课时、内容、学分、开课时间及学习要求。课程内容包含实习与设计两方面,实习内容与每个学生的专业方向、就业意向相联系,设计题目可以由学生在实习中自由选题,也可由指导教师依据学生的专业方向出题,课时一般为16~20周为宜,学分应在15~20之间,开课时间可安排在第七学期末或第八学期初开始,一直到第八学期结束,学习目标、要求与过去基本相同,就是达到综合实训的目的。

三、毕业实践课的具体实施

改革以后,毕业实践课将是工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历时最长、学分最多、综合性最强的教学环节,只有制订系统、科学、可行的实施计划才能保证其顺利实施,达到教学效果。毕业实践课是工科专业最后的教学环节,在专业课程全部完成以后开始实施。

1.毕业实践课动员

毕业实践课动员是提高学生组织纪律性、保证课程顺利实施的重要环节,可以在毕业实践课正式开始之前进行。通过开展动员会,首先让学生明白毕业实践课的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学习内容、时间安排、具体实施计划,强调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内容要求,特别强调毕业设计选题要求;其次让学生明白课程的过程管理,强调安全、纪律与自我管理问题,明确如何与实习单位沟通、合作,定期与指导教师联系;最后让学生明白课程的考核方式,强调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开题报告、设计成果等实践课最终成果的具体要求及考核方法,要求学生重视过程考核。

2.实习单位联系

实习单位联系采用学生自联、学校推荐及通过往届毕业生联系三种方法。学生自联实习单位最好与自己的专业方向一致,同时满足实习要求。学校推荐就是由学校为学生安排实习单位。可通过两种途径,一是利用已有实习基地安排实习,二是通过学校或老师的科研合作单位来安排实习。除了上述两种传统的方法外,还可以利用本专业众多的往届毕业生资源来联系实习单位,学院要建立各届毕业生信息库,并加强与他们的联系,学生持学院开设的联系函直接到其单位联系,由于往届毕业生地域分布非常广泛,可以满足众多学生对实习单位在地域上的要求。

3.实践课申请与指导老师选择

实习基本单位确定以后,学生填写毕业实践课申请表,提供家长同意书以及实习单位接收函等材料,申请到实习单位实践学习,经学院毕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批准后,领取毕业实习手册、实习鉴定表、设计选题表,办理相关手续,方可外出实践学习。同时,学生还要选择毕业实践课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选择实行双向选择,校外指导教师一般由实习单位安排。

4.毕业实习

学生毕业实习主要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学生深入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完全按照企业的作息时间、规章制度工作学习。实习内容是在教学大纲的要求下,由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同商讨确定,一般要符合学生的专业方向,还要考虑毕业设计的选题问题。实习过程管理采用三方管理,[5]即校方管理、企方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特别要加强学生自联实习的过程管理。实习指导采用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指导,学校主要由毕业实践课指导教师负责,企方主要由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推荐实习主要由校内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自联实习和往届毕业生联系实习主要由企方专业技术人员负责指导,以达到“实战”训练的效果。

5.毕业设计选题

通过3~4周的毕业实习,学生除了培养自身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结合实习单位的生产实践与自己的工作岗位,结合自身专业方向、就业意向,在校企双方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为毕业设计选择设计题目。设计题目最好是企业真实的生产项目,不要虚构假设题目,如果企业真的没有适宜学生毕业设计的生产项目,也可由校内指导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课题、横向项目来设计题目。

6.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

第一阶段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选题完成后,学校在合适的时间举行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全体学生都要参加报告会,也可以依据专业方向、实习内容或设计题目的不同分组进行。[6]报告会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毕业实习情况进行汇报,包括实习地点、实习内容、实习时间、实习收获及体会,同时提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实习鉴定表等材料;二是对毕业设计选题情况进行汇报,主要有如何结合实习内容选题、题目内容、设计方法、设计过程、最终成果等内容,最后上交开题报告。校企双方的指导老师都要参加毕业实习答辩暨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会,为毕业实习考核,并对毕业设计开题进行评议。

7.毕业设计

学生毕业设计开题以后就可以返回原来的实习单位,在岗进行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管理同样采用三方管理,以企方管理和学生自我管理为主。毕业设计指导采用校企双方共同指导,企方技术人员主要负责毕业设计具体的日常技术指导,校内指导教师负责设计进度控制和宏观技术指导。要求学生在设计一稿检查、二稿检查与定稿检查时必须到校,检查采用分组会议评议的方式,由各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评议,提出修改建议。其他时间要求学生与校内指导教师定期联系与交流。

8.毕业设计答辩与实践课考核

毕业实践课结束后,要求学生的毕业设计必须完成,学校举行毕业设计答辩会,学生对自己的毕业设计内容进行汇报,提交设计成果,答辩小组教师对每位学生的答辩及设计成果进行考评。毕业答辩结束后,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要对毕业实践课进行最终考评,考评内容分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考勤三方面。毕业实习成绩主要包括实习答辩成绩、实习成果成绩。毕业设计成绩主要包括毕业答辩成绩、设计成果成绩,三方面成绩依据不同比重综合评定成绩。

四、毕业实践课的实施对策

1.加大校企合作与实践基地建设

相对固定的实践基地是毕业实践课实施的重要保证,学校应加大与有关企业的合作,建立一定数量的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建设要多样化,以满足不同专业方向的实践要求,可以通过合作协议书形式给予确认,建立一种长期关系,学校可以在科研、试验及人才培训方面给企业以支持,而企业可以在教学实践和学生就业方面给学校以方便。

2.指导教师培养和相关管理机构建设

学校要加大毕业实践指导教师的培养力度,特别要提高其实践方面的知识与经验,最好选择高职称、高学历、双师型教师参与指导,还要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最好为其颁发聘任证书以确认其指导教师身份。为提高企方指导人员的积极性,学校也可以根据实践单位、实践内容、岗位类型等不同情况,为个别企方指导人员提供适当的报酬。另外,校内管理机构建设也很重要,院系要成立毕业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各专业还要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设置多个毕业实践教学指导小组。

3.教学计划调整及相关资料建设

毕业实践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有一定的区别,为了便于教学计划的执行,需要对现有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取消原有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教学环节,增设毕业实践课程,同时合理确定课程学时、学分以及开始时间。另外,在原有资料的基础上,增加建设毕业实践课所需要的相关资料,主要包括实践课申请表、毕业设计选题申请表、毕业实习答辩评分表、毕业实践课成绩考评表等。

4.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

毕业实践课虽采用三方管理,但校内指导教师管理工作重、距实践单位远等原因,管理力度难以保证,而实践单位又不是专职管理者,管理责任心不强,所以实习课的管理仍以学生自我管理为主。这就要求学校通过各种方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第3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1对象

2012-2014年,我院接收各个院校的医学专业实习生共计428人,年龄16~25岁,其中中专学历201人,大专学历172人,本科学历55人。我院共设置了50个教学单元,各个教学单元分别设置了4~5位带教教师,各科室均设有一名责任教师。这些教师在我院均有四年以上的临床工作经验,掌握了比较全面、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扎实的临床工作技能,临床操作十分正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均符合专业任教要求。在临床教学中能够承担岗位职责,细致传授专业知识及技能,耐心辅导学生进行临床操作。

2方法

2.1制定目标

(1)临床教学管理部门通过组织内部会议,充分调动各位带教教师的积极性。内部会议上强调了临床教学的重要性和整体目标,使各位带教老师充分重视临床教学,在带教过程中承担起职责,树立起自我奉献意识。

(2)组织师生见面交流会,带教教师深入了解实习生的专业基础能力和知识掌握能力,记录学生的期望和感受;并将临床教学安排和计划告知给实习生。

(3)结合学生的能力调查与目标期望情况,整合学生的信息资料,集中教学管理部门领导、教研主任以及各科室责任教师制定初步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统一确立临床教学管理的总目标,并根据各个科室的具体特点,设立科室分目标。

(4)召开临床教学管理研讨会议,组织各科室主任、责任教师、带教教师和实习学生队伍负责人共同探讨实习目标,再次审核和完善教学大纲,将完善后的教学大纲制定成临床专业实习教学手册,发放到各科室。

2.2实施目标

(1)各个科室的责任教师将本科室的详细情况(患者类型、病程及分期、临床项目)进行整理,制定详细的教案和讲义。各科室的实习生到岗后,先组织学生召开分组会议,强调实习目标和教学管理目标;开展一系列的医师职责、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树立起专业思维;并让学生查阅和学习相关资料,主动熟悉科室的实习环境、规章制度和临床工作特点。

(2)各科室的带教老师组织学生复习基本的临床专业知识,并结合科室临床工作的实际特点,带领实习生观摩临床操作过程,掌握基本的临床操作技术。

(3)教研主任和各科室责任教师对第一个月的临床教学的开展和收效情况进行统计调查,针对带教教师和实习生的反馈情况,组织相应的教学研讨会议,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4)每个月末由教学管理部门记录实习生的考勤情况,综合考察学生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实习态度进行评价和量化考核,由各科室的责任教师进行评价并记录,及时反馈给实习生;带教教师结合教学总体目标和科室教学分目标进行自我考评,重点审核教学内容、进度安排和典型教学实践案例等相关内容,并通过提问、个别辅导和考卷的方式考核学生的学习达标情况。

(5)专职教师定期对教学活动进行考察,加强与教学双方的互动沟通,充分发挥协调作用。每月召开师生座谈会,通过与带教老师面谈或师生调查表等形式,及时发现和解决个别教学矛盾;安排和组织小课堂教学示范课,了解学生回答问题和临床操作情况,对学生实习和临床教学活动进行全方位考察。着重了解实习生的思想动态,综合考察实习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应变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若发现教学活动中存在普遍性或整体性问题,将信息及时汇报给教研部门、教学管理部门和各科室责任教师,集思广益,争取使问题迅速得到解决。

(6)安排实习生记录每周的学习情况、心得体会以及疑惑困难,结合临床教学目标进行自我评价。每周的实习任务结束后组织各个科室实习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由科室实习小组的组长记录详细的讨论情况,及时反馈给科室责任教师。①

2.3结果反馈

在各个分阶段的教学任务完成后,组织对各科室带教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定活动。实行百分制评分方式,对带教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进行综合评价,5个评价指标的分值各占总分的20%。针对教学技能和教学能力,在各个科室内外成立了两个考核小组,结合各带教教师在教学实践环节的操作规范和技能水平进行评价,并辅助以相应的技能抽查考核办法。针对教学态度、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建立了以学生和带教教师为中心的互评、自评的评价机制,参照带教教师的学生实习评审和学生的实习情况记录,进行量化评分。将最后的评价结果进行通报,把具体的指标评分结果传达给各科室,各科室的带教教师针对考核结果进行教学计划调整,并计划好下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和具体的教学活动。

3讨论

目标管理的基本内涵是通过设置目标来充分激励人们的动机,进而指导人们的行为,使个人需要和期望与目标建立联系,从而充分激发个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将目标机制应用在临床教学管理中,既能够促使教学管理程序优化,又能够调动师生的积极性。临床教学管理活动是一项针对性强、结果反馈迅速的教学活动,在教学环节既要结合各个科室设置和临床工作内容的特点来设立教学分目标,还要根据实习生的特点、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教学活动的目标进行细化。其中各责任教师负责督促教学目标实现,带教教师控制各个教学阶段的目标实施,实习生的学习情况是教学活动目标达成情况的重要考核依据。②我院目标教学管理的新探索和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临床教师主导控制作用,根据临床教学需要,分别成立了教学组长学习班和临床教师学习班,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目标教学机制的特征、理论基础、基本实施步骤以及实施的必要性。

第4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1.调查对象与方法

我们对2014—2015年实习的部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以问卷形式进行学前教育实习现状的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回收489份,其中有效问卷476份,回收率95.2%。通过实证调查和统计分析,于中我们发现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了解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的情绪与想法,思考并提出改进学前教育实习方式、实习内容、提高实习效果的一些思路。

2.调查内容及分析

(1)实习内容与形式分析。本次参与调研的学生90%先后以协助教、保育员的角色进行了三个月的保育实践工作,其中,只有86%的学生参与独立试讲,50%的学生兼顾幼儿班级管理,20%兼顾卫生保健工作实习。

(2)教学活动安排分析。此次实习调研,只有40%的学生完成公开课听课量10节以上,70%的学生担任配班老师角色半年以上,30%的学生担任主课老师角色半年以上,五大领域满额授课学生占5%。

(3)教学实践能力分析。通过此次调研,6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较好地胜任园舍、设备、环境、班级清洁卫生工作;30%的学生认为自己能了解班级幼儿生活习惯、健康状况、个性特点及教师教育要求;50%的学生能较好地配合主课老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而有60%的学生不能完全胜任以幼儿获得经验为主的、又有明确教育内容的主题游戏实践课的教学,缺乏游戏活动创设、组织、应变能力的培训和锻炼。

(4)班级管理能力分析。学前教育的班级管理一直是学前教育的重点,是保证教师能顺利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技能。此次调查表明,能较好地调控班级秩序的学生占15%,能较好地调动幼儿情绪的学生占40%,具备自己独立带班能力的学生只占30%。这表明大多数学生缺乏必要的专业应用能力、幼儿教育与管理能力的培训和锻炼。

(5)实习周期安排分析。本次参与调查的学生中,集中见习安排1~2周的占90%,分散见习的学生占67%;顶岗实习的占80%;实习周期半年的占40%,实习周期一年的占60%。

二、高职学前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生的实证调查分析,以及对部分高职院校的考察,笔者认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习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实习内容与形式单一。学生入园实习后,主要是作为协助者的身份进入班级,开始单调的走过场的“四部曲”,即跟班听课、讲课4~6节、组织活动、实结。形式单一,实习效果较差,难以完成学生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2.教学活动心理和经验准备不足。对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进行观摩和分析,是一种有效的教师训练方法。但由于实习生担任配班老师的时间过长,他们几乎失去了自我体验的机会,加上担任五大领域课程教学实践的本来就少,所以他们很少有机会参与有指导意义和观摩价值的教学活动,难以形成系统专业的全科体验教学经验。对于幼儿园游戏活动,由于实习生缺少幼儿园实践经验,既不敢承担幼儿自发的自由游戏实践课的教学,也不敢承担创设活动区的区域游戏实践课的教学,不少实习生只会选择承担以幼儿获得经验为主的、又有明确教育内容的主题游戏实践课的教学。在教学组织的实操中,虽然实习生在校学习时得到过培训,但由于理论与实践运用对接缺乏有效指导,他们在校培训过的技能技巧,在实际面对幼儿的复杂情况时就找不到好的应对办法,教学组织能力显得捉襟见肘,教材处理不当、走不进幼儿心灵、教育机智缺乏、教学过程紊乱等乱象就时常出现。

3.幼儿班级管理应对能力较差。面对幼儿的冲突、情绪问题时一筹莫展,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以何种方式来协调、教育、引导幼儿的行为。担任配班老师或保育员工作,缺乏有效地组织协调与指导,摸着石头过河,不善于学习他人经验,自己又找不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因而班级管理实效不明显,甚至出现失控状态。

4.实习周期安排不科学。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教育实习分两段进行,前后周期为36周、英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25周、法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27周、德国的教育实习时间为72周。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实习周期只有20周左右,而且安排不科学,大多数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实习都是放羊式的分散实习,对教师成长十分不利。

三、应对的策略

1.提高教学实践组织能力。采用合作式教学实习指导方式,克服实习生的恐惧心理。高职老师负责准教师的理论指导与过程评估,幼儿园带班老师与准老师一起分享四种教学范式:一人教一人观察、一人教一人做助手、分组教学、平行教学,用合作教学方式提高准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自我效能感。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通过自我关注、教学任务关注、教学影响关注三个阶段,通过分享经历、探讨焦虑、获得小组支持,逐渐学会恰当处理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的问题,逐渐学会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动态实践观,逐渐学会在复杂的教学环境下,不断地对自己的实践进行探究反思。指导实习生用心观察、适时参与幼儿的活动,以提高实习生幼儿园游戏组织经验。具体可按四步进行:一是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布置,其中也包括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二是给予幼儿自发游戏的自由空间,支持幼儿创造性地开展游戏;三是适时介入游戏,用启发引导、行为影响、结果反馈、转移目标来促进幼儿自身经验的发展,提高幼儿自发游戏的质量;四是教师适度评价,帮助幼儿提升有益经验。

2.提升实习生的带班能力。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提升实习生的带班能力,我们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第一,要多给幼儿关爱、理解和体贴,做幼儿的好朋友;第二,要有一颗敏锐而细致的心,洞察一切事,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第三,要创设一个宽松、和谐、安全、卫生、舒适的精神和物质环境;第四,要建立班级常规,与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

第5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关键词: 教育实习 学习策略 职前培养

教育实习是整个师范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教育实习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获得切身体验和实际知识,培养学生从事教育和教学的能力。它是师范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战演习”。

对一名刚跨出校门进入一个真实的教学环境的实习生来说,如何有效地向有着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指导教师学习,在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直接经验,是一门学问。这需要实习生有策略地向有经验的指导老师学习,在短暂的实习中获得有价值的教育和教学经验,为毕业后很快地适应教育角色做好必要的准备。

一、有目的地看

实习生和指导老师往往采取一对一结对子的方式开展实习活动,这种浸入式的方式能使实习生受到全方位的培训和指导。实习生经常会跟在指导老师的后面,看各种各样的活动,从生活活动到教育活动,从晨间接待到离园道别,从集体管理到个别教育,从与幼儿交流到与家长沟通,等等。这样的辅导方式对于实习生的实际带班工作和教学工作都是一种最直接、最直观的指导和学习途径。

看,看自己最需要或目前最疑惑的;看在校学习的理论怎么样与实践有机地结合;看指导老师的教育机智;看指导老师的日常管理,等等。实习生面对这样的状况,往往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学,结果因为求“全”而最后“什么都没有学到和改进”。实习生要学会给自己定目标,从自己最需要的地方入手,学会有目的地看,有意识地观察,目标明确了,才能看得更仔细,收益也才会更大。

二、有选择地听

活动评析是实习生在学习中经常碰到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可以感受到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风格,这是一个有效帮助和再学习的过程。但是由于实习生没有判断是非的标准,确定不了活动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值得商榷的,因而“照单全听”,结果往往“稀里糊涂”。因此,实习生面临听什么和怎么听的问题。

听,听指导老师的思路。指导老师会把问题的空间从更大的任务情境中分离出来,把复杂的问题简化为易于处理的问题。因此在活动评析中,实习生应该更多地听指导教师对活动评析的一些思路,感受指导教师对问题思考的角度,以及过程中的目标的调整、内容的生成、方法手段的灵活运用、个体差异的照顾调整等原因,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分解,以及灵活运用。如在“水的秘密”活动中,实习生从水的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无味、无色等特性设计各个环节,结果活动出现了“赶场”的现象,而指导教师却只是从水无固定形状的角度设计了活动“胖子、瘦子和其它”。在自我评析中,实习生找到了活动的设计思路,明白了科学教育活动应该更多地从细处着眼,从生活化入手,引导幼儿作一些纵向的深入探究,真正实现科学活动的发现性、探索性、研究性、主动建构性等。

三、有思考地学

学习指导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实习生最直接的想法,但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就学而学,而是要学习透过这些经验“看”背后支撑的理论,用理论研读经验,并思考在运用中自身与指导教师存在的可能差距,倡导有“思考地学”。

思考指导教师“绝招”后面支撑的理念。指导教师良好的经验表现了知识的个性化、情境性、缄默性的特点,但这种经验受到一定环境的制约,即教师针对具体情境下具体幼儿经验,因此对实习生来说,幼儿不一样,教师把握程度不一样,这种经验只能是有效的体验,而不是不顾及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一味地全盘跟学。因此,实习生在学习指导教师良好经验时,需要有“思考地学”,重点领会指导教师良好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只有这样才能理解具有个别特征的教育方法,才能在理念的指导下创造出“我”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思考“我”和“她”的异同点。这有助于实习生更多地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问题,杜绝简单地模仿,照搬照抄,“丢失自我”。如活动“跳跳毯”指导教师觉得应该让幼儿自己去创造、充分探索,于是设计和记录了不同的跳法,活动中的引导则“见机行事”。实习生没有简单地模仿,而是分析了自己和指导老师的不同特点:指导老师有足够的教育机智面对当时的处境和幼儿的问题,“应付的方法灵活多样”,但自己缺乏对活动的预见和“应急方案”,如果按照指导教师的想法“赤手空拳”地开展活动,就会有抓不到边的感觉,这样对活动的开展会有很大的影响。于是,实习生设计了幼儿在探索时的“核心引导”问题,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四、有方法地做

实习生的学习最终需要回到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地运用、领悟和完善,这就需要实习生“有方法地做”,以促进自己成长。

模仿中有创造。实习生在向指导老师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更多地采用模仿的方法,模仿指导老师的教学,模仿指导老师保育时的细心,模仿指导老师的常规培养策略等。但如果在教学和活动中单纯的模仿,就会削弱实习生自我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延缓自我提高,因此,需要实习生在模仿的同时有自己的创造,哪怕点滴的思考,即实现“她”中有“我”的影子。如在语言活动《城市里来了大恐龙》中,指导教师把活动的内容定位于大胆的表述,采用各种方式引导幼儿进行学习,活动很成功。而实习生在向指导老师学这一课的活动中进行了小改动,在情境学习中加入了“贴贴纸”和“交通游戏”的环节,试教后得到了预想不到的效果,使实习生敢于创新和想象,使实习生的教学活动不拘泥传统的活动形式,体现《纲要》的时代性。

跟进式的学习,对实习生来说,能明显感受到自己的进步的学习方式就是不断的“试教”,也就是体现在常用的跟进式手段:上课―评课―再上课―再评课,循环往复,在跟进中体验幼儿的特点,感受指导教师的智慧,在不断的梳理中明确自己的思路和教育目标,知道如何围绕目标设计,如何更好地贯彻“过程性”等。每一次试教,都会面临新的教育情境,出现新的问题,因此,每一次试教都是对活动的新的梳理,再加上指导教师精心的点评,使得实习生组织的活动日渐成熟,与幼儿相处得更加融洽。

五、有针对性地反思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主体的行为表现及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反思可以使教师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书、不唯上、不唯专家,相信自己才是处理自己问题的专家;反思能在理论的水平上有深层的认识,使教师隐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反思是对新课程理念的诠释和传统理念的摒弃;反思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否体现幼儿的主体性,而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性;反思课堂教学资源是否机智处理;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理;反思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是否体现幼儿认知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等等,从而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提高教学效能的过程。反思能力是当代教师必备的基本能力和技能,而即将毕业的师范院校的学生也应该具有教学反思能力,从而为将来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实习生在实习中一定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这有利于激发教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专业化能力的形成。一是要反思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批判地学习他们的经验,如反思指导教师的教育理念;反思指导教师的教学行为:反思指导教师的教学策略;反思幼儿的学习过程;反思指导教师整个活动设计的理论背景等。二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如写自己教学的成功之处;写不足之处;写教学机智;写幼儿创新;写教学设计等。可采取些实习日记;课后写心得和及时和指导教师交流等方式,从而避免实习的盲目性,发挥实习的时效性。

总之,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是职前教师能力与素质提高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教师职业责任感的重要阶段。只要掌握了良好的实习策略,就可以提高实习的效率,为职后短暂的时间内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和实现教师专业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魏敏,陈峰.幼儿园教育活动案例分析[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关键词: 教师的成长 协作互助 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180-01

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教育机构就针对日语教师的培养目的、内容及手段进行了重新定义,不再一味地追求通过训练使教师获得授课技巧,而是开始关注如何促进教师们的“自我成长”,使其能够根据学生的个性创造出最合适的教育实践活动。即实现了从“教师训练(teacher training)”到“教师的成长(teacher development)”的培训范式的巨大转变。[1]继而日本研究学者横一郎提出在日语教师培养过程中要体现“アクション?リサチ(行动研究)”的特点,教师要学会为自我的成长设定教学计划,对教学活动进行观察,并进行自我反省。这是一项长期的不断循环促进的行动研究活动,其表现方式之一就是教师间的协作互助。[2]反观近年来我国在日语教师培养方面越来越重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同时兼顾到社会文化、语言领域及教育领域的培养内容,忽略了教师在理念上的“成长”。

一、协作互助与教师的成长的定义

协作互助这一概念来自英语的peer coaching(又被译为“同伴互助”),是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建构主义风潮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学习理论。[3]与此同时人们开始关注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多样性将自身的习得运用于实践中。90年代以后紧随英美,日本在日语教师的培养上也开始应用“教师协作互助”模式,旨在让教师在实践时能够与同伴共同规划、反思和分享教学经验,进而得到“成长”。笔者认为这里所指的“成长”是一种动态的概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日本研究学者饭野令子也提出,“教师的成长是指在与包括学生在内的他者的接触中,反思自身的实践活动,意识到自身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观’,重新审视进而指导改善教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循环的过程。”[4]本文基于上述先行研究,通过参与观察日本某大学的日语教育实践活动,针对“协作互助”模式对日语教师的成长的影响及意义进行考察。

二、研究概要

本研究的对象为日本W大学所设置的某日语教育实践研究C课程中的4名外国留学硕士研究生(以下称为实习生)。本研究将以这4名实习生半年来的教育实践的语音记录、实践报告以及反省报告为考察文本进行分析。由于内容涉及被研究对象的经验、行为及情绪等方面,因此决定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分析时,第一阶段提取考察资料中与研究目的相关的内容出来进行排序。第二阶段为提取出来的资料定义将其概念化。最后以提取出的概念为假说重新建构,分析并得出结论。

三、分析与考察

C课程是W大学极具特色的日语教育实践活动之一,主要由“留学生班级”配套硕士研究生组成的“实习班级”组成,是以“课程设计-实践-反省”为主的双重结构并行模式。

1.教育实践中实习生的自我定位

例1(前略)生がいてもらうしかないという意や自分がリダになることに和感を感じた。…勿、者は担当者とのをどう捉えたらいいのかについて明化にする必要があると思う。

上文摘录于实习生A(留学生)的实践报告,通过文中的敏感词句「和感を感じた(有不协调的感觉),结合前后句可知对于“在教室的讨论活动中,只能让实习生发挥主要作用”的意见,A并不赞同。实践报告是由全体参加者公开传阅的,显然A通过报告提出了对实习生与教师之间职责的定位问题,也是自身教育观出现了动摇的表现。综述可知实践报告作为整个活动的一环,有效地促使实习生对活动的体制构成产生了质疑。所谓质疑中才可出真知,正是这种提出质疑,分享经验的对话的过程,让参与的教育实习生们相互补充,共同成长。

2.协作互助形式对教育观的积极作用

例2 (略)ここで、もらったコメントをどこまで自分のものとして消化できるか、また消化できないままで使うと、本当の自分も方向性を失ってしまうのではないか。(略)他者から意やコメントをいただくことは、自身の改善にとって不可欠なものだと思う。

由实习生B(留学生)的反省报告中可看出团队在教学目的与方法方面进行协作互助的专业沟通时,“他人的意见”与“B自身的教育理念”之间发生了斗争。虽然B没有表明其最终选择,但也承认来自他人的协助是为改善自身而不可欠缺的。因此可知协作互助模式对重新认识自我,认识自身的教育观产生了良好刺激。

四、结语

教师们对在专业领域涉及到的问题通过协作互助活动进行交流、分享经验和深度对话,这是一个相互补充且相互影响的过程。上述例子中的实习生们通过协作互助的教育实践活动,不仅积累了实践经验,还能够深刻反思对照自身现有的教育理念,达到新的认知高度。饭野令子关于教师的“成长”也强调必须要重新审视自身的教育观与语言观,而行之有效的“协作互助”模式为我国的日语教师培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崎敏夫,崎眸.日本教育の理と践[M].アルク出版社,1997

[2]横一郎.日本教のためのアクション?リサチ[M].凡人社,2000

第7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1程序与方法

1.1学院方面的管理

1.1.1做好实习前的准备工作

建立健全临床带教管理机构,成立由学院分管领导、招生就业处、教务处、学生工作部等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的学院毕业实习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毕业实习工作;招生就业处组织学院带教教师和医院临床指导教师,讨论并制定实目标和计划、大纲;学院召开实习生动员大会,学习《毕业实习管理手册》及有关实习规章制度,布置实习分组、进院、轮转等工作,确保毕业实习顺利进行。

1.1.2强化临床技能训练

毕业实习前,除正常上课时间外,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晚自习及双休日时间,进行临床技能强化训练,并逐项进行严格的操作考核,保证医学生的操作规范。

1.1.3解决不同时期学生的相关问题

带教教师根据医学生实习不同时期,即实习初期(第1~2个月)、中期(第3~7个月)、后期(第8~10个月)的心理特点及实习要求,解决相关问题。在实习初期,重点帮助学生解决紧张与恐惧心理,采取介绍、参观等措施,使学生尽快熟悉医院、科室环境,并在临床带教教师的监督下,进行临床实践。实习中期,重点抓专科临床技能训练,要求学生在内、外、妇、儿四个大科实习中,对临床基本技能全面掌握,并完成六份完整住院病历。实习后期,以学生对学院、医院带教管理意见的反馈、总结实习情况为重点,在保证稳定学生实习情绪与完成实习计划、大纲内容的完善临床带教管理提高医学生实习质量前提下,采取多种方式指导学生就业。

1.1.4检查落实实习计划、完成实纲情况

学院带教教师每月一次到实习医院巡视,通过听取临床带教教师的介绍和检查学生的实习报告、听课记录、实习笔记等,了解实习计划、实纲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对临床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术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解决。

1.1.5严格执行考勤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实习纪律教育,使学生牢记纪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生请假必须经学院和医院的实习管理部门审批,出勤情况由实习所在科室统一管理,并责成实习队长每周一次向带教教师汇报,对出勤情况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学院带教教师根据了解到的学生实习情况,利用巡视机会对学生加强政治思想、行为规范和医德医风教育,组织填写实习报告表,交流在各病区、各科室的实习经验,针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指导。

1.1.6和学生谈心,交流思想

通过谈心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带教教师在带教过程中,要结合独生子女的特点和实习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与学生交流,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实习感受、对带教教师的建议和意见,培养其良好的性格,以适应临床工作需要。

1.2实习医院方面的管理

1.2.1实习医院要重视临床带教

在学生进入医院时,要进行实习前教育,包括介绍医院情况、与临床实习有关的管理制度及要求等。为切实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各实习医院采取多种评定方法,选择具有高尚职业道德、丰富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师作为带教教师,从而激发临床带教教师的积极性。

1.2.2为实习生创造良好的临床学习环境

医务科制定有效的临床实习带教管理目标,每个科室都有完成带教管理目标的执行计划,内容包括:①指导学生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学习;②进行职业道德及法律知识教育;③定期开展专业知识讲座,组织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查房;④考勤、考核与评价。

1.2.3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带教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医院组织的教学检查、教学查房、座谈会及科室组织的讲课、出科考试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达到提高学生理论知识水平、技能操作能力的目的。医院可通过实行“一对一”的带教方法,使学生全程跟随带教教师,全面观察、学习带教教师从事临床工作的内容和方式。同时,带教教师要做到放手不放眼、病床边随时教学、布置课题等,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压力,以培养其自觉学习的习惯,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术。

2实习效果

2.1使临床带教程序更加系统化

通过学院、实习医院的入院教育和实习过程的全方位管理,使学生熟悉了实习管理的程序,做到自觉执行《毕业实习管理手册》的有关规定,按照实习计划和实纲的要求,全面、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2.2实习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换

通过不同实习阶段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角色的转换,使学生较快地从学生角色转向临床医生角色,从单纯的校园生活转向繁杂的临床工作;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摆正自己的位置,为面对新挑战和人生的转折点奠定基础。

2.3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

严格执行考勤工作制度,增强了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院和实习医院也能随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实习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良行为能及时纠正,同时通过带教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体现了带教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融洽了师生关系、医患关系,有利于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为其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4院校协作,齐抓共管教学

医院领导参加学院组织的临床实习教学工作会议,学院领导及学院带教教师参加医院组织的临床教学检查,形成了院校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氛围,并就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促进了实习计划、实纲的圆满完成。

第8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关键词:技工院校 顶岗实习效果评估 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

顶岗实习是技工院校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有效途径,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环节。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具有“双重”身份,他们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准员工”。为期一年的顶岗实习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提升职业素养。科学的评估体系是保证顶岗实习质量的关键。然而,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仍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建立与职业能力培养相匹配的可量化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迫在眉睫。笔者以所在学校的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为例,就技工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进行深入研究。

一、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现状

笔者对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2013、2014届毕业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情况进行了调研,目前的评估形式由四个步骤组成:一是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二是由企业指导教师根据学生日常表现进行评估,第三是由实习指导教师评估,最后是由学生所在专业系进行综合评估。以上四个步骤均为文字鉴定的形式,以定性评估为主,最终的评估结果未出现量化的考核分值,仅有“不合格”“合格”“良好”“优秀”等四种等级性评价。此种对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的方法存在以下三方面不足。

1.缺乏定量评估

目前采用的评估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定量评估的指标,通常是下发实习手册给学生,分别让学生和企业按要求填写,由实习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进行定性评价。而实习指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估则主要依据实结以及日常表现进行鉴定式的评价,无法突出顶岗实习过程的整体状况。

2.缺乏过程性考核

评估内容由学生自我鉴定、企业鉴定、实习指导教师鉴定为主,不能反映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所具备的职业素养、责任感、知识及技能、组织管理、团结协作等诸多能力的真实水平。同时,现有的评估方法仅限于考察学生的实习结果,而未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习过程,缺乏能够体现过程性考核的评估指标。

3.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估

作为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然而目前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方法缺乏对综合职业能力的评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评估应是通过规范的评估体系,突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等诸方面的综合职业能力评估,加强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性考核。

二、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的建立

1.确定评估对象

构建评估体系首先要明确评估的对象,就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而言,评估对象为技工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质量,评估指标还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体现专业的特点。

2.顶岗实习效果多元化评估体系的建立

通过建立以企业为主、学校指导教师为辅、学生自我评价及小组评估为参考的多元评估体系,可实现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的全面评估,从而确保学生顶岗实习的质量。同时以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培养为基础,以定量评估为主、定性评估为辅来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内容及标准。

(1)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学生进入企业后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应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企业对员工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管理主体为企业,因此企业对学生的评估指标可借鉴企业对员工的评估标准。

笔者对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的多家合作企业进行了调研,主要采用访谈的形式,一方面了解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对员工的考核评估指标,一方面了解企业指导教师对实习生的评估要求。企业应对学生单元操作、阶段性活动效果进行考核,重点对学生的责任感、工作态度、岗位胜任能力、专业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人相处以及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估。由于学生顶岗实习的全过程在企业完成,因此企业评估占总成绩的60%,评估指标多而全面。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专业特点,建立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表,详见表1。

(2)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学校指导教师作为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另一主体,主要通过实习巡查、电话、网络等手段与实习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仅通过考核实结报告这一项成果性指标的做法科学性不足。

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也重点从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两个方面进行指标设计,与企业评估指标不同的是,学校指导教师侧重对日常寻访记录、实习日志、学生阶段实习小结、实结报告等能够体现过程性和结果性的资料进行考核,同时兼顾对工作态度、遵守纪律、解决问题及环境适应能力的评价。学校指导教师的评估占总成绩的30%,详见表2。

(3)学生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自我评估及小组评估。学生是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对象,同时也是实现自我管理的主体。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应接受学校、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同时应具有自我评价、自我分析和自我提升的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学生的自我评估体现了主体对自己思想、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此项分值仅作为参考。

根据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要求,针对集中实习的学生组建学生自我管理小组,定期开展小组活动,由小组长详细记录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及生活等情况。因此由小组长对学生实习效果进行小组评估,侧重于对学生工作态度、遵守纪律、学习及解决问题能力、与人相处等指标的评价,占总成绩的10%。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自我评估及小组评估详见表3。

(4)综合评估。学生所在系部根据企业、指导教师以及小组评估的量化得分,按60%、30%、10%的权重进行汇总,按得分情况确定学生顶岗实习效果评估等级:60分以下为不合格、60~75分为合格、76~89分为良好、90分以上为优秀。

三、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的运用

与以往不同的是,本评估体系由于结合了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培养,增加了可以量化的评估指标,加强了顶岗实习过程的信息记录和反馈,更注重过程评估,通过对顶岗实习效果的评估以保证顶岗实习及人才培养的质量,以确保为企业输送优质的高技能人才。

2015年6月,将该评估体系运用于2015届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毕业生,对即将完成一年顶岗实习任务的59名学生(其中24名学生更换实习单位)进行实习效果的评估,分别由企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学生实习小组进行评分,并汇总成绩。经验证,该评估体系可操作性强、评估项目设计合理,能够大大提升评估效率,评估效果良好。

1.规范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

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注重过程管理的重要性,明确了企业、学校指导教师、学生三者的评估方向,采用过程性和结果性相结合的评估方式,有效避免了只以书面材料、报告、鉴定等文字形式评估学生实习效果的现象,从而规范了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提高了评估的效率。59名毕业生的顶岗实习评估合格率为100%,有12名学生以评估优秀的好成绩,被评定为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获得了企业、学校以及同学的一致认可。

2.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通过建立三位一体的顶岗实习效果评估体系,不断完善顶岗实习过程管理制度,使学生在完成岗位工作的同时,提升了综合职业能力。可量化的评估指标更为企业提供了观测点,有助于实现高就业率。目前营养与食品工艺专业59名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6.6%,专业对口率达91.5%。

参考文献:

[1]刁洪斌.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生顶岗实习评价模式[J].职教论坛,2010(11).

第9篇:教师实习内容自我范文

关键词:目标管理;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69-02

一、目标管理概述

目标管理是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最先提出来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管理方法,是以目标为导向,按照制定目标、实现目标和成果考评三个基本阶段来实施,先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为各部门及个人的分目标,实施过程中强调以人为中心,依靠自主管理,最后根据目标的实现程度来对每个成员进行考核。这种管理方式目前在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若在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加以应用,也将有助于更好地实现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时间长,学生在校外,管理易“放羊”。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安排,学生完成校内学习之后在毕业前半年多时间里,要到企业或单位进行顶岗实习,这是每位学生都必须参与并完成的教学环节。科学安排,认真组织顶岗实习能够将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实现紧密结合,能够真正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实践技能。但往往这一时期非常特殊,学生还要考虑后续找工作就业或者进一步提升学历等问题,非常容易造成学校和学生对顶岗实习放松了要求,比如一些学生思想上没有认识到顶岗实习属于一个教学环节,将顶岗实习视同就业前的试用期,直接影响了顶岗实习质量。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有一个最大的难点就是学生的跟踪教育与管理,对于实习企业来说,有的企业提出很多实习学生没办法很快地适应工作状态,但是考虑到他们的学生身份,企业不便过多过严地进行管理,试图通过联系学校反映学生的实习情况,希望得到校方的帮助,但是很多学校认为将学生送到实习单位之后,管理的责任应由企业这方主要承担,这让很多企业感觉非常被动。有些学校思想上认为需要配合参与管理,但由于学生实习单位分散在外,鞭长莫及,还是无法实现有效管理。其实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会有安排指导教师,一个是学校的专任教师,一个是企业的技术能手,只不过是很多高职院校校内指导教师有等于无,虽有少量的学生反映有指导老师到实习点巡视,但也只是一种查岗式的走过场,并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至于企业的技术能手,因为工作太忙,有工作任务,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时间跟实习学生沟通交流。整体上而言,实习过程中的指导形同虚设,几乎为零。

2.顶岗实习教学目标不明确,质量难以保证。目标是一项任务在某段时间内完成结果的预期,它是活动效果的评价依据,是行动的方向。顶岗实习是高职教学的组成部分,因此其目的是培养人才,调查显示,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在组织学生顶岗实习活动时,制定的顶岗实习计划里都有实习目标一项的阐述,只不过都是些大而空的、难以测量的表述,比如“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训练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岗位相关专业技术知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实现零距离上岗”等等,学生对于顶岗实习目标的认识也不清晰。

3.实习内容专业对口性及稳定性较差。通过顶岗实了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以外,还能够激发学生对行业的兴趣以及提高专业学习能力,实习中的工作内容与所学的专业吻合度越高,对高职学生专业学习的促进作用也就越明显,但是有一些企业虽然接收了顶岗实习学生,却担心实习生做不好工作,只为学生安排一些最基础的或者属于打杂性质的岗位甚至是和专业无关的岗位,比如说:助理、接待等,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顶岗实习的育人目标。

顶岗实习作为一个教育教学环节,应该持续稳定地开展教育和学习工作,才能确保完成并达到目的。现在,顶岗实习的持续性由于政策明确规定至少要有半年时间得以落实,但是学生顶岗实习过程中的稳定性不够,实习企业频繁更换,绝大多数专业的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中途离岗或中途换岗的现象。

4.考核评价不具体,教学难以监控。对学生的顶岗实习活动进行科学的评价,这是关系到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影响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顶岗实习作为一项必须的教学活动,和课程一样,应该有适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对实习结果进行评判,给予学生相应的成绩。现在各高职院校对学生顶岗实习的最终评价,是由指导教师直接根据学生实习单位评语、顶岗实习报告给分或等级,在指导老师本身没有很好地履行指导职责的情况下,主观因素占主导,评价缺乏客观性和实效性。

三、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的优化对策――目标管理视角

1.制定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目标是一切行动的导向,德兽克认为一个组织的目的和任务必须要转化为目标,制定目标是目标管理的初始阶段,是组织根据使命和某时期的任务制定总目标,然后逐层分解分别制定各部门目标和个人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纵横联结的完整目标体系。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可分为以下五个层次:第一,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即“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应用能力及岗位适应能力,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第二,按照顶岗实习的各个管理主体进行总目标的分解,顶岗实习中学校的管理目标大致分为专业培养目标、组织机构设置目标、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管理目标、实习基地建设目标、对口实习率目标、实习安全目标几项。第三,顶岗实习指导教师的工作目标,包括为学生提供实习信息目标、对学生实习指导的目标、对学生日常管理的目标、与企业及家长联系与沟通的目标和实习过程及结果评估的目标等;第四,实习企业管理目标,包括实习生培养目标、安全教育目标、实习考核的目标等;第五,学生自我管理目标,学生个人也是顶岗实习管理的一个重要实施主体,他们在实习中也必须建立自我管理目标,包括培养目标、安全目标和纪律目标等。上述五个方面目标中每一项又可以分解为具体的目标任务。

2.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顶岗实习管理总目标分解后,参与顶岗实习的各主体都要围绕目标尽职、尽责,努力实现各自目标。(1)政府层面。政府要加强对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通过建立、健全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强制性督促政府部门、职业院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到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中,形成社会合力,政府部门还可制定相关的保障政策,对积极参与的实习单位进行鼓励和扶持,从政策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发挥社会舆论作用,激发企业参与的积极性。(2)高职院校层面。高职院校是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过程管理的最重要的主体,责无旁贷地需要承担主要的管理职能,不能将管理和指导学生的责任完全丢给实习企业。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采取分级管理模式,各级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负责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指导。学院成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统一管理和协调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对顶岗实习进行有效的监控,定期检查各院系的顶岗实习开展情况,对各系部顶岗实习工作进行评估,与实习单位进行沟通、协调,促使顶岗实习顺畅实施。顶岗实习指导教师与实习单位共同管理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活动。(3)企业层面。接收学生顶岗实习企业需要转变观点,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育人对企业行业长远发展的重大意义。要尽量做到安排的实习岗位与高职学生所学专业内容相同或相近,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够将所学专业内容与实习岗位紧密联系起来,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再次,实习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使得学生已经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应用,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成长。若有条件合理地安排轮岗实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要落实顶岗实习企业指导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严格实施日常管理。(4)学生层面。自我管理是目标管理中倡导的主要管理方法,高职的学生都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并且也希望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控制,顶岗实习与校内学习完全不同,需要面对非常具体的工作任务和十分复杂的工作环境,对参与实习的学生来说,通过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情和信仰,加强学生对顶岗实习的了解,能够端正学生对专业、对行业、对企业、对岗位的认识,便能更主动自觉地投入实习、融入社会。

3.建立科学的顶岗实习管理考评体系。在顶岗实习管理考核体系中,多方参与评价是保证考核合理的重要方式,校、企、学生三方合作形成多元化考核与评价主体,校企双方要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评价,才能保证实习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可组建由辅导员、校内实习指导老师、企业专家组成的考核小组,共同对实习学生进行考核。此外,学生进行自评,通过实习日志、工作记录等方式来进行自我的反思,对实习目标的达成自我评价。评价内容上要注意以实习前设定的目标为判断依据从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创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科学的工作态度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也要注意定性与定量方法的结合,力求考评的准确和客观。在考核实施过程中要严格要求,避免形式化考核,可以通过答辩式考核或成果展示等方式来进行,从而使实习考核动态化,最后考核结果要体现差异性,并把这种差异和奖惩挂钩,从而避免考核的模糊性而降低学生实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职业道德修养、职业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标管理视角出发,通过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管理目标体系、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顶岗实习考评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当前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