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技工学校办学管理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学校 学生流失 原因分析
目前,中职学校招生竞争越来越激烈,招生成本越来越高,生源质量逐渐下滑,学生流失较为严重。尤其是农村学生流失现象已成为影响学校形象、制约学校招生的重要因素。为了准确掌握中职学校学生的流失情况,笔者组织了一次针对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流失情况的专题调研。下面重点谈谈这次调研结果分析,仅供大家参考。
一、中职学生流失的因素总结分析
1.学生自身主观因素影响。个人因素是导致学生辍学的主要原因。我们首先对外因(客观原因)分布进行了分析,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因学生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导致的生涯流失所占比率分别为38.4%、31.8%、29.8%。总的来说,流失原因比较分散,而以学生个人因素为主。
2.学校差异影响:
(1)公办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以学生个人因素为主,民办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以学校社会认可度不高为主。学校办学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认可度。
(2)重点学校学生的流失原因以学生个人因素为主,普通合格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以社会认可度不高为主。首先,是社会因素;其次,才是家庭因素;最后,是学生自身因素。这再次表明,学校的办学质量是社会认可的主要依据。
(3)老牌技工学校和中职学校学生流失原因以学生个人因素为主,县职中学生流失原因以社会认可度不高为主。省市直技工学校辍学原因以学生自身因素为主体,兼含少量的家庭和社会因素;省直中职学生流失原因也以学生自身因素为主要因素,家庭因素次之;市直中职学生流失原因以学生自身因素为主,略高于其他因素;而县级中职学生流失原因则以社会因素为主,家庭和学生自身因素均占一定比重。这从侧面说明,社会对老牌技工学校和老牌中职学校的认可度高,这与办学质量和多年形成的品牌效应分不开。
3.外因与内因分类分析。在分析导致学生流失的客观因素的同时,我们也反思了学校在教育、教学、管理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社会、家庭、学生个人的因素为外因,而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为内因进行深层次挖掘学生辍学原因。
(1)社会因素涵盖三个子因素。社会因素之一:外因是社会上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存在着轻视职业教育的观念等;内因是中职教育宣传滞后、学生缺乏职业指导、中职学校办学吸引力不高等。社会因素之二:外因是就业准入制度不够规范等;内因为校企合作缺乏深度,人才培养质量和适应性、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提高等。社会因素之三:外因是其他因素,如产业发展和经济水平制约等;内因是学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未能形成产业支撑专业建设、专业建设服务产业发展的双赢局面等。
(2)家庭因素涵盖三个子因素。家庭因素之一:外因是家庭教育缺失,尤其是农村学生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家庭教育效果不足;内因是学校需加强德育工作,关心学生成长,并加强学生家长的沟通等。家庭因素之二:外因是来自农村的生源家庭经济困难;内因是加强国家、省中职学生免学费和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及时足额落实相关惠民政策等。家庭因素之三:外因是其他原因,如受亲友影响过早就业等,农村学生往往较早加入到社会劳动当中;内因是学校加强毕业生成长成才典型经验宣传等。
(3)学生个人因素涵盖三个子因素。学生因素之一:外因是厌学,如学习基础差、感到学不到知识和技能、认为在校学习浪费时间等;内因是学校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改革滞后,未能因材施教、教师的教学方法不适应学生学习等。学生因素二:外因是行为习惯不好,具体表现为无法适应职校生活、吸烟、网瘾等习惯未能改变等;内因是学校学生管理、德育工作手段和形式、内容有待更新和改进等。学生因素之三:外因是其他原因,具体表现为:生理和心理原因触犯校规、被劝退或开除;内因是对特殊学生关心不够、心理辅导不够。
综上所述,虽然社会、家庭、学生个体均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学生流失,但仔细分析,其实还是跟学校教育教学针对性不强、教育教学质量不高。而这一切,其实是学校能否真正实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办学理念,能不能真正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问题。
二、控制中职学生流失的有效策略
1.加大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学校要在校园建设、教学设施的添置、实习条件的改善与实验室的建设、服务设施的完善等方面加大投资和管理力度。如添置机床、微机、改善运动场所等,确保能满足各种实习实训和实验课的基本需要。
2.加强学校管理,改善学校环境。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趣味性、直观性和娱乐性,做到教学、生活秩序井然有序,遏制校园内打架斗殴、抢劫勒索等事件的发生。再加上学校配套严格的学生管理制度,对不服管教、屡教不改、严重违反校规校纪的典型学生给予严肃处理,必能净化校园环境,确保校园安全。
3.在教学改革上要加大对教材的调整力度,根据需要编写适合地方经济和学生易懂的校本教材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努力推进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一体化教学,实施项目教学法,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使学生想学、能学、易学,真正掌握实际、实用的技能,从而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
合理设置专业,加强专业导向。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除加大对就业市场的研究外,还应切合学校各种资源合理设置自己的专业,使之适合就业市场的需求,切实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办出自己的特色专业。
4.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中职生除“三校生”考生外,其余学生在学习上没有升学的压力,身心便轻松了许多,对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也会有更多的渴望和追求。因此,学校要多组织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如演讲会、赛诗会、报告会、书画展览、歌咏比赛、歌手大赛、体育比赛、技能大赛、文艺汇演等。这些形式多样的文体娱乐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增长学生才干,而且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其乐无穷。
5.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学校在做好学生就业安置工作的同时,还要做好就业学生的跟踪服务工作,注意收集就业学生的典型事迹材料,在学生中广为宣传。
关键词: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江西省技工教育得到迅速发展,已成为江西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江西省统计年鉴2016》,全省具备招生资格的技工院校共计85所,2016年全省技工院校在校生共122254人,当年招50411人,教职工数8904人,其中专任教师6952人。技工院校的快速发展和招生规模的迅猛增长对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管理及制度建设引起管理者的高度关注。2016年,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研究》课题列入年度招标课题。招标课题的设立表明江西省人保厅对技工院校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技工院校教学质量的迫切愿望。纵观全国,部分省市特别是经济发达省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教学管理规范。笔者按照2016年全国省份GDP排序,选取了排名前15名的省份(江西省排名第16位)作为研究标本。虽然GDP不能代表一切,但排名在前的15个省份包含了全国社会经济相对发达的省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经过查询,笔者发现江苏、广东、浙江、四川、湖北、福建六省已经建立了省级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其中江苏、广东、浙江三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水平较高。因此,本研究于2016年11月成功申请并立项,课题编号:JXJGJY-ZD-201606(赣人社办函[2016]70号),本研究将为制定江西省技工院校教学管理规范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的方法。问卷调查采用问卷星在线问卷调查平台进行,现场访谈的主要对象为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1.调研对象(1)问卷调查。课题组选择了37所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技工院校进行问卷调查。37所技工院校的分布情况为:省直属17所,地市管辖8所,县级人社部门管辖12所。(2)现场访谈。课题组对部分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就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及制度建设相关问题进行访谈,采取面对面的方式,交谈记录形成书面材料。2.问卷设计与访谈主题(1)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各校教学机构设置及制度建设基本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技能竞赛及制度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研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校企合作管理、学生实习就业管理、教学督导及机制体制建设等11个方面的主题,共52个问卷调查点。(2)访谈主题。访谈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5个方面:一是了解各地方技工院校主管部门管理机构设置、管理制度建设情况;二是探讨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三是讨论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四是交流师生参加省级、国家级及世界技能大赛的措施及建议;五是探讨教学改革及改革中遇到的难题等。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
1.各技工院校教学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管理随意性大从调研数据和访谈结果来看,各技工院校基本都建立了教学方面的管理制度,但这些管理制度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制度建设不规范。主要体现为“散”“乱”“不成体系”。“散”体现为各种管理制度散乱,临时性制度较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乱”体现为各技工院校制定的教学管理制度五花八门,基本属于各个学校自创,无相关政策依据;“不成体系”体现为管理制度没有纲领性和系统性,有的学校管理制度一大堆,内容重复,甚至自相矛盾。二是教学管理制度设计缺少项目较多。大部分技工院校没有建立教学质量考核标准,缺少教学效果评价环节,缺少教学效果检测标准及管理办法,造成教好教坏一个样,不利于提高技工院校整体教学水平。三是地方主管部门监督指导不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管理力量薄弱,人员不足或不够专业,职能上主要以上传下达等行政管理为主,具体的教学业务管理难以顾及;二是在制度建设上,课题组在调研中尚未发现有行政主管部门针对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出台过相关制度和文件。2.教学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较为齐全,部分技工学校有所欠缺各校基本设立了教务处或类似教务科的教学管理机构,管理人员配置比较充足,但不同学校对教学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的重视程度和要求有较大差异。一是技师学院或实力较强的高级技校除设置教务处这样的日常教学管理机构外,还设置了教学督导处、科研处、校企合作部、实习科等与教学管理相关的机构,在教学不同的管理环节,各部门职责分明,既分工又合作。教学管理人员职数相对充足,专业性较强。二是部分学校特别是县一级的技工学校,教学管理机构缺失,管理力量单薄。部分学校与政教处合署办公,教务管理停留在课时安排、课节统计阶段,管理人员身兼多职,既不专职也不专业。3.教师管理和师资建设亟待加强,用人机制缺乏创新教师管理缺少前瞻性规划,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为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用人机制陈旧、教师积极性不高,教师专业结构严重失衡、教师业务水平不高、双师能力不强等。一是师资建设缺乏前瞻性。很少有院校立足学校长远发展来规划师资管理,很多情况下都是看招生人数与报读专业情况仓促配置师资。二是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大。造成师资不稳定的原因有:技工院校的教师社会地位低,不受学生、家长待见;待遇普遍偏低,付出与回报不对等,一有好的去处就会选择离开;教师动手操作能力差,只有理论知识,不能适应岗位需要。三是用人机制缺乏创新,人才引进渠道不畅。公办技工院校机制僵硬,平庸、懒散、无能的教师无法淘汰,高技术人才难引进,内培转岗难见成效。新聘教师待遇较低,学校没有给足留人的待遇,新聘教师把职业作为“权宜之计”,有能力的新聘教师留不住。四是师资结构不合理,教师业务水平低下。不少技工院校教师大部分由普通中学转岗而来,既不懂专业,又没有技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专业教师很少。很多学校一方面是教学实训设备设施不够用,另一方面却因为缺乏能够操作某些设备的教师而让设备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4.专业设置高度雷同,办学没有特色专业建设和管理比较混乱,无长远规划和正确的政策导向,无章可依或有章不依,精品专业缺乏,办学没有特色。一是制度上没有规划。在专业设置上,没有根据自身办学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存在仓促上阵现象,特别是一些地方和民办技工院校,由于生存压力,也为了迎合学生、家长、社会的需求,明知自己在师资、设备、教学管理经验等方面不具备条件,也盲目申报开设好招生的专业,造成一哄而上的现象。二是精品专业建设力度不够,专业设置雷同。相当一部分学校没有精品专业建设计划,全省技工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同质化现象严重,像幼儿教育、计算机应用、汽车维修、数控技术、模具制造等专业遍地开花,原有传统行业的特色专业不断弱化,形成百校一面的局面。三是专业设置混乱,已经产生不良后果。一是随心所欲的专业设置导致了各学校之间招生的恶性竞争,让学生、家长无所适从;另一方面,直接导致了教学管理难度加大,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最终影响职业教育的社会声誉和吸引力。5.人才培养质量不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作用不明显根据调研,近七成技工院校的毕业生在本地企业就业的比例低于20%,相当一部分学校的毕业生在本地就业的比例低于5%。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专业与产业不对接。由于各技工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盲目性,专业开设前没有对当地主打特色产业、当地产业和行业用人需求进行全面深入的调研,专业设置与当地产业不对接,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在当地就业。二是学校与地方劳动部门、用人单位沟通不够紧密。一方面,地方企业用人工资待遇相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较低;另一方面,地方企业在遵守法律法规、对员工的劳动保护和人文关怀等方面,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距。因此,学校要加强与用工企业及地方劳动部门的联系和沟通,补足这方面的短板,让技工院校毕业生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6.教学改革创新深度广度不够,教学模式陈旧单一各技工院校在教学改革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基本教学规范有待完善。各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欠账太多,全省技工院校到目前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标准,课程体系设计比较随意、凌乱,课程标准没有统一规范,教学评价体系没有建立。二是教科研力量比较薄弱。调查数据显示,仅有48.65%的技工院校设立了科研处,近四成的学校近三年没有省级以上课题立项或结题,教科研活动仅停留在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等教学常规活动上。部分学校甚至没有建立教研组,也没有开展教研活动,这一现象在规模较小的技工学校和县一级的学校比较普遍。三是教师问题。首先教师接受先进职教理念的渠道不广,走出去交流学习的机会不多,所以在教学改革上难有新意;其次是师资力量严重匮乏、流动性大,教师往往身兼数职,工作负荷大,在教学改革创新上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三是学校盲目开设专业,导致教师频繁转岗,教师疲于转岗学习,无暇教学改革创新。四是教学设施问题。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基础设施较差,实训设备陈旧落后,教学设备设施制约了教学改革创新的开展,实训工位不能满足实训教学的需要。7.信息化基础建设不完善,教师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各技工院校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同级普通教育学校普遍落后,仅有54.05%的学校实现了网络公共区等整个校园全覆盖,教师使用信息化手段教学的水平有待提高。技工院校信息化教学方面存在的困难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经费困难。主要是县一级的学校,受县或市级财政制约,数字化校园设备设施不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明显低于同级普通教育学校。网络接入带宽有限,信息化教学只能当做时髦概念,在口头上说说,纸上写写,无法应用到教学当中。二是教师自身问题。部分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他们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多年,不愿打破常规,接收新生事物比较困难,对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一些教学方式方法难以割舍。技工院校生存环境较差,部分教师身兼数职,工作负荷沉重,严重制约了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8.学生实习缺乏有效管理,“放羊式”管理现状比较普遍职业院校“放羊式”实习管理现状早已引起国家管理层面高度重视,已出台了多项政策来规范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管理工作,但“放羊式”实习管理现状难以得到有效改善。一是实习管理机构和人员配置缺失。只有37.84%的学校设立了实习管理科,35%的学校未派教师入驻管理,大部分学校由于师资紧张,很难派出教师对实习的学生进行全程跟踪和管理。二是学生实习过程不规范。根据教育部等五部委于2016年4月印发的《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学生实习分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三个阶段。而根据课题组调研,84%的技工院校学生实习就是顶岗工作,没有认识实习、跟岗实习这一环节。大部分学校未制订具体的实习计划,学校也不派教师进行全程跟踪管理和专业教学,企业也不愿派有经验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来指导学生开展职业技能训练。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后大部分都以“全职员工”的身份从事生产劳动,已偏离了实习学生的角色。9.教学督导体系不完善,质量评价机制不健全教学督导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课题组调研的37所学校中有21所学校建立了督导室,占比56.76%。校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在技工院校主管部门层面,教学督导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一是技工院校至今尚未建立上下结合的教学督导体系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考核流于形式。尽管地方行政主管部门强调对下属技工院校的教学管理和质量有督导、有考核,但这些督导和考核流于表象,或仅限于行政方面的考核,实际意义不大。二是教学评价空白。在教学质量评价方面,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基本上没有相关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也未建立相关的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机制。相当一部分技工学校仍以招生任务完成量来评价学校当年主要工作成绩,而教师教得怎么样,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学质量怎样,没有考核。10.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没有形成技能竞赛是检验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就全省技工院校而言,技能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氛围仍不浓厚,主要原因如下。一是缺失顶层设计。尽管全省每年都举办技工院校师生技能竞赛活动,但技能竞赛还缺乏长远规划,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特别是在国家级技能竞赛的任务目标、信息获取、集训组织、集训基地建设、指导团队建设等方面缺乏统筹和规划。二是沟通不畅。技能竞赛信息获取渠道不畅通,竞赛指导团队散、小、弱,实训设备不足或与竞赛设备不匹配,无相对集中的竞赛集训基地,同一项目不同学校的学生各自集训,不能形成有效竞争和相互交流、促进。三是有待健全激励机制。有的学校缺乏奖励制度,有的学校奖励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在竞赛中获得好名次的师生奖励措施力度有限,形式单一,吸引力不够,难以有效推动竞赛成绩的提高。11.部分技工院校校长对教学工作重视不足在调研中课题组发现,相当一部分技工院校校长主要精力放在招生、学生管理和学生就业等方面,对办学主体的教学工作反而不够重视,原因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经历问题。因校长由上级任命或指派,有的从未从事过教育行业,或者即使有教育的类似经历,对教学工作也没有亲身体验,对职业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了解不深。二是认识问题。对职业学校办学使命和目标不清晰,把学校办成人力资源转运站。割裂地看待招生、教学等工作,对学校各项工作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影响的认识不深。三是急功近利。部分校长存在急功近利的思想,只要招生人数上去了,一美遮百丑,对待教学管理工作的随意性较大,认为教学管理工作规范一点和放松一点关系不大,不会对学校产生较大的影响。久而久之,致使从领导到普通老师的意识当中,或多或少地认为教学工作不重要,造成教学工作越来越随意,越来越不规范。
关键词:技工学校 教学 管理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5-0144-01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如何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凸显教育特色,推动区域均衡发展,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践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初步成效
1.“校本教研”活动常态化。教育的均衡就是要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的提高,特别是要提高薄弱学校教学质量,这其中教师是关键。为全面提升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我们技工学校除了按照要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之外,还以校本教研活动为抓手,不断完善“以校为本,校际联动,区域推进,整体提高”的校本教研模式,以研促训,研训结合,提升教师的专业内涵。
2.课程管理精细化。技工学校教育要发展,就要注重教育的“内涵”。在工作中,我们一直本着“以生为本,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路,通过规范课程管理,实施“精品课程”,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爱好与特长。
3.德育活动 “名片化”。为进一步强化“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通过制定详实的方案来规划训练,自上而下都成立了训练工作专班,制定了训练实施方案。
二、当前教育教学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备课要求欠科学。在参加学校的各类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反映,备课应该根据教师年龄分层次的要求,要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由于备课要求整齐划一,因此也缺少了个性,缺少了创新,有的就是年复一年的重复。同时,集体备课如何规范并发挥效益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2.课堂教学管理欠手段。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阵地,学校都对课堂教学制定了较详细的要求,可课堂教学的过程管理却不够落实,表现在有的教师备课一套,上课又是一套;有的教师备课很认真,而上课却时有把握不住重点,把握不住课堂纪律。其实授课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业务能力,如果我们学校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控制,使每一位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不仅可以提高课时效率,还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综合实践活动欠创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新课程实施中的一个亮点,但这么多年以来,仍然是一些学校的管理难点,具体表现在,一是师资安排不够稳定,校本培训不够,教师认识不够。二是缺少系统规划,工作没有形成套路。三是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实践”,有些活动学生还能在家长的配合和学生自主探究下完成,有些活动需要组织外出实践,又担心安全问题,只好放弃。
4.校本课程开发欠教师。现在学校都在自主开发属于本校的校本课程,由于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的专业精神、技术要求、责任心要求较高,而目前教师最缺乏的就是有关课程设计和评价方面的知识与能力,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都极大的制约了教师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
5.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欠整合。教育教学管理作为学校管理的中心工作,除了受师资素质、教学设施、学习风气等校内因素的制约,学生的社交、家庭教育等校外因素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在德育活动中实施学科教学便尤为重要。如何有效调控二者的关系,现在的研究也还是零星的、点滴的,尚未形成体系。
三、工作策略及措施
1.工作策略
要围绕“抓实一个核心,突出两个要素,提升三种内涵”的工作思路,以管理求质量,以质量求特色,以特色求效益,以效益求发展,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切实推进教育均衡发展。
一个核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突出两个要素:教师发展,学生成长。
提升三种内涵:提升教师的专业内涵,提升教育的生本内涵,提升学校的人文内涵。
2.主要措施
2.1增强薄弱学校生成教育资源的功能。
利用政策优势为薄弱学校造就获得教育资源的条件,如加大对薄弱学校的经费投入,使薄弱学校在场地与校舍、设备与设施、经费等方面获得政策的倾斜性支持;通过教师互动交流或其它渠道,逐步使教师队伍年轻化,学科配备合理化。同时增强薄弱学校生成优质教育资源的功能。薄弱学校要立足自身情况,生成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实现薄弱学校可持续发展。
具体做到:
2.1.1在“互动式”交流中努力提高薄弱学校交流教师的教育水平,借助外界力量实现薄弱学校教师水平的提高;
2.1.2坚持“内涵式”发展方向,建设学习型校园,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促进教师教育转变观念,通过“为了学校、基于学校、在学校中”的校本教研,促进教师教育研究与教学水平的提高;
2.1.3加强以网络为核心的多媒体基础建设,打造信息化平台,投资学校校园网建设,调动师生开发、交流、共享多媒体教育资源的积极性。
2.2强化并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目标责任制。
教学常规管理是教学工作的重心,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只有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才有优质的教学质量。教学工作要深挖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强化并落实以教学常规管理为主要管理内容的目标责任制。学校应以“工作有计划,目标有分解,落实有措施,结果有考核”为原则,建立完善的目标责任体系,做好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工作。
具体做到:
2.2.1明确备课要求,关注教师个体备课。教师备课既要备“教”也要备“学”,这一节课班上学生的状况是怎样的,要进行研究。我这个班上是优生多些,还是后进生多些,那么如果按照中等水平的授课,对后进生要强调些什么,对优生应该怎么样提高,否则是后进生也掉了,优生也掉了。此外,备课可以切合实际,具有针对性的来要求。对新参加工作的教师,要求备课重在规范,对中年教师则要求备课有新意,在教学改革上下功夫,对有经验的教师则重在总结经验,帮助形成教学理论。
2.2.2关注上课,将课堂教学管理纳入常规检查及教师工作量化评估中。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场所。规范随堂听课,形成运行机制,建立相应的“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细则”,“听课管理制度”,“随堂听课记载制度”,“随堂听课激励机制”。将听课的等级评定与绩效奖励挂钩。这样一来教师就不会忽视每一次的课堂教学。只有对课堂教学进行全程监控,才能强化课堂教学管理,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
2.2.3关注作业的布置和辅导。力求做到难易适度,分层要求(虽然这不是一种新提法,但现实中落实的并不好)。布置作业要体现探究性、层次性、开放性,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要求教师布置作业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布置能揭示规律和方法的作业,不要布置简单重复性题目;要布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作业兴趣的题目,不要布置教师一时冲动决定的题目;要布置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巩固提高的作业,不要布置充数作业。作业的辅导也要集体辅导与个体辅导结合,不仅应有后进生的个别辅导,也应有优生的辅导。
2.3打造一支团结奋进的教师团队。
校本培训工作已成为促进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常规工作,在校本培训中,我们还应注意对校本培训工作有长远规划,短期计划。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要想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就要将其作为工作的重心来抓,将校本培训工作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每学期根据学校实际还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到位,使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健康发展。
2.4探索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在教育工作中,教师是主体队伍,是教学管理与德育关系中的具有交点意义的中脊。要使二者有机结合,就应当让所有教学人员都认识到自己既是教学管理者,又是德育工作者。以试行“德育导师制度”为结合点,将教育教学管理作为教学活动与德育活动融合统一的主要渠道,引导教育工作者根据学科特点研究教学管理规律,考虑教学管理计划,使教书和育人在更真正统一起来并落到实处。
一、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
目前大部分高校均设置了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部)专门负责继续教育方面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1)一级管理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集办学和管理功能于一身,管理效率较高,便于实施统一的管理。但这种模式不利于调动二级学院(系部)的办学积极性,在调配学校的教学资源时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同时,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难以形成监督。(2)二级管理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为管理主体,各二级学院(系部)为办学主体。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作为管理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各项规章制度、对外联系、专业设置、统一招生、证书发放、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等。各二级学院(系部)负责具体的办学任务。这种管理模式在调动二级学院(系部)的办学积极性上有较大优势,同时也更有利于调配全校的教育教学资源。但这种管理模式对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的宏观管理能力、协调能力及各二级学院(系部)的全局观有更高的要求。(3)混合管理模式,即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既负责办学、又负责管理二级学院(系部)的继续教育工作。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与二级学院(系部)的协调,具有较广泛的适用性。
二、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1.管理制度化建设滞后
这几年虽然高校的继续教育事业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管理无效、无序的情况时有发生。在办学过程中,高校之前对继续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对各项工作的开展很多还处于探索阶段,出台相应的继续教育政策、制度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继续教育缺乏相应的政策制度的支持。在管理过程中,很多问题往往通过领导的主观判断来决定,决策过程中缺乏科学性的指导,给实际管理工作带来问题。
2.多部门管理,从属关系模糊
目前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管理没有统一的模式,对如何协调社会与高校之间、高校内部各学院、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高校内部继续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协调还不科学。从高校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职能来看,实际上它需要承担起类似于一个独立学校的办学任务,包括招生及录取、教学教务管理、学生管理、毕业等工作,但人事权、财政权高度集中在学校这一层面,继续教育管理部门没有任何的人事、财政方面的权限,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处于片面服从、被动执行的地位。同时由于部分体制不够顺畅,工作拖沓、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较为突出。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继续教育办学与社会市场需求不匹配,现行的管理制度严重抑制了继续教育管理部门的活力与创新,也不利于高校继续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3.分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在目前高校的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受传统体制因素的影响,分配政策完全由学校控制,分配和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一方面是平均主义,部分高校在制定分配政策时,没有考虑到继续教育不同岗位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工作强度的差异,没有建立起奖惩机制,责权利不一致,影响了管理干部和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一方面,在现行的管理模式下,继续教育管理部门在举办继续教育时,师资等教育教学资源上需要依托各专业学院、各职能部门办学,但又缺乏必要的调控手段。很多高校的分配政策不完善,对如何激励专业学院、职能部门参与到继续教育事业中来还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各学院、各部门的办学积极性。专业学院虽有部分参与,但举办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
三、原因分析
要理顺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体制,须找出症结所在,以指导其健康发展。
1.文化传统的影响
强调等级制度的儒家文化在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一直盛行,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的管理体制。在高等教育系统中,政府为大学制订计划,大学内部则按照行政体制实施科层制管理。而继续教育与普通学历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继续教育大体是面向市场的,需要顺应市场的需求,采取一些遵循市场规律的管理方法和手段。行政主导型的管理模式与继续教育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不和谐、不适应。
2.继续教育在社会和高校中地位不高
近几年来,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虽然得到了政府的一些政策支持,但由于目前职业鉴定、学习成果的认定与转化、岗位准入等制度不够完善,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继续教育在社会上的认可度还不高。举办继续教育是高校的社会责任,但目前很多高校的继续教育总体来看被定位为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在学校发展中承担着经济创收的角色或可有可无的点缀,这相当程度地忽略了继续教育的社会教育功能,一旦学校的其他矛盾突出,便把继续教育当成包袱并限制发展。继续教育的发展是一个长远计划,高校领导一般实行任期制,如何突破高校在继续教育发展过程中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以发展的眼光做好长远工作是重中之重。
3.高校内部管理模式僵硬,投入不足
我国继续教育起步较晚,高校在发展继续教育时,管理模式基本参照普通学历教育,经费、人事、教学设施等高度集中在学校这一层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作为管理部门处于被动地位。同时由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绝大部分要用于满足普通学历教育,继续教育能利用的资源有限。继续教育办学的内容大多是动态的,各类项目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开发、竞争生源和项目。如果学校没有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继续教育的发展将难以为继。
四、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管理体制的路径选择
1.准确定位继续教育
目前普通高校的继续教育在学校办学体系中处于边缘地位,在学校发展中更多的是承担经济创收的功能,导致部分高校的继续教育管理不规范,社会评价不高,甚至影响整个学校的办学声誉。高校首先要准确定位继续教育,树立继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观念,把继续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总体规划中。要在政策上加大对继续教育的支持力度,在既遵守相关规定的前提下,又要有一定的灵活性,给予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定的人事权、财政权,充分调动各系部办学的积极性。要充分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急需的专门人才。
2.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高校继续教育规范性的关键,重点是要规范继续教育的管理行为和办学行为。一些成人高等教育学校存在管理制度的建设不完善,管理流程不科学、监督程序落实不到位、奖罚不分明等问题。高校要提高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遵循继续教育办学规律,在完善高校内部的继续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重视相应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继续教育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管理流程,严密的监督程序,使继续教育管理有法可依,避免盲目决策。
3.建立灵活开放的管理运行机制
与其他专业学院、职能部门相比,继续教育面向的是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有一定的自,且相对独立,这要求高校要将继续教育与其他职能部门、专业学院区别开来,要根据继续教育的办学规律,构建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管理模式。各高校要根据本校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对学校内部的组织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学校应在管理人员聘任、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予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一定的自。同时,要理顺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与专业学院、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在办学过程中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与专业学院、职能部门在专业设置、生源、师资聘用、使用学校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产生矛盾。
4.进一步完善分配激励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财政管理体制 强制性制度变迁
教育发展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是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规律。追求适应是教育发展的永恒课题,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教育系统发展必须追求的目标,适应则进,不适应则退。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七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精神,加快广西职业教育发展,以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2008―2010年投入60亿元(其中财政投入30亿元)全面实施职业教育攻坚,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提供各类技能人才支撑和高素质劳动者保障。本文在分析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提出了以“学校财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进学校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从而整体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模式与思路。
一、相关文献回顾
(一)关于职业教育定位问题
汤大莎对我国教育家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黄炎培在《职业教育目的论》一文中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核心是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思想。1917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不久,黄炎培即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后来经过不断修正,确定为四条“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而其最终目标是“使无业有业,有业者乐业。”“吾们所以主张职业教育,基本的出发点是想消灭贫穷。吾们深切地感觉贫穷是我们中国人一种严重的胁迫,一种根本的苦痛。”可见,“谋生”是其现代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人们只有通过职业教育获得谋生的知识和技能,才能立足社会,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教育使每个从业者爱岗敬业,以职业为荣,从而“一个社会人人有职业,有与其个性相适合之职业则人人得事,事事得人,社会无有不发达者”。
孙琳认为,职业教育由于其职业性决定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紧密相关性,面对愈演愈烈的毕业生就业竞争和巨大的就业需求缺口,职业教育应该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主战场,以满足市场对现代化第一线人才的需求为前提,以胜任职业岗位要求为目标,以提高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满意度为质量标准。
侯玉印通过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情况进行分析之后指出,造成目前困境的关键原因还是高职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各类企业生产的需要,归根结底还是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有问题,说到底,仍然是高职教育的定位出现了偏差。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的办学导向不明确,没有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本科、专科教育进行区别。
(二)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杨进认为职业教育自身的“劣势”包括管理体制不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职业教育多头管理、统筹乏力:相当一部分职业院校的办学观念模式依然比较陈旧;职业院校管理体制僵化,运行机制不活;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较差,特别是学生实训条件不足,专业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强。谢瑞先认为我国之所以出现“技工荒”现象是因为:大量缩减中等职业教育,造成技术工人数量的减少;职业教育投资不足,影响技术工人的培养质量;人们的观念问题,不愿当技术工人;职业教育自身的问题,技术工人的培训不到位。顾秀萍认为职教现阶段存在受高校扩招与“人才高消费”的冲击;受职教成本与学生支付能力之间矛盾的制约;受专业设置滞后社会需求的影响;受落后的职教管理体制的制约等一系列问题。
(三)关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研究
吴光宇、金敏认为,从我国的人力资源现状来看,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是一种两头小中间大的趋势,即:对智能型“精英”人才和低技能“劳动力”需求总量少,对具有专业技术、技能型中高级人才需求量大。要想满足这一市场的需求,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必须采取正规学历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办学模式。邱乐路、马渝华、武海燕等人分析和探讨了高等职业教育在专业与课程设置、教材、师资、教育体系等方面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以及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问题,指出,现行职业教育的层次使高等职业教育成为终极教育,这不符合知识经济时展的趋势。黄克孝、石伟平、郭扬、严雪怡认为构建21世纪职业技术教育新体系必须考虑跟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人为本,按照终身学习理念,使所有人都有均等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充分反映人才培养类型的不同特点。新体系的主要特点是:充分体现“新经济”对人才的需求;纳入终身教育体系;实行弹性学习制度;实行多样性办学;按人才类型及层次构成体系;采用多种学习方式。新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用历史的发展观来看待教育体制,教育体制改革必须与生产方式改革同步。
(四)关于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隋志成认为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以下问题:(1)教育形式单一、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尚未理顺;(2)多头管理,办学模式僵化;(3)资金投入不足,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邢晖认为,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为管理体制分割和教育与培训资源分散,对职业教育发展造成很大制约,使职业教育不能真正做到统筹协调发展。宏观上,职业教育的各个组成部分分别由教育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及部分行业部门来管理,这种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有调动发挥多方面积极性的有利一面,但也会产生明显弊端;中观上,教育系统内部也存在多头管理、缺乏协调的问题;微观上,职业教育体系本身也缺乏层级的衔接和统一。
(五)关于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的问题
李振波提出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三个基本目标:转变政府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宽松环境;职业学校依靠劳动力市场变化自主办学;建立相应机制,保证生产部门参与职业教育管理。马树超建议,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需要政府在发展政策上的宏观调控保障,同时必须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体系的经费保障,确保用于职业教育的财政性经费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逐步回升。此外,要切实加大职业教育的执法力度,完善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强化劳动预备制度,规范就业准入,为保障职业教育体系正常运行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凡奇提出要改革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以实现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在外部条件上要建立起适合大职教体系独立发展的评价氛围和政策环
境,实现职教体系与普教体系的互通,因此,大职教体系的升学考核应当灵活多样,并且要肯定推荐升学的合理性。刘春生、牛征等提出,由于政府对高职院校缺乏公平的支持,因而银行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信心不足,对高职院校的贷款进行限制。因此,政府必须对高职院校提供公平的支持,以解除银行对高等职业教育贷款的疑虑和限制。隋志成指出,应当统筹规划,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体系,探索办学体制的多种实现形式,落实办学自,全面监控,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制度。哪晖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遇到的体制,需要在制度创新上有所突破,制度创新应坚持“政府统筹、部门合作、市场运作、整合资源、校企合作”的原则,做到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机制创新。其中,体制创新应坚持职业教育多元化发展方向;制度创新应促进教育内部和教育外部的协调互动,机制创新应引导职业教育灵活自主发展,进一步扩大职业院校自。周石其、周琴发表从职业、就业目标及知识、能力三方面对高职教育定位,提出在高等教育行政管理方面,应该实行政府宏观指导、以市场为导向、学校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在内部管理方面,引进市场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管理体制。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还包括对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模式的研究。如学者们通过对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德国的“双元制”、澳大利亚的“TAFE”模式以及日本“多元化”的职业技术教育模式的研究,提出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应该借鉴的经验和政策支持。
通过以上相关文献的回顾,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学者的研究范围几乎涉及到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各个方面,但多是从某一角度进行研究,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对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与改革的研究,只是提出大致的思路和简单的框架,没有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二、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从广西职业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公办、民办共存;二是学校主管部门多头,包括政府部门(教育、劳动、农业、卫生、交通、商贸、电力、财政、建设等)、行业协会、企业举办;三是行业分布广,涉及教育、劳动保障、农业、卫生、交通、商贸、电力,财政、建设、工商、农机、水产畜牧、侨联、民委等;四是学校行政级别不统一,有副厅级、正处级、副处级、科级、副科级学校等。
广西现有高职高专院校36所,其中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8所,普通高等专科学校8所;自治区教育厅管理的4所,自治区其他业务主管部门管理的13所,地级市人民政府管理的11所,民办院校8所。现有中等职业学校491所,区属中等职业学校51所,市县人民政府管理440所。区属中等职业学校中,自治区教育厅管理学校4所,经济业务部门管理的47所;技工学校62所,其中经济业务部门管理的25所,地级市人民政府管理37所。
从职业教育分布情况看,广西职业教育体制现状可以概括为如下:
(一)条块分割
从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而言,职业教育主管部门大体分为:一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二是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三是行业主管部门;四是企业办学。各主管部门掌握着办学单位的“人、财、权”,负责制定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决定学校领导者的任免、人事调动等重大问题。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掌握着教育教学管理权、毕业证书办理权、招生计划的审批权等。对于学校发展问题的“不同意见”、对于学校管理问题上的“不同看法”等等往往使得办学单位无所适从,“学校办学自”更是无从谈起。
(二)多头管理、职能交叉
从广西现有36所高职高专院校、491所中等职业学校和62所技工学校的分布情况和举办类型看,各级政府分别管理不同层次的学校,同级政府各部门之间都举办职业教育。就自治区直属中等职业教育而言,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基本由不同的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学管理和业务指导;技工学校则主要由行业主管部门举办、管理,劳动部门负责教学管理和业务指导。各类职业学校分属不同的部门,与企业、社会培训存在着隔离,使一个地区的各种职教力量无法形成合力。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起到统一协调和指导的作用,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往往流于形式。
(三)部门学校的办学与管理合二为一
虽然教育行政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对各部门所属职业学校行使一定的管理职能,仅限于教学管理和业务指导。各部门所属的职业院校的具体办学权、管理权主要集中于业务主管部门,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得受各种行政的束缚,留给职业院校自身进行管理的空间太小,回旋余地不大。尤其是特有的选拔管理者的机制,使职业院校管理职能的发挥不是完全依赖于管理者的能力发挥,而在于管理者对主管部门的忠诚度,因而在这种制度安排中对求稳心态目标的追求成为管理者的首选目标,导致了职业院校的管理者缺乏个性和创造性。
三、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导致的职业教育问题探析
(一)职业教育资源行业分割、部门分割、地区分割、所有制分割严重,使资源难以完全按照教育规律要求和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和整合
从教育发展规律来看,“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直接导致广西职业院校专业布局设置、招生工作、教师力量等师资力量难以按照教学规律要求与市场机制优化配置和整合。
1、学校、专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部分学校和专业设置重复,办学效益不高;单科类型、行业性强的学校过多,专业面过窄,毕业生适应性差、“后劲”不足。现代科学的发展越来越综合化,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渗透日益增多,过多的单科性、行业性强的学校,在一定程度上说,影响和束缚了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从我们调查资料来看,受行业本身发展及行政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等因素的影响,广西业务部门主管的中职与高职高专毕业生在本主管行业的一次性就业率普遍很低,优势已不存在。面向社会就业已成为一种必然和趋势。据不完全统计,广西由行业部门举办的中等职业学校2005―2007年毕业生本行业一次就业率不超过5%。
2、中职学校、技工学校在校生规模悬殊,平均规模偏低。2006年广西有中等职业学校491所,中职在校生47.06万人,招生21.49万人;技工学校有62所,在校学生8.87万人,招生3.54万人。中职在校生校均规模只有958人,其中在校生规模最多的中等职业学校是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人数为6452人,其余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规模80%均没有超过1600人,这远远低于教育部对广西示范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1600人的要求,而有的学校在校生仅有百余人。
3、办学条件建设严重滞后于教育事业发展需求。近几年,广西职业教育连年扩招与办学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基础能力建设滞后。虽然办学规模在增
加,但各项办学水平条件降低,中职、高职高专办学条件实力普遍低于全国水平。2006年广西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不到2000元,比国家教育部规定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3500元的标准相差较大;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为5000元左右,低于全国高职院校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平均值5650元,而且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低于4000元的高校占30%以上;高专院校中体育、综合类、财经类院校生均仪器设备值刚刚达到全国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合格要求4000元;而师范类院校的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均低于合格要求4000元。
4、管理成本高,不适应教育改革要求。近年来,为加快职业教育发展,中央和自治区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但由于各行业主管部门并不熟悉国家职业教育发展政策,现行管理体制在政策执行、资金筹措等方面不适应广西职业教育发展要求。一是从2007年秋季学期起国家完善了资助政策体系,积极资助就读职业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并设立了系列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支持地方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这些都要求地方增加经费投入,而在现行管理体制下,职业院校难以协调行业主管部门相应安排配套经费。二是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在2008--2010年间实施职业教育攻坚,明确规定各职业院校及其行业主管部门都要承担一定的攻坚任务,此项工作由自治区教育厅进行总协调难度较大。三是现行经费管理体制也不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按照部门预算的有关管理规定,各行业主管部门所辖职业院校的经费分别纳入相关部门的年度预算,不得于统筹安排、集中财力办大事。同时,根据国家及自治区有关政策,自治区教育厅在其部门预算中安排了职业教育发展专,项经费,但教育厅预算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却基本用于非教育厅管理的职业院校,影响了教育厅预算执行的真实性。
(二)职业教育资源管理的权、责、利不明确
在广西职业教育资源管理体制中,权、责、利关系相当模糊。国家作为职业教育资源的终极所有者和投资主体没有很充分地行使所有者的权利,承担所有者的义务,即按投入的资源享有资源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权利。众多的管理部门有权对资源进行处置,但由于管理的标准不同,方法不统一,管理的责权划分不明确,管理的责权利不统一。造成每个部门都不能很好地履行其职责、“表面上的多头管理,而实际无人管理”的局面,学校的经费长期没有着落,许多学校的办学条件得不到根本改善,教师队伍也日趋老化,从而影响了持续健康发展。
(三)资金投入不足
从发展职业教育投人来看,国家强调资金来源多渠道,以地方政府为主,国家更多地是体现在政策方面的投入和扶持。而地方政府由于各方面原因却不能保证职业教育的办学投入,过多强调依靠多渠道,多渠道变成无渠道。据我们所调查的资料分析,广西所有中职与高职高专院校都反映存在资金匮乏的问题,收入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和学生学费收入以及银行借款,而主管部门的直接投入很少,就是有也是临时性的、一次性的,且没有相关制度保障。在我们所调查的业务部门主管的学校中,除个别学校外,普遍较低,均不超过10%,甚至有些学校完全得不到主管部门的拨款。
(四)高职高专教育与产业发展之间缺乏良性互动机制
从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来看,到2007年,广西高职高专共设有专业点1302个,涵盖了三大产业的19个行业大类,分属68个二级专业类的298种专业。高职(高专)专业由原来的依据11大学科门类改为依据涵盖三大产业19个行业大类设置专业,覆盖第一产业的比例为6.4%,第二产业的比例为28.2%,第三产业的比例为65.4%;覆盖三产的专业数分别为19个、84个和195个。其中专业排名前五位的专业大类(文化教育类、财经类、艺术传媒类、计算机类和土建类)有4个属于第三产业(表1)。如此看来,广西高职高专教育专业门类基本齐全、基本覆盖广西所有产业。但同时我们可以看出,广西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比例与其一、二、三产业结构存在着一定的不协调,第一、二产业人才培养规模偏低,与产业结构调整不相适应,难以适应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对高职高专人才的需求。
(五)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
校企合作,企业可以给职业学校提供实训设备、实习基地以及专业师资,不仅使教学条件大为改观,大大减轻了学校在实习、实训设备上的投入和专业师资的培训压力,节省了大量经费。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实习、生产空间,缩短学校与企业、社会的距离。“省了钱就相当于投了钱。”但是,“产教结合”也需要建立制度保障。学校普遍反映,校企合作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企业没有积极性,大部分情况是学校“剃头挑子一头热”、“你办你的学,我招我的工”。有些企业也愿意和学校合作,但只想回报,不愿付出。因此,为发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需要建立企业、学校、教育、劳动或人事部门共同参与,以企业为主,构建企业参与办学的新模式。
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实例研究
(一)国外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1、重视职业教育的政府行为。发达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政府主管机构一般是教育部或劳工部下设的职业教育局或职业教育培训局,也有的国家在这些机构之外又单独设立了专职培训机构,如澳大利亚,就在教育、培训、就业和青年事务部外,另设了国家职业培训局。这些政府职能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制定国家有关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并监督检查其贯彻执行情况。
2、重视职业教育的投资导向。发达国家积极使用投资手段来对职业教育市场进行必要的诱导,瑞典、丹麦和加拿大等国的“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令人瞩目。如瑞典政府首先把年度培训费划拨给公共事业单位性质的全国劳动力市场局,该局再把这笔钱分拨给各省市劳工局,地方劳工局再把它分解给其所属的职业介绍中心。职业介绍中心根据就业培训的实际需要向社会培训招标信息。各培训机构,包括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中心,一律通过投标竞争获得培训项目。其后,由招标的职业介绍中心向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成果。如果培训指标或质量未达到要求,职业介绍机构就不予购买培训成果。如此一来,培训机构不但拿不到培训费,还得承担荣誉损失。而被培训者不但拿不到职业资格证书,还将被降低失业津贴。
3、重视职业教育管理的协同化。在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管理上,教育部门与就业部门、工业部门、雇主组织等通力合作,教育不再是教育管理部门独有的领地,就业部门、经济部门、雇主组织等越来越多地参与教育的管理和决策。客观地说,发达国家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来自教育部门内部,而是来自经济部门和就业部门。如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管理活动中,行业的作用十分活跃。所有国家和地
方政府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组成人员均有行业代表参加,他们充分代表本行业利益积极参与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和教学领域改革政策的制定。
4、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逐步分权。“量体裁衣”,分权使职业教育和培训更适应地区的需要。许多职业教育的中央集权体制已开始向地方各级分权。随着管理的分权,职业教育结构与企业的相互合作加强,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改善,合理的职业教育结构的建立,学生在职培训机会的提供。瑞典和加拿大的改革体现了这种趋势。1991年,瑞典用小型的国家教育机构代替了原来的国家中央教育委员会,并将管理权分散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加拿大在联邦一级建立加拿大劳动者发展委员会的同时,建立了省级和地区级的教育委员会,将管理权分到省级和地区级。
(二)国内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模式
1、强化明确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职业教育职责。山东省在2003年就明确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职业教育的职责,由市级人民政府统筹管理市属和县(市、因属的中等职业教育、中等成人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高等成人教育、民办高等教育,从而明确了职业教育管理“以谁为主”的问题。湖北、江苏、甘肃等省也有类似举措。
2、统一归口教育部门管理。从2006年起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决定上海市技工学校在行政业务上逐步归属教育部门管理,从而在全国率先迈出了过渡与调整的第一步。
3、优化布局结构,重组教学资源。浙江省湖州市2000年起全面调整中职教育布局结构,按照“撤并、联办、划转、新建”等办法,实行“推倒围墙调整,打破界限抓重组”,理顺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优化职业学校布局结构,重组职业教育资源,对中心城市、县城的中等职业学校进行结构布局的战略调整,撤并了20多所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职业学校;市区重点建好分别与一、二、三产业经济结构相适应,特色鲜明的4所重点职业学校,各县重点建好所综合性、又能体现各地经济结构特色的重点职业学校。
五、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按照十七大“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总体要求,根据广西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动员会所确定的目标和方向,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应有功能,对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组织体系进行创新并对新体系的运行机制做出定位。
(二)创新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的紧迫性
改革现行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广西的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必须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政治、科技、文化体制改革相适应。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许多部门、行业不再直接管理企业、学校、科研单位及其人、财、物,对专门人才的供求逐步通过人才市场走向社会化。这不仅使原有部门、行业所属的学校中的相当一部分学校遇到的服务对象、学科和专业结构、发展战略等问题以及办学经费不足的困难日益突出,而且随着地区经济的发展,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深感原来地方所属学校的规模、学科和专业结构等不能适应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三)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的几点考虑
我国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不是所有的制度变迁都是自发产生的,为了对不同的利益集团进行收入再分配,必须通过政府的命令和法律,这些命令和法律所构成的新的规则,就是强制性的制度变迁。”通过广西职业教育现状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广西职业教育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财权、人权管理制度“供给不足”而导致的财权、人权管理体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结合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教育公共产品的特性,我们认为以“学校财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强制性制度变迁推进学校人事管理体制创新,从而整体推动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是广西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一条有效模式与思路。
1、所有职业院校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管理。即无论高职高专、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还是职业高中,全部归口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2、自治区各部门管理的中职学校(包括劳动厅管理技工学校以及教育厅管理的中职、职高学校)按属地原则全部划转所在地的市、县管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职能的转变,中等教育条块分割式管理体制已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并受到各方的关注,因此统筹管理三类学校已显得十分必要而且迫切。根据我们调查,中职学校按属地原则归口各市管理是合理的,是可行的。市、县政府管理有利于简化行政管理方式,使学校的管理体制更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步建立和改革开放的形势需求;有利于学校开放办学,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服务;有利于学校获得地方政府更有力的经费与政策支持,使教育的公益性得到更好的体现;有利于协调辖区内高中阶段两类教育的共同发展,使初中升中职与普通高中的比例得到有效协调;有利于地方教育资源重组,打破条块分割,采用撤并、联办、划转、扩建、新建等办法,形成办学规模效益。
3、市属高职高专院校继续维持原管理体制,由各市举办和管理。各部门管理的非驻邕高职高专院校全部划归属地所在市管理。由各市继续举办和管理市属地的高职高专院校,有利于为地方培养所需的高技能人才,改变目前行业所属院校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对脱节的状况,也有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的办学积极性,如对所属高专院校重大投资项目、人员编制、人才引进以及征地、拆迁、校舍建设等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纳入总体规划,不断增强学校办学活力。
关键词:教科研;发展;创新模式
濮阳市第四技工学校是一所公办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学校倡导文化育人,在校园中发扬尊重、理解、沟通、信任等人文精神、营造团结、和谐、奉贤、进取的教学氛围,建立起宽松、高洁、清新,有人情味的学校文化,让学校具有浓重的文化气息,从而使学校成为具有培养品学兼优的高技能人才的技术学校。
一、建设有特色的学校,注重教育队伍的培养
有特色的教师队伍是学校特色建设的基础,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可以说,不注重教师队伍的培养,在任期内没有培养出优秀的教师,就是校长的失职,更别谈创建特色。通过校长培训班学习,我感到要不断提升学校内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必须以建设教师队伍为抓手。而要形成一支有特长的教师队伍,首先要充分调查了解本校教师队伍的基本情况,包括教师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和教师的能力结构等。
二、抓反思性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引导教师对日常教学的反思与研讨,就成了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
反思性教学既重视教师对教学活动本身的反思,又重视对教学赖以发生的社会和组织背景的分析。它要对发生在学校内外的事件及其社会背景进行全面的反思,从而有利于学校更充分利用校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以充实学校的教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有助于学校更有目的、更主动地参与社区的文化建设,改善学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支持性的外部环境。我们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电脑、网络优势,有条件地实行电子备课,为开展反思性教学提供时间上的保证和交流、学习的便利;通过沙龙、论坛、报告会等形式,建立开放的环境和支持性群体;引导教师坚持反思性教学实践活动,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调整、充实实践内容;制订教师专业发展三年总规划和个体计划,建立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内容包括:教育信条;最满意的一堂课;研究活动及成果;进修学习记录;领导、同事、学生及家长的评价;主要工作成绩等;要求不同类别的教师坚持每天或每周撰写教学后记,每学期组织交流;要求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案例,并以“教学病历”为主每学期组织交流评比;要求学校领导、教师进行换位思考;指导学生模拟情境、角色扮演。
可以推断,对于学校发展,反思性教学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反思性教学可以成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的工具和手段,是值得我们去实践的一个较好的切入口。
三、在校本培训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校本培训是一种源于教师个体成长和学校整体发展的需要,由专家指导、学校规划实施、教师参与的,以反思为中介,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旨在促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和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断提升的校内培训活动,出发点是教师成长和学校发展,方式是与教育教学实践、研究活动紧密结合。
学校要建立新教师、骨干教师、名优教师三级培训体系,经过这三级不同层次的培训,促使教师从教学能手向科研型教师转化。
同时,学校还要积极鼓励教师建立“个人成长档案”,让教师把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思想表现、业务素质和课堂教育教学能力等作为个案加以分析研究,引导教师在学习、反思、实践中不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发展自我,从而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的专业化水平。
四、在教育科研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关键任务是解决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致力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教育科研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五、在校本课程开发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就本质而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追求有三个方面: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学校特色的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本身以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指向,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校本课程开发对教师观念的更新与角色转换必定会产生重大影响。校本课程的开发,不仅使教师重视学生自身的体验,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使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的过程中,学习相应的课程理论知识,令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阅读大量的资料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这就引起了知识结构的重组。
实践证明,引领教师对所从事的工作进行研究,会让教师从自身的劳动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在研究与实践中,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最大化的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
我们追求的目标是要通过研训调动起教师的内在驱动力,由“学校推动教师研究”发展为“教师自动自发地参与研究”。通过研究,让教师品尝到其中的乐趣与幸福,激发教师不断的、持续的进行研究,以研究促进教师全面素质的提升,进而促进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是引领教师走进学研,让研究常态化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那么,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因此,学校要创设、营造出这样的氛围,让教师想研究、会研究,从研究中受益,从研究中体验到乐趣与幸福。
二是关注细节,化繁为简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有了这样的学研氛围,更重要的还要有抓手、有途径、有载体,便于教师去做。将教研、科研渗透到日常最平凡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让科研走下神坛,与教师的具体工作相融合。变复杂为简单,化高深为易于操作。
我们的一个招法就是:写教育教学随笔。倡导教师随手将记下自己对教育教学论著研读的心得;及时写下对自己或他人教学得失的思考;经常揣摩教育教学环节中的规律或道理等等,逐步从经验上升到理论,日积月累,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摸索、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成果。学校定期将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交流、演讲活动呈献给教师,还适时举办各种研究主题的巡讲活动。
三是引领教师广泛参与,让研究深入化
加大了随时随地,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有针对、有目标、有实效的教研。让教研、科研更加贴近日常的教育教学,就地取材,全员参与,实用高效。
四是发挥学科优势,利用校内资源开展好教研
【关键词】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对策
近年来,我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招生数量不断加大,学费收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大幅度增加,中职学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同时,中职学校也面临着经济业务日趋复杂、筹资渠道日趋多样化、财务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内部控制制度滞后等种种问题。因此,健全和完善学校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防止学校资产流失、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中职学校财经工作的当务之急。
一、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是指中职学校管理层为了保证学校经营管理有秩序地和有效地运行,实现中职学校经营管理目标,维护中职学校资产的安全及完整,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降低中职学校运作中的风险,而在中职学校内部管理中建立的一个管理控制系统。它是学校管理制度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加强学校资产管理的要求,是有效防止经济犯罪的重要措施。
中职学校的内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保证学校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二是保护学校的各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三是保证学校的业务信息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和完整;四是可以有效地保证学校管理者的决策能够被正确的执行,决策的目的能够被完善的落实,学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能够被及时解决和反馈。
二、中职学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管理层对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校管理者大多数只注重教学、科研等工作,对学校的成本效益和财物管理不够重视,认为学校是非营利事业组织,不是以盈利为目的,所以缺乏内部控制管理观念,对学校内部控制建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的中职学校领导深怕内部控制会限制他们分管的事务,减少他们的权力,学校即使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也难以落实。这些事实反映出有相当一部分中职学校管理层尚未认识到内控对于中职学校管理的重大意义。
(二)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使得内部控制制度较为薄弱,致使大量违纪现象发生
大部分中职学校忽视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一些中职学校虽然建有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完善。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得比较完善,并且认真执行;虽然实物资产、收费等内部控制制度已经建立,但不完善;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担保等内部控制制度很薄弱,不能有效地进行控制和监督。有的中职学校虽建有规章制度,但不落实、不考核,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单位经济活动及会计工作本身均处于内部控制无力的状态,致使大量违纪现象发生。如有的中职学校收费管理制度不完善,违规收费,有的收入不入账;有的学校物资采购制度不健全,采购设备吃回扣;有的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缺失,内部控制薄弱,造成账实不符、报废的资产不能及时清理;有的学校工程项目建设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相关方面的过程控制,从而给弄虚作假和贪污受贿提供了可能。
(三)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力度差,缺乏相应的惩罚和奖励措施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对加强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高管理效率具有重要作用。但个别中职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执行情况差,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执行情况、考核和奖惩力度疲软,从而人为地削弱了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自觉性。一些中职学校虽有会计控制,但还不够完善,会计人员不足,会计人员兼做财务、统计等工作,大量的工作事务使他们力不从心,会计质量也随之下降。有些学校的财务人员学历低、素质差,只执行学校领导的拍板决定,有的会计人员甚至为了个人利益而迎合领导意图,编造虚假会计信息,无视会计法规,不能有效地进行会计控制和监督,以致给弄虚作假和贪污受贿之人提供了方便之门,对学校资产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学校的声誉。
另外一方面,学校缺乏相应的惩罚与奖励机制,以至许多人不愿意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中职学校是事业单位,其主要员工是教师。教师对于一些与自己无关的制度不理解,另外也有“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思想,因此,对于违反制度规定没有人去举报,学校也没有相关的制度去惩罚违规人员;对于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的人也没有相应的奖励,而且严格执行各项制度也被认为“不好办事”,得罪人,没人喜欢,影响其以后的发展,以致中职学校的一些内部控制制度难于执行。
(四)内部审计未能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许多中职学校并未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或者虽设立内审人员,但也是由其他部门人员兼职,他们一般未经过专门培训,缺乏审计专业知识,又没有明确的制度可以依据,这种情况下组建起来的内部审计部门很难发挥其应有作用,对学校的各项经济活动不能有效地实施监督和评价。还有许多学校的是事后审计,内部审计往往忽视了防错防弊这一职能,过分强调查错纠弊,使审计工作陷于被动。另一方面学校管理层对审计的独立监督、公正职能未予以充分重视,审计未形成规范化、法制化和经常化。对查出问题的处罚,往往就事不就人,重人情而轻规定,执法的刚性被扭曲,以致审计工作未能起到应有的威慑作用。
三、加强和完善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重视学校内部控制建设
学校领导应当转变原有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意识,加强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培训,可以通过组织教职员工定期进行培训学习,在日常工作中适时宣传等多种形式,在学校内部形成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意识,创造良好的内部控制氛围。同时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监督学校内部的各项规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了解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反馈给学校领导,同时进行相应的奖罚,以便提高内控制度考核监督的力度。
(二)建立健全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从源头上保障内控体系健康有效
《会计法》规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国家财产安全稳定。因此各中职学校应该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制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同时建立健全授权批准控制和职务分离控制制度。在具体业务分工上,不能由一个部门或一个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而必须有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从而保障内控体系健康有效。
(三)加强中职学校内部控制活动的执行
1.加强组织结构控制。组织机构的控制包括组织机构的设置、分工的科学性、部门岗位责任制、人员素质的控制。在设置内部机构时,学校管理者既要考虑工作的需要,也应兼顾内部控制的需要,使机构设置既精炼又合理。因此,对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要有整体规划。实行和完善内部控制,首先要从本单位的组织结构开始,主要包括:确定单位的组织形式,明确相关的管理职能和报告关系,以及为每个组织单位内部划分责任权限。
根据内部控制的要求,单位在确定和完善组织结构的过程中,应当遵循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所谓不相容职务,是指那些如果由一个人或一个部门担任,既可能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掩盖其舞弊行为的职务。单位的经济活动通常可以划分五个步骤,即:授权、签发、核准、执行和记录。一般情况下,如果上述每一步骤均由相对独立的人员或部门实施,就能够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便于内部控制作用的发挥。
2.加强对资金及实物资产的控制。一般情况下,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较强的资金必须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间接接触可通过保管、批准、记录及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和授权批准控制来达到。
学校应当建立存货(含固定资产和实习工具、实习材料)保管制度,定期对存货进行检查,重点关注下列事项:
(1)固定资产、实习工具和实习材料购入和(下转第31页)(上接第29页)领用时应当办理出入库手续。
(2)应当按固定资产和实习工具、实习材料所要求的储存条件贮存,并健全防火、防水、防盗、防潮和防变质等管理规范。
(3)加强实训车间的实习材料、工量具、半成品等物资的管理,防止浪费、被盗和流失。
(4)加强对固定资产和实习工具、实习材料的盘点与处置控制。中职学校应当制定并选择适当的存货盘点制度,明确盘点范围、方法、人员、频率、时间等。制定详细的盘点计划,合理安排人员、有序摆放存货、保持盘点记录的完整,存货盘点应当及时编制盘点表,盘盈、盘亏情况要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经相关部门批准后,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
3.加强会计业务控制。强化会计基础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有效原始凭证是会计工作中的基础,是中职学校经济活动的原始依据,因此会计业务处理规范化、标准化从认真抓好原始凭证开始,坚决杜绝白条、虚假无效发票和其他非法凭证。同时要避免会计工作手续不严与职责不清的现象发生,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做到相互制约、相互监督,从而预防发生错误和弊端,做到防范于未然。其次是通过财务报账程序控制、会计处理程序控制和复核控制等措施,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4.加强预算控制。建立全面预算控制制度是中职学校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其内容涵盖教学、科研、学校日常运行活动的全过程。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批准的预算就是单位的法令,单位内部的各部门都必须严格履行。学校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可以使学校管理层用统一的标准在校内各部门分配办学资源,从而使各部门依照学校的统一的目标实行分权管理。依据“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总原则,实行全面预算控制,其不仅仅是对预算编制,而是包括预算编制、执行、分析及考核等在内的整体的、动态的控制。
5.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国家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别是自2013年开始全国中职学校开始农村户口学生实施免学费政策,中职学校主要经费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在其未来的发展中教育培养成本会提高、学校负债支出增加等财务风险不断提高,所以树立风险意识作为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内容予以规范,设立贷款利息支出等风险控制点,并相应采取风险预警、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分析及风险报告等措施,控制好职业学校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内部审计控制,提高中职学校管理水平
中职学校要提高内部审计控制水平,强化其严肃性和独立性。学校内审部门或内审人员应定期对学校各项业务进行审计,并对内部控制的效果及其有效程度做出评价,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真正做到通过内部审计控制,提高中职学校的管理水平,为培养各行各业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当地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
[2]韦道龙.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探讨[J].经济与科技,2004(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在此,把“现代学校制度”与现代学校的治理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我国中小学校治理体系的完善指明了方向。现代学校的建立必须是新型的、更加完善的治理体系,它涉及学校与内外部各类组织或个体关系的系统变革,涉及学校和社会关系、政府和学校关系以及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等多个维度关系的重构或调整。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提升中小学校的治理成效,是实现我国中小学校现代化的
关键。
一、现代学校及其特征
自20世纪90年代始,我国学界和教育界就对现代学校概念的界定存有很大争议。有学者认为,现代学校是根据工业社会、知识社会及知识社会以后的社会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人进行培养教育的场所[1]。我们认为,现代学校的概念应该表达出它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而不能停留在一般的教学场所层面。
关于现代学校的特征,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念服务化。现代学校区别于传统学校最重要的一点是服务理念的不同。现代学校必须建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其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服务于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发展不只局限于学生的升学,而是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及使学生形成具有终身发展的能力与潜力,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活力和动力。
(2)教育公平化。现代学校关注全体学生、尊重和力求满足各类学生的教育需求,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以及多元发展。特别是对处境不利学生的学习予以关注与支持、平等对待学生个体化学习的指导,对学生进行公正、客观的个人操行及学业评定,体现现代学校的“人本”“公平”的特征。
(3)教育人文化。现代学校与传统学校死板僵化的管理不同,着重让教育具有人性化、人文化。每一个人能获得更多的关爱、关心、关注,并以主人翁的意识和责任感,更加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精力充沛地参与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与学习中去,深入思考,集思广益,探索全校师生的共同发展之路。
(4)管理民主化。现代学校管理的民主化,首先表现为学校师生员工具有民主的理念;其次是学校民主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充分体现在对家长、学生、老师以及他们彼此之间建立起来的民主关系上;再次是体现为学校的决策与管理实行民主的方式,如教代会、家长委员会、校务会等民主监督与执行机构。
(5)社会学习化。这种社会学习化不仅推动学校内部的学生和教师学习力的提升,还能推动社区人士以及学生家长能在各自的相应领域的学习力、工作力的持续提升,并能够成为学校所在社区中学生家庭和社会团体等各种组织的发展,带动它们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学习型组织,进而形成学习型社区乃至构建成学习型
社会。
通过对上述现代学校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现代学校是指在知识经济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背景下,以先进的服务理念为指导,以管理民主化为手段,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基本要求,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针,以新型的政、校关系为基础,促进学生、教职工、学校以及学校所在社区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场所。
二、中小学校现代化治理途径的思考
据统计,目前我国中小学正职校长总数超过57万,再加上副职校长和职业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校长,校长的总数超过了100万。如何加强校长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通过建设和管理来促进校长的专业发展,推进现代学校的建设,将直接影响数亿个家庭的发展和幸福,决定着我国的教育质量。从现代学校建立的角度,我们中小学校现代化治理的关节点是推进中小学校校长管理专业化。中小学校校长管理专业化包含两方面:政府管理中小学校校长的专业化和中小学校校长治校的专业化。
1.政府管理中小学校专业化治理的完善
(1)构建新型的政、校关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校得益于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获得了巨大发展;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学校发展与政府监管关系又出现不适应的矛盾,制约学校的发展。按照《纲要》要求,构建新型政、校关系不是要学校摆脱政府的控制和管理,而是要进一步优化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学校与政府各自职责,使学校和政府更加顺畅地发展。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促进校长专业组织(以及其他专业组织)的发展,这不仅是校长职业走向专业化的客观需要,也是转变政府对学校的管理程度、方式和内容的需要。首先,政府要构建一个懂基础教育基本规律与内部管理、专业能力强的教育管理队伍来从宏观上管理学校,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教育计划,对学校实行间接管理,不去干预学校的具体管理工作。其次,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改变中小学校长的选拔方式与评价标准,不能按“官”的制度与思维来选拔、使用、培养与考核中小学校校长。校长是一个专业化很强的职业,而不是职务。
(2)建立校长职业资格制度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职业的专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作为国家对各行各业从业人员规定的职业准入标准,职业资格制度要求从业人员经过严格系统的教育和培训、获得能胜任工作的特殊知识和技能、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以获得从业资格。林明地教授认为,获得校长专业证照“是校长进入校长职位,处理校长工作的允许状,代表其在专业上完成某种课程,通过考验,且在法律上具有资格,足以胜任”[2]。校长资格认证制度是校长职业专业化的基本特征,是国家对专业从事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校长的基本要求,是有志成为校长的人士获得校长工作岗位的法定前提条件。校长职业资格从制度上保证了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它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质量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声誉和地位。当前,国家虽然相继出台了《全国中小学校长任职条件和岗位要求(试行)》《实行全国中小学校长持证上岗制度的规定》等与校长任职资格认证相关的文件,但是我国大陆地区对校长职业准入的要求只能做到“持证上岗”,这个证是“岗位培训合格证书”,而非“职业资格证书”。因此,必须从校长人选的学历水平、思想政治表现、职业道德水平、领导管理能力、教育教学能力、身体条件等方面建立适合于我国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的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控制职业证书的标准和资格的认定程序。实行校长职业资格制度,中国香港于2002年9月就已实行,英美等国甚至更早,我们可以从中进行借鉴。
(3)建立健全校长选任制度
实行校长职业资格制度就是将校长职业化。这也是提高校长专业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行为,也可以确保校长从业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在选任体制中,我们认为应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入职认证,严格控制选任程序及形式。2015年1月10日教育部印发《关于〈普通高中校长专业标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专业标准〉〈幼儿园园长专业标准〉的通知》(教师[2015]2号),这个新标准包含“办学理念”“专业要求”“实施意见”三个部分组成,是我国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中小学校校长专业化建设及管理的重要依据。但是校长选任体制的建设和完善,还有赖各级政府进行创建和完善。另外,政府要成立专门机构对校长任职资格、考核程序、培训体系、评价工具等工作进行规范,为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
(4)建立校长监督评估机制
中小学校校长也同样要接受到一定的监督和评估。目前,政府相关部门虽然有监督机构,但是工作实效大打折扣。如何做到有效监督有待进一步优化。另外,政府也要组织成立一个专业评估机构,制定出综合的校长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和对校长政绩的评价指标体制,以期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激励作用,促进学校办学水平不断提高。
(5)建立校长激励机制
当前,评价校长的主要方式是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由于我国中小学校普遍实行的是校长职务与行政级别挂钩的校长管理制度,校长的职务级别与学校的行政级别挂钩,强化了校长的官本位意识,淡化了校长专业领导者的角色,难以激发校长的竞争意识。1993年,上海市针对中小学校长管理制度改革问题,建立了校长职级系列的改革目标,将校长的职级划分为五级十二等,详细制定了各等级校长的任职条件及评定的指标体系,大大激励了校长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的动力和热情。上海市校长晋升等级值得借鉴。
2.中小学校校长治校专业化的完善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这话强调校长治校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性。德国巴伐利亚州迪林根教育学院海林教授曾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2000年召开的中德研讨会上说:“管理现代型中小学的领导不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肩负管理任务的教师,而是处于核心地位、主导地位和决策地位的职业型领导。他代表的是一所学校的形象和风格,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校的文化氛围、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3]因此,提升校长的专业化水平是决定教育发展成效的
关键。
(1)推动校长专业素质不断提高
校长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校长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三个方面。专业精神是校长事业心和责任感的灵魂,表现为校长敬业、志业、勤业、乐业和精业等内容。专业知识是校长应具备的基础性条件,它将成就校长专业发展的深度和高度。北京师大教育管理学院褚宏启教授曾提出,校长专业化所需要的知识应符合效用、数量和质量标准,保证有用、够用和好用,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应由实践性知识构成,应把实践性知识从已有的数量庞大的教育管理知识中剥离出来,并依据质量标准对其加工整合[4]。褚教授的这些观点和探索具有开拓性和启发性,应引起针对校长专业化发展培训机构的高度重视。在专业能力上,中小学校校长首先要具备基本的教学、科研能力,能够做好专业引领;但校长专业发展能力更主要的是要落到具备决策、管理、协调和经营四个维度上。只有具备这些能力,中小学校长方能有序、和谐、高效地管理整个学校。
(2)构建和谐的学校管理文化
理念决定行为,有什么样的办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管理行为。中小学校校长要带领全体师生确立办学理念,绘制共同愿景,共同开拓进取。校长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校长不仅以学生为本,也要以教职员工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解放人、发展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是现代学校治理的一个重要理念。同时,还要树立服务的意识,因为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为了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学生不是学校的产品,家长也不只是学生的家长,而是学校的服务对象。教育就是一种服务,老师教育学生也不是一种恩惠,而是一种服务。这种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治理文化是现代学校的重要体现。
(3)构建现代学校的内部民主管理机制
《纲要》指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这个现代教育制度,重要的是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制定学校章程,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教育教学管理、后勤保障管理、教职工管理、学生管理、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等方面。作为校内的“小宪法”,在章程的基础上,还要将建章立制的“硬”管理和人文精神的“软”管理有机结合,充分落实好校务公开制度、校务会议制度、教代会制度、财务监督制度、听证制度、教职工业务考评制度、干部发展制度、干部民主评议制度。这些制度能够有效保障中小学校有效实行民主管理,依法执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
(4)构建、完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形成校本文化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赋予学校合理而充分的课程自,为学校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发学校课程,为学生有效选择课程提供保障。”现代学校课程的治理和构建,在完成国家课程和充分满足师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形成基于国家课程的科目、学校的文化传承、地方民间文化传统和特色为主干而生发出门类众多的现代学校校本选修课程体系。这些校本课程基本上能满足学生发挥、彰显优长,学校凸显个性所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课程体系。这样既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5)整合教育力量,促进共同发展
要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离不开广大家长、社区各种组织的支持。一是要保障社区中家长及各种组织有效地参与学校管理,并开展“双向互动”,互相支援,推动学生的成长。二是社区各个组织或家长利用己方的可用于教育的各种资源给予学校必要的支持、监督,或根据对方的合理建议对己方所实施的教育进行必要的调整,形成和谐的家校教育的合力。法国提出好学校的标准之一是“一所更开放的学校”,即一方面与家长建立密切关系;另一方面与社会环境和外部世界保持联系[5]。这样,家长和社区不仅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有力地推动学校管理的民主化;而且还将学校与社区、家长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校教育与管理的成效。
现代学校治理是教育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顺应时展的要求,正确认识教育发展给学校管理带来的巨大冲击,并通过完善管理,构建现代学校制度来应对变化,确立新的学校观和管理观,以人为本,服务为上,依法治校,民主管理,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继星. 现代、现代学校与现代学校制度―兼议学校的现代化与现代性[C]. 第四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 2006: 186.
[2]林明地. 中小学校长证照及其制度的引入与确立[J]. 教育研究月刊, 2000 (90): 23.
[3]李家丽. 德国中小学校长入职能力诊断的研究和借鉴[J].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4(2):107.
[4]褚宏启. 校长专业化的知识基础[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3(12): 27-32.