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双边贸易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双边贸易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双边贸易论文

第1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一、模型的建立

本文运用贸易引力模型,考虑到中韩两国的贸易现状,加入人口规模、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中韩FTA等变量,建立模型如下:lnTij=α+κln(Yj)+γln(PiPj)+δln Dij +ρln CPIj+ηEA+λAPEC+μij(1)。其中,Tij表示两国双边贸易总额,Yj 代表伙伴国的GDP总量,其越大,该国潜在的进口需求量越大,从而促进两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增长。PiPj代表人口总量,即一国国内的市场规模,以往研究表明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与人口规模呈负相关关系。Dij代表两国间的距离,即两国的运输成本,两国间的距离与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呈负相关关系。CPIj代表消费者物价指数,即一国市场价格的基本动态,与居民的购买力相关。伙伴国的CPI越大,居民的购买力越小,需求降低,从而影响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EA代表中韩两国的一体化组织,理论上认为制度安排会促进两国的双边贸易流量。由于中韩两国的贸易伙伴国主要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APEC),所以APEC必定对中韩两国各自的贸易流量产生积极影响。

二、回归结果及分析

(一)中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中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见方程1、2)韩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见方程3、4)

由方程1的结果显示,该方程通过了5%的显著性检验,调整后的R2值为0.64,对于截面数据来说,拟合优度尚好。D-W值为1.988,说明不存在自相关。就各个变量具体来看,回归系数符号均与预期符号相同。除伙伴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两国的人口规模未通过检验之外,其他变量都达到了5%的显著性水平。部分原因在于,影响一国国内居民对商品需求大小的因素有很多,CPI不能完全反映出伙伴国对进出口商品的需求状况。鉴于此,本文依次对方程1中不显著的变量进行剔除。为了分析EA变量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最后在回归中加入EA变量进行测量,得到方程2。从方程2可以看出,伙伴国的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中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的双边贸易流量将增加0.44%。APEC的促进作用较大,系数达到0.74。同时,EA变量的影响系数超过APEC,达到0.87。而两国的人口规模、消费者价格指数的影响却不显著。也就是说,如果中韩两国建立FTA,将对中国的双边贸易流量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并可能会大大超过APEC对中韩贸易影响的力度。这进一步说明,中韩两国间区域贸易协定签订的必要性和签订的长远意义。

(二)韩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伙伴国的贸易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利用同样的方法,对韩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国的相关数据进行逐步回归,得到表1中方程3、4。由方程4可知,韩国与其主要出口贸易国的双边贸易流量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伙伴国的GDP总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双边贸易流量将增加0.41%;两国的人口规模乘积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双边贸易流量将减少0.38%;两国间距离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双边贸易量将减少0.61个百分点。这说明中韩两国对距离变化反应敏感。值得注意的是,变量EA的引入,使得距离系数的绝对值下降0.1个百分点。同时,回归结果显示,EA变量对韩国对外贸易的影响非常显著,系数达到1.78,说明中韩签订区域贸易协定后,会大大增加韩国的对外贸易量,促进其对外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秀敏,李淑艳.东北亚国家贸易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及潜力分析[J].东北亚论坛.2006(2)

第2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持续扩大,双边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首先列举了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然后通过比较双方认识的异同,对双边贸易失衡问题进行了较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在此基础之上,又从贸易失衡对双方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提出中欧应该理性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同时,双方还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进入新世纪,随着中欧贸易的迅猛发展,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快速增加,从2001年的51.7亿美元剧增至2007年的1342.3亿美元,年均增幅达到59.3%。其中,2002—2005年的增幅一直保持在90%左右。虽然2006年、2007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增幅明显回落,仅为30.7%和46.4%,但由于基数很大(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701.2亿美元),这两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分别增加了215.4亿美元和425.7亿美元。欧盟的统计数据更为惊人。2005年,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为1 085亿欧元(约合1349.7亿美元),甚至超过了中国2007年的统计数据,1 342.3亿美元。严重的贸易失衡大大地刺激了欧盟本就敏感的神经,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公开指责对华贸易赤字“不可容忍”,强烈要求中国采取措施扭转贸易失衡局面。中国也注意到贸易失衡给双边经贸关系带来的消极影响,正在积极想办法缓解双边贸易严重失衡的局面。目前,中欧贸易失衡已经成为双方经贸博弈的焦点。

一、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1.中国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中方认为,中欧贸易失衡是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大背景下包括欧盟在内的发达国家/地区对华产业转移的必然结果。欧盟对华产业转移使得中国对欧盟的出口盈余,有很大一部分是中欧贸易转移的结果。日本、韩国、中国台湾及东盟成员国也加快了对华产业转移的步伐,在中国组装、加工产品,然后再出口欧美,这样欧美对这些国家的部分贸易赤字也转变成对中国的贸易赤字。“这些逆差始于2000年(约400亿美元),并一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态势;至2006年,中国对上述贸易伙伴的逆差总额已达1 539亿美元,而同期中国对欧盟与美国的顺差总额约为2 359 亿美元”。中方还认为,中欧贸易失衡与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有关。

2.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的认识

欧盟承认在贸易失衡方面中国是“代人受过”,中国的顺差部分是其他国家的顺差。2006年10月,欧盟发表了《竞争与伙伴关系:欧中贸易与投资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近十年来,亚洲国家在欧盟进口中的比例相对稳定在20%~25%。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中国已经部分取代了亚洲其他国家成为出口来源国的事实”。欧盟也承认,“产生这一逆差的部分原因是结构性的,因而这一现象还会继续存在一段时间”。但欧盟更加强调贸易逆差反映了中国严重的市场准入问题以及中国未能履行世贸义务,强烈要求中国“完全履行WTO成员的义务,全方位地向其他成员开放货物和服务业市场、放松对外国投资的限制和保护外国公司权利”。同时,欧盟还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特殊的经济增长鼓励机制强化了中国的竞争优势,抑制了进口需求,加剧了贸易不平衡。另外,欧盟还认为贸易失衡同中国充分利用了欧盟的普惠制有关。

二、中国和欧盟对贸易失衡原因认识的比较分析

第一,双方均认同贸易失衡与国际产业转移和随之出现的贸易转移有关,具有一定的长期性。但是中方认为,这是贸易失衡的根本原因,而欧方则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市场准入问题上。入世后,中国努力兑现承诺,将关税总水平下调至9.9%,取消了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和特定产品招标等在内的所有非关税措施,并加大了服务贸易领域开放的力度。2001年,欧盟对华出口为357.2亿美元,2007年猛增至1 109.6亿美元,在7年内增长了3倍多,是欧盟所有贸易伙伴中增长最快的,这表明中国市场的开放程度显著提高。但是,中国确实保留了一些限制条件,如资本要求带来的设立成本、限制投资规则、所有权上限,以及当地含量要求等。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循序渐进的开放,才能有效地保护和扶植我国的战略性产业,降低经济运行风险,推动国民经济实现持续、稳定的增长,进而持续扩大从欧盟的进口,才能实现双赢。

第二,欧盟认为,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加剧了贸易失衡。近年来,尽管我国一直保持着10%左右的经济增长速度,但国内消费需求有限的状况一直未有明显地改善。目前,国内经济增长一半以上都靠进出口拉动。对中国来说,过度依赖外需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持续的。不仅如此,长期以来中国一直把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考核地方政府政绩的最主要评价指标。由于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税收以及就业的拉动作用较为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对这些行业的出口企业一直持鼓励的态度,给予它们各种优惠政策和补贴,造成这些行业投资过度,产能大幅度提高。而且由于大部分出口产品差别不大、种类重复,压价竞销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产品的利润甚至只有2%~5%。从这个角度看,中国不合理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特殊的鼓励机制确实给欧盟同类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贸易失衡。

第三,中国认为,欧盟歧视性的对华军售禁令加剧了贸易失衡。入世后,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潜力被释放出来,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产品涌入欧盟市场,深受欧盟消费者的欢迎。同时,中国急需的高技术产品、军民两用产品却因欧盟对华军售禁令而无法进行贸易,而欧盟的其他产品又因为价格太高无法获得中国老百姓的青睐。在此情况下,欧盟对中国的很大一部分出口能力被搁置,自然会加剧双边贸易失衡。

三、贸易失衡对中国、欧盟影响分析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产业的国际转移和产业链条的全球配置使得贸易顺逆差的原有内涵和经济意义发生了改变,以国界划分的贸易顺逆差已经不能真实地反映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得失。因此,不能仅仅因为中国对欧盟存在巨额的贸易顺差就认定中国在双边贸易中获益,欧盟在双边贸易中受损。事实上,中欧贸易失衡给双方带来的影响各有利弊,必须要理性看待。

对中国来说,巨额的贸易顺差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从好的一面来看,巨额的贸易顺差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到2007年末,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5万亿美元,居全球首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支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为日后服务贸易领域的全方位开放、汇率的更加弹性以及未来资本项目的更加开放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我国对欧出口企业大都集中在纺织、制造、生产加工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为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中等技术专业人员提供了宝贵的就业机会,有效地缓解了低层次就业的压力。从不好的一面来看,首先,巨额的贸易顺差为欧盟对华实施贸易保护措施提供了借口,加剧了双边贸易摩擦。欧盟认为,欧盟的相关产业和就业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冲击,为了改善国际收支状况,保护国内产业和就业的健康发展,欧盟有必要对中国进口商品设限。近年来,欧盟大幅度的削弱对华普惠制待遇,加强对华反倾销调查,并设置了一些针对中国产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打火机CR标准。其次,巨额的贸易顺差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2007年10月,欧元区13国财长发表声明,首次把人民币汇率水平认定为“比美元和日元汇率更让欧洲关切的事情”。欧盟一改在这一问题上较为谨慎、温和的态度,积极仿效美国对人民币汇率施加压力,使得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最后,巨额的贸易顺差还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一方面,巨额贸易顺差加大了国内市场人民币的投放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国内经济发展过热,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中国对欧盟出口的产品大都属于需求价格缺乏弹性的产品,只能依靠不断的降低价格在国际市场上站稳脚跟,极易使我国对欧出口陷入“丰产不丰收”的尴尬局面。更为不利的是,由于这些产品的大量出口对国内经济增长、税收增长、就业的推动作用明显,某些地方政府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持鼓励态度,导致这些行业不断扩充,影响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对欧盟来说,尽管存在着巨额的贸易逆差,但欧盟仍然从双边贸易中获益。第一,通过将产业转移到中国,欧盟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劳动力价格低廉的优势,在中国生产产品,然后再返销欧洲市场,获取高额的利润。就此而论,“中国的出口盈余,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在欧洲人的口袋里”。而且,对华产业转移还有利于欧盟集中盟内资源,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第二,欧盟从中国进口大量物美价廉的产品使得消费者、中间商、销售商获得了巨大的实惠,不仅增加了消费者剩余,而且还提高了中间商、销售商的利润。第三,欧盟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欧盟相关产业的不足,提高了欧盟市场的有效供给,弥补了消费缺口,有效地抑制了通货膨胀的发生,为物价的稳定做出了贡献。据OECD统计,2001—2005年欧元区的通货膨胀率为-0.2%。从不利的一面看,巨额的贸易逆差引发了欧盟内部对其就业、工资以及一些传统产业能否实现健康发展的担忧。而且,中国产品在欧盟市场份额的快速扩大,也打破了欧盟市场上原有的均衡。“进口集中化的趋势令欧盟感觉到自身的经济安全受到了威胁”。

四、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中欧双方应该理性的看待贸易失衡问题,积极地做出互惠互利的让步:一方面,中国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拉动内需,分担出口压力,尽量减少对欧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欧盟也应该保持冷静,改变动辄拿贸易逆差说事的态度,不能只是一味强调逆差的数额,也要正视双方在双边贸易中获利能力的差距,突出双边贸易的互补性和互利性。而且,由于存在一些结构性的因素,解决贸易失衡问题不能期待一蹴而就,只能寄望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努力之后有所突破。因此,双方应该从战略伙伴的高度看待这一问题,切忌因为急于求成而激化双方在这一问题上的矛盾,毒害双边贸易的良好氛围,努力将这一问题对双边经贸关系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点。

参考文献

[1]樊莹.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失衡的原因及影响探究[J].国际经济合作,2008,(2):27.

第3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中国是澳大利亚最大的海外买主,占澳大利亚2013-2014年出口的32.5%。 澳大利亚的第二大客户――日本,不到中国购买量的一半。澳大利亚是中国第六大进口来源国。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和城镇化需要澳大利亚铁矿石为原料生产的钢铁。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澳大利亚铁矿石占了中国铁矿石进口总量的57.9%。

中澳自贸协定(ChAFTA)是主席在澳大利亚出席G20峰会时宣布的。在那次访问中,在澳大利亚国会的演讲广受好评。两国的外交关系上升到“全面战略合作伙伴”。中澳自贸协定令各方满意。关税大幅削减。到全面执行之时,所有中国商品进入澳大利亚将免税,而95%的澳大利亚对中国的出口商品将免税。

自贸协定还涉及到服务业。出乎所有人意料,澳大利亚养老业获得尚无先例的进入中国这一利润丰厚市场的机会。

别忘了,还有金融业。悉尼成为处理人民币清算地点。澳大利亚对来自中国的私营企业投资审查门槛由原来的2.48亿澳元,放宽到10.08亿澳元。

双边贸易协定的利与弊

但是,所有中澳享受的便利,都不包括其他地区。这就是双边贸易协定的本质,最好的协定也不过如此。

成功结束的世贸组织(WTO)最后一轮贸易谈判已经过去20余年了,多边贸易领域仍然没有进展迹象,亚太地区国家只好采取双边行动。如果签署协议的数量是衡量表现的指标,亚太地区的确走在前列。根据亚开行(ADB)数据,2014年,119个FTA 签署并生效,这是10年前的一倍还多。还有25个已经签署,有待生效。另外还有69个正在谈判中。

但是密集的贸易外交带来的并不全是好事。《经济学人》和汇丰银行就50个FTA的利用情况,对80个国家的公司进行了调查,平均只有1/4的出口商能利用亚洲签署的FTA。低利用率并不是因为FTA 没有带来实质利益。事实上,那些利用了FTA的被调查者中,85%表示其对协议覆盖市场的出口,要么是有相当的增长(23%),要么有显著的增长(63%)。

双边贸易协定也有负面效应。这个地区已经成为贸易条款的意大利面碗。弄明白层出不穷的贸易条款的成本之高,使商业机构只好放弃FTA。

亚太自贸区对全球经济的促进大于TPP

所以,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提议很有意义。当然,要讨论的不仅仅是贸易。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最近几年备受关注,但只有12个参与国,TPP 不过是又给面碗里加了量。而亚太自由贸易区却正相反:包括了21个APEC成员国。

考量经济效益很清楚:要取得丰厚成果,亚太地区的贸易自由化就应该同时包括美国和中国。东西方中心(East-West Center)去年一份论文模型显示,FTAAP对全球经济的促进作用是TPP 八倍有余。

这不奇怪。WTO 认为中国已经在2013年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而且中国一直驱动着世界贸易的增长。2010年以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中国的进口增长了27.8%,7026亿美元; 而美国增长了7.6%,4083亿美元;日本增长8.8%,1637亿美元;印度增长15.8%,1210亿美元。

有人认为中国力推FTAAP意在攫取权力,试图制定地区规则。这种判断其实不符合基本常识。FTAAP 是唯一包括了地区全部重量级势力的谈判。中国的全力推动,使这一宏大议程更加有吸引力。至于降低贸易壁垒,中国能够贡献更多。WTO指出中国的平均关税在10%左右,而美国仅3.4%。尽管经济增长放缓,政府更加重质而非量,中国仍然会比其他经济体表现出色。

亚太地区长期增长前景非常乐观。根据OECD去年的报告,到2060年中国占世界GDP将从现在的18%达到24.3%。印度的份额将呈火箭式增长,从6.7%到17.7%。

第4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近年来,中美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特别是中美贸易巨额顺差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中美贸易平衡问题显然已成为中美经贸关系的焦点。对此,该文分析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主要成因和相关应对策略。

1中美贸易现状

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据中国官方统计自中美建交以来,双边贸易额增长86倍,年均增长17%。至2005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已由1978年的10亿美元增至2116亿美元,中国已成为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第四大出口市场,美国也已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两国贸易额更是突破3020.8亿美元。

然而随着双边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也日渐凸显。近年来,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从1979年到1992年的14年里,中方一直为逆差。此后美国对华贸易开始呈现逆差,并持续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1993年中方顺差为63亿美元,2000年中方顺差297.4亿美元,2001年则为281亿美元,2004年为873亿美元。2005年为1141.75亿美元,2006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1442.6亿美元和1633.2亿美元。而据美方统计,1979年至1982年美国为顺差,1983年开始出现逆差。1993年美方逆差为3亿美元,2000年为838亿美元,2001年美方有831亿美元的逆差,2004年美中贸易逆差高达1620亿美元。2005年则突破2000亿美元,2006年达到2325亿美元。2007年1至11月,对华贸易逆差也已达2375亿美元

随着中美贸易顺差的不断拉大,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问题也日趋增多。自1980年美国对中国的薄荷醇进行首次反倾销调查开始,迄今美国已对中国产品实施了100多项反倾销措施,其涉及的中国产品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纺织品、自行车等多种产品。并且中美贸易摩擦正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转移,从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移。贸易摩擦的对象由原来的初级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如纺织品、服装、鞋帽等又转向资本密集型产品,如化工、轻工、钢铁、汽车等,更进一步向高技术产品转移。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对我国产品提起反倾销诉讼最多、力度最大的国家。

2中美贸易失衡主要成因

2.1双方统计方法和口径不同导致双方统计数据差异

(1)统计方法不同。中美双方统计采用不同的贸易统计标准进行衡量。美方采用总贸易制,以国境作为统计界限,对进入美国境内存入自由贸易区和保税仓库的货物均列入统计;而中方采取专门贸易制,以关境作为统计界限,存入保税仓库的货物不作为统计,因此造成美方统计范围略大于我方,使美方“逆差”加剧。美方因忽视转口和转口增加值而高估了从中国的进口。中美两国贸易的很大一部分是经我国香港转口的。据中方统计,中国对美出口的60%以上是经过以香港地区为主的第三方转口的,而转口到美国的商品额中的29%是在我国香港增值的。货物离开中国后在第三方增加的价值,显然不应计算为中国的出口。而美方的出口统计因忽视转口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此外,美国还因出口统计不完全而低估了对中国的出口值。

(2)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导致双方统计上的差异。美国确定货物原产地所采用的方法是:对一般的进口货物,通常是根据进口商的申报来判定原产地,被判定原产地为中国的货物被记录为来自中国的进口而不考虑是否实际上由中间方出口或者货物在中间方是否有增加值,因而某些被美国记录成自中国的进口很有可能是应该记录为自其他中间方进口的。

2.2中美两国产业结构不同

2004年我国GDP普查数据显示三大产业的GDP比重分别为l3.1%、46.2%、40.7%。显然我国经济是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而2005年美国三大产业占GDP的比率分别为2.8%、23.4%和73.8%,到2005年则分别为23%,22%和75.7%。显然美国经济结构已经转变为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而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具有本地化生产的特征,内需倾向突出,制成品的进口对本国生产、消费结构形成补充,因而进口需求旺盛,加之美国由于是过度消费国家,储蓄率极低,从而导致国内投资和产出或者说供给不足,需要大量进口,而中国又因为自己的资源和劳动力成本优势承接了大量由美国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地区在产业升级过程中淘汰转移的制造业,并且质量又明显优于墨西哥以及南美等国家和地区,因此美国必然大量进口中国生产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中国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家庭最终消费结构难以与之匹配,且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导致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进口需求也相对不旺盛。所以由此两方面原因,所导致的两国对贸易产品需求的不对称是造成美对华贸易逆差的长期因素。

2.3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2.3.1东南亚国家对华的产业转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始进行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把其已经丧失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由此形成了中国从这些国家和地区进口原材料及零配件等,在国内进行加工组装,然后出口到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加工贸易格局。这些国家在向中国进行产业转移的同时,也把他们在美国的一部分市场和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转移到了中国,形成中国与欧美发生贸易顺差,而与亚洲周边国家发生逆差的贸易格局。

2.3.2美国对华直接投资

美国及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在其产业结构升级调整过程中也逐渐将国内丧失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到中国,其中美国跨国公司在华直接销售和向母国返销占据很大份额。有数据显示,中国大量商品的出口是美国跨国公司向母国进行返销,中国对美出口70%以上是加工贸易,产品加工的原材料、零部件和包装物件基本上是美国或其他国家提供的,加上其他运输和管理成本,约占到该产品的85%左右,而中国获得的加工费为数甚微,仅占15%左右。据中国商务部统计,中国出口商品80%以上来自外资企业以及跨国公司。

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导致各国经济国界日渐模糊,尤其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布局,使得国际贸易已经完全摆脱了传统的以国界划分的模式,以往的原产地统计标准已不能客观、真实地反映国家问的贸易关系的背景下,美方仍采用以原产地规则为核心的国家贸易统计制度,中美两国在双边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巨大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2.4美国对华出口管制造成中美贸易结构扭曲,加剧中美贸易失衡

1949年,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制定了“出口管制条例”,朝鲜战争爆发以后,美国商务部将中国列入全面禁运的国家名单。随着1979年中美建交,美国虽然逐步放松了对华出口管制,但在政策规定和执行过程中,仍保留有许多歧视性规定。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国会在美对华出口管制问题上的压力加大,2001年布什政府上台后,进一步恶意地实施对中国的技术出口限制。诸如通过制定相应的出口管制法律法规、颁布出口管制目录(如商业管制目录CCL、美国军用品管制目录USML和核管理委员会管制目录NRCC)、执行许可证审议程序、强化执行机制与惩处力度等手段来管理和控制军民两用物品和技术的出口.

高技术本是美国最重要的比较优势之一,但这一优势并未在中美贸易中体现出来。在高技术领域,美国一直保持生命科学、电子电机、柔性制造以及航空技术贸易上对华贸易顺差,且在电子电机和航空技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顺差相对较大。然而在生物技术、光电技术、信息与通讯、高新材料、武器以及核技术贸易上,美国却一直存在着对华贸易逆差。特别是在信息与通讯贸易上,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巨大且呈上升趋势,2005年达了521亿美元,这些举措不仅未消除美中两国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反而更进一步加剧了中美贸易顺差。

3应对策略建议

3.1加快开放我国服务业,扩大美国对华服务贸易

由于美国在服务产业上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对中国的服务业市场一直比较感兴趣,而中国服务业根据WTO要求也应逐步开放,因此中国逐步开放服务业,不但可以引入竞争机制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国内服务业市场的发展,还可以减小中美贸易的不平衡。

3.2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目前亚洲、北美地区一直是中国的主要出口市场,而欧洲,以及拉丁美洲、中东地区、非洲在我国出口地区结构中所占比例甚小,这使得我国外贸与北美、亚洲市场的依赖度过高。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对美国的出口额占出口总额一直保持在21%左右,对美国市场的过分依赖也导致了贸易风险的加大,美国国内经济状况直接影响了中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而且由于贸易不平衡和贸易摩擦问题,中国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因此,为改变这一局面,政府必须积极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关系。

3.3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积极的调整

如上分析,中美贸易不平衡很大部分是由于加工、转口贸易以及在中国境内的外资公司或跨国公司。外资的进入虽然有利于国内的劳动力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是那些集中在附加值低、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的重复投资,不仅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还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压力和破坏。对外商投资产业进行及时的引导和调整,不仅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之间的不平衡局面,也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3.4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加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我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低附加值产品以及以转口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附加值产品,从而导致实际获利小而两国顺差大的不平衡局面。我国应当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和出口产品结构,依靠科技创新和应用,以政府政策为依托,大力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低耗能、低污染企业;加快对相对滞后的医疗、教育、交通、环保、住房和金融服务等行业发展,并且适当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健全资本市场和社会保障体制,以扩大内需,促进内向型经济发展。

3.5完善人民币汇率体制

在以一篮子货币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的基础上,增加反映市场供求变化的灵活性进;实施“微幅、双向、稳中爬升”的调控;适当放大浮动区间;同时配合其他政策。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汇率水平向均衡水平的调整。这样不仅淡化给予美方在其国内定价过低的不良印象,也有利于我国对外购买力的提升,有助于缓解中美贸易不平衡局面。

参考文献

[1]张燕.中美贸易逆差问题分析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7,(5).

[2]张璐,刘增涛.中美贸易摩擦分析及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7,(7).

第5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国-东盟FTA 贸易创造 贸易转移

FTA即自由贸易协定,是一种区域性的贸易协定,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为了进行自由贸易活动,通过谈判协商,逐步减少甚至废除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从而创造经济圈而签订的协定。

中国与东盟地理相邻,一直以来,经济政治文化往来密切,所以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有着良好的先天基础,02年,中国与东盟之间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从此开始了共建自贸区之路,经过多年努力,到2010年,中国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已经正式全面启动,东盟已取代日本,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而中国则成为了东盟的第一大贸易伙伴。本文拟采用1996-2012年双方的贸易数据,通过贸易比重,贸易强度,以及巴拉萨模型来研究FTA的签订给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带来的影响。

在研究FTA对于中国与东盟贸易及经济影响方面,学者主要采取了可计算的 一般均衡(CGE)模型、引力模型和巴拉萨模型三种模型进行研究。

薛敬孝、张伯伟(2004)应用CGE模型使用GTAP第五版数据库对亚洲地区不同贸易合作安排所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分析。结论认为中日韩与东盟“10+3”在所有的贸易安排中效果最佳,但没有明确区分贸易转移和贸易创造。CGE模型本身结构复杂, 尤其是对数据要求非常高, 因而在推广使用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杨欢(2012),运用巴拉萨模型,采取92-07年的相关数据,对中国-东盟自贸区建立后对中国的进口贸易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签订FTA后中国进口贸易存在贸易创造而不存在贸易转移。蒋菡英(2008)选取了1985-2006年的相关数据,分析FTA的签订有助于区内贸易流量的扩大,但与欧盟,北美自贸区相比,区域内贸易比重仍然偏小,贸易创造有限,而且贸易创造效应对于东盟国家更为明显。巴拉萨模型易于操作,克服了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难以计算的问题,本文将采用这种模型。

陈雯(2009)选取2002-2006年期间中国和133个贸易伙伴的贸易数据,运用引力模型的单国模式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的影响,通过分析发现FTA签订对中国与东盟的进出口有贸易创造效应 但是对中国从东盟进口的推动作用大于对中国向东盟出口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与东盟国家在纺劳动密集型产品织品(服装和电子电器等)上存在着竞争,这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对东盟的出口。

一、中国-东盟FTA对双边贸易的影响

中国与东盟建立自贸区以来,双方降税进程不断向前推进,贸易随之快速发展,07年中国向东盟出口941.8亿美元,而到了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当年出口额增长到1382.2亿美元,双边贸易达到2927.8亿美元,更有分析称,拥有6亿人口的东盟,将在未来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对于签订FTA对于中国和东盟贸易的影响,可以通过贸易比重,贸易强度指数进行衡量。

(一)贸易比重

贸易比重,指a国向b国的出口占a国向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或a国从b国的进口占a国世界进口额的比重,本文从UN Comtrade中选取了1996-2012年中国与东盟五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印度尼西亚)的贸易往来数据,计算出了相应的贸易比重,通过贸易比重可以直观的表现双方贸易往来情况。

图1,图2显示中国对东盟各国出口贸易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上升趋势较为平缓,相对于其他东盟国家,中国对新加坡一直保持较高的出口水平,但在金融危机后,出口比重下降到0.02以下,2010年后,随着全球经济复苏,情况有所好转。在进口方面,中国从五个国家的进口比重有升有降,与双方在某些产品存在竞争关系有关。签订FTA后,对中国从菲律宾的进口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对其它国家则并不明显。

(二)贸易强度指数

图3,图4显示中国对东盟出口贸易强度指数在FTA签订后呈上升趋势,在进口方面,马来西亚上升幅度较大,在2009年相对于2002年上升了21%,而菲律宾在08年之后成为东盟主要五国中与中国在出口方面贸易关系最为紧密的国家。在进口方面,中国从菲律宾进口贸易强度指数在07年曾达到了6,在此之后虽然有所下滑,但截至12年,马来西亚,菲律宾贸易强度仍然保持在3左右,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三)小结

由上面几张图表,我们可以总结中国东盟FTA带来的贸易影响有以下特征:

1)FTA签订对双方贸易起到了促进作用,双方贸易比重都有所提升,这说明双边在加大对彼此产品的市场需求,但相对于中国而言,对于东盟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FTA签订大力推进了东盟国家向中国的出口,使近几年中国对东盟的贸易逆差额不断缩小,到09年时,双方贸易额已经基本持平,这说明FTA签订后,东盟成为最受惠地区。

2)双方贸易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较大。在2008年左右,中国与东盟贸易出现了较大波动,这是由于双方贸易产品结构较为单一,而且双方对外贸易依存度较高,综合几种因素,双方贸易极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影响。

二、FTA对中国和东盟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的选取:

巴拉萨模型在1967年由巴拉萨建立,其基本假设是,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之前,进口需求弹性不变,若在此之后发生改变,则改变是由于施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产生的,如果区域内进口需求弹性增加,则说明存在总的贸易创造效应,若区域外进口需求弹性减少,则说明存在贸易转移效应。

α1为经济一体化之前的进口需求弹性α1+α2为经济一体化后的进口需求弹性,当α2大于0时,进口需求弹性增加,α2小于0时,进口需求弹性减少。

(二)数据选取

为了便于研究,将东盟视为一个整体,因为文莱,越南,缅甸,柬埔寨,老挝数据不全且贸易量较小,所以以东盟主要五国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的加总数据代替东盟的相关数据,本文选取1996-2012年的数据,中国与东盟五国进口总额由UNcomtrade数据库获取,人均GDP由UNdata数据库取得,其他数据在此基础上计算取得,回归数据以2002年为划分点,02年之前,虚拟变量d取0,02年之后d取1。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运用Eviews6.0对(5)(6)(7)进行最小二乘法估计,得到结果如下:从回归结果结果来看,进口与人均GDP成正比,符合预期,由T检验值,调整R2,F检验值,D-W值可以看出模型模拟的较好,不存在自相关,各变量的系数都在10%显著水平以上,变量能够很好的解释被解释变量。

将回归结果归纳为下表2,比较FTA签订前后的进口需求收入弹性的变化:

1)中国区域内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小于1,而东盟区域内进口弹性大于1,这是因为中国主要从东盟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这些产品弹性较小,而东盟主要从中国进口机电产品与纺织品,弹性较大。

2)对于东盟,相对于中国,其区域内进口弹性要大于总的进口需求弹性,而中国则相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方在对方贸易中的地位,从东盟的进口占中国总进口额较低,这与事实相符。

3)对于中国和东盟,总进口需求收入弹性,区域内进口,区域外进口收入弹性都有所增加,说明自贸区的建设不仅产生了总的贸易创造效应,还获得了净贸易创造效应,双方贸易的扩大,使从区内其它国家的进口替代了一部分国内的生产。

而相应的净转移贸易效应很不明显,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与东盟签订FTA后,04年实施早期收获,05年推行全面减税,直到2010年才全面落实0关税,FTA发挥效用时间较短,而且双方贸易在近几年也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其次,许多企业还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与东盟签订FTA后所隐藏的商机,在王玉主,沈铭辉关于中国与东盟的FTA实施情况研究中发现在中国企业中已利用FTA的为16.3%,计划利用的企业占19.0%,这说明双方仍有很大发展空间。

最后,中国在入世后,对于其他非东盟国家也实施了不同程度的降税,致使贸易转移效应不明显。

三、总结与建议

采用贸易比重,贸易强度指数,巴拉萨模型研究FTA签订对于中国东盟贸易的影响,结论大体一致:FTA的签订促进双方贸易的扩大,双方贸易比重不断提升,但FTA对东盟贸易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双方发生了贸易创造,与此同时,中国与东盟双方签订FTA后,贸易产品结构较为单一,不易替代各自与区外发达国家间的贸易,因此没有产生明显的贸易转移效应,这说明中国-东盟自贸区作为典型的南南型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FTA的签订带来的区域内贸易流量的增加有限。

为了进一步深化双边贸易互动,促进双方贸易协调发展,提高整个自贸区经济竞争力,我有以下几点建议:

1)推进国内产业结构改革,增大双方贸易互补性。随着中国劳动薪酬提高,环境执法趋严,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变成了“越南制造”“印尼制造”等等,中国与东盟许多产品存在竞争性,对此,中国应该逐步调节产业结构,提高技术附加值较高产品的对东盟出口比重,加强从东盟进口所需原材料与半成品,增加

双方贸易的互补性。

2)加强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提高相关行政工作的效率。应该让更多企业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的相关政策,为企业提供帮助,促进更多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对方的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强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优势。

3)加强相关基础设施以及金融服务体系的建设。西南地区交通条件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东盟一些国家的贸易发展,所以要不断推进相关交通以及通讯设施的建设,另外,建立可以共享互动的信息平台以及相关金融服务体系,可以进一步促进信息流动,减少交易成本。

4)增强政府互信,使中国与东盟在更多层次更多领域开展合作。双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加强开展政治对话,增强互信,秉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彼此开放、共同繁荣、协商一致”的区域合作原则,增进了解,促进解决相关贸易机制,运行选择,南海等相关问题,并要协商一致抵制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干预,为双方贸易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

参考文献:

[1]薛敬孝,张伯伟.东亚经贸合作安排: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 模型的比较研究[J].世界经济,2004,06:51-59.

[2]李荣林,赵滨元.中国当前FTA贸易效应分析与比较[J]. 亚太经济,2012,03:110-114.

[3]杨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进口的贸易效应研究 ――基于巴拉萨模型[J].对外经贸,2012,09:10-11.

[4]蒋菡英.基于巴拉萨模型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静态 效益实证分析[A].2008湖南商务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获 奖论文专刊[C].2008:7.

第6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区域贸易体制,多边贸易体制,互补,竞争

一、 区域集团与WTO多边贸易体制主体的同一性

从微观的主体因素来看,许多区域集团中的国家同时又是世贸组织的成员,这赋予了他们一种事实上的双重身份。双重身份带来的是双重的权利和义务。就双重的权利而言,这正是它们先后加入世贸组织和区域集团的目的所在。而履行双重义务的国家既要遵守区域集团的贸易协定规则,又要履行世贸组织多边贸易协议的义务。问题的发展可能有两种走向,假设世贸组织与区域集团各自规定的义务并行不悖,则不会有冲突产生。第二种可能是世贸组织与区域集团各自规定义务有分歧,而现实情况只容许非此即彼的选择,那么一国一般会以谋取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作为取舍的标准。而一般来说,在利益天平两端的区域贸易集团开出的价码要比世贸组织所提供的重要的多。问题的结果也就不言而喻了。因而,可以说世贸组织与区域集团主体的同一性所造成的双重义务的交叉与重叠正是造成双方产生冲突的根源。

二、 区域贸易体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促进作用

1、 区域贸易体制促进了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的改革进程。目前,越来越多的发展中

国家通过与发达国家签订RTA来解决他们在多边谈判上的“时间不一致性”问题,这可以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国内贸易自由化改革锁定在对RTA成员的承诺上,从而保障国内改革的持续进行。RTA将增加发展中国家政府放弃贸易自由化政策和国内改革所导致的成本,同时使其获得了发达国家的市场准入,同时发达国家也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和技术转移,从而使发展中国家国内产业转向出口导向型,进一步坚定贸易自由化的路线。而发展中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深化有利于推进WTO的多边自由贸易化进程。

2、 多米诺效应。区域集团一体化的深化,会对非成员国企业的利润产生不利影响,一方面它们将面临更多的歧视,另一方面他们无法进入一个更大市场所导致的机会成本增加,因而鼓励出口商利益集团加强对政府的游说等政治活动来推动加入区域集团。随着集团的扩大,非成员国的成本劣势不断上升,从而引发新一轮的非成员国内的“亲加入”政治活动,从而导致集团的进一步扩大,产生“多米诺效应”。Baldwin 认为“多米诺效应”会最终实现全球自由贸易,但他的分析是建立在其他国家可以自由加入贸易集团的假设之上的。Yi (1996) 和 Goto and Hanada (1999) 认为贸易集团的扩张由于又有参加国的反对可能会停止吸收新的成员国,从而构成了“多米诺效应”理论的挑战。Hioshi 和 Kentaro (2006) 则从“轮轴与辐条”型FTA这个角度分析了FTA是否导致多边贸易自由化:当集团已有成员不欢迎外部某个国家的加入,集团中某一国A会和该国签订双边贸易协议,从而使得A成为“轮轴”,其他国家成为“辐条”,这种“轮轴—辐条”型FTA增加了多边贸易自由化的可能性。

3、 谈判主体的减少和贸易自由化对象的广泛化。RTA涉及的谈判主体只有少数几个甚至只有两个,这样的谈判效率更高,更有利于各国选择潜在的缔约国迅速签订贸易协定,有利于相互的贸易自由化。同时RTA的缔结后,成员国将作为单一的经济体与其他国家地区进行谈判,这样将减少谈判主体的同时增强多边谈判的效率。我们还会发现RTA的贸易自由化对象往往超越了WTO现有的自由贸易化进程。

三、 区域贸易体制对多边贸易体制的冲击

1、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MFN原则的挑战及保护的排他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主张贸易优惠政策,在区域内实行贸易自由化,消除贸易壁垒及障碍,推进区内自由贸易化进程,但在区域内的成员与区外的第三方贸易间的贸易,则实行歧视性的排他贸易保护政策。这种区域内部间的优惠政策使贸易自由化的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这种做法严重背离了GATT/WTO多边贸易体制中的最惠国待遇原则。同时,对内自由对外保护的做法形成了贸易转移效应,其不利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区域集团在推进内部贸易自由化的初始阶段,贸易转移效应十分明显,其经济统一性越强,整体的对外排斥性也越明显。

2、 区域经济一体化对贸易体制多边性的削弱。多边贸易体制有关协定把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例外予以规定的同时,并未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规定具有约束力的可操作性的认定标准。加之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事后审查,给一些成员方提供了借此规避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便利,造成了区域性贸易协定的猛增。任何参加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方均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优惠为由,不将给予区域一体化内其他成员的优惠给予区域外的成员方。如果这种现象仅发生在少数成员方身上,尚属例外,对多边贸易体制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但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多数成员身上,就不再是例外,而会削弱多边贸易体制的“多变性”。

3、 跨国公司投资行为与“潜行性区域主义”。企业的直接投资活动会产生沉淀成本的增加,这将带来持续且不可逆的影响。即RTA生效后导致的更加自由化使得多边的贸易自由化得以达成,但由于向新的贸易自由化市场扩大出口需要调整费用,企业最终可能无法开展向新市场深入的投资活动。结果即是从政策方面各国达成自由化状态,但消除初期RTA缔约国之间的贸易创造和针对初期非缔约国的贸易转移并不容易。而且由于RTA内部不可逆的关系强化,缔约国企业关于多边贸易自由化事先持有的支持,在事后可能撤销。这种民间经济主体的不可逆性的经济活动带来的RTA导致的事后性区域性模块化称为“潜行性区域主义”。

4、 “意大利面碗”现象。该术语由巴格瓦蒂在国际贸易领域内使用的,指一般的国际贸易规则的不统一会给自由贸易带来损害,也是巴格瓦蒂反对区域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因。“意大利面碗”的核心是原产地规则,在对58个RTA的原产地规则进行研究后发现,原产地规则呈现出区域性收敛,但在许多产品上还是存在广泛的差异,平均起来只有1/3的RTA会在某个给定产品上具有相同的原产地规则。牺牲单一全球原则为代价不断激增的双边和区域RTA给企业界带来了混乱。由于贸易伙伴间透明度的缺乏以及部分贸易规则的复杂与重叠,给区域整合带来许多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 1 ] 宫占奎1区域经济组织研究[M ] 1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1

[ 2 ] 张蕴岭1世界区域化的发展与模式[M ] 1北京: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 111

第7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关键词】 中国东盟 商务与投资 翻译

【Abstract】As a kind of applied translation, China-ASEAN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Development Report contains two parts: the status quo of China-ASEAN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fruits of their bilateral trade and investmen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specialty, the translation work has to b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general translation rule . The paper analyzes the feature of report translation from the aspect of grammar and texture, which aims at improving the translation for foreign publicity.

【Key words】China-ASEAN Business and Investment Translation

【中图分类号】 H1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001-4128(2011) 09-0276-02

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在可能打破世界经济格局的同时,已经开始形成属于发展中国家特有的思维模式,而作为双方合作和发展的重要的领域莫过于商务与投资了,因此,在对外宣传中,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要遵循应用文体翻译的可译性和可读性,还要兼顾报告阅读的对象,本文从其时态、语态及其语篇上着手分析这类报告的翻译,具体如下:

1 时态

汉语一般没有太大的时态变化,其语序本身就能反映出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而英语必须借助时态的变化才能准确的展现相对应的先后顺序。具体到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这类应用翻译,要求译者在各种变化因素中实现源文本的交际目的。它包含大量的信息性(informative)文本(Newmark 1988), 信息性文本强调“真实性”和语言外部的现实。通常为不带个人特色的现代语言写成,因此在时态处理上,要视其传达的信息而定。

1.1 过去时态

过去时态是译文中的主线,虽然是客观描述,但是类似于此的报告基本上都是对于自报告以前的数据及其贸易状况的描述,所以在翻译的时候多用过去时。现在完成时也是表过去的一种重要手段,特别适合描述完成了并对现在造成影响的贸易行为以及年度贸易成交量,方便报告阅读者能关注到年度商务与投资发展所取得的成果

例1:近年来,中印经贸发展以20%的速度增长,2007年双边贸易额达到250.1亿美元。中国成为印尼第三大贸易伙伴。

译文:With an average annual growth rate of 20% in recent years, bilateral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onesia recorded 25.01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China has emerged as the third largest trading partner.

1.2 现在进行时

现在时适用于说明文与议论文的英译,在商务与投资报告中会有少量对于当前局势以及中国与东盟各国之前关系现状的说明。而且,如果这种状况及发展趋势具有持续性,适合运用现在进行时

例2:当前,东盟正在继续向地区政治与经济一体化发展。 目前,中国与东盟已互为对方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译文:Today, ASEAN is continuing its step towards regional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two parties are currently both the fourth largest trade partner to each other.

1.3 将来时

例3:东盟的宗旨是共同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 加强同国际组织的紧密联系与互利合作。

译文:The objective of ASEAN is to take joint efforts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Be to do sth” 的结构是用不定时表将来的用法,它用于表示按计划或安排将要做的事,含有一定的必须性。用这一时态来翻译东盟的宗旨就能恰如其分的反映出双方合作发展的意愿。

2 语态

于科技类的应用文不同的是,在这类报告的翻译中多用主动态,虽然使用被动语态比较客观,不会给人以主观臆断的印象,但是主动句常用于直截了当的表达,使人易于接受和理解,比较适合以交际为目的的语境。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中,施事者和受事者往往就代表了贸易双方,多用被动态强调施动者能让报告阅读者掌握中国与东盟各国的具体双边贸易关系和投资动向,方便做出准确和适当的判断。

3 语篇

3.1 专业性较强

报告主要是关于中国-东盟的经贸合作发展,涉及的翻译内容专业性比较强,特别是一些协议和声明的翻译。

例4:2004年,双方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与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

译文:In 2004, China and ASEAN reached the Agreement on Trade in Goods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ASEAN and China, and Agreement on Dispute Settlement Mechanism of the Framework Agreement on comprehensive Economic Cooperation Between ASEAN and China……

3.2 长句较多

报告语篇结构比较单一,句子偏长,并列短句较多,因此翻译的句式大多比较机械,语言比较简明准确,符合报告的客观性的要求。

例5:矿产品一直是印尼对中国出口最多的商品,2007年出口额为41.4亿美元,占印尼对中国出口总额的42.8%,印尼自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其制品和化工厂产品,2007年合计出口额55.2亿美元,占印尼自中国进口总额的64.5%。

译文:Mineral products have always been China’s major import from Indonesia, which reached 4.14 b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 accounting for 42.8% of Indonesia’s total exports to China.64.5% of Indonesia’s imports from China in 2007 were machinery, electronic products, base metal and their products, and chemical products, which valued 5.52 billion US dollars.

3.2 信息性以时效性强

信息性(informativity)是句子构成语篇的必备条件之一,中国与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中,时效和信息是交流合作所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合作以来逐年递增的贸易额和扩大的合作的领域应该及时的公布,因此,准确及时地翻译也显得尤为重要。

例6:据2008年3月28日的“中国参与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国家报告”统计,2007年中柬双方贸易额达到9.33亿美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93.6%。

译文: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in the National Report of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Greater Mekong Sub-region Economic Cooperation released on March 28,2008, bilateral trade volume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totaled 933 million US dollars in 2007, up by 193.6% over 2004.

4 商务与投资报告的翻译特点

4.1 忠实通顺 语言地道

根据我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制定的工作条例中对于对外翻译标准的要求,译文必须忠实于原文,而且译文必须是流畅的外文。在商务与投资发展报告的翻译上,因为涉及的关键词是贸易和投资,而紧跟贸易和投资的是贸易方、贸易额以及贸易种类的翻译,“信”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当然因为报告的阅读者多为政府官员,投资方和记者, 语言是否“达”也举足轻重。

4.2 注重内部逻辑 拒绝单纯直译

对于客观性比较强的文字,特别是信息性文本,英译一般采用直译,能反映事件本身的真实性,增加读者的信赖度。鉴于报告语篇结构比较单一,句子和句子之间逻辑关系不够明确,因此在英译时,不能照句直译,要注重其内部逻辑,在找准主干成分和修饰成分的基础上,按照英文表达习惯用通顺的语言翻译出来。

4.3 熟练掌握专业词汇以及一些固定句型

伴随着中国东盟的合作,也涌现了很多新词,这些词汇专业性较强,而且独具特色,熟练掌握对于有关中国东盟合作类的外宣材料的翻

译有很大帮助。在商务与投资报告中,出现的比较多的是对于数字的报告,如:比2006年增长了25.9%;提前三年实现了目标;贸易额增加至….; 这些句子的翻译事实上都有固定的程式,掌握好了这些固定句型,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报告翻译的失误。

5 外宣翻译的策略

5.1 苦练功底,熟悉专业领域翻译

在着手翻译前应该多方搜寻资料,杜绝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严肃对待外宣资料的翻译,充分发挥自己娴熟的翻译技巧

5.2 根据具体材料的语言特点,灵活运用翻译技巧

外宣材料究其不同领域和范围有其不同的语言特点,汉语跟英语语法特点因其文化不同,差异较大,因此翻译此类材料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对中文进行适当的加工,切忌生搬硬套

5.3 坚持外宣翻译原则,保证翻译质量

外宣翻译需贴近中国国情,贴近国外读者的信息需求,贴近国外读者的思维 ,因此为了保证翻译质量,此类翻译必须充分考虑到文化差异的同时,贴近具体实际本身,尽可能做到推敲好每个句子,甚至是每个词的使用。

6 结语

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发展发展报告的翻译,相比文学翻译,它自成风格,作为宣传双方合作成果的一个窗口,了解其特点,不仅使我们的翻译更专业化,提高翻译水平,而且对推动中国-东盟各方面的合作发挥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Newmark,Peter. 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 New York: Prentice Hall, 1988.

[2] 金其斌.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初探. 中国科技翻译,2003(4):25

第8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民币汇率,中美经贸关系,原因与影响

 

2005年美国财政部汇率报告认为,人民币挂钩政策“造成了全球市场的严重扭曲”。2006年报告提出,中国货币政策是美中关系的“核心问题”。2008年,美总统奥巴马曾阐述了如下观点:“若要实现双边经济关系的均衡发展,中心问题是中国必须改变其汇率政策。”[①]2010年9月20日奥巴马继续就人民币汇率问题向中国施压,称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未尽全力。由此可见原因与影响,人民币汇率一直是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焦点。

一、中美双方的人民币汇率之争

中美人民币汇率之争始于2002 年免费论文下载。美方认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低估是导致中国巨大的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之一,冲击美方制造业市场,造成众多工人失业。有鉴于此,美方要求中国升高人民币汇率,改变钉住美元的汇率机制。经过双方不断的摩擦、对话,中国于2005年7月21日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一次性升值2%,同时,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美方积极评价中方这一举措,但又认为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够大,要求中方继续提升人民币汇率。中美贸易战持续升温。进入2010年以来,人民币汇率问题的争论更是愈演愈烈。2月,奥巴马施压人民币,表示全年都将“劝说”人民币升值;3月,美国考虑征收人民币汇率反补贴税,奥巴马请人民币采行“市场导向”汇率政策,美国130名议员上书奥巴马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美听证人民币汇率原因与影响,表示5月前投票;6月11日,美将审议针对中国汇率议案,议员再次强压人民币升值;6月19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三周之后,美国财政部公布了堪称史上拖延最久的关于主要贸易伙伴国汇率半年度报告,未将中国贴上汇率操纵国的标签。但9月15日,美国会就人民币汇率展开两天的听证会,督促人民币升值。历时近十年,人民币汇率之争始终处于风头浪尖。

二、美方为何抓住人民币汇率问题不放?

首先,政治需求:

当前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民众不满情绪增加,美国总统奥巴马的支持率直线下降原因与影响,奥巴马急需转移国内焦点,将制造业压力大的原因归结到廉价的国外商品上。而11月美国国会中期选举在即,美国政府迫切需要为国内近10%的失业率找到借口免费论文下载。而议员们更希望操纵议题,为自己选举拉票,进而掩盖其自身未能有效防范和应对金融危机的事实。因此,在选举的压力下,立法者采取了更加强硬的态度。

第二,美国公众认知偏差:

美国公众认为美国贸易赤字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的汇率政策。典型观点是中国汇率机制导致美国贸易赤字不断上升。如果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顺应市场供给的需要,则人民币自然升值,中国出口商品价格自然上升,美国对华贸易赤字自然下降。[②] 因此,尽管从理论上讲原因与影响,中美经贸关系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美国公众认为普通民众是中美贸易的受害者,“美国人中的大多数认为贸易收益没有在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公平分配。”[③] 在美国,持对中国的巨额贸易逆差“影响美国制造企业及工人就业”的言论也越来越高。不少美国人认为促使人民币升值是舒缓这一问题的“良方”。因为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优势。

第三,转移债务、转嫁风险

中国拥有2.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又是美国的第一大债权国(美国财政部3月15日公布,1月末中国持有美国国债余额8890亿美元,日本为7654亿美元),人民币升值就意味着美元贬值,也意味着相应减轻了美国对中国的负债。这才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真实意图。同时美国对中国手中持有的美国国债也万分忧虑,一方面,美国人担心中国突然减持美国债会对美经济造成重大打击;另一方面原因与影响,又担心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增加会使美对中国金融依赖加深免费论文下载。因此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转移债务、转嫁风险。

第四,中国崛起触动美国危机感

美国表面上宣称,美中关系并不是零和博弈,中国繁荣对美国也有利。但在实际外交策略中,美国总显露出试图遏制中国发展的迹象。首先,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其次,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让不少美国人顿感压力。

本次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一枝独秀,崛起之势更加明显;人民币正朝着实现自由兑换并成为重要国际货币迈进。如此一来中国对美元的需求就会大大降低,美元国际货币的地位受到威胁。美国允许中国发展,但是绝不允许发展成为它强劲的对手原因与影响,更不允许中国崛起到美国之上。中国的发展和增长必须纳入美元本位体制,要受美国掌控,紧咬人民币汇率,逼迫人民币升值,打压人民币,维护美元世界货币的地位,是美国的必然选择,也是美国的真实政治意图。

三、人民币汇率改革对中美贸易影响分析

(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分析

2005年7月中国汇率改革以来,分析五年来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情况(见表1),我们可以看出人民币的币值对美元已经大幅升值23.5%。2005年7月21日 中国开始汇率改革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11:1;

2005年底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8.07:1;

2006年5月15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0关口 为7.9982:1;

2007年底 人民币对美元升值6.5%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7.30:1;

2008年4月10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7.0关口 为6.9920:1;

2009年以来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 基本上在6.81-6.85元区间;

2010年6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重启汇改后的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为6.8275。9月21日原因与影响,人民币对美元一度升值至6.6997元,破6.7元免费论文下载。

表1 历年人民币汇率统计

 

年度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1-7

汇率变化

8.07

7.9

7.3

6.99

第9篇:双边贸易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中国,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互补性

澳大利亚和中国互为世界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进口国,自2000年开始,中国自澳大利亚的进口额始终保持在10亿美元以上,2009年更是达到了333亿美元。同时,澳大利亚还是中国农产品逆差的主要来源国,2009年的逆差额为21亿美元。近年来,随着能源危机以及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加剧,澳大利亚越来越重视与中国之间的经贸关系,目前已经把中国列为全球经贸战略的一部分。截止至2010年中国和澳大利亚已经举行了14轮FTA谈判澳大利亚,双方一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将是中国与智利和东盟之后签订的第三个自由贸易协定,也将是中国与主要发达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1]。从未来来看,澳大利亚农产品对中国出口规模将呈进一步扩大趋势。深入研究中澳农产品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将会有助于扩大双方农产品出口,推动双方进一步合作并走向共赢,也为提高中国农产品对澳大利亚的出口提供有积极意义的指导。

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概况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国际农产品市场上均占据了一定的比重,分别处在第五和第六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9年澳大利亚对外出口农产品共234.49亿美元,其中对中国出口26.78亿美元,占总出口的11.4%,是1994年的2.6倍。中国农产品对澳出口额不大,2008年向澳出口贸易额5.92亿美元的农产品,2009年则同比略微下滑,为5.74亿美元,主要为谷物、蔬菜、动物饲料等产品,但两年向澳出口均仅占中国农产品总出口的1.4%,澳大利亚不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从两国贸易总量看,中国处于绝对逆差的地位。2009年中澳贸易逆差为21亿美元,为1994年的3.56倍。

(一)中澳两国间农产品贸易的结构特征

澳大利亚对中国主要出口的农产品较集中澳大利亚,主要为043类(未加工玉米)、112类(含酒精饮料)、211类(未加工兽皮)、263类(棉花)、268类(羊毛、其他动物毛)、411类(动物油、脂),这5类农产品占据了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总额的近80%(具体情况见下表1)。自2002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的羊毛、其他动物毛产品一直牢牢占据了对我国出口农产品的总额的近一半,但贸易额存在下降的趋势。截止2009年贸易份额跌至45.41%,但贸易额仍近11亿美元,占出口产品的第一位,其他产品份额则均较小。未加工兽皮、含酒精饮料产品则总体呈上升态势,贸易额不断上升。未加工兽皮的份额由2003年的9.2%上升至12.78%;含酒精饮料则从2003年的0.32%上升至4.35%。棉花、未加工玉米则近些年来波动幅度较大。动物油、脂则占据的份额较稳定,近7年平均达到5%左右。

表1 2003-200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农产品构成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268

211

263

411

043

112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出口额

占比%

2003

611.31

55.03

102.25

9.20

44.39

3.99

56.57

5.09

91.81

8.26

3.65

0.32

2004

914.84

53.10

140.69

8.16

155.00

8.99

95.88

5.56

105.77

6.13

6.25

0.36

2005

1,012.6

53.34

129.54

6.82

285.08

15.01

80.43

4.23

121.77

6.41

11.78

0.62

2006

1,040.83

50.71

240.58

11.72

281.48

13.71

79.12

3.85

149.02

7.26

28.65

1.39

2007

1,431.5

59.26

303.29

12.55

157.63

6.52

147.18

6.09

55.28

2.28

47.13

1.95

2008

1,211.15

45.10

402.18

14.97

121.38

4.52

218.92

8.15

259.57

9.66

64.01

2.38

2009

1,084.89

45.41

305.33

12.78

141.08

5.90

132.57

5.54

120.11

5.02

103.95

4.3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的农产品则比较分散,主要出口054类(蔬菜)、056类(加工、罐装蔬菜)、058类(水果蜜饯、精制水果)、059类(水果汁、蔬菜汁)、062类(糖果)等农产品,这5种农产品占出口农产品的份额较平均,但5种产品的总体份额占据了中国对澳出口农产品的近一半(具体见下表2)。蔬菜、水果蜜饯、精制水果、糖果占据的出口的份额在不断的上升,其中蔬菜从03年的6.1%上升到09年的9.25%;水果蜜饯、精制水果从03年的4.41%上升到7.34%;糖果从03年的7.59上升到09年的9.65%。加工、罐装蔬菜则近些年较稳定,保持了9%的出口份额;水果汁、蔬菜汁在09年下滑较大,可能是受到能源危机的影响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表2 2003-200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进口主要农产品构成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054

056

058

059

062

进口值

占比

进口值

进口值

占比

进口值

占比

进口值

占比

2003

10.37

6.10%

17.91

10.53%

7.50

4.41%

13.89

8.17%

12.91

7.59%

2004

14.44

6.94%

18.10

8.70%

13.42

6.45%

23.53

11.31%

19.25

9.25%

2005

17.09

7.06%

21.96

9.07%

17.87

7.39%

24.33

10.05%

23.11

9.55%

2006

22.09

7.59%

27.31

9.38%

23.80

8.17%

28.12

9.66%

25.50

8.75%

2007

35.42

9.51%

35.53

9.54%

27.85

7.47%

42.63

11.44%

30.77

8.26%

2008

43.86

9.04%

43.46

8.96%

34.59

7.13%

56.53

11.65%

37.54

7.74%

2009

41.03

9.25%

44.03

9.93%

32.54

7.34%

32.80

7.40%

42.81

9.6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总的来看,两国各取所需,向对方出口的主要农产品中并无相同的竞争性很强的产品。

(二)中澳双方农产品贸易增长率情况

自03年以来,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农产品的贸易额变化幅度很大,如下表所示澳大利亚,09年主要农产品下降均在10%以上,其中未加工玉米的下滑幅度最大,达到了53.73%,仅有棉花的贸易额增长率为正。而在贸易额向上波动的年份中,未加工玉米在08年比07年增长了369.53%;棉花在04年增长了249.19%,增幅非常大。总体上澳大利亚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保持着增长的态势,并且有继续深入开展贸易的潜力。

中国对澳大利亚的出口自03年以来一直保持增长态势,08年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09年出口农产品出现下滑,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农产品贸易额也随之减少,其中水果汁、蔬菜汁贸易额在09年较08年下滑了41.97%,而加工、罐装蔬菜、糖果的贸易额仍在继续增长,但增长率不高。

总的来看,双方之间的贸易额增长势头迅猛,但不稳定,双方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的潜力巨大,尚需彼此加强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双方的贸易潜力。

表3 2003-2009年澳大利亚对中国出口主要农产品贸易增长率情况

年份

268类

211类

263类

411类

043类

2003

-

-

-

-

-

2004

49.65%

37.60%

249.19%

69.48%

15.20%

2005

10.69%

-7.93%

83.92%

-16.11%

15.13%

2006

2.79%

85.72%

-1.26%

-1.63%

22.37%

2007

37.53%

26.06%

-44.00%

86.01%

-62.90%

2008

-15.39%

32.61%

-23.00%

48.75%

369.53%

2009

-10.43%

-24.08%

16.23%

-39.44%

-53.73%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表4 2003-2009年中国对澳大利亚出口主要农产品贸易增长率情况

年份

054类

056类

058类

059类

062类

2003

-

-

-

-

-

2004

39.22%

1.11%

79.09%

69.41%

49.10

2005

18.33%

21.31%

33.16%

3.37%

20.07%

2006

29.32%

24.34%

33.13%

15.58%

10.25%

2007

60.31%

30.12%

17.02%

51.62%

20.75%

2008

23.84%

22.29%

24.22%

32.61%

22.01%

2009

-6.47%

1.32%

-5.93%

-41.97%

14.05%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二、中澳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实证分析

两国间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决定了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当某国的主要出口产品类别与另一国的主要进口产品类别相吻合时,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就强(于津平澳大利亚,2003);两国出口在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上的相似性越高,出口上的竞争性越强(孙林,2005)。只有当两国间的贸易的互补性越强时,双方贸易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2]。

(一)研究方法与分析指标的选择

确定两国间的贸易关系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考察,本文主要从产品的角度来考察,选取了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来进一步分析中澳农产品贸易。产业内贸易指数主要反映了两国间同类产品的双边贸易,通常产业内贸易指数较低说明两国间某类产品竞争性弱,互补性强;反之则说明两国间某类产品竞争性强,互补性弱。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主要考查某类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如果两国在某类产品上比较优势相似,则存在较强的竞争性,反之则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intra-industry trade,IIT)指数是衡量贸易伙伴之间贸易结构的重要指标,许多文献讨论了如何测算产业内贸易的程度。产业内贸易通常用格鲁贝尔-劳埃德(Grubel and Lloyd,1975)指数来反映,该指数用比率的形式反映进出口是否平衡。计算公式如下:

(1)

上(1)式中,IITij表示国家i和国家j在某个产业(或产品)上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j表示国j向国家i某个产品的出口;Mij表示国家j从国家i某个产品的进口。该指数的取值范围是0-1之间,当该指数为0时,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均为产业间贸易;当该指数为1时澳大利亚,表明该类农产品的全部贸易都为产业内贸易 [3]。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

显示性比较优势(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RCA)指数是把一个国家农产品出口放在世界总的商品贸易的框架下,来考察农业部门的出口潜力。显性比较优势的概念是巴拉萨(Balassa,1965)提出来的,它表示的是一国总出口中某类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相对于世界贸易总额中该商品出口所占比例的大小。国家j生产的s部门(或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计算方法是:

(2)

上(2)式中,Xsj和Xsw分别是国家j生产的s产品和世界(w)的s产品在一定时期t的出口量,Xjt和Xwt分别表示国家j和世界(w)在时期t的总出口量。RCA的取值范围为(0,+∞)。日本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RCA≥2.5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极强;1.25≤RCA≤2.5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强;0.8≤RCA≤1.25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一般;RCA≤0.8表示产业出口竞争力较弱[4]。下表显示了中国与澳大利亚部分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变化。

(二)测算结果

本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该数据库按照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和协调编码制度(HS)两种商品分类的方法提供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产品和流向的贸易统计数据。本文的农产品数据应用WTO对农产品的定义,采用SITC Rev.3分类中第0、1、2、4章中的所有商品减去第2章的第27、28类商品。得出的结果如下表5、表6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因篇幅所限,仅列出了中澳双方主要农产品的指数数值。

表5 中澳2003-2009年主要农产品产业内贸易指数(IIT)

商品类别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43未加工玉米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45其他未加工谷物

0.08

0.74

0.55

0.30

0.06

0.95

0.47

047其他谷类粗粉及小麦粉

1.00

8.40

14.19

16.91

9.80

0.95

0.00

054蔬菜

0.03

0.17

0.01

0.06

0.31

0.06

0.03

056加工、罐装蔬菜

0.24

0.75

0.75

0.67

0.86

0.85

0.17

057水果、除油用坚果外的坚果

0.35

0.42

0.80

0.82

0.88

0.57

0.61

058水果蜜饯、精制水果

0.05

0.02

0.02

0.01

0.02

0.02

0.02

059水果汁、蔬菜汁

0.13

0.11

0.10

0.07

0.06

0.03

0.05

061糖、糖制品和蜂蜜

0.45

0.54

0.48

0.68

0.83

0.67

0.44

062糖果

0.03

0.02

0.05

0.12

0.01

0.01

0.01

071咖啡及其替代品

0.07

0.86

0.78

0.58

0.09

0.68

0.51

112含酒精饮料

0.28

0.27

0.19

0.10

0.06

0.08

0.05

211未加工兽皮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63棉花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68羊毛、其他动物毛

0.00

0.00

0.01

0.01

0.01

0.01

0.00

292未加工的植物材料

5.15

4.11

4.61

4.09

1.95

1.74

1.13

411动物油、脂

0.00

0.00

0.00

0.03

0.00

0.00

0.01

421不挥发、不刺激的植物油、脂

0.37

0.44

0.44

0.95

0.54

0.38

0.85

农产品总体

0.27

0.22

0.23

0.25

0.27

0.31

0.34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表6 中澳2003-2009年主要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贸易指数(RCA)

分类

澳大利亚

中国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43

3.32

3.39

3.24

4.06

0.99

2.81

2.3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54

0.00

0.00

0.00

0.00

0.01

0.00

0.00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5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02

058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2

0.02

0.02

0.03

0.02

0.02

0.02

059

0.01

0.02

0.01

0.01

0.01

0.00

0.01

0.03

0.04

0.04

0.03

0.03

0.04

0.03

062

0.00

0.00

0.01

0.02

0.00

0.00

0.00

0.04

0.05

0.05

0.04

0.04

0.05

0.06

112

0.01

0.02

0.02

0.05

0.08

0.08

0.1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11

1.95

2.57

2.19

3.86

4.73

5.79

5.8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63

0.60

1.63

3.07

2.80

1.55

0.98

1.36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268

13.83

19.02

19.95

19.33

23.05

19.85

21.40

0.00

0.00

0.01

0.01

0.01

0.01

0.01

291

0.57

1.04

0.92

0.53

0.25

0.24

0.42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0

411

2.92

3.79

3.12

2.78

3.98

3.34

2.72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资料来源:笔者根据联合国数据库统计数据计算编制而成。comtrade.un.org/

(三)结果分析与解释

1.中国与澳大利亚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的贸易属于产业间贸易,近7年来产业内贸易指数均小于0.5,但农产品总体产业内贸易指数有增大的趋势。03年时,产业内贸易指数小于0.5的仅仅有2种农产品,仅占所有农产品的4%,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与澳大利亚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的农产品种类逐渐增加,近几年来保持在8种左右,09年有8种农产品的IIT指数大于0.5,但也仅仅占了16%。双方贸易额占前5的农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几乎都小于0.5澳大利亚,仅有056类在04到08年间产业内贸易指数大于0.5,到09年又转为0.17,这些同前文所述的基本相同,两国间贸易互补性较强。

2.中国与澳大利亚显示性比较优势分析

澳大利亚与中国存在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很少,其中澳方出口到中国的仅有5种有极强竞争力的产品,但总体相对中国具有很强的比较优势。而近7年来中国出口到澳大利亚的农产品中没有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品,64%的对澳出口农产品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均小于0.01,不具备竞争优势。

从分类农产品角度看,澳大利亚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有043类、211类、263类、268类、411类,其中043类的指数在不断变小,表明澳方该产品的竞争优势在逐渐变弱;211类和411类指数较稳定,澳方保持了该产品的竞争优势;268类产品则是澳方竞争优势最大的产品,03年到09年指数平均达到了20,远远高于其他产品;而263类则很不稳定,容易受各种因素的影响。RCA指数非常小具体表现为出口贸易额小,所占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同前文所述的情况基本相同。澳大利亚的农产品相对于中国农产品具有比较优势,具体表现为中澳之间的农产品贸易持续逆差,短期内这种状况不会改变。

3.资源禀赋的差异是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且农业相对落后的国家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不到0.087公顷,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农村目前大约有4-5亿劳动力,城市流动人口近2亿,劳动力资源的丰裕和劳动力的低成本相互关联,直接影响了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国出口澳大利亚的蔬菜、加工、罐装蔬菜、水果蜜饯、精制水果、水果汁、蔬菜汁、糖果主要农产品都为未加工和初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农产品,附加值很低。

澳大利亚是一个以农牧业、采矿业为主的国家。农业人口80万,人均农牧业用地大约为27公顷,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澳大利亚人均耕地面积导致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具有极强的优势,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则缺乏优势。澳大利亚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农产品有未加工玉米、含酒精饮料、未加工兽皮、棉花、羊毛、其他动物毛、动物油、脂,5类产品均属于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土地密集型农产品。

三、结论及相关建议

(一)中澳双边贸易互补性强,竞争性弱,以产业间贸易为主

中澳双方各自出口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中国在某些具有劳动密集型的农产品生产上具有一定的优势,譬如水果、蔬菜等,应该充分利用这些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的比较优势,沿海一些主要出口省份应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将精力主要集中在优势农产品上,扶持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业龙头企业澳大利亚,争取中国优势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农业科研机构应加强对于出口优势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技术的研发、引进及推广工作,实现产品的进一步多样化与差异化。

(二)中澳之间发展潜力巨大,应加强双边农业贸易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中国与澳大利亚的农产品贸易不稳定,易受影响,但发展潜力巨大。中国和澳大利亚经济发展水平,政策法规等之间的差异还很大,随着贸易量的逐年扩大,双方优势农产品在对方市场的渗透,对于双方相关企业及农民都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容易产生贸易争端,因此,应该进一步加强两国之间的协商和交流,拓宽农业合作的层次,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创立解决争端的协调机制,进一步深化农产品贸易的合作,以便友好的解决贸易争议问题。另外,澳大利亚在农业领域的许多方面均具有成熟的经验,通过与澳大利亚的进一步合作与交流澳大利亚,充分发挥两国间贸易的应有的潜力。

(三)中澳之间的贸易逆差短期间不可逆转

随着中澳双边贸易量的增加,贸易逆差短期间不可逆转,要增加我国农产品的出口,关键还是要提高自身农产品的质量,可以通过借鉴澳大利亚的经验,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建设,完善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通过与国际通用标准接轨,逐步化解技术性贸易壁垒,减少农产品贸易争端问题给生产企业及农民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增强他们的应变能力,无论对于我国还是澳方都是有利的。在农产品进口方面,根据国内农产品受冲击的程度,补贴受冲击较大的澳方农产品(譬如羊毛、动物毛)主产区的农牧民,应对其受损部分提供补贴;在农产品出口方面,建立和完善农产品保险制度,并积极探索农产品出口风险防范机制,从而提高抵抗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何立春,杨莲娜.构建中国-澳大利亚自由贸易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J].新疆农垦经济, 2010 (2):38-44

[2]凌振春.中澳农产品贸易互补性与竞争性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11):66-72

[3]何立春,杨莲娜.解析中国与澳大利亚农产品贸易流量[J].国际经贸探索,2010(1):6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